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870-001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池北偶谈卷二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钟恭悯恩恤
明景帝易储钟恭悯公(同/)章恭毅公(纶/)廖恭敏公(庄/)
极諌恭悯公疏先入死杖下被祸尤惨至英宗复辟特
擢恭毅礼部侍郎恭敏复官大理少卿寻进侍郎成化
中卒赠尚书而恭悯止赠大理寺丞恩恤独薄当时亦
卷二 第 1b 页 WYG0870-0018d.png
无言之者
  五学士
国朝官制设内三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院各有学
士一员既设翰林院以内三院为内阁则止设阁学二
员而别以一人掌翰林院事俱兼礼侍康熙十九年庚
申乃有学士五人内阁徐立斋(元/文)李容斋(天/馥)掌院叶讱
(方/蔼)而张敦复(英/)以讲学内直特升翰林院学士李厚
(光/地)以军功超擢学士至是入京
卷二 第 2a 页 WYG0870-0019a.png
陛见奉
特旨入内阁四公皆兼侍郎叶则加尚书云 近李谏
(应/廌)王藻儒(掞/)李倚江(楠/)顾懿朴(藻/)同时为内阁学士
亦四人李去陆义山(葇/)代之王擢户侍徐胜力(嘉/炎)代之
陆乞休韩慕庐(菼/)代之亦四人
  李选侍
明光宗朝选侍李氏鼎革后尚存至康熙甲寅岁五月
十八日始卒
卷二 第 2b 页 WYG0870-0019b.png
  明熹宗
有老宫监言明熹宗在宫中好手制小楼阁斧斤不去
手雕镂精绝魏忠贤每伺帝制作酣时辄以诸部院章
奏进帝辄麾之曰汝好生看勿欺我故阉权日重而帝
卒不之悟
  会议
翰林记正统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
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如合会儒臣则
卷二 第 3a 页 WYG0870-0019c.png
本院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国子监皆与
国朝制凡大事及章奏会议内则亲王贝勒大臣外则
九卿詹事科道而内阁翰林院不与詹事府凡事皆得
与坊局不与
  不避庙讳
唐避太宗御讳率改世曰代予读皮袭美文薮多不讳
世字鹿门𨼆书一条云三王之世民知生而不知化五
帝之世民知化而不知德又与元徵君书云惧来世圣
卷二 第 3b 页 WYG0870-0019d.png
人责乎无意于民又皆世民二字连用
  大名居士
金史卫绍王本纪载尚宫左夫人郑氏骂胡沙虎事赞
云于金掌奏目女官大名居士王氏所纪得资明夫人
援玺事附著于篇则金时宫掖盖有记载女官矣
  读讲谕洗
康熙中更定品级考后又定朝班坐次侍读侍讲班在
谕德洗马之上然凡郊庙祭祀谕洗皆与陪从而读讲
卷二 第 4a 页 WYG0870-0020a.png
则否及推升祭酒则庶子与读讲皆得开列而谕洗则
否又左右掌坊庶子正五品侍读侍讲学士从五品而
庶子必升讲学皆品级考之宜加审详者
  张真人
隆庆中江西守臣言张氏职名赐印不载典制宜永裁
革诏革去真人之号以为上清观提点万历初复之相
