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885-01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俨山外集卷二十四
             明 陆深 撰
  史通会要上
   建置第一
史者国家之典法也自君王善恶功过与其百事之废
置可以垂劝戒示后世者皆得直书而不隐故自前世
有国者莫不以史职为重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885-0133b.png
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黄帝之世仓颉沮诵实居其职
夏则终古商则高势孔甲尹逸皆其选也周官大备则
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而记言记事之职殆
专官也成王之史佚楚之倚相晋之伯黡鲁之丘明晋
之董狐齐之南史则其人也秦有太史令胡母敬汉兴
武帝始置太史公位在丞相上以司马谈为之凡天下
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及谈卒子迁嗣迁卒宣帝以
其官为令行太史公文书而已若褚先生刘向冯商扬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885-0134a.png
雄之徒并以别职来知史事于是太史之署非复记言
之司故张衡单飏王立高堂隆等虽当官见称唯知占
候而已后汉明帝以班固为兰台令史又徵杨子山诣
兰台则兰台者当时著述之所也帝诏固与睢阳令陈
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冀又诏史官谒者仆射刘
珍谏议大夫李充复命侍中伏无忌谏议大夫黄景共
作汉纪和帝永元初复令太中大夫边韶大军营司马
崔寔议郎朱穆延笃缵之章和已后则有东观撰集其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885-0134b.png
中都谓之著作灵帝熹平中光禄大夫马日磾议郎蔡
邕杨彪卢植续纪于此至晋太始中秘书司马彪汉纪
始成而华峤又删定为后汉书魏氏都邺黄初好文尚
书卫纪缪袭侍中韦诞应璩秘书王沈中郎阮籍司徒
长史孙该司隶校尉傅玄并典撰述太和中始置著作
郎职隶中书晋元康初又隶秘书著作郎一人谓之大
著作专掌史任又置佐著作郎八人宋齐以来以佐名
施于作下故事佐郎职知博采正郎资以章传若正佐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885-0134c.png
有失则秘监司之其有才堪述作者虽居他官兼领著
作亦有巳为秘书而仍领著作若晋之华峤陈寿陆机
束晰南渡之王隐虞预干宝孙盛宋之徐爰苏宝生梁
之沈约裴子野斯并著作之选也晋康帝尝以武陵王
领秘书监以增重史事齐梁乃置修史学士陈氏因之
初有吴郡顾野王北地傅绎为撰史学士又有刘涉谢
吴许善心之类皆与焉北朝元魏初有崔浩高闾之徒
为史官洛京之末则綦隽山伟更掌文史齐周及隋以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885-0134d.png
大臣统领者谓之监修国史自馀史官则称自领而已
若魏收柳虬王邵魏澹诸葛颖刘炫亦各一时也隋炀
帝置起居舍人二员隶中书省如庾自直崔浚祖虞世
南蔡允恭等时号得人唐初因之又加置起居郎二员
职视舍人每天子临轩侍立玉阶之下郎居其左舍人
居右人主有命退而录之以为起居注起居注者编年
记事言最详审后来作史者资焉于时工部尚书温大
雅首撰起居注司空房玄龄给事中许敬宗与著作郎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885-0135a.png
共编为实录实录者录一帝之事盖始于梁云若令狐
德棻吕才萧钧褚遂良上官仪李安期顾胤高智周张
大素凌季友斯并当朝所属也武德时史官属秘书省
著作局贞观间移史馆于门下省之北宰相监修而著
作局始罢龙朔中改名左右史云及大明宫初成则置
于门下省之南修撰史事或以他官兼领而品卑者亦
与焉自武德迄于长寿若李仁宝敬播之才美许敬宗
牛凤及之缪妄妍媸判焉韦执谊又奏令史官撰日历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885-0135b.png
日历云者犹起草也宋制监修国史一人以宰相为之
修撰直馆检讨无常员修撰以朝官充直馆检讨以京
官以上充掌修日历及图籍之事国史别置院于宣徽
北院之东谓之编修院故事修撰官直馆分季撰日历
上判馆撰次大中祥符九年以刑部郎中高绅为史馆
修撰天圣元年石中立以户部郎中充史馆修撰并以
物议不与史事而罢仁宗重史事敕宰相为提举参政
