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1a 页 WYG0685-01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五
史通通释目录 史评类
内篇
卷一
六家第一
卷二
二体第二 载言第三
本纪第四 世家第五
史通通释目录 史评类
内篇
卷一
六家第一
卷二
二体第二 载言第三
本纪第四 世家第五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1b 页 WYG0685-0157b.png
列传第六
卷三
表历第七 书志第八
卷四
论赞第九 序例第十
题目第十一 断限第十二
编次第十三 称谓第十四
卷五
卷三
表历第七 书志第八
卷四
论赞第九 序例第十
题目第十一 断限第十二
编次第十三 称谓第十四
卷五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2a 页 WYG0685-0158a.png
采撰第十五 载文第十六
补注第十七 因习第十八
邑里第十九
卷六
言语第二十 浮词第二十一
叙事第二十二
卷七
品藻第二十三 直书第二十四
补注第十七 因习第十八
邑里第十九
卷六
言语第二十 浮词第二十一
叙事第二十二
卷七
品藻第二十三 直书第二十四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2b 页 WYG0685-0158b.png
曲笔第二十五 鉴识第二十六
探赜第二十七
卷八
摸拟第二十八 书事第二十九
人物第三十
卷九
覈才第三十一 序传第三十二
烦省第三十三
探赜第二十七
卷八
摸拟第二十八 书事第二十九
人物第三十
卷九
覈才第三十一 序传第三十二
烦省第三十三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3a 页 WYG0685-0158c.png
卷十
杂述第三十四 辨职第三十五
自叙第三十六 体统(亡/)
纰缪(亡/) 弛张(亡/)
外篇
卷十一
史官建置第一
卷十二
杂述第三十四 辨职第三十五
自叙第三十六 体统(亡/)
纰缪(亡/) 弛张(亡/)
外篇
卷十一
史官建置第一
卷十二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3b 页 WYG0685-0158d.png
古今正史第二
卷十三
疑古第三
卷十四
申左第四
卷十五
点烦第五
卷十六
卷十三
疑古第三
卷十四
申左第四
卷十五
点烦第五
卷十六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4a 页 WYG0685-0159a.png
杂说上第六
卷十七
杂说中第七
卷十八
杂说下第八
卷十九
五行志错误第九 五行志杂驳第十
卷二十
卷十七
杂说中第七
卷十八
杂说下第八
卷十九
五行志错误第九 五行志杂驳第十
卷二十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4b 页 WYG0685-0159b.png
暗惑第十一 忤时第十二
(臣/)等谨案史通通释二十卷
国朝浦起龙撰起龙字二田无锡人史通注本
旧有郭延年王维俭黄叔琳三家递相增损
互有短长起龙是注较三家为晚出虽亦仍
有疏漏如秦人不死事不知出洛阳伽蓝记
蜀老犹存事不知出魏书毛修之传阑单失
力字不知出清异录之类然大致引据详明
(臣/)等谨案史通通释二十卷
国朝浦起龙撰起龙字二田无锡人史通注本
旧有郭延年王维俭黄叔琳三家递相增损
互有短长起龙是注较三家为晚出虽亦仍
有疏漏如秦人不死事不知出洛阳伽蓝记
蜀老犹存事不知出魏书毛修之传阑单失
力字不知出清异录之类然大致引据详明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5a 页 WYG0685-0159c.png
足称该洽惟轻于改窜古书往往失其本旨
如六家篇内尚书条中语无可述四字之下
若此二字之上乃有脱句而改此字为止又
为增一有字又如列传篇内项王立传而以
本纪为名句立字不误而乃臆改为宜此类
至多皆失详慎又句解章评参差夹注如选
刻制艺之例于注书之体亦乖惜其不一评
一注釐为二书使离之双美也顾其大致精
如六家篇内尚书条中语无可述四字之下
