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036-070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玩辞困学记卷十一
           海宁张次仲 撰
(艮下/艮上)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说文艮狠戾/不进之意从)
 (目从匕匕目者犹/目相匕不相下也)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
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036-0706d.png
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艮其止古本/作艮其背)
 艮止也一阳止于二阴之上阳自下升极上而止其在人
 事则为主静立极圣人之能事也说到止便有沉空守寂
 之累便非日用经世之学故以时行时止发艮止之义
 盖所贵于止者非贵其静而不交于物贵其与物入于
 吉凶之域而不乱也尧舜之禅让汤武之征诛孔颜之
 疏食水饮夏葛冬裘出作入息时未至不失之先时既
 至不失之后洒落高旷其道何等光明人心愈烦扰则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036-0707a.png
 愈昏暗愈凝静则愈光明与二乘之黑漆漆地内守幽
 閒大悬绝矣艮止之名义如此卦辞则工夫下手处也
 艮其背四句似乎相对实以艮背为网领不获不见
 皆自艮背中来故彖传单提艮背而以下三句总结
 玩是以二字可见
 夫子以所字易背字见所谓背者非形骸之谓即时
 行时止至当不易处也上下敌应二句正发明止其
 所之义阴阳相合谓之正应阴应阴阳应阳谓之敌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036-0707b.png
 应正应相与敌应不相与其在学问则物来顺应不
 执我见不获其身也是无我也据理而行不徇世情
 不见其人也是无人也无我无人天清地宁湛然常
 寂吉凶悔吝所不能加无咎而已所谓光明者如此
 杨敬仲曰善止者行善行者止知止而不知行者实不
 知止知行而不知止者实不知行知行止之非二则行
 止皆当其时而自然光明矣人精神尽在乎面不在乎
 背故圣人教之艮其背使面之所向一如其背面如背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036-0707c.png
 动如静寂然无我不获其身虽行其庭与人交际亦不
 见其人矣是止其所者无所也无止也非有所而欲无
 之也非本不止而强止之也无所无止无止之止真止矣
 郑申甫曰卦不言艮其心而曰艮其背以见艮不在
 心也彖传不言艮其背而曰艮其止又见艮不在背
 也交互发明心学无方之妙令人自得
 古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者不获其身也不侮鳏寡不
 畏强禦者不见其人也蔡介夫曰行其庭者如处事之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036-0707d.png
 际正冲碍著人处亦照管他不得伊尹之放太甲前古
 所不敢做的事冒然以身当天下万世不韪之名而
 不辞伯夷叔齐责武王之伐商虽八百诸侯皆以为当
 伐吾亦全不管他至不食其粟而死此皆是不见人处
 身动物也惟背为止耳目口鼻皆有欲也惟背无欲
 明堂经曰人五脏之系咸附于背是身心总会之处
 虽不动而实众动所系非离动以为静也此卦一阳
 横亘于上又两象相背皆背之象艮为门阙庭之象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036-0708a.png
 一阳见于二阴之上阳光著见光明之象
 胡仲虎曰文王彖震艮自是一例震来虩虩以下三
 句只是发明虩虩之效验艮其背以下三句亦只发
 明艮背之徵验也
 八纯卦皆六爻不应何独于此言之谓此卦专论止
 义六爻不相应与止义相协故取以明之圣人释彖
 随卦取义大槩如此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兼从又从秝又手也/以手持禾为秉手持)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036-0708b.png
 (二秉/为兼)
 思不出位取象兼山凡两雷两风两火两水两泽者
 有往来之义惟两山并峙则止而不动也
 王伯安曰思虑是人心生机无一息可停但主宰常
 定思虑所发自有条理如主人坐中堂豪奴悍婢自
 不敢肆閒思杂虑从何处得来
 位字不必深看人生定位不过五伦为臣思忠为子
 思孝本分内自有许多曲折烦难细微奥妙之处若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036-0708c.png
 不是视无形听无声穷思极想如何得尽性至命若
 有一念不守本分不踏实地便是妄想便是出位左
 传子太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
 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
 畔其过鲜矣此可为思不出位注脚(私/记)
 林无静树川无停流思虑原休歇不得若以心制心
 槛猿笼象弥觉其苦须认得位是何位如珠走盘而
 不越于盘方可證艮止之学禅家参未生前从何处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036-0708d.png
 来既死后从何处去便是出位(私/记)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当艮之初内欲初萌外诱将作脚跟不定全体皆差
 艮趾之义从脚跟第一步用力者也只工夫愈早愈
 好故无咎愈久愈妙故利永贞初爻柔位刚非正也
 止于其初犹未发之体故曰未失正永者到底不失
 敦艮之始也初六阴柔故以永贞为戒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036-0709a.png
 咸之拇为足大指趾则五指皆在其中人行趾必先
 往人止趾必先止故初艮趾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腓足肚有肉无骨居趾之上股之下上则随股下则
 随趾者也六二阴柔在下卦之中故有此象二盖有
 见于时行则行之学而无义比之功如无柁之舟随
 波靡靡不能自适此心如何得快后世言止祗求息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036-0709b.png
 心大易言止却欲快心快即自慊之学自慊全要此
 心作得主凡情俗念屏除退听方能时行则行时止
 则止浩然于天地之间今不拯其随非不欲拯也太
 阿旁落识情用事虽欲拯之其可得乎(私/记)
 方伯雨曰六二当腓之处腓不自动象二之止腓不
 能不随足以动象二之未得所止夫腓本不欲动者
 及其随足以动而又无由以拯之二之所以不快于
 心而恨不能自降伏其心者以此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036-0709c.png
 郑申甫曰股趾胫腓合之为足动则全体皆动若论
 先后先举趾而胫腓股随之谓腓随趾随足则可谓
 腓随股随限则不可人之行权在于足足亦不能自
 行权在于心以心为制全足皆止以腓为制趾动则
 腓随之矣岂能拯之乎象曰未退听言未知以腓而
 听命于心也天君为主则百体从令矣
 刘去非曰因人诡随莫能救止此无论名义所非抚
 心循省亦岂甘为卑下遂退听于人乎盖必有不自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036-0709d.png
 快然者矣穷其隐而指摘之所以起其懦也未退听
 即不快荀文若之于曹瞒王文正之于真宗所不免
 焉(附/录)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列孟喜作裂薰李鼎祚作/阍字书薰从熏石经从熏)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九三一奇横一卦之中有艮限之象一阳间隔四阴
 有列夤之象人身脉络贵于流通惟不至飞播乱行
 即谓之止若结聚一处便成风痱学问亦然三与二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036-0710a.png
