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886-035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室山房笔丛卷十八
            明 胡应麟 撰
  三坟补逸下
穆天子传纪年璅语逸周书皆汲冢皆竹书皆古文也
 世以汲冢冠周书竹书冠纪年古文冠璅语而穆天
 子第仍初出之称者互见之文耳晋史汲郡人发魏
 襄王冢得竹书数十车皆古文束晰校定以今文写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886-0354b.png
 之即诸书并同可见后人以周书上不应有重出字
 故以汲冢冠之而竹书冠于纪年二书互见已备而
 穆天子传本四字题名故直仍其旧耳璅语冠以古
 文见太平广记或仍举汲冢冠之而师春亦题汲冢
 盖俱可互称世率未精其故而诸书名纷拿舛迕特
 详之
李太白远别离云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
 似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等语人多不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886-0354c.png
 甚领会实本刘知几史通引用璅语事皆纪年周书
 中所不道者余辩见此前后及他书中备详世或以
 伊尹事讹为纪年又或因竹书字讹为周书愈失实
 矣
杨用修周书后序云据束晰荀勖传武帝纪汲冢书七
 十五卷其目并无所谓周书者盖此书即汉艺文志
 逸周书宋初诸臣编太平御览求汲冢七十五篇而
 不得遂以此七十篇充之用修持论似中有独见而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886-0354d.png
 实非也今周书名七十篇实十卷耳晋以前所谓篇
 多如后世之所谓卷则今周书十卷不过当时十篇
 晰传璅语等目之后称又杂书十九篇记周食田法
 周书论楚事穆王美人盛姬事考穆王传末卷叙盛
 姬事与王会等章大类盖即此十九篇中十篇何以
 云无周书之目也用修序引晰传止录杂书十九篇
 之文而下周食田法一十八字悉删去之遂以此书
 非出汲冢大可笑也又杜预序止称七十五卷而不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886-0355a.png
 言篇则周书十卷复何疑哉(汉艺文志史记百三十/篇即今百三十卷此篇)
 (与卷仝也尚书四十六卷实/五十七篇此篇统于卷也)
卫恒四体序云太康元年得汲冢书十馀万言其一卷
 论楚事者最工始余以十九篇周书字为證尚微以
 句读为疑及阅此乃知论楚事自为一书与上周书
 字绝不相蒙余意始洞然自信又晰传止言篇而此
 云楚事一卷益證篇与卷文义相通而余说不妄也
汲冢周书所载克殷度邑等篇采于史迁时训明堂等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886-0355b.png
 篇录于礼记盖或仲尼删削之馀战国文士缀辑遗
 亡益以纵横(大武武/称之属)誇诞(世俘王/会之属)而成此书汉艺文
 志七十一篇注引刘向云今存者四十五篇则当时
 脱轶几半若子长所采盖存于四十五篇之中者而
 其馀篇至汲冢之发而复完也徐氏杨氏以书不当
 系汲冢固失考李焘以此书汉世已入中秘其后稍
 隐晋时盗发始出虽颇得之而不知此书出于汉世
 至汲冢而复完必余说庶几尽也然则此书系汲冢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886-0355c.png
 亦可不系汲冢亦可而谓非出于汲冢则好奇之过
 矣王厚伯王会补传亦谓此书非至汲冢始出然不
 云非出汲冢自用修删去原文始有此言
按逸周书共七十篇汉时仅存四十五篇今周书十卷
 其七十篇之目并存而缺程寤秦阴九政九开刘法
 文开保开八繁箕子耆德月令十一篇之文所存五
 十九篇并后序一篇共六十篇盖亦非完书也
汉书艺文志逸周书七十一篇今目共七十篇宋人谓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886-0355d.png
 缺其一不知并后序一篇正七十一篇则汲冢所出
 当为汉世所存无疑矣
刘大谟云若度训命训常训文酌允文大武等解而尽
 谓之周书可乎若和寤克寤商誓度邑时训明堂等
 解而尽谓之非周书可乎六经而下求其文字近古
 而有裨于性命道德文武政教者恐无以踰于此此
 序亦颇尽周书得失因节录之
周书卷首十数篇后序皆以为文王作而本解绝无明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886-0356a.png
 据且语与书体不伦盖战国篹集此书者所作搀入
 之冠于篇首也至大武武称等解尤为乖谬近于孙
 吴变诈矣考周书终太子晋实当灵王之世其为周
