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869-04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居易录卷十一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绛州赵师尹字子衡作石鼓文音注考异其自序曰周
宣中兴续雅十见籀诗石鼓之文视车攻吉日不知孰
为稿草唐贞观中始出太史采诗之遗非孔子所删也
后百六十馀年至韩氏愈尚毫发无讹又三百年宋苏
氏轼摹其文一鼓已泐间有训注或未身诣鼓旁或并
罕见苏本(惟潘迪陶滋亲见石鼓陶与/杨慎赵宧光又皆得苏本)竞相揣量汔无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869-0433b.png
谛据元潘氏迪作音训走章止一□字字存三百八
十六今䃺灭又四十六世无摹本元文寖剥从谁究诘
乎由唐距今几经罅裂几经拓损宋大观中金填其文
又经匠斲未免以说文释籀或采诸注则又以𨽻释籀
矣说文所存籀书二百馀三尔其在石鼓仅九字全文
七百馀三而什一不见于说文乌可以说文释籀耶诸
家诂训言人人殊此是彼非已难隃度鼓孔子所不得
见许慎所不得说而欲以意求之其于籀果何如又乌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869-0434a.png
可以𨽻释籀耶天不欲斯文尽丧幸存苏本苏在金填
匠斲先七十载所见必真赵氏宧光为章句为补亡恃
有此尔(陶氏杨/氏同)余原本六书考据诸氏纠其失六十又
三亦恃有此尔苏不摹籀则籀已亡继苏摹籀籀书不
尚存天地乎兹鼓在岐阳榛莽千四百馀年而石理未
损唐至今仅千馀年大半湮没凿臼也填金也沈诸水
也如使石能言必且曰吾出而睨于世吾厄也吾入庙
而蒙以金毋宁岐阳榛莽尔匪剥奚驳匪摹奚存摹而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869-0434b.png
存非吾儒之责谁责乎余绛诸生也摹注以传仅此尔
周宣大阅又十见籀鼓所谓乐石者也贞诸乐石留诸
太学亦曰此周诗尔孔子而在义合存周孔子之徒膴
仕朝列代不乏人奏大君附小雅与车攻吉日并垂千
古是其在后君子所引据书凡五十二部博雅士也朱
竹垞翰林著日下旧闻亦作石鼓考三卷
宋翰林学士杨亿大年武夷新集二十卷景德丁未大
年在翰林所自编定也诗五卷杂文十五卷闽谢在杭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869-0434c.png
写本大年以西昆体擅名宋初其诗在同时钱刘诸公
之上览其全集警策绝少文皆骈体大抵五季已来风
气如此而石守道作怪说三篇刺之张皇其词亦过矣
介最推柳仲涂至拟之周孔尤妄予尝于池北偶谈辨

古灵集二十卷宋枢密直学士陈襄述古著李忠定公
纲序从孙知赣州辉跋子煜撰年谱一卷附集后诗六
卷杂文十四卷(以书启状序记内制奏状劄子详定礼/文祭文议论策问易礼讲义志铭为次)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869-0434d.png
亦谢氏写本述古熙宁中在讲筵论荐司马温公已下
三十三人各有品骘皆定论也司马公云忠亮正直以
道自任韩持国云器识方重学亦醇正吕正献公云道
德醇明学有原本以进贤汲善为己任苏子容云记问
博洽长于史学国朝典故多所练达孙莘老云素有乡
行明经术义理之学李公择云性行醇正兼治经术可
比孙觉(即莘/老)范忠宣公云忠义骨鲠其才足以济大事
苏文忠公云豪俊端方虽不长于经术然子史百氏之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869-0435a.png
书无所不览居官敏恕尤通政事曾子固云以文学名
于时词近典雅与轼之文各为一体孙巨源云博学能
文所守亦端可充文翰史臣之选刘莘老云性行端淳
词学渊邃置之文馆必为远器程明道云性行端醇明
于义理可备风宪之任张横渠云学行修明养心事道
不苟仕进西方学者如载一人而已苏颍滨云其学与
