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491-06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延祐四明志卷十八
             元 袁桷 撰
  释道考
   定海县
总持律寺县东北一里唐咸通初慧鉴大师创乾宁中
赐额曰护境宋大中祥符初改今额建炎燬后重建
观音教寺县东北一里宋皇祐初僧戒修创绍兴中赐额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491-0628b.png
妙音教寺县西二里宋元丰中僧普照置建炎初赐额
能仁教寺县西北四里宋绍兴间僧中卞建名利济政
和中赐今额
慈化院在县西北二里宋淳熙中僧圆證置
显孝接待院县西五里宋元丰中僧一静置名崇先淳
熙间请今额
瑞岩禅寺县东南九十里唐会昌中郡守黄公晟为普
化禅师创立精舍景福初改为寺宋治平初赐额名开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491-0629a.png
善祥符中因产灵芝名瑞岩山有十二峰峰下有阁
知郡李公抚辰题云高阁玲珑倚半空秋来静扫白
云踪无人写此天然景十二阑干十二峰龙图舒
公亶来创草堂为游息之地诗云十二峰头月未
央天风吹下紫芝香我来分得僧清致布衲蒲团
一草堂鄞江先生周公谔诗云紫芝岩下斲悬崖
帘捲西风一梵斋流水声中鸣好鸟寒松影里踏
青鞋裴公绿野云连墅白傅香山月满怀珍重社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491-0629b.png
莲风味在短藜长许野人偕
华岩禅寺县南四十里唐广明中知禅师置名云岩宋
大中祥符初赐额名旌教景定初改今额攻愧题云
但见云生谷初无石似岩得名非旧观买地作精蓝境
胜环修竹门深拥翠杉禅林自佳处莫问后三三
佛岩禅寺县南七十里唐天复初明禅师置宋宝元初
请额名崇梵后改今额
明慧禅寺县东南七十里唐乾宁初置名保安宋治平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491-0629c.png
初改今额
惠寂律寺县东南七十里晋开运中置名芦浦宋治平
初改今额
慈济寺县东一百三十里宋治平初置
资圣禅寺县东南六十里唐天顺初置名资福宋治平
初改今额
本觉禅寺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周显德间居民宋可规
耕地得片石上鑴七佛因建弥勒庵宋治平初改立为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491-0629d.png

宣化律寺县南九十里宋嘉定中里人柯仲谕始建庵
端平初改立寺请因武康县废寺旧额名宣化
寂照寺县东南九十里梁贞明中置名保安宋治平初
改今额
兴善寺县南五十里唐天顺初置名保安宋治平初改
今额
延恩院县南三十里宋端平中僧文最置名普济庵端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491-0630a.png
平中改今额
显教律院县南五十里宋开禧中伍氏建庵治平中改
今额
灵峰禅寺县南四十里周广顺初全禅师置名保安宋
治平初改今额
净居禅寺县南二十里唐乾宁初置名龙明宋治平初
改今额舒亶题诗云老厌冠盖场万事不挂耳时与林
间人静话无生理却闻钱长官只饮净居水使我夜不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491-0630b.png
眠灯花亦欢喜
净岩院县南三十里汉乾祐初置名练盆宋治平初改
今额
泗州律寺县南三十里唐清泰中有石佛因水自山流
下僧清立因创精舍后改今额
回向崇法寺县西一十五里宋建隆初僧义朋绍宗置
名回向治平初改崇法
永宁教寺县西四十里晋天福中僧鉴莹置名明波宋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491-0630c.png
治平初改今额
妙胜禅寺县西三十里唐清泰中置名永安宋治平初
改今额郑佃为之记曰法常弊于有而法非有则
不立是故道之应世也以有为法而以无为用犹
云一身也四体具则为成人而所以为人者非四
体之任也夫声缘于耳闻者非耳也色缘于目而
见者非目也苟废耳目而求声色之辨则何所从
而受之哉故以道观法则内之耳目异处也以道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491-0630d.png
观用则外之声色同我也内外有辨故事之所以显有
无相生故理之所以微此道之所以先天地而不生后
万物而不灭也故为之宫室以致其恭为之像塑以申
其信而又为之言说章句以道其所归此法之所以自
立而众之所可知也至于有相而不可以形求有言而
不可以情解超然自得而天地万物莫之能偶此则智
之所不及而用之所自成也明州定海县有禅院名妙
胜距州城三十里濒海之上环水之中居处庳陋而有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491-0631a.png
风涛漂注之患五代清泰中居人姚绾始以其地易而
新之遂能避其患而众安以处也其徒以籍相传房居
而族食凡百有四十馀年而院之存者无几矣熙宁五
年其徒以力不能胜而争讼以起于是众列状以告于
州愿以为十方住持州下其状于僧司使集众以举所
知而众皆以淡交者应州凡两上其状而始获请淡交
居之数年而四方之人始知有妙胜矣信慕祈向持金
帛而至者盖迹相接于路而以后为愧于是为之复新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491-0631b.png
昔之故陋今焕乎其有文矣昔之庳隘今廓乎其有容
矣又因其院之隙以建转轮宝藏其费累数百万皆不
