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a 页 WYG0886-016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室山房笔丛卷一
明 胡应麟 撰
经籍会通一
坟籍之始肇自羲黄盛于周汉衍于梁晋极于隋唐一
烬于秦再厄于莽三灾于绎四荡于巢宋氏旁求力
倍功半元人不缉事轶言湮聚散废兴槩可见矣述
源流第一
少室山房笔丛卷一
明 胡应麟 撰
经籍会通一
坟籍之始肇自羲黄盛于周汉衍于梁晋极于隋唐一
烬于秦再厄于莽三灾于绎四荡于巢宋氏旁求力
倍功半元人不缉事轶言湮聚散废兴槩可见矣述
源流第一
卷一 第 1b 页 WYG0886-0168b.png
六经删修尼父授受孔门卷轴篇章类崇简要三坟邱
索湮没不传以大易尚书较之其体制居可识也盖
古文峻洁迥异浮靡圣笔渊玄亡资藻饰故卷之不
盈箧笥而扩之函冒乾坤春秋而降诸子百家兴而
道术离楚汉以还骚人才士作而文学盛此其盈缩
之大都也然泰山封禅文字万家合雒禅通沿洄十
纪槩徵此例则古人文籍不必尽减今时顾世类弗
传者良由洪荒始判楮墨未遑竹简韦编既非易致
索湮没不传以大易尚书较之其体制居可识也盖
古文峻洁迥异浮靡圣笔渊玄亡资藻饰故卷之不
盈箧笥而扩之函冒乾坤春秋而降诸子百家兴而
道术离楚汉以还骚人才士作而文学盛此其盈缩
之大都也然泰山封禅文字万家合雒禅通沿洄十
纪槩徵此例则古人文籍不必尽减今时顾世类弗
传者良由洪荒始判楮墨未遑竹简韦编既非易致
卷一 第 2a 页 WYG0886-0168c.png
灵文秘检又率难窥重以祖龙烈焰煨烬之中仅存
一线汉世诸儒稍加掇拾刘氏七略遂至三万馀卷
考诸班氏艺文西京制作才十二三耳世以皋夔稷
契何书可读然乎否耶
历朝诸史志艺文者五家前汉也旧唐也新唐也隋也
宋也班氏规模七略刘煦沿袭隋书新唐损益旧唐
而宋史所因则崇文四库等目也中垒父子奕叶青
缃纪例编摩故应邃密第遗书绝寡考订靡从隋志
一线汉世诸儒稍加掇拾刘氏七略遂至三万馀卷
考诸班氏艺文西京制作才十二三耳世以皋夔稷
契何书可读然乎否耶
历朝诸史志艺文者五家前汉也旧唐也新唐也隋也
宋也班氏规模七略刘煦沿袭隋书新唐损益旧唐
而宋史所因则崇文四库等目也中垒父子奕叶青
缃纪例编摩故应邃密第遗书绝寡考订靡从隋志
卷一 第 2b 页 WYG0886-0168d.png
简编亦多散佚而类次可观论辩多美旧唐之录本
朝大为疏略新书间增所缺颇自精详欧阳宋志紊
乱错杂元人制作亡足深讥大率史氏精神全寓纪
传论序次之表志之流便落二义至于经籍尤匪所
先且人靡博极业谢专门聊具故事而已
自馀正史之外奉命纂修类例足徵卷轴可考若刘歆
之略荀勖之部王俭之志孝绪之录并轶不传宋自
庆历淳熙嘉定诸目外荐绅文士宋尤李叶并富青
朝大为疏略新书间增所缺颇自精详欧阳宋志紊
乱错杂元人制作亡足深讥大率史氏精神全寓纪
传论序次之表志之流便落二义至于经籍尤匪所
先且人靡博极业谢专门聊具故事而已
自馀正史之外奉命纂修类例足徵卷轴可考若刘歆
之略荀勖之部王俭之志孝绪之录并轶不传宋自
庆历淳熙嘉定诸目外荐绅文士宋尤李叶并富青
卷一 第 3a 页 WYG0886-0169a.png
缃今惟文简目存亦多阙漏郑氏艺文一略该括甚
钜剖核弥精良堪省阅第通志前朝失标本代有无
多寡混为一途番阳通考以四部分门实因旧史而
支流𣲖别条理井然且究极旨归推明得失百代坟
籍燎如指掌倘更因当时所有创及亡篇咸著品题
稍存故实则庶几尽善矣
历朝坟籍畜聚之多亡如隋世篇目之盛仅见唐时按
向歆七略卷三万馀班氏东京仅睹其半莽卓之乱
钜剖核弥精良堪省阅第通志前朝失标本代有无
多寡混为一途番阳通考以四部分门实因旧史而
支流𣲖别条理井然且究极旨归推明得失百代坟
籍燎如指掌倘更因当时所有创及亡篇咸著品题
稍存故实则庶几尽善矣
历朝坟籍畜聚之多亡如隋世篇目之盛仅见唐时按
向歆七略卷三万馀班氏东京仅睹其半莽卓之乱
卷一 第 3b 页 WYG0886-0169b.png
尺简不存晋荀勖李充荐加鸠集宋元嘉中谢灵运
挍雠至六万卷齐王俭王亮谢朏梁殷钧任昉阮孝
绪等继造目录率不过三万卷盖宋初秘阁所藏重
复相糅灵运槩加裒录诸人颇事芟除虽其数仅半
于前或其实反增于旧隋文父子笃尚斯文访辑蒐
求不遗馀力名山奥壁捆载盈庭嘉则殿书遂至三
十七万馀卷书契以来特为浩瀚寻其正本亦止三
万七千隋志近九万卷至开元中累叶承平异书间
挍雠至六万卷齐王俭王亮谢朏梁殷钧任昉阮孝
绪等继造目录率不过三万卷盖宋初秘阁所藏重
复相糅灵运槩加裒录诸人颇事芟除虽其数仅半
于前或其实反增于旧隋文父子笃尚斯文访辑蒐
求不遗馀力名山奥壁捆载盈庭嘉则殿书遂至三
十七万馀卷书契以来特为浩瀚寻其正本亦止三
万七千隋志近九万卷至开元中累叶承平异书间
卷一 第 4a 页 WYG0886-0169c.png
出一时纂集及唐学者自著八万馀卷古今藏书莫
盛于此赵宋诸帝雅意文墨庆历间崇文总目所载
三万馀卷累朝增益卷不盈万宣和北狩散亡略尽
至淳熙嘉定间书目乃得五万馀卷盖历代帝王图
籍兴废聚散之由大都具矣夫以万乘南面之尊石
渠东观之富通都大邑之购求故家野老之献纳而
古今辑录不过如此盖后人述作日益繁兴则前代
流传寖微寖灭增减乘除适得此数理势之自然也
盛于此赵宋诸帝雅意文墨庆历间崇文总目所载
三万馀卷累朝增益卷不盈万宣和北狩散亡略尽
至淳熙嘉定间书目乃得五万馀卷盖历代帝王图
籍兴废聚散之由大都具矣夫以万乘南面之尊石
渠东观之富通都大邑之购求故家野老之献纳而
古今辑录不过如此盖后人述作日益繁兴则前代
流传寖微寖灭增减乘除适得此数理势之自然也
卷一 第 4b 页 WYG0886-0169d.png
旧唐书经籍志序云贞观中令狐德棻魏徵相次为秘
书监上言经籍亡逸请行购募并奏引学士校定群
书大备开元三年散骑常侍褚无量马怀素侍宴
言及经籍玄宗曰内库皆是太宗高宗先代旧书常
