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886-028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一
            明 胡应麟 撰
  九流绪论上
刘向七略叙诸子凡十家班氏取其有补世道者九而
 诎其一小说家九流之名所自昉也统曰诸子所以
 别于六经亦以六经所述古先哲王大道历世咸备
 学业源流揆诸一孔非一偏之见一曲之书周室既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886-0282b.png
 衰横议塞路春秋战国诸子各负隽才过绝于人而
 弗获自试于是纷纷著书人以其言显暴于世而九
 流之术兴焉其言虽岐趣殊尚推原本始各有所承
 意皆将举其术措之家国天下故班氏谓使遇明王
 折衷辅弼悉股肱之材非如后世文人艺士苟依托
 空谈亡裨实用者也今读诸家之书若儒若墨名法
 纵横亡论至道家习尚玄虚蔑弃礼教阴阳农圃浅
 机僻数人所易窥而道则以懦弱谦下附于尧之克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886-0283a.png
 让清静恬漠合于舜之无为阴阳则泰素以五行称
 黄帝田圃则许行以并耕称神农当时九家者流其
 旨槩如此第自儒术而外以暨六经皆一偏一曲大
 道弗由钧也(班氏以儒出司徒道出史官未当不/若隋志以出周官九两曰师曰儒也)
秦汉前诸子向歆类次其繁简固适中以今较之殊有
 不合者夫兵书术数方技皆子也当时三家至众殆
 四百馀部而九流若儒若杂多者不过数十编故兵
 书术技向歆俱别为一录视七略几半之后世三家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886-0283b.png
 虽代有其书而七略中存者十亡一二九流则名墨
 纵横业皆澌泯阴阳农圃事率浅猥而儒及杂家渐
 增小说神仙释梵卷以千计叙子书者犹以昔九流
 概之其类次既多遗失(如兵刑一也而兵不列九流/道释一也而释未入中国皆)
 (当/补)其繁简又绝悬殊(如名墨纵横书传仅三数种/今又无习之者不当独为家)
 窃病焉暇日䌷阅诸家辄据所见闻参酌今古稍以
 臆见更定其间所损五曰墨曰名曰法曰阴阳曰纵
 横其说浸微术浸灭故总而类之于前示弗能儒抗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886-0283c.png
 也所益五曰兵曰术曰技曰道书(神仙/并入)曰释典其徒
 日广教日蕃故别而类之于后示弗敢儒抗也首吾
 道以彰显大源继诸氏以溯洄末学终方外以穷极
 异端其家逾百其篇溢万其流仍九附诸孟坚于戏
 后世考文之士有若阮孝绪辈覈繁简之衷以悉类
 次之当必以余言为隗始夫
余所更定九流一曰儒二曰杂(总名法诸家为一故/曰杂古杂家亦附焉)
 曰兵四曰农五曰术六曰艺七曰说八曰道九曰释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886-0283d.png
 儒主传统翼教而硕士名贤之训附之杂主饰治救
 偏而傍蹊末学之谈附之兵主法制权略而纵横占
 候之籍附之农主稼穑蚕桑而饮馔药饵之方附之
 术主蓍龟历算而禽星宅相诸技附之艺主书计射
 御而博奕绘画诸工附之说主风刺箴规而浮诞怪
 迂之录附之道主冲退恬愉而房中炉火符箓章醮
 附之释主经典禅观而论宗戒律梵呗机缘附之夫
 上圣哲王之治亡尚六经故首之以儒崇大道也异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886-0284a.png
 端衰世之观咸徇一曲故次之以杂覈支流也国所
 重在戎故次兵以审大机民所天在食故次农以植
 大命术虽浅数神智工巧之规寓焉故次术艺虽末
 流弛张游息之务存焉故次艺说出稗官其言淫诡
 而失实至时用以洽见闻有足采也故次说道本柱
 下其言放荡而难遵至齐物我达死生不可易也故
 次道释本西方其言荒忽而亡据至明心性破尘幻
 不可诬也故次释而九流之事终焉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886-0284b.png
晏婴八篇汉志列儒家按婴谓仲尼之学累世不能穷
 当年莫能究其意趣迥异可知而俨然儒首非也刘
 班盖仍太史之误柳仪曹以为墨家当矣(通考亦/列墨家)
