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872-014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砚山斋杂记卷二
             北平孙承泽编
  书纪
学书不可漫为散笔必于古人书中择百馀字成片段
者并其行间布置而学之庶血脉起伏有一种天行之
趣久之自书卷轴文字不必界画算量信手挥之亦成
准度所谓目权铢两者也
卷二 第 1b 页 WYG0872-0142d.png
学书妙在神摹神摹之法将古人真迹置案间起行绕
案反覆远近不一观之必已得其挥运用意处若旁立
而视其下笔者然后以锐师追之即未授首亦直薄城
下矣
摹法书即楮札长短亦须经意求与原者不差分毫方
易于追步此无他法一似欲作伪迹欺人者则无不肖

近时有善作伪书欺人者亦多有优孟伎俩及其拨置
卷二 第 2a 页 WYG0872-0143a.png
古人自运依然伧父面目此固由其胸次猥琐不能吸
摄古人妙处亦是用意规拟时止求践成迹不能神而
化之消归自己故也
古人作一段书必别立一种意态若黄庭之玄淡简远
乐毅之英采沈鸷兰亭之俛仰尽态洛神之飘飖凝伫
各自标新拔异前手后手亦不相师此是何等境界断
断乎不在笔墨间得者可不于自己灵明上大加淬治

卷二 第 2b 页 WYG0872-0143b.png
吾辈学书正如壮儿学手搏岂是不能握拳筑脊直
是要学其势耳得势则跳跃颠扑动能制人死命令旁
观者见其雄逸震荡以为天地且入其低昂簸弄中奇
态溢出矣
唐人书法俱从右军禊帖中各自䌷绎而成如伯施得
其朗润信本得其缜密登善得其婉逸公权得其雄迈
泰和得其超卓陆柬之赵模则又全体脱出而乏其神
骏其不践迹而天成者颜平原杨景度二人耳
卷二 第 3a 页 WYG0872-0143c.png
精墨乃松液所成又经化鍊轻升滓浊尽去渍以清泉
磨以莹石如膏如露濡毫之馀间用吮吸灵奇之气透
入窍穴久久自然变易骨节澄鍊神明谓之墨仙非虚
语也世谓耽书画者必寿此理也耶
梁武帝学佛精儿陶弘景神仙宗伯唐太宗英武真君
李煜荒淫孱主而皆笃意书法咸有深嗜卓诣盖由书
道中备有真寂玄旷与夫雄姿绰态可摄种种根性令
其醉心耳
卷二 第 3b 页 WYG0872-0143d.png
米南宫书大小天马赋有掣衔顿辔不受羁络之气山
谷注李伯时所写天闲六马赞矜栗耸峙如就驾銮舆
排仗阊阖蓄千里远迈之意而不敢逞若坡翁作马劵
与李方叔则高朗卓荦宛然龙騋步骤延颈颙目以顾
草泽之群三公笔墨变化往往随事注精以展其妙如

林君复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馀筒云其中精妙者二
三用之如百胜之师横行楮墨间所向无不如意林书
卷二 第 4a 页 WYG0872-0144a.png
清瘦洒落有雪鹤松猿之韵想见葛生所擅当以圆劲
不滞为勋耳
李阳冰忘归台铭篆笔细瘦缘当时用活石镌刻岁久
渐生刻处几合石刻而复生天下自有此一种物亦息
壤之类也
费补之论书贵有节气画贵有风味画之风味易知书
何以见有节气盖谓会古融今灵爽独运处自备一种
劲秀不唯不逐时尚兼亦不随古人脚根转耳
卷二 第 4b 页 WYG0872-0144b.png
东坡先生用李廷圭以下至潘谷十三家墨书杜诗十
三篇仍各于其下笺名以玩之相与品墨之次第坡公
鉴墨极精又手书杜作此卷真墨宝也竟不知落何处

乐毅论王著所书李白狂草葛叔忱所书绝交书李怀
琳所书大字兰亭叙徐铉所书
江邻几云永叔书法笔最弱浓磨墨以借其力故知用
墨浓淡燥润得笔者无不如意
卷二 第 5a 页 WYG0872-0144c.png
右军英毅卓荦细玩则恬和典雅溢出所谓金玉其相
也献之非不俊迈然芒采四射如八宝中水晶矣
米南宫创意为云山简古苍老真有落墨成象之趣敷
文即小涉经营其神浑身入水墨中一一运出令人得
坐而索其蹊径也即苏明允文字沈雄简劲如负嵎之
虎威震毛族子瞻兄弟乃若起而搏掷矣然则此数公
即艺事亦居然父子也
沈存中云唐太宗力购羲之真迹唯乐毅论乃右军亲
卷二 第 5b 页 WYG0872-0144d.png
笔于石而镌之以为家法者昭陵之殉亦以其石便于
甃耳后温韬盗发其石已碎用铁束之皇祐中高绅学
士之子安世为钱塘主簿存中就其家见之末后独一
海字
世又以为兰亭入昭陵正坐此帖之误兰亭开皇中已
为秘宝江都随行久付烈焰萧翼计赚之说传奇幻语
乌足深信也
存中云三馆楷书非不精不丽求其好处到死无一笔
卷二 第 6a 页 WYG0872-0145a.png
世所传乐毅论正是三馆楷书耳
欧阳文忠公题官奴帖以为皆魏晋人施于家人朋友
逸气馀兴初非用意自然可喜后人乃弃百事而以学
书为事终老穷年疲敝精神而不以为苦是其可叹然
钟繇呕心裂被张芝临池池水尽墨曷常不专精笃志
唯其专笃故偶然挥运自成神妙耳文忠此言似无真

