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885-018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俨山外集卷三十
             明 陆深 撰
  蜀都杂抄
蜀人多奇姓今百家姓以为出于宋朝故首以赵钱孙
 李尊国姓也我朝千家姓亦以朱奉天运起文然未
 见有天姓者而蜀姓或有出于二家外自魏晋以来
 取才于门阀故姓氏尤重唐重八姓论相于此至不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885-0183d.png
 许与他姓为婚姻自八姓而下凡有三百五十姓宋
 嘉祐中亦有千姓编雁门邵思撰姓解则分为一百
 七十门至有二千五百六十八氏汉颍川太守聊氏
 复有万姓谱古姓之存于今者鲜矣按左氏因生赐
 姓胙土命氏以字以谥以官以邑才五者而已
峨眉山本以两山相对如蛾眉故名字当从虫不当从
 山
月竹嘉定州之产每月生笋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885-0184a.png
吾郡松江本缘淞江得名其地下每有水灾乃去水而
 作郡吴淞江今吴江宝带桥一路是已亦名松陵眉
 州有江亦名松江即蜀江分派过州城与醴泉江合
嘉靖十五年丙申二月二十八日癸丑四更点将尽地
 震者三初震房屋有声鸡犬皆鸣随以天鼓自西北
 而南后数日得报惟建昌尤甚城郭廨宇皆倾死者
 数千人都司李某亦与焉
蜀都大抵雨多风少故竹树皆修耸少陵古柏二千尺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885-0184b.png
 人讥其瘦长诗固有放言要之蜀产与他迥异若谓
 柏之森森者惟蜀为然所谓乔木如山者亦惟蜀为
 然
杨柳多寄生状类冬青亦似紫藤经冬不凋春夏之交
 作紫花散花满地省衙前有数株冬月望之荣枯各
 异
峨眉山周回千里高八十里中有光怪每天晴云涌浩
 若银涛其光五采如轮俗云佛见是已夜半有光熠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885-0184c.png
 熠来自天际者又谓之圣灯光相寺在大峨绝顶登
 其处遥望西天见雪山一云有小鸟如鹪鹩鸣类人
 言一云自白水蹑其巅六十里
峨眉古今之胜境也山中光怪若虹蜺然每见于云日
 映射之际俗所谓佛光者是已予自陕入川巡抚陕
 西黄都宪臣伯邻为予言曩为川辖时亲登其上观
 佛光光未发时有鸟先飞过若言施主发心菩萨来
 到光既散复来作声施主布施菩萨去了又拾藏山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885-0184d.png
 中白石大小皆六棱照耀有光采疑光怪即此石所
 为也理当或然但鸟声何为者耶近余编修承勋懋
 昭为余言尝从杨修撰慎用修两宿其上登绝顶亦
 见光具五色俯视在云壑中其言白石与黄都宪同
 惟云鸟声只三字若言佛现了其鸟类雀而稍大只
 有三枚别无种类三鸟飞入佛殿中尝就僧食但不
 见有长育耳佛殿自西望见三峰插天皆积雪如银
 每日下峰头则殿中燃灯云此西域昆崙山岂所谓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885-0185a.png
 日月相掩映为昼夜者耶夏日从北峰西下冬日从
 南峰惟春秋之间从中峰下不爽云西域去此尚远
 恐目力难及今省城西望亦有雪山耸出晴霁时可
 见叠茂才三百里尔宋田锡赋诗云高高百里作一
 盘八十四盘青云端岂以至高求至高耶东坡亦云
 峨眉山西雪千里今峨眉当省城南东三百馀里而
 城楼登望不及要之言八十里六十里者近是
同年安给事磐字公石作州志亦云有白石如泰山之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885-0185b.png
 狼牙上饶之水晶之类置之日隙则有五色光日中
 则无僧曰佛现者此也予近觅视之大类水晶
嘉定高任说禽言亦云施主佛现施主请回
夹江县之伏龟山有仙掌洞今称紫府洞是已其山云
 常五色黄色居其中亦佛光之类耶
蜀中山水称嘉定自古名人寓居其间汉则扬子云晋
 则郭景纯唐则李太白宋则苏东坡黄山谷晁公武
咸淳间文尚忠字敦诗隐居夹江爱邑西江山之胜并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885-0185c.png
 大观堂筑二亭前临翠岭下瞰大江暇则击鲜治具
 招避地名胜相与登临觞咏为乐
五块石在今万里桥之西其一入地上叠四石俱方或
 云其下有一井相传以为海眼其南即汉昭烈陵予
 疑是当时作陵时所馀嘉定州之金银冈亦有所谓
 五块石
黎州安抚司内小厅东有梨树一株高九丈围九尺州
 人取其枝以接果岂黎以梨名耶州人呼为三藏梨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885-0185d.png
 相传为唐僧西游植黎杖于此曰他日州治在此恐
 非实事古称黎杖黎即苜蓿养之历霜雪经一二岁
 其本修直生鬼面可杖取其轻而坚非梨木也
嘉定州有鸟一名山和尚一名雨道士堪作对偶
