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875-020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自警编卷一
            宋 赵善璙 撰
  学问类
   学问
太宗欲相赵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
 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
 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太
卷一 第 1b 页 WYG0875-0204d.png
 宗释然卒相之
李文靖公作相尝读论语或问之公曰沆为宰相如论
 语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两句尚未能行圣人之
 言终身诵之可也
胡文定公曰李文靖澹然无欲王沂公俨然不动资禀
 既如此又济之以学故是八九分地位也
张忠定公守蜀闻寇莱公大拜曰寇准真宰相才也又
 曰苍生无福门人李畋怪而问之曰人千言而不尽
卷一 第 2a 页 WYG0875-0205a.png
 者准一言而尽然仕太早用太速不及学耳张寇布
 衣交也寇公兄事之忠定常面折不少恕虽贵不改
 也寇公在岐忠定自蜀还不留既别顾寇公曰曾读
 霍光传否曰未也更无他语寇公归取其传读之至
 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也
范纯仁尝曰我平生所学惟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
 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也
 又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已则
卷一 第 2b 页 WYG0875-0205b.png
 昏尔曹但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
 到圣贤地位也
荥阳吕公从安定胡先生于太学与黄公履邢公恕同
 舍至相友善其后复从孙先生复石先生介李先生
 觏讲读辩问又从王公安石学安石以为凡士未官
 而事科举者为贫也有官矣而复事科举是侥倖富
 贵利达而已学者不由也公闻之遽弃科举一意古
 学始与程先生颐俱事胡先生居并舍公少程先生
卷一 第 3a 页 WYG0875-0205c.png
 一二岁察其学问渊源非他人比首以师礼事之杨
 公国宝邢公恕皆以公故从程氏学而明道先生颢
 及横渠张先生载孙公觉李公常皆与公游由是知
 见日益广大然公亦未尝专主一说不私一门务略
 去枝叶一意涵养直截劲捷以造圣人专慕曾子之
 学尽力乎其内者其读经书平直简要不为辞说以
 知言为先自得为本躬行为实不尚虚言不为异行
 当时学者莫能测其深浅也
卷一 第 3b 页 WYG0875-0205d.png
范公纯仁教子弟曰六经圣人之事也知一字则行一
 字要须造次颠沛必于是则所谓有为者亦若是耳
 岂不在人耶
张魏公在京师独与赵鼎宋齐愈胡寅为至交寝食行
 止未尝相舍所讲论皆前辈问学之力与所以济时
 之策时渊圣皇帝召涪陵处士谯定至京师将处以
 谏职定以言不用力辞杜门不出公往见至再三开
 关延入公问所得于前辈者定告公但当熟读论语
卷一 第 4a 页 WYG0875-0206a.png
 公自是益潜心于圣人之微言
凡为学之道必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如六经语孟中
 我所未能当勉而行之或我所行未合于六经语孟
 中便思改之先务躬行非止诵书作文而已
伯温问学者如何可以有所得伊川先生曰但将圣人
 言语玩味久则自有所得当亲求于论语将诸弟子
 问处便作已问将圣人答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
 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耳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
卷一 第 4b 页 WYG0875-0206b.png
 味将来涵养成甚等气质
人有平昔读书而临事不近礼义者尹和靖曰便是不
 曾读书人有不读书而临事自合礼义和靖曰此所
 谓暗与孙吴合也礼义人心之所同然所以如此
张子韶曰如看唐朝事则若身与其中人主情性如何
 时在朝士大夫孰为君子孰为小人其处事孰为当
 孰为否皆令胸次晓然可以口讲指画则几会圆熟
 他日临事必过人矣凡前古可喜可愕之事皆当蓄
卷一 第 5a 页 WYG0875-0206c.png
 之于心以此发之笔下则文章不为空言矣
 又曰朋友讲习固天下乐事不幸独学则当尚友古
 人可也故读论语如对孔门圣贤读孟子如对孟子
 读杜子美诗苏文则又凝神静虑如目击二公如此
