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1a 页 WYG0044-07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图明辨卷四
德清胡渭撰
龙图
希夷陈先生龙图序曰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之
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位尚疑之况更陈其未
合之数邪然则何以知之答曰于夫子三陈九卦之义
探其旨所以知之也况夫天之垂象的如贯珠少有差
易图明辨卷四
德清胡渭撰
龙图
希夷陈先生龙图序曰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之
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位尚疑之况更陈其未
合之数邪然则何以知之答曰于夫子三陈九卦之义
探其旨所以知之也况夫天之垂象的如贯珠少有差
卷四 第 1b 页 WYG0044-0703b.png
则不成次序矣故自一至于盈万皆累累然如系之于
缕也且若龙图便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
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图者天散而
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始龙图之未合也
惟五十五数上二十五天数也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
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无位又显
二十四之为用也兹所谓天垂象矣下三十地数也亦
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
缕也且若龙图便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
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图者天散而
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始龙图之未合也
惟五十五数上二十五天数也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
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无位又显
二十四之为用也兹所谓天垂象矣下三十地数也亦
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
卷四 第 2a 页 WYG0044-0704a.png
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则
六不用亦形二十四后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
六居下为器之本三干地二地四为之用(本注参一三/㐅天数合九)
(乾元用九也两二四地/数合六坤元用六也)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
寡阳(本注成八卦者三位也上则一三五为三位二四/无中正不能成卦为孤阴下则六八十为三位七)
(九无中正不能成卦为寡/阳三皆不处若避之也)大矣哉龙图之变岐分万涂
今略述其梗槩焉
仲尼默示三陈九卦
六不用亦形二十四后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
六居下为器之本三干地二地四为之用(本注参一三/㐅天数合九)
(乾元用九也两二四地/数合六坤元用六也)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
寡阳(本注成八卦者三位也上则一三五为三位二四/无中正不能成卦为孤阴下则六八十为三位七)
(九无中正不能成卦为寡/阳三皆不处若避之也)大矣哉龙图之变岐分万涂
今略述其梗槩焉
仲尼默示三陈九卦
卷四 第 2b 页 WYG0044-0704b.png
履德之基(序卦次十明用十/示人以辨上下)
谦德之柄(次十五明用十五/示人以裒多益寡)
复德之本(次二十四卦/示气变之始)
恒德之固(下经次二卦/示形化之始)
损德之修益德之裕(此二卦示人/以盛衰之端)
困德之辨井德之地(此二卦示人/以迁通之义)
巽德之制(巽以行权权者圣人之大用也/因事制宜随时变易之义备矣)
按李邯郸(淑/)书目有易龙图一卷陈抟撰朱子以
谦德之柄(次十五明用十五/示人以裒多益寡)
复德之本(次二十四卦/示气变之始)
恒德之固(下经次二卦/示形化之始)
损德之修益德之裕(此二卦示人/以盛衰之端)
困德之辨井德之地(此二卦示人/以迁通之义)
巽德之制(巽以行权权者圣人之大用也/因事制宜随时变易之义备矣)
按李邯郸(淑/)书目有易龙图一卷陈抟撰朱子以
卷四 第 3a 页 WYG0044-0704c.png
为假书其序则录于宋文鉴刘静修云龙图之说
未必出于刘牧之前(牧受能图于范谔昌谔昌传/自李溉许坚则其书固先牧)
(而/出)吕伯恭从而误信之犹张敬夫为戴师愈所欺
也希夷未闻有书(宋史隐逸传陈抟好读易著指/玄篇言导养及还丹之事而无)
(所谓龙/图者)今观其序之荒谬则有不可胜言者未合
之数以为探三陈九卦之旨而得之夫三陈九卦
于河出图之义有何干涉比儗不伦殊为可笑又
云若龙图本合则圣人不得其象故天必先散而
未必出于刘牧之前(牧受能图于范谔昌谔昌传/自李溉许坚则其书固先牧)
(而/出)吕伯恭从而误信之犹张敬夫为戴师愈所欺