 末策士之言毋惑也至大匡以后章首率有序词气
 俨与诰誓相侔间小弗纯或出后人参杂非春秋下
 所能也
大匡解有二其第十一篇后序以为穆王按周书七十
 篇自文王始至太子晋终穆王止祭公史记二篇见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886-0356b.png
 第九卷此书在武王先当是文王无疑其第三十二
 篇亦云大匡则武王之作也
小明武解通篇皆韵语文多奇古然不类书体类战国
 诸子书大明武解亦多韵语凡下字皆叶户韵
克殷解史记全录所称武王手太白以麾诸侯诸侯毕
 拜遂揖之商庶百姓咸俟于郊群宾佥进曰上天降
 休再拜稽首武王答拜盖诸侯毕拜之时武王方在
 师旅未暇答拜至入商郊群宾佥进稽首武王乃答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886-0356c.png
 拜汲冢之文自明其答拜者盖前诸侯及商臣皆在
 其中史记但言商人再拜注遂谓武王不应止揖诸
 侯而答拜商人盖史记固讹注者亦失考也
汲冢世俘解读者咸疑诡诞盖以孟氏所取武成不过
 二三策而血流漂杵且以为疑何至如汲冢之甚乃
 余即證以孟氏而知逸书所云不全妄也孟称周公
 相武王诛纣伐奄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
 世俘所谓武王遂征四方凡怼国九十有九则灭国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886-0356d.png
 五十之说也其过于孟氏仅半然未尝曰尽灭固庶
 几近之矣所谓禽虎二十有二犀十有二及麋鹿三
 千五百之类则驱虎豹犀象之说也盖商囿之畜武
 王狩猎以祀宗庙馀则驱而远之矣以商纣之囿而
 获麋鹿数千讵云多耶至俘馘亿万有馀则战国张
 大之辞不必辩也
文传解引夏箴云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
 有也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886-0357a.png
 注以夏禹之箴未必然夏一代之典今所存尚书者
 仅数篇商周之际必存者尚多至仲尼之世盖寥寥
 无几矣
周书多论纪纲制度叙事之文极少克殷数篇外惟王
 会职方二解皆典则有法而王会杂以怪诞之文职
 方叙规严整过王会其规模体制足可置之夏商也
王会怪鸟奇兽多出入山海经其称区阳以鳖封鳖封
 者若彘前后有首孔氏无注王伯厚补云盛弘之记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886-0357b.png
 武陵郡西有兽如鹿前后有头常以一头食一头行
 然不言名鳖封考以山海经第七卷并封在巫咸东
 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盖即此物也
祭公解称祭文公病穆王访之作此书按纪年祭文公
 穆王廿一年薨书当于是岁作
史记解左史戎夫作竹书穆二十四年王命戎夫左史
 作记章首所称皮氏乃夏诸侯灭于殷者(太史公书/名先见于)
 (此/)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886-0357c.png
史记解云信不行义不立则哲士凌君政禁而生乱皮
 氏以亡孔氏注云禁信义则乱生非也言信义不立
 则奸雄之士得乘间以操国柄君不忿而欲禁之奸
 雄必起而为乱国之所由亡也哲士犹言智士即狙
 诈之谓凡战国先秦称贤人君子非必皆盛美之词
 也
纪年慎靓王八年秦公孙爰帅师伐我皮氏翟章帅众
 救皮氏围疾西风又九年书城皮氏皆魏事也此皮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886-0357d.png
 氏或即古皮氏国名国亡而以为郡邑第地名多相
 类未可知也
王伯厚云周书史记篇穆王召左史戎夫于遂事之要
 戒言皮氏华氏夏后殷商有虞氏平林质沙三苗扈
 氏义渠平州林氏曲集有巢有郐共工上衡氏南氏
 有果氏毕程氏阳氏榖平阪泉县宗玄都西夏绩阳
 有洛之亡国名多传记所不载可以补史氏之缺文
 (困学/纪闻)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886-0358a.png
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徙居至于独鹿诸侯叛之
 阪泉蚩尤也孔氏不注(独鹿即/涿鹿也)
杨用修跋汲冢史记解云穆王命史臣戎夫历陈古之
 亡国二十八君以为覆辙而鉴戒之朔望以闻又作
 甫刑之书以恤民听祈招之诗而返国可谓改过不
 吝冥豫有渝矣亦贤矣哉司马迁周纪不著其事兹
 特表出之
又论无极云汲冢周书曰正人莫如有极道天莫如无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886-0358b.png
