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662-068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钱通卷二十四
            明 胡我琨 撰
  论策
周礼主财之官虽多而专掌钱布则惟外府泉府二官
外府掌赍赐之出入泉府掌卖买之出入自王介甫以
郑注国服为息之说行青苗误天下而后儒之解此语
者或以息为生息之息或以息为休息之息然于义皆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662-0680d.png
无所当盖古人创泉布之本意实取其流通缘货则或
滞于民用而钱则无所不通而泉府一官最为便民滞
则买之不时而欲买者则卖之无力者则赊贷与之盖
先王视民如子洞察其隐微而多方济其缺乏仁政莫
尚于此初非专为谋利取息设也不原其立官之本意
而剿其一语以断天下大事可乎(文献/通考)
按后之为国者不能制民之产以均贫富而徒欲设法
以限豪强兼并之徒限民买田犹云可也限民蓄钱不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662-0681a.png
亦甚乎然买田者志于吞并故必须上之人立法以限
其顷亩蓄钱者志于流通初不烦上之人立法以教其
懋迁也今以钱重物轻之故立蓄钱之限然钱重物轻
正藏镪逐利者之所乐闻也人弃我取谁无是心正不
必设法禁以驱之徒开告讦之门而重为烦扰耳(唐纲/目断)
致堂胡氏曰令之而行禁之而止惟为人所难能者若
世宗欲禁销钱而毁铜佛是也铜像人所敬畏尚且毁
之钱之不可销必矣韩愈拜京兆神策六军不敢犯法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662-0681b.png
曰是尚欲除佛者亦犹是也销钱为器其利十倍钱所
以权百货平低昂其铸之也不计费不谋息今而销之
可不禁乎虽然销而为器钱虽毁而器存焉若夫散而
四出舟迁车转入于他国归于蛮夷其害岂特为害而
已而不闻世宗禁之则不以泉货贸远方之宝可知已
钱之散也以贸远方之宝故也上好之下效之于是关
防不严法制隳坏真钱日少伪钱日多以不赀之价糜
有限之钱虽万物为铜阴阳为炭亦且不给区区器像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662-0681c.png
又何济乎故惟至廉无欲然后可蓄生人之共宝而又
关防严密法制具在鼓铸不废则中国之钱真可流于
地上矣(纲目/断)
蔡脩国史补国朝铸钱沿袭五代及南唐故事岁铸之
额日增至庆历元丰间为最盛铜钱岁无虑三百馀万
贯及元祐绍圣而废弛崇宁初则已不及祖宗之数多
矣鲁公秉政思复旧额以铜少终不能得考夫古人之
训子母相权之说因作十钱以一当十至大观上又为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662-0681d.png
亲书钱文焉盖昔者铸冶凡物料火工之费铸一钱凡
十得息者一二而赡官吏运铜铁悉在外也苟稍加工
则费一钱之用始能成一钱而当十钱者其重三钱加
以铸三钱之费则制作极精妙乃得大钱一是十得息
四矣始亦通流又以其精致人爱重之然利之所在故
多有盗铸如东南盗铸其私钱既锲薄且制作粗恶遂
以猥多成弊大观三年鲁公既罢朝议改为当三当五
则折阅甚焉虽县官亦不能铸矣而大钱遂废初议改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662-0682a.png
当三也宰执争辇钱而市黄金在都金银铺未之知不
两月命下时傅以为讪笑(文献/通考)
泉州守臣宋均南剑州守臣赵崇亢陈宓皆以称提失
职均降一官崇亢宓各展二年磨勘自是岁月扶持民
不以信特以畏耳然籴本以楮盐本以楮百官之俸给
以楮军士支犒以楮州县支吾无一而非楮铜钱以罕
见为宝前日椿棱之本皆绝口而不言矣是宜物价翔
腾楮价损折民生憔悴战士常有不饱之忧州县小吏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662-0682b.png
无以养廉为叹皆楮之弊也楮弊而钱亦弊者也以钱
重而制楮楮实为便今也钱乏而制楮楮实为病况伪
造日滋欲楮之不弊不可得也且国家建隆之初赋入
尚少东征西伐兵馈不绝于道未尝借楮以开国也靖
康以来外攘夷狄内立朝廷左支右吾日不遑暇未尝
借楮以中兴也至于绍兴末年权以济用至于孝宗谋
虑及此未尝不曲尽其心焉当时内有三宫之奉外有
岁币之费而造楮惟恐其多收换惟恐其不尽而或无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662-0682c.png
以示民信也至于光宁以来造愈多而弊愈甚其所幸
者恭俭节用无土木之妖动静有常无锡予之泛所以
楮虽弊而有以养其原也(宋史/断)
按钱币之权当出于上则造钱币之司当归于一汉时
常令民自铸钱及武帝则专令上林三官铸之而天下
非三官钱不得行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输其铜三官
然钱以铜铁铅锡而成而铜铁铅锡搬运重难是以历
代多即坑冶附近之所置监铸钱亦以钱之直日轻其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662-0682d.png
用日广不容不多置监冶铸以供用中兴以来始转而
为楮币夫钱重而直少则多置监以铸之可也楮轻而
直多则就行都印造足矣今既有行在会子又有川引
淮引湖会各自印造而其末也收换不行称提无策何
哉盖置会子之初意本非即以会为钱盖以茶盐钞引
之属视之而暂以权钱耳然钞引则所直者重而会子
则止于一贯下至三百二百钞引只令商人凭以取茶
