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014-056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诚斋易传卷五
            宋 杨万里 撰
(艮下/坤上)
谦亨君子有终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
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
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自天道下济而光明以下言谦之亨也自天道亏盈
卷五 第 1b 页 WYG0014-0566b.png
 而益谦以下言盈之损也九三以乾下坤故下济一
 阳故光明坤本居下故卑今居上故上行山高而降
 于地谦之尤也地卑而蕴夫山谦之益也旧说谓山
 能下为山之谦郭氏谓非山之谦地之谦皆偏也非
 山之谦何以能降于地非地之谦何以能蕴夫山乾
 自亏而下济乃有光明之益坤自卑而变上乃有流
 行之通曰亏曰变谦也曰益曰流亨也何必中昃盈
 食岸为谷谷为陵然后为亏益变流之證哉神人之
卷五 第 2a 页 WYG0014-0567a.png
 道亦若是尔害也福也恶也好也果自外乎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
 君子德弥尊而心弥卑以保其德乎非保其德也进
 其德也保者惜其既足进者歉而未止惟其歉而未
 止故德尊而益光卑而益尊以此始以此终其进德
 也庸有既乎故谦者君子进德无既之壑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山不能有天地而地能有天山君子观此而得天之
卷五 第 2b 页 WYG0014-0567b.png
 理多或裒之寡或益之不称则愠不平则忿君子观
 此而得物之理大取诸天小取诸物君子观此而得
 谦之理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初六以至柔处至下谦之谦也谦之谦其过谦乎曰
 盈患过谦不患过至柔谦也至下养夫谦也牧养也
 谦何俟夫养曰盈日锄日不除谦日养日不长此颜
卷五 第 3a 页 WYG0014-0567c.png
 子若无若虚之谦
六二鸣谦贞吉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位以德跻德以位衰二以柔顺之德居大臣之位此
 君子所甚惧也是故号鸣咨询以讲求谦之道鸣者
 讲求之切也柔顺谦之资讲习谦之学所以谦而正
 正而吉也非中心之自得鲜不为贵位所移矣此禹
 拜昌言之谦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卷五 第 3b 页 WYG0014-0567d.png
 九三以一阳主五阴禀刚阳之才任天下之重以有
 大勋劳于天下劳而不谦其劳必夺谦而不诚其盈
 必废所以有终则吉也万民服者非服其劳也服其
 劳而谦谦而终也大哉谦乎大哉谦之有终乎周公
 公孙硕肤上也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其庶乎
六四无不利撝谦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爻之利有利于承上有利于乘下六四近六五之君
 居九三之右上承谦德之君非谦则傲傲者违承上
卷五 第 4a 页 WYG0014-0568a.png
 之则下乘勋劳之臣非谦则忌忌者违乘下之则违
 其则者乖其宜也惟谦则施之上下无不利矣撝施
 也此皋陶予未有知之谦勃骄主傲也浑排浚忌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征
不服也
 五以君上之尊体谦柔之德欿然不有其崇高富贵
 之势此一卦谦德之盛也推不富之心纳天下之善
 则其臣邻翕然举众善以归之矣高帝不如三子故
卷五 第 4b 页 WYG0014-0568b.png
 能有三子兼天下之智合天下之勇焉往不利哉利
 用侵伐姑举其大者虽然谦无不利遂挟之以靡不
 为乎圣人戒之曰征不服也不服而征不得已耳舜
 征苗不得已也武征匈奴不得已乎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
行师征邑国也
 上六位愈高志愈下亦如六二号鸣以求谦之益则
 众善毕赴焉往不利哉众人以居高为得志上六以
卷五 第 5a 页 WYG0014-0568c.png
 居高为未得志此善之所赴也卫武享国百年而作
 抑诗以自警且曰勿以我耄而舍我其教戒我此上
 六之鸣者与
(坤下/震上)
豫利建侯行师
 建侯天下祸福之始行师天下祸福之终天下事有
 大于二者乎然动而顺天下之理举而顺天下之心
 理动而人心顺心顺而人心说则二大事一小事其
卷五 第 5b 页 WYG0014-0568d.png
 焉往不利而况小于二事乎豫说也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
