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014-06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诚斋易传卷九
           宋 杨万里 撰
(艮下/兑上)
咸亨利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
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
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
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卷九 第 1b 页 WYG0014-0608b.png
 上经首乾坤乾坤阴阳之辨下经首咸恒咸恒阴阳
 之交不辨分不严不交情不通故曰咸感也坤六三
 上而兑乾上九下而艮故曰柔上而刚下坤之一柔
 上矣二柔复下而艮乾之一刚下矣二刚复上而兑
 故曰二气感应以相与说斯感感必止感而不止必
 流故利于贞而后吉艮少男兑少女艮上兑而已下
 之故曰男下女天地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万物皆以
 情相感而后通姑举男女一端观之然天气先降而
卷九 第 2a 页 WYG0014-0609a.png
 后地气升男先下女而后女德随君先下臣而后臣
 志应先主见孔明得男下女之感矣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山受泽山之虚心受人君子之虚虚故感感故应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易者象也象者肖也如噬嗑之象则肖乎颐中有物
 如咸之象则肖乎人之一身初与二肖乎足三与四
 与五肖乎身上则肖乎口故初六为咸其拇拇大指
卷九 第 2b 页 WYG0014-0609b.png
 也举二大指则足见矣初六拇也咸而感之者谁也
 九四也九四之体一身之心也拇也腓也股也脢
 也辅颊舌也听乎心而动静者也九四说之初初六
 止之初初与四应者也九四之感初六欲行者也而
 初六止而不行是心行而足止也鲁宣不能食叔盻
 季氏不能宰子骞是也九四说而不止曰志在外者
 欲外物而心不正也初内也四外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卷九 第 3a 页 WYG0014-0609c.png
 二与五应二行五之感而应可也而二之体则腓也
 股之下拇之上盖胫之肉所谓足肚者也其往无故
 而自动不待感而动者也钟不叩而鸣则妖石非言
 之物而言则怪有不感而动者乎秦孝公三不听商
 鞅之说而鞅三变其说以入之非不感而动乎故凶
 使鞅顺义命而安居焉安居而不妄动以求入焉则
 亦吉而不害矣伊尹傅说吕望孔明感之而不应者
 有矣未有无感而应者也六二以阴居阴而顺者也
卷九 第 3b 页 WYG0014-0609d.png
 其位吉其体凶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
随人所执下也
 三为一卦之股居足之上身之下不自动也随人之
 身而动也自动则妄随人则牵故九三之与六二其
 动异其失均也九三孰感而孰随也感于上六之说
 而随之也上六女之说说之极极而流者也而九三
 刚躁以随之所随者正其敝犹不正所随不正其敝
卷九 第 4a 页 WYG0014-0610a.png
 若何如贡禹之从王凤五鹿之从石显志在随人不
 择其人志之所执每执愈下岂惟往吝而已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象曰贞吉悔亡未
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九四在一卦之体如一身之心也不言心而言思责
 其废心而任思也心者身之镜思者镜之翳镜则虚
 而照思则索而照虚而照无物也索而照有物矣惟
 无物者见物有物矣安能见物哉故虚而照则明索
卷九 第 4b 页 WYG0014-0610b.png
 而照则昏仲尼系之曰天下何思何虑盖此心何思
 何虑则虚虚则贞贞则吉何悔之有今也不然憧憧
 焉役思于事物往来屈伸之变故思未能感通于事
 物而事物万绪朋来从之而不胜其扰且害矣非如
 贞吉无思之时未感而无害也以思穷物适以物穷
 思安能穷神知化而成光大之盛德哉唐德宗之猜
 忌以之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卷九 第 5a 页 WYG0014-0610c.png
 王弼云脢者心之上口之下其膺膈之间乎此一身
 至虚无思之地也九五当之宜其为咸感之盛也止