盐香货故必须分路会子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662-0683a.png
用且自一贯造至二百则是明以之代见钱矣又况以
尺楮而代数斤之铜赍轻用重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
夫之力尅日可到则何必川自川淮自淮湖自湖而使
后来或废或用号令反覆民听疑惑乎盖两淮荆湖所
造朝廷初意欲暂用而即废而不知流落民间便同见
镪所以后来收换生受只得再造遂愈多而愈贱亦是
立法之初讲之不详故也(纲目/断)
东莱吕氏曰泉布之设乃是阜通财货之物权财货之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662-0683b.png
所由生者考之于古如管子论禹汤之币禹以历山之
金汤以庄山之金皆缘凶年故作币救民之饥考之周
官司市凡国有凶荒则市无征而作布又考单穆公谏
景王之说古者天灾流行于是量资币权轻重作币以
救民以管子与周礼单穆公之论观夏商之时所以作
钱币权一时之宜移民移粟者为救荒而设本非先王
财货之本处论国用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以三十年
通制则有九年之食以为财货之盛三登曰太平王道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662-0683c.png
之盛也以此知古人论财会但论九年之积初未尝论
所藏者数万千缗何故所谓农桑衣食财货之本钱布
流通不过权一时之宜而已先有所谓谷帛泉布之权
方有所施若是无本虽积镪至多亦何补盈虚之数所
以三代以前论财赋者皆以谷粟为本所谓泉布不过
权轻重取之于民所以九贡九赋用钱币为赋甚少所
谓俸禄亦是颁田制禄君卿大夫不过以采地为多寡
亦未尝以钱币为禄所以三代之人多地著不为末作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662-0683d.png
盖缘钱之用少如制禄既以田不以钱制赋又自以谷
粟布帛其间用钱甚少所以钱之权轻惟凶年饥荒所
以作币先儒谓金铜无凶年权时作此以通有无以均
多少而已所以三代之前论布泉者甚少至于汉初有
天下尚自有古意王公至佐吏以班职之高下所谓万
石千石百石亦是以谷粟制禄不过口算每人所纳百
馀年尚未以钱布为重至武帝有事四夷是时国用不
足立告缗之法以括责天下自此古意渐失钱币方重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662-0684a.png
大抵三代以前惟其以谷粟为本以泉布为权常不使
权胜本所以当时地利既尽浮游末作之徒少后世此
制坏以匹夫之家藏镪千万与公上争衡亦是古意浸失
故后世贡禹之徒欲全废此惟以谷帛为本此又却是
见害惩艾矫枉过直之论大抵天下之事所谓经权本
末常相为用权不可胜经末不可胜本若徒见一时游
手末作之弊欲尽废之如此则得其一不知其二后世
如魏文帝当时天下尽不用钱贡禹之论略已施行遂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662-0684b.png
有湿谷薄绢之弊反以天下有用之物为无用其意本
要重谷帛反以轻谷帛天下惟得中适平论最难方其
重之太过一切尽用及其废之太过一切尽不用然三
代以前更不得而考自汉至隋其帛布更易虽不可知
要知五铢之钱最为得中自汉至隋屡更屡易惟五铢
之法终不可易自唐至五代惟武德时初铸开元最得
其平自唐至五代惟开元之法终不可易论者盖无不
以此为当以此知数千载前有五铢复有开元最可用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662-0684c.png
何故论太重有所谓直百当千之钱论太轻则有所谓
榆荚三铢之钱然而皆不得中惟五铢开元铢两之多
寡鼓铸之精密相望不可易至本朝初用开元为法其
钱皆可以久行自太宗以张齐贤为江南转运务欲多铸
钱自此变开元钱法钱虽多其精密俱不及前代若本
朝张齐贤未变之前所谓太平钱尚自可见齐贤既变法
之后钱虽多然甚薄恶不可用当时务要得多不思大
体国家之所以设钱以权轻重本末未尝取利论财计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662-0684d.png
不精者但以铸钱所入多为利殊不知权归公上铸钱
虽多利之小者权归公上利之大者南齐孔顗论铸钱
不可以惜铜爱工若不惜铜则铸钱无利若不得利则
私铸不敢起私铸不敢起则敛散归公上鼓铸权不下
分此其利之大者徒徇小利钱便薄恶如此奸民务之
皆可以为钱不出于公上利孔四散乃是以小利失大
利南齐孔顗之言乃是不可易之论或者自缘薄恶后
论者纷纷或是立法以禁恶钱或是以钱为国赋条目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662-0685a.png
不一皆是不揣其本而齐其末若是上之人不惜铜爱
工使奸民无利乃是国家之大利布帛之法总而论之
如周如秦如汉五铢如唐开元其规或可以为式此是
钱之正若一时之所铸如昭烈铸大钱以足军市之财
第五琦铸乾元钱此是钱之权也如汉武帝以鹿皮为
币王莽以龟贝为币此是钱之蠹也或见财货之多欲
得废钱或见财货之少欲得鼓铸皆一时矫枉之论不
可通行者也若是权一时之宜如寇瑊之在蜀创置交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662-0685b.png
子此一时举偏救弊之政亦非钱布经久可行之制交
子行之于蜀则可以他利害大段不同何故蜀用铁钱
其大者以二十五斤为一千其中者以十三斤为一千
行旅赍持不便故当时之券会生于铁钱不便缘轻重
之推移不可以挟持交子之法出于民之所自为托之
于官所以可行铁钱不便交子即便今则铜钱稍轻行
