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a 页 WYG0036-03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一
 周易玩辞困学记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周易玩辞困学记十五卷
   国朝张次仲撰次仲字元岵海宁人是书前有
    自序谓赋性颛愚不敢侈谈象数又雅不信
    谶纬之说惟于语言文字间求其谛当有益
    身心者辄便疏录岁久成帙经二十馀年凡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b 页 WYG0036-0383b.png
    六七易稿而后成持论最为笃实于乾卦遵
    用王弼本以便解诂而仍列郑康成本于简
    端前集诸儒之论及已论数十条为读易大
    意其所辨论如谓八卦因重之法自十六三
    十二以至六十四卦变某卦自某卦而来皆
    夫子之所不言河图洛书之外别无他图后
    人依托夫子之言而支离曼衍又谓一卦六
    爻如主伯亚旅无此以为君子彼以为小人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a 页 WYG0036-0384a.png
    反背错杂之理盖扫除轇轕之说独以义理
    为宗者虽尽废诸家义例未免开臆断之门
    然其尽废诸图则实有劖削榛芜之力且大
    旨切于人事于学者较为有裨视绘画连篇
    徒类算经奕谱而易理转置不讲者胜之远
    矣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的(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a 页 WYG0036-0384c.png
周易玩辞困学记序
余七岁就外傅先君子教余经学拟春秋意徘徊未定
抱著而问筮人谓儒子于易似有宿因宜读易遂授以
文公本义矻矻穷年不过为帖括应制之事于洁静精
微之旨了无窥见一日经师讲潜龙勿用胸中憬然若
有所触如电光石火随见随灭踰冠以后渐涉人事遭
家多难日行于凶咎悔吝之涂而莫之悔老来忧患转
迫端居深念寡过之道无踰读易读易之道当以夫子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b 页 WYG0036-0384d.png
十翼为宗庶几循流溯源可以仰窥伏羲文周三圣人
之意屏迹萧寺昼夜䌷绎有未明了更捡先辈笺疏传
注诸书反覆参校非谓有合于四圣期自慊而后止盖
风雨晦暝疾病愁苦二十年如一日也赋性颛愚不敢
侈谭象数又雅不信谶纬之说惟从语言文字中求其
谛当有益身心者辄便疏录岁久成帙总不离经生习
气谬题之曰玩辞困学记困则困矣学之一字吾甚愧
之初意秘之箧衍其或传或不传静以俟运候之至偶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4a 页 WYG0036-0385a.png
有因缘率尔灾木平生寡交游不能以卮言剩句乞言
玄晏略书本末附载读易大意书成或怪其无序复勉
为捉笔弁之简首昔虞仲翔读易士也其言曰四海有
一人知己足以不恨苏子瞻为孙子思作书馀纸二幅
别写一柬报子思曰留此付与五百年后人作跋古人
之急于求知果于自信如此余之此书未知五百年后
尚在人间否纵在人间亦未知有一二知己抚卷低徊
展纸和墨为余书数语否也掷笔慨然张次仲序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5a 页 WYG0036-038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玩辞困学记卷首
           海宁张次仲 撰
  读易大意
王辅嗣曰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
 者也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制
 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故众之所以得咸存
 者主必致之也动之所以得咸运者原必无二也统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5b 页 WYG0036-0385d.png
 之有宗会之有元繁而不乱众而不惑六爻相错可
 举一以明也刚柔相乘可立主以定也是故杂物撰
 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莫之备矣故自统而寻之
 物虽众可以执一御也由本以观之义虽博可以一
 名举也处琁玑以观大运天地之动未足怪也据会
 要以观方来六合辐辏未足多也少者多之所贵寡
 者众之所宗一卦五阳而一阴则一阴为之主矣五
 阴而一阳则一阳为之主矣夫阴之所求者阳也阳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6a 页 WYG0036-0386a.png
 之所求者阴也阳苟一焉五阴何得不同而归之阴
 苟只焉五阳何得不同而从之故阴爻虽贱而为一
 卦之主者处其至少之地也或有遗爻而举二体者
 卦体不由乎爻也繁而不乱变而不惑约以存博简
 以济众其唯彖乎
 夫爻者何也言乎变者也变者何也情伪之所为也
 夫情伪之动非数之所求也形躁好静质柔爱刚体
 与情反质与愿违巧历不能定其算数圣明不能为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6b 页 WYG0036-0386b.png
 之典要法制所不能齐度量所不能均也为之乎岂
 在犬大哉陵三军者或惧于朝廷之议□威武者或
 困于酒色之娱近不必比远不必乖同声相应高下
 不必均也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召云者龙命吕
 者律故二女相违而刚柔合体隆墀永叹远壑必盈
