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36-05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玩辞困学记卷六
           海宁张次仲 撰
(震下/坤上)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
(说文复往来也从彳复声郑氏云阴气侵/阳阳失其位至此始还返于初故谓之复)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
卷六 第 1b 页 WYG0036-0557b.png
天地之心乎
 总此一阳五阴耳即于上下往来间分剥复二卦复
 者剥之反归本之名也他卦言刚来来则犹自外至
 此曰刚反初本阳位乃刚之故宅前从此去今从此
 还世道人心俱于此可想故曰亨
 刚反二字释卦名兼释亨字笔法简古若此
 张彦陵曰刚反处即是动一阳初动正是元气初回
 之时此时欲速助长便是大病惟动而行之以顺则
卷六 第 2a 页 WYG0036-0558a.png
 不疾不徐乃所以善其出入而无疾朋来亦将附我
 之顺动而自长矣无疾者进退安详无凌遽之谓无
 咎者彼此调和无搏击之谓是以二字𦂳顶顺字
 反复其道引起下句是词中铺衬语文王系辞时将
 易中消息道理反复谛视自剥之初而上上而为复
 之初于卦为七爻于时为七日故曰七日来复孔子
 说此七日之期乃盈虚消息天运使然所谓日穷于
 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极而复来之会故曰天
卷六 第 2b 页 WYG0036-0558b.png
 行剥曰天行复曰天行道之行废皆天也
 七日来复止以剥复言不必泛指他卦何闽儒曰阴
 阳平分其数各六升降往来至七而还其本位故历
 家建破以七日而更医家传经亦以七为审蔡伯静
 曰阳自建午之月渐消渐剥至建子之月而为复在
 卦经七爻于时经七月故曰七日来复不言月而言
 日者犹诗所谓一之日二之日也郑亨仲曰七者阳
 数日者阳物故于阳长言七日八者阴数月者阴物
卷六 第 3a 页 WYG0036-0558c.png
 临刚长以阴为戒故曰八月论阳则以日计论阴则
 以月计日者幸其至之速月者幸其消之迟
 刚反是方复之初剥之一刚穷上而反下也刚长是
 既复之后复之一刚自下而进上也以其既去而来
 反也故亨以其既反而渐长也故利有攸往
 复其见天地之心者十月纯坤天地生物之心固未
 尝息但无端倪可见惟万物未生冷冷静静而一阳
 萌动生物之心闯然而见虽在积阴之中掩灭不得
卷六 第 3b 页 WYG0036-0558d.png
 若三阳发生之后则天地生物之心尽散在万物不
 必说见不见矣
 朱元晦曰刚柔皆天地之心而刚反则见天地之心
 动静皆天地之心而动以顺行则见天地之心七日
 八月皆天地之心而七日来复则见天地之心刚柔
 消长皆天地之心而刚长则见天地之心又曰复反
 也言阳气既往而来复也夫大德敦化川流不穷岂
 假既消之气以为方息之资也哉亦见其绝于彼而
卷六 第 4a 页 WYG0036-0559a.png
 生于此因以著其往来之象尔惟人亦然太和保合
 善端无穷所谓复者非曰追夫已放之心而还之录
 夫已弃之善而属之也亦曰不肆焉以骋于外则本
 心全体即此而存固然之善自不能已正叔谓鼻息
 之间一呼一吸自然如此不必将既屈之气为方伸
 之气也又曰大抵发生止一个阳气只是有消长阳
 消一分便阴长一分又不是别讨个阴来只是阳消
 处便是阴故阳来谓之复复者主还其舍阴来谓之
卷六 第 4b 页 WYG0036-0559b.png
 姤姤者客卒而遇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玩其字乎字是夫子读易有得
 恍然慨叹之语凡世运之治乱人心之邪正都是天
 地之心都于复卦中见得即蛊卦终则有始之意当
 日词气不过如此后儒言静言动言动静之间皆是
 此语注脚言不尽意不若本文涵泳觉深长有味也
 苏子瞻曰意之所向谓之心凡物之将亡而复非天
 地之所予者不能也故阳之消也五存而不足及其
卷六 第 5a 页 WYG0036-0559c.png
 长也用一而有馀此岂人力也哉(附/录)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

 王辅嗣曰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
 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
 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
 商旅至贱后至贵上至后下至商旅皆以安静为事
 动者天地生物之心静者圣人裁成之道
卷六 第 5b 页 WYG0036-0559d.png
 钱启新曰商旅不行无逐利之念后不省方无求人
 之事所谓闭关者如此
初九不远复无祇悔元吉(祇从示/从氏)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卦词言造化之复爻词言人心之复人心复则天心
 亦复矣一阳复生于下复之主也剥复相连复之下
 爻即剥之上爻循环之间耳故曰不远复复则本体
 依然何悔之有元始也最初一念万善之元是元即
卷六 第 6a 页 WYG0036-0560a.png
 乾元即坤元所谓天地之心五阴依此者吉违此者
 厉应此者无悔远此者凶
 颜应雷曰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只从念
 头起处斩截此回天夺命希圣希贤之要诀也按常
 人之心非无来复随觉随迷又成虚度只是念头不
 切实工夫不严密所以如此夫子提出修身二字便
 棒棒着肉刀刀见血不堕影响一路矣(私/记)
 祇平声韩氏云大也犹言无大悔耳一云祇但也自
卷六 第 6b 页 WYG0036-0560b.png
 知不善即是悔心知之即能自克不但空悔而已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郝仲舆曰初为震主知几敏速六二柔中保养休息
 故为休复休者从容俟其自化也六爻皆凭初取义
 初阳为仁下者内也有此种子在内自然发生非谓
 其下初九之仁也二难言下于初九
 予向主夜气之说谓人驰逐名利无一刻安閒本心
卷六 第 7a 页 WYG0036-0560c.png
 如何复塌然放下便觉心地清凉此以休息为义入
 手工夫未为不是但初为卦主初既来复二仍初后
 则以仲舆保养之说为得
 三百八十四爻未尝言仁独于复言之仁是万化种
 子有此种子才可休息保养不然无根学问所为休
 者不过避动求静图安养而已初九仁体已复工夫
 全在六二
六三频复厉无咎
卷六 第 7b 页 WYG0036-0560d.png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三在休复之后而又曰频复此学问中操存舍亡消
 息皆缘工夫不纯熟所以如此颜子而下皆不能免
 故须危厉乃得无咎厉是打起精神惟精惟一无一
 刻放松与乾三之厉同一精进故同一无咎二休从
 从容容做工夫三频急急忙忙做工夫(私/记)
 三与初同体居两卦之间有频之象
六四中行独复
卷六 第 8a 页 WYG0036-0561a.png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复之所以为复全在初爻二三五六不与初应四居
 五阴之中独与初应故借为中行独复之象以学问
 言之人各有初本来第一念是也更无夹杂故曰独
 此卦五阴一阳独之象也人主耳听目视万欲章章
 最初一念流行出入于其中犹四行群阴之中也独
 复者于万欲之中憬然独觉不从外得之意夫人生
 头出头没于利欲之中何以能独复圣人谓复不复
卷六 第 8b 页 WYG0036-0561b.png
 全在从道不从道天地之道静极阳回不假勉强人
 心汩没之后必须从事学问在道理上行动方有来
 复之期不然牿之反覆夜气不足以存未有能复者
 也以修身以下仁以从道以自考皆教人克复之法
 不许其吉者独复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之际全看
 慎独工夫如何不敢以圣狂判之也(私/记)
 钱启新曰四曰独复真如一夫当关商旅也行不得
 后也省方不得精神既是专一工夫略无渗漏曾思
卷六 第 9a 页 WYG0036-0561c.png
 慎独从此透出
 郭白云曰剥六三乃复六四反对在剥取其失上下
 以应乎阳在复则取其独复以从道
 胡仲虎曰泰二夬五曰中行二五上下之中也益三
 四曰中行三四在一卦之中也此曰中行六四在五
 阴之中也皆随时取中之义
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考郑云成也/向云察也)
卷六 第 9b 页 WYG0036-0561d.png
 自初至五总是不远工夫但有生熟深浅不同至于
 六五非独工夫纯熟又性顺位中无他应援其复也
 敦固牢厚不摇于外故无悔无祇悔入德之事无悔
 成德之事象曰中以自考中即来复之体乃人生根
 命脉处考者点检提醒之意二比初曰下仁四应初
 曰从道皆有待于人者五非比非应不假于人惟以
 中自考吕仲木曰其复也久而不改深而不露岂外
 人所能知哉系辞曰复以自知此曰中以自考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36-0562a.png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合而言之道也自内而外故二
 言仁三言义四言道总归未发之中故五言中皆所
 以修身也故初以修身始之(私/记)
 临上六处四阴之末则曰敦临复六五处四阴之末
 则曰敦复皆乘坤也敦有厚意厚莫如坤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
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36-0562b.png
 迷复者以迷为复复仍是迷子与所谓位高而无下
 仁之美刚远而失迁善之机厚极而有难开之蔽柔