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
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顺言理豫言心何以知理之当然哉心之同然是也
 观人心则见天理盖人心天理之集也循其所当然
 斯得天下之大说故曰顺以动豫理先心而得也合
 其所同然斯行天下之大顺故曰豫顺以动理后心
卷五 第 6a 页 WYG0014-0569a.png
 而行也豫矣顺矣天地亦如之而于建侯行师乎何
 有何以知天地亦如之乎天地能顺昼夜而不能以
 夜为昼能顺寒暑而不能以暑为寒顺之故三光全
 而寒暑时违之则薄食兴而愆伏起圣人得此不言
 而信不怒而威天下信于动先说于动后尚何事刑
 罚哉而况建侯行师乎不然逆尾大之势而建侯必
 为汉之吴楚违举国之谏而行师必为秦之淮淝何
 利之有坤顺震动九四刚五阴应书曰水清四海言
卷五 第 6b 页 WYG0014-0569b.png
 兵寝也易曰刑罚清言刑措也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
祖考
 顺以动者天理出而奋者天声师其理以建侯行师
 师其声以作乐崇德圣人何为哉天而已矣
初六鸣豫凶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九四豫之主初六四之应当逸乐说豫之时以阴柔
 居下之资而有上下交应之嬖挟口才以济狡志利
卷五 第 7a 页 WYG0014-0569c.png
 其身亦凶其身凶其身亦凶其国曰鸣豫小人有口
 才者也曰志穷狡志而极其欲者也故暴公以谗鸣
 伊戾以谀鸣仪秦以说鸣髡衍以辩鸣晁错主父偃
 以谋鸣江充息夫躬以讦鸣王叔文以治道鸣李训
 以大言鸣鸣乎下应乎上凶在其中矣而况极其志
 者乎初六地之初九四雷之初二者交应雷声初出
 地也故为鸣豫鸣谦则吉鸣豫则凶何也谦可鸣也
 豫不可鸣也
卷五 第 7b 页 WYG0014-0569d.png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二以阴处阴静而贞也位乎中爻中而正也是岂升
 盘乐之堂跻怀安之域者哉故其处豫如介石其去
 豫如脱兔何俟终日吉孰大焉盖袗衣不能易舜之
 陶渔赤舄不能萌旦之骄吝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有人主之近幸有人臣之近幸六三人臣之近幸也
 以阴邪居阳位据下卦之极高九四之大臣进则盱
卷五 第 8a 页 WYG0014-0570a.png
 而仰视其上之豫方且位已逼而进不厌此悔之道
 故阳虎幸于季氏则图季氏上官桀幸于霍氏则图
 霍氏季霍几危虎桀亦败所谓盱豫悔圣人不许其
 盱也退则迟而固恋其豫之宠方且患将及而退不
 速此亦悔之道故潘岳知负阿母而不能离贾谧萧
 至忠知善宋璟而不能去公主客主同诛交相为累
 所谓迟有悔圣人非幸其迟也不许其盱折其萌也
 非幸其迟哀其成也长祸之萌而不悟乐祸之成而
卷五 第 8b 页 WYG0014-0570b.png
 不去何也人不称位位不当望而已吁小人亦何利
 于位哉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
行也
 动天下之大举以规天下之大功其难有五有志无
 位志则不伸有位无主位则不定有主无助主则不
 坚有助无才助则不立九四为动大举之主致天下
 之豫我之由也非兼五得以超五难吾未见其动之
卷五 第 9a 页 WYG0014-0570c.png
 有济也小动犹难况大动乎九四以刚阳大有为之
 志果决不疑之才而居近君大臣之位主之以六五
 柔顺之君助之以众阴上下之朋小动小得大动大
 得何五难之有大禹兴治水之大役伊尹任伐夏之
 大事周公决东征之大议是也故得曰大有得志曰
 大行皆大动也朋盍簪五阴合聚而助之也盍合也
 簪聚也
六五贞疾恒不死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
卷五 第 9b 页 WYG0014-0570d.png
亡也
 六五以柔弱之资居逸豫之时耽宴安之酖所以疾
 也有九四刚正之臣以正之所以贞也一正君而国
 定然其效止于恒疾而不死终不能去疾为全人何
 也弱也元帝有望之望之不能使之为孝宣安帝有
 杨震杨震不能使之为光武正而不死中而未亡九
 四之力已不少矣自正者挺而速见正者揉而复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卷五 第 10a 页 WYG0014-0571a.png
 上六以资之柔居豫之极昏冥于逸豫之乐其咎成
 矣而无咎者极而能变故也知逸豫之不可长憣然
 而能变安知逸豫之主不为忧勤之主乎渝变也豫
 而能变则为太甲为齐威王不变者小则汉成帝唐
 明皇大则太康唐庄宗
(震下/兑上)
随元亨利贞无咎
 元亨亨之大利贞贞则利随而不正咎必至焉何亨
卷五 第 10b 页 WYG0014-0571b.png
 之有故圣人有随之随有不随之随尧俞禹拜随之
 随也害有在于象恭则吁僝功之荐利有在于迁国
 则违胥怨之咨不随之随也惟贞之随惟大亨无咎
 之归兑少女震长男男行女随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
