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035-008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用卷五
            明 陈祖念 撰
  尊卑章
杨廷秀曰聚散异向好恶相攻由是吉凶生焉
朱子发曰乾坤贵贱两者圣人观天地而画卦刚柔吉
凶变化三者圣人观万物而生爻
俞玉吾曰雷霆指震风雨指巽坎日月指离坎雷霆也
卷五 第 1b 页 WYG0035-0088d.png
风雨也日月也无非乾坤之变化也男女谓六子乾交
坤故震坎艮得乾道而成男坤交乾故巽离兑得坤道
而成女
白云郭氏曰自易言之则始于乾坤而乾又为坤之始
是为大始也自物言之则万物始于坤坤始于乾是为
大始也
廷秀曰乾坤之功虽至溥而无际乾坤之德实至要而
不繁
卷五 第 2a 页 WYG0035-0089a.png
苏君禹曰乾见其始而不见其始之功因乎物之自然
而已坤见其成而不见其成之迹因乎天之自然而已
故曰易知知而无知也曰简能能而无能也
廷秀曰因尊卑以定乾坤于是天地之理不在天地而
在易因乾坤而得易简于是天地之理不在易而在圣

贤如贤于尧舜之贤非士希贤之贤也可久可大之外
岂复有加乎易简非二体久大非二功德业非二事
卷五 第 2b 页 WYG0035-0089b.png
  设卦章
玉吾曰有画斯有象有象斯有辞有辞而后吉凶之理

刚柔者爻之九六也吉凶悔吝者乃人事得失忧虞之
象也变化刚柔者乃造化进退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
孰非三极之道乎不必以初二三四五上分天地人
张幼于曰序如潜见飞跃循其序则安
杨用修曰虞与忧对当读如驩虞之虞言乐也悔者虞
卷五 第 3a 页 WYG0035-0089c.png
之象吝者忧之象也
  彖言章
廷秀曰言动之间尽善之谓得不尽善之谓失小不善
之谓疵不明乎善而误入乎不善之谓过觉其小不善
非不欲改而已无及于是乎有悔不觉其小不善犹及
于改而不能改或不肯改于是乎有吝吾身之过犹吾
衣之破也衣有破补之斯全身有过补之斯还还者何
(此下/原阙)
卷五 第 4a 页 WYG0035-0090a.png
杨廷秀曰此章言圣人作易之意其散在六十四卦之
爻象其聚在乾坤之二卦圣人用易之道其散在天下
之事业其聚在一身之德行
龚夬曰刚柔有体奇偶有数左右有方者形也形而上
则为一阴一阳以至一刚一柔故谓之道形而下则为
仁义为礼乐以分则有守以实则有名故谓之器
吕仲木曰易之事不过立象尽意系辞尽言而已情伪
皆出于意利神皆出于言故立乾坤之象易之意可尽
卷五 第 4b 页 WYG0035-0090b.png
系乾坤之词易之言可尽乾坤者包六十四卦而言也
夫意在象外者也故形而上者谓之道言在象后者也
故形而下者谓之器
默即不言不事言说是默凡人徒事言说者于理未必
实得理以神悟而实得于心道以神合而实体于身者
必不事于言说也
胡仲虎曰裁有定体行无定用如乾之变当潜而行潜
之事则潜为通当见而行见之事则见为通事者业之
卷五 第 5a 页 WYG0035-0090c.png
未成业者事之已著
  八卦章
成列因重伏羲之易相推系辞文王之易
动在其中谓卦爻有辞则人之动而应用者即在矣与
生乎动天下之动爻象动乎内之动皆同
易不外乎时故变通所以趋时
吉凶贞胜或以贞为句义固可通但与贞夫一似不叶
矣吴幼清曰贞谓正主之吉胜则无凶凶胜则无吉非
卷五 第 5b 页 WYG0035-0090d.png
如悔吝之可吉可凶也杨廷秀曰贞者何也一于正而
已惟天下之一正为能胜天下之万变非吾求胜于彼
也彼自不能入也故贵为天子不能乐尧舜之忧以正
