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662-04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钱通卷五
            明 胡我琨 撰
  铸辨
郑众曰钱始一品景王铸大钱而有二品后数变易不
失本制唐固所谓大泉乃王莽时钱非景王所铸明矣
又景王至赧王十三世而周亡后有战国秦汉币物改
转不相因先师所不能纪或云大钱文曰宝货皆非事
卷五 第 1b 页 WYG0662-0430b.png
(旧/志)
桓公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
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管/子)
马殷始铸铅钱行于城中城外即用铜钱贾人多销铅
钱持过江北高郁请铸铁钱围六寸文曰乾封泉宝以
一当十钱既重厚市肆以劵契指契交易(楚/史)
今世有一样古钱其文曰半两无轮郭医方中用以为
药考之史记乃汉文帝时钱也当时吴濞邓通皆得自
卷五 第 2a 页 WYG0662-0430c.png
铸钱独多流传至今不绝其轻重适中与今钱略相似
视五铢货泉又先一二百年矣五铢货泉比今钱却稍
(鹤林/玉露)
景帝中六年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人有告邓通盗出
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之(汉/史)
汉孝武自造白金五铢钱后吏民坐盗铸金钱死者数
十万人犯者益众吏不能尽诛诏遣博士六人分巡郡
国举兼并之徒及守相为吏有罪者(通/鉴)
卷五 第 2b 页 WYG0662-0430d.png
废帝景和二年铸二铢钱文曰景和形式转细官钱每
出入人间即模效之而大小厚薄皆不及也无轮郭不
磨剪凿者谓之耒子犹薄轻者谓之荇叶市井通用之
永光元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改一千钱长
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于此者谓之綖环
钱入水不沈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
掬斗米一万商贾不行(南/史)
西魏大统七年正月东魏有雀衔永安钱置渤海王高
卷五 第 3a 页 WYG0662-0431a.png
欢前欢世子澄乃令百炉别铸此钱邺中号令公百炉
(丘悦三/国典略)
泰始中建德校尉王和掘得一鼎容四斗中有大钱三
十文曰百当千千当万因此令公私行钱(晋书载记/石勒传)
魏行太和五铢钱通鉴曰先是魏人未尝用钱魏主始
命铸之是岁鼓铸初备诏公卿私用之刘氏曰魏始用
钱也终魏之世再铸皆五铢钱可谓得轻重之中矣(会/编)
元帝过江用孙氏旧钱轻重杂行大者谓之比轮中者
卷五 第 3b 页 WYG0662-0431b.png
谓之四文吴兴沈充又铸小钱谓之沈钱
文宣受东魏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
其钱甚贵而制造甚精其钱未行而私铸已兴一二年
间即有滥恶虽杀戮不能止乃令市增长铜价繇此利
薄私铸少止至乾明皇建之间往往私铸邺中用钱有
赤郭青熟细眉赤生之异河南所用有青薄铅锡之别
青齐徐兖梁荆河等州辈类各殊武平以后私铸转甚
或以生铁和铜至于齐亡卒不能禁(隋/志)
卷五 第 4a 页 WYG0662-0431c.png
梁武帝乃铸钱肉好周郭文曰五铢重四铢三累一黍
其文则重一斤三两又别铸除其肉郭谓之公式女钱
径一寸文曰五铢重如新铸五铢二品并行百姓或私
以古钱交易者其五铢径一寸一分重八铢文曰五铢
三吴属县行之女钱径一寸重五铢无轮郭郡县皆通
用太平百钱二种并径一寸重四铢源流本一但文字
古今之殊耳文并曰太平百钱定平一百五铢径六分
重一铢半文曰定平一稚钱五铢径一分半重四铢文
卷五 第 4b 页 WYG0662-0431d.png
曰五铢源出于五铢但狭小东境谓之稚钱五铢钱径
七分半重三铢半文曰五朱源出稚钱但稍迁异以铢
为朱耳三吴行之差少于馀钱又有对文钱其源未闻
丰货钱径一寸重四铢半代俗谓之男钱云妇人佩之
即生男也此等轻重不一天子频下诏书非新铸二种
之钱并不许用而趋利之徒私用转甚至普通中乃议
尽罢铜钱更铸铁钱人以铁钱易得并皆私铸及大同
以后所在铁钱遂如丘山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
卷五 第 5a 页 WYG0662-0432a.png
不复计数而惟论贯商旅奸诈因之以求利自破岭以
东八十为陌名曰东钱江郢以上七十为陌名曰西钱
