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875-026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自警编卷四
              宋 赵善璙 撰
  接物类
   交际
熙宁元丰间士大夫论天下贤者必曰君实景仁其道德风
 流足以师表当世其议论可否足以荣辱天下二公盖相
 得欢甚皆自以为莫及曰吾与子生同志死当同传而天
卷四 第 1b 页 WYG0875-0266b.png
 下之人亦无敢优劣之者二公既约更相为传而后死者
 则志其墓故君实为景仁传其略曰吕献可之先见景仁
 之勇决皆予所不及也盖二公用舍大节皆不谋而同如
 仁宗时论立皇嗣英宗时论安懿王称号神宗时论新法
 其言若出一人相先后如左右手故君实尝谓人曰吾与
 景仁兄弟也但姓不同耳然至于论钟律则反复相非终
 身不能相一君子是以知二公非苟同者
范文正公赞杨文公亿像曰公以命世之才其位不充故
卷四 第 2a 页 WYG0875-0266c.png
 天下知公之文而未知其道也昔王文正公居宰府
 仅二十年未尝见爱恶之迹天下谓之大雅寇莱公当
 国真宗有澶渊之幸而能左右天子如山不动却戎狄
 保宗社天下谓之大忠枢密扶风马公慷慨立朝有犯
 无隐天下谓之至直此三君子者一代之伟人也公与
 三君子深相交许情如金石则公之道其正可知矣
鞠咏为进士以文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
 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
卷四 第 2b 页 WYG0875-0266d.png
 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
 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
 急鞠大失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脩吏干矣其
 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
 鞠咏之才不患不奋所忧者气俊而骄我故抑之以
 成其德耳鞠闻知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李光祖元亮野夫学士之孙少有俊声与蔡薿同学舍
 薿既贵元亮犹蹉跎场屋薿在金陵以同舍故先谒
卷四 第 3a 页 WYG0875-0267a.png
 之亮谢以启事云跣足而见长者古犹非之轻身以
 先匹夫今无是矣
童蒙训曰同僚之契交承之分有兄弟之义至其子孙
 亦世讲之前辈专以此为务今人知之者盖少矣又
 如旧举将及尝为旧任按察官者后已官虽在上前
 辈皆辞避坐下坐风俗如此安得不厚乎
韩亿布衣时与李康靖公同游止一毡同寝一日分途遂
 割而分之至汝州太守赵学士请康靖为门客尤敬
卷四 第 3b 页 WYG0875-0267b.png
 待公每公至即令设猪肉康靖尝有简戏云久思肉味请
 君早访及赵公有女遂与议亲既过省赵公遣人送女来
 至京城外旅店中一夕病卒韩忠宪公具素服往哭之李
 康靖为长社每日悬百钱于壁上用尽即已其贫俭如此
韩亿李若谷未第时皆贫同试京师每出谒更为仆李先
 登第授许州长社县主簿赴官自控妻驴亿为负一箱
 将至长社三十里李谓韩曰恐县吏来箱中止有钱六
 百以其半遗韩相持大哭别去次举韩亦登第后皆至
卷四 第 4a 页 WYG0875-0267c.png
 参政世为婚姻不绝
苏子赡云庆历五年有李京者为小官吴鼎臣在侍从二
 人相与通家一日京荐其友人于鼎臣求闻达于朝廷
 鼎臣即缴其书奏之京坐贬官未行京妻谒鼎臣妻取
 别鼎臣妻惭不出京妻立厅事召鼎臣干仆语之曰我
 来既为往还之久欲求一别亦为乃公尝有数帖与吾
 夫祷私事恐汝家终以为疑索火焚之而去
范公贬饶州諌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
卷四 第 4b 页 WYG0875-0267d.png
 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墓/志)
今之朋友择其善柔以相与拍肩执袂以为契合一言
 不合怒气相加朋友之际欲其相下不倦(横/渠)
初王安石与吕正献公晦叔善及秉政为人所间怒公
 甚晚稍悔悟及退居金陵既久闻公至扬州数寄声
 欲就见安石未用时以兄礼事公甚谨自熙宁后间
 一通庆吊皆书吏以公函答至是以亲书复称兄然
 公未久即赴召竟不果来见
卷四 第 5a 页 WYG0875-0268a.png
   君子小人
尧夫解佗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
 玉来相磨必磨不成须是得佗个粗砺底物方磨得
 出譬如君子与小人处为小人侵陵则修省畏避动
 心忍性增益预防如此便道理出来
韩魏公常言君子小人如冰炭决不可以同器若兼收
 并用则小人必胜薰莸杂处终必为臭其为宰相及
 判河阳最后请老家居凡三上章皆言天子无职事
卷四 第 5b 页 WYG0875-0268b.png
 惟辨君子小人而进退之此天子之职也君子与小
 人并处其势必不胜则奉身而退乐道无闷小人不
 胜则交结党扇千岐万辙必胜而后已小人复胜必
 遂肆毒于善良无所不为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
韩魏公惟务容小人善恶黑白不太分故小人忌之亦
 少如范富欧尹常欲分君子小人故小人忌怨日至
 朋党亦起方诸公斥逐独公安焉后扶持诸公复起
 皆公力也
卷四 第 6a 页 WYG0875-0268c.png
韩魏公谓小人不可求远三家村中亦有一家当求处
 之之理知其为小人处之更不可校如校之则自小
 矣人有非毁但当反已是不是己是则是在我而罪
 在彼乌用计其如何
韩魏公因论君子小人之际皆当以诚待之但知其小
 人则浅与之接耳凡人至于小人欺己处觉必露其
 明以破之公独不然明足以照小人之欺然每受之
 未尝形色也
卷四 第 6b 页 WYG0875-0268d.png
韩魏公语小人害君子犹蜂虿之毒物远之正使不能
 加诸人可谓善处矣
孝节先生徐积一日升堂训诸生曰诸君欲为君子而
 使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犹之可也不劳
 己之力不费己之财何不为君子乡人贱之父母患
 之如此而不为犹之可也父母欲之乡人荣之何不
 为君子又曰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而不为
 君子者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
卷四 第 7a 页 WYG0875-0269a.png
 此而不为小人者未之有也
曾公亮为翰林学士未识赵抃而以台官荐召为殿中
