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870-06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夫于亭杂录卷五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姚文献公崇遗令云佛以清净慈悲为本而愚者写经
造像以求福汝曹勿终身不寤追荐冥福道士见僧获
利效其所为尤不可延之于家当永为后法近淄川高
念东(珩/)侍郎夙昔好佛而遗令勿请恤典勿作佛事可谓
达观矣
卷五 第 1b 页 WYG0870-0648b.png
涓来大宗伯(泽/弘)余同年兄弟也以康熙辛巳致仕侨居
金陵戊子春捐馆舍寿八十有三安丘王叟升华云初
无病苦但数日不思饮食隐几而逝宗伯善人君子宜
其如是高念东少司寇(珩/)以丁丑年无疾而终寿八十
有六去来与宗伯同二公皆达禅理殆释氏所谓入无
馀涅槃界而般涅槃者耶(司寇乃宗/伯之师)
常熟冯(班/)字定远著钝吟杂录极诋空同沧溟于弘正
嘉靖诸名家多所訾謷其自为诗但沿香奁一体耳
卷五 第 2a 页 WYG0870-0648c.png
教人则以才调集为法余见其兄弟(兄名/舒)所评才调集
亦卑之无甚高论乃有皈依顶礼不啻铸金呼佛者何
也班之子曰(行/贤)字补之诗学白乐天郤有自得之趣与
(雯/)天章善尝求余论定其诗惜逸其本矣
汪钝翁(琬/)说铃云二王好作香奁诗倡和每至数十首
刘公㦷(体/仁)曰此虽慧业然并此不作可也盖余少时与
兄西樵及海盐彭少宰羡门(孙/遹)倡和香奁体诗世多传
之彭有句云仙路无缘逢巨胜珠胎有泪滴方诸西樵
卷五 第 2b 页 WYG0870-0648d.png
有句云下杜城边分驿路上兰门外足长亭余亦有句
云洛浦神人工拾翠魏家公子妙弹棋梅根冶里春逢
信兰叶舟中晚趁潮详载彭王倡和集
余两使秦蜀其间名山大川多矣经其地始知古人措
语之妙如右丞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采翠时分明
夕岚无所处所二十字真为终南写照也余丙子再使
蜀归次嘉陵江有绝句云冒雨下牛头眼落苍茫里一
半白云流半是嘉陵水盖牛头山最高一径蠃旋而下
卷五 第 3a 页 WYG0870-0649a.png
人行云气中云与江水相连沆漭一气不可辨诗语虽
不工亦写照也
诸城丁(耀/亢)野鹤与丘(石/常)海石友善而皆负气不相下一日
饮铁沟园中(东坡集有铁/沟行即其地)论文不合丘拔壁上剑儗丁
将甘心焉丁急上马逸去丁著天史诗多奇句如老将
云低头怜战马落日大江东老马云西风双掠耳落日
一回头此例皆警策丘晚为夏津训导过梁山泊诗云
施罗一传堪千古卓老标题更可悲今日梁山但尔尔
卷五 第 3b 页 WYG0870-0649b.png
天荒地老渐无奇丁迁惠安令丘迁高要令皆不赴
释氏书最不可信者如云太子初生为起三时殿择取
五百伎女形容端正才能巧妙皆以名宝璎珞其身迭
代宿卫后太子启王出游止阎浮树下恐其出家唤令
回国更增伎女而娱乐之既为纳妃又增伎女而娱乐
之不知宫中须许多伎女何为古来有此豫教之法否
其鄙倍殊可一笑
妙法莲华经诵写皆有利益然其开卷即说布施如言
卷五 第 4a 页 WYG0870-0649c.png
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真珠牟尼𤥭璖玛瑙金刚诸珍奴
婢车乘宝饰辇舆欢喜布施又云名衣上服价直千万
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旃檀宝舍众妙卧具施
佛及僧如是等施种种微妙云云不知世出人需此许
多长物将焉用之抑与身心有何关涉秪令俗僧援为
