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886-02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室山房笔丛卷十
            明 胡应麟 撰
  史书佔毕六
  杂篇下
汉唐而下史籍所书有一事讹而二之者有二事混而
 一之者有一事传而馀悉泯者有一事实而馀皆虚
 者有二事类而无一实者即更仆未易悉数漫举数
卷十 第 1b 页 WYG0886-0267b.png
 则以例其馀
魏时殿前钟忽大鸣震骇省署华曰此蜀铜山崩故钟
 鸣应之也蜀寻上事果云铜山崩时日皆如华言又
 中朝时有人畜铜澡盘晨夕恒鸣如人扣以白张华
 华曰此盘与洛钟宫商相谐宫中朝暮撞故声相应
 可铝令轻则韵乖鸣自止也依言即不复鸣按此必
 一事记者讹而二之
吴东阳樵夫入山遇大龟作人言因缚之献孙权龟路
卷十 第 2a 页 WYG0886-0267c.png
 与老桑共语既至权命烹之焚柴万车如故诸葛恪
 曰当以老桑煮之如言立烂又张华斑狸事狸亦与
 华表共语雷焕识之遂得狸本形二事不应绝肖恪
 或近实华当由博识附会耶
汉武游上林见一好树问东方朔曰名善哉帝阴使人
 识其树后数岁复问朔朔曰名为瞿所帝曰朔欺久
 矣名与前不同何也朔曰夫大为马小为驹长为鸡
 小为雏大为牛小为犊人生为儿长为老且昔为善
卷十 第 2b 页 WYG0886-0267d.png
 哉今为瞿所长少死生万物败成岂有定哉帝乃大
 笑又武帝幸甘泉长平坂道中有虫赤如肝头目口
 齿悉具先驱驰还以报上使视之皆莫能识时东方
 朔在属车中令往视焉朔曰此谓怪哉是必秦狱处
 也上使按图果秦狱地上问朔何以知之朔曰夫积
 忧者得酒而解乃取虫置酒中立消赐朔帛百疋按
 朔以虫为怪哉即名树为善哉意也滑稽之旨即事
 可知即虫或秦狱冤气所结而怪哉之名则朔诡撰
卷十 第 3a 页 WYG0886-0268a.png
 欺帝无疑使异时再遇此虫不知易何名号矣又汉
 武故事东都献短人名巨灵见朔曰王母种桃三千
 年一实此儿已三偷之而洞冥记记一女人爱幸于
 帝名巨灵常出入唾壶中朔见之巨灵遂飞去二巨
 灵一男子一妇人迹俱诡异又并与朔狎或谓必有
 一伪余直以为皆乌有耳
朝野佥载云唐初兵部尚书任环敕赐宫女二女皆国
 色妻妒烂二女头发秃尽太宗闻之令尚宫赍金瓶
卷十 第 3b 页 WYG0886-0268b.png
 酒赐之云饮之立死环三品合置姬媵尔后不妒不
 须饮之若妒即饮柳氏拜敕讫曰妾与环结发夫妻
 俱出微贱更相辅翼遂致荣官今多内嬖诚不如死
 遂饮尽然非酖也既睡醒帝谓环曰其性如此朕亦
 当畏之子其奈何因敕二姬令于别宅中安置又国
 史异篹云房玄龄夫人至妒大宗将赐美人屡辞不
 受乃令皇后召夫人语以媵妾之流令有常制且司
 空年近迟暮帝欲有优崇之意夫人执心不回帝乃
卷十 第 4a 页 WYG0886-0268c.png
 令谓曰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曰妾宁妒而死乃遣
 酌一卮酒与之曰若然可饮此一酖一举便尽无所
 留难帝曰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右二事绝类不应
 太宗屡赐大臣侍姬又屡以药酒恫喝其妻而其妻
 又俱饮之也玄龄妻卢氏当房病困尝剔目以自誓
 而晚节至斯可谓生平尽废若此事则余直以卢有
 妒声好事遂因环妇嫁名房妻耳不然太宗之术弗
 效于柳而复试于卢何不惮烦哉
卷十 第 4b 页 WYG0886-0268d.png
后汉书云孝女叔先雄犍为人父泥和永建初为县功
 曹县长遣泥和拜檄谒巴郡太守乘船堕湍水尸丧
 不归雄感念号泣心不图存常有自沈计家人每防
 闲之经百许日稍懈雄因乘小船于父坠处恸哭自
 投水死弟贤其夕梦雄告之却后六日当共父同出
