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33-07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像象管见卷六
            明 钱一本 撰
 系辞下傅(凡十二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
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
者生乎动者也(韩康伯曰有变动而后有吉凶动以用/言即变之所之或曰动因乘承近应而)
(见柴氏中行曰如情伪相感/远近相取好恶相攻皆是动)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
卷六 第 1b 页 WYG0033-0783b.png
趋时者也(蔡氏曰刚柔者变通之本/体变通者刚柔之时用)吉凶者贞胜者也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程子曰天地/之道常垂象)
(以示人故曰贞观日月/常明而不息故曰贞明)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朱子曰/天下之)
(动虽有不齐常有一个定的盖只把此理做/个定则在那里惟随其顺逆以为吉凶耳)夫乾确然
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
者像此者也(效此易简/像此易简)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内外/互言)
功业见乎变(变者动/之已定)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
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
卷六 第 2a 页 WYG0033-0783c.png
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李氏曰财言理是不相侵乱之意/如以税敛言之什一便是天下之)
(正理正辞朱子曰大槩是分别是非是底说是不是底/说不是教化便在正辞里面项平甫曰理财备物致用)
(也正辞辨物正言也禁民为非/断吉凶明失得外内使知惧也)
 易有太极人之一也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卦成
 列一之象也故曰象在其中因而重之一之交也故
 曰爻在其中有交则有变刚柔相推一之变也故曰
 变在其中有变则有动系辞焉而以吉凶命人一之
 动也故曰动在其中动而贞于一吉动而不贞于一
卷六 第 2b 页 WYG0033-0783d.png
 凶动而介于一与不一之间悔与吝随之吉凶悔吝
 生乎动之一与不一者也八卦有象重卦有爻原来
 只有刚柔两画刚柔者变通之立本者也刚柔相推
 而有变通变通者刚柔之趋时者也一动罔不吉不
 一动罔不凶吉凶者要终一以正胜不可僣也一之
 道天地以之贞观日月以之贞明而况天下之动有
 不贞于一乎天下之动贞夫一以全体言之则太极
 以刚柔立本言之则乾之易而坤之简也夫乾确然
卷六 第 3a 页 WYG0033-0784a.png
 示人惟一易夫坤隤然示人惟一简爻效此象像此
 爻象动乎内动此吉凶见乎外见此功业见乎变圣
 人之情见乎辞莫非见此天地之大德曰生乾易坤
 简一无所为只以生物为事圣人之大宝曰位兼君
 师言如不得君位则政人不来不得师位则教人不
 来何以守位曰仁仁即天地生生之大德圣人成位
 乎两间合德于天地之生生而已若非仁位是虚位
 何以守何以聚人曰财财即天地所生之物以养其
卷六 第 3b 页 WYG0033-0784b.png
 所生之人若无财人无生养何以聚理财正辞禁民
 为非曰义财以义理辞以义正民之为非以义禁财
 理而人聚人聚而仁存仁存而位守圣人大宝之位
 又无非所以成天地大德之生而贞夫一耳此见教
 天下守一以善动便是圣人系辞以命人之情惟其
 一故象言至赜不可恶爻言至动不可乱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
(纂言曰气之有文者曰/象形之有理者曰法)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宜如/高黍)
卷六 第 4a 页 WYG0033-0784c.png
(下稻/之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
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佃平去二音/亦作畋通作)
(田治/土也)以渔盖取诸离(结绳网罟二事结绳以防/欺诈因以为网罟而佃渔)包牺氏
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耜/柄)耒耨(耨耘/除草)之利以
教天下盖取诸益(二体皆木/上入下动)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
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上明下动/亦交合之)
(义/)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
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
卷六 第 4b 页 WYG0033-0784d.png
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君臣/之义)
(明上下之分/定故天下治)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木在水上/而风行之)服牛乘马引重致
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下动上说/动则随人)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盖取诸豫(二阴在前重门之象震木动于外击柝之/象三阴安于内逸豫之象亦备豫之象)