沿至今无釐正者使与衍圣公公然并列何哉
  有子
卷二 第 4b 页 WYG0870-0020b.png
万历初训导侯贵上言论语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子
张不及有若进子张而坐有子于庑非是予尝谓十哲
未允当进有子而黜宰我冉有贵之言诚不易之论及
予为祭酒已具疏欲言之同人谓恐涉纷更而止至今
以为憾
  宁陵城
侍讲汤先生(斌/)言初宁陵城小而卑吕新吾先生以刑
侍家居谋大之县人难于改作或生怨谤公曰三十年
卷二 第 5a 页 WYG0870-0020c.png
后当知吾意至流贼之乱适三十年矣境内百姓携家
入保者以数万计县人德之为立祠
  明太宗称祖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太上皇崩洪迈请庙号世祖尤袤
言光武以长沙王后布衣崛起不与哀平相继称祖无
嫌太上继徽宗正统以子继父非光武比乃定号高宗
明嘉靖十七年加上太宗庙号曰成祖岂未闻袤之言

卷二 第 5b 页 WYG0870-0020d.png
  翰詹官朝班
翰林记载翰林院朝房在午门外右第六区殿阁大学
士本院学士以下皆在焉詹事府在右第十八区詹事
少詹事以下皆在焉今制内阁大学士本院学士詹事
少詹事皆拜于殿上不与部院同班
  起居注
康熙十年复设起居注馆在午门内之西与实录馆相
对其官则自掌院学士詹事以下史官以上皆得充之
卷二 第 6a 页 WYG0870-0021a.png
初止八人后增至十六人今桐城张公(英/)以礼书兼掌
院事亦为起居注官吏侍常书公兼掌院事亦然
  序秩
翰林记凡修书考试等事书职名学士序于春坊大学
士庶子之上读讲学士序于谕德之上侍读侍讲序于
府丞中允之上修撰序于赞善司直之上今春坊大学
士府丞司直罢不设大抵学士在詹事之上(学士兼礼/部侍郎为)
(三品詹事本三品/而兼侍读学士)少詹事在读讲学士祭酒之上庶子
卷二 第 6b 页 WYG0870-0021b.png
在侍读侍讲之上读讲在谕德洗马之上(升迁则同/较俸次)
允赞善司业次之史官又次之庶吉士又次之
  批旨
翰林记宣宗时始令内阁杨士奇等及尚书兼詹事夏
原吉蹇义凡中外章奏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
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今谓之票旨尚沿其制而批红
则内阁学士之职
  国初明史总裁
卷二 第 7a 页 WYG0870-0021c.png
国初顺治二年曾奉
旨纂修明史大学士刚林祁充格范文程冯铨洪承畴
李建泰为总裁学士詹图赖衮伊图宁完我蒋赫德刘
清泰李若琳胡世安侍读学士高尔俨侍读陈具庆朱
之俊为副总裁郎廷佐等九员为纂修官
  荐举优异
康熙戊午荐举文学洪洞进士范鄗鼎以病辞巡抚疏

卷二 第 7b 页 WYG0870-0021d.png
温旨令遵前谕来京以副求贤至意比诸人至京又
谕户部月给银米其不与五十人之选择高年者授以
官部议皆授司经局正字特
旨改内阁中书舍人初太原傅山定兴杜越年皆七八
十以老病请于吏部不与
御试故部议不及特
旨傅山杜越等文行素著俱著授内阁中书右文之盛
古未有也
卷二 第 8a 页 WYG0870-0022a.png
  四布衣