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缉篇卷错乱难于检
阅卿试为朕整比之至七年诏公卿士庶之家所有
异书官借缮写及四部书成上令百官入乾元殿东
廊观之无不骇其广九年十一月殷践猷王惬韦述
书监上言经籍亡逸请行购募并奏引学士校定群
书大备开元三年散骑常侍褚无量马怀素侍宴
言及经籍玄宗曰内库皆是太宗高宗先代旧书常
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缉篇卷错乱难于检
阅卿试为朕整比之至七年诏公卿士庶之家所有
异书官借缮写及四部书成上令百官入乾元殿东
廊观之无不骇其广九年十一月殷践猷王惬韦述
卷一 第 5a 页 WYG0886-0170a.png
余钦毋煚刘彦贞王湾刘仲等重修成群书四部录
二百卷右散骑常侍元行冲奏上之自后毋煚又略
为四十卷名为古今书录大凡五万一千八百五十
二卷禄山之乱两都覆没乾元旧籍亡散殆尽肃宗
代宗崇重儒术屡诏购募文宗时郑覃侍讲禁中以
经籍道丧屡以为言诏令秘阁搜访遗文四部书至
五万六千四百七十二卷及广明初黄巢干纪尺简
无存昭宗即位志弘文雅收合馀烬尚二万馀迁都
二百卷右散骑常侍元行冲奏上之自后毋煚又略
为四十卷名为古今书录大凡五万一千八百五十
二卷禄山之乱两都覆没乾元旧籍亡散殆尽肃宗
代宗崇重儒术屡诏购募文宗时郑覃侍讲禁中以
经籍道丧屡以为言诏令秘阁搜访遗文四部书至
五万六千四百七十二卷及广明初黄巢干纪尺简
无存昭宗即位志弘文雅收合馀烬尚二万馀迁都
卷一 第 5b 页 WYG0886-0170b.png
洛阳遂靡孑遗右刘煦所纪唐经籍事颇详以端临
通考不载节录于此
(龙城录云开元文籍最盛至七万卷当时司典籍者/学士四十七人张说郑覃裴煜之侯行果康子玄皆)
(与/焉)
太宗初即位即置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选天下文
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
等以本官兼学士更日宿直至夜分乃罢又取三品
以上子孙充弘文馆学生据是时尚未改武德年号
通考不载节录于此
(龙城录云开元文籍最盛至七万卷当时司典籍者/学士四十七人张说郑覃裴煜之侯行果康子玄皆)
(与/焉)
太宗初即位即置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选天下文
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
等以本官兼学士更日宿直至夜分乃罢又取三品
以上子孙充弘文馆学生据是时尚未改武德年号
卷一 第 6a 页 WYG0886-0170c.png
也太宗甫定内难即留意经籍如此而马氏通考独
逸兹事故详载之按弘文馆书至二十万卷则自隋
三十七万外仅再睹耳唐艺文志序称武德中收隋
遗书仅八万馀卷盖一时裒益之书校其正本当兵
火劻勷之后决不能过三万也(此条载资治通鉴陆/氏所序通考亦不收)
(盖但据经/籍考也)
文皇初年亦似留意经籍贞观中魏徵虞世南颜师古
继为秘监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缮
逸兹事故详载之按弘文馆书至二十万卷则自隋
三十七万外仅再睹耳唐艺文志序称武德中收隋
遗书仅八万馀卷盖一时裒益之书校其正本当兵
火劻勷之后决不能过三万也(此条载资治通鉴陆/氏所序通考亦不收)
(盖但据经/籍考也)
文皇初年亦似留意经籍贞观中魏徵虞世南颜师古
继为秘监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缮
卷一 第 6b 页 WYG0886-0170d.png
写藏于内库俾宫人掌之以文皇总之于上虞魏董
之于下应者宜响然迄贞观中未闻增益诸臣亦绝
无目录之修何也盖太宗所骋志文词所钟嗜翰墨
于经籍盖浮慕焉未必如隋宋之竭力蒐访也故贞
观中百事超越前代此反愧焉文思博要至千二百
卷欧虞又各自有类书而秘府二王之迹独冠千古
当时君臣所用力者可见矣(续考新书元行冲传虞/魏等竟编缉未成显庆)
(中诸员役/并罢去云)
之于下应者宜响然迄贞观中未闻增益诸臣亦绝
无目录之修何也盖太宗所骋志文词所钟嗜翰墨
于经籍盖浮慕焉未必如隋宋之竭力蒐访也故贞
观中百事超越前代此反愧焉文思博要至千二百
卷欧虞又各自有类书而秘府二王之迹独冠千古
当时君臣所用力者可见矣(续考新书元行冲传虞/魏等竟编缉未成显庆)
(中诸员役/并罢去云)
卷一 第 7a 页 WYG0886-0171a.png
旧唐书志后序云三代之书经秦殆尽汉武帝河间王
始重儒术于灰烬之馀拾纂亡散篇卷仅而复存刘
歆七略在汉艺文志者才三万三千九百卷后汉兰
台石室东观南宫诸儒撰集部帙渐增董卓迁都载
舟西上因罹寇盗沈之河存者数船而已及魏武父
子采掇遗亡至晋总括群书才二万七千九百四十
五卷及永嘉之乱洛都覆没靡有孑遗江表所存官
书凡三千一十四卷至宋谢灵运造四部书目录凡
始重儒术于灰烬之馀拾纂亡散篇卷仅而复存刘
歆七略在汉艺文志者才三万三千九百卷后汉兰
台石室东观南宫诸儒撰集部帙渐增董卓迁都载
舟西上因罹寇盗沈之河存者数船而已及魏武父
子采掇遗亡至晋总括群书才二万七千九百四十
五卷及永嘉之乱洛都覆没靡有孑遗江表所存官
书凡三千一十四卷至宋谢灵运造四部书目录凡
卷一 第 7b 页 WYG0886-0171b.png
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其后王俭复造书目凡一万八
千一十卷齐宋兵火延烧秘阁书籍煨烬梁元帝克
平侯景收公私经籍归于江陵凡七万馀卷盖佛老
之书杂于其间及周师入郢咸自焚荡周武保定之
中才盈万卷平齐所得数止五千及隋氏平陈南北
一统袐书监牛弘奏请搜访遗逸著定书目凡三万