烦于求而自应用工始毕而其徒有讼于州愿复得故
处州以讯于县县力争之而后已今既安且久矣交公
于是日与其众谈无上之法转无碍之轮以蒙利于众
生此众之所愿记而余之所以告于人者也若夫究竟
寂灭而不住于法万法现前而当体为用说无所说行
无所行而有无内外不可以系而处之此则智之所不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491-0631c.png
及而亦非余之所能言也元丰三年三月望日记罗适
重修记曰元祐七年冬予受命提点二浙刑狱事明年
夏出按明州之定海因之澥浦经度创镇舟过清泉有
梵刹焉枕河临道竹深而林荫气象洒然清与神会就
之以避炎熇时长老智荣师喜我之来芬我以香息我
以床睡足环视物幽景凉观其院之揭名曰妙胜智荣
师言五代时姚绾舍地建之初号永安大宋英宗皇帝
登极以治平改元乃新今额熙宁五年主僧元旦闻于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491-0631d.png
州愿作十方州致广惠首座淡交开堂始昌禅席淡交
住广惠以智荣师继之予过时智荣师造释迦殿新堂
厨廊庑其功将成予已深嘉师能以禅人兴教事起人
之信也明年师又使檀越严恕持书乞记且云以元祐
八年冬经始之至绍圣二年秋工告毕凡为屋一百五
十楹佛像七身粉绘庄严华而不侈呜呼天下为僧者
多劳人以逸己蛊我正法智荣师能了自性不为己劳
人惟张大佛事使四方衲衣缁侣得以安处乎般若之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491-0632a.png
场晨兮升堂夜兮入室破迷袪惑扫空了知如来正法
眼藏与虚空等又能使一方白衣俗士信佛有大法门
可以出生死灭罪业各植大善根入我佛境师之所存
不其伟哉予尝怪世之学禅者自药山不许人看经之
后妄生疑情不知药山为人破执欲人言下一决而悟
由不二法门直入无等等正觉反以口耳所闻纵横辨
捷自谓见性弃经破律荡无所守譬如操舟之人不信
柂楫流浪江海安能到彼岸耶又闻之药山尝自看经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491-0632b.png
或有问者药山云遮眼此善忘其指者也如来云以筏
喻者法尚应舍而况非法吾知药山真看经者也师为
我谢学者药山古佛岂欺后世哉勉之绍圣三年四月
八日记
息云律寺县西北六十里宋治平间僧法志置崇宁初
改今额
正觉教寺县西北六十四里周广顺初僧清肃置
名回峰宋治平中改额寺有清风轩邑尉蔡觌诗云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491-0632c.png
海风拍枕灯初暗山雨打窗人正寒料得此轩秋更好
怒涛推月上阑干文康公王曙咸平中以著作佐郎宰
邑诗云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鱼龙腥不到日月影
先来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何期随吏役暂得拂尘

伏龙广福律寺县西八十里唐咸通初鉴诸禅师置刺
史柳公武请今额山有海眼泉冬夏常温宋邑宰朱景
献游山题诗云凌云峻岭隔凡尘岭外湖天别是春一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491-0632d.png
千丈岩人已往五百年事迹徒陈自传道貌今无垢
不脱禅衣句尚新信是飞仙游戏处何须云外望三
神德祐初黄公震诗云壮哉天造伏龙山独压溟波
浩荡间百怪鲸鲵俱帖息半天风雨共高閒盈眸缥
缈三神境跬步巉岩九豹关只恐此龙难久伏云雷
天色正班班
永福院县西三十里僧清友置宋嘉定中请杭州仁和
县废院额名永福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491-0633a.png
觉海教寺县南一十三里唐会昌初置名清海宋大中
祥符初改今额
洞山教寺县西北八十里唐开平初置宋祥符请额曰
幽栖洞山乃将军山洞也
觉度寺县西六十里宋宝祐初置松林庵至元十五年
改今额
   慈溪县
普济教寺县东北一里吴赤乌二年太子太傅都乡侯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491-0633b.png
阚泽书堂后舍为寺唐大中初县令李楚臣因阚泽字
德润故以名寺乾符中敕赐应天德润宋大中祥符初
改今额寺之东冈有松如龙有石如虎元丰中县令盛
次仲题诗云一松偃蹇苍龙蟠一石巉岩怒虎踞我来
题作龙虎轩祗恐风云捲将去因以龙虎名轩朱翌咏
古松诗云三国名臣宅千楹释子宫但求除橘籍不见
老松公怀抱凌云上规模偃盖同须防雷雨际恐见化
为龙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491-0633c.png
补陀教寺县东一十里唐大中间建旧名大中观音院
治平初改额
精进院在县南三十里唐广明初赐额保国宋治平初
改今额
白龙慈化院在县东五里乾祐间僧师𧦬筑庵修道诵
经有白龙矫首以听里人唐居惠舍基建寺故号白龙
治平间赐今额
永乐寺在县西六十里宋景定初置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491-0633d.png
白岩教寺县西南三十里宋乾德中建天圣中赐额
阴兴寺县东一十五里旧名云舍庵系在城袁通判建
僧大伦改今额仍奉袁氏祠堂
禅馀吉祥寺在县西南四十里晋天福中置以禅馀山
为名宋治平初改今额
赭山清果教寺县南一十里周显德间建宋治平初赐
今额
宝庆教寺县东三十里宋端拱初僧宗定建名西资庵开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491-0634a.png
禧间僧广清请今额
善庆教寺县东南一十五里宋淳祐中僧时习建名崇