口实为清净寂灭之累而已大善知识必能辨之
毗婆尸已来才有七佛而内典云成劫已过入住劫来
释迦牟尼如来于住劫中当第四佛尚馀九百九十六
卷五 第 4b 页 WYG0870-0649d.png
佛于后续次而出信如经言何佛如麻苇之多耶然释
迦之后降而为祖历一十八代不闻有佛东土自初祖
达摩而后止于六祖亦不闻有佛所谓九百九十六佛
者将俟何日耶亦幻而无稽矣
梵网经修行之人不得食五辛五辛者一葱二薤三韭
四蒜五兴渠兴渠出于阗国根粗如细蔓菁根而白其
臭如蒜或云芸薹胡荽者非
僧祗律云二十念名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
卷五 第 5a 页 WYG0870-0650a.png
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彭尧谕字西园中州人仕为某府通判顷见某为作传
云常在京师人家席上遇竟陵钟惺谈诗不合欲拳驱
之钟避去乃已余读之失笑方钟名盛时如尧谕辈者
遇之方屏息不暇而敢与之论诗且拳驱之耶不度德不
量力姑妄言之适足供识者一笑耳
前辈如以甲子科举者犹及见后甲子科则与新榜中
式举人称同年此余幼闻诸先祖方伯赠尚书府君者
卷五 第 5b 页 WYG0870-0650b.png
吾乡胶西张编修复我(应/桂)举于顺治戊子昨乙酉秋送
其孙赴试济南过余信宿大椿轩神气不衰今又三年
戊子闻又送其孙来济年八十二矣八十时游吴纳一
小姬年才十六
章秀徐州人家于汴能小诗初适市人负贩者厌之已
而弃去独居孙检讨予未(勷/)游梁与相唱和遂归之时
康熙丁亥章年六十又五而倡随甚相得也常在中牟
有和余三绝句云
卷五 第 6a 页 WYG0870-0650c.png
今真定府隆平县汉之广阿也史记赵武灵王常游于
此梦见神女使群从赋之以侈其事然则梦神女者不
惟楚襄王也彼犹寓言此则真梦而古今词人赋咏槩
不之及何欤按真定有神女楼余壬子过之有诗云神
女楼高望杳冥恒阳缥缈乱峰青百年河北蟠三镇千
里行山入五陉即此楼也
天下名胜志云平泉庄距赞皇县一舍许周回十里堂
榭百馀楹奇花异草珍松怪石靡所不致今为玉泉寺
卷五 第 6b 页 WYG0870-0650d.png
按平泉自在雒阳此出傅会耳
春坊中允何(采/)字第五桐城人相国文端公(如/宠)之孙黄
州太守(应/璜)子也工书法诗亦有名然好骂詈刺讥在翰
林名陷轻薄方邵村(咸/亨)何氏之甥又黄州君之婿也顺
治丁亥登第铨授兰溪知县黄州饯之并延其父坦庵
宫詹邵村詹事之爱子也将就坐詹事戏语黄州曰姐
(邵村/小字)今日正客当占上坐吾两老人皆前席主位可
乎黄州曰但不知有此例否第五在旁应声曰有之众
卷五 第 7a 页 WYG0870-0651a.png
愕然问出何书第五曰出孟子尧率诸侯北面而朝之
瞽瞍亦北面而朝之众大笑
史断自胡致堂管见而后以东阿于文定公读史漫录
为最竟陵钟退谷史怀多独得之见其评左氏亦多可
喜诗归议论尤多造微正嫌其细碎耳至表章陈昂陈
治安两人诗尤有特识而耳食者一槩吠声可叹
(光/)字二为望江人康熙丁未进士自记前身太白山
湫龙也每雷电风雨辄心喜意气飞动然仕涂轗轲仕
卷五 第 7b 页 WYG0870-0651b.png
止福建某府同知
吾乡六郡青州冠盖最盛明嘉靖万历间官至尚书者
八九人而世宗时林下诸老为海岱诗社倡和尤盛其
人则冯闾山黄海亭石来山刘山泉范泉杨渑谷陈东
渚而即墨蓝北山亦以侨居与焉倡和诗凡十二卷无
刋本余近访得钞本诗各体皆入格非浪作者闾山名
裕即四冯之父(惟健惟敏/惟重惟讷)文敏琦之曾祖山泉范泉则
文和珝之孙也此集惜不行于世乃钞而藏之其后大
卷五 第 8a 页 WYG0870-0651c.png
司空龙渊钟公晚年里居复举真率之会多至三十人