祝枝山刻陈少阳书草于镇江郡庠其书言三事一留
卷二 第 6b 页 WYG0872-0145b.png
李文定而黜汪黄一乞下罪已之诏亟罪不进兵之将
一请勿幸金陵此书上即日被祻而所刻乃其藁草也
山谷擘窠书学瘗鹤铭瘦劲清栗真出铁石手腕其行
押书亦有透绢处沈鸷痛快墨汁透入绢背即衬纸亦
可装潢作玩也
乐毅论小中有楷黄庭经楷中有小东方朔画赞五分
中有方丈洛神赋方丈在五分中曹娥碑五分字四分
画力命表三分画五分字
卷二 第 7a 页 WYG0872-0145c.png
唐太平公主淫纵无检知爱乐毅论妙迹则天以织袋
贮置箱中授之后为咸阳老妪窃出竟付灶火
唐翰林拓书人刘秦妺善临写右军兰亭及西安帖张
天骏有厮养婢善书观者啧啧嗟赏
凡作小楷不可寻常须有法象黄庭经肩有力而腰脚
随风洛神赋头足用力而胸腹慊然天仙水仙宛然可
见乐毅论劲正而遒敛东方朔赞和易而逍遥以写二
贤之情性力命表柳叶溶曳于微风象微臣之遇宠曹
卷二 第 7b 页 WYG0872-0145d.png
娥碑花蕊飘流于骇浪似幼女之捐躯巧画不能摹雄
文不能写而形容分明可见于翰墨之间此天地之融
精鬼神之干妙所以数帖神护持传宝百世也
唐文皇令群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遂以草名
为花押韦陟有五朵云之目宋施结喜收古人押字类
而成书魏晋名迹梁搜藏皆令朱异怀充沈炽文徐僧
权满赛押缝唐及北宋人往往以押名通书问虽上表
章犹或用之近世始施押字于公移以防诈伪而不敢
卷二 第 8a 页 WYG0872-0146a.png
复施于所尊矣余购得蔡君谟手简实用押名见者疑
骇因而落价亦可笑也
王右军书陆机文赋褚河南亦临之孙虔礼书扬雄蜀
都赋俱有石刻今不甚行
汉宦者李巡请于灵帝令蔡邕考定石经书刻于鸿都
门古阉宦好学乃过士大夫如此余闻宋光尧手书十
三经刻石今虽残缺尚在杭州府学大成殿两庑士流
未有过而问者经术日衰可叹也
卷二 第 8b 页 WYG0872-0146b.png
米元章论书于道君前曰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
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何如对曰臣书刷字世皆不
解其何语余为铨注曰勒字颜法也排字欧法也描字
虞永法也画字徐季海法也刷字本出飞白运帚之义
意信肘而不信腕信指而不信笔信笔而不信墨挥霍
迅疾中含枯润有天成之妙右军法也隐然凌轹诸老
自占一头地
宗忠简公留守汴京当金人蹂𨈆之馀百务拮据岂有
卷二 第 9a 页 WYG0872-0146c.png
意营不急者一日于艮岳遗址得定武禊帖石刻即遣
力辇至行在中途为斡里雅布邀截以去后金昌宗以为
秘玩盖右军秀杰之笔照曜天地不惟蛮貊通知宝爱
即勋名忠耿之老亦不容屑越于颠沛时也
宣城陈氏世传王右军求笔帖至唐柳公权与求笔先
与二管戒其子曰柳学士如能用当留此不尔退还以
常笔与之柳果不能用易常者盖前二者唯右军能挥
运耳余见柳书大小真迹皆极雄劲尚未能执笔岂能
卷二 第 9b 页 WYG0872-0146d.png
遽窥山阴堂奥哉书道之不易如此
孙过庭书可谓变动之极矣昔人犹以千字一律如风
偃草短之何也
唐石经多妄加改窜明皇尤喜穿凿既乱大学次序又
删去颜渊问仁五句孝经删闺门一章洪范改颇陂二
字其注老子吾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毋乃自诧云本
无求于二字实朕所加其敢于妄作如此
元大德间钱塘钱国衡刻十种兰亭笔法咸有异趣南
卷二 第 10a 页 WYG0872-0147a.png
宋内府五十馀种与韩氏群玉堂贾氏悦生堂本尔时
犹有存者故国衡得选其萃耳
徐州伎人马盼学东坡书能得其彷佛坡书黄楼记碑
其中山川烟云字皆盼笔坡笑许之遂劖石不复易
汉河南杜子春年且九十能通周官之义郑众贾逵往
受业焉林孝存以为不验之书作十论七难以排之何
休亦以为阴谋之书康成独知为圣法故能答其难且
序世祖以来通人达士皆有训诂周官之不废杜氏力
卷二 第 10b 页 WYG0872-0147b.png

