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869-033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居易录卷三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唐太宗赐房元龄黄银带曰世传黄银鬼神畏之唐本
草注有黄银本经不载俗云为器避恶朱翌云别自一
种银非金也予按汉虞渊上林簿有黄银树树名取此
未详何义
长山县南白云山长白支麓也有赵道士者尝静坐一
室数年后恒见一小人寸许自顶中出跳至地上久之
卷三 第 1b 页 WYG0869-0336b.png
复入于顶今道士尚存予邑北关真武庙赵道士大名
人字云山道行精严衣食之外辄以赈贫人偶病僵卧
无给使市人竞奔走为之樵爨舍侧有蔬圃预造生圹
时偃仰其中有大蛇时来听经赵辄食之日以为常今
道士八十尚无恙
陈给事说过喀鲁三百里喀尔喀车臣部落界即南望
北斗矣
福建巡抚张(仲/举)疏言宋儒朱熹祖籍江南徽州府之婺
卷三 第 2a 页 WYG0869-0337a.png
源其父松历官闽土遂家焉熹长子塾之后世居建安
次子野之后至元中诏回祖籍故有徽闽二派闽派至
九世孙梃景泰六年诏许世袭五经博士主祀徽派至
十一世孙墅嘉靖二年亦以五经博士主婺源祖祀熹
裔原有五经博士二员闽自梃后七传至之俊荫袭则
明天启间事也续有朱潆呈称系熹十八世嫡孙父金
铉早亡祖之俊顺治九年请文赴部中途病卒潆时尚
幼今吁请承袭伏惟
卷三 第 2b 页 WYG0869-0337b.png
皇上重道崇儒徽派业蒙袭荫闽地紫阳书院亦荷
钦颁祠额伏祈
敕查旧典熹裔原有博士二员之例俾朱潆得叨承袭
下部议奉
旨以朱潆为世袭五经博士
宋神宗惑于荆舒厌弃正人熙宁元丰之际正国家否
极之时然一隙之明未尝不在王定国闻见近录载其
末年谕执政曰延安郡王出阁当议宫僚司马光端重
卷三 第 3a 页 WYG0869-0337c.png
宜为宫官吕公著孙觉皆可作之文贻庆可作洗马又
一日召执政诣天章阁议官制除目至太常少卿曰可
除范纯仁至礼部郎中曰南宫舍人非他曹比可除刘
挚至著作郎曰此非苏轼不可观此则神宗知人之哲
何曾尽为炀灶所蔽哉若持之甚坚太平之治不俟元
祐矣安石之罪可胜诛乎
诗我姑酌彼金罍疏一升曰爵爵尽也足也二升曰觚
觚寡也三升曰觯觯适也四升曰角角触也五升曰散
卷三 第 3b 页 WYG0869-0337d.png
散讪也其实曰觞觞饷也觥大七升觥廓也
颜氏家训云借人典籍皆当护惜先有残缺就为补缀
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此真厚德之言或谓还书一痴
小人之言反是
二月十二日甲戌
上御经筵己刻出景运门至文华殿满汉大学士九卿
翰林詹事等衙门官及起居注科道等官立班阶之东
西
卷三 第 4a 页 WYG0869-0338a.png
上至殿门下辇升
御座群臣东西分班鸿胪引赞行二跪六叩头礼毕仍
分东西班趋入讲官大学士兼掌翰林院事徐元文礼
部尚书张玉书兵部尚书李天馥刑部尚书杜臻工部
尚书兼詹事张英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彭孙遹立班
前行东向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王熙梁清标吏部尚
书张士甄户部侍郎蒋宏道礼部侍郎顾汧刑部侍郎
郑重工部侍郎王承祖左副都御史李迥通政使黄斐
卷三 第 4b 页 WYG0869-0338b.png