 相反二阴柔误认时行则行而一意随顺其学近于
 墨三刚愎误认时止则止而一意静专其学近于杨
 皆艮之病也艮止之学物来顺应则形神融畅三当
 限之处屈伸之枢纽也性情坚愎外绝应缘内屏思
 虑内外不洽各为一境所谓艮其限列其夤也原其
 本心谓尽绝外感可以息心自养不知恶动之心非
 静也求静之心即动也心体焦灼无自得之趣故曰
 厉薰心象传不别下注脚亦不兼言列夤则是艮限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036-0710b.png
 便危薰心了欲其求清凉稳当之处为安身立命之
 地危字较厉字更激切(私/记)
 二徇物三绝物各谓有得而成一家之学公于得意
 处抉其隐隐受病之状曰心不快曰厉薰心可见圣
 学只是时止时行便心事安稳便是风月襟怀所谓
 其道光明也二非时行三非时止偏枯之学非阴胜
 而郁结则阳盛而焦烁矣圣人言其病而其药自见
 此立言之妙(私/记)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036-0710c.png
 腓非能艮之物限非可艮之地
 胡仲虎曰震所主在下初九下之下九四虽亦震所
 主而溺于四柔之中有泥之象故不如初之吉艮所
 主在上上九上之上九三虽亦艮所主然介乎四柔
 之中有艮限列夤之象
 徐衷明曰人身脊膂谓之督脉自股上夹脊两旁前
 对脐轮谓之腰眼即限也夤腰络也限分上下夤列
 两旁此肾之所在呼吸之根上与心通水火升降之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036-0710d.png
 会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三艮限分上下为两截四艮身则通上下为一体矣
 艮其身是近里寡过之学陆君启曰凝神于身犹凝
 水于盎未闻盎坏而水凝岂有身亡而神静哉圣学
 与佛氏不同全在于此
 咸四心位不言心此亦心位不言心而言身释氏曰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036-0711a.png
 将心与汝安心上著不得工夫一著工夫非沉空则
 执有故言艮可也言心可也言艮其心则舛谬极矣
 故曰艮其身视听言动皆身也皆心也离身无心离
 身之止无心之止劳而禦物不如逸而證身也虚而
 妄揣不如切而实践也彖曰不获其身爻曰艮其身
 不艮其身何以能不获其身哉(私/记)
 躬即身也然亦有辨说文躬从吕即背膂也伸而能
 屈者也王伯厚曰偃身为躬见躬而不见面论语曰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036-0711b.png
 躬行武侯曰鞠躬尽瘁躬之为言匍匐力行俨如负
 重无分毫傲惰之气真笃行君子也故以躬字代身
 字不则此句为剩语矣(私/记)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艮其辅矣又曰言有序然则艮辅非不言之谓以此
 推之艮背艮身艮趾非不动之谓也以中正者位虽
 不正以居得其中不失其正故言有序明艮辅亦不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036-0711c.png
 易能本之以中正之德则枢机之发自审不然如制
 逸马如遏决川安得而止之
 叶尔瞻曰辅者言之所自出在颊两旁不待动颊舌
 而先艮其辅止在言前非出口方思止也然有序为
 止止非缄默之谓
 赵氏汝梅曰言有序出令有缓急发语有先后治事
 有本末缓者急则民不信后者先则机不密本者末
 则事不成有序则千里之外应之悔斯亡矣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036-0711d.png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诸爻各象身之一体上九成艮之主德性本自坚凝
 工夫又极纯熟前之所艮者至此倍加完固浑浑沌
 沌非一肢一节所可拟矣是之谓不获其身是之谓
 不见其人是之谓其道光明故曰敦艮吉象曰厚终
 厚非旦夕可办自艮趾至此心中不知经多少迷闷
 (指二之/不快)受多少烦躁(指三之/薰心)然后身口二业无咎无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036-0712a.png
 悔而得一吉字轻浮浅露之习庶其免矣厚其可易
 言哉(私/记)
 九三一阳据二阴之上有背之象上复据三之上艮
 背之象敦临敦复皆取坤土象敦艮乃坤土而隆其
 上者也凡上爻除井鼎外鲜有吉占惟艮之在上体
 者凡八而皆吉人可不自厚哉厚于始可不厚于终
 哉
 焦弱侯曰咸艮皆近取诸身咸主感故拇股颊舌皆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036-0712b.png
 在前艮主止故趾限夤躬辅皆在背惟腓同于咸皆
 为不能止之象
 初艮之始上艮之终二三两爻求静得动此艮学之
 流弊也四慎行五谨言此艮学之工夫也上言顾行
 行顾言慥慥之君子故以敦艮终焉看来言行是学
 问大端言寡尤行寡悔心上过得去对青天而不惭
 闻迅雷而不惧大学所谓定静安也非止而何到此
 田地身之与世一片光明有何身而获身有何人而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036-0712c.png
 见人相与为寡过之人而已彖传是上达之学六爻
 是下学之学未有不下学而可上达者也文周各自
 标义(私/记)
 唐诗云幽蹊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可想敌
 应不相与景象(补/遗)
(艮下/巽上)
渐女归吉利贞(说文渐水名出丹阳黟县以水渐声地/理志渐江今浙江也借解作渐次取水)
 (流渐次/之义)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036-0712d.png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
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渐之进也本义以之字为衍文女归吉也王肃/本去也字加利贞二字皆不得圣人立言之趣)
 (也/)
 渐之为卦也止于下而巽于上有不遽进之义
 以少男下长女长女待年而未归少男将迎而
 未往有女归以渐之义盖女之归必六礼备而
 后行进之以渐无如女归也彖曰渐之进也女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036-0713a.png
 归吉也同一进也此进乃渐之进渐之进女归
 自吉也渐之进如女归则吉也不加注脚只点
 缀数字利贞意已自跃然进得位以下皆释利
 贞而语气相因循次解释上四句是论道理下
 四句以卦体卦德證之两进字从渐之进也来
 进以正即是进得位正邦即是有功以正者得
 位之本正邦者有功之验进得位进以正贞之
 义也有功正邦贞之利也此渐所以利贞也卦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036-0713b.png
 中二三四五皆得位圣人恐人误认故特发明
 之曰所谓得位者何位也其位刚得中也刚得
 中谓五得位而不正未必有功正而不中未必
 正邦九五之有功而可以正邦以其位之得中
 也止而巽又发明进以正之故止则凝静不扰
 巽则相时而动以此而进则得位以此而往则
 有功所谓渐之进者如此所谓贞之利者如此
 得位谓人与位相当非徒得其位而已故往有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036-0713c.png
 功
 胡仲虎曰咸取女吉取者之占也渐女归吉嫁
 者之占也皆以艮为主艮止也止而说则其感
 也以正是为取女之吉止而巽则其进也以正
 是为女归之吉纪闻曰渐男方求女之事归妹
 女将归男之时以未成夫妇而名卦咸男女初
 合相与之情恒男女成配久处之道以既成夫
 妇而名卦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036-0713d.png
 章氏曰止而巽动不穷也巽而止则蛊矣说以
 动所归妹也动而说则随矣反覆毫釐之际辨
 之不可不审
 程正叔曰卦有男女配合之义者咸恒渐归妹也
 咸与归妹男女之情也咸止而说归妹动于说皆
 以说也恒与渐夫妇之义也恒巽而动渐止而巽
 皆以巽也又曰诸卦多有利贞而所施或不同有