馀卷按此序记累世藏书卷轴多与隋书不同槩当
从此为正通考于诸史艺文序目纂辑靡遗独此不
千一十卷齐宋兵火延烧秘阁书籍煨烬梁元帝克
平侯景收公私经籍归于江陵凡七万馀卷盖佛老
之书杂于其间及周师入郢咸自焚荡周武保定之
中才盈万卷平齐所得数止五千及隋氏平陈南北
一统袐书监牛弘奏请搜访遗逸著定书目凡三万
馀卷按此序记累世藏书卷轴多与隋书不同槩当
从此为正通考于诸史艺文序目纂辑靡遗独此不
卷一 第 8a 页 WYG0886-0171c.png
录盖旧唐书或宋少传端临所未睹也
(通考诸部之首亦但录/汉隋新唐俱不及旧唐)
云间陆子渊家多藏书所著别集中有统论一则云自
古典籍兴废隋牛弘谓仲尼之后凡有五厄大约谓
秦火为一厄王莽之乱为一厄汉末为一厄永嘉南
渡为一厄周师入郢为一厄虽然经史具存与孔壁
汲冢之复出见于刘向父子之所辑略者为书凡三
万三千九十卷孔氏之旧盖未尝亡也至隋嘉则殿
(通考诸部之首亦但录/汉隋新唐俱不及旧唐)
云间陆子渊家多藏书所著别集中有统论一则云自
古典籍兴废隋牛弘谓仲尼之后凡有五厄大约谓
秦火为一厄王莽之乱为一厄汉末为一厄永嘉南
渡为一厄周师入郢为一厄虽然经史具存与孔壁
汲冢之复出见于刘向父子之所辑略者为书凡三
万三千九十卷孔氏之旧盖未尝亡也至隋嘉则殿
卷一 第 8b 页 WYG0886-0171d.png
乃有书三十七万卷可谓富矣柳顾言等之所校定
才七万七千馀卷则是重复猥杂张其数耳七略之
外所增才倍之而诸史群撰具焉南朝盛时梁武之
世公私典籍七万馀卷尚有重本则传世之书惟存
旧数而已散亡之极犹不失万卷唐世分为四库开
元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魏晋所增与释
老之编杂出其间亦不过三万馀卷而唐之学者自
为之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自是日有所益
才七万七千馀卷则是重复猥杂张其数耳七略之
外所增才倍之而诸史群撰具焉南朝盛时梁武之
世公私典籍七万馀卷尚有重本则传世之书惟存
旧数而已散亡之极犹不失万卷唐世分为四库开
元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魏晋所增与释
老之编杂出其间亦不过三万馀卷而唐之学者自
为之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自是日有所益
卷一 第 9a 页 WYG0886-0172a.png
矣安史乱后备加搜采而四库之书复完黄巢之祸
两京荡然宋建隆初三馆有书万二千馀卷自后削
平诸国尽收图籍重以购募太平兴国初六库书籍
正副本凡八万卷固半实尔庆历崇文总目之书三
万六百六十九卷较之七略顾有不及参互乘除所
亡益者何等书耶洪容斋谓御览引用一千六百九
十种书十亡八九而姚铉所类文集亦多不存因以
为叹然经史子集之旧宋亦未尝阙焉宣和访求一
两京荡然宋建隆初三馆有书万二千馀卷自后削
平诸国尽收图籍重以购募太平兴国初六库书籍
正副本凡八万卷固半实尔庆历崇文总目之书三
万六百六十九卷较之七略顾有不及参互乘除所
亡益者何等书耶洪容斋谓御览引用一千六百九
十种书十亡八九而姚铉所类文集亦多不存因以
为叹然经史子集之旧宋亦未尝阙焉宣和访求一
卷一 第 9b 页 WYG0886-0172b.png
日之内三诏并下四方奇书由此间出见于著录者
溢出二万五千二百五十四卷以充馆阁高宗渡江
书籍散逸加意访求淳熙间类次见书凡四万四千
四百八十六卷其数虽过于崇文而新籍兼之至于
绍定之灾而书复阙矣右子渊所纪古今书籍梗槩
颇为简明大都本马氏通考所载而节略之然隋书
三十七万柳顾言等除去猥复止得三万七千见通
考甚详而此以为七万馀卷梁任昉阮孝绪等目录
溢出二万五千二百五十四卷以充馆阁高宗渡江
书籍散逸加意访求淳熙间类次见书凡四万四千
四百八十六卷其数虽过于崇文而新籍兼之至于
绍定之灾而书复阙矣右子渊所纪古今书籍梗槩
颇为简明大都本马氏通考所载而节略之然隋书
三十七万柳顾言等除去猥复止得三万七千见通
考甚详而此以为七万馀卷梁任昉阮孝绪等目录
卷一 第 10a 页 WYG0886-0172c.png
大约不过三万虽云释典在外要不过二万馀元帝
收集煨烬乃得七万未必无重复也唐志开元书著
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唐学者自为二万八
千四百六十九卷共八万馀陆所言释老之编杂出
者三万馀迄不详何所指考新旧唐书咸不合宋嘉
定中续得一万八千馀卷陆亦未及载也漫识其后
牛弘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隋开皇之盛极矣未几皆
烬于广陵唐开元之盛极矣俄顷悉灰于安史肃代
收集煨烬乃得七万未必无重复也唐志开元书著
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唐学者自为二万八
千四百六十九卷共八万馀陆所言释老之编杂出
者三万馀迄不详何所指考新旧唐书咸不合宋嘉
定中续得一万八千馀卷陆亦未及载也漫识其后
牛弘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隋开皇之盛极矣未几皆
烬于广陵唐开元之盛极矣俄顷悉灰于安史肃代
卷一 第 10b 页 WYG0886-0172d.png
二宗荐加鸠集黄巢之乱复致荡然宋世图史一盛
于庆历再盛于宣和而金人之祸成矣三盛于淳熙
四盛于嘉定而元季之师至矣然则书自六朝之后
复有五厄大业一也天宝二也广明三也靖康四也
绍定五也通前为十厄矣
(广陵事见通考叶少蕴所引杜宝/大业幸江都记此外他无所考)
笃而论之则古今书籍盛聚之时大厄之会各有八焉
春秋也西汉也萧梁也隋文也开元也太和也庆历
于庆历再盛于宣和而金人之祸成矣三盛于淳熙