大理卿陈汝器少詹事兼侍讲学士王士祯东西侍班
日讲起居注官少詹事兼侍讲学士田喜立西班稍
下东向给事中何楷次东班西向御史顾镡次西班东
向讲官出班行一跪三叩头礼毕大学士徐元文礼部
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库勒纳讲论语志于道章礼部尚
书张玉书刑部尚书图纳讲尚书无逸篇毕各官仍分
东西趋出至阶下鸿胪引赞行二跪六叩头礼仍分班
立候
卷三 第 5a 页 WYG0869-0338c.png
驾出回宫
赐宴太和门宴毕谢
恩而退
庚午二月望月食礼书张玉书等行救护礼自寅二刻
迄辰二刻罢按明时月食百官角素于中军都督府行
礼今都督府废移于太常寺百官则具朝服行礼
护月先一日宿都察院与佥都御史萧山周先生(之/麟)
公夜话及湘湖莼菜周因言何孝子事云湘湖本宋杨
卷三 第 5b 页 WYG0869-0338d.png
龟山所开其利甚溥后渐为豪强侵并明魏文靖公骥
力图复旧未竟其志以属门人何御史赡赡以是为豪
民所搆遣戍值御史邹鲁者谪令萧山与何有隙逼之
戍所途中谋杀之何之子兢避难山东王佥事家王何
同年友也常夜扣兢门而兢寝不觉明日责之曰忘父
仇而安寝非复仇者也兢泣拜之自是夜寐未尝安枕
一日闻邹迁山西佥事辞王公曰可以行矣王饯之取
骰子使卜曰得六红仇当雪一掷果得六红遂治装遣
卷三 第 6a 页 WYG0869-0339a.png
之兢归潜部勒亲党数十人俟邹将渡江邀于路矐其
目折其四支邹诉于官兢直前慷慨流涕自陈父冤请
死当事为之动容仅拟流徒得免予谓兢之孝佥事之
友皆有古人之谊因笔于书按林贞肃俊撰何文肃乔
新神道碑云御史邹鲁谋躐大理丞公荐魏绅鲁遂诬
劾公鲁寻谪外以罪论死天下快之
门人查(嗣/瑮)德尹遗崧山碑刻五一启母石阙汉篆一唐
文皇御制少林寺碑上方横刻御札称太尉尚书令陜
卷三 第 6b 页 WYG0869-0339b.png
东道益州道行台雍州牧左右武候大将军使持节凉
州总管上柱国秦王世民(二字/草书)又上横刻云已上七字
开元神武皇帝书盖碑额也则天御制从驾少林寺诗
一首书一首司门郎中太子咨议王知敬正书一唐大
理评事崔琪灵运禅师功德碑一宋潞国文忠烈公先
茔石刻皇祐三年七月中书门下牒后列衔者三工部
侍郎参知政事刘户部侍郎参知政事高礼部尚书平
章事文按纲目仁宗庆历八年戍子正月以文彦博同
卷三 第 7a 页 WYG0869-0339c.png
平章事皇祐元年己丑八月以高若讷参知政事三年
辛卯三月以刘沆参知政事是年十月贬殿中侍御史
里行唐介为英州别驾文彦博免又五年至和二年乙
未六月以文彦博富弼同平章事明年嘉祐元年丙申
闰三月彦博荐介召还知谏院此牒允潞公奏请而潞
公亦得列衔其后盖宋制然也皇祐三年三月同平章
事宋庠免故平章事惟潞公一人
高丽史郑叙传叙仕为内侍郎中有才艺为金存中郑
卷三 第 7b 页 WYG0869-0339d.png
諴诬搆流于东莱将行王谓之曰今日之事迫于朝议
行当召卿叙既流召命久不至乃抚琴作歌辞极悽惋
叙自号瓜亭后人名其曲曰郑瓜亭又琴仪傅仪字节
之仕至中书门下侍郎平章事致仕以琴酒自娱翰林
曲有琴学士
高丽史权守平者安东人尝为队正贫居郎中卜章汉
以非罪见窜守平递食其田有年及章汉遇赦还守平
素不相识守平袖租簿就与之章汉曰当我窜谪君即
卷三 第 8a 页 WYG0869-0340a.png
不食岂无他人君哀我还其田足矣何用租为守平曰
乘人之危食其田犹恐不义今既还尚忍食耶遂投其
簿章汉不受闭门而入守平竟以簿系石掷之而去后
官至枢密副使子韪翰林学士予服其行谊有中国士
君子所不及者书之以风世云
高丽宰相李藏用字显甫从其王入朝于元翰林学士
