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035-00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用卷四
            明 陈祖念 撰
䷯井
井为卦下巽上坎巽入也下入乎水而上出其水井之
象也井以不变为体不穷为用用不用善用不善用在
乎汲者耳故邑可改井不可改取之匪竭积之匪盈往
者汲此来者汲此是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也然井无得
卷四 第 1b 页 WYG0035-0076b.png
丧汲有得丧以繘汲井几至而未及泉无得也若羸败
其瓶并失所汲有丧也故用贤未尽其用为繘未至井
若重之毁辱羸其瓶矣古者八家为井四井为邑邑迁
井不迁
井道贵用不用无以井为也故六爻以上下为臧否初
碗井也二废井也三间井也四治井也愈下则愈困稍
上则稍通犹未离乎下也非井之贵也至五则食井道
行矣上则勿幕井道成矣盖愈下则去邑愈远稍上则
卷四 第 2a 页 WYG0035-0077a.png
去邑稍近五在邑之中上尤邑中之走集也故君子求
在我不求在人井而泥淘之可渫井而谷修之可甃渫
之甃之而人不汲将如之何乎夫不食望其食圣人以
心恻伤之已食恐其不继又以有孚儆之有孚者源泉
不竭之义井之至德也
巽乎水而上水巽取入不取木入水上水瓶也北方之
器也北方以瓶瓮汲不用木桶范谔昌云巽乎木
九五刚中刚中之体不变也体不变故用不穷井之德
卷四 第 2b 页 WYG0035-0077b.png
也郭京谓改邑不改井下脱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三句
非也如此则韵缓矣汉上朱氏疑彖传脱错当曰巽乎
水而上水井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无丧无得往来
井井井养而不穷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
是以凶也此读得之
木根下入水液上行井之象也君子劳民使民养上劝
相使民相养亦井养不穷之义劳平声
时舍罪不在初舍上声困之水欲下而下有应曰有与
卷四 第 3a 页 WYG0035-0077c.png
井之水欲上而上无应曰无与进而无与也三渫四甃
五寒泉至上随人汲取而勿幕人得之以饮食物得之
以灌溉井道大成矣
巽为邑于升下卦无妄互体见之井困之倒体向为兑
今为巽是改邑在上在下皆此坎耳是井不改也六三
往上九四来下则坎水在上六四来下九三往上则坎
水在下故曰往来井井(此下/原阙)
 
卷四 第 3b 页 WYG0035-0077d.png
 
 
 
 
 
 
 