文若不逮轼而静厚过之孔经父云性行淳粹如不能
言发为文章温厚正直王平甫云材器磊落文亦豪迈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869-0435b.png
向居罪废不忘进学郑介夫云小臣愚直敢言发于忠
义非陛下矜怜其志使得生还谁复为侠言者读述古
荐章可想见当时人才之盛而元祐更化首相温公申
公众正盈朝不外所荐诸君子使宰相为国用人公忠
如此古云器使何以加兹今集中以此列编首而冠以
绍兴元年求贤手诏略云近得陈襄荐章起草司马光
而下三十三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皆所具备审如所
荐斯为极矣后世瞻之仰之以襄为何如人耶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869-0435c.png
四月十二日
车驾出塞百官跪送于东华门以喀尔喀七旗部落内
附故也
宋谢薖幼槃竹友集十卷诗七卷杂文三卷谢方伯在
杭手钞本薖临川人逸之弟江西诗派二十五人之一
也在杭跋云幼槃诗文不传于世此本从内府借出时
方冱寒京师佣书甚贵需铨京邸资用不赡乃手自钞
写每清霜呵冻十指如槌几二十日始克竣帙藏之于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869-0435d.png
家亦足诧一段奇事也万历己酉十二月二十四日辛
酉前有苗昌言吕本中二跋幼槃诗居仁称其似宣城
非也在江西派中亦清逸可喜然涪翁沈雄豪健之气
则去之远矣颜鲁公祠堂十八学士图诸长歌颇佳格
诗如寻山红叶半旬雨过我黄花三径秋挼莎蕉叶展
新绿从臾榴花开晚红瘦藤拄下万峰顶野鹤来归千
岁巢皆佳句又靡靡江蓠只唤愁眼中何物可忘忧楝
花净尽绿阴满才见一枝安石榴甚有风致非苏黄门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869-0436a.png
庭中人不能道也无逸诗尤有名溪堂集视此未知何
如耳
鄞人万斯同字季野明都督表之后举人泰之子黄宗
羲太冲之弟子也投予所著禘说八篇驳郑康成之非
而据唐赵匡宋程子之说以为證其言甚辩而核又尝
补历代史表五十四卷凡六十篇益以明史表一十三
篇曰东汉世表外戚侯表云台功臣侯表宦官侯表将
相大臣年表九卿年表曰三国汉季方镇年表魏诸王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869-0436b.png
世表汉诸王世表吴诸王世表魏国将相大臣年表魏
将相大臣年表魏方镇年表汉将相大臣年表吴将相
大臣年表曰晋诸王世表功臣世表僭伪诸国世表将
相大臣年表东晋将相大臣年表方镇年表东晋方镇
年表僭伪诸国年表伪汉将相大臣年表伪赵将相大
臣年表伪燕将相大臣年表伪秦将相大臣年表伪燕
(慕容/垂)将相大臣年表南燕将相大臣年表伪秦(姚/苌)将相
大臣年表伪成将相大臣年表曰宋诸王世表将相大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869-0436c.png
臣年表方镇年表曰齐诸王世表将相大臣年表方镇
年表曰梁诸王世表将相大臣年表曰陈诸王世表将
相大臣年表曰魏诸王世表异姓诸王世表将相大臣
年表西魏将相大臣年表东魏将相大臣年表曰北齐
诸王世表将相大臣年表曰后周诸王世表公卿年表
曰隋诸王世表大臣年表曰五代诸王世表将相大臣
年表吴将相大臣年表南唐将相大臣年表前蜀将相
大臣年表后蜀将相大臣年表南汉将相大臣年表北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869-0436d.png
汉将相大臣年表十国兴废年表方镇年表李邺嗣序
又云三国则仿大事记作三国大事年表隋唐之际则
仿秦楚之际作月表观其目录可知其史学之淹通也
斯同兄斯大字充宗深于经学予及见所著学礼质疑
太冲序之其侄言字贞一予门人也能古文有管村文
集鄞又有陈赤衷者字葵献亦邃于经学在太学从予
游殁于京师尝钞袁桷清容集遗予又董允瑫字在中
