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886-03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七
             明 胡应麟 撰
  三坟补逸上
春秋战国之书亡于秦汉而出于晋之汲冢而传于后
 者厥有三焉魏纪年也逸周书也穆天子传也纪年
 合乎鲁史逸周合乎尚书穆天子传合乎山海经匪
 其事之合已也其文其义其体其合者往往如一手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886-0342b.png
 而粹者往往足以破千古之疑世以伊尹季历而置
 纪年以世俘王会而置逸周以西王母昆崙玄圃而
 置穆天子是谓举一而废其百夫周书迄于太子晋
 纪年迄于慎靓王皆春秋之末战国之衰也浮誇之
 议其时即左氏且弗免乃史迁之采上古其淫诞怪
 恢盖不可胜道也以二书较之乎丘明司马吾以为
 驳者犹未若彼之众而其粹者可与暴圣贤之心迹
 覈皇王之轨度昭昭乎弗可掩矣穆天子传虽非二书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886-0343a.png
 比而其叙简而法其谣雅而风其事侈而核视山海
 经之语怪霄壤也录之以资闳洽亡宁愈于神异洞
 冥之陋哉故余为详次其可信者而稍白其可疑者
 读者将亦以余为好奇也
按束晰传云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
 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
 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
 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其中与经传大异者益干启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886-0343b.png
 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
 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
 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
 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
 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邵陟
 论易国语三篇言楚晋事名三篇似礼记又似尔雅
 论语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
 名也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梁丘藏一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886-0343c.png
 篇先叙魏之世数次言丘藏金玉事缴书二篇论弋
 射法生封一篇帝王所封大历二篇邹子谈天类也
 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
 图诗一篇画赞之属也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
 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大凡七十五篇七
 篇简书拆坏不识名题晰挍勘其指归以今文写之
 杜预春秋集解后序云汲冢古文七十五卷多不可
 训周易及纪年最为分了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886-0343d.png
 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其纪年起自夏殷周
 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唯特记晋国起自殇叔皆
 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相次晋灭独记魏哀
 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文大似春秋经又称
 伊尹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
 伊陟伊奋令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师春一卷则
