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863-05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石林燕语卷四
           宋 叶梦得  撰
             宇文绍奕 考异
官制寄禄官银青光禄大夫与光禄正议中散朝议皆
分左右朝议中散有出身人皆超右其馀并以序迁大
观中余为中书舍人奉诏以为非元丰本意下拟定釐
正乃参取旧名以奉直易右朝议中奉易左中散通奉
卷四 第 1b 页 WYG0863-0565b.png
易右正议正奉易右光禄宣奉易左光禄而右银青光
禄大夫正为光禄大夫遂为定制
故事百官磨勘中书止用定辞熙宁中孙巨源为知制
诰建言君恩无高下何独于磨勘简之非所以重王命
也乃诏各为辞元丰官制行惟侍从官而上吏部检举
奏抄命辞他官自陈于吏部奏抄拟迁而不命辞
国朝两制皆避宰相执政官亲曾鲁公修起居注贾文
元为相其友婿也当召试乃除天章阁待制文元去位
卷四 第 2a 页 WYG0863-0565c.png
始为知制诰刘原甫王文定之甥文定之为参知政事
乃以侍读学士出知扬州宋子京王原叔为翰林学士
子京避莒公改龙图阁学士原叔避文安改侍读学士
元祐间苏子由秉政子瞻自扬州召为承旨引原叔例
请补外不从近岁惟避本省官如宰相二丞亲则不除
尚书侍郎门下侍郎亲则不除给事中中书侍郎亲则
不除舍人之类六曹尚书避亲多除翰林学士盖于三
省无所𨽻异于旧制自子瞻以来然也
卷四 第 2b 页 WYG0863-0565d.png
大驾仪仗通号卤簿蔡邕独断已有此名唐人谓卤橹
也甲楯之别名凡兵卫以甲楯居外为前导捍蔽其先
后皆著之簿籍故曰卤簿因举南朝御史中丞建康令
皆有卤簿为君臣通称二字别无义此说为差近或又
以卤为鼓簿为部谓鼓驾成于部伍不知卤何以谓之
鼓又谓石季龙以女骑千人为一卤部簿乃作部皆不
可晓今有卤簿记宋宣献公所修审以部为簿籍之簿
则既云簿不应更言记
卷四 第 3a 页 WYG0863-0566a.png
唐制节度使加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自郭元振始
李光弼等继之盖平章事宰相之名以节度使兼故云
尔也国朝因之元丰官制罢平章事名而以开府仪同
三司易之亦带节度使谓之使相盖以仪同为相也
唐书言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苏瑰为相以
食贵百姓不足独不进然唐人小说所载与此不同乃
云士子初登科及在官者迁除朋僚慰贺皆盛置酒馔
音乐燕之为烧尾举韦嗣立入三品赵彦昭假金紫崔
卷四 第 3b 页 WYG0863-0566b.png
湜复旧官中宗皆令于兴庆池烧尾则非献食天子也
其解烧尾之义以为虎豹化为人惟尾不化必以火烧
之乃成人犹人之新除必乐饮燕客乃能成其荣其言
迂诞无据然谓太宗已尝问朱子奢则其来盖已久矣
近世献食天子固无是而朋僚以音乐燕集亦未之讲

庆历五年贾文元为相始建议重修唐书诏以判馆阁
王文安宋景文杨宣懿(察/)赵康靖(槩/)及张文定余襄公
卷四 第 4a 页 WYG0863-0566c.png
为史馆修撰刋修未几诸人皆以故去独景文下笔已
而景文亦补外乃许以史藁自随编修官置局于京师
者仍旧遇有疑议取證则移文于局中往来迂远书久
不及成是时欧阳文忠公非文元所喜且方贬出独不
得预嘉祐初文忠还范蜀公为諌官乃请以纪志属文
忠至五年书始成初文元以宰相自领提举官及罢去
陈恭公相辞不领乃命参知政事王文安讫奏书亦曾
鲁公以参知政事领也
卷四 第 4b 页 WYG0863-0566d.png
从驾谓之扈从始司马相如上林赋云扈从横行出乎
四校之中晋灼以扈为大张揖谓跋扈纵横不案卤簿
故颜师古因之亦以为跋扈恣纵而行果尔从盖作平
声侍天子而言跋扈可乎唐封演以为扈养以从犹之
仆御此或近之然不知通用此语自何时也
唐自明皇以诞日为千秋节其后肃宗为地平天成节