是则内忘已外忘人故曰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卷四 第 4a 页 WYG0035-0078a.png
无咎也由是观之所而未尝有所止而未尝有止程明
道云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是也近有言养生之学者存
想厥背谓之艮背其未玩彖词之旨乎
人身自背而外有趾有腓有限有身有辅有当止者有
不当止者止所当止谓之达节以知时止所不当止谓
之拘滞而不化爻备之矣初六艮趾六四艮身六五艮
辅宜艮而艮故曰无咎曰悔亡六二当腓之处为艮其
腓夫腓之行止不能自由随足而动者也徒艮其腓岂
卷四 第 4b 页 WYG0035-0078b.png
能拯其随乎腓欲止而所随欲行随已动而腓安能独
静是所谓逐外而流者也定而匪定念虑弗宁安得快
于心乎传曰未退听谓逐物而往未能退而听命于心
也九三当限之处为艮其限夫人身上下气本流通犹
人已内外情本相应今于限而艮之则其气壅是列其
夤也欲无薰心之厉得乎犹宜应而不应则其情阏拂
逆所由生也欲以通人之志得乎是之谓恶外而挠者
也危道也故二不知敌三不知应均无得于止矣其惟
卷四 第 5a 页 WYG0035-0078c.png
上之敦艮乎夫艮止也敦艮止于止也时行时止其道
光明故曰厚终谓成始成终也
艮为门阙门阙之间庭中之象互坎为加忧故曰心不
快互震言象 厉薰心李作阍心言有序李作有孚
䷴渐
卦之所以为渐者以内艮止外巽顺其进盖渐而不骤
也故曰渐夫人生有欲进则锐而欲速退则恋而思迟
故有道之士三让而进一辞而退无濡滞于心也不观
卷四 第 5b 页 WYG0035-0078d.png
之礼乎居室人之大伦婚礼以渐为贵六礼不备婚姻
不成聘则妻奔则妾甚矣女归渐也君子之进若女归
然则吉矣是渐者道之正不可不慎守也故曰利贞
卦借女归而言渐进之道不专言女归也观彖可见传
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女归之渐人之所知故不待释
下专释利贞谓进必得位位在可以立功进必以正正
行可以正邦所谓位者非他以九五之刚中而处尊方
可以言位方可以有功所谓正者非他以二体之止而
卷四 第 6a 页 WYG0035-0079a.png
巽方可以不穷方可以正邦盖正不外于止巽止巽然
后谓之渐人君所以进治君子所以进德进位舍是悉
妄矣
夫渐之道欲下不欲上欲恬不欲躁故渐利用柔以柔
居柔上也以刚居柔刚而得中次也以刚居刚必无幸
矣盖柔有近于止巽刚则与止巽戾矣
鸿水鸟干水涯鸿渐于干本其所栖止未尝离也初六
以阴处下象之矣下流难居侮谤易起能免小子之厉
卷四 第 6b 页 WYG0035-0079b.png
言语之伤乎然确然自守何咎之有传曰小子之厉义
无咎也义苟无愆人言何恤磐者水滨之石去干不远
本鸿所宿食水鸟之所安也六二以阴处下之中象之
矣优悠自得永矢弗谖此幽人之贞考槃之操也吉可
知矣夫饮食衎衎若无与于事事或有素饱之疑传释
之曰不素饱也以其恬淡无欲大有益于人国也诗以
不素餐兮归之坎坎伐檀易以不素饱也归之衎衎饮
食厥有旨矣
卷四 第 7a 页 WYG0035-0079c.png
尔雅高平曰陆鸿本狎水若渐于陆非所安也九三过
刚不中处下体之上有其象矣以是而进无一可者犹
夫之征而不复妇之孕而不育何者阳盛而阴衰也阳
盛气有馀也故以夫言知往而不知反阴衰血不足也
故以妇言能孕而不能育即夫妇例之而知其于君臣
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皆不可行矣凶之道也然则如何
而可曰禦寇而已夫寇者人之害过刚者德之贼克而