也希夷未闻有书(宋史隐逸传陈抟好读易著指/玄篇言导养及还丹之事而无)
(所谓龙/图者)今观其序之荒谬则有不可胜言者未合
之数以为探三陈九卦之旨而得之夫三陈九卦
于河出图之义有何干涉比儗不伦殊为可笑又
云若龙图本合则圣人不得其象故天必先散而
卷四 第 3b 页 WYG0044-0704d.png
示之夫以圣人之智天即合而示之圣人岂不能
见其所分且使天合而圣人果不能见其所分当
其散也圣人又岂能合而用之邪狂瞽之谈不足
深辨而宋景濂谓序非图南不能作甚矣儒者之
易愚非独一吕伯恭也馀姚黄先生云河出未合
之图圣人合而用之是伏羲画卦又画图也一言
破的此书之伪妄灼然可睹矣
三陈九卦之义其有合于龙图者不可晓虽然彼
见其所分且使天合而圣人果不能见其所分当
其散也圣人又岂能合而用之邪狂瞽之谈不足
深辨而宋景濂谓序非图南不能作甚矣儒者之
易愚非独一吕伯恭也馀姚黄先生云河出未合
之图圣人合而用之是伏羲画卦又画图也一言
破的此书之伪妄灼然可睹矣
三陈九卦之义其有合于龙图者不可晓虽然彼
卷四 第 4a 页 WYG0044-0705a.png
既妄言之吾不妨妄解之盖天地未合之数已合
之位一陈也龙马负图二陈也所谓散而示之者
也伏羲重定五行生成之数地上八卦之体三陈
也所谓合而用之者也(详见/后)仲尼不明言而于大
传三陈九卦以微示其意故曰默而形之作伪者
之肺肠容或如此旧注泥九卦立解则穿凿无理
甚矣
东都事略儒学传陈抟读易以数学授穆修以象学授
之位一陈也龙马负图二陈也所谓散而示之者
也伏羲重定五行生成之数地上八卦之体三陈
也所谓合而用之者也(详见/后)仲尼不明言而于大
传三陈九卦以微示其意故曰默而形之作伪者
之肺肠容或如此旧注泥九卦立解则穿凿无理
甚矣
东都事略儒学传陈抟读易以数学授穆修以象学授
卷四 第 4b 页 WYG0044-0705b.png
种放放授许坚坚授范谔昌
按马令南唐书许坚不知其家世或曰晋长史穆
之裔形陋而怪或寓庐阜白鹿洞帻巾芒屩短襕
至骭亦无赍装唯自负布囊常括不解每沐浴不
脱衣就涧浴出而暵之癖嗜鱼得大鱼则全体而
烹不加醯盐熟而啖之后或居茅山或居九华适
意往返人不能测旧与钱若水善若水后因转挽
江南遇坚于简寂观勉之以仕则颦蹙不答坚尝
按马令南唐书许坚不知其家世或曰晋长史穆
之裔形陋而怪或寓庐阜白鹿洞帻巾芒屩短襕
至骭亦无赍装唯自负布囊常括不解每沐浴不
脱衣就涧浴出而暵之癖嗜鱼得大鱼则全体而
烹不加醯盐熟而啖之后或居茅山或居九华适
意往返人不能测旧与钱若水善若水后因转挽
江南遇坚于简寂观勉之以仕则颦蹙不答坚尝
卷四 第 5a 页 WYG0044-0705c.png
至阳羡人不之识一日涉西津临波阔步若平地
然众始神之不知其所往云此亦是神仙面目绝
无儒者气象其自托于希夷之徒有以也
宋史儒林传朱震有汉上易解云种放以河图洛书授
李溉溉传许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牧陈天地五
十有五之数其论图书授受源委如此盖莫知其所自
云
晁氏读书志易證坠简一卷天禧中毗陵从事范谔昌
然众始神之不知其所往云此亦是神仙面目绝
无儒者气象其自托于希夷之徒有以也
宋史儒林传朱震有汉上易解云种放以河图洛书授
李溉溉传许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牧陈天地五
十有五之数其论图书授受源委如此盖莫知其所自
云
晁氏读书志易證坠简一卷天禧中毗陵从事范谔昌
卷四 第 5b 页 WYG0044-0705d.png
撰自谓其学出于湓浦李处约庐陵许坚(陈氏书录解/题又有易源)
(流图/一卷)
按东都事略言陈抟以象学授种放放授许坚象
学者河图洛书也而朱震云放以图书授李溉溉
传许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晁公武云谔昌
自谓其学出于李处约许坚其说互异溉与处约
不知是一是二谔昌又不言处约传自谁氏中间
授受不甚分明识者疑之昔孟喜得易家候阴阳
(流图/一卷)
按东都事略言陈抟以象学授种放放授许坚象
学者河图洛书也而朱震云放以图书授李溉溉
传许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晁公武云谔昌
自谓其学出于李处约许坚其说互异溉与处约
不知是一是二谔昌又不言处约传自谁氏中间
授受不甚分明识者疑之昔孟喜得易家候阴阳
卷四 第 6a 页 WYG0044-0706a.png
灾变书诈言师田生且死时枕喜䣛独传喜又蜀
人赵宾为易持论巧慧非古法云受孟喜喜为名
之宾死喜因不肯仞(见汉书/儒林传)盖曲学授受之际往
往多依托隐讳不可考究李许之学自附于种放
其亦田生独传孟喜不仞之类乎
空山雷氏(思齐/)易图通变曰由汉而唐易经行世凡经
传疏释之外未有及于图书之文刋列经首者迨故宋
之初陈抟图南始创意推明象数自谓因玩索孔子三
人赵宾为易持论巧慧非古法云受孟喜喜为名
之宾死喜因不肯仞(见汉书/儒林传)盖曲学授受之际往
往多依托隐讳不可考究李许之学自附于种放
其亦田生独传孟喜不仞之类乎
空山雷氏(思齐/)易图通变曰由汉而唐易经行世凡经
传疏释之外未有及于图书之文刋列经首者迨故宋
之初陈抟图南始创意推明象数自谓因玩索孔子三
卷四 第 6b 页 WYG0044-0706b.png
陈九卦之义得其远旨新有书述特称龙图离合变通
图第一为龙马图馀二十是全用大传天地五十有五
之数杂以纳甲贯穿易理内一图谓形九宫附一图谓
形洛书者则尽去其五生数秖起地六至地十自释十
为用十为成形故洪范陈五行之用数语而已及终其
书再出两图其一形九宫者元无改异标为河图其一
不过尽置列大传五十有五之数于四方及中而自标
异谓为洛书并无传例言说
图第一为龙马图馀二十是全用大传天地五十有五
之数杂以纳甲贯穿易理内一图谓形九宫附一图谓
形洛书者则尽去其五生数秖起地六至地十自释十
为用十为成形故洪范陈五行之用数语而已及终其
书再出两图其一形九宫者元无改异标为河图其一
不过尽置列大传五十有五之数于四方及中而自标
异谓为洛书并无传例言说
卷四 第 7a 页 WYG0044-0706c.png
图南之后种放许坚李溉未及见其它有著述若刘长