蜀王楷书藏书数千卷一一皆出亲札每趋朝于白藤
担子中写书书法尤谨
孟蜀时毋昭裔少寒微与人借文选不得愤曰吾他日
贵当镂板行之
郑康成博学绕舍生书带草孙知微画大慈寺壁流彩
所至一院尽生草如锦罽界毬刬去复生谁谓才人笔
端为细事耶
卷二 第 11a 页 WYG0872-0147c.png
写字之义不徒执笔挥运而已盖有传写摸写倾写三
义秦始皇三十六年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作之咸阳
勾践破吴范蠡遁去以黄金写少伯之形而奉之礼器
之溉者不写
古今妇人书惟渤海高氏稍存格度其他即婉弱不胜
虽以管仲姬日与魏公薰炙亦不免此李汉老曾咏女
子写字句云云情散乱未成篇花骨倾欹终带软亦实
语也偶阅秦淮诸姬与徐范素君宛若各书题此
卷二 第 11b 页 WYG0872-0147d.png
永乐中令翰林习书人朱铨金书金刚经洪熙潜邸令
江浚金泥写佛经成弘间尤盛今鬻古者炫饰之悉归
赵魏公矣
书家得一好笔如壮士拾一宝刀得一良墨如统军者
受千艘之饷得数行古迹如行师佩玄女兵符
赵松雪得米颠壮怀赋阙数行取刻本临书以补其阙
凡易五七次终不如意因叹曰今不逮古多矣苏沧浪
补书怀素自叙前六行细玩亦终似有拟议未混合处
卷二 第 12a 页 WYG0872-0148a.png
元钱塘人李和鬻碑刻为业有印记曰李和鉴定石刻
印人或持赝本求印毅然不可彼以贩鬻糊口者犹能
恪守如是若今日收藏士大夫家炽然作伪以相炫独
何心哉
黄庭坚书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刻石眉州想见其句
法雄沈书腕历落之妙恨不得摹取一纸为朝夕之玩
黔州有嘉禾堂黄鲁直书壁十五字犹在云涪翁晚策
杖至此观江涨雨馀天欲凉
卷二 第 12b 页 WYG0872-0148b.png
今世所传石经乃伪蜀相毋昭裔捐俸令张德钊依唐
太和本写宋元祐中白元均补公羊榖梁二传宣和间
席升献又刻孟轲书范成大又云孝经论语尔雅广政
甲辰张德钊书周易辛卯岁杨钧孙逢吉书尚书周德
正书周礼孙朋吉书毛诗礼记仪礼张绍文书左氏传
不知何人书皆蜀士笔也今人见其楷法类虞褚疑为
唐人未之考耳
黄鲁直云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蚋
卷二 第 13a 页 WYG0872-0148c.png
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
则已亦不计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譬如木人舞中节
拍人叹其工舞罢又萧然矣
宋严羽卿论诗姜尧章论书皆精刻深至具有卓见及
所自运顾远出诸名家后大抵议论与实诣确然两事
议论者识也实诣者力也力旺者能蔑识识到者又能
消力语云识法者惧每多拘缩天趣不得泛溢也观白
石书咏沧浪诗自当得之
卷二 第 13b 页 WYG0872-0148d.png
汉魏以来图书奇迹梁元帝裒集极多江陵之亡尽付
烈焰陈隋稍稍搜聚至炀帝益富立二台禁中一藏古
物一藏法书名绘江都之游连舻自随宇文变起仓卒
亦踵梁辙与宝玉俱焚唐文皇笃意翰墨购访日盛秘
府所缄固充牣也武后专制宠臣张易之奏请装治因
令善工密为摹肖窃其真者自藏于家易之被诛薛稷
取去稷败为惠文太子隆范得之而终焚于火宋淳化
所刻不知经几番脱堑矣善学者不可出手眼神而
卷二 第 14a 页 WYG0872-0149a.png
明之以索古人于象外乎
蔡卞日临兰亭一过东坡闻之曰从是證入岂能超胜
盖随人脚跟转终无自展步分也
唐人临兰亭各自出一种意度右军平日自书又每种
剐出一意度非有意求异以八法精熟融烂胸中随地
出之如水波云叶初无定质可泥耳
唐人崇事法书其治书有四种曰临曰摹曰拓响曰硬
黄临者置纸法书之傍睥睨纤浓点画而仿为之摹者
卷二 第 14b 页 WYG0872-0149b.png
笼纸法书之上映照而笔取之响拓者坐暗室中穴牖
如盎大悬纸与法书映而取之欲其透射毕见以法书
故缣色沈暗非此不澈也硬黄者嫌纸性终带暗涩置
之热熨斗上以黄蜡涂匀纸虽稍硬而莹彻透明如世
所为鱼枕明角之类以蒙物无不纤毫毕见者大都施
之魏晋钟索右军诸迹以其年久本暗又所宗师故极
意取之也临书如双鹄并翔各极其致不必为步骤之
拘非于书有深诣者不能也以故属之虞褚诸公以下
卷二 第 15a 页 WYG0872-0149c.png
三者则赵模冯承素辈职耳
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辨驳古今法书最为精刻乃其辨
黄庭经一节实欠详审伯思曰黄庭经帖为逸少书仆
考之非也按陶隐居真诰翼真检云晋哀帝兴宁二年
南岳魏夫人所授惟有黄庭经一篇得存盖此经也逸
少以穆帝升平五年卒后二年为兴宁二年此经始降
逸少安得预书之又按梁虞和论书表云山阴坛酿村
养鹅道士谓羲之曰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已具无
卷二 第 15b 页 WYG0872-0149d.png
人能书府君能自屈书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为停半
日写毕携鹅去晋书本传亦著是说然隐居与梁武启
又云逸少有名之迹不过数首黄庭劝进乐毅等不审
犹有存否盖此启在著真诰前未之考耳而李太白乃
有黄庭换白鹅之句相习之谬也伯思自以为至当矣
不知右军写道德经换鹅又写黄庭经换鹅自是两番
事而太白诗亦两见一云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
阴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
卷二 第 16a 页 WYG0872-0150a.png
笼鹅去何曾别主人一云镜湖清水漾晴波狂客归舟
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实互用之
也考道藏黄庭有数种有内景黄庭有外景黄庭又有
黄庭遁甲缘身经黄庭玉轴经魏夫人所出乃内景一
种系杨真人羲写其外景经老君所作先出行世右军
所书两不相溷也张怀瓘书断张彦远法书要录并载
右军书黄庭六十行褚遂良右军书目黄庭经书与山
阴道士其时真迹自在又武平一徐氏法书记亲在禁
卷二 第 16b 页 WYG0872-0150b.png
中见武后曝书太宗所遗者六十馀函有黄庭何所复
疑哉他人无误正伯思自误耳
北齐淮南经略使辛术于广陵获得传国玺送于邺文
宣以玺告于太庙此玺即秦所制方四寸上纽交盘龙
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二汉相传又历魏晋晋怀帝
败没于刘聪聪败没于石氏石氏败晋穆帝永和中濮
阳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护何融送于建业历宋齐梁
梁败侯景得之景败侍中赵思贤以玺授景南兖州刺
卷二 第 17a 页 WYG0872-0150c.png
史郭元建送于术故术以进焉术少爱文史晚更勤学
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及定淮南凡诸赀物一毫无犯唯
大收典籍多是宋齐梁时佳本鸠集万馀卷并顾陆之
徒名画二王以下法书数亦不少
杭州邵皇亲坟吴越时法因寺基也后山壁上有司马
温公篆家人卦遒劲可观
赵文敏善用笔所使笔有宛转如意者辄剖之取其精
毫别贮之凡萃三管之精令工总縳一管则真草巨细
卷二 第 17b 页 WYG0872-0150d.png
投之无不可终岁任之无敝矣故公书点画如碾玉锤
金无纤毫遗憾也
写数字必须萧散神情吸取清和之气在于笔端令挥
则景风洒则甘雨引则飞泉直下郁则怒松盘纠乍疾
乍徐忽舒忽卷按之无一笔不出古人统之亹亹自行
胸臆斯为翰墨林中有少分相应处也
荀舆能书尝写狸骨治劳方右军临之至今谓之狸首

