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039-044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酌卷九
             祁州刁包撰
周易不经
(震下/震上)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一震卦也或说的凛然可畏使人有不敢即安之意
 或说的安然无事使人有吾何畏彼之意读者当自
卷九 第 1b 页 WYG0039-0447b.png
 得之震者一阳动于二阴之下也传曰阳生于下而
 上进有亨之义又震为动为恐惧为有主震而奋发
 动而进惧而修有主而保大皆可以致亨故震则有
 亨如此说其义始备震之来也虩虩然传以为顾虑
 不安之貌曰蝇虎谓之虩者以其周旋顾虑不自宁
 也本义恐惧惊顾不出传意传以笑言哑哑为言笑
 和适之貌而必曰处震如是则能保其安裕是虩虩
 正所以哑哑也梁溪先生曰坦坦荡荡从兢兢业业
卷九 第 2a 页 WYG0039-0448a.png
 得来正是此理震为雷雷之震声闻百里人恒惧而
 自失唯祭祀者不然也以鼎实升俎鬯以灌地降神
 祭祀之事也祭祀之事以一心对越神明虽雷轰于
 前而罔闻故不丧匕鬯也传曰临大震惧能安而不
 自失者唯诚敬而已此处震之道也昔先生渡河舟
 几覆舟中人皆号叫先生独安坐自若既渡或问之
 对曰心存诚敬耳此正其验也朱子曰言人常似那
 震来时虩虩地便能笑言哑哑到得震惊百里时也
卷九 第 2b 页 WYG0039-0448b.png
 不丧匕鬯这个相连做一串说下来
 (谨按乙巳之夏家兄宰上元予代收瓜埠官田麦租/回时渡江尚未及半而风浪大作舟为颠侧不宁水)
 (自窗中泼入者再从行皆无人色予自若也已而抵/燕子矶有老吏袁某请曰适间事且不测独不动声)
 (色何也予曰人之可自主者恃此心耳今日舟中予/乃若革之心也若不自持汝等必大惊惶舵工惧而)
 (失手立见颠覆矣且茫茫大江两岸相距皆七八里/徒惊扰无益也不如安坐不动若辈犹可恃以无恐)
 (耳其人首肯虽未敢窃比程/先生然而其事颇𩔖故及之)
彖曰震亨
 本义曰震有亨道不待言也震来虩虩一句释震字
卷九 第 3a 页 WYG0039-0448c.png
 笑言哑哑一句释亨字震惊百里不丧匕鬯二句又
 总释震亨故不待言也
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震来虩虩岂徒多惧已哉知过而有令图天佑之矣
 故曰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岂徒自若已哉循理而无
 过举畏天者也故曰后有则也都是进一步说
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
主也
卷九 第 3b 页 WYG0039-0448d.png
 (本义谓出可以守句上/宜冇不丧匕鬯四字)
 远者惊迩者惧雷之震天之威也丘氏曰惊者卒然
 遇之而动乎外惧者惕然畏之而变于中分疏最确
 不丧匕鬯句脱如传说或曰出即鬯字之误非也本
 义曰出谓继世而主祭是就君说传曰以长子之义
 通解之谓其诚敬能不丧匕鬯则君出而可以守宗
 庙社稷为祭主也还是就长子说按易乾为人君之
 象震为长子之象主器莫若长子序卦有明文矣疏
卷九 第 4a 页 WYG0039-0449a.png
 曰出谓君出巡狩等事也君出则长子留守宗庙社
 稷摄祭主之礼事也当以此说为正
象曰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内外两体俱震重袭之义故曰荐雷闻雷之荐而恐
 惧者恒情也君子非特恐惧而已有修省之寔功焉
 恐惧是修省的本体修省是恐惧的工夫外考诸应
 事接物之际得无有含糊不堪问已者与内考诸处
 心积虑之微得无有暗昧不堪告人者与惴惴焉常
卷九 第 4b 页 WYG0039-0449b.png
 若上无以对天地下无以对乡里远无以对圣贤近
 无以对妻子其严乎传曰君子畏天之威则修正其
 身思省其过咎而改之尤为醒切又曰不惟雷震凡
 遇惊惧之事皆当如是余又从而进之曰不独惊惧
 虽遇欢悦之事亦然祸之来也固恐其有以召之福
 之来也又惧其无以当之那一件可轻易放过昔人
 所谓渊默雷声也曾子日事三省之功而其所自述
 则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其得荐雷之义
卷九 第 5a 页 WYG0039-0449c.png
 者乎人知其善用诗而不知其善用易也
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初为成卦之主可该全体故爻辞与卦辞同只加后
 字言畏惧于前乃能安乐于后也爻之吉即卦之亨
 也然重申再告不惮谆复无非示人以恐惧修省之
 意耳
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焦氏云福由恐致然福非外至也意思安閒笑言哑
卷九 第 5b 页 WYG0039-0449d.png
 哑而已哑哑又非侈然自放也循其法则不失常度
 而已圣人之所谓福者如此笑言哑哑即在震来虩
 虩中震惊百里虩虩也不丧匕鬯笑言哑哑也原不
 可分先后至彖传与初爻加一后字又是一意盖非
 恐惧无以致安乐所以足前言之所未备互相发也
 其说甚好存之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二以柔顺中正居初之上初一阳上进其锋不可当
卷九 第 6a 页 WYG0039-0450a.png
 岌岌乎殆矣故曰震来厉程传亿作度本义未详余
 谓十万曰亿极言数之多也亿丧贝言大丧其货贝
 也近阅订诂已先得我心矣从来避患者恒恋恋于
 所有故未能割去必货贝无所爱然后能全身远害
 也如张子房不爱万金之赀是也跻于九陵升于九
 重之高陵也勿逐即书勿敢越逐之逐既丧而有悔
 心焉则逐之矣二中正自守无容心于其间物极数
 过则有复反之理七日得言可计日而取也传云卦
卷九 第 6b 页 WYG0039-0450b.png
 位有六七乃更始故曰七日或曰自二至上又自上
 而二七数亦通
 (谨按亿大也观六五象曰大无丧可见二至九四为/艮陵之象也在初九之上九陵之象也丧贝而跻陵)
 (坠甑不顾也七日而/可得去珠复还也)
象曰震来厉乘刚也
 二所以厉者下乘初九之刚故也乘刚而不早为之
 所难以免矣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卷九 第 7a 页 WYG0039-0450c.png
 三不中正遇震而不能自立者也苏苏传云缓散自
 失之状本义因之窃意震惧之极生气仅存如所云
 绝而复苏是也阴不正而阳正去三以就四反正之
 道故无过眚也李氏曰阳爻震物阴爻被震阴被震
 而不敢轻犯其锋必须逃避而后获免故二则欲其
 跻于九陵三则欲其行无眚此说甚妙
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以阴居阳为不当居不当行则当矣
卷九 第 7b 页 WYG0039-0450d.png
九四震遂泥
 四与初同为震之主初动而二阴辟易其震为有权
 四动而重阴掣肘其震为无威遂泥者陷于四阴之
 中而不能自拔也遂即春秋遂伐楚遂入越之遂言
 其竟陷于泥也传曰遂者无反之意泥滞溺也本义
 因之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阳刚有光明之才震动有光显之势徒以处柔而不
卷九 第 8a 页 WYG0039-0451a.png
 中正遂为四阴所制暧昧无色故曰未光也
六五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六五当震之时往则上以柔居动之极来则四以刚
 为动之主往来无安止之地危厉亦甚矣然以柔居
 刚而有中德中则不失其正故无丧而有事也有事
 者居中用中之事也传曰二五虽不当位多以中为
 美三四虽当位或以不中为过中常重于正也盖中
 则不违于正正不必中也天下之理莫善于中于六
卷九 第 8b 页 WYG0039-0451b.png
