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021-03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说卷三十一
             宋 俞琰 撰
 系辞上传四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
而已者也
 何为问辞如斯答辞读易者不知圣人所以作易之
 意则徒尔玩其辞耳夫圣人作易何为而作也盖将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021-0304b.png
 以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也圣人之意如是而巳开
 物谓物理未明易则明之成务谓事体未定易则定
 之冒天下之道谓天下之理无不包括于卦爻之中
 也伊川程子曰开物者烛理也成务者适变也紫阳
 朱子曰开物成务谓使人卜筮以知吉凶而成事业
 冒天下之道谓卦爻既设而天下之道皆在其中又
 曰易之为书大抵皆因卜筮而设逐卦逐爻开示吉
 凶包括无遗如将天下许多道理覆冒其中今人说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021-0305a.png
 易所以不将卜筮为主者只是怕小却这道理故凭
 虚失实茫昧臆度而巳不知由卜筮而推上通鬼神
 下通事物精及于无形粗及于有象皆包罩在此随
 取随得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

 以用也易能开物故圣人用以通天下之志易能成
 务故圣人用以定天下之业易能冒天下之道故圣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021-0305b.png
 人用以断天下之疑紫阳朱子曰圣人作易教他占
 吉则为凶则否所谓通志定业断疑此也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蓍用于卦未定之先故其德圆卦成于蓍巳定之后
 故其德方蓍之德圆象天天数用九而体七七七则
 五十而亏一卦之德方象地地数用六而体八八八
 则六十而盈四神谓其知来知谓其藏往也六爻之
 义各有所取盖随其时位也易者变也贡者以吉凶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021-0305c.png
 告人也圆而神所以能通天下之志方以知所以能
 定天下之业易以贡所以能断天下之疑嵩山晁氏
 曰易字陆音容易韩音变易今从韩诚斋杨氏曰贡
 者献也书云伻来献卜是也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曰洗心曰退藏于密则圣人此心无一尘之累矣又
 曰吉凶与民同患则圣人此心不胜其忧焉何也曰
 蓍之德圆而神天下之志通矣卦之德方以知而天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021-0305d.png
 下之业定矣六爻之义易以贡而天下之疑断矣圣
 人遂以此洗心涤虑而无思退藏于密而无为故曰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无事则潜心渊默寂然不
 动人莫能窥及其有事则其神知之用又随感而应
 故曰吉凶与民同患当知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者易
 也在圣人则洗心退藏于密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
 易也在圣人则吉凶与民同患圣人即易易即圣人
 其道一也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021-0306a.png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来谓将来之事蓍之神则无不知之往谓既往之事
 卦之知则无不藏之圣人之神犹蓍之神也圣人之
 知犹卦之知也所以知来所以藏往与蓍卦一也或
 曰藏往之藏当作识与大畜象辞多识前言往行之
 识同盖因上文退藏之藏遂讹为藏少梅郑氏曰圆
 者运而不穷可以逆知来物方者其体有定可以识
 于既往紫阳朱子曰神以知来如明镜然物来都看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021-0306b.png
 见知以藏往只是现在有底事都识得愚谓藏与识
 颇相似识误为藏恐或然也
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其孰能与于此哉问辞也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
 杀者夫答辞也聪明谓耳目无所蔽睿知谓心志无
 所疑惑杀者武之事武则必杀今言不杀者圣人之
 聪明自足以通天下之志圣人之睿知自足以定天
 下之业其断天下之疑则神武之决也又何假乎蓍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021-0306c.png
 卦之占亦犹古者神武之君威服天下而不假兵之
 血刃也紫阳朱子曰神武而不杀得其理而不假于
 物之谓或曰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盖古语而孔子
 援以赞圣人之大也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天之道谓天理之自然民之故谓人事之所以然圣
 人洗心退藏于密是以明于天之道吉凶与民同患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021-0306d.png
 是以察于民之故神物谓蓍也以其前知故称之曰
 神物明天道遂知神物之可兴察民故遂知民之必
 用而不可不有以开其先而前用之也湛然纯一之
 谓斋肃然警惕之谓戒古人之祭也七日戒所以远
 夫外物之干也三日斋所以专夫一念之敬也其于
 卜筮也亦然今曰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其
 德谓蓍之德也神明谓神而明之在乎圣人也占者
 能以敬心求蓍有如圣人之斋戒则蓍也受命如响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021-0307a.png
 无有不应者矣不然则蓍乃枯草朽茎何神物之有
 紫阳朱子曰蓍龟灵物也虽圣人亦必神明其德者
 必斋戒而后灵不斋戒则不灵也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