举人丙辰公车尝以古文质予皆太冲门人亦早殁黄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869-0437a.png
之子百家今在京师
宋楼宣献公钥攻愧集八十五卷温陵黄氏写本诗仅
九卷杂文七十六卷诸体中题跋最胜宋集多丛冗此
集如表状内外制书启之类删去半部亦可宣献与杨
诚斋范石湖陆放翁同时诗亦石湖伯仲歌行学苏黄
气或不遒格诗苦钝然不为杨范佻巧取媚七字如行
尽杉松三十里看来楼阁几由旬一百五日麦秋冷二
十四番花信风水真绿净不可唾鱼若空行无所依虽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869-0437b.png
宋调亦佳句也
楼攻愧集跋坡书三笑图赞辨慧远法师陶渊明陆修
静始末甚详录之以备参考云坡书三笑图赞不言为
谁山谷实以陶陆远公事陈舜俞庐山记亦云举世信
之宗室彦通作庐山独笑一编乃以谓远公不与修静
同时予因其言细考之十八高贤传远公卒于晋义熙
十二年丙辰年八十三而吴筠所撰简寂陆君碑修静
卒于宋明帝元徽五年丙辰去远公之亡正一甲子而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869-0437c.png
修静年七十有二推而上之生于义熙之三年丁未远
公之亡修静才十岁况修静宋元嘉末始来庐山远之
亡已三十馀年渊明之亡亦二十馀年矣渊明生于晋
兴宁之乙丑少远公三十一岁卒于元嘉四年丁卯远
亡时渊明年已五十矣固宜相从姑志之以示好事者
攻愧又跋宇文廷臣所藏吴彩鸾玉篇钞云始予读文
箫传言吴彩鸾书唐韵事疑其不然后于汪季路尚书
家见之虽不敢必其一日可办然亦奇矣为之赋诗且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869-0437d.png
辨其为陆法言切韵兹见枢密宇文公所藏玉篇钞则
又过之是尤可宝也既谓之钞窃以为如北堂书钞之
类盖节文耳以今玉篇验之果然不知旧有此钞而书
之耶抑彩鸾以意去取之耶有可用之字而略之有非
日用之字而反取之部居如今本皆以朱字别之而三
字五字止以墨书字之次序皆不与今合皆不可致诘
辄书前岁所与汪氏诗跋于左庶来者得以览观今玉
篇唯越本最善末题吴氏三十一娘写问之越人莫有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869-0438a.png
知者楷法殊精岂亦彩鸾之苗裔耶
攻愧跋唐昭宗赐憘实敕书云张唐英著外史梼杌王
建永平四年书张琳始末有云大顺初憘实为黔南节
度辟为推官憘字唯集韵有之与喜同他未之见邓校
书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證引梼杌之说且曰姓书未有
此氏今增入乃知姓憘而名实也又邵御史嗣尧云临
淄有泊姓又近见序齿刻录有香姓静姓予向于池北
偶谈皇华纪闻二书颇记所闻见异姓因并录于此以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869-0438b.png
广异闻(朱竹垞云今/梼杌无此条)
图绘宝鉴宋仁宗尝画龙树菩萨又善画马徽宗宣和
御墨至今流传尤多然不闻钦宗工画也攻愧集有恭
题钦宗御画十八学士图云唐文皇十八学士犹在秦
府盖武德四年也仰惟钦宗皇帝毓德青宫以仁孝恭
俭闻天下手临旧画而又亲洒宸翰以志之诚有慕于
贞观之盛云云则钦宗在储位薰习宣和之风亦攻绘
事而诸书皆不载非宣献此跋世竟无知之者矣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869-0438c.png
五月十八日
大驾还京师二十一日内阁九卿翰詹府寺科道等衙
门以喀尔喀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陈汗率诸济农
那颜台吉等七旗之众举国内附上表贺请上
尊号不许
二十一日
上御乾清门
钦选进士杨中讷等三十一人为庶吉士汉军胡麟徵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869-0438d.png
满洲阿金喀尔喀与焉