 曰无悔何也盖无思而神则明无思而不神则昏神
 者心也不神者膈也膈虽无思昏懵而已九五是也
 系二说上不忘其本而志其末二与上皆阴柔不正
 之人也而九五系之说之虽无思也非昏懵乎元帝
 之优柔不断似至虚似无思而非也系说恭显故也
 九与五皆阳刚也而其位在咸如一身之脢也脢也
卷九 第 5b 页 WYG0014-0610d.png
 不柔亦无用之刚而已
上六咸其辅颊舌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上六居说媚之极有启口之象是小人之在上近君
 用事以口才而感动九五之君者也其公孙衍张仪
 淳于髡陈贾之徒与夫吾之一身感之至易者也感
 而非其道虽一身不能相使如咸之自拇自颊是也
 盖血气流通精神洞达则一身轻于一羽血气壅阏
 精神漂离则一指重于百钧而况天地之于万物圣
卷九 第 6a 页 WYG0014-0611a.png
 人之于万民与夫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乎故咸
 之六爻有不感而应有感而不应有应感而失其应
 有思感而不胜其应有不感不应而为无用之感应
 有非道之感而不许其应然则咸感之道岂易乎哉
(巽下/震上)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
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
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己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
卷九 第 6b 页 WYG0014-0611b.png
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
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以少男下少女此男女之新婚恒以长女下长男
 此夫妇之偕老男下女则女随女下男则男尊男尊
 女卑尊卑定位然后天地日月春秋君臣父子长幼
 之常分正矣正则可久久则可恒故曰利贞刚上谓
 乾之初升而震柔下谓坤之初下而巽终则有始荀
 爽谓乾气下终复升上居四而为始坤气上终复降
卷九 第 7a 页 WYG0014-0611c.png
 下居初而为始程子谓动则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
 穷若夫夫妻反目父子相夷君臣罔终朋友隙末皆
 失恒之道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终始变化者恒之道所以久而不穷立不易方者恒
 之节所以久而不变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四应初理之常初求四亦理之常然不安于义命而
卷九 第 7b 页 WYG0014-0611d.png
 躁于求挟阴柔之资持巽入之术相求之始不量其
 交之浅深而遽深求于其上虽正亦凶何利之有盖
 势利之涂犹万仞之渊深则没浅则出君子疾趋而
 避之且恐不免而又求深可乎贾捐之之荐杨兴为京
 兆以杨兴之荐己于上前是也不然贾谊之说文帝
 京房之说孝元所谓虽正亦凶者与
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以阳居阳常也九二以阳居阴非其常也宜悔而亡
卷九 第 8a 页 WYG0014-0612a.png
 者二五相应皆恒久于中道者也人皆曰予知择乎
 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三月不违一善不失其惟颜
 子故择中庸无祗悔仲尼皆以许之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

 九三以刚躁之资处上下之间当雷风之交动而无
 恒者也其德无恒不可以作巫医为卜筮难乎免于
 羞辱矣盖忽忻骤忿父不能以安其子初正终谲士
卷九 第 8b 页 WYG0014-0612b.png
 不能以孚其朋如郑朋之两从吕布之屡叛人谁纳
 我宜其无所容身也
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九四以阳居阴以刚居柔非其位也然久居而不去
 贪得而不止如日猎而不反者安得禽之获哉扬雄
 久居莽贤之间官不过侍郎执戟是也金门玉堂非
 其时则有道者不处也顾雄欲之而不得者作易者
 其知雄之心者耶
卷九 第 9a 页 WYG0014-0612c.png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