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上/动)
(下/止)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弧却于后矢发于前弧曲/而张矢直而利皆睽象)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
卷六 第 5a 页 WYG0033-0785a.png
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二阴覆/于上四)
(阳柱于下/宫室之象)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四阳聚/于中二)
(阴包于外/棺椁之象)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文/字契)
(合/约)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朱子曰盖取诸等/字乃模样是恁地)
 此举十三卦圣人制器尚象功业见乎变之事而首
 在包牺包牺氏通天地万物为一身而八卦始作非
 强作也俯仰皆观远近皆取齐戒神明包牺氏有以
卷六 第 5b 页 WYG0033-0785b.png
 通之而为德也德通于神明情类于万物以类一物
 之情而神明通于一物矣以类万物之情而神明通
 于万物矣今人但以块然之形躯为一身而俯仰不
 知所以观远近不知所以取尚何八卦之可作神明
 之德之可通万物之情之可类乎作结绳而为网罟
 作结绳即所以治故曰结绳而治因之以为网罟非
 于结绳之外加密加繁如后世繁密之网罟以佃以
 渔佃治土又田猎渔取鱼人得以养生在此物得以
卷六 第 6a 页 WYG0033-0785c.png
 遂生在此盖取诸离其象物相丽也其义即向明之
 治也明者以养其大体可以通神明之德可以类万
 物之情不明者以养其小体则孟子所谓饮食之人
 而已矣甚者繁网密罟渔猎其民以为己养结绳之
 治遂不可复见于后世作易者之有忧患何时已哉
 ○圣人制器尚象取诸离以为网罟取诸益以为耒
 耜取诸噬嗑以为市所先者食货食货生民之本也
 取诸乾坤以为衣裳取诸涣以为舟楫取诸随以服
卷六 第 6b 页 WYG0033-0785d.png
 乘牛马取诸豫以为门柝取诸小过以为臼杵取诸
 睽以为弧矢取诸大壮以为宫室取诸大过以为棺
 椁取诸夬以为书契而养生送死防奸制伪之事盖
 无一之不具皆所以推广天地生生之大德而见于
 变之实功实业也盖取诸云古人制作无一不与易
 合无一不以易为用耳非谓必按某卦然后制某器
 尚某象也且易象无乎不具又岂止十三卦为足以
 制器而十三卦之外顾一无可取之象哉○羲农黄
卷六 第 7a 页 WYG0033-0786a.png
 帝尧舜对上古亦曰后世圣人耿希道曰十三卦之
 辞或言利或不言利有耒耜杵臼则网罟之利不足
 言此耒耜杵臼所以言利有舟楫马牛则交易之利
 不足言此舟楫车马所以言利有弧矢则门柝之利
 不足言此弧矢所以言利李氏曰天下之事不至于
 夬则不通故杂卦之次序与十三卦之制器尚象皆
 终于夬也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
卷六 第 7b 页 WYG0033-0786b.png
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俞氏曰原其始吉/凶生于悔吝之小)
(疵要其终悔吝/著而为吉凶)
 画前易原无象画后易斯有象易者象尽在画中象
 者像都是人道人成象谓之像也彖者材统言三才
 曰才专言人道曰材爻也者效天下之动缺一爻如
 缺一肢节一手足其何以效天下之动凡像与不像
 材与不材动之效与不效俱吉凶之所由生而悔吝
 之所由著生谓自此而生著谓自微而著吉悔之著
卷六 第 8a 页 WYG0033-0786c.png
 凶吝之著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
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
之道也(张子曰众阴共事一阳理也二君共一民一民/事二君上与下皆小人之道也一君体二民二)
(民宗一君上与下/皆君子之道也)
 乾纯阳阳为君坤纯阴阴为民乾之子一阳以为序
 而皆丽于二阴故阳卦反为多阴坤之女一阴以为
 序而皆丽于二阳故阴卦反为多阳少者多之所宗
卷六 第 8b 页 WYG0033-0786d.png
 一者众之所归一君二民主在一君以阴从阳以大
 为主道大而公故为君子之道二君一民主在一民
 以阳从阴以小为主道小而私故为小人之道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
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
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
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
而利生焉(张子曰屈信相感而利生感以诚/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杂之伪也)尺蠖之屈
卷六 第 9a 页 WYG0033-0787a.png
以求信也(尺蠖屈/伸虫)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圣人于易称名/小而取义大不)
(以龙蠖巨细/而有所遗)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易曰困于
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
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
妻其可得见耶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
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