 五可见学易者不可不知此理
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丧也
 上行危下行亦危危行也其事在固守其中故无丧
 二丧贝五无丧中德同而初四之刚异也传以无丧
 为大窃意大即春秋书大有大去之大犹云全也尽
 也所以释亿字之义也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
媾有言
卷九 第 9a 页 WYG0039-0451c.png
 上以阴柔处动之极志气消索殆尽故曰震索索心
 惊而目眩顾盼张惶故曰视矍矍以索索矍矍之状
 而欲有行其凶必矣震四也远上不于其躬也近五
 于其邻也祸患尚未切身及此而能恐惧修省则邻
 之震不至为躬之震矣故无咎三者上之婚媾也无
 应故有言传曰六居震之上始为众动之首今乃畏
 邻戒而不敢进与诸处震者异矣故婚媾有言也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卷九 第 9b 页 WYG0039-0451d.png
 中未得传作中道本义作中心盖中心有未安也故
 见于外者尔尔以阴柔之才当震极之地虽凶而无
 咎者因震邻之恐用以自戒故也不能虩虩于始而
 能虩虩于终震极则知变耳
(艮下/艮上)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程子曰看一部华严经不如读一艮卦以耽空守寂
 为艮便入禅学矣故言止即言行言静必言动只要
卷九 第 10a 页 WYG0039-0452a.png
 事事到恰好处便是艮卦之义艮其背传云止于所
 不见也朱子以为误极辨之谓身动物也唯背为止
 艮其背则止于所当止也止于所当止则不随身而
 动矣是不有其身也如是则虽行于庭除有人之地
 而亦不见其人矣盖艮其背而不获其身者止而止
 也行其庭而不见其人者行而止也动静各止其所
 而皆主夫静焉所以得无咎也其义甚精然程传之
 理终不可废故又引入近思录中昔唐太宗除笞背
卷九 第 10b 页 WYG0039-0452b.png
 法以为人之五脏皆附于背然则背也者无思无为
 而为诸体之总会故曰所也止于是所谓于止知其
 所止也内见有已未免有系恋处不获其身内不见
 有已也外见有人未免有瞻顾处行其庭不见其人
 外不见有人也人已两忘而止于至善故无咎也艮
 其背行其庭虽对说却以艮其背句为主盖卦义三
 字尽之矣故彖传先发此句之义而后以三句总结
 之也
卷九 第 11a 页 WYG0039-0452c.png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
光明
 本义曰此释卦名艮之义则止也然岂块然不动之
 谓哉时可以止则止止之时止也时可以行则行行
 之时亦止也行动也止静也行止以身言动静兼心
 言也时止时行动静不失其时也传曰在物为理处
 物为义动静合义理乃为不失其时如此时字始有
 着落或问艮之象何以为光明朱子曰定则明凡人
卷九 第 11b 页 WYG0039-0452d.png
 胸次烦扰则愈见昏昧中有定止则自然光明庄子
 所谓泰宇定而天光发是也胡氏曰艮一阳见于二
 阴之上阳明著见阴莫得而掩蔽之故艮独称光明
 二说正互相发
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
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艮其止即以止当背也或曰背字之误不必传曰止
 而不得其所则无可止之理夫子曰于止知其所止
卷九 第 12a 页 WYG0039-0453a.png
 谓当止之所也其义甚精又曰夫有物必有则父止
 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
 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
 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其义甚大上下二体如两山分峙而立相背不相向
 故相敌不相与也如各人做各人职事各人尽各人
 道理无雷同依附之迹是以内不见已外不见人而
 无咎也
卷九 第 12b 页 WYG0039-0453b.png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两山相并故曰兼山重艮之象也君子观重艮之象
 而屹乎如山无越思焉思不出位即所谓素位而行
 不愿乎外也如居富贵之位便思富贵的道理稍有
 越思亏却本分事情矣以至贫贱夷狄患难莫不皆
 然盖一念悠忽便是废思一念纷扰便是思出其位
 位以言乎其分也若夫以体言则曰背以理言则曰
 所思其位正以止其所也止其所正以艮其背也传
卷九 第 13a 页 WYG0039-0453c.png
 曰当行而止当速而久或过或不及皆出其位也况
 踰分非据乎此义又进一层盖卦爻俱从身说大象
 又归本于心故不出其位而必曰以思昔人所称山
 中宰相弗思耳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初居艮之最下趾之象也趾主行艮其趾止而不行
 也与壮于前趾者异矣故曰无咎阴柔之才虑其止
 于始而未能止于终也故又戒以永贞之利
卷九 第 13b 页 WYG0039-0453d.png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以阴居阳非得正也方艮之初行则不正止则正止
 而不敢妄动犹未至于失正也未失正故既以无咎
 许之而又以永贞望之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二与五非正应失其主矣三以成艮之主横亘其上
 是二之主不在五而在三也二之进退不能自主而
 听于三犹腓之进退不能自主而听于股也故为艮
卷九 第 14a 页 WYG0039-0454a.png
 其腓之象三过刚不中二柔顺无能改于其德其勉
 而随之也岂得已哉其心当有郁郁不乐者形迹之
 间似涉浮沉其心则晓然可谅也或曰传云不拯而
 唯随也唯字未的当信然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本义云三止于上未肯退而听乎二可见不拯其随
 咎不在二而在三也爻既为二原情象复为三著罪
 是皆春秋笔意也
卷九 第 14b 页 WYG0039-0454b.png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三以刚居刚一阳横亘中间有艮其限之象上下四
 阴皆为隔绝有列其夤之象限腰胯也分而为上下
 则脉络不相流通夤脊骨也列而为左右则营卫不
 相统属矣全体痞结心居中无所依附如焚如灼故
 曰厉薰心传曰人之固止一隅而举世莫与宜者则
 艰蹇忿畏焚挠其中岂有安裕之理厉薰心谓不安
 之势薰烁其中也
卷九 第 15a 页 WYG0039-0454c.png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象但用危字易厉字慨叹一番言刚而绝物流毒遂
 至此也绝物者适所以自绝耳
六四艮其身无咎
 传云四居大臣之位仅能善其身无取之甚也看爻
 辞云无咎殊无不足之意本义以阴居阴时止则止
 之说亦未确张氏云四正当心位不言心而言身心
 不可见身者心之区宇也观其身之止则知其心之
卷九 第 15b 页 WYG0039-0454d.png
 止故无咎此说得之矣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爻曰艮其身象传恐人误认身为正面故以止诸躬
 释之偻身为躬说文穷从吕从身吕背膂也盖止诸
 躬即艮其背也艮其背则不获其身矣象辞进一步
 说以补爻辞之所未备与文王卦旨正合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五君位发号施令使天下各止其所者也其位适当
卷九 第 16a 页 WYG0039-0455a.png
 辅处故以辅言辅颊之两旁骨背后可得而见者见