上尝问内阁及内直诸臣以布衣四人名字即富平李
因笃慈溪姜宸英无锡严绳孙秀水朱彝尊也后公卿
荐举独宸英不得与绳孙目疾是日应制仅为八韵诗
阁中阅卷已不录
上特令与因笃彝尊二人同授翰林是时宸英方在京
师不免向隅信遇合有定命也阅卷四人大学士高阳
李公宝坻杜公临朐冯公掌院学士昆山叶公
卷二 第 8b 页 WYG0870-0022b.png
  上赐
上优礼儒臣癸丑赐宴瀛台翰林官皆与戊午士祯同
陈叶二学士内直时四五月间颁
赐樱桃蘋果及樱桃浆乳酪茶六安茶等物其茶以黄
罗缄封上有六安州红印四月二十二日
赐天花特颁
御笔上谕云朕召卿等编纂适五台山贡到天花鲜馨
罕有可称佳味特赐卿等使知名山风土也用乌丝阑
卷二 第 9a 页 WYG0870-0022c.png
书又
赐御书人二幅士祯得存诚二字唐人张继枫桥诗廷
敬得龙飞凤舞四大字唐诗一首(曲江垂柳/一条条)方蔼得存
诚二字唐人崔国辅诗(遗却珊/瑚鞭)
赐士祯石刻二幅一清慎勤三大字一格物二字
谕云去冬曾以石刻赐经筵诸臣时尔士祯未与故特
颁赐八月入直又同陈叶张三学士和
御制赐辅国将军俄启诗仍命次日携名字印章入内
卷二 第 9b 页 WYG0870-0022d.png
各书一幅即发养心殿装潢随
御笔同赐之皆异数也
  考察
翰林记载翰林官考察之法成化间本院学士会同内
阁考察弘治元年令翰林官亦从吏部考察
本朝翰林京察在吏部过堂例凡数变顺治中读讲谕
洗中赞司业以上皆后堂相见具迎送之礼康熙癸丑
始在前堂过半堂呼官及姓不呼名至己未则自少詹
卷二 第 10a 页 WYG0870-0023a.png
读讲学士直呼名矣京堂官自佥都御史大理少卿左
右通政亦皆呼名体统陵替非古制也
  赐衣
翰林记载洪武十四年赐翰林官罗衣各一袭永乐中
赐内阁七人二品织金纻丝衣康熙中每冬
赐内阁及学士日讲起居注官貂裘人一袭自癸丑后
滇黔用兵辍赐
  赐居第
卷二 第 10b 页 WYG0870-0023b.png
翰林记洪武中赐编修罗复仁居第宣德中赐杨溥第
于东安门康熙丁巳
上命左谕德兼修撰张英内直讲书特赐第西华门内
翰林院侍讲高士奇亦然后杜编修讷亦赐第厚载门
  明史开局
康熙十七年内阁奉
上谕求海内博学宏词之儒以备顾问著作时阁部以
下内外荐举者一百八十六人十八年三月朔
卷二 第 11a 页 WYG0870-0023c.png
御试体仁阁下(瑢玑玉衡赋省/耕二十韵诗)中选者彭孙遹等五十
人有
旨俱以翰林用开局编修明史候补少卿一人邵吴远
改侍读监司汤斌李来泰施闰章三人郎中吴元龙一
人改侍讲进士彭孙遹中书舍人袁佑等授编修贡举
监生生员布衣倪粲等授检讨以原任翰林院掌院学
士徐元文为监修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叶方蔼右春坊
庶子兼侍讲张玉书为总裁官开局内东华门外
卷二 第 11b 页 WYG0870-0023d.png
  五十相
石林燕语云本朝宰相自建隆元年至嘉祐四年一百
四十年凡五十人明崇祯十七年间命相亦五十人可
以观治乱矣
  加侍郎衔
本朝监寺官加侍郎衔者绝少康熙元年以来惟钦天
监管理历法南怀仁加工部侍郎殁后赠礼部侍郎太
医院使马之俊殁后亦赠礼部侍郎
卷二 第 12a 页 WYG0870-0024a.png
  陈浩从祀
康熙二十六年江西巡抚安世鼎疏言宋儒陈浩南康
府都昌县人著礼记集说学者宗之当与程朱蔡沈胡