四盛于嘉定而元季之师至矣然则书自六朝之后
复有五厄大业一也天宝二也广明三也靖康四也
绍定五也通前为十厄矣
(广陵事见通考叶少蕴所引杜宝/大业幸江都记此外他无所考)
笃而论之则古今书籍盛聚之时大厄之会各有八焉
春秋也西汉也萧梁也隋文也开元也太和也庆历
卷一 第 11a 页 WYG0886-0173a.png
也淳熙也皆盛聚之时也祖龙也新莽也萧绎也隋
炀也安史也黄巢也金人也元季也皆大厄之会也
东京之季篹辑无闻(班志率西汉东京/甚希他无校集者)魏晋之间采
摭未备卓曜诸凶摧颓馀烬于聚于厄俱未足云
夫古今坟籍之厄秦固诛首莽即次之盖秦所焚率三
代上书西汉稍稍鸠集莽又继之故靡尺简也唐之
厄厄于叛贼宋之厄厄于播迁彼非有意于焚兵燹
所经玉石俱燬况书宜火物也独湘东以文士甘心
炀也安史也黄巢也金人也元季也皆大厄之会也
东京之季篹辑无闻(班志率西汉东京/甚希他无校集者)魏晋之间采
摭未备卓曜诸凶摧颓馀烬于聚于厄俱未足云
夫古今坟籍之厄秦固诛首莽即次之盖秦所焚率三
代上书西汉稍稍鸠集莽又继之故靡尺简也唐之
厄厄于叛贼宋之厄厄于播迁彼非有意于焚兵燹
所经玉石俱燬况书宜火物也独湘东以文士甘心
卷一 第 11b 页 WYG0886-0173b.png
焉罪浮政矣炀虽雅尚卒以不道祸延薄乎云尔
大抵历朝坟籍自唐以前槩见隋志宋兴而后通考为
详第其卷帙之数往往异同缘诸家辑录或但纪当
时或通志一代或因仍重复或节略猥凡故刘班接
迹繁简顿殊王谢并兴多寡悬绝即博洽之流勤于
论覈而疑似之迹未易精详今䌷绎群言旁参各代
推寻事势考定异同录其灼然者于左
西汉三万三千九十卷 刘歆七略总目旧唐书九十
大抵历朝坟籍自唐以前槩见隋志宋兴而后通考为
详第其卷帙之数往往异同缘诸家辑录或但纪当
时或通志一代或因仍重复或节略猥凡故刘班接
迹繁简顿殊王谢并兴多寡悬绝即博洽之流勤于
论覈而疑似之迹未易精详今䌷绎群言旁参各代
推寻事势考定异同录其灼然者于左
西汉三万三千九十卷 刘歆七略总目旧唐书九十
卷一 第 12a 页 WYG0886-0173c.png
作九百非是据班志所省十家三百馀篇而所增又
数十篇仅得后数与此不合然他无可考
东汉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班固艺文志本刘氏
七略入刘向扬雄等儒术三家(此据原注然尚有杜/林并蹴鞠二三家)
省伊尹墨子兵类十家(亦据原注然所省又有刘/向太史公及淮南王数家)东
汉无增者
晋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 荀勖四部总目书不存
见隋志序旧唐书作二万七千九百四十五卷
数十篇仅得后数与此不合然他无可考
东汉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班固艺文志本刘氏
七略入刘向扬雄等儒术三家(此据原注然尚有杜/林并蹴鞠二三家)
省伊尹墨子兵类十家(亦据原注然所省又有刘/向太史公及淮南王数家)东
汉无增者
晋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 荀勖四部总目书不存
见隋志序旧唐书作二万七千九百四十五卷
卷一 第 12b 页 WYG0886-0173d.png
东晋三千一十四卷 李充校定止此惠怀之乱故也
东晋孝武增益三万馀卷 徐广校定见崇文总目序
宋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 谢灵运所校隋志以为六
万按六代间书尚难得晋渡江才得三千孝武时三
万恐亦重复宋初何遽能尔当以旧唐书为正阮氏
七录数同
齐万五千七十四卷 至王俭校修隋志作一万五千
七百四卷(阮作宋元徽目与/旧书齐目正同)
东晋孝武增益三万馀卷 徐广校定见崇文总目序
宋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 谢灵运所校隋志以为六
万按六代间书尚难得晋渡江才得三千孝武时三
万恐亦重复宋初何遽能尔当以旧唐书为正阮氏
七录数同
齐万五千七十四卷 至王俭校修隋志作一万五千
七百四卷(阮作宋元徽目与/旧书齐目正同)
卷一 第 13a 页 WYG0886-0174a.png
齐永明增益一万八千一十卷 谢朏王亮修诸家皆
仝
梁二万三千一百六卷 任昉部集凡释氏书不与
梁晋通增集三万馀卷 阮孝绪七录总目盖梁世荐
绅家藏并在其中秘书则或因任昉之旧然释道二
典并存其间则所增亦才数千而梁世之书尽此矣
(此据隋志按阮本录四万四千五百二十/六卷释道与焉然亦非七万也见弘明集)
隋初一万五千馀卷 见牛弘进书表此时合正副本
仝
梁二万三千一百六卷 任昉部集凡释氏书不与
梁晋通增集三万馀卷 阮孝绪七录总目盖梁世荐
绅家藏并在其中秘书则或因任昉之旧然释道二
典并存其间则所增亦才数千而梁世之书尽此矣
(此据隋志按阮本录四万四千五百二十/六卷释道与焉然亦非七万也见弘明集)
隋初一万五千馀卷 见牛弘进书表此时合正副本
卷一 第 13b 页 WYG0886-0174b.png
仅三万馀湘东煨烬所存并平陈所得也
隋大业中三万七千馀卷 柳𧦬等校定总三十七万
卷正本进御仅此然隋志总目八万九千馀卷盖柳
氏校定之后或有所增或唐诸人据前代旧目芟除
猥杂会为此编也诸史艺文皆草草惟隋志盛欲备
一家言追刘王阮氏诸书序意可见大都
唐开元中八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 新唐书序总旧
唐书止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盖释道二家不与
隋大业中三万七千馀卷 柳𧦬等校定总三十七万
卷正本进御仅此然隋志总目八万九千馀卷盖柳
氏校定之后或有所增或唐诸人据前代旧目芟除
猥杂会为此编也诸史艺文皆草草惟隋志盛欲备