监察御史江蘩条奏会试事宜奉
旨与御史王承祐前疏下九卿詹事科道再议以直𨽻
山东为北左河南山西陜西为北右江南浙江为南左
江西湖广福建广东为南右四川云南为中左广西贵
州为中右从江请也得
旨允行著于功令
吏部尚书张士甄罢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李廷松光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869-0439a.png
禄寺卿金鼐罢
兵部尚书李天馥迁吏部尚书原任侍郎石文桂为总
督仓场户部右侍郎左通政刘楷迁光禄寺卿
国初创设兵部督捕衙门满汉左右侍郎二人满洲左
右理事官二人汉协理督捕太仆寺少卿二人旋改左
右理事官满汉郎中各一人满洲员外郎主事若干人
汉员外郎一人主事六人分理八司治八旗逋逃及京
城盗贼缉捕之事凡三营将弁之属皆𨽻焉盖古仆区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869-0439b.png
之法亦明戎政遗意也康熙辛未以三营改𨽻九门提
督而督捕乃专司逋逃之事矣
前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致仕成克巩
卒公大名人崇祯癸未进士卒年八十五无谥
六月初二日群臣再疏请上
尊号留中
前卷记唐诗人河南刘方平累代阀阅之盛按唐书河
中卢纶子姓贵盛功名著闻唐之诗人亦罕其比纶子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869-0439c.png
四人简能简辞宏正简求皆有文名登进士(李卫公对/文宗云云)
简能字子拙司封郎中简辞字子策历户兵刑三部侍
郎工刑二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忠武山南二军节度使
弘正字子强历工部侍郎户兵二部尚书武宁宣武二
军节度使赠右仆射简求字子臧历工刑二部尚书兼
御史大夫义武陇西二军节度使太原尹以太子太师
致仕赠左仆射唯简能不登六卿其子知猷历兵部侍
郎户工二部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师兼太师检校司空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869-0439d.png
简求子汝弼仕后唐历官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简求
子嗣业礼部郎中其子文纪仕后周官至中书侍郎平
章事
六月十五日进呈辛未科会试录士祯例撰后序
朝邑李瓒中黄以其父岸翁遗墨来求跋岸翁名楷关
中耆宿国初仕为宝应知县高才凌物为忌者所中罢
官平生作诗文每广坐酒酣令两人张绢素疋纸悬腕
直书略不加点如疾雷破山怒潮穿胁移晷而罢掷笔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869-0440a.png
引满旁若无人举坐为之夺气名噪一时亦以此坎壈
失职傲然不屑也书学东坡尤善飞白此卷皆自书杂
诗中冥蒙二章如云天子傅粉墨臣亦舞八风古人略
小节其究莫能终小器易以满如狂彼愚蒙晋家嗜放
达四郊生兵戎优孟何足为致身忘其崇似为南渡甲
乙时事而作关中名士予生平交善者如三原孙豹人
枝蔚韩圣秋诗华阴王无异宏撰富平李子德因笃合
阳王幼华又旦富平曹陆海玉珂皆一时人豪要当以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869-0440b.png
岸翁为冠
李瓒贻管夫人画竹卷长丈馀离披错落姿态百出与
怪石奔峭相间气韵生动真奇作也后自题二句云竹
势撒崩云触石应是潇湘夜雨时皇庆三年秋日作道
升下方有管氏道升仲姬二印(湖州天圣寺壁有管夫/人画竹或题其旁云数)
(枝密叶数枝疏露压烟啼秋雨馀宋/室山河多少泪略无半点到箖箊)
瓒又贻韩苑洛先生墨迹一卷自书平阳绝句盖四时