 用心虽生千载之下可以见千载之人矣
 又曰以血气为我者方其壮也立名立节似若可观
 及其衰也丧名败节无所不至矣血气之不足恃甚
 矣惟学问克己转血气为理义则穷而益坚老而益
卷一 第 5b 页 WYG0875-0206d.png
 壮矣或曰陈仲举颜鲁公不闻有圣人之学也而暮
 年之节炳焉不衰如此何也曰此皆有圣人之资使
 其有圣人之学则在周公列矣吁可仰哉
上蔡语录论韩魏公范文正公皆是天资不由讲学
朱氏小学书嘉言篇广敬篇援颜氏家训曰夫所以读
 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
 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脆
 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
卷一 第 6a 页 WYG0875-0207a.png
 职守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
 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
 自牧礼为教本敬为身基瞿然自失敛容抑志也素
 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
 赒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观
 古人之小心黜已齿敝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苶
 然沮丧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
 委命彊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励不可
卷一 第 6b 页 WYG0875-0207b.png
 恐惧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纯务去太甚学之
 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但能言之不能行之武人
 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耳又有读数十卷书便自高
 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求益今反自损不如无学也
范文正公门下多延贤士如胡安定孙明复石守道之
 徒与公从游昼夜肄业置灯帐中夜分不寝后公贵
 夫人犹收其帐顶如墨色时以示诸子孙曰尔父少
卷一 第 7a 页 WYG0875-0207c.png
 时勤学灯烟迹也
安定胡侍讲布衣时与孙明复石守道同读书泰山攻
 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得家问见上有平
 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读
范文正公少与刘某同上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
 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乃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
 断齑十数茎榨汁半盂入少盐煖而啖之如此者三
 年
卷一 第 7b 页 WYG0875-0207d.png
张无垢先生云司马温公与王介甫清俭廉耻孝友文
 章为天下学士大夫所宗仰然二公所趣则大有不
 同其一以正进其一以术进介甫所学者申韩而文
 之以六经温公所学者周孔亦文之以六经故介甫
 之门多小人而温公之门多君子温公一傅而得刘
 器之再傅而得陈莹中介甫一傅而得吕太尉再傅
 而得蔡新州三传而章丞相四傅而蔡太师五傅而
 得王太傅云
卷一 第 8a 页 WYG0875-0208a.png
张子韶曰管仲不学故有三归反坫之失晏子不学故
 有浣衣濯冠之失子产不学故有铸鼎刑书之失霍
 光不学故有阴妻邪谋之失是数公者或尊大王室
 或处死不乱或精明博洽或朴愿端重世皆瞻仰惊
 叹巍然兀然若北斗之经天华岳之居地也惜夫先
 王之道既散圣人之学不明故使夫数公者直情径
 行无所归赴自处于不幸之列其可悲也夫
 又曰伊川云以富贵骄人固非美事以学问骄人害
卷一 第 8b 页 WYG0875-0208b.png
 亦不细此真格言也予闻尹彦明从学于伊川闻见
 日新谢显道谓之曰公既有所闻正如服乌头苟无
 以制之则药发而患生矣显道之言诚可为浅露者
 之戒
荆公尝与明道论事不合因谓明道曰公之学如上壁
 言难行也明道曰参政之学如捉风及后来遂不附
 已者独不怨明道且曰此人虽未知道亦忠信人也
   见识
卷一 第 9a 页 WYG0875-0208c.png
李文正公尝期王文正公必为相自小官荐进之公病
