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036-064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玩辞困学记卷九
           海宁张次仲 撰
(坎下/震上)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说文解判也/从刀判牛角)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
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
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拆石/经作)
卷九 第 1b 页 WYG0036-0640b.png
 (坼/)
 解之西南即蹇之西南也在蹇为展布之方在解为
 休息之地在蹇谓之得中在解谓之得众世固有难
 解而人仍反侧者必得众然后为解也来复往夙圣
 人设此两端以发明利西南之义无所往者险既解
 则无所往矣无所往则当来复来复于坎为九二之
 中得中故吉蹇五之得中在上故曰往此之得中在
 下故曰来天下既平地大人众时有意外故曰有攸
卷九 第 2a 页 WYG0036-0641a.png
 往攸往指四震为雷锄奸去暴如疾雷破山不及掩
 耳方可奏功故曰夙吉褚氏曰世有无事求功故戒
 以无难宜静亦有待败乃救故戒以有难宜速
 蹇解反对九二即蹇九五向往而在上今则来而在
 下九四即蹇九三向艮止不动今则进而在四上下
 二卦皆以阳为主惟阳能解乎阴也
 胡仲虎曰蹇言不利东北解不言者艮东北蹇有艮
 解无艮蹇方止于险中故言利平易不利险阻解已
卷九 第 2b 页 WYG0036-0641b.png
 出险外故但言平易之利不言险阻之不利得中有
 功本义皆指九二九二犹在坎中未出险也何功之
 有险之所以出者以震也九四为成卦之主有功宜
 指四
 来复不止安静整顿纪纲皆复如旧故曰复乃之为
 言申明来复之义言来复非畏事必如此乃得中道
 耳夙者敏捷决断不移时而定岂不有功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卷九 第 3a 页 WYG0036-0641c.png
 周礼司刺掌赦宥之法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
 赦曰蠢愚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
初六无咎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初六有占无辞一片无字碑也当解之初秽恶涤荡
 汤火清冷故曰无咎传明之曰刚柔际刚谓二柔谓
 初际即泰天地际坎刚柔际之际解难之初刚柔不
 接后将畸胜而不可救矣此即卦中无事来复有事
卷九 第 3b 页 WYG0036-0641d.png
 夙往之旨
 何闽儒曰卦以二四为解之主以去小人为解之功
 夫天下多事敌国外患杂然并作此乱之形也小人
 用事则乱之本也汉唐之祚不讫于曹朱而始于阉
 宦之擅权宋之鼎不移于金元而起于王吕之新法
 故诸爻皆以君子小人立论然所以处之者亦自有
 道罪未形而深文以诛之则彼之辞直恶有首而株
 连以尽之则我之衅深无所往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卷九 第 4a 页 WYG0036-0642a.png
 此解之善道也
 胡仲虎曰恒九二悔亡大壮九二贞吉解初六无咎
 三爻之词只二字其言甚简象在爻中不复言也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孔仲达云狐者隐伏之物三为成数举三言之搜获
 备尽矣按凡物不获则两失获则两得黄矢所以取
 狐狐获则黄矢亦返矣黄中色矢直物此去小人而
卷九 第 4b 页 WYG0036-0642b.png
 得君子也坤黄色二以一阳亘于坤阴之中黄矢之
 象
 狐者多疑之物君子之不能解小人皆疑为之累也
 疑则昵于情而不忍慑于势而不敢委于力而不能
 小人何由得解君子于此当如田者焚林竭泽种种
 疑情搜获殆尽中道自见正气自伸有何不贞有何
 不吉爻言去疑则中道自得象言得中道则自然廓
 清疑不必论两圣互相发明如此(私/记)
卷九 第 5a 页 WYG0036-0642c.png
 解天下之难自小人始然非柔者所能办亦非刚过
 者所能办九二有刚中之德果而不激用能审几以
 靖乱源故有田获之象而传以得中道明之
 狐以言其媚惑负乘以言其僭窃拇以言其附丽隼
 以言其鸷害荡天下之反侧易去君侧之佥壬难故
 赦宥宽于百姓而田射加于小人
 章本清曰解二田获三狐得黄矢坎中阳画象矢故
 云得旅五射雉一矢亡离中虚故云亡坎为狐故既
卷九 第 5b 页 WYG0036-0642d.png
 济亦坎取狐象离为雉鼎三亦因上离取雉膏之象
 各卦须会通观之象义自见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寇又谁咎也
 负者小人之事乘者君子之器负者负四乘者乘二
 曰贞吝者乘君子之器则勉为正怀小人之心则终
 为可吝也
 余铭缶曰负虽丑未必可丑可丑者负而且乘也说
卷九 第 6a 页 WYG0036-0643a.png
 可丑便有致寇意在谁咎着一又字正见咎自我作
 更埋怨人不得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此震动之始彖所谓攸往夙吉者也卦惟二四两阳
 任解之责而三介处其间故为告四之词曰必解汝
 之拇而后朋之至斯相孚信拇不解未有相信者也
 斯字重看震为足拇居足下三居四下奔走趋附之
卷九 第 6b 页 WYG0036-0643b.png
 象曰而拇者见其为四所亲也象曰位未当木必先
 蠹而后虫生之不然拇其如之何哉二四同德为朋
 未当位传义谓以九居四失位不正则何以处九二
 若谓指六三则何以处六五此皆未观其会通者也
 九二象传以为得中道则此之未当位指不中而言
 然不曰不当位而曰未当者四居高临下自谓与小
 人毫无比昵而不知藕断丝联有隐隐难割之处故
 以未字提醒之欲其忍痛割爱一刀两断(私/记)
卷九 第 7a 页 WYG0036-0643c.png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六五柔中居尊二刚辅之狐已获拇已解矣所虑者
 君子胸中未能冰消雾释则群小猜疑从此复起故
 此时更不用他术维有荡然廓然无纤毫芥蒂则岂
 惟朋至而孚小人亦信之而不疑矣质卿曰君子维
 有解只是自治便吉便有孚于小人小人之孚正是
 吉处在小人惟有结在君子维有解维有解而天下
卷九 第 7b 页 WYG0036-0643d.png
 无不可化之人无不可为之事矣象曰君子有解小
 人退也总责成君子身上
 朱康流曰柔中居尊以温厚和平之德解险释难如
 春气至而坚冰涣惟见其解不见其所以解之故如
 此为解不惟屈其势且有以服其心小人之退非九
 五退之盖自退也故曰有孚于小人
 李宏甫曰小人之心其初亦愿交欢君子以保富贵
 唯君子之怒不解故反噬之毒愈深然则小人之祸
卷九 第 8a 页 WYG0036-0644a.png
 卒不可解者皆君子之不解者先之此千古治乱之
 大机故圣人于此复致意焉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或以隼为上六公指二四玩系词则义主本爻郑申
 甫曰隼六三也射之者上六也上六在上高墉之象
 不是隼集高墉乃据高墉以射隼得机得势故无不
 利当解之时百姓之过罪可原小人之奸恶难恕三
卷九 第 8b 页 WYG0036-0644b.png
 以阴险之才启天下之难故称之以悖悖之一字其
 罪大矣不解则害有不可言者上岂有所私忿亦岂
 好事而为此哉
 解之诸爻皆不当位惟上以当位收解之全功上盖
 元老重臣任天下之事者君侧之恶非上其孰能歼
 之
 隼祝鸠也鹞属鸷鸟之害物者 尔雅墙谓之墉书
 曰既勤垣墉
卷九 第 9a 页 WYG0036-0644c.png
(兑下/艮上)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说文损减也从手员声杨止庵曰凡物/皆以手持持而不定必有所失故象损)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