 极道言也正人有极谓会其有极归其有极也道天
 无极谓生物不测悠久无疆也此语甚玄奥当表出
 之然则无极之云不始周子矣
洪景卢容齐二笔云汲冢周书王会篇所纪四夷国名
 颇古奥兽畜亦奇崛以肃真为稷真獩人为秽人乐
 浪之夷为良夷姑蔑为姑妹东瓯为且瓯渠搜为渠
 叟高句丽为高夷唐太宗时远方诸国来朝贡者甚
 众服装诡异颜师古请图以示后作王会图盖取诸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886-0358c.png
 此汉书所引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毋为权首将受其
 咎以为逸周书今本无之然则非全书也按洪说王
 长公周书论取之第以俘商宝玉亿有百万为王会
 篇中语则非盖世俘解中语也
和寤解云王乃厉翼于尹氏八士唯固允让武寤解云
 尹氏八士太师三公克殷解云乃命南宫伯达迁九
 鼎三巫乃命南宫忽散鹿台之财钜桥之粟则八士
 正武王之世与十乱先后造周者其姓尹氏其官或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886-0358d.png
 太师或三公或南宫克殷在武末年谓成王时尚近
 之而曰宣王者不足信也
芮良夫解通章俱格言轨论而词气绝类成宣间非战
 国时人笔也序称芮伯纳王于善暨执政小臣咸省
 厥躬作为此书按纪年厉王八年初监谤芮伯良夫
 戒百官于朝书词所云民至亿兆后一而已寡不敌
 众后其危哉又云贤智钳口小人鼓舌为王之患其
 惟国人皆与监谤意合所谓尔执政小子惟以贪谀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886-0359a.png
 为事不勤德以备难苟安爵以毁成下民胥怨于足
 靡措正指荣夷公辈至瞆祸玩灾未知王之所定等
 语隐然若预知流彘之事者国语但称良夫谏厉王
 用荣夷公而监谤独载召公之语非竹书纪此几不
 知所谓矣
玉佩解及第十卷三解亦俱不称谁作文类战国子书
太子晋事甚诡诞盖战国人以晋早慧而夭为此说以
 神之其文杂以俳谑金氏以为浅野不驯然词气类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886-0359b.png
 战国非汉以后作也后之言神仙者复以上宾之说
 展转傅合而浮丘广成夤缘而入不可胜纪矣国语
 记晋谏灵王壅榖洛诚绝世之识使得位中兴之绩
 讵数周宣而竟夭此天之弗造周也叔向讽平公反
 侵地而师旷以筴止之果尔瞽人亦可诛哉
殷祝解孔晁注谓不然其说诚迂然亦有所本竹书纪
 桀放后二十年乃死于亭山汤禁民歌舞盖犹以故
 君礼之也其让于诸侯或有然者岂遽自即天位哉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886-0359c.png
度邑篇史记但取一二简馀俱不同夷羊在牧徐广注
 夷羊怪物也按竹书纣四十八年夷羊见盖羵羊商
 羊之类史记讹为麋鹿在牧杨用修遂以鹿台等事
 实之殊自可笑竹书甚明而注史记者皆不引疏略
 甚矣陈晦伯正杨据发鹿台之财等语以辟用修然
 亦不引竹书夫纪年周书仝出汲冢二事绝可互證
 而沈约孔晁注俱弗及他书尚何怪哉(以上/周书)
穆天子传诸家皆称六卷余读之前五卷皆纪穆王行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886-0359d.png
 游第六卷独叙王葬盛姬事文实出一人手而体制
 不类为疑及读束晰传载穆天子传五篇而盛姬自
 为一篇乃知本非一书以穆王附合耳
穆王欲肆其心使天下皆有车辙马迹致徐夷作乱几
 失成周然太子晋称周无道者四君曰夷厉幽宣而
 弗及穆何也考之汲冢诸书穆王睹周制之衰则询
 祭祖求谠言感克艰之训则命戎夫作史记歌黄竹
 之诗以恤徒御纳祈招之谏以戒淫心其乐善喜闻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886-0360a.png
 恒如弗及享国百年卒以令终宜也
穆天子传序所称穆王游行天下惟七萃之士从焉非
 如秦汉之君千乘万骑空国而出其见西王母登昆
 崙涉玄圃皆以极其游观之迹非如秦汉之君封泰
 山禅梁父期羡门安期之属求仙药以冀长生也自
 始皇武帝好言神仙一时术流方士张大其说文士
 又从和之遂以穆王为厉阶戎首而不知穆天子传
 所记山川草木鸟兽皆耳目所有如山海经怪诞之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886-0360b.png
 文百无一二也今稍列其大者于篇
穆天子传文绝类山海经而事实大不仝自景纯取山
 海经以注穆天子而穆天子传残缺不易读好古之
 士率先熟山海经胸中骤读穆天子而景纯之注又
 分列其下故祇以为仝而弗以为异试寻其本文覈
 之则二书之旨有天壤之悬者矣
山海经称西王母豹尾虎齿当与人类殊别考穆天子