 至期伺之果与父相持浮于江上按此事与曹娥同
 出后汉范史同传今曹娥以邯郸蔡氏赏识盛传而
 此事绝无知者故特详之
卷十 第 5a 页 WYG0886-0269a.png
谅辅字汉儒仕郡为五官掾时夏大旱太守出祈祷山
 川连日无所降辅乃自暴庭中期日中不雨乞以身
 塞无状于是积薪柴聚茭茅以自环搆火其傍将自
 焚焉未及日中时而天云晦合须臾澍雨一郡沾润
 此亦与戴封同世而人罕知并录之辅时为(彖/)尤难
 也
汉末刘平遇盗扶持其母奔走逃难兄仲遗腹女始一
 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
卷十 第 5b 页 WYG0886-0269b.png
 能两活遂去不顾此事亦见后汉书列传在邓攸先
 其失则甚之矣
天宝中汉州雒县尉张涉自举日试万言诏中书省试
 涉令善书者二十人各操纸执笔就席环庭而坐但
 占题目身自巡历依题口授言讫即过周而复始至
 午后诗成七千馀字仍请满万宰相云七千可谓多
 矣何必须万具以状闻敕赐缣帛拜太常丞直广文
 馆时号张万言右见唐语林又唐诗纪事长沙王璘
卷十 第 6a 页 WYG0886-0269c.png
 词学富赡崔詹事廉问表荐于朝先试之使廨璘请
 十书吏皆给笔札璘口授十吏笔不停缀首题黄河
 赋三千字复为鸟散馀花落诗二十首授笔而就时
 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飙所卷泥滓沾渍璘曰勿取
 但将纸来纵笔一挥斯须复十馀篇矣未亭午巳七
 千馀言时路嵓当轴遣一介召之璘曰请俟见帝嵓
 大怒亟奏废万言科璘仗策归放旷杯酒间恒自称
 日试万言王某云右唐二事绝类皆试万言皆至七
卷十 第 6b 页 WYG0886-0269d.png
 千而止璘未亭午已就较张尤速乃张竟获官而璘
 徒步当事者固有洪隘然亦孰非命也王勮草五王
 册文命五吏执笔分写顷刻俱就与二事亦颇侔今
 所试不传固宜第他什亦无存者信疾行无善迹也
王长公卮言所载卧冰种玉射石望尘等事并其姓皆
 符合可谓至奇陈心叔名疑略仝余推此更得数事
 如汉张良称三杰唐张说亦称三杰(见玄宗诗云/赤帝收三杰)
 张飞敌万人秦张蚝亦敌万人(苻秦邓羌张蚝咸/称万人敌见史书)
卷十 第 7a 页 WYG0886-0270a.png
 雄草太玄经而杨泉亦草太玄经(见马/意林)杨杰号无为
 子而杨绘亦号无为子(见瀛奎律/髓释梵类)瘗子之郭前有巨
 后有世通(见南史/孝友传)分身之葛前有玄后有从周(葛仙/公见)
 (神仙传葛从周号/分身将见清异录)遇仙之王前有质后有积薪皆观
 棋也去妇之王前有欢后有季友皆勤学也(为妇所/弃也欢)
 (事见颜平原判语季友事见/杜工部歌行所谓河东女也)采薪读书之刘前贞素
 后仁轨闭户读书之刘前孔昭后士元(孔昭画字/士元焯字)
 儒入释者梁彦和逃释入儒者唐希仁六用并行者
卷十 第 7b 页 WYG0886-0270b.png
 宋穆之五事仝举者隋光伯皆刘姓也而百药药师
 二李咸窃杨素之姬士衡士龙二陆互见王弼之鬼
 尤为可笑至武与膑并善兵著书并曰孙子而孙绰
 书亦曰孙子奭与衍并善辩著书并曰邹子而邹阳
 书亦曰邹子此例颇众若睢蠡仲淹三范并变姓名
 咸著声绩又千古异闻也(晋书王欢传与颜稍异/彦和协字希仁轲字也)
古今字号之仝尤有奇者并识之
号浮休之张前有文成后有芸叟(唐张鷟宋张舜民/并号浮休子见史)
卷十 第 8a 页 WYG0886-0270c.png
 紫芝之俞前有秀老后有玉吾(宋诗人俞秀老元/文士俞琰并紫芝)
 山之刘前禹锡后子仪(一唐一宋并/名刘中山集)东莱之吕前居
 仁后伯恭(一祖一孙并/以东莱名集)少室山人之李有布衣有拾
 遗(李荃隐居不仕李渤/徵为拾遗并有斯号)石林居士之叶有尚书有少
 保(一吴县人位至执政见宋史一松阳人官至尚/书见一统志皆名梦得皆徙湖州皆博学著书)
