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 第 1a 页 WYG0886-047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八
            明 胡应麟 撰
  玉壶遐览三
神仙家名号相类者最易混淆赤松子本黄帝时雨师
 吾邑黄初平得道后慕古赤松因易此名世遂以初
 平为赤松子刘孝标博洽冠世亦以金华赤松子为
 雨师盖止据列仙传言之而神仙传或未睹也葛稚
卷二十八 第 1b 页 WYG0886-0471d.png
 川当晋过江时与孝标相去不远唐前书无刻本所
 篹神仙传或未行于时故孝标未及睹之又唐张蕴
 得仙慕古洪崖因自号洪崖子神仙通鉴遂以为古
 洪崖姓张考洪崖传称尧帝时已三千岁然则唐
 虞以前安得后世之姓耶此二事绝类可发一笑端
又初平兄初起后亦改名鲁般盖兄弟皆袭古神仙名
 鲁般世知其匠巧而不知亦得仙者见神仙通鉴妙
 思通灵故附于至道未必长生也公输班与墨翟竞
卷二十八 第 2a 页 WYG0886-0472a.png
 巧见战国子书考墨子绝不及神仙事然道家率以
 为得仙太平广记御览皆载之抱朴子引墨子七变
 法诸幻化之术总之方士依托也(又有墨子枕中/记考见经籍考)
王乔尤易舛淆古今未有了此者杨用修王元美卮言
 俱以为有二人余别考得三人自谓足据近复忆之
 误也仙家王子乔传子乔即太子晋字子乔(一云名/乔字子)
 (晋/)遇浮丘公授以至道于缑山乘鹤上升时人观者
 咸曰王子登仙遂言曰王即吾姓因遂称王子乔并
卷二十八 第 2b 页 WYG0886-0472b.png
 叶县为令飞舄之王乔柏人为令食芝之王乔其为
 三人无疑余旧常载之史书佔毕中然三代前以子
 系字者尚希而是时即太子亦称王子其谓王子乔
 者犹云太子晋尔未必字为子乔也既周太子自应
 姬姓何得以为氏王传中王即吾姓之云盖不得王
 子二字之义而强为兹说以傅会之耳今诗家称子
 晋者亦非(二王乔并载/后参阅自明)
王乔者河东人也汉明帝时为尚书郎出为叶县令后
卷二十八 第 3a 页 WYG0886-0472c.png
 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乔曰天帝独
 召我耶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宿昔葬于城
 东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百
 姓为之立庙号叶君祠吏人祈祷无不如应若有违
 犯者立见祸云云
王乔犍为武阳人也武阳有北平山在益州南一百四
 十七里高一千二百丈上有白虾蟆谓之肉芝食者
 长生非仙材灵骨莫能致也乔好道望山朝拜积十
卷二十八 第 3b 页 WYG0886-0472d.png
 馀年登山感致因得食之身轻力倍行及走马后为
 柏人令遂于东瓘山得道今武阳有乔仙祠王乔有
 三同姓名有太子晋王乔有叶令王乔食肉芝王乔
 乃蜀中神仙也右见太平广记其谓三人亦不详考
 王子乔非王姓也(名疑云即封禅书王伯侨麟/按封禅书作正伯侨非王姓)
又御览剑解门引道经云王子渤海之冢剑鸣空椁王
 乔景陵之墓剑飞冲霄王子者曾诣钟山获九化十
 变经以隐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一旦疾终营冢渤海
卷二十八 第 4a 页 WYG0886-0473a.png
 山夏襄时有发王子墓者一剑在此寝上自作龙鸣
 人无敢近后亦失所之王子乔墓在景陵战国时复
 有发其墓者见一剑人适欲取视其剑忽然上飞去
 王子乔事旧说浮丘公携与乘鹤共登嵩山此事又
 不同解化时年正十五六云云按此子乔剑解事颇
 新僻并著之此所称王子不知何人其剑解亦与子
 乔相乱不可不知(路史云王子乔名超古字/开山尤为奇僻并附记)
汉有二王褒一字子渊武帝时人即上圣主得贤臣颂
卷二十八 第 4b 页 WYG0886-0473b.png