 涉不正之疑而为之戒者损之九二是也有其事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036-0714a.png
 必贞乃得宜者大畜是也有言所以利贞者渐是
 也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举正善俗作/善风俗本义)
 (贤字衍善字/下有脱字)
 木生于山不见其长以渐而大人居仁里不见其
 益以渐而善
 范忠宣曰道远者理当驯致事大者势难速成人
 才不可以急求积弊不可以顿革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036-0714b.png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六爻以鸿取象鸟飞兽行皆无伦序惟鸿木落
 则南翔冰泮则北徂行则翼次肩随有渐之象
 焉又匹偶不乱失其偶更不再偶有夫妇之象
 渐者婚姻之卦以相应相与为贵二应五三比
 四初六无应孤立水湄年少才弱时抱矰弋之
 忧特立独行或来世俗之议然而无咎者象言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036-0714c.png
 之矣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厉者心之危惧
 以义揆之宁有危惧而陷于过者乎无咎从厉
 中来所谓惧以终始其要无咎初最少故曰小
 子鸿阳鸟而水居在水则以得陆为安在陆则
 以得水为乐故六爻惟木非鸿所栖若干若陆
 若陵若逵只以爻位之高下取象所谓安危不
 专在此本义于干曰未得所安于陆亦曰陆非
 所安非也干水涯鸿水鸟干非厉渐干而离群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036-0714d.png
 独处乃为厉耳鸿鹄未举近人而易侮厉始无
 咎
 鸿之飞长在前幼在后幼者惟恐失群而号呼
 故为小子厉有言之象又鸿性多警必以少者
 伺之故常有弹射之恐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凡禽鸟之食俛而啄仰而四顾一或惊心则飞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036-0715a.png
 而去之今由干而进于磐饮食衎衎者何也二与
 五中正相应观五之三岁不孕则二犹为未遇者
 然不急于进自养以待时故其象如此象恐人不
 达故以不素饱明之言其从容涵养待时而动非
 甘豢养而妄进者比也
 崔氏曰随分而止人之大美治自此成非分而求
 人之大恶乱自此作
 磐汉武纪引作般裴龙驹注云水旁堆也集注磐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036-0715b.png
 大石鸿不栖石因磐字从石而误其说耳衎衎和
 乐也小雅嘉宾式燕以衎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禦寇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
禦寇顺相保也
 九三居下体之上故曰鸿渐于陆刘氏濂曰夫征
 不复者少男无应而上近于四务进妄动故征则
 不可还妇孕不育者长女无应而下比于三失守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036-0715c.png
 私交故孕则不敢育凶可知矣
 王辅嗣曰三本艮体弃乎群丑与四相得遂乃不
 反至使妇子不育贪进忘旧凶之道也异本合好
 顺而相保物莫能閒故利禦寇也
 不复不育凶之极矣而曰利用禦寇曰顺相保
 然则怨女旷夫患难相依天理人情之至圣人
 亦不忍深绝之也不如此则无以见易道之大
 (私/记)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036-0715d.png
 胡庭芳曰卦辞女归吉者以三四两爻也爻辞夫
 妇凶者亦三四两爻也卦以两体论巽女有归艮
 男之象爻以应否论当相应之位者为正不当相
 应之位者为邪四女无归三男之理也特相比而
 相得为私情之相合耳
 苏君禹曰九三过刚无应过刚则躁进而易败
 无应则自用而易穷外焉不能舒徐以俟其进
 而自窒其攸往之机如夫之征而不复也内焉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036-0716a.png
 不能涵泳以顺其天而自戕其生生之理如妇
 之孕而不育也离群丑言其好高自用违众独
 行耳利禦寇程子所谓守正以闲邪是也人之
 一心种种情识种种利欲皆谓之寇禦寇者克
 去已私遏绝外诱非极刚者不能也顺相保极
 言其利人而无私则顺于义理可以保身可以
 保民无往而不宜也(附/录)
 尔雅云高平曰陆陆在水上则塘路也雁水宿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036-0716b.png
 必有司夜以防掩捕遇警一号举群皆起有禦
 寇之象
 易蔡云夫妇谓鸿鸿水鸟孕必于陆其育也夫
 妇共抱夫既不复故妇孕亦不育也
 夫既离群丑而不复则四乃孤居之妇也乃曰
 顺相保与谁相保而禦寇乎经有不能强解者
 此类是也(私/记)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036-0716c.png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鸿连趾不能木栖曰渐于木者回翔木杪绕树无枝
 之际也四与三俱无匹偶孤侣难持两依得恃有或
 得其桷之象榱之方而直者曰桷桷木盖平柯也或
 者偶然之词圣人于三以禦寇利之于四以得桷幸
 之盖谓世道间关男女仳离三四虽非六礼之正犹
 愈于强暴侵陵丧身污体者耳象推本于顺巽言四
 性顺体巽所以得桷非得桷而后顺巽也天下交臂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036-0716d.png
 之缘亦须有臭味之合类如此两顺字相应四入巽
 为木九三一阳画于下有桷之象
 杨氏曰君子渐进于高位不幸在刚暴小人之上而
 人不忌之者以柔居柔为顺之至而又能巽乎刚所
 以进而得安也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何闽儒曰二五中正相应天作之合然五近于四四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036-0717a.png
 亦欲以为夫二近于三三亦欲以为妇故五不得以
 速聘二二不得以早许五也久而他议寝然后正配
 谐所谓终莫之胜也以五夫夫之正率二妇妇之正
 以五二夫妇之正率人夫妇之正传所谓进以正可
 以正邦正此爻也故吉
 唐凝庵曰三之不育者已孕而不育以合之不正也
 五之不孕者未合而不孕以有待而合也
 胡仲虎曰三与五皆言妇五以二为妇正也三以四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036-0717b.png
 为妇非正也三四相比而为夫妇妇虽孕而不敢育
 女归之不以渐者也故凶二五相应而为夫妇妇不
 孕而三四莫能胜女归之以渐者也故吉卦以巽为
 女艮为男而爻以五为夫二为妇者盖以二五相应
 而言取义不同也
 尔雅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下视于磐于陆
 则陵为最高此九五之象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036-0717c.png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传陆当作逵谓云路也失偶之鸿至死不配孤飞随
 后戛然长鸣其不可乱如此岂非人伦之坊表乎胡
 仲虎曰鸿进以渐而不失其时翔以群而不失其序
 所谓进退可法者也而独于上爻言之者要其终也
 钱启新曰鸿渐于陆九三南陆为木落南翔之陆入
 于人中故多凶上九北陆为冰泮北归之陆超于天
 外故无患先儒改陆为逵失圣人立言精蕴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036-0717d.png
 何闽儒曰合六爻而观初三四上俱无应初守正以
 待时上孤贞以著节若二与五则女归之经也三与
 四乃其权也权非所以立教故不与咸例论而复申
 以利贞谨始之意可见矣
