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035-00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用卷三
            明 陈祖念 撰
䷞咸
咸交感也为卦艮下兑上山泽之气交相感咸之象也
夫天下所以不通无感耳故咸有亨道然感不以正悉
邪也故利贞婚姻之礼男感而女应道之正也咸而能
贞取女则吉
卷三 第 1b 页 WYG0035-0053b.png
夫咸虽主感亦视所居何如耳居上而不感狭也居下
而欲感躁也皆不可以得亨亦不可谓之贞矣初六以
阴居下拇之象也拇而施感其孰应之盖心使身身使
股股使腓腓使拇势之顺也拇岂可以感乎传曰志在
外言其志驰于外欲以感人不能安其内耳六二稍进
而上腓之象也腓之所随者股欲以感人不免于凶惟
居而不动以俟人之我感有感而应吉之道也传曰虽
凶居吉顺不害也盖腓而思感则逆逆则害腓而安居
卷三 第 2a 页 WYG0035-0054a.png
则顺一身之势又何害乎无害故亨九三又进而上股
之象也股之动静惟视乎腓而腓之动静又随乎股故
股者腓之所随九三刚躁居止之极欲变而动故有咸
股之象股不可以咸惟静摄其腓则可若往而感人人
不之应可羞吝矣传曰亦不处也亦(读/)承二而言所执
下也谓二在我之下我则能执之若在我之上者其动
止岂由我乎以此观之下三爻皆宜受人之感而不可
以妄感矣
卷三 第 2b 页 WYG0035-0054b.png
夫拇腓股不可以感居上而可以感者心也人皆有心
以心感心机为至通以公心感公心神为至速公而无
容心则正私而有容心则不正正则天下丕应不正则
私交是依传曰未感害谓无感之害也曰未光大谓有
心之隘也九五居脢之处脢背肉也脢无所知宁有感
乎曰咸其脢不感也人于斯世不能无与不感则无与
爻以无咎无誉与之传以不周不遍惜之上六居卦之
上口辅之象也人身惟心为能感惟口为能宣其感上
卷三 第 3a 页 WYG0035-0054c.png
当咸辅之处未能默而无言也不免有颊舌之劳矣传
曰膝口说也滕口说非鄙之项平甫曰事有当用口说
之时凡训诰誓命皆口说也盖心感而正则口说皆正
心感而不正则口说皆不正有所本矣
柔上刚下以艮阳兑阴言柔上刚下阴阳之气相感亨
也止而说发乎性情止乎礼义贞也男下女取女吉也
泽上于山以山之虚今山顶之水日流不绝以气自下
升也山之虚也故虚能受人矣虚者心之体以此受人
卷三 第 3b 页 WYG0035-0054d.png
以此感人则天地圣人矣
二互巽为进退三互巽之中兑有辅颊之义或曰初与
四应拇与心皆在前二与五应腓与脢皆在后三与上
应股与辅皆在旁此一身之取象也
䷟恒
恒常也为卦巽下震上刚柔位定男女分明恒之象也
夫能恒有不亨乎孰得而咎之然必利于正乃为恒不
正则恒实非恒矣恒而正也斯利有攸往
卷三 第 4a 页 WYG0035-0055a.png
夫恒久也久即可以为恒乎盖久不于道不可以为恒
久而不知变不可以为道天下惟道为至变亦惟道为
至恒故恒必于道则常变动静一以贯之矣
恒常道也日用彝伦之理家国法度之经也若淡而无
味天下之至味存若平而无功而天下之肤功寓于此
而求新者非于此而变乱者尤非也初六居恒之始以
日用彝伦之理非奇也于是深求之欲以耸人之耳目
不知其陷于隐僻矣故浚恒贞凶无攸利传曰始求深
卷三 第 4b 页 WYG0035-0055b.png
也其求所不当求者乎上六居恒之极以家国法度之
经非纬也于是振作之欲以动时之观听不知其败于
法度矣故振恒凶传曰大无功也其振所不当振者乎
下则为索隐者流上则王安石当之矣
九二能久中得恒之道者也故悔亡九四久不中正不
得恒之道者也故无得九三过刚不中德之不恒甚矣
承者承下承后之义言羞即继之矣六五恒其德贞缁
衣作恒其德侦侦说文问也或解伺也盖伺人之意以
卷三 第 5a 页 WYG0035-0055c.png
为进退此妇人之道非夫子之宜是以有吉凶之辨六
五中而不正故有此象不然恒其德矣贞矣以为妇人
之道过也
咸柔上刚下以兑艮言恒刚上柔下以震巽言盖艮震
阳卦故为刚巽兑阴卦故为柔此至明之理先儒乃以
卦变当之过矣
刚上柔下位分之常也雷风相与造化之常也巽顺而
动处事之常也刚柔相应感应之常也故曰恒恒非徒
卷三 第 5b 页 WYG0035-0055d.png
久久于道也道之所在执一而不变恒也道之所不在
屡迁以随时亦恒也非以执久而以道久所谓恒乎终
则有始即不已意如日月寒暑往来之义故下文以日
月四时言之得天即丽天也
振虞张作震动也上六振恒震体也公羊传曰震之者
何犹曰振振然也三知变易而不知从道四知不变而
不知有道
䷠遁
卷三 第 6a 页 WYG0035-0056a.png
遁退避也为卦二阴在内四阳在外夫天下之势内为
本外为末内为主外为宾内为根外为枝未有二阴浸
长于内而君子得自安者也又下卦艮也艮狠也一阳
外而二阴内外刚狠而内险奸以是人而居政本天下
之事何如乎故君子必遁遁则心亨若其小小之事犹
可利以及物贞以干旋其大体无如之何矣故曰小利
贞先儒皆言二阴浸长于下而未及内外之势与小人