 纯集左氏传卜筮事(束晰传句读上下最易混淆缘/书多不存故读者难审今详考)
 (点定之杜预文/多见左传后)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886-0344a.png
据右束晰传杜预序则汲冢诸书大略具载于此然晰
 传所称益干启启杀益事汲冢绝无此文杜预纪载
 竹书正与今合序中但言太甲杀伊尹而不及启益
 晋史之讹瞭然可知第谓竹书起自夏商乃今纪年
 起轩辕氏则又杜之误也史记梁襄王卒下注引和
 峤云纪年起自黄帝足为明徵又郭璞山海经注云
 颛顼生伯鲧后稷放丹朱于丹水二事皆在夏殷前
 与今竹书吻合则预之言尚犹有未实者况晋书出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886-0344b.png
 唐人手哉
以晋书所谓汲冢篇目考之今存者周易二篇也易繇
 二篇也纪年十三篇也逸周书十篇也穆天子传五
 篇也盛姫葬录一篇也师春之目通考尚存璅语之
 文类书间载馀不复睹盖传者什七亡者什三今师
 春璅语并亡矣盛姬事附穆天子传六卷中
公孙段郑大夫子产仝时杀于伯有之属者也其论易
 当在孔子先国语三篇言楚晋恐非左氏国语也于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886-0344c.png
 纪年见诸国之史不特梼杌春秋即此亦见国语不
 独丘明矣师春一卷谓纯集左传卜筮事其时卜筮
 盛行焉知非素有此书左氏取以为传耶生封一篇
 盖封禅书也大历二篇盖阴阳家也馀不可考矣
汲冢三书注皆极阔略纪年沈约周书孔晁穆天子郭
 璞并不足览观沈注纪年春秋史记不能引孔注周
 书亦然郭注差详然景纯之释山海经元论博议错
 出其间穆天子传亡一也三子皆六朝名俊胡以疏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886-0344d.png
 漏若斯余尝欲为之会萃笺解并裒其语之逸于本
 书而存于他籍者及璅语诸篇本书全逸而他籍仅
 存者合为一编以贻同好此稍论其概云(以上通/论三书)
杨用修逸周书跋云晋太康二年汲郡人私发魏安釐
 王冢得竹书数十车用修以冢为安釐盖据宋陈氏
 李氏所云而二氏则又本之隋唐诸志也余考穆天
 子传晋荀勖序云按所得纪年出魏惠成王子令王
 之冢于世本盖襄王也其言实与今竹书合而束晰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886-0345a.png
 传叙汲冢事云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
 犬戎所灭迄魏安釐王二十年据诸家史传惠王子
 襄王襄王子哀王哀王子昭王昭王子安釐相去世
 次甚远而纪年载周慎靓王而终以今王二十年详
 考竹书前后凡不称国而称王者皆周天子则所谓
 今王实指慎靓王薨此时魏安釐王尚未生也自晋
 书误载隋唐宋志及用修遂并因之而穆天子传序
 洎本书明甚反不详考甚可笑也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886-0345b.png
杜预所称竹书终哀王二十年较之晋书差近然亦非
 也竹书所谓二十年者直接惠王之后当为襄王襄
 王止十六年安得二十耶如以哀王哀王立于十六
 年之后距惠王薨二十年才四年耳又安得二十耶
 注史记者皆从杜说不深考也(或以慎靓王止六年/为疑亦非也竹书所)
 (纪世代年数多与史记/相左不独慎靓为然)
孟子称晋之乘楚之梼杌楚梼杌今不可见而汲冢纪
 年所载事于晋独详其文与春秋类岂即孟子所谓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886-0345c.png
 晋乘者自三晋之分此书入魏史氏遂以魏事系之
 晋末与书载齐魏战马陵事而终于惠成王之薨盖
 惠王之史所记而孟子应魏聘入大梁所见晋乘必
 此无疑夫古书磨灭百不一存况战国先秦讵容悬
 断第其文体时代无一不合讵偶然哉因识始末俟
 博雅君子定焉
春秋书赵盾弑其君而纪年书晋灵公为赵穿所杀赵
 盾使穿迎公子黑臀于周立之夫赵盾书弑董狐笔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886-0345d.png
 也今书穿果晋史乎曰此所以为晋也董狐一时之
 笔盾知其不可夺也姑释之以示有容夫赵氏世为
 上卿终裂晋国若武若鞅无恤辈能令厥祖终被斯
 名而腼然人面大恶之后乎孙盛直书晋事曾不崇
 朝而晋之史氏能世执董狐之笔哉故吾于其易盾
 以穿而决其晋国之史无惑也至厉公之弑则并没
 其事直以卒书又有甚于灵者其为晋国之史益彰
 彰矣他国则第仍董狐之旧故鲁史书盾弑而仲尼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886-0346a.png
 从之盖他国于赵亡所忌而赵氏子孙亦第能改其
 本国而已晋弑其君州蒲疑亦晋史之旧竹书改之
