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a 页 WYG0664-02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十二
敕谕六
   乾隆年间(二/)
  乾隆二十一年二月初二日
上谕今八旗人口孳生渐多将另记档案抱养之子开
 档人等查明业经降旨将无钱粮者即令出旗任其
 各谋生理外其食钱粮者如何定限裁汰出旗之处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b 页 WYG0664-0243b.png
 著该部会同八旗大臣定议具奏矣但宗室王公所
 属包衣佐领下人等原定出力年久之人准该王公
 等行文令其出在该旗佐领下现在八旗另记档案
 抱养之子开档人等俱已查明办理而王公包衣佐
 领下人等若仍准出旗旗人既多暂时不得钱粮伊
 等恐不无拮据两无利益嗣后宗室王公等包衣佐
 领下人等著停其出旗佐领再宗室王公等包衣佐
 领下人内想来人口生齿亦繁该王公养赡伊等不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a 页 WYG0664-0244a.png
 无拮据著交宗室王公等各会同本旗都统将包衣
 佐领下人等亦明白查办一次此次办理后几年再
 查办一次之处俟酌量降旨此项人等亦可得一体
 各谋生理著该王公都统等即遵谕办理
  乾隆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
上谕昨据户部会同八旗奏称将另记档案及开档人
 等出旗之事议得所有设法赎身作为公中开档之
 人若令一体为民似无分别请查明此等根源分别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b 页 WYG0664-0244b.png
 办理等语但令伊等出旗为民者特以旗人生齿日
 繁一切差使不能易得伊等徒有旗人名色不得自
 谋生理故特格外施恩纵有数人侥倖并无关碍毋
 庸深究若以此项作为公中开档之人必宜查明其
 另记档案及抱养之子根源亦属不一岂能人人俱
 查耶且伊等原由有年浅者亦有最年久者按次考
 查不惟致增繁冗且交各甲喇各佐领陆续究查或
 理宜为民之人因无力被屈或实有情节者仗有力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a 页 WYG0664-0244c.png
 钻营反得为民种种情弊在所不免是朕曲体伊等
 恩恤反不得周赡也此等作为公中开档之人亦不
 必另行查办著加恩俱令一体出旗为民此次办理
 后复有设法赎身者再行照例查办著交该部八旗
 遵谕办理
  乾隆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上谕此数年间每时届冬出派王大臣等查明紫禁城
 内外该班之前锋护军赏给银两此项赏赉乃朕惠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b 页 WYG0664-0244d.png
 爱旗仆俾受朕恩原为奖励差使勤勉者自应视其
 平素差使勤勉清语骑射娴熟衣服单薄者赏给亦
 不得仅较其衣服美恶何则若以衣服华美而为殷
 实不赏伊等皆系一体食钱粮之人或知节省之道
 始能殷实耳其不肖之人因滋意妄费遂致艰窘似
 此等之人若因其衣服篮缕即行赏给则不肖之徒
 相习成风不肯学好且勉强顾脸之人反不能沾恩
 矣况人皆冀欲得赏而转故服篮缕亦皆未可定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a 页 WYG0664-0245a.png
 然此项赏赉不但非示以奖励之道竟将旗人导之
 于不善矣嗣后于查赏时只查验其平时射箭清语
 娴熟差使勤勉者赏赉勿论伊等衣服之美恶将此
 著通行晓谕八旗现已天气寒凉即著照此旨办理
  乾隆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上谕从前觉罗内有挑取供钟子章京并未有翎朕因
 降旨令伊等俱戴蓝翎此亦指六品以下人员而言
 并非以五品官员概用蓝翎之谓也今见该衙门所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b 页 WYG0664-0245b.png
 有供钟子觉罗等不论品级概戴蓝翎甚属拘泥嗣
 后所有挑取供钟子章京觉罗内六品以下官员仍
 戴蓝翎其五品以上官员著戴花翎将此著该衙门
 永为令
  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十二日
上谕从前紫禁城内门上该班之章京护军等皆系轮
 流进班是以于有饭食无饭食处所皆得均匀行走
 今因午门东华西华神武四门进班𦂳要其章京护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a 页 WYG0664-0245c.png
 军等皆拟派专人不令转该他处之班著加恩此四
 门该班之章京护军等亦著照他处给与饭食
  乾隆二十四年二月初四日
上谕据礼部奏正白旗满洲详文内称舒常之妻应给
 格格品级等因相应请旨给复多罗格格等语舒常
 系舒赫德之子舒赫德乃屡获重罪之人因此次将
 军兆惠深入接手办事乏人伊甚属奋勉出力朕始
 特恩复加录用此亦伊尚有承受朕恩之福适逢其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b 页 WYG0664-0245d.png
 会耳然朕犹格外加恩将伊子舒常补授侍卫此皆
 朕曲予之殊恩稍有人心者即竭力奋勉尚恐不能
 仰报况复有为妻恳请品级之理乎复有冀倚妻之
 品级以期自身获大品级之理乎果由舒常本家具
 呈是无耻已极朕必将舒常重治其罪今询问并非
 由舒常本家具呈系諴亲王意见咨部者舒常之妻
 系裕亲王之女王等管理旗务即如此袒庇王等之
 女徇情咨行可乎且恩典者国家甚要之事当施恩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a 页 WYG0664-0246a.png
 者始施恩耳岂臣下私行瞻顾即能希冀恩施者耶
 即王公之女格格等给与品级亦国家曲予之恩如
 平素并无事故始可照例给与应得之恩典若屡获
 重罪仍按照初次给复原品有是理乎諴亲王如此
 瞻徇非寻常瞻徇可比諴亲王著交宗人府严加察
 议观保身为副都统乃身同尸位亦属非是观保著
 一并交部严加察议此事礼部理宜驳回该部若果
 驳回伊等即无不是即不驳回仅照舒常品级议给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b 页 WYG0664-0246b.png
 品级其误尚不过交部查议乃该部并不照例办理
 转奏请给复多罗格格品级此非瞻徇舒赫德而何
 朕前伊等如此行事可乎礼部堂官著交部严加查
 议再向例王等之女格格等近派者皆奏明指人远
 派者许人后完姻时奏请品级今接踵相沿近派王
 等亦多有先许人始行奏闻者朕从前将王等之女
 格格等多指给蒙古台吉此亦因系旧俗且以蒙古
 台吉等本系亲戚彼此连姻由来已久况查取京城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7a 页 WYG0664-0246c.png
  世家大臣子弟将王公等之女婚配者亦有今王等
  每欲违弃旧俗惟愿给配京城之人或又有无耻之
  徒向王等营求私相议定完姻时始奏请格格品级
  甚属恶习从前并无此等陋习亦此数年间始兴起
  者此风断不可长除已经婚配者不议外著交该衙
  门现在亲王郡王等之格格内如有已经许配京城
  之人尚未迎娶者仍准其给与断无离人夫妇之理
  著查明指名奏闻将该亲王郡王罚俸一年嗣后凡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7b 页 WYG0664-0246d.png
  亲王郡王之格格等俱著照旧例俟朕降旨指给蒙
  古台吉其中若系伊等之亲戚行走相熟之蒙古私
  行给与者尚可准其私下结亲后奏闻其不行具奏
  私与京城之人结亲之处著严行禁止
   乾隆二十五年五月二十日
 上谕行围乃满洲故业所以娴习骑射技勇之事
皇祖在位时以满洲故业为要曾经行围朕临御以来效法
皇祖恐满洲故业有失欲令官员兵丁学习骑射技勇尝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8a 页 WYG0664-0247a.png
  率伊等行围每次赏赉乃希图安逸不肖之徒不识
  朕教养满洲之意反以行围为劳众不无怨望本日
  朕恭读
皇考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四年奉
上谕
皇考六十一年躬行诸务朕能勉力效法者无不敬谨力
 行其未能力行者朕则俟诸异日即如
皇考慎重武备每岁巡幸出口行围训练军戎一事朕此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8b 页 WYG0664-0247b.png
 数年来并未举行其懦弱无识之官员及懒惰不堪之
 兵丁等多有以朕之不行围为是者此皆愚贱之人苟
 图安逸不明大体之言国家武备关系𦂳要一日不可
 废弛朕之不行围即朕之不逮
皇考处也朕自知之
皇考德盛化神睿虑周详巡幸所至日理万几无少遗漏
 无异宫中朕则自朝至暮殚竭心力犹虑办理未能允
 协行围一事实无暇举行此即朕之不如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9a 页 WYG0664-0247c.png
皇考处也
皇考神武天纵挽强贯札超绝千古众蒙古等无不仰瞻