 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京师号抃铁面御史其言常
 欲朝廷别白君子小人以为小人虽小过当力排而
 绝之后乃无患君子不幸而有诖误当保持爱惜以
 成就其德故言事虽切而人不厌
元丰六年富公疾上书言八事大抵论君子小人为治
 乱之本神宗语辅臣曰富弼有章疏来章惇曰弼所
卷四 第 7b 页 WYG0875-0269b.png
 言何事帝曰言朕左右多小人惇曰可令分析孰为
 小人帝曰弼三朝老臣岂可令分析左丞王安礼进
 曰弼之言是也罢朝惇责安礼曰左丞对上之言失
 矣安礼曰吾辈今日诚如圣谕明日曰圣学非臣所
 及安得不谓之小人惇无以对是年五月大星殒于
 公所居还政堂下空中如甲马声公登天光台焚香
 再拜知其将终也闰六月丙申薨司马温公范忠宣
 公来吊哭公之子绍庭绍京泣曰先公自有封押章
卷四 第 8a 页 WYG0875-0269c.png
 疏一通殆遗表也二公曰当不启封以闻苏内翰作
 公神道碑谓世莫知其所言者是也神宗闻讣震悼
 出祭文遣中使设祭恩礼甚厚政府方遣一奠而已
 (闻见/录)
神宗皇帝锐意求治奖励臣下刘忠肃公挚既对面赐
 褒谕因论人物邪正条对移时上意向纳(刘大諌序/公文集云)
 (神宗面赐褒谕且问从学王安石耶安石称卿/器识公对曰臣东北人少孤独学不识安石也)因上
 疏极论其略曰君子小人之分在义利而已小人非
卷四 第 8b 页 WYG0875-0269d.png
 不足用特心之所向不在乎义故希赏之志每在事
 先奉公之心每在私后陛下有劝农之意今变而为
 烦扰陛下有均役之意今倚以为聚敛其于爱君之
 心忧国之言者皆无以容于其间今天下有喜于敢
 为之论有乐于无事之论彼以此为流俗此以彼为
 乱常畏义者以进取为可羞嗜利者以守道为无能
 臣愿陛下虚心平听慎重好恶前日意以为是者今
 更察其非前日意以为短者今亦用其长稍抑虚哗
卷四 第 9a 页 WYG0875-0270a.png
 轻伪志近忘远幸于苟合之人渐察忠厚慎重难进
 易退可与有为之士抑高举下品制剂量收合过与
 不及之俗使会于大中之道然后风俗一险阻平施
 设变化唯陛下号令之而已(行/实)
张公商英从容进见自以身居言路职在分别淑慝以
 章言曰臣夙夜为陛下思之如富弼之忠厚文彦博
 之器度吕公弼之纯粹陈升之之敏劭邵必之严毅
 韩绛之公正王陶之鲠直司马光之学术张方平之
卷四 第 9b 页 WYG0875-0270b.png
 才识王圭之文雅范镇之清谨唐介之方劲何郯之
 骨鲠吕公著之朴茂赵抃之节操滕甫之明颖韩维
 之沉静邵亢之醇亮是皆时之宝器宜在朝廷者也
 如甲之彊塞如乙之很戾如丙之奸邪是皆时之蟊
 贼宜畀四裔者也当国浸不悦(行/状)
神宗问政府地震之变曾公曰阴盛上曰谁为阴公曰
 臣者君之阴子者父之阴妇者夫之阴夷狄者中国
 之阴皆宜戒之上问吴奎奎曰但为小人党盛耳上
卷四 第 10a 页 WYG0875-0270c.png
 不怿(温公/日录)
时西边儒帅有以威敌斥境请于范纯仁者手自答曰
 大辂与柴车较逐鸾凤与鸱枭争食连城与瓦砾相
 触君子与小人斗力不惟不能胜兼亦不可胜不惟
 不可胜虽胜亦非也
韩魏公尝言仁庙议配飨清议皆与沂公不与申公诚
 意不可欺如此又曰顷时丁寇立朝天下闻一善事
 皆归之莱公未必尽出莱公也闻一不善事皆归之
卷四 第 10b 页 WYG0875-0270d.png
 晋公未必尽出晋公也盖天下之善恶争归焉人之
 修身养诚意不可不谨
   乐善
韩魏公元勋盛德如此闻人一小善则曰琦不及也
晏元献公殊为人刚直遇人必以诚虽处富贵如寒士
 樽酒相对欢如也得一善称之如已出当世知名之
 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等皆出其门
邹公浩修洁有志行记览该总援笔数千言立就斯可
卷四 第 11a 页 WYG0875-0271a.png
 畏者然自视如未足士有一善无贵贱必与之交无
 远迩必欲收而取之
吕荥阳公希哲尝言世人喜言无好人三字者可谓自
 贼者也包孝肃尹京时民有自言以白金百两寄我
 者死矣予其子其子不肯受愿召其子予之尹召其
 子辞曰亡父未尝以白金委人也两人相让久之公
 言观此事而言无好人者亦可以少愧矣人皆可以
 为尧舜盍观于此而知之
卷四 第 11b 页 WYG0875-0271b.png
韩魏公言希文尝与吕申公论人物申公曰吾见人多
 矣无有节行者希文曰天下固有人但相公不知尔
 以此意待天下士宜乎节行者之不至也
陈忠肃公瓘性谦和与物无竞与人议论率多取人之
 长虽见其短未尝面折惟微示意以警之人多退省
 愧服尤好奖进后辈一言一行苟有可取即誉美傅
 扬谓已不能
杜正献公衍推奖后进今世知名士多出其门居家见
卷四 第 12a 页 WYG0875-0271c.png
 宾客必问时事闻有善喜若已出至有所不可忧
 见于色或夜不能寐如任其责者凡公所以行之
 终身者有能履其一君子以为人之所难而公自
 谓不足以名后世遗戒子孙无得记述呜呼岂所
 谓任重道远而为善惟日不足者欤
正献吕公著晦叔平生以人物为己任好德乐善出
 于天性士夫有以人物为意者公必问其所知与
 其所闻参互考实以待上求上前议政事尽诚去
卷四 第 12b 页 WYG0875-0271d.png
 饰博取众人之善以为善至其所当守毅然不可回
 夺也
司马文正对宾客无问贤愚长幼悉以疑事问之有草
 簿数枚常置坐间苟有可取随手记录或对客即书
 率以为常其书字皆真谨
先生每与司马君实说话不曾放过如范尧夫十件事
 只争得三四件便已先生曰君实只为能受尽言尽
 人忤逆终不怒便是好处(程氏/遗书)
卷四 第 13a 页 WYG0875-0272a.png
   教育
安定先生胡瑗在湖学时福唐刘彝执中往从之学者
 数百人彝为高第凡纲纪于学者彝之力为多熙宁
 二年召对上问从学何人对曰臣少从学于安定先
 生胡瑗上曰其人文章与王安石孰优彝曰胡瑗以
 道德仁义教东南诸生时王安石方在场屋修进士
 业臣闻圣人之道有体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义礼
 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集垂法后世者
卷四 第 13b 页 WYG0875-0272b.png
 文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其民归于皇极者其用
 也国家累朝取士不以体用为本而尚其声律浮华
 之词是以风俗偷薄臣师瑗当宝元明道之间尤病
 其失遂明体用之学以授诸生夙夜勤瘁二十馀年
 专功学校始自苏湖终于太学出于门者无虑二千
 馀人故今学者明夫圣人体用以为政教之本皆臣
 师之功也上曰其门人今在朝为谁对曰若钱藻之
 渊笃孙觉之纯明范纯仁之直温钱公辅之简谅皆
卷四 第 14a 页 WYG0875-0272c.png
 陛下之所知也其在外明体适用教于民者殆
 数十辈其馀政事文学粗出于人者不可胜数
 此天下四方之所共知而叹美之不足者也上
 悦
陈公襄平生以道德教育天下英才为己任故以学