卷二 第 18a 页 WYG0872-0151a.png
王平南廙右军之叔也善书画尝言吾诸事不足法惟
书画可法后晋明帝师其画王右军学其书
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拓一千字不重
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周兴嗣集句成韵一夕
编成鬓发皆白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江南诸
寺各留一本
王右军先讳正故法帖中谓正月为一月为初月其他
正字率以政代之
卷二 第 18b 页 WYG0872-0151b.png
山谷云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
学书执笔有高下虞永兴云笔长不过六寸真一行二
草三指实掌虚
欧阳文忠云予书常使腕运而指不知
郑子经云小字法在掌指大字法兼肘腕魏晋间帖掌
指字也
昔人云颜鲁公学不如其人于麻姑坛记见之词不如
笔楷不如行有意不如无意于争坐位帖见之
卷二 第 19a 页 WYG0872-0151c.png
晋人书法在态中故圆而多逸唐人态在法中故方而
多遒宋初诸人犹遵唐矩至四大家而唐法尽变竞为
倾侧矣
虞伯生云坡谷出而魏晋之法尽米元章薛绍彭黄长
睿方知古法又云长睿书不逮言惟绍彭最佳而世遂
不传绍彭号翠微居士其父师正重摹定武兰亭其子
嗣昌刻智永千字文盖世有书学者
金人王庭筠与赵秉文党怀英同负书名秉文号閒閒
卷二 第 19b 页 WYG0872-0151d.png
居士
九江碑工李仲宁工于刻字崇宁初诏郡国立党人碑
仲宁不肯刻曰小人家旧贫窭赖开苏内翰黄学士词
翰遂至温饱今以为奸不忍下手时论贤之
山谷草书青莲秋浦歌一卷后自跋云已所作草书举
世并谓佳独钱穆父以为俗反自思省尽改去俗则世
人见之则又不谓佳嗟乎去俗之作安能责俗人赏识
此政宜世人不识为佳王子敬有言外人那得知诚然
卷二 第 20a 页 WYG0872-0152a.png

朱巨川告身一为颜鲁公书一为徐季海浩书巨川以
试评事兼县令别无功德表见止以名迹之垂照耀千

米元章书从褚登善悟入登善深于兰亭为唐人秀颖
第一
宋高宗尝以兰亭赐太子令写五百本更换一本
十七帖硬黄本汝阳王思延得于燕都济南邢子愿借
卷二 第 20b 页 WYG0872-0152b.png
之摹勒上石
米襄阳好书天马赋其最得意为擘窠大字后题云为
平海大师书后园水丘公观后有黄子久诸人题跋子
久云展视之时有大星贯斗而坠其声如雷
柳诚悬有小楷清静经云真护命经宋拓下真迹一等
嘉禾项氏又藏其度人经真迹精妙绝伦
宋人阁帖不入颜平原盖颜书宋初不甚宗尚至苏黄
诸公始知推尊如子长史记晋魏皆不甚行而班掾最
卷二 第 21a 页 WYG0872-0152c.png
著古人精神发露故有时也
文待诏每旦必书千文一卷
黄山谷曰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工
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又曰余尝评书字中有笔如禅
家句中有眼如右军如涅槃经说伊字具三眼也又曰
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
力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
下笔时随人意又曰笔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后百年
卷二 第 21b 页 WYG0872-0152d.png
如有别书者乃解余语耳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
㾗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
靖银钩虿尾固是一笔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又曰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古人学书学其工处今
人学书肥瘦皆病又尝偏得其人丑恶处如今人作颜
体乃其可慨然者
东坡先生云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
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
卷二 第 22a 页 WYG0872-0153a.png
赵子固孟坚云学晋必从唐入则有间架墙壁仅有三
焉化度九成庙堂耳三书之法平正恬澹分间布白行
笔停匀不可使一高一低一斜一欹少涉世俗俗之从
生始于徐浩为书须戒徐会稽之浊李北海之狂浊在
跛偃狂在欹斜 鲁公之正其流也俗诚悬之劲其流
也寒 态度者书法之馀骨格者书法之祖 草书虽
连绵宛转然须有停笔惟大令绾秋蛇为文皇所讥至
旭素始作连绵此黄伯思简斋尧章所不取也要之晋
卷二 第 22b 页 WYG0872-0153b.png
人之妙不在此法度端严中萧散为胜耳
翟伯寿问书法于米老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姜尧章曰字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住住则有
力转欲不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益遒草以折而
后劲不可不知也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迟以取妍
速以取劲 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其说见于昌黎
送高閒上人序
虞伯生云米氏父子书最盛行举世学其奇怪不惟江
卷二 第 23a 页 WYG0872-0153c.png
南为然金朝有用其法者亦有善书得名而流弊南方
特盛遂有于湖之险至于即之之恶谬极矣
白鹿峰陆樗自叹有兰亭癖
颜平原云张长史虽天姿超逸妙绝古今而楷法精详
特为真正余见长史草书墨迹独其楷书即古帖中亦
未见之
研北杂志云姜尧章作绛帖评旁證曲引有功于今古
赵子固目姜尧章为书家申韩
卷二 第 23b 页 WYG0872-0153d.png
顾信字善夫居太仓善笔扎从赵文敏公游每得文敏
书即镵诸石寘一亭中扁曰墨妙文敏为其好学乐为
之书尝为杭州军器局提举
右军去郡之后有告墓帖既避王述遂终不出然兰亭
黄庭皆在尔时始出米芾所谓右军妙迹去郡方佳
书家矜式宜宝兰亭至于圣教序宋人谓为院体专书
官诰赵子固言其逸笔处不知怀仁从何取入使后人
未仿羲帖先为此俗态观之可恶
卷二 第 24a 页 WYG0872-0154a.png
陆子渊云兰亭无下拓盖正本既佳得其一枝半节皆
可名世
智永书千字文八百本其真迹旧在江西袁简肃家会
稽董仲舒家又有不全本在董思白家若刻本则薛氏
刻于大观中余曾见彼时初拓
唐文皇装潢钟王真迹以上者居前下者居中中者居

