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886-05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钝吟杂录卷二
              常熟冯班撰
  家戒下
好伐恶者老子所谓代大匠斲也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朱夫子云君子之待小人不恶而严世有傲慢于此辈
者自以为严过矣严者须敬以处身
为善无他法但处心平易使常有喜气自然无不善
卷二 第 1b 页 WYG0886-0522b.png
天主教人言杀生无报应吾应之曰儒者方长不折草
木无知岂有冤报只自全其仁心而已王梵志云辛苦
因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判自取道何如
粗中者不可以诉情好奇者不可与虑事辩口者不可
与言理
凡为天下国家虽有善法美意行之必有次第不知缓
急先后则害事
廉者量多窄其病在酷而无所容所以清官无后为上
卷二 第 2a 页 WYG0886-0522c.png
不宽圣人所戒 君子不为不可继事有便于一时而
后世为弊者不可不知也
古人之善意可师也然临事亦须审其所急如南宋之
时岌岌将亡矣而儒者方讲井田封建岂当时所可行
耶又非薄管仲亦何益于事我读陈同甫文集未尝不
恨也君子使人也器之如管仲子产遇汤武岂不为贤
臣乎 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禽罪在嬖奚不在王良
儒者好言范吾驰驱而不计功业皆嬖奚而加之以愚
卷二 第 2b 页 WYG0886-0522d.png
者也此言非欲诡遇也正谓范吾驰驱非失禽之道也
使王良御后羿操弓虽若丘陵可矣儒者做事不来须
要还我一个嬖奚若只是自己无能则孟子之言非藏
身之地 儒者多言管仲诡遇非也五伯假之也正假
这个驰驱之法仁义是也管仲范吾驰驱而假者也
诡遇是决做不得的若使王良复为之亦恐不能善其
后东野之败驾可见矣我尝读史见小人之好为诡遇
者其后必有大败
卷二 第 3a 页 WYG0886-0523a.png
毋友不如己者取友之道也毋求备于一人使人也器
之为上之道也
君子有容人之量所以可重然有人焉不可情求不可
以理喻不可以势禦更不可利结此人之难容者也斯
人也所为如此不有人祸必有天殃且宜待其自及勿
与争也
小人之怒气衰则止惟君子之怒不可犯
终身让行不枉一舍此至言也荀子曰君子让而胜
卷二 第 3b 页 WYG0886-0523b.png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况于古人乎儒者曰三代已后无
完人后儒因之遂不肯学三代以后之事噫三代之事
其传者百不一存也不法后贤其于天下之事不知者
多矣
一家之人各以其是非为是非则不齐推之至于天下
是非不同则风俗不一上下不和刑赏无常乱之道也
李卓吾者乱民也不知孔子之是非而用我之是非愚
之至也孔子之是非乃千古不易之道也君君臣臣父
卷二 第 4a 页 WYG0886-0523c.png
父子子一部春秋不过如此
好今而不知古则俗知近而不及远则陋俗陋之人难
以语道矣
读古人之书不师其善言好求诡异以胜古人者愚之
首也
人有好事必成就之勿沮败也佐饔者尝焉我将获其

过情之事虽善不可为
卷二 第 4b 页 WYG0886-0523d.png
临事不可有成心然志于善不为恶其立志亦不可不
定也
为政不以方略而曰我不贵权诈此君子之过也戒谕
愈繁而民不从无权略也君子之有方略所以便民不
以诈也
盲者处平而不陷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危险是谓善
避其所短为人不可不自知其短
好更张者不知为政喜事者难与为善
卷二 第 5a 页 WYG0886-0524a.png
好以言欺人者无口者也言虽辩人不听之则辩无益
也言即诚人犹疑之如是则诚亦不行矣此与喑哑者

孟子曰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
与自杀之也一间而已呜呼辱人之父兄人必辱其父
兄今之好骂人者不思而已
近火先烧近水先湿好利之人不可近我必丧其利也
好伤人者人皆知避之矣不知好利之至未有不伤人
卷二 第 5b 页 WYG0886-0524b.png