 户一而巳阖之辟之则二阴阳之动亦一气耳静则
 气入万物皆由之而入此阖户也动则气出万物皆
 从之而出此辟户也户之阖犹坤阴之静故曰阖户
 谓之坤户之辟犹乾阳之动故曰辟户谓之乾先言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021-0307b.png
 坤之阖者由静而动也人之呼吸必先阖而后辟亦
 阴阳之义也伊川程子曰涵养之道出入之息者阖
 辟之机而已又曰阖阖往来见之鼻息横渠张子曰
 人之有息盖刚柔相摩乾坤阖辟之象也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
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阖已则复辟辟已则复阖一阖一辟而互换故谓之
 变阴往则阳来阳往则阴来往来循环而不穷故谓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021-0307c.png
 之通见谓阴阳之发见阴阳初发见乃谓之象形谓
 阴阳之有形阴阳既有形乃谓之器因阴阳之全体
 裁制而用之以昭示天下故谓之法即阴阳之妙以
 利民生之日用使之出乎此入乎此民咸用之由于
 其中而莫知其所以然故谓之神白云郭氏曰坤阴
 物也故有阖户之象乾阳物也故有辟户之象既能
 阖复能辟是所谓变也朝辟之暮阖之日复一日往
 来阖辟不穷是所谓通也通也者通其变也至于户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021-0307d.png
 之可见则曰法也其有形则曰器也制而用此者则
 曰法也利于出入之用而天下之民无不用之者又
 其所以为神也如是则一户之设岂苟然哉故治天
 下之道无他焉如制一户之法使之变通可久斯得
 之矣虽黄帝尧舜之治不过如此
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大音泰易无体而有至极之实理故曰易有大极唯
 实故有唯有故生是以大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021-0308a.png
 象生八卦原夫两仪之未生也是为大极浑浑沦沦
 一而巳矣逮夫动而生阳为阳画之奇静而生阴为
 阴画之耦则阳一阴二是为两仪仪也者一阳一阴
 对立之状也尔雅云仪匹也谓其阴阳相并也自两
 仪而上每画各生一奇一耦则太阳一少阴二少阳
 三太阴四是为四象自四象而上每又各生一奇一
 耦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为
 八卦合太极之一两仪之三四象之十之三十六则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021-0308b.png
 其数五十即大衍之数也大衍之数五十而其数四
 十有九者存太极本体之一而用两仪四象八卦之
 四十九也自汉唐诸儒论大衍之数者莫不知五十
 去一为太极之本体但两仪四象八卦之用数则无
 一语及之徒知其体不知其用何哉盖索之高远而
 不复近思之尔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八卦具而定吉凶则足以断天下之疑矣吉凶定而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021-0308c.png
 生大业则有以成天下之务矣夫易之为书六十四
 卦具乃可以占吉凶何为独言八卦也平庵项氏曰
 凡系辞之称八卦即六十四卦也八卦更相上下为
 六十四卦故例以八卦称之其言伏羲始作八卦者
 亦谓六十四卦夫吉凶乃易之占辞何为生大业也
 横渠张子曰有吉凶利害然后人谋作而大业生若
 无施不宜则何业之有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021-0308d.png
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
下利莫大乎圣人
 法象莫大乎天地而易之法象与天地同变通莫大
 乎四时而易之变通与四时同悬象著明莫大乎日
 月而易之悬象著明与日月同易也可谓大矣虽然
 作易而非有圣人之位亦不足以为法于天下用易
 而非有圣人之德亦不足以为利于天下故继之曰
 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021-0309a.png
 大乎圣人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
 四时合其序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如十三
 卦所陈者是也紫阳朱子曰立下疑有阙文节斋蔡
 氏曰立字下当有象字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
者莫大乎蓍龟
 赜谓杂乱探者抽而出之也隐谓幽僻索者寻而得
 之也深谓不可测钩者曲而取之也远谓难至致者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021-0309b.png
 推而极之也赜非探而不出故以蓍龟钩之远非致
 而莫至故以蓍龟致之凡物象之赜隐事理之深远
 蓍龟皆探索之钩致之故能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
 之亹亹诗崧高云亹亹申伯郑氏笺云勉也尔雅亦
 训勉音尾亹亹犹勉勉大抵有疑而莫能决其心必
 怠得卜筮以决之而吉凶既定自然加勉则其所以
 亹亹者是卜筮成之也圣人何与焉故于莫大乎圣
 人之后又继之曰莫大乎蓍龟蓍为筮龟为卜易之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021-0309c.png
 筮止用蓍而兼言龟者古人占事则蓍龟并用书大
 禹谟云龟筮协从洪范云龟筮共违于人是也秀岩
 李氏曰莫大乎蓍龟古本作莫善乎蓍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前云是兴神物独指蓍而言盖承上文蓍之德此云
 天生神物乃指蓍与龟并言盖承上文莫大乎蓍龟
 此二物皆能前知故皆谓之神物孰生之天生之也
 则之者以之为法也后云河图洛书亦皆神物也故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021-0309d.png
 皆言则之则之者或曰蓍龟并生于上蔡蓍草丛生
 百茎半之则应大衍之数五十龟背之文中间五段
 两旁四段周围二十四段腹之文十二段总而计之
 四十九段则应大衍虚一不用而用四十有九之数
