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870-00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池北偶谈卷四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亲谒孝陵
康熙甲子冬
大驾幸金陵亲谒明太祖孝陵
上由甬道旁行
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
卷四 第 1b 页 WYG0870-0048b.png
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
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
谕禁樵采令督抚地方官严加巡察父老从者数万人
皆感泣总督两江兵部侍郎王新命刻石纪事己巳春
南巡再
谒孝陵古今未有之盛举也
  殿试改期
国朝每科
卷四 第 2a 页 WYG0870-0049a.png
殿试之期在三月十五日自辛丑科后以三月十九日

万寿节遂改
殿试于二十日至今为例壬戌科
驾幸
盛京谒
陵改
殿试于九月二十日戊辰科以
卷四 第 2b 页 WYG0870-0049b.png
大行太皇太后升遐改会试于二月十九等日
殿试改三月二十六日云
  会试二亥
顺治三年丁亥重行会试十六年己亥复重行会试
  日讲
今上亲政后选翰林官直讲
禁中先在
弘德殿后移于
卷四 第 3a 页 WYG0870-0049c.png
乾清宫讲官始则熊赐履继为史鹤龄孙在丰张英徐
元文陈廷敬叶方蔼张玉书汤斌归允肃大抵以掌院学
士一员与翰林官一员同讲止二员惟戊午陈叶日讲而
上幸南海子叶偶病假旬日以张代之后叶疾愈入直
遂三员同直讲史以编修归殁于家特
赐祭葬其恩礼非外庭所敢望也
  朝报
今之朝报或曰邸报亦有所本见王明清挥麈录赵升
卷四 第 3b 页 WYG0870-0049d.png
朝野类要云朝报日生事宜也每日门下后省编定请
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其有所谓内探
省探衙探之类皆衷私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
之曰新闻盖自宋时已然又六科
纶音册子号晚帖以当晚即知之次日乃登邸报故曰
晚帖亦有小报谓之小抄
  台湾府县
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平设府一曰台湾府县三曰台湾
卷四 第 4a 页 WYG0870-0050a.png
曰凤山曰诸罗又设总兵官分巡厦门道各一员驻焉
幅员之广古未有也
  东野氏世袭
康熙二十三年
上东巡周公后裔七十三代孙世袭奉祀生员东野沛
然上疏吁恩奉
旨交与该部礼部覆无庸议奉
旨周公承接道统继往开来功德昭著其子孙应给职
卷四 第 4b 页 WYG0870-0050b.png
衔著九卿詹事科道会同确议会议得周公后裔应授
官职拨给祀田修葺庙宇行文该抚查明以沛然世袭
五经博士如孔颜曾孟仲氏例先是沛然上疏行在
上召问周公姬姓尔疏称东野何故沛然对曰昔鲁公
伯禽季子鱼赐东野田一成因以为氏
上曰周公庙庭何在对曰在阙里城东北二里
上悦随
御制祭文遣
卷四 第 5a 页 WYG0870-0050c.png
恭亲王致祭礼部尚书介山
御前侍卫观保鸿胪寺卿穆成格阎兴邦太常寺寺丞
张量馨山东提学道副使唐赓尧陪祭其后沛然卒子
枝盛嗣为博士云是时子贡后裔端木谦端木直亦上