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
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旧说损从泰益从否此祖卦变之说非也但据见在
 之象损之下兑上艮乃损下卦之三为上卦之上益
卷九 第 9b 页 WYG0036-0644d.png
 之下震上巽乃损上卦之四益下卦之初至于命名
 之义其说有三凡阳为有馀阴为不足故损下益上
 损上益下皆主损阳益阴言盖阳属刚强阴属谦柔
 刚强可损而谦柔不可损谦柔可益而刚强不可益
 也此其一损益二卦皆就下言圣人不以损上为损
 而以损下为损不以益上为益而以益下为益贵以
 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故损下则下与上俱损益下则
 下与上俱益所谓君子务知大者远者损下以自益
卷九 第 10a 页 WYG0036-0645a.png
 君子以为自损自损以益下君子以为自益也此其
 二损卦不损二与初而损三益卦不益三与二而益
 初损杀其盈益培其本也此其三(私/记)
 王注损之为道损下益上损刚益柔也损下益上非
 补不足也损刚益柔非长君子之道也损而可以获
 吉其惟有孚乎损而有孚则元吉无咎可贞利往矣
 损刚益柔不以消刚损下益上不以盈上损刚而不
 为邪益上而不为谄则无咎可贞以斯有往物无距
卷九 第 10b 页 WYG0036-0645b.png
 也
 卦辞曰损有孚彖辞曰损而有孚加一而字其义晓
 然曷何也自为问荅之词言将何所用乎可用二簋
 而享也以喻损下益上惟在乎心何必竭于不足而
 补有馀也文王发损之理孔子明损之用故揭过元
 吉无咎诸辞而直解二簋一语又因二簋及卦画之
 时而叹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之妙盖非特二簋之用
 有时以卦画推之损刚益柔有时以天下之理推之
卷九 第 11a 页 WYG0036-0645c.png
 凡损益盈虚皆有时也疏云凫足非短鹤胫非长何
 须损我以益人虚此以盈彼但时之所在不能不尔
 朱康流曰刚必至三乃损柔必至上乃益所谓损刚
 益柔有时也然一卦有一卦之时一爻有一爻之时
 故损不独在三益不独在上所谓消息盈虚与时偕
 行也
 陆君启曰损之为道可以养德可以居功可以处高
 可以节用故以元吉无咎可贞利往许之然天下固
卷九 第 11b 页 WYG0036-0645d.png
 有呴呴于声色黾勉于节文可谓之实能损乎损之
 妙全在有孚有若无实若虚非惟无一毫矫饰并无
 一毫矜持所谓损而有孚乃备此诸美耳
 冯元敏曰以阴损乾之阳而为兑以阳益坤之阴而
 为艮艮阳止于上而受益兑阴说于下而甘损有孚
 之义也
 胡仲虎曰元吉无咎可贞利往占之辞繁而不杀自
 坤彖外未有如此反覆详悉者损本拂人情之事损
卷九 第 12a 页 WYG0036-0646a.png
 下未必大吉未必无过未必可固守未必可有往惟
 损其所当损于理可行而下信之其占乃如此耳
 又曰上下经阴阳各三十画然后为否泰为损益咸
 男女之交变而损则不交恒男女之不交变而益则
 交咸者夫妇之情情之感也极必损恒者夫妇之道
 道之久也极必益
 损之释彖曰损下益上不言损民讳之也益之释彖
 曰损上益下民说无疆快之也然此特设卦观象之
卷九 第 12b 页 WYG0036-0646b.png
 一义耳非全卦本旨(私/记)
 享主燕享说礼陈馈八簋为盛四簋为中二簋为简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山下有泽其山日损人有忿欲其德日损忿起象山
 当惩其势欲流象泽当窒其源
 陆子静曰学者未知道纵令惩窒得忿欲全无亦未
 是学问此言当深味之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已音/纪)
卷九 第 13a 页 WYG0036-0646c.png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损之为道损下益上损刚益柔者也内三爻同以益
 上为事三已往上二五刚柔相当惟初以刚居刚四
 以柔居柔正损刚益柔损下益上之时也损益之际
 一分人我便迟回观望补救不力圣人亲切而告曰
 己事言此非人之事乃己事也遄往则无咎少迟则
 有咎矣匹夫不获时予之辜圣人视天下后世那一
 件不是己身上事禹稷过门不入只为己溺己饥故
卷九 第 13b 页 WYG0036-0646d.png
 耳既曰遄往又曰酌损就遄往中示以损之良法救
 病如救火固须遄往用药时或补或泻或缓或急又
 须细细商量故曰酌酌即酌以二之中耳二之志惟
 欲刚柔得中初之遄往正损刚益柔以合二之志故
 曰尚合志尚庶几也遄往庶几可合不则不能合矣
 曰遄往曰酌损轻重疾徐各当其可所谓损刚益柔
 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也(私/记)
 胡仲虎曰益道在人损道在我益人必欲其尽损已
卷九 第 14a 页 WYG0036-0647a.png
 须择其可如酌酒者量其所受随器而止不伤其本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彖言损刚益柔有时损益有过不及故损一益一以
 求中如初之过刚四之过柔当遄往以益是也二以
 刚居柔五以柔居刚两得其中若更有增损则反失
 其中矣故守贞则利有往则凶夫一往耳何以便凶
 不宜往而往则枉道徇人无所不至此名义所关风
卷九 第 14b 页 WYG0036-0647b.png
 气所系为害不小弗损益之乃申明利贞之义子瞻
 曰以损己者益人其益止于所损以无损于己者益
 人则其益无方损之三益之四皆以损己者益人而
 损之二益之五皆以无损于己者益人彖曰二簋可
 用享夫祭祀之设簋也亦以其意而已我岂予之神
 岂取之哉君子之益人也盖亦有无以予之而人不
 胜其益者故初可遄往而九二征凶
 以人事论则初乃捐躯徇国之劳吏二乃直己守道
卷九 第 15a 页 WYG0036-0647c.png
 之大人地位不同作用亦异下之所以益上不过此
 二者而已然初之益上易见二之益上在功名气节
 之外象曰中以为志志者坚而不可动者也必不损
 己徇人可知矣(私/记)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本义下卦本乾而损上爻以益坤三人行而损一人
 也一阳上而一阴下一人行而得其友也两相与则
卷九 第 15b 页 WYG0036-0647d.png
 专三则杂而乱
 此爻损之所以成卦也圣人不取损下益上之义就
 卦体看出刚柔上下不测之妙两则字有不期然而
 然之意损固无心得亦无意也敬仲云天下之理消
 与长聚门损与益同根三人同行其众可喜也而见
 疑于二人一人独行其孤可吊也而得友于一人岂
 惟损益无定形哉亲疏众寡亦无定与矣小象系词
 则不泥著卦体又就爻辞中发明两则一三则疑之
卷九 第 16a 页 WYG0036-0648a.png
 理君禹云三而损一两也一而得友亦两也两相与
 则专专则一天地之化醇男女之化生皆一而两两
 而一有何疑之有损贵有孚疑正与孚相反
 邓汝极曰目两以视一而明耳两以听一而聪足两
 以布一而行手两以端拱而恭牝牡相从马牛其风
 施于禽虫交交噰噰巨虚蛩蛩形行景从大之而天
 地和同明穆恊衷
 陆与偕曰三则疑者谓三爻同往而与上交则疑非
卷九 第 16b 页 WYG0036-0648b.png
 谓乾三为偶遂有疑象也
 焦弱侯曰下乾上坤阴阳皆应何待三上二爻相易
 而后为两相与哉盖下体三阳无阴上体三阴无阳
 疑于不相交者今一阳既行而之上一阴又来而之
 下其相交之象益明而初与四二与五不待言矣故
 孔子以天地絪缊男女搆精释之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卷九 第 17a 页 WYG0036-0648c.png
 上三爻皆处损而受益者书曰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阴阳不得中皆为疾六四以柔居柔而不中偏于柔
 者下与初应损刚益柔对證之药盖柔之为疾常失
 诸缓缓则佩弦四之损疾如刮骨疗毒毫无畏惮使
 遄往而益我者亦踊跃称快彖之无咎归诸斯人矣
 夫子见讳疾忌医者众故言亦可喜以鼓舞之亦之
 为言谓无疾固可喜能损其疾与无疾等亦可喜也
 张中溪曰初言遄往四言使遄初之遄四实有以使
卷九 第 17b 页 WYG0036-0648d.png