一家言追刘王阮氏诸书序意可见大都
唐开元中八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 新唐书序总旧
唐书止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盖释道二家不与
卷一 第 14a 页 WYG0886-0174c.png
及唐人自著不全入也
唐开成中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 旧唐志序所载
是时搜录未必如前之盛盖释道本朝具录矣
宋庆历中三万六百六十九卷 王尧臣崇文总目后
屡增至四万馀卷
宋淳熙中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 陈骙等四库书
目后屡增益至五万九千馀卷
考诸史艺文志往往与当时书目相左隋三万七千而志
唐开成中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 旧唐志序所载
是时搜录未必如前之盛盖释道本朝具录矣
宋庆历中三万六百六十九卷 王尧臣崇文总目后
屡增至四万馀卷
宋淳熙中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 陈骙等四库书
目后屡增益至五万九千馀卷
考诸史艺文志往往与当时书目相左隋三万七千而志
卷一 第 14b 页 WYG0886-0174d.png
八万九千六百六十六卷唐八万二千而旧唐后序
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卷宋崇文目四万中兴目五万而
史十一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卷盖史或会萃一代志但
纪录一时故不无异同而宋史则深可疑也
前代书但计卷帙重复未分者隋嘉则殿三十七万唐
弘文馆二十万开元中一十二万唐武德初宋兴国
初各八万梁湘东王所收者七万宋谢康乐所校者
六万荐绅先生惟叶少蕴称十万馀则皆为实录矣
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卷宋崇文目四万中兴目五万而
史十一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卷盖史或会萃一代志但
纪录一时故不无异同而宋史则深可疑也
前代书但计卷帙重复未分者隋嘉则殿三十七万唐
弘文馆二十万开元中一十二万唐武德初宋兴国
初各八万梁湘东王所收者七万宋谢康乐所校者
六万荐绅先生惟叶少蕴称十万馀则皆为实录矣
卷一 第 15a 页 WYG0886-0175a.png
古今书籍人知其厄于火而不知其厄于水者二焉隋
嘉则殿书寇乱亡轶武德初尚八万卷王世充平命
司农少卿宋遵贵以舟载之行经砥柱漂没风浪十
仅二三见隋志及旧唐书经籍志后序俱云存者无
几新唐志以尽亡其书盖信笔不考之过也次则汉
兰台石室诸书董卓迁都载舟西上因罹寇盗沈
溺河中仅数船存此一事他书不载独旧唐经籍志
后序记此考光武迁都书籍二千馀两诸家以为三
嘉则殿书寇乱亡轶武德初尚八万卷王世充平命
司农少卿宋遵贵以舟载之行经砥柱漂没风浪十
仅二三见隋志及旧唐书经籍志后序俱云存者无
几新唐志以尽亡其书盖信笔不考之过也次则汉
兰台石室诸书董卓迁都载舟西上因罹寇盗沈
溺河中仅数船存此一事他书不载独旧唐经籍志
后序记此考光武迁都书籍二千馀两诸家以为三
卷一 第 15b 页 WYG0886-0175b.png
倍于前固非实录而时无篹辑尺简不传惜哉
凡前代书籍之厄史皆备书独隋世篇籍最盛而诸志
不言所终考隋世诸书咸在东都炀幸广陵东都守
禦独完自王世充降唐唐尽收其图史仅八万卷中
间未尝被火向之藏蓄之盛竟何在耶惟杜宝大业
江都记云隋书籍三十七万悉焚于广陵当是实录
盖隋炀酷嗜经典既欲徙都广陵必尽载诸书自从
洛阳八万意当时副本耳宋书籍绍定间复灾所存
凡前代书籍之厄史皆备书独隋世篇籍最盛而诸志
不言所终考隋世诸书咸在东都炀幸广陵东都守
禦独完自王世充降唐唐尽收其图史仅八万卷中
间未尝被火向之藏蓄之盛竟何在耶惟杜宝大业
江都记云隋书籍三十七万悉焚于广陵当是实录
盖隋炀酷嗜经典既欲徙都广陵必尽载诸书自从
洛阳八万意当时副本耳宋书籍绍定间复灾所存
卷一 第 16a 页 WYG0886-0175c.png
者尚众德祐航海蒙古之难又荡然矣观此则图籍
废兴大槩关系国家气运岂小小哉
世共传刘氏七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荀谢任殷四
部外诸史艺文所载又有晋义熙已来新旧目录三
卷梁天监六年四部书目四卷梁东宫四部目录四
卷梁文德殿四部目录四卷陈天嘉六年寿安殿四
部目录四卷陈德教殿四部目录四卷陈承香殿五
经史记目录二卷隋开皇四年四部目录四卷开皇
废兴大槩关系国家气运岂小小哉
世共传刘氏七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荀谢任殷四
部外诸史艺文所载又有晋义熙已来新旧目录三
卷梁天监六年四部书目四卷梁东宫四部目录四
卷梁文德殿四部目录四卷陈天嘉六年寿安殿四
部目录四卷陈德教殿四部目录四卷陈承香殿五
经史记目录二卷隋开皇四年四部目录四卷开皇
卷一 第 16b 页 WYG0886-0175d.png
八年四部目录四卷开皇二十年书目四卷香厨四
部目录四卷隋大业正御书目录九卷唐群书四录
二百卷古今书目四十卷唐集贤书目一卷唐四库
搜访图书目一卷开元四库书目四十卷唐秘阁书
目四卷伪蜀王建书目一卷紫微楼书目一卷崇文
总目六十六卷秘阁四库书目十卷史馆书目二卷
太学书目一卷据此则前代目录甚多不止盛唐一
二今并不传然前史所载惟谢王任阮诸录尚存全
