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886-039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二
            明 胡应麟 撰
  华阳博议上
累世不能穷其学当年不能䆒其礼仲尼之博也而以
 防风肃慎商羊萍实诸浅事当之则仲尼索隐之宗
 而语怪之首也秦汉以还家相沿袭荒唐悠谬此类
 实繁神异洞冥拾遗杂俎之属率假托名流恣言六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886-0396d.png
 合要之庄列山海实始厉阶浸淫大洞竺乾诸部极
 矣
学问之途千岐万轨约其大旨四部尽之曰经曰史曰
 子曰集四者其纲也曰道曰事曰物曰文四者其撰
 也道多丽经事多丽史物多丽子文多丽集经难于
 精史难于覈子难于洽集难于该四者之中各为门
 户古今鸿钜罕得二三大都上资天授下极人功纤
 毫弗备尚属望洋咫尺未跻犹为止篑此其难也经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886-0397a.png
 之流别爰有小学史之流别爰有诸志子之流别爰
 有众说集之流别爰有类书凡此数端蹊径尤广昔
 人专一往往终身间遇兼长要非世用若贯穿玄宗
 融镜内典求之方外时有其人文士儒流涉猎而已
六经之学广大闳深历世名儒第专其一有博于易者
 有博于书者有博于诗者有博于礼者有博于春秋
 者有博于尔雅者施孟梁京诸人博于易者也伏夏
 周刘诸人博于书者也齐鲁毛韩诸人博于诗者也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886-0397b.png
 戴曹贺贾诸人博于礼者也公榖邹夹诸人博于春
 秋者也刘郭张曹诸人博于尔雅者也若马融郑玄
 贾逵王肃刘炫崔浩颍达德明数子诸经并释六籍
 兼该义或未精博斯称极宋世钜儒精于析理博匪
 所先新安后出兼综二家既精且博矣(宋世博于经/学亦不乏人)
 (此举/其重)
诸史之文汪洋浩瀚材质所诣咸自名家有博于正史
 者有博于杂史者有博于古史者有博于今史者左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886-0397c.png
 氏马迁班固范晔诸人博于正史者也刘向崔鸿高
 峻乐史诸人博于杂史者也谯周苏辙刘恕罗泌诸
 人博于古史者也蒋乂苏冕王圭李焘诸人博于今
 史者也治史则杜元凯之于春秋张守节之于史记
 颜师古之于汉书裴松之之于三国子玄之通君实
 之鉴伯恭之节元晦之纲综兼诸史并以博称他如
 两司马(彪/贞)刘氏父子(显/臻)弟兄(敞/攽)历世有人未易枚举
子则有博于儒者墨者法者名者辩者杂者兵者农者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886-0397d.png
 术者数者荀况扬雄诸人儒之博者也宋翟田俅诸
 人墨之博者也管仲韩非诸人法之博者也公孙魏
 牟诸人名之博者也邹衍惠施诸人辩之博者也吕
 韦刘安诸人杂之博者也孙武尉缭诸人兵之博者
 也范胜贾协诸人农之博者也张衡郭璞诸人术之
 博者也京房管辂诸人数之博者也漆园之评道术
 太史之论六家班氏之列九流任宏之录四种稚川
 之篹仲容之钞克构之林子原之辩皆博于子者与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886-0398a.png
集则有博于骚者赋者诗者文者屈宋唐景诸人骚之
 博者也扬马班张诸人赋之博者也曹陆杜韩诸人
 诗之博者也任沈王骆诸人文之博者也彼皆目下
 十行胸罗万卷旁蒐广撷集厥大成名世之称良非
 袭取若刘协之文心兼该体要钟嵘之诗品历溯渊
 源萧统之铨择镕鉴古今李善之注释详备颠末以
 至虞世南之采辑词章许敬宗之蒐罗艺馆李明远
 之英华郭茂倩之乐府大溢千卷小逾百轴其皆博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886-0398b.png
 于集者与
经之纤赜而难明者莫大于小学小学之中又有博于
 文者义者音者迹者考者评者子云叔重阳冰楚金
 博于文景纯介甫农师元泽博于义野王德明休文
 才老博于音怀瓘永叔景伯明诚博于迹元章长睿
 世昌顺伯博于考嗣真虔礼彦远九成博于评总之