枢副为修史其同修史以殿阁学士以上为之编修官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885-0135c.png
以三馆秘校及京官为之火毕乃罢元丰官制别置国
史实录院以首相为提举翰林学士以上为修国史侍
从官为同修国史庶官为编修实录院提举官如国史
从官为修撰馀官为检讨元祐初复置国史院隶门下
省明年置国史院修撰兼知院事绍圣间复以国史院
归秘书省高宗南渡初即秘书省复建史馆以省官兼
检讨校勘以从官充修撰绍兴间移史馆于省侧后并
为实录院宰相监修检讨校阅当是之时专史职者修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885-0135d.png
撰而已孝宗时召李焘洪迈修五朝史皆奉京朝不兼
他职绍熙末陈傅良直学士院请以右文殿秘阁二修
撰并旧史馆校勘为史官又增检讨官三员以毕高录
自后竟无专官而傅伯寿陆游皆自外召以为同修国
史兼实录院同修撰官元世祖初以命王鹗至顺帝修
宋史以托克托为都总裁特穆尔达实张起岩欧阳玄吕
思诚揭徯斯为总裁官偏任国族岂立贤之路未广乎
暨皇朝之绍统也高皇神圣首以宋濂为起居注洪武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885-0136a.png
二年诏修元史以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为监修
宋濂王祎为总裁徵山林之士汪克宽胡翰宋禧陶凯
陈基赵埙曾鲁高启赵汸张文海徐尊生黄篪傅恕王
锜傅著谢徽十六人为修史官三年续修则赵埙朱右
贝琼朱世廉王廉王彝张孟兼高逊志李懋张宣李汶
张简杜寅俞寅殷弼凡十五人而宋濂王祎复为总裁
十四年定制以修撰编修检讨为史官又有秘书监弘
文馆及起居注应奉等官后皆废罢迄今修史以勋臣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885-0136b.png
官高者一人为监修内阁官充总裁学士等官充副总
裁詹坊经局皆豫纂修之事而惟修撰编修检讨称史
官焉
自古列国偏朝各有史官若史克史苏史赵史墨之类
皆世官也韩宣子聘鲁见易象春秋曰周礼尽在是矣
晋之屠黍以图法归周渑池之会命书某年某月鼓瑟
鼓缶即其事也王莽代汉改置柱下五史秩如御史听
事侍傍记迹言行蜀汉称王崇许盖又郤正为秘书郎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885-0136c.png
陈寿评诸葛不置史官诬矣吴大帝有太史令可孚郎
中须峻归命时有韦曜周昭薛荣梁广华覈又有周处
自左国史迁东观令焉伪汉嘉平公师彧以太中大夫
领左国史前赵之和苞后赵之徐光前燕之杜辅后燕
之董统前凉之刘庆南凉之郎韶李成之常璩略可考
见前秦初有赵渊车敬梁熙韦谭相继著述苻坚取而
观之焚灭其本后秦扶风马僧虔河东卫隆景夏有天
水赵思群北地张渊并著国书周建六官乃改著作正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885-0136d.png
郎为上士佐郎为下士盖有意于仿古云唐之则天武
三思祝钦明并知史事刘知几尝为著作佐郎后唐之
张昭远晋汉之贾伟柴周之王溥孟蜀之李昊与南唐
之高远徐铉各有所录毛文锡之记蜀事范坰林禹之
记吴越聊备一隅若夫史愿之述辽亡刘祈之识金灭
亦首丘之义存焉
夫彤管风存厥称女史古者人君外朝则有国史内朝
则有女史昔楚王燕游蔡姬许从汉武帝时有禁中起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885-0137a.png
居注明德马皇后撰明帝起居注斯女史之职乎隋之
王邵请置女史文帝不省事不施行若汉之班婕妤唐
之上官婉儿蜀之花蕊夫人并以嫔嫱典习文史岂其
流与宋制则以内夫人凡六人轮日修起居至暮封赴
史馆正其职也
亦有身非史职而私撰国书若汉魏之陆贾鱼豢晋宋
之张璠范煜时方赖之山林纪载者复有野史若太和
甘露之记有书无人其于正史或有裨焉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885-0137b.png
右历代史官采其名姓尤章章者著于篇职业有上下
学识有浅深与夫世道推移粗可览观矣
   家法第二
自古史之为体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
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尚书
出于上古至孔子得虞夏商周之典删定为百篇孔安
国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或曰尚上也上天垂文