部目录四卷隋大业正御书目录九卷唐群书四录
二百卷古今书目四十卷唐集贤书目一卷唐四库
搜访图书目一卷开元四库书目四十卷唐秘阁书
目四卷伪蜀王建书目一卷紫微楼书目一卷崇文
总目六十六卷秘阁四库书目十卷史馆书目二卷
太学书目一卷据此则前代目录甚多不止盛唐一
二今并不传然前史所载惟谢王任阮诸录尚存全
卷一 第 17a 页 WYG0886-0176a.png
数其馀多寡槩不可得详矣
前代悬购遗书咸著条目隋有阙书目唐有访书录宋
有求书录异时人主留意若此隋文父子所以能致
三十七万于一时者盖民间献书无所不纳也
书目第记书名卷轴槩不能广唐群书四录乃至二百
馀卷何以浩繁若此盖各书之下必有论列若歆向
所编者宋王尧臣总目六十六卷亦然然但经史二
部子集则阙如也董逌广川书跋则又特主说经而
前代悬购遗书咸著条目隋有阙书目唐有访书录宋
有求书录异时人主留意若此隋文父子所以能致
三十七万于一时者盖民间献书无所不纳也
书目第记书名卷轴槩不能广唐群书四录乃至二百
馀卷何以浩繁若此盖各书之下必有论列若歆向
所编者宋王尧臣总目六十六卷亦然然但经史二
部子集则阙如也董逌广川书跋则又特主说经而
卷一 第 17b 页 WYG0886-0176b.png
已自馀诸家仅存卷数尤氏书目则并卷数不存文
简在宋颇负博洽称疏略乃尔或陶氏说郛所节也
唐毋煚有古今书录四十卷又节略群书四录而成
即体制居然可见惜并不存郑略有刘歆七略七卷
又七略别录二十卷岂七卷者目别录乃论列与
累朝中秘所畜外荐绅文献名藏书家代有其人汉则
刘向桓谭晋则张华束晰齐则王俭陆澄梁则任昉
沈约唐则李泌苏弁皆灼灼者自馀尚众而世不甚
简在宋颇负博洽称疏略乃尔或陶氏说郛所节也
唐毋煚有古今书录四十卷又节略群书四录而成
即体制居然可见惜并不存郑略有刘歆七略七卷
又七略别录二十卷岂七卷者目别录乃论列与
累朝中秘所畜外荐绅文献名藏书家代有其人汉则
刘向桓谭晋则张华束晰齐则王俭陆澄梁则任昉
沈约唐则李泌苏弁皆灼灼者自馀尚众而世不甚
卷一 第 18a 页 WYG0886-0176c.png
称宋则李淑宋绶尤袤董逌叶梦得晁公武等大
率人间所藏卷轴不过三万若任昉四万极矣宋又
有濡须秦氏莆田郑氏漳南吴氏荆州田氏并著目
录盛于前朝盖由印本易得故储畜者多其数故不
能溢也通志有吴兢西斋杜信东斋等目则唐世非
无编录但不存尔(通志又蒋彧目录都氏目录各一/卷亦当唐人又李正议沈少卿吴)
(良嗣李卫公欧阳参政/俱有目录则皆宋人也)
叶少蕴云本朝公卿名藏书家如宋宣献李邯郸四方
率人间所藏卷轴不过三万若任昉四万极矣宋又
有濡须秦氏莆田郑氏漳南吴氏荆州田氏并著目
录盛于前朝盖由印本易得故储畜者多其数故不
能溢也通志有吴兢西斋杜信东斋等目则唐世非
无编录但不存尔(通志又蒋彧目录都氏目录各一/卷亦当唐人又李正议沈少卿吴)
(良嗣李卫公欧阳参政/俱有目录则皆宋人也)
叶少蕴云本朝公卿名藏书家如宋宣献李邯郸四方
卷一 第 18b 页 WYG0886-0176d.png
士民如亳州祁氏饶州吴氏荆州田氏等吾皆见其
目多止四万馀卷其间颇有不必观者惟宋宣献家
择之甚精止二万许卷而校雠详审皆胜诸家吾旧
所藏仅与宋氏等而宋氏好书人所未见者吾不能
尽得也按叶所纪诸家俱有书目行世载文献通考
今并不存观此梗槩可见其论诸家所藏多猥杂不
务铨择切中历朝馆阁之病不特宋世而已馀语咸
实录录之
目多止四万馀卷其间颇有不必观者惟宋宣献家
择之甚精止二万许卷而校雠详审皆胜诸家吾旧
所藏仅与宋氏等而宋氏好书人所未见者吾不能
尽得也按叶所纪诸家俱有书目行世载文献通考
今并不存观此梗槩可见其论诸家所藏多猥杂不
务铨择切中历朝馆阁之病不特宋世而已馀语咸
实录录之
卷一 第 19a 页 WYG0886-0177a.png
挥麈录云承平士大夫藏书如南都戚氏历阳沈氏庐
山李氏九江陈氏鄱阳吴氏俱有名当世今皆散逸
近所至郡府多藏文籍且易得本传录仕宦稍显者家
必有书数千卷然多失于雠校也按此则叶氏论列
外又有此五家宋时文献之盛乃尔挥麈录又云叶
少蕴少年贵盛平生好收书逾十万卷置霅川山居
建书楼以处之极为华焕丁卯年其宅与书俱荡一
燎李泰发家旧有万馀卷亦以是岁火岂厄运所遘
山李氏九江陈氏鄱阳吴氏俱有名当世今皆散逸
近所至郡府多藏文籍且易得本传录仕宦稍显者家
必有书数千卷然多失于雠校也按此则叶氏论列
外又有此五家宋时文献之盛乃尔挥麈录又云叶
少蕴少年贵盛平生好收书逾十万卷置霅川山居
建书楼以处之极为华焕丁卯年其宅与书俱荡一
燎李泰发家旧有万馀卷亦以是岁火岂厄运所遘
卷一 第 19b 页 WYG0886-0177b.png
耶
(庐山李氏即子瞻作记者藏书仅九千卷/则馀所列未必皆书家倚顿惟叶语可凭)
唐冯贽云仙散录序称家藏九世之书二十馀万卷按
唐时雕本甚稀故苏弁家藏二万侔于秘阁开元之
盛仅八万卷文皇二十万卷自是重复然唐时即重
复之书亦不易得贽何人乃能有此世称云仙多诞
此开卷一大噱也(宋元世欲致此即不为难然必不/计重复乃可若正本虽三万而下)
(可易得乎唐世士民/藏书迄无过三万者)
(庐山李氏即子瞻作记者藏书仅九千卷/则馀所列未必皆书家倚顿惟叶语可凭)
唐冯贽云仙散录序称家藏九世之书二十馀万卷按
唐时雕本甚稀故苏弁家藏二万侔于秘阁开元之
盛仅八万卷文皇二十万卷自是重复然唐时即重
复之书亦不易得贽何人乃能有此世称云仙多诞
此开卷一大噱也(宋元世欲致此即不为难然必不/计重复乃可若正本虽三万而下)
(可易得乎唐世士民/藏书迄无过三万者)
卷一 第 20a 页 WYG0886-0177c.png
玉堂逢辰录云祥符八年四月荣王宫火一日二夜所
焚屋宇二千馀间三馆图籍一时俱尽大风或飘至
汴水之南惟演献礼贤宅以处诸王陈振孙曰唐末
五代书籍之仅存者又厄于此火可为太息也
魏了翁跋遂初堂书目云江元叔合江南吴越之藏凡
数万卷为藏仆窃去市人裂之以藉物其入于安陆
张氏者传之未几一箧之畜仅供一炊王文康李文
正庐山刘庄舆南阳井氏皆藏书者俱未久而失之