 苏君禹曰君子之于天下莫重乎其进也夫时
 有必至事有适然当其未来知者不及图敏者
 不及乘巧者不及奋而一旦既至可以安意而
 享何者千仞之登非一蹴之功也五榖之熟非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036-0718a.png
 一瞬之力也道德仁义非捷径之得也盖言渐
 也苟凌躐之念一起于中而功利之私又乘于
 外厌庸行而妄希神化之知薄下学而遽起登
 天之想甚则竞进于功名热中于势利如女归
 不贞而大闲澌尽矣君子之持身也广大高明
 以为究境而其循序也子臣弟友以为入门造
 端于始学则小子之厉不以为劳殚精于克已
 则禦寇之勇不以为艰于木之栖可巽也不可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036-0718b.png
 强也得愿之胜可俟也不可骤也至于渐积之
 极则跻于丘陵而人不称盈焉安于磐石而人
 不称泰焉入于逵路超于尘世而人不称离群
 焉身在伦物之间心在太虚之表迹在王公卿
 相之贵意在九霄九渊之间兹其渐也固所以
 为升耶噫士君子欲居贤德以善俗宁为迟钝
 无宁为顿悟宁为恬退无宁为儇巧斯不亦善
 始善终哉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036-0718c.png
(兑下/震上)
归妹征凶无攸利(说文归女嫁也从止从妇省𠂤声妹/女之少者从女未声女少故称未声)
 (兼意/也)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
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读/)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
利柔乘刚也
 古者天子一娶九女诸侯一娶三女嫡夫人及左右
 媵皆以侄娣从所以别尊卑广继嗣也此婚姻中一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036-0718d.png
 大事故圣人特设一卦以尽其义
 咸卦二少相感恒卦二长相承此卦以少女承长男
 非是匹敌明是以妹为娣而嫁故谓之归妹彖传先
 以归妹二字发许大道理而后以本卦所由成者言
 之若曰归妹天地之义人道之终始本无凶本无不
 利只为说以动位不当柔乘刚所以征凶所以无攸
 利所谓说以动者兑说震动年少情逸其归也妹自
 为政无父母媒妁奔则为妾者也口诛笔罚全在妹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036-0719a.png
 字斥其为妹而罪已自著矣六三以阴居阳为位不
 当踞九二之上为柔乘刚位不当则无幽閒贞静之
 德柔乘刚则悖夫妇倡随之理故曰征凶无攸利征
 凶言其始征进也干进求宠并后匹嫡自此始矣无
 攸利究其终才知之妇亦能把持门户牝鸡司晨到
 底有何好处此皆指六三而言旧以二三四五为不
 正三五上为柔乘刚则罪不独在女失卦义矣
 渐曰女归自彼归我之辞今曰归妹自我归彼之辞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036-0719b.png
 以归字之上下分得失古礼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
 嫁皆以长男娶少女则归妹亦自无害独以兑说在
 下乃女说男非男下女是故在随曰动而说在归妹
 曰说以动上下悬殊而归妹于是乎始病矣
 蔡子木曰动以说为归妹止而说为咸无非性之欲
 也而动止别公私焉咸曰取女吉吉在取也以取属
 男归妹征凶凶在征也以征罪女
 象旨或误指震为兑夫失卦名义且就震言说说兑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036-0719c.png
 色而不知说非震就兑言动动于欲而不知动非兑
 也
 曰凶曰无攸利六十四卦辞未有若是之甚者冯宗
 之曰古来豪杰亦有归妹而杀身败名者种种归妹
 非为嫫母谋为豪杰戒也
 婚嫁者人之终生育者人之始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胡仲虎曰泽中有雷雷随泽止泽上有雷泽随雷动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036-0719d.png
 张仲溪曰物生必终有以永之则不终事久必敝有
 以知之则不敝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句/)相承也
 在卦则以兑从震为归妹故主六三而言在爻则各
 有归妹之义
 六五曰帝乙归妹是帝乙嫁其妹也此曰归妹以娣
 是帝乙嫁其妹而以娣从也娣之为言第也言以次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036-0720a.png
 第御于君也曲礼世妇侄娣盖以妻之妹从妻来者
 为妹六五女君下诸爻皆娣也所以为娣者以体言
 上体贵而下体贱以象言兑为妾以初言居下体而
 无应故为娣也跛者不能专行必须依人如娣妾承
 正室以行则吉以恒以分言明其古今常礼非说以
 动者也相承以德言二承五初承二安于为娣而非
 柔乘刚者也卦辞征凶初辞征吉所谓吉凶以情迁
 也归熙甫曰贤女为娣分非所宜而道无所不在居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036-0720b.png
 易安命可也此圣人教人无出位之意
 说者曰初非跛也能履而托之乎跛若是则宜言履
 能跛矣今曰跛能履者跛乃人所共知能履则圣所
 独契盖伤之也征者进供职役承嫡以事夫也(私/记)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此爻或以无归妹句不作媵妾看非也五帝乙之妹
 二与五应二者五之娣也以眇视承跛履则归妹以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036-0720c.png
 娣不待言矣初在下履象二在上视象妇道行不踰
 阈窥不出户跛能履眇能视履不直前视不瞩远也
 媵妾以色为尚曰跛曰眇见不尚色也幽人犹曰静
 女眇者眼前昏暗幽人之象言宜遵时养晦无察察
 以为明也
 以命言则初薄于二以德言则二贤于初三则娣中
 之匪人矣象于初曰以恒于二曰未变常惟各安其
 常初所以吉二所以利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036-0720d.png
六三归妹以须(句/)反归(句/)以娣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三为说主不中不正卦之征凶无攸利俱此爻当之
 盖仆婢之流非世家之裔无姆师之训以色见售不
 得列于娣者故以须名之晋天文志须女四星贱妾
 之称归妹而用须以从祸有不可言者毒蛇螫手壮
 士断腕宜急急反而归之以娣用初九九二也初二
 班姬之亚六三飞燕之流去三而用初二是驱枭养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036-0721a.png
 凤芟莠立苗国家兴亡系于此象曰未当谓欢昵未
 深壸政未与宜乘时去之也圣人防微杜渐若此(私/记)
 渐言夫征言得桷是民间夫妇归妹言其君言以娣
 是帝室婚姻大抵并后匹嫡之事不在编户细民而
 在高门华屋故圣人拳拳于齐小大别贵贱谓归妹
 而以娣则虽跛亦能履虽眇亦能视归妹而以须则
 不必言如何利害亦无用别有商量只是急反归之
 庶无白华绿衣之患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036-0721b.png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六爻皆以女取象九四亦娣也以阳居上体而无正
 应为愆期以待所归之象期者婚嫁之常期时者佳
 偶之良会召南之诗云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
 以其后也悔序云文王时江沱间有嫡不以其媵备
 数媵遇劳而无怨嫡亦自悔也次章云其后也处三
 章云其啸也歌盖始则悔悟中则相安终则相欢而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036-0721c.png
 嫡妾无间言矣象所谓有待而行者正待嫡之自悔
 耳以诗證易易亦足解人颐也(私/记)