若此二字之上乃有脱句而改此字为止又
为增一有字又如列传篇内项王立传而以
本纪为名句立字不误而乃臆改为宜此类
至多皆失详慎又句解章评参差夹注如选
刻制艺之例于注书之体亦乖惜其不一评
一注釐为二书使离之双美也顾其大致精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5b 页 WYG0685-0159d.png
核于知几本意多能阐发不可谓之无功焉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6a 页 WYG0685-0160a.png
史通通释原序
长安二年(武后临朝第十九/年至此十六改元)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
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
俄兼领其职今上即位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
兼(旧脱/兼字)修史皆如故(兼修史以领职/言脱兼字则非)又属大驾还京以
留后在东(旧脱/东字)都无几驿徵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
少监释(首叙历官即自叙篇所谓三为史臣再入/东观也其注云今之史馆即古之东观)自惟
历事二主从宦(一作/官)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
长安二年(武后临朝第十九/年至此十六改元)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
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
俄兼领其职今上即位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
兼(旧脱/兼字)修史皆如故(兼修史以领职/言脱兼字则非)又属大驾还京以
留后在东(旧脱/东字)都无几驿徵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
少监释(首叙历官即自叙篇所谓三为史臣再入/东观也其注云今之史馆即古之东观)自惟
历事二主从宦(一作/官)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6b 页 WYG0685-0160b.png
职昔马融三入东观汉代称荣张华再典史官晋朝称
美嗟予小子兼而有之是用职思(旧误/作司)其忧不遑启处
释(此总上历官拈合当职撰/史事即以引起史通之作)尝以载削馀暇商𣙜(一作/确)
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于是区分类聚编而次之释
(此六句暗/笼史通)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
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且
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
博采众议爰定兹名释(此层明点史通两引古/史古事以见命名所本)凡为廿
美嗟予小子兼而有之是用职思(旧误/作司)其忧不遑启处
释(此总上历官拈合当职撰/史事即以引起史通之作)尝以载削馀暇商𣙜(一作/确)
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于是区分类聚编而次之释
(此六句暗/笼史通)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
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且
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
博采众议爰定兹名释(此层明点史通两引古/史古事以见命名所本)凡为廿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7a 页 WYG0685-0160c.png