词也诗云汾水春深落晚霞绿堤十里尽桃花画船箫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869-0440c.png
鼓游人醉漫说风流是杜家薰风绿沼碧荷香玳宴歌
儿舞袖长一醉襄陵倾百盏不知风景是平阳姑射泉
边万竹稠清风楼外四山秋重阳醉后归来晚黄菊纷
纷插满头清晓寒霜候早朝小僮羸马禁天遥平阳判
府催徵出棨戟重罗过豫桥自署苑洛生稿苑洛理学
经济一代伟人而诗名不及其弟五泉之著诗亦以人
重耳
总兵官蔡元疏请修筑边墙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869-0440d.png
上命阁臣集九卿面询可否以闻群臣未及对大学士
伊桑阿公传
玉音云众志成城岂在边墙群臣肃然曰真大哉王言
也寻有
旨不准行
前太子太傅加太子太师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致仕杜立德卒公宝坻人崇祯癸未进士卒年八十一
赐谥文端(内阁以文端文毅文肃文/定等上 钦定今谥云)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869-0441a.png
巡视南城监察御史阿尔赛毕兴霖阮尔询等题为曲
全孝义以敦风化事据江南凤阳府亳州女子王氏告
称云云该臣等看得王知礼即叛案牵连李范同之子
李殿机也其母张氏给配象房校尉王福殿机年甫三
岁因冒王姓后充校尉经銮仪卫革退卖身镶红旗佛
尔海佐领下厄尔库之家据幼聘王氏称年三十四岁
伊叔王中凡伊兄王迈千逼嫁决志不从探得伊夫尚
存不忍即死守妇人从一之义匍匐千馀里外誓图完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869-0441b.png
聚此女子真有丈夫行也据厄尔库称我本一穷巴牙
喇价买李殿机供役复买萧氏配为夫妇今重王氏节
义不取伊仆身价情愿断出又不忍拆离李殿机已配
之妇并许与萧氏同归轻财好义此巴牙喇真有义士
风也据范一魁称年六十二岁但以异姓人携一女子
同行迹涉嫌疑事干非分因唤稳婆更番验过已得真
实处女之供是范一魁怜王氏立志寻夫不顾是非成
败护持完节似亦人情所难此皆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869-0441c.png
皇上至德深仁恩濡化洽人心风俗直媲唐虞是以女
子怀贞匹夫向义共成一段奇缘播之海内传之千秋知
圣世贞节之风超出往昔载籍之外如此臣等查在
官人与旗人原有定例何敢越例妄请但王氏矢志守
节冒死寻夫若不准其完聚王氏无从归著情事可悯
虽据厄尔库称情愿断出听其完聚然又非现行之例
臣等因事关风化仰体
皇上尧舜不忍一夫一妇不得其所至意辄敢备述上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869-0441d.png
闻格外之仁均候
睿断云云事下礼部议得李殿机先应役于象房后鬻
身于旗下虽无放出为民之例但亳州女子王五姐逼
嫁不从千里寻夫巴牙喇厄尔库不取李殿机并萧氏
身价情愿放出为民应将李殿机并萧氏等准其出旗
与王氏完聚仍令王氏母家给与资赔令其得所可也
康熙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奉
旨依议予山居时于邸钞见此疏窃叹王氏以未嫁之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869-0442a.png
弱女其夫幼更患难历三十载生死契阔不复相闻即
叔兄劝其改字亦非悖理乃崎岖千里坚贞百折卒成
其志奇哉女子真可愧世之须眉丈夫多矣至于厄尔
库轻财利而慕义范一魁冒不韪以全贞皆有古人之
谊良史所宜大书特书者不可以无传焉予承乏中丞
时阮侍御贻以全疏刋本因节录之
山东济宁州民卢行之父廷辅以康熙十三年为异母
弟廷献殴死行尚幼稚及年十五其母刘氏病不起语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869-0442b.png
以父死之故令长大为父报雠行泣涕受教时廷献避