 九四之为妹以阳处阴不居其正合归妹之义初阳
 正而象跛二阳中而象眇归妹以不居其正为得宜
 也
 诗曰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家语云霜降多婚冰泮杀
 止震则冰泮矣故曰愆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036-0721d.png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
(举正良字下无也字/全不知立言意趣)
 以卦论六三为成卦之主以爻论六五为众爻之主
 五居尊位归妹中之女君也故称帝乙以别之卦中
 言妹元妃之妹此言妹帝乙之妹方归曰妹已归曰
 君五以柔居中以德礼为光华不以纨绮为容饰故
 曰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其无疾妒之意可知
 圣人系辞风韵若此月几望者谦柔之德无以加之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036-0722a.png
 象故吉传芟去其君之袂句而以帝乙二句连合成
 文见得帝乙之妹何等尊重乃不如娣袂之良洗尽
 俗情令人起爱起敬有无穷叹赏之意下则申言之
 曰其位在中以贵行也所贵在中不在衣服所以跛
 眇之娣皆得进御壸德之盛莫与京矣(私/记)
 王姬下降自古而然至帝乙而后正婚姻之礼京房
 载帝乙归妹之词曰无以天子之尊而乘诸侯无以
 天子之富而陵诸侯往事尔夫必以礼义其务自贬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036-0722b.png
 损以无加于娣可以想见
 胡仲虎曰月几望在小畜中孚以位言阴盛而与阳
 亢也在归妹以德言阴盛而可与阳对也
上六女(读/)承筐无实士(读/)刲羊无血无攸利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此爻子瞻所谓婚姻之道非其至情名存而实亡者
 也言乎女则承筐无寔言乎士则刲羊无血纵不至
 凶岂能承前启后而有所利哉先言女后言士罪在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036-0722c.png
 女矣象不言士女而斥言上六且不别加语言只以
 承筐无寔四字一为颠播女有四德所谓寔也上六
 阴柔既已无实矣而复承虚筐欺已欺人可嗤可鄙
 此女之最无良者帝乙之妹袂不如娣士人之女虚
 筐是将人之贤不肖相去若此择妇者以此观之亦
 可得其大都矣推广而论君臣父子之道亦不过若
 此震虚筐象兑羊象(私/记)
 焦弱侯曰咸恒男女少长自为配偶夫妇之正蛊随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036-0722d.png
 归妹男女少长非其配偶夫妇之变长女惑少男为
 蛊少女悦长男为归妹女下于男女为主故凶长男
 先少女为随少女适长男为渐男下于女男为主故
 吉
(离下/震上)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说文丰豆之丰满者也从豆/象形按丰字上作三直六短)
 (画已是变体作/曲字益非矣)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036-0723a.png
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
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离明震动明则知几动则成务非明则动无所
 之非动则明无所用也明以动故丰丰者大也
 王假之尚大也以明动致丰丰则愈明明则愈
 动虽欲不狭小前人纷纷制作不可得矣书曰
 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此其可忧者也圣人曰
 勿忧勿忧将何所宜乎宜昭吾明德如日之中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036-0723b.png
 照临下土岂有阴慝敢于其间哉日中则昃圣
 人就日中处又看出一种道理以补彖辞之不
 逮当其昃不得不昃当其食不得不食固是乘
 除倚伏之势亦便是持盈守满之道也尧舜之
 禅让伊周之归老所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
 地盈虚与时消息也(张西农曰日会在朔而食/亦在朔月盈于望而食亦)
 (于/望)
 丰虽明动相资而以明为主宁可明而不动不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036-0723c.png
 可动而不明故曰宜照天下六爻亦贵明不贵动
 如日中见斗日中见沬总是不明不明则动动则
 愈不明丰蔀则见斗丰沛则见沬子瞻曰丰者至
 足之辞足则馀馀则溢圣人处之以不足而安所
 求馀故圣人无丰丰非圣人事也(私/记)
 假古雅反诗文王篇曰假哉天命雍曰假哉皇考
 皆大之义离明有日之象震东方离下震上日出
 东方昧爽之际明未普照故曰宜日中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036-0723d.png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埤雅曰阴阳暴格分争激射有火生焉其光为电
 其声为雷然月令二月雷乃发声后五日始电则
 雷电固有不合而章亦有不皆至者惟合而章乃
 成噬嗑惟皆至乃成丰耳
 明以折狱威以定刑必先折狱而后致刑者人之
 情伪难以尽知法之轻重难于曲当必折衷情法
 之间然后致之于刑则天下无冤民矣明罚敕法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036-0724a.png
 以立法者言故曰先王折狱致刑以用法者言故
 曰君子
 子瞻曰易于雷电相遇则必及刑狱取其明以动
 也至离与艮相遇曰无折狱曰无留狱取其明以
 止也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配郑作妃/嘉耦曰妃)
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初居卦下故不言丰为丰之始故言守丰之道守丰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036-0724b.png
 之道在得人而已一唐明皇也用姚宋则治用杨李则
 乱守丰岂不以人哉
 配主或指二或指四指二谓其比指四谓其应夷主
 或指初或指二或指五指初谓其应指二谓其离主
 指五谓其卦主今以疏为据疏云初四俱称主者互
 为宾王之义自初适四则以四为主自四之初则以
 初为主也如此乃见相与之深焦弱侯曰初以四为
 配四以初为夷上下之辞也自下并上为配如妻配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0036-0724c.png
 于夫君配于天也自上并下曰夷如山之夷而入于
 川日之夷而入于地也左传亦云夷于九县
 初与四二与五在他卦则两刚两柔相敌而不相得
 在丰则雷电皆至明动相资故曰吉曰无咎三与上
 正应而曰折肱曰凶者盖各处内外卦之极刚而亢
 柔而戾两不相下也爻言乎变如此(私/记)
 十日为旬十者数之终盖盈满之期也遇其配主则
 互相警戒虽时值丰大势处盈满可无侈泰之咎且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0036-0724d.png
 从此登三咸五故往有尚夫子读易至此惕然戒心
 复转一语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虽旬无咎言盛犹
 可保幸之也过旬灾言盛极必衰戒之也(私/记)
 注旬均也礼内则旬而见注亦释均今考说文遍十
 日为旬书曰至于旬时汉书翟方进传旬岁满岁也
 凡卜筮亦以一旬为断当以旬为十日象曰过旬灾
 如解作均字则当云过均灾矣可乎六爻皆以日论
 旬十日也日中日之中也三岁日之积也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0036-0725a.png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象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说者以五为柔暗之主而以丰蔀见斗为五之象非