竹书于王之崩也书陟于君之弑也书贼于师之败也
 书逋其文义皆非后人所能至其曰入于某地曰至
 自某地之类皆俨然春秋无异足徵鲁史仝时为孟
 氏所称晋乘无惑也独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二
 事舛谬杜预春秋后序疑伏生尚书忽忘可谓执末
 议本沈约以后人搀入则亦未然余谓竹书出于周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886-0346b.png
 末义政在此当时处士横议好事纵谈何所弗至使
 后人赝作必穿凿傅合务训古经不若是枘凿矣
纪年所载二事虽甚不根然亦当时因桐宫羑里之说
 好事剿而入之而刘知几据为实有至反以孔孟不
 足凭则大愚矣他如启杀益事本文所无杜预当竹
 书始出睹记最真但言伊尹季历而不及启益居然
 可證晋书唐人杂辑野史以成晰传不知何据盖六
 朝舛谬之谭傅之汲冢也季历事沈约以为囚诸质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886-0346c.png
 塞功高不赏或有之第非杀耳自馀往往实录如伯
 翳之为伯益西伯之为武王赵穿之弑灵公皆足以
 涤千载之讹补诸志之阙今稍列十数则于左以见
 大都(考亭楚辞辩證云史记燕人说禹崩益行天子/事启率其徒攻益夺之汲冢书至云启杀益盖)
 (史记本国策妄谈而考亭/以杀益为竹书亦不考也)
唐尧十六年渠搜氏来宾 周书王会渠搜以䶂犬穆
 天子传王乘八骏至于巨搜氏之国是也
二十九年僬侥氏来朝贡没羽 僬侥见山海经盖亦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886-0346d.png
 祖此韩诗外传以长仅三尺竹书无此说也
唐十九年命共工治河 此在鲧先盖共工绩用弗成
 故改而用鲧足以见当时治水之难鲧用于六十一
 年而黜于六十九年至七十五年始用禹中间遴择
 访求越六载始得其人吁其易哉
虞九年西王母来朝沈约注西王母来朝贡白环玉玦
  西王母已见于此不始周穆也以余考之盖亦外
 国之君若上文渠搜僬侥及下息慎玄都类耳穆天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886-0347a.png
 子传所交外国之君甚众不止一西王母山海经但
 言蓬发虎齿有尾如陆吾泰逢之属余别有辩(山海/经但)
 (言有人曰西王母似非如后世所谓女仙者自东方/朔谓西王母为东王公妻后世遂咸祖之不若汲冢)
 (之言尚或/可信云)
虞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 周称肃慎氏之矢
 息肃音相近古字多通岂其苗裔耶
二十九年命子义钧封于商 注谓封于商故称商钧
 则丹朱亦以封于丹故非放也(尧五十八年放子朱/于丹水或舜封之)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886-0347b.png
夏后启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是年王师伐有扈大战
 于甘六年伯益薨祠之 益封费盖舜禹之世非启
 始封也史记以大费为伯翳名其误由此正犹虞夏
 纪重华文命为舜禹名耳伯翳伯益非二人据此明
 甚余别有辩孟子曰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观费
 侯就国之文足證子舆氏所云未必实事也竹书纪
 大臣之祠者惟伊尹周公此称启之祠益则亦以王
 礼事之矣而束晰传谓竹书言益干启位启杀之何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886-0347c.png
 谬戾一至是耶有扈之征即系费侯就国之下或当
 时诸侯之不逞者假禅受以为名书但言大战路史
 以为不胜按逸周书史记篇扈氏弱而不恭身死国
 亡则灭于启也后世以启杀益亦本天问之词因竹
 书有伊尹事遂以附之千秋之下实余为雪此诬
仲康六年锡昆吾命作伯 昆吾始见此其后灭于汤
 而至周复为楚沈约云已姓樊名当仲康时后羿擅
 国昆吾必有王室之勋故锡之为伯然是时胤侯统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886-0347d.png
 六师而后相被弑亦不闻昆吾之戮力也
后相二十年寒浞灭戈二十六年寒浞使其子浇帅师
 灭斟灌二十七年浇伐斟鄩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
  论语奡荡舟即此事也竹书至晋始出故汉儒以
 为陆地行舟可笑
二十八年寒浞使其子浇弑帝后缗归于有仍伯靡出
 奔鬲夏世子少康生少康自仍奔虞伯靡自鬲帅斟
 鄩斟灌之师以伐浞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伯子杼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886-0348a.png