治之是为禦寇传曰利用禦寇顺相保也健则相逆顺
卷四 第 7b 页 WYG0035-0079d.png
则相保故克刚用顺也大哉顺乎止巽之道乎宁嬴之
论阳处父也曰高明柔克夫子一之其不没乎犯而聚
怨不可以定身偶合九三爻义矣
木者鸟之所栖惟鸿趾连不能握枝故不木栖鸿渐于
木大非所安六四居上体之下有其象矣能免于危乎
然爻位皆阴柔之至也以柔而进虽危而不危如鸿之
木栖得桷而忘木耳故或之或者冀之也传曰或得其
桷顺以巽也顺而且巽安身之桷乎大哉顺巽得渐之
卷四 第 8a 页 WYG0035-0080a.png
道矣
尔雅大陆曰阜大阜曰陵鸿渐于陵水渚益远其不安
甚矣九五以刚居上体之中故有其象然刚而得中刚
不过也以其刚也犹妇之不孕妇不孕阴不足也三岁
不孕阴常不足也惟其得中有所以制其刚而刚终莫
能偏胜以是而进宽猛相济缓急得宜何吉如之夫吉
者人之所愿得惟刚之莫胜故行如所愿耳九五以刚
居刚与九三同其得中与九三异故不孕类于不育而
卷四 第 8b 页 WYG0035-0080b.png
夫征则能自复此吉凶之所以异乎
鸿由陆而木由木而陵至高矣上九何以渐于陆乎盖
以刚居柔巽极知反故耳夫自三而言则以陆视干磐
陆固已高自上而言则以陆视陵木陆又已卑盖进而
知退上而能下不以宠利居成功不以禄位昧明哲可
以示法矣故曰其羽可用为仪吉羽者翼毛鸿之所以
飞也鸿飞冥冥弋者何慕上九脱乎纷华之外不可得
而羁绁是飞鸿也故六爻独此言羽嘉之也传曰不可
卷四 第 9a 页 WYG0035-0080c.png
乱也人而冥豫贪得故为外物所乱若上九亢而不亢
危而不危其定见定守孰得而乱之鸿之为鸟来去有
时群飞有序衔芦以禦矰缴丧耦至死不双盖鸟之不
乱者也圣人于渐六爻皆以鸿取象有旨哉有旨哉下
三爻六二最吉柔中也得艮之止故饮食衎衎有无求
之义焉上三爻上九最吉居柔也得巽之巽故其羽为
仪有不乱之操焉体渐之道莫过于此二爻矣必也有
无求之义而后有不乱之操
卷四 第 9b 页 WYG0035-0080d.png
巽为长女自外而来故曰女归唐鹤徵曰咸称取女渐
称女归何也男下女有取象女巽男有归象然两卦正
义皆不在此咸自论感渐自论进李鼎祚曰自二至五
互有坎离离为飞鸟而居坎水鸿之象也艮为山坎水
流下山有干象艮为三男小子象艮为小石磐象坎有
酒食象郑玄曰坎为丈夫水流而去离为大腹孕象离
为戈兵坎为盗故曰禦寇巽为木五在艮上曰陵
䷵归妹
卷四 第 10a 页 WYG0035-0081a.png
卦名归妹者兑以少女居内震以长男居外有归妹之
象夫妹女也诗伣天之妹是也归嫁也妇人以夫家为
归也归妹者嫁女之象此居室之大伦人道之纪纲自
有天地万物以来不可废也然传曰婚姻者祸福之地
故以顺为正妇人之道宜静不宜动宜退不宜进则吉
而无不利若征则凶无攸利矣征者进动而有为所谓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者也圣人于家人曰利女贞于归
妹曰征凶知女以贞为利则知归妹以征为凶为不利
卷四 第 10b 页 WYG0035-0081b.png
皆致戒之意曷尝以归妹为不可乎先儒解者尽以归
妹为非过矣过矣
归妹天地之大义人道之终始所系至重矣卦德兑说
而震动为说以动所以归妹也盖婚姻继祖宗之绪合
二姓之好非说以动安能成乎盖情孚而相说礼至而
交动室家之所以成不说而相忤不动而相睽婚姻之
所以败且震男在上兑女在下女说于内男动于外于
义奚病解者曰咸止而说渐止而巽故吉归妹说以动
卷四 第 11a 页 WYG0035-0081c.png
故凶是以私意逆之且不明征凶之义而移罪于归妹
归妹即嫁女也女子之嫁皆年少也故曰归妹以归妹
为不可则父母之心何为愿其有家乎或又曰咸以艮
之少男配兑之少女恒以震之长男配巽之长女故利
