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871-03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遵生八笺卷二
             明 高濂 撰
  清修妙论笺
大藏经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避
 之为吉今人见左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避之而
 务药之譬之有君者不思励治以求安有身者不能
 保养以全寿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萌盖
卷二 第 1b 页 WYG0871-0359b.png
 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
 以小恶为无损而不改孰知小善不积大德不成小
 恶不止大祸立至故太上特指心病要目百行以为
 病者之鉴人能静坐持照察病有无心病心医治以
 心药奚伺卢扁以瘳厥疾无使病积于中倾溃莫遏
 萧墙祸起恐非金石草木可攻所为长年因无病故
 智者勉焉
  喜怒偏执是一病   亡义取利是一病
卷二 第 2a 页 WYG0871-0360a.png
  好色坏德是一病   专心系爱是一病
  憎欲无理是一病   纵贪蔽过是一病
  毁人自誉是一病   擅变自可是一病
  轻口喜言是一病   快意逐非是一病
  以智轻人是一病   乘权纵横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   侮易孤寡是一病
  以力胜人是一病   威势自愶是一病
  语欲胜人是一病   货不念偿是一病
卷二 第 2b 页 WYG0871-0360b.png
  曲人自直是一病   以直伤人是一病
  与恶人交是一病   喜怒自伐是一病
  愚人自贤是一病   以功自矜是一病
  诽议名贤是一病   以劳自怨是一病
  以虚为实是一病   喜说人过是一病
  以富骄人是一病   以贱讪贵是一病
  谗人求媚是一病   以德自显是一病
  以贵轻人是一病   以贫妒富是一病
卷二 第 3a 页 WYG0871-0360c.png
  败人成功是一病   以私乱公是一病
  好自掩饰是一病   危人自安是一病
  阴阳嫉妒是一病   激厉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爱是一病   坚执争斗是一病
  推负著人是一病   文拒钩剔是一病
  持人长短是一病   假人自信是一病
  施人望报是一病   无施责人是一病
  与人追悔是一病   好自怨憎是一病
卷二 第 3b 页 WYG0871-0360d.png
  好杀虫畜是一病   蛊道厌人是一病
  毁訾高才是一病   憎人胜己是一病
  毒药酖饮是一病   心不平等是一病
  以贤唝嗃是一病   追念旧恶是一病
  不受谏谕是一病   内疏外亲是一病
  投书败人是一病   笑愚痴人是一病
  烦苛轻躁是一病   擿搥无礼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   多疑少信是一病
卷二 第 4a 页 WYG0871-0361a.png
  笑颠狂人是一病   蹲踞无礼是一病
  丑言恶语是一病   轻慢老少是一病
  恶态丑对是一病   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   当权自信是一病
  诡谲谀謟是一病   嗜德怀诈是一病
  两舌无信是一病   乘酒凶横是一病
  骂詈风雨是一病   恶言好杀是一病
  教人堕胎是一病   干预人事是一病
卷二 第 4b 页 WYG0871-0361b.png
  钻穴窥人是一病   不借怀怨是一病
  负债逃走是一病   背向异词是一病
  喜抵捍戾是一病   调戏必固是一病
  故迷误人是一病   探巢破卵是一病
  惊胎损形是一病   水火败伤是一病
  笑盲聋哑是一病   乱人嫁娶是一病
  教人捶擿是一病   教人作恶是一病
  含祸离爱是一病   唱祸道非是一病
卷二 第 5a 页 WYG0871-0361c.png
  见货欲得是一病   强夺人物是一病
 此为百病也人能一念除此百病日逐点检使一病
 不作决无灾害痛苦烦恼凶危不惟自己保命延年
 子孙百世永受其福矣
大藏经曰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也
 无微而不改改恶崇善是药饵也录所谓百药以治之
  思无邪僻是一药   行宽心和是一药
  动静有礼是一药   起居有度是一药
卷二 第 5b 页 WYG0871-0361d.png
  近德远色是一药   清心寡欲是一药
  推分引义是一药   不取非分是一药
  虽憎犹爱是一药   心无嫉妒是一药
  教化愚顽是一药   谏正邪乱是一药
  戒敕恶仆是一药   开导迷误是一药
  扶接老幼是一药   心无狡诈是一药
  拔祸济难是一药   常行方便是一药
  怜孤恤寡是一药   矜贫救厄是一药
卷二 第 6a 页 WYG0871-0362a.png
  位高下士是一药   语言谦逊是一药
  不负宿债是一药   悯慰笃信是一药
  敬爱卑微是一药   语言端悫是一药
  推直引曲是一药   不争是非是一药
  逢侵不鄙是一药   受辱能忍是一药
  扬善隐恶是一药   推好取丑是一药
  与多取少是一药   称叹贤良是一药
  见贤内省是一药   不自誇彰是一药
卷二 第 6b 页 WYG0871-0362b.png
  推功引善是一药   不自伐善是一药
  不掩人功是一药   劳苦不恨是一药
  怀诚抱信是一药   覆蔽阴恶是一药
  崇尚胜己是一药   安贫自乐是一药
  不自尊大是一药   好成人功是一药
  不好阴谋是一药   得失不形是一药
  积德树恩是一药   生不骂詈是一药
  不评论人是一药   甜言美语是一药
卷二 第 7a 页 WYG0871-0362c.png
  灾病自咎是一药   恶不归人是一药
  施不望报是一药   不杀生命是一药
  心平气和是一药   不忌人美是一药
  心静意定是一药   不念旧恶是一药
  匡邪弼恶是一药   听教伏善是一药
  忿怒能制是一药   不干求人是一药
  无思无虑是一药   尊奉高年是一药
  对人恭肃是一药   内修孝悌是一药
卷二 第 7b 页 WYG0871-0362d.png
  恬静守分是一药   和悦妻孥是一药
  以食饮人是一药   助修善事是一药
  乐天知命是一药   远嫌避疑是一药
  宽舒大度是一药   敬信经典是一药
  息心抱道是一药   为善不倦是一药
  济度贫穷是一药   舍药救疾是一药
  信礼神佛是一药   知机知足是一药
  清閒无欲是一药   仁慈谦让是一药
卷二 第 8a 页 WYG0871-0363a.png
  好生恶杀是一药   不宝厚藏是一药
  不犯禁忌是一药   节俭守中是一药
  谦己下人是一药   随事不慢是一药
  喜谈人德是一药   不造妄语是一药
  贵能援人是一药   富能救人是一药
  不尚争斗是一药   不淫妓𤯝是一药
  不生奸盗是一药   不怀咒厌是一药
  不乐词讼是一药   扶老挈幼是一药
卷二 第 8b 页 WYG0871-0363b.png
 此为百药也人有疾病皆因过恶阴掩不见故应以
 疾病因缘饮食风寒恶气而起由人犯违圣教以致
 魂迷魄丧不在形中肌体空虚精气不守故风寒恶
 气得以中之是以有德者虽处幽闇不敢为非虽居
 荣禄不敢为恶量体而衣随分而食虽富且贵不敢
 恣欲虽贫且贱不敢为非是以外无残暴内无疾病
 也吾人可不以百病自究以百药自治养吾天和一