 之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子瞻曰六五者受益之主非受益之地也以受益之
 主而不居受益之地不求益者也不求益而物自益
 之故曰或或者不知所从来之词也何以曰十朋之
 龟龟之为宝谓其知吉凶而前民用犹国之有贤也
 国以贤为宝人主受益莫过得贤十朋之龟谓上九
卷九 第 18a 页 WYG0036-0649a.png
 也何以不言九二九二正应不得言或六五坤体质
 本柔暗损三益上而为艮艮德光明龟之象也原非
 招之而来岂能违之而去德与福俱人与我合天与
 人全而损与益复通为一大善而吉之道也象推原
 于上祐贤才之生帝简岳降子房所谓天以臣赐陛下
 岂凡情常理所可拟议哉二卦之受益者不在九二九
 五而在六五六二以柔中故也谦受益之义可知矣(私/记)
 质卿曰人之益必有所自六五之元吉为或益之意
卷九 第 18b 页 WYG0036-0649b.png
 者自上祐乎思若启行若翼其必有默感而默受者
 天地鬼神所不能违也
 损损三以益上者也而五受其益故曰自上祐益损
 四以益初者也而二受其益故曰自外来上谓上九
 外谓外卦
 否泰之初上相易故茅茹象同损益之二五相易故
 龟朋象同既济未济之三四相易故鬼方象同卦变
 之道于是乎观
卷九 第 19a 页 WYG0036-0649c.png
 徐子与曰班固食货志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
 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注冉龟甲缘也岠至也度背
 两边缘尺二寸也古者以贝为货两贝为朋朋直二
 百一十六元龟十朋故二千一百六十也
 朱元晦曰汪彦章说离为龟故卦言龟处皆有离象
 如颐之灵龟损益十朋之龟以其卦虽无离而有中
 虚之象通体似离也此其求之巧矣然颐犹取龟义
 而无取于离损益则但言其得益之多而义亦不复
卷九 第 19b 页 WYG0036-0649d.png
 系于龟矣今乃不论其所以得益之故以为求益之
 方而必求其龟之所自来亦可谓枉费心力矣读易
 者不可不知此说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上为卦主损下而受益者也而曰弗损益之所谓弗
 损者何物益者何物也彖言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
 往为有孚也此亦曰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则知此弗
卷九 第 20a 页 WYG0036-0650a.png
 损之益即彖之有孚也孚者心也孟子曰得其民者
 得其心也此心在天地间取之不禁用之不竭上不
 为淫刑暴敛以损伤其心民亦不忍自损伤其心以
 欺其上忠君爱国之念充满盈溢有纤毫之损否既
 无纤毫之损即是钜万之益更有何咎有何不贞不
 吉不利往不大得志耶不然民自反此中君亲之念
 剥削殆尽将以何者而益上乎得臣无家谓三三弃
 其同类以上行是无家也上有无家之臣下有弗损
卷九 第 20b 页 WYG0036-0650b.png
 之民虽欲不永安长治不可得矣(私/记)
 三曰得友以阴从阳言上曰得臣以阳乘阴言项平
 甫曰六三所以损也故爻词极论损之精义上九受
 损之益者也故爻词备言损之成效
 杨敬仲曰弗损而益心之中正始为得始为大得谓
 不失本心之大全非世俗所谓得志也钱塞庵曰大
 得志者初之合志二之中志至此乃大得也
 损之为卦损下以益上也二下体而曰弗损益之不
卷九 第 21a 页 WYG0036-0650c.png
 损己而益人也上上体而曰弗损益之弗损人而益
 已也天下未有益人而不损己受益而不损人者而
 此曰弗损何也以学问言不斲丧天机天机自长以
 政事言不掊克民力民力自裕不枉道以事君则君
 日进于圣明不徇党以内交则交自敦于胶漆不观
 于龟乎龟之于人岂有以与人而人有以取之哉亦
 效其知而已不观于二簋乎二簋之于神岂有以与
 神而神取之哉亦取其意而已故损之益有限而弗
卷九 第 21b 页 WYG0036-0650d.png
 损之益无穷知弗损之益者可以语损益矣(私/记)
 孔子读易至损益喟然而叹子夏避席而问荅曰夫
 自损者益自益者损吾是以叹也又淮南子引孔子
 读易至损益喟然而叹曰或欲利之适足以害之或
 欲害之适足以利之利害祸福之门不可不察
 东汉向长字子平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己知富
 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中岁嫁娶毕
 遂与禽庆游五岳不知所终
卷九 第 22a 页 WYG0036-0651a.png
(震下/巽上)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说文益饶也六书正讹益/器满也从水从皿会意)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
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读/)动而巽日进
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损卦则损下益卦则益下得名皆就下而不据上者
 凡卦以内为主凡物以下为本草木之根墙屋之基
 人之气血皆从下始也
卷九 第 22b 页 WYG0036-0651b.png
 益下本于损上则所谓益者不是虚名故事一切仁
 政俱自劳心节用中来民说无疆固其宜也自上下
 下又言其所谓益下者乃自上卦而下于下卦之下
 则是遐陬僻壤无不沾溉非若霸者之狭小卑暗故
 曰其道大光圣人于损不过曰其道上行而已至益
 则不胜赞叹情见乎词若此
 天下惟大中至正到处可往偏僻之性寸步难行二
 五中正相应何事不办震巽属木五行金火土入水
卷九 第 23a 页 WYG0036-0651c.png
 则灭木性任重善浮风涛可济木道乃行乃字可玩
 见惟大川乃见木之作用置诸沟浍则胶矣
 动巽句就卦德言人事之益巽者沉潜深入之谓学
 贵奋迅若不细心理会终难长进施生句就卦变言
 造化之益乾施一阳于坤而为震坤一阴上应乎乾
 而为巽震巽于时为春夏正天施地生雷雨益物之
 时也凡益之道总言造化人事学到工夫足处自然
 无疆物到气候足处自然无方所谓与时偕行也
卷九 第 23b 页 WYG0036-0651d.png
 邹黍回曰凡益之有形者有方无形者无方雷动风
 散不过太虚鼓荡而万物生机潜为开畅人莫窥其
 朕兆亦莫测其涯际故曰天施地生其益无方雨露
 之施生易见风雷之施生人孰得而知之
 陆君启曰因损而知盈之必虚圣人不能圉其时之
 去能为不盈因益而知虚之必盈圣人不患其时之
 不来患其欲速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从已从攴攴/音朴击也李)
卷九 第 24a 页 WYG0036-0652a.png
 (阳冰曰己有/过攴之则改)
 迁善改过稍涉迟回善不为吾有过遂成吾过矣何
 益之有圣人所以取义于风雷也
 益莫益于迁善改过风雷一过宇宙改观人心一新
 面目皆别故迁改者起死回生之神剂超凡入圣之
 捷法也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卷九 第 24b 页 WYG0036-0652b.png
 五为卦主损四以益初然则初者奉五之命以益下
 者所谓自上下下也以阳居阳为震之主是大有作
 为之人五用之以兴大事成大功决不负所托所虑
 者功名念重意气方新不能尽善尽美开万世无疆
 之福故必元吉乃得无咎初刚大象震动作象何闽
 儒曰下民愚贱不能自厚于所事非阳刚自上来而
 为之所则下何赖焉故必元吉而后无咎卦之所谓
 损上益下在此爻也
卷九 第 25a 页 WYG0036-0652c.png
 当初四之未交上乾下坤有否之象乾坤始交而成
 益则转否为泰实惟斯时苟不能大有作为置天下
 于久安长治之域后虽欲为之无及矣故利用为大
 作(附/录)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六二即损之六五也在损卦益上五承上故受上益
 在益卦益下二乘初故受初益拟诸人事二与五应
卷九 第 25b 页 WYG0036-0652d.png
 藩屏之臣以柔居柔而得中德量有馀才略或不足