 花萼之李前尚正后子大(唐李尚正兄弟三人宋/李洪五人俱有花萼集)
 花蕊之徐前衍母后昶妃(俱为蜀人见郎瑛类稿/或云后花蕊费姓俟考)
 李义府呼李猫李德柔亦呼李猫尤可笑也(见南唐/近事)
卷十 第 8b 页 WYG0886-0270d.png
 汉两子夏两子云(杜钦杜邺俱字子夏/扬雄谷永俱字子云)并能文两子
 夏又同姓且同时也宋两方叔两功父(一方叔李定/孙一方叔李)
 (豸字一功父郭祥/正一功父张南湖)并能诗二方叔又同姓且仝时也
 宋又有两张子厚(其一关中人号横渠者其一见吕/居仁诗话是吴中人亦举进士尝)
 (为欧阳棐书六一庐/山高诗见石林诗话)两张子野(俱名先俱天圣间进/士俱能诗俱寿考一)
 (博州人号张三影一/吴兴人见齐东野语)
韩文公有二一唐昌黎一南唐熙载熙载去宋近像传
 于后世遂以为昌黎(此与陈孟公事生前/身后可作一确对也)
卷十 第 9a 页 WYG0886-0271a.png
两京房俱术士两刘歆俱儒生两龚遂俱郡守两韩信
 俱武略俱封王俱亡国两张禹俱文学俱封侯(一安/昌一)
 (安/乡)俱享年造物之巧如此(光武纪受尚书于许/子威刘歆著五行传)
二王乔皆得仙世知之二刘商皆得仙则人罕知也二
 王匡皆为将世知之二刘茂皆为将则人罕知也二
 王褒皆能文世知之二刘德皆能文则人罕知也然
 又有三王乔三刘商三王匡三刘茂五王褒三刘德
 异哉(此例古今颇众详余仝姓名考中往读/路史十数人常以为骇近乃知其疏也)
卷十 第 9b 页 WYG0886-0271b.png
向歆本父子然刘植传子名向兄歆字细君则歆伯向
 侄也两刘仲一高祖兄一光武兄皆同胞皆不类王
 商有七汉四人王吉有五汉三人(俱详仝/姓名考)
妇人事尤有酷类异常者弑君之姜前有文后有哀杀
 子之武前有照后有惠淫乱之冯前有文明后后有
 孝文后皆同代二冯二姜又同族也春秋事人共知
 二武杀子俱见传惠妃之恶不减骊姬非玉环可望
 以早夭人罕知二冯各见魏书然蜀有两花蕊夫人
卷十 第 10a 页 WYG0886-0271c.png
 一王衍母随衍入唐一孟昶妃随昶入宋皆徐姓皆
 能诗皆亡国皆不善终窍合乃若此哉(花蕊详郎瑛/类稿一云费)
 (氏/)
古今事酷类更有甚者汉两严遵一字君平一字子陵
 皆高士又皆易姓(始皆庄姓避/讳易严见传)皆二名(君平一名尊/子陵一名允)
 (亦见/传中)两樊崇俱贼帅一赤眉一尤来两李育俱贼将
 一王郎一公孙又皆一归附一灭亡唐两李光进一
 光弼弟一光颜兄皆为将皆假节皆兄弟有战功又
卷十 第 10b 页 WYG0886-0271d.png
 皆名为兄弟所掩宋两李定一弹子美一弹子瞻所
 害皆文士皆正人皆苏姓又皆下狱几死此数人者
 其世代同名姓同人品同事实同一至于是何其异
 哉(李定劾苏舜钦见朱子语录甚详笔谈又有夷/将李定亦熙宁时又见刘备李通传共五李定)
世知冯妇之男子而不知许负之妇人也(见三国志刘/焉传末汉封)
 (明雌/亭侯)世知王圣之妇人而不知孟光之男子也(王圣/汉安)
 (乳母擅权当时宦官有王圣然不甚著/孟光梁鸿妻外蜀孟光见三国志有传)三李平一妇
 人二男子俱贵显(一汉武帝婕妤一刘/蜀大臣一元魏名将)四巨灵二男
卷十 第 11a 页 WYG0886-0272a.png
 子二妇人俱怪神(一仙掌巨人一东都短人一汉/武宫妃一九元真母见路史)
宋制科题有尧舜汤禹所举如何乃汉时宫中谒者赵
 尧举春李舜举夏倪汤举秋贡禹举冬各职天子所
 服也又汤周福阼乃张汤杜周也当时士子以唐虞
 三代为对遂无一合者(见沈氏寓简又医家有/二扁鹊二雷公详别则)
世知仲尼文宣王而萧子良长孙稚亦皆文宣王也延
 岑号武安王在忠义前刘嘉封汉中王在昭烈前今
 但知玄德云长刘仲谥鲁哀公朱建称平原君皆在
卷十 第 11b 页 WYG0886-0272b.png
 后尤僻也(文宣见路史馀并见两汉书又李光弼/岳飞俱谥武穆岳与诸葛又俱谥忠武)