 家有周史六韬六篇颜云即今六韬也言取天下及
 军旅之事按向所录兵家自为类不入九流岂容搀
 入儒术况本注或云惠襄间或云显王时或云孔子
 问夫惠襄间当与孟氏同时显王孔子俱去太公远
 甚而唐世六韬自太公外无别书岂刘班类次乃尔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886-0284c.png
 混淆乎颜注误无疑
道家有伊尹五十五篇太公二百三十三篇谋八十一
 篇兵八十五篇管子八十六篇今独管子存与道家
 言不类考兵家亦有管子班氏省之岂今所传而道
 家者不存与然伊尹太公皆不可深晓盖秦汉所谓
 道家大率翕张取予之术非近世长生虚静之谓故
 凡兵谋秘计悉附之伊尹太公诸书虽绝亡可考意
 其中所称佐辅商周戡定四海之术要必有近于柱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886-0284d.png
 下所云者太史以老韩仝传总之秦汉间见解大槩
 略同不足怪也(凡汉志称伊尹太公/悉战国人依托者)
杨朱学于老氏源流固自瞭然庄周天下历叙道术而
 不及朱或谓以其浅陋不足比数谬也老聃关尹朱
 所自出周既叙之岂容复赘如以鄙而弗称则南华
 平生尊事不敢毁斥者何如列禦寇耶禦寇不列道
 术亦老聃关尹故也朱之弗列故应尔尔孰谓贬哉
或又以彭蒙田骈慎到之属庄固有并举数人者是又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886-0285a.png
 不然彼皆庄所同斥故多寡亡论老关则周极尊之
 朱既匪其伦不容并列禦寇虽庄所自出或未跻于
 聃尹故以二子槩之(周所举墨翟禽滑釐彭蒙田骈/老聃阕尹皆一师一弟宋钘尹)
 (文盖亦当然列与老/不相及故举关尹也)
刘向叙列子以郑穆公同时柳子厚谓穆公前孔子百
 年当是繻公举繻公二十四年郑杀其相子阳为证
 当矣或谓向之误当由古文以穆公为缪公繻与缪
 字相近非鲁穆公故也余以中垒博极群书不应乖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886-0285b.png
 错至是当是向序本作繻公后人不解因见秦鲁二
 公皆谥缪遂改繻公为缪公缪穆音义本同故缪再
 讹为穆而与繻迥不仝矣张湛注亦以穆公为疑则
 知晋世已误不始唐也
庄列二家谭者优劣往往异仝柳子厚洪景卢左袒郑
 圃者也高似孙林希逸左袒漆园者也然率举一端
 未极二家之造大抵列之文法庄之文奇列犹丘明
 庄犹司马列规矩驯而易入庄崖岸峻而难攀凌厉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886-0285c.png
 汪洋杳冥超忽乘风骑气出鬼入神者庄简劲宏妙
 平淡疏旷周鼎商彝朱弦疏越者列源流本始则列
 庄之胚胎震荡波澜则庄列之极致(本朝宋太史王/长公亦以列叙)
 (事胜庄赵景/仁以庄胜)
列温纯典厚尚有春秋前辈风庄全是战国纵横之习
 其文章则妙极矣读其书二子气象亦可见
太史于战国于说取韩非于文取屈原皆深嗟极慕要
 以二子穷愁郁抑触讳杀身与已意相发故沾沾焉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886-0285d.png
 道家庄列二氏最杰出传南华但言其文辞洸洋自
 恣而已绝不道其他而禦寇无传盖自刘向始表章
 太史当时或所未睹故不及传其人高似孙以太史
 无传而并疑为鸿蒙齧缺之类夫鸿蒙齧缺庄氏不
 过一再言其寄寓瞭然其所称禦寇果若是乎以列
 撰述灿然而高特疑之弗置至握奇鬼谷则极其尊
 信以真出风后诸人大可哂也
庄周南华其文辞瑰玮横放固独行天地间至掊击圣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886-0286a.png
 神凌侮贤哲亦生民以来未有之变也眉山氏癖其
 文辞而谓盗蹠让王四篇非周作寻其旨趣或近之
 至以天下篇不叙仲尼为阳挤阴助则亡谓之大者
 夫楚公子被难出奔其仆操箠隶之匪得已也隶之
 而足免于厄以为得事主之权固宜若战国之时仲
 尼虽没六经之道灿如日星周能大声疾呼以暴其
 教于天下若孟轲氏之著七篇即举世莫宗俟之后
 圣足以不惑夫奚厄于巳而又奚厄于仲尼者而奚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886-0286b.png
 取于阳挤之而阴助之也周方槌仁提义废礼绝乐