 当益下之时求贤若渴之际初九大有作为之人自
 外而来所谓或益之十朋之龟也天作之合不胶自
 固谁能违之哉虚心任贤二之贞也二惟永守此贞
 勿二勿三子孙黎民胥赖之矣如此人荐之于天而
 天受之故曰王用享于帝吉书所谓咸有一德克享
 天心是也象云自外来初九自外卦之四而来合诸
 人事大臣好善士轻千里而来不必其素相识也五
卷九 第 26a 页 WYG0036-0653a.png
 曰元吉二曰贞吉位有刚柔之殊分有君臣之异也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圭从/二土)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陆君启曰卦益下而三居下之上损上而三居上之
 下四卦之所损也而三近之上欲自专其益者也而
 三应之此其于益岂复有善事哉张有如曰益之三
 损之四也下益上则损疾上益下则凶事
 初刚正二柔中其受益宜也三不中不正更加宠利
卷九 第 26b 页 WYG0036-0653b.png
 是为美疢滋毒愈甚五为益主栽培倾覆惟其所用
 投之艰大加以谴告动心忍性在此一举是凶事非
 益用以震动切磋乃为益也洗金以盬攻玉以石其
 无咎矣有孚中行乃无咎之故告公用圭乃有孚中
 行之象凡遇大疑大难只是至诚只是和平自然化
 凶为吉此万世良法孚信也圭所以通信礼之用圭
 也卒事则反之用圭者以此始以此终不渝其初也
 凡人遇凶事辄以为分不当得怨天尤人圣人先以
卷九 第 27a 页 WYG0036-0653c.png
 无咎安其心而后告以处凶之道至象传则不惊不
 怖直视为固有矣夫益之以十朋也则曰外来益之
 以凶事也则曰固有合观之可以识受益之道此曰
 固有以事势言也无妄曰固有以德论也
 林黄中曰凶事有三有札瘥之政有死丧之礼有甲
 兵之事歉岁曰凶今益之时损上益下其为凶荒札
 瘥之政乎胡潜斋曰周礼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杜
 云珍作镇郑康成云王使人徵诸侯忧凶荒则授之
卷九 第 27b 页 WYG0036-0653d.png
 以往致王命焉去病曰圭义周礼既如此先儒又曰
 平常用璋兴作用圭凶荒之事或发仓或赦宥后代
 多持节三代则用圭告公用圭盖受命而出成命而
 返也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王辅嗣曰居益之时处巽之始体柔当位在上应下
 卑不穷下高不处亢位虽不中用中行者也以斯告
卷九 第 28a 页 WYG0036-0654a.png
 公何有不从以斯依迁谁有不纳也
 二体以二五为中全体以三四为中损上益下之时
 所以联上下之交在于三四故特称中行以明上下
 一体之义四乃损上益下之爻初之大作全赖于四
 四者居中调护通上德达下情之臣也不激不阿无
 偏无党人适政间无不转圜则上获其君矣万一国
 有大难用之迁国必能防其患难周其缓急如周之
 依晋郑邢卫之依齐岂非缓急有用之人哉象推本
卷九 第 28b 页 WYG0036-0654b.png
 于志使五有惠民之心而四无益下之志言称先王
 徒具文耳孰信之而孰从之
 大臣于官所曰公不曰告王而曰告公公事公言之
 也从者君从卿士从庶民从也这一中行告公则从
 迁国则利中行之道若此
 坤为国四下之初有迁国象张有如曰益之四即损
 之三往来之交也故损三曰行行而上益四曰迁迁
 于下
卷九 第 29a 页 WYG0036-0654c.png
 焦弱侯曰六三告公在用凶事之后用而后告也六
 四告公在迁国之先从而后迁也
 初大役二大礼三大灾四大迁皆国重事益以兴利
 彖所谓利有攸往利涉大川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字书惠从□/省石经从叀)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王辅嗣曰得位履尊为益之主者也益莫大于信惠
 莫大于心不待问而元吉以诚惠物物亦应之故曰
卷九 第 29b 页 WYG0036-0654d.png
 有孚惠我德谥法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
 初曰用作二曰用享三曰用凶四曰用迁谁用之五
 用之也人主益民全在用人人主用人全凭此心五
 有真实惠民之心则诸贤自为之用不必朝发一令
 夕下一诏谆谆然问其如何如何而得元吉我五自
 谓也五既有孚则诸臣亦有孚以实心行实事五之
 德意彰彰见诸行事而惠及于民矣岂非人君大得
 志之事乎中实为孚施下为惠根心为德志者心之
卷九 第 30a 页 WYG0036-0655a.png
 坚而有力者也损二曰中以为志上曰大得志益四
 曰以益志五曰大得志(私/记)
 唐凝庵曰益道以孚为本五有益下之诚心而损四
 为初以益下初遂能体五之心以益之则不必更问
 其益之自我出与否矣此自上下下之本所以元吉
 钱塞庵曰三四曰告公五曰勿问告公者事君之礼
 勿问者任下之诚
 郑申甫曰损之六五受下之益者也下何以益君益
卷九 第 30b 页 WYG0036-0655b.png
 之以善而已益之九五益下者也君何以益下惠之
 以心而已劳心以为民即损上以益下也又曰损六
 五受益而获元吉益九五但知民之当益并元吉亦
 置勿问此真所谓有孚惠民者也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卦以损上益下损刚益柔为义上九当卦之极刚强
 高亢处巽之成进退无常不肯自损益人诲盗施夺
卷九 第 31a 页 WYG0036-0655c.png
 击所时有若是则已凶矣而复推本于立心勿恒者
 当益下之时上亦或有慕义好施之事但天性刻薄
 非其本怀朝与暮夺是其故态故曰立心勿恒凶呜
 呼九五之吉由中心之有孚上九之凶由立心之勿
 恒吉凶之道孰有不自心生哉(私/记)
 损上九弗损则吉此上九莫益则凶见下可无损上
 不可不益也损下之道暂时而已故曰损刚益柔有
 时益下之道不可不久故曰立心勿恒凶
卷九 第 31b 页 WYG0036-0655d.png
 雷风恒风雷益益之上九即恒之九三故其词同三
 上皆巽体说卦巽为不果为进退为躁卦此立心勿
 恒之验
 莫益谓上无以益人也此特就其悭吝一节而言若
 槩论其生平更有巧取强夺罄竹难书者矣岂特莫
 益一端而已哉故曰偏辞或击之自外来也人人得
 而击之也或益之自外来也人人得而益之也(私/记)
 李九我曰卦主益下下三爻皆受益也上三爻皆益
卷九 第 32a 页 WYG0036-0656a.png
 下也故初二受宠用之益三受凶事之益皆益也四
 大臣有益下之志五大君有益下之孚皆益下也惟
 上求益不已不能益下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
 李荆阳曰损益盛衰之始也损极则益交而成泰益
 极则损不交成否损益乃泰否所由来也泰过盛用
 减法损曰德之修所以防否否过衰用增法益曰德
 之裕所以致泰损益又泰否所由转也此卦变之说
 也震春巽夏兑秋艮冬秋冬属阴为消为损春夏属
卷九 第 32b 页 WYG0036-0656b.png
 阳为长为益风雷气也山泽形也有形必敝山岳有
 时而倾河海有时而竭故主损风雷鼓动惟有生长
 何曾亏减故主益山下有泽上非不实也上实而下
 虚故为损风雷益风非不散也外散而内盈故为益
 此卦象之说也损有馀补不足各视其盈虚益自上
 而下则四在上之下者为虚初以阳居阳为盈损自
 下而上则三在下之上者为盈上以阴居阴为虚损
 三益上上艮阳损四益初初震阳阳变阴为损阴变
卷九 第 33a 页 WYG0036-0656c.png
 阳为益损处皆阴兑巽也益处皆阳艮震也阳饶而
 阴乏也盈则损虚则益是损益之对损极必益益极
 必损是损益之行益培其下实损披其上浮是损益
 之地损不常损故曰有时益则不损故曰无疆损兼
 言益益不言损是损益之时不消不长即消是长损
 非真损益乃真益是损益之一损下益上者上亦损
 损上益下者上并益是损益之反也损益之义天道
 人事无一不该专以君民赋税立论非冒道之旨也
卷九 第 33b 页 WYG0036-0656d.png
(乾下/兑上)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说/文)
 (夬分决也从□从丨象形赵凡夫曰左传赐之环则/还赐之玦则决圜者为环缺者为玦从□□象环鈌)
 (之形从丨丨者索形所以决之/也从又又为手所以持之也)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