疏请部议不允
  阶官避家讳
予尝疑六朝以来朝廷为臣下避家讳至改州郡名者
有之考愧郯录乃知宋时律文有私讳冒荣徒一年之
卷四 第 5b 页 WYG0870-0050d.png
禁四铨之法遇磨勘阶官之称与其三代讳相值者许
其自陈授以次官谓之寄理遂以系之官称之首又李
文简焘奏疏亦载雍熙二年有诏凡除官内有家讳者
三省御史台五品文班四品以上许用式奏改馀不许
嘉祐六年翰林学士贾黯知审官院奏准下太常礼院
大理寺同议言祖父之名子孙所不忍道不系官品之
高下并当回避乃诏凡府号官称犯祖父名而非嫌名
及二名者并听回避其后韩绛除枢密副使自言枢字
卷四 第 6a 页 WYG0870-0051a.png
与祖名下一字同乞避免不许遵嘉祐之诏也宋敏求
提举万寿观敏求父名绶自言寿字犯父嫌名诏改醴
泉观则嘉祐之诏复不行矣及吴中复提举荆湖北路
兵马中复父名举乞改称提辖诏以朝廷官称不当避
守臣私讳遂不许然后知回避私讳唐宋以前载在律
文亦孝治天下之意明代以来始刋削耳又焘疏引晋
江统言其叔父春为宜春令与县同名故事职与祖父
名同皆得改选而未有身与官职同名改选之例统以
卷四 第 6b 页 WYG0870-0051b.png
为身名所加亦施于臣子凡佐史朝夕必称厥官倘指
实而语则触尊者讳或诡词回避则以私废公统以为
身名与官职同者宜与祖父名为比武帝许之据此又
不独回避先讳矣朝野类要云授职任而犯三代名讳
者许避之而开禧初张嗣右除起居郎以犯讳辞免改
名修注官其馀若一名偏犯则不避
  武职丁忧
武职旧无丁忧之例康熙二十四年四川提督何傅疏
卷四 第 7a 页 WYG0870-0051c.png
言窃惟议礼制度圣王御世之大权地义天经人子立
身之大本养生莫如送死教孝所以作忠据夔州副将
孙斌呈详(云/云)通丧制礼既无贵与贱之殊沿例宅忧乃有文
与武之别俱属毛而离里忍绝裾以灭亲豺獭尚有一
祭之知介胄岂无三年之爱臣久失怙恃见素韠而兴
怀恭际休明沥丹心而上请实天下万世之公义非孙
斌一人之私情伏恳特涣
纶音定武职三年通丧之例垂光史册(云/云)
卷四 第 7b 页 WYG0870-0051d.png
俞旨遂为定制孝治之隆夐绝千古矣
又浙江提督陈世凯上言武臣丁忧特其一节宜令读
书识忠孝大义得
温旨已后武臣俱当留心典籍责令提镇倡率之
  访遗书
康熙二十五年四月
上谕礼部翰林院自古帝王致治隆文典籍具备犹必
博采遗书用充秘府以广见闻而资掌故甚盛事也朕
卷四 第 8a 页 WYG0870-0052a.png
留心艺文晨夕披览虽内府书籍篇目粗陈而裒集未
备因思通都大邑应有藏编野乘名山岂无善本宜广
为访辑凡经史子集除寻常刻本其有藏书秘录作何
给值采集及借本抄写事宜尔部院会同详议具奏务
令搜罗罔佚以副朕稽古崇文之至意旋又奉
旨关系经史方许采进时礼侍徐乾学疏进宋朱震汉
上易传并图说十五卷宋张浚紫岩易传九卷读易杂
说一卷魏了翁大易集义六十四卷曾穜大易粹言十
卷四 第 8b 页 WYG0870-0052b.png
卷吕祖谦东莱书说十卷元金履祥尚书表注十二卷
宋李樗黄櫄毛诗集解三十六卷赵鹏飞春秋经筌十
六卷王与之周礼订义八十卷蔡节论语集说十卷李
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一百六十八卷唐开元礼一百五
十卷共十二部
  御书
康熙二十三年
驾幸阙里
卷四 第 9a 页 WYG0870-0052c.png
御书万世师表四字悬大成殿次年以四字颁行天下
学宫又
御书白鹿书院额庐山白鹿洞并赐监本五经四书其
河南府二程祠邵康节祠凤翔府横渠书院建宁府紫
阳书院徽州府文公阙里长沙府石鼓书院皆颁
御书学达性天大字古今罕觏之盛举也
  毁淫祠