孝开庆初张司法请今额
妙应教寺县东四十里宋治平间僧悟諲建绍兴中请
今额
云溪广福教寺县西南三十里唐光化初郡守黄公晟
建圣寿院宋绍兴中改今额
定林教寺县东一十五里晋天福初僧全奉建扁曰峰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491-0634b.png
山天圣中改今额
觉林教寺县西四十里唐景福初僧弘之建宋治平初
赐额
云湖庆安教寺县西北一十五里周显德中建宋治平
初赐额
甘露教寺县西六十里唐开元中汤禅师建名上龙福
山宋治平初改今额
金仙教寺县西北六十里唐乾符初僧(阙/)习建旧名福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491-0634c.png
林宋治平初改今额
莲华教寺县东北十里唐宝历初僧圆远等建治平初
赐额
资西接待教院县北二十里宋宝祐中建
宝严教院县西二里宋景祐间建始号永明嘉定中请
杭州钱塘宝岩废寺额中丞舒亶诗云四山烟雨收双
沼漾晴碧白鸟忽飞来点破檐前色
妙峰教寺县西南六十里宋绍兴间僧可宗建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491-0634d.png
五峰广福教寺县西北三十里唐元和中僧志坚建宋
祥符初请额
天台东教寺县东北一里宋嘉祐初创始名普济淳熙
初赐今额
永明寺县西南隅唐仪凤初邑大夫吕珂舍宅为寺元
号禅林院宋高宗赐名大宝大中祥符初赐今额
定香教寺县西六十里唐天复初僧道恩建赐额太平
院宋治平初改今额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491-0635a.png
定慧教院县西南五十里石晋开运初建赐额支山宋
治平间改今额
金绳教寺县西北三十里唐清泰间僧法通禅师因华
严寺废基建祥符中赐额
吉祥教寺县东北一十里宋治平中建
华严律院县东北一里宋端拱初建绍兴中赐今额知
馀姚县陈时举记曰学佛之徒以戒为本戒行微细
易学难持要先当明律律严而密防微杜渐无所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491-0635b.png
不至僧不明律动辄得咎何暇讲他学是故如来
将入涅槃最取教化尤深激切告诸比丘曰于我
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蜜多若佛弟子克遵佛
训不犯律仪坚持禁戒禅定智慧自然发生则与
如来住世无异也受人天供养作济世津梁夫复
何嫌宗炜律师久从灵芝游传南山教戒行高洁道业
纯备真佛弟子为此方所钦敬久矣明州慈溪县有东
西二巨刹东曰普济寺寺之西南隅即华严院也院自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491-0635c.png
更十方以来屡经住持皆不克振基址湫隘室屋卑冗
仅容百指岁久不葺颓毁殆尽偷安苟且之人不复能
主于是邑父老士庶咸以律师之善状告于有司俾其
尸之师不获辞既至朝夕重习寒暑不懈慨然念敝陋
之甚不足以严奉香火安处徒众始锐意更张作是愿
已众信乡合欣然效力乃辟土宏基刬除旧迹鼎新大
厦设殿于中以尊大士像建堂于前后演毗尼法僧房
廊庑次第成就种种庄严之具无不办集四方从学之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491-0635d.png
徒几百人往来云水至者如归师与徒弟甘苦一体讽
忏咒无顷刻怠惰邑人愈加归向凡有疾病困苦无远
近贵贱皆投依焉而师诚意专致以故而祈祷无不获
此佛法久住之像而是院之兴固未易量噫今之高堂
邃宇貌像严饰为邑人祈福之地者向朽敝之馀也今
之芳池绿水花木映照为衲子游息之所者向粪墙之
基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虽物之废兴固自有时然实
本于人事耳傥非炜师戒律精诚有以动人其能建立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491-0636a.png
如是耶师以宣和庚子住持即其年具造经营积累建
炎庚戌始得周备求文章于予以纪岁月子与师为里
社之旧熟知其人因书所见之实以勒诸石本院素无
庄土邦人大檀越林炜迪功施田五十亩以为倡师言
自是常住必续有喜舍者当别具记云绍兴壬子十月
二十日记
佛迹律寺县东三十里唐天宝中僧惟实建
凰岩律寺县西二十五里宋绍兴间僧宗晓建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491-0636b.png
三峰资寿律寺县西南六十里唐咸通间虞世南建名
圣寿宋景定初改今额
福源律寺县西三十五里至元燬中丞舒亶题云
寺占灵龟背山横小㠗头一桥云借路双沼月分秋竹
影摇虚室松烟著晓楼残钟谁共听寒籁更飕飕
證心律寺县西四十里唐天福中僧道珍建请今额
芦山普光律寺县西南二十五里唐清泰间建治平初
赐额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491-0636c.png
香山智度禅寺县东三十里唐天宝中僧惟实结庵广
德初建寺大历中请额
东皋福昌禅寺县东南二里宋淳祐中僧智恭建咸淳
中赐额
五磊普济禅寺县西北四十里唐文德中僧令頵禅师
建旧名灵山大中祥符改今额中丞舒亶诗云五磊
峰高笔插天长松合抱几千年尘氛洒落非人世风
露清明近月边枕上数声敲夜磬山前百亩起春田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491-0636d.png
我来欲卧苍苔色不著蓝舆两两肩
定水教忠报德禅寺县西北三十里唐乾元间僧一华
建名清泉宋嘉熙初袁枢密增田建寺请于朝改赐今

石门饶益禅院县西南五十里唐景福初进禅师建扁
曰石门宋治平初赐今额
西峰度门禅院县西北六十里唐元和间常禅师建名