以布节度如天行也王肃曰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故曰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885-0137c.png
尚书也其义如此盖书主号令故其所载皆典谟训诰
誓命之文若禹贡洪范顾命所陈各止一事又一例云
至晋鲁国孔衍乃删次汉魏诸史由是有汉尚书后汉
尚书汉魏尚书凡二十六卷别有汲冢周书者凡七十
二章言愧雅驯殆好事者所为也太原王邵隋书凡八
十卷亦准尚书云原夫尚书之所记也若君臣言有可
称则一时咸载如事无足纪故宁略而不文自周之衰
此体废矣君懋隋书可谓画虎不成者也乃若帝王无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885-0137d.png
纪公卿阙传则年月失序爵里难详斯并典要之所急

春秋始作出于三代故有夏殷春秋其所记太丁时事
也孔子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孟子曰晋之乘楚之梼
杌鲁之春秋其义一也墨子所见盖有百国春秋云至
孔子遵鲁史以修春秋为一王之法故能千载不刋比
于六经按儒者之说春秋也以事系日以日系月言春
以包夏举秋以兼冬盖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国史所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885-0138a.png
宜宗法如晏子虞卿吕氏陆贾之书本无年月亦号春
秋何与至太史公之著史记也颇宗斯旨惜乎谨严衮
钺之意微不过整齐故事耳又安得比于春秋哉
左传出于丘明孔子既作春秋而左氏述传斯则训释
之义乎观左氏之释春秋也文见于经而事详于传或
经阙而传存信圣人之羽翼也至汉刘歆始传其书史
汉行世有厌烦者献帝始命荀悦依左传著汉纪三十
篇晋著作郎乐资追采国策史记为春秋后传凡三十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885-0138b.png
卷如张璠孙盛干宝徐爰裴子野吴均何元之王邵等
作名虽各异咸以左传为准的云
国语亦出于左氏丘明既传春秋又稽其逸文遗事分
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起自周穆终于鲁悼列为国
语合二十一篇亦经传之流亚与嗣有战国策合二周
三晋秦齐燕楚晋宋卫中山十二国凡三十三卷夫谓
之策者盖即简以为名或曰游士之谋策也孔衍又删
为春秋后语盖除去二周三晋及宋卫中山所留者七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885-0138c.png
国而已至司马彪乃录汉末之事为九州春秋州为一
篇凡九卷亦国语之体例也三国鼎峙地实诸侯所在
史官各记国事盖将企踵班马比迹荀袁而国语之风
替矣
史记出于司马迁上起黄帝下穷汉武纪传以统君臣
书表以谱年爵因鲁史旧名目之曰史记创新义例解
散编年微而显绝而续正而变文见于此而义起于彼
勒成一家可谓豪杰特起之士班书嗣兴不幸失其会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885-0138d.png
通之旨而司马氏之门户衰矣后来所续若梁室之通
史元魏之科录李延寿之南北史并史记之苗裔也
汉书出于班固固因父业乃断自高祖终于莽诛为纪
志表传目为汉书制作之工后莫能及寻其创造皆准
子长第改书为志而已自东汉已后递相沿袭曰记曰
志体制皆同盖史之流品亦穷之于此矣乃若包举一
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练事甚该密故学者探寻易为功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885-0139a.png
右六家俱存淳朴既散之馀所为祖述者惟左氏班氏
二家而已
   品流第三
自正史外其别流复有十焉一曰偏记二曰小录三曰
逸事四曰琐言五曰郡书六曰家史七曰别传八曰杂
记九曰地理十曰都邑簿
粤若陆贾之楚汉春秋乐资之山阳载记王韶之晋安
陆纪姚梁之后略是谓偏记戴逵之竹林名士王粲之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885-0139b.png
汉末英雄萧世诚之怀旧志卢志行之知已传是谓小
录大抵偏记小录之书皆记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
最为实录但言多鄙朴事乏伦类徒为后来作者删削
之资矣
乃有好奇之士乐为补亡和峤汲冢记年葛洪西京杂
记顾协璅语谢绰拾遗此之谓逸事夫逸事皆前史所
遗多益撰述及妄者为之则殽乱难据世有郭子横之
洞冥王子年之拾遗全搆虚词徒惊愚俗甚哉其弊也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885-0139c.png