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
卷六 第 9b 页 WYG0033-0787b.png
获语成器而动者也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
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
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冯氏曰小人不以不仁为耻/故见利而后劝于为仁不以)
(不义为畏故畏/而后惩于不义)威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
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
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
耳凶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
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33-0787c.png
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
桑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
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子曰
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
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
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
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程子曰知几者君子/之独见非众人所能)
(及也穆生为酒醴而去免于胥靡之辱姜肱为土室之/隐免于党锢之祸薛方守箕山之节免于新室之污)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33-0787d.png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
尝复行也(蒙山陈氏曰有不善与为不善不/同有不善谓之过为不善谓之恶)易曰不远
复无祗悔元吉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搆精万物化
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
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
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
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33-0788a.png
 上言易卦具君子小人之道此下备举十一爻教君
 子为善勉小人远刑何思何虑不是不思不思则不得不
 是不虑不虑则无获但天下之人失却思虑主宰而
 憧憧以为思都是妄思憧憧以为虑都是妄虑或往
 或来都是朋类此等思虑熟烂于胸中便与土块填
 塞一般夫子教天下之人以何为思以何为虑看来
 天下道理所行之涂各殊而其归则无不同所发之
 虑有百而其致则无不一然则何苦为此憧憧往来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33-0788b.png
 之思虑夫亦思虑其同归一致者而已矣同曰归如
 人人所还之家一曰致如人人所至之地是天下公
 共之天理而非有我一人之私以此思虑纯是一团
 天理思虑又何病于往来之憧憧是故日月相推而
 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以往故尺蠖龙蛇之信与存
 以屈故以蛰故日月寒暑不往而何以有来而何以
 生明而何以成岁尺蠖不屈而何以求信龙蛇不蛰
 而何以存身惟往而后来惟屈而后信惟蛰而后存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33-0788c.png
 惟同而能殊惟一而斯百殊者同之所化百者一之
 所分不役思虑于殊与百而凝思虑于同与一精研
 此义至于入神千思万思皆不思之思何思之有千
 虑万虑皆不虑之虑何虑之有与日月合明与寒暑
 合序与尺蠖龙蛇合其屈信蛰存举而措之天下用
 不求利而自利以致用也致之用无施不利居之身
 随处而安德不期崇而自崇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
 之或知穷神而神天德知化而化天道皆德盛自致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33-0788d.png
 圣而不可知之之事要之其始只由精义以进耳若
 出乎义必入乎利出乎君子必入乎小人君子精义
 利用安身日入乎神小人见利名辱身危日迫于死
 君子利用安身动而不括出而有获为安为存为治
 小人用不利而身不安始于小恶不惩终于大罪不
 解为危为亡为乱君子虽安常不忘危是以身安而
 国家可保小人以危为安以小谋大必且凶于国害
 于家而何以保其身身之保与不保系于用之利与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33-0789a.png
 不利用之利与不利系于义之精与不精盖义者至
 精至微之理涵于动而未形有无之间又谓之几故
 精义斯入神矣知几不其神乎邵子曰何者谓之几
 天根理极微这几字最认得分明君子上交不谄下
 交不渎谓之知几凡人上交必有些小趋奉底心下
 交必有些小简傲底心所争只是些子圣门颜子恰
 恰知此略不争差些子故孔子称之曰殆庶几有不