 杨许顾陆覈字之源者也张李米黄研字之用者也
 杨许不明八法张李靡达六书米黄罔会七音顾陆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886-0398c.png
 罕窥四体至徵奇辩怪若嵇康束晰又自名家即小
 学一端门径十数古今博洽蔑能相兼其可易哉
史之繁重而难悉者莫大于诸志诸志之中又有博于
 星历者方舆者氏族者职官者礼乐者刑法者钱赋
 者艺文者张衡崔浩刘炫祖晅博于星历郭璞陆澄
 贾耽李昉博于方舆王弘僧孺李守林宝博于氏族
 张说蒋乂杨侃李焘博于职官蔡邕徐坚荀勖陈旸
 博于礼乐杜预牛弘高颎窦仪博于刑法桓宽刘晏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886-0398d.png
 田况洪遵博于钱赋刘向王俭任昉柳𧦬博于艺文
 总之又有博于古者博于今者如郑樵五略第述前
 朝张说六官特详近典君卿贵与庶几兼得之矣
子之浮夸而难究者莫大于众说众说之中又有博于
 怪者妖者神者鬼者物者名者言者事者齐谐夷坚
 博于怪虞初璅语博于妖令升元亮博于神之推成
 式博于鬼曼倩茂先博于物湘东鲁望博于名义庆
 孝标博于言梦得务观博于事李昉曾慥禹锡宗仪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886-0399a.png
 之属又皆博于众说者也总之脞谈隐迹巨细兼该
 广见洽闻惊心夺目而淫俳间出诡诞错陈张刘诸
 子世推博极此仅一班至郭宪王嘉全搆虚词亡徵
 实学斯班氏所以致讥子玄因之绝倒者也
集之靡冗而难周者莫大于类书类书之中又有博于
 名物者典故者经史者词章者刘峻之类苑徐勉之
 华林博于名物杨亿之元龟李昉之御览博于典故
 乐天之六帖景卢之法语博于经史敬宗之玉彩李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886-0399b.png
 峤之珠英博于词章总之则玉彩珠英六帖法语之
 属博于文御览元龟类苑华林之属博于事欧虞祝
 谢兼载事文杜郑马王独详经制大抵书以类称体
 多沿袭创造之力刘徐实难考究之功马郑为大至
 纤微曲尽毫末咸该即陆澄王摛并操觚翰未必亡
 憾也
夫小学经也而子错焉诸志史也而经错焉众说子也
 而实史且经集错焉类书集也而称子又经史错焉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886-0399c.png
 故其学各有专门也
总之史出于春秋礼乐史则经也子出于大易论语子
 亦经也集出于尚书毛诗集又经也百家之学亡弗
 本于经也一以贯之古今仲尼而已
三代下儒术之显有出荀况仲舒王通韩愈乎然荀述
 礼乐董究天人王拟六经韩起八代其学皆极博也
 文章之显有出左氏屈原司马杜甫乎然左穷九丘
 屈罗万汇马探千古杜总百家其学皆极博也至于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886-0399d.png
 宋文盛于辞儒壹于道矣(左氏或云非倚相然左传/国语之宏富春秋博学之)
 (士当为/首称)
老氏所贵虚无静默然周室聃为藏史特富典坟至庄
 列诸篇恣谈百氏抑何浩瀚亡际也释氏扫除文字
 一切俱空而西天经教品目之繁不可亿举阿难独
 以多闻为佛上首其人岂遂出唐宋诸儒下哉世恒
 以儒术寡要少功即今中国二藏之文总踰万卷彼
 其所谓无所谓空顾安能离博也第吾儒所博者实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886-0400a.png
 二氏所博者虚弗可同年语矣
道之博于经方且饶论述者汉河上公张道陵阴长生
 王方平于吉宫崇刘政茅盈司马季主淳于叔通晋
 葛玄鲍靓宋陆修静齐陈显明梁章处玄魏寇谦之
 后秦王嘉唐司马承祯张果张氤叶静能罗公远王
 远知徐灵府成玄英文如海钟离权胡慧超吕岩马
 湘蜀杜光庭宋陈抟张伯端薛道光白玉蟾林灵素
 王中孚元马珏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方平汉时/孝廉显于唐)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886-0400b.png
 (世/)
释之博于经典且富辩才者汉摄摩腾竺法兰吴康僧
 会晋支道林道安惠远法护法深世友宋惠通僧悯