曰西峰后改广明宋治平初改今额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491-0637a.png
永寿尼寺县西北一十馀里宋绍兴中僧惠真无念建
咸淳中燬后重建
湖田经堂县东二十里宋开庆初余德斋置
宝莲经堂县西五十里至元中王恩恭置
正念庵县西一十五里宋淳祐中僧法印建
溪隐庵县东二十里至元中僧如良建
福源精舍县东五里淳祐十年朝奉郎知溧水县李以
申妻朱氏所建妇茹氏增创之尚书可斋袁商为记孙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491-0637b.png
印传妻胡氏复置田二顷四十亩命僧有心主领翰林
侍讲学士袁桷为记
   象山县
等慈禅寺县西北一里旧名凤跃宋元嘉初置治
平初改今额吴郡方预释迦殿记曰三代而下自
天子达于庶人为之宫室莫不有制卑踰尊贱敌
贵则其制乱是故圣人作为法度虽毫毛纤悉之
馀未尝不叮咛规戒尽君臣上下之分使尊而贵者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491-0637c.png
不过其侈卑且贱者亦不甚陋为万世之定法也自尔
创营百出事非经见穷巧极智矧生于后人则学者未
闻固不敢轻议余以此事牵出鄞江因次象山县有浮
屠氏庆恩者忽见余而言曰负县之北隅有我佛所居
曰等慈庆恩实僧院也且院之名今天子诏以赐之旧
亦以凤跃为额甲乙继守四百有馀岁咨嗟前人蔽于
自奉以法堂方丈香积僧室逸居饱食为事独大殿历
年踰久栋楹梁桷桡折朽腐飘风暴雨无以处我佛某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491-0637d.png
方远慕觉道继唱真乘不忍坐见隳敝发无量大慈悲
心一日率住持人友宗访县人林奉元实此民巨富之
又豪者同力劝缘广募檀信乃得钱百万涓日命工雨
锸霜斤鼎新革故飞甍画栋蝉联绮错仰望俯视丹雘
浮动乃以释迦佛坐之于中文殊普贤迦叶阿难四菩
萨侍焉护法二神立于其外复以十八大罗汉环拱旁
列就其佛之尊者名之曰释迦殿远近向慕源源如归
呜呼非我佛法广大妙道通达则何能集是壮观哉以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491-0638a.png
元嘉八年十月始作治平二年十一月休工某能力为
如是愿丐之以书本末将激其不能为者余应之曰师
之言详矣使余虽信后之营向之巧而复为之说亦无
以过之也况余所不敢轻议者耶治平二年岁次乙巳
十二月己丑朔二十五日庚戌记
智门禅寺县西二十五里旧名保安周显德中置宋治
平初改今额崇宁二十年八月七日象山县令金陵徐
敏求为之记曰西方仙圣立开导引掖之方俾有生就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491-0638b.png
善避恶与吾圣人之道初无以异若其所谓无所
住而生其心夫本觉妙明者虽百姓日用而不知
至于一切不得已而寓之于迹俾常情卓见闻之
亦足以革非心而弭贪欲故以清净恬虚为禅定
以谦退柔逊为忍辱则知心争可得而息也以菲
薄勤俭为修行以穷达寿夭为因果则贱陋或可
得而安也以随所作业回复偿报为地狱之说则
为不善于幽隐之中而幸免名刑者或知畏惮也于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491-0638c.png
善俗之政教实亦有助圣人因俗之善而导之有所不
禁焉及其弊滋甚则缯台幔阙银池玉树以为庄严当
然考鼓鸣螺昼夜梵呗断指灼体肤以为依归当然祷
福祈年忘本附末纷纷愚众波荡以从是学佛蔽蒙之
徒以迷识佐其高妄相夸胁而倡其风之过也韩退之
于唐喟然引圣力争四海之域拨衰反正不使汩为怪
焉者以为己则学佛之徒不可不慎苟非其人必肆为
慢靡嵬琐之行以害圣治为疑政乱政之罪人县之西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491-0638d.png
有佛院曰智门距县三十里最为佳处先是院僧相继
主之姑以前后为序不复简汰殿宇芜秽弗除弗治其
依倚祸福而恣欺惑者盖不可道也崇宁元年六月众
请于有司愿更为十方禅居太守兵部陆公传命广惠
首座僧昙惠住持慧公操孤高能其事曾不阅月倏然
革圮陋为梵释龙天之宫方袍至者修洁尽敬人游其
地善心以生学佛之徒如此盖亦无负土木华构不为
虚设矣院建于周之显德治平中赐名为智门迨今始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491-0639a.png
轮奂完备禅刹因知地废与显固自有时也其形势
雄快足以登临耳目所寓无非至教海云合散空色两
无潮浪去来爱缘欲净泉声漱玉与地籁倡和若出广
长舌相宣微妙言则意此地又必有神物护持须其人
而后兴焉余宿官于此方推行朝廷善令仁政使海滨
之人渐上道化而慧公颇能知佛之本心与众为善蠲
治塔庙耻此为流辈之欺惑良异夫迷不自识者亦可
嘉矣恳余施一言以为记故乐为之书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491-0639b.png
宝梵教寺县东北一百三十步旧名东禅宋建隆初置
治平初改今额苾刍法明为之记曰大夏距天竺国不
知其几千万里有能仁民之教盖出于净饭之后当
周昭王二年四岁而生焉大圣将利王于天下忽
地动泉溢虹光上贯紫微王命史占之剖石南郊
用纪其事生十九年父王以嗣翌之储钟爱甚笃
禁何负出之座志坚不可夺遂踰成雪山修道德著行
满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三转法轮度人无数机薪既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491-0639c.png
尽将入涅槃顾谓其徒曰吾灭后一千年声教当留于