康熙丙寅擢江宁巡抚都御史汤斌礼部尚书掌詹事
卷四 第 9b 页 WYG0870-0052d.png
府事汤濒行疏毁吴下淫祠五通五显刘猛将五方贤
圣等庙恭请
上谕勒石上方山得
俞旨通行直省初汤以阁学迁巡抚过予邸舍予为言
吴中妇女好入寺院烧香首当禁止汤以为然在吴遂
力行之风俗一变若淫祠一节尤于世道人心裨益不
小汤自言昔为方面时只遵宁陵吕叔简先生从政录
行之其抚吴亦此志云
卷四 第 10a 页 WYG0870-0053a.png
  戊己二官名
汉元帝初元元年置戊己校尉屯田车师前王庭班书
师古注自甲至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今所置无常
居故取戊己为名或云戊己居中镇覆四方今所置校
尉亦处西域之中抚诸国也然戊己自是两官后汉耿
恭为戊校尉关宠为己校尉是也
  荷兰贡物
荷兰国自康熙六年入贡今二十五年台湾平设郡县
卷四 第 10b 页 WYG0870-0053b.png
其王耀汉连氏甘勃氏遣陪臣宾先吧芝复奉表进贡
表词有云外邦之丸泥尺土乃是中国飞埃异域之勺
水蹄涔原属天家滴露(云/云)贡物大珊瑚珠一串照身大
镜二面奇秀琥珀二十四块大哆啰绒十五疋中哆啰
绒十疋织金大绒毯四领乌羽缎四疋绿倭缎一疋新
机哔叽缎八疋中哔叽缎十二疋织金花缎五疋白色
杂样细软布二百一十九疋文采细织布一十五疋大
细布三十疋白毛里布三十疋大自鸣钟一座大琉璃
卷四 第 11a 页 WYG0870-0053c.png
灯一圆聚耀烛台一悬琉璃盏异式五百八十一块丁
香三十担冰片三十二斤甜肉豆蔻四瓮厢金小箱一
只内丁香油蔷薇花油檀香油桂花油各一罐葡萄酒
二桶大象牙五支厢金鸟铳二十把厢金马铳二十把
精细马铳十把彩色皮带二十佩厢金马铳中用绣彩
皮带十佩精细马铳中用精细小马铳二十把短小马
铳二十把精细乌铳十把厢金佩刀十把起花佩刀二
十把厢金双利剑十把双利阔剑十把起金花单利剑
卷四 第 11b 页 WYG0870-0053d.png
六把照星月水镜一执江河照水镜二执雕制夹板三

  起复
赵升朝野类要云已解官持服而朝廷特再推用者名
起复起复即夺情也今人以禫后即吉为起复者误
  试官
今诸司官初选即实授唯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必先授
试职一年满内阁都察院方题实授沿明旧例也按明
卷四 第 12a 页 WYG0870-0054a.png
初范敏试吏部尚书李冕试礼部尚书徐恢试户部尚
书茹常试兵部尚书开济试刑部尚书杨靖王暹试侍
郎詹徽茹太素试都御史又有试给事中至正德中陆
完为试都御史此例今人不知
  八旗开科
八旗乡会试开科始于顺治辛卯壬辰至丁酉停止康
熙己酉庚戌复举行至丙辰停止丁卯夏五月以亢旱
肆赦再复开科之例 按开科之例前后稍有不同顺
卷四 第 12b 页 WYG0870-0054b.png
治壬辰乙未满洲蒙古用满文另为一榜(壬辰状元麻/勒吉两江总)
(督乙未状元图/尔宸工部侍郎)庚戌癸丑满洲蒙古槩用汉文即附汉
人通为一榜辛未甲戌复开科例仍之
  徵聘不至
康熙己未博学宏词之徵内外荐剡百八十馀人不至
者四人浙江应撝谦嗣寅江西魏禧冰叔山西范鄗鼎
彪西陜西李颙中孚范登顺治辛丑进士阐明绛州辛
复元(全/)先生之学与应李以理学著于南北唯魏以古
卷四 第 13a 页 WYG0870-0054c.png
文擅名其兄际瑞弟礼皆有诗名时号宁都三魏
  祭北海
丁卯四月副都御史徐元珙疏请釐正祀典其略云臣
按历代祀典唐望祀北海于洛州即今河南府也宋望
祀北海于孟州即今怀庆府也明亦望祭于怀庆府我
朝典制东海祀于莱州南海祀于广州二祀近海诚为