旅非不可挟持欲行楮币铜钱却便楮券不便昔日之
便今日之不便议者欲以楮币公行参之于蜀之法自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662-0685c.png
可以相依而行要非经久之制今日之所以为楮券又
欲为铁钱其原在于钱少或销为铜器或边鄙渗漏或
藏于富室今则所论利害甚悉财利之用在于贸易孔
顗之论惟不惜铜爱工不计多寡此最的当推本论之
钱之为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至于百工之事皆资以
为生不可缺者若是地力既尽谷帛有馀山泽之藏咸
得其利钱虽少不过钱重钱虽重彼此相权国家之利
亦孔顗之论要当寻古义识经权然后可也(博/议)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662-0685d.png
水心叶氏曰钱之利害有数说古者因物权之以钱后
世因钱权之以物钱帛之所起起于商贾通行四方交
至远近之制物不可以自行故以金钱行之然三代之
世用钱至少自秦汉以后浸多至于今日非钱不行三
代以前所以钱极少者当时民有常业一家之用自谷
米布帛蔬菜鱼肉皆因其力以自致计其待钱而具者
无几止是商贾之贸迁与朝廷所以权天下之物然后
赖钱币之用如李悝平籴法计民一岁用钱只一千以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662-0686a.png
上是时已为多矣盖三代时尚不及此土地所宜人力
所养非谷粟则布帛与夫民之所自致者皆无待于金
钱而民安本著业金钱亦为无用故用之至少所用之
数以岁计之亦是临时立法制其多少后世不然百物
皆由钱起故因钱制物布帛则有丈尺之数谷粟有斛
斗之数其他凡世间饮食资生之具皆从钱起铢两多
少贵贱轻重皆由钱而制上自朝廷之运用下自民间
输贡州县委藏商贾贸易皆主于钱故后世用钱百倍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662-0686b.png
于前然而三代不得不少后世不得不多何者三代各
断其国以自治一国之物自足以供一国之用非是天
下通行不可阙之物亦不至费心力以营之上又明立
禁戒不要使天下穷力远须故书曰惟土物爱厥心臧
老子曰致治之极民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无所用钱如此
安得不少后世天下既为一国虽有州县异名而无秦
越不相知之患臂指如一天下之民安得不交通于四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662-0686c.png
方则商贾往来南北互致又多于前世金钱安得不多
古者以玉为服饰以龟为宝以金银为币钱只处其一
朝廷大用度大赐予则是金尽用黄金既以玉为服饰
玉为质重之物以之为饰过于金珠远矣汉世犹用金
银为币宣元以后金币始尽王莽欲复古制分三等币
后不复行至东汉以后黄金最少又缘佛老之教盛行
费为土木之饰故金银不复为币反皆以为器用服玩
之具玉自此亦益少服饰却用金银故币始专用钱所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662-0686d.png
以后世钱多此数者皆钱之所由多用钱既多制度不
一轻重大小厚薄皆随时变易至唐以开元钱为准始
得轻重之中古钱极轻今三代钱已无如汉五铢半两
其在者犹轻薄不可用盖古者以钱为下币为其轻易
后世以钱为重币则五铢半两之类宜不可用然太重
则不可行所以开元为轻重之中唐铸此钱漫衍天下
至今犹多有之然唐世无钱犹甚(史/论)
宋朝则无时不鼓铸以开元钱为准如太平天禧后钱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662-0687a.png
又过于开元仁宗以前如太平钱最好自熙宁以后不
甚佳国初惟要好钱不计工费后世惟欲其富往往减
工缩费所以钱稍恶至道绍兴钱又不及熙丰远矣然
而唐世所以恶钱多正以朝廷不禁民之自铸要之利
权当归于上岂可与民共之如刘秩之论与贾谊相似
当汉文帝欲以恭俭致升平谓天下无用钱处故不复
收其权柄使吴邓钱得布天下吴王因之卒乱东南唐
自开元天宝以后天下苦于用兵朝廷急于兴利一向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662-0687b.png
务多钱以济急如茶酒盐铁等末利既兴故自肃代以
来渐渐以末利征天下反求钱于民间上下则虽私家
用度亦非钱不行天下之物隐没不见而通行于世者
惟钱耳夫古今之变世数之易物之轻重货之贵贱其
间迭往迭来不可逆知然财货至神之物无留藏积蓄
之道惟通融流转方见其功用今世富人既务藏钱而
朝廷亦尽征天下钱入于王府已入者不使之出乃立
楮于外以代之不知钱以通行天下为利钱虽积之甚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662-0687c.png
多与他物何异人不究其本原但以钱为少只当用楮
楮行而钱益少故不惟物不可得而见而钱亦将不可
得而见然自古今之弊相续至于今日事极则变物极
则反必须更有作新之道但未知其法当如何变得其
决不可易者废交子然后可使所藏之钱复出若夫富
强之道在于物多物多则贱贱则钱贵钱贵然后轻重
可权交易可通今世钱至贱钱贱则繇乎物少其变通
之道非圣人不能也(史/论)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662-0687d.png
晋惠帝之时贿赂公行鲁褒所谓作钱神论也余观类
文同时綦母民成公绥皆有钱神论各一篇民之论略
曰黄金为父白银为母铅为长男锡为少妇庚辛分土
诸国皆有长沙越巂仆之所守伊我初生周末时也景