 惊服朕之射艺又不逮
皇考
皇考圣躬彊固行健如天虽至暮年不减少壮朕之精神
 复不逮
皇考是以于出口训兵一事意未举行惟于前岁遣皇子
 等赴口外教演行围复于引见武弁及旗员时皆观其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9b 页 WYG0664-0247d.png
 射艺始行补用俟朕办理政务皆秩然就理后即于农
 隙亲举行围之典朕事事皆不如
皇考惟洞达下情躬亲经历朕在藩邸四十馀年凡大臣
 官员结党蓄奸钻营请托欺蔽朦混面从背违一切假
 公济私之习无不真知灼见可以指数是以于今宵衣
 肝食勤勤恳恳为世道人心计其长久不得不严训之
 不能不切并非好为讲论自取忧劳也虽然由此扩谋
 行政尚未能及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0a 页 WYG0664-0248a.png
皇考之万一亦惟事事黾勉效法而已钦此由此观之
皇考世宗宪皇帝十三年内虽未经行围而
圣心要未尝不以训练官兵射猎行围为要务也朕此数
  年巡幸出口行围正仰体
皇考之心效法
皇祖教养满洲之道且朕巡幸行围于一切应办事件仍
  照常办理毫无遗误即扈从之官员兵丁等皆特恩
  赏给帮银路费官马伊等亦毫无苦处官员兵丁各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0b 页 WYG0664-0248b.png
  宜仰体朕意勤习骑射技勇一切行走之处皆奋勉
  行走不可希图安逸流入懒惰习气以致有失满洲
  故业将此通行晓谕八旗
   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二日
 上谕八旗满洲蒙古皆各有姓氏乃历年既久多有弃
  置本姓沿汉习者即如牛呼鲁氏或妄称为郎姓即
  使指上一字为称亦当曰牛岂可直称为郎同于汉
  姓乎姓氏者乃满洲之根本所关甚为𦂳要今若不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1a 页 WYG0664-0248c.png
 行整饬因循日久必致各将本姓遗忘不复有知者
 著将此交八旗各省嗣后引见人员俱将姓氏缮写
 绿头牌面仍勒限一年如一年后经朕询问仍有不
 能对答者断乎不可必将该管大臣一并治罪再挑
 选秀女时亦一体遵照各将姓氏缮于绿头牌面将
 此通行晓谕
  乾隆二十六年八月初八日
上谕八旗满洲俱系朕世仆出征之事俱系伊等分所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1b 页 WYG0664-0248d.png
 当然且微有劳绩年老患病不能当差者子令休致
 给与俸禄乃国家格外之恩自古罕有之事但风气
 颓衰似此格外之恩众悉不晓以致视为应当至上
 年据伊勒图以护军校苏朗阿在军营因受潮湿患
 病请休致给与全俸等语具奏因其特以出征视为
 奇特似有勒请期望给俸之意是以朕将苏朗阿未
 曾给俸将伊勒图所奏非是之处已降谕旨通行晓
 谕矣今弘昉所奏护军校五十七虽系驻戍之兵如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2a 页 WYG0664-0249a.png
 在军营仅居住一二年尚不便给俸五十七在军营
 居住八年且又在苏克阿勒达呼地方前往防杀贼
 匪即呈请解退亦不过因患眼疾不能当差之故并
 非似苏朗阿在军营身致残废可比看来众已晓朕
 训饬未敢以出征为奇特妄为矜誇矣弘昉理宜将
 五十七可否照例赏给俸禄之处奏请乃必不准其
 得俸所办亦属非是伊以为从前朕未准苏朗阿得
 俸者盖因节省钱粮是以迎合所行甚属鄙小朕岂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2b 页 WYG0664-0249b.png
 如是之主乎朕于旗下世仆加恩不下盈千累万至
 数人俸禄又需几何况大臣等办理此等事件理应
 援例请旨可否赏给之处以俟加恩岂可自行专主
 办理弘昉并不计其事理糊涂办理甚属不堪弘昉
 著交部严加察议具奏将此著通行晓谕八旗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初八日
上谕八旗都统副都统虽系分别头二品职衔即与尚
 书侍郎无异均有管理旗务之责凡遇办公理宜合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3a 页 WYG0664-0249c.png
 为一心妥办或都统员缺令王等兼管特因都统员
 缺不得其人是以由王等内简其能办事者管理此
 例亦由来已久俾王等习学事务之意王等自当于
 旗务尽心勉力办理不得骄傲从事至大臣等亦不
 得谓其佔伊升阶但习俗日漓不免滋此两项弊端
 即如王等品级虽尊亦不过于应论品级之处论耳
 于都统任上行走即与都统相等岂可以王称呼耶
 或副都统内有不晓事之人滥为迎合参佐领等又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3b 页 WYG0664-0249d.png
 屈奉謟䛕不惟于旗务尤为无益亦关国家体制此
 岂与朕㨂派王等管理都统事务之意相符耶嗣后
 王等有兼管都统者惟当论都统职任于旗务悉心
 善为办理以副朕拣用之意著通谕八旗知之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
上谕现详查另记档案人等或有一旗分意欲上自康
 熙年间彻底查察者大臣等皆未晓朕意前经屡降
 旨令另记档案人等自行出首昨又降旨赏给十五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4a 页 WYG0664-0250a.png
 日限期如有自行出首者免其治罪此特为将乾隆
 二十二年剐记档案之人查明其已经为民后复入
 旗档佔有兵丁额缺者详加查察之意并非欲自二
 十二年以前上掀查察也果若此详查年岁已久而
 旗档亦不能齐全何时得其始末耶况二十二年另
 记档案人等遵奉朕旨自行出首时朕尚加恩赏赉
 为民今此等业经为民复入旗档之人内如果十五
 日限其自行出首不过不治其罪亦不赏赉而已大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4b 页 WYG0664-0250b.png
 臣等查办此事惟将二十二年既已自行出首为民
 后复入旗档之人详查如十五日限内自行出首者
 不治其罪亦无庸赏赉仍著为民如尚隐忍不肯自
 行出首至限期已满经大臣等查出即著从重治罪
 其中如有二十二年未经首报遵奉新旨自行出首
 者著照前次加恩赏赉为民至近有阿里衮等查出
 所奏正白旗蒙古另记档案中书达赉等十五人均
 系二十二年以前即入于剐户档案之人并非为民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5a 页 WYG0664-0250c.png
  后复入旗档者著加恩将达赉等十五人俱免其治
  罪所有伊等家产妻子俱不必赏给王大臣等仍著
  为民现在八旗内若有如达赉者俱照此办理既将
  达赉等加恩免其治罪所有失察之历任都统官员
  等亦著加恩免其交部治罪将此著再传谕八旗遵
  行
   乾隆二十七年闰五月初六日
 上谕从前准噶尔部落素不安分凭陵众蒙古自噶尔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5b 页 WYG0664-0250d.png
  丹时即肆跳梁侵扰喀尔喀西藏是以我
皇祖
皇考不惜帑金先后兴兵征讨数十年来上烦
圣虑伊等野性难驯喜相争夺以致自生内乱互相残灭
  爰有策凌等各率所属归诚朕以机会可乘特选将
  出师埽除凶逆大兵所至势如破竹不一二年平定
  其乱肃清疆宇拟欲抚绥其众俾各安生计讵伊等
  无福承受数应灭亡复生叛乱是以更遣偏师歼除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6a 页 WYG0664-0251a.png
  丑类平定伊犁至回人素为准夷役使两和卓木俱
  经拘禁额林哈毕尔罕我兵𠞰定伊犁时念两和卓
  木均系派哈怕尔后裔特命释放送归原处居住乃
  小和卓木霍集占受朕深恩毫不知感辄敢反噬伤
  我王臣因降旨令凯旋官兵乘势将叶尔羌喀什噶
  尔诸回城悉行收服追剿两和卓木直抵拔达山部
  落该回目即将霍集占斩馘进献此皆伊等罪恶贯
  盈上干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6b 页 WYG0664-0251b.png
天谴是以军行所过降服者抚之凶逆者殄之数十载未
  竟之绪五年以来悉为底定拓地二万馀里均照内
  地兵民驻劄屯垦诚自古罕有之奇功也在事奋勉
  诸臣现经部臣查奏请旨应得世职者约五百馀人
  朕以敌忾奏功劳绩克著酬庸之典即稍从优渥亦
  非赏赉无节者比虽其间实有奋勇出众及随营效
  力之不同但宣力行间均属勤劳王事正不必过为
  区别此内除达尔党阿哈达哈皆偾事获罪无庸议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7a 页 WYG0664-0251c.png
 给世职外其馀诸人俱著照部臣所奏一体加恩赏
 给世职各于本身兼带此等皆满洲世仆得此恩赏
 世职俸薪养赡家口更觉充裕而八旗添设世职五
 百馀员于旗人生计亦大有裨益并将此通谕知之
  乾隆二十七年七月初四日
上谕前降旨将八旗官员所有应扣应罚俸银等项俱
 已加恩展扣俾得按数全支第念领俸之期应在八
 月初旬为时尚早再著加恩令将应支本年秋季俸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7b 页 WYG0664-0251d.png