京师以九十为陌名曰长钱大同元年天子乃诏通用
足陌诏下而人不从钱陌益多至于末年遂以三十五
为陌(六朝/史)
复行开通元宝钱天下皆铸之然私钱犯法日蕃有以
舟筏铸江中者诏所在纳恶钱而奸亦不息仪凤中濒
江民多私铸钱为业诏巡江官督捕载铜锡蜡过百斤
卷五 第 5b 页 WYG0662-0432b.png
者没官乃诏少府铸寻复旧永淳元年私铸者抵死邻
保从坐
景龙中中宗出降睿宗女荆山公主特铸撒帐钱用以
撒帐敇近臣及修文馆学士拾钱其银钱则散贮绢中
金钱每十文即系一䌽绦学士皆作却扇诗其最近御
坐者所获居多有学士考功员外武平一既出逢韦巨
源苏味道各执平一将在烛下云员外外仆射省主欲
有何取以手探平一怀尽而后已(旧/谱)
卷五 第 6a 页 WYG0662-0432c.png
初有虚钱京师人人私铸并小钱坏钟像犯禁者愈众
郑叔清为京兆尹数月榜死者八百馀人上元元年减
重轮钱以一当三十开元旧钱与乾元十当钱皆以一
当十碾硙鬻受得为实钱虚钱交易皆用十当钱繇是
钱有虚实之名
蕲春铁钱监五月至七月号为铁冻例阁炉鞴本钱四
可铸十铁炭稍贵六可铸十工雇费皆在焉其用工之
序有三曰沙模作次曰磨钱作末曰排整作以一监约
卷五 第 6b 页 WYG0662-0432d.png
之日役三百人十日可铸一万缗一岁用工九月可得
二十七万缗(游宦/纪闻)
仆尝怪开元钱流传至今四五百年而于诸钱之中最
佳且多因而考之唐之钱见于今者有二开元通宝与
夫乾元重宝按食货志开元通宝高祖时铸径八分得
轻重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篆𨽻三体洛并幽益桂等州
皆置监赐秦王齐王三垆右仆射裴寂一垆高宗复行
开元通宝钱天下皆铸之玄宗亦铸此钱库藏满行遍
卷五 第 7a 页 WYG0662-0433a.png
天下而乾元重宝钱肃宗命第五琦铸钱径一寸每缗
重十斤与开元通宝参用以一当十琦为相后命绛州
铸此钱径一寸二分每缗重二十斤与开元通宝并行
以一当十乾元钱惟肃宗朝铸而开元钱铸于累朝所
以至今尚多(野客/丛书)
今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乃南唐钱或者不知求之三百
年之唐谬也按南唐书元帝即位铸唐国通宝大唐通
宝通用数年渐弊百姓盗铸极为轻小元宗即璟(同/上)
卷五 第 7b 页 WYG0662-0433b.png
武后长安中令悬样于市令百姓依样用钱俄而拣择
艰难交易留滞乃令钱非穿穴及铁锡铜液皆得用之
熟铜排斗沙涩之钱皆售自是盗铸蜂起江淮尤甚莫
能捕光天之际两京钱益滥郴衡钱才有轮郭铁锡五
铢之属皆可用之或镕锡模钱须臾千百(会/编)
时两京用钱稍善米粟价益下其后钱又渐恶诏出铜
所在置监铸开元通宝钱京师库藏皆满天下盗铸益
起广陵丹阳宜城犹甚京师权豪岁岁取之舟车相属
卷五 第 8a 页 WYG0662-0433c.png
江淮偏炉钱数十种杂以铁锡轻漫无复钱形以一当
偏炉钱七八富商往往藏之以易江淮私铸者两京钱
有鹅眼古文线环之别每贯重三四斤至剪铁而缗之
宰相李林甫请出绢布三百万匹平估收钱物价踊贵
诉者百万人兵部侍郎杨国忠欲招权以市恩扬鞭市
门曰行当复之明日诏复行旧钱天宝十一载又出钱
三十万缗易两京恶钱出左藏排斗钱许民易之国忠
又言非铁锡铜沙穿穴古文皆得用之是时增调农人
卷五 第 8b 页 WYG0662-0433d.png
铸钱既非所习皆不聊生内作判官韦伦请厚价募工
繇是役用减而鼓铸多天下炉九十九绛州三十扬润
宣鄂蔚皆十益郴皆五洋州三定州一每炉岁铸钱三
千三百缗役丁匠三十费铜二万一千二百斤镴三千
七百斤锡五百斤每千钱则费钱七百五十天下岁铸
三十二万七千缗
太和三年诏佛像以铅锡土木为之饰带以金银鍮石
乌油蓝铁唯鉴磬钉镮钮得用铜馀皆禁之盗铸者死
卷五 第 9a 页 WYG0662-0434a.png
是时峻铅锡钱之禁告千钱者赏以五千四年诏积钱
以七千缗为率十万缗者期以一年出之二十万以二
年凡交易百缗以上者匹帛米粟居半河南府扬州江
陵府以都会之剧约束如京师未几皆罢八年河东锡
钱复起盐铁使王涯置飞狐铸钱院于蔚州天下岁铸
钱不及十万缗
唐主李璟既失江北困于用兵钟谟请铸大钱以一当
十文曰永通泉货谟得罪而大钱废韩熙载又铸铁钱
卷五 第 9b 页 WYG0662-0434b.png
以一当二钱有铜铁二等五代相承用唐钱诸国割据
者江南曰唐国通宝又别铸如唐制而篆文其后铸铁
钱每十钱以铁钱六权铜钱四而行乾德后只以铁钱
贸易凡十当铜钱一两浙河东自铸铜钱亦如唐制西
川湖南福建皆用铁钱与铜钱兼行湖南文曰乾封泉
宝径寸以一当十福建如唐制
二十八年上命御府铜器千五百事付泉司大索民间
铜器告者有赏其后得铜二百馀万斤寺观钟磬铙钹
卷五 第 10a 页 WYG0662-0434c.png
既籍定投务外不得添铸
宝历初河南尹王起请销钱为佛像者以盗铸钱论(唐/史)
禁私卖铜铅锡敇以人间多盗铸钱始禁私卖铜铅锡