王鹗邀宴于第歌人唱吴彦高人月圆春从天上来二
曲藏用微吟其词抗坠中音节鹗起执其手叹为东海
卷三 第 8b 页 WYG0869-0340b.png
贤人
江西巡抚宋中丞(荦/)牧仲寄豫章祠纪予复书云再接
良书承问动止颇用慰藉辱惠示豫章祠纪表章先轨
砥砺末流所谓以经术缘饰吏治此其第一义也赞词
古雅亦复可传稍有欲商者钟公同万公燝王公锡三
君子忠义凛然至今与日月争光不在刘公球之下似
当补祀某公傅会张桂为清议所薄恐梓溪东廊诸公
亦且羞与并列似当退黜隅见如此敢以质之高明
卷三 第 9a 页 WYG0869-0340c.png
高丽太师门下侍中集贤殿大学士金富轼新罗人兄
弟皆以文章功名显致位卿相其命名曰富弼曰富轼
曰富辙辙又以子由为字计其时当宋高宗朝庆历元
祐诸名贤已为海外所景慕如此富轼以文章名世通
古今乐撰新罗高句骊百济三国史尝在书筵为其王
言司马温公之贤卒谥文烈宋使路允迪徐兢著高丽
图经载富轼世家又图其形以归弟富辙官吏户礼三
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王尝问边事上奏曰杜牧言时
卷三 第 9b 页 WYG0869-0340d.png
事云上策莫如自治宋神宗与文彦博议边事彦博曰
须先自治不可略近图远今我三韩之地岂惟七十里
而已哉然而不免畏人者其咎在乎不先自治而已良
骑野合交锋接矢决胜于当时外国之所长而中国之
所短也强弩乘城坚壁固守以待其衰此中国之所长
而外国之所短也宜先务所长以观其变此梁商之策
甚合于今之形势云云笔势雄辩有秦晁之风富辙谥
文懿
卷三 第 10a 页 WYG0869-0341a.png
柳公权字正平高丽儒州人官同知枢密院事谥文简
史称其好学工草𨽻书或亦慕诚悬之为人而袭其名

申淑高灵郡人官右谏议大夫知门下省事以直谏称
弃官归乡有诗云耕田消白日采药过青春有水有山
处无荣无辱身后以参知政事致仕
二月十四日予与工书兼詹事桐城张公(英/)少詹兼侍
讲学士马邑田公(喜/宁)
卷三 第 10b 页 WYG0869-0341b.png
奏东宫春季会讲题目及讲官职名讲官
钦点张公及左春坊李谕德(铠/)四书拟进二题博学而
笃志节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节
钦定君子不重则不威章仰叹
豫教之切一命题亦不忘训诫如此闻
上在宫中
亲为东宫讲授四书五经每日
御门之前必令将前一日所授书背诵覆讲一遍务精
卷三 第 11a 页 WYG0869-0341c.png
熟贯通乃已士大夫家不及也
济南青城有无核枣小而甘移之他处即生核尔雅曰
晰无实枣又曰休无实李东坡有求无实枣帖
二月望陪祭社稷坛赵少司马玉峰(士/麟)杨常少敬庵(尔/淑)
述定兴杜君异先生(越/)鹿太常忠节公高弟也(鹿讳/善继)
孙钟元徵君(奇/逢)善家贫教授生徒以给饘粥粗粝衣褐
苟完而已即束脩亦不受孺人与同志纺织佐之与人
处油然和易终身无疾言怒色而刚介绝俗有壁立万
卷三 第 11b 页 WYG0869-0341d.png
仞之槩乱后居新安新安人化之风俗一变老稚妇孺
亲如父兄年八十馀饮啖不衰县人高尚书问以养生
之术曰无之但平生未尝嗔怒或以此得老寿耳所著
有紫峰集若干卷玉峰为刋行赵云至圣言过勿惮改
若先生则无过可改杨云先生年八十五未尝一日不
乐予谓邵子居洛四十载安贫乐道生平未尝攒眉先
生殆庶几矣
直𨽻巡抚于(成/龙)疏言先贤闵子孝行著于圣门具体同
卷三 第 12a 页 WYG0869-0342a.png
于颜子其六十二代嫡孙闵先达具呈请援元圣周公