 业出入其门者无虑千人而齿于仕版辅大政亲
 近侍列台阁帅边防者有矣守方州使诸路佐郡
 邑宰人民者所至多焉莫不知所以仁民为固国
卷四 第 14b 页 WYG0875-0272d.png
 之本也治巳为临下之范也学古为修身之资也
 事亲为行道之始也官于四方而民受其赐者皆
 公之所教也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文正公仲淹遭母忧寓居城
 下晏公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
 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
 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
 人绐云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
卷四 第 15a 页 WYG0875-0273a.png
 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
 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
 使学者率以为法由是四方从学者辐凑其后宋
 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曾文昭公肇知应天府宋当东南孔道宴劳无虚日
 公曰饰厨传以邀往来之誉吾不为也乃积公帑
 之馀大兴学校亲加训导养成人材为多
泰山孙复时孔给事道辅为人刚直严重不妄与人
卷四 第 15b 页 WYG0875-0273b.png
 闻先生之风就见之介执杖屦侍左右先生坐则
 立升降拜则扶之及其往谢也亦然鲁人既素高
 此二人由是始识师弟子之礼莫不嗟叹之而李
 丞相孔给事亦以此见称于士大夫
胡公安国士子问学公接之大抵以立志为先以忠
 信为本以致知为穷理之门以敬为持养之道开
 端引示必当其才训厉救药必中其病
伊川先生晚年接学者乃更平易盖其学已到至处
卷四 第 16a 页 WYG0875-0273c.png
 但于圣人气象差少从容耳明道则已从容惜其
 蚤死不及用也使及于元祐间则不至有今日事
 矣
窦谏议禹钧为人素长者每量岁之所入除伏腊供
 给外皆以济人之急家唯素俭器无金玉之饰家
 无衣帛之妾尝于宅南建一书院四十间聚书数
 千卷礼文行之儒延置师席凡四方孤寒之士贫
 无供须者公咸为出之无问识与不识有志于学
卷四 第 16b 页 WYG0875-0273d.png
 者听其自至故其子见闻益博凡四方之士由公
 之门登贵显者前后接踵来拜公之门必命左右
 扶公坐受其礼及公之亡蒙恩深者有持心丧三
 年以报其遗德
晏元献公留守南京大兴学校以教诸生自五代以
 来大小学废兴自公始(神道/碑)
   厚德
李文正公昉至道元年灯夕太宗御楼时李文正以
卷四 第 17a 页 WYG0875-0274a.png
 司空致仕于家上亟以安舆就其宅召至赐坐于
 御楼之侧敷对明爽精力康劲上亲酌御樽饮之
 选肴核之精者赐焉谓近侍曰昉可谓善人君子
 也事朕两入中书未尝有伤人害物之事宜其今
 日所享如此也
韩魏公为丞相每见文字有攻人隐恶者即手自封
 之未尝使人见
韩魏公在魏府僚属路拯者就案呈有司事而状尾
卷四 第 17b 页 WYG0875-0274b.png
 忘书名公即以袖覆之仰首与语稍稍潜卷从
 容以授之
王文正公旦任事久人有谤公于上者公辄引咎未
 尝自辩至人有过失虽人主盛怒可辩者辩之必
 得而后已日者上书言宫禁事请籍其家得朝士
 所与往还占问吉凶之说真宗怒欲付御史问状
 公曰此人之常情且语不及朝廷不足罪真宗怒
 不解公因自取尝所占问之书进曰臣少贱事不
卷四 第 18a 页 WYG0875-0274c.png
 免为此必以为罪愿并臣付狱真宗曰此事已发
 何可免公曰臣为宰相执国法岂可自为之幸于
 不发而以罪人真宗意解公至中书悉焚所得书
 既而真宗悔复驰取之公曰臣已焚之矣由是获
 免者众
王文正公旦荐寇莱公为相莱公数短公于上而
 公专称其长上一日谓公曰卿虽称其美彼专
 谈卿恶公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
卷四 第 18b 页 WYG0875-0274d.png
 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足以见其忠直此臣
 所以重准也上由是益贤公莱公在藩镇尝因
 生日建山棚大宴又服用僣侈为人所奏上怒
 甚谓公曰寇准每事欲效朕可乎公徐对曰准
 诚能臣无如騃何上意解遽曰然此止是騃耳
 遂不问文正公疾亟上问以后事唯对以宜早
 召寇准为相
陈忠肃公瓘性谦和与物无竞与人议论率多取人之
卷四 第 19a 页 WYG0875-0275a.png
 长虽见其短未尝面折唯微示意以警之人多退省
 愧服尤好奖进后辈一言一行苟有可取即誉美传
 扬谓已不能
杜正献公衍尝曰今之在上者多擿发下位小节是诚
 不恕也衍知兖州时州县官有累重而素贫者以公
 租所得均给之公租不足则继以公帑量其小大咸
 使自足尚有复侵扰者真贪吏也于义可责又曰衍
 历知州提转安抚未尝坏一个官员其间不职者即
卷四 第 19b 页 WYG0875-0275b.png
 委以事使之不暇堕不谨者谕以祸福俾之自新从
 而迁善者甚众不必绳以法也
韩忠宪公亿在中书曰见诸路职司捃拾官吏小过辄
 不怿曰今天下太平主上之心虽虫鱼草木皆欲得
 所况仕者大则望为公卿次亦望为侍从职司二千
 石其下亦望京朝幕职奈何锢之于圣世乎
陈文惠公尧佐十典大州六为转运使常以方严肃下
 使人知畏而重犯法至其过失则多保祐之故未尝
卷四 第 20a 页 WYG0875-0275c.png
 按黜一下吏
吕正献公晦叔议者或咎公持心太恕今除恶不尽将
 失有罪为异日患公曰为治去其太甚者耳人才实
 难当使之自新岂宜使之自弃耶
校书郎张子奭居三川间尝谓见王沂公延于便坐屏
 左右语之曰闻伊阙令刘定基贪虐无状民将兴讼
 又出书一轴悉数其罪且曰为吏至此诚不足念若
 举以成狱则平民罹其害者不啻千人今将先事除
卷四 第 20b 页 WYG0875-0275d.png
 之如何子奭对以汉薛宣故事公颔之未几檄召令
 至府面诘之仍示以乡来书轴俾自阅之刘首伏不
 敢有隐且求解去翌日以疾告自免由是讼息而民
 安
方谏议谨言为侍御史时丁谓贬遣谨言籍其家得士
 大夫书多干请关通者悉焚之不以闻世称其长者
苏公颂平生于人无纤芥仇怨在杭州日有要人以事
 属公公不从后其人当言路怀忿抵巇或谓其事迹
卷四 第 21a 页 WYG0875-0276a.png
 书劄具存可辩公笑曰吾岂为是哉在颍州日通判
 赵至忠本归明人所至辄与守竞公待之以礼具尽
 诚意他日至忠泣曰至忠夷人也然见义则服平生
 诚服者唯今韩魏公与公耳
王沂公曾再莅大名如数政有不便委曲弥缝悉掩其
 非及移守洛帅陈尧咨复为代睹之叹曰王公宜其
 为宰相我之量弗及已盖陈以昔时之嫌意谓公必