及以铜为器皿其采铜铅锡者官为市取(同/上)
唐李德为蔚州刺史州有铜冶自天宝后废不治民盗
铸不禁德乃开五炉官铸钱日五万人无犯者
初陜西运兴移用不足知商州皮仲容始献议采洛南
县红崖山号州青水冶青铜置阜民朱阳二监以铸钱
卷五 第 10b 页 WYG0662-0434d.png
既而陜西都运使张奎知永兴军范雍请铸大钱与小
钱兼行大钱一当小钱十及奎徙河东又铸大铁钱亦
以一当十以助关中军费未几三月奏罢河东铸铁钱
此陜西复采仪州竹尖黄铜置传济监铸大钱朝廷因
令江南铸大铜钱而江池号饶州入铸小铁钱悉辇致
关中数州钱杂行大约小铜钱三十铸当十大铜钱一
以民间盗铸者众钱文大乱物价翔踊公私患之于是
奎复奏晋泽石三州及威军日铸小铁钱独留用河东
卷五 第 11a 页 WYG0662-0435a.png
而河东铁钱既行盗铸钱者获利十之六钱轻货重其
患如陜西言者皆以为不便知并州郑戬请河东铁钱
且以一当铜钱一行一年又以三当一或以五当一
自晋以东厥钱用青金自河以北厥钱用黑金是殊异
之禁不行矣(牛僧/孺策)
石琚字子美世宗尝与宰臣议铸钱或以工费数倍欲
采金银坑冶上曰山泽之利可以与民惟钱币不当私
铸若财货流布四方与在官何异琚进曰臣闻天子之
卷五 第 11b 页 WYG0662-0435b.png
富藏于天下正如泉源欲其流通耳上问琚曰古亦有
百姓铸钱者乎对曰使百姓自铸则小人图厚利钱愈
薄恶古所以禁也(五代/史)
寰宇记云广陵监丹阳监每岁盐铁使铁钱万一千馀
贯二监并置在建安军永镇县郭内(扬州府/志胜)
时长安铸钱多奸巧乃署第五伦为督铸钱掾领长安
市伦平铨衡正斗斛士无阿枉百姓悦服(第五/伦傅)
武宗废浮图法永平监官李郁彦请以铜像钟磬炉铎
卷五 第 12a 页 WYG0662-0435c.png
皆归巡院州县铜亦多矣盐铁使以工有常力不足以
加铸许诸道观察使皆得置钱坊淮南节度使李绅请
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如开元通宝
交易禁用旧钱会宣宗即位尽黜会昌之政新钱以字
可辩复铸为像昭宗末京师用钱八百五十为贯每百
才八十五河南府以八十为百云(唐/史)
凡铸铜钱有四监饶州曰永平池州曰永丰江州曰广
宁建州曰丰国每千文用铜三斤十两铅一斤八两锡
卷五 第 12b 页 WYG0662-0435d.png
八两成重五斤惟建州增铜五两减铅如其数至道中
岁铸八十万贯景德中至一百八十三万贯大中祥符
后铜坑多不发天禧末铸一百五万贯铁钱有三监邛
州有惠民嘉州有丰远兴州有济众大钱贯重十二斤
两以准铜钱(旧皆用小铁钱十当铜钱之一景德二年/令知益州张咏西川转运使黄观同裁度)
(嘉邛二州所铸大铁钱每贯用二十五斤八两成直铜/钱一小铁钱十相兼行用后以铁重多盗豁为器每二)
(十五斤鬻之直二千大中祥符七年知益州凌策言钱/轻则行者易赍铁小则镕者鲜利请减景德二年之制)
(其见使旧行亦令/仍旧行用从之)岁总铸二十一万馀贯
卷五 第 13a 页 WYG0662-0436a.png
凡铸铜钱用剂八十八两得钱千重八十两十分其剂
铜居六分铅锡俱三分皆有奇赢铸大铁钱用铁二百
四十两得钱千重百九十二两此其大法也有许申者
为三司度支判官建议以药化铁与铜杂铸轻重如铜
钱法而铜居三分铁居六分皆有奇赢亦得钱十费省
而利厚诏铸于京师然铸钱杂铅锡则其液流速而易
成中杂以铁铁涩而多不就工人苦之后卒无成
诸路铸钱总二十六监每年铸铜铁钱五百四十九万
卷五 第 13b 页 WYG0662-0436b.png
九千二百三十四贯内铜钱十七监铸钱五百六万贯
铁钱九监铸钱八十八万九千二百三十四贯
铜钱逐监钱数阜财监(两/京)二十万贯黎阳监(卫/州)二十万
贯永兴军华州陜府钱监各铸二十万贯计六十万贯
垣曲监(绛/州)二十六万贯永安监(舒/州)一十万贯神泉监(睦/州)
一十万贯富民监(吴国/军)二万贯熙宁监(衡/州)二十万贯宝
泉监(鄂/州)一十万贯广宁监(江/州)三十四万贯永丰监(池/州)
十四万五千贯永平监(饶/州)六十一万五千贯丰国监(建/州)
卷五 第 14a 页 WYG0662-0436c.png
二十万贯永通监(韶/州)八十万贯阜民监(惠/州)七十万贯
铁钱逐监钱数在城朱阳两监(虢/州)各十二万五千贯阜
民洛南两监(商/州)各十二万五千贯威远镇(通远/军)滔山镇
(岷/州)两监共二十五万贯嘉州二万五千贯邛州七万三
千二百三十四贯兴州四万一千贯(衍义/补)
尚书省言崇宁监铸御书当十钱每贯重一十四斤七
两用铜九斤七两二钱铅四斤一十二两六钱锡一斤
九两二钱除火耗一斤五两每钱重三钱
卷五 第 14b 页 WYG0662-0436d.png
洪遵曰余按顾烜钱谱金光袭钱宝录李孝美钱谱以
大泉宝货两存之董逌钱谱始去大泉余谓此钱当以班
史为正董说得之矣(钱/志)
余按班马二史皆云荚钱不载钱文顾烜之说盖近之
矣金光袭董逌皆因之李孝美以为楷书文曰汉兴荚