 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同舟而济则吴越何患
 乎异心故苟识其情不忧乖远苟明其趣不烦彊武
 能说诸心能研诸虑暌而知其类异而知其通其唯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7a 页 WYG0036-0386c.png
 明爻者乎故有善迩而远至命宫而商应脩下而高
 者降与彼而取此者服矣是故情伪相感远近相追
 爱恶相攻屈伸相推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哉是故卦以存时爻以示变
 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时有否泰故用有
 行藏卦有小大故辞有险易一时之制可反而用也
 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故卦以反对而爻亦皆变是
 故用无常道事无轨度动静屈伸唯变所适故名其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7b 页 WYG0036-0386d.png
 卦则吉凶从其类存其时则动静应其用寻名以观
 其吉凶举时以观其动静则一体之变由斯见矣夫
 应者同志之象也位者爻所处之象也承乘者逆顺
 之象也远近者险易之象也内外者出处之象也初
 上者终始之象也是故虽远而可以动者得其应也
 虽险而可以处者得其时也弱而不惧于敌者得所
 据也忧而不惧于乱者得所附也柔而不忧于断者
 得所御也虽后而敢为之先者应其始也物竞而独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8a 页 WYG0036-0387a.png
 安静者要其终也故观变动者存乎应察安危者存
 乎位辩逆顺者存乎承乘明出处者存乎内外远近
 终始各存其会辟险尚远趣时贵近比复好先乾壮
 恶首明夷务闇丰尚光大吉凶有时不可犯也动静
 有适不可过也犯时之忌罪不在大失其所适过不
 在深动天下灭君主而不可危也侮妻子用颜色而
 不可易也故当其列贵贱之时其位不可犯也遇其
 忧悔吝之时其介不可慢也观爻思变变斯尽矣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8b 页 WYG0036-0387b.png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
 莫若言言主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主于意故可
 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
 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
 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
 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
 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
 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9a 页 WYG0036-0387c.png
 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
 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
 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触类可为其
 象合义可为其徵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
 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
 乃为马而或者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
 说滋漫难尽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
 致五行一失其原巧□弥甚纵复或值而义无所取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9b 页 WYG0036-0387d.png
 盖存象忘意之由也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愈石/经作)
 (□/)
 案象无初上得位失位之文又系辞但论三五二四
 同功异位亦不及初上唯乾上九文言云贵而无位
 需上六云虽不当位若以上为阴位邪则需上六不
 得云不当位也若以上为阳位耶则乾上九不得云
 贵而无位也阴阳处之皆云非位而初亦不说当位
 失位也然则初上者是事之终始无阴阳定位也故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0a 页 WYG0036-0388a.png
 乾初谓之潜过五谓之无位未有处其位而云潜上
 有位而云无者也历观众卦尽亦如之初上无阴阳
 定位亦以明矣夫位者列贵贱之地待才用之宅也
 爻者守位分之任应贵贱之序者也位有尊卑爻有
 阴阳尊者阳之所应卑者阴之所履也故以尊为阳
 位卑为阴位去初上而论位分则三五各在一卦之
 上亦何得不谓之阳位二四各在一卦之下亦何得
 不谓之阴位初上者体之终始事之先后也故位无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0b 页 WYG0036-0388b.png
 常分事无常所非可以阴阳定也尊卑有常序终始
 无常主故系辞但论四爻功位之通例而不及初上
 之定位也然事不可无终始卦不可无六爻初上虽