 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未尝不知只这些子蔽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33-0789b.png
 隔不得知之未尝复行只这些子争差不得几是这
 些子义是这些子充拓去几之知义之精同之归一
 之致也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
 地之外无男女男女之外无天地醇之化者理之赋
 生之化者形之成只是一个原无两个损三说主匪
 其以柔说说人其曰三人行则损一人惟下二人刚
 说之道为主非己说是主其曰一人行则得其友又
 惟上一人刚止之道为用非己说是用女惟从男男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33-0789c.png
 女又妙合乎天地故谓之致一之道人人有此致一
 之道用无不利而身安动宁括乎心无险陂而常易
 语宁惧乎相求以义而交定上交下交其宁谄与渎
 乎如此者以立心言所谓恒以思虑言所谓同所谓
 一所谓贞天下何思思此天下何虑虑此舍此无有
 不入憧憧私意路头去朱子答门人徐居父人所以
 思虑纷扰只缘未见道理耳天下何思何虑是无閒
 思虑也又答刘履之若见得道理分晓自无閒杂思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33-0789d.png
 虑天下何思何虑不知有甚事可思虑也旨矣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
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
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耶夫易彰往而察来
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
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
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乾坤易之门缊与门皆指奇偶二画言奇偶有体阴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33-0790a.png
 阳爻象之所立故曰缊阖辟互用阴阳往来之所由
 故曰门得其门者为谁羲文周孔四圣人之外或寡
 也乾阳物坤阴物两仪生于太极而有对待故以门
 名亦以物名至于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
 撰以通神明之德庶几得其门而入矣其称名也杂
 而不越名即六十四卦之名杂即物相杂之杂不越
 非天地之撰即神明之德初不越乎其门衰世之意
 作易圣人之意盖皆忧后世之衰而思以挽之治古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33-0790b.png
 之隆也夫易之变由乾坤之门而出往以之彰来以
 之察显既微之幽又阐之皆辟其门而开之之义开
 而当名名实称也辨物阴物阳物之有辨也正言拟
 之后言也断辞系辞明吉凶也如此则既备矣而又
 名不徒当其称之也小其取类于阴阳也大辞不徒
 断其旨远其辞文言不徒正又曲而中物不徒辨又
 肆而隐凡皆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报晓也
 晓然开示使天下后世之人俱得游于易之门也曰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33-0790c.png
 因贰以济者民行之衰衰于不贞夫一而二以贰故
 因其疑贰不决而作易以济之吉凶者言乎其失得
 天下之民行有失易为报之以凶天下之民行有得
 易为报之以吉故曰以明失得之报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
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
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
(唐一庵氏曰履谦复上经三卦恒下经贞巽之首益/巽在外反益为损井损在内反井为困皆可以表巽)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33-0790d.png
(道之用故并取五卦以/见意而直以巽终之)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
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
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居其所定体不动迁/水却流行出去不穷)巽称而隐(朱/子)
(曰称如称量称物之称隐不见也如风之/动物无物不入但见其动而不见其形)履以和行谦
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
寡怨(困而能说得/处困之道)井以辨义巽以行权(朱子曰天下道/理只在圣人口)
(头偶说此九卦意思自足若更添一卦也不妨非谓九/卦之外皆非所以处忧患也程子曰古今多错用权字)
(才说权便是变诈或权术不知权只是经所不/及者权量轻重使之合义才合义便是经也)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33-0791a.png
 作易者之有忧患为天下后世虑也即吉凶与民同
 患之忧患三陈九卦明君子反身修德终身忧患之
 大端履德之基基所以立第一在躬行实践无履便
 是无基业之人谦德之柄柄所以持人最不可盈无
 谦便是无把柄之人次复一点真阳奋于重阴之下
 人之本木之根草之芽次恒知及仁守才完固不倾
 移损言修只有减益言裕非有增困曰辨君子生于
 忧患小人死于安乐井曰地基与地俱略不可摇撼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33-0791b.png
 移动底巽曰制制如刀之裁制布帛非巽顺于理弗