之情状故特发之卦以二阴为遁爻则发遁之义所谓
卷三 第 6b 页 WYG0035-0056b.png
彖言乎象爻言乎变也 君子进欲其后非徒淡权崇
让明也退欲其先非徒远害知几哲也初为遁尾上为
遁首遁尾则厉遁首则肥厉戒其勿往恐其祸之及已
也肥嘉其无不利以其风之及人也
当遁之世遁者为清不遁者为和清者洁其身和者守
其志六二以中顺自守确乎其不可拔犹执絷乎物而
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夫中不徇也顺不忤也执之固
不移也以此同尘可以保身以此处身亦不丧道其柳
卷三 第 7a 页 WYG0035-0056c.png
下惠陈仲弓之流乎黄中色牛顺畜革柔而坚韧之物
六二柔中故取象焉
九三当遁而下比二阴心有昵狎系恋而不能遁者也
斯人仅可畜臣妾耳岂所论于出处去就之间乎
人有好遁者雅志于山林寂寞之滨而不屑于圭爵纷
华之地者也然其品当辨也真轻富贵者得之而假邀
名利者失之矣九四体乾履刚故好遁好遁而君子人
与诚好也埋光铲采所以乐道而完名好遁而小人人
卷三 第 7b 页 WYG0035-0056d.png
与伪好也矫饰干时究必败名而丧节故曰吉曰否否
读如泰否之否吉之反也凶也心术既异善败亦殊故
观遁者当辨其隐矣
九五体刚健而履中正主持世道者也故嘉人之遁嘉
者何美之也褒之也聘召之殷礼貌之隆所以褒美也
此则明王圣主有不宾之士君道如是则贞也道如是
则吉传赞之曰以正志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其志使不
沈溺于利禄也光武于严光当之矣
卷三 第 8a 页 WYG0035-0057a.png
刚当位而应故能与时行时行遁也应借为应时之意
浸长者天下之骤长莫过于江河之浸小人必进之势
也遁之时义何以大乎盖以刚狠险邪之人而据机密
腹心之地虽止二阴其为否须臾耳此必遁之时必遁
之义也昧者安之智者察之举世忽之圣人忧之故其
时义为最大也二阳为临亦以君子在内之故耳故邪
正在外虽多而非多邪正在内虽寡而非寡此文孔之
(此下/原阙)
卷三 第 9a 页 WYG0035-0057c.png
 
 
 
 
 
 
 
离有飞鸟之象三曰离三爻也互坎有食象二偶为股
卷三 第 9b 页 WYG0035-0057d.png
在股者用则在右居则尚左坤为牝马互坎亦为马离
南方之卦故曰南狩坤为腹互坎为心坤阖户有门象
箕子或作其子
䷤家人
为卦二五正位乎内外故曰家人正内尤其本也故曰
利女贞礼曰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
久也初三五上皆阳夫道也君道也修男教者也二四
皆阴妻道也母道也后道也修女顺者也
卷三 第 10a 页 WYG0035-0058a.png
初立范三用猛五感格上诚敬虽始终异势精粗异情
均之为男正乎外使以柔行之如乾道何二司馈四丰
财虽尊卑异位姑妇异权均之为女正乎内使以刚处
之如坤道何谚曰生男如羊犹恐其狼生女如鼠犹恐
其虎
彖言其本曰利女贞传举其全曰父子兄弟夫妇而家
道正孰正之父母之严正之也父本严而母曰严君何
也二程之母曰子之所以不肖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
卷三 第 10b 页 WYG0035-0058b.png
也有味哉其言乎
风自火出犹家自身出家人之象也君子知风之自修
言行以教家焉盖言行所接莫亲且久于家人故言必
有物而行必有恒夫信可覆之谓物不信无物也道不
变之谓恒匪道弗恒也风火一气言行一机其率履之
而后训词之允蹈之而又悠久之者乎
顺以巽者事夫也蒙顺以巽事师也渐顺以巽事人也
三以刚居离太严太察
卷三 第 11a 页 WYG0035-0058c.png
四乘三比五食禄之家也履柔居巽其贵家之母与故
曰顺在位也位尊位也方献夫曰父主教化母主货财
仪刑表帅父道也收藏谨节母道也故五言假家四言
富家或疑富家可以为大吉乎曰五福以富次寿六极
以贫等恶今顺在位其富义矣圣人之所以不薄也
王假有家刚中巽体宽严得中和顺入人格家之要道
也勿恤而吉矣恤者忧其不然之谓初闲三嗃皆起于
恤勿恤有简易荡佚之意 相爱由于各正各正则分
卷三 第 11b 页 WYG0035-0058d.png
明分明则情通 终吉谓自始至终皆吉反身而威岂
作威乎
中馈谓居中而主酒食 互体坎有饮食之象
䷔睽
睽乖也说文曰目不相视曰睽为卦泽火异动上下相
乖故曰睽夫睽同之反也举大事者必于大同之世故
睽小事吉大事否
夫睽有在朋友者朋友之睽不可不合也彼不来遇此
卷三 第 12a 页 WYG0035-0059a.png
不肯见睽矣初九居睽之下独立无应本有悔也然身
在事外刚正自守则悔亡丧马勿逐自复悔亡之象也
夫世以无交丧马义以恬愉自安如丧马勿逐而自复
夫当睽之世可以此自守不可以此绝人故权要之来
迫则见之可无咎矣九四质刚而体离亦无应与是当
睽而孤立也初九有孚与四德位当相应非元夫乎元
夫善士也遇此元夫与之交孚是睽而有合孤而有朋
也何咎之有互体坎故曰马阳在初故曰元夫