 无阴阳本位是终始之地也统而论之爻之所处则
 谓之位卦以六爻为成则不得不谓之六位时成也
  (自辅嗣而后诸儒议论不拘人代随经旨序次故/有一人而前后再见者)
程正叔曰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
 两仪絪缊交感变化不穷形一受其生神一发其智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1a 页 WYG0036-0388c.png
 情伪出焉万绪起焉故易者阴阳之道也卦者阴阳
 之物也爻者阴阳之动也卦虽不同所同者奇耦爻
 虽不同所同者九六六十四卦为其体三百八十四
 爻互为其用远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暂于瞬
 息微于动静莫不有卦之象焉莫不有爻之义焉时
 固未始有一而卦未始有定象事固未始有穷而爻
 亦未始有定位以一时而索卦则拘于无变非易也
 以一事而明爻则窒而不通非易也知所谓卦爻彖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1b 页 WYG0036-0388d.png
 象之义而不知有卦爻彖象之用亦非易也故得之
 于精神之运心术之动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
 合序鬼神合吉凶然后谓之知易虽然易之有卦易
 之已形者也卦之有爻卦之已见者也已形已见者
 可以言知未形未见者不可以名求则所谓易者果
 何如哉学者所当知也
 天下许多道理都散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中
 将作易看却无意味须作事看方句句字字有用处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2a 页 WYG0036-0389a.png
郝仲舆曰人生无时非屈伸往来之感无处非悔吝休
 咎之几一念之精进即乾一念之收敛即坤一事之
 光明即阳一事之昏邪即阴操心制行随时处中惧
 则思占疑则思断圣人作易体天道明人事舍此更
 无馀术后儒执卜筮作解至以筮法老少为变点画
 重交为动夫阴阳之有老少不见于经爻画之有重
 交不见于卦皆后世卜祝筮史之说而以解经陋也
 易者变动而已二篇之序一正一倒反覆周流一卦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2b 页 WYG0036-0389b.png
 之体一刚一柔变动不居何者非变奈何取重交当
 之夫礼可御数数不能违理学易者但主十翼易道
 自中天矣
郑亨仲曰易自商瞿至汉魏不可胜计大槩象义二者
 李鼎祚专明象变集三十馀家而不及义王弼尽扫
 象变不用古注专以义训二者最不合有象则有义
 训义不可遗象随时释义泛论道理不复识古人画
 卦命名之意是犹终日论影而不知形之所在失之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3a 页 WYG0036-0389c.png
 远矣
毛伯玉曰彖者六爻之纲领爻者一卦之条目观象论
 卦以定其名因卦分爻以尽其变此名与此卦相当
 此辞与此爻相得方可以窥羲文周孔之意
苏君禹曰象者奇耦之画非潜龙见龙之谓六十四卦
 无卦不变三百八十四爻无爻不变非某爻自某卦
 来之谓辞占一耳就周公系辞时则勿用亦辞也占
 而得之则潜龙亦占也卓去病曰以系辞观象玩辞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3b 页 WYG0036-0389d.png
 观变玩占二句言之变即象占即辞变之为义即本
 象以观其变化也占之为义即本辞以验其吉凶也
吴桂森曰八卦推荡有六十四样大道理圣人看得这
 道理真切难以尽言每卦定一卦名命名虽一字卦
 中义理无所不备彖辞总发明此一字故夫子彖传
 详说卦名把两卦推荡妙理细细分剖每卦必先从
 上卦连下说一句又从下卦连上说一句如蒙则曰
 山下有险需则曰险在前皆就上卦说起也蒙又曰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4a 页 WYG0036-0390a.png
 险而止需又曰刚健而不陷从下卦说上也把只两
 象相合处看出往来之妙爻位吉凶大段可以了了
卓去病曰一卦有一卦之体随其一时之事道自相周
 即卦有不善而戒谕之指各有取义拯救之法亦在
 随时故一卦之彖在本卦未有不善者也一卦之德
 在本卦未有不全者也周氏光德曰两卦相值此之
 性情多因彼迁彼之性情多因此迁如健者乾之本
 性也讼之乾为健讼需之乾为坚忍即一乾而馀可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4b 页 WYG0036-0390b.png
 类推又一卦所取之大意必各爻俱相回顾乃成一
 卦章本清曰复止阳复于初馀皆阴爻也而休复独
 复皆取阳复之义即一复而馀可类推由斯以观自
 一卦加于各卦而言则卦以情迁固随各卦而见是
 谓本同而末异自各爻效此本彖而言则情由卦定
 原无殊旨是谓末异而本同至于履卦彖曰不咥人
 爻曰咥人迥然不同何也盖卦者合会之全体爻者
 各言之一节譬之为屋一椽一栱总众材而成构缺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5a 页 WYG0036-0390c.png
 一不可使其零散而不聚则一椽不过数尺之枯条
 一栱不过半方之木林(音/肺)矣譬之作羹一酸一咸和
 众□而调旨缺一不可使专一而不和则独酸必至
 酢鼻独咸必难入口矣
吴桂森曰彖传之后系以大象大象上句正阐明因象
 命名之义如八纯卦曰天行曰地势曰荐至曰两作
 曰荐雷曰兼山曰随风曰丽泽玩之有无穷意味至
 于诸卦或曰上有下有或曰在上在下俱非漫然落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5b 页 WYG0036-0390d.png
 笔其义全存两卦一往一来之间凡在内卦为来为
 主在外卦为往为用此易中往来大义所重在内卦
 先说内卦所重在外卦则先说外卦一字推移务寻