 终而无改过之勇者也人心不过迷悟二端燕越殊
 辕各循所适故吉莫善于不远复而凶莫大于迷复
 绝天之道则仰愧于天便是天灾失人之心则俯怍
 于人便是人眚不反求其本以觅真心而用师以驱
 逐外诱究且理不胜欲并其真心而失之永无来复
 之期矣行师大败丧国亡君之象皆缘迷不自知认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36-0562c.png
 照为明认意为心认血气为义理以至于此
 朱康流曰天地之心即为君心天地之道即为君道
 迷其心即反其道有灾眚者反道之咎徵丧师亡国
 者咎徵之事应也
 钱启新曰人所以迷大关不出两件一是功利沦人
 心髓做了千万年不起锢疾如以国君等是一关一
 是全副精神明于责人而昏于恕已是以求人不胜
 苛察如用行师等是一关这关闭塞得便唤做自知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36-0562d.png
 略有罅隙走透便唤做迷人
 张敬夫曰易爻词未有如是之详其言凶亦未有如
 是之甚者盖自古亡家覆国只在一念迷悟悟则回
 头是岸迷则自踏苦海味爻词俨然隋之杨广矣
 经翼云复由于剥人不能复者以其剥落不尽如知
 识伎俩之类如何剥落得尽剥不尽如何能复惟剥
 尽则虚之极静之笃坤体也致虚守静是孔子真血
 脉路戒慎恐惧是致虚守静工夫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36-0563a.png
 李见罗曰阳贵复学善反复五阴一阳剥亦五阴一
 阳但一阳走向外边不自为主而反从乎阴则为剥
 一阳收归自己不从乎阴而能宰乎阴则为复圣学
 工夫全要在人欲中立定脚根不向閒中取寂
 子夏传伤害曰灾妖祥曰眚郑云异自内生曰眚自
 外曰祥害物曰灾
 胡仲虎曰剥上九民所载也一阳在上指众阴之为
 民复上六反君道也众阴之极表一阳之为君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36-0563b.png
 李鼎祚曰乾无十坤无一阴数极于六而七则又为
 乾之始阳数极于九而十则自为坤之终故凡言十
 者坤终之象
 陈应城曰复道贵先初为一卦之先四为上卦之先
 故初不远而四独复复道贵中二五各居一卦之中
 故二休复而五敦复复道恶后三为下卦之后上为
 一卦之后故三厉而上之凶又甚焉易之戒深矣
(震下/乾上)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36-0563c.png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说文妄乱也/从女亡声字)
 (书妄诬也/诞也罔也)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
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
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妄谓虚妄乃意必固我之总名凡乍起乍灭而无实
 者皆妄也故想曰妄想见曰妄见马郑王三家皆云
 妄犹望史记无妄作无望然则有所希望即是妄矣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36-0563d.png
 刚自外来者下卦本坤乾之初阳来而为震以其非
 本卦刚柔之往来故曰自外初为震主震属内卦故
 曰为主于内外来而为主于内心既放而复还也人
 心只是作不得主所以有妄为主是先立乎其大也
 为主于内是外物不得而挠之也初九动而健二五
 刚中而应动而健行义之勇刚中而应待物之诚种
 种妙理皆无妄皆大亨以正皆天命也
 吴叔美曰自外来者明初自乾刚来也论乾体何得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36-0564a.png
 言外人当寂然不动时所谓天者亦杳不可见惟良
 心忽然爆动不落思维不假停待直至从空落下若
 有使之者此所谓降之皇畀之帝来为我作主而我
 不自主者故曰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震能动天乾
 能善动理气合道义配故曰应
 其匪正有眚其者或然之词圣人深虑无妄之人有
 此一种病痛故叮咛告戒如此无妄即信果之流也
 信果是谨愿之士中无他肠行不去尚肯回头此曰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36-0564b.png
 匪正既非大通至正之道曰有眚又纯是我见理障
 愚夫愚妇皆以为不可而彼独悍然不顾此等人凶
 家害国非徒物议难容抑且天命不祐盖世有无妄
 之灾有无妄之疾有无妄之药无妄中有许多变幻
 胶柱鼓瑟正是执中无权好信不好学一流人物故
 曰何之矣曰行矣哉盖伤之也醒之也(私/记)
 介甫新法原是为国为民何曾有半点邪念止因自
 反无他执定已见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36-0564c.png
 不足信那知时势难行虽天子之威权圣贤之道理
 俱无所用司马公云人以介甫为奸未免太过但执
 拗耳所以圣人只是无意无必无固无我意必固我
 妄也无意必固我无妄也以圣人之才识而又无意
 必固我言而世信行而世法又何疑焉(私/记)
 楞严经言妄无自性如人捏目见月为二惟一月真
 二因眚生如人目翳见空中花空实无花花因眚有
 发明眚字最真切说文眚目翳也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36-0564d.png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对古/文从)
 (丵从口汉文/去口从士)
 穷冬冱寒生意闭塞惊蛰之日雷一震动有情无情
 惕然惊醒是物物而与之以无妄也先王法此以对
 时育物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
 杨中立曰閒居不善无所畏忌满身皆妄一闻雷声
 惕然若惊妄念顿消善念忽著是亦物与无妄也白
 日青天人心依旧矣悲哉 马氏曰茂勉也对配也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36-0565a.png
初九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此所谓为主于内者九为乾体初为动始无所系应
 直心而往动与天合何不吉之有程叔子曰诚能动
 物以之修身则身正以之治事则事理以之临人则
 人服不幸而蹈汤赴火亦自快心无所往而不得其
 志也
 总一无妄之往也彖传曰何之象传曰得志此无妄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36-0565b.png
 卦中一大疑案不可不细心参勘所谓何之不徒世
 路上行不去识情执著东西易面而子午之针胶滞
 不灵要此指南何用所谓得志是自慊之学如恶恶
 臭如好好色有恁么不快活处此两种人起初发念
 俱无欺罔究竟南北异辙若此可见人心无思无虑
 本自无妄不过作聪明逞学问自谓无妄而不知妄
 之大莫过于此(私/记)
 初为卦主爻语粹然不费词说其馀诸爻不过阐明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36-0565c.png
 无妄中有此工夫有此变故以尽无妄之义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妄想无过于期望期望无过于利利之一字病入膏
 肓事无大小起念便堕功利匪正有眚孰大于是词
 云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弱侯所谓无所营为
 则飘然一身无适不可不然恋恋于田畴积仓不暇
 何往之能利所以深绝其妄种也彖曰不利有攸往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36-0565d.png
 二曰则利有攸往则字承上而言往必如此而后利
 也则字有力无妄一卦此爻是学问下手吃𦂳处(私/记)
 不耕而穫不菑而畬天下固无此理耕不祈穫菑不
 祈畬人情亦无此事若以不耕不菑为无妄则未闻
 以力田为妄动惰农为守正者细寻语义不过是谋
 道不谋食之意谭者有意高深反堕理障象曰未
 言
如此营生千驷万钟再不要想只是不饥寒便休
 歇了此恢谐调笑之语要人跳出衣食窝臼(私/记)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36-0566a.png
 郑国贤曰有所为而无所冀非无妄也无所为而有
 所冀非无妄也当耕而耕当穫而穫当菑而菑当畬
 而畬前念不生后念不起就像耕穫菑畬都不曾有
 的一般方是无妄方利有攸往大抵精神昏于计算
 得失贵乎两忘此非可以凡夫意见窥测也
 诸葛武侯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臣所
 知与此爻义合
 治田春曰耕秋曰穫一岁曰菑三岁曰畬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36-0566b.png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潘去华曰行人之与居人两不相值得牛之与失牛
 事有相因盖适然之遭如此君子乌得而避焉按三
 与上正应上九以无妄而得灾三以正应而受累正
 如方希古殉难累及九族是也象惟有慨叹令其义
 命自安而已(私/记)
 子瞻曰失其牛于此而欲求之于此此其意未始不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36-0566c.png
 以为无妄也然反至于大妄则自以为无妄而执著
 太过也
 张彦陵曰圣人恐人泥定无妄往吉之说稍不如意
 便生怨尤特发此爻以尽其义欲人以义命纯其无
 妄之心也盖我有所以取不可诿之于天我无所以
 取惟当尽其在我