胜吉也在陈畏匡不能忧仲尼之乐以正胜凶也
廷秀曰乾之初九未可以动者也故圣人系之爻辞则
曰潜龙勿用命之勿动也乾之九二可以动者也故圣
人系之爻辞则曰见龙在田命之以动也可以动而动
吉之所从生也未可以动而动凶悔吝之所从生也故
卷五 第 6a 页 WYG0035-0091a.png
曰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有动则有吉凶不动则吉凶不可见故曰爻象动乎内
吉凶见乎外一内一外常相应也功业见乎变即下章
穷则变之变不变通安有功业乎系卦系爻吉惟恐其
不趋凶惟恐其或往圣人真切之情见矣
天地之大德曰生承确然隤然来乾惟易也故万物资
始坤惟简也故万物资生是天地之大德也圣人所以
生万民者亦犹之天地故以位为宝以人守位以财聚
卷五 第 6b 页 WYG0035-0091b.png
人以义而理财正辞禁民为非理财养也正辞教也禁
民为非刑也皆所以生天下也言此于章末何也以易
备此道也六十四卦五位独重君也二位次之臣也其
馀所言何者非仁义乎龙仁夫疑之曰文上下不相合
他经误入也胡仲虎本亦刋去之非
俞玉吾曰圣人之德不过顺天地之生而已位者生生
之主也人者求其生生于我者也财者生生之本也理
财正辞禁民为非又所以全其生生之道也玉吾以仁
卷五 第 7a 页 WYG0035-0091c.png
为人
  包牺章
包又作庖世纪云始取牺牲以供庖厨故号庖牺氏
仰观俯察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身远物不过阴阳而
已盖一阴一阳之谓道包牺之两仪四象八卦以至六
十四卦亦不过一阴一阳之相生而已神明之德不可
见故曰通万物之情可见故曰𩔖作结绳而为网罟教
民肉食鲜食之利网以取兽曰佃罟以取鱼曰渔盖取
卷五 第 7b 页 WYG0035-0091d.png
诸三字乃孔子以意逆志之辞取离取益之𩔖韩康伯
惟以卦名释之解者多以卦德卦象卦体不免于凿也
耒耜教民粒食
民各居其方货各产其地故市以教之通有无也
法之所未病圣人不强易民之所未厌圣人不强去故
穷则变所以通之也通其变民自鼓舞之矣又何倦乎
由之而莫知其所以然者神也以渐相忘于不言之中
者化也神而化之所以使民之宜也
卷五 第 8a 页 WYG0035-0092a.png
衣裳之制黄帝开其初尧舜成其末民知礼义则名分
正而民志定矣韩康伯曰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
之义也或曰垂衣裳而天下治谓无为而治也法乾坤
易简而已
取诸小过颇为难解盖脱粟可食又凿以精之亦食不
厌精之意故曰小过或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
死可以当大事故取小过大过焉
俞玉吾曰栋直而承上故曰上栋宇垂而覆下故曰下
卷五 第 8b 页 WYG0035-0092b.png

厚衣之以薪言以薪而衬盖之也
书文字也契合约也言有不能记者书识之事有不能
信者契验之取明夬之义盖夬乃君子决小人之卦而
造书契者亦所以决去小人之伪而防其欺也
此十二事皆圣人经世之大法故举而言之要之六十
四卦皆可以取大象备矣
云间田氏曰衣六幅裳十二幅而乾坤奇偶之画备翁
卷五 第 9a 页 WYG0035-0092c.png
庶善以王之司服九章属乾后之司服六章属坤十二
卦分而乾坤合朱汉上曰上古衣裳相连乾坤相依君
臣一体也
隆山李氏曰天下之事不至于决则不通故杂卦次序
与十三卦之制器皆终于夬
  易象章
是故承上章制器尚象来言易备天下之象故圣人取
之以制器也像者物之肖似彖言一卦之材爻效天下
卷五 第 9b 页 WYG0035-0092d.png