钱自科斗之法熄而篆𨽻行至东汉末始变为楷何其
说之妄耶
张台曰五铢钱品数最多有薄形者名蜀钱肉好有郭
卷五 第 15a 页 WYG0662-0437a.png
者名梁钱背文四出者名角钱及有赤侧当两女钱之
类文皆五铢又于此外有穿上一星至五星穿下一星
穿上下各一星漫面穿傍一星至三星五字之内上下
各一星背上或有小字或有王字穿上横文穿下横文
穿面四角决文穿背四角决文有郭无郭阔缘细缘不
可穷尽
刘巴说先主铸直百钱传形五铢此又近之未知孰是
张台曰今自巴蜀至于襄汉此钱甚多皆是昭烈旧
卷五 第 15b 页 WYG0662-0437b.png
地断在不疑李孝美曰皇朝宗正少卿赵安易使蜀
以蜀用铁钱甚贱物价益贵因上言请如昭烈时铸大
钱当百(同/上)
洪遵曰余按东西魏皆铸永安五铢故存于今甚多其
品有三面文独曰永安五铢者幕文土字者背文四出

唐书食货志曰第五琦为相复命绛州诸炉铸重轮乾
元钱与开元通宝钱并行以一当五十肃宗以新钱不
卷五 第 16a 页 WYG0662-0437c.png
便上元元年减重轮钱以一当三十开元旧钱与乾元
十当钱皆以一当十代宗即位乾元重宝钱以一当三
重轮钱以一当三凡三日而大小钱皆以一当一自第
五琦更铸犯法者日数白州县不能禁止至是人甚便
之唐肃宗实录曰乾元二年九月戊辰新铸大钱其文
依乾元重宝而重其轮以别之一当五十
大历钱史氏不叙铸作之因切考代宗实录云大历四
年正月丁酉关内道铸钱等使第五琦上言请于绛州
卷五 第 16b 页 WYG0662-0437d.png
汾阳铜源两监增置五炉铸钱许之岂非当时铸此耶
洪遵曰余按此钱铜质浑厚字文明坦质之史氏无改
铸大钱之文以意推之唐食货志云建中初判度支赵
赞采莲州白铜铸大钱一当十以权轻重安知斯钱非
当时所铸耶
旧谱曰武宗会昌年铸时初废天下佛寺宰相李德裕
奏请以废寺铜钟佛像僧尼瓶碗等所在本道铸钱扬
州节度使李绅乃于新钱背加昌字以表年号而进之
卷五 第 17a 页 WYG0662-0438a.png
有敇遂敇铸钱之所各以本州郡名为背文于是京兆
府以京字右穿上洛阳以洛字在穿上扬州改以扬字
在穿上西川以益字在穿上蓝田县以蓝字在穿右襄
州以襄字在穿上江陵府以荆字在穿右越州以越字
在穿下宣州以宣字在穿左江西以洪字在穿上湖南
以潭字在穿左兖州以兖字在穿上浙西以润字在穿
上鄂州以鄂字在穿上平州以平字在穿上兴元府以
兴字在穿上梁州以梁字在穿右广州以广字在穿右
卷五 第 17b 页 WYG0662-0438b.png
东川以梓字在穿上福州以福字在穿上丹州以丹字
在穿上桂阳监以桂字在穿右李孝美曰此钱背文
复有襄字或在穿右梁字或在穿上者但扬字钱终莫
之见疑当时已行昌字而未尝改耳(俱同/上)
荀悦汉纪曰居摄二年夏四月更造错刀一直五千与
五铢并行
余按五铢沿汉迄隋因革不一品目尤夥文四出谓之
角钱去肉郭谓之女钱狭小其制谓之稚钱三面无郭
卷五 第 18a 页 WYG0662-0438c.png
谓之白钱有反其文名传形者有轮郭去尽名对文者
有上下其字名奇品者以至赤侧当两鹅眼鸡目四柱
两柱之类
隋书食货志曰梁武帝铸五铢钱又别铸除其肉郭谓
之女钱二品并行百姓或私以古钱交易有五铢女钱
太平百钱五铢稚钱五铢对文等号轻重不一天子频
下诏书非新铸二种之钱并不许用
荀悦汉纪曰居摄二年夏四月更造契刀一直五百与
卷五 第 18b 页 WYG0662-0438d.png
五铢并行
  课额
汉律人出一等算百二十钱惟贾人与奴婢倍算(汉仪/注)
置盐铁官算缗钱舟车通鉴曰于是以齐大煮盐东郭
咸阳大冶孔瑾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洛阳贾人子桑弘
羊以心计年十三侍中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诏禁民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又令诸贾人
末作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二千而一算及民有船车
卷五 第 19a 页 WYG0662-0439a.png
者皆有算匿不自占占不悉戍边一岁没入缗钱有能
告者以其半畀之其法大抵出张汤(汉孝/武帝)
遣使治郡国缗钱杀右内史义纵通鉴曰上既下缗令
钱而尊卜式百姓终莫分财佐县官于是杨可告缗钱
纵矣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之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之
少反者分遣御史廷尉正监即治郡国缗钱得民财物
奴婢以亿万计田宅亦如之于是商贾中家之上皆破
民媮食好衣不事畜业内史义纵以为此乱民部吏捕
卷五 第 19b 页 WYG0662-0439b.png