而诗歌倡和不及前矣(海岱社诗即/文敏公所选)
陈大樽明诗选于弘正间持择甚精嘉靖以来便稍皮
相什得七八耳至儗早朝应制之体阑入未免可厌万
历以下如汤义仍曹能始不愧作者槩置之郐下无讥
之列此则大误
傅国字鼎卿别字丹水临朐人其父老儒也少贫而读
书慧甚里人感异梦以女妻之无居以娶某广文者捐
卷五 第 8b 页 WYG0870-0651d.png
庙堧隙地筑一室为娶焉常适市为妻市布作衣襦恐
其绐已令尺剪而酬其直弱冠乡举怒一伎不时至械
其手令歌不中节辄笞之成进士由通许令入户部为
郎督饷辽东罢归卜筑云黄山中以石为门望之如墟
墓间物自作传刻两扉上中作一楼名凝远聚书万卷
每春时出游乘肩舆去襜帷进贤冠朱衣束带遍历村
墅以其女嫁时贫无奁具召之归盛治奁具择吉日令
婿亲迎其任诞如此甲申后足不下楼一日寇至积薪
卷五 第 9a 页 WYG0870-0652a.png
焚其楼遂与图书俱烬居常为其戚殷生言吾臂时时
汗出如滴泉法当死于火至是果然寿光安致远静子
状其逸事
王右丞画孟襄阳吟诗图至今流传以为佳话不知宣一
和所藏又有厉归真所画常建冒雪入京图当时文人
高士为人艳慕如此梁溪严中允荪友(绳/孙)以布衣游京
师见先兄西樵洎余遂欣然为之写真亦古人之谊也
孟子云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吾于汉末得二人焉曰孔
卷五 第 9b 页 WYG0870-0652b.png
北海融关汉寿云长于唐得二人焉曰宋文贞璟颜忠
烈真卿于宋得三人焉曰韩忠献琦范文正仲淹苏文
忠轼于明得一人焉曰王端毅恕
曹颂嘉(禾/)在翰林疏请封禅王岳生(承/祖)为给事中疏駮
之而请举巡狩二者皆著于白虎通未识两说孰为是
非也
唐九经字行一浙之山阴人崇祯癸未进士性好謟里
人有官学士者其封君家居唐日往造焉或嘲以诗云
卷五 第 10a 页 WYG0870-0652c.png
九经第一不修身只为年来敬大臣久之学士殁而里
中有以监司家居者唐又日造之或问人唐近日何为
应曰近日不敬大臣矣体群臣矣闻者皆大笑绝倒监
司后官至尚书而唐已前殁不及见
吴江沈君庸自徵作霸亭秋鞭歌伎二剧浏漓悲壮其
才不在徐文长下乃其妻张亦才女也尝有寄外词云
漠漠轻阴笼竹院细雨无情泪湿霜华面试问寸肠何
样断残红碎绿西风片万转相思才夜半又听楼头叫
卷五 第 10b 页 WYG0870-0652d.png
过伤心雁不恨天涯人去远三生缘薄吹箫伴(张名/倩倩)
米南宫写阴符经墨迹细行书结搆精密神韵溢于楮
墨大似褚河南与世所传刻米书迥别卷首有黄帝像
两童子捧剑印侍前有一鼎亦古作也经后有元章书
与刘巨济倡和龙真行二篇字尤佳自题云秘府右军
书一卷有一龙形真字印故作米芾二诗甚奇伟不具
录米又书后云芾自命此书为跋尾书惟题于家真迹
后不写以遗人又云枢密太尉论书法奥前篇有天真
卷五 第 11a 页 WYG0870-0653a.png
难力至语后篇知刘侯收书自芾始故写献阴符经后
题甲申初夏廿日南山米老学书课又坚白老人跋米
氏小录云云不知是何许人此帖昔在京师见之今不
知归谁氏矣
唐韦皋在西川造兵器皆有定秦字朝廷疑其跋扈案
问之云是工人名字然刀剑录云秦始皇三年岁次丁
巳采北祗铜铸二剑铭曰定秦于古已先有之矣
世言叶令王乔与仙人王子乔本是两人而应劭风俗
卷五 第 11b 页 WYG0870-0653b.png
通义辨叶令一条引周灵王太子与师旷事则是三人
混而一之矣案后汉书王乔载方术传传末云或云即
古仙人王子乔也而刘向列仙传以为即灵王太子劭
之说本此 列仙传多诞谩不经如载范蠡而云事周
师太公望其可笑如此后来真诰真灵位业图诸书之
滥觞也
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太山石敢当五字云