 求那跋摩齐僧嵓梁宝志传翕法畅四公惠皎僧祐
 惠敏宝唱法云陈洪偃真观秦鸠摩罗什昙无忏昙
 摩忏佛陀耶舍僧肇道融昙摩流支智猛僧伽提婆
 周静霭卫元嵩隋智果彦琮唐玄奘法林惠琳玄琬
 玄祎一行宗密道宣道世慧忠智𧦬窥基流志玄觉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886-0400c.png
 志升澄观神邕杜顺法藏智顗法海义净务静慧旻
 五代义楚赞宁宋惟白道通宗杲了元克勤契嵩延
 寿道成慧邃正受道显宗永智圆道济元明本真觉
 如意念常(诸方外士但据传记中有著述或以博洽/名者惠能希运从谂义玄等虽或有经解)
 (以禅故不列诗词/显者亦载别条)
文士儒流博通二典者汉淮南王东方朔魏伯阳徐景
 休刘向王褒严遵襄楷魏何晏王肃徐邈任嘏晋羊
 祜钟会向秀嵇康王弼王烈王衍王戎郭象郭璞孙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886-0400d.png
 绰孙澄张湛张凭谢安谢尚乐广卫玠刘惔葛洪齐
 张融顾欢梁陶弘景周弘正唐孙思邈王方庆颜真
 卿张志和樊宗师陆希声施肩吾王松年李泌李荃
 罗隐沈汾刘商王睿宋欧阳修王安石郭忠恕张君
 房苏辙王敷曾慥彭晓乐史刘泾吕惠卿叶梦得林
 希逸程大昌诸人皆综贯道书者也(诸人多据史传/及著述行世者)
 (下仿/此)
汉傅毅牟融桓谭竺融晋许询殷浩孙绰习凿齿宋范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886-0401a.png
 泰罗含宗炳雷次宗何尚之何承天颜延之刘澄之
 王僧孺刘义宣齐张融周颙萧子良明僧绍梁沈约
 刘协裴子野阮孝绪刘之遴徐孝克元魏崔敏北齐
 颜之推周甄鸾王巾陈徐陵江总隋卢思道虞世南
 唐褚亮萧瑀王维王缙梁肃李蘩白居易柳宗元李
 通玄李师正裴休房融刘轲李俨宋杨亿杨杰王古
 王随晁迥井度苏轼李邴王安石黄庭坚张方平李
 遵最张商英张九成诸人皆覃研释教者也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886-0401b.png
历世文人学士有功经术者汉刘向刘歆杜钦杜邺匡
 衡谷永班固蔡邕三国王粲刘桢何晏谯周韦昭陆
 绩六代嵇康陆机戴逵孙绰千宝傅玄葛洪徐广何
 承天裴松之顾野王萧子显唐王勃颜籀韩愈李翱
 卢仝刘轲宋欧阳修司马光三王(安石/回敷)三苏(眉/山)二刘
 (敞/攽)二叶(梦得/适)李觏吴棫宋祁陆佃郑樵董逌陈傅良
 杨万里元吴澄吴莱刘因柳贯黄溍赵汸胡长孺吴
 师道等虽浅深纯驳造诣各殊皆著述可徵有功经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886-0401c.png
 学者也(汉唐宋世文士通经术者尚众此但据其名/字烜赫著述盛行者丘明仲舒辈虽文章名)
 (世而经术专门故/不槩列他率仿此)
古今人主才美之盛盖无如梁武者阴阳算历奕射琴
 书靡不冠代而赋诗谭道徵事缀文每出一长辄与
 专门名世并驱至著述之饶尤为惊绝经则九经义
 疏二百馀卷三礼断疑一千馀卷史则历朝通史六
 百卷子则二氏经解数百卷集则自制诗文百二十
 卷其富皆古今未有而所命诸儒篹辑华林遍略六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886-0401d.png
 百卷弗与焉可谓学总三涂业兼七录而表章六籍
 有功圣门世但讥其事佛而闳才博识绝口无称余
 惜而志之(余尝疑为诸臣代笔然梁武素称忌前宁/肯事此惟三礼断疑出群下帝析其疑今)
 (诸书无一传者湘/东之亡付煨烬矣)
历朝诸史各有儒林文苑二传儒林以纪经术文苑以
 畜艺文轻重本自较然然古今烜赫之士恒得之文
 苑至儒林所列类有不能举名氏者盖务华贱实今
 古共然政犹唐世用人进士显列明经下僚耳则实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886-0402a.png
 学胡以弗衰而靡文胡以弗盛也
唐制以明经为孝廉词赋为进士凡仕宦清华率进士
 得之孝廉冗散而已以故唐人诗歌极盛而经学式
 微间有一二兼通盖不数见唐初孔颖达徐文远等
 各为儒宗自是隋世之遗耳时继起若三秦二盖彬
 彬足数中高嗣运尚闻祝郭诸人此后顿寥寥也
唐语林云大历已后学士蔡广成周易强蒙论语啖助
