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0875-016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仕学规范卷三十四    宋 张镃 撰
  作文
晁以道言近见东坡说凡人作文字须是笔头上挽得
 数万觔起可以言文字也余曰岂非兴来笔力千钧
 重乎(出王归叟/诗文发源)
古语云大匠不示人以璞盖恐人见其斧凿痕迹也黄
 鲁直于相国寺得宋子京唐史藁一册归而熟观之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0875-0169d.png
 自是文章日进此无他见其窜易句字与初造意时
 不同而识其用意处也读欧公文疑其自肺腑流出
 而无斲削工夫及见其草逮其成篇与始落笔十不
 存五六者乃知为文不可容易班固云急趋无善步
 良有以也(出曲洧/旧闻)
李格非善论文章尝曰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
 陶渊明归去来词李令伯乞养亲表皆沛然如肺肝
 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是数君子在后汉之末两晋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0875-0170a.png
 之间初未尝欲以文章名世而其词意超迈如此是
 知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
王文公居钟山有客自黄州来公曰东坡近日有何作
 对曰东坡宿于临皋亭醉梦中而起作实相藏记千
 馀言才点定一两字而已有墨本适留舟中公遣健
 步往取而至时月出东方林影在地公展读于风檐
 喜见须眉曰子瞻人中龙也然有一字未稳客请愿
 闻之公曰日胜日负不若日胜日贫耳东坡闻之抚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0875-0170b.png
 掌大笑以公为知言(并出冷/斋夜话)
欧阳文忠公每为文既成必自窜易至有不留本初一
 字者其为文章则书而傅之屋壁出入观省之至于
 尺牍单简亦必立藁其精审如此每一篇出士大夫
 皆传写讽诵唯睹其浑然天成莫究斧凿之迹也
杨文公凡为文章所用故事常令子侄诸生检讨出处
 每段用小片纸录之文既成则缀粘所录而蓄之时
 人谓之衲被焉(并出吕氏/家塾记)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0875-0170c.png
周恭叔谢范内翰书云昔之君子无意于为文盖尝养
 其文之所自出者不使好恶忧患忿懥恐惧一动于
 中故其心正则气全愚谓六经之文圣贤之事业皆
 由此其选也(出恭叔/文集)
王侍郎刚中语云文字使人击节赏叹未如使人肃然
 生敬
张茂先称左思三都赋使读之者尽而有馀久而更新
 此最是作文字好处未知左思果能尔耶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0875-0170d.png
林文节公子中言读孟子而悟文章法尝云以釜甑㸑
 以铁耕乎他人书此不知当几百言也黄端冕缨云
 轻暖不足于体欤亦不减此
古人因意生文故自然文彩照映今人直凿空造作之
 语尔虽华丽不足贵也
读人文字便欲篇篇出人意表自下笔则每自恕是大
 惑也正当反此乃佳
章叔度宪云每下一字俗间言语无一字无来处此陈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0875-0171a.png
 无已黄鲁直作诗法也
下字有倒用语格力胜者如吉日兮辰良必我行也为
 汉患者
凡为文章皆须凡例先定如张安道作苏明允墓表或
 曰苏君或曰先生或曰明允言欧阳永叔或名或字
 皆凡例不先定致轻重不等(已上出步/里客谈)
古人学问必有师友渊源汉杨恽一书迥出当时流辈
 则司马迁外甥故也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0875-0171b.png
老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如赵清
 献碑世间称治人者曰宽立朝者曰直盖已大矣则
 进于二者又有说焉故曰其于治郡不专于宽时出
 猛政严而不残其在朝廷不专于直为国爱人掩其
 疵疾如吾家蜀公坚卧不起人知其高而不称其用
 则为碑铭曰世皆谓公贵身贱名孰知其功圣人之
 清然后知其有功于世也又曰君实之用出而时施