先贤仲由及宋儒后裔之例祈予世袭五经博士奉
旨不准行按闵子宿州人州有骞山闵子祠裔孙奉祀
今闵先达具呈直抚何耶
御史徐(树/榖)上言自古设立史官原以修葺国史为重典
谟训诰皆是当时史官之笔三代以降列国并有记载
春秋即鲁史旧文列于诸经此为编年之史汉司马迁
创为纪传表志之体后世国史因之皆命儒臣纂修本
卷三 第 12b 页 WYG0869-0342b.png
朝之史谓之正史如后汉班固受诏撰光武本纪及列
传二十八篇李尤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俱撰汉记
晋徐广受诏勒成晋记唐有修国史之官如刘知几吴
兢韦述柳芳等俱以直史馆著名宋两朝国史乃宰相
王旦所修吕夷简益以真宗朝为三朝国史又有仁英
神哲四朝国史皆历历可考者也编年则凡起居注日
历圣政记皆集取当时议论政事及制诰章奏随日撰
录以备信史而纪传表志之正史亦并于此时纂修盖
卷三 第 13a 页 WYG0869-0342c.png
必用本朝之人修昭代之史事皆亲睹言为可徵故历
代最重此选明世史官虚设初虽编有日历后即旋废
至于正史并未议及万历中礼部尚书陈于陛始请编
辑又复中止论者惜焉今
大清会典已经告成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将次葺
完请于三书进呈之后仿古圣政记日历体例自
皇上龙飞初岁按年编纂上自
诏谕及诸司章奏批答合之起居注所纪勒成钜编一
卷三 第 13b 页 WYG0869-0342d.png
事而具始末一言而备原委至于肇修正史自汉以来
俱有成例洪惟
太祖高皇帝创业垂统
太宗文皇帝定乱安民
世祖章皇帝混一区夏深仁厚泽
三朝实录谟烈具存与其待修于后时不若亟议于今
日乞以时
颁谕开局次第汗青
卷三 第 14a 页 WYG0869-0343a.png
列圣之丰功峻德悬日月而常明
皇上之孝思作求炳穹壤而无极得
旨下九卿翰林詹事科道会议允行
边司徒华泉诗自闻秋雨声不种芭蕉树或议之谓芭
蕉不得称树又或议王右丞画雪中芭蕉宋朱翌云曲
江冬大雪芭蕉自若红蕉方作花知前辈画之不苟彼
身未到蜀粤故少所见多所怪耳花间词云笑指芭蕉
林里住既可称林顾不得称树耶
卷三 第 14b 页 WYG0869-0343b.png
元翰林直学士谥文清宋褧燕石集至正八年圣旨下
都省移江浙省于各路有钱粮学校内刋行中书省御
史台据御史段弼杨忠王思顺苏宁等奏请也此与石
田集皆奉旨刋行元时崇文如此或谓九儒十丐当是
天历未行科举以前时语耶文清诗温润清丽济南数
篇偶录于此渡济河初见近城诸山云华山高耸鹊山
东一带烟霏翠扫空安石从来多雅兴却如新妇闭车
中中秋与吕仲实清话忆李溉之内翰云大明湖上水
卷三 第 15a 页 WYG0869-0343c.png
涵天月色偏宜李谪仙应笑吾曹煞风景碧梧窗下对
灯眠兄本官国子祭酒谥正献工于古文时号二宋
二月二十日主敬殿演礼遇监察御史赛(图/)求其父故
内阁学士礼部侍郎鄂(猊/图)公墓铭公字麟阁
太宗时满洲科目解元幼而贫常爇马通读书无好为
诗满洲文学之开实自公始壬戌御史官中书科中书
舍人以公遗集来求予作志久未报也满洲文字则创
于大学士榜式达(海/)公特谥文成云
卷三 第 15b 页 WYG0869-0343d.png
大学士宛平王公招同大学士真定梁公学士涓来兄
(泽/宏)游怡园水石之妙有若天然华亭张然所造也然字
陶庵其父号南垣以意创为假山以营邱北苑大痴黄
鹤画法为之峰壑湍濑曲折平远经营惨澹巧夺化工
南垣死然继之今瀛台玉泉
畅春苑皆其所布置也唐杨惠之变画而为塑此更变
为山水平远尤奇矣昔人谓俞清侍郎园峰大小凡百