卷三 第 12b 页 WYG0035-0059b.png
睽有在君臣者君臣之睽不可不合也下无纳牖之诚
上无隽永之契睽矣故二五正应也乖离则咎然五明
之主也必委曲相遇若遇主于巷则君臣道合可以无
咎居尊当睽五本有悔下应贤臣其悔可亡且二五之
宗也于其宗无噬肤之味好贤未笃也故必噬之若脍
炙而切由衷之爱则由是以往可以拨乱而定难又何
咎乎说文巷里中道何休云一里八十户八家共一巷
离中虚有巷象卦自二至上有颐象互坎为饮食故曰
卷三 第 13a 页 WYG0035-0059c.png
噬肤宗如亦可宗之宗
睽有在夫妇者夫妇之睽不可不合也内外一方而相
疑彼此因疑而起见睽乃甚矣三与上正应也三居兑
之极而不中正夫悦极则亵亵则生疑疑则妄见故见
上之舆以为曳而不前见上之牛以为掣而不进见上
之人以为耏劓而有伤其实非也然悦能解愠愠解则
疑消疑消则见息始之忤者后必谐初之乖者终必协
矣上居离之极而不中正夫明极则察察则疑愈丛疑
卷三 第 13b 页 WYG0035-0059d.png
则见益妄故其见三也若豕负涂甚可秽也若鬼盈车
吁可怪也其实皆诬也然明能察理理明则疑释疑释
则见真故先张之弧若以为寇盗后说之弧实以为婚
媾由是而往阴阳和合云雨交作是夫妇之好合琴瑟
之静好也不亦吉乎
坎为舆离为牛坎为伤故三取象坎为豕为弓为雨为
泽为涂坎隐伏为鬼故上取象
䷴蹇
卷三 第 14a 页 WYG0035-0060a.png
蹇足难行也为卦艮下坎上险而不可以行蹇之象也
人当险难之世则当居易以俟命不可行险以侥倖故
曰利西南不利东北西南何以为利盖西南阳方东北
何以不利东北阴方阳平易阴险阻自然之势故借以
此言居易行险之道先儒以卦变当之过矣
夫济蹇者惟君臣乎九五君也遗大投艰于一身天下
之蹇皆其蹇也故曰大蹇大蹇虽有刚健中正之德尤
必藉于朋来之助盖用贤以拨难非为一已为天下也
卷三 第 14b 页 WYG0035-0060b.png
六二臣也受艰大于委质吾君之蹇皆其蹇也故曰王
臣蹇蹇蹇非一端所以处蹇者亦非一端盖致身以徇
国非为一身为大君也所以不言吉利何也翕受敷施
大蹇之道固不汲汲以计功谋利为心鞠躬尽瘁蹇蹇
之常亦不屑屑以成败利钝为计是之谓有功是之谓
正邦也
当蹇之世责在已而委之他非也责不在已而犯难行
亦非也故初三四上得以从容于进退往来之间来誉
卷三 第 15a 页 WYG0035-0060c.png
明哲也来反获安也来连协力也来硕有功也随位而
尽其道本无优劣而上独言吉者蹇已极也极则将解
故为力易耳然见险不往皆知也不往即谓之来矣
见险而止观时也非终不往也往得中中道也既在险
难矣而又智巧凿之将益蹇矣故利于居易是往而得
中庸之道不利于行险恐其道之终穷也文中子曰在
险而运奇不若宅平而无为旨哉言乎利见大人指九
五当位贞吉兼二五言处蹇不能以废用而非自私用
卷三 第 15b 页 WYG0035-0060d.png
智者所能施其用也故叹其时用之大反身修德处蹇
之妙用家国天下皆此道也不然非怨尤则诡遇矣欲
无蹇得乎
宜待也郑康成作宜待时王臣蹇蹇尤终无矣内喜之
何也卦惟二阳惟阳能济蹇惟阴必求阳故九三之反
二阴之所乐依也当位实指九三阳实阴虚三当位而
实四之所宜连矣大蹇朋来以六二居中而笃臣节故
冒蹇而来耳志在内指九三上之大人指九五贵而有
卷三 第 16a 页 WYG0035-0061a.png
位固其所利见也
苏氏曰艮东北方坎北方也蹇难在东北则西南者无
难之地互离为见往以坎言来以艮言或曰蹇蹇五蹇
而二亦蹇大蹇大为阳君也连难也难之疑仍为连硕
大也指三之阳
䷧解
解难之散也为卦震上坎下动乎险之外而出险解之
象也难既解矣利于平易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故曰利
卷三 第 16b 页 WYG0035-0061b.png
西南夫难之未解宜济其变欲复不能乱之既夷宜复
其常不复则扰故曰其来复吉若其大患虽除祸根未
殄则宜早为之所不得借来复之言而自处于苟安也
故曰有攸往夙吉 彖传只言其来复吉卦词无所往
三字宜衍
彖言解祸乱之道爻言解小人之道盖天下之为祸乱
者惟小人今险难虽解容有包藏祸心之辈伏于其间
实国家无穷之蠹也故去之不容不速焉是之谓夙吉
卷三 第 17a 页 WYG0035-0061c.png

初六以阴居下阴顺德也下无位也以是当解之初安
静自守无得无丧已不为小人亦无从而解小人也孰
得而咎之乎传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谓初与二比刚
柔相交际是君子之所与也宜无咎矣
夫小人情状其邪媚则如狐九二刚中君子以刚中而
鉴邪媚知其无所容矣邪媚莫容中直之道得行故曰
田获三狐得黄矢夫曰获烛其隐也曰得达其道也然
卷三 第 17b 页 WYG0035-0061d.png
不独狐也小人之卑贱又如负负者不宜乘六三履不
中正而居下体之上是负贩之夫而乘车马也岂独一
人之僣窃已乎爵及恶德人有觊心人有觊心寇盗斯
至故曰负且乘致寇至君子岂肯与伍乎九二曰贞吉
谓三狐之获正人之庆六三曰贞吝谓负贱而贵正人
