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870-003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池北偶谈卷三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太学题名碑
予前记本朝国学进士题名碑未立为阙典官祭酒时
欲疏请未果丁卯御史言之礼部覆疏允行按水东日
记云内官阮安督工建太学时悉取前元进士碑磨去
刻字今三年一立石皆是物也此虽与五代时刘鄩守
卷三 第 1b 页 WYG0870-0033d.png
长安取古碑甃城事微不同然古迹湮没亦可惜也
  祭禹陵
康熙己巳二月
上巡幸武林因渡钱塘亲谒大禹陵谕总督侍郎臣王
骘曰朕巡行江表缅怀禹德躬率群臣展祭陵庙顾瞻
殿宇圯倾礼器缺略人役寥寥荒凉增叹愚民风俗崇
祀淫祠俎豆馨香奔走恐后宜祀之神反多轻忽朕甚
慨焉自昔帝王陵寝理应隆重培护况大禹道冠百王
卷三 第 2a 页 WYG0870-0034a.png
身劳疏凿奠宁率土至今攸赖岂可因循特书地平天
成四字悬之宇下著地方官即加修理毕备仪物守祀
人役亦宜增添俾规模弘整岁时严肃兼赐银二百两
给与守祀之人此后益令敬慎地方官亦须时为留心
以副朕尊崇遐慕之怀其即遵谕行盖是行原因视河
故于禹陵特加崇重如此
  翰詹之长
康熙二十七年掌詹事府事礼部尚书汤公斌改工书
卷三 第 2b 页 WYG0870-0034b.png
以礼部左侍郎张公英兼管詹事府事二十八年翰林
院掌院学士李公光地调通政使以文华殿大学士兼
户部尚书徐公元文兼管翰林院事皆不设正员其后
张公以礼书兼掌翰詹二衙门事
  正副考试官
旧例翰林给事中同为考试官则翰林为正给事为副
吏部与五部同为考试官则吏部为正五部为副独康
熙壬子科户部郎中郭昌吏部主事彭襄同主广东试
卷三 第 3a 页 WYG0870-0034c.png
以郭为正彭为副(以郎中主事为/序不论衙门)辛酉科工科给事中
许承宣(予门/人)翰林院编修汪霦同主陜西试以许为正
汪为副今丙子科福建乡试亦以给事中党声振为正
检讨王者臣为副(者臣予/门人)此出偶然非故事也
  七品衔
宋制见任官得应制科文官许二次武官一次谓之锁

国朝惟内阁中书舍人贡监出身者许应乡试举人出
卷三 第 3b 页 WYG0870-0034d.png
身者许应会试他即无之近江宁黄虞稷慈溪姜宸英
以诸生荐入馆修史特加七品服俸
覃恩得以其品貤封父母而实未授官也
  状元出典乡试
旧例词林第一甲一名及第者止充会试同考官不出
典各布政司乡试自康熙己酉科己亥状元徐元文以
侍读典陜西试甲辰状元严我斯以修撰典山东试始
变常例其后壬子科庚戌状元蔡启僔典顺天试乙卯
卷三 第 4a 页 WYG0870-0035a.png
科癸丑状元韩菼典顺天试丁巳科丙辰状元彭定求
典顺天试辛酉科己未状元归允肃典顺天试丁卯科
乙丑状元陆肯堂典江西试遂沿为例
  阁学
明殿阁词林记有殿学阁学詹学翰学之名
国朝阁臣大拜祇称中堂或称相公而内阁学士则称
阁学按叶石林避暑录云宣和末陈亨伯以捕方贼功
进龙图阁直学士称龙学显谟徽猷二阁直学士欲效
卷三 第 4b 页 WYG0870-0035b.png
之而难于称谟学猷学乃易为阁学此称阁学之始
  广文
唐宋以来仕宦多乞乡郡以便养犹有古意明代始不
得官本籍至广文寒官亦有越在万里者
本朝广文皆铨本直省但不仕本郡耳
  印文