 召王公勉以自爱既退谓子弟曰此人后日必为太
 平宰相然东封西祀亦不能救也
真宗祀汾阴过洛幸吕文穆公第问卿诸子孰可用公
 对曰臣诸子豚犬皆不足用有侄夷简任颍川推官
 宰相才也帝记其言遂至大用先是富郑公之父贫
 甚客文穆公门下一日白公曰某儿子十许岁欲令
 入书院事廷评太祝文穆公见之惊曰此儿他日名
卷一 第 9b 页 WYG0875-0208d.png
 位与吾相似亟令诸子同学供给甚厚文穆两入相
 以司徒致仕后郑公亦两入相以司徒致仕其知人如
 此
祥符末王沂公知制诰朝望日重一日至中书见王文
 正公问君识一吕夷简否沂公曰不识也退而访诸
 人夷简时为太常博士通判滨州人多称其才者他
 日复见文正复问如初沂公曰公前问及此人退而
 访之具所闻以告文正曰此人异日与舍人对秉钧
卷一 第 10a 页 WYG0875-0209a.png
 轴沂公曰何以知之曰吾亦不识但以其奏请得之沂
 公曰奏请何事曰如不税农器等数事时沂公自待
 已不浅闻文正之言不为信姑应之曰诺既而夷简
 自滨罢擢提点两浙刑狱未几为侍从及丁晋公败
 沂公引为执政卒与沂公并相沂公从容道文正语
 二公皆嗟叹以为非所及其后张公安道得其事于
 许公许公盖夷简封国云
王元之之子嘉祐为馆职平时若愚騃独寇莱公知之
卷一 第 10b 页 WYG0875-0209b.png
 喜与之语寇公知开封府一旦问嘉祐曰外人谓劣
 丈云何嘉祐曰外人皆云丈人旦夕入相寇公曰于
 吾子意何如嘉祐曰以愚观之丈人不若未为相为
 善相则誉望损矣寇公曰何故嘉祐曰自古贤相能
 建功业泽生民者其君臣相得皆如鱼之有水故言
 听计从而功名俱美今丈人负天下重望相则中外
 有太平之责焉丈人之于明主能若鱼之有水乎此
 嘉祐所以恐誉望之损也寇公喜起执其手曰元之
卷一 第 11a 页 WYG0875-0209c.png
 虽文章冠天下至于深识远虑殆不能胜吾子也
杜祁公老居睢阳时苏公颂为南京留守推官杜公一
 见深器之每问数日必折简召尝曰如君真所谓不
 可得而亲疏者且自谓平生之所用心人鲜能见之
 遂述自小官以至为侍从宰相所以设施出处先后
 本末以语公曰以子相知且知子异日必为此官故
 以告老夫非以自矜也其后公出入中外荐历清要
 至为宰辅还退居略相似焉
卷一 第 11b 页 WYG0875-0209d.png
皇祐至和间司马公名犹未甚辉赫吕正献公曰若君
 实者可谓实过其名也后温公隆名盖代士无贤不
 肖无贵贱皆知畏而爱之众人未知之前惟庞丞相
 与正献公二人而已
宝元中王忠穆公为枢密使河西首领赵元昊叛上问
 边备辅臣皆不能对明日枢密四人皆罢忠穆谪虢
 州翰林学士苏公仪与忠穆善出城见之忠穆谓公
 仪曰鬷之此行前十年已有人言之公仪曰必术士
卷一 第 12a 页 WYG0875-0210a.png
 也忠穆曰非也昔时为三司盐铁副使疏决狱囚至
 河北是时曹穆公自陜西谪官初起为定帅予至定
 治事毕曹穆公谓予曰决事已毕自此当还明日愿
 留一日欲有所言予既爱其雄材又闻其欲有所言
 遂为之留明日具馔甚简俭食罢屏左右曰公满面
 权骨不为枢辅即边帅或谓公当作相则不然也然
 不十年必总枢于此时西方当有警公宜预讲边备
 蒐阅人材不然无以应卒予曰四境之事惟公知之
卷一 第 12b 页 WYG0875-0210b.png
 何以见教穆公曰玮在陜西日河西赵德明尝使人
 以马博易于中国怒其息微欲杀之莫可谏止德明
 有一子方年十馀岁极谏不已以战马资邻国已是
 失计今更以货杀边人则谁肯为我用者玮闻其言
 私念之曰此子欲用其人矣是必有异志闻其尝往
 来牙市中玮欲一识之屡使人诱致之不可得乃使
 善画者图其貌既至观之真英物也此子必须为边
 患计其时节正在公秉政之日公其勉之鬷是时殊
卷一 第 13a 页 WYG0875-0210c.png
 未以为然今知其所画乃元昊也
李文靖公为相王魏公方参预政事时西北隅尚用兵
 或至旰食魏公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
 事耶文靖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
 廷未必无事其后北狄讲和西戎纳款而封岱祠汾
 蒐讲坠典靡有暇日魏公始叹文靖公先识过人远
 矣
真宗初即位李文靖公为相王文正公参知政事文靖
卷一 第 13b 页 WYG0875-0210d.png
 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文正以为细事不足烦上
 听文靖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
 刚不留意于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吾不及见此此参政他日之忧也及文正亲见王钦
 若丁谓等所为欲谏则业已同之欲去则上遇之厚
 不忍去乃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
庆历中劫盗张海横行数路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度