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刚凌柔则离柔乘刚则争刚下柔则说说则随初九
 以乾之刚下于坤之二爻九四九五以乾之刚下于
卷五 第 11a 页 WYG0014-0571c.png
 坤之一爻三刚自外而来以下于三柔故动而说随
 也曰大亨贞无咎动而贞也曰天下随时孰为时也
 圣人也不曰天下随圣人而曰随时随其动而贞之
 时也贞者道之体动者道之用时者道之迹圣人以
 用随体天下以迹随用故时出于圣人天下随圣人
 时成于天下圣人随天下大哉时乎大哉随时之义
 乎震动兑说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卷五 第 11b 页 WYG0014-0571d.png
 兑正秋也收雷之时也君子观象而得息之义日入
 而息君子独能违而不随乎而况静作因革仕止久
 速之时乎然则仲尼终夜不寝周公夜以继日非与
 曰易之随时天也圣人之竞辰人也向晦日将夕也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主是事之谓官随以动而说为义也孰主是动非震
 之初九乎天下之事不动于常而动于变渝者变也
卷五 第 12a 页 WYG0014-0572a.png
 初九主一卦之动当事变之始其古之发大难当大
 变决大议者乎主是变也非有以仗天下之至正开
 天下之大公未见其济也故正则吉公则不失贞者
 正也出门者公也董公进发丧之议而名项为贼故
 王晁错决削地之议而汉有其地故乱正则吉不正
 则凶也舍御事艰大之言而从十夫之谋故成东征
 之功用训注小人之策而舍裴度李德裕之贤故稔
 甘露之祸公则有功私则无功也为初九者其动可
卷五 第 12b 页 WYG0014-0572b.png
 轻乎哉出门而交谓震出而交兑也吾动而彼说随
 斯有功而不失矣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以六二视三四则六三小子九四丈夫六二居大臣
 之位偏系于六三则必失九四非九四不我即也随
 于䁥则远者不麾而自去从于邪则正士不问而自
 疏势不兼也故薳子冯初嬖八人而巫臣退避以远
 罪郭子仪初信张昙而幕僚相率以求去而况不为
卷五 第 13a 页 WYG0014-0572c.png
 薳郭者乎牵于彼而吾随之曰系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象曰系丈夫志
舍下也
 以六三视二四则六二小子九四丈夫六三之志舍
 六二从九四惟不失其所随故有求而必得非求在
 外而可必也求在我而可必也求道得道求仁得仁
 孰能禦之利居贞贞者求在我者也陈相舍陈良而
 从许行六二以之夷子舍墨氏而见孟子六三以之
卷五 第 13b 页 WYG0014-0572d.png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曰随有获其
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得天下之心致天下之随君道也九四处大臣之极
 逼君位之近而得人之随虽正亦凶况不正乎惟中
 有爱君之诚外尽为臣之道又全之以明哲之节可
 以保其功名而免危疑之凶矣程子谓非圣人大贤
 则不能伊周孔明是也其次则郭子仪渊哉程子之
 言也不然正则为徐偃王霍光不正则为莽卓虽不
卷五 第 14a 页 WYG0014-0573a.png
 凶犹凶也
九五孚于嘉吉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九五以乾之阳刚居兑之中正为一卦说随之主应
 六二正中之臣此圣君至诚乐从天下之善者也吉
 孰大焉孚诚也嘉善也尧之舍己从人舜之闻见一
 善上也高祖从谏转圜太宗导人使谏次也尧舜圣
 之随高祖太宗贤之随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象曰拘系之上
卷五 第 14b 页 WYG0014-0573b.png
穷也
 上六以柔顺之德居说随之极得民心之随固结而
 不可解亡以为喻若有以拘而系之者喻之不足若
 又从而絷之维之者是虽逃之有不脱辞之有不听
 而况可得间而离之乎二程以为太王居岐龟山杨
 氏以为文王居西山之事上穷上之极
(巽下/艮上)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彖曰蛊刚上而
卷五 第 15a 页 WYG0014-0573c.png
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
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蛊泰之变泰之初九上而为蛊之上九泰之上六下
 而为蛊之初六故蛊亦泰之坏阳上而不降阴下而
 不升则上下之情两隔而不通巽顺而不健艮止而
 不行则上下之才两弱而不立天下之事焉得而不
 坏乎蛊事之坏也蛊坏矣而曰元亨曰天下治何也
 盖桓以无知兴文以里丕霸故乱为治根蛊为饬源
卷五 第 15b 页 WYG0014-0573d.png