 返其政发其隐也
卷四 第 21b 页 WYG0875-0276b.png
赵清献公通判泗州泗守昏不事事监司欲罢遣之公
 独左右其政而诲其所以然使若权不已出者守得
 以善罢
胡文恭公宿知湖州前守滕公大兴学校费钱数千万
 胡安定始教授于其间未讫滕公罢去群小斐然谤
 议以为滕公用钱有不明者自通判以下不肯书其
 簿公于坐折之曰君佐胜侯几时矣假滕侯之谋有
 不臧奚不早告阴拱以观俟其去乃非之岂古人分
卷四 第 22a 页 WYG0875-0276c.png
 谤之意一坐大惭为公书
傅公尧俞在徐前守侵用公使钱公寖为偿之未足而
 公罢后守反以文移公当偿千缗公竭资且假贷偿
 之久之钩考得实公盖未尝侵用也公卒不辩其容
 物不校如此
司门郎中王缮潍州人治三傅春秋中第再调沂州录
 事参军时鲁简肃公宗道方为司户参军家贫食众
 禄俸不给每贷于王犹不足则又恳王预贷俸钱鲁
卷四 第 22b 页 WYG0875-0276d.png
 御下严库吏深怨之诉鲁私贷缗钱州并劾王王谕
 鲁曰第归罪某君无承也鲁曰某贫不给以私干公
 过实自某公何辜焉王曰某碌碌经生仕无他志苟
 仰俸入以养妻子得罪无害矧以官物贷人过不及
 免君年少有志节明爽方正实公辅器无以轻过辄
 累远业并得罪何益卒明鲁不知而独得私贷之罪
 鲁深愧谢不自容王处之裕如无慊恨也由是沈困
 铨曹二十馀年晚用荐者引对吏部状其功过奏日
卷四 第 23a 页 WYG0875-0277a.png
 有鲁姓名时鲁已参大政立殿中仁庙目鲁曰岂卿
 耶鲁遽称谢且具呈其实仁庙叹曰长者也先是有
 私过者例改次等由是得不降等诏改大理寺丞仕
 至省郎累典名郡晚年田园丰腆子孙蕃衍寿八十
 九卒亦庇贤为善之报也(渑水/燕谈)
高防初为澶州防禦使张从恩判官有军校段洪进盗
 官木造什物从恩怒欲杀之洪进绐云防使为之从
 恩问防防即诬伏洪进免死乃以钱十千马一匹遗
卷四 第 23b 页 WYG0875-0277b.png
 防而遣之防别去终不自明既又以骑追复之岁馀
 从恩亲信言防自诬以活人命从恩惊叹益加礼重
长乐陈希颖至道中为果州户曹有税官无廉称同僚
 虽切齿而不言独户曹数以大义责之冀其或悛已
 而有他隙后税官秩满将行厅之小吏持其贪墨状
 于郡曰行箧若干各有字号某字号其箧皆金也郡
 将盛怒以其事付户曹俾阴伺其行则于关门之外
 罗致其所状字箧验治之闻者皆为之恐户曹受命
卷四 第 24a 页 WYG0875-0277c.png
 不乐曰夫当其人居官之时不能惩艾而使遂其奸
 今其去也反以巧吏之言害其长岂理也哉因遣人
 密晓税官曰吾不欲以持讦之言危君事无当自白
 不则早为之所税官闻之乃易置行李乱其先后之
 序既行户曹与吏候于关外俾指示其所谓有金者
 拘送之官他悉纵遣及造郡庭启视则皆衣衾也郡
 将释然税官得以无事去郡人翕然称户曹为长者
 然而户曹未尝有德色也
卷四 第 24b 页 WYG0875-0277d.png
傅献简公尧俞言以帷薄之罪加于人最为暗昧万一
 非辜则令终身被其恶名至使君臣父子之间难施
 面目言之得无讱乎
曹侍中彬为人仁爱多恕尝知徐州有吏犯罪既立案
 逾年然后杖之人皆不晓其旨彬曰吾闻此人新娶
 妇若杖之彼其舅姑必以妇为不利而恶之朝夕笞
 骂使不能自存吾故缓其事而法亦不赦也其用志
 如此(记/闻)
卷四 第 25a 页 WYG0875-0278a.png
曹武惠王彬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自吾
 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
 堂室弊坏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
 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濮安懿王以英宗践祚例当改封英宗尤详谨不欲遽
 既踰大祥始诏两制议其礼两制谓当封大国称皇
 伯中书疑所生称皇伯无经据又封爵须下诰名之
 则未得其中方下三省再议英宗复诏罢之而台谏
卷四 第 25b 页 WYG0875-0278b.png
 官攻中书不已尤指切欧阳公诸公莫不避匿自解
 韩魏公独谓人曰此中书事皆共议何可独罪欧阳
 公士大夫叹其平直忠谅不肯推谤以与人
于尼父师旦密人本选人屡以赃失官编管在蔡尼尝
 适人生子后为二鬼所凭言事或有验遂为尼名惠
 普士庶远近辐凑以佛事之尝因官者言邵亢石全
 彬富弼李东之肃之宜为辅相皆常敬之者也东之
 侄女二人事之王乐道命李氏甥为其母首傅习妖
卷四 第 26a 页 WYG0875-0278c.png
 教收下狱诏京东差官按之得诸公书自韩曾以下
 皆有之文潞公独无上问其故文曰臣但不知耳知
 之亦当有书时人美其分谤
李和文都尉好士一日召从官呼左右军官妓置会夜
 午台官论之杨文公以告王文正文正不答退以红
 笺书小诗以遗和文且以不得预会为恨明日真宗
 出章疏文正曰臣尝知之亦遗其诗恨不得往也太
 平无象乎上意遂释
卷四 第 26b 页 WYG0875-0278d.png
蔡襄常饮会灵东园坐客有射矢误中伤人者客遽指
 为公矢京师喧然事既闻上以问公公即再拜愧谢
 终不自辩退亦未尝以语人(墓/志)
李文靖公沆为相专以方严重厚镇服浮躁尤不乐人
 论说短长附已胡秘监旦谪州久未召尝与文靖同
 为制诰闻其拜参政以启贺之诋前居职罢者云吕
 参政以无功为左丞郭参政以酒失为少监辛参政
 非才谢病优拜尚书陈参政新任失旨退归两省而
卷四 第 27a 页 WYG0875-0279a.png
 誉文靖甚力意将以附之文靖慨然不乐命小吏封
 置别箧曰吾岂真优于是者耶亦适遭遇耳乘人之
 后而讥其非吾所不为况欲扬一已而短四人乎终
 为相旦不复用旧闻韩武宗云后阅旦傅乃载此文
蔡挺为江东提点刑狱有虔州职官谮本州曹掾奸利
 事蔡留职官于坐呼掾面證之而初无是职官惭惧
 辞伏蔡责之曰汝小人也吾虽可欺奈何谮无过之
 人乎叱去之自是无复谮毁而人服其不可欺也
卷四 第 27b 页 WYG0875-0279b.png
陈彭年任翰林学士日求对归诣政府王文正公见之
 陈起呈其状曰科场条贯公投之于地曰内翰做官
 几日待隔截天下进士陈皇惧而退
苏公颂之孙曰舒信道元丰中自御史中丞锐于进取
 言事多涉刻薄为王和甫所绳除名绍圣复通直郎
 知无为军或言其得罪深重不当叙复改监中岳庙
 祖父闻之曰士大夫立朝当路一涉非义失人心则
 终躬遂废如王君贶未三十为御史丞缘进奏院事
卷四 第 28a 页 WYG0875-0279c.png
 终躬轗轲不复大用陷于刻薄可不谨哉
邵伯温少时读文中子至使诸葛武侯无死礼乐其有
 兴乎因著论以谓武侯霸者之佐恐于礼乐未能兴
 也康节先生见之怒曰汝如武侯犹不可妄论况万
 万相远乎以武侯之贤安知不能兴礼乐也后生辄
 议先贤亦不韪也伯温自此于先达不敢妄论
仁宗时天下提刑转运知府多以爱憎喜怒发摘官吏
 小失以快比意御史里行陈洙奏欲望凡奏到公案
卷四 第 28b 页 WYG0875-0279d.png
 其被奏官于理无罪者兼取问元案举官司重行谪