 盖皆神物也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天地变化谓四时也暑往则寒来寒往则暑来是谓
 变化圣人效之如卦爻之动静盖仿效天地之变化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021-0310a.png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天垂象谓日月也日月往来有盈昃薄蚀循其度则
 吉失其度则凶此天之垂象以见吉凶也圣人作易
 而示人以吉凶盖象之而巳象者像也天地变化有
 理可测故言效日月往来有象可见故言象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伏羲之时未有文字如因河图洛书之文而画卦故
 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盖非图书有天生之数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021-0310b.png
 而圣人就取之也关子明以五十五数为河图四十
 五数为洛书刘牧两易之谓河图之数四十五洛书
 之数五十五说者以关为是刘为非其实皆不然案
 书顾命云天球河图在东序天球玉也河图而与天
 球并列则河图亦玉也玉之有文者尔昆崙产玉河
 源出昆崙故河亦有玉洛水至今有白石洛书盖白
 石而有文者也圣人则之谓则其文以卦画耳初无
 所谓五十五数与四十五数也夫五十五数易数也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021-0310c.png
 易固有之也易安有所谓四十五数哉四十五数者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五居中而上列二四下列六八
 分布而为九宫子华子言之大戴礼言之乾凿度言
 之在易则圣人无一语及之盖非易数也河图之说
 礼运亦尝言之不过曰河出马图而论语亦尝言之
 不过曰河不出图吾巳矣夫并无所谓数之五十五
 与四十五洛书之说则他经无所见孔安国注洪范
 乃以为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021-0310d.png
 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数愚案禹贡但言导洛
 不曾言洛之出书安国亦何所据而有是说耶夫孔
 子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圣人指作易之圣人
 盖伏羲也是河图洛书伏羲之时具有之也刘向父
 子班固辈皆循安国之说遂以为河图授羲洛书锡
 禹如此则是伏羲时止有河图未有洛书也不亦谬
 乎夫孔子兼图书二者并言安国之徒乃岐而二之
 已与孔子之说大相戾况书所谓天锡禹洪范九畴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021-0311a.png
 盖未尝谓锡以洛书安国之徒乃谓洛书有九数畴
 之数亦九遂肆其说谓禹得洛书而叙九畴何其妄
 耶彼既以洛书为数九而归之禹于是以河图为十
 数而归之伏羲吾不知河图洛书之有数安国之徒
 曷从而知之而图之数十书之数九又果何所据耶
 盖皆出于纬书也纬书不经牵合附会怪诞之甚汉
 儒多习谶纬之学其为义疏往往采诸纬书自其有
 九篇六篇赤文绿字之说故班固以初一至六极六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021-0311b.png
 十五字为本文顾野王以农用敬用十八字为神龟
 所附者岂不甚可笑哉东坡苏氏曰九宫不经盖纬
 书所言之数非易数也南轩张氏曰郑康成溺于纬
 书乃云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又以河图为八卦
 洛书为九畴此皆芜秽圣经者也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
以断也
 易有四象所以示者示之以象而使人有所见也系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021-0311c.png
 辞焉所以告者告之以辞而使人有所知也定之以
 吉凶所以断者吉凶既定而使人有以决其疑也横
 渠张子曰吉凶变化进退刚柔易之四象欤白云郭
 氏曰自易有四象以下与前文不相属又非别章疑
 其错简侯果曰四象谓神物也变化垂象也图书也
 愚谓横渠之说如此白云之说又如此则易有四象
 以下当在刚柔者昼夜之象也之下侯氏之说非也
  右第十一章紫阳朱子曰此章专言卜筮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021-0311d.png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
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大有上九爻辞云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孔子于系辞
 传凡三言之此则兼言所乘所应皆𤼵明文王言外
 之意也天之所助者顺也顺则不悖于理是以天祐
 之人之所助者信也信则不欺于人是以人助之爻
 但言天此又兼言人天人盖一理也当大有之时六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021-0312a.png
 五以柔德居中而在下众阳皆助之以其信也上九
 居六五之上是履信也身虽在外而乃心未尝不在
 君是思乎顺也顺则天助之矣九三贤人也上之应
 在三又与之同德相尚故曰又以尚贤也其德如此
 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紫阳朱子曰在此无所属
 或是错简横渠张子曰此篇宜在立心勿恒凶下盖
 上言莫益之故此言多助也白云郭氏曰当在憧憧
 往来困于石公用射隼皆称易曰故自天祐之宜在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021-0312b.png
 其前也下篇七爻自憧憧往来皆称易曰与天祐之
 同宜从郭氏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说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
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书以记言言有馀则非书之所能记言以达意意有