 如彼水火宁除渴饥公虽不用亦相其行如彼山川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0875-0171c.png
 出云相望然后知其相为表里废一不可也此皆非
 世人所能到者平日得意处多如此其源盖出于庄
 子故其论刘伶庄子阮千里阎立本皆于世人意外
 别出眼目其平日取舍文章亦多以此为法(并出潜/溪诗眼)
予近作示客云刺美风化缓而不迫谓之风采摭事物
 摛华布体谓之赋推明政治庄语得失谓之雅形容
 盛德扬励休功谓之颂幽忧愤悱寓之比兴谓之骚
 感触事物托于文章谓之辞程事较功考实定名谓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0875-0171d.png
 之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猗迂抑扬永言谓
 之歌非鼓非钟徒歌谓之谣步骤驰骋斐然成章谓
 之行品秩先后叙而推之谓之引声音杂比高下短
 长谓之曲吁嗟慨歌悲忧深思谓之吟吟咏情性总
 合而言志谓之诗苏李而上高简古澹谓之古沈宋
 而下法律精切谓之律此诗之众体也帝王之言出
 法度以制人者谓之制丝纶之语若日月之垂照者
 谓之诏制与诏同诏亦制也道其常而作彝宪者谓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0875-0172a.png
 之典陈其谋而成嘉猷者谓之谟顺其理而迪之者
 谓之训属其人而告之者谓之诰即师众而申之者
 谓之誓因官使而命之者谓之命出于上者谓之教
 行于下者谓之令时而戒之者敕也言而喻之者宣
 也咨而扬之者赞也登而崇之者册也言其伦而析
 之者论也度其宜而揆之者议也别嫌疑而明之者
 辨也正是非而著之者说也记者记其事也纪者纪
 其实也书者缵而述焉者也策者条而对焉者也传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0875-0172b.png
 者传而信之也序者绪而陈之也碑者披列事功而
 载之金石也碣者揭示操行而谨其终始也檄者激
 发人心而喻之祸福也移者自近移远使之周知也
 表者布臣子之心致君父之前也笺者修储后之问
 伸宫阃之仪也简者质言之而略也启者文言之而
 详也状者言之公上也牒者用之于官府也捷书不
 缄插羽而传之者露布也尺牍无封指事而陈之者
 劄子也青黄黼黻经纬以相成者总谓之文也此文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0875-0172c.png
 之异名客有问古今体制之不一者劳于应答乃著
 之篇以示焉(出珊瑚/钩诗话)
士大夫作小说杂说所闻见以为游戏而或者暴人之
 短私为喜怒此何理哉世传碧云騢一卷为梅圣俞
 作历诋庆历以来公卿隐过虽范文正公亦不免议
 者遂谓圣俞游诸公间官竟不达怼而为此以报之
 君子成人之美正使万有一不至为贤者讳况未必
 有实圣俞贤者岂至是哉后闻乃襄阳魏泰所为托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0875-0172d.png
 之圣俞也岂特累诸公又将以诬圣俞欧阳文忠公
 归田来自言以唐李肇为法而少异者不记人之过
 恶君子之用心当如此也(出石林/避暑录)
孙元忠朴学士尝问欧阳公为文之法公云于吾侄岂
 有惜只是要熟耳变化姿态皆从熟处出也
吕居仁云老苏尝自言升里转斗里量因闻此遂悟文
 章妙处文章纡馀委曲说尽事理惟欧阳公为得之
 至曾子固加之字字有法度无遗恨矣文章有本末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0875-0173a.png
 首尾元无一言乱说观少游五十策可见
又曰孟子或问百里奚自鬻于秦一章与韩退之论思
 元宾而不见见元宾之所与者犹吾元宾也又曾子
 固答李沿书最见抑扬反覆处如此等类宜皆详读
欧阳公谓退之为樊宗师墓志便似樊文其始出于司
 马子长为长卿传如其文惟其过之故兼之也
居仁云文章须要说尽事情如韩非诸书大略可见至
 于一唱三叹有遗音者则非有所养不能也如论语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0875-0173b.png
 礼记文字简淡不厌似非左氏所可及也列子气平
 文缓亦非庄子步骤所能到也东坡晚年叙事文字
 多法柳子厚而豪迈之气非柳所能及也
张文潜云诗三百篇虽云妇人女子小夫贱𨽻所为要
 之非深于文章者不能作如七月在野至入我床下
 于七月以下(阙/)皆不道破直至十月方言蟋蟀非深
 于文章者能为之邪(已上出吕/氏童蒙训)
 仕学规范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