允当西海则于蒲州望祭盖西海遥远循宋明之旧而
望祭之宜也至北海则仍祭于怀庆夫宋都于汴而怀
卷四 第 13b 页 WYG0870-0054d.png
庆在其北彼时幽燕皆非宋土即出国门而望北一祭
亦权宜之计有明定鼎燕京仍往南而祭北海我
朝因之殆非宅中以莅四海之义伏查北镇医无闾山
在奉天府属今为北镇山海关迤北之海非北海乎况
盛京发祥重地土厚水深源流绵邈
皇上声教四讫幅员之大亘古未有长白山水并乌龙
鸭绿诸江亦尽朝宗于海则北海之祭不应仍在怀庆
此祀典之急宜釐正者伏查顺治十七年科臣粘本盛
卷四 第 14a 页 WYG0870-0055a.png
题请改祭北岳于浑源州祈下部议嗣后告祭更定于
迤北近海地界(云/云)
旨下九卿詹事科道会议上言明臣丘浚言京师东北
乃古碣石沦海之地于此立祀就海而祭为宜浚所云
碣石今在永平府但我
朝幅员广大混同江水发源长白流入北海今北海之
祭应改混同江边望祭可也得
旨允行
卷四 第 14b 页 WYG0870-0055b.png
  周张后裔
康熙二十四年佥都御史姚缔虞言宋儒周惇颐有开
继之功下部议得
旨以惇颐二十九代孙嘉耀世袭五经博士二十六年
户科给事中汪晋徵言孔孟以来道学之统至宋周程
张朱而始著乃程朱二氏久置世袭博士周惇颐子孙
亦为博士其张载子孙应一体恤录(云/云)九卿等覆议顺
治十二年八月据江南布政使司呈请朱熹裔孙煌礼
卷四 第 15a 页 WYG0870-0055c.png
部题授世袭五经博士康熙九年五月礼部覆御史傅
世舟疏题授二程裔孙程宗昌程延祀世袭五经博士
二十四年四月九卿詹事科道会议佥都御史姚缔虞
疏题授周惇颐裔孙嘉耀世袭五经博士张载关中大
儒与濂洛并重载裔孙亦应照例授世袭五经博士陜
西巡抚副都御史布哈疏请以载裔孙张梦熊应诏梦
熊未及袭而卒以其子从先为博士
  台湾开科
卷四 第 15b 页 WYG0870-0055d.png
康熙丁卯夏四月福建提督张云翼疏请台湾乡试宜
照甘肃宁夏例于闽场另编字号额中一二名礼部覆
准台湾新经归附文教初开应将台湾一府三县生员
照甘肃宁夏之例另编字号额外取中举人一名得
旨允行是科五十一名苏峨凤山县附学生习易经
  满洲乡试
丁卯夏
恩诏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原有定例同汉人一体开科
卷四 第 16a 页 WYG0870-0056a.png
取士前因用兵暂行停止今仍照旧举行礼部题请于
直𨽻举人额外满洲蒙古取中举人十名另编满字号
汉军取中举人五名另编合字号(汉军称乌金/超哈故也)会试亦
于汉进士额外满洲蒙古取中四名汉军取中二名皆
与汉人一体作文考试
盛京生员附入在京八旗本年乡试期迫俟庚午辛未
科举行云
  汉尚书
卷四 第 16b 页 WYG0870-0056b.png
顺治初始设汉尚书吏部陈名夏户部谢启光礼部李
若琳兵部刘馀祐刑部党崇雅工部张凤翔都察院掌
院事左都御史房可壮后惟陈党二人拜相
  阁臣
世祖时拜相者自同安洪文襄(承/畴)外直𨽻四人涿州冯
文敏(铨/)静海高文端(尔/俨)大名成公(克/巩)高阳李文勤(霨/)
南四人溧阳陈公(名/夏)武进吕公(宫/)吴江金文通(之/俊)高邮
王文通(永/吉)山东四人德州谢清义(升/)掖县张文安(端/)
卷四 第 17a 页 WYG0870-0056c.png
丘刘公(正/宗)聊城傅公(以/渐)山西二人曲沃李公(建/泰)卫文清
(周/祚)河南一人商丘宋文康(权/)陜西一人宝鸡党公(崇/雅)
江一人海宁陈公(之/遴)四川一人井研胡公(世/安)康熙已来
拜相者直𨽻四人柏乡魏公(裔/介)宝坻杜文端(立/德)宛平王
(熙/)真定梁公(清/标)江南五人长洲宋文恪(德/宜)昆山徐公