 欲以一人私臆扫百代名教而空之爰自神农氏下
 至尧舜禹汤文武亡弗诋诃而仲尼当时特巍然为
 仁义礼乐之宗故尤极意讪讥恣其唇吻盖文固弗
 予夷考其实则尤甚焉真所谓小人之无忌惮者求
 诸眉山氏所云竟南华一编邈未之睹也知道君子
 读是书若孟旃抵掌骊施骋姿挥之一笑而已藉以
 为阳挤阴助吾恐后世之人将遂以其文并既其实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886-0286c.png
 其为祸也必不鲜矣
晁公武云孔子没天下之道术日散老聃始著书垂世
 而虚无自然之论起周又从而羽翼之掊击百世之
 圣人殚残天下之圣法而不忌其言可谓反道矣自
 荀卿扬雄以来诸儒莫不辟之熙宁元丰之后学者
 用意过中见其书末篇论天下之道术虽老聃与其
 身皆列之为一家而不及孔子意以为阳訾孔子而
 阴尊焉遂引而内之殊不察其言之指归宗老氏邪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886-0286d.png
 宗孔氏邪既曰宗老氏矣讵有阴助孔子之理也邪
 至其论道术而有是言盖不得已耳夫盗之暴也又
 何尝不知主人之为主人邪顾可以其智及此遂以
 为尊我开门揖而进之乎窃惧夫祸之过乎两晋也
 按晁氏此论最得苏说膏肓因备录之
黄东发曰列子资颖逸而性冲澹生乱离而思寂寞默
 察造化消息之运于是乎轻死生轻视人间死生之
 常于是乎遗世事其静退似老聃而实不为老聃老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886-0287a.png
 聃用阴术而列子无之其诞谩似庄周而亦不为庄
 周庄周侮前圣而列子无之其学盖全类杨朱按东
 发言虽非知列之至者然大槩得之余并录焉
余谓老聃庄周杨朱之学三者同源而实异流老聃濡
 弱以退为进庄周诞谩游方之外杨朱贵生毫末不
 捐故老流于深刻庄蔽于狂荡杨局于卑陬惟禦寇
 斟酌三氏政得其中视老聃坦遂过之视庄周驯厚
 过之视杨朱高旷过之且三子弗知尊仲尼列虽轻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886-0287b.png
 蔑礼教独能推毂仲尼以行其说故后世崇清静则
 列为玄宗罪虚无则列非戎首孟辟杨荀辟庄韩辟
 老列咸置焉惟其善于立言工于自为也南华所谓
 支离其德者舍若人曷归焉
庄子愤世嫉邪之论也人皆谓其非尧舜罪汤武毁孔
 子不知庄子矣庄子未尝非尧舜也非彼假尧舜之
 道而流为之哙者也未尝罪汤武也罪彼假汤武之
 道而流为白公者也未尝毁孔子也毁彼假孔子之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886-0287c.png
 道而流为子夏氏之贱儒子张氏之贼儒者也右杨
 用修之论夫庄周文章绝奇而理致玄眇读之未有
 不手舞足蹈心旷神怡者故古今才士亡弗沈冥其
 说第以为空青水碧物外奇观可矣必为说文之是
 以火济火也余论庄若此世将以为俗岂得已哉
诸子百家并出于春秋之世所以诬蔑帝王圣哲者无
 所不至然于吾仲尼未尝不知所尊事也特其学褊
 术陋虽间引仲尼以自文而蹖驳不中诞幻无稽适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886-0287d.png
 所以诬蔑之然而未敢有昌言以排之极论以毁之
 者有之盖自墨翟始翟书十五卷今存余尝读其非
 儒明鬼公孟诸篇所为嘱授其徒簧鼓其众者壹以
 指摘仲尼为事庄周远出翟后盖闻其风而兴起焉
 尔周之为书荡乎礼法之外自神农以至汤武靡不
 在其戏侮之列其敢于非圣盖无足怪而翟者固是
 尧舜非桀纣摩顶放踵以为天下而独甘心置喙于
 吾圣人何哉盖其意欲与吾儒角立并驱以上接二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886-0288a.png
 帝三皇之统故肆言以震撼一世而冀其从而又苦
 行以先之聚徒以倡之驯致儒墨之称杂然并立于
 衰周之世正仲尼所谓行伪而坚言奸而辩者圣王
 有作其无逃于横议之刑必矣孟轲氏距杨墨考杨
 之言论指归要以自为不至如墨之恣无忌惮也贻
 祸之烈唐儒如韩愈者亦从而尊信之彼未深考其
 言耳第窥其一二则诛之绝之岂佛老后哉
退之读墨云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886-0288b.png