好小利必有大不利
百里奚之功业远不如管仲孟子贤之却胜于管仲则
不免刻论此有说也使管仲当七国必并天下而王矣
然管仲得志则汤武之事其遂绝于后世乎汉唐以来
可见矣如萧何即管仲之亚也汉道不如三代孟子病
其如此故不得不痛抑之又商君之流皆自托于伯术
亦仲之流弊也孟子之言以救时也饭牛之污当时说
卷二 第 6a 页 WYG0886-0524c.png
客以自托者多矣孟子贤百里奚而辩之亦救时之论
耳宋人不知也
今之儒服者其为善也皆不取孔子之道而好言释氏
儒教衰矣儒教衰则生民受其弊此不在学释氏也好
善之念未尝忘于人心有释氏而不学儒也韩文公亦
自不得不辨学者能以儒道治天下齐家修身则不在
辨释氏儒者亦自有性命之学颜鲁公学道学释不妨
为忠臣为儒者
卷二 第 6b 页 WYG0886-0524d.png
君子之道即圣人之道也子产有君子之道四乃云子
产于道槩乎未有闻朱子之言我有所不敢信事上敬
行已恭养民惠使民义此四者终身由之亦恐未必能
尽不知朱夫子内省于此何如
杀人如草却买螺蚬放生以此为为善吾不解也近有
夺母弟之生业而饭僧以求福者此何心哉此何心哉
读书当读全书节抄者不可读
大儒之为义也苍生受其福小儒之为义也不惜其身
卷二 第 7a 页 WYG0886-0525a.png
以祸天下此不讲于义之过也此亦不读书之病
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故不更事者不能读书霍子孟
不学无术有才德者又不可以不读书
宋人不以读书为学故曰颜鲁公子产管仲不学不知
此诸君子者立身行已均天下治国家一块纯是读书
中来圣人极教人读书子路云何必读书夫子以为佞

儒有好学而不能立功立事者不是读书无益只是不
卷二 第 7b 页 WYG0886-0525b.png
会看书观其尚论古人处皆是以意是非不曾实实体
验如此则读书无益斯言也儒者必不信请以一事为
證只在论语注中也程子论讨陈恒乃曰上告天子下
告方伯其言甚正以实考之则是虚论夫子尚不能得
于鲁哀公能请之周天子乎当时无方伯不知程子欲
告何人恐不免要告晋人则夫子不能得于三家能得
于六卿乎三家甚苦陈恒自陈氏得政鲁人无岁不被
兵于讨陈恒则不可若晋之六卿其善陈恒也至矣岂
卷二 第 8a 页 WYG0886-0525c.png
可告乎又云率与国以讨之霸者为会盟有诸侯故能
搂诸侯以伐诸侯鲁人将与何国乎此并不曾实实考
究思量程子千古之儒宗我岂敢少之哉只于考论文
字少工夫大略近来儒者为正论多是硬板死局不考
实势所以做不得事小人苟且趋利诋薄大儒亦为儒
者有此一种议论与此辈作口实也 孔子云以鲁之
众加齐之半程子不曾思量耳齐之不与陈恒者则是
齐之义士其与陈恒者是小人怀其施惠而不知大义
卷二 第 8b 页 WYG0886-0525d.png
者也因齐之义士以伐其不义者正是王道非兵家较
力之说也
能修身则六亲宜之朋友敬之虽末世薄俗无害也能
齐家则上下有节衣食有度虽贫而不困也圣人之道
只在日用间
有所不为则人信之
多能鄙事则为人役亦要酌量艺之劳而贱者身之灾