安国并议从祀部覆陈浩礼经集说上有师承源流明
白但性理精深之处未能遽逮程朱即较之蔡沈胡安
国亦觉有间且生平行实湮没无考既已专祀于乡其
著书立言之功亦足云报崇奉两庑未敢轻议
  西园杂记之诬
卷二 第 12b 页 WYG0870-0024b.png
海盐徐咸著西园杂记述嘉靖初议大礼极言张桂之
论确不可易诸元老大臣徒以大功出一书生不胜其
愤不论事之是非义之当否相率群和力排之非至公
正当之论(云云/)又载慈寿皇太后饰美姬数十人列左右
以惑帝尤为悖诞所谓不知世有廉耻事者矣
  内大臣
本朝官制满洲勋旧别有内大臣不为阁部院官及八
旗都统等官有军国重事在禁中与满洲大学士尚书
卷二 第 13a 页 WYG0870-0024c.png
等杂议按唐制两枢密使左右中尉称内大臣然彼乃
中贵实异而名同耳
  夺情
夺情非盛德事唐宋名相多蹈之贤如曲江公亦所不
免明新都杨文忠公屡疏力辞起复升庵谓国朝宰相
不起复自公始前此三杨蹇夏诸名臣夺情者习为故
常不知何以李文达独受恶名明末武陵夺情则有军
旅之事较之无事之时自可末减湘潭王山长(岱/)常著
卷二 第 13b 页 WYG0870-0024d.png
说雪武陵之冤亦自有理然漳浦之论固万古不易也
  从祀疏
康熙二十年都察院佥都御史张吉午疏言故明翰林
院学士方孝儒当建文靖难之际平居则阐道黜邪临
难则成仁取义能以理学为天下倡其所著逊志斋集
自程朱而后未多见也吏部尚书罗钦顺当正嘉之际
学者蔑弃渊源谈空好异钦顺作困知记以正人心斥
杂学似是之非明心性毫釐之辨至万历启祯间圣道
卷二 第 14a 页 WYG0870-0025a.png
式微异端益炽赖有光禄少卿顾宪成都察院左都御
史高攀龙倡正学于东林都察院副都御史冯从吾倡
正学于关右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倡正学于浙东
皆能羽翼圣经发挥贤传有功于理学名教并当急议
从祀以光
大典但此六臣或阻于忌讳或扼于权奸所以故明未
及表章实为胜国之阙今正在纂修明史之时伏乞
覃恩从祀登之学宫两庑使天下知正学(云云/)
卷二 第 14b 页 WYG0870-0025b.png
  常参
文昌杂录载宋时百官日赴文德殿东西向对立宰相
一员押班再拜退谓之常朝又云唐制京司职事官有
朔望参有五日参唯职事官五品并供奉官八品以上
及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则每旦参有常参官九
参官六参官等(云云/)春明退朝录唐有职事者谓之常参
今隶外朝不釐务者谓之常参本朝顺治中月凡六朝
世祖皇帝嫌其频数定以三旬逢五日常朝壬戌夏有
卷二 第 15a 页 WYG0870-0025c.png
旨文武官每日五更入朝列班午门外候部院启奏官
出始散归署既而大理寺司务赵时揖上疏言之寻有
旨九卿詹事掌印给事中掌道御史如故馀并停赵杭
州人
  琉球入学
康熙二十三年册封琉球翰林院检讨汪楫中书舍人
林麟焻等疏言中山王尚贞亲诣馆舍云下国僻处弹
丸常惭鄙陋执经无地向学有心稽明洪武永乐年间
卷二 第 15b 页 WYG0870-0025d.png
常遣本国生徒入国子监读书今愿令陪臣子弟四人
赴京受业(云云/)事下礼部部覆史载唐贞观中兴学校新
罗百济俱遣子入学琉球自明初始内附会典载大琉
球国朝贡不时王子及陪臣之子皆入太学读书礼待