之羞耳然不独负也小人之附丽又如拇四居震之下
足也三居足之下拇也三四殆若一体然矣足之于拇
决之则不忍人于小人中之则日亲未易解也然薰莸
卷三 第 18a 页 WYG0035-0062a.png
不同器而藏忠佞不并时而至九四动体必勇以断之
若解去其拇然则君子之朋至而相信矣邪之不去正
孰孚乎传曰未当位也谓以九居四履失其位未免溺
于小人故以解拇勉之耳然不独拇也其鸷害又如隼
以六居上隼在高墉之上也将广肆其害矣上六处解
之终善解者也射而获之故无不利传曰解悖谓其悖
乱之甚矣夫狐犹隐也乘则已显拇犹下也墉则已高
小人之情状不可测也故圣人于二三四上深致意焉
卷三 第 18b 页 WYG0035-0062b.png
六五柔中处尊解之主也难之既解政治一体简贤附
势之徒寔惧无以自容于斯世此而示之以隘彼且匿
而生奸天下又脊脊多事矣君子于是尚宽大之政普
浩荡之仁无问有过有罪顺从反侧之夫咸与之更始
即小人皆信君子之心允孚而化矣孚之者改过革旧
以自附于皇极故曰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传曰
君子有解小人退也不曰退小人而曰小人退见小人
之去不善以从善盖泯然无复贤否之迹矣由是观之
卷三 第 19a 页 WYG0035-0062c.png
二四上之解小人臣道也不得不严六五之孚小人君道
也不得不宽噫必至于小人化而后见王道之大乎
或曰无所往其来复吉言乎二也有攸往夙吉言乎四
也此本俞玉吾倒体之说愚谓往得众也乃得中也往
有功也义自坦明又何必以卦变当之
或曰无所往者要解之成有攸往夙吉者原解之始隆
山李氏曰蹇止乎险下不若屯动乎险中屯动乎险中
又不若解动乎险外也
卷三 第 19b 页 WYG0035-0062d.png
二于地为田坎为狐卦凡四阴除六五君位为三狐或
曰六居三为三狐黄中色居二为中互离为矢六三负
四乘二坎为舆又为盗有寇象朋至或指九二为朋互
离为鸟有隼象离又为矢射象墉坎王公设险之象在
坎上故称高
䷨损
为卦泽上有山山将日摧泽将日壅上下交损之象也
文王取之以系彖又泽上有山泽润上蒸于山山气下
卷三 第 20a 页 WYG0035-0063a.png
吸于泽损下益上之象也孔子取之以作传其义不同
不可强矣愚解卦爻悉依其本色
损减削也减削人情所不安故当损而损之必上下相
孚则财足民安元吉无咎可贞而利有攸往曷之用二
簋可用享宾矣古者王享诸侯诸侯享王与燕宾客通
曰享夫享盛礼也二簋薄仪也当损之时以孚将之则
亦可用即享而他皆在所损矣享礼陈馈八簋为盛四
簋为中二簋为薄
卷三 第 20b 页 WYG0035-0063b.png
卦言节啬裁省之道爻言人已损益之道夫有损已而
益人者有不损已而益人者有择交而损友者有反身
而损疾者有挹损而受天下之益者有不损而利天下
之民者初九刚明处损视人之事为已之事故遄往然
为人太多为已太少非中也故宜于酌损九二刚中处
损以淑已之道即淑人之本故利贞征凶然已守以为
贞而人法以为守故弗损益之六三阴柔不正恐比于
匪人也故杂则损专则交辅仁之道也六四阴柔不中
卷三 第 21a 页 WYG0035-0063c.png
恐沈于讳疾也故自损其疾宜不终朝寡过之道也
六五柔中处尊抑损自牧谦以受天下之益者也故或
益之且十朋之而龟亦弗克违其吉至大矣或者外词
也益助也十众词也朋辅也龟决疑物也弗违协从也
互体有坤坤有十义故曰十朋愚读或益之(句/)十朋之
(句/)龟弗克违(句/)
上九居损之极思以益民乃因其所利而利之所谓不
费之惠也如是则无咎贞而且吉利有攸往服从之众
卷三 第 21b 页 WYG0035-0063d.png
无有内外故曰得臣无家
泽蒸山吸损下益上犹人臣之启沃以益其君故曰其
道上行若剥民奉君何以为道
损刚益柔借以刚为有馀柔为不足即盈虚之义也一
章凡三言时时之义大矣
惩忿戒难也窒欲闭邪也惩忿取诸兑悦以解愠窒欲
取诸艮止以塞源
尚程传时之所崇用为尚
卷三 第 22a 页 WYG0035-0064a.png
以已对物曰二更有疑曰三然致一之道不论多寡也
无疾为喜损疾亦为喜 已事遄往已李作祀
䷩益
为卦巽上震下风烈则雷迅雷激则风怒造化交益之
象也又雷起自地藉风而迅发风散自天助雷而震惊
损上益下之象也文孔各取其义犹夫损矣
人君处交益之势当增益之时无事不行利有攸往无
难不济利涉大川他卦言利往不言涉川此独兼之见
卷三 第 22b 页 WYG0035-0064b.png
益之道大矣
益下三爻受益者也必置身于损置身于损不矜者也
所以任职而建功也益上三爻益人者也必处心于损
处心于损忘德也所以得民而保泰也
九阳初震才而好动本有咎也有应于四为大臣所宠
任矣故利用为大作大作者所作益天下之事也如是
获上而得民大吉矣又何咎乎
益损之倒体损之五即益之二皆以柔中而受大益者
卷三 第 23a 页 WYG0035-0064c.png
也故其词同然五位刚故直曰元吉二位柔故戒以永
贞则吉夫非常之福受之不可以晏然也故若王之享
帝则吉矣王者扫地而祭因吉土以享帝于郊岂谓足
以答生成之德亦报本反始著不忘耳故永贞曰吉坚