 沈氏曰象牛者因二爻之耕穫而言
九四可贞无咎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36-0566d.png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有无妄之福亦有无妄之灾此皆不可度思者也君
 子惟求其可贞者耳不可贞则有咎可贞则无咎非
 其固有则不可贞固有则可贞可贞与匪正相反贞
 者正也无妄也天之命也震动之后阴气锻鍊已尽
 本来乾体复还故物非从外铄有何不可贞之有可
 不可皆心上事灾与福不必问也(私/记)
 沈氏曰人情于无妄之福每居之以为当而于无妄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36-0567a.png
 之灾即怼之以为不当夫不正而福固非当也即正
 而福岂其当乎不正而灾固当也即正而灾岂其不
 当乎脩其正而已何则灾福外也正内也我固有之
 而不可以灾福修不修也知固有者于福必曰偶然
 而莫之敢要于灾必曰宜然而莫之敢辞
 胡仲虎曰贞正而固也曰利贞则训正字而兼固字
 之义曰不可贞则专训固字而无正字之义不可不
 辨 字书固坚牢也又本然之词孟子所谓固所愿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36-0567b.png
 也此兼二义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凡卦至五为功成事竣之地初乃无妄之体经二三
 之祸福不知几番锻鍊四始还其固有五居中体正
 真无妄矣复有何疾纵有不过境遇之偶然工夫之
 未化优游涵泳涣然冰释不知疾从何生宁论所服
 何药非徒无患抑且有喜爻词言有喜者凡三喜者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36-0567c.png
 将瘳之候而亦治病之方也(私/记)
 卓去病曰九五当无妄之时阳刚中正何以有疾此
 卦上乾下震有震动之意心本寂然一动便于本体
 有渝便生得失便有疵颣故曰无妄之疾既疾矣何
 以勿药而喜真心勃发不无少溢天理一现本体自
 如如沤从水生还从水灭何以药为
 何谓无妄之药其在心学则为助长为强制其在事
 功则为欲速为见小告子之勿求介甫之新法皆无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36-0567d.png
 妄之药也其可试乎试少尝之也试且不可况汩没
 其中乎(私/记)
 吕仲木曰君子存诚则邪自闲舍诚而逐邪邪斯为
 敌举正则枉自错舍直而攻枉枉斯为仇
 钱塞庵曰人惟利害生死易生妄想不耕穫透功利
 关邑人灾透利害关勿药有喜透生死关周公以之
 尽无妄之义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36-0568a.png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读/)灾也
 此所谓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者也与初同一无妄
 真无妄矣行有眚无攸利戒之也居卦之终时势已
 过处乾之极情性太刚圣人恐其偏执己见道理作
 障如目之有眚虽行康衢未免坑坎故曰行有眚无
 攸利彖言匪正此不言匪正止言有眚盖虽正而有
 眚则亦无攸利若行而无眚则无不利矣象曰穷之
 灾穷之也者穷之也水穷则云起道理何尝有穷人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36-0568b.png
 自穷之耳(私/记)
 苏君禹曰复则不妄复者天也无妄者纯乎天而不
 杂于人也夫天人之几微矣种种思虑俱属妄心种
 种计较俱属妄动如克伐怨欲之滑心也声色臭味
 之戕性也妄之妄者也若潜心学问锐志进修固自
 以为无妄然取效太速则期必之私乘焉而妄成心
 未化则固我之私乘焉而妄时穷势极则执一之私
 乘焉而妄彼其立意未尝不欲为圣贤君子而伪灭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36-0568c.png
 性人贼天几微之间大致千里矣
(乾下/艮上)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
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辉石/经作)
 (煇郑氏以日新绝/句其德连下句)
 钱塞庵曰小畜大畜皆畜乾也两阳不能以相畜故
 畜阳者必阴徒阴则柔弱而不能畜故主畜者必阳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36-0568d.png
 小畜以一阴畜乾主在五大畜以二阴畜乾主在上
 皆刚为主也谓之小畜大畜者巽阴之微也故小艮
 阳之极也故大巽之畜阳有系累牵绊之情艮之畜
 乾有节制裁成之义
 郑舜举曰畜有三义以畜养言畜贤也以畜止言畜
 健也以蕴畜言畜德也养贤以及万民此畜养之大
 者乾天下之至健四五能畜之此畜止之大者刚健
 笃实煇光日新其德此蕴畜之大者彖传兼此三者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36-0569a.png
 言之
 王注凡物既厌而退者弱也既荣而陨者薄也夫煇
 光日新者惟刚健笃实也按刚健无一毫私欲笃实
 无半点虚浮两者盘结酝酿光彩流露健者愈健实
 者愈实日新又新蕴畜之大孰过于此故曰大畜此
 以卦德释卦名是学问中事绝不提起止健下则专
 以止健归功于艮矣刚健笃实是德之体尚贤止健
 是德之用乾健之德过于刚锐不历艰贞其识不深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36-0569b.png
 不受诎抑其气不定必以柔止之方能有所成就此
 卦以上为主以四五为用止健者四五而能使四五
 之止健者上也故曰刚上而尚贤刚上谓上九以刚
 居上贤谓四五上尚之也尚之以止健也能止健
 能字有无数作用在上以刚驭柔即以柔驭刚沉潜
 刚克高明柔克循环无端此驾驭英雄之术亦陶鍊
 心性之法其于刚也非有作恶于柔也非有作好为
 国家陶铸人才为天地曲成万物机用之大道理之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36-0569c.png
 正莫过于此故曰大正其畜之也将以用之故曰不
 家食吉曰利涉大川二句卦词原说大畜之功用此
 复推本养贤应天以申广其义
 苏子瞻曰物之在乾上者常有忌乾之心而乾常有
 不服之意需之六四小畜之上九是也忌者生于不
 足以服人尔不足以服人而又忌之则人之不服也
 滋甚今夫艮自知有以畜乾故不忌其健而许其进
 乾知艮之有以畜我而不忌故受其畜而为之用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36-0569d.png
 吴因之曰吾儒学问刚健为主不令胸中半点私欲
 至下手时又一毫放松不得敦笃恳至把道理著实
 体验不令半点虚浮久之天机活泼暗地中若有精
 光闪烁不可掩灭故曰光煇日新又曰士君子学术
 未有空虚无用者必施为措置果到透彻处方完吾
 学问之分量若事到头来伸手缩脚纵有经理亦只
 是勉强支吾苟且塞责非有卓然可见之效这便是
 本领不济亦完不得大畜故不家食涉大川文王系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36-0570a.png
 之特详如此又曰天者时而已矣蕴畜深积累厚义
 理烂熟百凡注措圆活通变随时转移动与天俱故
 曰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朱康流曰凡天下之豪杰必宁静以致远故止健即
 为大正而天下多可用之贤贤者上帝之所简也故
 养贤即为应天而天下无不可济之事
 尚贤之贤指二阴养贤兼指三阳
 管辂曰朝旦为晖日中为光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36-0570b.png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测言曰天在山中即芥子纳须弥之意人心才径寸
 耳前言往行无不收摄一掬非小两间非大岂不是
 天在山中之象
初九有厉利己
象曰有厉利己不犯灾也
 内卦受畜以自止为义外卦能畜以止之为义他卦
 相应为相援此卦相应为相止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36-0570c.png
 初有刚健之才而在初历事未深锋锐喜事一往之
 气自谓天下事无可难我者不知羊肠之险不在山
 川而在平地刚健之才能成事亦能误事必于游刃
 之际操善刀之心乃是经纶妙手故戒之曰有厉利
 己(私/记)
 子瞻曰小畜之畜乾也顺而畜之故始顺而终反目
 大畜之畜乾也厉而畜之故始厉而终亨君子之爱
 人以德小人之爱人以姑息使我知戒而终身不犯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36-0570d.png
 于灾者六四也
 需曰不犯难谓坎水之险此曰不犯灾谓艮山之阻
九二舆说輹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小畜之九三见畜于六四而曰舆说辐四说其辐不
 得已也故夫妻反目大畜之九二见畜于六五而曰
 舆说輹二自说其輹心实安之也故中无尤若是者
 九三过刚而九二刚得中故也辐与輹之辨见小畜
卷六 第 28a 页 WYG0036-0571a.png
 九三爻下
 朱子发曰初刚正也二刚中也四五柔也柔能畜刚
 刚知其不可遽犯而安之时也夫气雄九军者或屈
 于宾赞之仪才力盖世者或听于委裘之命故曰大
 畜时也
 郑申甫曰二之说輹不进也止而待上之用也不屑
 其人望望而去则不说輹矣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本义以曰当/为日月之日)