 传云天子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886-0360c.png
 子谣天子执白圭玄璧及献锦组百纯组三百西王
 母再拜受之则西王母服食语言绝与常人无异并
 无所谓豹尾虎齿之象也山海经偏好语怪所记人
 物率禽兽其形以骇庸俗独王母幸免深文然犹异
 之以虎齿益之以豹尾甚矣其无稽也竹书纪虞舜
 九年西王母来朝献白玉环玦则西王母不始见于
 周时庄列俱言西王母亦不言其诡形惟司马相如
 大人赋有豹尾虎齿之说盖据山海经耳乃山海经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886-0360d.png
 则何所据哉因读穆天子传漫识此为西华解嘲倘
 大荒之外果有其人当命三鸟使邀不佞阆风之顶
 浮大白三百赏余知言也(列子周穆一段化人外全/节此传之文庄言西王母)
 (坐乎少广此后世/长生之说所本与)
壬申天子西征甲戌至赤乌氏赤乌之人献酒食马牛
 羊穄麦天子乃赐赤乌之人黄金贝带赤乌之人献好
 女于天子列为嬖人辛巳入于曹奴曹奴之人戏觞天
 子于洋水之上天子乃赐曹奴之人黄金贝带戏乃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886-0361a.png
 膜拜而受丁酉天子西征至于𪃋韩氏𪃋韩之人无
 凫乃献良马牛羊穄麦天子乃赐之黄金银罂贝带
 无凫乃膜拜而受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好献锦绮
 百纯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观此文前后序西
 王母事与赤乌诸人无大异余尝疑为异域君长也
离骚南华并有河伯之文然皆寓言也山海经以竹书
 所谓河伯当之于是冯夷易曰冰夷博物志又以人
 首鱼身拟之遂益诞谩无稽据竹书河伯自为诸侯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886-0361b.png
 而冯夷为诸侯姓名余别有辩而传载河宗伯夭尤
 详盖穆王登舂山观昆崙玄圃皆伯夭为之前𨗳又
 乘穆王副车驰驱千里使其果人首鱼身穆王将畏
 避不暇而能与之仝载极西土而后返耶传称伯夭
 为河伯之孙盖冯夷之后世为诸侯以职河任者于
 离骚南华之河伯迥不侔也(穆天子作无夷则竹书/冯当如字山海经作冰)
 (夷盖误以冯/作凭音也)
天子之马走千里天子之狗走百里鹳鸡飞八百里野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886-0361c.png
 马走五百里邛邛距虚走百里(馀狻猊麋鹿/等缺文不载)传载天
 子犬马鸟兽不过如此不惟视山海之怪迥不相伦
 即如王会所记九尾之狐两首之彘比翼之鸟亦绝
 未见孰谓穆天子传怪诞哉
天子之犬走百里执虎豹景纯但注云筋力猛壮余考
 周书王会渠搜以䶂犬䶂犬者露犬也能飞食虎豹
 孔晁注渠搜西戎别名是时天子方西征至于伯夭
 之邦盖即此犬也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886-0361d.png
黑水之阿爰有野麦爰有答堇西膜之所谓木禾嘉榖
 生之草木硕美天子于是取嘉禾以归树于中国珠
 泽之薮爰有萑苇莞蒲茅萯蒹葽右传所纪草木或
 中国所有或中国所无然皆五榖百卉之类非如若
 木扶桑蟠桃仙树之属也(仙树见酉/阳杂俎)
天子之宝玉果璇珠烛银黄金之膏爰有采石之山重
 □氏之所守曰枝斯璿瑰瑶琅玕玲□□□玗琪
 □尾右传所纪宝玉奇石虽其名字瑰异然亦非所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886-0362a.png
 谓怪若醒酒石如意珠也
辛酉天子升于昆崙之丘以观黄帝之宫癸亥天子具
 蠲斋牲牷以禋昆崙之丘甲子天子北征舍于珠泽
 以钓于流水珠泽之薮方三十里按传纪昆崙珠泽
 如此初不言其高广几何止言黄帝之宫并无所谓
 绛阙琼楼者自淮南子谓昆崙去地一万一千里旁
 有四百四十门神仙家又以绛阙琼楼傅之而昆崙
 遂为怪诞之祖不知穆天子所纪昆崙不过衡岱属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886-0362b.png
 耳何诡异之有哉
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是惟天下之高
 山也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先王所谓县圃
 百兽之所聚也飞鸟之所栖也爰有兽食虎豹如麋
 爰有赤豹白虎熊罴豺狼野马野牛山羊野豕爰有
 青雕白鸟执犬羊食豕鹿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
 乃为铭迹于县圃以诏来世按舂山之名后世不甚