能暮夜至人家医病北人谓医士为大夫因又名之曰
卷五 第 12a 页 WYG0870-0653c.png
石大夫案石敢当三字出急就篇师古注但云所当无
敌石贤士祠本汝南田间一石人有妪遗饵一片于其
下民遂讹言能治病是两事而讹为一也太山二字义
亦难解或以劭为太山太守而转讹耳
稻花豆花麦秀黍离皆以入诗荞麦为五榖最下之品
而其花殊娇艳唐人诗云日落鸦飞散满庭荞麦花荞
麦自田野间物讵可植之庭中此较边华泉庭中何所
有有萱复有芋尤可议白乐天诗自起开门望田野月
卷五 第 12b 页 WYG0870-0653d.png
明荞麦花如雪差不谬耳
颜氏家训云江南文制欲人弹射遇有所累随即改之
山东风俗不通击难吾初入邺遂尝以此忤人至今为
悔余谓此亦存乎其人耳不关南北也余夙昔于前辈
诗文就质凡佳恶必直言无隐故翰林侍读施愚山先
生常曰吾交游满天下直谅多闻惟王先生耳故刑部
尚书魏环溪先生每有所作必属余指其瑕即欣然改
定尝有谢劄云于论文较艺之中见吾心不欺之学又
卷五 第 13a 页 WYG0870-0654a.png
语其子宫谕(学/诚)曰吾在京师三十馀年惟心折一阮亭
耳故翰林检讨唐先生济武亦然晚年有京朝官以诗
相质余为指摘窜改不少隐后遇之颇有愠色余始知
古道不可尽行也悔之此事不独颜氏唐刘梦得与牛
僧孺亦有然矣
颜之推标举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为自小
雅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得来此神契语也学古人勿袭
形模正当寻其文外独绝处
卷五 第 13b 页 WYG0870-0654b.png
犹豫颜介所释甚详今录之尸子曰犬五尺为犹说文
曰陇西谓犬子为犹或以尔雅曰犹如麂善登木闻人
声则豫缘木上下也
虙子贱虙羲之后单父东门有子贱碑云济南伏生即
子贱之后
写真一技古称顾虎头此艺虽精终不能与山水竹石
花鸟龙鱼等埒近日如曾鲸谢彬辈以此擅名吾见其
晚年笔墨亦草草耳近有鸿胪序班禹之鼎名重辇下
卷五 第 14a 页 WYG0870-0654c.png
曾为吾作放鹇荷锄雪溪诗思数图时有利钝颜氏称
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
问童孺皆知姓名萧贲刘灵刘孝先并文学已外复佳
此法又有西朝中书舍人吴郡顾庭平氏县令彭城刘
岳昔王右丞赵承旨并擅此长不以为讳然今名世亦
罕觏矣
顾大甲本名镛字震雉号见山善丹青尤工设色为诗
精深华妙兼有寄托在松江派中大樽之下诸人之上
卷五 第 14b 页 WYG0870-0654d.png
尝刻诗三百篇及楚词选诗为一书名曰诗原康熙己
酉以工部郎中奉使㩁赣关作画别余自后不复相见
毕九歌字调虞吾邑大司空亨之裔能诗今仅传其一
绝云芍药花残布榖啼鸡閒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
来晚共说山南雨一犁
昔人云一人知已可以不憾乃亦有偃蹇于生前而振
耀于身后者故友阳羡陈其年(维/崧)诸生时老于场屋厥
后小试亦多不利己未博学宏辞之举以诗赋入翰林
卷五 第 15a 页 WYG0870-0655a.png
为检讨不数年病卒京师及殁而其乡人蒋京少(景/祁)
其遗集无只字轶失皖人程叔才(师/恭)又注释其四六文字
以行于世此世人不能得之于子孙者而一以桑梓后
进一以平生未尝觌面之人而收拾护惜其文章如此
亦奇矣哉
唐张祜长庆宝历间诗人之翘楚或荐于上时元稹为
相力沮之不得召见罢归祜见知于乐天而沮于微之
此理之不可解者而元之相度人品亦从可想见
卷五 第 15b 页 WYG0870-0655b.png