明嘉靖中大同五堡之变失总兵官所佩征西前将军
印职方请给新印海盐郑端简公时为主事议改印文
卷三 第 5a 页 WYG0870-0035c.png
柳叶篆或称别将军或增减其字以防诈伪且言胡忠
安公在礼部失行在礼部之印改铸易为行礼部印此
在内衙门且然况边镇兵权又反侧不靖时耶近用兵
诸省恢复地方请印吏科给事中赵之符亦有此请部
议未行然识者韪之
  癸未
永乐癸未初即位天顺癸未南省火皆改于明年会试
至崇祯朝六会试竟以癸未终此亦数也
卷三 第 5b 页 WYG0870-0035d.png
  八股
康熙二年以八股制艺始于宋王安石
诏废不用科举改三场为二场首场策五道二场四书
五经各论一首表一道判语五条起甲辰会试迄丁未
会试皆然会左都御史王公(熙/)疏请酌复旧章予时为
仪制员外郎乃条上应复者八事三场旧制其一也尚
书钱塘黄公(机/)善之而不能悉行乃止请复三场及宽
民间女子裹足之禁教官会试五次不中者仍准会试
卷三 第 6a 页 WYG0870-0036a.png
三事皆得
俞旨馀五事后为台省次第条奏以渐皆复如宽科场
处分条例复恩拔岁贡复生童科岁两考等是也
  督捕
督捕衙门始兵部兼摄之顺治甲午尚书王公(永/吉)奏增
设兵部督捕衙门满汉左右侍郎各一员满汉司官各
六员后以太仆寺少卿协理旋改左右理事官秩四品
视常仆少卿寿光魏昭华(琯/)以大理寺卿首迁督捕侍
卷三 第 6b 页 WYG0870-0036b.png
郎后以建言徙塞外卒至康熙三十八年复裁事归刑

  特旨内升
顺治初太子太保永昌王公(弘/祚)以户部郎中修赋役全
书加太仆寺卿书成升本部侍郎至尚书其后工部营
缮郎中霍叔瑾以大工加仆少至通政使顺治乙未科
予举南宫之岁洪士铭以经略辅臣文襄公子耿效忠
以靖南王子
卷三 第 7a 页 WYG0870-0036c.png
世祖特旨留部又
特旨以京堂内升洪以仪制郎中迁太常少卿至太常
卿耿以武选郎中迁太仆少卿至顺天府尹
  考选
黄训读书一得云罗豫章文质公撰遵尧录称宋仁宗
明道中宰相欲除二亲故为正言司谏帝谓祖宗法度
台谏官须宸选若自大臣除则大臣过失谁敢言者仁
宗此言可以为万世法
卷三 第 7b 页 WYG0870-0036d.png
  结衔
辍耕录云中书右丞相巴延所署官衔计二百四十二
字明天启中魏阉擅权仿缙绅为内官便览首列已衔
亦至二百许字古来权奸如出一辙勺中志略云天启
中凡司礼监题本年月之下上层排臣王体乾臣魏忠
贤下层排梁栋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诸人及刻内臣
便览体乾复让忠贤居首特高一字
  义王
卷三 第 8a 页 WYG0870-0037a.png
孙可望与李定国皆张献忠义子冒张姓号东府西府
后献忠败死俱走入滇二人以争权积不相能可望战
败乃降
世祖皇帝方以文德柔远封可望义王世袭赐第东长
安门外可望死其子徵灏袭封康熙十二年台省以为
言下诸王大臣九卿会议降封义公改慕义公蜀绵州
鹿头关庞士元祠可望重修有石坊大书伪衔柱国太
师兵部尚书凡数百字犹称张可望云
卷三 第 8b 页 WYG0870-0037b.png
  义字谥
明大学士高公谷谥文义二百七十年谥义者止此一
人本朝顺治初大学士德州谢公升卒谥清义
  阁谥
本朝谥法阁臣不由翰林皆得谥文如洪公(承/畴)谥文襄
宋公(权/)谥文康王公(永/吉)金公(之/俊)皆谥文通孙公(廷/铨)谥文
定卫公(周/祚)谥文清李公(之/芳)谥文襄皆非翰林也
  詹事府
卷三 第 9a 页 WYG0870-0037c.png