 不能禦喻军中富民出金帛具牛酒使人迎劳厚遗
卷一 第 14a 页 WYG0875-0211a.png
 之海悦径去不为暴事闻朝廷大怒时范文正公在
 政府富郑公在枢府郑公议欲诛仲约以正法范公
 欲宥之争于上前富公曰盗贼公行守臣不能战不
 能守使民醵钱遗之法所当诛也不诛郡县无复肯
 守者矣闻高邮之民疾之欲食其肉不可释也范公
 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禦而反赂之此法所
 诛也今高邮无兵与械虽仲约之义当勉力战守然
 事有可恕戮之非法意也小民之情得醵出财物而免
卷一 第 14b 页 WYG0875-0211b.png
 于杀掠理必喜之而云欲食其肉传者过也仁宗释
 然从之仲约由此免死既而富公愠曰当今患法不
 举方欲举法而多方沮之何以整众范公密告曰祖
 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自
 吾与公在此同僚之间同心者有几虽上意亦未知
 所定也而轻导人主以诛戮臣下他日手滑虽吾辈
 亦未敢自保也富公终不以为然及二公迹不安范
 公出按陜西富公出按河北范公因出欲守边富公
卷一 第 15a 页 WYG0875-0211c.png
 自河北还及国门不许入未测朝廷意此夜徬徨不
 能寐绕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
太宗真宗尝猎于大名之郊赋诗数十篇贾魏公时刻
 于石韩魏公留守日以其诗藏于班瑞殿既成客有
 劝公摹本以进者公曰修之则已安用进为客亦莫
 喻公意韩绛来遂进之公闻之叹曰昔岂不知进耶
 顾上方锐意四夷事不当导之尔
治平中夏国遣使至将以十事闻朝廷未知其何事也
卷一 第 15b 页 WYG0875-0211d.png
 时太常少卿祝咨主馆伴既受命先见枢府已而见
 丞相韩魏公曰枢密何语曰枢府云若使人议及十
 事第云受命馆伴不敢辄及边事公笑曰岂有止主
 饮食而不及他语耶公乃徐料十事以授祝曰彼及
 某事则以某辞对辩某事则以某辞折祝唯唯而退
 及宴使者果及十事凡八事正中公所料祝如所教
 答之夏人耸伏
祥符中王沂公在掖垣时瑞应沓臻公尝请对上语及
卷一 第 16a 页 WYG0875-0212a.png
 之公笑曰斯诚国家承平所感而致然愿推而勿居
 异日或有灾沴则免夫舆议退又白于执政及后飞
 蝗旱暵公乃亟被擢用焉
马知节除枢密副使当是时契丹已盟大臣方言符瑞
 而公每不然之独从容极言天下虽安不可忘战去
 兵之意及他争议甚众真宗多以公言是之
大中祥符中天下大蝗真宗使人于野得死蝗以示大
 臣明日他宰相有袖死蝗以进者曰蝗实死矣请示
卷一 第 16b 页 WYG0875-0212b.png
 于朝率百官贺王文正公独以为不可后数日方奏
 事飞蝗蔽天真宗顾公曰使百官方贺而蝗如此岂
 不为天下笑诸公皆谢曰王旦远识非臣等所及
南海蛮酋虐其部人部人款宜州自归者八百馀人议
 者以为不可纳宜还其部蔡文忠公独以为蛮去残
 酷而归有德且以求生宜纳之荆湖赐以閒田使自
 营今纵却之必不复还其部苟散入山谷当为后患
 争之不能得其后数年蛮果为乱
卷一 第 17a 页 WYG0875-0212c.png
元昊遣使求通已在界上而契丹与元昊有隙使来约
 我请拒绝其使时主者欲遂纳元昊故有答书曰元
 昊若尽如约束则理难拒绝仁宗以书示张公方平
 公与宋祁公上议曰书词如此是拒契丹而纳元昊
 得新附之小羌而失久和之强敌也封册元昊而契
 丹之使再至能终不听乎若不听则契丹之怨必自
 是始若听而绝之则中国无复信义永断招怀之理
 矣是一举而失二敌也当赐元昊诏曰朝廷纳卿诚
卷一 第 17b 页 WYG0875-0212d.png
 款本缘契丹之请今闻卿招诱契丹边户失甥舅之
 欢契丹遣使为言卿宜审处其事但嫌隙朝除则封
 册莫行矣如此则西北为两得时人服其精识
陈忠肃公智明虑远事无大小必原始要终验如符契
 方赴召命至阙闻有中旨令三省缴进前后臣僚章
 疏之降出者公谓宰属谢圣藻曰此必有奸人图盖
 已愆而为此谋者若尽进入则异时是非变乱省官
 何以自明因举蔡京上疏请灭刘挚等家族又妄言
卷一 第 18a 页 WYG0875-0213a.png
 携剑入内欲斩王圭等数事谢惊悚即白时宰录副
 本于省中其后京党欺诬盖抹之说不能尽行由有
 此迹不可泯也
徽宗初政欲革绍兴之弊以靖国于是大开言路众议
 皆以瑶华复位司马温公等叙官为所当先忠肃公
 时在谏省独以为幽废母后追贬故相彼皆立名以
 行非细故也今欲正复当先辩明诬罔昭雪非辜诛
 责造意之人然后发为诏令以礼行之庶几可无后
卷一 第 18b 页 WYG0875-0213b.png
 患不宜欲速致悔也朝廷以公论久郁且欲快悦人
 情遽施行之至崇宁间蔡京用事悉改建中之政人
 乃服公远虑也
陈忠肃公在通州张无垢入相欲引公以自助时置政
 典局乃自局中奉旨取公所著尊尧集盖将施行所
 论而由史局用公也公料其不能成事辞以修写而
 未发继日承政典局牒文得旨俾州郡催促公乃用
 奏状进表以黄帕封缄缴申政典局乞于御前拆或
卷一 第 19a 页 WYG0875-0213c.png
 谓公当径申局中而通书庙堂乎公曰恨不得直达
 一览岂复可与书耶彼为宰相有所施为于三省公