王君世大铸滋也贪人见我如病得医饥享太牢未足
为饴绥之论略曰路中纷纷行人悠悠载驰载驱惟钱
是求朱衣素带当涂之士执我之手门常如市谚曰钱
无耳鬼可使岂虚也哉幽求子云可以使鬼者钱也可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662-0688a.png
以使人者权也盖亦同时之语(丹铅/总录)
尹氏曰李泌相业多有可观独输钱大盈不满人意夫
杨炎尚能一言归财赋于左帑泌乃反不及之繇德宗
政事多癖泌皆一一争辩故至是有不能尽言也夫宰
相时来则为之泌非有心于富贵者肃代两朝皆当相
而不相况今因东宫之事力乞骸骨使其因此而去要
为不失其职今乃隐忍于此此君子所以为之惜也况
既有常税则税外安能复有钱帛而又输之大盈则其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662-0688b.png
失愈益多矣(纲目/断)
尹氏曰作法于凉其弊犹贪此固古今之通患也前书
以元友直为诸道挍勘两税钱帛使初未尝有税外之
文考之分注及前史亦皆无之今友直乃挍勘诸道税
外物悉输户部至于民不堪命是岂非奸吏并缘之弊
(唐史/略)
范氏曰泉货所以权物之轻重流于天下则为用积于
府库则为利也盖谷帛出于民而官不可为也钱出于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662-0688c.png
官而民不可为也取其所有而与其所无则上下皆济矣
是故以谷帛为赋则民不得不耕织以奉公上此驱之于
农桑也如不取其所有而取其所无则民之所有弃之必
贱矣官之所无收之必贵矣谷帛轻则民为之者少钱重
则物贱者多是以利壅于上民困于下至于田野荒杼轴
空繇取其所无故也为法者必便民去末而反本则富国
之道也(同/上)
尹氏曰前乎此盖尝闻赐诸军复给赐将士缗钱矣未闻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662-0688d.png
有所谓简阅诸军者而周主能行之士卒精强征伐四克
然则谓骄军难于制御何不可乎书以予之宜矣(通鉴/断)
欧阳氏曰呜呼五代可谓乱世也欤世宗区区五六年间
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
学文章之士考制度脩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作之法皆
可通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即位之明年废
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是时中国乏钱诏悉毁天下铜
佛像以铸钱尝曰吾闻佛说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662-0689a.png
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佛像岂其所惜
哉繇是群臣皆不敢言尝夜读书见唐元稹均田图慨然
叹曰此致治之本王者之政自此始乃诏颁其图使吏民皆习
知之期以一岁大均天下之田其规模志意大矣哉(鉴/断)
丘氏浚曰此交会之始按周礼小宰听称责以傅别特
民间私相称贷以为符验公家未尝为之汉皮币惟王
侯朝享用以荐璧民间未用唐宪宗始为飞钱之法委钱
京师以轻装趋四方合券取之以通商贾之厚赍者其法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662-0689b.png
执劵以取钱而非以劵为钱也宋真宗时张咏镇蜀患铁
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
换之富民主之后富民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
请置务至是蜀守臣寇瑊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始
属之官而有禁焉自是以后始以楮代铜交子代银限年
以为界而交易之(会/编)
胡氏曰仁宗可谓至仁矣大辟疑者皆令上谳所活岁以
千计语近臣昨因不寐而饥思食烧羊恐遂为例宁忍不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662-0689c.png
宣索或献蛤蜊廿八枚枚千钱曰一下箸费二十八千言
不堪也(史/略)
刘氏定之曰王安石为神宗变法大取民财与力而用之
也在于兵兵之所用至于破辽而志愿毕矣取民财之法
曰青苗春贷而秋偿之收息十二秋又贷而春偿之亦取
息十二岁再收息其实二十四也名为贷偿其实无故岁
取民财也曰免役凡民出力以役于官者皆无出力而但
输钱官自以钱雇民应役名为均役而其实欲自操其贷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662-0689d.png
钱之奇赢也夫民孰皆不贷偿而自足哉私贷偿焉治世
之所不免今也禁其贷偿而官与之贷偿以利其息钱之
入民孰皆不顾募而自役哉私雇募焉亦治世之所不禁
今也免其自役而官与之雇募以利其雇钱之馀即此(二/)
端言之其他取民财之法无遗巧矣(纲目/断)
丘氏浚曰臣按宋之交会其制无考金史交钞之制外为
阑作花纹其衡书贯例外书禁条门下备书经繇行换之
法及其印章花押元承其旧至今沿用之中虽小异而其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662-0690a.png
大槩实相同也宋之交会犹与钱相为轻重而有称提
之法此后则钱自钱钞自钞各自与物相为轻重矣(宋/史)
范祥领制置解盐始钞法初年课一百二十万末年一