民所亲授之师如范谔昌所著大易源流其称龙马负
图出河羲皇穷天人之际重定五行生成之数地上八
卦之体故老子自西周传授孔子造易之原天一正北
地二正南天三正东地四正西天五正中央地六配子
天七配午地八配卯天九配酉地十配中寄于未乃天
地之数五十有五矣因考其既以图之前五数置于北
南东西之正及中复以后五数配子午卯酉及中何也
民所亲授之师如范谔昌所著大易源流其称龙马负
图出河羲皇穷天人之际重定五行生成之数地上八
卦之体故老子自西周传授孔子造易之原天一正北
地二正南天三正东地四正西天五正中央地六配子
天七配午地八配卯天九配酉地十配中寄于未乃天
地之数五十有五矣因考其既以图之前五数置于北
南东西之正及中复以后五数配子午卯酉及中何也
卷四 第 7b 页 WYG0044-0706d.png
夫子午卯酉非四方之正邪地十配中云寄于未夫中
抑有未邪谛详所置之数正今图所传有四方而无四
维者是谔昌元不识图南所以标异特因太玄准易取
于洪范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而然凿空无故造端
老子增立怪论以实图南易置二七四九之位耳
按雷氏所言则似亲见龙图之书者然不著其形
象唯清江张氏易象图说载之颇详谨列如左
抑有未邪谛详所置之数正今图所传有四方而无四
维者是谔昌元不识图南所以标异特因太玄准易取
于洪范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而然凿空无故造端
老子增立怪论以实图南易置二七四九之位耳
按雷氏所言则似亲见龙图之书者然不著其形
象唯清江张氏易象图说载之颇详谨列如左
卷四 第 8a 页 WYG0044-0707a.png
卷四 第 8b 页 WYG0044-0707b.png
右龙图天地未合之数
张氏曰上位天数也天数中于五分为五位五五二十
有五积一三五七九亦得二十五焉五位纵横见三纵
横见五三位纵横见九纵横见十五序言中贯三五九
外包之十五者此也下位地数也地数中于六亦分为
五位五六凡三十积二四六八十亦得三十焉序言十
分而为六形地之象者此也
卷四 第 9a 页 WYG0044-0707c.png
卷四 第 9b 页 WYG0044-0707d.png
古龙图天地已合之位
张氏曰上位象也合一三五为参天偶二四为两地积
之凡十五五行之生数也即前象上五位上五去四得
一下五去三得二右五去二得三左五去一得四惟中
□不动序言天一居上为道之宗者此也案律历志云
合二始以定刚柔一者阳之始二者阴之始今则此图
其上天○者一之象也其下地□者之象也其中天
□者四象五行也左上一○太阳为火之象左上一○
张氏曰上位象也合一三五为参天偶二四为两地积
之凡十五五行之生数也即前象上五位上五去四得
一下五去三得二右五去二得三左五去一得四惟中
□不动序言天一居上为道之宗者此也案律历志云
合二始以定刚柔一者阳之始二者阴之始今则此图
其上天○者一之象也其下地□者之象也其中天
□者四象五行也左上一○太阳为火之象左上一○
卷四 第 10a 页 WYG0044-0708a.png
少阴为金之象左下一○少阳为木之象右下一○太
阴为水之象土者冲气居中以运四方畅始施生亦阴
亦阳右旁□三才之象卦之所以画三左旁□四时之
象蓍之所以揲四是故上象一二三四者蓍数卦爻之
体也下位形也九八七六金木水火之成数中见地十
土之成数也即前象下五位以中六分开置一在上六
而成七置二在左六而成八置三在右六而成九惟下
六不配而自为六序言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者此
阴为水之象土者冲气居中以运四方畅始施生亦阴
亦阳右旁□三才之象卦之所以画三左旁□四时之
象蓍之所以揲四是故上象一二三四者蓍数卦爻之
体也下位形也九八七六金木水火之成数中见地十
土之成数也即前象下五位以中六分开置一在上六
而成七置二在左六而成八置三在右六而成九惟下
六不配而自为六序言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者此
卷四 第 10b 页 WYG0044-0708b.png
也案七者蓍之圆七七而四十有九八者卦之方八八
而六十有四九者阳之用阳爻百九十二六者阴之用
阴爻亦百九十二十者大衍之数以五乘十以十乘五
而亦皆得五十焉是故下形六七八九者蓍数卦爻之
用也上体而下用上象而下形象动形静体立用行而
造化不可胜既矣
案一二三四天之象象变于上六七八九地之形形成
于下上下相重而为五行则左右前后生成之位是也
而六十有四九者阳之用阳爻百九十二六者阴之用
阴爻亦百九十二十者大衍之数以五乘十以十乘五
而亦皆得五十焉是故下形六七八九者蓍数卦爻之
用也上体而下用上象而下形象动形静体立用行而
造化不可胜既矣
案一二三四天之象象变于上六七八九地之形形成
于下上下相重而为五行则左右前后生成之位是也
卷四 第 11a 页 WYG0044-0708c.png
上下相交而为八卦则四正四隅九宫之位是也今
以前后图参考当如太乙遁甲阴阳二局图一二三
四犹遁甲天盘在上随时运转六七八九犹遁甲地
盘在下布定不易法明天动地静之义而前此诸儒
未有能发其旨是故一在南起法天象动而右转初
交一居东南二居西北三居西南四居东北四阳班
布居上右四阴班布居下左分阴分阳而天地设位
再交一居东北二居西南三居东南四居西北则牝
以前后图参考当如太乙遁甲阴阳二局图一二三
四犹遁甲天盘在上随时运转六七八九犹遁甲地
盘在下布定不易法明天动地静之义而前此诸儒
未有能发其旨是故一在南起法天象动而右转初
交一居东南二居西北三居西南四居东北四阳班
布居上右四阴班布居下左分阴分阳而天地设位
再交一居东北二居西南三居东南四居西北则牝
卷四 第 11b 页 WYG0044-0708d.png
牡相衔而六子卦生合是二变而成先天八卦自然之
象也然后重为生成之位则一六二七三八四九阴阳
各相配合即邵子朱子所述之图也三交一居西北
二居东南三居东北四居西南则刚柔相错而为坎
离震兑四交一居西南二居东北三居西北四居东南
则右阳左阴而乾坤成列合是二变而成后天八卦裁
成之位也再转则一复于南矣大传所谓参伍以变错