 足为孔墨余以退之未尝读墨也公孟子谓墨子曰
 昔圣王之列也上圣立为天子其次立为公卿大夫
 今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若孔子当圣
 王岂不以为天子哉子墨子曰夫知者必尊天事鬼
 爱人节用合焉为知矣今子曰孔子博于诗书察于
 礼乐详于万物而曰可以为天子是数人之齿而以
 为富也凡翟与其徒拟议槩如此使墨而遇孔必将
 为桓魋之要为武叔之毁孔而遇墨两观之诛亡所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886-0288c.png
 事少正卯矣
墨曰子贡季路辅孔悝乎卫阳虎乱乎齐佛肸以中牟
 叛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修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
 不及而后已今孔丘之行如此儒士则可以疑矣盖
 以阳虎佛肸皆仲尼弟子乎胡妄之甚也非儒一篇
 始末皆斥吾夫子姓名即庄周之诞不至是也而诸
 家之论皆以近理乱真为辨而忘其僣妄之大者柳
 宗元掊击百氏不遗馀力顾于墨阙焉岂昌黎氏故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886-0288d.png
 耶余故详述其言著于篇
宋太史景濂诸子辨持论甚精读墨亦以孔子所不弃
 皆溺于昌黎弗深考也惟黄东𤼵马端临最得而非
 圣一端迄无及者故余特详著焉(孔鲋有诘墨篇/盖以配非儒也)
墨氏之学世以自翟倡之然刘氏七略有尹佚二篇注
 成康时人则远在翟前岂墨亦有所自耶翟入室
 滑釐
无著述传世而韩非所称有田俅刘向别录有
 我子不止胡非随巢也又意林有缠子亦墨家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886-0289a.png
晏子春秋宋诸目皆列墨家余初读意以婴尚俭墨节
 用故叙书者联类合之及读墨非儒篇始终所称述
 以诋訾仲尼皆婴之言乃知凡墨之道婴实倡之叙
 书者联类合之非过也柳以书非婴自著墨之徒剿
 合而成或有然者然要为有所本景公欲用孔子婴
 骤沮止之亦墨之徒为之耶
道家本长生之祖杨朱学于老氏而世罕依托墨氏摩
 顶放踵乃神仙家往往引之至幻形易貌之术亦率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886-0289b.png
 假其名号如墨子七变法枕中记灵奇经之类盖又
 墨所不道者稚川神仙传传墨子不知何据汉志兵
 家有墨子则以墨善于城守故也
兵家秦汉至众今传于世而称经者黄帝风后太公黄
 石诸葛李靖等率依托也孙吴尉缭当是战国本书
 总之皆权谋形势以槩于三代之师亡万一近似焉
 其明白正大廓然王者之规司马法一书而已齐威
 王末世之君而能使其臣追葺是编俾三代征伐大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886-0289c.png
 经仅存于积衰极乱之后功亦伟矣惜也附以穰苴
 纵横诡诞之习参伍于仁义礼乐之中悬疣附赘特
 已甚焉其文义闳深肃达者皎如日星固非策士所
 能乱第汉世百五十馀篇今存弗能什一惜哉
任宏所录兵书凡四种曰权谋曰形势曰阴阳曰伎巧
 凡兵书五十三家班氏悉仍其旧独出司马法入礼
 类郑渔仲大讥之余读汉志及此未尝不绝叹孟坚
 之卓识而惜渔仲之妄讥也司马法而为兵书而谁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886-0289d.png
 弗喻者第任氏所分四种皆后世行兵者流凡司马
 法之言率据道依德本仁祖义将置之权谋乎形势
 乎阴阳伎巧乎夫吉凶军宾嘉兵固五礼之一而司
 马法之言壹与周官相出入是书弗置诸礼类将奚
 置焉益以信坚之识非渔仲所窥也
孙武十三篇百代谭兵之祖考汉艺文志有八十二篇
 杜牧以曹公芟其繁芜笔其精粹以成此书然太史
 武传固有十三篇之目而其文章之妙绝出古今非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886-0290a.png
 魏晋所能润削意十三篇者如后世所称卷轴而八
 十二者则其卷中之篇即始计用间之类也后人不
 解太史所云或武书汉末篇次失亡故止存十三以
 合于太史而八十二篇之旧遂湮没不可复睹抑曹