之动吉凶自此生悔吝自此著则民咸用之又不独尚
象为然矣
  阳卦章
震坎艮为阳卦皆一阳二阴巽离兑为阴卦皆一阴二
阳盖阳卦以奇为主二阴附而从之所以多阴阴卦以
偶为主二阳附而从之所以多阳阳以统物君也阴以
顺物民也阳卦一阳二阴以少统众贵贱之势顺故为
君子之道阴卦二阳一阴以众御寡贵贱之势逆故为
卷五 第 10a 页 WYG0035-0093a.png
小人之道此章明阴阳淑慝之辨见卦之命名有取也
  往来章
说文思有所图曰虑人之所以多思虑者未能致一也
所以未能致一者义不精也义者何屈伸往来之常理
也观于日月寒暑随天所运有屈信焉观于尺蠖龙蛇
任天之便亦有屈信焉屈感乎信信应乎屈屈非有馀
信非不足也信又感屈屈又应伸信亦非有馀屈亦非
不足也往来不穷屈信不已大而天下之否泰治乱小
卷五 第 10b 页 WYG0035-0093b.png
而人之得失隆替皆此屈信皆此往来是所谓幽明之
故死生之说也夫孰为之夫孰使之莫知其为莫知其
使是之谓神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曰阴阳不测之
谓神夫阴阳屈信义也其不测神也精知屈信之义非
人之所能为而深信其皆神之所主则一心委运与造
化为徒是之谓致用用致则利用身安而德崇矣过此
以往一何思何虑而已矣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也
至此则能穷天地之神知天地之化其盛德可知矣先
卷五 第 11a 页 WYG0035-0093c.png
君于伏羲图赞尝备发其义览者当自得之也
以位为可安者未必安虑危者乃能安其位以存为可
保者未必保虑亡者乃能保其存以治为可有者未必
有虑乱者乃能有其治是故君子安也存也治也而虑
危虑亡虑乱常若惕然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易曰其
亡其亡系于苞桑是即朽索驭马之意也有不能反否
为泰乎
孔子赞知几之神而言上下交不谄渎者何也人身应
卷五 第 11b 页 WYG0035-0093d.png
接上交下交尽之矣交之不善谄媚亵渎尽之矣恭之
与谄和之与卖有介存焉所谓几也恭而不谄和而不
卖有知存焉所谓见几也见谄绝谄见渎绝渎一念迁
转耳何待终日夫不谄渎生于见见心何自而生生于
定也定心何自而生生于无欲也易曰介于石则不终
日而去逸豫贞吉之道也夫石者定而无欲之物介于
石焉宁用终日而见几乎故刚柔微彰之介即不谄不
卖之介也君子诚知而施之得宜岂不为万夫之望乎
卷五 第 12a 页 WYG0035-0094a.png
不善即知知即不行圣圣此功时时此功颜子所以称
好学也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元吉岂易得乎故曰
圣功也以圣人为立无过之地其未用功可知矣
安其身者置身于平稳也与危对易其心者宅心于中
和也与惧对惧者何匿心而言惧人之我窥有为而言
惧人之不我信皆是也定其交而后求不惟交其人而
且知其人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不知其人
而有求亦无交等矣
卷五 第 12b 页 WYG0035-0094b.png
  乾坤章
以二物之德言则阴与阳合阳与阴合而其情相得以
二物之体言则刚自刚柔自柔而其质不同或曰开者
于各卦爻之下皆系以辞而开陈之开而当夫名辨乎
物正其言断其辞以见其开陈之备
徐子与曰肆陈也凡敷陈其事者无有𨼆而不彰易则
事虽肆而其理未尝不𨼆也
  中古章
卷五 第 13a 页 WYG0035-0094c.png
或曰忧即忧悔吝之忧患即与民同患之患是也愚谓