先仲尼称圣于鲁者臧纥后仲尼称圣于鲁者展禽又
 杨震在汉称夫子而李固弟子亦七十二人萧颍士
 在唐称夫子而权德舆门生亦七十二人(展禽至孟/始以圣称)
西京杂记有杜陵杜夫子三十国春秋有舞阳杜孔子
 称名之类一至于此记谓杜奕棋天下第一盖其徒
 尊之若抱朴子所称棋圣之类然拾遗素称诗圣又
 称集大成又自称杜陵曷若夺此称还吾子美不尤
卷十 第 12a 页 WYG0886-0272c.png
 称情耶(又庄忌称/夫子是字)
颜回为羌帅曾参为市人已见前载称颜子者黄宪外
 谢尚徐陵周续之皆六代人也称曾子者张霸外宗
 元卿蔡昙知滕昙恭皆一时人也(南齐人俱见南史/列传又陆云亦称)
 (颜/子)
兵家有十哲僧家亦有十哲皆能诗者画家亦有十哲
 皆散见诸书人多不备录又唐举场有十哲又权德
 舆门生七十二中十人登辅相为十哲尤可笑也
卷十 第 12b 页 WYG0886-0272d.png
三杰有三汉诸人外唐吴少微富嘉谟谷倚皆文人张
 说源乾曜宋璟皆宰执三君亦三(一即陈蕃等/二见名疑)三高
 有二(何点及/范蠡等)三少有四(已见/名疑)
四友有四周文王外吴太子孙登四友诸葛恪张休顾
 谭陈表晋王敦王澄庾胡母辅之唐李峤杜审言
 崔融苏味道四皓亦有二商山外六朝徐伯珍兄弟
 四人皓首相对号四皓四公子二(一战国/一梁时)四豪外有
 四英(诸葛/亮等)四杰外有四俊(员半千等见史/及唐诗纪事)
卷十 第 13a 页 WYG0886-0273a.png
五老有二唐曹松等五人登第皆年七十馀号五老榜
 在宋耆英前五侯二俱东汉一王氏一宦官
七子不始建安郑公孙黑强与六大夫盟谓之七子七
 贤不始竹林后汉书袁秘等七人以身捍刃救郡守
 皆死褒曰七贤又七贤过关是李白张九龄王维郑
 虔张说李华孟浩然又七贵亦二己见名疑
唐虞八元八恺周八士晋八王外汉八俊八顾八及各
 二(详党/锢传)晋则八达有三(并见/名疑)然晋又有八伯郤鉴为
卷十 第 13b 页 WYG0886-0273b.png
 方伯阮放为宏伯卞壸为裁伯蔡谟为朗伯胡母辅
 之为达伯阮孚为诞伯刘绥为委伯羊曼为黠伯见
 曼传(顾厨俊及独/八厨不再见)
著书名姓相类如三孙子三邹子皆世所共知又名各
 不同不足相乱然有不可不辩者二孔甲一黄帝史
 一仲尼孙俱著书俱名盘盂一载汉艺文志一附孔
 丛子中今艺文志之盘盂不传而孔丛子之盘盂传
 世遂以后之盘盂传前之孔甲非也二牟融一汉大
卷十 第 14a 页 WYG0886-0273c.png
 尉一汉布衣俱著书俱名牟子一载隋艺文志一附
 弘明集中今艺文志之牟子不传(意林所载/尚百馀言)而弘
 集之
牟子传世遂以释之牟子传儒之牟融亦非也
 (又夏帝名孔甲而唐诗人有牟融尤奇孔丛之盘/盂疑崇文目误而弘明牟子余疑为伪言俱有辩)
医家二扁鹊一黄帝时人一战国时人二雷公一黄帝
 时人一赵宋时人按战国秦越人明洞医道世以其
 与黄帝时扁鹊类因以为号今所传难经乃秦越人
 作非扁鹊也宋雷敩撰炮炙三卷人多不知其名但
卷十 第 14b 页 WYG0886-0273d.png
 以素问有雷公为黄帝弟子遂以炮炙即黄帝时雷
 公撰其人与事酷类有如此者今二书盛行黄帝时
 扁鹊宋之雷公殊没没因详识此以例其馀按隋志
 有雷公注神农本草四卷此当是伪托黄帝时者非
 宋人也汉志经方类有秦始皇帝扁鹊俞附方三十
 卷此当是黄帝时扁鹊然亦依托未必真也
世率以东汉无二名者亦不尽尔第以不甚显故人罕
 知余读后汉书及通鉴得数十人识于后
卷十 第 15a 页 WYG0886-0274a.png
西门君惠(王莽时劝刘/秀反者见鉴) 丘灵举(字季知见王柔传/注馀二名者多字)
力子都(亦莽时群/盗东海人)刘文伯(即卢/芳也)刘子舆(即王/郎也)
刘侠卿(刘盆子尝为侠卿/牧羊)邓仲览(延岑将见鉴建武五/年)
迟昭平(平原女子见鉴王/莽地节元年)储大伯(光武大夫说鲍永者/)
焦仲卿(见乐府/)    彭子厚(彭宠侄/)