 也明以动故丰丰非柔暗者所能也六五来章非柔
 暗者也丰蔀丰沛丰屋见斗见沬各就本爻看
 朱康流曰天之变异日中见五纬者有矣未有见经
 星者丰其蔀日有食之也日食甚则斗可见矣以其
 居阴从阴故得疑疾以其离明得中故有孚其疑也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0036-0725b.png
 如日之食其孚也如日之更
 胡仲虎曰凡言往者多自下而上初之往上而从四
 也初以阳居阳而四又阳故往有尚二之往上而从
 五也二以阴居阴而五又阴故往得疑疾
 程敬承曰发发生发动也时至则物虽枯槁亦自发
 生诚至则君虽昏愚亦自发动此圣人下字之妙
 同一日中也彖言照天下而爻言见斗见沬何也其
 病根在丰其蔀丰其沛丰之一念误之也民殷物阜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0036-0725c.png
 好大喜功愈丰则愈暗前有谗而不知后有贼而不
 见甚而丰其屋并斗沬亦无从见矣(私/记)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沛古本作/旆幡幔也)
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三以重刚居离明之极介丰蔀见斗之中骄奢淫泆
 相习成风其丰弥炽其暗弥甚丰沛见沬一蹶而折
 其右肱将安归咎哉盖以三之才当丰之世自谓可
 以成事而不知其不可大事也自谓可以有用而不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0036-0725d.png
 知其终不可用也若是者皆因不知消息盈虚之理
 不讲于持盈守满之道败亡接踵又何怪哉故一则
 曰不可再则曰不可谆谆告戒惟恐其不悟也(私/记)
 蔀沛之说竟无定论以理揆之当丰之世志得气满
 礼乐征伐神仙土木之事纷然并举盖繁冗之象也
 斗经星沬斗之辅星沛之蔽甚于蔀沬之见甚于斗
 盖蔽愈大则见愈小所谓知亡桃而不知亡国者也
 (私/记)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0036-0726a.png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
(读/)行也(举正行字/上有志字)
 离之明在二震之动在四各擅明动之资力量既同
 障蔽无二故俱曰丰蔀见斗遇其夷主吉者四以不
 明行于幽暗之中下应于初初体离明引左而左引
 右而右可免昏迷故爻曰吉而象曰行言其信步而
 前也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0036-0726b.png
 丰蔀见斗象不释于六二而释于九四九四位不当
 而丰蔀六二位当而亦丰蔀九四不明而见斗六二
 离明而亦见斗当丰之时位不论上下德不论刚柔
 此丰蔀彼亦丰蔀此见斗彼亦见斗纷纷好事察察
 为明传之所谓多故穷大也圣人标其义于四则其
 馀不必尽释矣(私/记)
 林素庵曰四与初遇明动相资斯固同心共济履险
 若平者也曲逆之遇绛侯汾阳之遇临淮梁公之遇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0036-0726c.png
 柬之赵鼎之遇张浚似之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何闽儒曰凡说卦先论主爻不明主爻未有能得卦
 旨者也此卦以五为主彖所谓王假之者正是此爻
 质卿曰以丰致暗之主岂是寻常但气魄太大志愿
 太广遂受其阴暗而不觉圣人别设下贤之义以为
 教曰来章有庆誉吉盖二与五应四与五比五得位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0036-0726d.png
 得中因二以来初因四以来三明动相资合而成章
 其为保大定功之主无疑矣故曰来章有庆誉吉夫
 以丰时许大气燄许大障蔽许大隐忧一来章遂成
 许大功名此易道所以为妙
 既曰有庆誉又曰吉非重复语庆誉以作用言吉以
 事应言初二诸爻皆殊才异能非庸庸者但丰亨之
 世遇事风生好自表见任其驰逞恐有颠蹶之虞锄
 抑太过则厄塞困顿不得展其怀抱六五虚已招来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0036-0727a.png
 庆之以爵赏假之以名誉发舒其意气而奔走于功
 名丰蔀诸贤悉就陶冶而为国家之用尽善尽美孰
 过于此故曰有庆誉吉若无庆誉则不吉矣誉者虚
 名庆者寔惠故象不曰有誉而曰有庆见非出纳之
 吝印刓不与者(私/记)
 自二之五曰往自五致二曰来
 胡仲虎曰初不言丰初未至丰也五亦不言丰者五
 柔中谦抑不知有丰也四爻称丰皆无善道初与五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0036-0727b.png
 不言丰独为可尚三爻称日中皆有所蔽初不称日
 中丰之始也六五正日中矣不称日中直曰来章圣
 人立言之意可窥矣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阒从/臭不)
 (从/贝)
 上六正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之时也绝无满盈之戒
 愈逞飞扬之志盖秦始隋焬之流迹其雄风岂不翱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0036-0727c.png
 翔天际而不亲正人不闻正言虽有如林如旅之众
 不过一独夫耳故曰阒其无人阒寂静也人之谒之
 因鬼见帝有三岁而不得一见者故夫子曰所谓无
 人非无人也深居高拱旁若无人是自藏也于人何
 尤子云曰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
 天收其声地藏其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何闽儒曰
 人以学识自高翱翔天表其终至于人莫敢亲而以
 学术杀天下后世者何以异此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0036-0727d.png
 程可久曰六五以谦接物六二敌应而必来上六以
 亢自居九三正应而不为用此吉凶之断也
 国家之患莫大蒙蔽蒙蔽之害丰时特甚故曰宜照
 天下夫阶前万里人主何所用其明哉致治以人保
 治亦以人但使贤者在位何忧谗谄蔽明此卦五来
 章二有孚君臣一德初遇四四遇初大小同心更何
 丰之足忧上六有一九三而不能用以至阒其无人
 虽翱翔天际亦何益哉此六爻之旨也(私/记)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0036-0728a.png
(艮下/离上)
旅小亨旅贞吉(字书旅众也众出则旅寓故在外为旅/从㫃从二人六书作□并人于下于旗)
 (之斿也以旗致民众旗/下非久居之地会意)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
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男子生而桑弧蓬矢以射四方闭门端居妻孥相对
 非丈夫之事禹稷过门不入孔孟辙环不倦既有此
 事即有此道故六十四卦中特设此象以为栉风沐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0036-0728b.png
 雨者之绳准(私/记) 不释卦名
 陆君敬曰顺刚可以免侮非柔中者不能丽明可谓
 得朋非恬退者不得
 柔中谓五外谓外卦言外者明其为旅也以阴柔处
 二刚之间为顺乎刚顺乎刚是柔中妙用卦德艮止
 离明止则随寓而安明则见几而作凡此皆处旅之
 善物故小亨贞吉道无往而不在事无微而可忽难
 尽者旅之义难处者旅之时故言时义之大三爻其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0036-0728c.png
 义丧上爻其义焚正与时义相反彖词重提旅字有
 郑重叮咛之意小亨小者亨也小者柔之谓也
 徐子与曰一柔在外而处二刚之中是羁旅之人交
 于强有力者苟非善处卑则取辱高则招祸惟引分
 自守无私交无暗事非贤不主非善不与止而丽乎
 明也夫如是内不失已外不失人虽在旅困亦可小
