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㑹稽志巻十六宋施宿等撰
  翰墨
蘭亭叙者右將軍㑹稽内史琅琊王羲之逸少所書
公元353年
 詩序右軍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太原孫統承公孫綽興公廣漢王彬之道生陳郡謝安安石高平郄曇重熈太原王藴叔仁支道林及其子凝之徽之操之等四十有一人祓禊山隂蘭亭酒酣賦詩製序用蠶繭紙鼠須筆書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構别體之字最多至二十許字他日書數十本終無及者右軍亦自愛重留付子孫七代智永比丘俗呼永禪師傳書弟子辨才辨才俗姓袁氏梁司空昻之玄孫唐貞觀中太宗鋭意二王書帖摹搨殆盡惟未得蘭亭凡三召辨才詰之固稱荐喪亂亡失不知所在後遣監察御史蕭翼微服為書生以詭辨才始得之供奉書人趙模韓道政馮承素諸葛貞等四人各搨數本以賜皇太子諸王近臣貞觀二十三年高宗奉遺詔以蘭亭昭陵趙模等所搨者傳於世事何延之蘭亭
 蘭亭記凡二千一百餘言秦少游摭取以載集中本是黃長睿東觀餘論䟦蘭亭記云因臨蘭亭法書要録見此記文詞繁瑣戱為删潤但筆孏不能好書當俟他日别冩長睿删本不復傳矣
晁無咎蘭亭記始余幼時太平廣記見唐太宗
公元1106年
 蕭翼蘭亭叙事葢譎以出之輒嘆息蘭亭若是貴耶至使萬乘之主捐信於匹夫傳稱子貢詐而全魯弦高誕而存鄭遺一言之細建二國之業猶不可以為常以太宗之賢巍巍近古無奈何溺小嗜好輕喪非常寶異得原失信不圍而去者矣晚多閒居頗屏世好獨于古人筆墨之遺猶愛而不能甚于少年官爵遲暮營田宅者與前論異矣因誦白居易七德歌曰功成理定何其速速推心致人怨女三千放出死囚四百來歸獄復嘆曰太宗一旅天下惟信爾夫不吝三千女而放出自信也不約四百囚而來歸獄人信也晉捨原何足道哉全魯存鄭利重於譎也愛蘭亭叙事小於欺也其老而將傳至從其子求書從葬亦累矣累物鈞病於行若太宗不累者大累者小則世將曰此何足以論諸信不信之間士之行已亦若此而已然則此書雖以石刻可寶崇寧丙戌冬至五日東臯流憩洞李季良出之晁補之
吳傅朋閻立本蘭亭右圖人物一軸五輩
 右丞相閻立本一書生狀者唐太宗西臺御史蕭翼也一老僧狀者智永嫡孫㑹稽比丘辨才唐太宗雅好法書辨才寶藏其祖智永所蓄右將軍王羲之蘭亭脩禊真蹟蕭翼出使求之㑹稽不與州郡通變姓名士服徑詣辨才朝暮還往情意習洽一日因論右軍筆蹟悉以所携御府諸帖示辨才相與反復折難真贋優劣激發辨才迺云老僧永禪師所寶右軍蘭亭真蹟非此可擬藏之梁間不使人知與君相好因取以相示既見之即出太宗詔札以字軸寘懐閻立本所圖葢狀此一段事蹟書生意氣揚揚有自得之老僧口張不呿有失志之態執事二人其一嘘氣止沸者其狀如生非善冩貌馳譽丹青不能辦此上有三印一内合同印其一大章漫滅難辨皆印以朱其一集賢院圖書印印以墨朱久則渝以故人間墨印王涯小章李德裕贊皇印皆印以墨此圖江南内庫所藏簮頂古玉猶是故物太宗皇帝初定江南兵部外郎楊克譲昇州江南内府封識如故克譲不敢啓封具以聞太宗悉以賜之此圖第一品克譲蔡人寶此物傳五世以歸其子婿周氏周氏再世孫穀藏之甚秘梁師成請以禮部度牒易之不與後經擾攘逺適與其同郡人謝伋建康郡守趙明誠所借因不歸紹興元年七月望有携此圖貨於錢塘者郡人吳說得之後見謝伋言舊有大牙後主題刻其上云上品畫蕭翼籖今不存此畫宜歸太宗御府而乆落人間非所當寶有者説記
公元619年