 吾心志作耆年颐寿之地也哉(百药一段与道藏少/异一二余以家藏宋)
卷二 第 9a 页 WYG0871-0363c.png
 (刻小本考详似近人情语故以刻之初谓道藏国/刋似无讹误余阅一藏以遍鱼豕之错不可枚举)
黄帝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两者不和
 若四时中有春无夏有秋无冬矣因而和之是谓圣
 度圣人不绝和合之道但贵于闭密以守天真也
太上曰情欲出于五内魂定魄静者生也情欲出于胸
 臆精散神惑者死也
书云声色动荡于中情爱牵缠心有念动有著昼想夜
 梦驰逐于无涯之欲百灵疲役而消散宅舍无主而
卷二 第 9b 页 WYG0871-0363d.png
 倾颓矣
书云欲多则损精人可保者命可惜者身最重者精肝
 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
 气减少脾精不坚齿发浮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
 随生死亡随至
神仙可惜歌曰可惜许可惜许可惜元阳宫无主一
 点既随秾色枯百神泣送精光去三尸喜七魄怒
 血败气衰将何补尺宅寸田属别人玉炉丹灶阿
卷二 第 10a 页 WYG0871-0364a.png
 谁处劝世人休恋色恋色贪淫有何益一神去后百
 神随百神去尽人不知几待说时说不得临时出口
 泄天机
孙真人铭曰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
 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
 一戒晨嗔亥寝鸣云鼓(注曰扣齿/三十六下)晨兴漱玉津(注曰/早时)
 (开眼即以舌搅上下腭待津/生满口汩汩咽下直至丹田)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
 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注曰不使咸酸苦辣甜/五味偏伤一脏致使生)
卷二 第 10b 页 WYG0871-0364b.png
 (疾/)安神宜悦乐(注曰常令心/上生欢喜)惜气保和纯(注曰常使/心气和平)
 (绝躁妄焦/烁生怒)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
 地可朝真
象山要语曰精神不运则愚血脉不运则病
又曰志固为气之帅然至于气之专一则亦能动志
 故不但持其志又戒之以无暴其气也居处饮食
 适节宣之宜视听言动严邪正之辩皆无暴其气
 之功
卷二 第 11a 页 WYG0871-0364c.png
内无所累外无所累自然自在才有一些他意便沈
 重了彻骨彻髓见得超然于一身自然轻清自然
 灵大
陆文达公有二歌曰听听听劳我以生天理定若还懒
 惰受饥寒莫到穷来方怨命虚空自有神明听又曰
 听听听衣食生身天付定酒食贪多折人寿经营太
 甚违天命定定定
肾水也水生气气即火矣心火也火生液液即水矣水
卷二 第 11b 页 WYG0871-0364d.png
 可以滋流百脉火可以薰蒸四大
经曰心牵于事火动于中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天之助人为善也至快至周而略无毫发之或悭天之
 报人之恶也亦至信至密而略无毫发之或漏细考
 远计自当见尔
虚斋云食服常温四体皆春心气常顺百病自遁至哉
 斯言
又曰乐莫乐于日休忧莫忧于多求古之人虽疾雷破
卷二 第 12a 页 WYG0871-0365a.png
 山而不震虽货以万乘而不酬惟胸中一点堂堂者
 以为张主
张氏曰一念之善则天地神祇祥风和气皆在乎此一
 念之恶则夭星厉鬼凶荒祸害皆在乎此可不慎欤
劝君莫存半点私若存半点私终无人不知劝君莫用
 半点术若用半点术终无人不识
祸莫大于纵己之欲恶莫大于言人之非人非贤莫交
 物非义莫取念非善莫行事非善莫说
卷二 第 12b 页 WYG0871-0365b.png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凡人伤巧则可悔之事多全拙则可悔之事少
知止自能除妄想安贫须要禁奢心故云良田千顷日
 食二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治生莫若节用养生莫若寡欲
戒酒后语忌食时嗔忍难忍事顺不明人口腹不节致
 病之由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又曰世人之寿悉可百岁而以喜怒哀乐汩没心源爱
卷二 第 13a 页 WYG0871-0365c.png
 恶嗜欲戕伐性根而又扬人之短掩人之长颠倒方
 寸顷刻万变神倦思劳难全天和如彼淡泉汩以五
 味欲其不害其可得乎
造物劳我以生逸我以老少年不勤是不知劳老年奔
 驰是不知逸天命我逸而我自劳可乎
旧缘渐断新缘莫结醴交势合自致日疏无事安閒方
 可修道
又曰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
卷二 第 13b 页 WYG0871-0365d.png
 少神仙可了
心牵于事火动于中心火既动真精必摇故当死心以
 养气息机以死心
又曰戒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冬食不得太煖夏食不
 得太凉
气清则神畅气浊则神昏气乱则神劳气衰则神去故
 油尽灯灭髓竭人亡添油灯焰补髓人强
溺爱冶容而作色荒禅家谓之外感之欲夜深枕上思
卷二 第 14a 页 WYG0871-0366a.png
 得艳丽或成宵寐之感禅家谓之内感之欲二者之
 欲绸缪染著皆消耗元精若能离之则肾水自然滋
 生可以上交于心又若思索文字忘其寝食禅家谓
 之理障经纶职业不告劬勚禅家谓之事障二者之
 障虽非人欲亦损性灵若能遣之则心火不至上炎
 可以下交于肾故曰尘不相缘根无所伤返流全一
 六用不行
洞神真经曰养生以不损为延年之术不损以有补为
卷二 第 14b 页 WYG0871-0366b.png
 养生之经居安虑危防未萌也虽少年致疾气弱体
 枯若晚年得悟防患补益血气有气而神亦自足可
 以延生
嵇叔夜云服药求汗或有勿获愧情一集涣然流离是
 皆情发于中而形于外也因知喜怒哀乐宁不伤人
 故心不挠者神不疲神不疲则气不乱气不乱则身
 泰寿延矣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
卷二 第 15a 页 WYG0871-0366c.png
 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然无欲肾水自足此
 皆吾生药石人当请事斯语
人若知得觉字便知我大物小物有尽我无尽也四大
 形骸皆外物也荣辱生死物固有之安能使我戚戚
 哉
有蔽则昏无蔽则明耳之蔽声目之蔽色口鼻蔽于嗅
 味四肢蔽于淫乐一掬之力不胜则群蔽交杂去禽
 兽不远人要优游自足心无外想嗒然坐忘在身忘
卷二 第 15b 页 WYG0871-0366d.png
 身在事忘事在家忘家其受用无量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
 摇汝精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
 神守形形乃长存
慎内闭外多知为败靖节之乞食而咏康节之微醺而
 歌非有所得若是乎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不慎
 欤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人不自强斯召辱矣自重自
 强侮辱斯远人能改过则善日长而恶日消矣人能
卷二 第 16a 页 WYG0871-0367a.png