 银俸米均改于七月十四日起即行文支放所有满
 汉大臣官员俸给俱一体早放以资接济该部遵谕
 速行
  乾隆二十八年二月初十日
上谕据松春奏西安现有满洲汉军副都统各一员满
 洲副都统所管八旗满洲兵丁七千名汉军副都统
 所管八旗汉军兵丁二千四百名所管兵丁额数悬
 殊请将现任西安副都统伟善定为左翼满洲副都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8a 页 WYG0664-0252a.png
 统管辖满洲汉军兵丁将曹英所遗汉军都统员缺
 改为右翼满洲副都统员缺管辖满洲汉军兵丁等
 语西安副都统二员令分左右翼管辖理宜如是但
 必以汉军副都统员缺改为满洲副都统员缺所奏
 殊属非是满洲蒙古汉军皆朕之世仆孰不可以补
 放何必定拟为满洲副都统之缺松春所见甚鄙嗣
 后以满洲人员补放亦可以蒙古汉军人员补放亦
 可将现在西安副都统伟善即为左翼副都统曹英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8b 页 WYG0664-0252b.png
 所遗之缺即为右翼副都统之缺著永为令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上谕向来旗下家奴多有书写旗奴者甚属非是著交
 各该处嗣后俱写旗下家奴不得仍书旗奴二字
  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上谕近闻各部院办事惟司员说堂画稿而各司笔帖
 式经年不得常见堂官其所熟悉者不过跟班数人
 而已笔帖式将来俱可升用司员若该堂官未经谋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9a 页 WYG0664-0252c.png
 面遇有保题升用之处止以司官之言为凭于理未
 协该堂官自应于笔帖式内留心察看遇有堪以造
 就尚能办事者时加训勉以期有成嗣后各衙门司
 员说堂画稿时并令笔帖式随同行走仍就各该处
 笔帖式人数多寡酌定班次轮流上堂识认则该堂
 官自可悉其才具因材造就如有怠惰庸劣之员该
 堂官亦可随时参革
  乾隆三十年六月初九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19b 页 WYG0664-0252d.png
上谕八旗世职官员原因酌量勋劳议定袭次以昭报
 功施恩之意但承袭时皆系由该旗将本支子孙查
 明承袭如本支无人准令于远近另支派中挑选承
 袭此亦曲予恩施但准此等另支承袭族中疏远人
 等甚多与立功得官之人全无干涉或承袭时犹有
 调取各省驻防兵丁人等使其承袭此项人等愚昧
 者多惟能披甲当差而与世职之任多不相当既经
 承袭后竟不能当差一有过失革职乃反不如伊等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0a 页 WYG0664-0253a.png
 披甲且致苦累理应概行查明酌量办理嗣后将并
 非远派宗族例应承袭者仍照旧例办理外其极远
 支派及调取外省驻防兵丁来京承袭之处均著停
 止于原立军功本支承袭出缺之家应如何加恩之
 处著该部会同八旗大臣等详细查明定议具奏至
 例应承袭人等于出缺之名下有应扣赔官银例应
 著落于承袭人员应得俸禄内坐扣完结惟此项人
 等多有皆系小官或由兵丁閒散承袭者家计殷实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0b 页 WYG0664-0253b.png
 者少仅得一官伊等应得些小钱粮业经裁去又将
 承袭世职俸禄扣赔于伊等当差实属不无拮据著
 交该部八旗将此项官员名下所欠官银共有若干
 之处一并查明缮写清单进呈以待朕酌量降旨办
 理
  乾隆三十年九月十二日
上谕据兵部八旗会议查办世职一摺甚属错误殊非
 朕体恤加恩之本意前因世职人员内有由兵丁袭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1a 页 WYG0664-0253c.png
 职其本身应得钱粮既经停止而所袭世职俸禄又
 代扣本缺之应还官项是一经袭职而当差度日反
 无所资且材质兼有宜于兵丁而不宜于服官者往
 往易于获咎斥革转不如披甲食粮之得以常留生
 计而其中或有因一本宗无人递及疏派承袭者得
 官既无所利并至失其故业未尝不转以袭职为累
 是以降旨令该旗查议量为变通原欲于酬庸延赏
 中寓曲加恩恤之意也乃该部旗议称辗转承袭施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1b 页 WYG0664-0253d.png
 于渺不相涉之人未免滥邀爵赏请停止远支承袭
 者二十馀员等语于大意全未体会竟似朕此次查
 办因靳吝世职起见矣试思迩年平定伊犁回部录
 勋锡爵特予世职者不啻五六百员之多何有于此
 二十馀人而顾为之查覈裁制耶国家豢养八旗为
 之计长久而筹赡育者恩施优渥如果于伊等生计
 有益虽稍滥亦非所惜此议不必行现在袭替无人
 祗有远族及别族同姓子孙者亦应俟将来出缺时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2a 页 WYG0664-0254a.png
 再行办理何必亟亟于此预为计议至所有查出承
 袭各官名下应行代扣官项银四万一千三百馀两
 及世职佐领代扣出缺人员各欠项六千六百馀两
 俱著一并加恩宽免以示优恤可将此通谕八旗知
 之
  乾隆三十年九月二十一日
上谕八旗世职官员出缺时将伊等原借官项例应俱
 著落于承袭人员赔缴但此等承袭人员内由微员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2b 页 WYG0664-0254b.png
 兵丁閒散承袭者多既承袭后将伊等原食钱粮业
 经停止而俸禄又代人扣赔各官项于伊等生计无
 益经朕特降谕旨交该部八旗大臣等查办嗣据该
 部八旗查明具奏承袭人员名下应代扣官项四万
 馀两并有代世管佐领出缺人员应扣各项银六千
 六百馀两等语朕即将代赔之项均著宽免此特以
 远族人等虽经承袭官职尚代他人扣赔银两于伊
 等生计甚属无益故朕施恩今据永庆等因伊父所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3a 页 WYG0664-0254c.png
 欠官项免其赔缴具奏谢恩是该部八旗大臣等所
 办甚属错谬以赔补他人所欠官项谓之代扣可也
 而子为父赔缴欠项亦谓之代扣可乎且伊等所欠
 俱系支借官项即其子不袭官时亦应著落赔补非
 远族人承袭者可比如弟兄叔侄承袭虽不得谓之
 代赔而与父子尚稍属有异若系父子实属无所区
 别据此办理竟将父子视为无干之人是导旗人为
 不孝有是理乎即朕节年为旗仆一切生计施恩赏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3b 页 WYG0664-0254d.png
 恤亦为数不少果有应施恩者虽数百万两亦无所
 吝惜若于道理不合情事亦断不能施行今伊等将
 父子视为无干之人而入于代赔数内牵混具奏何
 以存心竟不晓事体殊成笑话今朕业经降旨宽免
 仍著施恩宽免其子赔父项银两即著落措办该部
 八旗大臣等赔缴并将伊等交部严加议处
  乾隆三十年十月初三日
上谕八旗官员因事故离任尚有未完宗人府银并红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4a 页 WYG0664-0255a.png
 白事借俸资生等银在伊等亲戚家族及保官披甲
 兵丁并子孙俸饷各银内扣还者共一万六千七十
 两零又因无俸饷可扣按季交纳者共七千七百两
 俱系应完之项今八旗世职应接扣前项银四万馀
 两已加恩免其扣交此项银两并著加恩一并豁免
 以示体恤
  乾隆三十二年五月初四日
上谕满洲蒙古人员内由道府等官丁忧回籍者与汉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4b 页 WYG0664-0255b.png
 员不同汉员丁忧回籍必待二十七个月服阕始以
 原官补用满员则满百日后例应行走当差既令在
 原衙门分别补用即有俸糈饭银足资养赡非家居
 持服者可比原不应复照汉员一体起复铨补但思
 伊等曾任外省于地方事务自较熟练且现在遇有
 道府缺出除授需人著吏部将各衙门由道府服满
 改补京职人员查明带领引见如有堪胜外任者交
 军机处记名俟请旨缺出开单进呈候朕简用其服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5a 页 WYG0664-0255c.png
 满同知通判州县等官亦著该部带领引见如果其
 人仍堪外用即交部照例铨选
  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十二日
上谕门上侍卫俱系内廷当差进班随侍最为𦂳要差
 使亦甚荣耀况侍卫等并无别项差使该侍卫等理
 宜各顾体面敬谨当差倍加勤勉今据领侍卫内大
 臣等奏侍卫等于内紫禁东园前园及跟随阿哥等
 出入者空班多人进班散秩大臣等非专管侍卫之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5b 页 WYG0664-0255d.png
 员每多疏纵请交散秩大臣等嗣后每遇进班严察
 侍卫等语是侍卫等习气下流疏懈不堪之至从前
 朕曾屡降谕旨何至下流一至于此此皆领侍卫内
 大臣等平素不以为事疏纵瞻徇漫不经心严察约
 束之所致如富恒阿里衮身系军机大臣事体繁多
 无暇及此其他该管大臣等俱何为者伊等平素惟
 事柔懦不行严管以致侍卫等习气下流一至于此