卷列之如左合若干言(旧注除所阙篇凡八万三千三/百五十二字注五千四百九十)
(八字按字数今不可/定姑仍旧本存之)于时岁次庚戌景龙四年(中宗元/是时复)
(辟六/年矣)仲春之月也
按此刘氏自序当冠正目之首诸本错置后人序例
之间非体观此一序简明典切即可徵其史笔之洁
古者经疏文选凡有自序者皆与正书同注王本此
篇亦有注愚亦遵用之
大驾还京(注详集终/忤时篇)
(八字按字数今不可/定姑仍旧本存之)于时岁次庚戌景龙四年(中宗元/是时复)
(辟六/年矣)仲春之月也
按此刘氏自序当冠正目之首诸本错置后人序例
之间非体观此一序简明典切即可徵其史笔之洁
古者经疏文选凡有自序者皆与正书同注王本此
篇亦有注愚亦遵用之
大驾还京(注详集终/忤时篇)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7b 页 WYG0685-0160d.png
马融三入东观(后汉书本传永初四年应召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忤太后旨)
(禁锢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拜议郎桓帝时述/忤大将军梁冀免官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
张华再典史官(晋书本传华学业优博朗赡多通卢/钦言之于文帝除著作佐郎惠帝即)
(位以华为太子少傅数年代/下邳王晃为司空领著作)
白虎通(后汉章帝纪建初四年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异同作白)
(虎议奏班固传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隋经籍志白虎通六卷唐艺文志)
(通字下/有义字)
史通子(汉书司马迁传太史公仍父子相继纂其职/作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
(禁锢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拜议郎桓帝时述/忤大将军梁冀免官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
张华再典史官(晋书本传华学业优博朗赡多通卢/钦言之于文帝除著作佐郎惠帝即)
(位以华为太子少傅数年代/下邳王晃为司空领著作)
白虎通(后汉章帝纪建初四年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异同作白)
(虎议奏班固传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隋经籍志白虎通六卷唐艺文志)
(通字下/有义字)
史通子(汉书司马迁传太史公仍父子相继纂其职/作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8a 页 WYG0685-0161a.png
(万六千五百字宣帝时迁外孙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9a 页 WYG0685-016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通通释举例
二科十别
书不必醇乎醇书惟其至于至居巢刘氏之史
通是也注书戒自我作故注书欲推心置腹山
伧先生之通释是也凡注之用二辨之通与不
通而已是书行本相高厌心盖寡每于通处荐
以荆榛而趣乖于不可通处过如炙毂而疵积
史通通释举例
二科十别
书不必醇乎醇书惟其至于至居巢刘氏之史
通是也注书戒自我作故注书欲推心置腹山
伧先生之通释是也凡注之用二辨之通与不
通而已是书行本相高厌心盖寡每于通处荐
以荆榛而趣乖于不可通处过如炙毂而疵积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9b 页 WYG0685-0161d.png
敝也久矣先生曰趣乖者法宜训正疵积者道
在刋讹例总二科科各有别列如左方
训正者兼举其义与辞而是正之也义从文生辞由古
出俗学之弊大抵二端凭臆自用者揣义而不徵辞弊
且流为束书不观是谓蔑古炫博贪奇者役辞而不问
义弊又滋乎灵台日汨是谓亵天兹用疏义以会辞考
辞以赴义则训之为也训正之科其别六