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夫强于妇其敝犹弱君强于臣其敝犹柔今也五君
 位也六五长男之正体也为君则柔弱而下从九二
 之强臣为夫子则柔弱而下从九二之强妇以此为
 恒此妇人之以顺为正以一守顺则吉也为君为夫
 制义自我者也而用之凶于而家害于而国必矣其
 鲁哀晋元之世乎
卷九 第 9b 页 WYG0014-0612d.png
上六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处静者如奉盈惧其动也处动者如操舟愿其静也
 处动者犹愿其静处静而愿其动也可乎上六居守
 恒之世当处静之时为在上之臣谓宜镇以安静之
 治可也今乃挟阴邪之资居震动之极必欲振而摇
 之者志于要功而已圣人探其志而折之曰大无功
 也桓温枋头之役殷浩桑山之师是已功安在哉
(艮下/乾上)
卷九 第 10a 页 WYG0014-0613a.png
遁亨小利贞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
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吾读易至遁而叹曰遁其见圣人之心乎圣心焉在
 曰在天下而不在一身故曰遁亨遁而亨也遁而亨
 者穷于进而通于退虽然圣人之退圣人之通天下
 之穷也圣人岂悻悻然决于退哉五以刚阳当君位
 而与二为应其时犹可与有行者乎二阴虽长于内
 然渐而未骤四阳犹盛于外其势犹可以小有所正
卷九 第 10b 页 WYG0014-0613b.png
 而未至于大坏也乎孔子去鲁而行之迟孟子三宿
 出昼而犹曰速圣人之心在天下如此故曰遁之时
 义大矣言其进退之时去就之义甚大而未可躁也
 故小人之于一身徼倖于万一圣人之于天下亦徼
 倖于万一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卦之名有以象有以义地中有山谦象也天下有山
 遁义也何谓义取二阴长于内四阳将消于外三变
卷九 第 11a 页 WYG0014-0613c.png
 则为否也其义为阳避阴君子避小人故曰遁遁者
 退而避也退而避者岂必江海山林然后为遁哉大
 遁遁于朝小遁遁于野舜遁共驩不于历山旦遁管
 蔡不于曲阜孔子与阳货同国孟子与王驩同事故
 曰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孔子答货曰诺吾将仕
 矣孟子与驩朝暮见何疾恶之有见货亦瞰亡见驩
 未尝与言行事何不严之有惟不恶故不害惟严故
 不污
卷九 第 11b 页 WYG0014-0613d.png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进处后则远利明退处先则远害蚤处遁之世上九
 刚而知几则最先遁九五刚也则又遁九四刚也则
 又遁故上为肥遁五为嘉遁四为好遁皆喜其蚤也
 初六柔而不能决止而不能行又居遁之最后故为
 遁尾故危厉而灾扬雄仕于莽蔡邕仕于卓是己曰
 勿用有攸往又曰不往何灾言其往之不蚤今往无
 及也程子曰它卦以下为初遁欲在前故初乃为尾
卷九 第 12a 页 WYG0014-0614a.png
 尾在后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象曰执用黄牛固志

 六二不言遁者二遁之主也四阳为我而遁者也以
 阴长之极居大臣之位圣人幸其柔顺中人之资不
 能为奸雄之魁也又忧其执柔顺之不坚也则己未
 必能乱天下而无固志以从乱者有矣张禹从凤孔
 光从莽皆大臣之柔顺而无固志者黄中也牛顺也
卷九 第 12b 页 WYG0014-0614b.png
 执与革皆坚也坚执柔顺则其顺不可胜言矣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九三非无刚明之质而昵系于二恋恋而不能遁亦
 终于危害而己此纪唐之所以愧龚胜机云之所以
 愧张翰也昵系非大人之事也臣妾小人之事也以
 己臣妾人则吉以己臣妾于人则危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卷九 第 13a 页 WYG0014-0614c.png
 遁而诚为好遁隐而伪为素隐好遁者如好好色素
 隐者如乡原德之贼隐而伪不若不隐而诚也九四
 以乾之初当遁之世知遁之早味遁之腴宜其好遁
 之笃也故圣人许其为君子赞其为吉又叹其非小
 人之所能为也微陋巷之颜汶上之闵舞雩之曾其
 谁实当之
九五嘉遁贞吉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九五以天德宅君位而当遁之世其将焉遁而亦曰
卷九 第 13b 页 WYG0014-0614d.png