 分晓若夫讼之云违行泰否之云交不交豫之言奋
 剥之言附无妄之言物与大过之言灭家人之言自
 出丰之言皆至命名深意寓于一两字中从此研求
 易方有门可入也
蔡介夫曰周公之系爻辞或取爻德或取爻位又或取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6a 页 WYG0036-0391a.png
 本卦之时位与本爻之时位又或兼取应爻又或兼
 取所承所乘之爻有兼取乘应与时位兼全者有仅
 兼其一二节者又有一爻为众爻之主者则兼及众
 爻大槩不出此数者
唐凝庵曰卦必有主爻六爻之吉凶悔吝视其与主爻
 之向背耳以三画卦论则乾坤必取其中六子则取
 乾坤之所索者此其成卦之主也合之为六画之卦
 则有两成卦之爻矣又于其中择一得位者为之主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6b 页 WYG0036-0391b.png
 他成卦之爻乃为之用乾坤坎离主在中爻别无异
 议巽兑以阴成卦其中爻虽非成卦之主以其得中
 多取之即巽之本卦四得位矣亦必巽中正之刚兑
 则未有不以中爻者也艮震以阳成卦多取成卦之
 爻间亦取他爻则多为用者也两成卦之爻在相应
 之位其卦易解或远或近则其卦多费解矣
吴桂森曰六爻之义易以贡一卦一个道理而用处却
 有六样皆因时位有相与相取之不同所谓相与则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7a 页 WYG0036-0391c.png
 以两卦一上一下言之如震动也宜从初动则在下
 卦为得情艮止也宜止以极则在上卦为得情坎刚
 宜出而在上不欲其陷而在下离明宜反而照内不
 欲其露而向外巽柔善下在下愈吉兑柔善悦悦于
 内则凶以此观相与而得不得之情见矣所谓相取
 则以应爻与近爻言之凡相应之爻柔上刚下则成
 交刚上柔下则不成交以柔本下行刚本上行也凡
 相近之爻刚上柔下则为顺柔上刚下则为逆顺则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7b 页 WYG0036-0391d.png
 远而相取不顺则近而不相取以此观所取而得不
 得之情见矣由此推求乃知吉凶悔吝有个天然之
 故明其故则因不相得中便知所以相得之道此为
 观爻之法
许平仲曰初位之下事之始也以阳居之才可有为矣
 或恐其躁妄以阴居之不患其过越矣或恐其懦弱
 无应则嫌于弱有应则或伤于躁大抵柔弱则难济
 刚健则易行上事之终时之极也是故难之将出则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8a 页 WYG0036-0392a.png
 指其可由之方事之既成则示以可保之道大抵积
 微而盛过盛而衰有不可变者有不能不变者
卓去病曰卦之有爻也以二五为中二五者卦之主也
 而五尤全卦之主位至于五则一卦之义无所不统
 仲舆所谓五为尊位物之既成事之既就时之既至
 者也三四两爻上下之交关全卦利害天道逢节候
 必有风雨地道遇疆界必有险隘人事遇交接必生
 龃龉草木遇移植必防损伤可谓得其情矣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8b 页 WYG0036-0392b.png
吴叔美曰大凡看上爻要另一法总有四样有进一步
 为义有出一格为义有反言以尽其变有究言以诣
 其极
胡庭芳曰六爻取应与不应夫子彖传例也如恒彖曰
 刚柔皆应此六爻以应言也如艮彖曰上下敌应不
 相与也此六爻虽居相应之位刚柔皆相敌而不相
 与则是虽应亦不应矣又如未济六爻皆应故曰虽
 不当位刚柔应也以此例之则六爻皆应者八卦泰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9a 页 WYG0036-0392c.png
 否咸恒损益既济未济是也皆不应者亦八卦乾坤
 坎离震巽艮兑是也二体所以相应者初应四四亦
 应初二应五五亦应二三应上上亦应三然上下体
 虽相应其实阳爻与阴爻应阴爻与阳爻应若皆阳
 皆阴虽居相应之位亦不应矣江都李衡曰相应者
 同气之象志同则合是以相应然事固多变动在因
 时故有以有应而得者有以有应而失者亦有以无
 应而吉者以无应而凶者夬九三以应小人而凶剥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19b 页 WYG0036-0392d.png
 六三以应君子而无咎咸与蒙贵虚心受人故咸六
 爻以有应失所蒙六四以无应困吝斯皆时事使然
 不可执一论也又观彖辞重在二五刚中而应者凡
 五卦师临升二以刚中应五无妄萃五以刚中应二
 (原阙/)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0a 页 WYG0036-0393a.png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0b 页 WYG0036-0393b.png
 
 
 
 
 
 
 其不可通者终不可通其可通者又皆穿凿而非有
 自然之理惟有有一二之适然而无待于巧说者为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1a 页 WYG0036-0393c.png
 若可信然上无所关于义理之本原下无所资于人
 事之训戒则又何必苦心竭力以求于此而欲必得
 之哉故王氏曰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爻苟合顺
 何必坤乃为牛而程子亦曰理无形也故假象以显
 义此其所以破先儒胶固支离之失而开后学玩辞
 玩占之方至矣然观其意又似直以易之取象无复
 有所自来但如诗之比兴孟子之譬喻而已如此则
 是说卦之作为无所与于易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1b 页 WYG0036-0393d.png
 者亦剩语矣故疑其说亦若有未尽者因窃论之以
 为易之取象必有所自来而其为说必载于太古之
 官顾今不可复考则姑阙之而直据辞中之象以求
 象中之意使足以为训戒而决吉凶如王氏程子与