彭兰卿(亦彭宠侄并见后/汉宠传)刘盆子
苏不伟(见后汉书与苏章/同传)费长房(后汉书方术传/)
蓟子训  谢夷吾  樊志张
卷十 第 15b 页 WYG0886-0274b.png
计子勋       王和平(自费长房至此六人/并见方术诸传)
曹世叔(曹大家夫/)   刘长卿(妻见列女/)
陈文矩(见列女类李氏夫/)卫仲道(蔡琰先适夫见董祀/妻传)
刘騊駼(见文苑刘珍传/) 卿仲辽(见黄香传/)
叔孙无忌(见方术赵彦传/)鲁女生(附华陀传末/)
冷寿光(附华陀传末/)  刘景宗(见华陀别传附后汉/书陀传注中)
东郭延年(见甘始传道术/士也)封君达(仝上/)
侯子道(见严光传注/)  韩怡休(韩伯休先名见侯传/)
卷十 第 16a 页 WYG0886-0274c.png
谢季孝(见戴良传/)   虞都尉(渔阳大姓见冯鲂传/)
韩仲伯(见李熹传/)   李子春(仝上/)
曹破石(节弟见传/)   李曼卿(识命者见王郎传/)
董次仲(檀乡贼帅并下俱/见光武纪注)士师郎(获索贼帅/)
梁安国(统孙附传/)   梁伯玉(冀子附传/)
梁不疑(冀弟/)     郑居业(众之曾孙附传/)
谢曼卿(见贾逵传/)   桓元卿(见桓荣传/)
刘能卿(见更始传/)   李子云(见逄萌传/)
卷十 第 16b 页 WYG0886-0274d.png
马伯济(武兄附传/)   成翊世(见杜根传/)
尹不疑(单超传/)    徐匡钩(吴良传/)
戴次公(黄昌传/)    伏无忌(见后汉书序/)
董奉德(任末传/)    令狐子伯(王霸妻传/)
杨光宪(郑弘传/)    叔先泥和(列女叔先雄父/)
韩伯高(见儒林薛汉传/) 澹台敬伯(仝上/)
孔长彦(见孔僖传又弟季/彦)任文公(见方术传又父文孙/)
张伯路(见左雄传/)   刘文松(仝上/)
卷十 第 17a 页 WYG0886-0275a.png
甄子然(见孔融传/)   临孝存(仝上/)
郝孟节(附方术王真传/) 苏伯阿(见光武纪纪末史论/)
王君公(避世墙东者/)  乐羊子(见列女传羊子名也/)
解奴辜(方术有传并下三/人俱附见)曲圣卿
寿光侯(注寿姓也则光侯/当为名)编肓意
严彭祖(见儒林董钧传/) 颜安乐(仝上/)
王延寿(文考赋灵光者/) 马日磾(与蔡邕同时/)
蔡少公(邓晨传/)    郑安世(来歙传/)
卷十 第 17b 页 WYG0886-0275b.png
刘少公(刘永弟见传首/) 樊巨公(见刘演传/)
骏马少伯(见卢芳传夷人也常疑此类为字即此知其/为名且谢夷吾等史皆载字甚明)
东汉诸王侯无表故宗室二名者无考纪传附见者得
 数人
刘延平(见清河王传又有/常保虎威二人)刘子张(更始父见传/)
刘万岁(广宗殇王有传/) 刘元寿(见明帝十四年/)
刘德然(以下并见先主传/)刘弘世(先主父/)
刘子敬       刘元起
卷十 第 18a 页 WYG0886-0275c.png
刘安国(见济北王传/)
妇人二名者
曹丰生(见曹大家传/)  刘贤得(阴城公主见顺帝五/年注)
友通期(梁冀妾见传/)  王伯荣(王圣女见杨震传/)
陈心叔名疑考据殊精洽然亦谓东汉三国无二名者
 盖因袭前人之说余读三国诸纪传二名者颇不乏
 第多东汉末人至鼎足之后则诚罕睹而传有周生
 烈朱建平等固不尽无也又陈寿多以字为名今录
卷十 第 18b 页 WYG0886-0275d.png
 其灼然者(周生烈朱建平并魏志有传三国志传中/二名者惟此二人)
曹安民(操侄征张绣亡/) 娄子伯(见魏武纪破马超附/裴注中)
张平世(见先主传/)   吴子兰(仝上/)
王子服(同吴子兰皆与先/主谋诛操者)刘子平(附见先主传注中/)
崔州平       石广元(附见先主传注中/)
蒋义渠(见袁绍传/)   严白虎(见孙策传/)
皇甫坚寿(嵩子附传/)  马元义(张角将见嵩传/)