 赵匡陆质春秋施士丐毛诗袁彝仲子陵韦彤裴𦶜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886-0402b.png
 讲礼章庭圭薛伯高徐阂通经地里则贾仆射兵赋
 则杜太保故事则苏冕蒋乂历算则董纯天文则徐
 泽氏族则林宝此所载中唐后经术士皆史所略者
 中惟啖赵贾杜苏蒋稍见唐书馀大抵没没也汉魏
 六朝诸人儒林自有传此不录宋初邢炳等尚多以
 注疏显至洛闽谭理而经学迥别前代矣(贾仆射耽/也杜太保)
 (佑/也)
隋刘炫遍直三省竟不得官县司责其赋税炫自陈于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886-0402c.png
 内史吏部尚书韦世康问其所能炫自为状曰周礼
 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孔郑王何服杜
 等注凡十三家虽义有精粗并堪讲授周礼仪礼榖
 梁用功差少史子文集嘉言故事咸诵于心天文律
 数穷覈微妙至于公私文翰未尝假手吏部竟不详
 试然在朝知名之士十馀人保明炫所陈不谬于是
 除殿中将军余读史至此未尝不嗟异其能也三代
 以下穷经之士兼该融贯有若是乎而且泛滥群籍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886-0402d.png
 综覈九流撰造典坟修明法律自古经籍子史学问
 文章蔑能合一炫悉有之传称其眸子精明视日不
 瞬强记默识莫与为俦左画圆右画方目数耳听口
 诵五事仝举无所遗失信异人也考之炫史学绝少
 𤼵明文笔仅堪鼓吹要终以经术胜然亦岂易得哉
 同时刘焯亦博通五经算术九章周髀七曜推步星
 辰量度山海靡所不精二人俱生周时俱仕隋世俱
 刘姓俱北人非兄弟而名相类非邑里而同室读书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886-0403a.png
 闭户十年宇宙奇事也(二人同应隋召仝得罪事尤/可笑焯先卒炫以馁终惜哉)
文人以博雅名古今莫过刘氏盖代不乏人矣录其尤
 灼灼者汉刘向刘歆魏刘劭晋刘沈刘实宋刘瓛刘
 琎刘湛齐刘虬梁刘显刘逖刘峻刘杳刘敲刘吁刘
 霁刘祥刘昭刘绳刘臻刘谅刘之遴北朝刘芳刘昼
 刘兰刘懋隋刘焯刘炫刘善经唐刘孝孙刘知几刘
 仁轨刘允济刘轲刘邺刘蜕五代刘希古宋刘载刘
 琦刘易刘敞刘攽刘恕刘羲仲刘弇刘清之元刘因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886-0403b.png
 刘霖此外诗文之士如梁刘孝绰一时群从七十馀
 人亦古今绝异而博雅不著二三殆各有天授也六
 代文人类耽载籍故该洽之士往往有闻晋则张华
 郭璞宋则袁豹陆澄齐则王摛何宪陈则虞荔姚察
 魏则崔浩高允齐则邢劭魏收周则庾信王褒隋则
 刘炫苏绰皆其著者馀人晋齐尚夥陈颇寥寥大都
 入北矣
梁自武帝好学诸子彬彬继之故博洽之士弥众任昉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886-0403c.png
 沈约江淹顾恊僧孺子野孝绪之遴二周(弘正/弘襄)二张
 (缵/绾)诸刘(峻显/杳吁)诸贺(玚/琛)肩摩毂接竞爽一时殆古今所
 罕也此外淹通经术又十数人盛哉(六代经学盛于/梁以武帝究心)
 (儒术/故也)
魏兴和二年遣崔敏阳休之来聘敏字长谦清河武城
 人博学赡文当朝第一与太原王延业齐名加以天
 文历律医方药品卜论既至帝选硕学沙门十人并
 百寮与谈多屈于敏四公进曰敏学问疏浅不足上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886-0403d.png
 轸冲襟臣䁈敌之必死帝从之初江东论学有十二
 沙门论以条疏徵覈有中观论以乘寄萧然言名理
 者宗仰其术北朝有如实论质定宗礼有回诤论借
 机破义敏总南北二业皆精又桑门所专唯在释氏
 若儒之与道蔽于未闻敏兼三教擅之颇有德色䁈
 公尝于五天竺国以梵语精理问论中分别论大无
 畏论因明论皆穷理尽妙其日䁈公与敏谈论至苦
 三光四气五行十二支十干八宿风云气候金丹玉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886-0404a.png
 液药性针道六性五蕴阴阳历数韬略机权飞伏孤
 虚鬼神情状始自经史终于老释凡十馀日辩扬六