 其两辅之不动则知其口之不言矣咸其辅尚口也
 艮其辅塞兑也义正相反慎默简重有不言言必中
 节矣故曰有序言有序者有伦次有条理德音秩秩
 也轻发躁出则有起羞之悔艮而有序其悔亡矣本
 义云悔谓以阴居阳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传依本文解曰言以得中为正止之于辅使不失中
卷九 第 16b 页 WYG0039-0455b.png
 乃得正也本义曰正字羡文叶韵可见则只以居上
 卦之中言之
上九敦艮吉
 五爻皆取象于身至上九在艮山之极为成艮之主
 非但无咎悔亡而已也故不从人身取象而曰敦艮
 吉传曰人之止难于久故节或移于晚守或失于终
 事或废于久人之所同患也九能敦厚于终止道之
 至善也故六爻之德唯此为吉
卷九 第 17a 页 WYG0039-0455c.png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敦艮之吉节以久而益贞守以久而益坚事以久而
 益励故曰以厚终也
(艮下/巽上)
渐女归吉利贞
 巽长女在外未成妇也艮少男在内未亲迎也故其
 义为渐本义云为卦止于下而巽于上为不遽进之
 义有女归之象焉最精又自二至五位皆得正初终
卷九 第 17b 页 WYG0039-0455d.png
 二爻虽不当位然阳上阴下亦得尊卑之正位也故
 曰女归吉也女归必以渐也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故以嫁为归诗之子于归春秋王姬归于齐无贵贱
 一也传曰天下之事进必以渐者莫如女归臣之进
 于朝人之进于事固当有序不以其序则陵节犯义
 凶咎随之然而礼义廉耻之重天下国家之本无若
 女之归故专以此取义六礼不备贞女不行故女归
 之利在贞也在礼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不贞则奔可
卷九 第 18a 页 WYG0039-0456a.png
 乎传曰诸卦多有利贞而所施或不同有涉不正之
 义而为之戒者有其事以贞乃得其宜者有言所以
 利者以其有贞也所谓涉不正之疑而为之戒者损
 之九二是也处阴居说故戒以宜贞也有其事必贞
 乃得宜者大畜是也言所畜利于贞也有言所以利
 者以其有贞者渐是也言女归之所以吉利于如此
 贞正也盖其固有非设戒也学易须如此分疏始得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
卷九 第 18b 页 WYG0039-0456b.png
 本义云之字衍衍之字则与晋无异矣传注于之字
 俱有解固是若如本义作渐字更确女归吉女以渐
 归故吉也
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
 进得位以卦变言本义曰自涣而来九进居三自旅
 而来九进居五皆为得位之正传曰乾坤之变为巽
 艮巽艮重而为渐在渐体而言中二爻交也由二爻
 之交然后男女各得正位盖下体本坤阳进居上而
卷九 第 19a 页 WYG0039-0456c.png
 为艮上体本乾阴进居下而为巽进得阴阳之正位
 故往有巽艮之功也进以正诸家多泛说非是宜𦂳
 根上句来进得位则男正位乎外女正乎内矣进以
 正也进以正则夫夫妇妇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天下
 平矣故曰可以正邦也进以正即进得位可以正邦
 即往有功也此释利贞之义也
其位刚得中也
 刚得中指九五言以阳刚中正居尊位也传曰诸爻
卷九 第 19b 页 WYG0039-0456d.png
 之得正亦可谓之得位矣然未若五之得尊位故特
 言之此释卦体也订诂云但取画之阴阳更不论卦
 之男女也此义亦宜知
止而巽动不穷也
 艮止于内而巽以行之动而不过故不穷也传曰人
 之进也若以欲心之动则躁而不得其渐故有困穷
 在渐之义内止静而外巽顺故其进动不有困穷也
 此释卦德也
卷九 第 20a 页 WYG0039-0457a.png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语曰十年之计树木非积有岁年未遽高也故山上
 有木为渐进之象君子观其象以居贤德法艮之止
 也善俗法巽之入也本义曰二者皆当以渐而进此
 两平说传曰人之进于贤德必有其渐习而后能安
 非可陵节而遽至也在己且然教化之于人不以渐
 其能入乎移风易俗非一朝一夕所能成故善俗必
 以渐也此两截说窃意串说亦是韩退之曰阳子居
卷九 第 20b 页 WYG0039-0457b.png
 于晋之鄙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善俗之说也君
 子以移风易俗为己任俗而善虽小人共勉为君子
 俗而不善虽君子渐坠为小人然非居贤德不可居
 者安土而不迁也本之躬行积久而后效见所谓涵
 育薰陶俟其自化也此渐之义也然夬曰居德则忌
 何也夬之象以德及人而不自有渐之象自有其德
 而后及人也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卷九 第 21a 页 WYG0039-0457c.png
 从来有序者必称雁行以其不失次也亲迎者必先
 奠雁以其不乱群也渐进之义从夫之道皆于是乎
 见之故六爻皆取鸿象或曰木落南翔冰泮北徂其
 往来也有时亦渐之象也初阴柔居下上无应援渐
 于干之象也干水涯也渐于干戢翼以俟时耳小子
 未更事之称见已然不见未然危惧有言爱鸿也非
 知鸿也然鸿固无咎也传曰君子深识远照知义理
 之所安时事之所宜处之不疑小人幼子非能烛理
卷九 第 21b 页 WYG0039-0457d.png
 故有言盖不知在下所以有进也用柔所以不躁也
 无应所以能渐也若渐之初而用刚急进则失渐之
 义不能进而有咎必矣其义甚精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小子之厉以为未得所安耳不知始虽翅垂终当翼
 振于守身之义为无咎也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二柔顺中正上得九五之君为之应其进安且裕矣
卷九 第 22a 页 WYG0039-0458a.png
 故有渐于磐之象传曰磐石之安平者江河之滨所
 有进至是不复如干之厉而有言矣宴息得所饮啄
 自如吉可知也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传曰爻辞以其进之安平故取饮食和乐为言夫子
 恐后人未喻使伴食辈得以藉口故以不素饱释之
 言其以伐檀之君子为和羹之大人也杨诚斋曰食
 君之禄又岂素飧云乎亦欲置国家于磐石之安纳
卷九 第 22b 页 WYG0039-0458b.png
 人民于和衎之乐而已故傅说之志在中兴有商而
 非后则不食其禄孟子之志在平治天下而食前方
 丈则得志不为绝好名理昔王曾大魁天下或戏之
 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着不尽公正色曰曾平生之
 志不在温饱庶几此爻之义矣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禦寇
 传云安处平地则得渐道本义云鸿水鸟陆非所安
 也本义为是三过刚不中上无正应处非其据故有
卷九 第 23a 页 WYG0039-0458c.png
 渐于陆之象三四相比不相应非耦也三比四则夫
 征不复如鲁公孙敖从纪氏楚子反从夏姬之类四
 比三则妇孕不育如楚斗伯比不育榖于兔之类鸿
 失匹则不再配三四夫妇如此愧渐陆之鸿多矣非
 理相从者寇也比则不利禦则利三以过刚之才当
 艮止之极故以禦寇勉之傅曰守正以闭邪所谓禦
 寇也胡氏曰当合卦爻辞观之卦辞女归吉者以三
 四两爻也爻辞夫妇凶者亦三四两爻也卦以两体
卷九 第 23b 页 WYG0039-0458d.png
 论巽女有归艮男之象爻以应否论当相应之位者
 为正不当相应之位者为邪四女无归三男之礼也
 特相比而相得为私情之相合耳易之取义不同如
 此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