四方于是阿难多闻第一与诸弟子惧微言将绝于毕
钵罗窟中结集法藏凡住世四十有九年所说之法若
水传器将大小诸部不可备举盛行其土至感明帝夜
梦金像飞行殿廷因遣使往西域求之月氏遇摩腾竺
法兰二大士以白毡绘其像贝多叶缮其书至止洛京
首命翻译印四十二章经为释教来东之始也乃度僧
创白马寺以奉之原其教大率以因果为宗近则使人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491-0639d.png
迁善远罪终则使之革凡成圣大有益于教化故世为
儒道释若鼎之足焉历魏晋隋唐又迁千有馀载中间
或隆或替皆系于时君世主其道未尝为之增损巨唐高
僧玄奘义盛者尝亲往天竺备历寒暑得经律论合前
后所译约五千馀卷梁朝傅大士乃补处慈氏方以其
书覆以宝殿架以车轴使人推之此亦流通法宝无穷
之意自尔檀信有所祈祷至于事迫恳投如谷答响或
者窃疑之曰吾观琅函玉轴而赤者是纸黑者是墨分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491-0640a.png
别者是业识与夫施财推利之人而手未尝捧其卷目
未尝关其书又不知其中所说何法祗一举心祈向便
能感格神物易危为安此系何道而致之然殊不知如
来为一切众生故于娑婆世界无一芥子许不是舍身
命处且以丈尺之地铺以芥子纵功力算计尚莫能知
况娑婆如是之广其积功累德宜乎不待发一言而千
里应之此且以一代施之为言若其以法界身随机逗
教则尘尘刹刹殿推是藏闻所出音声与亲闻如来所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491-0640b.png
说一大藏教无以异也而况手持目关游心其间者哉
荆溪且一句筑神咸资彼岸思惟修习永證菩提则前
所谓迁善远罪革凡成圣岂虚言邪宝梵院者在县之
东北隅去城市一牛吼地治平中始易今额业以十方
讲观住持政和间猊座久虚众举真懿大师德臻胡氏
子世为邑之大族妙龄披缁度世延庆三十年禀法智
大师天台教观象钦仰既来适丁百废莫能支梧一日
其父允和语之曰邑中未有轮藏为道俗洗心殖福之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491-0640c.png
地汝能经画吾当助之于是乐从其说袖疏出谒豪右
后七年而藏成宝殿一新华龛八面护法神龙从地捧
之而出菩提天仙光明辉映若帝网珠互相涉入其徒
了宗如雅可立同往乌墩镇募缘得经五百函以实之
兴作于建炎丁未落成于绍兴甲寅总费钱万有馀贯
既成臻公遂告老西堂未二十年而主人几易第恐日
迁月化后之人不知创始之本末乃过谓仆曰此藏未
有记公能以文字治增上胜缘乎仆曰昔韩梓材唐之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491-0640d.png
名儒也尝为清泉寺作轮藏记其间所载太和中率天
下佛祠逾三万其能置大藏者不过十百然以唐较宋
朝其增置佛祠不啻数倍而能置大藏者又何止于十
百而已哉顾当时建立之人求其记者皆一时钜公硕
儒托以文章翰墨照耀后人欲其取重于天下矣而公
独以一林下无闻之人求为之记得非以仆芜而为诮
(缺/)
延寿寺县北七里旧名龙寿汉乾祐初置治平初改今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0491-0641a.png

常乐禅寺县东北三十里唐乾宁中刺史黄晟建宋乾
德初改宝庆额治平初改今额卢江县主簿楼郁记曰
嘉祐七年宝祐县之主僧死邑令陈居玠易为十方之
院命金峨首座僧道相居之院在邑之东北一舍之地
即明州刺史黄君之所建也宝庆之号肇于乾德之初
至治平改元之明年乃赐常乐之额黄君讳晟仕吴越
国王自君之殁百有馀年其徒相传不为少矣知一身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0491-0641b.png
之利而忘其所以利于众人相师之到而颓垣断栋负
土而立者相忘矣相师曰吾志在乎山水之间得此固
足乐矣乃与同参文应及弟子则之相与经营破私为
公撤旧增新又天童僧冲太者植松杉二万馀本不踰
年遂为胜绝之地邑之人知相师不私于其身而有利
于众人咸信而归之故黄宗浦孙常悯吴允熙陈允恭
等为之檀施宗浦乃刺史之裔孙常悯先迹之坠遗有
意而兴起之既得相师修学去来见在一切佛回向在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0491-0641c.png
它化自在天殿曰摩尼宝时金刚藏说过去未来见在
诸佛智地今此宝殿妙好严特名字何等当说何法愿
为敷演居士告言佛子智身寥廓遍周十方法界圆融
终始无际是以如来正觉初成九天同届普光一集十
处咸登今古无差旧新一念故不离果德大泽普应十
方而为一时一会本无去来心汝今者自心之力念念
之中信之此身与十方诸佛齐成正觉转正法轮则普
光即殿殿即普光既信此心住于佛住法界虚空广大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0491-0641d.png
无二则妙胜即殿殿即妙胜学三世佛常行万行利益
众生不可思议则宝庄严即殿殿即宝庄严发广大愿
充满法界救护众生慧智自在则妙宝即殿殿即妙宝
住菩萨住入佛智地究竟修行成最上道则摩尼宝即
殿殿即摩尼宝如是言之则帝纲重重鉴象相入不动
智佛常坐道场诸大菩萨游戏三昧则此殿者当何名
为汝其谛观作正思惟普光法堂正在此处时诸大众
闻居士言得未曾有咸作是言善哉居士快说法要我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0491-0642a.png
等今者信解受持愿书并之作将来眼居士曰不亦善
乎宣和六年十一月望日
玉泉教院县东北三十里宋乾德初置熙宁初加赐寿
圣绍兴间改今额
普明律寺县西南一十五里梁天监初置名涌泉
宋治平初改今额御史台检法官王庭秀方丈记曰