一曰释(篇者节之积也节清而篇乃定焉历翻评本观/乎外篇条别胸欠主张验其通体支离篇乖步)
在刋讹例总二科科各有别列如左方
训正者兼举其义与辞而是正之也义从文生辞由古
出俗学之弊大抵二端凭臆自用者揣义而不徵辞弊
且流为束书不观是谓蔑古炫博贪奇者役辞而不问
义弊又滋乎灵台日汨是谓亵天兹用疏义以会辞考
辞以赴义则训之为也训正之科其别六
一曰释(篇者节之积也节清而篇乃定焉历翻评本观/乎外篇条别胸欠主张验其通体支离篇乖步)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10a 页 WYG0685-0162a.png
(伐者矣故为之释以清之释之为用析节而疏其义/是宾是主是影是神前后相衔中边交灌兹为从事)
(之所先即其命名之所自间有省去不用唯于短说/为然自昔汉唐经疏通例墨阑标眼于释字仿用之)
二曰按(按亦释也标仍墨阑体同跋尾既释以辨之复/按以会之指趣所钟归宿有地矣况史通之为)
(书也群史牢笼全书吐纳畛涂辽阔节目棼繁则必/以见远之明者察焉则将有无碍之辩者通焉此段)
(识解于何置顿亦惟篇按职此淹该是知按之所届/尤为驷牡之广衢非等只鸡之近局也又其例比释)
(加遍释有从省按无缺施惟下帙/四五处有以一按摄三条二条者)
三曰證释(谓取證古书用释今义也语云求之物本必/于其始取其所通必于所宅故凡有徵引事)
(必事祖辞必辞根而其所标识则又书皆举名篇皆/举目如左传则某公某年汉书则某纪某传之类盖)
(之所先即其命名之所自间有省去不用唯于短说/为然自昔汉唐经疏通例墨阑标眼于释字仿用之)
二曰按(按亦释也标仍墨阑体同跋尾既释以辨之复/按以会之指趣所钟归宿有地矣况史通之为)
(书也群史牢笼全书吐纳畛涂辽阔节目棼繁则必/以见远之明者察焉则将有无碍之辩者通焉此段)
(识解于何置顿亦惟篇按职此淹该是知按之所届/尤为驷牡之广衢非等只鸡之近局也又其例比释)
(加遍释有从省按无缺施惟下帙/四五处有以一按摄三条二条者)
三曰證释(谓取證古书用释今义也语云求之物本必/于其始取其所通必于所宅故凡有徵引事)
(必事祖辞必辞根而其所标识则又书皆举名篇皆/举目如左传则某公某年汉书则某纪某传之类盖)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10b 页 WYG0685-0162b.png
(采录多从节缩而原文可任搜核也他若旧注已得/者明书何本或无书可质者直注未详不攘不欺与)
(世共/见)
四曰證按(凡前件證释多有就證加按者痛刮不根之/病及漫与之习也如尚书注有王肃其人也)
(本系三国王朗之子旧援后魏同名之人如左传家/缺徐贾一注也位在干萧二史之间捡出徐广字形)
(之误更有全證皆属设辩者如书志篇之东观曰记/采撰篇之沈炯骂书一失之俗传一失之原本则一)
(当革其缪一当绳其愆凡此诸流皆须显说也證释/之条干有二百加按之处五百有奇任举陈言都成)
(说/部)
五曰夹释(释非节界夹入行间是夹释也凡涉晦涩之/义用一两言达之或遇疑似之辞用直截语)
(世共/见)
四曰證按(凡前件證释多有就證加按者痛刮不根之/病及漫与之习也如尚书注有王肃其人也)
(本系三国王朗之子旧援后魏同名之人如左传家/缺徐贾一注也位在干萧二史之间捡出徐广字形)
(之误更有全證皆属设辩者如书志篇之东观曰记/采撰篇之沈炯骂书一失之俗传一失之原本则一)
(当革其缪一当绳其愆凡此诸流皆须显说也證释/之条干有二百加按之处五百有奇任举陈言都成)
(说/部)
五曰夹释(释非节界夹入行间是夹释也凡涉晦涩之/义用一两言达之或遇疑似之辞用直截语)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11a 页 WYG0685-0162c.png
(指之皆是也有此可以便观书者/之索解可以杜好辩者之岐猜)
六曰杂按(杂按之施施于原注原注者刘自注也或刋/失其初须为揣定或置非其所合与推移且)
(有注混文文混注者于史官篇诏曰修撰暗惑篇曹/公多诈见之并有注非注文非文者于史官篇自历)
(行事杂说篇苏代所言见之相厥攸居还渠定/判此杂按之所由设也不系诸正书故称杂焉)
刋讹者讹非一端而已或流传或窜易或原本差池所
致之涂既杂于是有缪出有倒施有脱遗羡衍所丛之
颣繁兴刺眼而叶落连翩胶牙而泉流涩咽文传侮食
怪曲水序之犹疏日思误书叹小屋人之不作夷考诸
六曰杂按(杂按之施施于原注原注者刘自注也或刋/失其初须为揣定或置非其所合与推移且)
(有注混文文混注者于史官篇诏曰修撰暗惑篇曹/公多诈见之并有注非注文非文者于史官篇自历)
