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885-01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俨山外集卷二十七
               明 陆深 撰
  春雨堂杂抄
宋初王贽方奉命均两浙杂税钱氏旧法亩税三斗王
 至悉令亩税一斗朝廷责其擅减王曰今两浙已为
 王民其可复循伪国之法亩税一斗自贽方始今两
 浙之税繁重或云起于贾似道公田或云张士诚以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885-0155b.png
 租为税今遂因之大抵减税者必当治朝加税者必是乱世
孝庙升遐武宗以正德改元出于刘少师健所定盖
 犯前文马端肃公文升在吏部考选以宰相
 须用读书人命题讽之今上入继纪元内阁初拟明
 良次嘉靖次绍治上特用嘉靖云
王荆公作相裁损宗室恩数于是宗子相率马首陈状
 诉云均是宗室子孙且告相公看祖宗面荆公厉声
 曰祖宗亲尽亦须祧迁何况贤辈于是皆散去(见陆/放翁)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885-0155c.png
 (老学庵/笔记)
谥莫美于忠献而文贞次之至宋以避讳始易贞为正
 世遂以文正为儒臣节惠之极实则不然夫贞者正
 而固也义尤该洽宋宰相韩亿谥忠献当时称为长
 者四子综绛维缜同奏名礼部忠献启上曰臣子叨
 陛下科第虽非有司观望然臣既备位政府岂当受
 而有之天下将以谓由臣致此臣虽不足道使圣明
 之政人或议之非臣所安也臣教子既已有成又何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885-0155d.png
 必昭示四方以为荣观哉乞尽免殿试唱第幸甚诚
 恳再三仁宗嘉叹而允据此一事虽涉于避嫌之过
 然持正有体足以磨钝厉世者多矣忠献易名夫岂
 徒然
容斋随笔谓唐世制举科目猥多徒异其名耳其实与
 诸科等也今考之唐朝科名高宗显庆中有志烈秋
 霜科乾封中有幽素科上元中有辞殚文律科武后
 垂拱中有辞标文苑科永昌中有蓄文藻之思科有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885-0156a.png
 抱儒素之业科长寿中有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證
 圣中有长才广度沉迹下僚科通天中有文艺优长
 科神功中有绝伦科大足中有拔萃科有疾恶科长
 安中有龚黄科中宗神龙中有才膺管乐科有才高
 位下科有材堪经邦科景龙中有抱器怀能科有茂
 才异等科睿宗景云中有文经邦国科有藻思清萃
 科有寄以宣风则能兴化变俗科有道侔伊吕科有
 手笔俊拔超越辈流科玄宗开元中有哲人奇士科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885-0156b.png
 有逸沦屠钓科有良才异等科有文儒异等科有文
 史兼优科有博学通议科有文辞雅丽科有将帅科
 有武足安边科有高才沉沦草泽科有高才未达沉
 迹下僚科有博学宏词科有多才科有王霸科有智
 谋将帅科天宝中有文辞秀逸科有风雅古调科有
 辞藻宏丽科代宗大历中有乐道安贫科有讽谏主
 文科德宗建中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外又
 有文辞清丽科有经学优深科有军谋越众科有力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885-0156c.png
 田闻于乡闾科正元中有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有
 洞识韬略堪任将帅科有清廉守节政术可称堪任
 县令科有孝弟力田闻于乡闾科复有博通坟典通
 于教化科有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科元和中有才识
 兼茂明于体用科有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有军谋
 宏达材任将帅科至长庆宝历泰和之间多循旧章
 并用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与详明政术可以理人
 军谋宏达材任将帅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等科特小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885-0156d.png
 异耳别有军谋宏达材任边将一科似为专设云大
 抵名义琐屑因时就俗固不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与秀才茂异之雅重也若究本论之则孝弟力田闻
 于乡闾一科犹有乡举里选之遗意施之实用有足
 徵者按唐室名臣多起于科目惟张九龄尝应二科
 一则才堪经邦一则道侔伊吕后来相业诚不负科
 名矣而裴晋公度在裴垍下第四人及第颜鲁公真
 卿之忠节乃在于文辞秀逸之科世谓科目不足以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885-0157a.png
 得士宁可据哉开元天宝之际文章宣朗是时有风
 雅古调科乃薛据及第而李白杜甫不在兹选往往
 皇甫镈牛僧孺吴通玄之流皆大科高选谓科目尽
 足以得士亦岂容遽信哉又按手笔俊拔超越辈流
 有科颇疑专为字学而设始知唐人工书亦有自来
 矣
武举缘起于汉羽林期门唐宋设科取士法制渐密荫
 袭外诚不可少庆历间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固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885-0157b.png
 不若今制以弓马为去留以论策为高下尤密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引汴鄜诸州所举孝廉赐坐于御
 前上问以皇王政术及皇太子问以曾参说孝经并
 不能答太宗谓曰昔楚庄王言事群臣莫逮退而有
 忧色曰诸侯能自得师者王自谋而莫巳若者亡今
 以不榖之不德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乎朕发
 诏徵天下俊异才以浅近问之咸不能答海内贤哲
 将无其人耶朕甚忧之按此旨裁深厚优容真帝王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885-0157c.png
 雅度汉武元光中初策公孙弘帝犹怒以为不能似
 有综核之意虽然并驾驭贤豪之术也质文则有间
 矣
刘晏兴利士大夫所耻言观其总理之密亦岂易及哉
 只如委士人以出纳吏人惟书符牒一事最得要领