至代宗群臣请建天兴节不报自是历德顺宪穆敬五
帝皆不为节文宗太和中复置庆成节故武宗为庆阳
卷四 第 5a 页 WYG0863-0567a.png
节终唐世宣宗为寿昌节僖宗为嘉会节昭宗为乾和
节中间惟懿宗不置则唐世此礼亦不常各系其时君
耳千秋节诏天下咸燕乐有司休务三日其馀凡建节
皆以为例穆宗虽不建节而紫宸殿受百官称贺命妇
光顺门贺皇太后及有麟德殿沙门道士儒官讨论三
教之制文宗时又尝禁屠宰燕会惟蔬食脯醢后旋仍

熙宁初改经义取士兴建太学讫崇宁罢科赋每榜
卷四 第 5b 页 WYG0863-0567b.png
魁南省皆迭为得失始余中榜邵刚魁得次徐铎榜(按/宋)
(史及马氏文献通考俱作徐/铎旧本铎讹作驿今改正)余干落时彦榜黄中魁得
次黄裳榜侯绶落惟焦蹈榜陶直夫落差一榜次七榜
李常宁毕渐李釜(按马氏文献通考作李崟咸淳毗陵/志作李奎旧本作釜未详孰是今仍)
(原/文)蔡薿榜章綡李朴蔡靖陈国林皆得马涓何昌言霍
端友榜费元量王瞻陈宾皆落不差一人亦可怪也时
谓之雌雄解元
两京留台皆有公宇亦榜曰御史台旧为前执政重臣
卷四 第 6a 页 WYG0863-0567c.png
休老养疾之地故例不视事皇祐间吴正肃公为西京
留台独举其职时张尧佐以宣徽使知河南府郡政不
当有诉于台者正肃即为移文诘之尧佐惶恐奉行不
敢异其后司马温公熙宁元丰间相继为者十七年虽
不甚预府事然亦守其法令甚严如国忌行香等班列
有不肃亦必绳治自创置宫观后重臣不复为率用常
调庶官比宫殿给使请俸差优尔朝廷既但以此为恩
故来者奔走府廷殆与属吏无异矣
卷四 第 6b 页 WYG0863-0567d.png
国朝侍从官间有换武职者盖唐袁滋故事例皆换观
察使如李尚书维自承旨李左丞衡自三司使皆然天
圣间陈康肃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亦换宿州观察使
加检校司徒知天雄军陈不乐行力辞明肃后以只日
御朝而喻之曰天雄朔方会府敌人视守臣为轻重非
文武兼材不可陈不得已受命自是加留后遂建节庆
历中陜西用兵韩魏公范文正公庞庄敏公为帅皆以
龙图阁直学士换观察使文正恳辞不拜盖当权者实
卷四 第 7a 页 WYG0863-0568a.png
欲排之而以俸优为言故文正不肯受已而韩庞亦辞
遂罢
臣僚上殿劄子末槩言取进止犹言进退也盖唐日轮
清望官两员于禁中以待召对故有进止之辞崔祐甫
奏待制官候奏事官尽然后趋出于内廊赐食待进止
至酉时放是也今乃以为可否取决之辞自三省大臣
论事皆同一体著为定式若尔自当为取圣旨盖沿习
唐制不悟也
卷四 第 7b 页 WYG0863-0568b.png
唐武德初以太宗为西讨元帅自是非亲王不为安禄
山叛以哥舒翰守潼关除诸道兵马元帅始以臣庶为
之至德初代宗以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元帅以郭子仪
为副其后又以舒王谟为荆南等道节度诸军行营都
元帅加都字自是始此皆实领兵柄唐末以授钱镠则
姑以名宠之尔
唐乾元中以户部尚书李峘为都统淮南江东江西节
度使始立都统之号其后以节度使充者建中二年李
卷四 第 8a 页 WYG0863-0568c.png
勉以汴州节度使充汴宋滑亳河阳等道都统是也宰
相充者中和二年王铎以司徒中书令为京城四面诸
道行营兵马都统是也
高丽自三国以来见于史者句骊其国号高其姓也隋
去句字故自唐以来止称高丽五代史记后唐同光元
年韩申来其王尚姓高则自三国至五代止傅一姓长
兴中始称权知国事王建王氏代高当在同光长兴之
间而史失其傅元丰初王徽遣使金梯入贡建之七世
卷四 第 8b 页 WYG0863-0568d.png
孙也其表章称知国王事盖习用其旧而年称甲子以
其受契丹正朔故也
唐以宰相兼昭文馆集贤殿学士结衔皆在官下盖兼
职宜然本朝循用其旧而他学士则皆冠于官上此自
五代赵凤为之也始后唐置端明殿学士以命凤及冯
道后凤迁礼部侍郎因恳宰相任圜升学士于官上盖