归妹以震之长男配兑之少女故不利此所论于后
世非古礼也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长少非所
论矣且彖之取义实不在此渐以巽长女遇艮少男曰
女归吉或又以震为兄以兑为妹谓其父母已亡兄独
卷四 第 11b 页 WYG0035-0081d.png
嫁妹其论益鄙而凿矣
彖传又以卦体推卦辞之义所谓征凶者六三成兑之
主以阴居阳九四成震之主以阳居阴是位不当也位
不当则阴或侵阳阳或逊阴有征凶之义所谓无攸利
者兑以一阴乘二阳之上震以二阴乘一阳之上是柔
乘刚也柔乘刚则阴将驾乎阳阳反屈乎阴有不利之
义故曰征凶无攸利此彖之戒词无与乎归妹故泰之
下交曰帝乙归妹义可知矣
卷四 第 12a 页 WYG0035-0082a.png
古者诸侯一娶九女盖一主而诸娣从之者也震有侯
象故卦多言娣初九归妹以娣女不徒归以娣而行以
贵女也嫌于元夫矣以刚得正妇职是守有跛能履之
象以跛而履所履几何所谓无遂事而修阃内者也故
曰征吉九二为主于内妻之嫡也嫌于用明矣以刚得
中常自谦晦有眇能视之象以眇而视所视几何此正
幽閒贞静宜其家人者也故曰利幽人之贞诗曰无非
无仪惟酒食是议初九有焉又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卷四 第 12b 页 WYG0035-0082b.png
九二无之故知初之征吉彖之征凶可知也知二之利
幽人彖之无攸利可知也或问履以眇能视跛能履为
凶归妹以跛能履眇能视为吉何也曰此男女之辨也
履之六三才弱志刚以有明有行自处欲无凶得乎归
妹初二得正得中以顺命窥观自处欲无吉得乎美恶
不嫌同词也六三柔不中正故归妹以须而行夫须女
之贱不可以行也不可以行终必有悔故其反归也复
以娣而行夫娣媵待年于国将以从嫡也嫡不与俱何
卷四 第 13a 页 WYG0035-0082c.png
以为归诗曰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六三知悔矣
九四择配者也不嫌于迟六五帝女也以柔居中有逮
下之仁有逊阳之明故吉上六处极婚姻之变也何利
之有
雷迅则雨雨注则泽滋是上动而下说归妹之象也夫
妇之道不可不久故必以永终为贵然司晨遂事家之
败也故必以知敝为防记曰言虑其所终行稽其所敝
卷四 第 13b 页 WYG0035-0082d.png
又不特夫妇然矣
归妹以娣嫁娶之常也跛能履吉谓承顺夫子之道宜
尔也未变常谓幽閒贞正妇之正道二能守而不变所
以利也
天官书须女四星贱妾之称子夏孟宗皆云然又亚于
娣者互坎离为跛履眇视象坎月离日兑西震东日月
相望故曰几望几望而光未盈柔德居中而谦也震竹
为筐兑为羊离为戈兵刲羊之象坎为血
卷四 第 14a 页 WYG0035-0083a.png
䷶丰
丰者丰盈盛大之义为卦下离上震明无不照动无不
行故丰丰之时何所不通然谁为此大王者大之也是
时庸人所喜智者所忧故戒以勿忧盖忧则振作太过
反启纷纭非丰所宜也惟持盈守满如日之中可耳假
古雅反卦之取义或以一爻为一岁或以一爻为一月
或以一爻为一日此则以一爻为一旬初当丰之始如
日之及旬而尚未过丰犹未甚也九以刚明之才遇六
卷四 第 14b 页 WYG0035-0083b.png
五之君刚柔相配故曰配主夫当丰之初君臣之心犹
未甚惑故无咎往犹可以立事也传曰过旬灾自初以
上皆过旬矣过旬则丰蔀矣
当丰之时自君上而臣民自朝廷而邦国皆倡丰亨豫
大之说而纵骄奢淫佚之娱明之极而反不明动之极
而反不动是俾昼作夜之时也故二与四均之人臣刚
柔不同事机皆蔽俱有丰蔀见斗之象夫日中不见日
犹可用事至于见斗则废亡可立待也思所以救之惟
卷四 第 15a 页 WYG0035-0083c.png