居金乡县行以孤孱未敢轻发乃伪与廷献子阿黑和
好若忘前事者廷献信之康熙二十九年七月初八日
廷献醉卧行抽刃刺杀之自缚诣吏吏稽前案其族卢
得捷卢广居等词證皆有左验巡抚谳上下法司核拟
照祖父母父母为人所杀而子孙不告官司擅杀行凶
人者杖六十律热审减等笞五十奉
俞旨一时公卿士大夫无不奇行者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869-0442c.png
宋唐庚子西眉山集二十四卷诗赋十卷杂文十二卷
(以论记传赞铭志状/表启书说箴疏为次)三国杂事二卷绍兴二十一年朝
奉郎郑康佐刋于惠州有郑总吕荣义康佐及庚弟庾
子文若序徐渤兴公钞自何楷元子家藏本渤有序庚
自说云诗最难事也吾于他文不至蹇涩惟作诗甚苦
悲吟累日始能成篇史言名治察言诸论为时所称予
录其古今诗为二卷文赋二十二首为一卷杂事上下
为一卷都为四卷庚生三苏之乡又前后与东坡贬惠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869-0442d.png
州而集中无一字及之盖庚起家为张商英所荐其贬
惠州亦以商英连染视韩子苍异趣宜其不为眉山之
徒欤
门人莆田林礼部麟焻石来寄宋林艾山光朝林网山
亦之陈乐轩藻林鬳斋希逸四先生诗钞艾山与朱子
同时讲学有重名称南夫子官至国子祭酒集贤殿修
撰常论曾觌龙大渊不贺张说封还谢廓然内批其立
朝大节本末如此网山其高第弟子乐轩又网山高弟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869-0443a.png
也鬳斋与后村同时予曾见所著三子口义此钞甚略
然艾山已下皆以道学相授受风雅非所究心也艾山
文钞一卷其族孙兆珂所刻云是郑山斋本仅二三十
篇又多表启祭文不足见其所长后村称其文高逼檀
弓平亦驱韩固过情之论要是南宋一作手予昔从黄
虞稷俞邰借观全集未及钞录至今抱憾集中有与王
宣子舍人书云读书如饮啖一日不得食便如此空苶
三朝五日或不近书卷亏耗不少是真读书人语又云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869-0443b.png
海中一山名眉洲隔岸视之约五七里许一水可到有
千家无一人读书亦有田数十顷可耕可食鱼米极易
办可以卜室读书隔绝人世无宾客书尺之扰令人彷
佛想像其处如桃花源也兆珂号博雅所著多识编宙
合编檀弓述注等书传于世
殿试策例有规式违式辄不得与上第康熙戊辰仁和
凌绍雯少习清书殿试对策遂用清书汉书两体写之
读卷官奏请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869-0443c.png
上裁置二甲之末
刑部尚书杜臻迁兵部尚书工部尚书陈廷敬迁刑部
尚书以刑部右侍郎高尔位为工部尚书左副都御史
李迥为刑部右侍郎
德清举人陈述古字云瞻著簪云楼集记一事云慈溪
刘仲照家有老婢其曾王父幼时人也颜如五六十许
少遇道士授药一丸吞之永无疾厄亦不记某甲子为
生辰但忆若干岁时倭寇犯慈曾抱小郎君避某所获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869-0443d.png
免小郎君即仲照曾王父也从康熙戊申逆推之已百
三十八岁矣
康熙三十二年京城东田家有老妪已百三十岁日饮
啖止水米一酒杯昼夜危坐形如婴儿
杨龟山云齐桓公攘戎狄而封卫未尝请命于天子而
专封之也故春秋书城楚邱而不言其封卫盖无取焉
然则木瓜美桓公孔子何以取之曰木瓜之诗卫人之
诗也卫为狄所灭桓公救而封之其恩岂可忘也欲厚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869-0444a.png
报之不亦宜乎在卫人之义不得不以为美其取之也
以卫人之义而已若春秋褒贬示天下之公故无取夫
兴灭继绝善之大者况卫人报德之辞岂得不录龟山
以此辨诗春秋去取异同则可耳桓公大义乌可没耶
(已下三条读杨/龟山集偶记)
龟山论叔于田云仁且有礼矣而又有武焉固宜国人
之所说而归之而诗以为不义得众何也曰先王之迹