 汝隂王性之銍攷古劉餗傳記蘭亭叙梁亂出在外陳天嘉中僧智永所得太建中獻之宣帝平陳或以獻晉王煬帝也帝不之寶後僧果從帝借搨及登極竟不從索師死弟子辨才得焉文王秦王日見搨本驚喜貴價大王蘭亭終不至焉及知在辨才處使歐陽詢得之武德二年秦王劉餗父子世為史官討論為已任于是正文字尤審則辨才師智智永蘭亭叙者歐陽詢蕭翼也此事鄙妄僅同兒戱太宗定天下威震萬國尫殘老僧敢靳一紙書耶儻欲圖之必不狹陋若此況在秦邸豈能臺臣世亦猥信之何耶
  按辨才所住欣寺即古之雲門今號淳化寺有蕭翼宿雲門東客院留題雲門二詩當是蘭亭時也秦晁黃三公嗜古攷訂精信不疑諸家所跋蘭亭叙多本延之之說吳傅朋閻立本畫畫亡而跋猶存立本太宗時人葢亦親見當時事者恐不可盡棄然劉餗所云亦殊有理兩存
 中書侍郎虞龢論書表云羲之㑹稽獻之為吳興三吳地偏遺迹又是末年遒美之時羲之㑹稽蕺山一老嫗捉十許六角竹扇市王問一枚幾錢云直二十許右軍取筆書扇扇為五字悵惋云舉朝飡惟仰於此何乃書壊王云但
 言右軍書字索一百入市市人競市去姥復以十數扇來請書王笑不答羲之性好鵞山隂曇𥗝(一作釀)村有一道士養好鵞十餘王清旦乘小船故往意大願樂告求易道士不與百方譬説不能道士乃言性好道久欲河上公老子縑素早辦而無人能書府君若能自屈道德經兩章便合羣以奉羲之便住半日為冩畢籠鵝而歸
陶隠居梁武帝書啓逸少吳興以前諸書
 為未稱凡厥好迹皆自向㑹稽永和十許年中者從失郡告靈不仕以後不復自書皆使此一人世中不能别也見其緩異呼為末年書今聖㫖標題足使衆識頓悟逸少無復末年之譏
公元356年
逸少黃庭經後題云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山隂
 縣冩東方先生畫像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二日書與王敬仁曹娥昇平二年八月書皆誓墓不仕在越所書班班可考換鵞道德經李太白賀季真詩云山隂士如相見應冩黃庭換白鵞道德經不傳黃庭唐太宗時御府禇遂良中禁西堂録出正書五巻第二黃庭經六十行與山隂士武韋之禍古帖散落玄宗開元間収綴二王黃庭第一太白翰林嘗見之亦有所據而云耶
十七帖凡二十七條逸少書中龍也張彦逺以為王草
 書中烜赫著名信然自昔相傳益州其中間蜀事為玩味語類晚歳所作正在㑹稽時也第十六條云胡母氏從妹平安故(闕)興居去此七十也按吳置永興縣其地(闕)今之蕭山
羲之天台還至㑹稽風月清照夕止洞庭豪詠之
 末題柱其飛字有爪之形焉後人因之遂稱龍爪書
羲之㑹稽獻之七八歳學書羲之從後掣其筆不脱
 歎曰此兒書後當有大名獻之羲之七子入神
羲之㑹稽子敬出戱北館白土白净可愛
 掃箒泥汁中以書壁方丈二字晻曖斐亹有好勢日日觀成市羲之後見嘆其美
僧智永章草右軍樂毅論樂毅論正書第一
 世摹出天下珍之陳天嘉中得以獻文帝始興王作牧鏡中即以見示昔聞其妙今覩其真此書留意運工特盡神妙(智永時在雲門永欣寺)
謝靈運㑹稽模憲小王真草俱美靈運劉氏子敬
 之甥故靈運能書而特多王法𨽻草入妙
虞松叔茂㑹稽魏中書令大司農竇臮述書賦云
 名微格高復見叔茂體裁簡約肌骨豐娉如空凝斷雲水泛連鷺
孔琳之山隂善草行書師於小王露筋時稱
 真孔草王僧䖍孔琳之放縱快利道流便二王以後畧無其比但工夫太少故常劣於羊欣𨽻行草入妙妻謝氏亦善書
謝敷㑹稽山隠士善草𨽻王僧䖍云敷冩經入能
 品
賀道力㑹稽善草書尺牘尤美
盧綽士裕餘姚人官至秘書學士博學俊材工草
 𨽻
賀朗㑹稽陳秘書監書賦云賀氏曰朗雖非動人
 凡筆力猶阻學貧若宦游旅泊衣化風塵
僧法極智永㑹稽右軍七代孫號永禪師與兄
公元1160年