米元章云褚临兰亭少长字世传众本皆不及长字其
卷二 第 24b 页 WYG0872-0154b.png
中二笔相近后捺笔钩回笔锋直至起处怀字内折笔
抺笔皆转侧偏而见锋暂字内斤字足字转笔贼毫随
之于斫笔处贼毫直出其中世之摹本未尝有也
东坡作书于卷后馀数尺曰以待五百年后人作跋司
马温公与范忠宣书一卷宋景濂题云阅此帖者当知
治乱之机所系初不可以寻常简牍视之也
钟繇摹正考父鼎铭字大如拳非分非篆纸则虫剥蚀
尽独字墨不剥署云庚午五年九月钟繇摹后有唐太
卷二 第 25a 页 WYG0872-0154c.png
宗宋徽宗理宗元皇庆四御跋
兰亭叙六朝时已有石刻今尚有开皇本是隋时所刻
唐文皇见刻本遂访真迹于越州辨才得之命汤普彻
冯承素褚遂良欧阳询各摹一本原与隋本相似至宋
始独称定武为欧阳询摹下真迹一等群公聚讼缘此
而起
沈存中云唐太宗力购羲之真迹唯乐毅论乃右军亲
笔于石而镌之以为家法者昭陵之殉亦以石便于甃
卷二 第 25b 页 WYG0872-0154d.png
耳后温韬盗发其石已碎用铁束之皇祐中高绅学士
之子安世为钱塘主簿存中就其家见之末后独一海
字李君实云十年前赎得一本正海字独留本其阙处
有叙书脩字数个盖欧阳文忠再拓本也王献之保毋
帖乃亲书于砖而刻之
右军快雪时晴帖旧在元内府延祐五年出示群臣令
刘赓赵孟頫图卜德勒题跋相传此为右军正书今在
真行之间米老亦有此疑
卷二 第 26a 页 WYG0872-0155a.png
徐文长渭云临摹兰亭者多矣然时时露已笔意者始
称高手
王平南廙得索靖书一纸永嘉丧乱乃四叠于衣中以
渡江
虞世南奏草真迹中云伏蒙圣慈以臣进呈孔子庙堂
记石本特赐臣晋右将军王羲之黄银印一颗臣已祇