卷二 第 9a 页 WYG0886-0526a.png
隐士不避贱业能自贵也有才能而自晦谓之隐无能
之人只谓之不肖
善人为善极有受用处无过一个心安
人畜守狗为人用也畏虎而恶之为其噬人也虎岂不
如狗乎先兄取人好虎而恶犬临难所以不救也我至
今以为叹
君子一饮一食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未有不让子路率
尔而对夫子哂之汉文即位东向让者三南向让者再
卷二 第 9b 页 WYG0886-0526b.png
礼也自藩王为天子可无让乎儒者讥之为不知礼矣
若如所论则一部仪礼大半是伪周公亦可讥乎
临大难当大事不可无学术
熟看廿一史便知自古天下之不治皆由于家不齐然
后可以看大学不然便以为架子说话
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孟子曰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有子曰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儒者务本只在这里做工夫去尽心则
卷二 第 10a 页 WYG0886-0526c.png
知性知性则知天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如此
便可以观心扩而充之便是尽心程子云本来性中只
有个仁义礼智何尝有孝弟这句话不晓得饭是米做
如此说本来混成无名无字又何尝有仁义礼智然程
子亦非无所见只是他不会做文字语言说得爽口便
有滞处学者当会他意思便晓得他不错
存心养性只在慎独工夫
卷二 第 10b 页 WYG0886-0526d.png
看朱夫子注易知王弼殊不济看诗却不如毛公诗是
八面看得活泼泼的朱子以文害词以词害志一肚皮
不信看得死了狭了便无用毛公虽不必尽得却有来
历说得开阔郑公亦无大发明朱夫子之易更胜似程
子他人非所论也朱子大略于文字处粗诗是一部文

初随俗看性理雅不服朱子后读朱子语类始知先儒
俱是天下第一等人但未免大醇小疵后儒专取他那
卷二 第 11a 页 WYG0886-0527a.png
小疵处便不好看可恨集性理的全无见识今日后生
轻躁非薄古人皆不知学问者也朱子引京房易传性
理疑似误字当时人不学如此
韩子爱今文而古之欧阳子爱古文而今之古之弊有
限今之弊不可胜言有心于古文者能稍变今日之俗
文易之以古则善矣虽然吾惧其不能行也古文之绝
已久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我爱其礼文章者儒教之
卷二 第 11b 页 WYG0886-0527b.png
饩羊也儒者恶文字恶读书恐天下之人皆化为市人
矣不读书何以知圣人之道不作文字何以教后人如
儒家语录率然之语往往意是而词有病后人读之误
认便害事不修文字也程子云做得文章好便是不幸
此只是为东坡而发不知有文章者未必知道知道者
却须能文孟子子思曾子文字俱好宋文不尚理所以
儒者不爱文
贾子过秦班孟坚正其失昭明选文遂去一篇古人文
卷二 第 12a 页 WYG0886-0527c.png
字好恶俱要论理如宋人则任意乱说只鍊文字谢叠
山文章规范犹非他专以诬毁古人为有英气此极害