卷六 第 28b 页 WYG0036-0571b.png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乾为马又为老瘠驳此独称良者畜而至三阳刚之
 性销镕变化受畜而不躁也逐者三与上同志三逐
 上以进而下二阳又逐三以进盖比德齐力并骤齐
 驱之象舆者任重之物卫者应变之具初利已戒其
 进也二说輹喜其不进也三可进矣而犹戒之艰难
 贞固日闲舆卫之事者惧其可进而锐于进也如是
 则初之利已者可利往矣象曰上合志上谓上九上
卷六 第 29a 页 WYG0036-0571c.png
 之止健非欲其止正欲以止而善其往也今利有攸
 往则与之合志矣志在进者乾之性善其进者艮之
 力
 考工记周人上舆车有六等之数轸也戈也人也殳
 也戟也矛也皆名卫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六五豮豕之牙吉
卷六 第 29b 页 WYG0036-0571d.png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牛性顺乾初刚健不可以为牛六四以阴居阴童牛
 之象豕性躁九二刚中不可以为豕六五以阴居阳
 豮豕之象上九一刚横于四五之上牿牙之象牿以
 牿牛此之牿非为牛也牙以牙豕此之牙非为豕也
 当诸阳驰骤时有牛牿豕牙横其前自止而不进盖
 牛豕柔类以御柔之物御刚医家所谓反治能止健
 者以此曰有喜曰有庆见艮之畜乾非以害之乃爱
卷六 第 30a 页 WYG0036-0572a.png
 之也(私/记)
 冯奇之曰小畜之畜乾者六四也九居五为之助者
 也大畜之畜阳者六四六五也九居上为之主者也
 夫外无阳爻则坤顺而不能畜内无阴爻则同类而
 不相畜然则成大畜之义者在艮之上九而能畜乾
 之阳者在艮之六四六五也
 苏子瞻曰童而牿之爱以德也故有喜豕而牙之将
 求其用也故有庆凡物有以相得曰喜施德获报曰
卷六 第 30b 页 WYG0036-0572b.png
 庆蔡虚斋曰论为力之难易则五不如四之易故四
 曰元吉而五只曰吉论成功之广狭则四不如五之
 广故五曰有庆而四止曰有喜五不如四之易者时
 不同也四不如五之广者位不同也
 牿牛马圈也所以防牛马之逸者书曰牿牛马是也
 陆佃曰牙者畜豮豕之杙海岱之间以杙系豕谓之
 牙今牙门之牙亦指门前横木而言所以止行人也
 尔雅注豮豕子也童牛之牿豮豕之牙是的对
卷六 第 31a 页 WYG0036-0572c.png
上九何天之衢亨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郑申甫曰四五之畜非故畜之也抑其锐而徐用之
 成就人才之术也上九之不畜非故纵之也才德已
 成舆卫己闲可无虞于泛逸广开贤路之道也艮为
 径路有衢象三乾由此而进故曰天衢何天之衢何
 者惊喜之词何天衢之亨通若此也王子安曰初已
 二说三艰四牿五牙而后六通四辟游于天衢人不
卷六 第 31b 页 WYG0036-0572d.png
 尽则天不见学不达天非大学问业不应天非大事
 业至何天之衢而大畜始成所谓不家食利涉大川
 者如此 尔雅四达谓之衢
(震下/艮上)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说文颐颔也郑氏/曰口车辅之名也)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
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
大矣哉
卷六 第 32a 页 WYG0036-0573a.png
 颐颔也为卦上下二阳内含四阴外实内虚上止下
 动为颐之象颐中有物曰噬嗑有物则害其所以为
 养故不取养之义今颐中虚无物则未受外物之间
 拣择取舍全在此时故曰贞曰观曰求而总归于自
 颐之彖传别是一格诸卦传词备言德体象变颐不
 言其所以若隐若跃令人深思自得曰养正则吉则
 字有味不正则不吉也所谓正不堕虚无就饮食间
 观其所养者何如观其所养不从外求就心性内观
卷六 第 32b 页 WYG0036-0573b.png
 其自养者何如逐句提醒逐句鞭逼近里总归于养
 正则吉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则兼所养也颐
 也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贞吉也所以考其善不
 善者于已取之而已矣自求口实也
 颐者养也阳养阴阴亦未尝不养阳也上养下下亦
 未尝不养上也止则吉动则凶动亦未尝不吉也六
 二颠颐亦凶拂经亦凶四五颠颐亦吉拂经亦吉故
 曰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私/记)
卷六 第 33a 页 WYG0036-0573c.png
 饥食渴饮人之恒性然以此而丧其生平者多矣咬
 得菜根百事可做就日用饮食之间审其从来之正
 不正正则享天下不以为泰不正则一箪食不可受
 于人此观颐之法也然孔颜乐处不在饭疏饮水上
 寻讨塞聪养耳掩明养目澹泊宁静养其神气以自
 养自以自求自以自观自不过一正而已矣天地养
 万物不正则阴阳缪戾而物不遂其生圣人养万民
 不正则贤不安其位而民不被其泽颐之时大矣哉
卷六 第 33b 页 WYG0036-0573d.png
 (私/记)
 集义以养气寡欲以养心学圣道而不溺于虚无崇
 正学而不流于术数养德者宜作如是观穷不屑嘑
 蹴达不冒素餐不以贫贱饥渴累其心不以声色臭
 味汩其性养身者宜作如是观
 别传曰颐何以用观也有颐以气有颐以粒有颐以
 饮有颐以息此虚灵之门户非返观内照无以识其
 神之所在也
卷六 第 34a 页 WYG0036-0574a.png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雷声于震蛰于乾坎艮艮东北冬而未春之交山下
 有雷阳气之缄藏者方密君子法之而知颐之道程
 伊川曰能尽饮食之道则能尽语言之道能尽语言
 之道则能尽去就之道能尽去就之道则能尽生死
 之道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语一出而不可复入饮食一
 入而不可复出
卷六 第 34b 页 WYG0036-0574b.png
 杨廷秀曰慎言语非默当其可则谏死不羡括囊节
 饮食非矫当其可则采薇不羡林肉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龟石经/作龟)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晦庵谓颐卦最为难看盖谓二四五颠颐拂经同而
 吉凶异也今据相沿之说谓下卦主自养上卦主养
 人自养者不可求人而养人者不可不求贤以为一
 卦六爻之义不知有当于经旨否也
卷六 第 35a 页 WYG0036-0574c.png
 礼云口容止以养廉也天地万物皆上动下止物之
 下动上止惟颐为然动以止为主养以静为正故下
 三爻动之体凶上三爻止之体吉
 初九正观颐之始也德刚性动德刚则足以自养性
 动则不能知止故设为尔我之词以戒之尔即我也
 己有贵而已弃之是以我为尔也我非尔也人有欲
 而已慕之是以尔为我也我者内之也尔者外之也
 内外交乱主不胜客凶可知矣王辅嗣曰安身莫若
卷六 第 35b 页 WYG0036-0574d.png
 不竞修己莫若自保守道则福至求荣则辱来(私/记)
 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士人从事学问莫说逐
 臭慕膻但遇朵颐而一侧目流盼便如朝衣朝冠陷
 于涂炭古人挥锄不顾有以也(私/记)
 龟千年生毛龟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曰灵
 予少年读书武林一日路由钱塘门内见书肆一书
 约三四十纸中载朵颐事云朵颐腹大项短食物无
 厌出云南某处拟归时买此书竟不复得经今数十
卷六 第 36a 页 WYG0036-0575a.png
 年腹大项短八字耿耿不忘玩文朵颐与灵龟对明
 是贪秽之物说者以为欲食之貌此是臆解凡道理
 可以揣摹鸟兽草木之类必须有据予之说不知出
 云南何地又不能实指何书见者必谓杜撰存之以
 俟博雅考正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郑申甫曰阳实阴虚实能养人虚待人以养故四阴
卷六 第 36b 页 WYG0036-0575b.png
 爻皆有求于人者也上养下下自养故下三爻皆为
 自养也初为阳实可以无求而亦观我朵颐是以不
 足贵二五正应两阴不能相养上能养而又非正应
 是以君子贵自立也
 又曰自上求下曰颠君养民民亦养君父养子子亦
 养父颠颐何病六二之颠颐不若六四颠颐之吉者
 失在于非正应也德不足动人人不求我而我求人
 在上在下均不可也求之下贻羞士类而已若拂正
卷六 第 37a 页 WYG0036-0575c.png
 应之常理越五而求于上必且有凶丘谓上也六二
 之丘颐何以异于六五之从上五之求上赖其养以
 养人也二之求上赖其养以自养也养人自养则其
 品分矣
 胡庭芳曰二之颠颐与四同拂经与五同而吉凶异
 者颐养之道以安静为无失二动体故颠颐而凶四
 五静体故虽颠拂亦吉震三爻凶艮三爻吉可见矣
 质卿曰人各有类行无失其类则相应相求感之易
卷六 第 37b 页 WYG0036-0575d.png
 动即代之养而不言恩受其养而不言惠二之征凶
 正以行失其类也
 朱康流曰夫下之事上上之惠下正也故观自养于
 下体以无所奉为凶观所养于上体以有所施为吉
 下不干上上不剥下者正也故观自养于下体以有
 求于上为凶观自养于上体以无求于下为吉
 冯元敏曰二求养于下则颠倒而拂其常惟安于丘
 园所以颐也若更往求上必失类而凶矣故曰于丘
卷六 第 38a 页 WYG0036-0576a.png
 颐征凶(附/录)
 王修龄尝在东山甚贫乏陶道则为乌程令送米一
 船却不肯取直荅云王修龄若饥自当就仁祖索食
 不须陶道则米此可为不失其类矣(私/记)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经可拂反经犹可合道故贞吉颐不可拂拂颐则悖