 公因太史所云止存十三之目馀尽芟辑以入新书
 与
孙武之谭兵当在穰苴之后吴起之前叶正则以左传
 无之而并疑其人则太过然武为吴将入郢其说或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886-0290b.png
 未尽然丘明于吴事最详练又喜夸好奇武灼灼吴
 楚间不应尽没其实盖战国策士以武圣于谭兵耻
 以空言令天下为说文之耳夫谈者固有未必用用
 者固有不必谈刘子玄非真能史其论史即马班莫
 能难严羽卿非真能诗其论诗即李杜莫能如藉令
 马班李杜自言之或未必如二子之凿凿也而责二
 子以马班李杜则悖矣(陆生谓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余谓作者固难谈亦匪易古)
 (今工用兵者至众/工谈兵者几人哉)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886-0290c.png
尉缭子兵书也自汉至隋咸列杂家郑渔仲以为见名
 不见书马端临大善其论然汉志兵家自有尉缭三
 十一篇盖即今所传者而杂家之尉缭非此书也今
 杂家亡而兵家独传故郑以为孟坚之误舛矣若此
 书论兵孙武而下他亡与匹战国人著无疑
纵横家苏秦张仪等并不传其言大槩备于短长或汉
 人本此附益耳鲁连雄辩高一代而其书五篇列于
 儒家则其学术可知惜太史第叙二事不能详其平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886-0290d.png
 生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余读韩非书若孤愤五蠹八奸十过诸篇亡论文词瑰
 伟其抉摘隐微朗如悬镜实天下之奇作也太史悲
 其作说难而卒自罹于祸余以战国所称游说之士
 若仪秦睢衍之类率揣摩时事以行其术外则挟诸
 侯强大之势内则结群小昵嬖之援恫疑怵喝激讽
 诡随故捷若转圜而亡弗向应非之道乃欲一切刿
 剔而扫除之其与纵横家言正如冰炭之反若之何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886-0291a.png
 其弗至于杀其身也即微斯贾之谮秦用非以取天
 下而相之亦必不免商君吴起是已夫又何疑焉
法家自商鞅邓析韩非皆不得其死故后人以为大戒
 要之三子咸有杀身之道其言固非可尽废公孙侨
 诸葛孔明皆法家也仲尼以子产为惠人武乡之没
 士至为涕泣致死彼曷尝沾沾煦煦哉子产谓太上
 以宽其次莫如猛其明于本末达于经权乎犹二之
 也孔明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斯言即周孔亡以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886-0291b.png
 易矣吾故标而暴之为千古法家之准彼三子庸暇
 讥焉
名家最著者公孙龙龙战国人孔穿仝时书五篇传于
 世魏牟惠施皆其流庄列荀卿太史并著其言为道
 术之一足證当时龙之学世大行今人读之殆若儿
 戏耳余谓名家言虽极无谓要未可尽非者古人以
 臭为香以乱为治今尚用之至草可名木木可名草
 禽可名兽兽可名禽盖纷然不胜举第如庄周之齐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886-0291c.png
 物则得之龙欲正名适以乱名耳恶能治天下国家
农家有神农二十篇许行所谓神农之言盖习此也尸
 子曰神农夫负妻戴以治天下正合于行之并耕阴
 阳亦有黄帝等书今二家夷于工技其言废矣
吕氏春秋太史以迁蜀后作者一时信笔之词传固明
 称不韦相秦慕平原信陵诸公子贸致游侠人撰所
 闻其说是也高似孙子略谓始皇不好士不韦招英
 茂聚俊豪始皇甚恶书不韦极简册攻笔墨且举是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886-0291d.png
 书所指摘近似始皇者以始皇能不怒而容之数语
 本播弄笔端不考事实而后人或仿述其意以秦法
 若犹宽者余以不韦自计脱异人俾庄襄之国亡而
 为有秦戴之不啻父母詟之不啻明神盘错冰霜固
 非一日而政也弱龄甫立端拱深居一国之柄咸其
 所操招徕宾客著述简篇特其藐者彼其于始皇何
 有而始皇亦曷由禁之耶且始皇之初非不好士嗜