 罚被奏之人移于邻部以相回避仍令班行天下戒
 监司州郡苛察者上深以为然令审刑院大理寺今
 后诸处勘到命官使司奏案内有不合书罪显涉捃
 拾者仰奏勘干系官吏自是少敢以喜怒憎爱罗织
 官吏
张文定公齐贤以右拾遗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
 奴窃银器数事于怀中文定自帘下熟视不问尔后
卷四 第 29a 页 WYG0875-0280a.png
 文定晚年为宰相门下厮役往往皆得班行而此奴
 竟不沾禄奴乘间再拜而告曰某事相公最久凡后
 于某者皆得官矣相公独遗某何也因泣下不止文
 定悯然语曰我欲不言尔乃怨我尔忆江南日盗我
 银器数事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虽尔亦不知
 也吾备位宰相进退百官志在激浊扬清安敢以盗
 贼荐耶念汝事我日久今予汝钱三百千汝其去吾
 门下自择所安盖吾既发汝平昔之事汝其有愧于
卷四 第 29b 页 WYG0875-0280b.png
 吾而不可复留也奴震骇泣拜而去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尔素
 寡过何苦而为盗耶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
 足以资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惧语之
 曰尔贫甚负十千以归恐为逻者所诘留之至明使
 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
 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伋侄杰效继登进
卷四 第 30a 页 WYG0875-0280c.png
 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彭公思永始就举时贫无馀赀惟持金钏数只栖于旅
 舍同举者过之众请出钏为玩客有坠其一于袖间
 公视之不言众莫知也皆惊求之公曰数止此非有
 失也将去袖钏者揖而举手钏坠于地众服公之量
张知常在上庠日家以金十两附致于公同舍生因公
 之出发箧而取之学官集同舍检索因得其金公不
 认曰非吾金也同舍生至夜袖以还公公知其贫以
卷四 第 30b 页 WYG0875-0280d.png
 半遗之前辈谓公遗人以金人所能也仓卒得金不
 认人所不能也
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
 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
 丐于涂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
 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
 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
 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驯谨无他过孝基
卷四 第 31a 页 WYG0875-0281a.png
 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
 产归之其子自此治家励操为乡间善士不数年孝
 基卒其友数辈游嵩山忽见旌幢驺御满野如守土
 之臣窃视专车者乃孝基也惊喜前揖询其所以至
 此孝基曰吾以还财之事上帝命主此山言讫不见
京师人有以金银缯锦实二箧托付于其相知数年而
 死彼人归诣其子子曰我父平日未尝一言及此且
 无契劵之验殆长者之误也其人曰我躬受之尔父
卷四 第 31b 页 WYG0875-0281b.png
 岂待劵契与汝必预闻哉两人相推无敢当其人遂
 持以白于官时包孝肃公尹京验究其实断与其子
 世俗之说皆谓今人无复良心惟知有利耳闻是二
 人之风可以释一世之疑
李文靖公素有长者誉一世仆逋宅金数十千忽一夕
 遁去有女将十岁美姿格自写一劵系于带愿卖于
 宅以偿焉丞相大恻之祝夫人曰愿如巳子育于室
 训教妇德俟成求偶嫁之止请夫人亲结缡以主婚
卷四 第 32a 页 WYG0875-0281c.png
 然而务在明洁夫人如所诲及笄择一婿亦颇良具
 奁币归之女范果坚白其二亲后归京闻之论感公
 刻心骨丞相病夫妇刲股为羹馈之至薨衰绖三年
 以报(湘山/野录)
刘留台自少极贫专事趋谒岁久乡人厌之不能自存
 一日与其子同往泉州谒亲表徐司户到泉州而司
 户得罪宪司对移他郡复徒步归至漳泉市买浴堂
 中拾金一袋浴毕托疾卧堂中终夕不去翌早有一
卷四 第 32b 页 WYG0875-0281d.png
 人号泣而至自言为商于外八年不归只收拾得金
 子八十五片以一袋盛之昨晚醉中与同行携到此
 浴浴罢乘月行三十里始觉其金不见公遂举以还
 之彼以数片遗公公一无所受及还乡人愈薄之责
 以拾金不能营生而复来相干公答以平生赋分止
 合如此若掩他人物以为已有必有祸灾身且不保
 安用物为彼人辛勤所积一旦失去或不得还乡或
 死非其命其害有不可胜言者吾是以还之惟安分
卷四 第 33a 页 WYG0875-0282a.png
 以毕馀生耳未几父子同膺乡荐一举登第官至西
 京留台后五十年间子孙趾美仕途者二十有三人
 予乙卯秋还自滁阳与其元孙质夫县丞同舟入霅
 川得闻其详且言伯父侍郎尝录其事镌之以戒子
 孙当以高祖之心为心在家者慈俭以安分居官者
 廉勤以守节凡物非己有者不得妄有觊觎云(江唐/卿影)
 (响/录)
窦谏议禹钧尝因元夕往延庆寺烧香忽于后殿阶侧
卷四 第 33b 页 WYG0875-0282b.png
 拾得银二百两金三十两遂持归明旦侵晨诣寺守
 候失物主须臾见一人泣涕至公问所因其人具以
 实告曰父犯刑至大辟遍恳至亲贷得金银若干将
 赎父罪暮以一相知置酒酒昏忽失去今父罪已不
 复赎矣公验其实遂与同归以旧物还之加以恻悯
 复有赠赂
林积南剑人少时入京师至蔡州息旅邸既卧觉床第
 间有物逆其背揭席视之见一布囊其中有锦囊又
卷四 第 34a 页 WYG0875-0282c.png
 其中则绵囊实以比珠数百颗明日询主人曰前夕
 何人宿此主人以告乃巨商也林语之此吾故人脱
 复至幸令来上庠相访又揭其名于室曰某年某月
 日剑浦林积假馆遂行商人至京师取珠欲货则无
 有急沿故道处处物色之至蔡邸见其榜即还访林
 于上庠林具以告曰元珠俱在然不可但取可投牒
 府中当悉以归商如其教林诣府尽以珠授商府尹
 使中分之商曰固所愿林不受曰使积欲之前日已
卷四 第 34b 页 WYG0875-0282d.png
 为己有矣秋毫无所取商不能强以数百千就佛寺
 作大斋为林君祈福林后登科至中大夫生子乂字
 德新为吏部侍郎(出洪景卢/夷坚志)
庆历中吕许公夷简罢政事以司徒归第拜晏元献公
 殊章郇公得象相又以諌官欧阳修余靖上疏罢夏