甚厚又载洪武永乐宣德成化间琉球官生俱入监读
书今该国王尚贞以本国远被
皇仁倾心向学恳祈使臣汪楫等转奏愿令陪臣子弟
四人赴京受业应准所请听其遣陪臣子弟入监读书
卷二 第 16a 页 WYG0870-0026a.png
(云云/)时予为祭酒咨覆礼部略云查太学志载洪武二十
五年秋琉球国遣其子及陪臣之子日孜等入监命工
部给罗绢为秋衣冬琉球中山王遣其舅仁悦慈等至
永乐二年琉球中山王从子三五良亹等九人以谢恩
至奏请入监给赐一如洪武中故事令工部建王子书
房于监前以处之三年琉球山南王遣寨官子李杰至
四年中山王遣寨官子石达鲁等六人至其后李杰石
达鲁等每在监三年得乞归省九年中山王遣王相之
卷二 第 16b 页 WYG0870-0026b.png
子怀德寨官子祖鲁古至十一年遣寨官子周鲁等三
人至是年有奏归省者命礼部厚赐以荣其归是后乞
归省或令候其使者还国以行永乐以后至于正德常
三四遣至嘉靖五年中山王遣官生蔡廷美等四人至
十一年归国十七年遣梁炫等四人至二十三年归国
寻又遣蔡朝用等五人至今在南雍处以光哲堂岁时
给衣物如例向慕文教琉球于诸国为最笃国家待之
亦为最优云康熙二十七年琉球国王遣耳目官魏应
卷二 第 17a 页 WYG0870-0026c.png
伯等恭进朝贡方物又遣陪臣子弟梁成楫郑秉均阮
维新蔡文溥等四人同贡使赴京入监读书于正贡方
物外敬加屏风纸三千张嫩蕉布五十疋
  四相
顺治中阁臣无定员自康熙元年至今二十年汉大学
士止三人存内三院之旧也壬戌岁宝坻杜公临朐冯
公同致政归而宛平王公以前兵书大拜又两月馀钱
唐黄公以吏书汉阳吴公以礼书同日大拜始有四相
卷二 第 17b 页 WYG0870-0026d.png
前此癸丑岁李杜冯三公在内阁而孝感熊公以翰林
学士大拜亦四相
  大臣宫衔
自康熙元年以后阁部大臣无加宫衔者壬戌十一月

太宗文皇帝实录告成加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勒
公明公俱太子太傅少傅保和殿大学士户部尚书高
阳李公太子太师致仕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礼部
卷二 第 18a 页 WYG0870-0027a.png
尚书宝坻杜公太子太师致仕文华殿大学士刑部尚
书临朐冯公太子太傅故太子太傅中和殿大学士吏
部尚书都统公图公追赠少保仍兼太子太傅二十馀
年所未有也
  建祠
壬戌冬广西巡抚郝中丞(浴/)上疏为死节前巡抚广西
都御史赠兵部尚书谥文毅马公雄镇平蛮灭寇将军
巡抚广西兵部尚书谥忠烈傅公弘烈请建双忠祠
卷二 第 18b 页 WYG0870-0027b.png
诏允之疏略云原任抚臣马雄镇当逆氛狂炽矢志不
二幽禁三年骂贼而死原任抚臣将军傅弘烈仗义兴
师临危不屈杀贼之心死而益烈(云云/)二公真不愧俎豆
者矣
  土鲁番表
康熙二十一年土鲁番上言伏以我
皇上犹昔者斯堪达尔之君一统金瓯札穆西特之君藻
鉴五(缺/)亦若化日普临率土景星光照万灵抑犹哈地
卷二 第 19a 页 WYG0870-0027c.png
穆之君广(缺/)恩惠汝思他穆之君勇力绝伦譬之矛锋
之锐龙爪之威莫敢正向而视兹者恭候
圣安窃照前经遣发进贡乌卢火者曾
上谕五年一次进贡钦此所以误此进贡者原因臣国
遭逢荒乱今幸太平亟遣亦思喇木火者前往进贡至