 吾本义之云者其亦可矣固不必深求其象之所自
 来然亦不可直谓假设而遽欲忘之也
焦弱侯曰易但言河出图洛出书而已未有龟龙之说
 也东汉重图谶儒者争言奇异于是郑马之流无不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2a 页 WYG0036-0394a.png
 笃信至刘牧又以九为图十为书托言出于图南元
 人赵撝谦又为自然河图谓蔡元定得于蜀山隐者
 朱子亦莫之见其为诡秘大率皆一类耳书顾命河
 图与天球并列当为玉石之类如俞琰所言近之若
 龙马则自伏羲至成康历千万年岂有尚存之理或
 者据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数语为公案则
 归熙甫言之矣其言曰圣人见转蓬而造车观鸟迹
 而制字世之人求为车之说与夫书之义则足矣而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2b 页 WYG0036-0394b.png
 必拘拘焉为转蓬鸟迹之求不亦愚乎学者执图书
 而谓圣人何以画卦何以序畴无论穿凿傅会即一
 一合道而远无当于天下国家近无补于身心性命
 亦何用此为也
张西农曰一卦一爻一出一入无非君臣父子夫妇昆
 弟朋友之分位无非富贵贫贱患难之境遇无非喜
 怒哀乐之节候孟子云经正则庶民兴舍子臣弟友
 无所为道舍修齐治平无所为学舍诗书礼乐无所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3a 页 WYG0036-0394c.png
 为教舍庸德庸言无所为不睹不闻无声无臭自卜
 筮行以四圣人之心寄之方术传义出以一先生之
 言守之学究谱传而古操绝一唱三叹之音亡矣
朱康流曰吾读易二十馀年而知四圣人之作易皆相
 遇于其天也瞥然而得之若不思而得也沛然而出
 之若不虑而出也无门无蹊不相袭迹有原有委不
 相悖义如先天后天之同符也顺数逆数之共贯也
 此其变而未常变也推之以至于序卦之次屯蒙杂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3b 页 WYG0036-0394d.png
 卦之次比师一若整一若乱而莫不有大义存焉乾
 之健为马而又为龙也坤之顺为牛而又为牝马也
 此其变而未常变也推之以至于鼎之为鼎颐之为
 颐小过之为飞鸟噬嗑之为颐中有物一若庄一若
 戏而莫不有微义存焉此岂非天怀所发纯任自然
 触绪横生无往非道者乎后之学者极思以研之而
 不得其所不思殚虑以精之而不得其所不虑则支
 离胶固而不可以语易也然未尝竭思殚虑而务其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4a 页 WYG0036-0395a.png
 所不思不虑者则二氏虚无之教非圣人之教也又
 何足以语易
 夫变者象也未常变者太极也时惟适变道必会通
 不察其适变则微彰柔刚有拘墟之患矣不观其会
 通则屈伸往来有临岐之泣矣故履之六三于彖不
 咥于爻则咥同人六二于彖则亨于爻则吝若此之
 类亦夥矣此其所以异者皆在乎卦爻分合之间知
 其所以异则知其所以同也至于一爻之辞而此以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4b 页 WYG0036-0395b.png
 为善彼以为否如小畜六四之于九三此以为否彼
 以为善如随六二之于九五若此之类亦又夥矣此
 其得失存于参错之中美恶辨于芒忽之际固非爻
 象之不可常而直为此憧憧也求诸物而格之反诸
 身而体之究其大要不越乎知几精义而已知至至
 之知终终之而微彰柔刚屈伸往来之故殊涂同归
 天下复何思何虑哉(西农名遂辰钱塘人康流名朝/瑛同邑人予所质疑者故为诸)
 (贤之/殿)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5a 页 WYG0036-0395c.png
  右诸儒易论
 易乃易简之学寡过之书须心体易直气质和平不
 可妄生意见好立异同故与先儒枘凿亦不必株守
 成说尊儒而疑圣举一而废百将圣贤道理自己聪
 明无端埋没读者整襟危坐先看卦画次解卦名次
 据翼传而绎彖爻之辞卦名是一卦时势彖则统言
 时势之道爻则值此时势之人辞则分言处时势之
 事一卦六爻异苔同岑如家之有主伯亚旅药之有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5b 页 WYG0036-0395d.png
 君臣佐使分有尊卑情有亲疏品有贤不肖而又有
 得时不得时之辨故卦各有成卦之主诸爻之吉凶
 悔吝皆视为趣避然亦有权不在主爻而别有所属
 者则皆时为之也须于六爻中理清线索贵贱亲疏
 位置得所恩怨报施联属有情微彰柔刚处分得宜
 合而观之如五弦之琴清浊高下无不中律如常山
 之蛇击首尾应击尾首应击其中首尾皆应斯得之矣
 读易有简要之法只是反诸心而安揆诸理而当质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6a 页 WYG0036-0396a.png
 诸圣言而无大乖谬令读者憬然省悟有冷水浇背
 之意便可从孔子而悟文周从文周而窥皇象晦庵
 云今之谭经者有四病本卑也而抗之使高本浅也
 而凿之使深本近也而推之使远本明也而必使至
 于晦去此四病方可从事于易
 羲皇仰观俯察远求近取见得天地人物不过是这
 些子信手作刚柔二画此道理文字之祖机缄一泄
 歇手不得摩而为八荡而为六十四俄顷告成决非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6b 页 WYG0036-0396b.png
 拟议揣摹今日画一卦明日画一卦但既落形象动
 手之时必有先后如系辞所云生仪生象及一索再
 索等此八卦成列之序无可疑者也然究极论之所
 云相生相索者亦是圣人沈酣易学看出许多妙理
 伏羲画卦时何曾有是拟议哉康节乾一兑二十六
 字依仿两仪生四象而为次序方圆之图纵横错综
 总不离此十六字妙极自然是易中一家之学然系
 辞曰因而重之又曰八卦相荡八卦相错则是八卦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7a 页 WYG0036-0396c.png
