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865-039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鹤林玉露卷十六
            宋 罗大经 撰
汪圣锡代言温雅朱文公推许之有玉山词章如赐四
 川宣抚虞允文辞召命不允诏云惟汝一德既咨裴
 度而往釐于今三年复念周公之久外赐知绍兴府
 史浩乞宫观养亲不允诏云尹兹东夏非徒昼锦之
 荣循彼南陔盖便晨羞之养赐陈俊卿辞左相不允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865-0395d.png
 诏云应事机之纠纷大车以载阅世俗之变化直道
 而行民具尔瞻已公论之胥庆帝赉予弼岂宠章之
 敢私赐虞允文辞右相不允诏云以梦营求孰若验
 事功之已试以言寤合孰若察志节之所安赐大将
 成闵复节钺诏云不以一𤯝掩大德既当念功安得
 壮士守四方岂若求旧除郭振节度使制云不显亦
 世尚继汾阳之休无竞维人孰云充国之老皆可喜
 也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865-0396a.png
李太白一斗百篇援笔立成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
 苟二公盖亦互相讥嘲太白赠子美云借问因何太
 瘦生只为从前作诗苦苦之一辞讥其困雕镌也子
 美寄太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细之一辞讥
 其欠缜密也昌黎志孟东野云刿目鉥心刃迎缕解
 钩章棘句搯擢胃肾言其得之艰难赠崔立之云朝
 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𦂳摇毫掷简自不供
 顷刻青红浮海蜃言其得之容易余谓文章要在理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865-0396b.png
 意深长辞语明粹足以传世觉后岂但誇多斗速于
 一时哉山谷云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
 世传无已每有诗兴拥被卧床呻吟累日乃能成章
 少游则杯觞流行篇咏错出略不经意然少游特流
 连光景之词而无已意高词古直欲追踪骚雅正自不
 可同年语也
吾郡胡季昭宝庆初元为大理评事应诏上书言济邸
 事窜象郡建人翁定送行诗云应诏书闻便远行庐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865-0396c.png
 陵不独诧邦衡寸心只恐孤天地百口何期累弟兄
 世态浮云多变换公朝初日盍清明危言在国为元
 气君子从来岂愿名旴江杜来诗云庐陵一小郡百
 岁两胡公论事虽小异处心应略同有书莫焚稿无
 恨岂伤弓病愧不远别写诗霜月中太学生胡炎诗云
 一封朝奏大明宫嘘起庐陵古直风言路从来天样
 阔蛮荒谁使径旁通朝中竞送长沙傅岭表争迎小
 澹翁学馆诸生空饱饭临分忧国意何穷先君竹谷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865-0396d.png
 老人诗云好读床头易一篇盈虚消息总天然峥嵘
 齿颊皆冰雪肯怕炎方有瘴烟频寄书回洗我愁莫言
 无雁到南州长相思外加餐饭计取承君旧话头季
 昭之兄子建弟国宾皆博学能文瑰奇负气兄弟友
 爱最隆不蓄私财有无尽费于朋友得罪之日囊无
 一钱子建挈家归卖文以活国宾奋然徒步从其兄
 于贬所国宾先殁季昭继之端平更化诏许归葬赠
 朝奉郎官其一子洪舜俞草赠官制词云朕访落伊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865-0397a.png
 始首下诏求谠直盖与谏鼓谤木同意以直言求人
 而以直言罪之岂朕心哉尔风裁峭洁志槩激壮繇
 尉廷平上书公车言人之所难言方嘉贯日之忠已
 堕偃月之计开涂胥口访事泷头曾无几微见于颜
 面何气节之烈也仁祖能全介于远谪之馀孝祖能
 拔铨于投荒之后抚今怀往魂不可招潦雾堕鸢悲
 悔何及陟阶员外仍官厥子用旌折槛之直且识投
 杼之过尔虽死可不朽矣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865-0397b.png
史殖货传曰贪贾三之廉贾五之夫贪贾所得宜多而