综其数刘歆云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
象也然后重为生成之位则一六二七三八四九阴阳
各相配合即邵子朱子所述之图也三交一居西北
二居东南三居东北四居西南则刚柔相错而为坎
离震兑四交一居西南二居东北三居西北四居东南
则右阳左阴而乾坤成列合是二变而成后天八卦裁
成之位也再转则一复于南矣大传所谓参伍以变错
综其数刘歆云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
卷四 第 12a 页 WYG0044-0709a.png
表里此其义也
卷四 第 13a 页 WYG0044-0709c.png
右龙图天地生成之数
张氏曰此即前图一二三四天之象也动而右旋六七
八九地之形也静而正位是故一转居北而与六合二
转居南而与七合三转居东而与八合四转居西而与
九合五十居中而为天地运行之枢纽大传言错综其
数者盖指此而言错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三四往来
是也综者总而挈之一低一昂一二上下是也分作二
层看之则天动地静上下之义昭然矣
张氏曰此即前图一二三四天之象也动而右旋六七
八九地之形也静而正位是故一转居北而与六合二
转居南而与七合三转居东而与八合四转居西而与
九合五十居中而为天地运行之枢纽大传言错综其
数者盖指此而言错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三四往来
是也综者总而挈之一低一昂一二上下是也分作二
层看之则天动地静上下之义昭然矣
卷四 第 14a 页 WYG0044-0710a.png
右河洛纵横十五之象
张氏曰洪范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
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又
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
用五福威用六极汉儒以此六十五字为洛书本文而
希夷所传则以此为龙图三变(天地未合之数一变也/已合之位二变也龙马)
(负图三/变也)以生成图为洛书本文盖疑传写之误而启图
九书十之辨今以二象两易其名则龙图龟书不烦拟
张氏曰洪范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
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又
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
用五福威用六极汉儒以此六十五字为洛书本文而
希夷所传则以此为龙图三变(天地未合之数一变也/已合之位二变也龙马)
(负图三/变也)以生成图为洛书本文盖疑传写之误而启图
九书十之辨今以二象两易其名则龙图龟书不烦拟
卷四 第 14b 页 WYG0044-0710b.png
议而自明矣
按以上四图并见易象图说内篇清江张理仲纯
所著也其第一为天地未合之数上位以五五为
天数二十有五下位以五六为地数三十盖汉律
历志云天之中数五地之中数六故依托为此图
也第二为天地已合之位上位一上二下四左三
右五居其中即刘牧所谓上下未交之象也及其
已交则天一下生地六地二上生天七天三左生
按以上四图并见易象图说内篇清江张理仲纯
所著也其第一为天地未合之数上位以五五为
天数二十有五下位以五六为地数三十盖汉律
历志云天之中数五地之中数六故依托为此图
也第二为天地已合之位上位一上二下四左三
右五居其中即刘牧所谓上下未交之象也及其
已交则天一下生地六地二上生天七天三左生
卷四 第 15a 页 WYG0044-0710c.png
地八地四右生天九故下位六七八九十皆以生
数乘中五而得之即刘牧之洛书五行成数也其
纵横十五之象本龙图三变刘牧所谓龙马负图
是也雷氏以为河图张氏易其名曰洛书天地生
成之数即范谔昌所谓羲皇重定五行生成之数
地上八卦之体者也雷氏以为洛书张氏易其名
曰河图今考之本书纵横十五之象九数各居一
位故序曰天散而示之天地生成之数一六二七
数乘中五而得之即刘牧之洛书五行成数也其
纵横十五之象本龙图三变刘牧所谓龙马负图
是也雷氏以为河图张氏易其名曰洛书天地生
成之数即范谔昌所谓羲皇重定五行生成之数
地上八卦之体者也雷氏以为洛书张氏易其名
曰河图今考之本书纵横十五之象九数各居一
位故序曰天散而示之天地生成之数一六二七
卷四 第 15b 页 WYG0044-0710d.png
三八四九五十皆耦居一方故序曰伏羲合而用
之河图之数四十有五洛书五十有五本象元自
如此张氏宗启蒙恐启图九书十之辨故疑为传
写之误而两易其名然刘牧师范谔昌谔昌师李
溉许坚三传弟子一脉相承使图书果如张氏所
列而牧辄两易之是入室而操戈也其何以取信
于当世而学者翕然宗之乎西山谓图九书十出
于刘牧之意见非也而张氏宗之亦过矣
之河图之数四十有五洛书五十有五本象元自
如此张氏宗启蒙恐启图九书十之辨故疑为传
写之误而两易其名然刘牧师范谔昌谔昌师李
溉许坚三传弟子一脉相承使图书果如张氏所
列而牧辄两易之是入室而操戈也其何以取信
于当世而学者翕然宗之乎西山谓图九书十出
于刘牧之意见非也而张氏宗之亦过矣
卷四 第 16a 页 WYG0044-0711a.png
易图以白为阳黑为阴自参同水火匡廓始其后
先天太极图亦然而龙图则独用奇白偶黑之点
序曰天之垂象的如贯珠自一至于盈万皆累累
然如系之于缕也因于点间为墨丝以联络之使
若贯珠然思之可发一笑前此未有此状图出希
夷之后是亦一證也雷氏不知龙图源出湓庐非
华山道士所作故以为希夷必不如此而归其罪
于谔昌此亦莫须有之狱至以重定五行生成之
先天太极图亦然而龙图则独用奇白偶黑之点
序曰天之垂象的如贯珠自一至于盈万皆累累
然如系之于缕也因于点间为墨丝以联络之使
若贯珠然思之可发一笑前此未有此状图出希
夷之后是亦一證也雷氏不知龙图源出湓庐非
华山道士所作故以为希夷必不如此而归其罪
于谔昌此亦莫须有之狱至以重定五行生成之