 帅师灭戈伯靡杀寒浞少康自纶归于夏 按少康靡
 鬲经营恢复之迹不可考矣据左氏能布其德而兆
 其谋则决匪用谲行险之谓也纪年明书伯靡帅二
 斟之师以伐浞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伯子杼帅师
 灭戈皆声罪致讨至正之师而沈注牵合离骚以浇
 淫于嫂而艾袭之误断女岐之首乃因田猎俾以犬
 嗾浇夫浇既父子窃国必所居拟于王者岂得潜身
 下里自同细人且既女岐颠越在浇岂无戒心而复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886-0348b.png
 捐生一犬耶此其说皆一无足信幸竹书明證在焉
 据以破之可也而顾引此以释竹书胡其戾耶
帝芬十六年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 洛伯河伯皆国名
 也用与冯夷诸侯名也世率以冯夷为水神赖此折
 之余别有辩(少康十六年商侯冥死于河后世遂以/水神为元冥亦本竹书而附会其说也)
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
 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 注殷侯子
 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故殷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886-0348c.png
 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
 殷中叶衰而上甲微复兴故殷人报焉按此则河伯
 为当时诸侯观注文益明或以为治河之官亦近之
 然治河之官不得有师旅假人或以诸侯治其事而
 封之为河伯也然则冯夷非诸侯之名何哉(山海经/附会王)
 (亥有易事极可笑非竹书有/此文后世莫能觉其伪也)
三十五年殷灭皮氏 皮氏之亡事见周书史纪篇信不
 行义不立则哲士凌君政禁而生乱皮氏以亡然亦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886-0348d.png
 殷之先世非成汤也孔氏不注
帝廑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 十日并出不见尧时而
 见此羿称射九日落以此事附会也盖羿篡于夏相之
 世此适夏事故耳
帝癸十七年商使伊尹来朝二十年伊尹归于商 孟
 子称伊尹五就汤五就桀盖屡言之以明圣人去就
 不常惟义所在耳非定以为五也纪年称十七年汤
 使伊尹来朝二十年尹归于汤二十一年商遂征洛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886-0349a.png
 二十二年夏囚汤次年释之自后商连岁征伐以迄
 于三十一年灭夏尹岂复有仕夏之理哉盖尹之事
 桀实三年耳始汤进之欲以正桀尹待之且三年桀
 不改故辅汤以征之若必如孟子所称何尹之不惮
 烦哉且桀于末年即龙逄已杀之矣何难于杀尹也
十四年扁帅师伐岷山 注癸命扁伐山民山民女于
 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女无子焉斲其名于苕
 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妺喜于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886-0349b.png
 倾宫饰瑶台居之按此则妺喜桀所弃也然与史记
 不同存以备考
二十八年太史令终古出奔商 商史见竹书者仅此
 盖贤人也
二十九年费伯昌出奔商 即益之后见史记
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二十六年商
 灭温二十八年昆吾氏伐商商会诸侯于景亳遂征
 韦商师取韦遂征顾三十年商师征昆吾按有洛见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886-0349c.png
 逸周书(昔者有洛氏宫室无常池囿广大工功日进/以后更前民不得休农失其时饥馑无食成)
 (汤伐之有洛以/亡载史记篇末)孟子称汤十一征沈约以为九征考
 竹书汤所征国有洛也荆也温也昆吾也韦也顾也
 夏邑也三朡也并葛为九余疑下文陑亦国名然亦
 不及十一之数或以昆吾韦顾桓文为五霸今考竹
 书昆吾大彭豕韦之先皆勤劳王室列于五霸似有
 可信至后嗣咸以跋扈不恭为汤武丁所灭虽一时
 负固然与厥先异矣韦顾二邦仅见此疑与昆吾皆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886-0349d.png