开元二十三年裴耀卿为江淮转运使置河阴集津太
原诸仓自太原入渭输关中时命三百里内刺史县令
帅所部音乐集五凤楼下怀州刺史以车载乐工数百
皆衣文绣服箱之牛皆为虎豹犀象之状鲁山令元德
秀惟遣乐工数人连袂歌于蔿于上曰怀州之人其涂
炭乎立以刺史为散官而叹德秀为贤天宝初江淮租
庸使韦坚引浐水抵苑东望春楼下为潭以聚江淮运
船三月上幸望春楼坚以新船数百艘各榜郡名陈郡
卷五 第 16a 页 WYG0870-0655c.png
之珍货于船背陜尉崔成甫著锦半臂缺胯绿衫而裼
之居前船唱得宝歌使美妇人数百人盛饰而和之坚
跪进诸郡轻货仍上百牙盘食上置宴竟日而罢加坚
左散骑常侍僚属褒赏有差观此则怀州刺史左官何
以令其心服天宝之乱即一事可预知矣
天宝元年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言见玄元皇帝于丹
凤楼西之空中云我藏灵符于尹喜故宅上遣使于函
谷关尹喜台旁求得之同秀除朝散大夫间一岁清河
卷五 第 16b 页 WYG0870-0655d.png
人崔一清复上言见玄元皇帝于天津桥北云有符在
武城紫薇山使往掘亦得之东京留守王倕知其诈案
问果首服奏之此事与宋真宗之天书先后一辙可发
一笑
俞儿无终山之神也而庄子骈拇篇属其性于五味虽
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藏也与师旷离朱并举则是易牙
之类人名也
七言歌行杜子美似史记李太白苏子瞻似庄子黄鲁
卷五 第 17a 页 WYG0870-0656a.png
直似维摩诘经
山阴王文端公(家/屏)先高祖太仆公门生也江夏郭文毅
(正/域)先曾祖大司徒公门生也先伯祖太师公会试(隆/庆)
(辛/未)实出商丘沈文端公(鲤/)之门故三公之集吾家皆有
之而沈公正续两集则太师所较刻也士祯三复其文
叹其经术闳深议论正大真一代伟人谨节录其议建
文位号景泰实录一疏以见梗概云臣看得国子监司
业王祖嫡奏为循史职脩阙典以昭祖宗心事以隆继
卷五 第 17b 页 WYG0870-0656b.png
述大孝事窃惟人君有位号则有纪年有政令则有实
录此春秋不易之法自古及今未有以兴亡隆替而因
革予夺其间者我朝自太祖开基列圣相承金匮石室
之藏具在乃建文以革除而槩称洪武景泰以分附而
并系英宗则皆为我朝阙典矣所据司业王祖嫡因在
史馆纂修知其始末所以建有此议臣请先述二事大
略而后及所以当正之故为皇上陈之太祖高皇帝在
位懿文太子先薨至洪武三十一年太孙嗣位改元建
卷五 第 18a 页 WYG0870-0656c.png
文建文者太祖之嫡孙也在位四年成祖文皇帝靖难
登极乃削去建文年号仍以洪武纪年及重脩太祖实
录遂将四年实历附作洪武虚数此则革除之大略也
正统十四年额森入犯英宗睿皇帝躬驭六师自行天
讨至土木北狩景皇帝时为郕王奉章皇太后命监国
旋正大位次年八月恭遇英庙回銮后七年复辟是为
天顺元年其时奸臣石亨辈奏将景皇帝废为郕王加
谥曰戾成化元年脩英庙实录遂以景泰七年事迹附
卷五 第 18b 页 WYG0870-0656d.png
于正统之后天顺之前注曰郕戾王附成化十一年十
二月宪宗纯皇帝追体英宗本意始敕廷臣复景帝位
号上恭仁康定尊谥改脩陵寝无所不用其情而景泰
七年事迹元附英庙实录者仍称郕戾王附此则附录
之大略也嗣是以来朝野公议非不昭然而修遗举坠
独未之闻则有由矣盖郕戾附录纂脩在成化元年位
号之复在成化十一年也当时惟以复位号为重而实
录之改与不改以为往事历数十年竟无言及之者乃
卷五 第 19a 页 WYG0870-0657a.png
因循以至于今非为其不可而遂已之也夫宪庙追尊
之举为帝王盛德之冠乃独于附录一节不行釐正于
推广德意毋乃有阙乎不知位号既复则实录自当改