其心也享帝曰吉惕其心也
不善受益者顺之而败善受益者逆之而成六三应上
上非能益人者故益之用凶事劳苦而挫摩所以益之
也然实可无咎六阴也故戒之有孚三偏也故戒之中
卷三 第 23b 页 WYG0035-0064d.png
行不犹之告公用圭乎夫告公用圭则足以通信于公
有孚中行则足以达心于益我者矣三四皆言中行二
五者二体之中三四者一卦之中六四大臣上承五而
下任初者也阴柔不中公且疑之人且不依小事不可
况迁国乎故无偏无党允执厥中则告公公从人依斯
利即迁国可矣此与初相发依初依之也迁国大作初
之事告公(句/)(句/)利用为依(句/)
九五刚中履正主益者也惠民者也惠本于心则惠切
卷三 第 24a 页 WYG0035-0065a.png
心本于孚则心真勿问或内或外或近或远或强或弱
或诚或狡而一以孚心惠之也故元吉孚惠我德感应
之机风雷之益也勿问为句
人生于世宁能不益人乎故益人者有恒心也人思益
之矣不益人者无恒心也人思损之矣上九居益之极
极则反变故其言曰莫益之谓不益人也人故或击之
由于立心勿恒灾眚自取矣 偏辞之偏虞翻作遍
自上下下谓自至尊而下至卑之士君道之大光也凡
卷三 第 24b 页 WYG0035-0065b.png
益必以时三极之道也 迁善法风也迁一善是改一
过改过法雷也改一过即迁一善风雷之交益损益之
相资也故损已益人损人益已不若善与人共迁过与
人共改也
下不厚事谓大作以报答不以厚事四为念也 固有
之也谓益岂皆吉事乎凶事为益天下固有此事也或
曰三多凶称凶事
益志以益天下为志也故公从之爻戒其中传发其志
卷三 第 25a 页 WYG0035-0065c.png
俞玉吾曰益六四即损六三向在下体故言迁有孚惠
心勿问之矣问则非真心惠亦不广也莫益之词其词
之偏也
初九阳为大故大作互体坤故曰迁国五当心上九在
心之上皆言心互体艮故言击
杨廷秀曰天下无事下令如流水事焉往而不济故利
有攸往有事涉险如夷途无难何向而不平故曰利涉
大川
卷三 第 25b 页 WYG0035-0065d.png
䷪夬
夬决也为卦乾下兑上以五阳去一阴决之而已夬之
象也夫谓之决犹之决水沛然不可禦似至易矣然小
人之絷维也多固君子之任直也多疏故阴止于一常
若有馀阳极于五常若不足此古今治乱之势也是以
圣人于夬备为之戒焉曰扬于王廷声罪也曰孚致诚
也曰号啸倡也曰有厉思难也曰告自邑正已也曰不
利即戎戒猛也如是乃利有攸往小人尽去而君子登
卷三 第 26a 页 WYG0035-0066a.png
庸矣故去在朝之小人先去吾党之小人去吾党之小
人先去吾心之小人去在朝之小人易去吾心之小人
难孰为吾心之小人曰不扬不诚不号不厉不自治而
作威皆小人也
彖言决阴之道爻辨决阴之品过刚不可过柔不可与
应不可昵比不可其惟刚柔得中乎
初趾也以九居初过刚躁动为壮于前趾是以下位之
人而欲除君侧之恶其可冀乎往必不胜自取咎耳传
卷三 第 26b 页 WYG0035-0066b.png
曰不胜而往咎也盖用兵之道先胜而后战故百战不
败决柔之道先胜而后往故一往即决何也定计于先
也且几微难测事变无常即以胜而往犹惧不胜况不
胜往乎为咎宜矣
决柔之道莫先戒备戒备不周是示之隙先自败已九
二刚而得中所谓健说而决和者也故兢业其心厚集
其群自旦及暮自暮及夜常若患难之在前捍掫之不
给焉是之谓先事而备有备无患也无论无戎即有戎
卷三 第 27a 页 WYG0035-0066c.png
可勿恤矣藏器于身庶可待时而动乎传曰得中道也
谓其惕号莫夜非过也得戒备之中道也中道犹常耳
頄观也上六之象也当夬之时三独与应有党助之意
故为壮于頄此凶之道也众之愠也盖剥之时众阴剥
阳六三独应则为无咎今夬之时众阳决阴九三独应
凶可知矣君子处此知长奸之为祸违众之不祥也于
是决之决之断私爱而秉公议矣然决不可徒任刚必
济之以和如独行遇雨得雨之濡然则始而众愠之今
卷三 第 27b 页 WYG0035-0066d.png
必众悦之矣故无咎雨者阴阳和也濡者雨之润也所
谓健说而决和者也传曰终无咎也始之壮頄凶咎益
明矣先儒解雨多谓与上六和夫邪正判矣又得和乎
荀慈明曰与阴相应为阴所濡故遇雨也王辅嗣曰若
不与众阳为群而独行殊志应于小人则其受困焉遇
雨若濡有恨而无所咎也程传曰与上六阴阳和合故
云遇雨虽其私与当远绝之若见濡污有愠恶之色则
无过咎也朱义从程杨廷秀曰独行遇雨从小人也若
卷三 第 28a 页 WYG0035-0067a.png
濡者若上六之濡已而污之俞玉吾曰遇者不期而会
非其本心也疑于污也故曰若濡皆非爻旨也邪合安
得为雨乎或问决和何以言雨濡非污乎曰濡者膏雨
也贲曰贲如濡如诗曰我马维驹六辔如濡又曰芃芃
黍苗阴雨膏之濡之义也
四居二体之中臀象也以九居四为臀无肤盖骨刚而
肤柔九刚爻也故无肤夫行者足而使之者臀臀无肤
则不良于行故其行次且王肃云次且行止之碍也当
卷三 第 28b 页 WYG0035-0067b.png
夬之时以刚居柔不中不正才健而志弱外狠而内暗
者也故遵养时晦进退不果为无肤之臀次且之行矣
本有悔也然独行难群行易四象兑羊羊群行之物若
与其同类相牵以进决去小人可以悔亡如闻言不信