 辅桀为虐者岂桓文比哉
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夏
 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
 门放之南巢 书升自陑注者谓出其不意陋矣然
 其误实由升之一字盖古文简奥后人以耳目求之
 宜其谬戾若斯也竹书但云自陑夏邑上无升字自
 明
商汤二十年夏桀卒于亭山禁弦歌舞 桀失天下二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886-0350a.png
 十年始卒汤遇之犹若此也而谓武王有黄钺之事
 哉
祖乙元年王即位自相迁于耿命彭伯韦伯 彭伯韦
 伯即大彭豕韦也锡命为伯当在此时沈谓夏衰昆
 吾豕韦相继为伯考夏帝昊元年但言豕韦氏复国
 而已非伯于夏也(裴骃引贾逵谓武丁灭豕韦以刘/累代之大误刘累豢龙于夏后之)
 (世豕韦中/废复兴)
帝辛二十一年诸侯朝周伯夷叔齐自孤竹归于周 按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886-0350b.png
 此则二子归周信矣使果有叩马之事竹书胡弗及
 耶余别有辩
三十九年大夫辛甲出奔周 他书云辛甲七十五谏而
 奔周夫纣之愎也其能容甲之骤谏如此哉盖战国
 之文大槩如此以其语奇附录于此
四十七年内史向摰出奔周 太史终古奔商而夏亡
 内史向摰奔周而商灭史氏所系其重若此
四十八年夷羊见 周书云夷羊在牧正与此同史记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886-0350c.png
 麋鹿误矣杨用修引鹿台作證陈晦伯历举群说以
 破之第亦未及此也
四十一年西伯昌薨四十二年西伯发受丹书于吕尚
 四十四年西伯发伐黎 按此文戡黎之西伯为武
 王而非文王可以折千古之疑而自汉至宋诸儒先
 不决之论皆瓦释冰消无容一喙矣余谓竹书大有
 功于圣门者此也
周武王十二年辛卯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886-0350d.png
 王亲禽受于南单之台据此则逸周书与史记所称
 武王以黄钺斩纣之文皆妄也夫太甲杀尹文丁杀
 历书有明文即竹书之讹不足以惑后人而證西伯
 之伐黎纪武王之克纣有功史学讵浅浅哉(野盖/即牧野)
 (音近/也)
穆王八年北唐来宾献一骊马是生騄耳十二年王北
 巡狩遂征犬戎十三年徐戎侵洛造父御王入于宗
 周十七年西征昆崙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886-0351a.png
 宾于昭宫 按此文则穆王北征犬戎而徐夷侵洛造
 父御王归定其乱乃复西征见西王母与史记不同
 未详孰是西王母来朝亦穆天子传所未载
十四年作虎牢十五年作重璧台冬王观于盐泽 三
 事俱见穆天子传五卷云有虎在乎葭中天子将至
 七萃之士高奔戎请生捕虎必全之乃生捕虎而献
 之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虞是为虎牢六卷盛姬
 葬录云姬姓也盛柏之子也天子赐之上姬之长是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886-0351b.png
 曰盛门天子乃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乃遂西南戊
 子至于盐注云盐盐池也
二十一年祭文公薨二十四年王命左史戎夫作记
 二事俱见逸周书(凡出穆天子逸周书者沈注俱不引/夫春秋史记人所共习不引可也二)
 (书不引而引离/骚谶纬何哉)
厉王八年初监谤芮伯良夫戒百官于朝 见逸周书
 芮良夫解
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二十六年大旱王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886-0351c.png
 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归其
 国遂大雨 此竹书与史记大不相同处今无文字
 可凭难以臆断但竹书始末明甚而史记以二相协
 理为共和则文义诚似未通且前史绝无斯例罗泌
 路史辩颇得之读者详焉
宣王三十年有兔舞于镐京 六字奇甚与春秋石言
 于晋同
桓王元年壬戌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886-0351d.png
 轸追之至于家谷 此类与春秋书法正仝足徵春
 秋之文多鲁史旧不必尽圣裁也公子万十四字与
 孟子子濯孺子文体大类下条复有此十四字则重
 出矣
匡王六年晋灵公为赵穿所杀赵盾使穿迎公子黑臀
 于周立之 书盾使穿则弑君之事盾不知犹为戎