寇顺相保也
 传以为好丑之丑疏曰丑类是也言三与初二虽有
 阴阳之殊同体艮卦故谓之群丑也外比则内离矣
卷九 第 24a 页 WYG0039-0459a.png
 四无媒而合失夫妇之正道也孕其敢育乎从寇逆
 也禦寇顺也三与二协力同心以禦失道之寇则丑
 类合矣故曰顺相保也顺保即守望相助之意传曰
 君子之于小人比也自守以正岂惟君子自守其己
 而已乎亦使小人得不陷于非义是以顺道相保禦
 止其恶故曰禦寇或曰雁群不乱飞则列阵相保亦
 有禦寇象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卷九 第 24b 页 WYG0039-0459b.png
 焦氏云乘刚不安之说殊无干涉非也鸿趾连不能
 握枝渐于木不安甚矣柔而乘刚之象也或得横平
 之柯处之则转危为安而无咎矣蒙引曰或得者言
 有此而庶几可望之辞也最得或字之义传曰四居
 正而巽顺宜无咎者也必以得失言者因得失以明
 其义也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四在巽体之下而又以阴居阴顺以巽也顺以巽故
卷九 第 25a 页 WYG0039-0459c.png
 得桷也传曰桷者平安之处求安之道唯顺与巽若
 其义顺正其处卑巽何处而不安如四是也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五以阳刚中正居尊位渐于陵之象也陵视于陆于
 磐高矣而远于水亦非安也二渐磐在江河之滨与
 五正应而为三四所隔故有此象也传曰三比二四
 比五皆隔其交者也妇谓二二为五之妇也中遭隔
 绝独阴不成其能孕乎焦氏云历三位而后至故有
卷九 第 25b 页 WYG0039-0459d.png
 三岁不孕之象然三四以邪比二五以正应邪不胜
 正故曰终莫之胜也传曰以不正而敌中正一时之
 为耳久其能胜乎在四既以邪正为安危在五又以
 邪正为胜负而即以邪正为吉凶也学易者可以观
 矣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二五相应其所愿也若为三四所胜则失愿矣岂知
 天道人心终有反正之理乎故信其必得也
卷九 第 26a 页 WYG0039-0460a.png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传曰安定胡公以陆为逵逵云路也谓虚空之中尔
 雅九达谓之逵逵通达无阻蔽之义本义云以韵读
 之良是五爻皆以进而止上则翱翔天际故有渐于
 逵之象处渐之终巽之极虽无位而有用也其羽可
 用为仪吉本义云仪羽旄旌纛之饰也按羽之用雉
 取其䌽鹭取其白鸿取其知时上九之仪取其秩序
 非取其文明也传曰在人则超逸乎常事之外者也
卷九 第 26b 页 WYG0039-0460b.png
 进至于是而不失其渐贤达之高致也故可用为仪
 法而吉也传义甚确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本义云其志卓然岂可得而乱哉传云可用为仪以
 其有序而不可乱也观鸿之飞从容閒适后先秩然
 莫之或紊所谓其仪不忒者也不乱言其仪度非言
 其志意也本义解爻辞切鸿恐未切上九解象辞切
 上九恐未切鸿不如传说的完美自古高尚一流天
卷九 第 27a 页 WYG0039-0460c.png
 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然或一意枯寂如长沮桀溺
 之流其羽不可用为仪也或一意放旷如竹林七贤
 之流其羽不可用为仪也超然物外以礼自守容止
 可观进退可法瑟僩赫喧俨然为一代之师表焉此
 大贤以上之事非幽人达士所可几及也
(兑下/震上)
归妹征凶无攸利
 归妹亦女归也而义各不同盖渐与归妹相对而相
卷九 第 27b 页 WYG0039-0460d.png
 反之卦也渐巽上艮下少男下长女而长女归于少
 男也故曰女归刚先求于柔阳先求于阴是以贞吉
 无不利归妹震上兑下少女悦长男而长男归于少
 女也故曰归妹柔先求于刚阴先求于阳是以征凶
 无攸利男感而女应则正女感而男应则邪此渐归
 妹之分也不以理而以欲不以道而以情将伤身败
 德故曰征凶失尊卑之序拂刚柔之常旡所往而可
 也故曰无攸利
卷九 第 28a 页 WYG0039-0461a.png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
人之终始也
 归妹卦本不好圣人却说出许大道理来此泛言男
 女交感之理也一阴一阳之谓道物无独生而独成
 者故男有室女有家天地之常经是乃其大义也震
 长男天交于地之始兑少女地交于天之终天地不
 交则人类灭绝万物何由而兴乎是故天地之道寄
 诸男女男女之道合乎天地也古往今来绳绳相续
卷九 第 28b 页 WYG0039-0461b.png
 人所以始而终终而复始者以归妹故也犹礼云大
 昏万世之嗣也本义云归者女之终生育者人之始
 固自切贴
说以动所归妹也
 女悦而男动悦以动也所归妹言所归在妹也归者
 妹寔主之而长男不与焉
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中四爻俱阴上阳下初上二爻亦如之位不当也三
卷九 第 29a 页 WYG0039-0461c.png
 乘二五乘四柔乘刚也从未有男子制于妇人之手
 而家道克有成者传曰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妇有唱
 随之礼此常礼也如恒是也苟不由常正之道徇情
 肆欲唯说是动则夫妇渎乱男牵欲而失其刚妇狃
 悦而忘其顺如归妹之乘刚是也所以凶无所往而
 利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雷动于上而泽水为之摇漾似女悦以从男之象故
卷九 第 29b 页 WYG0039-0461d.png
 为归妹君子观其象而知始合不以正必有中道弃
 捐之悔氓之蚩蚩所为作也传曰夫妇之道当常永
 有终必知其有敝坏之理而戒慎敝坏谓离隙归妹
 悦以动者也异乎恒之巽而动渐之止而巽也少女
 之悦情之感动动则失正非夫妇正而可常之道久
 必敝坏知其必敝则当思永其终也其义醒矣再由
 夫妇之道推之天地间自进身交友以至应事接物
 其罅漏有自其破败有因须早见而预图之如器然
卷九 第 30a 页 WYG0039-0462a.png
 安蝢的好则久而不敝矣防于未然非救于已然知
 其敝所以永其终也以先事之哲为善后之图惟是
 绝私情而笃公义母若少女长男以悦而动则可耳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初有阳刚之德女之贤明者也在下而无正应故为
 娣之象古者诸侯一娶九女嫡夫人以侄娣所以广
 继嗣也焦氏云娣之为言第也言以次第御于君也
 妇人从人娣又从其从人者虽有贤德未敢直行其
卷九 第 30b 页 WYG0039-0462b.png
 意如跛者之能履也跛不能自行依人以行娣不能
 自行依君以行如是而行分固应尔吉之道也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以恒本义云有常久之德或曰侄娣之从古今常理
 曰以恒谓以常礼而行也其说甚好相承非一人之
 言也与诸侄娣同承顺主君之命而行耳曰以恒曰
 相承便有寔命不犹之意小星所为作也此爻卫戴
 妫足以当之
卷九 第 31a 页 WYG0039-0462c.png
九二𦕈能视利幽人之贞
 二刚而能中正室之象进乎娣矣娣跛能履承三也
 二眇能视承五也五为正应而质反阴柔其配不良
 能成内助之功乎故不能远照而晦其明以自安也
 五阴柔不正动于悦者二不能为容悦惟以幽静之
 德固守正道故曰利幽人之贞传曰二之才如是而
 言利贞者利言宜于如是之贞非不足而为之戒也
 本义云幽人亦抱道守正而不偶者也俱极明备
卷九 第 31b 页 WYG0039-0462d.png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传曰守其幽贞未失夫妇常正之道也世人以媟狎
 为常故以贞静为变常不知乃常久之道也此即柏