馀众峰之间萦以曲涧旁引清流淙淙然下注石潭潭
卷三 第 16a 页 WYG0869-0344a.png
中多文龟斑鱼潭上巨竹寿藤苍寒茂密不见天日未
知视此何如耳
闽中近有集碎石嵌为扁联巨书者钩趯波磔神理皆
具益都赵韫退(进/美)官福建按察使携清音阁一扁归置
园中予为青城韩燕翼(庭/芑)副使志墓其家以一联为润
笔乃人意淡如菊诗怀清似梅十字时
宸翰堂菊花初开遂置堂中观者咸谓绝技闻创者张
姓云
卷三 第 16b 页 WYG0869-0344b.png
罗明仲尝语李宾之三言诗亦可视为一体以扇命作
李援笔题云扬风帆出江树家遥遥在何处其意致颇
近古前明李西涯以乐府擅名其所作三五七言诸体
靡不悉具以视宾之其高下为何如耶三言之作其体
已久为作者所宜备诗谈云三言起于散骑常侍夏侯

近见药地禅师所著物理小识可补赞宁物类相感志
所未及又见闽人林朝仪撰虫异赋二卷彷佛吴淑事
卷三 第 17a 页 WYG0869-0344c.png
类赋但一赋而檃括鸟兽鳞介虫豸之属三百馀种其
句法学禽经𨽻事亦博雅可喜
同年刘吏部公㦷云七律较五律多二字耳其难什倍
譬开硬弩秖到七分若到十分满古今亦罕矣予最喜
其语因思唐宋以来为此体者何啻千百人求其十分
满者唯杜甫李颀李商隐陆游及明之空同沧溟二李
数家耳公㦷诗颇有奇句如云直溪束天色湍激橡林
左峭刻极似东野语
卷三 第 17b 页 WYG0869-0344d.png
田詹学(喜/)子湄言
上在畅春苑每引见诸臣常
御澹宁居止三楹不施丹雘亦无花卉之观其西即
无逸殿东宫读书处殿外种艺五榖之属盖欲子孙知
稼穑之艰难意深远矣
三月初一日
上传问内阁大学士邵子问伊川雷起于何处伊川曰
起于起处邵子愕然称善何谓也大学士徐元文对邵
卷三 第 18a 页 WYG0869-0345a.png
子言数程子言理予按伊川答晁以道书云颐与尧夫
同里巷居三十馀年世间事无所不问惟未尝一字及
数即此如邵程之学异而同处(按尧峰颢暹禅师亦/有闻雷示众一则)
工部奉
旨修理阙里
圣庙议于康熙三十年四月十二日开工大成等殿五
十四间大成等门六十一间围房八十八间估计银八
万六千零十八两特发内帑银两采办修理
卷三 第 18b 页 WYG0869-0345b.png
上之崇儒重道如此
载酒园诗话丹阳贺(裳/)著其持论有不可解处如范石
湖之视陆放翁何啻霄壤而贺则云至能有骅骝騄耳
过都历块之能又云务观才具无多意境不远惟善写
眼前景物音节琅然可听如山谷千古奇作于杜韩苏
之外自辟一宗故为江西初祖而贺谓其所得不如杨
刘并疵其春网荐琴高之句岂曹瞒何以解忧惟有杜
康之句亦未尝寓目耶更舍其汪洋大篇而取其二三
卷三 第 19a 页 WYG0869-0345c.png
律句此如乞儿轻议波斯贾胡足发一笑耳其论晁具
著亦然大扺所取率晚唐窕巧之语以为隽异岂得辄
衡量大家耶
三月初九日天章自天津来赠所刻寒山子诗诗家每
称其鹦鹉花间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
看谓有唐调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至云
不烦郑氏笺岂待毛公解又似儒生语大抵佛语菩萨
语也天章诗情高逸当世无辈素耽二氏之书有出世
卷三 第 19b 页 WYG0869-0345d.png
之志予曾序其莲洋诗又常诵其句于故友叶文敏讱
庵云泉绕汉祠外雪明秦树根浓云湿西岭春泥沾条
桑至今尧峰上犹上尧时日凡数联讱庵赞叹一日讲
筵罢先往访之康熙己未以博学宏词徵赴京师独不
扫门时相所居在中条山南永乐镇即春秋魏毕万所
封古河中府河东县也唐相李石李福李程兄弟及吕