 首屠岸贾之言当矣(欧阳以盾实弑其说甚/辩非此文无以折之)
定王六年晋成公与狄伐秦获秦谍杀之绛市六日而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886-0352a.png
 苏 此文与史记同考之他子书谓缢也若身首殊
 何能苏耶然诸小说所载往往有临阵首为敌人所
 得身能乘骑以归者又有被法斩首而项中能进汤
 粥者宇宙之大信无弗有第不可为常也
烈王元年魏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 沈约注云邯郸
 赵地名非也凡竹书称邯郸即赵也如显王六年我
 师伐邯郸取列人七年我与邯郸榆次阳邑十六年
 邯郸败我师于桂陵皆谓赵也此盖魏缓奔赵引赵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886-0352b.png
 师作乱耳不然邯郸赵都岂缓所据哉
显王元年癸丑郑城邢丘 注云自此韩改称郑麟按
 竹书周安王元年韩疾郑哀侯入于郑此后烈王元
 年书晋桓公邑哀侯于郑盖韩始定都于郑而是年
 书韩山坚贼其君哀侯六年书韩共侯赵成侯迁
 桓公
于屯留又书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七年
 书魏大夫王错出奔韩盖自韩灭郑取其邑为都国
 尚称韩至是而改称郑亦犹赵改称邯郸也是后书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886-0352c.png
 公子景贾伐郑(三/年)书王会郑釐侯于巫沙(七/年)书秦师
 伐郑次于怀(九/年)书郑取屯留长子(十/年)书郑釐侯使许
 息来致地(十一/年)书郑釐侯来朝(十二/年)书秦公孙壮伐
 郑围焦城(十四/年)书东周与郑高都郑釐侯来朝中阳
 (十五/年)书穰疵帅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二/十)
 (六/年)书秦胡苏伐郑(三十/一年)书郑威侯与邯郸围襄陵(三/十)
 (三/年)书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三十/五年)书王会郑
 威侯于巫沙(三十/八年)皆韩也至慎靓王十六年竹书末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886-0352d.png
 简复书王与齐王会于韩岂至是复改称韩与(惟显/王十)
 (六年书王以韩师诸侯师战于襄陵二十四年书/魏败韩马陵二事仍称韩不可晓或传录之误)
元王四年于越灭吴 按竹书不纪吴事而越始见此
 自是后记越之世次特详殆无一遗漏者虽魏其本
 国不如是之密也因类识于左以补史记吴越等书
 之缺
贞定王元年癸酉于越徙都琅琊 按吴越春秋文颇
 与此合然非齐之琅琊或吴越间地名有偶仝者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886-0353a.png
四年十一月于越子句践卒是为菼执次鹿郢立
十年于越子鹿郢卒不寿立 二十年于越子不寿见
 杀是为盲姑次勾朱立 威烈王十一年于越灭滕
  十四年于越子勾朱卒子翳立安王二十三年于
 越迁于吴二十六年七月于越太子诸咎弑其君翳
  十月越人杀诸咎越滑吴人立孚枝错为君 烈
 王元年于越大夫寺区定越乱立初无余是曰莽安
  显王三年于越寺区弟思弑其君莽安次无颛立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886-0353b.png
 十二年于越子无颛卒是为菼蠋卯次无疆立 三
 十四年于越子无疆伐楚三十六年楚围齐于徐州
 遂伐于越杀无疆以上竹书越世次最为详明盖自
 勾践至无疆凡十世自灭吴之后灭滕灭郯(十一年/于越子)
 (勾朱灭郯以/郯子鸪归)最后无疆伐楚而灭于楚威王自后臣
 服于楚不复见竹书
 史记索隐注引纪年载于越子勾朱三十四年灭滕
 三十五年灭郯与今纪年殊不合疑索隐唐人所篹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886-0353c.png
 或当见竹书旧本然其他年月率仝不可臆断又索
 隐注谓纪年止载越子无颛卒后十年楚伐徐州无
 败越杀无疆之文然今本甚明当是小司马误也
显王二十八年秦封卫鞅于邬改名曰尚 按秦封鞅
 于商号商君尚恐商字之误考史记并无封尚之文
三十一年秦苏胡帅师代郑韩襄败秦苏胡于酸水 注
 云不知何年附此按烈王二年秦胡苏帅师伐韩韩
 将韩襄败胡苏于酸水盖即此事重出显王之世耳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886-0353d.png
 第前策云秦将胡苏而此云苏胡当以胡苏为正(以/上)
 (纪/年)
 
 
 
 
 
 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