微而理义消亡政教不明而国俗伤败故人之好恶不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869-0444b.png
足以当是非而毁誉不足以公善恶叔段不义而为众
所说亦以衰俗好恶毁誉不当其实故也予以为此意
犹有未尽者人之贤不肖各有其党党羽嬖幸更相贡
谀彼讵恤公论哉如淮南王之伍被左吴宸濠之李士
实刘养正辈甘佐畔逆躬陷大戮此曹犹足以礼义责
之乎此诗当是其党嬖幸之属造作以愚国人者而非
其国人之爱之称之也观其后公子封伐京京人叛太
叔段则岂国人果说而归之哉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869-0444c.png
龟山论将仲子云共叔段缮甲治兵国人说而归之而
诗人以刺庄公何也曰叔段以不义得众其失在庄公
之不制其早也君明义以正众使众知义则虽有不义
莫之与也虽有僭窃莫之助也尚何使人说而归之哉
民说而归之则其取之也固不说矣故庄公虽以仲为
可怀而终畏人之多言也此意亦有未尽严华谷云说
诗者探庄公之心在于杀段而托诸父母诸兄国人以
为说冀以稔成其恶耳此驳后序未尽庄公之恶则然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869-0444d.png
而说诗之本意则未也叔段旧有夺嫡之谋云云及段
将袭郑公曰可矣盖幸其衅自彼作谓人不得以议我
岂有涕泣而道之之意哉此诗正以公与祭仲有杀段
之谋故设为公拒祭仲之辞以天理感动之公论开悟
之耳此言深得诗意如龟山之论犹是以至诚待庄公

有女同车序曰刺忽之不昏于齐卒以无大国之助至
于见逐云云刺字殊失诗旨张南轩曰忽之不昏于齐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869-0445a.png
未为失也而诗人追恨其失大国之助者盖见忽之弱
为甚追念其资于大国或有以自立盖忽者先君之世
子其立也正故国人见其逐而怜其无助严华谷曰突
挟宋之援以逐忽故国人惜忽之无援而作此诗曰惜
曰怜得其旨矣且忽所辞之齐女乃文姜也岂为不智

李泰伯觏文章皆谈经济其本领尤在周礼一书范文
正荐之以为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在北宋欧苏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869-0445b.png
曾王间别成一家予尝病其不能诗长夏借读旴江集
绝句间有似义山者如王方平云五百馀年别恨多东
征重得见青蛾擗麟始拟穷欢乐不奈閒人背痒何璧
月云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世间最解悲
圆缺祗有方诸泪不乾梁帝云凝旒南面总虚名庙祀
何曾暂割牲但学禅心能忍辱莫羞侯景陷台城送僧
游庐山云行非为客住非家此去庐山况不遐要见南
朝旧人物池中惟有白莲花忆钱塘江云当年乘醉举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869-0445c.png
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
红衫皆有风致此集乃正德乙亥南城令孙甫刋本有
祖无择及泰伯自序最为完善予家藏本差不及
新建县令族侄懋才寄陈宏绪士业石庄集徐世溥巨
源榆溪集钞本巨源集即吾友陈允衡伯玑所定别有
榆墩集八卷则熊人霖伯甘所刻者夏小正解东园类
语诗话伯玑本所无二君南州眉目士业之文畅巨源
之文洁观石庄酉阳藏书钞本书二记榆溪上愚山施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869-0445d.png
公借宋集书二君可谓真读书人名下故无虚士也番
禺黎延祖方回亦寄其父遂球美周莲须阁集至索序
美周与二君及万时华茂先友善巨源序美周集以太
白子瞻拟之推许过情要亦崇祯末一才士也
 
 
 
 居易录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