 反少廉贾所得宜少而反多何也廉贾知取予贪贾
 知取而不知予也夫以予为取则其获利也大富商
 豪贾若恶贩夫贩妇之分其利而靳靳自守则亦无
 大利之获矣巨贾吕不韦见秦子异人质于赵曰此
 奇货可居遂不吝千金为之经营于秦异人卒有秦
 国而不韦为相此其事固不足道而其以予为取则
 亦商贾之权也汉高帝捐四万斤金与陈平不问其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865-0397c.png
 出入裂数千里地封韩彭无爱惜心遂能灭项氏有
 天下刘晏造船合费五百缗者给千缗使吏胥工匠
 皆有赢馀是皆得廉贾之术者也东坡曰天下之事
 成于大度之士而败于寒陋之小人
高登字彦先漳浦名儒志节高亮少游太学值靖康之
 乱与陈东上书陈六贼之罪且言金之不可和状绍
 兴间对策鲠直有司拟降文学高宗不可调静江府
 古县令时秦桧当国桧父尝宰是邑胡舜陟欲立祠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865-0397d.png
 逢迎彦先毅然不从舜陟欲以危法中之逮系讯掠
 迄无罪状可指校文潮阳出则将焉用彼相赋直言
 不闻深可畏论策问水灾桧闻之大怒谓其阴附赵
 鼎削籍流容州死焉桧没诸贤遭诬陷者皆昭雪彦
 先以远人下士无为言者乾道间梁克家始为之请
 傅伯寿朱文公守漳又连为之请皆格不下余为容
 法曹掾容士犹能言其风猷传其文墨偶摄校官遂
 为立祠于学宫同时有吴元美者三山文士作夏二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865-0398a.png
 子赋讥切秦桧其家立潜光亭商𨼆堂其怨家摘以
 告桧曰亭号潜光盖有心于党李堂名商𨼆本无意
 于事秦李谓泰发也亦削籍流容州死焉因并祠之
 彦先有修学门庭传于世元美有游句漏洞天记载
 容州志
陈应求尝告孝宗曰近时宰相罢去则所用之人不问
 贤否一切屏弃此钩党之渐非国家之福赵温叔为
 相多引蜀士及罢相有为飞语以撼蜀士者王季海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865-0398b.png
 言一宰相去所用者皆去此唐季党祸之胎也岂圣
 世所宜有哉蜀士乃安二公之论善矣然此为平时
 宰相善罢者言也若权奸之去则正当洗肠涤胃若
 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之路借范尧夫之言
 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战国策苏代曰齐紫败素也而贾十倍言外美而中腐
 如以败素染紫也与蜡鞭之说正相似
王龟龄年四十七魁天下以书报其弟梦龄昌龄曰今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865-0398c.png
 日唱名蒙恩赐进士及第惜二亲不见痛不可言嫂
 及闻诗闻礼可以此示之诗礼其二子也于十数字
 之间上念二亲而不以科名为喜特报二弟而不以
 妻子为先孝友之意皆在焉为御史首弹史丞相浩
 乞专用张浚上为出浩帅绍兴龟龄又上疏言舜去
 四凶未闻使之为十二牧与胡邦衡并为左右史相
 得最欢奏补先弟而后子尝赋不欺诗云室明室暗
 两奚疑方寸常存不可欺莫问天高鬼神恶要须先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865-0398d.png
 畏自家知其自吏部侍郎出帅夔门也有临安录事
 参军祝怀抗疏银台谓十朋忠义謇谔借令不容于
 朝亦合置之近藩缓急呼来无仓卒乏使之忧今遣
 往万里外非计之得也虽不报时论韪之
孝宗之末诏皇太子参决庶务杨诚斋时为宫僚上书
 太子曰民无二主国无二君今陛下在上又置参决
 是国有二君也自古未有国贰而不危者盖国有贰
 则天下向背之心生向背之心生则彼此之党立彼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865-0399a.png
 此之党立则谗间之言启谗间之言启则父子之隙
 开开者不可复合隙者不可复全昔赵武灵王命其
 子何听朝而从傍观之魏太武命其子晃监国而自
 将于外间隙一开四父子皆及于祸唐太宗使太子
 承乾监国旋以罪废国朝天禧亦尝行之若非寇准
 王曾几生大变盖君父在上而太子监国此古人不
 幸之事非令典也当时诸公皆甚其言至绍熙甲寅
 始服其先见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865-0399b.png