 书者读斯之逐客则亟毁其令开关以纳之读非之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886-0292a.png
 说难则抚髀其人伐国以求之其勤于下士溺于好
 文如是即尉缭氏所为致词远遁者固足觇其大都
 矣洎海宇平志意极揣为万世不拔之业而弗由其
 道于是坑儒生焚经籍以愚黔首筑长城绝大漠以
 遏四夷观高氏所称西服北怀等语皆非十数龄之
 始皇所有事也讵得以不韦为讥而始皇不怒哉
魏牟田骈并见庄列荀卿书牟与公孙龙师友骈与慎
 到彭蒙同术号天口骈率辩士也所著书非名实则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886-0292b.png
 当列纵横汉志俱入道家不可晓盖战国所谓道家
 言甚杂二子虽以辩雄于时必自托于大道故从其
 言列之邓析著竹刑当列法家汉志亦列于名今其
 言颇有类名家者刑名二业大抵相出入也
阴阳家首宋司星子韦盖本景公事依托也班氏称甘
 石二家后世遂有二书杨用修据为实然非是阴阳
 家又有于长忠臣论九篇五曹官制五篇盖或主世
 运为言及推五德所尚耳不尔绝亡谓矣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886-0292c.png
邹衍邹奭俱辩士也而俱列阴阳家盖所言五德主运
 终始大圣迂怪之变等篇近如后世元会之说耳大
 率战国著书者亡非辩士九流中具有其人孟荀儒
 之辩者也庄列道之辩者也釐翟墨之辩者也牟弛
 名之辩者也韩邓法之辩者也仪秦纵横之辩者也
 衍奭阴阳之辩者也髡孟滑稽之辩者也宋玉词赋
 之辩者也今但知仪秦髡衍为辩士孟氏有好辩之
 名而后世不得以辩而目之术可亡择哉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886-0292d.png
竺乾之教汉明始入中国其徒往往主郑圃西方之说
 以争之识者以后人搀入之文不足据也余尝读战
 国诸子书窃谓西方之说大略已具斯时世第知老
 氏之致虚墨氏之博爱为佛所自出皆得其一而未
 得其二者夫为老氏之说有三虚静也恬愉也濡弱
 也佛之所云寂灭非虚静乎安乐非恬愉乎慈忍非
 濡弱乎为墨氏之说亦三兼爱也明鬼也尚仝也佛
 之所云化度非兼爱乎轮回非明鬼乎普遍非尚仝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886-0293a.png
 乎邹氏之言曰九州曰瀛海则佛之大千微尘也须
 弥阿耨也列氏之言曰周穆曰华胥则佛之神通游
 戏也梦幻空花也庄氏之言曰大椿冥灵曰蜉蝣朝
 菌则万劫亿尘之旨曰鼠肝虫臂曰生马生人则三
 涂六道之因至其生死之谈真际之论机锋迅发于
 后世禅学门风尤为吻合盖释氏未至中华而其立
 教之规大都已具于战国数子矣至六朝南北盛演
 诸经一时能文之士尽取诸家之说润色而张大之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886-0293b.png
 而世外闳深杰异之观遂尽入于瞿昙之门户而犹
 以未足又取释氏之说而窜合之不亦泰甚矣哉
古今子书之盛盛于战国东京以降几亡子矣唐人能
 为伪而弗能为真宋人能为真而弗能为伪即名理
 灿然语其文于秦汉非也盖至明而作者彬彬著焉
 刘中丞之郁离杂家也王司马之短长纵横家也郁
 离引喻指陈若雷雨风云晦冥磅礴短长揣摩关说
 若江河溟渤漰湃澜翻即以置战国诸家庸辨乎何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886-0293c.png
 观察之论政比乎法崔宗伯之翼士醇乎儒皆体气
 高邈词义闳深古色黝然骎骎乎进于汉矣
史与子皆文之一体也余尝谓史有别才惟子亦然刘
 宋并兴胜国刘之文非宋匹以郁离视龙门则或相
 倍蓰焉李何方驾盛明何之文非李匹以大复视空
 同则大有径庭焉夫龙门亟撰亟就而空同漫笔也
 郁离大复则伯温仲默生平寓焉兹所以异与
后世子书庶几秦汉者文也若其理终不可到孟荀于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886-0293d.png
 儒庄列于道孙武于兵韩非于法彼皆以身为其术
 终其身竭其力以殉其书故邪正不同同归于弗可
 磨灭唐而后厥尚殊焉故诸子之言鲜矣
 
 
 
 
 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