 安贫则用长足而体长舒矣祸福无不自求之者后
 世有星数之说行而反求诸天有堪舆之说行而求
 之地矣于人事独委焉万起万灭之私乱吾之心久
 矣今当扫去以全吾湛然之心
人能愈收敛则愈充拓愈细密则愈广大愈深厚则愈
 光明万事不责于人则无寒冰烈火之扰吾心
多言多败多事多累虚中无我惟善是从守约者心自
 空知止者心自足
卷二 第 16b 页 WYG0871-0367b.png
七部要语曰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
 荡则形伤欲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以安于
 内清虚栖心不诱于外也
七窍者精神之户牖也志气者五脏之使役也耳目诱
 于声色鼻口悦于芳味肌体之于安适其情一也则
 精神驰骛而不守志气縻于趣舍五脏淊荡而不安
 嗜欲连绵于外心气壅塞于内蔓衍于荒淫之波留
 连于是非之境鲜有不败德伤生者矣
卷二 第 17a 页 WYG0871-0367c.png
人之禀受性情具焉性之所感者情也情之所安者欲
 也情出于性而情违性欲由于情而欲害情情之伤
 性性之妨情犹烟冰之于水火也烟生于火而郁火
 冰生于水而遏水故烟没而火盛冰泮而水通性贞
 则情销情灭则性谧夫明者刳情以遣累约欲以守
 贞食足以充饥养气衣足以盖形禦寒美丽之华不
 为滑性哀乐之感不以乱神处于止足之泉立于无
 害之岸此全性之道也
卷二 第 17b 页 WYG0871-0367d.png
海蚌未剖则明珠不显昆竹未断则凤音不扬情性未
 鍊则神明不发譬诸金木金性包水木性藏火故鍊
 金则水出钻木则火生人能务学以钻鍊其性则才
 慧发矣
身尝居善则内无忧虑外无畏惧独立不惭影独寝不
 愧衾上可以接神明下可以对蛮夷德迥幽明祯祥
 毕集
灵气谓之神休气谓之鬼烦气谓之虫鱼杂气谓之禽
卷二 第 18a 页 WYG0871-0368a.png
 兽奸气谓之妖邪气之浊者愚痴凶虐气之刚者高
 严壮健气之柔者仁慈敦笃所以君子行正气小人
 行邪气
形者气之聚也气虚则形羸神者精之成也精虚则神
 粹形者人也为万物之最灵神者生也是天地之大
 德最灵者为万物之首大德者为天地之宗万物以
 停育为先天地以清净是务故当养其形以爱其神
 敬其身以重其生
卷二 第 18b 页 WYG0871-0368b.png
理好憎之情则爱勿近也和喜怒之情则怨不犯也故
 喜怒乱气嗜欲伤性性相近也习之以远如水性欲
 清泥沙污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与性相害不可两
 立一起一废不可俱兴
夫生死之道弘之在人生死常也确乎在天但观以自
 然则生死之道无可而无不可也或未生而已死或
 已死而重生或不可以生而生或不可以死而死或
 可以死而不死或可以生而不生或有生而不如无
卷二 第 19a 页 WYG0871-0368c.png
 生或惜死而所以致死是以致死之地则生致生之
 地则死或为知而不可以死或为时而不可以生或
 云劳我以生生者好事也不可恶其生又云休我以
 死死者恶事也不可好其死凡人心非不好其生不
 能全其生非不恶其死不能远其死哀哉
口舌者祸福之宫危亡之府语言者大命之属刑祸之
 部也言出患入言失身亡故圣人当言发而忧惧常
 如临渊履冰以大若小以富若贫处盛高之谷游卑
卷二 第 19b 页 WYG0871-0368d.png
 贱之渊微为之本寂为之根惧为之宅忧为之门可
 不戒欤
福者祸之先利者害之源治者乱之本存者亡之根故
 上德质而不文不视不听如无生焉无心无意若未
 生焉执守虚无而生生焉识道德之意揆天地之情
 祸莫大于死福莫大于生是以有名之名丧我之橐
 无名之名养我之宅有货之货丧我之贼无贫之贫
 养我之福
卷二 第 20a 页 WYG0871-0369a.png
施观吾曰存我之道切在去机机去身存机住身死无
 机胸中纯白自处
景行录曰以忠孝遗子孙者昌以智术遗子孙者亡以
 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
又曰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荀子曰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
 者凶又曰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也先义而
 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
卷二 第 20b 页 WYG0871-0369b.png
 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古人云会做快活人凡事莫生事会做快活人省事莫
 惹事会做快活人大事化小事会做快活人小事化
 无事
又云忍是心之宝不忍身之殃舌柔常在口齿折只因
 刚思量一忍字真是快活方片时不能忍烦恼日月
 长
又曰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梁栋之材成水有
卷二 第 21a 页 WYG0871-0369c.png
 所养则泉源壮而流𣲖长灌溉之利溥人有所养则
 心神安而识见达修道之事成
真诰曰镜以照面智以照心镜明则尘垢不染智明则
 邪恶不生
虚皇经曰财为患之本聚财为聚业财为爱欲根能招
 一切罪若以财非财始可入道境
又曰汝知见世因缘则知宿世因缘汝修见世因缘则
 知来世因缘一气无偏倚所种还自生植此荆棘根
卷二 第 21b 页 WYG0871-0369d.png
 如何望乔林
又云慈悲之力最为广大能化一切能服一切恶者无
 与争暴者无与抗所向无与敌是为广大无边
又曰口无是非言心无人我相身不受染著方契无为
 道众生俱幻化堕彼色相因须知乐是苦一念了无
 为
仙经云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复气安而不
 动谓之静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思
卷二 第 22a 页 WYG0871-0370a.png
 虑兼忘冥想内视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则近真矣
延命录曰五榖充肌体而不能益寿百药疗病延年而
 不能甘口充肌甘口者俗人之所珍苦口延年者道
 士之所宝
禁忌篇曰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
 之常制筋骨有偃仰之力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营
 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养阴
 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先将草木以救亏缺服金丹
卷二 第 22b 页 WYG0871-0370b.png
 以定不穷养性之道尽于此矣
列子曰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閒心
 劳形养生之方也
太平御览曰道者气也宝气则道长存秘者精也宝精
 则神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精去则骨
 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者务宝其精
庄子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
 淡则忧思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卷二 第 23a 页 WYG0871-0370c.png