自示其贵重故本朝观文殿大学士而下皆以为例亦
世以职为重故尔若宰相则所贵不待职也
卷四 第 9a 页 WYG0863-0569a.png
枢密使唐书五代史皆不载其创始之因盖在唐本宦
者之职唐中世后宦人使名如是者多殆不胜记本不
系职官重轻而五代特因唐名而增大之故史官皆不
暇详考据续事始云代宗永泰中以中人董秀管枢密
因置内枢密使续事始为蜀冯鉴所作也
唐翰林学士结衔或在官下无定制余家藏唐碑多如
太和中李藏用碑撰者言中散大夫守尚书户部侍郎
知制诰翰林学士王源中之类则在官下大中中王巨
卷四 第 9b 页 WYG0863-0569b.png
镛碑撰者言翰林学士中散大夫守中书舍人刘瑑之
类则在官上瑑仍不称知制诰殊不可晓不应当时官
名而升降庞杂乃尔也
尚书省文字下六司诸路例皆言勘会曾鲁公为相始
改作勘当以其父名会避之也京师旧有平准务自汉
以来有是名蔡鲁公相以其父名准亦改为平货务
唐旧制集贤书藏于门下省永泰后以勋臣罢节制归
京师者无职事欲以慰其意乃诏与儒臣日并于集贤
卷四 第 10a 页 WYG0863-0569c.png
院待制仍赐钱三千缗为食本以给其费于是郭英乂
孙志直臧希让高升王延昌与裴遵庆畅瓘崔涣贾至
李季卿吴令圭等十一人皆在选待制之名于此盖无
别于文武余有裴士淹所作孙志直碑待制给食入衔
此出一时权宜后不以为常故唐书载之不详
向傅范钦圣太后之叔也在神宗时已为观察使历知
陜州沧州矣神宗即位徙知郓州杨绘知諌院言郓州
领京柬西路安抚使不宜以后族为之文潞公在枢府
卷四 第 10b 页 WYG0863-0569d.png
因称傅范在先朝已累典大郡今用非以外戚上徐曰
得諌官如此言亦甚好可以止他日妄求者乃移知潞
州祖宗用人无私虽以材选而每不忘后世之戒如此
婕妤史记索隐训婕为承妤为佐字本皆从人大抵古
人取训各以其意适然者而字多从省盖倢捷也乃相
承敏捷之意字从省去才伃为相予则训佐理亦宜然
后以为妇职因易人为女耳
元丰既新官制建尚书省于外而中书门下省枢密学
卷四 第 11a 页 WYG0863-0570a.png
士院设于禁中规模极雄丽其壁屏下悉用重布不
纸糊尚书省及六曹皆书周官两省及后省枢密学士
院皆郭熙一手画中间甚有杰然可观者而学士院画
春江晓景为尤工后两省除官未尝足多有空闲处看
守老卒以其下有布往往窃毁盗取徐择之为给事中
时有窃其半屏者欲付有司会窃处有刃痕议者以禁
廷经由株连所及多遂止然因是毁者浸多亦可惜也
古者妇人无名以姓为名或系之字则如仲子季姜之
卷四 第 11b 页 WYG0863-0570b.png
类或系之谥则如戴妫成风之类各不同周人称王姬
伯姬盖周姬姓故云而后世相承遂以姬为妇人通称
以戚夫人为戚姬虞美人为虞姬自汉以来失之政和
间改公主而下名曰帝姬族姬此亦沿习熟惯而不悟
国姓自当为嬴余尝以白蔡鲁公惮于改作而止
曾宣靖公提举修英宗实录成将上故事当迁一官曾
官已左仆射乃豫辞于上曰臣官进一等则为司空此
三公之职也坐而论道不可以赏劳神宗以为诚遂从
卷四 第 12a 页 WYG0863-0570c.png
其请书上曾独不迁官人以为得体
 考异时韩忠献进仁宗实录曾宣靖进英宗实录韩
 奏窃见宰臣李沆吕夷简提举编修太宗实录及三
 朝国史并乞书成更不推恩皆蒙上俞允云云曾言
 若迁官臣须改司空韩琦须改太保三公亦非赏劳
 之官遂皆许之然则其同时有韩其异时有李吕今
 止记曾豫辞于上而云独曾不迁官人以为得体非
 也
卷四 第 12b 页 WYG0863-0570d.png
治平初议濮庙者六人吕献可为中丞吕微仲范尧夫
赵大观傅钦之与龚鼎臣为御史既同时相继被贬天
下号六御史
唐人初未有押字但草书其名以为私记故号花书韦
陟五云体是也余见唐诰书名未见一楷字今人押字
或多押名犹是此意王荆公押石字初横一画左引脚
中为一圈公性急作圈多不圆往往窝匾而收横画又
多带过常有密议公押反字者公知之加意作圈一日
卷四 第 13a 页 WYG0863-0571a.png
书杨蟠差遣敕作圈复不圆乃以浓墨涂去旁别作一