 子孝賔俱捨家入道孝賔改名惠欣初落髪時住㑹稽嘉祥寺即右軍舊宅後以每年拜墓便近因移此寺梁武帝以欣二人故號所住之寺曰欣焉(今雲門淳化寺)常居閣上臨書三十年退筆頭置之大竹簏簏受一石餘而五簏滿人來覔書如市戸限為之穿穴用鐵裹之人謂之鐵門限後取筆頭瘞之號退筆冢自製其銘又嘗臨冩真草千字文八百餘本浙東諸寺各施一本傳家精力過人隋唐間工書者鮮不臨學禪師百歳乃終兄智楷亦工書
智果㑹稽人師永禪師欣寺煬帝甚善之工草書
 銘石甚為瘦健嘗謂師曰和尚右軍智果得其骨
僧辨才俗姓袁氏梁司空昻之玄孫永禪師弟子
 書並付博學工文琴書碁畫皆得其妙每臨禪師逼真亂本方丈梁上鑿闇檻以貯蘭亭年八十餘猶每日牕下臨學數徧其老而篤好如此
虞世南伯施餘姚人其書得大令宏規同郡智永
 善學右軍世南師焉妙得其體由是聲名籍甚及其暮齒加以遒逸太宗世南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絶書翰居一焉𨽻行草入妙
孔侃字敬思大司農愉字敬康車騎將軍㑹稽山
 書賦敬思敬康二孔殊芳思行則輕利峭峻類驚虬逸駿康草則古拙鬱紆如落翮摧枯
謝藻字叔文㑹稽人官中書侍郎書賦云叔文法鍾纎
 薄精練用筆雖巧結字未善似漸陸之遵鴻等窺巢之乳燕
丁潭世康㑹稽人官散騎常侍書賦反古不忘吾
 推世康無逸少如元常猶落堯階之蓂莢秘府芸芳
劉廞季舒㑹稽人為光禄大夫書賦季舒纎勁循
 古有體遇稀難評唯署二啓
賀知章季真㑹稽人善𨽻草嘗與張旭游于人間
 人家好㕔館好墻壁屏障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索不如好事者供其牋翰共傳寶之書賦云湖山降狂客風流落筆精絶芳詞寡仇春林之絢彩實一望冩憂今存草書一帖云湖東只因種蓮四十步間遂不生(闕)豈不相宜耶菓珍紫蓴適我願也(闕)下稍赤精服七八過前後米元章小楷題識禮部尚書尤延之刻置天台郡齋政和間秘書黃長睿嘗見張長史十字云賀八清風流千載人也長睿跋云沈吟此語恍若季真在目長史此帖不獨草聖可賞也
徐浩季海越州唐肅宗立由襄陽刺史召授中書
 舍人尚書右丞四方詔令多出遣辭贍敏而書尤精帝喜之寵冠一時始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益工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𨽻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有論書一篇古迹記傳於世
右軍書家譜在山隂縣越州教授王渙之以書
 抵芾具云有此書
王獻之已復此節帖在朝請大夫新昌石元之家闗景
 仁屢見之嘗模石芾見臨兩本字體精妙
洪元眘集右軍越州字碑真迹越州僧正子文處嘗
 通書許借未果提刑喬執中携去質看亦不肯出欲公幹至越㑹家不果去今要度牒
虞世南枕卧帖雙鈎唐模朝奉大夫錢塘闗杞處上
 有儲氏圖書古印闗嘗謂芾曰昔越州一寺佛殿梁棟内龕藏一函古摹數十本所可記者右軍十七帖世南枕卧帖十鬭九帖褚遂良奉書寧帖上皆有儲氏圖書字印致工精絶毫髪乾濃畢備闗與僧善購得枕卧十鬭奉書寧三帖
虞世南書經越州上虞
  右自右軍書家以下五條見米禮部書史寶章待訪録
顔魯公夫人一幅米元章書史夫人當是其㛐
 在王銑家後有黄魯直等跋帖破碎過半今在府城司馬泰州儼家
李陽冰小篆二十四大字直華文閣陸公游家葢先
 師所藏
李後主徐鉉帖在王編修銍凡數所謂小字如
 聚鍼鐵者
亞栖書在開元寺僧房亞栖筆法前輩或有異論
 今閣下所刻(闕)古帖有之(闕)唐名迹
  碑刻
公元前210年
頌德碑丞相李斯小篆史記始皇三十七年㑹稽