唐人书欧虞褚薛皆有蹊径学之辄易肖似惟颜鲁公
卷二 第 26b 页 WYG0872-0155b.png
正书易学行书难摹如争坐位祭侄文乞米帖鹿脯帖
马病帖送明远太冲赠裴将军皆宗右军而风神绝类
立于不测令人转远
眉山诗曰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
不学可猊妍容有嚬璧美何妨撱端庄杂流丽刚健含
婀娜数语极书家妙境
昔人云羲之五十书成黄山谷亦自绍圣乙亥谪黔中
得藏真自序于石阳林宗落笔顿觉超异时五十馀矣
卷二 第 27a 页 WYG0872-0155c.png
老而好学犹足名世书此自箴无以年自弃也
王文安英题朱子墨迹云常读文公先生书字铭曰握
管濡毫伸纸行墨一在其中点点画画又曰放意则荒
取妍则惑必有事焉神明厥德夫书六艺之一也学者
之馀事而有至理寓焉去古既远世之学书者以姿媚
妍丽为工而所书者则又多艳辞俚语无益于世是以
先生之所谓一者敬也敬存于心则不至于荒惑而书
之体自得有事于此乃能神明其德先生于书其敬且
卷二 第 27b 页 WYG0872-0155d.png
尔在他人可不慎哉
书史会要王旷导从弟与卫氏为中表故得蔡邕书法
于卫夫人以授子羲之则是右军父子皆经卫指授也
卫受笔法于蔡琰书法之传在二女子亦自一奇
古来奸雄多工书如李斯赵高曹操钟会刘曜王敦桓
温刘裕刘毅桓元郤超朱温之属下至盗贼亦有之梁
虞和论书表云卢循素善尺牍尤珍名法西南豪士咸
慕其风剧贼乃亦娴此真可怪也戴若思亦工书
卷二 第 28a 页 WYG0872-0156a.png
虞又云谢灵运母刘氏子敬之甥故灵运能书而特多
王法昔人云王氏例能书谢氏例能诗按谢氏自文靖
(廋肩吾书品/列中之上)已来尚奕万晦敷方明灵运惠连综静朓
藻皆擅书名乃至道韫亦云善书知前贤未为笃论也
(谢氏兰玉集自安石历梁陈凡作者十六人吴兴/江闻序安石移葬长兴之九鸦冈见吴兴掌故集)
世嗤奴书为不足贵法帖中如吴琚之学米元章王诜
之学苏东坡俞紫芝之学赵松雪钱溥之学宋仲温黄
省曾之学祝枝山俱能入其室亦称甲观然则师法前
卷二 第 28b 页 WYG0872-0156b.png
人亦学者所不废但欲得其神理即可传耳至吴原博
之学东坡竟无一笔不似亦不能出其范围迄今原博
书犹人所共珍也
米元章一帖曰草不可妄学黄庭坚而鲁直集中有答
僧书云米元章书公自鉴其如何不必同苏翰林元论
也乃知二公书素不相可如此见却扫编
文海披沙记笔之异者钟繇张芝王右军皆用鼠须欧
阳兰台用狸毛为心萧祭酒用胎毛为柱张茂先用鹿
卷二 第 29a 页 WYG0872-0156c.png
毛陶隐居用羊须郑虔谓麝毛一管可书四百纸狸毛
可书八百纸又有丰狐蚃蛉龙筋虎仆及猩猩毛狼毫
虽奇品而醇正得宜不及中山免毫若淇泉之鸭毛雀
雉毛但取五色相间为观美耳
曹□李志与右军同时亦能书南唐王文秉工小篆自
号王逸老意欲与逸少相抗皆以其人偎琐世不与其
书名东坡居士从游者尚有高述潘岐以人品平平不
得与秦晁张同称今人不能自树徒知攀附胜流竟何
卷二 第 29b 页 WYG0872-0156d.png
益耶
唐张旭以草圣名世画墁录云长安府录厅有唐吏部
郎官题名碑张长史书序楷法整若军阵云云世言张
长史书法传颜鲁公观此信然
韵语阳秋云米元章书画奇绝从人借古本自临拓临
竟并临本真本还其家令自择其一其家不能辨也以
此得古人书画甚多东坡屡有诗讥之锦囊玉轴来无
趾粲然夺真疑圣智又云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
卷二 第 30a 页 WYG0872-0157a.png
痴虎头人之嗜好耽著乃至于此元章尝欲以九物换
刘季孙子敬帖不获其意歉然张芸叟作诗云倩君出
奇帖与此九物并今日投汴水明日到沧溟可以警膏
肓于书画者
诗话总龟云东坡跋元章所收书画地为饼未必似要
令痴儿出馋水山谷和云百家传本略相似如日行天
见诸水又云拙者窃钩辄斩趾皆讥元章患净病及好
夺取人书画语
卷二 第 30b 页 WYG0872-0157b.png
唐僧智永为王右军七世孙皎然为谢康乐十世孙二
僧诗字名家不忝其祖
学书与学画不同学书有古帖易于临仿即不必宋唐
石刻随世所传形模辄似赵集贤云昔人得古帖数行
专心学之遂以名世或有妙指灵心不在此论矣画则
不然要须酝酿古法落笔之顷各有师承略涉杜撰即
成下劣不入具品况于能妙
大观帖宋徽宗以阁帖摹本出王著手未为精确诏龙
卷二 第 31a 页 WYG0872-0157c.png
大渊等重将禁中所藏真迹刻石标题官阀亦有改定
蔡元长之笔也评书者谓在淳化帖之上好古之家每
得一二卷以为奇宝
兰亭无下拓谓其真迹既奇绝摹刻虽失真亦各有所
近如得肉得骨之论但定武唐本得其神耳秦中石刻
流传于上党者娟秀温润当是褚河南所摹未知王顺
伯尤延之曾经辨论否然右军风神宛然可想
老米研山易薛绍彭甘露庄既易复请见靳固不出米
卷二 第 31b 页 WYG0872-0157d.png
老诗云虽有玉蟾蜍向予频泪滴绍彭真忍人哉
宋人名手作独乐园图与辋川嵩草堂并传画苑点缀
司马君实许大富贵相当时实止一亩居耳园无广狭
相也白香山自谓东都有美酒者无不造有名园者无
不游图无人我相也维摩居士毗邪文室摄取三千世
界如陶家轮忽复不见是有无相亦不可得也
澄清堂李后主所刻石贺知章所摹五代时朱温之子
亦刻石所谓贞明帖也宋太宗因之以刻淳化阁帖王
卷二 第 32a 页 WYG0872-0158a.png
著摹手颇痴肥多肉失贺监之意虽声价最高不堪并
视有肤清神清之辨矣
宋时聚讼定武兰亭有损本不损本五字七字之辨近
世于圣教序亦然若唐石唐拓流传海内者未尝一见
所见唯宋拓唐石耳而纷糺何以显五字无有完善内
至于出二字踪迹俱不可寻矣
智永为虞世南师作永师书当思永兴用笔乃不笨钝
作虞书当思永师用笔乃不板结赵文敏六体千文惟
卷二 第 32b 页 WYG0872-0158b.png
楷书绝类智永盖以虞伯施参合为之遂为古今之绝
王雅宜学虞不免奴书之诮文太史日写智永千字文
一本字形颇相肖而笔稍偏矣
兰亭叙为宋人聚讼此实右军真血脉然王顺伯尤延
之诸人专重定武一刻无论定武难致果如赵子固舍
命宝之日夕临仿亦有禅家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之喻
岩头云须一一自己胸中流出盖天盖地去始是了手
山谷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真笃论也
卷二 第 33a 页 WYG0872-0158c.png
陆文裕公跋云兰亭无下拓盖正本既佳得其一枝半
节皆可名世栴檀之林必无杂树
黄要叔父子写生颇费时日白石翁以顷刻工力敌之
而气韵生动神采焕发所谓以少许胜人多多许其于
连城之赏则均耳逸品在神品之上信然
董华亭书坡公大江词即以其笔法书之米元章谓东
坡画字赵子固又云偃笔之病误我苏公然山谷有云
子瞻书为今代第一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
卷二 第 33b 页 WYG0872-0158d.png
气自非书家所能争长也
山谷老人得笔于瘗鹤铭又参以杨凝式骨力其欹侧
之势正欲破俗书姿媚昔人云右军如凤翥鸾翔迹似
奇而反正黄书宗旨近之盖兄事苏而弟蓄米自负不