徐季龙(字开明见𬋩辂传/)刘奉林(仝上/)
卷十 第 19a 页 WYG0886-0276a.png
单子春       鲍子春
王弘惠       陈承祐
华长骏       管孝国(以上俱见𬋩辂传注/)
杨阿若(见阎温传注/)  祝公道(仝上又孙宾硕自名/嵩非字也)
赵君安(庞烈妇父/)   庞子夏(并附魏庞涓传注庞/烈妇夫也)
庞娥英(妇人即乐府庞烈/妇名附注甚悉)戏志材(魏谋臣见荀彧传/)
大抵东汉三国帝王将相皆单名二名者百中无一故
 虽以王延寿之才名马日磾之职位而思虑往往弗
卷十 第 19b 页 WYG0886-0276b.png
 及若精心以求则纪传之中此尚未能尽也
卮言谓汉诸侯王同名甚众而唐世尤繁聊撮大都于
 后但什之六七耳不能举其详也汉人以宗正失职
 故唐之宗正岂亦皆失职耶其与士庶同者计当数
 倍昭代宗室命名悉用奇字旨哉至如两李迨同行
 密迩而俱封延德郡王尤不可晓非史误则传刻之
 讹也(罗泌云唐诸王义成日琮而奉天又名之郁林/曰恪而建王又名之此未熟唐史故以一二为)
 (奇傥遍考之则宗/室仝名可胜计哉)
卷十 第 20a 页 WYG0886-0276c.png
五李恪(一郁林王一建王一越王孙一东平郡王一赵/王孙)
四李琛(一襄武王一蒋王子一许王子一赵王子/)
三李晟(一越王孙一纪王孙一犀浦尉封西平王者非/宗室也)
三李琮(一玄宗子一让王/孙一义阳王)三李瑗(一庐江王一乐安王/一许王孙)
三李滋(一宋王一夔王一/冯翊郡王)三李袆(一信安王一深王一/遂王)
三李瓘(一许王子一赵王孙一纪王孙/)
三李绅(一袁王二俱蒋王孙一史有传非宗室下仝/)
三李璋(一赵王孙一蒋王子一许王子又一见史/)
卷十 第 20b 页 WYG0886-0276d.png
四李准(一纪王孙一参军一王城尉一大郑王孙/)
三李煜(一信安子一蔡国公一襄王又五代后王/)
四李顼(一汝州刺史一蔡王孙一蒋王孙一纪王孙/)
三李琳(一安德郡公一让/王子一许王子)三李系(一越王一蒋王孙一/成王子)
三李绚(一衡王一霍王孙/一南昌郡公)三李圭(一安乐郡公一陈王/一赵王孙)
三李诩(一信安郡公一江/王孙一鸿胪卿)二李愔(一太宗子一宪宗子/)
二李宽(一太宗子一晋阳/丞)二李凤(一太宗子一江王孙/)
二李岘(一信安子一武宗/子)二李瑶(一玄宗子一许王孙/)
卷十 第 21a 页 WYG0886-0277a.png
三李咏(一宁王孙一代宗/子一宁溪郡王)四李颍(一南安王一义乌丞/一秘书一少监)
二李环(一江王孙一济王/)三李翊(一赵王孙一江王孙/一纪王孙)
二李胄(一宜春郡王一信/州刺史)二李紌(一安定郡王一蒋王/孙)
二李泽(一赵王孙一濮王/)二李悦(一琼王一赵王孙/)
三李纲(一南阳公一蒋王/孙又一唐书有传)二李训(一颍川郡公一赵王/孙一史有传)
二李让(一纪王孙一馀姚/尉)二李构(一申王孙一杭州刺/史)
三李枢(一赵王孙一郑王/孙一太原少尹)三李谋(一通王一江王孙一/宁王孙)
四李颙(一吏部常选一国郡公一纪王孙又太平广/记妖狐类有参军李颙又一蔡王孙)
卷十 第 21b 页 WYG0886-0277b.png
二李温(一江王孙一沈国/公)二李仁(一/) (中监一成王/)
三李演(一江王孙一宁王/孙一临川郡王)二李慎(一纪王一高阳郡王/)
二李保(一吉王一吴国公/)二李祯(一端王一雅王/)
三李建(一武威郡王一蜀/王孙一资州司马)二李纯(一蒋王孙一资州司/马)
三李逢(一江王孙一宗正/一蒋王孙)二李悰(一深王一馀姚令/)
二李峄(一信安子一武宗/子)二李琬(一玄宗子一许王孙/)
三李良(一桂府少监一抚/州别驾一江王孙)二李礼(一江王孙一沂王/)
二李垂(一纪王孙一赵王/孙)三李侠(一许王孙一员外一/国子祭酒)
卷十 第 22a 页 WYG0886-0277c.png
三李璿(一凉王一晋国丞/一郑王子)三李愈(一岐王孙一江王孙/又一同)