 舟之诗所谓我心匪石不可转我心匪席不可卷者
 也盖不以配之不良而改其德也此爻卫庄姜足以
 当之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程朱俱作待谓不正之女人莫之取故有所待也或
卷九 第 32a 页 WYG0039-0463a.png
 按天官书须贱妾也亦通三阴柔不中正而偃然居
 二之上所谓狐媚专宠者也反归谓宜出而归之使
 如初之卑巽善下以安娣媵之分可耳归即春秋出
 归之归与归妹不同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未当谓以阴居阳也柔乘刚贱陵贵之象也此如仕
 者不自贵重而以事是君为容悦之类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卷九 第 32b 页 WYG0039-0463b.png
 四以阳居阴似不当位然处柔妇人之道而居上尊
 贵之体盖贤明之女自守以待佳偶虽抱标梅之叹
 而不遑恤也以其无正应故曰愆期以其有女德故
 曰迟归有时如孟光之待梁鸿也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象复指出志字即志可则之志谓其心确有以自守
 未尝俯仰取容也学者抱道择主而不轻以身许人
 其九四之谓乎
卷九 第 33a 页 WYG0039-0463c.png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朱子以帝乙归妹与箕子明夷高宗伐鬼方之类俱
 当时占得此爻余未敢信五以中正居尊位下应九
 二为王姬下嫁之象以婚姻之礼制自帝乙故推本
 言之小君德冠后宫不与诸娣争饰故其君之袂不
 如其娣之袂良也汉马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朔望
 诸姬至朝谒望见后袍衣疏粗以为绮谷就视乃笑
 后曰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君之袂不如娣之袂
卷九 第 33b 页 WYG0039-0463d.png
 良马后有焉王后配月月几望吉传云德谦盛而不
 盈也本义云后德之盛无以加此玩几字传尤确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

 上二句直述爻辞下始解之五柔德而居中位故以
 其贵尚者行之所贵尚者在德不在饰也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孔子曰婚礼合二姓之好以为宗庙主是故女德不
卷九 第 34a 页 WYG0039-0464a.png
 可以奉祭祀则无取焉上六以阴柔居归妹之终而
 无应传云女归之无终者也本义云约婚而不终者
 也传主祭祀说筐即诗维筐及筥之筐谓诸侯大夫
 妻诚敬以奉祭祀之器也承筐而无蘋藻之实则女
 无以奉祭祀矣按礼诸侯之祭亲割牲卿大夫亦然
 割取血以祭也士刲羊无血无以奉祭祀矣夫妇共
 承宗庙旡以奉祭祀则于义当离是夫妇之不终者
 也故无所往而利本义主婚姻说女承士之筐而无
卷九 第 34b 页 WYG0039-0464b.png
 币帛之实故士不能具酒食以召乡党僚友刲羊无
 血也所以为约婚不终之象二说俱有理宜并存之
 胡氏曰震有虚筐象兑羊象上与三皆阴虚无应故
 有承筐无实刲羊无血之象
 (谨按前说主奉祭祀于义较长/盖夫妇之道以奉祭祀为重也)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象单解承筐句即女之无寔以该士之无血也或曰
 卦为归妹设故言女而不及士
卷九 第 35a 页 WYG0039-0464c.png
(离下/震上)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丰卦是极好的爻辞却不甚好以其盛极而衰也朱
 子曰人君于丰之时当如捧盘水战兢自持方无倾
 倒满溢之患若才有纤毫自满之心即散矣所以此
 处极难丰者事事完全物物美备若天助其成者然
 盛大之势故自具有亨义也王者天下所归往也合
 天下之人民物力统归一人惟王者可以至此故曰
卷九 第 35b 页 WYG0039-0464d.png
 王假之也其势方隆则其为忧方大上体震震有忧
 象故戒之曰勿忧勿忧与勿恤不同言其勿徒忧也
 下体离离南方之卦有日中象故曰宜日中盛到极
 处须常常如日中时候保护才好不然或过或不及
 皆非所宜也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
 或曰丰盈或曰丰盛或曰丰厚丰之为义不一皆可
 以大字括之离明震动相资为用故丰也
卷九 第 36a 页 WYG0039-0465a.png
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王假之尚大也传曰所有既大其保之治之之道亦
 当大也故王者之所尚至大也蒙引云居得为之位
 操得为之势而又当此得为之时凡百如意所为不
 期侈而自侈也故曰尚大也尚大所以有忧道也此
 说亦通勿忧宜日中日所以照也日中所以普天下
 而无遗照也有遗照则衅孽萌于其间矣故必四照
 如舜之明四目达四聪而后可此释卦辞也大意已
卷九 第 36b 页 WYG0039-0465b.png
 完下又因日中一言而推极之本义所谓又发明卦
 辞外意是也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
 日中则昃如日之升则不昃月盈则食如月之恒则
 不食天地盈则与时消天地虚则与时息是天地不
 能违时也而况于人与鬼神乎人与鬼神有盛有衰
 亦与时消息而已然而言天地又言鬼神何也天地
卷九 第 37a 页 WYG0039-0465c.png
 者鬼神之所以为体也鬼神者天地之所以为用也
 造化之迹如风雨露雷之类皆是也彻上彻下莫不
 在理数倚伏之中传曰为此诫者欲其守中不至过
 盛也本义曰言不可过中也明乎此而持盈保泰之
 道思过半矣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皆至雷电交作也威照并行故为丰之象君子观其
 象以折狱致刑传曰折狱者必照其情寔唯明克允
卷九 第 37b 页 WYG0039-0465d.png
 致刑者施威于奸恶唯断乃成数语最精盖狱以离
 折电之照也洞若观火也刑以震致雷之威也德威
 惟畏也在此有确然曲中之情曰折谓屈服也在彼
 有固然应得之罪曰致谓自取也噬嗑之明罚敇法
 则曰先王立法者也原其情而制律以示之使勿犯
 也丰之折狱致刑则曰君子奉法者也得其情而按
 律以治之使勿枉也然则二卦之分一以明在上一
 以明在下故也旅明在上而亦云君子何也传曰旅
卷九 第 38a 页 WYG0039-0466a.png
 取慎用刑与不留狱君子皆当然也其义明矣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初与四皆阳两刚非应者也在丰则不然离居明之
 初震居动之初明与动合则有用分则无为故初遇
 四遇其配主也以下并上也相须犹形影相资犹表
 里虽旬而无咎也旬均也盈数也明之盈者动资之
 动之盈者明资之何咎之有传曰非明则动旡所之
 非动则明无所用相资而成用同舟则胡越一心共
卷九 第 38b 页 WYG0039-0466b.png
 难则仇怨协力事势使然也绝好名理往有尚者往
 而相从则能成其丰而有可嘉尚也
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传曰圣人因时而处宜随事而顺理夫势均则不相
 下者常理也然有虽敌而相资者则相求也初四是
 也所以虽旬而无咎也与人同而力均者在乎降己
 以相求协力以从事若怀先己之私有加上之意则
 患当至矣故曰过旬灾也均而先已是过旬也一求
卷九 第 39a 页 WYG0039-0466c.png
 胜则不能同矣
 (谨按胡氏来氏皆以旬为十日一/谓数之盈一谓日之象似亦有理)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传曰明动相资乃能成丰二为明之主又得中正可