 馀则非言之所能尽达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曰可见圣人立象以示人使之观象而默会其意所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021-0312c.png
 以尽也夫圣人之作易设卦观象然后系之以辞卦
 在是则象在是象在是则意在是矣意者心之所向
 而寓于象者也情实也伪妄也伪则不情情则不伪
 人之情伪万端非言可尽设之以卦所以尽情伪也
 系之以辞所以尽言也变而通之则有以成天下之
 务而其用不穷足以尽其利矣鼓之舞之则有以成
 天下亹亹而其妙莫测足以尽其神矣立象设卦系
 辞此圣人作易之事变通鼓舞此圣人用易之事王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021-0312d.png
 弼辈乃欲忘象忘言果圣人之意乎圣人之意正在
 乎言象也或曰首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疑是古语
 次言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是设问之辞以下
 是答辞紫阳朱子曰言之所传者浅象之所示者深
 观奇耦二画包含变化无有穷尽则可见矣变通鼓
 舞以事而言两子曰字疑衍其一盖子曰皆后人所
 加故有此误如近世通书乃周子所自作亦为后人
 每章加以周子曰字其设问答处正如此也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0021-0313a.png
乾坤其易之缊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
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缊之义与论语缊袍之缊同衣中之绵絮胎是也乾
 坤其易之缊耶谓乾坤缊于易六十四卦之中非谓
 易缊于乾坤两卦之中也易之中所缊奇耦是也奇
 为九耦为六凡九皆乾凡六皆坤六十四卦凡三百
 八十四爻为奇者百九十二皆乾画也为耦者百九
 十二皆坤画也以每爻三十六策积之则六千九百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0021-0313b.png
 一十二皆乾策也以每爻二十四策积之则四千六
 百八皆坤策也合之则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无非皆
 乾坤之策兹非乾坤为易之缊乎其中矣易之所以
 为易者乾九坤六之变易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故
 九六毁而不成列则无以见其为易也易不可见则
 乾坤九六两者之用息矣乾坤未尝毁亦未尝息特
 以爻画之九六若不成列则无以见其变易之理尔
 下篇云刚柔者立本者也本即缊之谓也前言易行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0021-0313c.png
 乎其中此言易立乎其中立与行同欤异欤曰立者
 体也行者用也紫阳朱子曰易之所有阴阳而已凡
 阳皆乾凡阴皆坤画卦定位则二者成列而易之体
 立矣又曰毁谓卦画不立易只是阴阳卦画若无此
 卦画岂复更有易乎诚斋杨氏曰二篇之策凡阳爻
 百九十二皆乾之九也阴爻百九十二皆坤之六也
 平庵项氏曰凡系辞之称乾坤即奇耦二画也乾纯
 于奇坤纯于耦故例以乾坤称也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0021-0313d.png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
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道无形故曰形而上者器有形故曰形而下者如卦
 有上下之体爻有刚柔之质皆形而下者其理则道
 也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器亦道也道亦器也道
 器盖未尝相离也因其自然之化而裁制之则谓之
 变推广而流行之则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则
 谓之事业前章云一阖一辟往来不穷天地之变通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0021-0314a.png
 也此云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圣人之变通也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
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
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紫阳朱子曰重出以起下文郭京曰误增夫象二字
 东莱吕氏曰是故夫象四字衍文节斋蔡氏曰夫当
 作爻象即卦爻即辞也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0021-0314b.png
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
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故能极天下之赜圣人有以
 见天下之动故能鼓天下之动赜以象著卦有象则
 穷天下之至杂至乱无有遗者故曰极动以辞决使
 天下乐于趋事赴功者手舞足蹈而不能自巳故曰
 鼓易不变则奇耦乃死象故化而裁之则在乎变变
 而后通故推而行之则在乎通易道固神矣神而明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0021-0314c.png
 之则在乎其人若夫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则又在乎
 人之德行前言变通而归之事业圣人以易道举而
 措之天下也此言变通而归之德行圣人以易道存
 之于一身也
  右第十二章诚斋杨氏曰此章言圣人作易之意
  其散在六十四卦之爻其象聚在乾坤之二卦圣
  人用易之道其散在天下之事业其聚在一身之
  德行也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0021-0314d.png
 
 
 
 
 
 
 
 周易集说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