唐贞观时楞严犹未经翻译永兴破邪论亦世谛流布
耳颜鲁公颇事道言李北海但作碑版怀素著袈裟犯
饮酒戒草书狂纵不足与写经手较量功德唐世学书
卷二 第 34a 页 WYG0872-0159a.png
甚盛皆不为释典所用梁肃房融其书不称惟裴休深
于内典兼临池之能淳熙帖所刻是已至苏黄两公大
以翰墨为佛事书不及唐其深心般若故当胜也
古人书皆以奇宕为主绝无平正等匀态自元人遂失
此法余欲集阁帖中最可见者作一书谱所谓字如算
子便不是书摇笔便当念此自然超乘而上
书家好观阁帖此正是病盖王著辈绝不识晋唐人笔
意专得其形故多正局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
卷二 第 34b 页 WYG0872-0159b.png
为正不主故常此赵吴兴所未梦见者唯米痴能会其
意耳今当以王僧虔王徽之陶隐居大令帖几种为宗
馀俱不必学
月仪帖本出索靖后多散逸不传此多唐人拟作者笔
法亦宗索靖其虚和夭娇间有豹奴遗意大都为章草
者必兼右军乃合不则宋刻辈耳
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
止笑语真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
卷二 第 35a 页 WYG0872-0159c.png
杨羲黄素黄庭经真迹赵文敏有长歌乃其所藏也杨
书以郗氏为师不学右军父子然翩翩有冲霄之度实
自餐霞服气中来非临池工力所能庶几也米元章待
访录云六朝人书无虞褚习气
内景经全在笔墨畦径之外其为六朝人得意书无疑
今人作书只信笔为波画耳结构纵有古法未尝空用
笔也善用笔者清劲不善用笔者浓浊不独连篇各体
有分别一字中亦具此两种不可不知也
卷二 第 35b 页 WYG0872-0159d.png
书家以分间布白谓之九宫元人作书经云黄庭有六
分九宫曹娥有四分九宫是也信本千文真有完本具
于胸中若构凌云台一一皆剂而成者米南宫评其真
书到内史信矣欲学书者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
变所适耳
孙过庭云既得平正须追险绝书为工惟颜行与景度
草得之景度好题寺壁不甚书缣素即宣和所收亦复
寥寥苏米皆学其书故每多推重
卷二 第 36a 页 WYG0872-0160a.png
东坡先生少学兰亭故其姿媚似季海至酒酣意忘工
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笔圆而韵胜挟文章妙天下
忠义贯日月之气
东坡云诗至于杜书至于颜能事毕矣然如画家评画
神品在逸品之下以其费尽工力失于自然而后神也
真诰云仙官皆有职事不如仙人之未列等级者为游
行自在书画皆然即颜书最传为祭侄争坐位乞米帖
皆无矜庄天真烂漫故杨少师李西台苏黄蔡君谟皆
卷二 第 36b 页 WYG0872-0160b.png
宗之也
  恽氏说画小记
南宗以唐王摩诘维荆洪谷浩为祖开文人笔墨游戏
法后至董源号北苑南唐人高逸沈古元四大家皆宗
之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又号一峰最近巨然巨然北
宋僧亦师北苑者也故今称董巨但一峰用正峰长皴
数笔则得自北苑也倪瓒元镇号云林又号迂翁学北
苑兼洪谷意所以独逸在三家上吴镇仲圭号梅花道
卷二 第 37a 页 WYG0872-0160c.png
人独得北苑墨叶兼巨公之长最为沈郁黄鹤山樵王
蒙叔明初师北苑后兼摩诘细麻皮皴极郁密浑厚其
用墨意不离北苑要之黄倪吴王四家总出北苑而各
不相似所以能高自立家若如出北苑一手纵极肖已
落第二乘矣岂能与北苑并传不朽者乎如近世王绂
杨基张羽徐贲皆以笔墨游戏得元人意致亦各成家
文徵明沈周仇英唐寅未尝相袭而董宗伯其昌复宗
北苑绘苑风流赖以复振云北宗以南宋刘李马夏为
卷二 第 37b 页 WYG0872-0160d.png
标表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四家各有奇妙李晞古境
界极险然命笔太刻画至于开辟奥僻一路使人不可
到刘极精工然不及李马远画人间传者绝少澹荡萧
旷之趣间于残轴断幅中得之夏禹玉笔墨最为深沈
又极灵秀创境亦高奇但所画皆浙中山水耳世传北
宗以唐李思训昭道父子为祖即世号大小李将军者
俱极工整丽密之致由刘李马夏辈观之岂复有二李
遗意耶故北宗以李将军论则可谓衣钵失传者矣余
卷二 第 38a 页 WYG0872-0161a.png
因断自刘李马夏始近人言北宗者惟仇唐仇不及唐
之高秀而精工之极又得士气此最不易得在浙则戴
静庵文进远宗马夏然视仇又千里矣因叹息久之暇
日偶与正叔论画遂记其语
  唐荆浩画山水赋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皴隐
隐似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其诀也山腰云塞石壁
泉塞楼台树塞道路人塞石分三面路看两蹊此其法
卷二 第 38b 页 WYG0872-0161b.png
也凡观山水先看气象后辨清浊远山不得连近山远
水不得连近水山腰回抱寺观可安断岸颓堤小桥可
置凡作林木远者疏平近者森密有叶者枝柔无叶者
枝硬生于土者修长而挺直长于石者拳曲而伶仃古
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萧森山形不得重犯树头
不得整齐山借树为衣树借山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
之秀丽山不可乱要显树之精神
  画
卷二 第 39a 页 WYG0872-0161c.png
谢在杭五杂俎曰自唐以前名画未有无故事者盖有
故事便须立意结构事事考订人物衣冠制度宫室规
模大略城郭山川形势向背皆不得草草下笔非若今
人任意师心卤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也张僧繇
展子虔阎立本辈皆画神佛变相星曜真形至如石勒
窦建德安禄山有何足画而皆写其故实其他如懿宗