(元/文)丹徒张公(玉/书)合肥李公(天/馥)桐城张公(英/)山东三人益
都孙文定(廷/铨)临胊冯文毅(溥/)武定李文襄(之/芳)山西一人
沁州吴公(琠/)湖广三人孝感熊公(赐/履)汉阳吴文僖(正/治)
卷四 第 17b 页 WYG0870-0056d.png
冶余公(国/柱)浙江一人钱塘黄文僖(机/)熊公罢相后再起
为礼部尚书己卯复相
  千秋康氏
本朝顺治已来直省民间一产三男者岁有数十多不
胜纪定例官给米三石布十疋而已按南唐时金陵人
康国辅娶司马氏一产三男唐主以为瑞皆封将军号
千秋康氏柳子厚集有为广南郑尚书奏百姓一产三
男状侈为休徵想尔时此事绝少故以为祥瑞而优异
卷四 第 18a 页 WYG0870-0057a.png
如此
  暹罗表
康熙二十三年暹罗国进表云启奉
大清国
皇帝陛下伏以圣明垂统继天立极无为而治德教孚
施万国不动而化风雅泽及诸彝巍巍莫则荡荡难名
卑国世荷
皇恩久沾德化微臣继袭践祚身属遐方莫能仰瞻
卷四 第 18b 页 WYG0870-0057b.png
天颜幸遇贡期敢效输款颛遣正贡使坤孛述列瓦提
二贡使臣坤巴实提瓦抒三贡使臣坤司吝塔瓦喳正
通事坤思吝塔披彩辨事文披述嗒新礼嘑等梯航渡
海赍捧金叶表文方物译书前至广省差官伴送京师
朝贡进献代伸拜舞之诚恪尽臣子之职恭祝
皇图巩固
帝寿遐昌伏冀俯垂鉴纳存怀远之义微臣瞻天仰圣
不胜屏营之至
卷四 第 19a 页 WYG0870-0057c.png
太皇太后朝仪
旧制元旦冬至及
太皇太后
皇太后万寿节
上诣
两宫行礼大学士尚书都统已上随
驾诣宫前行礼侍郎已下则否二十年御史任某条奏
部议随驾官如故侍郎已下于午门前行礼遂为定制
卷四 第 19b 页 WYG0870-0057d.png
  裙带官
宋时亲王南班之婿号曰西官又谓之裙带官见朝野
类要
  耏
耏水在予邑东鄙古西安城下又姓也左传文公十一
年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汉书功臣表有芒侯耏蹠刘
熙释名曰耳耏也
  停止闰月
卷四 第 20a 页 WYG0870-0058a.png
杨光先者新安人明末居京师以劾陈启新妄得敢言
名实市侩之魁也康熙六年疏言西洋历法之弊遂发
大难逐钦天监监正加通政使汤若望而夺其位然光
先实于历法毫无所解所言皆舛谬如谓戊申岁当闰
十二月寻觉其非自行检举时已颁行来岁历至下
诏停止闰月光先寻事败论大辟光先刻一书曰不得
已自附于亚圣之辟异端可谓无忌惮矣 王蜀闰丙
戌年正月后因胡秀林向隐异同求得唐历乃闰乙酉
卷四 第 20b 页 WYG0870-0058b.png
年十二月遂改用之宋元丰元年岁在戊午闰正月知
定州薛向缴进辽国历乃在十二月古亦有此见吴曾
漫录
  长白山
内大臣觉罗武等谨题为遵
旨看验长白山事康熙十六年四月十五日内大臣觉
罗武默讷一等侍卫兼亲随侍卫首领臣费耀色一等侍卫臣
塞护礼三等侍卫臣索鼐奉
卷四 第 21a 页 WYG0870-0058c.png
上谕长白山系
本朝祖宗发祥之地今乃无确知之人尔等四人前赴
镇守乌喇地方将军处选取识路之人往看明白以便
酌量行礼臣等钦遵
上谕于五月初四日起行本月十四日至盛京十六日
由盛京起行本月二十三日至乌喇地方转宣
上谕于将军等随查乌喇宁古塔及乌喇猎户所居村
庄等处俱无确知长白山之人佥云曾远望见惟都统
卷四 第 21b 页 WYG0870-0058d.png
尼雅汉之宗族戴穆布鲁原系采猎之人今已老退閒
口称我辈原在额赫讷阴地方居住我虽不曾跻长白
山之巅曾闻我父云如往猎于长白山脚下获鹿肩负
以归途中三宿第四日可至家以此度之长白山离额