 传而县圃神仙家所盛依托以为数倍昆崙据此先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886-0362c.png
 王所谓县圃之文不过如秦汉所谓上林长杨所记
 鸟兽虽众皆人世所尝有求如山海经九首八足食
 人之怪固无一也则二书讵可同日语哉(舂山山海/经作钟山)
 (见景/纯注)
传本五卷前四卷叙穆王自宗周瀍水以西至于阳纡
 之山历西夏珠余以至昆崙之丘皆并河以行而河
 宗伯夭为之前𨗳至于昆崙而止实后世河源之说
 也又自舂山以西至赤乌氏自群玉之山至西王母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886-0362d.png
 之邦虽中有东南北之文皆就西方言之则穆王所
 历名山绝境靡非西方也北第载旷原之野飞鸟解
 羽而东南绝不言盖东南皆海穆王乘八骏日行千
 里势固不得极东南之境也
第五卷所纪游行皆中国四封非大荒之外也诸侯载
 于传许男祭公霍侯其诗则黄竹黄泽而逢公之筮
 止薮泽苍苍五句馀缺文不可读而两与隐士井公
 博亦奇事也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886-0363a.png
周天子好文者盖亡过穆王东夏之吟仅二十馀字而
 敦大鸿远居然万乘气象自虞氏卿云之后未见有
 若斯者也县圃弇山皆勒铭记惜其文遂弗传至读
 书菞丘暴书羽林雅事翛然可想三代前风流高韵
 似少其伦徒以好游世列于秦皇汉武而卢敖尚平
 顾以此取后世称富贵贫贱其重诚各有在哉
宾退录云穆天子传八骏之名一曰赤骥二曰盗骊三
 曰白义四曰踰轮五曰山子六曰渠黄七曰骅骝八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886-0363b.png
 曰騄耳王子年拾遗记载穆王御八龙之骏一名绝
 地二名翻羽三名奔霄四名超影五名踰辉六名飞
 光七名腾雾八名挟翼二说不同未知何书为当按
 赵与时以二说互异为疑非也传中八骏之名已见
 引于列子况拾遗记王嘉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曷
 足徵哉
穆天子传八骏名义仝字异者骅骝作□骝赤骥作赤
 白义作白盖亦注者因上一字会意解之非本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886-0363c.png
 识其字也
传四卷云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骝而左騄
 耳右骖赤而左白天子主车造父为御□□为
 右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左踰轮右盗骊而左山子
 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天子乃遂东南翔行
 驰驱千里云云按此文则八骏或驾二车不专为天
 子乘而其日行千里盖亦有时而然非每日必行千
 里也(李商隐诗八骏日行三万里/乃诗人信笔之语不足證也)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886-0363d.png
天子自西王母之山还归丌世民作忧以吟曰比徂西
 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与乌/通)鹊与处嘉命不迁我
 惟帝天子大命而不可称顾世民之恩流涕芔殒吹
 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此亦周诗词
 义颇古而杂有书体不若白云在天二章玄远简奥
 意中间必有脱误按景纯山海经注引白云二章俱
 合而此章独云徂彼西土爰居其所虎豹为群鸟鹊
 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予吹笙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886-0364a.png
 鼓簧(下三/句仝)此或景纯以其脱误稍为稳括故不甚类
 也
辛卯天子北征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山阿平无险四辙
 中绳先王之所谓策府郭注云古帝以为藏书之府
 所谓藏之名山者也按图经云穆王藏异书于大酉
 小酉二山而本传不载岂即此地与
秦汉间称玉多以双淳于髡白璧十双张良献项王白
 璧一双此类甚众然穆天子传癸巳升于群玉之山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886-0364b.png
 天子乃载玉万只注只玉为㲄见左氏传则玉亦可
 言只也又天子嘉之赐以佩玉一只柏夭稽首再拜
 送天子至于剻人第他书少用此字(以上穆/天子传)
六卷载淑人盛姬葬哭事非穆天子本书后人以其文