 竦枢密使其他升拜不一是时石介为国子监直讲
 献庆历圣德颂褒贬甚峻而于夏竦尤极诋斥至目
 之为不肖及有手锄奸蘖之句颂出泰山孙复谓介
卷四 第 35a 页 WYG0875-0283a.png
 曰子之祸自此始矣未几党议起介在指名遂罢监
 事通判濮州归徂徕山而病卒会山东举子孔直温
 谋反或言直温尝从介学于是夏英公言于仁宗曰
 介实不死北走边矣寻有旨编管介之子于江淮又
 出中使与京东部刺史发介棺以验虚实是时吕居
 简为京东转运使谓中使曰若发棺空而介果北走
 则虽孥戮不足以为酷万一介尸在未尝叛去即是
 朝廷无故剖人冢墓何以示后世耶中使曰诚如金
卷四 第 35b 页 WYG0875-0283b.png
 部言然则若之何以应中旨居简曰介之死必有棺
 殓之人又内外亲族及会葬门生无虑数百至于举
 柩窆棺必用凶肆之人今皆檄召至此劾问之苟无
 异说即皆令具军令状以保任之亦足以应诏也中
 使大以为然遂自介亲属及门人姜潜以下并凶肆
 棺殓舁柩之人合数百状皆结罪保證中使持以入
 奏仁宗亦悟竦之谮寻有旨放介妻子还乡而世以
 居简为长者
卷四 第 36a 页 WYG0875-0283c.png
章蔡同肆罗织迁谪元祐诸公蔡率章以奏乞发司马
 光墓门下侍郎许将独无言蔡等退哲宗留将问曰
 卿不言何也将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曰朕与
 卿同乃不从
曹彬讨蜀初成都有获妇女者彬悉闭于一第窍以度
 食且戒左右曰是将进御当密卫之洎事罢访其亲
 以还之无者备礼以嫁之
东坡记齐人刘庭式未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约而
卷四 第 36b 页 WYG0875-0283d.png
 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病两目皆盲女家躬耕
 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已许之
 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娶盲女与之偕老予偶读
 唐摭言载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守操颇有古贤
 之风泰妻即姨女也先是姨老以二女为托曰其长
 幼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
 曰其人有废病非泰何适皆服泰之义乃知古人已
 先刘庭式矣陈无已谈丛亦云华阴吕君举进士聘
卷四 第 37a 页 WYG0875-0284a.png
 里中女行既中第妇家言曰吾女故无疾既聘而后
 盲敢辞吕君曰既聘而后盲君不为欺又何辞遂娶
 之生五男皆中进士第其一人丞相汲公是也
姚雄初为将以女议定一寨主子无何寨主物故妻及
 子皆沦落后雄以边帅赴阙奏计一妪浣衣喜其有
 士人家风问所从来妪云昔良人守官边寨有将姚
 其姓者许以女归妾子今夫既丧无以自存方货饼
 饵以自给姚曰尔尚记形容否妪曰流落困苦不复
卷四 第 37b 页 WYG0875-0284b.png
 省记姚曰雄是也女自许归之后不与他族日望婿
 来岂以父之存没为间耶妪泣下气咽不语久之因
 留妪并其子易以新衣俱载还镇遂毕其礼
钟离权开宝间宰江州德化明年以女嫁许氏谕胥魁
 市婢从嫁翌日胥与老妪引一女子来问其何许人
 曰抚之临川人也女受妪戒不敢有他言君视事归
 见于屏女流涕有戚容且疑其家叱骂诘曰不然某
 之父昔令是邑不幸与母俱亡无亲戚依倚方五岁
卷四 第 38a 页 WYG0875-0284c.png
 育于胥家十年且将为巳女今明府欲得妾胥与妪
 以某应命适见明府视事追感吾父不觉涕零君大
 惊呼牙侩问之复咨于老吏具得其实是时许之子
 纳采有日矣钟离遽以书抵许氏而止其子且曰吾
 买婢得前令之女吾特怜之而悲之义不可久辱当
 辍吾女之奁篚先求婿以嫁前令之女更俟一年别
 为女营嫁资以归君子可乎许君答书曰蘧伯玉耻
 独为君子君何自专仁义愿以前令之女配吾子君
卷四 第 38b 页 WYG0875-0284d.png
 别求良奥以嫁君女于是前令之女卒归许氏此等
 事前辈之所常行今不复得见矣
韩魏公语录曰人能扶人之危赒人之急固是美事能
 勿自谈则益善矣
丁晋公虽险诈亦有长者之言仁宗常怒一朝士再三
 语及公不答上作色曰巨耐问辄不应谓徐奏曰
 雷霆之下更加一言则齑粉矣上颜为之稍舒(嘉/祐)
 (杂/志)
卷四 第 39a 页 WYG0875-0285a.png
   报德不报怨
司马温公曰受人恩而不忍负者其为子必孝为臣必
 忠
崔子玉座右铭曰施人戒勿念受人戒勿忘
曹彬征幽州偶失律于涿鹿素服待罪赵参政昌言请
 按军法朝廷察之止责右骁卫上将军未几遂起赵
 参政自延安还因事被劾于尚书省久不许见时公
 已复枢密使三抗疏力雪之方许朝谒士论叹伏
卷四 第 39b 页 WYG0875-0285b.png
景祐中吕许公夷简执政范文正公仲淹以天章阁待
 制知开封府屡攻许公之短坐落职知饶州徙越州
 康定元年复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寻改陜西都转
 运使会吕许公自大名复入相对仁宗曰范仲淹贤
 者朝廷将用之岂可但除旧职即除龙图阁直学士
 陜西经略安抚使上以许公为长者天下亦美许公
 不念旧恶仲淹谢曰向以公事忤犯相公不意相公
 奖拔乃尔许公曰夷简岂敢复以旧事为念耶及仲
卷四 第 40a 页 WYG0875-0285c.png
 淹知延州移书谕元昊以利害答书不逊仲淹焚其
 书不以闻执政以为不当通书而又擅焚之宋庠请
 论以军法上顾问(阙/)
卷四 第 41a 页 WYG0875-0286a.png
 
 
 
 
 
        事契如此若以伯氏尝荐而后见
 攻此乃韩厥之举也若琦当言责亦不为元规隐此
 何待琦之不广愿公勿疑元规疑之终不讲书公秉
卷四 第 41b 页 WYG0875-0286b.png
 政颇以公有害已心后起废为庆帅过阙乃泣见曰
 沔真小人公知沔沔不知公家傅亦曰沔帅庆州过
 阙赐对英宗谕曰韩琦称卿有边帅才故复用卿沔
 退而袖长书俯伏谢罪皇恐几无所容
唐质肃公介为御史论文潞公专权植党交结宫禁仁
 宗怒召二府示之疏唐公语益切枢密副使梁适叱
 唐公下殿诏送台劾之潞公独留再拜曰御史言事
 职也愿不加罪于是唐公既贬而公亦罢相判许州
卷四 第 42a 页 WYG0875-0286c.png
 未几公复召还相位即上言唐某所言正中臣罪召
 臣未召唐某臣不敢行仁宗用公言起唐公通判潭
 州后御史吴中复请还介言路潞公复言唐介顷所
 言皆中臣病而责太重愿召之寻至大用与公同执
 政相知为深后潞公为平章重事荐介之子义问以
 集贤殿修撰帅荆南潞公之德度过人如此
彭汝砺在台尝论吕嘉问事且与蔡丞相异趣使外十
 年蔡为有力后治嘉问狱不肯阿执政意挤之坐夺
卷四 第 42b 页 WYG0875-0286d.png