 成何事体嗣后各侍卫等均各勤勉当差痛改流习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6a 页 WYG0664-0256a.png
 各顾体面谨慎行走扎拉丰阿赵德达色等又有何
 事理应不时稽察伊等务须严加管束留心稽察再
 从前内紫禁进班之护军等坐堆傅筹恐其懒惰朕
 曾降旨专派人员稽察迄今并未出派至今日久又
 懒惰不以为事均未可定朕今派人稽察进班侍卫
 将进班之护军等一并稽察各该大臣等倘仍不严
 行管束稽察苟且从事以致空班经朕察出断不轻
 贷必将伊等从重治罪再散秩大臣等虽非专管侍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6b 页 WYG0664-0256b.png
 卫之人但一遇进班是日侍卫差务均系伊之责成
 尚可推诿乎嗣后散秩大臣等将本班侍卫等留心
 稽察倘有空班者应参者即行处参应回领侍卫内
 大臣者即为回禀倘不以为事苟且塞责一经领侍
 卫内大臣察出将散秩大臣等一并题参将此旨交
 各该大臣通谕侍卫护军等敬谨遵行外于侍卫护
 军等进班之各堆拨处所粘贴以示惩戒
  乾隆三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7a 页 WYG0664-0256c.png
上谕据增海奏广州八旗满洲兵丁内年幼身弱披甲
 者二百二十九名内仍有兼食钱粮者一百三十六
 名请将马甲革退孀妇孤子无依靠者九十三名照
 依现由天津移来养育之例给予钱粮等语各省派
 往兵丁驻防特为防守地方起见理应挑年壮技强
 者俾成健锐如不得人暂行悬缺俟得人时再行挑
 补有何不可乃将并不能马步骑射之幼丁挑补充
 数可乎今广州将年幼身弱者挑为马甲甚属非是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7b 页 WYG0664-0256d.png
 此内有兼食钱粮者一百三十六名著俱行革退孀
 妇孤子无依靠者九十三名照依养育兵例给予钱
 粮之处均照增海所请办理从前将军大臣等所司
 何事将此交李侍尧增海于此项糜费钱粮著落办
 理错误之历任将军大臣等分赔之处察明具奏看
 来各省驻防似此将幼丁挑为马甲者亦不能保其
 必无将此交各省驻防之督抚将军副都统等将有
 无将幼丁挑为马甲之处查明据实奏闻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8a 页 WYG0664-0257a.png
  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
上谕上年进𠞰缅匪我满洲官兵勇往争先经朕加恩
 将宣力人等俱交部议叙赏给官衔阵亡者亦分别
 赏给官衔银两并给养赡孀妇俸饷但官兵内有缘
 由不明者六百四十四名经部议俟事体明晰后再
 行定拟加恩办理等语此等缘由不明之人若均算
 入阵亡之数一体施恩而贼营内满洲绿营官兵均
 有其一体施恩可乎若竟不算入阵亡数内如此多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8b 页 WYG0664-0257b.png
 人岂尽寄于贼巢或因回兵时因伤病身亡或阵亡
 时无人目睹结保未经算入者均亦有之此等之人
 若俟事体明晰后再行加恩伊等妻子现无依靠不
 无贫匮朕心实为悯恻况此等未出官兵伊等若在
 京城其子弟尚可挑差使今虽事体未明不过暂停
 伊等阵亡恤典岂有反将伊等子弟如获重罪不令
 挑差使之理乎即伊等事体明后应加罪者再加之
 以罪有何不可都统等念不及此糊涂办理甚属不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9a 页 WYG0664-0257c.png
 堪都统等著明白回奏著将此项人等查明或有兼
 饷尚可生活者不计外其单俸只饷无依靠者俱著
 查出现有马甲养育兵丁遗缺即将伊等按数挑补
 俾得钱粮养赡伊等妻子家口俟事体明后作何办
 理之处朕另降谕旨
  乾隆三十四年五月初六日
上谕供钟之宗室觉罗官员赏戴花翎者特为祭祀时
 与侍卫等一律齐整若在京城尚可以戴倘奉差外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29b 页 WYG0664-0257d.png
 出即不应戴明善巡查漕运时已不应戴花翎现复
 有应问事件解任伊仍照常戴花翎甚属非是明善
 所戴之花翎著即拔去嗣后宗室觉罗供钟官员凡
 奉委外差俱不准戴花翎回在原差行走时再令其
 戴再宗室觉罗官员挑入供钟后升至三品京堂武
 职至副都统均著离供钟之任不准其戴花翎著交
 该衙门遵例奉行
  乾隆三十四年六月三十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0a 页 WYG0664-0258a.png
上谕本日值年之王等因遇斋戒于奏事带领引见均
 未经到只大臣等前来看来王等遇斋戒日期俱不
 来圆明园奏事带领引见诸处俱不行走惟敬谨斋
 戒凡诸祀典慎肃斋戒大礼攸关理应如是敬谨嗣
 后王等俱著在紫禁城内斋戒不可各在本府与紫
 禁城外斋戒著永为令
  乾隆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上谕前以东三省人等竟不认识汉字如何办理绿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0b 页 WYG0664-0258b.png
 事务曾经降旨嗣后东三省人等不必补用绿营官
 员并交兵部将现在各省绿营人员内东三省人共
 有几员之处查明具奏特以东三省人等俱系本地
 生长不识汉字难以办理绿营事务之故耳若伊等
 子孙生长京城原与旧满洲无异八旗都统等理宜
 分别办理今竟全无区别将现在各省绿营居官之
 东三省人等概行撤回甚属拘泥除此次召回之东
 三省人等带领引见时朕酌量调补外并著八旗嗣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1a 页 WYG0664-0258c.png
 后东三省人等若系本身移住京城者仍照前降谕
 旨不必升补绿营若移住京城后所生之孙在京已
 居二代与久居京城旧满洲蒙古无异即著回京城
 之满洲蒙古一体挑选升补外任倘因有此旨即不
 尽心教导伊等子弟学习骑射清语技艺唯令专读
 汉书学汉人习气尤属非是断乎不可
  乾隆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上谕各旗王公所属人员服宦在京者向遇年节生辰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1b 页 WYG0664-0258d.png
 一赴本门叩谒尚属分所当然若伊等既膺外任则
 均有当官公事其迹易涉嫌疑各宜自知防检前以
 王公等于所属外任人员每多需索曾经降旨严切
 申禁比来诸王公颇知奉法自爱不敢踰闲而此等
 因公赴京人员尚多照常问谒虽现在不至有结纳
 逢迎之事但恐日久因循王公等或罔知顾忌谒见
 之不已必且托其购办器物购办之不已必且从而
 开说事端甚至忘公徇私习成流弊其所系于官守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2a 页 WYG0664-0259a.png
 朝常者甚大用是明晰诰诫为之杜渐防微亦正所
 以先事保全之也昨于行在召见永定河道满保奏
 称系四阿哥属下人应往叩谒朕思令行自近自当
 举一以例其馀嗣后各王公属下人等惟京员向各
 门往来仍照旧不禁外其有现居外任职官因事来
 京者概不许于本管王公处谒见通问以清弊源著
 为令倘仍不知省改或久而复沿故辙一经发觉除
 本人从重治罪外其本管王公等亦一体惩治必不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2b 页 WYG0664-0259b.png
 稍为宽贷将此通谕知之
  乾隆三十五年闰五月初三日
上谕此次云南出征阵亡病故之人甚属可悯虽皆已
 加恩赏赉但伊等家口生计恐不免拮据著加恩此
 次阵亡病故兵丁内有子者如年已及岁著即挑补
 马甲其未及岁者不论大小俱著挑补养育兵俟年
 及岁时亦著挑补马甲仍著该部咨行盛京吉林黑
 龙江荆州成都热河将军副都统一体施恩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3a 页 WYG0664-0259c.png
  乾隆三十五年十月二十日
上谕据色布腾巴勒珠尔奏称将奖赏火器营兵丁银
 十万两不必置买田产请借与八旗官员以一分取
 利等语色布腾巴勒珠尔所奏只知得利而未念及
 于旗人生计无益耳即如旗员等遇有事故虽亦私
 行借贷如利息过重尚有不借者即一经借贷其还
 时或迟时日皆可自便若系官银定有交还年限必
 于限内照数坐扣且借给之银仅定以百两之数又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3b 页 WYG0664-0259d.png
 不甚多岂能以此即可置买产业不过稍修理衣服
 杂项费用即可全完亦断不能济其𦂳要况今定例
 一分而八旗官员等以其利轻不论有无事故所有
 各员皆欲指俸支借一经借贷后本人遇有事故不
 能抵还遂致著落保人代赔原准行之都统等代为
 抵还尤属不成事体如取一分之利各官俸银内即
 少得一分银两八旗官员所领俸银皆所以养赡伊
 等家口以此指借官银后坐扣伊等俸银是前次借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4a 页 WYG0664-0260a.png
 项尚未扣完复扣续借之项而八旗官员不论有无事
 故所有俸银皆被官为坐扣旗人竟为官项所累必
 致失其生计旗员支借官银坐扣俸银一事于旗人