卷四 第 16b 页 WYG0044-0711b.png
数为老子自西周传孔子不知出何典记凿空造
端增立怪论诚有如雷氏所讥者谔昌直一妄人
耳语曰不知其形视其景景曲则形必曲观谔昌
之言则李许之为人从可知矣
右论龙图
易数钩隐图
三衢刘氏(牧/)钩隐图序曰夫易者阴阳气交之谓也若
夫阴阳未交则四象未立八卦未分则万物安从而生
端增立怪论诚有如雷氏所讥者谔昌直一妄人
耳语曰不知其形视其景景曲则形必曲观谔昌
之言则李许之为人从可知矣
右论龙图
易数钩隐图
三衢刘氏(牧/)钩隐图序曰夫易者阴阳气交之谓也若
夫阴阳未交则四象未立八卦未分则万物安从而生
卷四 第 17a 页 WYG0044-0711c.png
哉是故两仪变易而生四象四象变易而生八卦重卦
六十四卦于是乎天下之能事毕矣夫卦者圣人设之
观于象也象者形上之应原其本则形由象生象由数
设舍其数则无以见四象所由之宗矣是故仲尼之赞
易也必举天地之极数以明成变化而行鬼神之道则
知易之为书必极数以知其本也详夫注疏之家至于
分经析义妙尽精研及乎解释天地错综之数则语惟
简略与系辞不偶所以学者难晓其义也今采摭天地
六十四卦于是乎天下之能事毕矣夫卦者圣人设之
观于象也象者形上之应原其本则形由象生象由数
设舍其数则无以见四象所由之宗矣是故仲尼之赞
易也必举天地之极数以明成变化而行鬼神之道则
知易之为书必极数以知其本也详夫注疏之家至于
分经析义妙尽精研及乎解释天地错综之数则语惟
简略与系辞不偶所以学者难晓其义也今采摭天地
卷四 第 17b 页 WYG0044-0711d.png
奇偶之数自太极生两仪而下至于复卦凡五十五位
点之成图于逐图下各释其义庶览之者易晓耳夫易
道渊邈虽往哲难窥于至赜牧也蕞生祖述诚愧其狂
简然象有定位变有定数不能妄为之穿凿耳博雅君
子试为详焉
晁氏读书志曰易解十五卷刘牧长民撰仁宗时言
数者皆宗之庆历初吴秘献其书于朝优诏奖之田
况为序又有钩隐图三卷皆易之数也凡五十五图
点之成图于逐图下各释其义庶览之者易晓耳夫易
道渊邈虽往哲难窥于至赜牧也蕞生祖述诚愧其狂
简然象有定位变有定数不能妄为之穿凿耳博雅君
子试为详焉
晁氏读书志曰易解十五卷刘牧长民撰仁宗时言
数者皆宗之庆历初吴秘献其书于朝优诏奖之田
况为序又有钩隐图三卷皆易之数也凡五十五图
卷四 第 18a 页 WYG0044-0712a.png
并遗事九有欧阳永叔序而其文殊不类
渭按欧公与刘牧同时位尊望重不信图书乃祖
述钩隐者之所忧故其序托名欧公以欺世千载
而下党同作伪者之肺肝犹如见之也
三百年来学者唯知有本义卷首所列之图书而
不复问其原委故余详考龙图及钩隐以著谬种
所自出使学者参观而猛省焉非为其有当于圣
人之易而录之也
渭按欧公与刘牧同时位尊望重不信图书乃祖
述钩隐者之所忧故其序托名欧公以欺世千载
而下党同作伪者之肺肝犹如见之也
三百年来学者唯知有本义卷首所列之图书而
不复问其原委故余详考龙图及钩隐以著谬种
所自出使学者参观而猛省焉非为其有当于圣
人之易而录之也
卷四 第 19a 页 WYG0044-0712c.png
刘氏曰昔虙牺氏之有天下感龙马之瑞负天地之数
出于河是为龙图者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与四为
肩六与八为足五为腹心纵横数之皆十五盖易系所
谓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者也太皞乃则而象之遂因四
正定五行之数以阳气肇于建子为发生之源阴气萌
于建午为肃杀之基二气交通然后变化所以生万物
焉杀万物焉且天一生坎地二生离天三处震地四居
兑天五由中此五行之生数也且孤阴不生独阳不发
出于河是为龙图者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与四为
肩六与八为足五为腹心纵横数之皆十五盖易系所
谓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者也太皞乃则而象之遂因四
正定五行之数以阳气肇于建子为发生之源阴气萌
于建午为肃杀之基二气交通然后变化所以生万物
焉杀万物焉且天一生坎地二生离天三处震地四居
兑天五由中此五行之生数也且孤阴不生独阳不发
卷四 第 19b 页 WYG0044-0712d.png
故子配地六午配天七卯配地八酉配天九中配地十
既极五行之成数遂定八卦之象因而重之以成六十
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此圣人设卦观象之奥旨也
今龙图其位有九四象八卦皆所包蕴且其图纵横皆
合天地自然之数则非后人能假伪而设之也
既极五行之成数遂定八卦之象因而重之以成六十
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此圣人设卦观象之奥旨也
今龙图其位有九四象八卦皆所包蕴且其图纵横皆
合天地自然之数则非后人能假伪而设之也
卷四 第 20a 页 WYG0044-0713a.png
河图两仪(此即龙图天地已合/之上位而虚其中也)
卷四 第 20b 页 WYG0044-0713b.png
河图四象(此即龙图天地已合/之下位而虚其中也)
卷四 第 21a 页 WYG0044-0713c.png
河图八卦(关子明则图画卦/之说与此无异)
卷四 第 21b 页 WYG0044-0713d.png
刘氏曰原夫八卦之宗起于四象四象者五行之成数
也水数六除三画为坎馀三画布于亥上成乾金数九
除三画为兑馀六画布于申上成坤火数七除三画为
离馀四画布于已上成巽木数八除三画为震馀五画
布于寅上成艮此所谓四象生八卦也
雷氏易图通变曰究覈谔昌之取用不过循纳甲之
绪馀及五子归庚之殊向又谓天上八卦坎离对中
之外移置乾兑坤于东艮震巽于西不谓五行之说
也水数六除三画为坎馀三画布于亥上成乾金数九
除三画为兑馀六画布于申上成坤火数七除三画为
离馀四画布于已上成巽木数八除三画为震馀五画
布于寅上成艮此所谓四象生八卦也
雷氏易图通变曰究覈谔昌之取用不过循纳甲之
绪馀及五子归庚之殊向又谓天上八卦坎离对中
之外移置乾兑坤于东艮震巽于西不谓五行之说