又曰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
真诰曰衰年体羸多为风寒所乘当深颐养晏此无事
 上味玄元栖守绛津体寂至道心存内观屏波万累
 荡濯他念乃始近其门户耳若忧累多端人事未省
 虽复憩灵空洞存心淡泊缠绵亦弗能达也
玄关秘论曰无心于事则无事于心故心静生慧心动
 生昏
仙经曰子欲长生当由所生之门游处得中进退得所
卷二 第 23b 页 WYG0871-0370d.png
 动静以法去留以度可以延命而愈疾矣
本草总篇曰摄生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
 之害经曰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盖不
 适其性而强云为逐强处即病生五脏受气盖有常
 分用之过耗是以病生善养生者既无过耗之弊又
 能保守真元何患乎外邪所中也故善服药不若善
 保养不善保养不若善服药世有不善保养又不善
 服药仓卒病生而归咎于神天噫是亦未尝思也可
卷二 第 24a 页 WYG0871-0371a.png
 不谨欤
又曰未闻道者放逸其心逆于生乐以精神徇知巧以
 忧畏徇得失以劳苦徇礼节以身命徇利财四徇不
 置心为之病矣极力劳形躁暴气逆当风纵酒食嗜
 辛咸肝为之病矣饮食生冷温凉失度久坐久卧大
 饱大饥脾为之病矣呼叫过常辩争陪答冒犯寒暄
 恣食咸苦肺为之病矣久坐湿地强力入水纵欲劳
 形三田漏溢肾为之病矣五病既作故未老而羸未
卷二 第 24b 页 WYG0871-0371b.png
 羸而病病至则重重则必毙呜呼是皆弗思而自取
 之也卫生之士须谨此五者可致终身无苦经曰不
 治已病治未病正为此矣
吕氏春秋曰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
 圣人必先适欲适节也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
 阴则蹶多阳则痿蹶者逆寒疾也痿躄不能行此阴
 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
 众珍春不煇热热则理塞脉则闭结理塞则气不达
卷二 第 25a 页 WYG0871-0371c.png
 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则气不达以
 此求长生其可得乎
三因极一方曰夫人禀天地阴阳而生者盖天有六气
 人有三阴三阳而上奉之地有五行人有五脏五腑
 而下应之于是资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脉四肢九窍
 毛发齿牙唇舌总而成体外则气血循环流注经络
 喜伤六淫内则精神魂魄志意思喜伤七情六淫者
 寒暑燥湿风热是也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
卷二 第 25b 页 WYG0871-0371d.png
 若持护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疴生焉
崔公入药镜曰物之最灵惟其人也身者乃万化之本
 精于人也若水浮航气于人也如风扬尘神于人也
 似野马聚空水涸则航止风息则尘静野马散而大
 空长有精能固物气能盛物精气神三者心可不动
 其变化也外忘其形内养其神是谓登真之路嗜欲
 纵乎心孰能久去哀乐伤乎志孰能久忘思虑役乎
 神孰能久无利禄劳乎身孰能久舍五味败乎精孰
卷二 第 26a 页 WYG0871-0372a.png
 能久节酒醴乱乎情孰能久绝食佳殽饮旨酒视以
 姝丽听以淫声虽精气强而反祸于身耳目快而致
 乱于神有百端之败道以一介而希真安有养身之
 验耳夫学道者外则意不逐物而移内则意不随心
 而乱湛然保于虚寂造乎清净之域矣
上元夫人谓汉武帝曰汝好道乎勤而不获实有由也
 汝胎性暴胎性淫胎性奢胎性酷胎性贼暴则使气
 奔而攻神是故神扰而竭淫则使精漏而魂疲是故
卷二 第 26b 页 WYG0871-0372b.png
 精竭而魂疲奢则使真杂而魄秽是故命逝而灵臭
 酷则使丧仁而攻目是故失仁而眼乱贼则使心斗
 而口乾是故内战而外绝此五事皆是截身之刀锯
 刳命之斧斤矣虽复志好长生不能遣兹五难亦何
 为损性而自劳乎
文中子曰静漠恬淡所以养生也和愉虚无所以据德
 也外不乱内即性得其宜静不动和即德安其位养
 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
卷二 第 27a 页 WYG0871-0372c.png
又曰能尊生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三茅君诀曰神养于气气会于神神气不散是谓修真
元始经曰喜怒损性哀乐伤神性损则害生故养性以
 全气保神以安身气全体平心安神逸此全生之诀
 也
达磨胎息经曰元壮既立犹瓜有蒂闇注母气母呼即
 呼母吸即吸绵绵十月气足形圆心是气之主气是
 形之根形是气之宅神是形之真神用气养气因神
卷二 第 27b 页 WYG0871-0372d.png
 住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此经要妙之义也
群仙诸玉曰炼精者炼元精非淫佚所感之精炼气者
 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念
 虑之神故此神气精者与天地同其根与万物同其
 体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以阳火炼之则化成阳气以
 阴符养之则化成阴精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
 见
养生论曰大凡养生先调元气身有四气人多不明四
卷二 第 28a 页 WYG0871-0373a.png
 气之中各主生死一曰乾元之气化为精精反为气
 精者连于神精益则神明精固则神畅神畅则生健
 若精散则人疲精竭则神去神去则死二曰坤元之
 气化为血血复为气气血者通于内血壮则体丰血
 固则颜盛颜盛则生空若血衰则发变血败则胸空
 胸空则死三曰庶气庶气者一元交气气化为津津
 复为气气连于生生托于气阴阳动息滋润形骸气
 通则生气乏则死四曰众气众气者榖气也榖济于
卷二 第 28b 页 WYG0871-0373b.png
 生终误于命食榖气虽生蕴榖气还死精能附血气
 能附生当使循环即身永固乾元之阳阳居阴位脐
 下气海是也坤元之阴阴居阳位胸中血海是也生
 者属阳阳贯五脏喘息之气是也死者属阴阴纳五
 味秽恶之气是也气海之气以壮精神以填骨髓血
 海之气以补肌肤以流血脉喘息之气以通六腑以
 扶四肢秽恶之气以乱身神以腐五脏
存神论曰物理所不可逃者四曰生曰心曰性曰情有
卷二 第 29a 页 WYG0871-0373c.png
 生必有心有心必有性有性必有情性则定静情则
 感通感通之际二气必交交于外则龙虎飞走铅汞
 漏失交于中则龙虎相随铅汞内结气所生也故来
 入身谓之生所以通生谓之道至人以道制情氤氲
 之际能住玄胎恍惚之中能擒物象所以有道合一
 神形俱妙之功也
又云从色来者由阴阳之中从化来者出阴阳之外由
 阴阳中来者有留形住世之理故无用之中有用必
卷二 第 29b 页 WYG0871-0373d.png
 夺造化于阴阳出阴阳外者有飞灵走性之道故有
 为之中无为方独超升于象外进退之序能鍊色身
 而化形能脱化身而化神果无序而顿超理所未闻
元道真经曰生可冀也死可畏也草木根生去土则死
 鱼鳖沈生去水则死人以形生去气则死故圣人知
 气之所在以为身宝
庄子养生篇曰吾生也有涯(向秀曰生之所/禀各有涯也)而智也无
 涯(嵇康曰夫不虑而欲性之动也识而发感智之用/也性动者遇物而常足则无馀智从感而来倦而)
卷二 第 30a 页 WYG0871-0374a.png