 者末谓奚必偃仰屈伸若彭祖噫吁呼吸如乔松哉
 盖讽武帝之学仙其识趣非道家者流也一字子登
 元帝时人遇华山异人得道治王屋山号清虚真人
 又后周王褒字子渊唐人避高祖讳易为子深亦能
 文章工诗是有三王褒也然后汉郊祀志又有王褒
 姓名非武元二帝时以文学道术显者是汉自有三王
 褒也(又王母侍女王子登/亦仙人名与字同者)
二张衡俱后汉人一字平子以文章名世而精心艺术
卷二十八 第 5a 页 WYG0886-0473c.png
 作浑天仪等世以为圣人一字灵真天师张道陵长子
 灵帝徵为黄门侍郎不就与妻卢氏并得道白日飞
 升此二人亦易混淆一升仙一称圣其时又酷相近
 然隋时又有张衡即杨广遣害文帝者总之有三与
 三王褒绝类云(郊祀志中王褒乃带剑/入庙者亦妖妄之属也)
仙鉴注称衡一字子平颇精玄象学道继出事汉为陇
 西刺史迁侍中此必后汉列传中张衡道家者流不
 能辨而以为张道陵之子也子平即平子倒之为子平
卷二十八 第 5b 页 WYG0886-0473d.png
 耳(仙鉴又有宫嵩盖即后汉/书于吉弟子宫崇宗讹也)
二王贾一从仙人胡母丘力君服神芝得道见真仙通
 鉴一幼引诸父观真龙者见太平广记古今说海
二刘商一唐诗人作胡笳十八拍者见纪事品汇乐府
 诸书一中山靖王后举孝廉出仕因学道得仙见太
 平广记神仙类仙鉴以得仙者即唐诗人恐误然广
 记亦录唐刘商(必有/一讹)
二马自然一马湘字自然一姓马名自然见太平广记
卷二十八 第 6a 页 WYG0886-0474a.png
 及仙鉴等又女仙有谢自然见续仙传仙鉴又有贾
 自然
二朱孺子疑一人一服菊花一服枸把俱得仙见仙鉴
三谢稚坚一与葛玄相随一在鹿迹洞一服茯苓度世
 皆仙人也真诰注以为一人三出世耳
二楚康王一名昭以鲁襄公二十一年卒见春秋一秦
 灭六国后得仙今庐山康王谷是也周有二定王鲁
 有二文公楚有二怀王康王得仙者前怀王后也匡
卷二十八 第 6b 页 WYG0886-0474b.png
 续居庐山匡俗字子希居覆笥山二字音相近今诗
 家互用非是
二曹休俱魏宗室一仕晋为史官齐梁间或处朝列得
 神仙之道多游江湖间见神仙感应传干涛下太平
 广记四十二卷引之以僻甚详识此一即魏将然仙
 鉴又有曹德休见十九卷注引王元芝传云西晋太
 史盖即此人也
二施肩吾一中晚唐间诗人一撰钟吕传道集仙鉴以
卷二十八 第 7a 页 WYG0886-0474c.png
 为即吕弟子按吕晚唐人则其弟子未必能诗恐当
 为二人
二张芝一汉张道陵女得仙者一草圣亦汉人道陵女
 见仙鉴
唐张碧欲配李白故字大碧已极可嗤真仙通鉴又有
 张白字虚白亦能诗天才敏赡数日间赋武陵春色
 诗三百馀首尤可笑也然宋宣和时又有张致祥名
 虚白亦得仙谓即张白后身益奇矣
卷二十八 第 7b 页 WYG0886-0474d.png
二葫芦生一见酉阳杂俎一见李邺侯传并异人并无
 姓名一人耶二人耶不可晓也
仙鉴有许鹊又有许碏非二人也即一人讹为二耳见
 唐诗纪事及诗话总龟
弇州五秩初度次公以洪崖移居图来寿长公跋云此
 唐张氲先生非古青城仙伯也李邺侯留客尝称洪
 崖先生过人皆笑之夫以为古青城仙伯则诞以为
 张氲先生不足诞也邺侯自灵武功成后失不匿迹
卷二十八 第 8a 页 WYG0886-0475a.png
 耳不然安知邺侯不为真而先生不为诞耶云云
按右长公跋最有妙理真仙通鉴氲传末引太平广记
 云唐宪宗时韩愈谪潮州行次商山有甥慕云水得
 道久不知所之忽迎立马前送至邓州曰某师在此
 山玄扈倚帝峰为东园公柔金水玉作九华丹火候
 精微难于暂舍请从此辞问其师曰洪崖先生也
丹霞翁曰洪崖先生闻于古洪崖子于唐其为二人明
 甚然洪崖子者玄宗亦尝称先生矣韩甥所遇果何
卷二十八 第 8b 页 WYG0886-0475b.png
 人耶然则宪宗时氲尚隐商山韩湘从而师之况泌
 当肃代际与氲游往何足怪者考氲传尸解于天宝
 四年又八月复尸解于晋州禄山之乱以灵响助肃
 宗似在泌前然泌以童子见赏玄宗世氲于开元七
 年应召未始不相及也李肇国史补诬昌黎登华阴
 事又以此为长源累野史不可凭且可畏哉
传又称氲居豫章洪崖山有石矶曰洪崖钓台石池曰