 艺百氏与敏互为主客立谈绝倒观者莫不忘归然
 敏词气沮于䁈不自得舆疾北归未达而卒按敏之
 学业总兼三教咸极其精殆古今所未有虽广记未
 足深信要不为尽诬也(南北史儒林传悉/不录敏因记此)
自昔博学而擅文辞者公孙侨左丘明东方朔司马迁
 刘向扬雄曹植王勃杜甫韩愈十数人耳陆澄李善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886-0404b.png
 辈咸负书簏之讥与作者几绝辔矣汉桓谭蔡邕魏
 王粲刘桢晋郭璞张华梁任昉沈约齐邢邵魏收周
 庾信刘炫隋许善心李德林唐虞世南许敬宗五代
 徐铉徐锴宋刘攽南渡洪迈尤袤元虞集吴莱参之
 前人盖其次也
魏略云颍川邯郸淳博学有才章太祖常遣诣临菑侯
 植植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
 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886-0404c.png
 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
 邪于是乃更著衣帻整仪容与淳评说混元造化之
 端品物区别之意然后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
 优劣之差次颂古今文章赋诗及当官政事宜所先
 后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乃命厨宰酒炙交至坐
 席默然无与抗者及暮淳还对其所知叹植之材谓
 之天人按植本传但称少能诵文赋数十万言不谓
 博洽若此且事尤俊爽可喜录之(史称植经籍未尝/去手世以敏捷类)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886-0404d.png
 (以为不读书者/故余特详焉)
学问在赋中最为本色故屈宋司马班张皆冠古今以
 其繁硕也而入诗最易误人古今惟老杜能耳宋人
 不以学为赋而为诗六朝不以学为赋而为文故皆
 失之然赋中又自有本色学问不可不知
陆澄著书力殚于经年文为学困也任昉属辞才尽于
 晚岁诗为学困也束晰刘昼作赋并见讥艺士蹭蹬
 词场是又禀赋所拘非必学问之累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886-0405a.png
王俭何宪齐之博者也而每屈于陆澄沈约任昉梁之
 博者也而恒咨于刘杳此专门之说也至茂先得竹
 简以问广微世南谈姓谱而畏李守乃一日之偶长
 或一曲之偏至执此以言张不如束李可并虞岂笃
 论哉
齐之有陆澄梁之有刘峻也铁中铮铮矣然澄为左丞
 坐以纠劾免官澄上章自理诏内外详覈褚彦回检
 宋兴以来类例甚众竟以肤见謏闻白衣领秩峻作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886-0405b.png
 山栖志序以黄初平为雨师盖坐赤松子误耳则刘
 于往事有所未详而陆于近典愦愦甚矣博古通今
 儒名岂易称哉
子产台骀中垒贰负窦攸鼮鼠敬叔彭侯元逊傒囊贾
 逵神雀张华海凫沈括天禄虽睹记殊常而简籍具
 在按图即事往往足徵多繇人不能读不能详耳第
 非洞彻心胸安得逢原左右三冬万卷良不可诬至
 东方命酒怪哉灭诸葛伐薪元绪烹未必尽属见闻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886-0405c.png
 要当得诸触类若夫敬宗奸徒赞宁诡释间操一得
 曷槩他长段成式报时铁不明出自何书亦难信也
曹冲刻舟以称巨象悬镜以舞山鸡此类皆性识所钟
 靡关学习可名夙慧不属多闻
茂先燔枯木班狸现形元逊伐老桑巨龟溃体二事绝
 类四妖语同或有一讹非必皆实余谓狸既博识龟
 亦灵明张葛爱才何至相苦遂令二木并丧天年惜
 哉漫书发读者一笑(括地志载陈仓人猎得兽似彘/遇二童子名之曰蝹亦名二童)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886-0405d.png
 (曰陈宝与/此颇同)
杨修黄绢李彪金钟虽捷冠一时而义非玄妙至贾渊
 之辩墟墓束晰之诵古文则又无假思维但凭考质
 而已惟郑钦悦推绎铭记异哉渊思睿测一至是乎
 考之当时任昉沈约刘杳诸人世称博洽积数十年