 道故贞凶颐至贞凶极矣而复曰十年勿用三百八
卷六 第 38b 页 WYG0036-0576b.png
 十四爻从无此语而独于拂颐言之何也有身而后
 有天下国家养之为道身心性命所关如以药石养
 生以梁肉伐病以嗜欲杀身以货财杀子孙以学术
 杀天下后世之人皆拂颐之类也其可用乎十年勿
 用言千万世不可用也无攸利正勿用之故象止释
 勿用一语意深远矣(私/记)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说文眈视近而/志远也从目)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卷六 第 39a 页 WYG0036-0576c.png
 何闽儒曰二本与上卦之五为应反倒从乎初颠而
 下也四本与下卦之初为应反倒从乎上颠而上也
 夫四之颠与二同而无拂之嫌有吉之美者何也二
 徇人而丧己者也四舍己以从人者也人己之间理
 欲判矣吴因之曰人臣为国养民多要下士之虚声
 鲜好贤之实愿故借眈眈逐逐四字发出吐握虚衷
 见其诚切而恳至也潘去华曰上九为颐之主养君
 德养天下皆其能事故六四之吉曰上施光六五之
卷六 第 39b 页 WYG0036-0576d.png
 吉曰顺以从上
 吴草庐曰自养于内莫如龟求养于外莫如虎荀九
 家以艮为虎
 六四之颠颐有以初为言者有以上为言者迄无定
 论观象传上施光句觉指上为妥当凡爻词当以象
 传为据外此皆杜撰也
 眈眈虎下视貌虎无项不能左右顾行尝垂首下视
 于地性固残忍然吞噬甚专逐一物者不逐他物彼
卷六 第 40a 页 WYG0036-0577a.png
 虎先得者此虎不之夺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二五相应经也二不应五而求养于初五不应二而
 求养于上是拂经也既已拂经而曰居贞吉者五以
 阴柔居君位有养人之责而无养人之才上九阳刚
 一世所赖以养者五惟顺以从上则上之功即五之
 功故曰居贞吉以拂经为贞所谓反经行权适合于
卷六 第 40b 页 WYG0036-0577b.png
 正也不可涉大川即居贞之意而申戒之五只是守
 定主意虚心委任若好大喜功妄有举动如涉大川
 非徒不利抑且不可居贞吉不可涉大川是一正一
 反之语六五艮体有居贞之象与六二震体征凶相
 反
 胡仲虎曰五独不言颐者由豫在九四故五不言豫
 由颐在上九故五不曰颐也然彼贞疾而此贞吉彼
 以柔乘刚此以柔承刚也六二亦拂经而彼凶此吉
卷六 第 41a 页 WYG0036-0577c.png
 者下三爻动皆凶上三爻静皆吉也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阳实阴虚实者养人虚者求人之养故四阴皆求养
 于阳然养人之权在上以上为主故曰由颐言莫不
 由之以得养也任大责重必其难其慎然后成功故
 厉吉必奋身有为方塞君民之望故利涉大川
 何闽儒曰以象言人得食则颐动是颐之所以为颐
卷六 第 41b 页 WYG0036-0577d.png
 者震也然震不自动系于艮而后动艮不止之于其
 上则震虽动不能也则其所以为颐者艮也以理言
 颐之道吉于静而凶于动也动以求养静而知止养
 道之善者也不止则妄动而失所以养矣上九艮主
 爻也贞于止者也故曰由颐由其能止也口腹之欲
 不得骋故厉而得吉若此者直养无害将塞乎天地
 之间于大川何有
 冯元敏曰五不可涉大川上曰利涉大川者君不可
卷六 第 42a 页 WYG0036-0578a.png
 喜功臣不可避事也君喜功而天下不得养矣臣避
 事而天下失所养矣
 黄成孙曰艮三爻皆吉震三爻皆凶今夫外徇者内
 丧故初曰舍尔灵龟观我朵颐逐于末者其本必颠
 故二曰拂经于丘颐征凶以其所以养害其所养则
 弗能为也故三曰拂颐十年勿用此震体也皆动而
 凶者也瞑而驰者见乎四海驰而视之不观乎车之
 下则静者常察也故四曰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当其
卷六 第 42b 页 WYG0036-0578b.png
 不可为而不为则其不为之也功故五曰拂经居贞
 吉不可涉大川动者病矣然静而不能动则静者常
 死夫惟天下之至静而后能动故上曰由颐厉吉利
 涉大川此艮体也皆静而吉者也
 颐贞吉正则吉自求则正自王公大人以至匹夫匹
 妇或以德养或以力养或以一人养天下或以天下
 养一人要皆自求其口实为龟可也为虎可也独不
 可为朵颐耳天子而朵颐则凶于尔国庶人而朵颐
卷六 第 43a 页 WYG0036-0578c.png
 则凶于尔身最悖者莫若拂颐拂则虽正亦凶最利
 者莫若由颐由则虽厉亦吉由者质任自然之谓万
 钟可受箪豆可却虽遇风波而啮雪吞毡其甘如饴
 拂者反道乱德之谓或纵欲败度或矫情灭性终身
 在饭箩边作饿死汉亦有何用由者正也拂者非正
 也正在自求求在反观颐之道尽于斯矣(私/记)
(巽下/兑上)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说文过度也从辵呙声疏谓过/越之过非经过之过栋屋脊之)
卷六 第 43b 页 WYG0036-0578d.png
 (木所以承椽瓦者也郝仲舆因泽木之说以为桥/梁似太拘桡俗从手石经从木音闹枉也摧折也)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
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苏子瞻曰二五者用事之地也阳踞用事之地而摈
 阴于外谓之大过大者过也阴踞用事之地而囚阳
 于内谓之小过小者过也过之为言偏盛而不均之
 谓也易之所贵者贵乎阳之能御阴不贵乎阳之陵
 阴而蔑之也阴衰则阳失其资矣卦中四阳栋也初
卷六 第 44a 页 WYG0036-0579a.png
 上者栋之所寄也弱而见摈则不任寄矣栋之所以
 桡也
 潘去华曰四阳之卦亦多何独此称大过谓其居中
 过盛朋联势合操持太严议论太高刻覈太至不能
 调剂柔和以至激厉不可收拾是大者过也凡阳盛
 者阴必衰而卦之上下皆阴本末弱而下无承藉上
 无附托中刚之重不可支故栋桡曲也室以栋为主
 栋桡室将倾焉此太刚则折之象大过之时非刚则
卷六 第 44b 页 WYG0036-0579b.png
 无必反之力非中非巽说则无善反之机惟过而不
 过规模气魄不可向迩而谨凛一念毫不敢放方可
 以抑中强之弊而扶本末之弱故曰利有攸往乃亨
 利有攸往是工夫不是事应乃亨者言必如此乃得
 亨也大过之时一失不可复救故其时之所系甚大
 吴因之曰天下事势常与吾精神意气两相凑合吾
 自处于过外边事势益极重难反任是风波触天吾
 只按定把住船舵亦渐平妥若与风波互相震撼则
卷六 第 45a 页 WYG0036-0579c.png
 风波愈大故大过人之才止在巽说上见之正不必
 张皇时事以为大耳
 史绳祖曰本末二字皆从木以一阳画藏于木之下
 则根株回暖故为本以一阳画散于木之上则枝叶
 向荣故为末卦象上缺下短为本末弱
 张有如曰大过阳为主到底要阳刚做事小过阴为
 主到底要阴柔做事故大过以刚得中为利所谓高
 明柔克也小过以柔得中为利所谓沉潜刚克也
卷六 第 45b 页 WYG0036-0579d.png
 质卿曰东京之气节初甚凛凛及其过也标榜太高
 䆮成党祸看来大过之时相率而趋于浮动也甚易
 相持而入于和平也甚难相习而流于委靡也甚易
 相勉而勤于砥砺也甚难非明炳几先者不能烛其
 微非持心公平者不能挽其末少动意气俄顷之间
 覆国亡家故其时为甚大
 陆北沙曰阳虽为天地间之主造化功用必须资阴
 以成故配合停均不可偏胜胜之所在皆造化之害
卷六 第 46a 页 WYG0036-0580a.png
 也传所谓本末弱者非其自弱以上焉者过刚御下
 下不能仰承而使之弱耳不然岂有自强自弱之理
 郑申甫曰人身指大于臂臂大于身固不可也使身
 躯壮伟而手足尪羸斯亦无用之人矣
 卦以刚为主大过所以得名者此刚所以栋桡者此
 刚所以利往者此刚盖惟大过是以栋桡惟栋桡是
 以利往惟利往是以亨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卷六 第 46b 页 WYG0036-0580b.png
 独立不惧巽木象遁世无闷兑说象钱塞庵曰独立
 不惧如木在水中挺持而不倾欹遁世无闷如水过
 木杪湮没而不呈露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卦在初爻为本弱似致桡之由爻在初阴为有藉又
 为持桡之道盖本虽弱而有弱之用用以为栋则桡
 用以为藉则无咎刚以柔为资高以下为基也不然
卷六 第 47a 页 WYG0036-0580c.png
 当四刚重压之馀不少杀其势而以刚触刚败矣弛
 而不张君子不能也张而不弛君子不为也一张一
 弛文武之道也
 卓去病曰凡事不可径而行苟而合也必有藉藉则
 有安顿有承受皆学问中工夫故相见而烦介绍之
 仪建功而为退休之地治心而有游艺之功皆藉也
 藉者借资而行正者也
 屋脊承椽瓦之木曰栋是木之横者也初为本上为
卷六 第 47b 页 WYG0036-0580d.png
 末本末弱指栋之本身而言爻言初柔在下上柔灭
 顶是木之纵者所以承栋非栋也乃柱也至三四则
 仍取卦义圣人不执一若此(私/记)
 在下曰藉古者祭祀缩酌沃灌荐牡荐黍稷皆藉以
 茅左传尔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是也巽为白又为
 茅初柔在下而承刚如白茅藉物之象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卷六 第 48a 页 WYG0036-0581a.png
 刚过之时须以柔制二与初比得其阴柔以自滋养
 敬夫所谓扶衰于上枯木生稊借润于下真阴内助
 者也王注老过则枯少过则稚以老分少则稚者长
 以稚分老则枯者荣此言老夫女妻均受其益也玩
 语气当以老夫为主女妻为辅象曰过以相与老夫
 过销女妻过盈以有馀补不足以至壮扶至衰所谓
 枯杨生稊者以此
 卓去病曰凡人之情夫老妻少则妻倨而夫恭老夫
卷六 第 48b 页 WYG0036-0581b.png
 以此待女妻一切兴生作务可以相安何有不利国
 家有事之时折节下交以匹夫为友以君臣为兄弟
 毫无疑忌则兴拨事业何有不成枯杨是本卦正象
 老夫女妻又即上意而发明之象中之象也故象单