 嘉遁贞吉又曰以正志何也圣人天也天不能违时
 况圣乎故尧舜遁天历伊周遁天经孔孟遁天意是
 六遁者遁之至嘉志之至正者与
上九肥遁无不利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上九以刚断之极居遁之世在无位之地处一卦之
 外遁之最先者也自非道德之丰肥仁义之膏润安
 能去之无不利决之无所疑乎此孔子不脱冕而行
 孟子浩然有归志之事也
卷九 第 14a 页 WYG0014-0615a.png
(乾下/震上)
大壮利贞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
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惟正故大惟大故正正则举天下万物莫能加不曰
 大乎大则举天下不正无所事不曰正乎正而大大
 而正天地之情不过是也而况人乎天地之情不可
 见也以正大而可见学者求道舍正大何适矣四阳
 盛强二阴微灭大者胜则小者衰刚者动则柔者退
卷九 第 14b 页 WYG0014-0615b.png
 强者长则弱者消理之自然也泰曰小往大来是也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不有雷在天上之巨力不能有非礼弗履之至行盖
 以雷震之威震其私以天讨之师讨乎已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初九以阳刚之资当阳盛之时宜其可以强而征也
 而征凶信穷何也在下故也在下而用壮此贾谊欲
 去绛灌南蒯欲去季氏所以凶且穷也有孚者信其
卷九 第 15a 页 WYG0014-0615c.png
 必然也
九二贞吉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九二居大臣之位为众阳之宗当大壮之世曷不举
 一世以大有为以慰天下之望乎而循循然以刚居
 柔以中自守仅能贞而吉者阳既壮矣壮既大矣又
 振而矜之岂不以过中失正而败吾大壮之势乎故
 四门穆穆之日舜无复四罪之举四海皇皇之后周
 公无复三监之功至魏元忠之再相依违无所建明
卷九 第 15b 页 WYG0014-0615d.png
 裴度之晚节浮沉为自安计岂大壮九二之谓哉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象曰
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九三强之极也其强可以果于勿用不可以果于用
 故圣人戒之曰用之则为小人勿用则为君子小人
 如羝焉喜于斗而狃于胜喜于斗故技止于一触之
 勇狃于胜故怒及于无心之藩然藩无心而能系角
 易往而难反终羁累其角而后已羸与累古字通也
卷九 第 16a 页 WYG0014-0616a.png
 故虽贞而亦厉而况不贞乎阳处父灌夫之徒是己
 用罔无所用也羸其角郑玄作累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象曰藩决不
羸尚往也
 九四居近君之位得众阳之助而能以刚居柔不用
 其壮此其所以贞也故吉而悔亡九三触藩而羸九
 四不触而决者九三遇九四之藩而九四之上皆阴
 爻也岂惟藩之决亦无羸角之忧岂惟角不羸亦有
卷九 第 16b 页 WYG0014-0616b.png
 往进之喜舆之大可往而进也輹之壮尤可往而进
 也三十辐俱壮而舆可往四阳俱协而时可往此陆
 贾调和平勃以安刘灭吕之事耶程子云輹与辐同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六五当众阳盛强于下之时乃能使众阳帖然而自
 丧者正以柔顺和易之德而调伏之也故无悔然则
 六五之才虽与位不相当乃所以为相当也德踰于
 位位踰于才故也羊即四阳也唐代宗以之
卷九 第 17a 页 WYG0014-0616c.png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象曰不
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上六以壮之终居动之极故亦有羝触藩之象不能
 退居众爻之上也不能遂处一卦之穷也故无攸利
 然犹幸其柔也故艰则吉君子之进也揖必以二其
 退也辞止于一唯其思之详也是以进之难也进之
 易则退必难矣上六之不能遂非病也不能退乃病
 也以阴柔之人超六位之上眷眷焉而不能退上不
卷九 第 17b 页 WYG0014-0616d.png
 过为张华其下商鞅李斯矣艰则吉在初而进之难
 也至于其终譬诸乘虎下则死不下亦死好进而上
 人者可不惧乎
 
 
 
 
 诚斋易传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