 (不已故世之所患常在/于智用不在性动也)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郭象曰/以有限)
 (之性寻无穷之智/安得而不困哉)已而为智者殆而已矣(向秀曰已/困于智矣)
 (又为智攻之/者又殆矣)
庄子又曰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向秀曰生/之所无以)
 (为者性表之事也张湛曰生理自全/为分外所为此是以有涯随无涯也)达命之情者不
 务智之所无奈何(向秀曰命尽而死者是张湛曰乘/生顺之理穷所禀分岂智所知)
西山记曰人之真气大运随天元气小运随子肾午心
 卯肝酉肺故坐子午取水火交也
卷二 第 30b 页 WYG0871-0374b.png
又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张湛曰/人与阴)
 (阳通/气)和之于始和之于终静神灭想生之道也(始终/和则)
 (神志/不散)
妙真经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
 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
 生与道相保
黄老经玄禾曰天道施化与万物无穷人道施化形神
 消亡转神施精精竭形衰形本生精精生于神不以
卷二 第 31a 页 WYG0871-0374c.png
 精施故能与天合德不与神化故能与道同式
又曰以形化者尸解之类神与形离二者不俱遂象飞
 鸟入海为蛤而随季秋阴阳之气以气化者生可冀
 也以形化者甚可畏也
指归曰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归指于
 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或疑者云始同起于
 无外终受气于阴阳载形魄于乾坤资生长于食息
 而有愚有智有强有弱有寿有夭天耶人耶解者曰
卷二 第 31b 页 WYG0871-0374d.png
 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
河图帝视萌曰侮天时者凶顺天时者吉春夏乐山高
 处秋冬居卑深藏吉利多福寿考无穷
雒书宝予命曰古人治病之方和以醴泉润以元气药
 不辛不苦甘甜多味常能服之津流五脏系之在肺
 终身无患
传曰杂食者百病妖邪所钟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
 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卷二 第 32a 页 WYG0871-0375a.png
真人大计曰奢懒者寿悭靳者夭放散劬劳之异也田
 夫寿膏粱夭嗜欲多少之验也处士少疾游子多患
 事务繁简之殊也故俗人竞利道士罕营
彭祖曰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声色不思
 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不劳形不极常道引纳
 息但尔可得千岁欲长生无限者当服上药
仲长统曰荡六情者有心而不以之思有口而不以之
 言有体而不以之安安之而能迁乐之而不爱以之
卷二 第 32b 页 WYG0871-0375b.png
 图之不知日之益也不知物之易也
饮食不时伤人忧恚悲哀伤人喜乐过差伤人忿懥不
 解伤人汲汲所愿伤人戚戚所患伤人寒暖失节伤
 人阴阳不交伤人凡交须依导引诸术若能避众伤
 人事而复晓阴阳之术则是不死之道大乐气飞扬
 大愁气不通用精令人气力乏多睡令人目盲多唾
 令人心烦贪美食令人泄痢俗人但知贪于五味不
 知有元气可饮圣人知五味之毒焉故不贪知元气
卷二 第 33a 页 WYG0871-0375c.png
 可服故闭口不言精气息应也唾不咽则气海不润
 气海不润则津液乏是以服元气饮醴泉乃延年之
 本也
明医论云疾之所起自生五劳五劳既用二脏先损心
 肾受邪腑脏俱病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
 心劳四曰忧劳五曰疲劳五劳则生六极一曰气极
 二曰血极三曰筋极四曰骨极五曰精极六曰髓极
 六极即为七伤七伤变为七痛七痛为病令人邪气
卷二 第 33b 页 WYG0871-0375d.png
 多正气少忽忽喜怒悲伤不乐饮食不生肌肤颜色
 无泽发白枯稿甚者令人得大风偏枯筋缩四时拘
 急挛缩百关隔塞羸瘦短气腰脚疼痛此由早娶用
 精过差血气不足极劳之所致也
忧畏者生死之门礼教之主存亡之由祸福之本吉凶
 之元也
养性者失其忧畏则心乱而不治形躁而不宁神散而
 气越志荡而意昏应生者死应死者亡应成者败应
卷二 第 34a 页 WYG0871-0376a.png
 吉者凶其忧畏者其犹水火不可暂忘也
太上畏道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故忧于身者
 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
 戒于近者不悔于远
九仙君论曰形神相托神形相成口受外味以亡识身
 受内役以丧精神离形以散败形离神以去生殊不
 知皮肉相应筋骨乃成肝合筋其外爪心合脉其外
 色脾合肉其外唇肺合皮其外毛肾合骨其外发故
卷二 第 34b 页 WYG0871-0376b.png
 外无五伤以败五体
胎脏论曰先除欲以养精后禁食以存命是知食胎气
 饮灵元为不死之道返童还年
古云众方嚣然我独渊默中心融融自有真乐是盖出
 乎尘垢之外而与造物者游也
轩冕不足为吾高而尘埃在我或有所不得避昔人谓
 居轩冕之中当有山林之气然则处尘埃之内不可
 有市井之习
卷二 第 35a 页 WYG0871-0376c.png
瓦盆盛酒与倾金注玉同一醉也蹇驴布鞯与金鞍骏
 马同一游也松床莞簟与绣衾玉枕同一寝也布袍
 蒲絮与貂裘狐貉同一煖也蔬食菜羹与烹龙炮凤
 同一饱也知此则贫贱富贵可以一视矣
康仲俊年八十六极康宁自言少时读千字文有所悟
 谓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尝动心故老而不
 衰
达磨曰心不缘境住在本源意不散流守于内息神不
卷二 第 35b 页 WYG0871-0376d.png
 外役免于劳伤人知心即气之主气即形之根形者
 气之宅神形之具令人相因而立若一事有失即不
 合于至理何能久立焉
又曰心静即神悦神悦即福生
真仙直指曰清静二字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
 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
 不能作精全而腹实
海天秋月道人曰守清静恬淡所以养道处污辱卑下
卷二 第 36a 页 WYG0871-0377a.png
 所以养德去嗔怒灭无明所以养性节饮食薄滋味
 所以养气然后性定则情忘形虚则神运心死则神
 活阳盛则阴衰
庄注云众窍为风所鸣万形为化所役风不能鸣则众
 窍虚化不能役则万形息
玄英疏曰藏舟船于海壑正合其宜隐山岳于泽中谓
 之得所然造化之力担负而趋变故日新骤如逝水
 昨我今我新吾故吾义亦然也
卷二 第 36b 页 WYG0871-0377b.png
林君复集曰饱藜藿者鄙膏粱乐贫贱者鄙富贵安义
 命者轻生死远是非者忘臧否
饱肥甘衣轻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
 者杀身
小人诈而巧似是而非故人悦之者众君子诚而拙似
 迂而直故人知之者寡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雠忍无辱
何恬庵录曰张饱帆于大江骤骏马于平陆天下之至
卷二 第 37a 页 WYG0871-0377c.png