胡澹庵上书乞斩秦桧金人闻之以千金求其书三日
 得之君臣失色曰南朝有人盖足以破其阴遣桧归
 之谋也朝道初金使来犹问胡铨今安在张魏公曰
 秦太师专柄十二年只成就得一胡邦衡
自陈黄之后诗人无逾陈简斋其诗繇简古而发秾纤
 遭值靖康之乱崎岖流落感时恨别颇有一饭不忘
 君之意如凉风又落南宫木老雁孤鸣汉北州乾坤
 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天翻地覆伤春色齿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865-0399c.png
 豁头童祝圣时近得会稽消息不稍传荆渚路歧宽
 东南鬼火成何事终籍胡铨作争臣龙沙此日西风
 冷谁折黄花寿两宫皆可味也
太史公伯夷传苏东坡赤壁赋文章绝唱也其机轴略
 同伯夷传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语设问谓夫子称
 其不怨而采薇之诗犹若未免怨何也盖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而达观古今操行不轨者多富乐公正发
 愤者每遇祸是以不免于怨也虽然富贵何足求节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865-0399d.png
 操为可尚其重在此其轻在彼况君子疾没世而名
 不称伯夷颜子得夫子而名益彰则所得亦已多矣
 又何怨之有赤壁赋因客吹箫而有怨慕之声以此
 漫问谓举酒相属凌万顷之茫然可谓至乐而箫声
 乃若哀怨何也盖此乃周郎破曹公之地以曹公之
 雄豪亦终归于安在况吾与子寄蜉蝣于天地哀吾
 生之须叟宜其托遗响而悲也虽然自其变者而观
 之虽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865-0400a.png
 我皆无尽也又何必羡长江而哀吾生哉矧江风山
 月用之无尽此天下之至乐于是洗盏更酌而向之
 感慨风休冰释矣东坡步骤太史公者也
绍兴壬子冬刘豫入寇赵元镇当国请高宗亲征行次姑
 苏喻子才谓元镇曰相公此举有万全之策乎亦赌彩
 一掷也元镇曰利钝亦安能必事成则幸不成则死之
 尔子才曰今若直前万一蹉跌退将安托要须留后门
 则庶几进退有据元镇曰诚有之则甚善计将安出子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865-0400b.png
 才曰张枢密任福唐若除闽浙江淮宣抚使则命到之
 日便有官府军旅钱谷彼之来路即我之后门也元镇
 大以为然于是魏公复用余谓銮辂亲征事大体重固
 宜进退有据若论兵法则置之死地生矣项羽救赵既
 渡沈船破甑持三日粮示士必死无还心故能破秦
光宗即位谢艮斋为文昌进十铭云业成而难其败或
 易兢兢保之常恐失坠道甚简易在尊所闻帝王之
 学匪艺匪文畏天之威主德为最水旱雷风天之仁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865-0400c.png
 爱存心公正治之所起毫釐之私患及千里妄赏不
 劝妄罚不畏赏罚大权以妄为忌贪吏虐民戒石莫
 听奖廉以激捷于号令民之疾苦幽远难知日问日
 询犹恐或遗财在天下理之以义未闻刻敛其罪在
 吏乱之所生非止外域奸回谀说尤害于国自治十
 全乃可理外重乃驭轻轻动为戒辞简理明时人以
 比李卫公丹扆箴又作劝农诗云莫入州衙与县衙
 劝君勤理旧生涯池塘多放聊添税田地深耕足养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865-0400d.png
 家教子教孙须教义栽桑栽柘胜栽花闲非闲是都休
 管渴饮清泉困饮茶又云仕宦之人南州北县商贾
 之人天涯海岸争如农夫六亲对面夏绢新衣秋米
 白饭鹅鸭成群猪羊满圈官税早输逍遥散诞似此
 之人直金千万词旨平易足以谕俗然其言农夫之
 乐想乾淳间有之今则甚于聂夷中之诗矣宁复有
 此气象哉
作诗要健字撑拄要活字斡旋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865-0401a.png
 叶新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入与归字贫与老字
 乃撑拄也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名岂文章著官