 能履和而至和兑之说至乾之健行到极处谦尊而
 光坤上行为尊艮下处原光复小而辨于物一阳方
 生为小群阴不能乱为辨恒杂而不厌震动不一为
 杂巽入有常为不厌先难方损之初后易既损之后
 长裕充长其固有不设无撰造撰造则为伪穷则水
 之涸身之困通则水之流道之亨居其所水在井中
 迁水之汲而及物称酌量处置隐形迹不露和行行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33-0791c.png
 欲和不欲硬举步常从容和缓方无颠蹶之患制礼
 退让所以明礼是为礼之法则自知训知犹主最当
 一点微阳兜根为主天下孰得而蔽昩之一德始终
 如一远害非一身之害与天下共远之兴利非一身
 之利与天下共兴之欧阳文忠氏曰君子者天下系
 焉一身之损益天下之利害也君子之自损忿欲耳
 自益迁善而改过耳然而肆其忿欲者岂止一身之
 损哉天下有被其害矣迁善而改过者岂止一己之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33-0791d.png
 益哉天下有蒙其利矣寡怨知命安分辨义自守得定
 是是非非必有以审其当权称锤前却无定以等物
 之轻重而取于衡平非义精仁熟入细底人不能故
 论语以可与权为学之至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魏氏曰爻专指九六画兼七八九六画之见者又为/位爻之变者又为虚虚从画而为位位从爻而为虚)
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其出入以度
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33-0792a.png
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前言/典礼)
(此言典要又言典常典当也经也/法也谓天地人之常道极则也)
 不可远与不可须臾离同义屡迁变也变动谓更互
 移动不居谓不止定一处位本无体因爻始见故称
 六虚不可为典要不可以上下刚柔为典要唯变所
 适上下无常刚柔相易变之所适无适而非典要非
 其无典要也其出入以度内外使知惧出以度人之
 外即所谓义以方外入以度人之内即所谓敬以直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33-0792b.png
 内出入内外无不以度无敢不惧不徒知惧而又明
 于忧患与所以忧患之故不有师保之临即有父母
 之临无时无处而不知惧也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方
 即是度是典既有典常以典要为常原始谨初率其
 辞之所指揆其方之所向出以度外入以度内卦卦
 所适之变尽以典要为常而有其常爻爻所适之变
 尽以典要为常而有其常如是则得其人而道行故
 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33-0792c.png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要谓究/其归宿)六爻相杂唯
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
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
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
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
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朱子曰近君则/当和柔远去则当强毅果敢始得)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33-0792d.png
 易之为书原始要终以为质言卦六爻相杂唯其时
 物言爻质言体之纯杂言用之变时物相杂之时之
 物爻各一时爻各一物其初难知初是卦之本始处
 其上易知上是卦之末终处初辞拟之随时物而拟
 诸形容卒成之终究竟不失原始要终之质若夫杂
 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中爻谓中四爻
 又可杂撰为两卦以卦必三爻下三爻上三爻固是
 两卦从二至四三爻也成一卦从三至五三爻也成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33-0793a.png
 一卦无往不可杂之为八物撰之成八德辨是与非
 言同一杂撰又有杂撰之是又有杂撰之非如屯中
 爻杂撰艮坤二杂坤以柔乘刚撰之非四杂坤以顺
 应初撰之是五杂艮则屯膏而不得下撰之非三杂
 艮则舍止而不轻往撰之是拟初成上本末具举慎
 辨其中是非不混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言天下
 之至动而不可乱以此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
 居即所居而安之居言不待变动而吉凶存亡亦无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33-0793b.png
 不可知以有原始要终之为质者在也故知者观其
 彖辞所思已是过半而况并观六爻之辞由初之难
 图上之易悉得中爻同功异位多誉多惧多凶多功
 远近刚柔之义天下之能事不既备乎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
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
凶生焉(三画之卦不曰爻以未有变动物相杂故曰文/朱子曰阴阳相间错为文若有阴无阳有阳无)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33-0793c.png
(阴如何得有文胡氏曰卦举始终而成/体故曰质爻杂刚柔而为用故曰文)
 六者非他三才之道才之为言裁也上裁而有成乎
 天中裁而有成乎人下裁而有成乎地合三为一故