何其资暗弱闻前进之言逾疑不决耳传曰聪不明谓
其耳之不聪本其心之不明皆居柔之故耳柔故暗暗
故不明孰得与之言乎
九五履尊秉健处中得正夬之主也何以曰苋陆盖小
卷三 第 29a 页 WYG0035-0067c.png
人计密又比于君君尊彼以卑谄之君健彼以柔入之
君中正彼以邪媚诱之与处则安旷之若失必至之势
也故有苋陆之象苋陆者马齿苋也拔之甚易生则甚
繁折之若脆暴则不死小人似之矣九五昵近上六非
苋陆在前乎然以其刚明也思宗庙社稷之计绝奸宄
攀援之途决之决之邪可去矣然刚亦不可独任以中
行之参和不偏乃无咎耳传曰中未光也程传曰心有
所比虽行不失中正于中道未得为光大人心一有所
卷三 第 29b 页 WYG0035-0067d.png
欲则离道矣旨哉言乎
上六党类已尽无所呼号坐自灭耳盖方以类聚君子
去小人必呼君子小人剥君子必呼小人君子有号则
小人无号君子有终则小人无终消息盈虚之常耳故
传曰终不可长也
健则决说则和夬之妙用乎其危者乎号而又惕心其
道乃光可以知五之未光矣刚长乃终一阴尚在刚犹
未终故往而消之然后为刚长然后为有终
卷三 第 30a 页 WYG0035-0068a.png
云上于天则泽未下及故为需泽上于天则云已溃散
故为夬君子观象流布其禄泽以及于下是德之沛也
若自居其德而泽不下流则非夬决之义矣故忌施则
不居居则不施或曰禄恶积而喜决决则及下德恶决
而喜积决则放而不为我居是施禄美决居德忌决非
夬之旨矣
互体乾为君又居尊位王庭之象兑为口舌故曰号曰
告兑为羊苋陆虞翻作莞睦莞莞尔之莞睦和睦也取
卷三 第 30b 页 WYG0035-0068b.png
兑象谓九五阳刚得位徒以兑体而莞睦以决虽中行
而未光矣
䷫姤
姤遇也为卦乾上巽下是夬之未几而一阴始生若不
期而会姤之象也一阴既生自是而长渐以盛矣是女
之壮也阴长则阳消女壮则男弱故戒勿用取焉此以
夫妇之义言之以见柔邪之类君不可以为臣士不可
以为友也事几之微而当防者亦犹是焉
卷三 第 31a 页 WYG0035-0068c.png
初六一阴始生势若甚微然微而制之为力易盛而制
之为力难制之如何系之于金柅也柅者络丝之跗系
于金柅系之固矣如是则阴止而不进贞正之君子可
以获吉若不止而使有攸往则伤害诸阳其凶立见矣
所以必系之者以微阴之似羸豕也羸豕牝豕也豭强
牝弱宜易驯服矣当其欲孚豭之时蹢躅躁动殆不可
止故曰羸豕孚蹢躅不可深为之备乎孚孳尾也
鱼阴物之在下者初也九二与初密比初进退皆在二
卷三 第 31b 页 WYG0035-0068d.png
也二防闲之使不出吾范围之内为包有鱼鱼在包无
复能跳跃无咎之道也若制之不力使进而及宾则伤
害众矣故曰不利宾卦以初为主一阴主而诸阳皆宾

姤者夬之倒体姤之三夬之四也皆有臀无肤其行次
且之象谓不得所遇也然遇而正则为益遇而不正则
为损遇而损不若无之为愈也故无咎
初四之正应也二近而得之为包有鱼四远而不得为
卷三 第 32a 页 WYG0035-0069a.png
包无鱼夫四阳也上也初阴也下也阳不得有夫阴是
上不得有夫下也用静吉用作凶故曰起凶起者欲有
所举动人不之与将曷济乎
夫二之包初仅能使之不进而已未必能潜消而默化
之也九五居尊履正其包尤有大焉彼杞木坚直乾象
也瓜果柔蔓巽象也以乾之主在外而包巽于内是以
杞包瓜也夫以阳刚中正之君而包邪媚反侧之人精
神不露而恶慝顿消声色不形而奸宄易向不惟阴不
卷三 第 32b 页 WYG0035-0069b.png
害阳而阴且变为正直不惟阳不见阻而阳且遍于域
中故曰含章有陨自天夫昔日之夬忽转为姤不期而
遇若天之所遗今日之姤忽转为复望出意外亦若天
之所陨矣盖以杞包瓜瓜善溃而无损于坚木以大包
小小人化而反回乎化工孰谓人事不通于天道乎
上九居上角之象也与初已远无所与遇为姤其角之
象夫无遇可吝然时之所为也于九何咎
勿用取女不可与长谓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如壮
卷三 第 33a 页 WYG0035-0069c.png
则凌阳将至匹嫡并后耦国贰政矣岂可与长久乎然
遇之不正固不可遇之正者造化人道岂能废也姤以
阴遇阳为五月之卦盖物皆相见矣故曰天地相遇品
物咸章也九二以刚中而遇九五之中正君臣相得何
治不成故曰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天地以遇而成化
君臣以遇而成功遇之时义何其大乎
天以风鼓舞万物后以命鼓舞万民鼓万物者风与物
遇鼓万民者后与民遇也
卷三 第 33b 页 WYG0035-0069d.png
牵引而进也柔道牵故止之包有鱼义不可使之及宾
也爻言包无鱼传言远民发爻外之意惟远民是以无
民无民而举事凶可知也已志不舍命谓消息盈虚虽
天之命王者之志不委而舍之未有不可挽回者是以
有陨自天也上穷谓居上而穷何所遇乎
女壮谓巽为长女柅子夏传作鑈晁以道曰苍颉篇柅
作檷柎称也巽为绳曰系豕巽象巽为股为进退股而
进退蹢躅也包如白茅包之之包巽为鱼杞或作枸杞
卷三 第 34a 页 WYG0035-0070a.png