 应老病休何与且字岂与应字乃斡旋也撑拄如屋
 之有柱斡旋如车之有轴文亦然诗以字文以句
魏鹤山诗云远钟入枕报新晴衾铁衣棱梦不成起傍
 梅花读周易一匆明月四檐声后贬渠阳于古梅下
 立读易亭作诗云向来未识梅生时绕溪问讯巡檐
 索绝怜玉雪倚横参又爱清黄弄烟日中年易里逢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865-0401b.png
 梅生便向根心见华实候虫奋地桃李妍野火烧原
 葭菼出方从阳壮争出门直待阴穷排闼入随时作
 计何太痴争似此君藏用密推究精微前此咏梅者
 未之及
韩信未遇时识之者惟萧何及淮阴漂母尔何之英杰
 固足以识信漂母一市媪乃亦识之异哉故尝谓子
 房狙击祖龙意气过于轻锐故圯上老人抑之韩信
 俛出市胯意气邻于消沮故淮阴漂母扬之一翁一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865-0401c.png
 媪皆异人也唐子西作淮阴贤母墓铭曰项王喑呜
 范增谋谟信来不呼信去不追坐视信逋反噬其躯
 匹妇区区而知信乎吁
唐明皇时教坊舞马百匹天宝之乱流落人间魏博田
 承嗣得之初不识也尝燕宾僚酒行乐作马忽起舞
 承嗣以为妖杀之昭宗养一猴衣以俳优服谓之猴
 部头朱温既篡引至坐侧猴忽号掷自裂其衣温叱
 令杀之呜呼明皇之马有愧于昭宗之猴矣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865-0401d.png
朱文公守漳将行经界王子合疑其扰公答书曰经界
 一事固知不能无小扰但以为不若此则贫民受害
 无有了时故忍而为之庶几一劳永逸耳若一一顾
 恤必待人人情愿而后行之则无时可行矣绍兴间
 正施行时人人嗟怨如在汤火中但讫事后田税均
 齐田里安静公私皆享其利凡事亦要其久远如何
 耳少时见所在所立土封皆为人题作李椿年墓岂
 不知人之常情恶劳喜逸顾以为利害之实有不得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865-0402a.png
 而避者耳禹治水益焚山周公驱猛兽岂能不役人
 徒而坐致成功想见当时亦须有不乐者但有见识
 人须自见得利害之实知其劳我者乃所以逸我自
 不怨耳子合议汉事甚熟曾看高祖初定天下萧何
 大治宫室又从娄敬策徙齐楚大姓十数万于长安
 不知当时是几个土封底工夫不闻天下之不安何
 也文公此论可谓明确盖自商鞅有成大事者不和
 于众之说卒以灭宗故后之为政者每畏拂人情不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865-0402b.png
 知人情固不可拂亦不可徇唯当论理之是非事之
 当否尔商之迁亳周之迁洛何尝不拂人情及其事
 久论定然后知拂之者乃所以爱之也司马相如曰
 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
 后有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故曰非
 常之功黎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亦见得此
 理东坡嘉祐间作思治论曰所谓从众者非从众多
 之口从其不言而同然者耳其说最好然厥后荆公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865-0402c.png
 行新法公上书争之乃曰为国者未论行事之是非
 先观众心之向背其说却有病天下岂有悖理伤道
 之事可以众心之所向而姑为之乎宜其不足以服
 荆公而指为战国纵横之学也
南轩质责虞丞相并甫不当用张说至以京黼面斥并
 甫曰先丞相平生亦有隐忍就功名处何相非之深
 也南轩曰先公固有隐忍处何尝用此等狎邪小人
 并甫拱手曰某服矣语录中载谏并甫事无此数语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865-0402d.png
 南轩亲与诚斋言之
胡澹庵上章荐诗人十人朱文公与焉父公不乐誓不
 复作诗迄不能不作也尝同张宣公游南岳唱酬至
 百馀篇忽瞿然曰吾二人得无荒于诗乎杨宋卿以
 诗集求品题公答之曰诗者志之所之岂有工拙哉
 亦观其志之高下如何耳是以古之君子德足以求其
 志必出于高明纯一之地其于诗固不学而能之至
 于格律之精粗用韵属对比事遣词之善否今以魏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865-0403a.png