 虽然乱不自治蛊不自饬不植不立不振不起故利
 于济大难往有事也然则其遂径涉而徒往乎曰否
 举事之始逆虑其败当在事先追爱其成当在事后
 庶乎其可甲始也先后各三日思之详也终则有始
 者尤以后甲为重也后甲终也能谨其终则能保其
 有始矣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无事而不动山也山下有风则风薄山而事生风落
卷五 第 16a 页 WYG0014-0574a.png
 山而事坏君子当有事而坏之时起而饬之则将奚
 先饬坏在振民振民在育德振者作而起育者养而
 施风言振山言育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干父之蛊意
承考也
 初六弱于才而卑于位然当坏之时为子而辞其干
 乎能干则其父有子有子则其父无咎然弱于才矣
 何以能干尽惕厉之意以承其父之意则吉矣曰考
卷五 第 16b 页 WYG0014-0574b.png
 则非存曰意则继志不然弱才而强决卑位而高步
 涉佗之诛欲尊晋也南蒯之叛欲强鲁也知干而不
 知厉者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初六承考九二干母譬之家其父亡而母存乎家有
 父则一子而易治家无父而有母则众子而难立然
 则九二其孰为母六五是也六五才既弱体又止则
 君非大有为之主九二德虽阳刚资则巽顺则臣非
卷五 第 17a 页 WYG0014-0574c.png
 大有为之佐事坏于考主于母干于众子母倚子者
 也众子倚长子者也九二是也而长子又以柔顺之
 资佐其母此时为何时也其幽王之末造平王之初
 政乎故晋文侯非中兴之佐平王非中兴之主东迁
 之业就而文武成业微矣曰不可贞不可反之正也
 曰得中道仅得为中才之事也虽然六五吾有憾也
 九二吾无憾焉使九二而非顺则为田常为意如为
 莽卓为王敦桓温矣求为文侯可得乎岂惟无憾于
卷五 第 17b 页 WYG0014-0574d.png
 九二吾犹为六五贺也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

 革弊者非刚则革不力过刚则祸必亟过刚而祸不
 亟者九三其庶乎然亦危矣九三以刚处刚过刚也
 见天下之弊不胜其愤欲一决而去之此其祸不为
 晁错则为景延广然能小有悔而无咎者九三处巽
 之极以极顺行过刚故过而不过小有悔过刚也无
卷五 第 18a 页 WYG0014-0575a.png
 大咎极顺也子房之安太子仁杰之存唐嗣其蛊之
 九三乎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天下之坏有大坏之坏有补而未全之坏大坏革之
 可也补而未全徐之可也补坏之才有革而补之之
 才有徐而补之之才革而补之强于才者也徐而补
 之弱于才者也六四居下卦之上上卦之初当初六
 九二九三干蛊之后事之坏者亦少饬矣其未饬者
卷五 第 18b 页 WYG0014-0575b.png
 皆补而未全者也六四以阴柔之才居近君之位此
 大臣之弱于才而膺补坏未全之任者也可以徐不
 可以亟可以宽不可以迫故曰裕父之蛊劝以宽也
 又曰往见吝曰往未得戒其迫也高帝革秦为汉汉
 不秦矣亦未三代也补而未全者也惠帝欲有为曹
 参欲无为非不为也自量其不如萧何而不敢为也
 故能成清静宁一之治此蛊之六四宽裕而不敢勇
 往者与
卷五 第 19a 页 WYG0014-0575c.png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六五以柔德居君位继父业乃能成干蛊之治者用
 其誉髦之臣承以众贤之德也初六之小臣倡其干
 九二之大臣柄其干九三之近臣勇于干六四之大
 臣致其裕六五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众贤所辅
 君无阴柔而况刚明之君乎然则阉之弊文宗曷为
 不能革曰文宗有六五之柔无六五之辅非无辅也
 有一裴度而不能用也
卷五 第 19b 页 WYG0014-0575d.png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臣事君子事父一也上九臣也而不事王侯然则为
 子而不事父与盖上九之不事其君有三当天下蛊
 坏之时君子皆有振而饬之之心今也有初六九二
 九三以干之又有六四以裕之又有六五之君兼群
 贤之干裕者而用之则上九不必为上九之与九二
 九三其德同其位殊则上九不得为若夫天下大坏
 尽群贤之力佐阴柔之主万一不振一木独能支倾
卷五 第 20a 页 WYG0014-0576a.png
 厦乎则上九不可为然则上九之不事王侯非志也
 时也志在我时在天君子不以我违天亦不以天丧
 我舍之则藏不可则止时也于是不事王侯非不事
 也不得事也非以为高尚也人高尚其事也故曰不
 以我违天虽然畎亩不忘君江湖存魏阙志也曷尝
 去于心乎故曰不以天丧我此其事虽外为天下之
 所高而其志实为天下之可法巢许夷齐四皓严光
 其人也与荷蓧晨门异矣
卷五 第 20b 页 WYG0014-0576b.png
 
 
 
 
 
 
 
 诚斋易传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