君子见贤思齐如读春秋于易牙竖刁之事则当思贤
臣之言不用其祸如此王景略之于苻坚桓公之于管
仲是也如卫灵公之于史䲡则善矣读李习之幽怀赋
则当思韩门文字如此韩退之化也其有功于万世如
此读唐史见阳道州之事则当思谏臣之道不在屑屑
卷二 第 12b 页 WYG0886-0527d.png
言琐碎苟塞责以取厌人主如用宰相国之大事君子
去小人进国家存亡所关事无急于此者诸葛公云亲
小人远贤臣后汉所以倾颓是也裴延龄不为宰相道
州之力如此则读书有益若欧公上范司谏书苏公管
仲论皆不足取欧公读李翱文是一篇大关系文字但
云韩吏部得一饱而足非君子之言也吏部为人见唐
史文集具在岂不如习之乎欧公性不好善要求古人
过失说话带口病此是大过其去谗人佞夫不能一寸
卷二 第 13a 页 WYG0886-0528a.png
诬善游词君子勿为也
有一禅者好狎娈童又好赌博我讥之严武伯酷辨以
为禅者不妨其论甚高我不习禅不解也问之一法师
乃曰居士视此人所作是慧是痴若只是痴便做不得
我见其人两目有颣相法当淫乃自以为重瞳思做天
子尤可怪
福德报应之书颇多肤浅然尝读之使人多发善念亦
养心之一助
卷二 第 13b 页 WYG0886-0528b.png
米元章论书不喜颜鲁公正书苏子瞻论文不喜扬子
都听他不得
儒书尚实行不离日用欧阳子云圣人教人性非所急
不知日用间喜怒哀乐那一件不是性修道之教教个
甚么
不爱人不仁也不知世事不智也不仁不智无以为儒
也未有不知人情而知性者
张子言无极即在鹅湖所言太极内亦不曾差只是意
卷二 第 14a 页 WYG0886-0528c.png
见不同耳如列子更增出许多层数亦不差只是易所
谓太极凡看异说如译语人晓得不同处未尝不同便
会看书省却许多诤论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君子之戏如虚舟之触可喜也而
不可怒戏语毋伤人心人有所讳不可不避好讦人之
讳忌祸之道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事之难者也若晓得人所不欲已
虽不以为苦亦不得施于人方是恕
卷二 第 14b 页 WYG0886-0528d.png
小人做恶事只是见事不透君子为善只是看理透看
理不透虽有善意往往成了不美之事
持论刻则使人不乐为善
小人无所容君子惧不免如此未有不败者也
我目所见二君子皆不得中道赵侪鹤不容小人黄石
斋不容君子二君俱不可居上者也不宽也惜乎君子
也未闻孔子之大道也
读书须求古本近时所刻多不可读
卷二 第 15a 页 WYG0886-0529a.png
不学道而好仁不妨忠厚不学道而好义必忮恶皆愚
也而有分别
儒者只说是非不论利害是大病利天下者是也害天
下者非也是非莫大于此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毋使人以所不知所不能
开卷疾读日得数十卷至老死不懈可曰勤矣然而无
益此有说也疾读则思之不审一读而止则不能识忆
其文虽勤读书如不读也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
卷二 第 15b 页 WYG0886-0529b.png
自富经史大书只一遍读亦不尽
少壮时读书多记忆老成后见识进读书多解悟温故
知新由识进也
尝读文中子问诸葛孔明能兴礼乐否先君子曰上下
和辑是乐朝廷军旅有制是礼又尝问曾子一贯先君
子曰曾子孝于时闻之悚然后更读孝经大学遂无疑
正心诚意至德要道只是这个先君子学识如此而作
墓志者殊未及
卷二 第 16a 页 WYG0886-0529c.png
书是君子之艺程朱亦不废我于此有功今为尽言之
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
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
宋人用意用理则从心所欲不踰矩因晋人之理而立
法法定则字有常格不及晋人矣宋人用意意在学晋
人也意不周匝则病生此时代所压赵松雪更用法而
参以宋人之意上追二王后人不及矣为奴书之论者
不知也唐人行书皆出二王宋人行书多出颜鲁公赵
卷二 第 16b 页 WYG0886-0529d.png
公云用笔千古不变只看宋人亦妙唐人难得也蔡君
谟正书有法无病朱夫子极推之锥画沙印印泥屋漏
痕是古人秘法姜白石云不必如此知此君愦愦黄山
谷纯学瘗鹤铭其用笔得于周子发故遒健周子发俗
山谷胸次高故遒健而不俗近董思白不取遒健学者
更弱俗董公却不俗 虞世南能整齐不倾倒欧阳询
四面停匀八方平正此是二家书法妙处古人所言也
欧书如凌云台轻重分毫无负妙哉欧虞一片神骨极
卷二 第 17a 页 WYG0886-0530a.png
有作用倚墙靠壁便不是欧虞巙巙子山一流人有墙
壁所以不好姜立纲尤俗
恶人必有天报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我耳目所闻见
多矣灼然不谬不可不知恶人有隐德好人有隐恶其
报更有甚者
子孙有一贵人不如有一君子生一才子不如生一长