 谓之三才中人以下自成其才者绝鲜不成其才先
 己不成其人又何以成其为天成其为地故曰罔之
 生幸而免也道有变动卦之二体有一定之象六爻
 相杂中爻杂撰便尽数变动是以谓之爻爻有等爻
 有上下贵贱之差等是以谓之物物相杂阴物阳物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33-0793d.png
 相为间错是以谓之文文不当故吉凶生吉言得只
 是文得当凶言失只是文得不当当下当而吉便能
 尽其才当下不当而凶便不能尽其才人见其禽兽
 也而以为未尝有才则岂易之情也哉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
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
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朱子曰要/去声要约)
(之义平声要其归之意从平声为长诚斋杨氏曰纣殷/王仲尼殷后也贬殷为末世褒周为盛德指纣之名而)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33-0794a.png
(不讳称文王之王而不抑不/以一家之私没天下之公也)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此便是周之盛德曰殷
 之末世周之盛德者否终则倾文王当此时而彖易
 直溯尧舜黄农而上以远绍乎皇羲不傅之绪不使
 湮坠于末世故以言乎易之兴也其辞危无一爻可
 易其道大无一物可废总之惧以终始其要归于无
 咎而已无咎者善补过也圣人要在无咎圣人惧以
 终始虽欲不为补过之图不可得也五十学易可无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33-0794b.png
 大过圣人之危惧与文王同后世易学湮晦玩易忘
 危兢业本体不胜灭裂至于恶积不可掩罪大不可
 解百孔千疮曾无处下手可补此无他只是慢易而
 不知惧或是始惧而终不惧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
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
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33-0794c.png
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吉凶可见
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
(攻意向专到之/意非攻击之谓)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
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吴氏曰/相得则)
(吉利悔亡无悔/无咎从可知)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
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
(项氏曰六辞以类推之艮吉震躁兑叛巽疑坎喜陷/为诬善离喜丽为失守或曰爻之阴阳外与始相与)
(内与终实背去为叛疑谓阴阳均敌而无大小之差枝/如木枝两开游谓自知非实汎漫不常失其守谓阳失)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33-0794d.png
(其专固则屈于阴阴失其承从则屈于阳王巽卿曰下/系推明乾坤至易至简知险知阻示人且以知人之情)
(伪结之与上系言乾坤易简之道而及于可大可久之/气象不侔上系从画前说起是夫子示人用易处常之)
(道当为治世之意下系从重卦说起是夫/子示人用易处变之道故为衰世之意)
 乾至健确然示人以易人能行其至健而有得于心
 而措之于行则不特易在我且恒易在我故乾之德
 行为恒易乾本上下交于坤而成坎下则危图之天
 一居下卦之以坎代坤皆乾之险也险易相反恒易
 是以恒知天下之险恒危于险而不陷于险坤至顺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33-0795a.png
 隤然示人以简人能行其至顺而有得于心而措之
 于行则不特简在我且恒简在我故坤之德行为恒
 简坤本下上交于乾而成离上则难图之地二居上
 卦之以离代乾皆坤之阻也阻简相反恒简是以恒
 知天下之阻恒危于阻而不困于阻恒易简故能悦
 诸心恒知险阻故能研诸侯之虑侯即建侯之侯诸
 语辞研诸侯之虑坤顺承乾人之有主之虑也乾坤
 合德险阻尽平是以能定天下之吉凶而成天下之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33-0795b.png
 亹亹以此变化于或云或为之间拟言议动悦心研
 虑何事而不为吉何事而不为祥凡有吉事先兆以
 祥故曰吉事有祥凡事而有吉祥之象远可以观道
 近可以瞻器由象可以知吉凶之已成故曰象事知
 器凡事而有吉祥之占知可以藏往神可以知来由
 占可以知吉凶之从来故曰占事知来吉凶之定定
 此矣亹亹之成成此矣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定吉凶
 成亹亹皆成能之事也人谋鬼谋百姓与能所谓圣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33-0795c.png
 人之成能亦幽明通知人鬼合谋成其百姓之所与
 能者已耳夫岂能人之所不能亦岂百姓不可以与
 圣人之成能者哉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
 之悔且吝或害其相得之道必有悔吝矧其全不相
 得而宁不谓之凶吉人辞寡以易简五辞反是便都
 是险阻其辞虽六其别则二情伪而已矣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33-0795d.png
 
 
 
 
 
 
 
 像象管见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