百六十五万以为钞盐法止此可矣或征而多取之则
法不弊是以一百六十五万不专为以钞请盐兼为飞
钱耳今以百年之多移致池州以为重载易之为钞则
数幅纸耳于是禁绝盐法边置折博务张官置吏买到
钱充折斛斗粜客得钱不能置远必来买钞是用边籴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662-0690b.png
不匮钞法通行逮至熙宁边事稍勤用钞日增元丰初
年赈饥亦用自尔军须国计无所不资商贾入京价折
于金部岁出见钱三千万贯买钞以𣙜见钱不继钞法
朘削冶盐水冷解池遂失所利原天时人事符会如此
良可叹息(画墁/录)
有司空公子富贵不侈盛服而游京邑驻驾乎市里顾
见綦母先生斑白而徒行公子曰嘻子年已长矣徒行
空手将何之乎先生曰欲之贵人公子曰学诗乎曰学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662-0690c.png
矣曰学礼乎曰学矣学易乎曰学矣公子曰诗不云乎
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礼不
云乎男贽玉帛禽鸟女贽榛栗枣脩易不云乎随时之
义大矣哉吾视子所以观子所由岂随世哉虽曰已学
吾必谓之未也先生曰吾将以清谈为筐篚以机神为
币帛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者已公子拊髀大笑
曰固哉子之云既不知古又不知今当今之急何用清
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富者荣实贫者贱辱而子尚质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662-0690d.png
而子守寔无异于遗剑刻船胶柱鼓瑟贫不离于身名
誉不出乎家室固其宜也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
农桑以币帛为本上智先觉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
观铸而为钱故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钱之为体有乾
有坤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
易不患耗折难朽象寿不遗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
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
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662-0691a.png
少者居后诗云哿矣富人哀此煢独岂是之谓乎钱之
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往无深不至京
邑衣冠疲劳讲肆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
视钱之所祐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由是论之
可谓神物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入紫闼钱之所
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是故忿争辨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
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谚曰钱无耳可闇使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662-0691b.png
岂虚也哉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子夏曰死生
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
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
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
时行焉万物生焉钱不如天穷达开塞振贫济乏天不
如钱若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成
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惟孔方而已夫钱穷者能使
通达富者能使温暖贫者能使悍勇故曰君无财则士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662-0691c.png
不来君无赏则仕不往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
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使才如
颜子容如张子空手掉臂何所希望不如早归广脩农
商舟车上下役使孔方凡百君子同尘和光上下交接
名誉益彰(鲁褒钱/神论)
自天宝以来大盗屡起方镇数叛兵革之兴累世不息
而用度之数不能节矣加以骄君昏主奸吏邪臣取济