巽为草木二为田瓜田中之果舍俞玉吾作传令之舍
谓不舍止命令也(舍去声/)
䷬萃
萃聚也为卦坤下兑上地上有泽众潦归之万物生焉
萃之象也夫萃者丰厚富盛之世王者必大其宗庙有
庙则天子主祭诸侯助祭卿大夫士皆执事奔走其中
所以萃天下之心者莫切于此然萃不可无统故见大
人则亨又不可苟聚故贞则利萃非损之时用大牲则
卷三 第 34b 页 WYG0035-0070b.png
吉亦非剥之时是以攸往皆利
卦言处萃之道爻言萃人之道卦以四阴求萃二阳二
阳君相受天下之萃各有其道爻备之矣
初六与四正应本相孚也乃与二阴同体复与之萃是
与四不终乃乱乃萃也若呼号正应众以为笑勿恤而
往得所萃矣故无咎握康成读夫三为屋之屋指二阴
也或谓初若呼四四必与之握手而笑然下又云勿恤
而往文似不顺六二当萃之时得位履中虽与五为应
卷三 第 35a 页 WYG0035-0070c.png
能以道自重不妄萃也九四大臣有荐贤为国之心于
是引之而进则吉而无咎然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
士因引而进不因引而孚二柔而中正五刚而中正君
臣相得不戒自孚矣夫祭贵明信不在备物有如二五
之孚用礿可矣公羊传曰夷伯者何季氏之孚也真孚
无文礿祭之薄而无文者也故以喻焉卦大牲以时言
爻用礿以诚言
六三顺体之极上无正应是求萃而不得者故嗟无攸
卷三 第 35b 页 WYG0035-0070d.png
利然近比于四四有阳德初二皆因之而进今往从四
则无咎盖阳大也阴小也当萃之时求萃于大故无咎
若求萃于小如上六之类则吝矣
四位近君相臣也以九居之三阴萃之是人臣而得天
下之萃者也嫌于自私故戒之以大大者大公无我之
谓荐贤抡才皆以为君匪以为已故吉而无咎盖众之
所聚咎之所归非大无吉有咎矣豫之九四天下由之
以豫故曰勿疑萃之九四天下由之以萃故曰大也圣
卷三 第 36a 页 WYG0035-0071a.png
人之意深矣先儒以大吉为尽善愚读大为句九五为
萃之主天下之所萃也位足以统之德足以联之故曰
萃有位无咎然九四臣也分其萃于下天下容有不孚
于五者矣是不可以他求也惟体其仁恒其德守其正
则天下皆我孚悔亡矣俞玉吾曰元永贞之义与比同
比惟九五一阳天下皆知比于五故元永贞言于彖萃
有二阳则恐天下莫知所萃故元永贞言于五亦犹密
云不雨自我西郊小畜则言于彖小过则言于五其义
卷三 第 36b 页 WYG0035-0071b.png
各有所取也
上六以阴处萃之极极则必变故物萃而极涣所由生
人萃而极离所由起咎之招也惟临至乐以至忧之心
处已安以未安之虑庶乎无祸咎矣曰赍咨涕洟忧之
至也赍咨叹声自目曰涕自鼻曰洟
顺以说下坤顺上兑说下之顺从盖以上之和说也
以悦道使民而顺于人心则下亦欢悦而顺从其上既
上下顺悦而九五又以刚中与六二正应是以人心翕
卷三 第 37a 页 WYG0035-0071c.png
合而天下皆相聚而愿归之故曰顺以说刚中而应故
聚也天命即天道俞玉吾曰观其所感则见其通观其
所恒则见其久观其所聚则见其同其道一也
中未变与其志乱正相承盖志乱则妄聚六二中德未
变故无妄聚一引之而上则吉无咎矣上巽也谓三之
往所以无咎以四之巽而不相拒也四盖悦体故巽以
受人俞玉吾曰四与五居已之上同是互体之巽故曰
上巽也孔子于此爻明以互体示人此义亦通然蒙不
卷三 第 37b 页 WYG0035-0071d.png
互巽亦曰顺以巽何也位不当也谓不当君位而得天
下之萃故嫌于私以大戒之耳志未光也谓四不当位
五有位矣宜其光矣以九四得人之萃似分其权故有
匪孚有匪孚安得光显乎故必元永贞而后可以悔亡
豫六五柔也近九四为贞疾萃九五刚也近九四得悔
亡君道可见矣上六居萃之上萃将变矣能自安乎是
以赍咨而涕洟耳
康成曰互有艮巽巽木在艮阙之上宫室之象熊氏曰
卷三 第 38a 页 WYG0035-0072a.png
兑为巫宫室而有巫庙象李鼎祚曰坤为牛巽木下尅
坤土杀牛之象故曰大牲俞氏曰兑西方多杀气属金
故言戎器互巽工故除坤藏而不露故言不虞兑为口
故言戒号笑皆取象兑口王肃曰除犹修治也本亦作
储亦作治冯氏曰除旧置新曰除犹治乱曰乱驯扰曰

䷭升
升上进也为卦下巽上坤木生地中日进而长升之象
卷三 第 38b 页 WYG0035-0072b.png
也夫当升进之世是世日进于盛也元亨可知然用见
大人可以无忧前进行道可以获吉俞玉吾曰利见者
宜见之用见者将变动而有为则见之
夫升以巽顺为本初六成卦之主巽之至也外卦三阴
与之同德又顺之至也既自信人皆信之以是而升何
行不得故曰允升大吉
九二刚中五以柔中应之明良会合孚之至也夫祭致
其诚则物用可略臣信于君则形迹可忘独任不疑其
卷三 第 39a 页 WYG0035-0072c.png
党擅断不疑其侵也乃利用礿又何咎乎
九三过刚不中若难于行矣然处巽之极比顺之切内
忘已而外忘人者也内忘已不见意气之为累外忘人
不见形骸之间隔其游于世恢恢乎有馀地矣故曰升
虚邑盖非邑之虚其身之虚也非其身之虚心之虚也
下三爻以巽而升四以顺而升者也六四近君之臣天
下容有疑而忌之者使其恭顺之不笃何以获吉而免