 生计甚属无益断不可行前经原任大学士傅恒以
 旗员支借官银坐扣俸银于旗人生计无益情节曾
 经具奏嗣朕加恩将官员等红白事件支借俸银之
 例停止酌定各按品级分别给予恩赏银两之例至
 如各省滋生银两一项亦属坐扣利息之项然官为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4b 页 WYG0664-0260b.png
 贸易滋生利息亦属非宜故降旨全行撤四停其滋
 生于伊等红白事件动用别项赏给再盐商人等支
 借滋生银两亦经降旨撤回停止后因盐商人等以
 此项仍行赏借与伊等深有裨益屡次恳请始酌量
 赏借矣且伊等皆系商人自善于滋利今火器营以
 赏银十万两办买田产日久弊生将此项银两亦著
 赏借与两淮盐商量为滋生利息殊为两有裨益其
 内已经动用置买房间银两著照色布腾巴勒珠尔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5a 页 WYG0664-0260c.png
 所奏作为五年归款外其馀现有银两仍著交内务
 府合对此数目交与李志英将现在该处盐商应交
 内务府银两内留银十万两即赏借与盐商人等以
 一分徵收利息其所得利银著交内务府该管转向
 内务府领用如此则旗员不至坐扣俸银而所得利
 银亦于该营官员兵丁等实有裨益嗣后八旗官员
 指俸借银之风勿令再萌
  乾隆三十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5b 页 WYG0664-0260d.png
上谕据总管内务府大臣奏兼摄茶库之兵部员外郎
 五十三现升礼部郎中请仍留兼办库务等语所奏
 不可行前因内务府人员习气不好是以令六部选
 派诚干司员引见兼管六库俾相牵制此等兼摄之
 员若令久于其任则不但不能纠察转恐沾染积习
 彼此联为一气殊非派员兼理之本意嗣后六部人
 员兼管六库者并定限三年更换一次其有升任等
 事总管内务府大臣概不准奏留著为令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6a 页 WYG0664-0261a.png
  乾隆三十六年正月初九日
上谕昨因年老患病休致之头等侍卫阿弼达二等侍
 卫穆克德玺俱在侍卫上多年行走出力又经出兵
 打仗今因患病不能当差请休致尚系病逾半年奏
 请休致者非缘别项事故革退之人可比阿弼达穆
 克德玺著加恩仍戴原品顶翎穆克德玺曾经出兵
 打仗得功牌著赏给全俸阿弼达虽经出兵并未打
 仗得功牌著赏给半俸嗣后侍卫内果有出力行走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6b 页 WYG0664-0261b.png
 年久又因年老患病不能当差具呈告退者著仍戴
 顶翎若年老未迈患病革退或缘懒惰规避等故革
 退者即径行革退著为令
  乾隆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上谕今据军机大臣努三等议覆请增健锐营养育额
 缺一摺内称请将八旗圆明园健锐营火器营养育
 兵之缺一体定为四名兵丁内得给养育兵一缺等
 语所奏尚是但如此办理视原定养育兵之缺较少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7a 页 WYG0664-0261c.png
 矣养育兵特为养赡单分钱粮家口众多及鳏寡孤
 独身无依靠之人若照军机大臣所议则养育兵之
 缺既少于伊等生计不无拮据非所以副朕矜恤旗
 人之意朕抚御天下凡兵丁生计皆赖朕之恩施理
 当随时调剂办理俾伊等永远宽裕即如各省民人
 偶遇偏灾俱降旨将应徵钱粮宽免且不惜库帑数
 十万赈济使民得遂其生今八旗滋生蕃庶亦当酌
 量施恩增添钱粮以资伊等生计养育兵之缺不便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7b 页 WYG0664-0261d.png
 于四名兵内得给一缺著于三名兵内得给一缺筹
 办此项养育兵缺惟著食单分钱粮人口众多之家
 挑取不得复令鳏寡孤独分占养育兵之缺朕于此
 项人等另行加恩发户部库银每人每月赏给银一
 两五钱养赡此内孤子数年间即可长成至十二岁
 时即可挑换养育兵之缺其所出之缺即可另给此
 四项人以为养赡如此定例办理虽每岁多需库饷
 五六万两而八旗人等均沾朕恩以资生计即用数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8a 页 WYG0664-0262a.png
 十万两朕亦不惜著交八旗都统务体朕矜恤旗仆
 之至意俾旗人等共沐恩施均匀办理将此通行晓
 谕
  乾隆三十六年四月初九日
上谕随围官员兵丁骑坐官马内有倒毙者每匹赔交
 银七两限两月内交户部官员俱有俸银限两月内
 交赔伊等力量尚能至兵丁人等每月惟赖此数两
 钱粮若亦照官员限两月内交赔不无拮据于伊等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8b 页 WYG0664-0262b.png
 生计无益嗣后官员倒毙马匹仍著限两月内赔交
 兵丁倒毙马匹著加恩于伊等应得钱粮内每月坐
 扣银一两著永为令
  乾隆三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上谕向来各衙门派往新疆办事人员三年期满由该
 处大臣出具考语保送引见以应升之缺即用原所
 以示鼓励但新疆自底定以来久𨽻版图与内地郡
 县无异且各给与养廉而新疆事务又极清简该司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9a 页 WYG0664-0262c.png
 员等出差三年不过循分奉公与在京各衙门办事
 亦无差别乃因期满遽行保奏该管大臣率以与例
 相符不复问其才具短长辄注上考是该员等一经
 派出即可借此计日超迁足开躐等者除升捷径殊
 非核实课绩之道嗣后新疆办事人员期满时祗令
 该处大臣给咨赴部引见其间果有出色之员朕自
 当随时量加擢用若照常供职者概令仍回本衙门
 办事照依等原官补用于事理方为允协所有该管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39b 页 WYG0664-0262d.png
 大臣出具考语保奏即升之例著停止
  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上谕从前因五旗王公属下包衣人等滋生蕃庶该王
 公等养赡伊等不无拮据曾经两次查办令其出旗
 今越十馀年核计人丁复盛应行查办著交众王公
 等将包衣人等有情愿令其出旗者仍照从前所办
 之例会同本旗都统查明令其出旗或以人少不愿
 令其出旗者亦随其自便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0a 页 WYG0664-0263a.png
  乾隆三十六年八月初二日
上谕稽察正白旗满洲事务给事中永安奏称据该旗
 因本年雨水过多将所有倒塌官房查明造册五本
 呈报前来恐别旗亦有似此者请交八旗都统通查
 作何修理之处核计妥协办理等语此项官房朕另
 降谕旨特派大臣查明施恩官为盖造外此项房间
 果系衙署仓库当报察旗御史二百两银以上者由
 本旗奏请二百两银以下者行工部照例办理此项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0b 页 WYG0664-0263b.png
 房间系朕特赏给孤寡无产业之旗仆居住者非衙
 署仓库可比即如营房一样该都统所当承办者伊
 等遇有应办事件即当奏闻办理何必造册送察旗
 御史似此应办之事尚如此推诿朕放都统又何为
 乎正白旗满洲旗分如此办理别旗亦似此办理否
 著正白旗满洲都统明白回奏外交八旗都统将如
 何办理之处俱各查明具奏
  乾隆三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1a 页 WYG0664-0263c.png
上谕向来内外各衙门题奏咨行事件凡遇满洲蒙古
 人地名应译对汉字者往往任意书写并不合清文
 蒙古文本音因而舛误俚鄙之字不一而足甚至以
 字义之优劣强为分别轩轾尤属可笑方今海宇车
 书大同清文鉴一书屡经釐定颁示且曾编辑同文
 韵统本三合切音详加辨订合之字音无铢黍之差
 第篇帙较繁行文或未暇校阅昨因评纂通鉴辑览
 于金辽元人地名之讹谬者悉为改正复命廷臣重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1b 页 WYG0664-0263d.png
 订金辽元国语解将三史内讹误字样另为刋定以
 示传信而现在疏章案牍清汉对音转为画一于体
 制殊为未协著交军机大臣依国书十二字头酌定
 对音兼写清汉字样即行刋成简明篇目颁行中外
 大小衙门嗣后遇有满洲蒙古人地名对音俱查照
 译写俾各知所遵守将此通谕知之
  乾隆三十七年五月初四日
上谕据舒赫德奏称今乌噜木齐筑城驻劄满兵其应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2a 页 WYG0664-0264a.png
 补放官员缺若调取至伊犁选拟似觉繁扰可否令
 乌噜木齐大臣等照伊犁办理之处请旨等语舒赫
 德所奏虽因应行补放人员由乌噜木齐至伊犁其
 往返行走繁扰起见但以骁骑校防禦等微员尚可
 至佐领协领俱系大员由乌噜木齐参赞大臣等自
 行㨂选补放不合体制且由乌噜木齐至伊犁究与
 来京较近嗣后乌噜木齐满营骁骑校防禦缺出毋
 庸送往伊犁将军该处参赞大臣等秉公㨂选拟定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2b 页 WYG0664-0264b.png