 行乃置局建官若自私者人将怀疑而生忌正恐尊
 尧至而彼已动摇也远其迹犹恐不免况以书耶继
 而悉如公言张既罢黜公亦有台州之命责词谓公
 私送与张商英意要行用于是众人服公之远虑而
 怪何邓辈敢欺罔上下也(何执中/邓洵武)建中之初公论蔡
 氏弟兄忤旨窜岭表公之南迁不以其罪举天下愤
卷一 第 19b 页 WYG0875-0213d.png
 惜之无敢言者名𨽻党籍馀二十年转徙道途无宁
 岁卒以穷死初京为翰林学士承旨以辞命为职潜
 奸隐慝未形于事虽位通显世之人盖莫知其非也
 公于是时力言京不可用用之必为腹心患宗社安
 危未可知也闻之者往往甚其言以为京之恶不至
 是已而结嬖幸窃国柄矫诬先烈怙宠妄作为宗社
 祸悉如公言于是人始服公为蓍龟也昔王文公安
 石以学行负时望神宗皇帝引参大政士大夫相庆
卷一 第 20a 页 WYG0875-0214a.png
 于朝谓三代之治可以立致吕献可公独以为不然
 抗章论之虽文正温公犹以为大遽欲献可姑缓未
 几多变更祖宗故事以兴利开边为先务诸公虽悉
 力交攻之莫能夺其流毒至于今未殄故温公每谓
 人曰献可之先见余所不及心诚服之余以谓公之
 于京言之于未用之前献可于文公论之于既用之
 后则公之先见于献可有光矣公因朝会见蔡京视
 日久而不瞬尝以语人曰京之精神如此他日必贵
卷一 第 20b 页 WYG0875-0214b.png
 然矜其禀赋敢敌太阳吾恐此人得志必擅私逞欲
 无君自肆矣寻居谏省遂攻其恶京闻公言因所亲
 以自解且致情恳而以甘言啖公公使答之曰杜诗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不得自已也于是攻
 之愈力
窦仪开宝中为翰林学士时赵忠献王专政帝患之欲
 闻其过一日召仪语及普所为多不法且誉仪早负
 才望之意仪盛言普开国勋臣公忠亮直社稷之镇
卷一 第 21a 页 WYG0875-0214c.png
 帝不悦仪归言于诸弟张酒引满语其故曰我必不
 能作宰相然亦不诣朱崖吾门可保矣既而召学士
 卢多逊多逊尝有憾于普不喜其进用遂攻普之短
 果罢相出镇河阳普之罢甚危赖以勋旧脱祸多逊
 遂参知政事作相太平兴国七年普复入相多逊有
 崖州之行是其言之验也
熙宁二年富文忠公自亳州被劾移判汝州过南京张
 文定公留守文忠来见坐久之文忠徐曰人固难知
卷一 第 21b 页 WYG0875-0214d.png
 也文定曰谓王介甫乎亦岂难知也文定曰皇祐间
 方平知贡举或荐介甫有文学宜辟以考校姑从之
 介甫既来凡一院之事皆欲纷更之方平恶其人檄
 以出自此未尝与之语也文忠俛首有愧色盖文忠
 素喜荆公至得位乱天下方知其奸云
熙宁间王文公初拜参知政事神宗方厉精求治一日
 紫宸早朝二府奏事颇久日刻既晏例隔登对官于
 后殿须上更衣复坐以次赞引时吕献可公任御史
卷一 第 22a 页 WYG0875-0215a.png
 中丞将对于崇政而司马温公为翰林学士侍讲迩
 英阁亦将趋资善堂以俟宣召相遇于路并行而温
 公密问曰今日请对欲言何事献可举手曰袖中弹
 文乃新参也温公愕然曰以介甫之文学行义命下
 之日众乃喜于得人奈何论之献可正色曰君实亦
 为此言耶王安石虽有时名上意所向然执偏见不
 通物情轻信难回喜人佞已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
 疏若在侍从犹或可容置诸宰相府则天下必受其
卷一 第 22b 页 WYG0875-0215b.png
 弊矣温公又谕之曰与公素为心交苟有所怀不敢
 不尽今日之论未见有不善之迹似伤忽遽或别有
 章疏愿先进呈姑留是事更加筹虑可乎献可曰上
 新嗣位富于春秋朝夕所与谋议者二三执政而已
 苟非其人将败国事此乃心腹之疾治之惟恐不及
 顾可缓耶语未竟閤门吏抗声追班乃趋而去温公
 退自默坐玉堂终日思之不得其说既而搢绅间寖
 有传其章疏者往往偶语窃议疑其太过未几闻中
卷一 第 23a 页 WYG0875-0215c.png
 书置三司条例司平日文公之门躁进谄䛕之士悉
 辟召为僚属日相与讲议于局中以经纶天下为己
 任始变更祖宗之法专务聚敛造出条目颁于四方
 妄引周官蔽其诛剥之实辅弼大臣抗议不可回台
 谏从官力争不能夺州县监司奉行微忤其意则谴
 黜随之于是百姓骚然矣然后前日之议者始愧仰
 叹服以为不可及而献可终缘此事出知邓州
韩魏公尝云吴文肃公有识方天下盛推王安石以为
卷一 第 23b 页 WYG0875-0215d.png
 必可致太平唯文肃独语所知曰王安石心强性狠
 不可大用其后果如所言
韩魏公自长安入觐朝廷欲留之公阴知时事遂坚请
 相州陛辞日上谓卿去谁可属国者公引元老一二
 人上默然问金陵何如公曰为翰林学士则有馀处
 此地则不可上又不答公退后有问公何以识之公
 曰尝读金陵答杨忱一书窥其心术只为一身不为
 天下以此知非宰相器
卷一 第 24a 页 WYG0875-0216a.png
韩魏公上疏论青苗之害上感悟欲罢其法王文公称
 疾求去会拜司马温公枢密副使公上章力辞至六
 七曰上诚能罢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
 役等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不然终不敢受命上