 晋以来诸贤之作考之盖未有用意于其间者而况
 于古诗之流乎近世作者乃始留情于此故诗有工
 拙之论葩藻之词胜言志之功隐矣又曰古今之诗
 凡三变盖自书传所载虞夏以来及汉魏自为一等
 自晋宋间颜谢以后下及唐初自为一等自沈宋以
 后定著律诗下及今日又为一等然自唐初以前其
 为诗者固有高下而法犹未变至律诗出而后诗之
 与法始皆大变以至今日益巧益密而无复古人之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865-0403b.png
 风矣故尝妄欲抄取经史诸书所载韵语下及文选
 汉魏古诗以尽乎郭景纯陶渊明之所作自为一编
 而附于三百篇楚辞之后以为诗之根本准则又于
 其下二等之中择其近于古者各为一编以为之羽
 翼舆卫且以李杜言之如李之古风五十首杜之秦
 蜀纪行遣兴出塞潼关石壕夏日夏夜诸篇律诗则
 如王维韦应物辈亦自有萧散之趣未至如今日之细
 碎卑冗无馀味也其不合者则悉去之不使其接于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865-0403c.png
 吾之耳目而入于吾之胸次要使方寸之中无一字
 世俗言语意态则其诗不期高远而自高远矣又曰
 来谕欲漱六艺之芳润以求真澹此诚极至之论然
 亦须先识得古今体制雅俗向背仍更洗涤得尽肠
 胃间夙生荤血脂膏然后此语方有所措如其未然
 窃恐秽浊为主芳润入不得也近世诗人只缘不曾
 透得此关而规规于近局故其所就皆不满人意无
 足深论又曰作诗须从陶柳门庭中来乃佳不如是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865-0403d.png
 无以发萧散冲澹之趣无由到古人佳处又曰作诗
 不学六朝又不学李杜只学那峣溪底便学得十分
 好后把作什么用公之论诗可谓本末兼该矣公尝
 题广成子像云陈光泽见示此像偶记李太白诗云
 世道日交丧浇风变淳源不求桂树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大运有兴没群动若飞奔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因写以示之今人舍命作
 诗开口便说李杜以此观之何曾梦见他脚板耶又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865-0404a.png
 言余平生爱王摩诘诗云漆园非傲吏自缺经世具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以为不可及而举以语人
 领解者少观此则公之所取概可见矣公尝举似所
 作绝句示学者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
 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盖借物以明
 道也又尝诵其诗示学者云孤灯耿寒焰照此一窗
 幽卧听檐前雨浪浪殊未休曰此虽眼前语然非心
 源澄静者不能道观此则公之所作又槩可见矣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865-0404b.png
宋孝宗时近习梁俊彦请税两淮沙田以助军饷上大
 喜付外施行叶子昂为相奏曰沙田者乃沙滨出没
 之地水激于东则沙涨于西水激于西则沙复涨于
 东百姓如沙涨之东西而田焉是未可以为常也且
 辛巳兵兴两淮之田租并复至今未征况沙田乎上
 大悟即诏罢之子昂退至中书令人逮俊彦至叱责
 曰汝言利求进万一淮民怨咨为国生事虽斩汝万
 段岂足塞责俊彦皇汗免冠谢久乃释之子昂此举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865-0404c.png
 颇有申屠嘉因辱邓通韩魏公以头子勾任守忠之
 遗意大率近习畏宰相则为盛世宰相畏近习则为
 衰世
嘉定和戎湖南帅曹彦约贺表云过也更也何伤日月
 之明赦之宥之式彰天地之大一时传诵吾郡罗蓬
 伯之词也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865-0404d.png
 
 
 
 
 
 
 
 鹤林玉露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