赫讷阴地方不甚遥远我不知其他等语因访问虽不
曾至长白山如赴额赫讷阴地方水路几日可至陆路
几日可至亦有知往额赫讷阴地方陆路之人否据管
猎户噶喇大额黑等口称如乘马由陆路前赴额赫讷
卷四 第 22a 页 WYG0870-0059a.png
阴地方十日可至如乘小舟由水路而往途中全无阻
滞二十日可至倘遇水涨阻滞难计日期有猎户喀喇
者知赴额赫讷阴地方陆路等语臣等随议每人携三
月粮而往又思或三月粮尽或马匹倒毙不能归家亦
不可定随语镇守宁古塔将军巴海可载一船米于额
赫讷阴地方豫备倘我辈米尽以便于彼处取用将军
巴海云大船不能过松阿里河大险处当即载米十七
小船至额赫讷阴地方豫备臣等即拟于六月初二日
卷四 第 22b 页 WYG0870-0059b.png
起行又思由水路而往倘遇水涨阻滞稽迟时日不能
即至因与噶喇大额黑约我辈乘此马匹肥壮速由陆
路往看俟看过长白山回时再由水路逆流而上前赴
额赫讷阴地方约定臣等带领固山大萨布素于六月
初二日起行经过文德痕河阿虎山库勒讷林祁尔萨
河滹沱河沙布尔堪河纳丹佛勒地方辉发江法河木
敦林巴克塔河纳尔浑河敦敦山卓龙窝河等处及至
讷阴地方江干不意噶喇大额黑乘小舟而行半月程
卷四 第 23a 页 WYG0870-0059c.png
途七日齐至因语固山大萨布素我辈乘小舟由江中
逆流前赴额赫讷阴地方汝带领官兵马匹由瓦努湖
河逆流而上由佛多和河顺流而下前来额赫讷阴相
会约定遣发去后臣等于十一日至额赫讷阴地方固
山大萨布素等于初十日已至因前进无路一望林木
臣等与固山大萨布素商议令萨布素閒散章京喀达
与识路径之喀喇带领每旗甲士二名前行伐木开路
并谕如望见长白山可将行几日方得望见有几许路
卷四 第 23b 页 WYG0870-0059d.png
程相度明确来报我辈住二日亦即起行矣随于十二
日遣发前行去后本日据固山大萨布素差人顾素前
来报称我等别大人们行三十里至一山顶上望见长
白山不甚遥远似止有一百七八十里等语又续差艾
喀来报称先差人来后又至一高山顶上望见长白山
甚明约有百馀里山上见有片片白光等语臣等趁未
有雨水之时急往看验长白山因留噶喇大额黑督捕
珠玤于十三日起行十四日与固山大萨布素等会于
卷四 第 24a 页 WYG0870-0060a.png
树林中揣摩开路前进十六日黎明闻鹤鸣六七声十
七日云雾迷漫不见山在何处因向鹤鸣处寻路而行
适遇路蹊由此前进直至长白山脚下见一处周围林
密中央平坦而圆有草无木前面有水其林离住札处
半里方尽自林尽处有白桦木宛如栽植香木丛生黄
花灿烂臣等随移于彼处住札步出林外远望云雾迷
山毫无所见臣等近前跪诵
纶音礼拜甫毕云雾开散长白山历历分明臣等不胜
卷四 第 24b 页 WYG0870-0060b.png
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跻攀中间有平坦胜地如筑成
台基遥望山形长阔近观地势颇圆所见片片白光皆
冰雪也山高约有百里山顶有池有五峰围绕临水而
立碧水澄清波纹荡漾殊为可观池畔无草木臣等所
立山峰去池水约有五十馀丈地周围宽阔约有三四
十里池北岸有立熊一望之甚小其绕池诸峰势若倾
颓颇骇瞻视正南一峰较诸峰稍低宛然如门池水不
流山间处处有水由左流者则为扣阿里乌喇河右流
卷四 第 25a 页 WYG0870-0060c.png
者则为大讷阴河小讷阴河绕山皆平林远望诸山皆
低相视毕礼拜下山之际峰头有鹿一群他鹿皆奔独
有七鹿如人推状自山峰陆续滚至山下閒散章京毕
杨武里等驻立之处臣等不胜骇异因思正在乏食此
殆山灵赐与钦差大臣者随望山叩谢收其七鹿臣等
上山之时原有七人也自得鹿之处退至二三十步回
首瞻望又忽然云雾迷山臣等因清净胜地不宜久留