 洪崖砚池氲自称洪崖子玄宗称之曰洪崖先生其
卷二十八 第 9a 页 WYG0886-0475c.png
 著耀当时若此邺侯不应引古洪崖时人亦不应疑
 留宿者为古洪崖仙人也缘泌始谓麻姑送酒而继
 有某侍郎索盒故时人传以为讥然安知非野史家
 润饰为此耶
洪崖先生传云洪崖先生者或云黄帝之臣伶伦也得
 道仙去姓张氏帝尧时已三千岁矣陶弘景真诰云
 洪崖先生今为青城洞真故青城山有洪崖司马天
 师五岳朝仪云青城山洞周回二千里昔洪崖先生
卷二十八 第 9b 页 WYG0886-0475d.png
 服琅玕花隐去代为青城真人据此则古洪崖治青
 城山甚明然传又云洪崖山在豫章之西山有仙坛
 临井上为洪崖炼丹处五舂臼色渥如丹各圆深二
 尺馀为洪崖炼药处则又似言豫章何耶盖青城为
 古洪崖所理无疑而豫章则唐张氲先生隐处也或
 疑洪州是开皇时改号在唐前然则豫章固旧有兹
 山张氲𨼆焉而井臼则氲之遗迹无感也设帝尧前
 安有张姓其谓张姓者断因唐之洪崖而讹矣
卷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0886-0476a.png
仙家好古者盖莫如张洪崖传称天下名贤与氲游皆
 以古物为赠开国公李太子一遣书曰仆闻先生有
 好古之癖钦仰之久近有张生者晋司马华九世孙
 不远千里以孔子木履一枚见遗云传宝已二百年
 观其先圣所践之物非敢匿之用是驰献太子洗马
 田游岩赠尹喜龟王戎如意杖侍御史郭翰赠王烈
 石髓孔子二仪履杨炯赠孔子石砚扬雄铁砚僧惟
 恭赠筇竹杖杨齐哲赠嵇康锻锤陈平秤僧元亨赠
卷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0886-0476b.png
 谢灵运须数茎僧智远赠蔡邕焦尾琴葛洪刮药篦
 翛然赠迦叶陀头钵秦庄赠河上公注五千言草本
 刘守章赠四皓鹿角枕司马子微赠淮南王药臼杵
 周子恭赠古帝王图一卷节度使张守圭赠海虾蟆
 牙长一尺八寸魏肃赠陶潜鸣琴芙蓉冠刘长新赠
 王乔笙云云据传氲所得物其荒唐至不可言世人
 顾以邺侯一盒为诞何耶氲以道术动当时所交皆
 海内名流邺侯少即好道宁有不与游处者长公虽
卷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0886-0476c.png
 偶尔戏笔考之则邺侯之真氲之诞若符节合有是
 哉
宾退录云吴虎臣于唐异闻集所载开元中道者吕翁
 经邯郸道上邸舍中以囊中枕借卢生睡事谓此吕
 翁非洞宾自序以为吕渭之孙渭仕德宗朝今曰开
 元中则吕翁非洞宾无可疑者而或者又以为开元
 恐是开成字亦非也开成虽文宗时然洞宾此时未
 可称翁本朝国史称关中逸人吕洞宾年百馀岁而
卷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0886-0476d.png
 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至陈抟室若以国史證
 之止云百馀岁则非开元人明矣雅言系述有吕洞
 宾传云关右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值巢贼为梗携
 家隐居终南学老子法以此知洞宾乃唐末人此皆
 吴说萧东夫吕公洞诗云复此经过三十年唯应岩
 谷故依然城南老树朽为土檐外稚松青拂天枕上
 功名秖扰扰指端变化又玄玄刀圭乞与起衰病稽
 首秋空一剑仙第五句误用吕翁事又唐逸史程乡
卷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0886-0477a.png
 永乐两县连接有吕生者居二邑间为童儿时畏闻
 食气惟食黄精日觉轻健耐风寒见文字及人语率
 不忘母及诸妹每劝其食不从后以猪脂置酒中强
 使饮生方固拒已嘘吸其气忽一黄金人长二寸许
 自口出即仆卧困惫移时方起先是生年近六十鬓
 发如漆至是皓首恨惋垂泣再拜别母去之茅山不
 知所终此又一人也何神仙多吕氏乎右俱宾退录
 语然神仙家又有吕志真又有吕恭吕大郎俱得道