 正陪缮写各员劳绩履历具奏补放免其引见若佐
 领参领缺出由乌噜木齐参赞大臣于应升人员内
 视其劳绩秉公㨂选咨送伊犁将军复行详加㨂选
 拟定正陪缮写履历劳绩具奏补放亦照伊犁一体
 遇便由驿来京该部带领引见
  乾隆三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上谕向来旗下家奴有酗酒行凶者一经本主报明该
 旗即行送部发遣其妻室有年老残废及不愿随带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3a 页 WYG0664-0264c.png
 者俱不同发定例未为周密如近日秦璜所有发遣
 家奴之妻留佔为妻之事不可不另定章程以防流
 弊盖家奴犯法其妻亦属有罪之人自当一体发遣
 但此等犯罪旗奴妻室自不值官为资送若其中果
 有不能随带者或令于亲属依栖或听本妇另嫁自
 不便仍留服役以杜嫌疑嗣后该部旗遇有发遣家
 奴之案俱照此办理著为例
  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3b 页 WYG0664-0264d.png
上谕高朴奏查验修理八旗营房工程见新修房屋已
 有任情污践而不爱惜者请照外城街道栅栏之例
 交与八旗都统等随时查明分别粘补修理于年终
 咨报值年旗汇奏等语所奏是修建营房原系加惠
 八旗兵丁不惜发帑兴修俾安栖止自应倍加爱惜
 保护承受恩泽何致建造方新已有任情污践之事
 况前经特派八旗都统及查旗御史留心稽察伊等
 尤当实力奉行毋致虚文塞责今据高朴摺奏情形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4a 页 WYG0664-0265a.png
 则前此派查时伊等所司何事甚非核实稽工之道
 著交各该旗都统等嗣后八旗营房遇有零星伤损
 即令随时查明分别粘修使住房各兵共知爱护不
 得任意残毁并交查旗御史随时详查纠核仍令各
 该旗于岁底将查过有无修理及是否完整之处咨
 报值年旗汇总具奏一次倘有不行修理以致损坏
 过甚者惟各该旗都统及查旗御史等是问高朴摺
 并发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4b 页 WYG0664-0265b.png
  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十七日
上谕亲老改补近省本属汉员相沿之例在汉员各居
 本籍若一告亲老即扣除其缺并不令改补近省转
 无以遂其禄养之私故定例先期预为呈明将来坐
 补原缺既防规避亦体人情行之原属无碍若八旗
 人员与汉员本不相同即不为外任在部在旗均得
 当差报效岂可因惮于远涉仍听其在外希荣恋栈
 乎况我满洲旧习惟知体国奉公遇有差遣从不敢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5a 页 WYG0664-0265c.png
 畏难避远今若效尤汉人事例则尊君亲上之谊久
 必渐忘于风俗人心甚有关系吏部照汉员一体定
 例之处殊未允协嗣后八旗升选官员如实系亲老
 不能远离者得缺后许其呈报该部声明缘由带领
 引见候朕临时酌量或以旗员或以部缺改用自无
 不可俟该员养亲事毕仍照伊原得之缺坐补其预
 为地步巧行规避之例永远著停止庶不致蹈袭虚
 名有乖旧俗著为令所奏之岱青阿即照此例行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5b 页 WYG0664-0265d.png
  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十八日
上谕前因阵亡员弁深堪轸念曾经降旨于伊等袭职
 次数已完后著赏给恩骑尉令其世袭罔替为令其
 原官之嫡嗣准照此例承袭若系绝嗣抚养兄弟之
 子者于承袭世次已完时毋庸给与恩骑尉今览正
 蓝旗满洲都统进呈承袭原任前锋校兆海所得之
 云骑尉家谱内开兆海在四川军营受伤身故由部
 遵旨议叙照阵亡例准袭云骑尉二次因无子嗣将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6a 页 WYG0664-0266a.png
 过继伊兄伍什哈达之次子承袭等语此项受伤身
 故人等朕因念其劳绩与阵亡人等一例议叙给与
 世袭已属格外殊恩若承袭世次已完并给与恩骑
 尉则与实在阵亡者毫无区别此等人员如承袭世
 次已完不但过继兄弟之子不应赏给恩骑尉即有
 子嗣者亦不应令其承袭嗣后此项受伤身故人等
 朕特加恩与阵亡人等一体袭职者惟得应袭之官
 照例承袭无论有无子嗣于承袭世次已完时概不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6b 页 WYG0664-0266b.png
 准承袭恩骑尉著为令
  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初十日
上谕向来八旗人员身任旗职如遇阵亡等事子孙议
 给世职其有年未及岁者并照应得世职给与半俸
 至旗人简用绿营官员阵亡议恤子孙即照绿营官
 职予以荫生其年未及岁者未经议及应得分例第
 思此等同为旗人虽予荫之例不可易而效命疆场
 其子孙当幼稚之时养赡无资情殊可悯其应如何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7a 页 WYG0664-0266c.png
  酌量加恩之处著军机大臣会同该部定议具奏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
 上谕和郡王绵伦薨逝伊虽无子嗣现有亲弟二人按
  兄终弟及之例得应袭爵者宗人府于绵循绵倬除
  服后带领引见候朕简定至向来王等袭爵惟功勋
  旧诸王例应世袭罔替此外如怡亲王之公忠体国
  经
皇考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7b 页 WYG0664-0266d.png
特恩有世职罔替之旨亦应遵守勿替其馀恩封诸王袭
  爵时例应以次递降盖承恩封爵宜有亲疏之别若
  不限以等差则国家延祚奕世王爵愈积愈多既不
  免于冗滥且以勋劳世及者无所区分亦非所以昭
  奖劝此展亲之恩不得不示之节制也即如和勤亲
  王永珌袭爵时已应降袭郡王朕念其为和恭亲王
  嫡长子朕之亲侄不忍降封是以仍袭亲王迨至绵
  纶则不得不递减为郡王矣今继绵纶袭爵者于例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8a 页 WYG0664-0267a.png
 应降封贝勒但朕究念其为和恭亲王之孙且绵纶
 袭爵未久即婴疾早逝弗克长享藩封为可悯今若
 照例改为贝勒则是和恭亲王薨后未五年而王爵
 已失于心实有所不忍此次仍著加恩袭封郡王将
 来再遇应袭时即照例递行降袭又念诸王递降之
 例自贝勒贝子公以下至奉恩将军不过六七传即
 至奉恩将军世袭罔替朕心仍有所不忍嗣后著加
 恩凡亲王以次递降者至镇国公而止郡王以次递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8b 页 WYG0664-0267b.png
 降者至辅国公而止其公爵均著世袭罔替俾我大
 清国亿万斯年而亲王郡王之子子孙孙均得永延
 世泽恪守恩封以副朕笃厚宗亲至意著为令
  乾隆四十年七月初五日
上谕据阿桂等奏讯据脱出之刘均祥供称系甘肃兵
 前往四川军营充当德尔森保亲随在木果木后山
 防守贼众前来冲突德尔森保被围尚射杀贼五六
 名又有一贼拉伊马尾德尔森保仅馀一矢仍将此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9a 页 WYG0664-0267c.png
 贼射死后被贼鎗伤咽喉旋即坠马被贼众砍死经
 伊亲见等语前因德尔森保系特派驻防木果木后
 山之人所守山梁被贼夺去以致将军大营溃乱情
 罪重大且贼人冲突之时究不知伊作何下落恐系
 被贼擒获是以将伊子俱挐交刑部监禁今览刘均
 祥供词德尔森保于溃乱之际打仗阵亡属实德尔
 森保如果失陷𦂳要地方又有奋勇打仗总捐躯亦
 不足蔽辜即将伊子一并治罪亦属当然今伊打仗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49b 页 WYG0664-0267d.png
 阵亡属实其罪止于失陷地方不过停其议恤尚不
 至将伊子一并治罪著加恩将刑部监禁德尔森保
 之子即行释放伊等既属无罪之人所有应当差使
 著交该旗大臣照闲散满洲例一体挑取行走朕办
 理庶务一秉大公功罪皆由人自取即如德尔森保
 前次失陷地方情罪重大身死又不分明即将伊子
 监禁今既阵亡属实不至将伊子一并治罪即施恩
 宽免毫无偏倚将此交将军阿桂通行晓谕军营官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0a 页 WYG0664-0268a.png
 员兵丁外并著通谕八旗知之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初十日
上谕向来满洲蒙古用为道府人员丁忧回旗仍在原
 衙门走者曾经谕令每过三年吏部将该员等带领
 引见量加简录兹自乾隆三十八年冬间查办以后
 迄今又阅三载因思此等满员曾任道府于地方事
 务较为熟习自可仍以外用而旗员向例百日期满
 即可当差行走原不必待至三年服阕始令引见嗣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0b 页 WYG0664-0268b.png
 后著吏部查明满洲蒙古人员有道府丁忧回旗已