卷四 第 22a 页 WYG0044-0714a.png
多起于易后而反引五行以为定卦之原此又其敢
于创异之大端也是宜长民不独增以五十五图又
因谔昌坎离震兑四正之外而以四成数同于四方
谓坎六退本卦三数以馀三数三画为乾离七退本
卦三数以馀四数四画为巽震八退本卦三数以馀
五数五画为艮兑九退本卦三数以馀六数六画为
坤皆以数为画标为河图是不揣本而齐末夫八卦
各三画以刚柔生爻未闻本卦止用三画而以其馀
于创异之大端也是宜长民不独增以五十五图又
因谔昌坎离震兑四正之外而以四成数同于四方
谓坎六退本卦三数以馀三数三画为乾离七退本
卦三数以馀四数四画为巽震八退本卦三数以馀
五数五画为艮兑九退本卦三数以馀六数六画为
坤皆以数为画标为河图是不揣本而齐末夫八卦
各三画以刚柔生爻未闻本卦止用三画而以其馀
卷四 第 22b 页 WYG0044-0714b.png
画之多反分为别卦也所陈之数抑配偶然且以坎
离震兑为四象则尤非也象本在未成卦之先故曰
四象生八卦也
按希夷天地自然之图宗参同契用乾南坤北离
东坎西之位而钩隐仍以坎离震兑居四正乾坤
艮巽居四隅即此一端亦足以證龙图之本不出
于希夷矣
离震兑为四象则尤非也象本在未成卦之先故曰
四象生八卦也
按希夷天地自然之图宗参同契用乾南坤北离
东坎西之位而钩隐仍以坎离震兑居四正乾坤
艮巽居四隅即此一端亦足以證龙图之本不出
于希夷矣
卷四 第 23a 页 WYG0044-0714c.png
洛书五行生数
卷四 第 23b 页 WYG0044-0714d.png
洛书五行成数(以上二图合之即是羲/皇重定五行生成之数)
卷四 第 24a 页 WYG0044-0715a.png
刘氏曰或问洛书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
土则与龙图五行之数之位不偶者何也答曰此谓陈
其生数也虽则陈其生数乃是已交之数下篇分土王
四季则备其成数矣且夫洛书九畴惟出于五行之数
故先陈其已交之生数然后以土数足之乃可见其成
数也
书之九畴惟五行是包天地自然之数馀八法皆是禹参
酌天时人事类之耳非龟所负之文也今详洪范五行
土则与龙图五行之数之位不偶者何也答曰此谓陈
其生数也虽则陈其生数乃是已交之数下篇分土王
四季则备其成数矣且夫洛书九畴惟出于五行之数
故先陈其已交之生数然后以土数足之乃可见其成
数也
书之九畴惟五行是包天地自然之数馀八法皆是禹参
酌天时人事类之耳非龟所负之文也今详洪范五行
卷四 第 24b 页 WYG0044-0715b.png
传凡言灾异必推五行为之宗又若鲧无圣德汨陈五行是
以彝伦攸斁则知五行是天垂自然之数其文负于神龟
馀八法皆大禹引而伸之犹龙图止负四象八纯之卦馀
重卦六十四皆伏羲仰观俯察象其物宜伸之以爻象也
或曰既云龙图兼五行则五行已具于龙图矣不应更用
龟书也答曰虽兼五行有中位而无土数惟四十有五是
有其象而未著其形也唯四象八卦之义耳龟书乃具
生成之数五十有五矣易者包象与数故圣人资图书而
以彝伦攸斁则知五行是天垂自然之数其文负于神龟
馀八法皆大禹引而伸之犹龙图止负四象八纯之卦馀
重卦六十四皆伏羲仰观俯察象其物宜伸之以爻象也
或曰既云龙图兼五行则五行已具于龙图矣不应更用
龟书也答曰虽兼五行有中位而无土数惟四十有五是
有其象而未著其形也唯四象八卦之义耳龟书乃具
生成之数五十有五矣易者包象与数故圣人资图书而
卷四 第 25a 页 WYG0044-0715c.png
作之也
雷氏易图通变曰书之九畴各畴自有成数如一五
行二五事犹或得以其数从而强推引之至于五皇
极则已不可指实之为何物何事而甚则九五福而
附以六极则将计九乎计五福而兼计六极乎皇极
谓大中而六极者其极又可谓中乎皇极本非物非
事故可指之为中今徒实以五点而五点者乃遂得
为中乎畴自一至九界界然各存本有之数不知何
雷氏易图通变曰书之九畴各畴自有成数如一五
行二五事犹或得以其数从而强推引之至于五皇
极则已不可指实之为何物何事而甚则九五福而
附以六极则将计九乎计五福而兼计六极乎皇极
谓大中而六极者其极又可谓中乎皇极本非物非
事故可指之为中今徒实以五点而五点者乃遂得
为中乎畴自一至九界界然各存本有之数不知何
卷四 第 25b 页 WYG0044-0715d.png
自而可以合于五十有五之数强谓合者盖其人之
妄也若其后而至于以书谓图以图谓书者又妄人
中之妄人也此余特谓图则有数可通而书则有畴
类可数而不可布之以为图也
按刘牧谓洛书与河图并出于伏羲之世兼则之
以画卦而五行之数未显故禹复法之以陈九畴
然一为五行二为五事以至九十为福极禹何以
知之故又为之说曰惟五行是天垂自然之数馀
妄也若其后而至于以书谓图以图谓书者又妄人
中之妄人也此余特谓图则有数可通而书则有畴
类可数而不可布之以为图也
按刘牧谓洛书与河图并出于伏羲之世兼则之
以画卦而五行之数未显故禹复法之以陈九畴
然一为五行二为五事以至九十为福极禹何以
知之故又为之说曰惟五行是天垂自然之数馀
卷四 第 26a 页 WYG0044-0716a.png
八者皆禹自类之意谓五事以下禹从五行推演
而得之也然五事皇极庶徵五福六极刘向尝以
此附会于五行犹可通也其馀则绝无交涉矣六
十四卦不离乎八卦河图具八卦之象则六十四
卦包在其中若九畴五事以下未见五行中具有
此义也禹乃凿空而增之以缀于五行之后则几
同骈拇枝指矣是亦不可以已乎且经云天锡禹
九畴不言锡禹五行九畴皆天之所设非人之所
而得之也然五事皇极庶徵五福六极刘向尝以
此附会于五行犹可通也其馀则绝无交涉矣六
十四卦不离乎八卦河图具八卦之象则六十四
卦包在其中若九畴五事以下未见五行中具有
此义也禹乃凿空而增之以缀于五行之后则几
同骈拇枝指矣是亦不可以已乎且经云天锡禹
九畴不言锡禹五行九畴皆天之所设非人之所
卷四 第 26b 页 WYG0044-0716b.png
为谓八者禹自类之妄也
易乾凿度曰阳起而进阴动而退故阳以七阴以八为
彖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
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