其为可使者上以纵为废格沮事弃纵市杜周南阳杜
衍人(同/上)
元平元年春二月减口赋钱什三口赋钱民年七岁至
十四出口赋人二十三钱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
武帝加口赋以补车骑马(汉仪/注)
宣帝五凤二年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经济/编)
东都民有犯私曲者留守孔循族之或谓听民造曲而
于秋税亩收五钱从之(会/编)
卷五 第 20a 页 WYG0662-0439c.png
齐主初立厉精为治诏仆射薛琡取魏麟趾格讨论损
益以为齐律简练六坊之人每一人必当百人任其临
阵必死然后取之谓之百保鲜卑又简华人勇力者谓
之勇士以备边要始立九等之户富者税其钱贫者役
其力(通/鉴)
图经云在句容县西南三十里源出绛岩山周回二十
里溉田一百顷旧收岁课钱二百二十贯咸平三年正
月奉敇除放(六朝/事迹)
卷五 第 20b 页 WYG0662-0439d.png
唐武德七年移新州却复旧址升为望管县七乡一百
九十四户十四万三(本作/二)千二(当作/三)百六十一杂税茶
盐酒等钱六十九万二千八百八十五贯七十六文
吴县九万九千九百六十三贯七十三(本无/三字)文 长州
县九万八千五百七十六贯五百七十六文 嘉兴县
一十七万八千七十六贯一百二十文 昆山县一十
万九千五百三贯七百三十八文 常熟县九万七百
五十贯七百七十四(本无/四字)文 华亭县七万二千一百
卷五 第 21a 页 WYG0662-0440a.png
八十二贯四百三十一文 海盐县四万六千五百八
十一贯五十八文 续添吴江县三万六千二百六十
九贯一百文使司割𨽻酱菜钱一十万七千七百二十
贯二百四(作/四)十六(作/八)文 留苏州军事酱菜衣粮等钱
一十七万八千三百四十九贯九十八文(当作九/百二文)团练
使军资等三十(本无/十字)万六(当作/七)千八百三十贯文送纳
(本无/纳字)上都(吴地/记)
两浙身丁钱者始未行钞法以前岁计丁口官散蚕盐
卷五 第 21b 页 WYG0662-0440b.png
每丁给盐一斗输钱百六十有六谓之丁盐钱自钞法
既行之后盐尽通商而民无所给每丁仍增钱为三百
六十谓之身丁钱(宋户/口)
建炎三年诏以一半折绢一半纳见钱于是岁为绢二
十四万匹绵百万两钱二十万缗绍兴初又用严守颜
为言曾得解人免丁钱二十五年上念浙民之困免丁
绢钱绵一年以内府钱帛偿户部(同/上)
祥符中张咏知益州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
卷五 第 22a 页 WYG0662-0440c.png
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
十二界谓之交子使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稍衰不
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交子务
以𣙜其出入禁私造者帝从其议立务于益州界以百
二十五万六千三百缗为额(宋/史)
国朝茶利除官本及杂费外净入钱禁𣙜时取一年最
中数计一百九万四千九十三贯八百八十五内六十
四万九千六十九贯茶净利(卖茶嘉祐二年收十六万/四百三十一贯五百二十)
卷五 第 22b 页 WYG0662-0440d.png
(七除官本及杂费外得净利五十四/万二千二百一十一贯五百二十四)四十四万五千二
十四贯六百七十茶税钱(最中嘉祐元年所收/数除川茶钱在外)通商后
来取一年最中数计一百一十七万五千一百四贯九
百一十九钱内三十六万九千七十二贯四百七十一
钱茶租(嘉祐四年通商直定茶交引钱六十八万四千/三百二十一贯三百八十后累经减放至治平)
(二年最中/分收上数)八十万六千三十二贯六百四十八钱茶税
(最中治平三年除川茶税/钱外会此数 梦溪笔谈)
淳化四年初行交引罢贴射法西北入粟给交引自通
卷五 第 23a 页 WYG0662-0441a.png
利军始是岁罢诸处𣙜货务寻复依旧至咸平元年茶
利钱以一百三十九万二千一百一十九贯为额
景德二年许人入中钱帛金银谓之三税至祥符九年
茶引益轻用知秦州曹玮议就永兴凤翔以官钱收买
客引以救引价前此累增加饶钱至天祐二年镇戎军
纳大麦一斗本价通加饶共支钱一贯二百五十四乾
兴元年改三分法支茶引三分东南见钱二分半香药
四分半天圣元年复行贴射法行之三年茶利尽归大
卷五 第 23b 页 WYG0662-0441b.png
商官场但得黄晚恶茶乃诏孙奭重议罢贴射法三部
副使各罚铜二十斤
自贴射茶法废而河北入中虚估之弊益甚李咨既居
相府请复行见钱法乃访利害于商人遂罢入中虚估
以实钱偿刍粟实售官茶皆如天圣元年之制又命商
持劵径趋𣙜货务验实立偿之钱而三税之法废县官