 满百日在部行走者俱于每年十月内带领引见一
 次即自今岁为始
  又
上谕据正蓝旗满洲旗分因二等侍卫库勒德依阵亡
 经部议叙应承袭云骑尉库勒德依并无子嗣调取
 伊亲弟黑龙江马甲图伦保带领引见朕已将库勒
 德依所得云骑尉准图伦保承袭矣但向例阵亡所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1a 页 WYG0664-0268c.png
 得世职袭次完后仍赏给恩骑尉世袭罔替此特为
 阵亡人等子孙永受朕恩之至意然阵亡之人生有
 子孙自应如此办理若如库勒德依系原立官之人
 因并无子嗣将伊亲弟兄承袭者即承袭之人尚有
 子孙不过照例予以应得袭次自不应赏给恩骑尉
 世袭罔替现承袭库勒德依官之马甲图伦保将来
 虽有子嗣亦只将云骑尉照例再准承袭一次无庸
 赏给恩骑尉世袭罔替著为令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1b 页 WYG0664-0268d.png
  乾隆四十一年九月十三日
上谕满洲蒙古人员由道府丁忧回旗已满百日在部
 行走者曾降旨于每年十月内该部查明带领引见
 至满员内曾任丞倅州县丁忧回旗在原衙门行走
 者伊等曾膺外用于地方事务自较谙习著吏部一
 并查明照道府回京人员之例亦于每年十月带领
 引见一次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一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2a 页 WYG0664-0269a.png
 上谕京察革退之笔帖式驳回本旗仍可挑补马甲给
  与钱粮以资养赡至司员等既经降革向无给与钱
  粮之例但在旗臣仆俱赖俸饷为生而此等降革人
  员又非犯罪者比伊等虽不能办理部务若令其看
  守

庙门库等项差使尚可充当乃因京察降革后遂致有失
  生计朕心不忍嗣后八旗遇有京察降革司员除年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2b 页 WYG0664-0269b.png
  老不能当差者不计外其馀人员著交各旗大臣等
  以看守

庙门库等缺酌量补用以示朕怜悯旗人之意
   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
 上谕昨据副都统纳木扎尔奏请八旗无依孤女照养
  赡孤寡例给与钱粮养赡一事已交八旗大臣议奏
  矣朕思八旗孤寡并无依倚甚属可悯是以从前俱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3a 页 WYG0664-0269c.png
 加恩给与钱粮以为养赡是孤女即寓于孤子内自
 应一体办给今所有孤女并未入于孤子之内给与
 钱粮者系八旗大臣原办时遗漏著不必交八旗王
 大臣议奏嗣后八旗所有无依孤女即照孤子一体
 给与钱粮米石俟出嫁后裁汰
  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初三日
上谕近来凡有谕旨兼蒙古文者必经朕亲加考正方
 可颁发而以理藩院所拟原稿示蒙古王公等多不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3b 页 WYG0664-0269d.png
 能解缘翻译人员未能谙习蒙古语就虚文实字敷
 衍成篇遂致不相吻合又如从前德通所翻清文阿
 岱阅之往往不能尽晓夫阿岱素精国语无不备知
 其所以不晓德通之清文者非阿岱不通清语乃由
 德通拘泥汉字文义牵缀为文于国语神理全未体
 会是歧清语与清文而二之无怪其相背也则蒙古
 王等之不解理藩院之蒙古文其义亦然总由国朝
 定鼎至今百有馀年八旗满洲蒙古子弟自其祖父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4a 页 WYG0664-0270a.png
 生长京城不但蒙古语不能兼通即满洲语亦日渐
 遗忘又复惮于学习朕屡经训饬而率教者无几固
 由习俗所移亦其人之不肯念本向上耳朕因絜矩
 而思之非特此也即如制义所以代圣贤立言虽古
 今时无不同而中国语言相沿未改无难会意追求
 乃今之所为时文朕览之多不能解朕虽不喜作时
 文然向在书斋中于明季及国初名家大家之文亦
 曾诵习其中如归有光黄淳耀纯乎古文读之心喜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4b 页 WYG0664-0270b.png
 馀亦理精义正足供玩味奈何今之作者相戾若此
 至于文体之变固不始于今时曩者魏晋六朝习尚
 浮靡斯文极敝韩愈出而起衰八代约六经之旨以
 成文人见之转以为怪故其言曰作俗下文字下笔
 令人惭及示人必以为好小惭者谓之小好大惭者
 即以为大好是文字趋向之坏在韩愈时且然何况
 今之距唐乂将千载乎夫文风递降说者每以比之
 江河日下然听其流而不返日甚一日伊于何底昔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5a 页 WYG0664-0270c.png
 韩愈尚思回狂澜于既倒矧有移风易俗之责者乎
 文以明道宜以清真雅正为宗朕曾屡降谕旨谆谆
 训诫无如听之藐藐恬不为怪读书人于此理尚不
 能喻安望他日之备国家任使乎大抵近来习制义
 者祗图速化而不循正轨每以经籍束之高阁即先
 正名作亦不暇究心惟取庸陋墨卷剿袭挦扯效其
 浮词而全无精义师以是教弟以是学举子以是为
 揣摩试官即以是为弃取且今日之举子即异日之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5b 页 WYG0664-0270d.png
 试官不知翻然悔悟岂独文风日下即士习亦不可
 问矣嗣后作文者务宜沉潜经义体认先儒传说阐
 发圣贤精蕴务去陈言辞达理举以期合于古人立
 言之道慎毋掉以轻心试官阅卷亦当严为甄别一
 切肤词烂调槩摈不录庶几共知谨凛文化蒸然日
 上以副朕崇雅黜华之至意其翻译清文蒙古文亦
 当实力讲求勿仍陋习此旨著颁示贡院暨各省学
 政暨翻书房理藩院各书一道揭之堂楣俾皆触目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6a 页 WYG0664-0271a.png
  惊心钦承毋忽并谕中外知之
   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十八日
 上谕向来由内务府官员擢用道府者丁忧回旗于百
  日满后例由总管内务府大臣带领引见其包衣汉
  军未曾为内务府司员者遇有丁忧事故著照八旗
  汉军人员之例仍以二十七个月服满归部铨选毋
  庸于百日满后带领引见著为令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6b 页 WYG0664-0271b.png
 上谕向来宗室人员既不分用各部院又不便简用外
  省道府其宗人府理事等官保送御史止有二缺转
  科后遗缺仍用八旗满洲人员升途未免稍狭现在
  宗室蕃衍其中不少可用之才所有宗室御史著于
  原定二缺之外俟有满洲御史缺出时再行添用宗
  室二员连前四员作为额缺如有迁转科员者其御
  史员缺仍以宗室人员补放至
陵寝办事衙门司员俱属宗室贝勒公等官辖与部院司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7a 页 WYG0664-0271c.png
  员有间嗣后遇有
陵寝办事衙门司员亦可酌改宗室数员其如何分别补
  用应改若干员缺之处著宗人府会同该部详悉妥
  议具奏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五日
 上谕近观蒙古世袭家谱知各蒙古王公子嗣及闲散
  台吉他布囊年已及岁者俱各按定例给以应得品
  级顶带而宗室中除承袭封爵及现有官职外其闲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7b 页 WYG0664-0271d.png
  散宗室向无按品给顶之例现在宗支繁衍瓜瓞绵
  延皆我

宗派系流传谱列银潢名登
玉牒乃以身无职级竟至与齐民无别殊不足以示亲亲
  而崇体制嗣后著将王贝勒贝子公子嗣及闲散宗
  室年已及岁者俱照蒙古王台吉他布囊之例分别
  给与品级官顶其宗室现在当差职分较小者准其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8a 页 WYG0664-0272a.png
  与闲散宗室一体照例换给官顶在宗室等身有品
  级自必各知自爱不至荡检踰闲其中或有不肖犯
  法之人亦照蒙古台吉他布囊之例即行革去官顶
  如此则于褒荣之中仍寓劝惩之意藉此可以教育
  成全而天家子姓俱得邀章服之荣益足昭国家睦
  族展亲之谊甚盛典也所有如何分别嫡庶等第酌
  给官顶之处著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宗人府详悉
  妥议具奏至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8b 页 WYG0664-0272b.png
圣祖
世宗之孙现在皇子皇孙曾孙元孙辈俱可戴红绒结顶
  其如何分别支派远近准其用之处亦著一并妥议
  具奏再觉罗虽亦系宗亲但派系稍远向原准其同
  旗人应试出仕且有任各省州县者若一体另给官
  顶于现行统属仪制转多未协毋庸另行议及将此
  通谕知之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七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9a 页 WYG0664-0272c.png