国朝顺治中设詹事府皆以汉人翰林官兼之止设满
洲詹事一员康熙初省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复设自
詹事至正字满人汉人各一员而满人不兼翰林官初
詹事府与九卿议政之列初设时失考故事久之乃复
詹事次通政使大理卿之下少詹事次左右通政大理
少卿之下然故事詹事与学士俱为实录等副总裁侍
经筵今则有已迁正詹而仍为纂修者御史言之竟未
釐正二十二年沈宫詹绎堂(荃/)移文吏部争之是年春
卷三 第 9b 页 WYG0870-0037d.png
讲始侍
经筵矣
  臣下私讳
晋咸和三年拜王舒为抚军将军会稽内史舒疏父名
会乞换他郡朝廷乃改会作郐宜城有夷水以桓温父
名彝改蛮水后唐同光三年以郭崇韬父名弘改弘文
馆为崇文馆长兴四年以马赟父名(缺/)不欲斥其家讳
改同平章事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南唐元宗以董思安
卷三 第 10a 页 WYG0870-0038a.png
为漳州刺史思安辞以父名章特命改名南州又后主
嗣位以钟皇后父名太章尊后为圣尊后于礼君所无
私讳为臣下讳失礼意矣
  宰辅编年录
宋宰辅编年录宋太常博士永嘉徐自明撰起建隆庚
申迄嘉定乙亥凡二十卷明吕邦耀又为续录起嘉定
九年迄祥兴二年凡二十六卷明雷郑王李诸公各撰
公卿等表吴郡许重熙又为殿阁大臣年表近予从姊
卷三 第 10b 页 WYG0870-0038b.png
夫益都高梓尝为续表迄南渡乙酉而止惜其无年著
书散佚殊可惜也
  赐御笔
康熙丁巳夏以
御笔格物二大字清慎勤三大字石刻
赐日讲官翰林院学士陈廷敬侍读学士叶方蔼侍讲
学士张英寻又
赐英忠恕存诚等墨迹又
卷三 第 11a 页 WYG0870-0038c.png
赐詹事府詹事沈荃龙飞凤舞忠恕等墨迹大字
  讲筵问答
丁巳春夏
上日御弘德殿讲书是时初进讲通鉴讲义上每先自
讲一过
德音清朗义理贯彻每有诘问皆出意表一日问诸葛
孔明何如伊尹陈学士(廷/敬)对以诸葛亮三代王佐伊尹
之亚
卷三 第 11b 页 WYG0870-0038d.png
上问诸葛亮成就如何比得伊尹陈对以所遇之时不
同叶读学(方/蔼)对云伊尹圣人诸葛亮大贤大抵伊尹可
比孔子诸葛亮可比颜渊
上首肯一日讲博学之节
上云知行孰重叶对云宋臣朱熹之说以次序言则知
先而行后以功夫言则知轻而行重
上云毕竟行重若不能行则知亦空知耳又一日讲一
日暴之节
卷三 第 12a 页 WYG0870-0039a.png
上云古来君子小人不并立君子进则小人退小人进
则君子退一定之理孟子此语说得最好
  于成龙陆龙其
近日廉吏方面有黄州知府于成龙有司则嘉定知县
陆龙其于永宁人贡士陆平湖人庚戌进士陆后补灵
寿知县
特召为御史于为
上所深知数年中历藩臬司使巡抚顺天辛酉岁入见
卷三 第 12b 页 WYG0870-0039b.png
赉予甚厚
上亲制诗赐之有郊圻王化始锁钥重臣膺之句寻擢
兵部尚书总督江南江西
  宋官制
宋初至元丰以前官制最为繁猥六部九寺皆为空官
特以寄禄秩序班位而别以他官判职事如兵部事归
枢密院户部工部归三司设审官院三班院流内铨判
吏部之事设判礼部判贡院判礼部之事设判审刑院
卷三 第 13a 页 WYG0870-0039c.png
及详议官判刑部之事又有使有权使有权发遣使之
名他如太常归判司礼院太仆归群牧司鸿胪归客省
之类官自官职自职名实舛互范文正公在政府奏言