一时屡更其制而经常之法荡然尽矣由是财利之说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662-0691d.png
兴聚敛之臣进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岁租庸
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至于盐铁转运屯田和籴铸钱括
苗𣙜利借商进奉献助无所不为矣(食货/志论)
丘氏浚曰五铢之后惟开元钱轻重大小最为折中径
八分积十钱重一两后世三铢四铢当十当千之类皆
行之不久惟此钱至今犹用之为千百年无穷之利(纲/目)
宋铸四铢钱刘氏曰宋自是三十七年钱币凡七变纲
目钱币自王莽外更变之亟无如宋者矣而币恶之极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662-0692a.png
亦无如宋者矣(会/编)
刘氏曰自吕氏乙卯始书行八铢钱终西汉之世钱货
凡七变于是莽铸大钱不书书更造货略之也己巳作
小钱不书书禁刚卯金刀庚午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不
书书作宝贝甲戌作货布货泉二品不书书改钱货法
皆略之以其数更也莽篡汉十有八年之间而钱货凡
四变莽之烦于改作类如此自古以来钱帛数变未有
如莽之亟者也(汉/史)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662-0692b.png
通鉴曰钱五十万减死一等丘氏浚曰辟以止辟此二
帝三王立法之初意也若死者则可以利赎则犯死者
皆贫民而富民者不复死矣以此为比则富民无所忌
惮而天下争趋于利者多矣
孔琳之传论曰民生所贵曰食与货昔醇民未离情嗜
疏寡奉生赡已事有易周一夫躬耕则馀食委室匹妇
务蚕则兼衣被体懋迁之道通用济乏龟贝之益为功
盖轻而事有讹变隆敝代起昏作役苦故穑人去而末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662-0692c.png
业广泉货可通非复始造之意于是竞收罕至之珍远
蓄未名之货明珠翠羽无足而驰丝罽文犀飞不待翼
天下荡荡咸以兼本为事丰衍则同多稌(音/涂)之资饥凶
又减田家之蓄钱虽盈尺既不疗于尧年贝或如轮信
无救于汤世其蠹病亦已深矣(本/傅)
自什一之法坏天下之财始失其平其偏归于公室也
则有鬻盐冶铸以管山海之饶𣙜酒酤以渔井邑之利
算舟车告缗钱以摧抑商贾造皮币省酬金以侵牟封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662-0692d.png
君甚者至令吏坐列肆贩物以求利焉其偏入于私家
也则有以农田而甲一州贩脂而倾都邑卖浆而踰侈
洒削而鼎食货脯而连骑马医而击钟甚者至累万金
而不佐公家之急是以民常困于聚敛之吏而吏常嫉
夫兼并之民所谓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哉(秦观财/用策上)
古者吉凶之服则一比共之祭器则一闾共之丧器则
一族共之吉凶礼乐之器则一乡共之凡嫁子娶妻纯
帛不过五两凶荒则又杀礼而多婚夫一乡者五百家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662-0693a.png
而五两者五匹耳其用财可谓约也今则不然嫁子娶
妻丧葬之费其约者钱数万其丰者至数百万中人之
家一有吉凶之事则卖田畴鬻邸第举倍称之息犹弗
能给然则今时吉凶之费绝长补短殆二十倍于古也
财用安得而不竭乎(秦观财/用策下)
今陛下配天象地覆露万民绝秦之迹除其乱法躬亲
本事废去淫末除苛解娆宽大爱人肉刑不用罪人亡
帑非谤不治铸钱者除通关去塞尊赐孝悌农民不租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662-0693b.png
忧劳百姓列侯就都亲耕节用视民不奢所为天下兴
利除害变法易故以安海内者大功数十皆上世之所
难及陛下行之道纯德厚元元之民幸矣(洪舜俞治/道一策)
丘浚曰按治国者不能不取于民亦不可过取于民不
取乎民则难乎其为国过取乎民则难乎其为民是以
善于制治保邦者必立经常之法以为养民足国之定
制所谓经常可久百世而不变者禹贡所载贡赋二者
是已若汉之告缗算舟车之令唐之借商税间架之法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662-0693c.png
宋之经总制钱之类是皆罔民取利之具暂行尚不可
况常乎(大学衍/义补)
丘浚曰按宫中有所用度或有所阙不能不求之于市
肆要之不必设场务专官使遇有所用遣廉谨之人赍
见钱随时价两平交易而不折以他物不限以异时不
易以坏币则官府有实用而小民无怨声矣(同/上)
丘浚曰按布即泉也泉即钱也钱以权百物而所以流
通之者商贾也故商贾阜盛货贿而后泉布得行当夫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662-0693d.png
凶荒札丧之际商贾毕聚而食货阜盛亦得以济其乏
苏其困矣故于是时市无征税所以来商贾来商贾所
以阜货食然又虑其无贸易之具也故为之铸金作钱
焉盖以米谷有丰歉非人力所能致金铜则无丰歉可
以人力为之故为之铸钱使之博食以济饥也周官此
法其亦汤禹因水旱铸金币之遗意欤(大学衍/义补)
叶时曰外府掌布虽曰以共百物以待邦用而实小用
则给之是以贾疏亦云外府所纳泉布所积既少有小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662-0694a.png
用则给之若大用则取于馀府后世凡百所用一出于
钱曾不知周人外府之布特以供小用尔(同/上)
丘浚曰按周礼掌财之官非一职而专掌钱布者外府