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
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五
音六律七始由此作焉
隋经籍志宋大明中始禁图谶梁天监以后又重
易乾凿度曰阳起而进阴动而退故阳以七阴以八为
彖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
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
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
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五
音六律七始由此作焉
隋经籍志宋大明中始禁图谶梁天监以后又重
卷四 第 27a 页 WYG0044-0716c.png
其制及高祖受禅禁之愈切炀帝即位乃发使四
出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
者至死自是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今按
志有郑氏注易纬七卷而无乾凿度唐艺文志有
宋均注易纬九卷亦无乾凿度孔颖达义疏章怀
后汉书注所引乾凿度盖即秘府散亡之馀仅存
于易纬九卷中者也是为可信宋时复有乾凿度
二卷晁氏云旧题苍颉修古籀文郑氏注案唐四
出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
者至死自是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今按
志有郑氏注易纬七卷而无乾凿度唐艺文志有
宋均注易纬九卷亦无乾凿度孔颖达义疏章怀
后汉书注所引乾凿度盖即秘府散亡之馀仅存
于易纬九卷中者也是为可信宋时复有乾凿度
二卷晁氏云旧题苍颉修古籀文郑氏注案唐四
卷四 第 27b 页 WYG0044-0716d.png
库书目有郑玄注诗书纬及宋均注易纬而无此
书其中有不可晓者独九宫之法颇明愚谓此赝
书无疑图纬兴于哀平之际乾凿度纵出其先亦
当在汉世而题曰苍颉修将谁欺乎太一取其数
以行九宫章怀所引郑注尽之矣无七八九六进
退消息彖易彖变之说也是必苍颉二卷中语盖
其时洞极经出十图九书早已萌芽故刘牧之徒
伪造乾凿度二卷以参同契七八九六之文窜入
书其中有不可晓者独九宫之法颇明愚谓此赝
书无疑图纬兴于哀平之际乾凿度纵出其先亦
当在汉世而题曰苍颉修将谁欺乎太一取其数
以行九宫章怀所引郑注尽之矣无七八九六进
退消息彖易彖变之说也是必苍颉二卷中语盖
其时洞极经出十图九书早已萌芽故刘牧之徒
伪造乾凿度二卷以参同契七八九六之文窜入
卷四 第 28a 页 WYG0044-0717a.png
于其中以见此河图之象出自西汉远有端绪使
人不敢动摇陈氏所云残阙不完于伪之中又有
伪焉者也而昧者更题云苍颉修若此书为黄帝
继伏羲而作适以自献其伪可不谓大愚乎
子华子曰二与四抱九而上跻也六与八蹈一而下沈
也戴九而履一据三而持七五居中宫数之所由生一
从一横数之所由成胃之实也神气之守也故曰天地
之数莫中于五莫过于五
人不敢动摇陈氏所云残阙不完于伪之中又有
伪焉者也而昧者更题云苍颉修若此书为黄帝
继伏羲而作适以自献其伪可不谓大愚乎
子华子曰二与四抱九而上跻也六与八蹈一而下沈
也戴九而履一据三而持七五居中宫数之所由生一
从一横数之所由成胃之实也神气之守也故曰天地
之数莫中于五莫过于五
卷四 第 28b 页 WYG0044-0717b.png
晁氏读书志曰子华子十卷其传云子华子程氏名
本晋人也刘向校定其书按庄子称子华子见韩昭
侯陆德明以为魏人既不合又蓺文志不录且多用
字说谬误浅陋殆元丰以后举子所为耳
朱子偶读漫记曰会稽官书版本有子华子云是程
本字子华者所作孔子所与倾盖而语者以予观之
其词故为艰涩而理实浅近其体务为高古而气实
轻浮但如近年后生巧于摹拟变换者所为不惟决
本晋人也刘向校定其书按庄子称子华子见韩昭
侯陆德明以为魏人既不合又蓺文志不录且多用
字说谬误浅陋殆元丰以后举子所为耳
朱子偶读漫记曰会稽官书版本有子华子云是程
本字子华者所作孔子所与倾盖而语者以予观之
其词故为艰涩而理实浅近其体务为高古而气实
轻浮但如近年后生巧于摹拟变换者所为不惟决
卷四 第 29a 页 WYG0044-0717c.png
非先秦古书亦非百十年前文字也如论河图巧亦
甚矣惟其巧甚所以知其非古书也或云王铚性之
姚宽令威多作赝书二人皆居越恐出其手又曰但
观其书数篇与前后三序皆一手文字其前一篇托
为刘向而殊不类向它书
周氏涉笔曰其书多解字义吾尝疑其三经后此书
方出故信字说而主老庄
陈氏书录解题曰家语有孔子遇程子倾盖事而庄
甚矣惟其巧甚所以知其非古书也或云王铚性之
姚宽令威多作赝书二人皆居越恐出其手又曰但
观其书数篇与前后三序皆一手文字其前一篇托
为刘向而殊不类向它书
周氏涉笔曰其书多解字义吾尝疑其三经后此书
方出故信字说而主老庄
陈氏书录解题曰家语有孔子遇程子倾盖事而庄
卷四 第 29b 页 WYG0044-0717d.png
生亦载子华子见昭僖侯一则庄生固寓言而家语
亦未可考信班固古今人表亦无之
王氏困学纪闻曰子华子后序谓鬼谷子之师水心
铭巩仲至所谓程子即此书也朱文公谓词艰而理
浅近世巧于模拟者所为决非先秦古书
刘牧之徒伪撰乾凿度以自固其学而犹未已也
盖纬书出于西汉恐不足以厌服天下之心故又
造子华子其人为与孔子倾盖而语者以戴九履
亦未可考信班固古今人表亦无之
王氏困学纪闻曰子华子后序谓鬼谷子之师水心
铭巩仲至所谓程子即此书也朱文公谓词艰而理
浅近世巧于模拟者所为决非先秦古书
刘牧之徒伪撰乾凿度以自固其学而犹未已也
盖纬书出于西汉恐不足以厌服天下之心故又
造子华子其人为与孔子倾盖而语者以戴九履
卷四 第 30a 页 WYG0044-0718a.png
一据三持七为河图始可以屈洞极经而伸吾之
说然格致凡近辞义浅陋序云刘向作而汉蓺文
志无之人皆知其出于元丰后三经字说盛行之