自此省费矣(通/鉴)
𣙜茶之法择要地置𣙜货务会给交钞往还而不积茶
卷五 第 24a 页 WYG0662-0441c.png
货其淮南蕲黄庐舒光寿六州官自为场置吏谓之山
场凡十三所六州采茶之民皆𨽻焉谓之园户陜西河
北商人入刍粮者𣙜货务给劵以茶偿之又益以东南
缗钱及香药犀象为虚实三估谓之三税至用十四钱
易官钱百其法屡更不能无弊上命咨等校岁入登耗
更定之咨等言淮南十三场茶岁课五十万缗天禧五
年才及二十三万缗每劵直钱十万鬻之售钱五万五
千总为实钱十三万缗除九万缗为本钱岁才得息二
卷五 第 24b 页 WYG0662-0441d.png
万馀缗而官吏廪给杂货不与焉是则虚数虽多实利
殊寡请罢三税以十三场本息并计其数罢官给本钱
使商人与园户自相交易一切定为中估而官收其息
如鬻部舒州罗源场茶斤售钱五十有六官不复给但
使商人输息钱三十有一而已然辇茶入官随商人所
指而与之给劵为验以防和售谓之贴射若岁课贴射
不尽则官市之如旧商人入刍粮塞下者随所在实估
度地里远近量增其直给劵至京一以缗钱偿之谓之
卷五 第 25a 页 WYG0662-0442a.png
见钱法咨等又以盐之类有二解池引水而成曰颗盐
淮浙蜀广鬻海或井或碱而成曰末盐皆通商贸易乾
兴初解盐计岁入二十三万缗视天禧中数损十四万
请罢之专令两池入中并边刍粟上皆从之
国朝六𣙜货务十三山场都卖茶岁一千五十三万三
千七百四十七斤半租额钱二百二十五万四千四十
七贯一十其六𣙜货务取最中嘉祐六年抛占茶五百
七十三万六千七百八十六斤半租额钱一百九十六
卷五 第 25b 页 WYG0662-0442b.png
万四千六百四十七贯二百七十八荆南府租额钱三
十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八贯三百七十五受纳潭鼎澧
岳归峡州荆南府片散茶共八十七万五千三百五十
七斤汉阳军租额钱二十一万八千三百二十一贯五
十一受纳鄂州片茶二十三万八千三百斤半蕲州蕲
口租额钱三十五万九千八百三十九贯八百一十四
受纳潭建州兴国军片茶五十万斤无为军租额钱三
十四万八千六百二十贯四百三十受纳潭筠袁池饶
卷五 第 26a 页 WYG0662-0442c.png
建歙江洪州南康兴国军片散茶共八十四万二千三
百三十三斤真州租额钱五十一万四千二十二贯九
百三十二受纳潭袁池饶歙建抚筠宣江吉洪州兴国
临江南康军片散茶共二百八十五万六千二百六斤
海州租额钱三十万八千七百三贯六百七十六受纳
睦湖杭越衢温婺台常明饶歙州片散茶共四十二万
四千五百九十斤十三山场租额钱共二十八万九千
二百九十九贯七百三十二共买茶四百七十九万六
卷五 第 26b 页 WYG0662-0442d.png
千九百六十一斤光州光山场买茶三十万七千二百
十六斤卖钱一万二千四百五十六贯子安场买茶二
十二万八千二十斤卖钱一万三千六百八十九贯三
百四十八商城场买茶四十万五百五十三斤卖钱二
万七千七十九贯四百四十六寿州麻步场买茶三十
三万一千八百三十三斤卖钱二万四千八百一十一
贯三百五十霍山场买茶五十三万二千三百九斤卖
钱三万五千五百九十五贯四百八十九开顺场买茶
卷五 第 27a 页 WYG0662-0443a.png
二十六万九千七十七斤卖钱一万七千一百三十贯
庐州王同场买茶二十九万七千三百二十八斤卖钱
一万四千三百五十七贯六百四十二黄州麻城场买
茶二十八万四千二百七十四斤卖钱一万二千五百
四十贯舒州罗源场买茶一十八万五千八十二斤卖
钱一万四百六十九贯七百八十五太湖场买茶八十
二万九千三十二斤卖钱三万六千九十六贯六百八
十蕲州洗马场买茶四十万斤卖钱二万六千三百六
卷五 第 27b 页 WYG0662-0443b.png
十贯王祺场买茶一十八万二千二百二十七斤卖钱
一万一千九百五十三贯九百九十二石桥场买茶五
十五万斤卖钱三万六千八十贯(梦溪/笔谈)
绍兴间岁支盐三十馀万席为钱六七百万缗(吴陵/志)
初蜀中财赋入户部三司者五百馀万缗入四总领所
者二千五百馀万缗金银绫锦之类不预焉自宝庆三
年失关外端平三年蜀地碊破所存州郡无几国用益
(宋/史)
卷五 第 28a 页 WYG0662-0443c.png
秋七月税青苗钱给百官俸唐租庸调之法坏代宗以
亩定税敛以夏秋时又以国用急不及秋苗方青即征
之号青苗钱(通/鉴)
五月增商税为什一以军兴故也讥重敛也于是以军
兴增及商税越明年而田税钱亦增矣(会/编)
五月诏增税钱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奏本道税钱每千
请增二百诏他道皆增税钱视此又诏盐每斗价皆增
百钱(通/鉴)
卷五 第 28b 页 WYG0662-0443d.png
初行税间架除陌钱法时河东泽潞河阳朔方四军屯
魏县神策永平宣武淮南浙西荆南江西沔鄂湖南黔
中剑南岭南诸军环淮宁之境旧制诸道军出境则仰