二李(一纪王孙一江王/孙)二李逸(一岐王孙一雅王/)
二李玚(一许王子一薛王/子)二李汭(一清河郡王一昭王/)
二李璘(一玄宗子一同州/司马)二李汉(一清怀太子一东平/郡王)
二李皋(一曹王一主簿/) 二李谅(一虔王一南康郡公/)
三李俊(一济南王一零陵/王一赵王孙)二李崇(一江王八世一江王/九世)
二李伸(一玄宗孙一颍王/子)二李讽(一施州刺史一共原/郡王)
二李涉(一宁塞郡王一晋/平郡王)二李谌(一蜀王孙一上党郡/公)
卷十 第 22b 页 WYG0886-0277d.png
三李纬(一均王一郑王孙/一蒋王孙)二李偲(一郡王一赵王子/)
二李珙(一丰王一六安郡/王孙)二李琨(一嗣吴王一宗闵子/)
二李纁(一蒋王孙一会王/)三李锐(一申王嗣一郡王一/州参军)
二李谊(一舒王一武陵郡/公)四李暹(一昭王一郑王孙一/江王子一蜀王孙)
二李绩(一钦王一蒋王孙/)二李侹(一经王一平阳郡王/)
二李僾(一德阳郡王一秘/书监)二李炜(一郓王一嗣蒋王/)
二李贤(一章怀太子一江/王孙)三李约(一江王孙一邵王一/兵部员外)
三李绰(一赵王孙一邢国/公一蒋王孙)二李续(一东平郡王一江王/孙)
卷十 第 23a 页 WYG0886-0278a.png
二李琚(一玄宗子一江王/孙)二李佩(一信都王一鸿胪卿/)
三李仪(一信都郡王一武/阳郡王一祭酒)二李瑛(一玄宗子一许王子/)
二李玭(一义王一太子詹/事)二李迥(一韩王一绛州刺史/)
二李寀(一乐安郡王一昆/山令)二李杰(一赵王孙一国子祭/酒)
三李繁(一节悯庙令一蒋/王又一李泌子)二李实(一雍王孙一京兆尹/)
三李绍(一蜀王孙一赵王/六世又十一世)四李遇(一郑王孙一端王一/蔡王子又五代将)
三李浑(一蜀王孙一蒋王/孙一蔡王孙)三李程(一蒋王孙一钱塘丞/一唐相)
三李平(一蔡王八世一十二世一秩石尉又一蜀人又/元魏将又汉宫人亦名李平)
卷十 第 23b 页 WYG0886-0278b.png
三李福(一和王一赵王一定州刺史又一唐书有传又/一见太平广记又一宋李全兄共六人)
六李祐(一蜀王孙一太宗子一昭宗子一申王孙一嘉/王一蔡王又一淮西将共唐有七)
二李清(一新平郡王一常山郡公又一见唐诗纪事一/李澄子见传一隋宫人遇仙一见广记再生类)
二李宗闵(一蔡王孙一唐/相)二李建成(一隐太子一宣州/参军)
二李元裕(一高祖诸王一/太常秉礼)二李方叔(一蔡王孙一纪王/孙)
二李馀庆(一陇西郡王一/嗣濮王)二李孝逸(一给事中一武后/将)
二李绍宗(一江王孙一蒋/王孙)二李友谅(一蜀王一宁王孙/)
梁元帝有同姓名录丘光庭有同姓字录皆不传然其
卷十 第 24a 页 WYG0886-0278c.png
 书各一卷虽唐以前时代较近要不足以尽之抑且
 唐以后绝无踵作者余尝欲为一书续之而未能顷
 遘幽忧屏居郭外萧然半榻仅唐史一编案头日取
 阅之见其中姓字相同者颇自不少而世第共传李
 益韩翃数人因益取稗官杂说凡唐一代名姓相同
 者数十百人类而录之以为广见洽闻之助其异代
 姓氏同者不可胜纪将别有编录不列此中其已见
 王长公艺苑卮言附录及陈心叔名疑者亦不复入
卷十 第 24b 页 WYG0886-0278d.png
 (名疑引载仅李光进卢贞五/人卮言及郎氏类槁略仝)
两张昌宗一昌龄兄与昌龄俱才显一易之弟与易之
 俱色称
两吕太乙一中宗朝文士以才称一代宗朝宦者以反
 戮(二条并/见唐书)
两薛仁贵一武将见唐书一文人注周易见唐书艺文
 志次第在王勃前陆德明后盖亦高宗时人当与征
 辽建功者相去不远而传绝不言其能文著书考之
卷十 第 25a 页 WYG0886-0279a.png
 唐世河东之薛文学最盛盖一时名姓相同决非为
 将之仁贵也杨用修执此以仁贵为文武兼才与韦
 孝宽并称按唐书张仁愿传云唐初才兼文武仅郭
 元振唐休璟裴行俭及仁愿未尝一齿仁贵则注周