于以后应进贡物合当照密尔焦地音阿克剌覃进贡
旧例但天朝建都极东臣国地居极西应否照旧进贡
表请裁夺
卷二 第 19b 页 WYG0870-0027d.png
  蒙古表
康熙二十一年蒙古为请
旨事外藩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诸臣诚惶诚恐
谨奏者向因逆贼吴三桂相率叛乱军民极其荼毒幸

皇上不惮身心之劳孜孜图治仰见
天朝早臻太平是以祭告
太祖皇帝
卷二 第 20a 页 WYG0870-0028a.png
太宗皇帝
世祖皇帝复上
太皇太后
皇太后徽号涣颁恩诏大赦天下爰加赐赉率土俱欢
恭上我
皇帝尊号为至神大德治平天下圣皇帝伏祈
皇上俯准臣等所奏臣等不胜欣跃奉
旨朕自御极以来夙夜孜孜勤求化理期于中外乂安
卷二 第 20b 页 WYG0870-0028b.png
生民乐业今逆寇虽已荡平治化尚未孚洽前诸王大
臣等请上尊号已经有旨这藩王等所请亦不必行该
部知道
  御书
康熙十九年以
御书手卷赐日讲起居注诸臣学士叶方蔼太极图说
詹事沈荃心经侍读学士张玉书庄子说剑篇
  增起居注官
卷二 第 21a 页 WYG0870-0028c.png
辛酉四月增起居注日讲官八人汤荆岘(斌/)秦对岩(松/龄)
徐健庵(乾/学)曹峨眉(禾/)王瑁湖(顼/龄)朱竹垞(彝/尊)严藕渔(绳/孙)
稼堂(耒/)合旧讲官共十六人
  誊卷
唐闫际美铺试蜡日祈天宗赋误书卫赐作卫驷榜出
登第往参座主曰诸君试日天寒急景写札或不如法
恐文书到西京须呈宰相请先辈各买好纸重来请印
如法写净送纳抽其退本旧时直省小试解卷送礼部
卷二 第 21b 页 WYG0870-0028d.png
例须别誊净本亦是唐人遗意至乡试朱墨原卷解部
即不得尔
  官年
三十年来士大夫履历例减年岁甚或减至十馀年即
同人宴会亦无以真年告人者可谓薄俗按洪容斋四
笔宋时有真年官年之说至形于制书乃知此风由来
远矣独寇莱公不肯减年应举又司马郎传伯达志不
减年以求成则汉魏间已有之
卷二 第 22a 页 WYG0870-0029a.png
  柳条边
哈达城在抚顺东北有哈达河其东插柳结绳以界蒙
古长亘千里南至朝鲜西至山海关有私越者置重典
名柳条边见高宫詹(士/奇)扈从东巡日纪
  朝鲜疏
康熙十五年朝鲜国王李淳奏为臣先祖臣穆庄王横
被野史诋诬敢陈冤痛情节冀许删改特示昭雪事臣
五代祖昭敬王于明朝万历戊申岁薨逝元妃朴氏无
卷二 第 22b 页 WYG0870-0029b.png
子继妃金氏生一子甫三岁庶子光海君珲嗣位盖以
金氏遵先王意舍已出而为之请于中朝得准封也光
海既立听信谗贼自生猜怨仇视母后幽闭别宫僇辱
备至而戕兄杀弟屠灭诸侄殄绝彝伦无复人理内作
色荒嗜欲无节外营宫室十年未巳斥逐耆老昵狎群
小繁刑重敛下民嗷嗷神人咸怒宗社将坠时有金瑬
李贵等以昭敬王旧臣不胜邦国危亡之忧奋发忠愤
誓靖内难乃于天启癸亥三月纠合义旅大集廷臣奔
卷二 第 23a 页 WYG0870-0029c.png
告王太妃于别宫宣教废珲迎立昭敬王孙绫阳君倧
即臣曾祖父穆庄王也以太妃命权署国事遣使请命
于明明朝始不允许后乃洞察本国事情特降封典此
实当时天下耳目共所闻知穆庄王匡复之烈虽不敢
上拟殷周废立之正亦可谓无愧汉宣此所以临莅东
国二十有七年而功光往牒业垂后裔者也顷年陪臣
之使还也偶于沿途买得皇明十六朝纪其中记本国