 快反思则忧处不争之地乘独后之马人或我嗤乐
 莫大焉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骄富贵者戚
 戚安贫贱者休休故景公千驷不如颜子一瓢
武林莲池宏公戒杀生文曰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乃恣意杀生广积冤结相习成俗不自知觉昔人有
 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
 条开列如左馀可例推云
卷二 第 37b 页 WYG0871-0377d.png
其一曰生日不宜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
 之辰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正宜戒杀广行善事以
 资冥福使先亡者早获超升见存者增延福寿何得
 顿忘母难杀害生灵世习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
 长太息者此也
其二曰生子不宜杀生凡人无子则悲有子则喜子母
 俱安则幸不思一切禽兽亦各有子胡为庆我子生
 令他子死母亡于心安乎婴孩始生不为造福而反
卷二 第 38a 页 WYG0871-0378a.png
 造业愚亦甚矣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此也
其三曰祭先不宜杀生亡者忌辰及春秋二祭俱当戒
 杀以资冥福虽罗列八珍于前安能起九泉之遗骨
 而飨之也无益而有伤生命智者不为也举世习行
 不以为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此也
其四曰祈禳不宜杀生世人有疾杀牲祀神以祈福祐
 不知已之祀神以求生反杀他命而活我命逆天悖
 理神其有灵决不来飨种种淫祀亦复类此举世习
卷二 第 38b 页 WYG0871-0378b.png
 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此也
其五曰婚礼不宜杀生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
 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
 杀理既逆矣又婚姻吉礼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惨
 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
 者此也
其六曰燕客不宜杀生良辰美景贤主嘉宾蔬食菜羹
 不妨清致何须广杀生命穷极肥甘笙歌燕饮于杯
卷二 第 39a 页 WYG0871-0378c.png
 盘宰割冤号于砧几嗟乎有人心者能不悲哉世习
 不以为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此也
其七曰营生不宜杀生世人为衣食故或畋猎或渔捕
 或杀生灵以资生计我观不作此业者亦衣亦食未
 必其冻馁而死也杀生营生神理所怒以杀昌裕百
 无一人种地狱之祸因受来生之恶报莫此为甚何
 不别求生计乃执为此七者皆为痛哭流涕长太息
 者此也
卷二 第 39b 页 WYG0871-0378d.png
放生文曰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
 故逢擒则奔虮虱犹知避死将雨则徙蝼蚁尚且贪
 生何乃网于山罟于渊多方掩取曲而钩直而矢百
 计搜罗使其胆落魂飞母离子散或囚笼槛则如处
 囹圄或被刀砧则同临剐戮怜儿之鹿砥疮痍而寸
 断柔肠畏死之猿望弯弓而双垂悲泪恃我强而凌
 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由是昊
 天垂悯古圣行仁解网著于成汤畜鱼兴于子产圣
卷二 第 40a 页 WYG0871-0379a.png
 哉流水润枯稿以囊泉慈矣释迦代危亡而割肉天
 台圣者凿放生之池大树仙人护栖林之鸟续鱼虾
 (阙/)   禅师之遗爱犹存救龙子而传方孙真人
 之慈风未泯一活蝼蚁也沙弥易短命为长年书生
 易卑名为上第一放龟也毛宝以临危而脱难孔愉
 以微职而封侯屈师纵鲤于元村寿增一纪隋侯济
 蛇于齐野珠报千金拯已溺之蝇酒匠之死刑免矣
 舍将烹之鳖厨婢之笃疾瘳焉贸死命于屠家张提
卷二 第 40b 页 WYG0871-0379b.png
 刑魂超三界易馀生于钓艇李景文毒解丹砂孙良
 嗣解矰缴之危卜葬而羽虫交助潘县令设江湖之
 禁去任而水族悲号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曹
 溪守猎人之网道播神州雀解衔环报恩狐能临井
 受术乃致残躯得命垂白璧以闻经难地求生现黄
 衣而入梦施皆有报事岂无闻载在简编昭乎耳目
 普愿随所见物发慈悲心捐不悭财行方便事或恩
 周多命大积阴功若惠及一虫何非善事苟日增而
卷二 第 41a 页 WYG0871-0379c.png
 月累自行广而福增慈满人寰名通天府荡空冤障
 多祉萃于今生培积善根馀庆及于后世倘更助称
 佛号加讽经文为其回向西方令彼永离恶道则存
 心愈大植德弥深道业资之速成莲台生其胜品矣
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不以集事为急而
 以方便为上
人当自信自守虽称誉之承奉之亦不为之加喜虽毁
 谤之侮慢之亦不为之加怒
卷二 第 41b 页 WYG0871-0379d.png
不可乘喜而多言不可乘快而易事
胆欲大见义勇为心欲小文理密察智欲圆应物无滞
 行欲方截然有执
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偶读医书有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深有可取
枚乘曰欲人无闻莫若勿言欲人无知莫若勿为
轻言戏谑最害事盖言不妄发则言出而人信之苟常
 轻言戏谑遇有正事诚实之言人亦不信
卷二 第 42a 页 WYG0871-0380a.png
无梦子时教化村落中手持木牌牌上书二诗云身为
 车兮心为轼车动轼随无计息交梨火枣是谁无自
 是不除荆与棘身为客兮心为主主人平和客安处
 若还主客不康宁精神管定辞君去是为知道妙者
高尚先生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
 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位气合神存修真
 之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持满御神专气抱一以神
 为车以气为马神气相合可以长生
卷二 第 42b 页 WYG0871-0380b.png
又曰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
 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养之道初不离于形气
 精神
又曰心为君主之官得所养则血脉之气王而不衰生
 之本无得而摇也神之变无得而测也肾为作强之
 官得所养则骨髓之气荣而不枯脏之本无得而倾
 也精之聚无得而夺也
梓童宝章曰饶一著添子孙之福(阙/)    驹隙之
卷二 第 43a 页 WYG0871-0380c.png
 易过忍一言免驷马之难追息一忍养身心之精和
言行拟之古人则德进功名付之天命则心閒报应念
 及子孙则事平受享虑及疾病则用俭
好辨以招尤不若讱默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