卷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0886-0477b.png
 长生见仙鉴盖不止前数人也(又吕尚亦尸解棺/中惟六韬见仙鉴)
仙鉴钟离传称权仕汉为谏议为大将皆附会旧史人
 名极可笑予已辩之丹铅新录中考神仙家又有钟
 离简兄弟亦汉时人皆得仙又钟离安晋时人许旌
 阳弟子亦得仙权后改名觉字寂道尝自称天下都
 散汉见宣和书谱元人传奇因讹为汉钟离今遂舛
 谬相承不知汉时得仙者自是钟离简晋时得仙者
 自是钟离安于钟离权悉无与也权自显于宋世
卷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0886-0477c.png
 王定国尝与游王老志为其弟子盖宣和间人恐亦
 非唐人也
生在儒家偶太平元纁重滞布衣轻谁能世路趋名利
 臣事玉皇归上清右李升诗元白仝时人近吕纯阳
 传谓此洞宾作非然唐诗纪事亦不收此诗因录之
自王重阳全真教行而赵昌父选唐绝尤延之纪唐诗
 皆取钟吕作世遂亡弗以二子为唐人者以余考之
 吕盖五代人而钟显宋世其不得为唐人一也何以
卷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0886-0477d.png
 明之钟吕传道集称施肩吾撰肩吾中唐后人于吕
 为前辈不应为其弟子藉令受道之士齿非所拘则
 唐人之好奇语诞什倍宋时如玄怪杜阳异闻甘𦠆
 之类往往假称神怪以自发其词而吕之显迹宋世
 妇人童子稔能传述胡唐之小说无片词及之仅传
 道一集耶此其不得为唐人一也(钟吕显迹宋世则/国史及宣和书谱)
 (及夷坚志诸家小说/纷然备载唐绝不闻)又太平广记采摭累朝小说数
 百家至唐人撰述宋初存者什九亡弗备收如神仙
卷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0886-0478a.png
 一类卷至数十即杜子春辈之无稽纪录不遗乃钟
 吕传道集竟不见采考之总目亦无其名其书虽见
 于文献通考而刘煦旧唐书志中不列则其伪作而托
 名肩吾无可疑者此其不得为唐人二也(传道录必/宋人因吕)
 (显著后托名肩吾姓氏或其人与施名姓相同/撰述此书世人遂妄传唐世作通考后出故也)
钟之诗可见者惟二绝句吕之诗可见者仅一绝一律
 然尤延之所采竟不知得之何书赵昌父又因延之
 计敏夫纪事又本之尤赵而元好问鼓吹一律又不
卷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0886-0478b.png
 审得之何书者也然则三绝一律庸知非钟吕宋时
 之作诸公因其自称唐人故从而汇之于唐耶庸知
 非当时因二公显迹而好奇者托附其名好事者遂
 目为其作耶(观虞伯生麻店一诗滕玉霄访友一/诗当时皆以为吕作则他可例见矣)
考吕之显迹五代见于杂说者其句有饮海龟儿人不
 识烧山符子鬼难看见于诗话者其句有一粒粟中
 藏世界半升铛里煮山川似是本诗而朝游北海暮
 苍梧亦可信者然皆五代小说所载也(传灯谓见黄/龙恐僧家附)
卷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0886-0478c.png
 (会不/足信)钟之诗句可徵者莫厌追欢笑语频一首然仅
 宣和书谱及之也自馀吕之显迹几遍天下率宋南
 渡以前钟之显迹惟王定国一书及王老志为弟子
 耳其谓钟为吕师止宣和书谱一言馀虽吕自言未尝
 数数也宾退录引宋朝国史载关中逸人吕洞宾年
 百馀岁状如婴儿时至陈抟室据国史宋得天下距
 五代又数十年此日才云百岁则洞宾之为五代时
 人灼然可见而施肩吾传道集之赝不加辩而自明矣
卷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0886-0478d.png
 (陈希夷亦载吕/与宋初国史仝)
 
 
 
 
 
 
 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