今六尚书九卿之职皆权知权判无一正官并是权假
数易无定莫安其职如欲复三公九卿六尚书之任则
体大难举愿且命两地辅臣兼领纲要仿周官三公下
兼六卿如召公领冢宰芮伯领司徒毕公领司马遗意
又杂引汉制三公分部九卿唐太宗时宰相兼职掌以
卷三 第 13b 页 WYG0870-0039d.png
为證又条列审官流内铨三司司农寺群牧司国子监
太常礼院三班院殿前马步军司审刑院大理寺刑部
等职事并令两府兼判(云云/)然以宰执分判六卿九寺更
为侵官至元丰新制行六部置尚书侍郎而各以郎官
属焉九寺各置卿少卿及丞簿之属为寺监官国子监
置祭酒司业及丞簿之属为学官又有御史台有两省
通谓职事官以唐文散阶换部寺省监官归釐本职如
以金紫光禄大夫易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易五部
卷三 第 14a 页 WYG0870-0040a.png
尚书正议大夫易列曹侍郎之类通谓阶官而食其俸
即明制所本也但明制以六部合都察院通政司大理
寺谓之九卿与詹事府俱得会议大政而太常太仆以
下为小九卿
本朝官制率沿明旧特于六部外设督捕𨽻兵部置满
汉侍郎各一员理藩院尚书一员侍郎二员又设宗人
府正令以觉罗为之府丞一员以汉人或汉军为之秩
在副都御史下通政使大理卿上又设启心郎二员以
卷三 第 14b 页 WYG0870-0040b.png
乌金超哈为之(后/裁)即古之宗正也顺治十六年裁去尚
宝寺迄今未置(震泽长语云宋制所谓官乃古之爵也/所谓差遣乃古之官也所谓职乃古之)
(加官/也)
  国朝官制
国初内三院满洲大学士谓之榜式乌金超哈官大学
士亦称榜式如范文肃公宁文毅公是也六部初不置
尚书率以贝勒管部事置侍郎以佐之有满洲汉军(即/乌)
(金超/哈)汉人各二员后置尚书久之又省去汉军侍郎定
卷三 第 15a 页 WYG0870-0040c.png
为满汉尚书各一员侍郎各二员汉军亦有为汉侍郎
者满洲郎中员外郎初称理事官副理事官后乃改从
汉官之称惟协理兵部督捕太仆寺汉少卿二员改称
理事官科道初亦称理事后改同汉人俱称给事中御
史云
  宋四圣御押
格物要论载王鲁斋押字跋云予观司马文正公之押
署名而小花精神风致自然见于诚意之表唐末五季
卷三 第 15b 页 WYG0870-0040d.png
诸人押字莫不怪诡飘扬倾攲放荡宜乱亡之相寻也
昔人重押字至有荟萃刻石以传者孙文定公(廷/铨)颜山
杂记载凤皇山玉皇宫宋艺祖以下四圣御押惟仁宗
泐阙因摹于此艺祖□太宗□真宗□
  宋祠禄
宋士大夫多领宫观食其祠禄予尝以问叶读学讱庵
(方/蔼)叶云宋置宫观官罢官者领之俾食其禄亦宋朝忠
厚之一端也予考之不然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为参
卷三 第 16a 页 WYG0870-0041a.png
知政事创制置三司条例司始行青苗均输等法出吕
诲范纯仁钱公辅郑獬等于外罢富韩公弼平章事是
年始增置宫观官丘文庄公世史正纲云王安石行新
法而欲去异议者彼皆先朝旧臣素有闻望一旦去之
无名乃为祠禄处之不知所为宫观者所业何道为之
使者所治何事而一时士大夫甘心受其豢养何耶此
盖安石增置之法非祖宗故事然终宋之世不改亦不
典甚矣
卷三 第 16b 页 WYG0870-0041b.png
  大学士兼尚书
国朝入阁皆仍兼尚书衔惟康熙初益都孙文定公柏
乡魏公前后俱以吏部尚书大拜而不兼尚书其后复
改内三院为内阁魏公得兼礼部尚书文定则告归久