 释老夫女妻一句
 吕仲木曰过以相与言其相与之过非寻常夫妇可
 及也在难之君而获拨乱之臣其情甚于鱼水起家
 之父而遇克家之子其心通乎鬼神
卷六 第 49a 页 WYG0036-0581c.png
 钱塞庵曰巽曰女妻兑曰老妇者初少而上老也二
 曰老夫五曰士夫者二老于初五少于上也又上六
 在卦终为老妇九五在三阳之后为士夫
 杨中立曰四爻之刚虽同为木然或为栋或为杨栋
 负众榱木之强者也杨为早凋木之弱者也此卦本
 末皆弱二近于本五近于末故均为木之弱也
 巽为木兑为泽木在水中易毁惟杨易生故取杨之
 象杨用修云夏小正正月柳稊传云发孚也毛未出
卷六 第 49b 页 WYG0036-0581d.png
 卵曰孚柳初发苞如卵形故曰发孚按杨无根而反
 生枝之下垂秀亦可以为根故取稊之象
九三栋桡凶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卦词言栋指二三四五爻词专及三四者举中枢也
 三以刚居刚故栋桡之凶九三独当之卦言桡太柔
 则废爻言桡太刚则折象曰不可以有辅不徒曰不
 可辅而曰不可有辅满朝君子不能相容虽欲辅安
卷六 第 50a 页 WYG0036-0582a.png
 得而辅虽欲不桡安得而不桡
 程传三巽体而应于上岂无用柔之象曰言易者贵
 识势之重轻时之变易三居过而用刚巽既终而且
 变岂复有用柔之义
 司马君实云大过则已过矣止可济之以柔不可济
 之以刚故大过之阳皆以居阴为吉不以得位为美
 孙闻斯曰九三以刚居刚位之最正者也当大过则
 愈正乃愈过愈过乃愈凶凶乃三之分内事到其间
卷六 第 50b 页 WYG0036-0582b.png
 非徒不容趋避抑且不容商量非徒人不能辅抑且
 已不可有辅凡可以有辅者皆非水穷山尽之论也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隆从阜从㚅/他石经作它)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卓去病曰当大过之时以大过人之才为大过人之
 事才大智雄笼盖一世所少者巽顺小心一段委曲
 工夫耳今以阳居阴当巽之终处说之始卦所谓刚
 过而中巽而说行正是此爻故为栋隆之吉有它吝
卷六 第 51a 页 WYG0036-0582c.png
 诸家皆言应在初六以柔济之故吝然他字实非应
 义子夏传曰非应称他是也九四一爻大过之最善
 者也然处多凶多惧之地事起不虞变生不测凡事
 自吉而趋凶者正未可知故以它吝为警与比之有
 他吉一例指三固非指应亦泥李季辨谓九三上实
 下弱九四下实上弱郑少梅谓四应初救其本三应
 上救其末俱非本旨
 二五爻词俱无吉语三四居一卦之中当栋梁之任
卷六 第 51b 页 WYG0036-0582d.png
 主张世道藉此两人九三任大过之责九四处大过
 之道九三以刚居刚才大心雄目中无人人亦无从
 参其末议势必一蹶不收此是豪杰一大病故周公
 惧之以凶夫子指其病根曰不可有辅九四刚柔相
 济任重致远之器但恐其虚怀兼听开议论之门摇
 是非之柄渐至国势凌替主威不振故周公戒以有
 他夫子赞其不挠夫任天下事而可使下人挠之哉
 合二爻观之自用不可不自用不可大臣之道思过
卷六 第 52a 页 WYG0036-0583a.png
 半矣(私/记)
 子瞻曰初上非栋也栋之所寄而已所寄在彼而栋
 隆见于此初六不挠乎下则九四栋隆上六不足以
 相辅则九三栋桡栋之隆也非初之福而四享其利
 及其桡也上亦不与而三受其凶故大过之世知者
 以为阳宜下阴而愚者以为阴宜下阳也
 张彦陵曰初象则曰柔在下四象则曰不挠乎下合
 而观之其义自见
卷六 第 52b 页 WYG0036-0583b.png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九五阳刚之极又比过极之阴故其象如此子瞻曰
 盛极将枯而又生华以自耗竭如火将灭而复明不
 能久矣稊者颠而复蘖反其始也华者盈而毕发速
 其终也
 九二象词止释老夫一句五则不胜其诋诃何也当
 元气销铄之馀为浮誇之事用新进喜事之人自促
卷六 第 53a 页 WYG0036-0583c.png
 其亡倍增其丑故深恨之也(私/记)
 郭立之曰老夫得女妻以刚乘柔刚为主老妇得士
 夫以柔乘刚柔为主欲资阴而反为阴所驾失夫义
 矣故曰可丑
 古为曰二以刚居柔初以柔居刚此不过者也又在
 卦初故可以相与五以刚居刚上以柔居柔皆过者
 也又在卦末故诋以为丑
 无咎无誉是和解之语与坤爻词有别盖老妇士夫
卷六 第 53b 页 WYG0036-0583d.png
 妇必誉其夫夫必咎其妇咎固启衅誉亦取厌大过
 之时非类相逢美者自美不知其美恶者自恶不知
 其恶相与于无相与此处大过之良法也君臣父子
 之间苟非明良相遇合门孝友如此者亦多矣系辞
 曰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私/记)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上以阴柔处过极之地三本应而不可辅五虽比而
卷六 第 54a 页 WYG0036-0584a.png
 不可久兑泽用事过涉灭顶之象然于义为无咎盖
 杀身成仁之事象曰不可咎见危授命而功不济亦
 有从而议其非者圣人正之曰不可咎过涉灭顶而
 又咎之则乡愿之道行见利忘义者得志矣
 颜应雷曰激扬风流廉顽起懦者恒在于绝尘万物
 之表而不在于事求可功求成之辈感动天地兴起
 秉彝者恒在于仗剑不顾就死如归之义而不在于
 乘时势立名称之徒若算计量功急权用术则管商
卷六 第 54b 页 WYG0036-0584b.png
 高于孤竹桓文可先孔孟矣
 胡仲虎曰初六过于畏惧上六过于决裂初者四之
 始上者事之极救大过只可救其本不可救其末
 孙淮海曰论全卦则三四刚不中是过在三四不在
 二五论爻位则二四以刚居柔三五以刚居刚是过
 在三五不在二四初在四阳之下以阴承阳故无咎
 上在四阳之上以阴乘阳故凶可见大过之时不惟
 刚不可过柔亦不可过也
卷六 第 55a 页 WYG0036-0584c.png
 钱塞庵曰此卦四阳二阴二比初四应初皆利三应
 上五比上皆不利二以刚居柔初以柔居刚此过而
 不过者也五以刚居刚上以柔居柔此过而过者也
 又二四与本相与救桡先本也三五与末相与救于
 末则无及矣又本属巽主生气用事为长为高末属
 兑主杀气用事为毁折为附决
 冯奇之曰易卦画上下两停者从中反对为象非他
 卦相应之例颐中孚小过皆然而此卦尤明三与四
卷六 第 55b 页 WYG0036-0584d.png
 对二与五对初与上对玩词可见
 古曰德者本也又曰太子天下本又曰民惟邦本此
 云本末弱将以何者为本何者为末耶揣摹其时殆
 汉武之世可以当之武帝雄才大略横绝千古公卿
 百执事崇文用武各极其盛所谓四阳居中大者过
 也然言乎身则内多欲言乎家则太子不得其死言
 乎天下则民穷财尽几为亡秦之续岂非本末弱耶
 幸而付托得人废昏立明汉业复隆枯杨之稊女妻
卷六 第 56a 页 WYG0036-0585a.png
 之得栋隆之吉昭光君臣之际兼有之矣(私/记)
 胡庭芳曰大过以四阳在中言小过以四阴在外言
 此是圣人内阳外阴之微意以阳在内而过者为主
 阴在外而过者为客大过四阳过盛于内主胜于客
 若颐之四阴在内不可以阴为主矣故不名之曰小
 过而自取象于颐小过四阴过盛于外客胜于主若
 中孚之四阳在外不可以阳为客矣故不名之曰大
 过而自取象于中孚
卷六 第 56b 页 WYG0036-0585b.png
 邓潜谷曰颐震合艮大过巽合兑曰偏卦合体阴阳
 不合不交而二体六爻阴阳配偶则亦反对也颐始
 动于下终止于上尽阳道之运行大过下巽内入上
 兑外说竭阴德之情状盖大过阳中阴外象坎颐外
 实内虚象离于以启坎离之先收上经之终颐震艮
 合男大过巽兑合女又以成咸恒之交开下经之始
 上经尊阳颐四阴卦主二阳以为养大过二阴卦不
 主阴主四阳过盛名焉尊阳也夫
卷六 第 57a 页 WYG0036-0585c.png
(坎下/坎上)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说文坎陷也从土□声□今/作欠习鸟数飞也又串习惯)
 (熟也从羽从白石经从日举正习坎上有坎字/按古维字与唯惟通用诗中凡惟义皆用维字)
彖曰习坎重俭也水(读/)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
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
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凿险而陷物曰坎坎乃水之所行非训水也乾画天
 一之水也坤画两岸之土也习有二义一谓重习即
卷六 第 57b 页 WYG0036-0585d.png
 重叠也一谓便习即服习也重险即重叠之义流而
 不盈即服习之义水不流唤做死水人不习唤做死
 人
 荀慈明曰阳动阴中故流阳陷险中故不盈按不盈
 则平平者水之性也行于溪谷江河之中高深曲折
 历尽艰难所谓行险也行险若不平而平之性终不
 失故曰行险而不失其信旧以不失其信为不失其
 就下之性未为不是但上明言水流不盈又以坎不
卷六 第 58a 页 WYG0036-0586a.png
 盈祇既平参之还从不失其平之性为是
 子瞻曰凡物皆有常形惟水不然因物以为形而已
 不与世以有常形者为信而以无常形者为不信然
 而方者可斲以为员曲者可矫以为直常形之不可
 恃以为信也如此今夫水无常形而因物以为形者
 可以前定也惟无常形是以遇物而无伤惟莫之伤
 也故行险而不失其信由此观之天下之信未有若
 水者也又曰所遇有难易而未尝不果于行者是水
卷六 第 58b 页 WYG0036-0586b.png
 之心也物之窒我者有已而是心无已则终必胜之
 故水之至柔而能胜物者维不以力争而以心通也
 不以力争故柔外以心通故刚中尚配也方员曲直
 随其所遇皆有以配之故无所往而不有功也
 邱行可曰坎为水流水也兑为泽止水也兑阴卦阴
 静故止坎阳卦阳动故流惟流故不盈惟不盈故可
 出险若待盈而后流则泽水也
 维心亨维字可玩一则举足动步无一顺境一则机
卷六 第 59a 页 WYG0036-0586c.png
 械变诈无一可用故曰维心亨
 凡人忧乐要推原到根本处若徒谓处患难而不戚