 谓明者也而五在正应之地阴柔不正非能动者乃
 才不足耳既其应之才不足资则独明不能成丰既
 不能丰则丧其明功故为丰其蔀日中见斗之象本
 义云蔀障蔽也大其障蔽故日中而昏也或曰如乐
卷九 第 39b 页 WYG0039-0466d.png
 广之客见杯中蛇影遂致疾盖因疑而得疾也亦通
 胡氏曰日中岂有见斗之理即暌载鬼一车之意正
 与疑疾合然则畏其疑不往而遂已乎有道焉积至
 诚以动之发其蔀而孚其疑可也发有感发启发二
 意感发所以化之也启发所以开之也牖其暗而使
 之明振其柔而使之强事君之善道故吉也传曰古
 人之事庸君常主而克行其道者己之诚意上达而
 君见信之笃耳管仲之相桓公孔明之辅后主是也
卷九 第 40a 页 WYG0039-0467a.png
 余谓孔明允当此爻管仲未也必也周公之于成王
 乎
象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柔暗之君皆因志不立信以发志者不贰勿欺盟天
 地泣鬼神而谓不足感动其志乎此格心本领也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程朱本王弼说沛作旆谓幡幔也焦氏云公羊传草
 棘曰沛盂子沛泽多而禽兽至沛亦蔀之义也沬子
卷九 第 40b 页 WYG0039-0467b.png
 夏以为小星薛氏谓斗之辅星故传曰星之微小无
 名数者也二说俱有理丰其沛日中见沬蔽益近而
 昏益甚矣三与上六为应故也三刚正处离之上其
 才足以有为上阴柔无位动终而止掣肘甚矣如人
 之折其右肱也在礼子能食教以右手右便于左折
 其右肱欲效一臂之力不亦难乎然上之咎非三之
 咎也故原情而恕之传作无所归咎恐不必
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卷九 第 41a 页 WYG0039-0467c.png
 凡成大事者以明为主明有所蔽则不能及远欲济
 大事其可得乎肱倚以为用断折则无可用之理其
 终也已终不可言永为上所弃绝也士之怀才抱德
 未获一售而束手坐困者此类是也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象与六二同二应五四承五也四居大臣之位近柔
 暗之君虽为动主而明无所资况不中不正乎传曰
 丰其蔀蔀周围掩蔽之物周围则不大掩蔽则不明
卷九 第 41b 页 WYG0039-0467d.png
 日中见斗当盛明之时反昏暗也幸与初同德相应
 若资之以为用戮力协心裨益非浅也下曰配不以
 耦上为僣上曰夷不以就下为卑同称主者各为一
 卦之主也可以开其暗故曰吉也
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
吉行也
 不中正而在高位非所宜也故曰不当位臣以阳居
 阴君以阴居阴幽暗未光明也故曰幽不明同是象
卷九 第 42a 页 WYG0039-0468a.png
 也不于六二释之而于九四释之何也二之昏暗在
 五且有发蒙振懦之功有功无过故专释有孚发若
 一句四不中正五之昏暗当平分焉功过各不相掩
 故详释之其义精矣传云阳刚相遇吉之行也似以
 吉行为句看来遇其夷主吉爻辞也行也当为一句
 震体也震行则遇离之初明动相资故吉也史称唐
 李吉甫不得在端亮之列位不当也谋于裴垍疏三
 十馀人数月之间选用略尽当时翕然称为得人庶
卷九 第 42b 页 WYG0039-0468b.png
 几遇其夷主者矣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或以章为四曰五柔屈体下求四刚阴阳交错成章
 也其说亦通但六二文明中正离之主也又能以诚
 意事君诚则形著动变而章美灿焉黻黼皇猷润色
 太平此物此志也五能招徕之俾贲然来思则福庆
 集于身而名誉彰于外矣故吉也传曰章美之才主
 二而言然初与三四皆阳刚之才五能用贤则汇征
卷九 第 43a 页 WYG0039-0468c.png
 矣如此说始无遗意订诂又本其意而广之曰下四
 爻二应五四比五初则应四以从五者惟三为上所
 排挤无由自通于五今五既来章则上六之媒孽有
 所不行且将收之于废弃之馀而资其一臂之用所
 不齿者惟上耳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
 斯脱吉孰如之其义益畅矣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人君为天下造福故曰有庆也天下蒙其福则有誉
卷九 第 43b 页 WYG0039-0468d.png
 不待言矣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旡人三岁不觌凶
 传曰六以阴柔之质而居丰之极处动之终其满溢
 躁动甚矣处丰大之时宜乎谦屈而处极高致丰大
 之功在乎刚健而体阴柔当丰大之任在乎得时而
 不当位如上六者处无一当其义备矣丰其屋以所
 处太高言蔀其家以所居不明言窥视也阒寂也窥
 其户阒其无人以昏暗高亢自绝于人而人莫之与
卷九 第 44a 页 WYG0039-0469a.png
 言三虽正应至于三岁之久而不得见则亦终莫之
 见矣凶可知也或曰自三至上历三位故曰三岁传
 曰不觌谓上不见人盖不变也六居卦终有变之义
 而不能迁是其才不能也
 (谨按来氏谓权臣得罪/披离之后多有此气象)
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
 天际翔朱子云言其屋如翚斯飞高大至于天际自
 藏传承阒其无人说谓人以其昏暗自高大故皆弃
卷九 第 44b 页 WYG0039-0469b.png
 绝之自藏避而弗与亲也本义就上六说谓障蔽也
 言上六尊大之极藏匿之深自视太尊人莫敢近岂
 人之绝彼哉彼自绝乎人耳如此说更确
(艮下/离上)
旅小亨旅贞吉
 传曰山止而不迁火行而不居为去其所止而不处
 之象本义因之或曰山止不迁有旅馆象火行不居
 有旅人象亦好旅无大通大行之理故曰小亨传曰
卷九 第 45a 页 WYG0039-0469c.png
 如卦之才可以小亨得旅之贞正而吉也贞固卦所
 自有也本义曰可以小亨而能守其旅之贞则吉则
 似戒辞以卦德卦体观之柔中矣而顺刚内止矣而
 又外明卦固具有贞义传说正与彖传合本义又云
 旅非常居若可苟者然道无不在故自有其正不可
 须臾离也名言宜服蒙引本其意而广之曰言亦必
 忠信行亦必笃敬必仁于僮仆必义于同侣必礼以
 律身必智以照物其义益备矣梁溪先生谪居揭阳
卷九 第 45b 页 WYG0039-0469d.png
 严立课程静坐读书相资为用以小学近思录教来
 学者可谓得旅之时义矣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
小亨旅贞吉也
 徐氏曰一柔在外而处二刚之中是羁旅之人交于
 强有力者盖离从乾变坤之一柔得上卦之中而顺
 乎乾之二刚自不至以卑而取辱以高而招祸矣此
 释小亨义徐氏又曰非贤不主非善不与止而丽乎
卷九 第 46a 页 WYG0039-0470a.png
 明也则似以止属己以明属人非卦德矣内艮止外
 离明言静专自守而外洞乎物情也此释贞吉之义
旅之时义大矣哉
 时义之大程朱只云难处夫难处者时也难尽者义
 也二义须兼言之考戴记或旅于馆或旅于途或洁
 身而去或畏难而行或奉命而往或语或默或步或
 趋或进或退或存或亡俱有因时徙义之道正可发
 明大字之义吴氏谓旅非商旅之旅自天子诸侯大
卷九 第 46b 页 WYG0039-0470b.png
 夫以至于圣贤皆有旅故一一援其人以寔之蒙引
 独以天子之旅为未然曰天王出居于郑变例也故
 周公系六五爻辞不取君象正以天子无旅故也若
 然则鲁昭公之在楚唐中宗之在房州独非变例乎
 即孔子之辙环孟子之历聘亦自变例若得君行道
 乌用是栖栖者为哉大抵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有
 旅皆有旅则皆有其时义也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卷九 第 47a 页 WYG0039-0470c.png