公元前209年
 祭大禹望于南海立石刻頌二世元年春行郡縣㑹稽盡刻始皇立刻石旁大臣從者名以彰先世成功盛德其文曰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板本作脩)長三十有七年親巡天下周覽逺方遂登㑹稽宣省習俗黔首齋莊羣臣頌功本末事迹追首高明秦聖臨國定刑名顯舊章初定法式審别職任以立恒常王專貪戾慠猛率衆邦(板本作自)强
 暴虐恣行負力而驕數動甲兵隂通間使以事合從行為辟方内飾詐謀外來侵邊遂起禍殃義威誅之殄熄暴悖亂賊滅亡德廣六合之中被澤無疆皇帝并宇兼聽萬事逺近清運理羣物攷驗事實各載其名貴賤並通善否陳前靡有隠情飾省宣義(徐廣省一作非)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潔誠夫為寄豭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不得母咸化亷大治(闕)俗天下取風蒙被休經皆遵度軌和安敦勉莫不順令黔首修潔人樂同則嘉保太平後敬法常無極輿舟不傾從臣誦烈請刻此石光垂休
  越絶秦皇東游㑹稽正月甲戌到大都亭錢塘岑石長丈四尺南北六尺三寸東面四尺西面六寸于越東山上其道九曲去越二十一里水經秦始皇稽山刻石記功尚在山側梁書竟陵王子良㑹稽太守范雲主簿山上始皇石刻三句一韻多作二句讀之並不得韻又有字皆不詳夜取史記讀之明日登山之如張守節史記正義㑹稽李斯書其字四寸畫如小指圓鐫今文整頓小篆姚令威語云嘗上㑹稽東山自秦望山之巔並黃茅無樹木復自小徑别至一俗名鵞鼻山山頂有石如屋大一碑其中文皆為風土所剥隠約就碑可見缺畫禹廟没字碑之類不知石果岑石歟非始皇之力不能挿於石中山險罕有至也紹興二十八年王詹事十朋簽書判官莫舍人濟教授府學梁寺丞安世㑹稽令威所記鋭意捜抉三公各賦三十四韻以紀其事王公詩序誦徳世傳秦望山莫知所在教授莫子齊好竒嗜古捜訪甚力有言何山者莫以語十朋何山圖經在秦望東南疑其真秦望十朋縣尉梁次張勸其親往慨然而行命工登山梁得之碑石僅存磨滅已盡墨片紙而還作詩具記始末因次其韻且記吾三人好事之癖永以示後人莫公詩叙㑹稽石刻唐人張守節司馬貞皆嘗援以證史記紹興初舅氏姚令威删定登山弔古碑石猶存後二十餘年分教是邦以語簽判王龜齡勉邑梁君求之則石已缺字不可見矣以詩記其事龜齡既賡以首發其端書以示㑹稽頌德碑凡二百九十六字視秦世泰山之罘諸刻獨此碑字為最多唐李嗣真小篆之精古今妙絶望諸山及皇帝玉璽千鈞强弩萬石洪鐘豈徒學之宗匠亦是傳國遺寶越法書苑猶載封禪數十而已歐陽趙德父集録天下金石遺文殆盡不復秦望山姚令威鵞鼻山石屋所挿一碑石屋故在碑葢無有梁次張所摹片紙指為秦碑乃在何山其去鵞鼻尤為隔絶盡記本末以俟後之君子
公元488年
禹廟窆石遺字寶文閣王順伯復齋金石録定為漢刻石佛像銘十八字曰齊永明六年戊辰吳郡
 敬造維衛尊像筆法亦工在㑹稽石佛妙相寺
公元501年
桐栢山金庭館碑沈約造兒珪之正書永元三年三月
 石已亡系地云在嵊縣東七十二里本觀内據記稱永泰定居桐栢因地名建館曰金庭館命置道士十人而已為之首葢道士自叙之言非所撰其謂之造者疑如後世立碑之類爾今碑本重刻
禹廟碑史陵所張懐瓘書斷稱陵書高古褚遂良
 嘗師焉趙德父金石録謂此碑文磨滅隠隠可辨筆法精妙不減歐虞姚令威叢語名為禹廟没字碑吳興施宿來佐此府命椎拓刮磨垢蝕得二百二十有四字乃為碑譜刻寘祠下
公元628年
虞世南碑訪碑録云虞世南書系地云貞觀二年
 在㑹稽南二十里龜趺猶存碑已亡矣
公元632年