 常言士多清修以名重于利吏多贪污以利重于名
 虽非名理抑可谓察于世变矣
三代而下惟光武具圣人之体只图谶一事甚为累德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885-0157d.png
 郑兴贾逵以附同显荣桓谭尹敏以乖忤沦败此去
 求仙覆辙何大相远往事可胜叹耶
唐高宗时文武官一品已下九品已上计一万三千四
 百六十五员当时伤其多且滥也典选者往往以僻
 书隐学为判目峻为黜落之计遂至蔽壅大抵铨衡
 之法尤贵知数入官之数与入流之数相为乘除此
 补偏救弊之道若夫官员有数入流无限以有数供
 无限此唐之所以失也故曰省事不如省官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885-0158a.png
宋庆历中黄庶字亚夫常考所属黄司理者曰治讦狱
 岁再周矣论其罪弃市者五十四流若徒三百十有
 四杖百八十六皆得其情无有冤隐不伸非才也其
 孰能其考可书中舞阳尉者曰舞阳大约地广他盗
 往往囊橐于其间居一岁凡窃与强者凡十一前件
 官捕得之其亡者一而已非才焉固不能可书中法
 曹刘昭远者曰法者礼之防也其用之以当人情为
 得刻者为之则拘而少恩前件官以通经举进士始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885-0158b.png
 掾于此若老于为法者每抱具狱必傅之经义然后
 处故无一不当其情其考可书中载在容斋随笔予
 每见今世考语只用一二语遂定殿最弥文者或用
 骈俪语至数十言于事实颇略私心病之乃知宋时
 综核如此傥可据以为法耶
周礼六官文密意详固是圣人之制作后世惟汉制最
 得简易之道只以丞相总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
 事诚所谓运天下于掌上也使人主择相相择九卿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885-0158c.png
 九卿分职各择其属虽世守之可也宋承唐敝神宗
 有为其意以为据今日之事实考前世之讹谬删定
 重复去其冗长必有此事乃置此官其意可谓善矣
唐开元中置丽正书院聚文学之士修书以张说为使
 有司供给优厚中书舍人陆坚欲奏罢之惜费也说
 曰自古帝王于国家无事之时莫不崇宫室广声色
 今天子独近礼文儒发挥典籍所益者大所损者微
 宋太宗平列国所得祼将之士颇多无地处之于是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885-0158d.png
 设馆修三大书命宋白等总之三大书者册府元龟
 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也御览外又别修广记五百卷
 亦皆优为供给盖将以驰驱一时之人才使之乐而
 忘老其本意初不为书籍也明君贤相真自有度
钱唐徐子健以医术游江湖间故兵部尚书徐宾之孙
 也为予言其祖征交趾时过鸭嘴滩为飞石所拒有
 兵器曰李公车孩儿把(音/霸)上设伏机其下只用一人
 引绳发之石遂乱飞能渡江椎击其滩阔一二里许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885-0159a.png
 中远如神又闻有水底连天炮先沉铜铁大炮于水
 中以芦苇接长洞中藏药线于其内水战时用之亦
 曰神妙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职无常员有二人则
 分日知印以丞郎已上至三师为之其上相为昭文
 殿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
 相则昭文集贤两学士并监修国史并除焉太祖乾
 德间以赵韩王普为相为置参知政事以副之参知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885-0159b.png
 政事者与参庶务以毗大政其除授不宣制不押班
 不知印不预奏事不升政事堂殿庭别设专位于宰
 相及敕尾署衔降一等至道元年诏与宰相体例并
 同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中书令侍中同平章
 事者则谓之使相不预政事不书敕惟宣敕除授者
 敕尾存其衔而已神宗新官制于三省置侍中中书
 尚书二令而不除人而以尚书令之贰左右仆射为
 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行侍中之职右仆射兼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885-0159c.png
 中书侍郎以行中书令之职复别置中书门下侍郎
 尚书左右丞以代参知政事之职徽宗政和间左右
 仆射为太宰少宰仍兼两省侍郎靖康间复为左右
 仆射高宗建炎间改尚书左右仆射各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门下中书二侍郎并改为参知政事废尚书
 左右丞乾道间又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云
 按唐宋置相沿革如此陈平有言宰相上佐天子理
 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四夷诸侯内亲附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885-0159d.png
 百姓使卿大夫各任其职此确论也元儒马端临亦
 谓相业无所不统不容拘以一职乃有同中书门下
 三品同平章事参知机务参预政事之名又谓宰相
 总百官弼天子既不当侪之他官而其上不当复有
 贵官矣唐自开元以来郭元振李光弼相继以平章
 事为节度使谓之使相而宰相之职侪于他官自此
 始宋自元祐以后文潞公吕申公相继以平章国家
 重事序宰相上而宰相之上复有贵官自此始然郭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885-0160a.png
 李以勋臣名将为之宜也自此例一开于是田承嗣
 李希烈之徒俱以节镇带同平章事非一人极而至
 于王建马殷钱镠之辈蜂起盗地者皆欲效之盖鄙
 他官而不为而必欲侪于宰相以自附于郭李则唐
 中叶以后所谓平章者如此文吕以硕德老臣为之
 宜也自此例一开于是蔡京王黼相继以太师总知
 三省事三日一朝赴都堂治事以至于韩侂胄贾似
 道擅权专政之久者皆欲效之盖卑宰相而不屑为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885-0160b.png
 而必求加于相以自附于文吕则宋中叶以后所谓
 平章者如此其感叹于世变者深矣
 
 
 
 
 
 俨山外集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