 易者非其人必矣藉令史传中于著述或不尽载亦
 当稍稍及其文义大端而仁贵本传第称其力田起
 家传末竟不略槩好文博雅等语用修之误瞭然无
 疑
卷十 第 25b 页 WYG0886-0279b.png
 续考宋朱长文墨池编第八卷碑刻类有唐薛仁贵
 碑注云天宝二年名礼字仁贵河东汾阴人按新旧
 唐书薛传并无此文惟通鉴有之以僻甚附记此
两陈商一见昌黎集一会昌五年进士见通考孟达集
 下
三张万福一德宗朝救阳城人所共知者一与柳芳同
 时见酉阳杂俎第七卷末以医名非武将也一撰五
 等朝仪见通志略乃道家者流
卷十 第 26a 页 WYG0886-0279c.png
两李商隐一玄宗朝太子宾客见旧唐书明皇本纪一
 晚唐诗人
两施肩吾一中唐元和间进士见唐诗品汇纪事等书
 一撰钟吕传道集在晚唐间年代相去差远故陈振
 孙以为二人见文献通考神仙家余别有辩详玉壶
 遐览中
两杨复恭一晚唐宦者见唐书一晚唐词人有诗集或
 即一人未可知俟续考(艺文志有复恭/行朝诗一卷)
卷十 第 26b 页 WYG0886-0279d.png
两李惟岳一元德秀门人一李宝臣子俱附见唐书传
 中
两李文悦一见安史叛时一见宪宗修麟德殿时通鉴
 所载(又古今说海赵合传有李文悦盖即安史叛时/者)
两刘延祐一藏器兄见唐书一守文子见通鉴
两刘从谏一许叔冀将降史思明一刘悟子并见通鉴
两李抱真一李抱玉弟史有传一李匡威寮属附见传
 中
卷十 第 27a 页 WYG0886-0280a.png
两李克宁一李澄子见本传一克用弟见庄宗记
两李伯禽一太白子一嘉兴监与神昏见通幽记
两王景崇一晚唐镇将一后唐牙将各有传
两李昌符一唐末诗人见全唐诗话一唐末叛将见通
 鉴等书
两李行言一中宗给事见祝钦明传一宣宗刺史见通
 鉴等书
两郭震一代国公字元振一御史劾赵彦昭见纪事
卷十 第 27b 页 WYG0886-0280b.png
两王质(一见唐书有传一唐诗人又一遇仙一列北史/之恩幸一见南史王彧下一宋人字景文)
两王晙一侍御方庆子一边将唐史有传(又见百将传/纲目等)
两韦温一韦后族礼部尚书一韦绶子集贤学士(见史/)
两李珏一淮南使相一江阳富氏已见名疑又隋道士
 李珏见龙城录赵昃下
两吉顼一武后酷吏一大历诗人见纪事十才子下
两王适一初唐诗人一见韩昌黎集墓志中
两李义一初唐词人一陈敬瑄参谋见僖宗光启三年
卷十 第 28a 页 WYG0886-0280c.png
两裴迪一与王维唱和一唐末幕官五代史有传
两韩弘一见高祖纪王世充仆射一宪宗都统
两张祐一晚唐诗人一见新唐书孝友传叙(前张祐一/作祐)
两王翰一初唐诗人一太和间邠州人见广记一百八
 十九卷再生类
两杜确一见莺莺传一为岑参集序见文献通考晁公
 武读书志
两李翰一唐文人一石晋时学士见五代史兀欲传
卷十 第 28b 页 WYG0886-0280d.png
两李福一李石弟见唐书一南唐将见唐馀纪传
三李清一天宝进士见唐诗纪事一兴元镇将李澄子
 见本传一隋末富人遇仙至唐存又一李清仕晋为
 桓温参军尝死再生与隋李清颇类共见太平广记
两无可一见酉阳杂俎诺皋记一诗僧见品汇纪事
四澄观诗话总龟云唐中叶浮屠中有四澄观架支提
 以舍僧伽者洛中之澄观也参元名太师为华严疏
 主译经润文者会稽之澄观也传灯录有镇国大师
卷十 第 29a 页 WYG0886-0281a.png
 澄观又有曹溪别出第二世五台山华严澄观大师
诸人外如李涉李清李远李洞李续李谅俱诗人李邕
 李汉李繁李邰李程李绅俱文士李纲李绛李晟李
 福李祐等俱名臣考之宗室并有同者罗泌谓张良
 有九王言十八今唐才三百年而有八李祐六李福
 五李清李恪四李晟李绅以异代错综之可胜数哉
 
 
卷十 第 29b 页 WYG0886-0281b.png
 
 
 
 
 
 
 
 少室山房笔丛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