 上谕现任甘肃永安营游击广明福系正黄旗蒙古人
  既系旗人而以广明福为名直与汉人之名相似观
  之甚觉不协况旗人以明福广福俱可为名又何必
  以广明福为名即著交八旗满洲蒙古嗣后旗人内
  有似此用汉人名者永行禁止将此通谕知之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十一日
 上谕朕恭谒
祖陵礼成现降旨将奉天所属府州县乾隆四十九年地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59b 页 WYG0664-0272d.png
  丁正项钱粮通行蠲免所有各庄及旗地应纳粮石
  草束等项自应一体加恩以敷渥泽著将盛京户部
  各庄头本年应交仓粮一万馀石免其交纳所有各
  处匠役应需口粮著于旧存仓粮内拨给其盛京兴
  京辽阳牛庄盖州熊岳复州金州岫岩凤凰城开原
  锦州宁远广宁义州等十五处旗地本年应纳米豆
  草束亦著免徵一半俾旗庄均沾嘉惠该部遵谕行
   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十九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0a 页 WYG0664-0273a.png
 上谕四库馆进呈八旗通志一书朕详加披阅其忠烈
  传提要内详载开国以来
烈祖
烈宗褒奖功勋风励忠节之典而于乾隆年间恩恤诸大
  政俱阙而不载如八旗阵亡官员世职袭次已完朕
  特降恩旨赏给恩骑尉世袭罔替而绿营官员阵亡
  议恤之例止得难荫一次非奉特旨加恩不能得有
  世职昨年降旨凡阵亡人员无论汉人及旗人之用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0b 页 WYG0664-0273b.png
  于绿营者总与旗人一体给与世职即袭次已完亦
  照例给恩骑尉俾得赏延于世盖以官员等力战敌
  忾效命疆场其义烈实堪嘉尚是以特沛殊恩使其
  子孙永承恩泽懋答前勋甚盛典也乃通志内竟未
  登载则将来此书之傅何足以羽翼国史昭示来兹
  再志内所载壮尼大即护军校他如昂邦章京阿思
  哈尼哈番之为子男阿达哈哈番之为轻车都尉拜
  他拉布勒哈番之为骑都尉拖沙拉哈番之为云骑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1a 页 WYG0664-0273c.png
 尉虽不便擅改原文亦当加案注明或请朕指示使
 后人开卷晓然方为传信岂多人无一思及此但知
 迁延其事以为领桌饭之计乎是钞史非修史矣前
 因辽金元三史人地名原文俱系当时国语而后之
 修史者不诸文义率以不善语言为之译写是以数
 年来特命馆臣按照各史不改其事但将语言详加
 改正锓板重修遂使当时名爵山川瞭如指掌今以
 本朝之书叙本朝之事乃止仍原文开载不为分晰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1b 页 WYG0664-0273d.png
 注明列凡例以定章程是为前史尽改正而于本朝
 反不经意不几贻笑将来传疑后世办理太属疏漏
 此书著交军机大臣会同该馆总裁重加辑订详悉
 添注加按进呈候朕披阅定后再将文渊等阁陈设
 之书一体改正所有原办此书之总裁及纂修等俱
 著逐一查明交部议处
  乾隆五十一年六月二十日
上谕各处拜唐阿内粘杆处备用弓箭伞处鹰狗处拜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2a 页 WYG0664-0274a.png
 唐阿等每年常随围行走且差使亦属𦂳要此内除
 兼拜唐阿行走食护军马甲钱粮人等外其食二两
 之拜唐阿等较马甲等差使颇属𦂳要且所食钱粮
 较马甲反少甚属不均令加恩食二两之拜唐阿等
 著交各该旗本佐领管领内遇有甲缺即行坐补以
 裕伊等之生计著为令
  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
上谕从前八旗官员兵丁名内有与大臣等同名者已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2b 页 WYG0664-0274b.png
 降旨令其改易矣夫与大臣同名尚行改易况与宗
 室近派王等同名反有不行改易之理耶且如保泰
 即与裕亲王之名相同凡系旗人命名均应避忌此
 字汪扎尔那木扎尔皆系身与同时乃以此字命名
 伊子甚属错谬而保泰又并未改易公然称谓至今
 始致福消获罪著交八旗都统将现在八旗人等之
 名尽行察查如有似此相同者令其改易外嗣后生
 子命名呈报该旗时该旗都统等务各切实查核设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3a 页 WYG0664-0274c.png
  有滥行命名者即时改易
   乾隆五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上谕朕恭阅
圣祖仁皇帝实录内载前任福建总督范承谟云贵总督
  甘文焜遇吴三桂耿精忠二逆之变抗节不屈殉难
  捐躯忠荩深堪嘉悯因命查核二臣殉节后所得恤
  典范承谟甘文焜俱赠尚书并荫一子入监此等封
  疆死事之臣虽非效命行间临阵捐躯者可比但当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3b 页 WYG0664-0274d.png
  逆竖盗兵偏隅煽燄致命遂志劲节不回实有合于
  成仁取义之道其身虽已仰邀赠恤而其子仅荫以
  入监尚不足以励臣节而慰忠魂即使其子孙等能
  承世业叠继簪缨但所膺官秩祗能及身而止而其
  祖父忠贞之泽究不能流传勿替非赏延于世之义
  前因满汉军功应得世职人员袭次已完者仍赏给
  恩骑尉俾其子孙永远承袭所有范承谟甘文焜子
  孙亦著照此例各赏给恩骑尉世职罔替其有现任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4a 页 WYG0664-0275a.png
 职官者即准其兼袭此外尚有似此殉节诸臣并令
 军机大臣会同部旗查明原有世职罔替者毋庸另
 行赏给外其并无世职者均著一体赏给恩骑尉以
 为荩臣效节者劝
  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十九日
上谕据林宁等将部奏准饬查奉天府属捕鱼船数一
 体酌定章程缮写汉字具奏一摺已批交该部议奏
 矣但盛京所有应奏事件理宜缮写清字摺具奏即遇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4b 页 WYG0664-0275b.png
 有清字繁多难以显明之处亦应以清汉字兼写具
 奏曾经屡降谕旨今林宁奏摺仅缮汉字而所奏报
 盛京并无蝗蝻萌生一摺亦用汉字具奏殊属错谬
 即如酌定捕鱼船数章程一案若因部咨用汉字语
 句繁多则于奏报并无蝗蝻萌生一摺语句无多亦
 不能清字具奏耶嗣后部院凡遇咨行东三省事件
 俱著清汉兼写饬交各部院衙门外林宁等著申饬
 嗣后凡遇应奏事件俱用清字缮摺具奏若遇语句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5a 页 WYG0664-0275c.png
  繁冗之事亦著兼写清汉字摺具奏毋得仅用汉字
  摺具奏
   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初九日
 上谕从前因满洲蒙古人名地名每有音汉不同特刋
  对音一书将多音阿尔将多音阿勒之处普行宣示
  矣今阅人地名并未遵照颁发字式缮写仍有将多
  音阿勒多音阿尔滥写者将此再宣示八旗各衙门
  国史等馆旧有人地名讹错已久者尚不必更换仍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5b 页 WYG0664-0275d.png
  遵旧式缮写外嗣后人名地名音汉必须遵照颁发
  字式缮写
   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十二日
 上谕兵部题升守备引见之火器营护军校阿敏与
太宗文皇帝御兄二贝勒重讳昨将凡重宗室王公之名
  者尚令其更改况此讳系断不可重者伊家因其不
  知固如此命名该都统等所司者竟何事著将正白
  旗蒙古都统等申饬外即将此名著改为阿勒坦将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6a 页 WYG0664-0276a.png
 此旨通谕八旗嗣后再有似此者务将该都统一并
 议处
  乾隆五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上谕据永庆等奏协领扎明阿因病休致一摺内称将
 扎明阿履历造具清汉册咨送兵部等语此等履历
 册内话语无多即书写清字咨部自无不识之理现
 因各省驻防满洲渐染汉习正当整饬之时此等无
 关𦂳要档册事件若兼书汉字日久尤易染成汉人
钦定八旗通志 卷首之十二 第 66b 页 WYG0664-0276b.png
 习气著交各省将军大臣等嗣后此等事件即造清
 字册不必兼书汉字
  乾隆六十年八月十四日
上谕甘肃西宁口外系青海蒙古地方该处道员自应
 用满洲蒙古人员蔡廷衡系属汉人不能通晓蒙古
 言语所有西宁道员缺著荣德调补所遗员缺即著
 蔡廷衡补授嗣后此缺即作为旗员额缺
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