咎乎今以柔居柔秉正履顺罪过引而归已圣明让以
卷三 第 39b 页 WYG0035-0072d.png
归君由是四方信之天王任之涣然无复疑忌若王通
道于岐山矣岐山者西周之山未通若阻而难行既通
无往而不达此升道之最利人臣之极则也吉又何咎

六五居中处尊升之主也草茅之士孰不愿升于庙廊
患不遇其君耳今六五虚已求贤得君道之正任贤图
治成丕变之风而四方俊杰胥揖让于堂阶之上矣盖
四通其道五登之阶初之允此允之二之孚此孚之三之
卷三 第 40a 页 WYG0035-0073a.png
虚邑此虚之也翕受敷施九德咸事此所以为升与
上六以阴居升极昏冥于升知进而不知退者也然以
贪得无已之邪心为吾求道不息之正心何不利之有
熊叔仁曰豫上六冥豫导之渝升上六冥升导之贞豫
上体震动因其动心而欲变其豫升上体坤顺顺其进
心而欲移于贞序卦曰升而不已必困故上六消而不
富也
升之为义自下升高故就六五居尊以释名升之意六
卷三 第 40b 页 WYG0035-0073b.png
五以阴柔之质起升高位若不得时则不能升故曰柔
以时升易凡柔居外卦谓之上行谓之升或指巽谓巽
之升非以其遇阳以其遇坤也
项平甫曰萃与升皆刚中而应萃刚中在上其众必聚
升刚中在下其势必升故萃以五为大人升以二为大
人用见之庆自五言南征志行自二言
进斋徐氏曰晋下三柔与五同志故六三言众允而释
之以志上行升下一柔与四合志故初六言允升而释
卷三 第 41a 页 WYG0035-0073c.png
之以上合志要之不独四也上三阴皆与之合故六爻
之中独为大吉有喜即南征之吉彖自五言言有庆庆
君臣之合爻自二言言有喜喜升志之行无所疑谓彼
此相忘绝无疑贰耳顺事谓一以顺为事所以君上不
疑而若通其道路也大得志谓天下之贤毕集人君之
志不大得乎彖言志行指二爻言志得指五此所谓孚

人君正南面之位凡听政理民皆谓之南面论语可使
卷三 第 41b 页 WYG0035-0073d.png
南面是也故自其临民谓之南面自其向用谓之南征
或云说卦巽坤之中有离离南象虚邑之虚马云丘也
岐山或曰坤非山也自下而升者望之见其高耳有山
象项平甫曰随上六兑为西故曰西山在周之西境也
升六四坤为国周国于岐故曰岐山指国之地言之也
升阶六五有阶之道阶升之可据者荀爽曰阴正居中
为阳作阶
愚按王用亨于岐山或以王为太王王季或以为文王
卷三 第 42a 页 WYG0035-0074a.png
皆非也系易之时尚未为王安得以王称王指时王也
文王之心直以已为未尽道耳故一于顺则王通岐山
固于随则王通西山是之谓至德
䷮困
困穷惫也为卦坎下兑上阳为阴掩困之象也夫困能
为难于身不能为难于心故亨济困必资大人一正大
人则吉而无咎矣然当困时言非所尚也不以诚而以
言孰信之乎文中子曰吾将正大人以取吉究之文中
卷三 第 42b 页 WYG0035-0074b.png
子亦不能为也贞大人句困说文从木在围中屯蹇之
至也君相犹难之况于士庶乎故有位者不可征而徐
无位者不得为而避庶乎其免矣时之所值亦有不得
避者可若之何乎故处困之道期于心泰而已
初处困下臀之象也行则趾下坐则臀下株木槎蘖也
臀困株木岂得安乎当山林以避之故入于幽谷三岁
不觌三以才弱志刚而当坎兑之际进则四阻之困于
石也退则二伤之据于蒺藜也妻不得见凶何如乎上
卷三 第 43a 页 WYG0035-0074c.png
六居困之极行则有绕居则不安故困于葛藟于臲卼
曰动悔有悔无处匪悔矣惟往而逃之则吉传曰动悔
有悔而吉者以其行也行如书行遁之行初入谷三受
灾上行遁世可知矣行也句
二四五君臣之位也九二以刚居中而任要职为困于
酒食之象夫酒食醉饫之后亦人情所甚困二有禄位
不可有为与五同德宠命方殷故曰困于酒食朱绂方
来夫绂用于宗庙所以祭也利用奉君享祀骏奔献享
卷三 第 43b 页 WYG0035-0074d.png
而已往而有为则必凶然臣职宜然不可咎也九四应
在初六欲与共济阻于九二故曰来徐徐困于金车夫
徐徐而来疑也困于金车阻也同心之好始睽终会故
曰吝有终九五刚正处位当困之时即以南面之尊不
免于困故曰劓则困于赤绂劓则康成作倪㐳谓不安
也以斯之势徐则有说急则败矣政由宁氏祭则寡人
故曰利用祭祀李鼎祚曰朱绂宗庙之服崔憬曰赤绂
天子祭服之饰或谓赤绂为诸侯
卷三 第 44a 页 WYG0035-0075a.png
身困而心与俱谓之失所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故
亨正大人吉以九二有刚中之德也其所绝句龙仁夫
读有庆也中直也爻外之意犹以德而必其福见困之
未尝不亨耳
兑为口有言象互巽为木有株木象坎为隐伏有幽谷
象不觌与徐徐相应自初至四历三位曰三岁坎为酒
食互巽为股互离为牛以离牛之革蔽于巽股之下为
绂离又有朱赤象既济坎有祭象兑为刚卤石象九家
卷三 第 44b 页 WYG0035-0075b.png
易坎为蒺藜三为宫在内体也上兑如三之妻二柔不
相应为不见象兑为金坎为车巽草莽为葛藟兑口故
称曰
 
 
 
 
 易用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