给度支上优恤士卒每出境加给酒肉本道粮仍给其
家一人兼三人之给故将士利之各出军才逾境而止
月费钱百三十馀万缗常赋不能供判度支赵赞乃奏
行二法所谓税间架者每屋二架为间上屋税钱二千
中税千下税五百敢匿一间杖六十赏告者钱五十缗
卷五 第 29a 页 WYG0662-0444a.png
所谓除陌钱者公私给与及卖买每缗官留五十钱给
他物及相贸易者约钱为率敢隐钱者百杖六十罚钱
二千赏告者钱十缗赏钱皆出坐者于是愁怨之声盈
于远近(会/编)
王播奏约𣙜茶额每百钱加税五十李珏等谏曰𣙜茶
近起贞元多事之际今天下无虞所宜宽横敛之目而
更增之百姓何时当得息肩不从
唐徵诸郡丁口盐钱丘氏浚曰后世徵户口食盐钱自
卷五 第 29b 页 WYG0662-0444b.png
此始
自元昊反军兴用度不足因听并边入中刍粟予劵趋
京师𣙜货务受钱若金银入中他货予劵偿以池盐由
是羽毛筋角胶漆铁炭瓦木之类一切以盐易之猾商
贪吏表里为奸至入椽木二估钱千给盐二百二十斤
盐直益贱贩者不行至是诏凡商人虚估受劵及已受
盐未粥者皆计直输亏官钱内地州军民间盐悉收市
入官官为置场增价出之复禁永兴等十一州军商盐
卷五 第 30a 页 WYG0662-0444c.png
官自辇运以衙前主之又禁商盐私入蜀置折搏务于
永兴凤翔听人入钱若蜀货易盐趋蜀中以售已而东
南末盐悉复禁𣙜(会/编)
条例司上言民间多愿借贷青苗钱乞遍下诸路转运
司施行仍诏诸路各置提举二员管当一员掌行青苗
免役农田水利诸路凡四十一人提举官既置往往迎
合王安石意务以多散为功富民不愿取贫者乃欲得
之即令随户等高下召配又令贫富相兼十人为保首
卷五 第 30b 页 WYG0662-0444d.png
王广渊在京东一等户给十五千等而下之至五等犹
给一千民间喧然以为不便广渊入奏谓民皆欢呼感
德谏官李常御史程颢论广渊抑配掊克迎朝廷旨意
以困百姓会河北转运使刘庠不散青苗钱奏适至安
石曰广渊力主新法而遭劾刘庠欲坏新法而不问举
事如此安得人无向背繇是常颢之言皆不行
时免役出钱或未均吕惠卿用其弟曲阳县尉和卿计
创手实法其法官为定立物价使民各以田亩屋宅资
卷五 第 31a 页 WYG0662-0445a.png
货畜产随价自占凡居钱五当蕃息之钱一非用器食
粟而辄隐落者许告有实以三分之一充赏预具式示
民令依式为状县受而籍之以其价列定高下分为五
等既该见一县之民物产钱数乃参会通县役钱本额
而定所当输钱诏从其言于是民家尺椽寸土检括无
遗至于鸡豚亦编抄之民不聊生初惠卿制是法然犹
灾伤五分以上不预荆湖察访使蒲宗孟上言此天下
之良法使民自供初无所扰何待丰岁愿诏有司勿以
卷五 第 31b 页 WYG0662-0445b.png
丰凶弛张其法从之民于是益困矣(俱同/上)
初胥吏杜公才献策于内侍太傅杨戬立法索民田契
自甲之乙乙之丙展转究寻至无可證则度地所出增
之赋租始于汝州浸淫于京东西淮西北括废堤弃堰
荒山退滩皆勒民主佃额一定后虽充荡回复不可减
一邑率于常赋外增租钱至十馀万缗水旱蠲税此不
得免擢公才为观察使至是戬死以内侍李彦继之彦
狠愎密与王黼表里置局汝州临事愈剧凡民间美田
卷五 第 32a 页 WYG0662-0445c.png
使他人投牒告陈皆指为天荒虽执印劵皆不省鲁山
阖县尽括为公田诉者辄加威刑致死者千万京西提
举官及京东州县吏皆助彦为虐民不胜忿痛发物供
奉大抵类朱勔责办于民无休息期农不得之田牛不
得耕垦殚财靡刍力竭饿死或自缢辕轭间如龙麟薜
荔一本辇致之费踰百万喜赏怒刑祸福转手因之得
美官者甚众前执政冠带操笏迎谒彦马首彦处之自
如所至倨坐堂上监司郡守不敢抗礼有言于帝梁师
卷五 第 32b 页 WYG0662-0445d.png
成适在旁抗声曰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岂足为过
言者俱不敢复言(宋/史)
政和间陈享伯为陜西转运使创经制钱大率添酒价
增税额官卖契纸与凡公家出纳每千纳头子钱二十
三文其后行之东南及京东西河北岁入数百万缗所
补不细今边事未宁费用日广请复行之诸路一岁无
虑数百万计贤于缓急暴敛多矣帝从之至是又因经
制之额增折为总制钱岁收至七百八十馀万缗(宋/史)
卷五 第 33a 页 WYG0662-0446a.png
中兴系年录自赵开行钞法每茶百斤为一大引令商
人输引钱市利八百文至绍兴十三年递增为十一引
时物价腾踊茶商取息颇厚明年主管官贾思诚又增
为十一引三百文于是诸场类皆溢额而买马之数复
不加多人但知茶马司之富甲天下其实所收引钱视
建炎倍增后虽破败不可复减矣(山堂/肆考)
初蜀茶额钱三十万至提举李稷加至五十万后陆师
闵代稷又加为一百万(同/上)
卷五 第 33b 页 WYG0662-0446b.png
齐管子曰海上之国谨正盐荚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