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
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夬决也为卦五刚一柔五刚如彭蠡孟诸波涛汹涌
卷九 第 34a 页 WYG0036-0657a.png
 有必决之势一柔如附赘悬疣脓血饱满有必决之
 机故曰决也当此之时自恃党援以为孤邹腐鼠则
 不肯决睹其披猖以为城狐社鼠则不敢决当断不
 断坐失机会天下事从此去矣故曰夬决也刚决柔
 也说到夬决未免尚意气动声色卦德乾健兑说健
 则能决说则能和发落距脱而人不知此夬之至德
 妙道一卦六爻之大旨也下正申明此义(私/记)
 吴叔美曰夬决也决字义要看得分明无决而去之
卷九 第 34b 页 WYG0036-0657b.png
 义五刚在下一柔在上勿谓其在上是方退之候也
 以其地则居高得了上乘之势以其气则兑肃全是
 消阳之气若要去他如何去得所以要决决者因势
 利导潜移默夺不言去自然去而又无激与溃之患
 者也
 扬者小人飞扬跋扈之意以一柔而乘五刚又在君
 之左右扬于王庭之象卦中三号字皆指上六兑为
 口舌小人辩口佞舌号之象孚谓五也五阳刚中实
卷九 第 35a 页 WYG0036-0657c.png
 有孚之象五与上近能蛊惑君心五孚于上必有危
 厉圣人即于危处看出一种精爽曰其危乃光人君
 若与小人相孚心事何等暧昧今因其号而抱临履
 之意此等心事全为社稷苍生起见何等光明观五
 象之未光则此之孚号断指五可知
 五刚类聚有如同邑最易蔑视小人朋谋起衅故戒
 以不要去管小人但谆谆告自己邑人以即戎之不
 利而已即迫而治之也我即戎戎必即我何利之有
卷九 第 35b 页 WYG0036-0657d.png
 小人所尚者斗智角力我不生事起衅山鬼伎俩何
 所用之故曰所尚乃穷既不利即戎矣又言利有攸
 往即戎则有躁进之凶不往则失事机之会陈窦之
 去曹节即戎者也五王不去三思不攸往者也刚必
 长乃为纯乾乃为完局所谓除恶务尽也不则死灰
 复然能无虑乎他利往以效言此利往以事言圣人
 于五刚一柔之卦谆谆告戒者如此
 兑德为说兑象为口舌咸之上六曰滕口说此辩言
卷九 第 36a 页 WYG0036-0658a.png
 博学利口覆邦之人故二闻之而惕五近之而孚惕
 则勿恤孚则有厉
 胡仲虎曰易于刚乘柔不书柔乘刚则书志变也复
 利有攸往刚长也夬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小人有
 一人未去犹为君子之忧人欲有一分未尽犹为天
 理之累李子思曰孚号有厉有之为言不必然之辞
 也知其有而戒之斯有万全之势无一跌之虞矣徐
 衷明曰三乃字有然而未必然不然而却然之意要
卷九 第 36b 页 WYG0036-0658b.png
 人睨视谛审复一阳在下其词平夬一阴在上其词
 危
 朱元晦曰今人谓阳不能无阴中国不能无寇盗君
 子不能无小人故小人不可尽去今观刚长乃终之
 言则圣人岂不欲尽去耶但所以决之者自有道耳
 杨庭秀曰唐之德宗其志有一日不在平藩镇者乎
 然不胜其忿锐于遣三将而生朱泚之变则不敢言
 及藩镇者终其身以至于亡文宗之志有一日不在
卷九 第 37a 页 WYG0036-0658c.png
 诛宦官者乎然不胜其忿锐于任训注而生甘露之
 变则不敢言及宦官者终其身以至于亡此皆不识
 夬卦之义者也
 苏君禹曰甘露之变以小人攻小人也元祐之朋以
 十人制千虎也以手推席徒犯壮頄之凶产禄犹存
 不防莫夜之戒何进徵董卓之群而卒以酿祸昌遐
 结朱温之援而竟以启灾决之而不胜也则祸集于
 君子决之而胜也则祸贻于国家世亦何赖此人哉
卷九 第 37b 页 WYG0036-0658d.png
 项平甫曰君子去小人而不假馀力者古惟王沂公
 公之诡言乞恩而留身进说则非道也借题山陵以
 并逐丁雷则非法也然天下不惜崖州之非罪而快
 大奸之距脱信乎去小人之有其术矣夫去小人而
 必以其罪罪之又必以君子之道治之则小人终不
 可治而君子常倒授之柄毒遍清流祸延社稷非不
 幸也沂公所以善藏其用而莫窥其际者岂旦夕之
 故侥倖之谋当寇公远窜之日居停衔憾之际彼也目摄
卷九 第 38a 页 WYG0036-0659a.png
 此也口噤谨避其锋姑示以弱而盖世神奸早入其
 彀中矣鸷之将击也必伏龙之将飞也必潜盖兵机
 也亦易道也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陆次娄曰云上于天必须待然后成雨故为需泽上
 于天一决注便为雨故为夬
 施禄及下亦夬中之一事所以小人既畏其威复怀
 其德若居而不施或施而自以为功非徒不感且以
卷九 第 38b 页 WYG0036-0659b.png
 为忌君子为小人所忌而天下多事矣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四阳为壮五阳为夬大壮之初曰壮趾故因大壮初
 趾而加前以别之公论之不平常在无位之人故初
 不胜其愤然往必不胜且为咎为者挑衅速祸之谓
 孙武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爻曰往不胜不胜在往后象曰不胜而往不胜在往
卷九 第 39a 页 WYG0036-0659c.png
 前不胜而往便是咎胡潜斋曰京房欲去恭显而卒
 困于恭显刘蕡欲去宦官而卒困于宦官皆不胜而
 往也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三与上应四与上同体五与上比皆上之所号而三
 四五所几几欲信之者也二为决主以刚居柔而得
 中因上六之号而惕然戒备此无事而若有事也小
卷九 第 39b 页 WYG0036-0659d.png
 人阴谋不测卒然而起如暮夜之戎二惟静以镇之
 不为张皇无间可乘此有事而若无事也象曰得中
 道见有戎勿恤者不是漫不经心亦不是姑示閒暇
 只是得中道中道有无数作用其危乃光者如此
 郝仲舆曰二之惕非惕于上之来三也惕于三之欲
 往上耳盖三本重刚势欲决上而二与之邻恐其挑
 祸越礼如大壮九三触藩则凶矣故不忧上之难去
 而忧三之兴戎老成持重临事几密三上所以得免
卷九 第 40a 页 WYG0036-0660a.png
 于搆者皆二之力也兑西于日为暮乾西北于时为
 夜
 有戎与即戎相应惟平日不即戎故暮夜有戎而勿
 恤也周亚夫军中夜惊坚卧不动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此圣人设两端以告如此则凶如此则无咎欲人临
 事斟酌九三过刚应上过刚故有壮頄之戒应上故
卷九 第 40b 页 WYG0036-0660b.png
 有夬夬之戒兑为泽卦惟三与上应独行遇雨之象
 独行而不暴其意遇雨而不避其嫌若濡而暂晦于
 形迹有愠而见疑于同类王允之于董卓温峤之于
 王敦仁杰之于武氏李文正之于刘瑾似之
 人之邪正全不在形迹上壮于頄虽未必凶而有凶
 之道故曰有凶象单提夬夬而以终无咎断其疑二
 之念盖壮頄者其气浮逞原无坚忍之力不过随众
 肆其刚暴耳故必以夬夬为主夬夬是心遇雨若濡
卷九 第 41a 页 WYG0036-0660c.png
 是迹有愠是因迹而疑其心无咎是心白而迹不足
 以累之也
 三五皆言夬夬者三应阴五比阴非倍其决不可也
 三之夬夬以心言五之夬夬以事言陆君启曰自古
 无术以处小人者皆曰调停不知君子于小人当其
 时之不利势之不和宁可伏而待时不可和而失势
 一曰调停君子所以制小人与所以防小人者俱尽
 譬之黑白同器不尽黑不已又如鸿沟之约项羽既
卷九 第 41b 页 WYG0036-0660d.png
 退一步则沛公必进一步此处岂容通情放手故知
 壮之凶而不知和之害者乌足以当小人哉
 乾为首三乾之上画頄象頄颧也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九四不中不正与上同体欲决不能下逼壮頄之三
 意气激昂名义正大难与之忤不决不敢居则不安
 因而行则不进为臀无肤其行次且之象羊指上六
卷九 第 42a 页 WYG0036-0661a.png
 兑为羊四居上之下羊在前而人牵之象也牵羊非
 挽拽之谓当其前而与之争则羊与人抗惟纵之前
 而牵制其后欲逸则绳约在手欲止则鞭策在手阳
 顺之而阴实制之不激不随此牵羊之术驾驭小人
 之法也闻言不信有深望之辞有慨惜之意胡仲虎
 曰牵羊则悔亡而九刚无下人之志闻牵羊之言当
 信而四柔无克己之功盖时之迫人也如此气之难
 下也如此
卷九 第 42b 页 WYG0036-0661b.png