射免贵妃上马后主幸晋阳华清宫避暑不一而足上
之则神农播种尧民击壤老子度关宣尼十哲下之则
卷二 第 39b 页 WYG0872-0161d.png
商山采芝二疏祖道元达锁谏葛洪移居如此题目今
人郤不肯画而古人为之转相沿仿盖繇所重在此习
以成风要亦相传法度易于循习耳
古图既不可见尚有散见其名目于载籍中者如曹不
兴元女授黄帝兵符图宋炳狮子击象图张僧繇汉武
射蛟图卫协穆天子宴瑶池图周昉杨妃架雪衣女乱
双陆图燕文贵七夕夜市图叶仁遇淮阳春市图王士
元绿珠坠楼图任才仲四更山吐月图刘宗道照盆孙
卷二 第 40a 页 WYG0872-0162a.png
儿图李伯时嫁小乔图无名氏佳人寒食图赵子昂管
夫人烹茶图周通李陵送苏武图何霸潇湘逢故人图
唐人村田暝歌图任南麓玉环并辔图宋人美人却扇
图张萱虢国夫人夜游图按其名目尚恍惚若见于目
中使人飞动不能自己况睹其真迹乎董华亭常言名
画不必骤见梦见三四度而后见之始佳予谓更不得
见亦正佳
画家画古人图像皆须考其时代如冠舄衣褶车服之
卷二 第 40b 页 WYG0872-0162b.png
类一有舛误杜篹后人得而指之诗赋亦然宋史绳祖
学斋佔毕称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二句
尤不可及谓六经止以椒兰为香楚辞言椒浆兰膏亦
然若沈檀龙麝等字皆出于西京以后近世文士作媫
妤怨明妃曲而引用梅装莲步更为可笑此皆齐梁间
事汉时宁有之邪
吴道子画钟馗手捉一鬼以右手第二指抉鬼眼时称
神妙或以进蜀主孟昶甚爱重之一日召示黄筌谓曰
卷二 第 41a 页 WYG0872-0162c.png
若以拇指搯鬼眼更有力试改之筌请归数日看之不
足以绢素别画一钟馗如昶指并吴本进纳昶问之对
曰道子所画一身气力色猊俱在第二指不在拇指今
筌所画一身气力意思并在拇指是以不敢辄改此虽
论画实诗文之妙诀读史记汉书须具此识力
宋徽宗崇宁三年立画学考画之等以不仿前人而物
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此近于空摹之
格至今尚之
卷二 第 41b 页 WYG0872-0162d.png
居易录宗侄茂京(原/祁)为予仿荆关董巨倪黄诸大家山
水小幅十帧真元人得意之笔又自题绝句多工其二
云蟹舍渔庄略彴边柳丝荷叶斗清妍十年零落荒园
景彷佛当时赵大年(西田/园)横冈侧面出烟鬟小树周遮
云往还尺幅峦容写荒率晓来剪取富春山(大痴富/春山岭)
日秋雨中茂京携画见过因极论画理其义皆与诗文
相通大约谓始贵深入既贵透出又须沈著痛快又谓
画家之有董巨犹禅家之有南宗董巨后嫡派元惟黄
卷二 第 42a 页 WYG0872-0163a.png
子久倪元镇明惟董思白耳予问倪董以閒远为工与
沈著痛快之说何居曰閒远中沈著痛快惟解人知之
又曰仇英非士大夫画何以声价在唐沈之间徵明之
右曰刘松年仇英之画正如温李之诗彼亦自有沈著
痛快处昔人谓义山善学杜子美亦此意也
王翚字石谷自号乌目山人常熟人画与太仓王太常
时敏王廉州鉴齐名江左称三王辛未来京师颇自贵
重其画不为人作特作长幅及册子八幅相遗其意浓
卷二 第 42b 页 WYG0872-0163b.png
至可感竹垞题册后云王翚老去画尤工小幅吴装仿
惠崇曾上北高峰顶望村村风景似图中八幅其一仿
大痴溪山雨意图一仿王叔明小景一题夕阳山外山
仿巨然一仿赵吴兴采菱图一仿北苑一仿黄子久天
池石壁图一写唐伯虎诗意诗云吴山多近打鱼矶矶
上家家住翠微晓日三竿人未起查查山鹊绕檐飞又
十月江南未陨霜青枫欲赤碧梧黄停桡坐对西山晚
新雁题诗小著行
卷二 第 43a 页 WYG0872-0163c.png
溪山渔钓一轴赵松雪画故相国真定梁公家物也松
雪自题诗云桑苧未成鸿渐隐丹青聊作虎头痴久知
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我师溪上先人之敝庐南山
秀色照庭除何时共买扁舟去看钓寒江缩项鱼晋斋
识见超卓久兴仆客京师情因洽甚今晋翁先得归乡
将与青山为主宾渔钓以自适仆情为之惭于其行画
此以寄意且为后会之故事云
元祐中舒州有李亮工以文鸣与苏黄游又有李元中
卷二 第 43b 页 WYG0872-0163d.png
字画之工追踪钟王与李伯时号龙眠三李同年登进
士出处相若今人但知伯时而已
唐诗人人多慕而写之传于画图如王右丞画孟浩然
吟诗图之类故白太傅诗云兼闻好事者画我作屏风
前蜀房从真尝画常建冒雪入京图见图绘宝鉴
唐诗人以画名家者首薛稷王右丞次郑虔顾况张志
和张諲刘商图绘宝鉴云刘方平工山水树石汧国公
李勉甚重之又李林甫善山水类昭道昭道思训之子
卷二 第 44a 页 WYG0872-0164a.png
林甫思诲子盖从兄弟也
人知滕王元婴善作蜂蝶不知嗣滕王湛然亦善画花
鸟蜂蝶官至太子詹事
吴越王钱镠善墨竹
画家有两李营丘北宋李成人皆知之南宋李永亦称
营丘知之者殊少太原王稚登云李营丘以山水擅名
为宋画院第一谓永也
古人一艺亦有家学翟伯寿籀史云李伯时父虚一喜
卷二 第 44b 页 WYG0872-0164b.png
藏法书名画伯时自少好之遂悟古人用笔
宋僧智永成都人工小景长于传摹宛然乱真唐智永
以书名此以画名
黄鹤山樵画款或作王子蒙又或作叔铭
夏圭雪江归棹卷于浦溆曲港间作麂眼短篱丛竹蒙
茸雪屋数椽掩映林薄极荒寒之趣
唐太宗尝与侍臣泛舟春苑池中见异鸟容与波上悦
之召阎立本图其状阁外传呼画师阎立本是时已为
卷二 第 45a 页 WYG0872-0164c.png
主爵郎中俯伏池左研吮丹粉瞻望坐宾羞怅流汗归
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缘情染翰颇及侪流
惟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
此技
书家谓索靖有一笔飞白书画家谓戚文秀画清济灌
河图中有一笔超腾回摺逾五文通贯于波浪之间予
谓文家亦有此诀惟司马子长之史韩退之苏子瞻之
文社李韩苏之歌行大篇足以当之
卷二 第 45b 页 WYG0872-0164d.png
 
 
 
 
 
 
 
 砚山斋杂记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