 戚此与木石何异传以心亨归本刚中见所谓心亨
 者非徒矫情镇物乃是忠孝节义根于至性所以不
 惊不怖故曰乃以刚中心亨由于刚中行有尚由于
 心亨心亨则能静观时变而妙转移之机故往有功
 往者谓其本心亨而往也
 卓去病曰儒者谓坎以出险为功不知一求出便有
卷六 第 59b 页 WYG0036-0586d.png
 躲闪规卸之弊圣人教人只是信以行险出不出且
 置勿论
 人徒知贫贱患难之为险不知富贵乃锦覆之阱其
 险十倍语云游宴之中有陷阱焉谈笑之中有戈矛
 焉堂奥之中有虎豹焉乡邻之中有戎寇焉人生末
 世十步九太行故曰重险由是遇富贵则骄奢遇患
 难则愤懑皆所谓盈也盈则不平机械变诈相寻而
 起此行险而失其信也机深祸深宁有出险之日(私/记)
卷六 第 60a 页 WYG0036-0587a.png
 钱启新曰坎陷也以陷象言四柔陷二刚者也二刚
 陷于四柔之中者也以陷义言四柔为陷者也二刚
 能陷者也四柔为陷如层城重垒二刚能陷如摧锋
 陷陈欲不为陷定须能陷为陷终身燕溺之小人能
 陷终身忧危之君子
 有功以上说处险之道天险以下说用险之妙人情
 说到险便颓然销沮圣人于是发明险之时用以破
 人心之疑以明大易之道
卷六 第 60b 页 WYG0036-0587b.png
 谚曰篱高一尺法高一丈植遗腹朝委裘而不乱者
 以纪纲法度为之维持也故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圣贤处世随他患难只是有孚只是心亨摇动他不
 得浊乱他不得卓然如万仞之山澄然如不测之渊
 此所谓设险以守其身(私/记)
 章本清曰六十四卦独坎卦指心象示人可见心在
 身中如一阳在二阴之中所谓道心惟微也彖曰心
 亨系词曰心病有孚则心亨多忧则心病善用险者
卷六 第 61a 页 WYG0036-0587c.png
 能保坎中之阳以自拔于众欲坑坎之上而不为所
 陷斯得天险不可升之义矣
 北魏国史高允与崔浩共事浩被收时允以经授太
 子景穆景穆重之帝召允问国书是谁秉笔允对臣
 与浩同作而臣笔尤多帝怒甚景穆曰天威严重故
 允迷乱失次臣向私问之皆云是浩作允曰臣罪应
 族灭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一命实不问臣臣实
 不敢荒乱帝曰对君以实贞臣也遂得不死而浩竟
卷六 第 61b 页 WYG0036-0587d.png
 族灭若允者可谓有孚心亨矣
象曰水荐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火起而上曰作水流而下曰至司马君实曰水之流
 也习而不已以成大川人之学也习而不止以成大
 贤
 欧阳永叔曰习高山者可以追猿猱习深渊者能潜
 泳出没以为乐夫险可习则天下之事无不可为也
 是以圣人于此戒人习恶而不知诱人习善而不倦
卷六 第 62a 页 WYG0036-0588a.png
 荐尔雅云再也刘氏云仍也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卦名习坎爻象以卦名冠其端盖初为卦之首领六
 爻之义俱于此见其端倪定其张本言处习坎者皆
 当以道也凡卦之初爻大约例此
 当习坎之时为习坎之人不能居易俟命而自投陷
 阱如入于坎窞者然虽欲不凶其可得乎象曰失道
卷六 第 62b 页 WYG0036-0588b.png
 可见坎窞之入乃自入非天运也水失道则横流人
 失道则纵肆所谓道不过有孚心亨而已
 钱启新曰不舍昼夜此水之性也入于坎窞是为死
 水水死则臭腐心死则祸至 窞坎底穴也习坎合
 上下之卦言入坎指下卦之下言
 何闽儒曰以三画卦言二五陷于坎中者初三四上
 皆坎也以六画卦言二三四五皆陷于坎中者惟初
 上是坎耳故独两爻称凶
卷六 第 63a 页 WYG0036-0588c.png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坎已是险矣又曰有险坎是大槩景象有险是坎中
 隐祸难以言尽者此时欲大愿奢非求福乃求祸也
 但求小得而已武侯云不求闻达于当时苟全性命
 于乱世全得性命则三分鼎足指挥可得不则载胥
 及溺而已象曰未出中非徒谓未出于险中胸中经
 略分毫未露未之为言盖有所待也(私/记)
卷六 第 63b 页 WYG0036-0588d.png
 姚安之曰中字非二五不轻下然亦有影词者如在
 师中在中馈之类是也
 钱启新曰陷不在大失尝在小如之何弗求
 潘去华曰坎诸爻大段都不得一吉字盖在坎中固
 是时势所值亦是事端所坏古人只有作事谋始一
 法以救其未然又有明哲保身一法以离其祸难若
 身在坎中即圣人亦难措手只有维心亨一法聊以
 义命自安故虽如九二之刚中仅仅求小得
卷六 第 64a 页 WYG0036-0589a.png
六三来之坎坎险(读/)且枕(句/)入于坎窞勿用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六三才柔位刚力不足而志有馀在上下卦之际往
 来经营以求出险可谓不遑宁居矣而戒之以勿用
 谕之以无功者一则时事多艰一则才力有限欲其
 安静以待也坎坎劳貌诗坎坎伐檀是也象曰终无
 功言虽劳其心力终无出险之期所以淡其功名之
 心也乾之三爻处二乾之间故曰乾乾坎之三爻处
卷六 第 64b 页 WYG0036-0589b.png
 二坎之间故曰坎坎
 险字当读是慨叹之词亦提醒之语且枕者劝其且
 从容休息静观时变也盖天未厌乱圣人亦无如之
 何但有善藏其用而已入于坎窞即初之入于坎窞
 也初以机心不尽自凿陷阱三岂可复效之乎千万
 勿用可也彖曰有孚心亨初三之坎窞上六之徽纆
 丛棘止因不能有孚心亨挺而走险身世俱没岂不
 痛哉(私/记) 郑康成云木在首曰枕
卷六 第 65a 页 WYG0036-0589c.png
六四樽酒(句/)簋贰(句/)用缶(句/)纳约自牖终无咎(缶俗作/缶非)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坎卦六爻无一吉字惟四五仅仅无咎五已出险斡
 旋之功全在六四四离下坎而入上坎是波涛汹涌
 之馀亦风恬浪静之际此时一动意气一涉矫饰便
 开衅隙六四柔正开诚布公与物无竞曰樽簋何其
 恬适曰用缶何其朴素曰自牖何其委曲如此涉险
 非徒无咎抑且终无咎若是者何也险难之时四与
卷六 第 65b 页 WYG0036-0589d.png
 五一刚一柔同舟共济恨相见之晚尚用仪文涂饰
 减其至味哉(私/记)
 凡纯卦六爻不相应惟以比而交际为义四离下体
 进附于五正二坎通流之处四至柔五至刚故曰刚
 柔际子瞻曰同利者不交而欢同患者不约而信四
 非五无与为主五非四无与为蔽馈之以薄礼行之
 以简陋而终不相咎者四与五之际也
 缶土器史记相如请秦王击缶风俗通云缶者瓦器
卷六 第 66a 页 WYG0036-0590a.png
 所以节歌上言樽簋此言用缶用之以歌也贰副也
 周礼大祭三贰韵书言语要结曰约一曰约者淡薄
 之谓即指樽簋瓦缶等事牖穿壁以木为交窗所以
 通明古者一室一户一牖
 杨敬仲曰酒养阳食养阴故樽酒阳奇簋贰阴耦
九五坎不盈祇既平无咎(祇从氏音支郑氏/作坻水中小渚也)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习坎至五是水势盈满之时亦是将退之际故以不
卷六 第 66b 页 WYG0036-0590b.png
 盈既平取象五刚中正平者中正之谓也水以中正
 为平盈则不平平者德之至不平者盈之至也曰中
 未大正见其异于好大喜功之流不盈未大是处险
 之妙用二五刚中乃彖之有孚心亨者二有险而五
 既平上下之时势异也心莫险于盈德莫妙于平不
 盈其善故能受善而天下平不盈其福故能受福而
 天下平何咎之有钱启新曰虞庭所谓中不过不盈
 既平而已象曰未大亦大不得万以忠曰平字深味
卷六 第 67a 页 WYG0036-0590c.png
 之令人当下恬然有天地万物各止其所气象朱康
 流曰方处险而不愤懑将出险而不骄矜祇觉世界
 廓然超于险阻之外
 水满则流坎以五为主火发自下离以二为主
 祇适也但也诗曰亦祇以异扬子曰兹苦也祇其所
 以为乐也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卷六 第 67b 页 WYG0036-0590d.png
 上处险之上出乎险矣乃以柔暗居之不困于水而
 困于陆自起紏缠自生荆棘迷而不醒终身戚戚安
 有见天日之期乎故曰三岁不得樽酒簋贰何其从
 容徽纆丛棘何其拘迫一到底无咎一三岁不得皆
 此心亨不亨为之也圣人言人不言天故初上皆曰
 失道
 凡人经一番患难一番动忍身心性命之间必有所
 得所以圣人教人就在险上做工夫谓之习坎二在
卷六 第 68a 页 WYG0036-0591a.png
 险中尚求小得上居险极受尽困苦历三岁之久将
 出险矣天性阴柔于圣贤之道一无所得天灾人祸
 从此沓至矣凶爻言凶在三岁之后失道故凶象言
 凶在三岁之内失道即是凶得与失相反得则不失
 失则不得得失之间吉凶所系爻象两提凶字大是
 警策若据旧说则徽纆丛棘已是凶矣何必更言凶
 乎(私/记)
 三股曰徽二股曰纆皆索名上爻变为巽巽为绳故
卷六 第 68b 页 WYG0036-0591b.png
 象徽纆坎于木为坚多心故象丛棘论者傅会周礼
 以丛棘为置于九棘夫丛棘非九棘也三岁不得得
 字终无著落
 洪觉山曰六画相值无所应援故其吉凶惟以才德
 为本以能渐出为尚以阴阳相比为义邱行可曰坎
 以一阳而陷于二阴上下皆坎则二五皆陷然坎之
 性下下坎最险上坎为安又五得位而二不得位故
 五之祇既平异乎二之求小得也四阴爻惟初上在
卷六 第 69a 页 WYG0036-0591c.png
 二五两阳之外为最凶若中二阴三则失位乘阳而
 无功四则得位承阳而无咎
(离下/离上)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说文离黄仓庚从隹离声仓庚一/名黄离飞必雌雄相依亦附离之)
 (义/)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榖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