 三四頄臀倒置与咸艮异咸艮合六爻成象夬分二
 体取象三在下卦之上为頄四在上卦之下为臀
 林素庵曰王旦之于丁谓欲諌则业己同之欲去则
 上遇之厚非居不安而行不进乎李膺不能听荀爽
 之言卒以名高贾祸非言不信而聪不明乎若公孙
 弘奏事必待汲黯先发而已推其后卢怀慎当事则
 让姚崇身退荐宋璟庶乎得牵羊悔亡之义矣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苋音/现)
卷九 第 43a 页 WYG0036-0661c.png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宋咸曰详注验/经误增中字)
 苋指上六夬三月之卦苋始生之时也亦如瓜五月
 生故姤取瓜象地之高平曰陆喻小人比于刚中之
 五也苋陆而夬夬即斩草除根之意张彦陵曰人君
 之去小人与人臣异人臣去君侧之奸有无数顾忌
 人君操屏逐之权但视心之断与不断耳冯元敏曰
 五最近上势接则彼易縻情昵则此难断即过于决
 其于中无过咎天下有过刚而中者五之中行是也
卷九 第 43b 页 WYG0036-0661d.png
 陆君启曰爻许其中行之夬象原其苋陆之私谷永
 所谓公志未专私好颇存盖激之也
 郝仲舆曰夬夬者取之以时用之有节非过时而不
 采亦非一拔而遽尽既不滋其长又能尽其用中行
 之道是以无咎此乃今所食之苋也李东璧谓苋三
 月播种六月后不堪食此与夬三月卦之义相近且
 不能久生亦小人凋落之象故用其说而别以陆为
 陆地之陆谓苋所生之处也馀说纷纷不胜枚举
卷九 第 44a 页 WYG0036-0662a.png
 源流至论曰范忠宣主持平之论而小人之魂返吕
 汲公持内恕之心而小人之胍盛清臣一用而首倡
 绍述杨畏一用而尽援邪党元祐诸贤皆海隅岭表
 矣呜呼冰炭同处必至交争薰莸共器久当遗臭使
 熙宁之初沮抑金陵亦如庆历十八疏攻夏竦之力
 则熙丰馀孽不为异日之宣靖使元祐之初斥逐旧
 党亦如乾兴诸公逐丁谓群邪之决则元祐善政不
 为异日之绍圣惜哉
卷九 第 44b 页 WYG0036-0662b.png
上六无号终有凶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长去/声)
 上六以一阴处五刚之上恃三为应恃五为比恣其
 口舌哓哓不已自谓可以免祸今正应夬夬则三不
 可号矣近比亦夬夬则五不可号矣故绝之曰无号
 终有凶言无以号为也一时获免到底有凶此小人
 一生结果处象曰终不可长当夬之终阳盛而阴将
 尽岂有复长之理困兽犹斗故以为君子戒
卷九 第 45a 页 WYG0036-0662c.png
 人穷则呼天疾痛则呼父母至于无号盖孽自己作
 无一怜悯之者小人亦悔之晚矣(私/记)
 余酩缶曰终不可长是足刚长乃终意一阳之剥曰
 终不可用虑其变为纯坤也一阴之夬曰终不可长
 恐其不得为纯乾也
 夬者决也以五阳而决一阴故六爻以上阴为主而
 下五阳则皆以上取义三五皆以刚居刚而复曰夬
 夬者五比三应恐系累于阴也二与四俱以刚居柔
卷九 第 45b 页 WYG0036-0662d.png
 而词之美恶殊者四不中而二得中也夬以中为主
 而五不如二者五与上比也然则夬之尽善者惟二
 而已初乃新进喜事之人如痈疽初起一决而命亦
 随之者健而说决而和旨哉言之也
 喻安性曰阴穷则变刚长则终天地有自然消长之
 数君子无决然用壮之心故趾可勿前戎可勿恤羊
 可牵雨可遇直待其无号可孚刚长乃终而后夬夬
 之心无复遗憾盖天地之数如此君子之心如此
卷九 第 46a 页 WYG0036-0663a.png
(巽下/乾上)
姤女壮勿用取女(说文姤偶也从女后声曰姤古文作/遘郑康成本同冯奇之 遘遇也以)
 (女遇男为象王洙易改今文为姤按冯王俱宋时人/唐欧阳石经本作姤则古文作遘王洙易改今文之)
 (说俱未必确女举/正取字下无 字)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
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
(举正勿用取女上有女/壮字取字下无女字)
 姤复本造化之常理圣人于姤独以人事断之以为
卷九 第 46b 页 WYG0036-0663b.png
 阴盛之机姤遇也不拟其来而卒然相值骇之之词
 也卦本刚遇柔而曰柔遇刚盖夬方决于上而柔即
 生于下刚无心于柔而柔敢于遇刚也刚来为反内
 之也柔来为遇外之也夬之一柔不能为主者柔往
 而穷也故曰刚决柔姤之五刚不能为主者柔来而
 信也故曰柔遇刚女壮有三义一则巽为长女一则
 一柔而遇五刚一则自此而为遁为否为观为剥皆
 一阴为之也故曰女壮四刚方成大壮姤止一柔而
卷九 第 47a 页 WYG0036-0663c.png
 即云壮人心惟危发即难遏君子小人之进退亦复
 如此此作易之大旨也不可与长者小人渐长君子
 必有以启之如驯致坚冰之类与之长则长矣故曰
 不可与长在彼曰取在我曰与戒君子也此已尽姤
 义矣孔子又因遇之一字别成一段佳话孔疏所谓
 就卦以验名义只是女遇于男博寻遇之深旨乃至
 道该天地盖遇而不善则犯女壮取女之戒遇而善
 则有咸章大行之美此时此义不可一端求不可一
卷九 第 47b 页 WYG0036-0663d.png
 事定也以天运言建午之月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之
 时以世道言则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之世皆以为可
 无忧者而孰知一阴已生于下哉
 刚遇中正指二五而言使刚不遇中而柔遇之则不
 为姤而为遁是无臣也刚不遇中正而柔遇之则不
 为姤而为剥是无君也姤之时上有君下有臣君子
 欲有为无所不可故曰刚遇中正天下大行
 司马君实曰姤遇也世之治乱人之穷通事之成败
卷九 第 48a 页 WYG0036-0664a.png
 不可以力致不可以数求遇不遇而已姤之时义大
 矣哉
 焦弱侯曰齐桓公七年始霸十四年陈完奔齐亡齐
 者已至矣汉宣帝甘露三年匈奴来朝而王政君已
 在太子宫唐太宗以武德丙戌即位而武氏己生于
 前二年宋艺祖受命之二年女真来贡而宣和之祸
 乃作于女真
 来矣鲜曰幽王得褒姒高宗立武昭仪养枭弃鹤皆
卷九 第 48b 页 WYG0036-0664b.png
 出于一时一念之差而竟成莫大之祸杨氏曰一许
 敬宗在文馆唐为武氏矣一杨畏居言路元祐为绍
 圣矣
 张芸叟曰易者极深研几当潜而勿用之时必知有
 亢当履霜之时必知有战邵尧夫曰复次剥明治生
 于乱姤次夬明乱生于治时哉时哉未有剥而不复
 夬而不姤者防乎其防邦家其长子孙其昌圣人贵
 未然之防是谓易之大纲
卷九 第 49a 页 WYG0036-0664c.png
 刘元炳曰遇以天取以人遇则可以明微取则几于
 用壮系则处柔往则乘刚此卦爻之微旨也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善入物而无不遇者惟风善谕人而无不动者惟言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此正女壮之爻圣人设两端以告如此则吉如此则
 凶是勿用取女之法所以为君子谋也柅之为物有
卷九 第 49b 页 WYG0036-0664d.png
 二说苍颉篇柅作檷(音/你)络丝柎也王肃以为织绩之
 器妇人所用来矣鲜解之曰柅者收丝具金者篗(音/约)
 上之孔篗柄也以金为之马季长则以为柅在车下
 所以止轮令不动者也按初六阴爻卦词曰女壮则
 王说为合巽为绳有系之象诗曰不绩其麻市也婆
 娑妇人无外事惟以女红为职系于金柅是确守妇
 道也谁系之九二也二与初遇在他卦则初正应于
 四在姤则以遇为重初遇二而二即以金柅牵制之
卷九 第 50a 页 WYG0036-0665a.png
 其在人事则谨其韬旋丰其豢养羁縻而不动此理
 之正事之吉者也若不系而纵其所往则立见其凶
 矣羸即羸瘦之羸林氏曰孚孳尾也一阴初生其性
 之污下也如豕其柔弱而未能奔逸也如豕之羸其
 志在树党而卵翼同气也如豕之孚其蠢动而不忘
 跳梁也如豕之蹢躅此皆凶之象也传曰柔道牵柔
 之为道依阿淟涊缠绵不断故二即以金柅授之如
 服牛乘马因其性而驯扰之巽为进退故有系有往
卷九 第 50b 页 WYG0036-0665b.png
 其究为躁卦故以蹢躅终焉(私/记)
 韩侂胄奔走于定策之际自负有功冀得节钺此时
 与之以縻其心亦金柅之系也汝愚靳而不与遂至
 溃坏决裂不可收拾非攸往之凶乎子产赂伯石曰