 遣人谓公枢密兵事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公
 言臣未受命则犹侍从也于事无不可言者文公起
 视事青苗法卒不罢公亦卒不受命则以书喻文公
 三往反开喻切至犹幸文公之听而改也且曰巧言
卷一 第 24b 页 WYG0875-0216b.png
 令色鲜矣仁彼忠信之士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
 后必徐得其力谄䛕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
 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意谓吕惠卿对宾客辄指
 言之曰覆王氏者必惠卿也小人本以利合势倾利
 移何所不至其后六年而惠卿叛文公上书告其罪
 苟可以覆王氏者靡不为也由是天下服公之先知
寇莱公始与丁晋公善尝以丁之才荐于李文靖公屡
 矣而终未用一日寇公语文靖公曰比屡言谓才而
卷一 第 25a 页 WYG0875-0216c.png
 相公终不用岂其才不足用耶抑鄙言不足听耶文
 靖公曰如斯人者才则才矣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
 上乎寇公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文
 靖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晚年与寇权宠相轧
 交互倾夺至有海康之祸始服文靖之识
王文正公常与杨文公评品人物文公曰丁谓久远果
 何如对曰才则才矣语道则未他日在上位使有德
 者助之庶得终吉若独当权必为身累后谓果被流
卷一 第 25b 页 WYG0875-0216d.png
 窜
赵元昊反有诏削夺在身官爵募能生擒元昊若斩首
 者即为节度使仍赐钱万贯吕文靖公时在大名府
 闻之惊曰谋之误矣立削奏曰前代方镇叛命如此
 诰誓则有之矣非所以禦戎狄也万一反有不逊之
 言得无损国体乎朝廷方改之已闻有指斥之词矣
张忠定公讨刘旰兵回有以贼首级求赏者公曰当奔
 突交战之际岂暇获其首耶此必战后剪来知复是
卷一 第 26a 页 WYG0875-0217a.png
 谁殿直段伦曰学士果神明也当时随伦为先锋入
 贼用命者皆中伤被体主帅令付营将理矣公命悉
 舁以来先录其功带首级者次之于是军情以公赏
 罚至当相顾欢跃
王文正公为兖州景灵宫朝修使内臣周怀政同行或
 乘间请见公必俟从者尽至冠带以出见于堂隍周
 乃白事而退后周以事败方知公远虑不涉嫌忌之
 间
卷一 第 26b 页 WYG0875-0217b.png
伊川先生云君子知识为本行次之今有人焉力能行
 之而识不足以知之则有异端者出彼将流宕而不
 知反内不知好恶外不知是非虽有尾生之信曾参
 之孝吾弗贵矣
或问人之处已当以何为先无垢先生曰操守欲正器
 局欲大识见欲远三者有一便可立身兼之者极难
 虽然有识见者自别当以识见为先
   器量
卷一 第 27a 页 WYG0875-0217c.png
向文简公除右仆射麻下日翰学李昌武当对真宗谓
 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今日以命敏中此
 殊命也敏中应甚喜对曰臣不知宣麻亦不知敏中
 何如上曰敏中今日门下贺客必多卿往观之昌武
 往见丞相方谢客门无一人径入见之徐贺曰今日
 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公但唯唯又曰
 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自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
 以至此公复唯唯终不测其意又历陈前世为仆射
卷一 第 27b 页 WYG0875-0217d.png
 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既退
 复使人至庖厨中问今日有无亲戚宾客饮宴者亦
 寂无一人明日对上问昨日见敏中之意何如乃具
 以所见对上笑曰向敏中大耐官职张九成论曰仕
 宦至宰相亦可谓极荣矣文简处之若不足以动其
 心其所养为如何后之学者平时高谈阔论自以为
 富贵莫能动然有得一官而满者有得一荐而满者
 伤哉
卷一 第 28a 页 WYG0875-0218a.png
赵忠献王在中书吕正惠公为参政忠献谓人曰吾尝
 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不形于
 言真台辅之器
王沂公前罢参政日往候故太尉王文正公已疾困辞
 弗得见既而顾其婿范令孙再言曰王君介然他日
 勋业德望甚大顾余不得见之耳且曰王君昨以避
 让会灵使颇咈上意而进退详雅词直气和了无所
 慑且始被进用而能若是仆在政府几二十年每进