处大变与恶人遇当有逊避之道不在悻悻求死临大
卷二 第 17b 页 WYG0886-0530b.png
节而不夺是也求死非也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也
孟子曰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中庸曰天
下国家可均也中庸不可能也观于管子可见矣然天
下不均社稷不安以为君子中庸之道我不信也孟子
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一段看差了极误事孟子却
不差儒者差耳
君子失之野宁失之文弑父与君而不知其恶亦从一
个野中来野便无礼无礼则无所不至失之文做恶来
卷二 第 18a 页 WYG0886-0530c.png
便有阂手处
进德修业只懈怠处便是堕落处
好言所不知自欺也因以欺人德之弃也君子戒之
不学而思遂成僻见见处坚固入道之路绝矣今有人
焉程子尚是也聪明人用心虚明魔来附之遂肆言无
忌至陷王难今有人焉金若采是也儒者言学佛如此
二人之误当自提省不可像了他扶鸾降仙道家戒之
决不可为惹魔也金若采全坏于此
卷二 第 18b 页 WYG0886-0530d.png
少欲则易足易足则身心安乐此是真受用
人之多欲如火伏于薪下纤红透风则洞然不可扑灭
一事引起则诸恶俱发须要铲去其根方妙
血气盛时起恶念做恶事却把捉得住但存心好善便
不难及至血气既衰从前习气一时俱到便把捉不住
此是自家实实体验来他人所不知这个只为心体不
明从前只是强制所以如此
劝人为善不要把苦的劝他至于劝老人不可不先安
卷二 第 19a 页 WYG0886-0531a.png
他强他便不好
初看程夫子说英气害事意不以为然后读朱夫子纲
目多不合处似乎议论过当朱夫子自云和气少始知
只此便是英气害事
礼者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生于人心者也荀子言
性恶便不知礼他不过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一转便
为李斯
家不齐多由女人女人最难安放
卷二 第 19b 页 WYG0886-0531b.png
儒教说话须要徵于文献做事须要读书与释教不同
儒者不知看书多可笑处譬如论语云治国其如视诸
斯乎指其掌中庸云治国其如视诸掌乎省文也岂可
曰仲尼不曾指其掌乎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儒者乃讥子贡曰不能如曾子之唯记有详略安知子
贡不曾唯按此书语气亦不消唯曾子曰唯门人能问
之子贡若未达如何不问此等皆是宋儒病处
孟子极近人情与迂儒不同
卷二 第 20a 页 WYG0886-0531c.png
苏子瞻韩文公碑妙矣然有一句不好走僵湜籍也如
赞孔子云走僵颜闵便非好话即赞苏公走僵少游鲁
直可乎皇甫持正之文张文昌之诗亦岂易言
诗文风刺须有为而发若无端乱说一味骂人便不是
人臣讽谏做不得家常说话有时一发则使人感动程
子之讲书吾所不取如此能使人主生厌好于本文外
生意尤不可
子路曰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治赋如此千古以来诸葛
卷二 第 20b 页 WYG0886-0531d.png
孔明庶几似之不知管仲如何宋儒看得轻只是不晓
事曾西云曾子畏子路朱夫子亦云孟子敬子路子路
不知是何等人曾子畏他宋儒却为要尊曾子苦苦排
抑他宋儒不知不敬子路便是不学曾子当时门人不
敬子路夫子亦不然看书时须自省如此大是无谓便
是宋儒心不正处
君子当末世自然不敌小人合君子以攻小人不胜败
坏了国家大事这个便是党好君子恶小人公也非党
卷二 第 21a 页 WYG0886-0532a.png
也相攻以误事便为党不可不知
 
 
 
 
 
 
 
卷二 第 21b 页 WYG0886-0532b.png
 
 
 
 
 
 
 
 钝吟杂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