仙岩故里有玉溪即李商隐所居
三月初十日
卷三 第 20a 页 WYG0869-0346a.png
上在畅春苑
命下(士祯/)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先是礼部侍郎缺升
内阁学士王(泽/宏)为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时予名列
第四至是应开列升阁学诸员予名在第二吏部疏未
上也前此左副都御史许(三/礼)迁兵部督捕侍郎吏部列
通政使黄(斐/)大理寺卿陈(汝/器)等名上留中久之不下及
命下乃以予升补许缺
上用人之不测如此
卷三 第 20b 页 WYG0869-0346b.png
予前议刘后村贺贾似道云云莆田门人林礼部(麟/焻)
来自闽来谈及莆前辈艾轩网山竹溪乐轩(林光朝林/亦之林希)
(逸陈/藻)后村诸遗集石来因言后村居乡不为乡人所与
父老传其后村舍侧有一井汲其医病辄愈后村塞之
他事刻薄多此类益信士大夫居乡必先品望则立朝
定有可观后村之媚秋壑有由然矣又云后村在城中
与石来所居相距仅里许
门人吴(雯/)天章蒋(景/祈)京少查(嗣/□)德尹偶集邸舍谈及门
卷三 第 21a 页 WYG0869-0346c.png
人陈(奕/禧)子文在京师时上陆(嘉/淑)冰修诗云借问如何是
拨镫冰修陈同里尊行也与子文皆以书法名见诗甚
恚子文近自安邑丞迁知深泽县有大吏颇自矜其书
查言子文倘以书法见知定自水乳予笑云固然第不
可献诗问拨镫法耳合坐大笑
幽州妙峰山龙泉寺有巨石一日有道人过之曰此中
有宝使匠凿之且嘱曰命汝止乃止匠力倦不如所戒
俄有二白鸽自石中飞去道人叹曰宝亡矣何用凿为
卷三 第 21b 页 WYG0869-0346d.png
昌平州柳林村夜有物似马食人田禾群伺之不可得
乃相约攒弓矢射之马被创逸去众随血迹寻之至周
皇亲墓一石马身有血痕始知食禾者乃石马耳
银山有延圣寺甲申闯寇掠昌平游骑至山下见一美
妇人独行追之不及射之径行入寺寺门扃未启也寇
讶之启门而入阒无人迹而箭在佛像之背坚不可拔
寇相顾愕然罗拜而去
昌平人有游吴郡者遇老翁以一函书授之曰烦归至
卷三 第 22a 页 WYG0869-0347a.png
清凉洞投之洞门外有石鼓击之当有人相引入比归
往寻果见石鼓如言击之有声童子出𨗳客入洞有老
叟长髯而癯肃客坐语留为设食则白石也谢不能又
命童子别取菽一升付之曰劳三千里寄书聊此为谢
归视之皆黄金也再至访之石鼓已不见惟峭壁千寻
而已
积小塘京师人家昌平山中少遇异人受术能冬月致
菡萏花尝召客饮不治具客至取之壁间水陆毕备有
卷三 第 22b 页 WYG0869-0347b.png
他客叩门辄复纳诸壁室空无所有又尝取瓷碗碎之
推入壁曰为我治之闻壁中谡谡有声须臾取出碗已
如故总兵麻承恩召之谓曰若能盗吾头上巾否曰易
耳麻坐甲士于庭昼夜伺之明日巾已失去麻怒下之
狱小塘画一舟于壁跃而登之遂不见后有人遇于医
无闾山
燕山樵儿涧有熊道人者能辟榖尝旬日不食食即以
其馀饲虎虎时时驯扰卧阶下或问其术道人曰人忘
卷三 第 23a 页 WYG0869-0347c.png
机于物物亦忘其机何术之有此与列子海鸥之说可
相发明
天寿山长陵有东井西井明太宗殉葬妃嫔十六人葬
处也每夜深守陵者尝见红纱灯笼自二井穿松楸来
至陵门而入崇祯末灯不复见
 
 
 
卷三 第 23b 页 WYG0869-0347d.png
 
 
 
 
 
 
 
 居易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