时竟何益哉故曰作伪心劳日拙
旴江李氏(觏/)删定易图论序曰世有治易根于刘牧者
其说日不同因购牧所为易图五十有五观之则甚复
重乃删其图而存之者三所谓河图也洛书也八卦也
于其序解之中撮举而是正之诸所触类亦复详说成
说然格致凡近辞义浅陋序云刘向作而汉蓺文
志无之人皆知其出于元丰后三经字说盛行之
时竟何益哉故曰作伪心劳日拙
旴江李氏(觏/)删定易图论序曰世有治易根于刘牧者
其说日不同因购牧所为易图五十有五观之则甚复
重乃删其图而存之者三所谓河图也洛书也八卦也
于其序解之中撮举而是正之诸所触类亦复详说成
卷四 第 30b 页 WYG0044-0718b.png
六论别有一册黄黎献为之序者颇增多诞谩自郐以
下无讥焉(论作于仁宗景祐三年王湜易学曰吴秘之/通神黄黎献之略例隐诀徐庸之易缊皆本)
(刘氏逮鲜于侁稍辨其非其后论易者交/攻之而九图十书宋之群儒恒主其说)
谷水林氏(至/)易裨传极数篇曰夫子于系辞言数者三
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曰天一终于地十曰参天两地
而已虽曰河出图洛出书初未尝曰某为图某为书也
至刘牧出钩隐图始以四十五为河图而五十五为洛
书且以为出于希夷之所传授始有戴九履一左三右
下无讥焉(论作于仁宗景祐三年王湜易学曰吴秘之/通神黄黎献之略例隐诀徐庸之易缊皆本)
(刘氏逮鲜于侁稍辨其非其后论易者交/攻之而九图十书宋之群儒恒主其说)
谷水林氏(至/)易裨传极数篇曰夫子于系辞言数者三
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曰天一终于地十曰参天两地
而已虽曰河出图洛出书初未尝曰某为图某为书也
至刘牧出钩隐图始以四十五为河图而五十五为洛
书且以为出于希夷之所传授始有戴九履一左三右
卷四 第 31a 页 WYG0044-0718c.png
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纵横十五总四十有五之说前
此未之见也孔颖达曰龟负洛书先无此事见之纬候
之书牧不信圣人之言而主纬候之说何邪大抵圣人
阐易有象则有数有数则有变象则太极生两仪四象
八卦者也数则五十有五奇耦之生成者也变则揲蓍
倚数生爻者也要不出于三者而已如牧之为图巧则
巧矣于易何取焉且其数曰纵横十五而已所以生卦
成卦无闻焉不知何与于易哉又曰纬候之家不过借
此未之见也孔颖达曰龟负洛书先无此事见之纬候
之书牧不信圣人之言而主纬候之说何邪大抵圣人
阐易有象则有数有数则有变象则太极生两仪四象
八卦者也数则五十有五奇耦之生成者也变则揲蓍
倚数生爻者也要不出于三者而已如牧之为图巧则
巧矣于易何取焉且其数曰纵横十五而已所以生卦
成卦无闻焉不知何与于易哉又曰纬候之家不过借
卷四 第 31b 页 WYG0044-0718d.png
河图洛书之说以神其事至牧反覆言之而世之论易
者多宗其说易之本原愈以不明本朝惟欧阳公以图
书为怪妄之甚为说以黜之然一人之言不能胜久习
之溺也特学易者不深察之耳今所谓极数者本之天
地五十有五之数而黜图书之妄虽得罪于君子不辞
也
按五十有五即自一至十之数林氏因错简而误
析为二耳系辞言数者三天地之数一也参伍错
者多宗其说易之本原愈以不明本朝惟欧阳公以图
书为怪妄之甚为说以黜之然一人之言不能胜久习
之溺也特学易者不深察之耳今所谓极数者本之天
地五十有五之数而黜图书之妄虽得罪于君子不辞
也
按五十有五即自一至十之数林氏因错简而误
析为二耳系辞言数者三天地之数一也参伍错
卷四 第 32a 页 WYG0044-0719a.png
综二也参天两地三也此皆主蓍而言于图书无
涉宋人不知此义而以数为图书易道之榛芜至
此而极虽命世大儒如伊川不能废五行之说而
郭子和非之以为历数之学如考亭不能废图书
之说而林德久斥之以为纬候之流呜呼之二子
者岂非豪杰之士哉
雷氏易图通变曰龙图流传未远知者亦鲜至刘牧乃
增至五十五图名以钩隐师友自相推许更为倡述各
涉宋人不知此义而以数为图书易道之榛芜至
此而极虽命世大儒如伊川不能废五行之说而
郭子和非之以为历数之学如考亭不能废图书
之说而林德久斥之以为纬候之流呜呼之二子
者岂非豪杰之士哉
雷氏易图通变曰龙图流传未远知者亦鲜至刘牧乃
增至五十五图名以钩隐师友自相推许更为倡述各
卷四 第 32b 页 WYG0044-0719b.png
于易有注释曰卦德论曰室中语曰记师说曰指归曰
通微亦总谓之周易新注每欲自神其事及迹而究之
未见其真能有所神奇也时则有李觏泰伯者著六论
以駮之删其复重止存三图自后愈传愈失甚者反以
五十五数为河图而图南所传者为洛书颠倒迷谬靡
所底止
按刘牧之学当时皆谓其源出于希夷而不知希
夷所传者乃天地自然之图白黑回互之状(见第/三卷)
通微亦总谓之周易新注每欲自神其事及迹而究之
未见其真能有所神奇也时则有李觏泰伯者著六论
以駮之删其复重止存三图自后愈传愈失甚者反以
五十五数为河图而图南所传者为洛书颠倒迷谬靡
所底止
按刘牧之学当时皆谓其源出于希夷而不知希
夷所传者乃天地自然之图白黑回互之状(见第/三卷)
卷四 第 33a 页 WYG0044-0719c.png
康节之所受而演之者也于龙图曷与焉于钩隐
又曷与焉盖自天禧之后伪书盛行而天地自然
之图隐矣说者以刘牧之学为希夷之传是犹吕
之代嬴牛之易马世仍以秦晋目之而不知其血
脉之已非也李泰伯存其三图雷齐贤归咎后人
亦寻常之见耳钩隐支离破碎缴绕窒塞真无一
可取譬诸田功圣人之易五谷也希夷之易荑稗
也牧之易进不可穷理以尽性退不可养生以尽
又曷与焉盖自天禧之后伪书盛行而天地自然
之图隐矣说者以刘牧之学为希夷之传是犹吕
之代嬴牛之易马世仍以秦晋目之而不知其血
脉之已非也李泰伯存其三图雷齐贤归咎后人
亦寻常之见耳钩隐支离破碎缴绕窒塞真无一
可取譬诸田功圣人之易五谷也希夷之易荑稗
也牧之易进不可穷理以尽性退不可养生以尽
卷四 第 33b 页 WYG0044-0719d.png
年徒为稂莠而已矣
右论易数钩隐图
易图明辨卷四
右论易数钩隐图
易图明辨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