 无欲实难古之君子御小人固自有道也(私/记)
 胡仲虎曰彖指一卦而言则以一阴当五阳故于女
 为壮爻指一画而言五阳之下一阴甚微故于豕为
 羸壮可畏也羸不可忽也
卷九 第 51a 页 WYG0036-0665c.png
 蔡子木曰复得乾初爻故谨复之道当如初九之潜
 以待其盛姤得坤初爻故察姤之几当如初六之履
 霜以谨其始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包王辅/嗣作庖)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大包小外包内姤之全卦一阴小而在内五阳大而
 在外故多取象于包以杞包瓜言其作用包有鱼言
 其时势有之为言操纵自我之意也巽阴为鱼二在
卷九 第 51b 页 WYG0036-0665d.png
 初上首与初遇鱼遂为二所有可无与长之咎矣诗
 咏嘉鱼鱼丽甚言燕宾之乐而此曰不利宾何也鱼
 馁不食击鲜烹小贵在乘时遍赞宾筵味减鲜美此
 操刀必割日中必彗之意象曰义不及宾不及二字
 何其迅捷君子之于小人太阿在手当断则断少为
 濡忍必至大乱此义也非利也(私/记)
 张清子曰初与四为正应初本四之有也今初先与
 二遇二包而有之则二为主而四为宾矣所以不利
卷九 第 52a 页 WYG0036-0666a.png
 宾而四包无鱼
 冯宗之曰包鱼者秽之也秽物岂容及宾秽人岂升
 公所
 郑申甫曰姤之君子圣人委其担于二系之包之全
 在于二系不住包不过二化而为阴众君子尽遁矣
 故初之不遽消阳者九二力也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卷九 第 52b 页 WYG0036-0666b.png
 二与初遇初为二有三与初同体见初之为二有也
 不胜热中欲坐视而不安欲笼致而无术与夬之九
 四同病为九三者当念身为大臣小人道长遇不遇
 之际关系甚大操心虑患则上不获罪于君子下不
 开衅于小人咎固不能无也无大咎而已(私/记)
 徐子与曰夬一阴在上故下之五阳皆趋而上姤一
 阴在下故上之五阳皆反而下阴阳相求之情也
 九三以刚居下卦之上于初阴无所遇故虽厉而无
卷九 第 53a 页 WYG0036-0666c.png
 大咎上九以刚居上卦之上于初阴亦不得遇故虽
 吝而亦无咎左传曰美疢滋毒尤物移人如此女不
 遇未为不幸也
 行未牵与柔道牵相反阴性喜牵惟牵则为二刚所
 系阳性恶牵未牵则不为初阴所制
 焦弱侯曰益之六二即损之六五皆曰或益之十朋
 之龟弗克违姤之九三即夬之九四故皆曰臀无肤
 其行次且夬之九四志欲上行而后迫于三前阻于
卷九 第 53b 页 WYG0036-0666d.png
 五欲决而不能决也姤之九三志欲下行而后迫于
 四前阻于二欲遇而不能遇也坐则臀在下故困于
 初言之行则臀在中故夬姤于三四言之肤者臀之
 藉也柔者刚之藉也初与二遇而三乘二之刚骨梗
 无肉臀无肤之象谓与二不相得也
九四包无鱼起凶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初与四为正应初遇二而为二有二有鱼则四无鱼
卷九 第 54a 页 WYG0036-0667a.png
 矣二本不欲以凶贻四而四愤初之不为己有据正
 应之理而与二争于是操戈入室上之姤角三之无
 肤皆四一人起之矣见凶者为彼所伤也往在阴凶
 在阳也起凶者凶自此始也事在今灾在后也象传
 推原祸本由于远民盖天生君子原以为民士君子
 以斯世斯民为念则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
 荆人失马荆人得之四有鱼亦可己无鱼亦可期于
 民之太平无事而已故无鱼非凶也无鱼而凶者止
卷九 第 54b 页 WYG0036-0667b.png
 因生民利害漠不关心所以伤功害能荼毒一世而
 不悔夫子揭出远民二字将千古媢疾肺肠刳剖发
 露为人臣者亦可恻然矣(私/记)
 胡仲虎曰二刚得中以近而得初之比四刚不中正
 以远而失初之应四在上而二为主故视四为宾初
 在下而四正应故视初为民易象或以阴为小人或
 以为民以为小人远之可也以为民不可远也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卷九 第 55a 页 WYG0036-0667c.png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当姤之时小人固不可使长为君子计不可无以畜
 小人故圣人既戒初之不可往又于二五言所以包
 制之道人君之于小人不宜悻悻然以诛锄为事但
 培植善类使正人在朝小人自忌惮而不敢动五与
 二应二与初比五任二以制初乔木世臣亭亭屹立
 杞之象也瓜之为物种类不一依附蔓延形容小人
 最为亲切杞非包瓜之物而茂树之下雨露亏蔽其
卷九 第 55b 页 WYG0036-0667d.png
 草不蕃犹君子未尝斤斤欲制小人而精神自足以
 慑服汲黯在朝淮南寝谋孰敢肆也五居中守正不
 动声色一阴之来不见害气之伏反为生气之资转
 沴为祥得之非意故曰含章有陨自天周公推本造
 化孔子归功人事而曰志不舍命凡事委于气运是
 舍命也力争于形迹非志不舍命也志不舍命全在
 含章内看出舍则不含含则不舍中心藏之有默与
 造化相通者宜其有陨自天也不利宾恐其失之疏
卷九 第 56a 页 WYG0036-0668a.png
 含章恐其失之激瓜以五月生杞以五月盛二与初
 皆巽木故以初柔为瓜二刚为杞包瓜使之自溃是
 周公文字妙处(私/记)
 传不徒言含章而题以九五有无穷义味盖以九居
 五才大位尊视羸豕有如䘊蠓最易露才使气今乃
 韬其锋颖不大声色此非学问纯粹德性冲和谁能
 至此(私/记)
 唐凝庵曰姤五即夬二也夬二号五以夬上姤五用
卷九 第 56b 页 WYG0036-0668b.png
 二以包初盖姤惟初时可包阴初长也惟九二一爻
 能包与初近也
 初六取象不一于本爻则曰豕于二四则曰鱼于九
 五则曰瓜皆取阴而在下之义明其势之将蹢躅义
 之不及宾终必至于大溃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卦中五爻不言姤初为二有三四五不与初遇者也
卷九 第 57a 页 WYG0036-0668c.png
 上爻言姤当二五包含之后初亦随二五以与上遇
 也此时初垂头弭耳非复蹢躅之情状矣上位尊性
 刚悻悻然犹以意气相临如遇其角者然居卦之上
 毫无度量学问徒凭藉客气可为穷矣穷则可耻故
 吝然学者宁为子路故无咎(私/记)
 初为成卦之爻而主持世界不使牝鸡之晨者五与
 二也初与二遇即为二有如釜中之鱼求脱渊漏网
 不可得五阳所以无女壮之祸者皆二之力也三与
卷九 第 57b 页 WYG0036-0668d.png
 四上优游坐享其成足矣乃愤初之不与己遇又忌
 二之不与同功技痒而无肤妄动而起凶相触而姤
 角自非中正之五何以含章而造命耶若此者非诸
 君子有他肠不过功名一念热中好事遂至凶于尔
 国害于尔家可不戒哉可不戒哉(私/记)
 苏君禹曰复为天根阳含阴也姤为月窟阴含阳也
 如阴不遇阳阳不遇阴即天地无以成咸章之化矣
 圣人之心亦然谓阴可与长而不抑之非也谓阴可
卷九 第 58a 页 WYG0036-0669a.png
 终绝而使之不遇亦非也女不可取壮豕不可使蹢
 躅何峻也鱼可包瓜可包又何宏也有履霜坚冰之
 防未尝无纳污藏垢之量非所谓刚遇中正天下大
 行乎
(坤下/兑上)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说文萃草貌从草卒/声盖如草之聚也)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
卷九 第 58b 页 WYG0036-0669b.png
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
命也观其所萃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举正大人亨/下有利贞字)
 萃聚也情同而后合气感而后群顺以说刚中而应
 故聚也不则蜂屯乌合真意不属非聚也人聚则乱
 物聚则争事聚则紊当萃之时在王者当假庙以致
 孝享在君子则利见大人以行其道何也天下崩离
 民怨神怒虽欲享祀与无庙同萃之时人心联属鬼
 神凭依可为有庙有庙非王者不能假假格也聚一
卷九 第 59a 页 WYG0036-0669c.png
 已之诚孝而躬致之非徒修故事已也聚而无主或
 所主非其人则亦割据之雄天下何时而定惟见大