普明距县西南一十五里而近其地得于两山之间背冈
面阜东西才踰里许而林峦相属山光竞翠幽泉递响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0491-0642b.png
含溪空谷岫幌云关一别区也院兴于梁天监中号涌
泉至治平初篆赐额普明历岁滋久四合之宇仅备甲
乙继居因陋就寡寖以隳蔽夫以释子之宫绝在尘外
而境不时兴良有待也僧道澄行业精洁睿解过人其
住持之明年慨然叹曰昔人之创室展脉虬角之居现
相贺跋之舍神辟林麓而运楩楠天除沙砾而备安居
道之所系诚之所至虽天地鬼神犹不违时刻之相况
吾徒久有此居衲子曰视山所容犹有馀地阙者而兴
卷十八 第 29a 页 WYG0491-0642c.png
之当有乐成吾事者多矣于是有僧道殊法定率众先
中钦承师古乃凿山而建方丈之室施者四集鸠工于
春迄冬而成巍特亢爽屹出众甍之上异时榛莽荟翳
嵓壁峭巉若非人力所易平斸而乃今修梁峻庑翠牖
碧阶虚坦明豁出人意外是可为普明松桂荣而云壑
贺也一日集其徒于上告之曰里区胜境千佛之居五
台北峙庐阜南矗穹窿峻极穹居叠嶂怀灵抱异仙圣
所宅金碧交照梵呗相闻而吾之文殊以光相现于二
卷十八 第 29b 页 WYG0491-0642d.png
山金桥亘空圣灯耀夜祥云绵延圆辉闪烁真异境
也汝今谛观佛身广大充满法界于众生前无所不现
则文殊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祗国所有光相在在处
处可得而睹惟此丈室非大非小不侈不陋有若毗耶
离城摩诘所居汝等当正思惟安住身心文殊大士将
以狮子高广之座来至此处现大神通以不可思议微
妙法门开示于汝足虽不登五台不履庐阜而文殊光
相于汝等前无时不现则吾此室所作佛事与彼诸方
卷十八 第 30a 页 WYG0491-0643a.png
等无有异岂不快哉岂不幸哉他日妙高居士道过之
證前因曰兹山寂寥久矣近创此室虽曰幽隘而尝妄
语其徒者如是矣愿识之以示后来可乎余闻其言而
善之因命笔而与之记建炎改元六月十六日朝散郎
御史台检法官赐绯鱼袋王庭秀撰
蓬莱山广福寺县西南三十里旧名蓬莱院汉乾祐初
置熙宁初改寿圣绍兴间改今额权婺州永康县事刘
渭记曰四明东海之上有象山象山境之西南有佛刹
卷十八 第 30b 页 WYG0491-0643b.png
焉五代之梁创之以蓬莱之额是为龙德二年我
朝之宋锡之以图书之文是为太平兴国四年准
敕听以甲乙住持者天圣三年也蒙恩易以寿圣
之名者熙宁二年也是院隐然介众山之中也虽
无崇岩巨壑盘亘千里高插云天雄压地轴而佳
巇苍岫周遭映带卑相附远相揖亭然起崒然止
而朝阳暮霭露花霜竹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恍
然若图画中见也太仆卿直秘阁林公旦昔宰是
卷十八 第 31a 页 WYG0491-0643c.png
邑尤意爱之且叹基址颓圯榛棘出人庳堂隘宇
上破而旁穿殆不足以擅斯景而奄有也因命释永净
主院事焉盖永净者余闻之操行谨洁智敏捷而谋多
又卒之以不私于是登高而望默画于方寸辇粪壤焚
椔翳却立而视为之瓜分棋布地形之崇卑櫩宇之闳
狭瞭然在目中矣乃始即其旧而新之规其小而广之
三门峙列两庑翼张阅经有堂献供有厨澡身有室休
宾有馆轮焉奂焉一切鼎新有若鬼神阴来相之独所
卷十八 第 31b 页 WYG0491-0643d.png
谓佛殿阙焉居者无以寓归依之诚来者无以耸瞻仰
之礼适得邑之信向者相与出力而巍巍之殿屹立矣
复建宝藏以居殿之中金函玉轴层见叠出所谓妙典
秘偈悉募僧行笔之盖其徒宝山倡其初义肱赓其终
积之数年而五千四十八卷之文灿然完成矣既又辟
田三百亩以赡二时之供羞植松十万本以助众山之
森立亦其徒慧初义琛与夫郡豪吴君骥有力焉窃尝
谓事以速而不达以久而有成天下之理也是院由五
卷十八 第 32a 页 WYG0491-0644a.png
代以迄于今日寥寥二百馀年乃始修坏而成补罅而
完易隘而旷溃质而文工告毕事告成岂一朝一夕为
哉又况永净与其徒数人协心联力卒之以不私如是
宜其有成也若夫升猊座而狮子哮吼震雷鼓而法雨
沾濡闻之者声上上之真机饮之者味如如之妙旨此
又有待于来者焉崇宁元年三月一日记
护境寺县东北二十里建隆初置熙宁初加寿圣绍兴
间改今额
卷十八 第 32b 页 WYG0491-0644b.png
保宁寺县西南二十里旧名保安周显德中置宋熙宁
初加寿圣绍兴中改今额
瑞龙寺县东南十五里宋乾德中置
新安寺县西南五十里周广顺中置
任师寺县西南五十里周广顺中置
   陈可复
陈可复定海人其师与真幼岁居杭入禁中精斋醮仪
可复幼疏爽越有林生善役雷恣酒自许有问其法辄
卷十八 第 33a 页 WYG0491-0644c.png
叱去可复昼夜承事伺林嗜酒每鬻衣以奉繇是卒得
其术至元九年乡大旱祷禬莫应有戏之曰陈道士能
召雷命至官人将候其不验以侮辱可复徐行精思集
云云果合须臾雷电大作雨甚遂召为承应法师见于
世祖皇帝伟其貌命治足疾可复曰疾深不可除臣有
禁架术愿试之试良愈复命治风风返却祈雪雪立至
从上巡幸几十年卒京师追封为诚明翊教太极真人
   在城道观
卷十八 第 33b 页 WYG0491-0644d.png
玄妙观在东北隅唐天宝二年诏天下皆置紫极宫以
祠老子梁开平二年易为真圣观宋祥符二年改天庆
绍定元年太守胡矩重建皇朝至元十九年燬至元廿
九年改今额至大二年复火
报恩光孝观在西北隅唐开元二十六年所置开元宫
也改为崇寿宫宋崇宁二年改崇宁万寿政和元年改
天宁万寿绍兴十三年改今额皇朝至元十九年火重
建至大二年火及山门两庑而止其殿岿然独存
卷十八 第 34a 页 WYG0491-0645a.png
灵顺宫在西南隅宋开禧中徐侍郎自徽州奉五显
灵观以归舍地建置田以充大德十年大风震屋重

报德观在西北隅宋淳祐七年赵郡王与欢建佽飞庙
在焉皇朝至元十九年火重建
福顺观在西北隅宋宝祐间郡王赵与欢建以奉玄帝
祠皇朝至元二十九年宣尉赵孟传请今额