君臣道合耳然二远臣也往必见疑惟积诚履信以俟
有孚则可以𤼵蔀而吉矣四近臣也必纳约自牖委曲
遇君则亦可以𤼵蔀而吉矣夷主指五谓为丰主伤主
也李鼎祚亦云然配主愚亦以为五盖易称主皆为君
如坤后得主指乾也睽遇主于巷指五也明夷则明夷
主矣诸说纷纷指二指四皆未明君臣之义也
夫丰之世不可过刚亦不可过柔过刚则刚愎自任过
柔则沈溺不返九三重刚居离之上是过刚而好察者
卷四 第 15b 页 WYG0035-0083d.png
也故丰其旆甚于蔀矣日中见沫甚于斗矣折其右肱
左肱无益矣自致之也将谁咎乎上六重柔居震之上
是过柔而躁动者也故丰屋而蔀家沬亦不见矣窥户
无人肱亦不存矣且三岁不觌终于不觌也凶可言乎
六五丰之主也暗则先受其暗然有柔中之德暗犹可
进于明故保泰居安非贤不济若来天下之章如二如
四如初者布列在位则有庆誉而吉矣天下之福皆其
福天下之名皆其名是之谓日中照天下也尚大谓所
卷四 第 16a 页 WYG0035-0084a.png
尚至大合万国而覆庇之也
王辅嗣曰蔀覆暧鄣光明之物也阴爻为左阳为右师
左次明夷左股左腹皆指阴爻康成曰三艮爻为手指
象互体巽巽又为进退手而便于进退右肱也互兑为
口有誉象震于大壮为栋宇有屋象离为目有窥象震
木数三故三岁致凶天三生木故曰震木数三 天际
翔李鼎祚作天降祥
䷷旅
卷四 第 16b 页 WYG0035-0084b.png
旅处于外也为卦火在山上过而不留旅之象也凡阳
刚为大阴柔为小旅利用柔故小则亨柔又不可过也
正则吉爻义皆备于此旅道尽矣
旅家之反也言有居也必有家也言有行也必有旅也
故旅与家人以离内离外取象入而丽乎内为家人止
而丽乎外为旅旅人之所必有也惟王者以四海为家
故所至曰巡狩曰行在蒙尘则旅矣诸侯卿大夫之朝
觐聘问庶人之牵车牛服贾圣贤之周流高士之隐遁
卷四 第 17a 页 WYG0035-0084c.png
达人之迁徙皆旅也旅与家人道亦相反家利用刚过
刚则厉旅利用柔过柔则鄙圣人之教宏矣王辅嗣曰
适足以小亨不足全乎贞吉之道惟足以为旅之贞吉
儒者皆宗之彖爻之意失矣
初六以柔居下而又止体过于柔而绝无丈夫气也故
琐细猥屑不免启侮而招辱矣故灾上九以刚居上而
又离体过于刚而绝无羁孤虑也故骄亢凌轹究必流
离而困苦矣故凶离为牛上在卦外疆场之象谓丧诸
卷四 第 17b 页 WYG0035-0084d.png
境外也易音亦
六二柔而得正不亢不馁最善处旅者也故即其次怀
其资得其童仆即者审择所处也鲁叔孙所馆者虽一
日必葺其墙屋是矣怀者不敢慢藏也语谓深藏若虚
是矣得者联属其心也崔涂诗转于奴仆亲是矣此三
者旅之正道也故曰贞与彖义相发吉可知矣三者在
家亦宜然旅则尤加之意也曰终无尤谓人终莫之尤
曰终莫之闻谓已终不自知也九三重刚不中故次焚
卷四 第 18a 页 WYG0035-0085a.png
童仆丧以此为贞何厉如之
九四以刚居柔虽不及二非三之比故于处有所居也
得资斧有所用也然以其不中故中心希图觊望常若
郁郁而不乐此旅而不安者也世固有其人乎六五王
者之旅也故讳之若以为田猎然五柔中居离德足以
抚驭道足以干旋譬如射雉初亡其一矢终则天下誉
之上帝命之令闻著而福履绥也传曰上逮谓德上达
天矣杨廷秀曰少康逃虞思之国宣王匿召公之家是
卷四 第 18b 页 WYG0035-0085b.png
亦旅也愚谓晋文召王春秋书曰天王狩于河阳其射
雉之义乎至难处者旅之时至难尽者旅之义或以旅
兴或以旅亡
斯者役之贱者也艮为小石故琐琐以阴居二故就舍
互巽故怀资艮为小子为阍寺故曰童仆三焚次近离
也丧仆远初也四当心处离为雉为戈兵有矢象离为
鸟互巽为木鸟居木上而遇火焚巢之象又互兑兑口
(此下/原阙)
卷四 第 19a 页 WYG0035-0085c.png
 