刘义庆有世说裴荣期有语林孔思尚有语录阳松玠
有谈薮此之谓琐言夫琐言者嘲谑调笑之馀用资谈
柄可助笔端至于亵狎鄙秽出自床第编在纪录之次
有伤名教者矣
若夫乡人学士之所编记如周称之陈留耆旧周裴之
汝南先贤陈寿之益部耆旧虞预之会稽典录此谓郡
书郡书者一郡之书也流布他邦鲜知爱异若常璩之
详审刘炳之该博能传不朽者盖无几焉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885-0139d.png
扬雄家谱殷敬世传孙氏谱记陆宗系历此皆出其子
孙以显先烈所谓家史者也家史者正可行于一家难
以播于乡国若夫薪构已亡则斯文亦丧矣
刘向之录列女梁鸿之录逸民赵采之录忠臣徐广之
录孝子谓之别传此皆博采前史稍加新言寡闻末学
之流于是乎取材焉
志怪者则有祖台搜神者则有干宝刘义庆之幽明刘
敬叔之异苑皆谓之杂记其所论神仙之道幽冥之事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885-0140a.png
若失服食鍊气或可以益寿延年福善祸淫聊取诸劝
善惩恶苟谈怪异务述妖邪斯义何取焉
地理之书若盛弘记荆州常璩志华阳国辛氏三秦罗
含湘中是也厥若朱赣所采浃于九州阚骃所书殚于
四国言皆雅正事无偏党者矣其有异于此者竞美所
居谈过其实又城郭山川徵诸委巷用为故实鄙哉
若夫潘岳关中陆机洛阳三辅黄图建康宫殿是之谓
都邑簿者也夫宫闱陵庙之矩矱必明门观街廛之制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885-0140b.png
度可则史之所不可阙者与及其论榱栋则尺寸皆书
记草木则根株必数兹又何益于学者焉
右十品具列史之流𣲖备矣至于吕氏淮南玄晏抱朴
皆以叙事为宗抑亦史之杂也既别出名目不复编于
此科
   义例第四
观夫春秋大义数十炳若日星史春秋之嗣书也讵可
阙与凡以师其意而不屑屑其迹故各类而论之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885-0140c.png
夫史之有纪也纪纲庶品网罗万象篇目之大无过于此司
马迁之著史记也始列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后世因
之守而弗失至纪项羽则名实乖矣盖纪之为体犹春
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号如陆机晋
书列纪三祖竟不编年何纪之有夫纪者义以编年为
主惟叙天子一人有大事则书之于年月其琐屑委曲
付之列传而已近代魏齐二史于诸帝篇或杂载臣下
或兼言他事巨细毕书全类传体何哉迷而不悟也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885-0140d.png
夫史之有世家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如古诸
侯乎古之诸侯皆即位建元有世可传有家可宅周之
东迁王制大坏五伯七雄至于楚汉其事异矣司马迁
之记诸国也编次之体与本纪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
天子故假以他名尔至如陈涉世家可谓自相矛盾者

夫史之有传传者列事也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犹春
秋之有传也春秋则传以解经史汉则传以释纪兹例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885-0141a.png
草创始自子长迨于孟坚益以精密夫传之为体大抵
相同有时而异耳如二人行事首尾相随则同书一传
合体成篇陈胜吴广是也亦有事迹虽寡名行可崇虽
寄在他篇为其标冠商山四皓事列王阳之首庐江毛
义名在刘平之上是也自兹以后史氏相承或曰传者
传也古人以传之不朽为难也
夫史之有表也所以标记时事春秋战国之世天下无
主群雄错峙各统世年申之于表以统其时则诸国分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885-0141b.png
张一目尽见若两汉御历四海一家矣又安用表厥王
侯者哉班氏之表人物也则又异矣区别九品网罗千
年论世则间语姓不同亦何藉而为表乎且不关汉事
而编入汉书可谓赘疣之甚矣何法盛虽改为注芜累
亦多晋氏播迁五胡鼎沸崔鸿著表颇有甄明比于史
汉有切要矣
夫史之有志也其昉于太史公之八书乎班氏则曰志
东观曰记华峤曰典张勃曰录何法盛曰说鱼豢曰略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885-0141c.png
其名殊其实一也析而论之则有礼乐刑法律历郊庙