大藏西域记云阿耨达池在香山之南大雪山北周八
 百里东南流入海者曰殑伽河西南流入海者曰缚
 刍河西北流入海者曰徙多河又潜流地下出积石
 山东北流入海者为中国之河源阿耨达华言无烦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885-0186a.png
 恼似指所谓星宿海者殑伽华言天堂缚刍华言青
 徙多华言冷
梵文甚细如叙果有五枣杏等谓之核果梨柰等谓之
 肤果椰子胡桃等谓之壳果松子柏仁等谓之桧果
 大小豆等谓之角果核壳易解肤皮肤可啖也角华
 言亦称豆角惟桧颇奥按字书空外反粗糠皮谓之
 桧岂取义华梵不能无相通云
金王子可南云咏西瓜云一片冷裁潭底月六湾斜捲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885-0186b.png
 陇头云又在元世祖前矣
深淘滩浅作堰六言石刻在灌县相传以为秦李冰凿
 离堆以利蜀时所为此恐后人所为非古词也至于
 节宣水利无过此言
蜀城谓之芙蓉城传自孟氏今城上间栽有数株两岁
 著花予适阅视见之皆浅红一色花亦凋瘵殊不若
 吴中之烂然数色也
支机石在蜀城西南隅石牛寺之侧出土而立高可五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885-0186c.png
 尺馀石色微紫近土有一窝傍刻支机石三篆文似
 是唐人书迹想曾横置故刻字如之事本荒唐此石
 盖出傅会然亦旧物也
天涯石在城东门内宝光寺东之侧有亭覆之旧志以
 为在宁川卫李小旗家问之蜀人莫详所始意亦万
 里桥之类行旅之人志远也石首锐而微顽尔
日行黄道月行月道月道交络黄道外十三日有奇而
 入经黄道谓之交朔凡月之行历二十九日五十三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885-0186d.png
 分而与日相会谓之合朔
李侍御凤翱号五石其居近五块石故云予问成都石
 笋遗迹五石指五块石是也与少陵所赋石笋行不
 肖又云五块为南笋天涯石为北笋云
永嘉林石介夫婆娑泉石间作萱堂以养母客至竹床
 瓦豆具酒簌延之佳山水无不到独不到郡县
宋宁宗嘉定十三年兴元军士张福与其党莫简作乱
 以红巾为号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885-0187a.png
予尝欲取今之州县推而上之以会于禹贡之命名因
 以著古今离合迁改之实为一书宋浦江倪朴文卿
 尝作地舆会元志四十卷惜当时以布衣著书力不
 能传其自叙有曰今学者大抵急于利禄而专务于
 时文故不识者不肯目而识者未暇观也其言亦可
 悲矣
抚州出两大儒前有王荆公安石后有吴文正公澄向
 使荆公无熙丰之事文正高不仕之节皆程朱等辈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885-0187b.png
 人也荆公值宋祚将衰故酿祸多文正当元运方隆
 故享福盛此士难以成败论也
范文穆公成大当宋孝宗时起祠知处州陛对论力之
 所及者三曰日力曰国力曰天力今尽以虚文耗之
 不知一时所指者何事后世读之令人有流涕者
进宋史表或云欧阳玄所为最警策者是声容盛而武
 备衰论建多而成效少不若议论多而成功少差为
 浑成至齐亡而访王蠋乃存秉节之臣楚灭而谕鲁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885-0187c.png
 公堪矜守礼之国温厚典雅之旨尤为蔼然一时史
 官若张翥吴当号称博洽而危素亦与焉
姚牧庵燧送畅纯序称先师赏其辞而戒之曰弓矢为
 物以待盗也使盗得之亦待其人文章固发闻士子
 之利器然先有能一世之名将何以应人之见役者
 哉非其人而与之与非其人而拒之钧罪也非周身
 斯世之道也其论极为痛切牧庵尝受业刘静修先
 师必静修今文集中无此议论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885-0187d.png
岷嶓潜沱之义难解今蜀山连绵延亘凡居左者皆曰
 岷右者皆曰嶓凡水出于岷者皆曰江出于嶓者皆
 曰汉江别流而复合者皆曰沱汉别流而复合者皆
 曰潜恐属方言尔故岷谓之汶今汶川是也汉谓之
 漾或谓之沔或谓之羌今沿汉水而东有宁羌州有
 沔县又东有洋县即古洋州也洋漾声相近岂皆得
 名于汉水云
按华阳国志云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885-0188a.png
 漾禹贡流漾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嶓冢山会白水
 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
楠木材巨而良其枝叶亦森秀可玩成都人家庭院多
 植之有成行列者其枝叶若相回避然谓之让木文
 潞公诗所谓移植虞芮间者以此
成都学宫前绰楔题曰神禹乡邦予始至视学见而疑
 之昔尧舜禹嗣兴冀为中州两河之间声教暨焉而
 舆地尚未拓也后千馀年而周始有江汉之化至秦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885-0188b.png