文昌宫在西北隅宋咸淳七年道士范介然建崇奉梓
卷十八 第 34b 页 WYG0491-0645b.png
潼真君皇朝至元十八年申请教所以武德文昌为
西云大宝宫在西北隅宋淳祐八年道士董真懒建大
宝宫在西门后燬皇朝至元十四年王鍴以西云道院
舍于宫遂合为一
回真道院在西北隅皇朝至元二十三年王惟明舍地
以建
明霞观在西北隅皇朝至元二十八年道士邹晋华建
扁曰明霞真馆大德六年请今额至大二年燬
卷十八 第 35a 页 WYG0491-0645c.png
紫霞仙观在西北隅皇朝元贞元年军千户张重翔舍
地以建
玄真道院在西南隅皇朝大德十年道士萧真素建今
扁曰月湖福地
冲和道院在西北隅皇朝至大二年道士萧真素置萧
氏屋改为道院
玄玄道庵在西南隅皇朝至大二年玄真道院建至大
四年道士张存真建钵堂以来方外之士
卷十八 第 35b 页 WYG0491-0645d.png
蓬莱观在县西广德湖之望春山先是白龙祠之
侧有道堂郡守楼公异生祠绍兴三年请象山废
观为额攻愧楼公作记云老与佛之学行于世尚
矣未知孰为轻重然以吾乡一境计之僧籍至八
千人而道流不能以百其居财十数而佛庐至不
可数何耶盖尝闻之欧阳公矣大略以为佛能钳
人情而鼓以祸福人之趋者众而炽老氏独好言
清净灵仙之术其事冥深不可质究故凡佛氏之动
卷十八 第 36a 页 WYG0491-0646a.png
摇兴作为力甚易而道家非遭人主之好尚不能独兴
且曰其间能自力而不废者岂不贤于其徒者哉明之
四山去郡皆三十馀里西有湖千顷一山穹然秀出此
为最近者名曰望春旧有灵波庙以祠白龙政宣间有
陈孜者始崇以殿辟道院于东俾道士冯立权奉香火
祖父少师典乡邦因湖之淤请于朝而田之岁得谷亡
虑四十万斛父老以为德生立祠于其中又得道士何
思远居之于是观宇益兴廊庑略备思远澄心鍊气得
卷十八 第 36b 页 WYG0491-0646b.png
黄老之真风驱役鬼物灵迹有不可掩者尝之京师有
运船数百千艘欲绝淮为潮不登为作法于其堧未几
潮溢欢声如雷悉赖以济发运使以闻敕差明州管内
副道正盗发清豁旁郡山谷间多响应者祖父大饬守
备郡以无恐思远亦有阴助石记存焉绍兴癸卯太守
莫公将命拜章祷雨而验奏移象山蓬莱观废额手书
扁榜以宠异之其后主者竭力以增益前功今知观吴
若纳继胡志清之后里之巨室厉氏兄弟相与出力兴
卷十八 第 37a 页 WYG0491-0646c.png
造又得昝氏创岱岳行祠于山麓遂为一方胜处由欧
阳公之言观之诸君可谓能自力而贤于其徒者矣某
自念生晚不逮事祖父尝拜祠下冠佩俨然幼年及识
何君犹记其道貌能历历道祖父时事使人起敬吴嗣
法于何为孙行谨行乃祖之法以大其居是为能负荷
者故与之游一日来请曰观之兴才六十馀年惧无以
传远久愿记之应曰传之久不久正不在记而况此骫
骳之文乎世之栋宇有倾民力为之欲为无穷之计而
卷十八 第 37b 页 WYG0491-0646d.png
骤起亟废几不能以一瞬山颠水涯结茅累甓或遂化
为殊庭自前古以至今日者非一也子以为今之琳宫
蕊馆据名山洞府之胜霞冠星襡摇曳其间者皆固然
耶其创始之初亦若是而已又未必能如子之居之壮
其寖致雄盛者虽曰有数亦存乎人尔揆之世法又何
止栋宇也哉今蓬莱之兴或作于前或继于后以跻登
兹归语子之徒傥能念其艰勤而增葺之则真可以无
穷矣吴曰正欲记此以示来者遂为之书
卷十八 第 38a 页 WYG0491-0647a.png
寿圣观阿育王山前宋大观中道士梁守清始建东岳
行宫嘉泰元年道士胡抱一请绍兴府馀姚县广福废
观改今额
云它观涛山堰旁嘉定十二年赐额遗德庙属焉
显忠旌德观清修悟真观太清悟空成道宫并在大慈
山宋丞相史公母齐越国夫人葬于山中建为功德所
紫清观在县西三里丰清敏故园也皇朝至元二十一
年道士范希和建
卷十八 第 38b 页 WYG0491-0647b.png
玉皇观县东十里皇朝元贞二年道士胡道甫建
甬东助顺宫县东二里皇朝至元十九年道士吴葆俦

紫虚观县东五里皇朝至元十九年道士楼坦建
至德观县东二十五里皇朝至元十八年道士程德盖

   昌国州
道隆观在州之南本东岳祠宣和二年守臣楼异请今
卷十八 第 39a 页 WYG0491-0647c.png
额建炎间金人入境以斧斫殿楹为流血金人乃去境
赖以安殿曰金阙寥阳门曰蓬莱福地皇朝至元二十
六年其徒争主道士陈可与祝发为 遂改为寺至大
四年道士蒋明善求直于有司延祐二年复越王题临
江仙词云试凭阑干春欲暮桃花点点胭脂故山凝望
水云迷数堆苍玉髻千顷碧琉璃我本清都閒散客蓬
莱未是幽奇明朝归去鹤齐飞三山乘缥缈海运到天

卷十八 第 39b 页 WYG0491-0647d.png
   道隆观记(贯云石作/)
圣朝元仁大德抚四方兴三教各有恒致以不失所为
上至元间河西祝发氏杨永福总摄江南僧政而其玩
服子女饮食起居悉蚕诸僧僧罄而越取凡唐宋所额
宫观稍似丰厚者以己力经为佛寺梵其士金其像火
其额不下千百所尝又罗煅入罪僇道士凡三四人由
是此流背玄门趋金教者甚众永福坐法后前所额宫
观归其教者才一二耳余尝观所在诸既归而复争者
卷十八 第 40a 页 WYG0491-0648a.png
盖不得其官既安而不葺者盖不得其人所不葺者乃
人鄙所复争者乃官贪之故也延祐第四祀春三月余
游海上舣舟昌国之顷搜奇访古惟以进士倅是郡干
文传偕余游此环观所谓圣母池者再复登后之翁
山周而视之云水互碧明晦交错唯意在而身亡也壮
哉观余又不舍而勤顾似非老氏室亦非浮屠尝试问
之有道士蒋君明善起而应曰始自汴宋哲宗元符三
年前祠东岳圣帝后以道院奉朝昏徽宗宣和初是邦
卷十八 第 40b 页 WYG0491-0648b.png
守楼异请额于朝赐道隆观皇朝至元二十又六年道
士陈可尚附杨炎断发缁衣亦归佛氏遂以观为寺至
大四年春明善愬之有司天道好还复仍其旧扶颠补
弊规制粗立今先生之来可谓大遭也愿为文记之余
求郡志按之然就官僚询之然即耆宿审之然呜呼变
其人而道存取其物而理在昔也彼以人胜吾以物夺
非夺吾之吾也今也吾以人还彼以物弃亦非弃彼之
彼也老子贵无为尚清净吾与彼其有辨邪其无辨邪