食货天文艺文五行百官舆服地理符瑞祥异释老大
抵其流十有五六而已通其因革之宜汇以名物之数
信作者之渊海也至于名实之际有可议者矣天文志
体分濛澒色著青苍月会星占浑天裨灶之说施于国
史何代不可艺文志篇目多同频烦互出四部七录中
经秘阁之流萃于一代颇乖节文画蛇添足岂类是与
凡作史者宜除此篇必欲为志但书其时彗孛氛祲晦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885-0141d.png
明薄蚀如荧惑退舍月犯少微之类是已名贤撰述文
儒校雠萃在一时所宜收拾如宋孝王关东风俗记唯
志邺中之类是已大抵史所可志其最有三一曰都邑
二曰氏族三曰方物何者宫阙制度朝廷轨范前王所
为后王取则是故宜撰都邑志列于舆服之上五材所
需百货饶布任土作贡会计职方是故宜撰方物志列
于食货之首帝王苗裔公侯子孙馀庆所钟百世未斩
是故宜撰氏族志列于百官之下诸如此类并从骘扬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885-0142a.png
故曰纪传易而志难信哉
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也昔夫子修经始发凡例左
氏立传显其科条若干令升之勒成晋纪可谓史例中
兴矣虽然凡天子庙号书于卷末而晋孝武不曰烈宗
凡人以字行者并书其名而齐斛律不言明月岂践言
之难乎
夫史之有别也盖以职分左右纪有事言古者言为尚
书事为春秋是故桓文盟会事之大者也而尚书阙纪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885-0142b.png
缪公诫誓言之大者也而春秋无录其断可识矣左氏
为书文兼乎事史汉则不能然如贾谊晁错董仲舒东
方朔等传唯尚录言而已后史相承不改其辙至干宝
议撰晋史以为宜准左氏其臣下委曲仍为谱注颇为
时所宗焉
夫史之有断限也盖以正厥疆里别其源流尔昔尼父
之定书也以舜为始而云稽古帝尧左氏之传经也以
隐为先而云惠公元妃此皆文理于义非滥轶也若汉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885-0142c.png
书之立表志其殆侵官离局者乎何者马记以史制名
故载数千年之事无所不容班书特标汉目但纪十二
帝之时有限斯极过此以往不其驳与宋史则上括魏
朝隋书则仰包梁代岂非滥与亦有一代之史上下相
交若巳见他记则无宜重述故子婴降沛其详取验于
秦纪伯符死汉其事断入于吴书矣沈录金行上羁刘
主魏刋水运下列高王惟蜀与齐各有国史越次而载
孰曰攸宜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885-0142d.png
夫史之有题目也婉而成章先出义例上古坟典其来
远矣逮于史汉颇有条理姑举列传论之有文少者具
出姓名若司马相如东方朔是已有字繁者惟书姓氏
若毋将盖陈卫诸葛是已又有人多而姓同者则定数
以结之若二袁四张二公孙是已降及蔚宗始全录姓
名历短行于卷中丛细字于标内子孙代出附之祖先
魏收因之则又甚矣题司马以僣晋目刘宋为岛夷万
世之公其究安在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885-0143a.png
夫序所以序作者之意也书列典谟诗含比兴诚欲畅
达其旨必资先容今史汉表志杂传时复立序夫史以
记事为宗自与诗书殊例至于文苑儒林序列首简不
有类于叠床乎自蔚宗而下弥文胜矣
夫史之有论也盖从省文如太史公曰观张良猊如美
妇人耳项羽重瞳岂舜苗裔耶班孟坚曰万石君之为
父浣衣君子非之王杨孙裸葬贤于始皇远矣皆以补
书本传事无重出者也后来作者每卷立论篇终有赞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885-0143b.png
曰序曰铨曰评曰议曰述曰撰曰奏或自显姓名或列
其所号或通称史臣咸矜衒文采岂知载削之旨哉
夫史之有附出也攀附他传以显名称若纪季入齐颛
臾事鲁咸托附庸所谓青云骥尾是也今夫邵平纪信
沮授陈容或运一异谋树一奇节得以传之不朽者岂
有假于编名作传哉
夫史之有补注盖古之传也传取其转注取其流义则
一也观夫掇众史之异词补前书之所阙若裴松之三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885-0143c.png
国志陆澄刘昭之两汉书刘彤晋纪刘孝标之世说颇
有补裨焉至于拾厥弃捐务为容泽殆其失也
右义例十馀作史者参伍以变曲畅而通制作之道其
庶几矣若夫神而明之固筌蹄云尔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885-0143d.png
 
 
 
 
 
 
 
 俨山外集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