泉府二官外府掌赍载之出入泉府掌买卖之出入盖
天下百货皆资于钱以流通重者不可举非钱不能以
致远滞者不能通非钱不得以兼济大者不可分非钱
不得以小用货则重而钱轻物则滞而钱无不通故也(同/上)
丘浚曰单穆公此言乃后世论钱货子母相权之说所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662-0694b.png
自出也重者母也轻者子也重者行其贵轻者行其贱
贵贱相权而并行焉盖民之所患有轻重上则持操纵
之权相权而行之要之患轻则作重患重虽作轻而亦
不废重焉子可废而母不可废故也(同/上)
丘浚曰按布帛以为衣米谷以为食乃人生急用之物
不可一日亡焉者也顾欲以之代钱则布帛不免于寸
裂米谷不免于粒弃织女积缕以成丈疋农夫积粒以
满升斗岂易致哉况谷帛有用者也钱帛无用者也孔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662-0694c.png
琳所谓圣王制无用之货以通有用之财既无毁败之
费又省运致之苦今分榖帛以为货则致损甚多劳毁
于商贩之手耗弃于割截之用由是观之贡禹此策决
不可用苟或偏方下邑有裂布帛捐米榖以代钱用者
官府尚当为之禁制况立为之法乎(大学衍/义补)
丘浚曰夫上天立君以为生民之主盖以之掌天下之
利非以其专天下之利也日中为市使民交易以通有
无以物易物物不皆有故有钱帛之造焉必物与币两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662-0694d.png
相当值而无轻重悬绝之偏然后可以久行而无弊时
君世臣徒以用度不足之故设为罔利之计以欺天下
之人以收天下之财而专其利于已是岂上天立君之
意哉宜其卒不可行也
丘浚曰按此即唐人飞钱之法此法今世亦可行之但
恐奉行者于民之给受有停滞之弊于钱之出入有减
换之弊耳
丘浚曰按自古之币皆以金若铜未有用他物者用楮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662-0695a.png
为币始于此且楮之造始于汉三代以来未有也其初
用之以代木简竹册以书字唐王玙乃用为假钱焚以
事神噫孰知至是真以代铜钱而为行使之币哉作俑
者寇瑊而成之者薛田张若谷以无用之物易有用之
物遂使蔡伦之智与太公之法并行于天下后世噫可
叹也哉
丘浚曰古者关市之征盖恶其夺利就征其税非隐度
其所居积之多少而取之也武帝以元光初既算其行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662-0695b.png
者之舟车至是又用公卿言凡居货者各隐度其财物
之多少于商贾末作率计有缗钱二千者出一算于手
力所作者率计有缗钱四千者出一算呜呼出诸途者
既征其斋载之具藏诸家者又算其储积之物取民之
尽一至此哉(俱同/上)
江南伪命自于夏税正税外有元征钱物曰盐博䌷绢
加耗丝绵户口盐钱耗脚斗面盐博斛斗酝酒曲钱率
分纸笔钱析生望户钱甲料丝盐博绵公用钱米铺衬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662-0695c.png
芦蕟米面脚钱等凡一十四件悉与诸路不同乃煜父
子僣窃江淮糜费爵禄寻纳朝廷之琛赆又失淮海之
土田物力不克征敛苛暴太祖躬行天罚诚欲吊民而
自克复之初旧弊不去者盖樊知古始怨伪朝不与名
第担簦去国献策复仇属天运之有归遂甘心于故土
然小人之见无大略于时既任转输罔思鼎革而辄怨
怒其主流毒其民使我皇朝只得伐罪之名未见吊民
之实因仍旧贯以至于今又其沿征数内酝酒曲钱盐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662-0695d.png
博䌷绢盐博斛斗者江南旧日许人私下造酒等第科
纳曲钱及尝散与官盐博换䌷绢斛斗归复之后酒则
禁断盐则不支上件沿征准前输纳其次耗脚斗面加
耗丝绵诘其所由亦皆类此前后巡抚采访制置茶盐
承受体量发赈贷等皆承委寄不察疲羸不惟不察疲
羸而复益之疮痏遂使货家鬻产偿积累之征科去土
离乡入逋亡之簿籍目击堪叹天高莫闻(陈/靖)
臣观治平二年天下所入财用大数都约缗钱六千馀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662-0696a.png
万养兵之费约五千万乃是六分之财兵占其五禁兵
之数约七十万一夫钱粮赐予岁不下五十千则七十
万人有三千五万缗之费厢军之数约五十万一夫钱
粮赐予岁不下三十千则五十万人有一千五百万缗
之费则是厢禁共费五千万矣惟馀一千万以备国家
百用之费今若裁损厢禁人数五分之一则可以减钱
粮之费一千万以助县官用度比之常岁倍增其数百
度经费有二千万足以赡给有馀矣况艺祖朝中外之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662-0696b.png
兵止一十二万真宗之时三十馀万章圣之时已号为
多然不过五六十万人大抵兵贵在强不在众今若选
拣精悍之士而去其懦弱羸老者凡五分之一则犹有
九十六万精兵不为不足矣(陈/襄)
缗钱之法初为商贾设也至其后乃算及民之舟车遂
使告缗者遍天下则凡民有蓄积者皆为有司所隐度
矣不但商贾未足也呜呼取民之财而至于如此民何
以为生哉(以上告缗大/学衍义补)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662-0696c.png
德宗时国用不给借富商钱约罢兵乃偿之搜督甚峻
民有自经死者邱浚曰臣按唐行率贷及借钱令以万
乘之君而借贷于民已为可丑况又名曰借贷其实夺
之又可丑之甚也人君其尚制节谨度毋使国家之贫
至于如此史册书之贻丑万世哉(以上借贷大/学衍义补)
丘浚曰按民房屋有税及官用省钱始此所谓税间架
者每屋两架为间计间税钱除陌钱者凡公私给与及