卷十八 第 41a 页 WYG0491-0648c.png
且吾闻是州浮屠之居溢三十老氏仅一区使胥而为
浮屠则老氏之教不几息明善清修强敏能事其事其
不葺固非吾忧后之官守能不贪则能使无烦其不争
审矣自今焚修不懈祝圣寿之无疆明善勉之哉
文昌宫在州东学之侧宋咸淳间州人创建以祠梓潼
君皇朝至元二十六年因道隆废为寺遂以三清像寓

真武宫在州治之南
卷十八 第 41b 页 WYG0491-0648d.png
岱山东岳行宫宋宣和间道者徐净超募缘以建田数
亩而已
祠山行宫附祖印寺之右
蓬莱集仙道院在蓬莱乡之朐山皇朝至元十八年乡
人李心道创立以为祈祝之地
   奉化州
虚白观州东北四里唐昭宗时赐额观有三清像制度
精巧老君像袖中有一蛇长数尺洁白如雪隐现不常
卷十八 第 42a 页 WYG0491-0649a.png
洞真观州东北四里皇朝至元二十四年前漕贡士卢
震龙弃儒学道创立请额于教所而震龙为开山其宗
卢道钦等甲乙住持其后道钦鬻田质业圯坏栋宇皇
庆二年本州议欲兴复而天师以卢乃虚白观王师回
弟子以其田入虚白合而为一焉
开元宫州南五十里宋开庆元年郡守丞相吴公潜请
今额
元真观州西北二十里宋嘉定十一年观文赵公因建
卷十八 第 42b 页 WYG0491-0649b.png
坟创立初营殿址之日有紫芝四本生于墓山因名紫
芝山
玉清葆仙道院州东南五十里宋德祐元年戴行恕建
梓潼文昌宫州东北四里宋景定二年故漕贡士卢震
龙捐资买田筑宫以奉梓潼帝君之像
慕真观州东三十里皇朝大德六年七年请额于教所
   慈溪县
清道观县东南三里唐天宝八年建后废宋绍兴三十
卷十八 第 43a 页 WYG0491-0649c.png
年道士叶景虚重建又于其右建东岳祠尚书楼钥扁
其关曰列仙游馆皇朝至元十七年火重建
崇寿宫县西北五十里属鸣鹤乡定海县东海王庙道
士尝请崇寿为其观额此宫遂改天宁观又改天宁万
寿观后东海王庙改为渊德观绍兴元年复其旧额
大隐山至道宫县西南四十里下有龙潭唐天宝二年
遣使投金龙祷雨泛出黑漆木板有金书大宝永昌四
字雨随应乃赐潭名永昌建观潭上名大宝地卑湿宋
卷十八 第 43b 页 WYG0491-0649d.png
祥符间一夕疾风大雨拔木发屋观宇忽运于溪南高
爽之地人号神运殿治平二年赐今额世传葛仙翁谢
康乐修炼之所宫侧有药臼石台存焉宝庆元年道士
董成真闻于朝聿新之
   定海县
渊德观县东北五里元丰元年建渊圣广德王庙命道
士主之崇宁三年建诏天下建天宁万寿观以本州崇
寿宫改置四年请其额寘本庙宣和五年改今额建炎
卷十八 第 44a 页 WYG0491-0650a.png
四年火绍兴二年重建宝庆二年徙于兹
旌信朝元宫县东北五里即招宝山下东岳行宫宋绍
兴八年道士李知孟建皇朝大德六年教所请今额
陈山行宫县南五里宋道士高渊明所建奉东岳香火
东岳行宫县南七十五里海晏之穿山皇朝至大三年
道士刘尚贤建
澥浦行宫县西北六十里宋乾道六年道士钱时晦建
祠东岳
卷十八 第 44b 页 WYG0491-0650b.png
蓬山道院县西北七十五里据山瞰海地处大蓬山之
麓皇朝至元二十一年渊德观道士裘应声创建
   象山县
栖霞观在县西南二百五十步蓬莱山之下旧名蓬莱
观秦徐福梁陶弘景皆隐迹于此隋大业元年废唐天
宝十三年台州刺史袁仲宣复置大中元年令杨弘正
告于明州刺史李敬方重修宋治平二年改今额淳熙
末迁于山之西嘉定十三年道士张大原于旧址重建
卷十八 第 45a 页 WYG0491-0650c.png
   大瀛海道院记
外际乎天内包乎地三旁无垠而下无底者大瀛海也
非神融混冥智周寥廓能纳六合于方寸未易与语此
而有客授予大瀛海之图为之瞿然以惊谓客曰此恶
可图也而孰为为之哉展而视之则荒厓斥泽之间浮
沙浅土之上一勺之沮洳一撮之埆瘠夫岂冲和清淑
明秀灵异之所钟乃或堂而构焉以为栖霞餐露之馆
而冒之以是名也又为之喟然以吁授图者曰达人奚
卷十八 第 45b 页 WYG0491-0650d.png
索之之深耶鄞之东南百里达于海舟行八十里曰象
山有县县之东二十里曰爵溪潮汐齧冲贾舶络绎东
望日本南走天台世传神仙安期生之属所来往也故
其民至于今好仙道而其乡曰游仙至元癸未乡之人
王翁弃妻子改名一真结屋其隈延接方外之友前代
善书之人尝有大瀛海三字购而得之因以为扁大德
丁未天台崇道观道士吕虚夷为县令祷雨有应王翁
一见而莫逆也遂与共处王逝而吕嗣主教者命之世
卷十八 第 46a 页 WYG0491-0651a.png
守方将资众力大其居又欲资一言久其名也为是手
图以来蚁之于垤也蜗之于壳也涔蹄之于广宫大囿
也亦各适其适也而达人何索之之深耶予于是进道
士与语曰予生长海滨请为子竟瀛海之说禹贡叙事
至讫于四海而止讫者地之尽处也海之环于东西南
北相通也而西海北海人所不见何也西北地高或踞
高窥下则见极深之壑如井沈沈然者盖海去东南地
卑海水旁溢不啻万有馀里中国之地广轮方三千里
卷十八 第 46b 页 WYG0491-0651b.png
耳而东连海岸以勾股稽之水之所浸倍于中国之地
者二十而羡其间洲岛国土不可胜穷若三神山者盖
不知其几也奚独蓬莱方丈瀛洲也哉载籍之所不记
人迹之所不及而惟长年度世之流形质销铄神气澄
凝逍遥飞步乎太空之中者得而至焉之人也虽非彝
教庸行而胚间气秉绝识超越凡庶万万也企而慕之
者人人而然能几其彷佛者谁欤名不混世实不离世
稯稯营营卒与□耎肖翘之类俱为尘泥其亦可哀也
卷十八 第 47a 页 WYG0491-0651c.png
夫今子出乎四民之外不与游方之内者为徒讵可但
以大其居久其名之为务哉必有事可也他日朝燕暮
越瞬息入极冷然御风过三神山之顶临睨旧乡而一
笑下戏人间自称回道人非子也耶道士改容曰敬闻
命敬闻命于是乎书以遗之日馀十有二杓贞于天田
延祐第六春也集贤直学士奉议大夫吴澄记
 
 
卷十八 第 47b 页 WYG0491-0651d.png
 
 
 
 
 
 
 
 延祐四明志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