 
 
 
 
 
 
九二刚中应五中孚而人信之者也故鹤鸣在阴而其
卷四 第 19b 页 WYG0035-0085d.png
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我二也尔二所接之人
也自居室以至国人皆是也好爵天德也系以言行之
善当之好爵而与人相靡乐可知矣是得其应者也靡
埤苍作縻韩诗云共也弱侯云子夏易说作摩相观而
善之谓摩鹤鸣以相和成声好爵以相摩成德鹤泽鸟
二阴位互体震为鸣师旷禽经以为鹤爱阴恶阳
六三居不中正应又穷极是不得应而得敌敌仇敌也
怨耦也故此鼓而彼罢此泣而彼歌事事相违岂有济
卷四 第 20a 页 WYG0035-0086a.png
乎盖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主仆族戚莫不有是值之其
穷矣九二反此同鼓同罢同泣同歌
人臣藉权于君犹月之借光于日也六四柔顺得正忠
公之臣不自满假譬之月几望明虽盛而不敢敌日然
必无二其心尽损朋党如马之亡其匹则信乎中孚之
臣无咎矣
九五应二孚臣之固可以无咎
上九中孚之极执信而不知变者也其尾生直躬之流
卷四 第 20b 页 WYG0035-0086b.png
乎以斯人而欲其感物是以翰音而欲登天也不可冀
矣贞信如此故曰凶巽为鸡
俞氏曰二三同是兑体二鸣三和二爵与三共也又曰
敌匹敌也三四两阴相并而成匹故曰得敌与艮敌应
之敌同彼以应言此以比言也或云中孚以相比取义
鼓歌兑之悦罢泣乐极生悲也
曲礼鸡曰翰音鸡鸣必先振其羽如诗莎鸡振羽皆翰
音之𩔖鹤飞冲天声又闻于天鸡岂得似之乎 说而
卷四 第 21a 页 WYG0035-0086c.png
巽孚李为句
䷽小过
王弼云飞鸟遗之音哀以求处愚谓哀鸣嗷嗷是也
项氏云小过之亨利贞三德也时当小过不稍过则执
而不通小过所以通之也故曰亨然必于事为利于义
为正而后可过
初上为鸟翼之末故皆言飞小过之时宜下不宜上初
以飞致凶上以飞致离
卷四 第 21b 页 WYG0035-0086d.png
二过三四之刚而遇六五之柔如程朱说亦通三四刚
也时皆弗过戒以防之遇之而已
雨必阴阳和小畜以阴畜阳小过以阴过阳故其词同
小者过而亨也亨有变通而不执泥之意上逆下顺阴
过而欲上则如春秋六逆之义杨万里曰云降则雨升
而不降则不雨已上者升而不降也
密云不雨虞翻云密小也
䷾既济
卷四 第 22a 页 WYG0035-0087a.png
亨小亨及于小见无所不亨王弼云小者不遗乃为皆
济举小者以明既济也
终止则乱治极则怠心生一怠则乱矣
初当既济之初以刚而躁于进故以曳轮戒之程传义
长二既济之贞臣也即有群疑终将用之诗翟茀以朝
三四二爻见圣人谨戒之意攘外安内则三年以为期
而小人且不用以见好大喜功之不可也随事修防则
一息不敢懈而终日皆营营见长虑却顾之靡宁也象
卷四 第 22b 页 WYG0035-0087b.png
变家云离为戈兵有伐象坎为水有濡象九五国家之
大事在祀与戎戎不以欲速为功故缓之祭不以备物
为敬故薄之
既济之时何物不能备然极盛之日正宜垂范故东邻
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实受其福最可玩既
济之时天下后世所观法祭从其薄况于奉身者乎上
下民物胥受其庆不以神之降福言也卦位离东日生
于东也故离指二坎西月生于西也故坎指五
卷四 第 23a 页 WYG0035-0087c.png
卦以初为尾以上为首上六既济之极如已涉大川自
谓终身无风波之患矣不知燕安鸩毒怀居败名丧亡
无日矣如涉川而濡其首故厉而传又以不久重戒之
火能为患水在上制之故思患豫防取其象也
惫也圣人又为之戒益见用兵之不可轻不如西邻之
时也时谓既济之时惟既济用此乃为知时丰而不侈
非知时乎吉大来正谓无所不吉也旧说较胜负浅矣
䷿未济
卷四 第 23b 页 WYG0035-0087d.png
未济非不济也一时未济终必济矣项云未济既济皆
以柔为主既济自初二而达于上六则济之事已终故
为既济未济自初六而至于六五几于济矣而未能出
以至于上则其事犹未终也故为未济
汔几也俞玉吾云与井卦之汔同井到九二然后得水
汔至谓自上而下几及乎九二而犹未至也未济到上
九然后脱险汔济谓自内而外几及乎上九而犹未济
也汔干宝引说文作涸程传作仡
卷四 第 24a 页 WYG0035-0088a.png
初三阴柔皆无才也在险之下上皆未脱险也故濡尾
而征凶
二刚中才足嘉也应五任足重也故恭顺以自处则济
时而有功此程传之意
济事必以刚九四刚者也居失其位故贞则吉而悔亡
又必震用伐鬼方之勇且迟之三年始蒙大国之赏更
张无渐则难成也震即诗之震叠六五失位故贞则吉
用贤故光而有孚则吉
卷四 第 24b 页 WYG0035-0088b.png
上九则事之既济矣宜安意于逸乐者也若过则又失
之矣盖安意逸乐与天下相忘于无事也
 
 
 
 
 
 易用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