 亨得旅之正而吉也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卷十一 第 45b 页 WYG0036-0728d.png
 孔疏火在山上逐草而行势不久留故为旅象仲虎
 曰明如火慎如山不留如山不留火
 唐凝庵曰舜戒皋陶曰惟明克允故易凡言刑狱之
 事未有不取诸离者动而明明罚敕法之象也明以
 动折狱致刑之象也明以止无敢折狱之象也止而
 明明慎用刑之象也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琐从小俗从川/误斯举正作厮)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0036-0729a.png
 士君子当流寓之日一种高朗之怀自不可少初以
 阴柔居下不能识其大者而琐琐然作乞怜之状较
 锱铢之获焚次丧童皆其自取爻贱其行象鄙其志
 琐琐郑王云小也艮为小石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旅贵卑巽故位阴爻柔者多吉而六二兼之即次则
 安怀资则裕得其童仆之贞则无欺而有赖旅之最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0036-0729b.png
 善者以六居二得阴之本位为即次阴主利上承二
 阳以虚受实为怀资艮为阍寺下役初六为得童仆
 之贞象单释童仆一句而曰终无尤旅之所与处者
 童仆耳既得童仆然后即次怀资皆无所失唐诗云
 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仆亲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句/)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象旨二即而三焚二去离火远而三近也二得童仆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0036-0729c.png
 而三丧二去初近而三则远矣其相反者六二柔得
 中九三过刚不中也
 君子之处人国视途次若家庭童仆若一体故所至
 如归苟旅人而即以旅待之视若萍遇毫无联络其
 失人心宜矣故曰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姚承庵曰九四离下而上载贽出疆之君子也志在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0036-0729d.png
 行道而仅得资斧能快然乎季孟之待孔子所以行
 也国中授室孟子所以去也
 诗公刘于时处处于时庐旅处者久居旅者托宿旅
 而言处旅于此因处于此也
 下三爻士庶人之旅其得丧不过旅次童仆之事上
 三爻卿大夫之旅故或以得而未快或以亡而誉命
 非区区于资斧童仆间论得丧者
 胡仲虎曰三以刚居刚而在下卦之上刚而不能下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0036-0730a.png
 人者也四以刚居柔而在上卦之下犹能用柔而下
 于人者故得资足以自利得斧足以自防也资以润
 身斧以断事
 艮之二曰其心不快二之不拯自为快圣人观之知
 其心之不快也旅之四曰我心不快四得资斧人以
 为快四之自反未足为快也我其二字分属有味(私/记)
六五射雉(读/)一矢亡终以誉命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0036-0730b.png
 自初至四已备处旅之道四未得位五则得位矣故
 不复言旅在人事则为远臣入国应文明之会射策
 命中生平学术吐露无馀射雉而一矢亡之象也一
 矢亡似有所损终以此得誉以此受命向之皇皇问
 津不虚矣一矢何足惜哉象言上逮言非徒名誉将
 出潜离隐跻于高位也(私/记)
 离文明之卦雉文明之物五为离主故取雉象士见
 君卿以雉为贽解二坎之阳画中实故云得黄矢旅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0036-0730c.png
 五离之阴爻中虚故云一矢亡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巢音曹/从臼鸟)
 (在穴曰窝/在木曰巢)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渊明云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旅之上九盖
 倦飞之际也巢者鸟栖息之处焚巢则无所归宿矣
 盖自处高亢丧其顺德始以遨游为喜后以涂穷为
 悲宜其凶已丧牛于易正焚巢之故象曰终莫之闻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0036-0730d.png
 闻即令闻之闻莫之闻则并誉命而失之矣仲尼旅
 人老而归鲁删诗定礼其庶几夙夜以永终誉考乎
 (阙/)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0036-0731a.png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0036-0731b.png
 
 
 
 
 正五柔顺文明皆得其道者内卦初不及中中
 故有灾三过中故焚次外卦四不及中故不快
 上过中故号咷盖不及则弱不自持过则刚必
 自折
卷十一 第 51a 页 WYG0036-0731c.png
 上以离明之体居卦位之极盖修饰文彩高自
 标置以求名誉者不知轻世傲物之人或可钓
 誉于一时究竟如潦水之涸影响俱绝故夫子
 以终莫闻提醒之(补/遗)
(巽下/巽上)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说文巽具也篆文下/从丌上从□声徐铉)
 (曰庶品皆具丌以荐之丌音箕下基也所以荐以/物者杨止庵曰巽从两已并立相下指事取卑)
 (下人义不经/从□从共)
卷十一 第 51b 页 WYG0036-0731d.png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
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举正申命下有/命乃行也一句)
 巽入也重巽深入也入人不深而徒以命令申
 之亦复何益下文刚巽乎中正正发明重巽之
 义
 孔仲达曰此卦以卑巽为名以申命为义故就
 二体上下皆巽以明可以申命也上巽能接于
 下下巽能奉于上上下皆巽命乃得行故曰重
卷十一 第 52a 页 WYG0036-0732a.png
 巽以申命虽上下皆巽若命不可从则物所不
 与故又因二五之爻刚而能巽不失其中正所
 以志意得行申其命令也刚虽巽乎中正柔若
 不顺乎刚何所申其命乎故又就初四各处卦
 下柔皆顺刚无有违逆所以教命得申成小亨
 以下之义也
 郑亨虎曰九二巽乎中者也重巽则兼九五言
 之故曰刚巽乎中正初六顺乎刚者也重巽则
卷十一 第 52b 页 WYG0036-0732b.png
 兼六四言之故曰柔皆顺乎刚李子思曰刚不
 巽乎中正则褊隘而为躁柔不顺乎刚则柔媚
 而为谄故柔顺乎刚刚巽乎中正者所以为巽
 之体也若徒以一阴潜伏为巽而不究乎阴画
 在二阳之下有顺乎阳刚之象阳画在二五之
 位有顺乎中正之德则巽之所以致亨者不可
 得而见矣
 丘行可曰论成卦则以初四之柔为主论六爻
卷十一 第 53a 页 WYG0036-0732c.png
 则以二五之刚为重惟二五之刚能巽乎中正
 则刚不过而志得行矣故曰刚巽乎中正而志
 行此以二与五释利有攸往之义柔谓初四刚
 谓二五也皆顺谓初顺二四顺五也柔者多不
 能自振故必顺乎刚则柔得刚助而后可行故
 曰柔皆顺乎刚此以初与四释利见大人之义
 也
 阳大阴小兑离皆一阴而不言小独于巽言之
卷十一 第 53b 页 WYG0036-0732d.png
 巽入也伏也重巽入之至伏之至也与离之居
 中兑之处上不同故曰小也小必从大阴必从
 阳利有攸往往从阳也利见大人见乎阳也二
 利字即亨字意
 巽为进退为不果病在不能行刚既巽乎中正
 矣不行则中正亦无用惟其刚则志在必行无
 因循委靡之意此是巽对證之药故彖曰志行
 象曰志治(私/记)
卷十一 第 54a 页 WYG0036-0733a.png
 崔仲凫曰学莫善于巽崒嵂之形抔土不居滔
 涌之泉涓流难入夫心易实而难虚气易扬而
 难抑自视为有则眇人若无自聪之极则听言