圈盖欲矫言者杨氏至今藏此敕
祖宗时监司郡守荐部吏初无定员有其人则荐之故
人皆慎重不肯轻举改官每岁殆无几自庆历后始以
属邑多寡制数于是各务充元额不复更考材实改官
人岁遂增至数倍事有欲革弊而反以为弊者固不得
不慎其初治平中贾直孺为中司尝以为言朝廷终莫
能处盖人情沿习既久虽使复旧亦不可为也
卷四 第 13b 页 WYG0863-0571b.png
祖宗时见任官应进士举谓之锁厅虽中选止令迁官
而不赐科第不中者则停见任其爱惜科名如此淳化
三年滁州军事推官鲍当等应举合格始各赐进士及
第自是遂皆赐第
 考异太平兴国五年见任官赴殿试者六人惟单餗
 周缮赐及第馀皆诸州节度掌书此云迁官而不赐
 科第非皆如此也
天圣末诏即河南永安县訾王山建宫以奉太祖太宗
卷四 第 14a 页 WYG0863-0571c.png
真宗神宗御容欲其近陵寝也宫成赐名会圣改訾王
山为凤台山自是祖宗山陵成皆奉安于宫中苏子瞻
神宗山陵曲赦文云敞凤台之仙宇粲龟洛之仁祠凤台
以山名也宣祖初葬今京城南既迁陵寝遂以其地建
奉先寺仍为别殿岁时奉祠宣祖昭宪太后其后祖宗
山陵遂皆即京师寺宇为殿如奉先故事兴国开先殿
以奉太祖启圣院永隆殿以奉太宗慈孝崇真殿以奉
真宗普安殿以奉元德皇后元丰间建景灵宫于是皆
卷四 第 14b 页 WYG0863-0571d.png
奉迎以置原庙自奉先而下皆废普安亦元德皇后𣪁
宫旧地也
咸平中以侍读侍讲班秩未崇乃命杨徽之为翰林侍
读学士邢炳为侍讲学士班翰林学士下讲读置学士
自此始其后炳以老请补外真宗以其久在讲席使以
本职知曹州而张文节公罢参知政事知天雄军改翰
林侍读学士于是讲读学士始为兼职得外任庆历后
凡自翰林学士出者例皆换侍读学士遂为故事
卷四 第 15a 页 WYG0863-0572a.png
 考异咸平二年命杨徽之夏侯峤吕文仲为翰林侍
 读学士此止载杨徽之未尽也云讲读学士始为兼
 职非兼也
赵中令为相李处耘为枢密使处耘之女为中令子妇
并居二府不避姻家皇祐中文潞公为相程康肃为枢
密副使熙宁中王荆公为相吴正宪为枢密副使皆不

江南李煜既降太祖尝因曲燕问闻卿在国中好作诗
卷四 第 15b 页 WYG0863-0572b.png
因使举其得意者一联煜沉吟久之诵其咏扇云揖让
月在手动摇风满怀上曰满怀之风却有多少他日复
燕煜顾近臣曰好一个翰林学士
咸平三年王魏公知举数日即院中拜同知枢密院事
当时以为科举盛事余绍圣试礼部时邓安惠公温伯
以翰林学士承旨知举亦就拜尚书右丞时试已第二
场邓公自厅事上马扬鞭左右揖诸生而去自魏公后
继之者惟邓公也
卷四 第 16a 页 WYG0863-0572c.png
吴越钱俶初来朝将归朝臣上疏请留勿遣者数十人
太祖皆不纳曰无虑俶若不欲归我必不肯来放去适
可结其心及俶辞力陈愿奉藩之意太祖曰尽我一世
尽你一世乃出御封一匣付之曰到国开视道中勿发
也俶载之而归日焚香拜之既至钱塘发视乃群臣请
留章疏俶览之泣下曰官家独许我归我何可负恩及
太宗即位以尽一世之言遂谋纳土
寇莱公性豪侈所临镇燕会常至三十盏必盛张乐尤
卷四 第 16b 页 WYG0863-0572d.png
喜柘枝舞用二十四人每舞连数盏方毕或谓之柘枝
颠始罢枢密副使知青州太宗眷之未衰数问左右寇
准在青州乐否如是一再有揣帝意欲复用者即曰陛
下思准不少忘闻准日置酒纵饮未知亦思陛下否上
虽少解然明年卒召为参知政事祖宗用人之果不使
细故谗人得乘间如此
林文节连为开封府南省第一廷试皆属以魁选仁宗
亦遣近珰伺其程文毕先进呈时试民监赋破题云天
卷四 第 17a 页 WYG0863-0573a.png
监不远民心可知比至上前一近侍傍观忽吐舌盖恶
其语忌也仁宗由是不乐亟付考官依格考校考官之
意不敢置之上等入第三甲而得章子平卷子破题云
运启元圣天临兆民上幸详定幕次即以进呈上曰此
祖宗之事朕何足以当之遂擢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