(行事杂说篇苏代所言见之相厥攸居还渠定/判此杂按之所由设也不系诸正书故称杂焉)
刋讹者讹非一端而已或流传或窜易或原本差池所
致之涂既杂于是有缪出有倒施有脱遗羡衍所丛之
颣繁兴刺眼而叶落连翩胶牙而泉流涩咽文传侮食
怪曲水序之犹疏日思误书叹小屋人之不作夷考诸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11b 页 WYG0685-0162d.png
家刋得者十一待刋者十九焉刋讹之科其别四
一曰字之失(是书之失在字者盖亦多矣乌孤而转乌/孙文丁而转文王处道而转承祚涉汉而)
(转沙漠失则缪文省而曰省文朔方而曰方朔武宣/而曰宣武昌平而曰平昌失则倒昭后略漏昭字言)
(学者漏言字楚汉列国漏国字微子篇序漏序字失/则脱名班祚土班下衍爵字以其类逆逆下衍者字)
(虚美相酬马迁乘传美下传下并衍以字失则羡缪/倒脱羡凡有四端故概曰失也总二百二十有奇者)
(刋之数也其刋去者仍注见之不没旧本冀览之者/辨之也且作聪明改头面得罪古人莫此为甚本所)
(深恶而岂蹈之/下三条皆仿此)
二曰句之违(违亦概词也句之违亦四端凡二十处而/点烦之误在除加丹粉间者不与焉稍举)
一曰字之失(是书之失在字者盖亦多矣乌孤而转乌/孙文丁而转文王处道而转承祚涉汉而)
(转沙漠失则缪文省而曰省文朔方而曰方朔武宣/而曰宣武昌平而曰平昌失则倒昭后略漏昭字言)
(学者漏言字楚汉列国漏国字微子篇序漏序字失/则脱名班祚土班下衍爵字以其类逆逆下衍者字)
(虚美相酬马迁乘传美下传下并衍以字失则羡缪/倒脱羡凡有四端故概曰失也总二百二十有奇者)
(刋之数也其刋去者仍注见之不没旧本冀览之者/辨之也且作聪明改头面得罪古人莫此为甚本所)
(深恶而岂蹈之/下三条皆仿此)
二曰句之违(违亦概词也句之违亦四端凡二十处而/点烦之误在除加丹粉间者不与焉稍举)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12a 页 WYG0685-0163a.png
(似之以句缪言则有若去万留千录远略近懵事类/而反篇情者以句倒言则有若藉权济物居京兆府)
(乖文义而没语趣者以句脱言则有若述南齐之史/结申左之科缺至一全片而遗忘半面者以句羡言)
(则有若犀革裹之条嗤沈约之段衍至不可读而反/弃佳本者凡此又非一两字之间审声形之比静绎)
(全文广参群籍甚至浃时稽序而后其/真始出持此耗磨晚节俟之甘苦中人)
三曰节之淆(节之淆者内篇少外篇多通幅分条之殊/其体故也其在内篇六家之总首既截则)
(总尾亦宜截书志后论不应以或问截编次终篇不/应以寻夫截其在外篇离合断连岐迕交失者史官)
(篇三正史篇三惑经篇一杂说上中下篇十有五技/经肯綮每至族而难为官止神行唯彼节之有间今)
(皆騞然矣至若点烦摘史隔钞而合片当以方空格/界之又若卷末忤时一牍而两端可以序跋例离之)
(乖文义而没语趣者以句脱言则有若述南齐之史/结申左之科缺至一全片而遗忘半面者以句羡言)
(则有若犀革裹之条嗤沈约之段衍至不可读而反/弃佳本者凡此又非一两字之间审声形之比静绎)
(全文广参群籍甚至浃时稽序而后其/真始出持此耗磨晚节俟之甘苦中人)
三曰节之淆(节之淆者内篇少外篇多通幅分条之殊/其体故也其在内篇六家之总首既截则)
(总尾亦宜截书志后论不应以或问截编次终篇不/应以寻夫截其在外篇离合断连岐迕交失者史官)
(篇三正史篇三惑经篇一杂说上中下篇十有五技/经肯綮每至族而难为官止神行唯彼节之有间今)
(皆騞然矣至若点烦摘史隔钞而合片当以方空格/界之又若卷末忤时一牍而两端可以序跋例离之)
史通通释 目录 第 12b 页 WYG0685-0163b.png
(斯皆随方制宜/非欲矜已立异)
四曰简之错(篇节字句并有错简篇之错卷九内之叙/传者是节之错曲笔中之夫史十行者是)
(字句之错杂说下之李陵书者是篇不得而移节句/可得而准也或遂刋定或为證明具著卷中○凡所)
(尽心略如前款间尝总诸科别而𣙜之理不言而同/然唯去非以趋于是言惬心者贵当必无憾然后即)
(安是书也谓刘氏史通可谓浦/氏家言亦可己巳孟陬亲贤堂)
四曰简之错(篇节字句并有错简篇之错卷九内之叙/传者是节之错曲笔中之夫史十行者是)
(字句之错杂说下之李陵书者是篇不得而移节句/可得而准也或遂刋定或为證明具著卷中○凡所)
(尽心略如前款间尝总诸科别而𣙜之理不言而同/然唯去非以趋于是言惬心者贵当必无憾然后即)
(安是书也谓刘氏史通可谓浦/氏家言亦可己巳孟陬亲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