 如醉
 文王周公卦爻辞绝无申命之旨孔子于象彖
 中特发此义盖盘庚洛诰委曲详悉固受民之
 心亦衰世之象圣人欲人反而求深入人心之
 处也巽之为巽申命其一端耳读易者不可不
卷十一 第 54b 页 WYG0036-0733b.png
 知(私/记)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申命者致其戒于行事之先行事者践其言于
 申命之后命风象申命随风象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初以阴居下为巽之主卑巽之过故为进退不
 果之象若以武人之贞处之则有以济其所不
卷十一 第 55a 页 WYG0036-0733c.png
 及而得所宜矣象曰志疑阴性多疑疑者事之
 贼也志者事之枢也疑则不治治则无疑此一
 卦六爻之绳准也特于初爻发之
 章本清曰巽兑皆阴卦也巽成卦在初兑成卦
 在三而初三爻词俱未尽善巽以阴入阳兑以
 阴说阳且二爻皆阴居阳位故初不如四三不
 如上所取者反在二五之阳爻也
 此与履六三皆以阴居阳皆言武人履三恶其
卷十一 第 55b 页 WYG0036-0733d.png
 志刚巽初取其志治
 颜应雷曰鄢陵之役范文子及晋侯之左右皆
 不欲战栾书郤至以为可战卒以胜楚赤壁之
 役群议皆欲迎操孙权拔刀砍案从孔明鲁肃
 之议卒以破曹淮蔡之师三年不解群臣争劝
 罢兵宪宗从裴度韩退之之谋卒擒元济澶渊
 之役幸蜀幸江陵朝议不一真宗从寇准高琼
 之谋敌遂退遁自古旅进旅退蓄疑败谋武人
卷十一 第 56a 页 WYG0036-0734a.png
 之贞不可无也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古尊者坐床上卑者拜床下巽在床下巽之至
 也世固有势屈情谄色态为恭者二惟用事神
 之道将之则床下为不虚矣礼运前巫后史与
 三公三老相次为养心守正之助故九二用之
 则吉而无咎盖古之史巫皆精爽不携又能斋
卷十一 第 56b 页 WYG0036-0734b.png
 庄中正如国语所云也
 归熙甫曰礼文之繁缛气象之谦冲苟出于心
 虽烦不厌苟当于礼虽卑不屈故曰得中中者
 诚而已
 郝仲舆曰二据床上初居床下初为谋主二俯
 听之反覆咨诹或可或否为吉为凶史卜巫祷
 纷然交作礼所谓前巫后史皆在左右是也集
 思广益故吉无咎 史巫纷若近于谄媚故象
卷十一 第 57a 页 WYG0036-0734c.png
 以得中明之
 凡小象二五言中皆因中位即寓人事巽为木二奇
 初耦有床之象
九三频巽吝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易以时为主初之时已宜用武人矣史巫纷若之后
 上下之情已无不通矣三位列大臣才负刚健宜以
 身任事而当两巽之间踌躇顾盼不敢任劳任怨夫
卷十一 第 57b 页 WYG0036-0734d.png
 子知其心在富贵不以天下国家为念故曰志穷志
 疑可恕志穷可丑(私/记)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悔与疑相因者也初居事始未免有疑二纷若己尽
 申命之道三频巽便觉烦数可厌四得位承五依尊
 履正复何疑哉无疑则无悔断而行鬼神避之矣大
 凡事之不成皆因内有悔心既无悔则何事不成何
卷十一 第 58a 页 WYG0036-0735a.png
 谋不就故不言巽而直曰悔亡田获三品盖命下而
 有功之捷者莫如田也唐凝庵曰田而有三品之获
 正所谓利武人之贞也盖尽下三爻怀进退之疑者
 用史巫之吉者为频巽之吝者俱于四奏功所谓田
 获三品也苏君禹曰解获三狐去小人也巽获三品
 亲君子也或曰九三阳刚在下体之上乾豆象初与
 已配宾客象二应五充君庖之象
 郝仲舆曰巽下一阴震下一阳皆成卦之主重震初
卷十一 第 58b 页 WYG0036-0735b.png
 吉而四遂泥重巽初疑而四有功何也刚得初柔得
 四皆正也阳在下其出壮重出则力衰阴在下其入
 深再入则谋审
 至文云春蒐夏苗而火弊有献兽之功车弊有献禽
 之功秋狝冬狩而罗弊有致禽之功徒弊有馌兽之
 功故曰有功(弊音蔽/止也)
 俞氏曰巽正位在四乾在五坤在二震在初离在二
 艮在上坎在五兑在上
卷十一 第 59a 页 WYG0036-0735c.png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庚从□俗/从□非)
象曰九五之吉位在中也
 此刚巽乎中正之大人当重巽之际主变更之事者
 也居中履正有通变宜民之本贞也贞则发号施令
 尽善尽美故吉贞则内不疑于心外不疑于事故悔
 亡贞则推之准动之化故无不利始而安详审视无
 赫赫之功既而令下流水有安居之业故无初有终
卷十一 第 59b 页 WYG0036-0735d.png
 若是其尽善尽美者非可旦夕而至也先庚三日未
 更之前多少踌躇后庚三日既更之后多少调护辅
 嗣所谓以正齐物不可卒也民迷固久不可肆也重
 巽申命至此始无馀恨矣故复以吉赞美之贞吉之
 吉吉在出命之人下复赞之以吉吉在听命之人象
 以一吉字包举爻词以正中包举辞中之义(私/记)
 张希献曰巽九五乃蛊六五之变蛊者事之坏也以
 造事言之故取诸甲巽者事之权也以更事言之故
卷十一 第 60a 页 WYG0036-0736a.png
 取诸庚庚更也十干戊巳为中过中则变易于甲庚
 皆言先后不过谨始虑终之意
 卦有六爻故以六日为限盖取彻始彻终之意元晦
 谓先庚三日丁也后庚三日癸也丁所以丁宁于事
 前癸所以揆度于事后看来事后宜丁宁事前宜揆
 度朱说未为确当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读/)凶也
卷十一 第 60b 页 WYG0036-0736b.png
 三犹曰志穷上则无志可言止曰上穷盖在五之上
 卦之终富贵已极日暮途穷无谋无断惟事谄佞求
 老牖下张禹胡广之徒也疑其词曰正乎断其理曰
 凶也是文章簸弄处资谓谋斧谓断(私/记)
 项氏曰上九爻词与九二同当巽之时惟此二爻以
 阳居阴皆为失位故皆为巽在床下二居卦下失位
 得中上居卦上失位不中故一凶一吉
 沈氏曰君赖民以安臣赖君以安二在卦下曰巽在
卷十一 第 61a 页 WYG0036-0736c.png
 床下巽于民也上在卦上亦曰巽在床下巽于君也
 巽于民不失为仁人巽于君则进不以礼退不以义
 意气消沮尚安望其岩岩侃侃为国家建大谋断大
 事哉凶之道也
 胡仲虎曰旅九四以刚居柔而得其资斧巽上九以
 刚居柔而丧其资斧何也旅贵用柔故以刚居柔者
 得之巽戒过柔故以刚居柔者失之
 丘行可曰巽之为卦以居中得位为善二得中而失
卷十一 第 61b 页 WYG0036-0736d.png
 位三四得位而失中初上则位与中俱失皆不能尽
 巽之道惟以九居五位乎中正所以贞吉无不利而
 为申命之主
 郑申甫曰巽爻若以申命言初之进退筑室道旁聚
 讼之令也三之频巽政令无常烦数之令也上之巽
 床丧斧操柄下移之令也二五之中四之正得之矣
 巽柔用事之卦多疑少断故彖传不言入伏之美而
 以刚为纲领曰刚巽乎中正曰柔皆顺乎刚至于爻
卷十一 第 62a 页 WYG0036-0737a.png
 词用武人则利频巽则吝丧其资斧则凶圣人立言
 之旨可知矣二之史巫非取其言说之烦取其诚而
 已诚亦多疑者之所少也五先庚后庚庚金也巽木
 而以金尅之正对治之法六四以阴居阴得柔之本
 位是纯然一坤元也词曰悔亡田获三品三品者上
 杀中杀下杀也苟无愧于心获之而不以为利杀之
 而不以为怨阴柔之习扫除殆尽巽功于是成矣故
 曰有功知四之有功则五之刚巽乎中正者其贞吉
卷十一 第 62b 页 WYG0036-0737b.png
 悔亡无不利亦可知矣(私/记)
 彖传首言申命此卦当以申命为纲领人君命令或
 朝令夕更或始勤终怠未有能奏功者刚巽乎中正
 刚则有任事之才中正则有安详之德天下臣民令
 出惟从所谓柔皆顺乎刚也盖此卦以五为主以二
 为用初之进退不果是立法之始疑者半信者半也
 九二不得不用史巫谆谆告戒之矣三以刚居刚梗
 化之臣貌从而心不服频巽之吝何疑至四当重巽
卷十一 第 63a 页 WYG0036-0737c.png
 之际朝廷诏令至再至三而四又以柔居柔彖所谓
 柔皆顺乎刚正指此爻宁复有进退不果之悔耶自
 贵戚大臣以至闾阎编户罔不率服拟诸形容真有
 田获三品之象非有功而何观四之有功则五之贞
 吉悔亡无不利可知矣上居卦终乃犹巽在床下权
 柄下移威令不行此巽之流弊非所以申命行事也
 (私/记)
 
卷十一 第 63b 页 WYG0036-0737d.png
 
 
 
 
 
 
 
 周易玩辞困学记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