于十八日言旋回至先望见长白山之处因云雾蒙笼
卷四 第 25b 页 WYG0870-0060d.png
遂不得复见山光矣二十一日回至二讷阴河合流之
处二十五日回至恰库河此河乃讷阴东流会合之所
二十八日正行之际适遇颁到
敕旨臣等不胜欢忭捧读
敕旨感激靡尽当经叩头谢恩讫二十九日因马瘦不
堪驰驱自恰库河水路乘小舟而归经过色克腾险处
图白黑险处噶尔汉险处噶大浑险处萨满险处萨克
锡险处法克锡险处松阿里大险处多浑险处乘一叶
卷四 第 26a 页 WYG0870-0061a.png
小舟历此大江九险得以无恙而渡者皆仰赖
皇上洪福之所致也七月初二日回至乌喇地方又往
看宁古塔等处地方于本月十二日至宁古塔遍看会
宁府等处地方毕于七月十七日自宁古塔起行八月
二十一日抵京师臣等奉
命于人迹罕到之处创辟路径行于不见日色深林之际
无一日阻滞得见长白山皆我
皇上敬念
卷四 第 26b 页 WYG0870-0061b.png
祖宗诚心感格神明之效也缘系钦差事宜谨疏奏闻

旨长白山
祖宗发祥重地奇迹甚多山灵宜加封号永著祀典以
昭国家茂膺神贶之意著礼部会同内阁详议具奏礼
部覆疏金史大定十二年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明
昌四年又加封开天弘圣帝明洪武三年并去岳镇王
公封号止称为神今
卷四 第 27a 页 WYG0870-0061c.png
本朝祭五岳五镇俱称岳镇之神相应将长白山封为
长白山之神相择吉地建祠照五岳例每年春秋二季
致祭祭祀所行礼仪应用等物亦照五岳今未建祠之
前应
特遣大臣往封致祭其封神祭文及每年春秋二次祭
文交与翰林院撰拟工部酌量题请建造祠宇成日始
行春秋二祭可也奉
旨这建祠致祭事宜著再详议具奏
卷四 第 27b 页 WYG0870-0061d.png
  山东解元
山东解元在明时仕多不达至顺治戊子吾邑伊中丞
翕庵(辟/)以乙未改翰林授御史今至节钺甲午大嵩赵
庶常浮山(作/舟)以己未丙午郓城魏侍读子相(希/徵)以丙辰
壬子滨州王检讨甲先(鼎/冕)以癸丑乙卯德州李编修紫
(涛/)以丙辰丁巳诸城王编修何思(沛/思)以己未辛酉德
州孙检讨子未(勷/)以乙丑丁卯阳榖刘庶常(琰/)以辛未
凡历十五科而入翰林者八人
卷四 第 28a 页 WYG0870-0062a.png
  崇祯纪事
崇祯纪事吴郡姚宗典所著其中纪载多失实而独于
宜兴故相盛称其功又见弘光大记一书亦多出传闻
如云某年月日刘泽清杀其叔孔和孔和长山故相国
青岳先生鸿训子部领义兵至淮泽清忌而杀之非其
族也又云流贼伪制将军某至济南推官钟性朴死之
钟字文子顺天人癸未进士本朝顺治初为济南府推
官后擢提学道予即其庚寅首取士也而谓死流贼之
卷四 第 28b 页 WYG0870-0062b.png
难何也
  县名避年号
顺治中改嘉兴府崇德县为石门县以避
太宗年号也明穆宗朝亦改隆庆州为延庆州许重熙
五陵注略曰宋时皆改郡邑名以就年号如祥符绍兴
之类国初亦以洪武名其门避年号非古也
  玄狐
本朝极贵玄狐次貂次猞猁狲玄狐惟王公以上始得
卷四 第 29a 页 WYG0870-0062c.png
服康熙十一年重定衣服等威之制三品以上始得服
貂及猞猁狲未久复故
日讲官每岁赐貂自滇中告变停赐康熙十九年乃遍
赐讲官九人
  遵化改州
康熙十六年以
孝陵故升遵化县为州以丰润县属之知县郑侨生即
升知州后历官湖广提学佥事
卷四 第 29b 页 WYG0870-0062d.png
  乡饮酒礼
康熙己酉顺天府尹疏请八旗一体行乡饮酒礼从之
 
 
 
 
 
 池北偶谈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