癸亥年事直以篡逆书之其他污蔑之言不啻狼籍臣
卷二 第 23b 页 WYG0870-0029d.png
先父王渊自得此书居常腐心复虑明朝国乘复有诳
谬方拟赴愬
天朝祈加釐正不幸奄忽赍志未伸煢煢微臣奉此遗
戒何敢一刻忘于中而重哀荐祸事有未遑淹延迟回
遂至今日此固臣之大罪而亦臣之日夜衔痛者也兹
敢历陈先祖臣穆庄王受诬事略冀
皇上之哀怜垂察焉其所谓十六朝纪不知撰次者为
何许人而乃遽张讹伪掇拾怨谗一则曰倧走马试剑
卷二 第 24a 页 WYG0870-0030a.png
谋勇著闻常在废君左右用事二则曰密约继祖母王
太妃以救火为名令兵入宫甚至谓绑缚废君投之烈
燄嘻此岂人理之所可有者乎复有登莱巡抚袁可立
侍郎毕自严诸人之疏至以媾倭等语大加诋诬夫以
穆庄王之聪明仁孝素有令闻留心经术不学武事而
谓之走马试剑自际昏乱弟死谗口屏处危懔莫保朝
夕而谓之常在左右金墉十年内外隔绝圜门棘户穴
通饮食而谓之密约祖妃其虚罔谬盭固已极矣而当
卷二 第 24b 页 WYG0870-0030b.png
废君之在位也戮太妃之父窜太妃之母夺太妃怀中
八岁之儿而杀之废君之与太妃非特子道已绝亦太
妃父母之雠也然而终使昌邑山阳得以自全于放废
之日者实赖我穆庄王泣涕惓惓上以宽太妃下以救
群臣以克尽乎保护之道也居则赡其衣食病则济以
医药矜恤之谊始终不替故光海君癸亥三月见废至
辛巳七月以天年终葬以壬午礼官供祭祀恩礼之厚
无愧古昔彼投燄等语又何诬妄之太甚耶至于媾倭
卷二 第 25a 页 WYG0870-0030c.png
一款尤万万无理日本即小邦先世之深仇而隔海之
外种也虽强弱不敌姑与之羁縻而既是我之仇邦又
非我之匹偶今以童孺之騃儓隶之贱若指之为婿于
倭则亦必骇然而愤怫然而怒矧以王室之亲贵介之
尊宁有忍事忘耻结秦晋于异类之理哉穆庄王妃即
昭敬王朝宰臣领敦宁府事韩复谦之女王之在邸以
礼委禽及至癸亥进主中壸与王同受天子诰命冠服
而其氏族之详亦既具于当时请封之奏臣不知登抚
卷二 第 25b 页 WYG0870-0030d.png
诸人何所徵据而作此不伦之语至上诬天子也伊时
辽阳既阂登海初开中朝声息之流布于小邦者只是
江东毛镇一路而已小邦情实之得达于中朝者亦只
有江东毛镇一路而已文龙方且占据一岛积货自卫
饰功行贿西面而邀勋爵凭威肆喝东向而责馈饷首
尾将十年矣及其骄虐日肆意欲无厌或俵散低货而
勒取貂参或多纵黠校而尽括民产或诱斩边民而虚
充首级西圉骚然若在涂炭穆庄王既缵序知民不堪
卷二 第 26a 页 WYG0870-0031a.png
义责常切彼不悛改祇益嫌衅而小邦之所以受怼于
文龙者有不可以一二计则文龙之巧作蜚语肆然搆
诬于废兴之际者又岂可量哉因此而督抚有奏因此
而礼部有疏始则以无罪见疑而为忧终则以至冤将
伸而为幸上自先太妃下至百官民庶悉举废君淫暴
无道斁伦乱纪之罪先穆庄王宽仁孝顺天与人归之
状或直奏于天子或呈申于当路文龙亦反前说更上
题本及其事实悉暴诬冤大伸明朝乃于天启乙丑岁
卷二 第 26b 页 WYG0870-0031b.png
遣太监胡良辅等许准封典仍赐诰命丙寅又遣翰林
院编修姜曰广等来颁诏敕兼以锡赉恩纶荐叠昭雪
无馀则环东土数千里亦既脱离覆盆而获见天日矣
不料阅历数纪之后兴亡百变之馀尚有一种传讹未
尽除于私相记载之中者也夫末俗多陂流言易讹斯
固叔季之通患而齐东之人或未悉于秦雍交南之事
多不详于燕代则草野之所纪述稗家之所论著容亦