 人则圣作物睹不为苟合聚以正也大牲乃假庙之
 事物聚则礼隆不宜菲薄利往乃见大人之事人聚
 则立功不宜近小此王者受命而兴为天下神人之
 主之卦若损之时用大牲剥之时有攸往是逆天命
 也何吉与利之有由是观之人生至众也而可一其
 归仰鬼神不可度也而可致其来格此不期而聚情
卷九 第 59b 页 WYG0036-0669d.png
 之不容己者故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宗庙者人心所系武王伐商载主而行汉高初兴立
 汉社稷涣时假庙所以收拾人心之乱而合其流萃
 时假庙所以返人心之初而报其本然萃与涣稍异
 涣初立庙而萃则假庙也
 郑申甫曰此卦当与比卦参看比地上有水萃泽上
 于地据一卦观之则主上之比乎下萃乎下而言也
 据六爻观之则主下之比于上萃于上而言也比卦
卷九 第 60a 页 WYG0036-0670a.png
 尽比五阳此卦诸爻亦宜尽萃于五而九四分五之
 权故诸爻有萃五者有萃四者夫萃五正也萃四不
 正也卦辞曰利见大人盖恐人之萃于四也天下无
 二主初虽与四应三虽与四比却宜舍以从五以明
 从王之义不得以比应论矣阳者阴之所附也此卦
 有二阳圣人欲其择于所附故谆谆于利见大人
 苏君禹曰人与天地万物总是一个精神吾之精神
 不聚则天自天地自地我自我物自物判不相属吾
卷九 第 60b 页 WYG0036-0670b.png
 之精神既聚则天与我一地与我一万物与我一絪
 缊化醇之景象不在造化而在吾心矣故观其所聚
 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所聚在我不在天地万物徐
 子与曰言天地万物之情者三咸见其情之通恒见
 其情之久萃则见其情之合 坤为牛大牲之象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水聚而不防则溃众聚而不防则乱除者去旧取新
 之谓
卷九 第 61a 页 WYG0036-0670c.png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此下三爻彖所谓利见大人者孚有二义有谓孚四
 者以正应论也有谓孚五者以萃时论也二说俱无
 剌谬但玩志乱之语则萃时孚五不失从王之正不
 得以弃四归五为乱唯以四为权势所在而孚五不
 终则是惑于声利奔走私门昧利见大人之义命之
 为乱不诬矣故曰乃乱乃萃萃者萃五也乱者为四
卷九 第 61b 页 WYG0036-0670d.png
 所乱也
 此六爻当以比参看比初爻言孚此亦言孚皆孚乎
 九五也比无他阳以分其比故初得以专孚于五萃
 有四爻以分其萃又为初之应故孚五不终而乱于
 四夫不终而乱非利见大人之正也圣人于是就初
 志眩乱之际将俗情说破以断其二三之念以决其
 归往之志曰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号者号五
 笑者群阴或云舍亲近而就疏远则笑或云昧本始
卷九 第 62a 页 WYG0036-0671a.png
 而修晚节则又笑毕竟号者是正笑者非正何必以
 此介意止是往从于五晚节末路自可无咎盖邪正
 之极定于内则流俗不能易远近不能间毁誉不能
 惑此一卦六爻准的故圣人于初爻言之详悉如此
  一握犹言一班团聚之意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礿(引字孚/字宜读)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当萃之时或欲萃未能或求萃不得二以阴居阴志
卷九 第 62b 页 WYG0036-0671b.png
 于静退与众同聚而异操者也民之多僻独处则危
 变节则悖惟因初三之或笑或嗟摇摇不定引而合
 萃于五乃为吉而无咎盖二五正应君臣之分宜尔
 也凡同类相聚牵挽而进半是声名相附意气相朝
 非其诚然者也夫心之诚然所谓孚也二之引萃本
 于天性发于至诚将蘋蘩蕴藻可以格鬼神而况引
 贤才以进于君父乎故曰孚乃利用礿(私/记)
 九五萃之主也得力全在于二初应四三比四若非
卷九 第 63a 页 WYG0036-0671c.png
 二之引则权分势散不成其为萃矣四处疑逼之地
 亦安所得大吉而无咎哉(私/记)
 祭有四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周礼改勺从
 龠龠和乐之器其祭以乐为主夏物未备惟荐麦与
 鱼而已张中溪曰卦以大牲为吉而二以用礿为利
 何也备物王者所以随时朴诚臣子所以格主
 中未变于卦外另立一义即达不变塞之意凡人情
 散则不聚聚则呼朋引类全无介特之操二牵挽二
卷九 第 63b 页 WYG0036-0671d.png
 阴以从五袛是君臣至谊中体淡然绝无逐臭慕膻
 之意故曰中未变(私/记)
 章本清曰坤兑皆阴假有庙用大牲利用礿皆取象
 于祀典者阴幽之义也何必谓其互艮互巽而伏坎
 耶凡象义不原本卦皆妄也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五为卦主而不得近上为己应而非其正下引于二
卷九 第 64a 页 WYG0036-0672a.png
 既有道义之援上比于四又有势利之炙徘徊岐路
 但有叹息而已何利之有不利则当往初之往往五
 也三舍五安之乎初之往已无咎矣三岂复有咎乎
 但初未免为笑三未免小吝耳若是者以不能断之
 于早也(私/记)
 何闽儒曰当萃之世要以利见大人为正故初三皆
 决之曰往无咎
九四大吉无咎
卷九 第 64b 页 WYG0036-0672b.png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下比三阴上比九五而以刚居柔为得众而不敢自
 有率之以媚于天子之象君臣相安社稷之福故曰
 大吉耳目所属众忌攸归故又以无咎足之
 易之义有取于纯刚纯柔者则以不当为咎有取于
 刚柔相济者则以不当为美此位不当有二义以刚
 居柔位不当也居五之下群阴之上位不当也位不
 当即以位不当处之有歉仄不自安之意四之所以
卷九 第 65a 页 WYG0036-0672c.png
 大吉而无咎也易之妙用若此
九五萃有位(句/)无咎匪孚(句/)元永贞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此姬公告戒之语也九五阳刚中正公不言其有德
 而言其有位就萃之时言也萃之时九四在下有旁
 挠上逼之势下之匪孚事所必有然历数在躬业已
 有位矣有位则人之孚不孚在我何必归咎于匪孚
 哉元永贞则悔亡矣初之乱三之嗟上之涕洟皆匪
卷九 第 65b 页 WYG0036-0672d.png
 孚也名为萃而心苟未得大人所深耻故曰悔曰未
 光庸人之论必曰破私家散群小圣人不然惟教以
 元永贞则匪孚者自孚而悔亡比之辞曰元永贞此
 亦曰元永贞上之于下舍元永贞更有何者联属人
 心哉(私/记) 咎犹又谁咎之咎
 丘行可曰土无二王尊无二上比以一阳统五阴一
 阳为之主也一则专故五有显比之吉萃以二阳统
 四阴二阳为之主也二则分故五有匪孚元永贞之
卷九 第 66a 页 WYG0036-0673a.png
 戒初之乱二之引三之嗟以见下之萃于上为难五
 之永贞上之涕洟以见上之萃其下亦不易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钱塞庵曰上在说终与比上之居险极不同故比上
 绝无求比之意萃上实有求萃之心三隔于四求萃
 不得尚可往也上居五之外卦之终求萃不得将安
 往乎此居位使然上惟有赍咨涕洟而已亦有何咎
卷九 第 66b 页 WYG0036-0673b.png
 又曰三上皆处卦极三失萃而嗟所谓庶妇羁臣靡
 室靡家者也上六无位失萃而涕洟此孤臣孽子操
 心虑患者也
 萃极则散势之常说极则悲情之变赍咨兑口之声
 涕洟兑泽之流自目出曰涕自鼻出曰洟
 人之真情莫真于聚散处孤独而恬不介意此庄老
 之学非孔孟之道曰号曰笑曰嗟曰咨曰涕洟皆真
 情发见故总归于孚所谓见天地万物之情者以此
卷九 第 67a 页 WYG0036-0673c.png
 李子思曰萃六爻或有应无应或当位不当位而词
 皆曰无咎萃乃天地万物之真情真情相合吉多凶
 少兹萃之所以亨与
 
 
 
 
 
卷九 第 67b 页 WYG0036-0673d.png
 
 
 
 
 
 
 
 周易玩辞困学记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