 一官至是又辨蔡丞相不当谪至得罪乃已人以此
 益贤之
至和中范景仁为谏官赵阅道为御史以论陈恭公事
 有隙熙宁中介甫执政恨景仁数毁之于上且曰陛
 下问赵抃即知其为人他日上以问阅道对曰忠臣
 上曰卿何由知其忠对曰嘉祐初仁宗违豫镇首请
 立皇嗣以安社稷岂非忠乎既退介甫谓阅道曰公
 不与景仁有隙乎阅道曰不敢以私害公
卷四 第 43a 页 WYG0875-0287a.png
吴参政育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白事数与仲淹
 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公
 取可行者固执之
陈龙学公从易天禧中坐失举送宰相寇准素恶之遂
 除知吉州及准贬道州从易为湖南转运使咸谓曰
 可忘庐陵之命耶准至从易以故相礼敬之言者为
 惭
张文节知白初参知政事为宰相王钦若所排及知南
卷四 第 43b 页 WYG0875-0287b.png
 京钦若分司南京众谓必报之而知白待之加厚
杨侍郎偕知审官院元昊乞和而不称臣偕上言以谓
 连年出师国力日以蹙莫如以书遗之徐图诛灭之
 计谏官欧阳修蔡襄交章劾奏偕职为从官不思
 为国讨贼而助元昊不臣之请罪当诛偕不自安求
 知越州道改知杭而襄谒告迎亲轻游里市或谓曰
 何不以言于朝偕曰襄尝以公抵我岂可以私报也
陈恭公执中素不喜欧阳公其知陈州时公自颍移南
卷四 第 44a 页 WYG0875-0287c.png
 京过陈拒而不见后公还朝作学士陈为首相公遂
 不造其门已而陈出知亳州罢使相换观文公当草
 制陈自谓必不得其美辞至云杜门却扫善避权势
 以远嫌处事执心不为毁誉而更变陈大惊喜曰使
 与我相知深者不能道此此得我之实也手录一本
 寄其门下客李中师曰吾恨不早识此人
陈忠肃公瓘既还寓通州时开封尹盛章与石悈以私
 隙诟争章密取旨送悈狱以罪编置通州因扬言为
卷四 第 44b 页 WYG0875-0287d.png
 公报忿盖公贬台州石悈窘辱百端迫胁累矣公闻
 而叹曰此岂盛世所宜有耶因谋徙居以避之时县
 宰与公姻家而于悈亦沾亲悈属宰求馆舍宰以为
 疑公谓宰曰亲戚患难宜相周旋置此恤彼乃为义
 事无足嫌也宰于是与之尽力悈闻而愧感遣其子
 来致谢公曰吾为宰尽亲戚忠告之益尔非欲以德
 报怨也却之不见月馀遂挈家为江上之游
孙文懿公眉州人欲典田赴试京师尉李昭言戏之似
卷四 第 45a 页 WYG0875-0288a.png
 君人物求试京师者有几文懿以第三登第后判审
 官院李昭言者赴调见公恐甚意公不忘前日之言
 也公特差昭言知眉州又公尝聚徒荣州贫甚得束
 修之物持归为一村镇将悉税之至公任监左藏库
 镇将者部川绢纲至见公愧惧公慰藉之黄金一两
 赠其归其盛德如此
宋元宪公以言者斥其非才罢枢相守洛有一举人行
 囊中有不税之物为仆夫所告公曰举人应举孰无
卷四 第 45b 页 WYG0875-0288b.png
 所货之物未可深罪若奴告主此风不可长也僚属
 曰犯人乃言官之子也意欲激其报之公不答但送
 税院倍其税仍治其奴罪而遣之
寇莱公好士乐善不倦推荐丁谓之徒皆出其门公与
 丁谓会食都堂羹染公须谓起拂之公正色曰身为
 执政而亲为宰相拂须耶谓惭不胜公持正直而不
 虞巧佞故卒为所陷公贬雷州时丁与冯拯在中书
 丁当秉笔初欲贬崖州而丁忽自疑语冯曰崖州再
卷四 第 46a 页 WYG0875-0288c.png
 涉鲸波如何冯唯唯而已丁乃徐拟雷州丁之贬也
 冯遂拟崖州当时好事者曰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
 何处不相逢比丁之南也准从者有欲释憾谋不利
 于谓准知之陈大席一庑间设戏具悉召坐且命之
 博奕因隐几观焉闻谓行乃罢
欧阳文忠公自云学道三十年所得者平心无怨恶尔
 公初以范希文事得罪于时相坐党人远贬三峡流
 落累年比吕公罢相公始被进擢及后为范公作神
卷四 第 46b 页 WYG0875-0288d.png
 道碑言西事时吕公擢用希文盛称公之贤能释私
 憾而共力于国家希文子纯仁大以为不然刻石则
 辄削去此一节云我父至死未尝解仇公叹曰我亦
 得罪于吕丞相者唯其言公取信于后世也吾尝闻
 范公平生自言无怨恶于一人兼其与吕公解仇书
 见范集中岂有父自言无怨恶于一人而其子不使
 解仇于地下父子之性相远如此
范文正公生三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卷四 第 47a 页 WYG0875-0289a.png
 以朱氏长育有恩常思厚报之及贵用南郊所加恩
 乞赠朱氏父太常博士暨诸子皆公为葬之岁别为
 飨祭朱氏他子弟以公荫得补官者三人
王章惠公随举进士时甚贫游于翼城逋人饭执而入
 县石务均之父为县吏为偿钱又饭之馆之于其家
 而其母尤所加礼一日务均醉殴之王遂去明年登
 第久之为河东转运使务均恐惧逃窜然王岂有害
 之意乎至是事败文潞公为县捕之急往投王王已
卷四 第 47b 页 WYG0875-0289b.png
 为御史中丞矣未几封一铤银至县葬务均之母事
 少解至王为参知政事奏务均教练使务均亦改行
 自修王公长厚而不忘一饭之恩也如此(东斋/记事)
虞公允文天资宽厚每以德报怨故王之望公所荐冯
 方公所厚而每排公章服与公无怨而附他执政弹
 公及公为相念之望以罪废请授以资政殿学士方
 以水死而禄不及嗣请官其子服久远窜请贴职与
 郡或问公曰圣人谓何以报德何如公曰圣人岂不
卷四 第 48a 页 WYG0875-0289c.png
 曰以直报怨乎
原叔曰赵槩与欧阳修同在馆及同修起居注槩性重
 厚寡言修意轻之及修除知制诰是时韩范在中书
 以槩为不文乃除天章阁待制槩澹不以屑意及韩
 范出乃复除知制诰会修甥嫁为修从子晟妻与人
 淫乱事觉语连及修修时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
 转运使疾韩范者皆欲文致修罪云与甥乱上怒狱
 急群臣无敢言者槩乃上书言修以文学为近臣不
卷四 第 48b 页 WYG0875-0289d.png
 可以闺房暧昧之事转加污蔑臣与修踪迹素疏修
 之待臣亦薄所惜者朝廷大体耳或谓槩曰公不与
 欧阳公有隙乎公曰以私废公槩所不敢书奏上不
 悦人皆为之惧槩亦澹然如平日久之修终坐降为
 知制诰知滁州执政私晓譬槩令求出乃出知苏州
 遭丧去官服阕除翰林学士槩复表让以欧阳修先
 进不可超越奏虽不报时论美之(记/闻)
王荆公秉政更新天下之法宿德旧人议论不叶遂选
卷四 第 49a 页 WYG0875-0290a.png
 用新进待以不次骤引吕惠卿至执政惠卿事荆公
 如父子荆公罢相惠卿欲代荆公恐其复来乃因郑
 侠狱陷王安国亦以沮荆公也自是凡可以害荆公
 者无所不用其智荆公再相于是起华亭诏狱而使
 徐禧王古蹇周辅三辈按之惠卿情不得练亨甫吕
 嘉问以邓绾所条惠卿事交斗其间复为惠卿所中
 语连荆公子雱雱时已病坐此忧愤而卒荆公忧伤
 益不堪遂再求罢去初康节先生尝谓富郑公曰安
卷四 第 49b 页 WYG0875-0290b.png
 石惠卿本以势利合惠卿安石势利相敌将自为仇