焚屋宇二千馀间三馆图籍一时俱尽大风或飘至
汴水之南惟演献礼贤宅以处诸王陈振孙曰唐末
五代书籍之仅存者又厄于此火可为太息也
魏了翁跋遂初堂书目云江元叔合江南吴越之藏凡
数万卷为藏仆窃去市人裂之以藉物其入于安陆
张氏者传之未几一箧之畜仅供一炊王文康李文
正庐山刘庄舆南阳井氏皆藏书者俱未久而失之
卷一 第 20b 页 WYG0886-0177d.png
宋宣献兼有毕文简杨文庄二家之书不减中秘而
元符中荡为烟埃晁文元累世所藏自中原无事时
已有火厄至政和甲午之灾尺素不存斯理也殆有
不可晓者按此记宋世诸藏书家尤详而皆不能久
有良足慨也
齐东野语云世间凡万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书为甚
隋牛弘疏请开献书之路极论废兴述五厄之说则
书之厄也久矣今姑摭其槩言之梁元帝江陵蓄古
元符中荡为烟埃晁文元累世所藏自中原无事时
已有火厄至政和甲午之灾尺素不存斯理也殆有
不可晓者按此记宋世诸藏书家尤详而皆不能久
有良足慨也
齐东野语云世间凡万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书为甚
隋牛弘疏请开献书之路极论废兴述五厄之说则
书之厄也久矣今姑摭其槩言之梁元帝江陵蓄古
卷一 第 21a 页 WYG0886-0178a.png
今图书十四万卷隋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唐惟贞
观开元最胜两都各聚书四部至七万卷宋宣和殿
太清楼龙图阁御府所储尤盛于前代今可考者崇
文总目四十六类三万六百六十九卷史馆一万五
千馀卷予不能具数南渡以来复加集录馆阁书目
五十二类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续目一万四千
九百馀卷是皆藏于官府耳若士大夫之家所藏在
前世如张华载书三十车杜兼聚书万卷韦述蓄
观开元最胜两都各聚书四部至七万卷宋宣和殿
太清楼龙图阁御府所储尤盛于前代今可考者崇
文总目四十六类三万六百六十九卷史馆一万五
千馀卷予不能具数南渡以来复加集录馆阁书目
五十二类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续目一万四千
九百馀卷是皆藏于官府耳若士大夫之家所藏在
前世如张华载书三十车杜兼聚书万卷韦述蓄
卷一 第 21b 页 WYG0886-0178b.png
书二万卷邺侯插架三万卷金楼子聚书八万卷唐
吴兢西斋一万三千四百馀卷宋承平时如南都戚
氏历阳沈氏庐山李氏九江陈氏鄱阳吴氏王文康
李文正宋宣献晁以道刘庄舆皆号藏书之富邯郸
李淑五十七类二万三千一百八十馀卷田镐三万
卷昭德晁氏二万四千五百卷南都王仲至四万三
千馀卷而类书浩博若太平御览之类复不与焉次
如曾南丰及李氏山房亦皆一二万卷然鲜有不厄
吴兢西斋一万三千四百馀卷宋承平时如南都戚
氏历阳沈氏庐山李氏九江陈氏鄱阳吴氏王文康
李文正宋宣献晁以道刘庄舆皆号藏书之富邯郸
李淑五十七类二万三千一百八十馀卷田镐三万
卷昭德晁氏二万四千五百卷南都王仲至四万三
千馀卷而类书浩博若太平御览之类复不与焉次
如曾南丰及李氏山房亦皆一二万卷然鲜有不厄
卷一 第 22a 页 WYG0886-0178c.png
于兵火者至若吾乡故家如石林叶氏贺氏皆号藏
书之多至十万卷其后齐斋倪氏月河莫氏竹斋沈
氏程氏贺氏皆号藏书之家各不下数万馀卷亦皆
散失无馀近年惟直斋陈氏书最多盖尝仕于莆传
录夹漈郑氏方氏林氏吴氏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
八十馀卷且仿读书志作解题极其精详近亦散失
至如秀岩东匆凤山三李高氏牟氏皆蜀人号为史
家所藏僻书尤多今亦已无馀矣吾家三世积累先
书之多至十万卷其后齐斋倪氏月河莫氏竹斋沈
氏程氏贺氏皆号藏书之家各不下数万馀卷亦皆
散失无馀近年惟直斋陈氏书最多盖尝仕于莆传
录夹漈郑氏方氏林氏吴氏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
八十馀卷且仿读书志作解题极其精详近亦散失
至如秀岩东匆凤山三李高氏牟氏皆蜀人号为史
家所藏僻书尤多今亦已无馀矣吾家三世积累先
卷一 第 22b 页 WYG0886-0178d.png
君子酷嗜至鬻负郭之田以供笔札之用冥搜极讨
不惮劳费凡有书四万二千馀卷及三代以来金石
之刻一千五百馀种度置书种志雅二堂日事校雠
居然籯金之富余小子遭时多故不善保藏善和之
书一旦扫地因考今昔有感斯文为之流涕因书以
识吾过且以示子孙云右周密所纪宋诸藏书家最
为详尽续考得之因全录以见宋世民间文献远过
汉唐总之板本易得故也昭德晁氏直斋陈氏即通
不惮劳费凡有书四万二千馀卷及三代以来金石
之刻一千五百馀种度置书种志雅二堂日事校雠
居然籯金之富余小子遭时多故不善保藏善和之
书一旦扫地因考今昔有感斯文为之流涕因书以
识吾过且以示子孙云右周密所纪宋诸藏书家最
为详尽续考得之因全录以见宋世民间文献远过
汉唐总之板本易得故也昭德晁氏直斋陈氏即通
卷一 第 23a 页 WYG0886-0179a.png
考所引二家而不及载其总目仅此足徵云
豫章漫抄云元至正初史馆遣属官驰驿求书东南异
书颇出时有蜀帅纽邻之孙尽出其家赀遍游江南
四五年间得书三十万卷溯峡归蜀可谓富矣今江
西与江南号称文献故邦予来访之藏书甚少间有
一二往往新自北方载至亦无甚奇书而浙中犹为
彼善若吾吴中则有群集有精美者矣按此及端临通
考序则元世亦尝屡有求书之诏第一代典籍邈然
豫章漫抄云元至正初史馆遣属官驰驿求书东南异
书颇出时有蜀帅纽邻之孙尽出其家赀遍游江南
四五年间得书三十万卷溯峡归蜀可谓富矣今江
西与江南号称文献故邦予来访之藏书甚少间有
一二往往新自北方载至亦无甚奇书而浙中犹为