 之上各加八卦何尝有根干枝叶逐节相生如八卦
 生十六十六生三十二之说且父母男女少长失其
 伦序亦有可议者先儒云两仪之为八卦可得而知
 也八卦之为六十四卦不可得而知也故康节四图
 直以为康节则可以为伏羲则诬矣友人汪惕若因
 重图说如左(惕若名学圣休宁人精/于图学今仅载其一)
 说曰重卦之法先从刚柔立本而后相荡之妙惟变
 所适故作因重图图法遵圣辞因之一字起义而所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7b 页 WYG0036-0396d.png
 因者不离成列之卦盖成列之八卦始终不易但各
 以八卦循下而上乘之以生故谓之因而重也其法
 乾与坤先两相重乾则先三男而后三女然后以本
 卦自重坤则先三女而后三男然后以本卦自重至
 六子之卦阴卦先与阳卦重阳卦先与阴卦重而后
 各以本卦自重乾父坤母居中各率其男女左右分
 列成六十四卦阴阳并对一丝不乱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8a 页 WYG0036-0397a.png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8b 页 WYG0036-0397b.png
 
 伏羲画卦文王系彖周公系爻孔子作十翼诸儒辨
 驳考订已有定论不必更立异同彖爻与翼传原各
 自成书以传与文言附彖爻之后始于费郑继以王
 韩用便观玩例同左传之附于经宋儒沾沾以不复
 古易为恨不知易之晦明存亡全不在此若论古易
 则六十四卦亦当别为一书不当列于彖辞之前矣
 至卦名定自羲皇此无可疑者而或者谓蝌篆鸟书
 皆画卦后事则卦名似非羲皇所定不知太古无文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9a 页 WYG0036-0397c.png
 字而有语言卦画既成必有名号䷀即称为乾䷁即
 称为坤如未有天字而呼苍苍者为天未有地字而
 呼茫茫者为地亦理之必然者自文王系辞遂以乾
 坤为卦名不以䷀䷁为卦名而画与名判为二矣
 易曰圣人之情见乎辞易自六画而外卦名即辞也
 羲皇卦画非文王彖辞则竟同符术文周彖爻辞非
 夫子二传则有如谜语自羲皇迄今数千年易学不
 至晦暝者赖有辞在耳即如延寿卦气之说不过依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29b 页 WYG0036-0397d.png
 附万物出乎震一章尧夫乾一兑二之学亦根据两
 仪生四象数语辞之功大矣哉今欲舍辞而求象舍
 孔子而求文周舍文周而求羲易犹问祖寻宗不从
 其子孙追溯而茫茫焉向黄茅白草求冢中枯骨亦
 何从别其真伪哉程正叔曰得于辞而不达其意者
 有矣未有不达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图南谓学易
 者当于羲皇心地寻求无于周孔脚迹下盘旋敬夫
 则谓学易者须于周孔脚迹下寻求然后羲皇心地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0a 页 WYG0036-0398a.png
 可得而识故予学易一以辞为据斯亦下学上达之
 一端也
 易之有翼犹堂奥之有户牖道路之有指南学者一
 一以夫子之言为宗领方有依据夫子所不言者不
 必深求盖夫子十翼韦断摘折天人之秘已无不尽
 后儒一知半见非无所得然愈说愈支于身心无补
 是添足之蛇非点睛之龙也
 彖爻二传夫子手笔而题之以彖曰象曰者盖表传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0b 页 WYG0036-0398b.png
 之不自己作而述文周之意也程朱注易豫取二传
 之义分疏于彖爻之下似不必问津渔父而自识桃
 源门径者作而不述失后学之谊矣今以一切训诂
 悉附二传之后彖爻下不著一注脚庶乎循流溯源
 夫子释文周之意文周释羲皇之意先后一揆千万
 世无二易也
 大象乃夫子特创文王周公所未言与卦爻辞有绝
 不相涉者彖自彖象自象程朱取以释彖辞非也六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1a 页 WYG0036-0398c.png
 十四卦皆著一以字以者用也学易之阶梯下学上
 达之根领也郝仲舆曰八卦始画取象天地五气自
 夫子作大象而后知八卦之用不远于人学易者始
 识指归矣
 文王彖辞连卦名共七百二十字简质高古夫子以
 德体象变为案逐字诠解周至详悉学者因辞观象
 以象玩辞如水乳符节之合令人有心爽神怡手舞
 足蹈之趣周公爻辞离奇险怪古今创格夫子作传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1b 页 WYG0036-0398d.png
 绝不于取象处下一注脚断章摘句一一归之于理
 或提掇其要或推原其故或疏解其义或申明言外
 之意或发为不平之感或聊寄调笑之词离奇险怪
 悉就平淡所谓易简而理得也微夫子则爻辞竟不
 知何语矣
 虞庭十六字中庸一书言中不言正大学言正不言
 中夫子翼传谆谆以中正立论中正即易简易之枢
 纽也天下道理至中正而尽吾辈学问至中正而极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2a 页 WYG0036-0399a.png
 故易借位之中表中借位之正表正中正而易之能
 事毕矣中正亦不必深求昔桓温伐蜀遇一老校久
 侍武侯温问武侯治蜀有何奇特校对并无奇特只
 是事无大小处置停当耳易之为道呼吸之际治乱
 安危所系但处置停当便泰然无事中正者停当之
 谓也冒险犯难行所当行不失为中正中正不在事
 迹规画须从心源理会武侯云宁静以致远澹泊以
 明志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2b 页 WYG0036-0399b.png
 易以刚居刚柔居柔为当位刚居柔柔居刚为不当
 位经有明文此是定论然言不当者二十有一都在
 三四两爻盖此二爻为卦中用事之人又改革之际