 不解何语而郑以顷刻徵之真古今绝识也
天宝中商洛隐者任升之贻右补阙郑钦悦书曰升之
 五代祖仕梁为太常初任南阳王帐下于钟山悬岸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886-0406a.png
 圯圹之中得古铭不言姓氏小篆文云龟言土蓍言
 水甸服黄钟启灵址瘗在三上庚堕遇七中己六千
 三百浃辰交二九重三四百圯文虽剥落仍且分明
 大雨之后才堕而获即梁武大同四年数日遇盂兰
 大会从驾同泰寺录示史官姚𧦬并诸学官详议数
 月无能知者筐笥之内遗文尚在足下学乃生知前
 贤不及近古未闻愿采其旨要著之遗简以成先志
 深所望焉数日钦悦即复书曰使至忽辱简翰属在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886-0406b.png
 途路无所披求据鞍运思颇有所得发圹者未知谁
 氏之子卜宅者实为绝代之贤藏往知来有若指掌
 契终论始不差锱铢也谨稽诸历术测以微词试一
 探言庶会微旨当梁武帝大同四年岁次戊午言甸
 服者五百也黄钟者十一也五百一十一年而圯从
 大同四年上求五百一十一年得汉光武帝建武四
 年戊子岁也三上庚三月上旬之庚也其年三月辛
 巳朔十日得庚寅是三月初葬于钟山也七中己乃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886-0406c.png
 七月戊午朔十二日得己巳是初圯堕之日是日己
 巳可知矣浃辰十二也从建武四年三月至大同四
 年七月总六千三百一十二月每月一交故云六千
 三百浃辰交也二九为十八重三为六末言四百则
 六为千十八为万可知从建武四年三月十日庚寅
 初葬至大同四年七月十二日己巳初圯计一十八
 万六千四百日故云二九重三四百圯也其所言者
 但说年月日数耳据年则五百一十一会于甸服黄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886-0406d.png
 钟言月则六千三百一十二会于六千三百浃辰交
 论日则一十八万六千四百会于二九重三四百圯
 从三上庚至于七中己据历计之无所差也所言年
 岁月日但差一数则不相照会原卜者之意当待仆
 言之吾子之问契使然也从吏已久艺业荒芜古人
 之意复难远测足下更询能者报焉李吉甫曰钦悦
 精思通玄盖僧一行所不逮方升之贻书钦悦适授
 驾于长乐驿得铭而绎之至三十里释然而悟所云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0886-0407a.png
 据鞍运思颇有所得者此也按钦悦旧唐书不载新
 唐书特列于传盖异其人而知者特寡故详著焉
酉阳杂俎云贾耽在滑州境内大旱秋稼甚损因召大
 将二人谓曰君可辱为健步乙日当有两骑衣惨绯
 经市出城可踪之识其所灭处二将乃裹粮衣皂行
 寻之一如贾言映大冢而灭遂垒石标识而返贾大
 喜令军健偕往发之得粟数十万又芝田录云贾相
 公耽退归急召上东门卒至戒之曰明日午有异色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0886-0407b.png
 人入门必痛击之死无妨门卒禀命至午果有二尼
 自东百步相序而至施朱傅粉如倡人妇其内服殷
 红下饰亦红卒计尼髡未之有也因以挝痛击之伤
 脑流血返走疾如奔马旋击之又伤其足狼籍毁裂
 百步已上落草映树更无踪焉门卒报耽具述耽曰
 死否对伤脑折足痛楚殆极但不死而失所在无可
 寻之耽叹曰然不免有小灾矣翌日东市奏失火延
 袤百千家又耽见一病者谓惟饮黄龙浴水可愈卒
卷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0886-0407c.png
 如其言亦见太平广记唐三百年惟耽博识可方东
 方朔张茂先而世绝无知者传但称耽入相与王叔
 文韦执谊不合罢略不言其博物因丛辑其说于此
 又一小说载耽好地理学每外夷入朝辄延致访其
 山川土俗历三十年所得备尽因撰次为华夷图夫
 小说诚不足尽信而说者辐辏如斯岂皆妄幻哉
 
 
卷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0886-0407d.png
 
 
 
 
 
 
 
 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