六十四卦何者非德何者不可以为用何者不可以处
常处变盖天下无二道卦爻无二德孔子举九卦以示
例耳试曰乾德之健也坤德之顺也咸德之通也遁德
之晦也亦奚不可先儒之言曰九卦独于离无取盖处
忧患之中用明不可嗟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非离之
道乎偶未之及耳
  易书章
卷五 第 13b 页 WYG0035-0094d.png
易者载道之书道不可须臾离易可一日远之乎变动
不拘谓六爻变动或为九或为六也六虚即六爻之位
周遍也流行也位因爻而见爻之九六未定则其位虚
也上上声下去声上下无常或在上或在下也刚柔相
易谓阳变为阴阴变为阳也熊叔仁曰典犹册之有典
要犹体之有要典要拘于迹者也下既有典常则以其
词言之耳苏君禹曰方其出而感也万事万化各有法
度而使人知惧于外其入而静也不言不动自有天则
卷五 第 14a 页 WYG0035-0095a.png
而使人知惧于内盖出入无定时而实不可一时忘戒
惧内外无定处而实不可一处忘戒惧
  原始章
质谓卦体初爻原其事之始上爻要其事之终所以为
一卦之体质
熊叔仁曰位言之者初上也时言之者初终也道言之
本末也事言之始终也其实一也时变则事变事变则
道与之俱
卷五 第 14b 页 WYG0035-0095b.png
中爻或作二三四五以互体言或专指二五为一卦之
中曰居谓无待于动曰彖谓无待于爻也盖爻之词详
即时物之发挥彖辞约即始终之统体
  广大章
杨廷秀曰此章言重卦之旨及六爻之文又曰分上分
中分下则有三才之别合为一卦则阴或居上安知地
之不为天阳或居下安知天之不为地五为君则天道
为人道矣二为臣则地道为人道矣
卷五 第 15a 页 WYG0035-0095c.png
天之阴阳消息无端地之刚柔流止匪定人之位义迭
运不一故曰道有变动而爻以效此也
龚深之曰凡反常者皆变也凡离静者皆动也愚谓非
所以论三才之变动矣
  殷周章
或曰殷衰周兴世道之易也危者平其文王之谓乎易
者倾其纣之谓乎此亦泥矣
胡仲虎曰易道虽广大悉备不过使人惧以终始而已
卷五 第 15b 页 WYG0035-0095d.png
惧以始者易惧以终而犹始者难乾九三曰君子终日
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此惧以终始其要无咎之说也愚
谓三百八十四爻皆然不止于乾矣
  健顺章
此谓体乾坤之圣人也惟健故易惟易故知险惟顺故
简惟简故知阻何者险阻之人易简之反也吾以其易
照天下之不易以简照天下之不简孰能遁之乎惟易
简也故能说诸心无事而廓然大公矣能研诸虑有事
卷五 第 16a 页 WYG0035-0096a.png
而物来顺应矣天下吉凶用此而定天下亹亹由此而
成何者易简而理得也又何事不知乎是故天地之变
化人道之云为必有吉事吉事必有禨祥祸福将至圣
人知之矣故象往事知千载之既往占来事知千载之
未然况于一人一时之险阻乎故天地设位易理已具
圣人成能易书遂著明谋之人幽谋之鬼而卜筮者皆
得以定吉凶而成亹亹故曰百姓与能矣易之所有八
卦八卦以象告所有爻彖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
卷五 第 16b 页 WYG0035-0096b.png
凶可见以象告也卦爻变动皆言其利吉凶并著皆迁
于情是情言也何谓情迁爱恶远近情伪非情乎攻取
相感非迁乎悔吝利害非吉凶乎曰远犹可说也近不
相得则其祸无穷易慎之矣夫天下之情至不一也体
乾坤之圣人何以知之盖由言而得其情由情而得其
心故人不能欺以词是之谓知险知阻矣
 
 易用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