卷一 第 28b 页 WYG0875-0218b.png
 对忤意即䠞蹜不能自容以是知其伟度矣
中书有事关送密院事碍诏格寇莱公在枢府将以闻
 上以责王旦旦拜谢引咎堂吏皆遭责罚不踰月密
 院有事送中书亦违旧诏堂吏得之欣然呈公公曰
 却送与密院吏出白寇公寇公大惭翌日见公曰同
 年甚得许大度量公不答又龟山语录云昔王文正
 公在中书寇莱公在密院中书偶倒用印寇公须勾
 吏人行遣他日密院亦倒用了印中书吏人呈覆亦
卷一 第 29a 页 WYG0875-0218c.png
 欲行遣文正问吏人汝等且道密院当初行遣倒用
 者是否曰不是文正曰既是不是不可学他不是更
 不问
王太尉荐寇莱公为相寇公数短太尉于上前而太尉
 专称其长上一日谓太尉曰卿虽称其美彼谈卿恶
 太尉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
 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上由是
 益贤太尉
卷一 第 29b 页 WYG0875-0218d.png
真宗出喜雨诗示二府王文正公袖归谕同列曰上诗
 有一字误写莫进入改却王钦若曰此亦无害钦若
 退密奏之翌日上恕谓公曰昨日诗有误字何不奏
 来公再拜谢曰臣昨日得诗未暇再阅有失奏陈不
 胜惶惧诸公皆再拜独枢密马知节不拜具以实奏
 又曰王旦略不辩真宰相器也上顾公笑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
 得表里无纤瑕可指亦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
卷一 第 30a 页 WYG0875-0219a.png
 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其上
 一日召漕使且将用之酌酒劝坐客俄为一吏误触
 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公神色不
 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时数俄顾吏曰
 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皆叹服公宽厚不已
韩魏公帅定武时夜作书令一侍兵持烛于旁侍兵他
 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麾之而作书如故少顷回顾
 则已易其人矣公恐主吏鞭之亟呼视之曰勿易渠
卷一 第 30b 页 WYG0875-0219b.png
 今已解持烛矣军中感服
韩魏公器量宏博无所不容自在馆阁已有重望于天
 下与同馆王拱辰御史叶定基同发解开封府举人
 拱辰定基时有喧争公安坐幕中阅试卷如不闻拱
 辰忿不助己诣公室谓公曰此中习宰相器度耶公
 和颜谢之公为陜西招讨时师鲁与英公不相得师
 鲁于公处即论英公事英公于公处亦论师鲁公皆
 纳之不形于言遂无事
卷一 第 31a 页 WYG0875-0219c.png
元城先生曰韩魏公文潞公俱尝镇北门方魏公时朝
 城令决一守把兵士方二下辄悖骂不已令以解府
 魏公使前问云汝骂长官信否曰当时乘忿实有之
 公曰汝为禁兵既差在彼便有阶级安可如此即于
 解状判领赴市曹处斩从容平和略不变色众但见
 其投笔方知有异至潞公时复有外镇解一卒如前
 者潞公震怒问之兵对如实亦判处斩而掷笔以此
 见二公之量不同如魏公则彼自犯法吾何怒之有
卷一 第 31b 页 WYG0875-0219d.png
 不惟学术之妙亦天资之过人尔
欧阳永叔在政府时每有人不中理者辄峻折之故人
 多怨韩魏公则不然从容谕之以不可之理而已未
 尝峻折之也
韩魏公谓小人不可求远三家村中亦有一家当求处
 之之理知其为小人以小人处之更不可校如校之
 则自小矣人有非毁但当反已是不是巳是则是在
 我而罪在彼乌用计其如何
卷一 第 32a 页 WYG0875-0220a.png
韩魏公惟务容小人善恶黑白不大分故小人少忌之
 范富欧尹常欲分君子小人故小人忌怨日至朋党
 亦起方诸公斥逐独公安焉后扶持诸公复起皆公
 力也
凡人语及其所不平则气必动色必变辞必厉惟韩魏
 公不然更说小人忘恩背义欲倾己处辞和气平如
 道寻常事
或问伊川量可学否曰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曰
卷一 第 32b 页 WYG0875-0220b.png
 如韩魏公可学否曰魏公是间气
王沂公再莅大名代陈尧咨既视事府署毁圯者即旧
 而葺之无所改作什器之损失者完补之如数政有
 不便委曲弥缝悉掩其非及移守洛帅陈复为代睹
 之叹曰王公宜其为宰相我之量弗及已盖陈以昔
 时之嫌意谓公必反其政发其隐也
吕文穆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
 内指之曰是子亦参政耶文穆佯为不闻而过之其
卷一 第 33a 页 WYG0875-0220c.png
 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文穆遽止之罢朝同列犹