  学士大拜
本朝以学士大拜者二人高阳李公丙戌进士戊戌大
拜兼工部尚书孝感熊公戊戌进士乙卯大拜兼刑部
卷三 第 17a 页 WYG0870-0041c.png
尚书李年三十四熊年四十一
  学士兼侍郎
琐缀录正统中陈高曹苗皆遥授各部侍郎仍供事翰
林一时以为馆阁盛事今内阁学士掌院学士例皆兼
礼部侍郎不为异典矣
  读卷
今内阁九卿读卷但拟十卷呈
御览各以首卷进呈候
卷三 第 17b 页 WYG0870-0041d.png
旨命读则读不命则否水东日记载景泰辛未廷试日
陈阁老得三卷向南房纸窗圈点(云云/)则是明制读卷官
亦著丹黄今无此制矣又九卿但论衙门不论官之崇
卑如己未魏双凤以督捕理事官壬戌科张鹏以通政
司参议皆得读卷而宗人府丞太常卿等三品例不与
翰林讲读学士多为收掌官于事体殊未当也
  先授编检科道
世祖皇帝最重庶吉士每亲自考较乙未馆选丙申特
卷三 第 18a 页 WYG0870-0042a.png
先授汉书庶吉士王益朋王命岳等官六科给事中监
察御史(内刘祚远授吏科给事中寻以族/祖大学士正宗嫌改吏部主事)戊戌馆选己

御试于南海子特先授清书庶吉士马晋允富鸿业(后/改)
(鸿/基)等十人为编修检讨而陈敬(北通州人与今说岩礼/侍同名皆同馆也说岩)
(寻奉廷字/旨加)殷观光二人革职皆非散馆故事
  国朝状元
国朝状元多不永年中间惟丙戌傅阁学(以/渐)丁亥吕阁
卷三 第 18b 页 WYG0870-0042b.png
(宫/)大拜卒己丑刘修撰(子/壮)壬辰邹修撰(忠/倚)戊戌孙修
(承/恩)辛丑马侍读(世/俊)皆不数年而殁岂气数为之耶孙
修撰之殁
世祖章皇帝深悼惜之赐白金三百两归其丧盖旷典

  三国贡物
康熙丁未夏荷兰国甲娄吧王油烦吗绥极遣陪臣卑
独攀呵闰等入贡内有刀剑八枚其柔绕指旃檀树四
卷三 第 19a 页 WYG0870-0042c.png
株各长二丈许西洋小白牛四高一尺七寸长二尺有
奇白质斑文项有肉峰荷兰马四锐头卓耳形态殊异
又玻璃箱牡丁香哆啰尼绒之属是岁暹罗国王森烈
拍腊照古龙拍腊马嘑陆坤遣贡使握坤司答喇耶迈
低礼贡六足龟孔雀驯象等物回回国贡牛三角三目

  试卷称名
宋吕申公试卷中自称名王柏题其后谓古意尚存盛
卷三 第 19b 页 WYG0870-0042d.png
如梓云淳化中立糊名之法祥符中立誊录之制则又
在申公之前矣
  优老
通政使司参议虞虞山(世/璎)云南昆明人以书受知
世祖皇帝特授光禄寺署正供奉
内庭康熙十六年世璎年八十馀
上念其先朝旧臣特自光禄寺丞擢本寺少卿迁通参
久之御史或言其老病不任职
卷三 第 20a 页 WYG0870-0043a.png
上特令以礼致仕仍给全俸二十一年云南平世璎疏
辞俸禄且乞骸骨
特赐白金三百两驰驿回籍途次贵州病卒
  赐宴褒忠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正月上元
赐群臣宴于
乾清宫异数也凡
赐御酒者二大学士尚书侍郎学士都御史皆
卷三 第 20b 页 WYG0870-0043b.png
上手赐通政使大理卿以下则十人为一班分左右列
命近侍赐酒且
谕醉者令宫监扶掖独光禄卿马世济以文毅公(雄/镇)
右通政陈汝器以赠兵侍前福建巡海道副使(启/泰)子特
召至御座侧赐酒
上之褒忠优厚如此翌日
上首唱柏梁体升平嘉宴诗(诗别/载)群臣继和汝器句云
励节褒忠感
卷三 第 21a 页 WYG0870-0043c.png
赐觞盖纪实云
御制诗
御制登城诗云城高千仞卫山川虎踞龙盘王气全车