 也初上非用事之地宜不言位矣五为一卦之主二
 居下卦之中与五相应是二亦主持世界者而竟不
 言当不当岂系辞谓其远而柔中不必以当不当论
 耶大抵一卦有一卦之大意一爻有一爻之本旨爻
 与卦相宜即谓之当爻与卦不相宜即谓之不当圣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3a 页 WYG0036-0399c.png
 人不过借爻位标一影象全要在时宜观玩若执一
 以求则就易之中比类而观都有拘执不通者矣
 六爻之情在于乘承比应系辞谓远近相取爱恶相
 攻情伪相感近而不相得俱在四字中寻讨然事固
 多端动在因时有以乘承比应而得者有以乘承比
 应而失者琥珀不吸腐草磁石不引曲针总看本卦
 本爻时势若何道理若何气类若何辅嗣云感不以
 义虽迩不可怀应必以理虽远不可弃斯言尽之矣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3b 页 WYG0036-0399d.png
 易者变也言变莫备于系辞其纲领之言无过刚柔
 相推及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等语盖羲皇画卦相摩
 相荡自乾坤而未济三百八十四爻一爻有一爻之
 时势一爻有一爻之义理乘除流转移步换形此变
 之大都也程苏谓乾坤变而为六子六子变而为六
 十四卦卦中刚柔皆由乾坤之变而来此变之本原
 也至于圣人所不言而寓至理深意者莫妙于序卦
 之反对盖即此奇耦六画一上一下一正一倒之间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4a 页 WYG0036-0400a.png
 造化消息人事淑慝莫不露其端倪令人有憬然会
 心之处此变之最大者然圣人止就本卦发明道理
 个中消息绝不说破所谓引而不发欲人深思而自
 得之也若夫本卦往来如贲之柔来文刚随之刚来
 下柔此圣人观玩时寻讨出种种妙理各就其亲切
 者拈出以发挥卦义至于成卦之后简帙之上谓此
 爻从某卦来此爻从某卦去如易林所云一阴一阳
 之卦自姤复而来五阴五阳之卦自夬剥而来此焦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4b 页 WYG0036-0400b.png
 氏占察之术晦庵祖其说衍之为图金汝白谓五阴
 五阳之卦即一阴一阳之卦也既自姤复来又自夬
 剥来可乎盖变者变也一阖一辟谓之变圣人亦不
 知其所以然若拘定某爻自某卦来则刻舟守株毫
 无灵动尚可谓之变乎晦庵虽列图于简端而谓此
 易中一义非画卦作易之本旨又谓伏羲画卦六十
 四卦一时俱有虽乾坤亦无生诸卦之理若如文王
 孔子之说则纵横曲直反覆相生斯言得其旨矣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5a 页 WYG0036-0400c.png
 易筌载王拱东论卦变谓彖传刚柔上下来往等语
 俱是卦体绝无卦变之说则又杜撰不足信盖爻画
 之上下犹人身之来往止此一人之身止此一爻之
 画来此则彼无往彼则此无所以谓之变今拱东谓
 讼刚来得中是上体乾刚来得坎体之中则上体九
 五之刚仍确然不动也可谓之来乎若谓之来是又
 有一刚也谓噬嗑柔得中上行以震二体之柔上行
 离体之五则下体六二之柔固隤然静处也可谓之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5b 页 WYG0036-0400d.png
 上行乎若谓之上行是又有一柔也随贲等卦俱循
 此例此皆理之难通者不足信也
 左传周史以周易见陈侯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谓
 观之六四变而为否也杜注否自二至四有艮象此
 互体之说所由起后人因仍其说不知互体乃卜筮
 家一隅之见以之射覆亦有偶中羲皇六画成卦六
 位成章何尝有去其初上割裂分配于卦中求卦卦
 外生卦支离缠扰以易为游戏者乎最诞妄者援引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6a 页 WYG0036-0401a.png
 系辞二与五三与四之语以为證据夫此章首言六
 爻次言初上次言中爻中爻谓中四爻也故曰杂物
 撰德辩是与非非中爻不备谓初上所不言者中四
 爻备言之也二与四三与五乃总论中四爻功位何
 尝谓二三四为一卦三四五为一卦如世儒所云者
 圣人作易阐先圣之微言开后贤之觉路岂有于正
 卦不置一语而于互体娓娓不厌者若据世儒所言
 是时物乃十爻相杂不得言六爻矣穷经将以尊经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6b 页 WYG0036-0401b.png
 借经语以文饰其异说有是理乎大抵读易之人圣
 人所谆谆告戒者不潜心体认所不言者凿空揣摩
 以张皇其幽渺此学者大病不可不辞而辟之也
 伏羲画卦未有文字即有卜筮不知如何测验左传
 筮词若执劵取偿其非诞妄可知然南蒯穆姜皆得
 吉占而卒以败亡则吉凶悔吝存乎其人于区区龟
 策无与也京房郭璞技擅千古身受奇祸祸福固君
 子所不论亦足见推测之无用矣北山黄公善医先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7a 页 WYG0036-0401c.png
 寝食而后针药汾阴侯生善筮先人事而后天道平
 时不能居安乐玩利害当前满腔人欲皇皇焉抱枯
 茎而问路神其许之乎布蓍之法仅见系辞老少重
 交不载经传古之占者各有繇辞其法掌于太卜今
 湮没不传而徒据彖爻成论窥测来物以事合辞以
 辞断事勉强傅会徒滋眩惑嗟乎学易而亡国者张
 禹也学易而杀身者京房也学者宜何从乎为仁不
 卜临义不问无天无神惟道是信所谓卜筮如是已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7b 页 WYG0036-0401d.png
 矣焦京管郭无所用之矣(筮法有以卦名占者有以/卦字占者有以卦气占者)
 (有以卦体卦象占者有以卦爻/辞占者有以世应纳甲占者)
 古之治经者各自成家祖祢相承守其说而不变夫
 于一经之中分立户牖似非通论然象辞变占系辞