 矣后果然
哲宗亲政吕汲公大防欲迁殿中侍御史杨畏为谏议
 大夫范忠宣公曰天子谏官当用正人杨畏不可用
 汲公方约畏为助谓忠宣曰岂以杨畏尝言公耶忠
 宣曰不知也盖上初召忠宣畏尝有言上不行忠宣
 故不知也忠宣因乞罢政上不许后杨畏首叛汲公
 凡可以害汲公者无所不至
卷四 第 50a 页 WYG0875-0290c.png
   济昏葬
范文正公在睢阳遣尧夫到姑苏般麦五百斛尧夫时
 尚少既还舟次丹阳见石曼卿问寄此久何也曼卿
 曰两月矣三丧在浅土欲葬之而北归无可与谋者
 尧夫以所载麦舟付之单骑自长芦捷径而去到家
 拜起侍立良久文正曰东吴见旧故乎曰曼卿为三
 丧未举方留滞丹阳时无郭元振莫可告者文正曰
 何不以麦舟付之尧夫曰已付之矣
卷四 第 50b 页 WYG0875-0290d.png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帅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
 绖数人营理丧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寄居士人卒于
 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
 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公尧夫知太原府河东土狭民众惜地不葬其先公
 遣属僚收无主烬骨别男女异穴以葬又檄一路诸
 郡皆仿此不可以万数计刻石以记岁月
查道淳化中初赴举贫不能上道亲族裒钱三万遣
卷四 第 51a 页 WYG0875-0291a.png
 之道出滑州过父友吕翁家翁丧无以葬母兄将鬻
 其女以办丧事道倾褚中钱悉与之又与嫁其女又
 尝有僚卒女为人婢道赎之以嫁大族
沈内翰文通治杭州令行禁止人有贫不能葬及女子
 孤无以嫁者以公使钱嫁数百人倡优养良家女为
 己子者夺归其父母
赵清献公嫁兄弟之女以十数皆如己女在官为人嫁
 孤女二十馀人居乡葬暴骨及贫无以殓且葬者施
卷四 第 51b 页 WYG0875-0291b.png
 棺给薪不知其数
赵清献公得虔州虔当二广之冲行者常自虔易州而
 北公间取馀材造舟百艘移二广诸郡曰仕宦之家
 有父兄没而不能归者皆移文以遣当具舟载之至
 者既悉授以舟复量给公使物归者相继于道
窦禹钧同宗外姻有丧不能举公为出钱葬之由公而
 葬者凡二十七丧孤遗女及贫不能嫁公为出钱而
 嫁之由公而嫁凡二十八人
卷四 第 52a 页 WYG0875-0291c.png
欧阳文忠公平生笃于朋友如尹师鲁梅圣俞孙明复
 既卒其家贫甚公力经营之使皆得以自给又表其
 孤于朝悉录以官由是三族赖公之力其后昌炽
太常少卿陈公希亮轻财好施笃于恩义少与蜀人宋
 辅游辅卒于京师母老子少公养其母终身而以女
 妻其孤端平使与诸子游学卒与子忱同登进士第
尚书彭公汝砺少时师事桐庐倪天隐天隐亦奇之及
 官保信迎天隐置于学执弟子礼事之天隐死无子
卷四 第 52b 页 WYG0875-0291d.png
 公为并其母葬之又葬其妻又割俸资其女同年宋
 涣未官而死公经理其后不啻家人盖其笃行如此
韩忠献公琦重恩义赒人之急视财物如瓦砾糠粺不
 以慁其意既乏则捐已服用玩好或脱取家人簪珥
 与之士归趋之无远近公不厌疏戚与交旧之孙子
 寒窭无所托而依以为生者常十数家少善尹师鲁
 师鲁亡割俸卑其孤为直其冤于朝仍奏录其子
韩魏公知并州河东俗杂羌夷用火葬公为买田封表
卷四 第 53a 页 WYG0875-0292a.png
 刻石著令使得葬于其中人遂以焚尸为耻
王公质权知荆南府民有讼婚者诉曰贫无赀故后期
 问其用几何以俸钱与之使婚或盗窃人衣者曰迫
 于饥寒而为之公为之哀怜取衣衣之遣去荆公比
 公为子产
薛简肃公奎为蜀以惠爱得名民有老妪告其子不孝
 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
 母子遂相慈孝
卷四 第 53b 页 WYG0875-0292b.png
东轩录云县令钟离君与邻县令许君结姻钟离女将
 出适买一婢以从嫁一日其婢执箕帚治地至堂前
 熟视地之窊处恻然泪下钟离君适见怪问之婢泣
 曰幼时我父于此穴地毬窝道我戏剧岁久矣而窊
 处未改也钟离君惊曰而父何人婢曰我父乃两政
 前县令也身死家破我遂落民间而更卖为婢钟离
 君遽呼牙侩问之复质于老吏具得其实是时许令
 子纳采有日钟离君遽以书抵许氏而止其子曰吾
卷四 第 54a 页 WYG0875-0292c.png
 买婢得前令之女吾特怜而悲之义不可久辱当辍
 吾女之奁篚先求婿以嫁前令之女也更俟一年别
 为吾女营办嫁资以归君子可乎许君答书曰蘧伯
 玉耻独为君子君何自专仁义愿以前令之女配吾
 子然后君别求良奥以嫁君女于是前令之女卒归
 许氏此等事前辈之所常行今不复见矣
谢逸记曾鲁公布衣游京师舍于市侧旁舍泣声甚悲
 诘朝过而问之旁舍生意惨怆欲言而色愧公曰若
卷四 第 54b 页 WYG0875-0292d.png
 第言之或遇仁人戚然动心免若于难不然继以血
 无益也旁舍生顾视左右欷歔久之曰仆顷官于某
 以某事而用官钱若干吏督之且急视其家无以偿
 之乃谋于妻以女鬻于商人得钱四十万行与父母
 诀此所以泣之悲也公曰商人转徙不常且无义爱
 离色衰则弃于沟中瘠矣吾士人也孰若与我旁舍
 生跽曰不意君之厚贶小人如此且以女与君不获
 一钱犹愈于商人之数倍然仆已书劵纳直不可追
卷四 第 55a 页 WYG0875-0293a.png
 矣公曰第偿其直索其劵彼不可则讼于官旁舍生
 然之公即与四十万钱约曰后三日以其女来吾且
 登舟矣俟君于水门之外旁舍生如公教商人果不
 敢争携女至期以往则公之舟无有也询旁舟之人
 则曰某舟去已三日矣其女后嫁为士人妻逸自言
 元祐八年至京师得于邺郡黄正叔以为公墓刻不
 载故惜其不傅因书其大略以示人云(江唐卿影响/载王丞相曾)
 (事/同)
卷四 第 55b 页 WYG0875-0293b.png
赵邻几好学善著述太宗朝权知制诰逾年卒子东之
 亦有文前以职事死塞上家极贫三女皆幼无田以
 养无宅以居仆赵延嗣者久事舍人义不转去竭力
 营衣食以给之虽苦不避如是者十馀年三孤女且
 幼使其女与同处女之院延嗣未尝至其门二女皆
 长延嗣未尝见其面一日至京师访舍人之旧谋嫁
 三女见宋翰林白杨侍郎徽之发声大哭其道所以
 二公惊谢曰吾徒被儒衣冠且与舍人友而不能恤
卷四 第 56a 页 WYG0875-0293c.png
 舍人之孤不迨汝远矣即迎三女京师求良士嫁之
 长配职方郎中戚维之子次并适屯田员外郎张文
 鼎之子三女皆有归延嗣乃去徂徕先生石守道为
 之作傅以励天下谓延嗣有古君子之行古烈士之
 操古仁人之心岂特仆夫之贤天下之贤也(淄水燕/谈参见)
 (右徂/徕集)
 
 
卷四 第 56b 页 WYG0875-0293d.png
 
 
 
 
 
 
 
 自警编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