 以自全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诲妒
 不若韬精以示拙
华严经云人从第一欢喜地入第二离垢地始能行此
 十善道
卷二 第 43b 页 WYG0871-0380d.png
一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不蓄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
 愧仁恕具足于一切众心有命之者常生利益之心
 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
 以重意而行杀害
二曰性不偷盗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
 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一
 草一叶不与不取何况其馀资生之具
三曰性不邪淫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
卷二 第 44a 页 WYG0871-0381a.png
 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
 况从事况于非道
四曰性不妄语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
 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
五曰性不两舌于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
 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
 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
 不作离间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语
卷二 第 44b 页 WYG0871-0381b.png
六曰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粗忿语苦他语令他嗔恨
 语现前语不现前语强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
 者不悦语嗔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
 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语皆悉舍
 离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
 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受乐语大小悦乐
 语身心踊悦语
七曰性不绮语常作思审语时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
卷二 第 45a 页 WYG0871-0381c.png
 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乃至戏笑语恒思审何况故
 出散乱之言
八曰性不贪欲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
 求
九曰性离瞋恚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悯心
 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嗔恨怨害热恼常思顺
 行仁慈祐益
十曰性离邪见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
卷二 第 45b 页 WYG0871-0381d.png
 直无诳无謟于佛法僧起决定信
清静经曰人神好清而心扰之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
 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又曰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
 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
 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污流浪
 生死
玉枢经曰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诚似
卷二 第 46a 页 WYG0871-0382a.png
 愚用默似讷用柔是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以忘
 我可以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
 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
 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
 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
金笥箓曰心不留事一静可期此便是觅静底路
又曰目不乱视神返于心神返于心乃静之本
正法眼藏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
卷二 第 46b 页 WYG0871-0382b.png
 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
 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
 如来知见
陈茂卿夙兴夜寐箴为吾人一日修行短度当熟读之
 箴曰鸡鸣而寤思虑渐驰盍于其间澹以整之或省
 旧愆或䌷新得次第条理瞭然默识本既立矣昧爽
 乃兴盥栉衣冠端坐敛形提掇此心皦如日出严肃
 整齐虚明静一乃启方策对越圣贤夫子在坐颜曾
卷二 第 47a 页 WYG0871-0382c.png
 后先圣师所言亲切敬听弟子问辨反复参订事至
 斯应则验于为明命赫然常目在之事去既已我则
 如故方寸湛然凝神息虑动静循环惟心是监静存
 动察勿贰勿参读书之馀间以游咏发舒精神休养
 情性日暮人倦昏气易乘斋庄恭敬振拔精明夜久
 斯寝齐手敛足不作思惟心神归宿养以夜气贞则
 复元念兹在兹日夕乾乾
崔子玉座右铭曰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施人慎勿
卷二 第 47b 页 WYG0871-0382d.png
 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
 动谤议庸何伤毋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
 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
 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
 恒久久自芬芳
范尧夫布衾铭曰黎藿之甘绨布之温名教之乐德义