正许其大不许其细是未体夫宪庙之心而已矣建文
年号在成祖登极诏书不过以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
五年然犹称为少主未闻降削位号是在成祖亲亲之
心亦必有不忍绝者而一时宣力归命诸臣或务张功
伐或苟存形迹遂赞成革除之事其亦未达夫成祖之
卷五 第 19b 页 WYG0870-0657b.png
心耳夫成祖奉天靖难再造邦家骏烈宏功缵承高庙
正使年号不除何损万一而曲为掩讳若此且天下后
世各有耳目安可尽泯稗官野史各有纪载安可尽革
此不但无益于事适足示人以疑耳故议复革除者非
为建文为成祖也议更附录者非为景帝为英宗也兹
皆所不必讳者也方今圣明在上脩遗举坠以弘先德
正此其时臣等不敢为更张之议惟以附录改正将英
庙实录于正统以后天顺以前摘中间七年事迹名曰
卷五 第 20a 页 WYG0870-0657c.png
恭仁康定景皇帝实录无相混淆如斯而已矣至于建
文位号诏书中原无降削之文今亦无凭议复亦惟于
高庙实录中摘出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事迹复
称建文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以存其年号传信万世如
斯而已矣昔我太祖甫定天下即首命儒臣纂修元史
又追谥其主为顺帝渊哉圣心至公至厚矣成祖英祖
之心同符太祖而建文景泰又非胜国之君之比元主
可谥何忍没其号于建文元史且修何可阙其录于景
卷五 第 20b 页 WYG0870-0657d.png
泰且景泰之位号既可复则建文年号亦可复建文之
死事诸臣且蒙我皇上之恤录而况其君乎况其为太
祖之嫡孙乎慰祖宗在天之灵伸寰海久抑之意彰微
显阐幽之烈寓兴灭继绝之仁斯举也实圣德圣政之
第一事也独称昭代之信史而已哉奉旨景皇帝实录
著候纂修改正建文年号罢
德平明御史大夫葛端肃公(守/礼)嘉隆名臣以世宗之猜
忍而独终始见信虽陶仲文恶之而谗言无自而入固
卷五 第 21a 页 WYG0870-0658a.png
德望素孚亦福人也其家训已载余池北偶谈其文如奏
疏序记皆明白正大不事彫饰真大人君子之言今节
录东方先生祠记一篇以见梗槩汉平原厌次废县今
为神头镇其西原有东方先生冢焉镇是以有祠盖没
而可祭于社者也晋夏侯常侍赞之唐颜鲁公记而书
之由来远矣云云或问于余曰先生电发于汉当时莫
儗其伦民到于今称之卒亦莫知其故竟何人也余曰
先生神异人也孔氏所谓犹龙者也汉之武帝雄迈无
卷五 第 21b 页 WYG0870-0658b.png
前士生其时亦无端不有各有以当帝心者而弃置诛
夷曾不少惜多欲横发无可谁何汉之天下殆岌岌矣
天生先生应时而出上书满公车帝诵之累月始毕既
足以降其心而夺之气而其触机随应飙发无方直谏
戆谏讽谏谲谏要在格君心之非而不居其名他不具
论如廷诘董偃三罪人为惕息而武帝立罢宣室之宴
非汲长孺万一可几者其转移之神不可以常理知即
帝亦不知其所以也武帝虽肆欲而不遂身为祸主者先
卷五 第 22a 页 WYG0870-0658c.png
生力也故尝论之先生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其迹也
逢占射覆其馀也不为富贵宠荣而妄希冀其素也横
放不羁陵轹万类其气也一龙一蛇变化至于不可穷
其源本也直谏戆谏讽谏谲谏而卒归于正其大节也
至于谑浪侵犯而暴君不能怒诙嘲傲侮而廷臣不知
怨斯则圣人之所不可必贤人志士之所不敢望者也
故曰神异人也夏侯太初以为其道犹龙信矣夫若扬
雄之谓似优似直司马迁之谓滑稽班固之谓恢谐优
卷五 第 22b 页 WYG0870-0658d.png
畜者皆不足以知先生之深者也余非能知先生者故