 本义曰慎刑如山不留如火似未尽又语录云不干
 旅事非也丘氏曰山者火之所旅久则延烧狱者囚
 徒之所旅久则淹滞得之矣盖明而不慎则必刚愎
 以轻民命慎而不明则必冒昧以残民生明慎用刑
 而留狱则或以姑息养奸恶或以优柔误善良君子
 所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也不留狱亦有二义元恶
 大憝立置重典不至以逗遛贻意外之变一眚小过
 槩从宽政不至以濡滞伤好生之恩或曰留狱犹云
卷九 第 47b 页 WYG0039-0470d.png
 悬案非留于狱中也亦通
 (谨按案悬则留于狱/中亦必然之势也)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初以阴柔处旅之下如商贾一流匐匍于道路计较
 于锱铢固琐琐矣若夫役役客邸俛仰苟容摇尾以
 乞怜亦琐琐也鄙猥琐细何足道哉灾之来也斯其
 所自取耳灾谓悔辱患害也传曰当旅困之时才质
 如是上虽有援无能为也四阳性而离体亦非就下
卷九 第 48a 页 WYG0039-0471a.png
 者也又在旅与他卦为大臣之位者异矣其意甚明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象复本其志而责之凡人莫先于立志志立则虽处
 穷途落寞之中而屹然自若初六之灾由其志气穷
 蹙也志穷即灾非别有灾也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二以柔顺之德居中得正即次也有次舍可居则无
 假馆之劳承三之刚怀资也有财货可畜则无称贷
卷九 第 48b 页 WYG0039-0471b.png
 之苦乘初之柔得童仆也有童仆之贞良可任则小
 大一心奉命惟谨无防欺御诈之事处旅之善进退
 绰绰有馀裕者也传曰柔暗在下者童也强壮处外
 者仆也又曰不云吉者旅寓之际得免于灾厉则已
 善矣如此始无遗意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象多以上句该下亦有以下句该上者得童仆贞之
 类是也即次怀资而又得童仆之贞虽厮役皆以正
卷九 第 49a 页 WYG0039-0471c.png
 道相勖则主人因而寡过矣何尤之有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传曰处旅之道以柔顺谦下为先三过刚不中故全
 与二反居下体之上近离则焚其次无置身之地与
 二之即次者异矣去初远则丧其童仆贞无奔走服
 役之人与二之得童仆贞者异矣羁旅之人所凭依
 者童仆耳失其心则舟中敌国为可危也此本传说
 贞字连上句为义与六二得童仆贞一例看极是木
卷九 第 49b 页 WYG0039-0471d.png
 义则贞字连下句为义谓九三虽贞而厉也亦通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焚其次则并其资而尽之困于穷途而不能前亦以
 伤矣传曰以旅之时而与下之道如此义当丧也本
 义更不增减一字盖君臣主义主仆亦然在平时且
 当与下以宽而况旅乎刚而寡恩丧其义故丧其童
 仆也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卷九 第 50a 页 WYG0039-0472a.png
 四以刚居柔又在上体之下得处旅之道也故曰旅
 于处按诗于时处处于时庐旅则处与旅不同只是
 止息之义得其资斧当如传作两件看阳寔为资有
 所利赖也刚断为斧有所防护也或曰资当作赍或
 曰资当作齐或曰只是资用之斧俱非也资自是怀
 其资之资四负刚明之才得君行道其心也徒旅于
 处而已虽得资斧四何快于是我四自谓也传曰四
 以刚明之才为五所与为初所应乃旅而得货财之
卷九 第 50b 页 WYG0039-0472b.png
 资器用之利也虽在旅为善然四非正位上无刚阳
 之与下惟阴柔之应故不能伸其才行其志其心不
 快也其说最为显切本义全用之特约其辞耳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四近君宜居大臣之位而乃旅处中未得位也未得
 位三字承上一句起下二句故下但直述爻辞非若
 诸象传之各自为解也若曰惟不得位而旅处故虽
 得资斧未快也夫得资斧而心犹未快况甫出门而
卷九 第 51a 页 WYG0039-0472c.png
 琐琐乎然则四之心视初之志相去远矣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传曰离为雉文明之物射雉谓取则于文明之道而
 必合如射雉一矢而亡之发无不中则终能致誉命
 也誉令闻也命福禄也此理最见成但雉文明之物
 而亡之便是死雉何以有誉命朱子不取其说以为
 凡言终吉者皆是初不甚好也故以一矢亡作亡矢
 谓所丧不多也窃意雉得而矢将焉往若云矢雉俱
卷九 第 51b 页 WYG0039-0472d.png
 亡不应有誉命矣订诂云亡即出亡之亡离火炎上
 故有出亡象雉者文明之物射者君子之事射雉者
 谓取则于文明之道如以雉为质的然离从乾变六
 五舍乾之刚健而得柔之文明处得中道以斯德
 羁旅之中终必有誉命逮之虽挟一矢而出亡旅不
 久矣此说斟酌程朱之间又得终字意固自有理又
 曰王者无旅旅则失位故此爻不取君位象然少康
 逃虞思之国宣王匿召公之家是亦旅也余谓唐自
卷九 第 52a 页 WYG0039-0473a.png
 玄宗以至肃德诸君皆尝蒙尘而卒不失旧物可不
 谓旅乎此论正不可少
 (谨按此爻说者虽俱有理但五不取君位谓天子无/旅似非通论盖易中有无其事而有其象者况寔有)
 (其事者乎试取来氏集注约言之离雉之象也错坎/矢之象也变乾居一雉飞矢亡之象也中爻兑巽兑)
 (悦也又为口以口悦人誉之象也巽以申命命之象/也以用也五得中乎外而顺乎四之刚又应二之中)
 (正如明皇之幸蜀肃宗之即位灵武德宗之幸奉天/皆旅也可谓射雉矢亡矣后得李郭诸臣恢复故物)
 (终得其誉又得命令于天下如建中之诏是也此说/于义似长并小象上逮二字亦有着落因录存之)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卷九 第 52b 页 WYG0039-0473b.png
 传解上逮云上下与之是多却一字朱子云不得如
 伊川说是也但曰誉命闻于上恐亦未安订诂曰逮
 及也以臣言则誉命者君所予以君言则誉命者天
 所予皆从上而及者也其说亦通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离为飞鸟上九刚不中而处最高又离体故取鸟象
 离为科有巢象而火又附焉有焚巢象鸟焚其巢则
 失其安而无所止矣特加旅人二字所以别于鸟也
卷九 第 53a 页 WYG0039-0473c.png
 旅人始以高亢鸣得意先笑也失安莫与求旅于次
 旅于处不可得后号咷也牛顺物任重致远旅所必
 赖也轻率躁慢则丧其顺而无以为力矣困于旅故
 凶也离为牝牛又离火性上为躁易之象故曰丧牛
 于易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义者宜也旅之义宜下不宜上以旅在上高亢而不
 保其居故其义当有焚巢之事也凡事着一番畏难
卷九 第 53b 页 WYG0039-0473d.png
 意思则始迷尚期终悟一味轻易视天下事无足以
 入其心者听之不聪其终也已又安望其有闻知乎
 谓终身无觉悟之期也或曰浪迹天涯悠忽度日终
 不能有闻于世也亦通梁溪曰夫子去鲁十有四年
 与二三子栖迟容与其进德修业有不可知之妙所
 以赞易大旅之时义
(巽下/巽上)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卷九 第 54a 页 WYG0039-0474a.png
 传曰一阴在二阳之下巽顺于阳所以为巽也本义
 又加入字曰一阴伏于二阳之下其性能巽以入也
 象为风亦取入义其义愈详矣阳大阴小以其从阳
 也故亨以其从阳者阴也故曰小亨一阴上从二阳
 初往二四往五无不利者故曰利有攸往初见九二
 之大人四见九五之大人皆能以阳刚之德济阴柔
 之质引而入于中正之域也故曰利见大人
彖曰重巽以申命