 不能平悔不穷问文穆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
 能忘固不如不知也时皆服其雅量
傅献简公言李文靖公秉钧日有狂生叩马献书历诋
 其短李逊谢曰俟归家当得详览狂生遂发讪怒随
 公马后肆言曰居大位不能康济天下又不能引退
 久妨贤路宁不愧于心乎公但于马上踧踖再三曰
 屡求退以主上未赐允终无忤也
卷一 第 33b 页 WYG0875-0220d.png
吕正献公平生未尝较曲直闻谤未尝辨也少时书于
 座右曰不善加已直为受之盖其初自惩艾如此
或问吕荥阳公为小人所詈辱当何以处之公曰上焉
 者知人与己为一何者为詈何者为辱自然无忿怒
 心也下焉者且自思曰我是何等人彼为何等人若
 是答他却与此人等也如此自处忿心亦自消矣
王化基为人宽厚尝知某州与僚属同坐有卒过庭下
 为化基而不及幕职幕职怒退召其卒笞之化基
卷一 第 34a 页 WYG0875-0221a.png
 闻之笑曰我不知其欲得一如此之重也向或知
 之化基无用此当以与之人皆服其雅量
王武恭公善抚士状貌雄伟动人虽里儿巷妇外至夷
 狄皆知其名氏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乃
 罢枢密出镇又贬官至随州士皆为之惧公举止言
 色如平时惟不接宾客而已久之道辅卒客谓公曰
 此害公者也公愀然曰孔公以职言事岂害我者可
 惜朝廷亡一直臣于是言者终身以为愧而士大夫
卷一 第 34b 页 WYG0875-0221b.png
 服公为有量
程氏遗书子言范公尧夫之宽大也昔余过成都公时
 摄帅有言公于朝者朝廷遣中使降香峨眉实察之
 也公一日访予款语予问曰闻中使在此公何暇也
 公曰不尔则拘束已而中使果怒以鞭伤傅言者耳
 属官喜谓公曰只此一事足以塞其谤请闻于朝公
 既不折言者之为非又不奏中使之过也其有量如
 此
卷一 第 35a 页 WYG0875-0221c.png
李翰林其父文正公秉政时避嫌远势出入仆马与寒
 士无辨一日中路逢文正公前驺不知其为公子遽
 呵辱之是后每见斯人必自隐蔽恐其知而自愧也
(阙/)
 王博文大器重之曰此人要路在前而治民如此真
 宰相器也
王沂公状元及第还青州故郡府帅闻其归乃命父老
 娼乐迎于近郊公乃易服乘小骑由他门入先谒守
卷一 第 35b 页 WYG0875-0221d.png
 守惊曰闻公来已遣人奉迎门司未报君至何为抵
 此公曰不才幸忝科第岂敢烦太守父老致迓是重
 其过也故变姓名诳迎者与门司而来谒守叹曰君
 真所谓状元矣以远大期之
傅献简公历台谏迁三司盐铁副使出知江宁坐事落
 职夺官监卫州黎阳仓草场郡掾行县公同邑官出
 迎拜谒甚恭郡守檄邑官代公治出纳公不可曰居
 其官不可以旷职虽祁寒隆暑必躬坐场中治事不
卷一 第 36a 页 WYG0875-0222a.png
 少懈
丞相庞公初登第为郡掾会郡守性褊急好责人小礼
 尝令掾属罗拜庭下而已坐受之众皆忿耻詈骂公
 独处之自若公曾以疾在告月馀方出例当庭参偶
 是日大雨守命张伞布茅于庭下使公参拜公拜起
 唯谨此亦公远到之量也
傅献简公(阙/) 守侵用公使钱公寝(阙/)     而
 公罢后守反以文移公当偿千缗公竭赀且假贷偿
卷一 第 36b 页 WYG0875-0222b.png
 之久之钩考得实公盖未尝侵用也公卒不辩其容
 物不校如此
彭公李长始就举时贫无馀赀惟持金钏数只栖于旅
 舍同举者过之众请出钏为玩客有坠其一于袖间
 公视之不言众莫知也皆惊求之公曰数止此非有
 失也将去袖钏者揖而举手钏坠于地众服公之量
程氏遗书云人有斗筲之量者有钟鼎之量者有江河
 之量者有天地之量者斗筲之量者固不足算若钟
卷一 第 37a 页 WYG0875-0222c.png
 鼎江河者亦已大矣然满则溢也唯天地之量者无
 得而损益苟非圣人孰能当之圣人者天地之量也
 圣人之量道也常人之量天资也天资有量者须有
 限大抵六尺之躯力量只如此虽欲不满不可得且
 如人有得一荐而满者有得一官而满者有改京官
 而满者有入两府而满者满虽有先后然卒不免譬
 如盛器物初满时尚可以蔽护更满则必出此天资
 之量非知道者也昔王随甚有器量仁庙赐飞白书
卷一 第 37b 页 WYG0875-0222d.png
 曰王随德行李淑文章当时以德行称名望甚重及
 为相有一人求作三路转运使王薄之出鄙言当时
 人皆惊怪到这里位高后便动了人之量只如此古
 人亦有如此者多如邓艾位三公年七十处得甚好
 及因下蜀有功便动了言姜维云云谢安闻谢玄破
 苻坚对客围棋报至不喜及归折屐齿终强不得也
 更如大醉后益恭谨者只益恭谨便是动了虽与放
 肆者不同其为酒所动一也又如贵公子位益高益
卷一 第 38a 页 WYG0875-0223a.png
 卑谦只卑谦便是动了虽与骄傲者不同其为位所
 动一也然惟知道者量自然宏大不勉强而成今人
 有所见卑下者无他亦其识量不足也
 
 
 
 
 
卷一 第 38b 页 WYG0875-0223b.png
 
 
 
 
 
 
 
 自警编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