 久分四科盖一的而众射之必有一中正以示大道
 之公非开聚讼之门也易自商瞿子木而下递有师
 承秦人焚经而易以卜筮独传丁孟京田荀刘马郑
 (丁宽孟祖孟喜京房田王/孙荀爽刘向马融郑玄)訰訰纭纭分疆立帜要不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8a 页 WYG0036-0402a.png
 出象辞变占四种不流于技术则泥于训诂而易道
 微矣王辅嗣出而悉扫象数归诸义理仲达奉天子
 之命为之疏解而诸说退舍传至有宋程氏首为祖
 述晦庵诸贤互相阐绎于是读易者知易之为书不
 离人事句句字字皆有实用数千年暝晦披云见日
 辅嗣为之倡也或者据范宁一语呶呶诟詈非徒礼
 海忘河抑且操戈入室读易之人心地不宜若此
 记曰洁静精微易之教也羲皇画卦时属太古险阻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8b 页 WYG0036-0402b.png
 未遇几变未生止以一奇一耦写天地人物之蕴奇
 耦立而变化生相摩相荡势不容己人情物变森然
 具矣三圣生于多故之世身受艰难目击困苦于是
 以忧患之意危平易倾之旨一一托之于易而易悉
 归诸人道其事则君臣父子之间其理则消息盈虚
 之际以戒慎恐惧为工夫以通权达变为作用大而
 治乱兴亡小而语默动静凡所以趋吉避凶尽性至
 命者无一不极深研几而易之为道须臾离之不得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9a 页 WYG0036-0402c.png
 矣昔长源问道懒瓒荅以焚弃笔研康节亦曰二十
 年绝意仕宦方可学易吾辈利欲熏染己非旦夕肠
 胃之间不洁不静不精不微而欲以管蠡之见窥测
 四圣夫以管窥天犹是天也以蠡测海犹是海也今
 不知天在何处海在何处并不知管蠡在何处适冥
 山而望郢其可得乎孔子服菖蒲菹三年乃知其味
 学者有志于易以十翼为墙壁用元凯读左传之法
 原其来历极其归趣因而上窥文周远溯皇象庶几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39b 页 WYG0036-0402d.png
 有得不则乾坤文言上下系十九爻布帛菽粟之文
 体味涵泳可希寡过又不则诗礼语孟诸书无句非
 卦无字非爻何必冥观河洛乞灵龟策舍昭昭而求
 冥冥哉孟子七篇绝口不言易论时中而归之智巧
 得易之秘密者孟子独也学者其知之乎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之为书借指标月非徒辞
 中乾龙坤马之类为形容物宜即其命名如易卦彖
 爻象五字皆借物以喻洪景卢曰易者蠦之名守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40a 页 WYG0036-0403a.png
 宫是矣守宫即蜥蜴蜥蜴即蝾螈盖一物四名也与
 龙通气故可祷雨与虬同形故能呕雹身色无恒日
 十二变是则易者取其变也詹东园曰卦从圭从卜
 古者造律制量以六十四黍为一圭土圭以辨天地
 之吉凶易卦以卜国家之吉凶也孔仲达曰卦者挂
 也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木经曰爻者交疏
 之窗今之象眼窗一窗之孔六十四六窗之孔凡三
 百八十四也所取于爻者义取旁通所取于卦者悬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40b 页 WYG0036-0403b.png
 物有小大也杨用修曰彖即毛犀状如犀而角小善
 知吉凶交广之人呼为豨神是彖者取于几也象出
 南方大荒之野陈藏器云象具十二生肖肉各有分
 段惟鼻是其本肉徐铉云象胆随四时春在左前足
 夏在右前足秋后左足冬后右足是象备天地万物
 之气也陆农师曰象食物以鼻取之象以鼻致用而
 不以口天以气致用而不以言系辞曰形而上者谓
 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以上诸说不知果有合于道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41a 页 WYG0036-0403c.png
 器否
 易学至宋而愈明邵传羲画程演周辞于是尚占者
 祖康节则以义理为虚文尚辞者祖伊川则以象数
 为末技而邵程之学分为两家延及末俗象数供矇
 叟谋食之资义理为寒士干禄之具经学沦亡门墙
 颓败于斯极矣
 予以幽忧之疾沈冥易学者二十馀年凡六七脱稿
 皆呻吟反侧中语章句腐儒秪求自慊原无象外系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41b 页 WYG0036-0403d.png
 表之思岂有通邑大都之志知其不足当有无也家
 在渐江之浒煮海为业牢盆数片倚墙壁间者垂百
 年去岁丙午贾竖以百金相贸非望之获儿辈纵臾
 爰付梓人作此诞妄之事盖攻苦有年未免怀顾影
 徘徊之意是亦凡心之未尽也书成藏诸家塾以俟
 后人东坡谓子云以艰深之词文浅陋之意今以浅
 陋之辞发艰深之意宁敢妄踞皋比或愚者一得有
 数行数语阐幽抉微不悖经旨亦可谬附酱翁篾叟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42a 页 WYG0036-0404a.png
 之末若其臆见妄语获罪圣贤亦令天下后世引绳
 批根是正其误斯所望于罪我者时年七十有九伏
 枕口占于延恩院之待轩盖岁在疆圉洽协之九日
 也
  右困学私记
   附识
一郑樵通志谓蔡邕三体石经已不可考今经中字画
 俱仿欧阳询石经本中有一二与本义异同者疏释
周易玩辞困学记 提要 第 42b 页 WYG0036-0404b.png
 于本字下以守同文之义记内字繁不及考
一易原有韵之言魏了翁论易以经传皆韵魏晋间有
 为易音者于易学无大关系故不载
一诸儒议论随经旨叙次不以人代为先后
一诠解有不出一手系汇集裁剪而成者不载姓氏失
 考者亦不载
一管窥之见注以私记不敢溷于诸贤
 周易玩辞困学记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