马往来云雾里民生休戚在当前真帝王诗也
  善果寺
御书
世祖御书赐弘觉禅师云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
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唐人岑参
卷三 第 21b 页 WYG0870-0043d.png
诗也在都城西善果寺
  乘肩舆
本朝顺治初汉人京官亦多乘马予壬辰计偕入京师
见高邮王文通公每入朝皆乘马其后始易肩舆三品
以上用四人肩舆四品以下则二人耳然旗下大官例
乘马无肩舆有之自近年始宋朝野类要云百司出局
人从先报上马者盖旧礼只是乘骑自中兴以来始得
乘肩舆也建炎朝野杂记云东都旧制耆德大臣或宗
卷三 第 22a 页 WYG0870-0044a.png
室属近行尊者特旨许乘肩舆建炎初上以维扬砖滑
谓大臣曰君臣一体朕不忍使群臣奔走危地可特许
乘轿麈史谓唐时宰相乘马五代始用担子本朝近年
惟文潞公以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司马温公始为门下
侍郎寻卧疾就拜左相不可以骑二公并许乘檐子皆
异恩也外官肩舆不用帷盖盖古褰帷之意今惟江宁
开封督抚司道府厅县官皆用煖轿盖沿宋明都城之
制至今未改耳
卷三 第 22b 页 WYG0870-0044b.png
  兼衔
翰林官迁吏部侍郎例兼翰林院学士至尚书则否其
特用为他部侍郎者亦不兼学士近如李容斋(天/馥)迁户
侍项眉山(景/襄)迁兵侍皆不兼衔惟叶文敏讱庵(方/蔼)以翰
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礼部尚书管刑部侍郎
事前此未有也又杜肇馀(臻/)以吏侍兼翰林学士服阕
补刑侍遂不兼衔及再迁吏侍亦不复兼学士则铨部
之疏也甲子秋冬严存庵(我/斯)以詹事府少詹事董默庵
卷三 第 23a 页 WYG0870-0044c.png
(讷/)以翰林院侍讲皆超迁礼部侍郎则兼翰林院侍读
学士其后王子言(飏/昌)以正詹迁礼侍亦止兼侍读学士
庚午予自少詹迁副都御史又迁兵侍亦不复兼学士
衔矣
  宫衔
康熙元年已后大臣无加宫衔者惟阁臣高阳宝坻临
朐三公以
世祖皇帝实录成晋宫衔其后宛平汉阳长洲三公以
卷三 第 23b 页 WYG0870-0044d.png
太祖实录圣训告成亦晋宫衔甲子四月刑侍南宫宋
(文/运)以老病乞休
上嘉其廉慎特加太子少保致仕丁卯四月巡抚直隶
佥都御史于公(成/龙)亦加太子少保皆异数也
  谒陵诗
康熙辛酉二月
上谒
孝陵诸公卿三品已上皆从多赋诗纪事刑书蔚州魏
卷三 第 24a 页 WYG0870-0045a.png
公环溪(象/枢)一诗极令人感动诗曰蓟门西望望皇畿共

銮舆展谒归礼罢祾门云自阖梦回
寝殿泪频挥老臣将去填沟壑何日重来拜翠微廿载

恩无寸补钟鸣漏尽尚依依予谓五六句最沁人心脾
然是后汉宦者张让语耳
  安南始末
卷三 第 24b 页 WYG0870-0045b.png
安南入
本朝顺治初莫敬耀来归未受爵而卒授其子元清为
都统使居高平黎维禔亦来归未受封而卒康熙三年
遣编修吴光礼部司务朱志远
谕祭维禔五年遣侍读学士程芳朝礼部郎中张易贲
册封其子维禧为安南国王六年维禧夺元清高平地
遣侍读李仙根兵部主事杨兆杰谕还之粤西孙延龄
马雄叛元清负恩助逆病死其弟敬光为黎氏所讨来
卷三 第 25a 页 WYG0870-0045c.png