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古本离丽也之下即接柔丽乎中/正三句后接日月丽乎天数句)
卷六 第 69b 页 WYG0036-0591d.png
 离者明也圣人不言明而言丽言用明之道也五行
 中丽于物而光彩发见者惟火人心属火其明亦犹
 火也丽于色则为视丽于声则为听所丽者正则明
 亦正所丽者不正则明亦不正矣心之光明闪烁飘
 忽无所依附东驰西突如燎原之火不可扑灭强为
 扑灭转添躁妄突如其来而焚死弃是其验也此当
 以柔道御之优游调摄惺惺之体只在道理盘旋自
 然狐来狐见汉来汉见此用明之至德要道重明以
卷六 第 70a 页 WYG0036-0592a.png
 丽乎正者此也柔丽乎中正者此也(私/记)
 百榖草木之丽土易见日月之丽天难知百榖草木
 一刻不丽土则槁日月之丽天亦可想见中庸曰日
 月星辰系焉系乃丽字注脚
 重明可以治天下不可以化成天下必丽乎正然后
 道化可得而成就盖道化易于行难于成也以字乃
 字俱有力柔丽乎中正分言之六五丽乎中六二丽
 乎中正总言之柔丽乎中正也惟其中正所以利贞
卷六 第 70b 页 WYG0036-0592b.png
 而后亨惟柔以中正后亨所以当畜牝牛养其柔顺
 之德而后吉也故字是以字相承说来最有味
 郑申甫曰今训离专以丽言者以彖传为据不知日
 月以丽天而成象百榖草木以丽土而成形重明以
 丽正而成化重在所丽不重在丽也丽者何也教人
 以用明之道也因物而照谓之正无所丽而为明者
 谓之穿凿谓之逆亿柔而丽乎中正不过用其明也
 逆亿矫讦非柔也智者过之非中正也惟柔故能丽
卷六 第 71a 页 WYG0036-0592c.png
 乎中正柔善附也离之所以为明者中柔也不观之
 火乎火之明也因物以为用丽尽而熄不求明于物
 之外顺其自然毕照而我无为此畜牝牛之道也牛
 顺物牝牛顺而又顺者用明而曰畜牝牛者贵顺而
 不凿也畜者豫养之意养其顺德而明自生者自然
 之明也
 郝仲舆曰薪燃而后火见形生而后神发夫人是非
 好丑疾痛疴痒无不了然所谓明也然用于正则爱
卷六 第 71b 页 WYG0036-0592d.png
 亲敬长好善恶恶用于不正则邪思妄想机智利巧
 诸恶并作故明以丽正为主
 又曰火息于空光丽于薪神潜于寂知寓于物离薪
 为火者妖火也不可以焚离物为明者邪慧也不可
 以知故曰致知在格物
 胡仲虎曰坎之明在内以刚健而行之于外离之明
 在外当柔顺以养之于中坎水润下愈下则陷故以
 行为尚离火炎上愈上则焚故以畜为吉
卷六 第 72a 页 WYG0036-0593a.png
 齐节初曰人之生也得水为精得火为神其合也气
 聚而形成于有其分也气散而神泯于无盖精所以
 为形而神丽于形者也
 左氏曰水性弱人狎而玩火性烈人望而畏圣人却
 言坎之亨亨在刚中离之亨亨在柔中盖水以必行
 为刚火以丽物为柔人能知水中之刚火中之柔易
 道思过半矣(私/记)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卷六 第 72b 页 WYG0036-0593b.png
 明两作即日新又新之谓六十四卦独此称大人不
 必指后王君公盖孔孟之人即照万古可也(私/记)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离德为明于象为火初居离体乃精明聪察之人而
 以刚在下则又锐意直前犹云火性也施为繁剧动
 履纷纭故圣人状之曰错然非差错之谓敬是用明
 之把柄故于初言之
卷六 第 73a 页 WYG0036-0593c.png
 钱塞庵曰错义有三有文义有丽义有差义离体文
 明光辉错落诗云错衡古币错刀文义也初刚二柔
 承比得位相丽错行礼与长者行不错则随丽义也
 初日昧爽才刚妄动差义也初备斯义故不徒曰错
 而曰错然履在下之象
 郝仲舆曰至微而著者莫如火方其始然一指能息
 之及其燎原江河之水不能救故处离之时敬宜在
 初敬之于初则无骤盛骤衰之咎
卷六 第 73b 页 WYG0036-0593d.png
六二黄离元吉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离之六二即坤之六五也二之黄即坤之黄二之元
 吉即坤之元吉盖得坤道之纯者也卓去病曰爻止
 表一黄字而中正之位纯和之德忠顺之心冲美之
 度无不管是上下潜显皆可通焉语意浑融包涵元
 气圣人之文也
 黄中色非火色也火黄则色与土同而性为之柔凡
卷六 第 74a 页 WYG0036-0594a.png
 天地人物有黄光者皆吉祥之气元吉者浑然坤元
 无节义事功之可见也
 蔡伯静曰坎之时用在中二五皆卦之中也五当位
 而二不当位故五为胜离之时用在中二五皆卦之
 中也二当位而五不当位故二为胜
九三日𣅳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昃字书从/日从仄声)
 (俗作吴非石经作𣅳耋六书正讹从老/省至声俗作耋非古文及郑本无凶字)
象曰日𣅳之离何可久也
卷六 第 74b 页 WYG0036-0594b.png
 初为日出二为日中三为日𣅳日之必𣅳此乃天道
 日何病于𣅳日𣅳之离祇以不丽中正为象耳心德
 一偏七情皆荡鼓缶而歌大耋之嗟不当哀而哀不
 当乐而乐皆不中不正之象
 年老悲歌人之常事周公直系之以凶者何也一息
 尚存不容少懈伏波据鞍顾盼武侯鞠躬尽瘁何曾
 有迟暮之感三之无故悲歌止为日𣅳不可久耳夫
 子谓日𣅳自然不久人自有愈久而愈不朽者不在
卷六 第 75a 页 WYG0036-0594c.png
 光阴迟速间也人莫大于心死而形死次之老大悲
 伤纯是死气故凶(私/记) 礼八十曰耋
 张氏曰圣人言人不言天曰何可久正是援天以晓
 人当在未𣅳以前斡旋耳到了已𣅳地位止有修身
 以俟一法曰何可久庶乎愚者惧而思道矣
 刘元城岁晚閒居或问先生何以遣日元城正色曰
 君子进德修业惟日不足何云遣日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弃石经作弃/弃古弃字)
卷六 第 75b 页 WYG0036-0594d.png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九四薪尽火传之际当温养蕴崇以俟气候之至乃
 恃其刚勇强作势焰自取灭亡所谓膏以明自煎薰
 以香自焚也若云两离相继势燄如焚与日𣅳之义
 不合
 以离火言焚则死死则弃矣焚而死犹有公论惜之
 而不弃者必焚而死死而弃然后足以尽祸患之极
 盖刚躁之极已不能容人人亦不能容之也
卷六 第 76a 页 WYG0036-0595a.png
 九三正而不中九四不中不正与柔丽乎中正相反
 一则精爽已竭颓然消沮一则气燄骤张飘忽震荡
 过与不及皆不中不正之弊也故周公以此两爻发
 明彖义(私/记)
 胡仲虎曰坎性下三在下卦之上故曰来来而下也
 离性上四在上卦之下故亦曰来来而上也水本下
 又来而之下入于坎窞而后已火本上又来而之上
 焚如死如弃如而后已
卷六 第 76b 页 WYG0036-0595b.png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戚子夏/作嘁)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离郑/作丽)
 六五以柔居中擅化成之权不用聪明不逞威燄如
 伤泣罪形于涕泪此国家休徵善事小民乐利之源
 故吉圣贤心肠非妇人女子涕泪故曰王公
 予旧以六五之涕泪为感伤九四之焚弃如汉高为
 项羽流涕之意盖九四一世英雄六五恺悌君子固
 宜有此此于爻义有蛛丝马迹之意但近于穿凿傅
卷六 第 77a 页 WYG0036-0595c.png
 会故不敢以为定论(私/记)
 胡仲虎曰九三大耋之嗟以生死为忧者也不当忧
 而忧故凶九五戚嗟若以治乱为忧者也忧所当忧
 故吉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王肃本此下更有获匪/其丑大有功也二句)
 上九阳刚居离上威之极明之至也将何用哉惟王
 者用之以出征则折首获丑而无咎若别有所用则
卷六 第 77b 页 WYG0036-0595d.png
 有咎矣明其可轻用哉象曰以正邦见非好大喜功
 正与重明丽正化成天下相合(私/记)
 折首犹崩角也嘉者嘉与维新也威明所至无不附
 丽非吾族类亦来享来王故曰获匪其丑
 卓去病曰坎愈下则愈险离愈上则愈烈然则坎上
 愈当出险宜乎所处更平离上愈当上焚宜乎所处
 更烈然坎上阴柔离上阳刚圣人又不取卦义而各
 以爻义言之另作一意以见变化之妙
卷六 第 78a 页 WYG0036-0596a.png
 钱塞庵曰坎水下陷故下卦多凶离火上炎故上卦
 多凶坎之刚中二不如五离之柔中五不及二习坎
 在二水合流之冲故六三最险继照在二火相传之
 际故九四最凶坎为法律故上六有徽纆之系离为
 戈兵故上九有折首之征
 李于思曰文王序卦以乾坤坎离居上经乾坤者阴
 阳之纯而坎离者阴阳之中不若震巽艮兑为阴阳
 之偏也以六十四卦之序观之乾坤居六十四卦之
卷六 第 78b 页 WYG0036-0596b.png
 首坎离居六十四卦之中尤有深意盖坎离二卦为
 造化之本坎藏天之阳中受明为月离丽地之阴中
 含明为日坎为水而司寒离为火而司暑坎为月而
 司夜离为日而司昼水火日月之用寒暑昼夜之运
 天地造化之妙孰有出于此哉又曰乾坤三画以初
 相易而成震巽以中相易而成坎离以三相易而成
 艮兑故乾坤者阴阳之祖而坎离则天地之中也坎
 居正北于时为子为夜之中离居正南于时为午为
卷六 第 79a 页 WYG0036-0596c.png
 日之中夜之中而一阳生焉故坎之三画一阳居中
 日之中而一阴生焉故离之三画一阴居中阴阳之
 中造化张本之地故易上经始乾坤而终坎离贵其
 得天地阴阳之中而为易之用也且天一下降坎中
 在物为水而在人为精以画观之坎之一阳居中而
 中实即精藏于中而水积于渊之象也地二上兆离
 中在物为火而在人为神以画观之离之一阴在中
 而中虚即神寓于心而火明于空之象也坎之中实
卷六 第 79b 页 WYG0036-0596d.png
 是为诚离之中虚是为明中实者坎之用中虚者离
 之用也作易者因坎离之中而寓诚明之用诚明起
 于中者易之妙用而古圣人之心学也
 
 
 
 
 周易玩辞困学记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