有此孟浪之失矣至于任当日之记注执当日之简策
卷二 第 27a 页 WYG0870-0031c.png
考證有据闻见亦该想不至于颠倒纰缪如野史者而
倘或溺于传说眩于去取以之而布诸天下以之而传
于后代其将为先祖九地之冤小邦百世之痛者为何
如哉今臣仄闻
天朝方修明朝史书其于传信纪实之际必有以正讹
釐舛以成一代之正史小邦呼吁此正其时兹专差陪
臣福善君李楠议政府参赞郑哲等毕陈卑悃仰渎
天聪伏乞
卷二 第 27b 页 WYG0870-0031d.png
皇上特命修史诸臣细考明朝行查始末及小邦前后
申奏删除注误快许湔雪以示劝惩以裁成永世之令
典仍将印本宣赐小邦则非但小邦今日君臣受恩衔
结糜粉是期抑臣之先祖先父亦将感泣于冥冥之中
矣臣不胜大愿谨具奏闻
  特赐谥
本朝最重易名之典官至尚书大学士乃得
赐谥近惟翰林院掌院学士喇沙里公以讲筵旧劳又
卷二 第 28a 页 WYG0870-0032a.png
勤王事以死
特赠礼部尚书谥文敏掌院学士叶公方蔼以讲筵旧

特加礼部尚书寻迁刑部侍郎仍带掌院学士加礼书
旧衔卒亦谥文敏掌詹学士沈公荃亦以讲筵旧劳加
礼部侍郎仍掌府事卒谥文恪皆异数非常例也
  谥典
古易名之典太常博士议之吏部考功奏行之有未允
卷二 第 28b 页 WYG0870-0032b.png
者所司驳之其重如此明掌于礼部
本朝则内阁典籍司之每一人拟八谥或六谥以上内
阁阁臣择其三四进呈
御览钦定其一
  琉球世缵图
琉球国或云流求或云留求自元以前不通中国明洪
武五年中山王察度始遣使入贡入
本朝为属国职贡不绝然纪载诸书不详其世次予门
卷二 第 29a 页 WYG0870-0032c.png
人汪翰林舟次(楫/)使琉球归作中山沿革志进呈
御览云世系沿革彼国有厉禁秘不以告多方购得琉
球世缵图一卷令译者以汉文释之知其国自南宋始
称王元延祐间国分为三(中山山/南山北)明宣德时复合为一
(明初山南王承察度山北王/帕尼芝亦遣使入贡受封)自宋及今代已四易所谓
姓欢斯者无据谓皆尚姓者亦非也世缵图载之如左
 大琉球国中山王舜天以来世缵图 舜天 舜马
顺熙 义本 英祖 大城 英慈 王城(二城或/作成)西
卷二 第 29b 页 WYG0870-0032d.png
威 察度(始通/中国)武宁 尚思绍 尚巴志 尚忠 尚
思达 尚金福 尚泰久 尚德 尚圆 尚宣威
尚真 尚清 尚元 尚永 尚宁 尚丰 尚贤
尚质 尚贞(即今袭/封世子)
  题名碑
刘公嘉话录慈恩寺题名起于进士张莒题姓名于雁
塔下后书之于版遂为故事宋庞文英文昌杂录云本
朝进士题名皆刻石于相国兴国两寺赵升朝野类要
卷二 第 30a 页 WYG0870-0033a.png
云进士及第各集乡人于佛寺作题名乡会起于唐之
慈恩寺塔也予按进士题名列诸梵刹于义无取至明
乃立题名碑于国学题名记或学士或祭酒撰其典始
重永乐壬辰已前在南雍今京师太学持敬门内诸碑
则自永乐十四年丙申科始至崇祯十六年癸未科止
螭首龟趺星罗林立一代之钜观也
本朝最为右文而题名碑止顺治丙戌一科丁亥已后
无之当时不知何故废而不举后遂相沿此阙典也
卷二 第 30b 页 WYG0870-0033b.png
  土地
今吏部礼部翰林院衙门土地祠皆祀韩文公明南京
吏部土地祠则祀蹇忠定公
 
 
 
 
 池北偶谈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