口之家百人食盐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
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例也盐百升而
釜今盐之重升加分强釜五十也升加一强釜百也升
加二强釜二百也钟二千十钟二万百钟二十万千钟
二百万万乘之国人数开口千万也禺荚之商日二百
万十日二千万一月六千万万乘之正九百万也月人
三十钱之籍为钱三千万今吾非籍之诸君吾子而有
卷五 第 34a 页 WYG0662-0446c.png
二国之籍者六千万使君施令曰吾将籍于诸君吾子
则必嚣号令天给之盐荚则百倍归于上人无以避此
者数也(文献/通考)
孝惠帝时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汉算
人百二十钱贾与奴婢倍算今五算罪之也
初算缗钱此汉以来征𣙜居货之始按武帝于元光五
年既算其行者之车至是又用公卿言凡居货者各隐
度其财物之多少于商贾末作率计有缗钱二千者出
卷五 第 34b 页 WYG0662-0446d.png
一算于手力所作而卖者率计有缗钱四千者出一算
呜呼出诸途者既征其赍载之具藏诸家者又算其储
积之物取利至此哉(王充/论衡)
喻希学淮关志凡船梁头满八尺者税钱六十文
王仲舒观察江西道奏罢𣙜酤钱九十万昌黎选墓志
注一本云九千万非
胜览云笋筤山在治西北五十馀里有前筤后筤以山
多笋故名春时州人百十为群入山斸取绍兴间始立
卷五 第 35a 页 WYG0662-0447a.png
笋租以赡学岁收缗钱八十千土人名为钱筤山(四川/名胜)
(志/)
先是天下赋法有三曰上供曰送使曰留州建中初釐
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
而所在以留州送使之入又降省估使就实估以自润
故赋益苛齐民重困垍奏禁之一以省估准物观察使
得用所治州租调至不足乃取支郡以赡故送使之财
悉为上供
卷五 第 35b 页 WYG0662-0447b.png
汉高祖四年初为算赋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
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大学衍/义补)
孝明时盗贼日滋征讨不息国用耗竭豫徵六年租调
犹不足乃罢百官所给酒肉又税入市者人一钱凡市
店皆有税百姓嗟怨郎中辛雄上疏以为夷夏之民相
聚为乱岂有馀憾哉正以守令不得其人百姓不堪其
命故也(同/上)
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是故民无废事而国无
卷五 第 36a 页 WYG0662-0447c.png
失利也故天子籍于币诸侯籍于食中岁之榖粜石十
钱大男食四石月有四十之籍大女食三石月有三十
之籍吾子食二石月有二十之籍岁凶榖贵籴石二十
钱则大男有八十之籍大女有六十之籍吾子有四十
之籍是人君非发号令收䆄而户籍也彼人君守其本
委谨而男女诸君吾子无不复籍者也(大学衍/义补)
自茶为官𣙜民私蓄盗贩皆有禁腊茶之禁尤严园户
困于径取官司并缘侵扰因陷罪戾至破产逃匿者岁
卷五 第 36b 页 WYG0662-0447d.png
比有之著作佐郎何鬲三班奉职王喜麟皆上书请罢
给茶本钱纵园户贸易而官收租钱与所在征算归𣙜
货务以偿追籴之费可以疏利源宽民力富弼韩琦曾
公亮然其策请于帝行之下三司议三司言茶课给本
收利所获甚微而烦扰为患园户输纳侵害日甚小民
趋利犯法益繁宜约岁入息钱之数均赋于民恣其买
卖所在收算而不给本钱遂诏弛旧禁俾通商利凡岁
输缗钱三十三万八千有奇谓之租钱与诸路本钱悉
卷五 第 37a 页 WYG0662-0448a.png
储以待边籴自是惟腊茶禁如旧馀茶肆行天下矣论
者又谓茶户困于输钱良民赋不时入刑亦及之商贾
利薄贩鬻者少必致岁额不登经费日蹙翰林学士欧
阳脩知制诰刘敞皆请除前令帝不听(会/编)
后汉南蛮传曰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其
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
后汉南蛮传曰高祖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秦地既
定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七姓不输租赋馀户乃岁入
卷五 第 37b 页 WYG0662-0448b.png
賨钱口四十
 
 
 
 
 
 
 钱通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