卷九 第 54b 页 WYG0039-0474b.png
 合两巽为卦故曰重巽传曰君子体重巽之义以申
 复其命令故本义曰释卦义也申重复也丁宁反覆
 之意非谓有两命也读书盘庚及多士多方之诰则
 可见矣
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
利见大人
 阳性以中正为志刚而巽乎中正其志行矣本义指
 九五以二中而未正也郑氏曰九二巽乎中者也重
卷九 第 55a 页 WYG0039-0474c.png
 巽则兼五言之故曰巽乎中正而志行如此则分晓
 矣又曰初六顺乎刚者也重巽则兼四言之故曰柔
 皆顺乎刚尤分晓盖顺乎刚则不至柔媚而为謟刚
 顺乎中正则不至褊急而为邪此巽之所以为巽而
 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者也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传曰随者相继之义本义因之盖巽为风风以继风
 故曰随风重巽之象也君子观重巽之象以重申其
卷九 第 55b 页 WYG0039-0474d.png
 命而又必行其所命之事不徒托诸空言也李氏曰
 天下有风姤所以施命若风相随而至则是申命不
 一之象故君子之出命也必至再至三以先戒之然
 后其事可行于天下也文告勤恳而非出乎身以加
 诸民虽家谕户晓祗故事耳励精图治而不能使匹
 夫匹妇丕应傒志即发号施令何为也哉必如君子
 之德风而后可以申命行事也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卷九 第 56a 页 WYG0039-0475a.png
 巽为进退为不果初以阴柔而居最下故有此象然
 利在武人之贞者所以鼓励其志使之有进而无退
 也本义有以济其所不及而得所宜句最精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进退两念交战于胸中而不能自决志疑也把狐疑
 念头整顿起来不使污坏卑萎了志治也志治则确
 然自信而无所疑矣传曰治谓修立也修者不污之
 谓立者不卑之谓
卷九 第 56b 页 WYG0039-0475b.png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二以阳居阴而在重巽之下过于巽者也故曰巽在
 床下古尊者坐干床上卑者俯伏拜跪于床下正其
 义也用史巫纷若句殊难理会向来以程朱为未安
 遍求诸家之说毕竟传义较胜传曰史巫者通诚意
 于神明者也纷若多也苟至诚安于谦巽能使通其
 诚意者多则吉而无咎谓其诚足以动人也由此言
 之如古之人有盛德及人而人皆代为祈福之类盖
卷九 第 57a 页 WYG0039-0475c.png
 至诚感人而因以格神也用史巫者史巫为二用非
 二用之也本义丁宁烦悉其辞以自道达亦未确余
 向有说云史用以占卜者也巫用以祷祀者也纷若
 者史不已而巫巫不已而史极言其小心慎畏不安
 之甚也诚敬如此可通神明是以吉而无咎也亦通
 存之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传曰二能使其诚意者众多纷然由得中也阳居中
卷九 第 57b 页 WYG0039-0475d.png
 为中寔之象中既诚寔则人自当信之以诚意则非
 謟畏也所以吉而无咎此说确不可易
九三频巽吝
 三以阳居阳过刚不中者也因处巽时而勉强以下
 人非其本心然巽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故频巽而
 频失为可吝也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传曰三之才质本非能巽而上临之以巽承重刚而
卷九 第 58a 页 WYG0039-0476a.png
 履刚势不得行其志故频失而频巽盖巽者本非其
 志故穷困而不能常也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阴柔无援承乘皆刚宜有悔也以阴居阴在上体而
 能下故悔可亡田获三品传云遍及上下也朱子以
 为牵强但直作卜田之吉占恐未然焦氏云三品指
 下三爻四居五下巽顺而尽事君之礼故初六九二
 九三莫不巽顺之如田猎而有三品之获也此说亦
卷九 第 58b 页 WYG0039-0476b.png
 通三品之说旧矣一为乾豆一为宾客一以充君之
 庖又有三杀之说诗车攻篇自左膘达右腢为上杀
 达右耳本为中杀左脾达右䯚为下杀此即就田时
 所获言之犹切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四居柔得正所谓范我驰驱者故有田猎之功岂与
 诡遇获禽等乎以阴柔之才而遇上下之刚获免于
 悔幸矣乃不惟无悔而且有功传曰天下事苟善处
卷九 第 59a 页 WYG0039-0476c.png
 则悔或可以有功也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五居尊位为巽之主命令之所自出也以刚健之德
 居中正之位所谓刚巽乎中正而志行者也故贞贞
 则吉而悔亡无所不利矣五非有悔而居巽体巽为
 疑卦故戒之以其不善而变也故无初以其变而善
 也故有终所谓图惟厥终也本义曰有悔是无初也
卷九 第 59b 页 WYG0039-0476d.png
 亡之是有终也尤为明切先庚三日后庚三日传曰
 甲者事之端也庚者变更之始也十干戊巳为中过
 中则变故谓之庚事之改更当原始要终如先甲后
 甲之义如是则吉也本义云先庚三日丁也后庚三
 日癸也丁所以丁宁于其变之前癸所以揆度于其
 变之后二义俱不可少然先庚后庚反覆告人以欲
 变之意不一而足所谓重巽以申命也以此创制变
 法必获美善之道吉可知已
卷九 第 60a 页 WYG0039-0477a.png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二曰得中未正也五曰位正中则无偏无党无过无
 不及命令之出合天理而当人心矣故吉有独归焉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上以刚居柔而处巽之极过于巽者也故与二同象
 失其所安矣资斧在旅作两件看在巽作一件看盖
 旅之时以怀其资为善故二物并需巽之时只取断
 义丧其资用之斧失其所以断也上九本刚非不能
卷九 第 60b 页 WYG0039-0477b.png
 断者特以巽极而丧之耳故只作一物易不可为典
 要也贞凶传曰在正道为凶是也本义曰虽正亦凶
 亦说的去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居巽上而在床下穷而反下也故曰上穷正乎凶也
 本释贞凶二字本义直云必凶恐未是传曰巽本善
 行故疑之曰得为正乎复断之曰乃凶也如此方是
 释辞且得乎字也字意出杨氏曰上九位极人臣爱
卷九 第 61a 页 WYG0039-0477c.png
 其富贵权势而患失之心生故以极其巽顺阿誉以
 保其所有若然则汉张禹唐魏元忠盖其人矣
 (谨按此卦语多难解遍考诸家之说明白晓畅者绝/少窃尝臆揣之其所谓床者象其形也巽一阴在下)
 (二阳在上床之象也重巽叠床之象也九二性主于/入而上无正应故比于初巽在床下之象也中爻上)
 (离为龟史所掌也下兑为巫祝所用也二虽阳刚在/巽为不果纷若之吉教以决断奋发不溺于下而返)
 (于上则得中而无咎也九三亦无正应且一巽方尽/一巽复来故频巽而穷吝也六四以柔居柔在中爻)
 (之兑悦以入之故田获而有功也三品之说依本义/为是来氏之说虽卦象皆有但鸡羊皆家畜非田所)
 (获者故不可从九五无初有终亦以二非正应而能/相入之意上九居巽之极下应九三亦巽在床下之)
卷九 第 61b 页 WYG0039-0477d.png
 (象巽为近利市三倍资之象也极则必变上变六成/坎为盗丧其资斧之象也变六虽成正应但坎为盗)
 (又水亦就下之物所以正乎凶也一隅之/见不知有当万一否存之以质明经者)
 
 
 
 
 
 易酌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