 出一手且穆王事故附之据录姬盛柏之子也从王
 东征于泽中得寒疾死乃殡于榖丘之庙以伊扈为
 丧宗叔㛗为丧主大陈哭葬之礼盖后世所未有也
 盛姬以殇卒又妃妾之属而穆王为之极哀尽慕亦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886-0364c.png
 过于用情矣其文疑于太侈然晋史所载西凉吕篹
 宠姬死篹至为行斩衰之服其既殡犹出诸棺与仝
 寝且合焉宇宙之异顾有若此甚者则穆王之事又
 特其小小耳兹篇独寡脱简而文极赡缛有法可观
 三代前叙事之详无若此者然颇为小说滥觞矣
穆天子传二卷天子饮于温山考鸟郭注引纪年云穆
 王见西王母止之曰有鸟人今纪年无此语且与
 竹书文体大不同又王长公谓景纯注弇山为弇兹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886-0364d.png
 非是余意此注大率非景纯笔也又注六师之人至
 于旷原引纪年云王北征流沙积羽千里按此语乃
 沈约引他书为注者景纯在沈前何从见之益知此
 注之伪不待言也然沈注余亦疑伪而孔晁注周书
 尤浅陋余尝疑三注皆伪也(景纯本传有穆天子注/盖元注已亡后人补之)
 (不然胡视山/海经霄壤也)
黄伯思跋汲冢师春云按晋太康二年汲郡民不准盗
 发魏襄王冢得古竹书凡七十五篇晋征南将军杜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886-0365a.png
 预云别有一𢎥纯集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
 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春师春似是钞集人名也
 今观中秘所藏师春乃与预说全异预云纯集卜筮
 事而此乃记诸国世次及十二公岁星所在并律吕
 谥法等末乃书易象变卦又非专载左氏传卜筮事
 繇是知此非预所见师春之全也然预记汲冢他书
 中有易阴阳说而无彖系又有纪年记三代并晋魏
 事疑今师春盖后人杂钞纪年篇耳然预云纪年起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886-0365b.png
 自夏商周而此自唐虞以降皆录之预云纪年皆三
 代王事无诸国别而此皆有诸国预云纪年特记晋
 国起殇叔次文侯昭侯而此记晋国世次自唐叔始
 是三者又与纪年异矣及观其纪岁星事有杜征南
 洞晓阴阳之语繇是知此书亦西晋人集录而未必
 尽出汲冢也以上俱黄跋师春语与通考陈氏说同
 然纪年即今冠以竹书者而黄以师春当之亦大卤
 莽也陈氏说并录下方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886-0365c.png
端临通考有汲冢师春一卷陈氏曰晋汲郡魏安釐王
 冢所得古简杜预得其纪年知其魏国史记以考證
 春秋别有一卷纯集疏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
 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春似是抄集者人名也
 今此书首叙周及诸国世系又论分野律吕为图又
 杂录谥法卦变与杜预所言纯集卜筮者不同似非
 当时本书也
汲冢三书大率衰周之撰周书有太子晋解纪年终慎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886-0365d.png
 靓王惟穆天子当是东迁前作列禦寇尝引可知
春秋战国殉葬之风大行秦穆公号贤主而杀三良馀
 可概已至始皇穿冢骊山珠玑宝玉穷极人代唐太
 宗独以兰亭高出千古矣然孰与魏襄王之竹简也
 襄王即孟子所谓不似人君者而冢中独竹简数十
 车古器一二他服玩琛怪无闻焉即世传三书无论
 如大易系辞或烬于秦火而出于冢中则襄王竹简
 岂不与孔壁仝功哉当战国纷争雅尚有如若人诚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886-0366a.png
 未易者乃世率置之弗道故余为一言于篇末云耳
王伯厚困学纪闻引皇览冢墓记云汉明帝时公卿大
 夫诸儒八十馀人论五经误失符节令宋元上言秦
 昭王与吕不韦好书皆以书葬王至尊不韦久贵冢
 皆以黄肠题凑处地高燥未坏臣愿发昭王不韦冢
 视未烧诗书伯厚诮汉儒欲发冢以求诗书其陋至
 此余谓使汉之人主能用此言发二冢以求遗经而
 改葬之俾先王典籍日揭于煨烬之后奚而弗可当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886-0366b.png
 时二冢必存无恙故以为言亦可见先秦之世有以
 书为殉者至晋而襄冢竹书竟出惜不能用云
 
 
 
 
 
 少室山房笔丛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