 之尊求之孔易享之常安锦绣之奢膏粱之珍权宠
 之盛利欲之繁苦难其得危辱旋臻舍难取易去危
卷二 第 48a 页 WYG0871-0383a.png
 就安至愚且知士宁不然颜乐箪瓢百世师模纣居
 琼台死为独夫君子以俭为德小人以奢丧躯然则
 斯衾之陋其可忽诸
东坡云释如白璧道如黄金儒如五榖则近之矣盖圣
 不徒生生则必有所为释迦孔老易地则皆然也
龙舒居士云佛以杀生偷盗邪淫为身三业而孔子言
 胜残去杀诗人言文王德及鸟兽昆虫是岂不戒杀
 哉盗固不在所言矣孔子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卷二 第 48b 页 WYG0871-0383b.png
 诗人多贪淫乱是岂不戒邪淫哉佛以妄言绮语两
 舌恶口为口业孔子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岂不戒
 妄言也谓巧言令色鲜矣仁岂不戒绮语也书称尔
 无面从退有后言岂不戒两舌也荀子谓伤人之言
 深于矛戟是未尝不戒恶口也佛以贪嗔痴为意三
 业孔子言见得思义则戒贪矣言不念旧恶则戒嗔
 矣言困而不学民斯为下则戒痴矣由此言之儒释
 未尝不同也其不同者惟儒止于世间法释氏又有
卷二 第 49a 页 WYG0871-0383c.png
 出世间法此其不同耳
客有问曰有生即有死若能无生即能无死然则主于
 治生与长生者得无死乎荅曰明德者心之神明虚
 灵不昧能明此而止于至善与鍊神还虚者同一圆
 觉之性皆不囿于形矣夫有形则有生死不囿于形
 何生死之有问曰然则三教圣人皆不得死乎荅曰
 儒云生寄也死归也道曰劳我以生逸我以死释曰
 生如著衫死如脱裤皆离形而超脱耳非真死也问
卷二 第 49b 页 WYG0871-0383d.png
 曰三教学人亦能超脱乎荅曰止至善与鍊神禅定
 功夫极难下手惟上智利根可由顿渐而入若下愚
 钝根则未易至也
龙舒居士曰人生时父母妻子屋宅田园牛羊车马以
 至微细等物不问大小或祖传于己或自己营为或
 子孙或他人为己积累而得色色无非己物且如窗
 纸虽微被人扯破犹有怒心一针虽小被人将去犹
 有吝意仓箱既盈心犹不足举眼动步无非著爱一
卷二 第 50a 页 WYG0871-0384a.png
 宿在外已念其家一仆未归已忧其失种种事物无
 不挂怀一日大限到来尽皆抛去虽我此身亦弃物
 也况身外者乎静言思之恍如一梦庄子云有大觉
 者然后知此其大梦也
了明长老曰身为死物其内活泼泼地者为活物莫于
 死物上作活计宜于活物上作活计予深爱此语
梵网戒云常须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
 汝心佛者未成佛也弥陀佛者已成佛也未成佛者
卷二 第 50b 页 WYG0871-0384b.png
 久沈欲海具足烦恼杳无出期已成佛者久證菩提
 具足威神能为物护故诸佛劝令众生念佛是以我
 未成之佛求他已成之佛为救护耳是故众生若不
 念佛圣凡永离父子乖离长处轮回去佛远矣
朱陶父曰欲脱轮回立德为本凡修净业济物为先忠
 君孝亲固臣子之大节恭兄友弟实长幼之当然夫
 妇别朋友信人伦乃正道德亲善良近学行斯全勿
 为善小而不为莫以欲微而不窒骨肉贫贱虽有过
卷二 第 51a 页 WYG0871-0384c.png
 而不疏他人富显纵无嫌而莫厚婚丧冻馁知不给
 而量力阴周病老艰危见有难而推诚急助施恩于
 不报之地防患于未然之前毒害勿兴于心谗言莫
 出诸口瞒心者自坏其心昧己者自残乎己当爱物
 不可害物宁誉人无宁毁人谦受益满则必损惠迪
 吉从逆必凶经乘妙理依宿德以参求观念净因访
 高人而精进往生一念莫更贪生持念一心休萌杂
 念直下打并勿令缠绵奴仆卑幼切戒欺凌鹅鸭猪
卷二 第 51b 页 WYG0871-0384d.png
 羊慎毋畜养埋暴露之枯骨祭无主之孤魂桥梁井
 道随心修补钱财饮食量力惠施怜饥寒之乞子悯
 残废之苍生常存利济曲尽慈悲或禽兽之罹于槛
 阱系足倒悬或鱼鸟之挂于网罗穿腮反翼虽知万
 死尚冀一生彼顾盼而哀鸣以求救我施财而赎命
 以放生既随物而广施利益更逢人而普劝净因谨
 三归持五戒悉庄严乎净土扫六尘修十善皆回向
 于阿弥凡若此不止于下生信如斯必生于上品
卷二 第 52a 页 WYG0871-0385a.png
尘生便扫莫论是否百年偶聚何苦烦恼太虚之内无
 物不有万事从宽其福自厚(右除/忿怒)
染性触物黏于饴胶淫爱贼人毒于戈矛片时意适永
 劫灵消一丝未断尘网难超(右断/嗜欲)
不扣自鸣钟鼓为妖宁口之羞斯气之浮恂恂呐呐立
 诚寡尤如瓶是守括囊无咎(右戒/多言)
夜结于梦昼驰于想起灭万端尽属虚妄要拔前根须
 除后障一剑当空群魔消丧(右澄/妄想)
卷二 第 52b 页 WYG0871-0385b.png
弇州山人养心歌
 得岁月延岁月得欢悦且欢悦万事乘除总在天何
 必愁肠千万结放心宽莫胆窄古今兴废言可彻金
 谷繁华眼里尘淮阴事业锋头血陶潜篱畔菊花黄
 范蠡湖边芦花白临潼会上胆气雄丹阳县里箫声
 绝时来顽铁有光辉运去良金无艳色逍遥且学圣
 贤心到此方知滋味别粗衣澹饭足家常养得一生
 一世拙
卷二 第 53a 页 WYG0871-0385c.png
闽陈山人逍遥说
 夫性有定分理有至极力不能与命斗才不能与天
 争而贪羡之流躁进之士乃谓富贵可以力掇功名
 可以智取神仙可以学致长生可以术得抱憾老死
 而终不悟悲夫使天下之富必尽陶朱倚顿邪则原
 宪黔娄不复为贤人矣使天下寿必尽如王乔彭祖
 耶则颜氏之子闵氏之孙不复为善人矣使天下之
 仕必尽如稷契伊管耶则乘田委吏不复为孔子矣
卷二 第 53b 页 WYG0871-0385d.png
 使天下之色必尽如毛嫱西施邪则嫫母孟光不复
 嫁于人矣盖富者自富贫者自贫寿者自寿夭者自
 夭达者自达穷者自穷妍者自妍丑者自丑天地不
 能盈缩其分寸鬼神不能损益其锱铢是以达观君
 子立性乐分含真抱朴心无城府行无町畦天下有
 道则皦皦与世相清天下无道则混混与世相浊压
 之泰山不以为重付之秋毫不以为轻升之青云不
 以为荣坠之深渊不以为辱震之雷霆不以为恐劫
卷二 第 54a 页 WYG0871-0386a.png
 之白刃不以为惧视死生为旦暮以盈虚为消息仰
 观宇宙之廓落俯视身世之卑憾如一浮萍之泛大
 海一稊米之寄太仓又何足议轻重于其间哉故所
 至皆乐所处皆适出于天为民入于道为邻若是则
 何往而不逍遥哉
 呜呼治乱运也贤否道也寿夭数也遇不遇时也世
 有才智不相上下而所遇顿殊览此足以自慰
  洗心说
卷二 第 54b 页 WYG0871-0386b.png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道生于安静命主于和畅患
 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戒
 眼莫视他非戒口莫谈他短戒念莫入贪淫戒身莫
 随恶伴无益之言莫妄说不干己事莫妄为默默默
 无限神仙从此得饶饶饶千灾万祸一齐消忍忍忍
 债主冤家从此隐休休休盖世功名不自由尊君王
 孝父母礼贤能奉有德别贤愚恕无识物顺来而勿
 拒物既去而不追身未遇而勿望事已过而勿思聪
卷二 第 55a 页 WYG0871-0386c.png
 明多暗昧算计失便宜损人终有失倚势祸相随戒
 之在心守之在志为不节而亡家因不廉而失位劝
 君自警于生平可叹可警而可畏上临之以天神下
 察之以地祇明有王法相继暗有鬼神相随惟正可
 守心不可欺
  戒杀牛文
 我劝世人勿食牛肉服耕效劳返遭杀戮尔食何来
 忍为烹鬻吁嗟此牛莫云是畜六道轮回互相报复
卷二 第 55b 页 WYG0871-0386d.png
 焉知前世非尔眷属岂为无知临死觳觫口不能言
 垂泪若哭皮解体分犹张两目目匪徒张看尔反覆
 能保他年不变为犊念我同胞贪谗纵欲只爱口爽
 不思中毒牛生恶疮瘟黄臌腹杀而食之顷刻命促
 狱字犬言牢字牛足不食牛犬可免牢狱有饭充饥
 得蔬是福何必食牛以快尔欲食之三日神嗔鬼逐
 戒之三日名书金箓鉴戒分明再三是嘱
 遵生八笺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