不敢知而卒归之神异或者以为信然也故识其重修
岁月而因以尚论其人盖为不知先生者言之也此文
在宋南渡后颇似陆务观后必有知之者先生集凡十
八卷
康熙丁未戊申閒余与苕文公㦷玉虬周量辈在京师
为诗倡和余诗字句或偶涉新异诸公亦效之苕文规
之曰兄等勿效阮亭渠别有西川织锦匠作局在又叶
卷五 第 23a 页 WYG0870-0659a.png
文敏讱庵云兄歌行他人不能到只是熟得史记汉书
耳余深愧两兄之言
陈大士(际/泰)命其集曰巳吾案水经注汴水又东谷水入
焉谷水又东南径巳吾县故城西故梁园宁陵县之种
龙乡也汉成哀世始置县永元十一年陈王削地名以
嘉名曰巳吾犹有陈楚之俗焉名胜志乙吾分已氏县
置故城在今宁陵县西南三十里魏书武帝初起兵于
巳吾是也大士岂以其陈姓而取以名集耶与友人偶
卷五 第 23b 页 WYG0870-0659b.png
谈及记之
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复可解凡古乐录大
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写故致然尔此言甚明白故
今人强儗汉铙歌等篇必不可也
戴凯之竹谱云九河鲜育五岭实繁九河皆在今德州
平原德平之界余常见德州士夫家种竹间有生者仅
如麻苇九河地不宜竹盖自古而然矣
治中风方荆芥穗以酒调下三钱立愈(焦氏/说楛)
卷五 第 24a 页 WYG0870-0659c.png
治暴吐血方以蛛网为丸米汤饮下立止
治蛇伤用香白茝为末入鸭嘴胆矾麝香各少许糁疮
(俱同/上)
南史张畅弟为猘犬伤食虾蟆脍而愈
平妖传载蛋子和尚三盗猿公法亦有所本广州有大
溪山有一洞每岁五月始见土人预备墨沈纸刷入其
中以手扪石壁上有若鑴刻者急拓出洞亦随闭持印
纸视之或咒语或药方无不神验者见焦尊生说楛不
卷五 第 24b 页 WYG0870-0659d.png
仅严三点杜七圣马遂之有所本也
盛唐诗人多有赠康洽之作最传者李颀所谓西上虽
因长公主还须一见曲阳侯盖指杨国忠暨秦虢辈也
后长庆中白居易作忠州刺史亦有赠康诗云殷勤怜
汝无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天宝至是已历六朝而康
犹在则禄山之乱流落西蜀至元和长庆之时亦已老
矣又案段安节乐府杂录有康老子者是长安富家子
常与国乐游处家产荡尽后以半千从一妪买得冰蚕
卷五 第 25a 页 WYG0870-0660a.png
丝褥遇波斯胡酬直千万不经年复尽寻卒伶人嗟惜
之遂制此曲亦名得至宝似又别是一人
五木皆卢世止知刘毅东府摴蒲事耳北史梁主萧察
献玛瑙钟于周文帝顾诸丞郎曰掷摴头得卢者赏之
薛端后至掷之五木皆卢即以赐之事有相类如此而
知之者少
余素不喜李贽之学其藏书续藏书未尝寓目近偶观
之其最害道者莫如论狂狷一篇其言谓放勋狂而帝
卷五 第 25b 页 WYG0870-0660b.png
文王狂而王泰伯狂而伯皆狂也舜也禹也汤武也太
公周召皆狂也汉高帝狂之神文帝狂之圣也此等谬
论正如醉梦中呓语而当时诸名士极推尊之何哉若
以李斯桑弘羊吕不韦李园贾诩董昭为名臣温峤为
逆贼所谓好恶拂人之性者也以扬雄胡广谯周冯道
为吏隐外臣亦大谬
非圣侮法学士所当深戒如尸子谓舜多膻行又唐诗
人李群玉题黄陵庙诗自言遇二女或戏之曰君乃虞
卷五 第 26a 页 WYG0870-0660c.png
帝之辟阳侯耶此真无忌惮之小人泥犁果有狱当为
此辈设耳
 
 
 
 
 
 
卷五 第 26b 页 WYG0870-0660d.png
 
 
 
 
 
 
 
 古夫于亭杂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