彼善若吾吴中则有群集有精美者矣按此及端临通
考序则元世亦尝屡有求书之诏第一代典籍邈然
卷一 第 23b 页 WYG0886-0179b.png
无闻何也子渊谓越中视江右差善盖子渊于越中
未尝久寓且世变陵谷或当时颇异于今故耳若精
美则今犹最吴中也其谓江右书皆自北方携至都
下昔固多书矣(陶宗仪说郛录杂谈数百家今传仅/十二三则宋世书胜国尚多于今然)
(古书出于今者/元未必尽有也)
隋文父子以天下之力收书仅三十七万遂冠古今元
边帅子罄一家之产骤得三十万卷亦宇宙奇事然
但欲其多而不计重复则在今甚不难顾正本不知
未尝久寓且世变陵谷或当时颇异于今故耳若精
美则今犹最吴中也其谓江右书皆自北方携至都
下昔固多书矣(陶宗仪说郛录杂谈数百家今传仅/十二三则宋世书胜国尚多于今然)
(古书出于今者/元未必尽有也)
隋文父子以天下之力收书仅三十七万遂冠古今元
边帅子罄一家之产骤得三十万卷亦宇宙奇事然
但欲其多而不计重复则在今甚不难顾正本不知
卷一 第 24a 页 WYG0886-0179c.png
几何耳古今书籍统计一代前后之藏往往无过十
万统计一朝公私之蓄往往不能十万所谓天之生
财止有此数也况元时板本尚希又非文明之世纽
氏子三十万卷芟其重复政恐不能三万耳
按唐以前藏书之籍惟史志中得诸秘阁者可徵自馀
民间荐绅所储槩不可考如汉梁子初杨子林手录
万卷梁任昉四万唐苏弁二万李泌三万(梁杨二氏/并见桓谭)
(新论今载困学纪闻纪闻又云邺/侯之书乃其父所蓄非泌始有之)皆仅存总目独阮
万统计一朝公私之蓄往往不能十万所谓天之生
财止有此数也况元时板本尚希又非文明之世纽
氏子三十万卷芟其重复政恐不能三万耳
按唐以前藏书之籍惟史志中得诸秘阁者可徵自馀
民间荐绅所储槩不可考如汉梁子初杨子林手录
万卷梁任昉四万唐苏弁二万李泌三万(梁杨二氏/并见桓谭)
(新论今载困学纪闻纪闻又云邺/侯之书乃其父所蓄非泌始有之)皆仅存总目独阮
卷一 第 24b 页 WYG0886-0179d.png
孝绪之四万类例足徵然非必家藏也宋世藏书家
至众目率不存尤延之遂初堂目今传余阅之亦多
不备推之宋叶诸家当亦尔尔惟晁陈二氏最有条
理可观陈所藏至五万馀足为宋世藏书第一家据
野语乃宦中尽得五姓之书故能至是岂易易哉
濮安懿王之子宗绰蓄书七万卷始与英宗偕学于邸
每得异书必转以相付宗绰家本有岳阳记者皆所
赐也此国史本传所载宣和中其子淮安郡王仲糜
至众目率不存尤延之遂初堂目今传余阅之亦多
不备推之宋叶诸家当亦尔尔惟晁陈二氏最有条
理可观陈所藏至五万馀足为宋世藏书第一家据
野语乃宦中尽得五姓之书故能至是岂易易哉
濮安懿王之子宗绰蓄书七万卷始与英宗偕学于邸
每得异书必转以相付宗绰家本有岳阳记者皆所
赐也此国史本传所载宣和中其子淮安郡王仲糜
卷一 第 25a 页 WYG0886-0180a.png
进目录三卷忠宣公在燕得其中帙云除监本外写
本印本书籍计二万二千八百三十六卷观一帙之
目如是所谓七万卷者为不诬矣三馆秘府所未有
也盛哉右见洪景卢随笔第宋世三馆所藏不过四
万以上况英宗时尚在宋初其时板本未盛即重复
通计亦未能遽至此随笔所计谬无疑
辍耕录云庄蓼塘住松江府上海县青龙镇尝为宋秘
书小史其家蓄书数万卷且多手钞者经史子集山
本印本书籍计二万二千八百三十六卷观一帙之
目如是所谓七万卷者为不诬矣三馆秘府所未有
也盛哉右见洪景卢随笔第宋世三馆所藏不过四
万以上况英宗时尚在宋初其时板本未盛即重复
通计亦未能遽至此随笔所计谬无疑
辍耕录云庄蓼塘住松江府上海县青龙镇尝为宋秘
书小史其家蓄书数万卷且多手钞者经史子集山
卷一 第 25b 页 WYG0886-0180b.png
经地志医卜方伎稗官小说靡所不具书目以甲乙
分十门蓼塘既没子孙不知保惜或为虫鼠蚀齧或
为邻识盗窃或供饮博之需或应糊覆之用编帙散
乱所存无几至正六年朝廷开局脩宋辽金三史诏
求遗书有以书献者予一官江南藏书多者止三家
庄其一也继命某学士一人选取其家其家恐兵遁
图谶干犯禁条悉付祝融氏及收拾烬馀存者又无
几矣其孙群玉悉载入京觊领恩泽宿留日久仍布
分十门蓼塘既没子孙不知保惜或为虫鼠蚀齧或
为邻识盗窃或供饮博之需或应糊覆之用编帙散
乱所存无几至正六年朝廷开局脩宋辽金三史诏
求遗书有以书献者予一官江南藏书多者止三家
庄其一也继命某学士一人选取其家其家恐兵遁
图谶干犯禁条悉付祝融氏及收拾烬馀存者又无
几矣其孙群玉悉载入京觊领恩泽宿留日久仍布
卷一 第 26a 页 WYG0886-0180c.png
衣归书之不幸如此按元世诸藏书家传记罕载据
陶所称江南藏书三家其二不著姓氏惜亡从考其
何人然庄氏既没后人随复失之古今藏书同一慨
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类甚详覈必富于家藏廷鸾传
末不著端临固以其入元故乃元史亦不为立传以
若人撰述之勤有功千古泯没若斯良可扼腕然此
书自足永久何藉史臣也
陶所称江南藏书三家其二不著姓氏惜亡从考其
何人然庄氏既没后人随复失之古今藏书同一慨
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类甚详覈必富于家藏廷鸾传
末不著端临固以其入元故乃元史亦不为立传以
若人撰述之勤有功千古泯没若斯良可扼腕然此
书自足永久何藉史臣也
卷一 第 26b 页 WYG0886-0180d.png
凡书籍时代近者势易流传而人多弃掷时代远者迹
多湮没而世率珍藏然夷考昔人书目参以余所校
雠往往汉多于周唐多于汉而宋多于唐何耶周尚
韦编汉始侧理唐犹传录宋则印摹难易之辨也其
详具末卷中
少室山房笔丛卷一
多湮没而世率珍藏然夷考昔人书目参以余所校
雠往往汉多于周唐多于汉而宋多于唐何耶周尚
韦编汉始侧理唐犹传录宋则印摹难易之辨也其
详具末卷中
少室山房笔丛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