奔令地方官送归本国死于泗城土府爵除维禧死弟
维䘺嗣维䘺死弟维祯嗣康熙二十二年遣侍读明图
编修孙卓册封维祯为安南国王仍
赐御笔扁额忠孝守邦四大字又遣侍读邬黑礼部郎
中周灿
谕祭两故王维禧维䘺二礼并举称盛事云
  周礼部使交趾诗
周礼部星公(灿/)陜西临潼人自安南使归有诗一卷颇
卷三 第 25b 页 WYG0870-0045d.png
见风土粗载数首于此谅山南去万峰稠细雨深林石
径幽一水随人千百折中宵勒马问安州(夜抵/安州)回首燕
台不计程空山坐待月初生乾坤自是无遗照行尽天
南一样明(屯糜/见月)一枝挺出森青玉两叶分披展绿云名
是千秋兼可啖长栽篱落护山村(千秋/草)四围山色映晴
岚此地交人号格甘竹树参差冬稻熟风光触目似江
(茶山/早晴)沧江岸上有荒祠栘叶棉枝近水湄短柱高龛
双锦鹤(国俗祠庙以木/雕双鹤为侍)报功异域礼同之(黎英王交之/功臣城镇人)
卷三 第 26a 页 WYG0870-0046a.png
宸翰亲挥日月光龙书凤篆照遐荒交人奉比羲文画
首出中天颂
圣皇(册封/其六)才名奕奕世无双三译常思戴上邦别后怀
君何处是寒风落日富良江(留别阮司马公望黎司空/僖阮佥宪廷衮黄大参公)
(寘/)关门晓日拜
天颜得识南交青琐班记得深林风雨夜多君相伴出
茶山(留别阮廷柱武维匡/宋儒陈璹四给事)翠干森森傍水涯梢垂雀尾
乱纷挐秋来结就槟榔果交子逢人代煮茶(槟榔/树)衣冠
卷三 第 26b 页 WYG0870-0046b.png
文物重南疆何事关名太不祥题曰畏天思此义万年
带砺控炎荒(易鬼门关/曰畏天关)周顺治己亥进士庶吉士
  林舍人使琉球诗
康熙甲子莆田林舍人玉岩(麟/焻)使琉球归有竹枝词一
卷与周礼部同时示予并录数篇以志
本朝文物之盛云手持龙节渡沧溟璀璨
宸章护百灵清比胡威臣所切观风先到却金亭(明使/臣陈)
(侃/建)徐福当年采药馀传闻岛上子孙居每逢卉服兰阇
卷三 第 27a 页 WYG0870-0046c.png
问欲乞嬴秦未火书日斜沙市趁虚多村妇青筐藉绿
莎莫惜筹花无酒盏人归买得小红螺疋练明河牛斗
横鼕鼕衙鼓欲三更思乡坐拥黄䌷被静听盘窗蜥蜴
(蜥蜴能鸣/声如麻雀)三十六峰瀛海环怒潮日夜响潺湲楼西
一抹青林里露出烟萝马齿山射猎山头望海云割鲜
挏酒醉斜曛纸钱挂道松楸老知是欢斯部落坟心斋
生白室能虚棐几焚香把道书读罢凭阑笑幽独藤墙
西角对棕榈庙门斜映红桥路海鸟高巢古柏枝自是
卷三 第 27b 页 WYG0870-0046d.png
岛夷知向学三间瓦屋祀宣尼王居山第兔园开松枥
棕花倚石栽多少从官思授简不知若个是邹枚奉神
门内列鹓行乞把
天书镇大荒唤取金縢开旧诏侏𠌯感泣说
先皇閟宫甍桷压山原将享今看几叶孙二十七王禋
祀在釐圭锡卣见
君恩译章曾记莋都夷槃木白狼归汉时何似岛王怀
圣德工歌三拜鹿鸣诗宗臣清俊好儿郎学画宫眉十
卷三 第 28a 页 WYG0870-0047a.png
样妆翘袖招要小垂手簪花砑帽舞山香望仙楼阁倚
崔嵬日看银山十二回笙鹤䌽云飞咫尺不教弱水隔
蓬莱纤腰马上侧乘骑草圈银钗折柳枝连臂哀歌上
灵曲月明齐赛女君祠久稽异域岁将徂自笑流连似
贾胡三老亦知归意速时时风色相铜乌林康熙庚戌
进士与林同使者为汪检讨舟次(楫/)别撰中山沿革志
若干卷进呈
御览二君皆予门人也
卷三 第 28b 页 WYG0870-0047b.png
 
 
 
 
 
 
 
 池北偶谈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