买卖每钱一缗官除五十钱呜呼为国而商利至此可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662-0696d.png
谓无策矣(此算间架除陌/钱大学衍义补)
文帝尚惨急而奸回不止定盗一钱弃市法闻见不告
者坐至死自此四人共盗一榱桷三人共窃一瓜即时
行决有数人劫执事而谓之曰吾岂求财者耶但为枉
人来耳而为我奏至尊自古以来体国立法未有盗一
钱而死也而不为我以闻吾更来而属无类矣帝闻之
为停盗取一钱弃市之法邱浚曰按先王因情以立法
如衡之于轻重少者不可多大者不可小物有多少大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662-0697a.png
小而衡一以无心待之随其多少大小而权之也盗一
钱者则坐以死盗万钱者又何以加之哉以是立法是
教天下之为盗也不为盗则已故必为盗则为其大而
毋为其小宁取其多而不取其少岂所谓辟以止辟者
(大学衍/义补)
丘浚曰夫天生物以养人如茶盐之类弛其禁可也钱
币乃利权所在除其禁则民得以专其利矣利者争之
端也
卷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662-0697b.png
丘浚曰按钱之为利贱可使贵贫可使富蚩蚩之民孰
不厌贫贱而贫富贵哉顾无由致之耳所以致之者钱
也操钱之权在上而下无由得之是以甘守其分耳苟
放其权而使下人得以操之则凡厌贱而欲贵厌贫而
欲富者皆趋之矣非独起劫夺之端而实致祸乱之渊
业也古人山海之利不以封良有以夫
戴綖曰钱与楮犹权衡也有轻重则有低昂分毫之力
不与焉盖钱与楮皆本无用可以贸有用之物则人用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662-0697c.png
之使如古所谓粟易械器械器易粟有无可以相易则
何资于钱如古所谓治田百亩岁用五千百之类大小
粗足则何资于楮自物货难于阜通于是假圜法以流
转故言钱则曰平准所以见有是钱必有是物而后可
准平也钱多易得则物价贵踊此汉唐以后议论也自
商贾惮于携挈于是利交子之兑换故言楮则曰称提
所以见有是楮必有是钱以称提之也楮多易得则金
钱贵重此宋绍兴以后议论也平准称提皆以权衡取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662-0697d.png
义而低昂有在于轻重明矣陆势谓钱多则轻必作法
以敛之赵开谓楮多则轻必用钱以收之今日病在楮
多不在钱少如欲钱与楮俱多则物亦多矣且未有楮
之时诸物皆贱楮愈多则物愈贵计以实钱犹增一倍
盖古贸通有无止钱耳钱难得则以物售钱而钱重钱
易得则以钱售物而钱轻复添楮以佐钱则为贸通之
用者愈多而物愈贵古人惟重本政谷粟桑麻又诸食
用物本也钱末也楮又末之末柳宗元言平衡曰增之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662-0698a.png
铢两则俯反是则仰此称提大术(俱同/上)
丘浚曰按自古取民之财之多无如宋朝者天下税务
酒务无处无之且如成都一府税务二十一处酒务三
十五处其岁额皆四十万以上然此大郡也若夫中郡
如凤翔者税务亦十有五酒务亦二十有五当世之民
何以堪哉至于南渡之后又有所谓经总制钱月桩之
类所谓月桩者其取之尤为无谓其间殊名异目皆是
于常赋之外经制之馀巧生别计然皆当时权宜不得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662-0698b.png
已而为之事已世殊悉皆革罢(此经总制月桩/大学衍义补)
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绢一
疋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疋当钱一千五六
百文往输其一者今过于二矣虽官非增赋而私已倍
输此则人益困穷其事三也(陆贽论两/税之弊)
孝宗以两浙岁涝又免灾伤郡邑身丁钱十三万七千
缗绢十六万三千匹皆有奇惟临安以驻跸所在每三
年一下诏除之岁满复然至开禧元年十二月御笔浙
卷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0662-0698c.png
路身丁钱自今永与除免恩施浸博矣先是绍兴末吕
公雅广问为浙漕以湖州丁绢多所隐漏乃给甲帖付
民户俾自排丁名得四十万丁每丁为钱千四百绢八
尺有奇明年守臣陈之茂因请折绢以五千为匹仍止
岁额为定不以添丁而增赋诏皆可之自是湖州以五
丁科一匹矣未几又增以七丁为一匹乾道八年余处
恭为乌程令请于朝以七丁科一匹曾钦道秉政行之
自是为例两淮丁钱者不知所从始乾道末诏民户一
卷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0662-0698d.png
丁充民丁者本名丁钱勿输二广丁钱亦不知其所始
广西郡县贫薄凡民间父祖年六十以上而身丁未成
者亦行科纳谓之挂丁钱绍熙初诏令本路监司纳束
大抵丁钱多伪国所创余尝谓唐之庸钱杨炎已均入
二税而后世差役复不免焉是力役之征既取其二也
本朝王安石令民输钱以免役而绍兴以后所谓耆户
长保正雇钱复不给焉是取其三也合丁钱而论之力
役之征盖取其四矣而一有边事则兑夫之令又不得
卷二十四 第 38a 页 WYG0662-0699a.png
免焉是取其五也(文献/通考)
司马温公曰百姓有米而官不要米百姓无钱而官必
要钱(六臣/注)
 
 
 
 
 
卷二十四 第 38b 页 WYG0662-0699b.png
 
 
 
 
 
 
 
 钱通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