 盛强蜀始通焉彼所谓蚕丛鱼凫鳖灵望帝者文物
 未备且在衰周之世蜀之先可知也禹都在今之安
 邑鲧实四岳封为崇伯崇今之鄠县其地辽绝何得
 禹生于此乎新志亦以此为疑问之人士皆曰禹生
 于汶川之石纽村禹穴在焉检旧志称唐元和志广
 柔县有石纽村禹所生也以六月六日为降诞云是
 盖几于巫觋之谈至宋计有功作禹庙碑始大书曰
 崇伯得有莘氏女治水得天下而禹生于此其言颇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885-0188c.png
 为无据有莘氏于鲧亦不经见按莘今之陈留与崇
 近鲧娶当或有之鲧为诸侯厥有封守九载弗绩多
 在河北今诸处之鲧城是已安得治水行天下乎又
 安得以室家自随荒裔之地如石纽者乎予益疑之
 虽有功亦曰稽诸人事理或宜然盖疑词也此必承
 元和志之误而后说益纷纷矣此虽于事无所损益
 而蜀故不可以不辨按扬雄蜀都赋止云禹治其江
 左思三都所赋人物奇若相如君平文若王褒扬雄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885-0188d.png
 怪若苌弘杜宇僭若公孙刘璋皆列独不及禹生耶
 至宋王腾不平左词作赋致辨颇极辞锋亦云岷山
 导江历经营于禹迹其后云鲧为父而禹子此概人
 伦之辨尔亦不言禹所生也又按华阳国志载禹治
 水命巴蜀以属梁州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而去生
 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
 今江州之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志作于晋常
 璩可谓博雅矣况留意蜀之材贤然亦不云禹所生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885-0189a.png
 也今徒以石纽有禹穴二字證之又安知非后人所
 为耶禹穴实在今会稽窆石在焉古称穴居众词也
 禹平水土时已为司空恐不穴居今言穴盖葬处非
 生处也古今集记则云岷山水源分二派正南入溢
 村至石纽过汶川则禹之所导江也由是言之石纽
 盖禹迹之始而非谓禹所生也又按涂山亦有数说
 江州今重庆之巴县有山曰涂凤阳之怀远古钟离
 也自有涂山启母石在焉江州治水所经钟离帝都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885-0189b.png
 为近未知孰是苏鹗又云涂山有四皆禹迹也并指
 会稽与当涂云宋景濂游山记甚详然亦不能决孔
 安国曰涂山国名非山也史记所载启禹之子其母
 涂山氏之女又似姓氏犹司马氏欧阳氏之谓恐亦
 非国名也聊附所疑于此
尝闻前辈云本朝国体与前代不同者三事其一指边
 隘以为不可一日忘备汉唐故事但防守境内而已
 近得户部移文开称宣府岁用银九十二万五千九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885-0189c.png
 百馀两大同岁用银九十九万二千四百六十馀两
 辽东岁用银三十九万四千八百七十馀两延绥岁
 用粮料五十二万一千三十六石零宁夏岁用粮料
 五十三万四千二百五石草三百九十三万九千六
 百馀束甘肃岁用粮料六十九万七千六百零草五
 百二十万三千八百五十四束大约岁费四百馀万
 而随时用兵不与焉今上大工之费近得工部总计
 九百馀万只大木一项四川已用九十万尚须九十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885-0189d.png
 万可足川之民力可念也
贵州金竺长官司有僧寺曰罗永庵有一僧题二诗于
 壁间曰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
 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还拱山漏
 无声水自沈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阅
 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瘴岭千层迥
 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
 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乌早晚朝人知为建文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885-0190a.png
 君僧遂避去其诗至今留庵中卫方伯正夫传其事
 漫记之以备一说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885-0190b.png
 
 
 
 
 
 
 
 俨山外集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