永興世南釋某貞觀六年大中大夫
 仕其年卒于㑹稽不存
越州龍泉寺虞世南撰布夜董尋重書沙門好直
公元691年
 額大周天授二年太和八年修建碑在餘姚縣今亡矣寺有重刻
宻州司馬康遂誠墓誌行書小字無書撰人姓名
公元694年
 天長壽三年三月於離渚山
公元712年
賀知章二告一延和元年八月加階四門助教擬宣
公元716年
 義郎開元四年八月起居郎舊在天長觀今徙至府學
龍瑞宮賀知章撰並正書刻于宮後葛仙公煉丹井
 側飛來石漫滅僅存宮内有重刻本
公元723年
高行先生徐師道開元十一年四月姚奕序賀知章
 銘子嶠之正書僅餘碎石四片十不一存府治㕔壁
香嚴寺碑康希銑撰徐嶠之正書篆額開元十一年
 月立碑諸暨薦嚴寺
公元735年
秦望山法華寺李邕并行篆額開元二十三年
 十二月八日建在天衣寺
孔子弟子明皇源乾曜盧從愿李抗元行冲張嘉貞
 宋璟陸餘慶姚元崇蘓頲裴灌撰
公元753年
康廷告徐浩行書天寶十二載三月不存
太子率更令康君碑
公元756年
宇文顥山隂天寶十五載寶公記史懐則分書
公元754年
 篆額其畧云天寶甲午夏四月宇文顥山隂一年而成其佳政二年號為樂土石不存
大理少卿公夫河間郡許氏墓誌王壽撰禇庭
公元747年
 誨正夫人康珽之妻祖敬宗天寶六載葬于蘭亭
休光真法師行業贊寺在餘姚縣今名九功天寶
 五載王燧文洪元眘集右軍行書不存
玄儼律師戒壇萬齊融徐浩正書篆額天寶十五
公元754年
 載六月建在天衣寺
公元774年
徐浩先塋題記大厯九年十月正書刻于高行先生
 徐師道隂石不存
山隂縣三字舊傳徐浩或謂右軍書而工者
 非所及丹陽勒石縣治
公元777年
康希銑殘碑大厯十二年顔真卿撰并正書舊在山隂
 離渚今在府治㕔壁通判府事施宿得二十餘字于民間併陷寘焉
丞相神道殘碑訪碑録云篆三字遺文一百九十字
 顔書山隂縣今皆不存亦莫知丞相何人
康府君碑并隂皆不存碑隂上列伯顯貞伯遂誠父德
 言叔希銑叔(闕)五人各有官位中列堂兄四人堂弟九十下列男泚液令初令望泳五人德言率更令徐浩所書墓碑嗣子珽又有大理少卿公夫人許氏墓志云有子泚液令初令望泳則此碑葢康珽也夫人碑載正為少卿不及送葬府君正碑既亡所終官不復可攷碑隂拓本猶有存者王順伯録其碑始得具載本末然遂誠有墓誌希銑有顔魯公書碑康氏在一時亦盛矣
太子率更令康君碑徐浩正書篆額九字大唐故康
 府君墓誌銘環以十二相屬石在山隂之離渚紹興間里正官司拓本之煩斷仆田間
徐浩書經上虞下葢山石不存
公元785年
南鎮㑹稽山興公祠堂貞元元年四月羊士諤
 韓杍材書韓方明篆額
大覺禪師國一影堂崔元翰羊士諤正書元九
 年二月八日石在府城大慶寺碑嘉祥
貞元題名府治卧龍山磨崖所刻貞元乙已歳十一
 月九日
公元808年
復禹衮冕并修廟記元和三年十月崔及撰馬稹正書
 篆額十二字在禹廟今名告成
薛苹禹廟祈雨唱和薛苹及和者崔述十七人
 十八詩盧署正書刻於復禹衮冕碑之隂
公元815年
建南鎮碣記孟簡撰陳構正書元和十年七月
禹廟題名張良孟簡十一人元和十年三月二十
 七日南鎮禹廟畢至寺
崔詞禹廟詩杜專正書陳章甫釋惠通分書開元
公元804年
 二十載孟秋宋之問詩附元和十一年八月陳翺書
公元815年
題名二人去年同逰今年不到張良祐孟存七又今
公元816年
 年續到同逰鄭逌元和十一年四月三日記後又題奉使續到劉茂
庾肩吾孟簡禹廟謝楚行書元和十一年八月二十
 六日
禹穴鄭昉元稹銘韓杍材行陸洿篆額寶厯
 午秋九月作後有太和元年八月三日中山劉蔚續記二行龍瑞宮
禹穴碑隂元稹僚屬十一人官位名氏并拜禹廟
 一首有章一行
公元827年
元威明春分投簡陽明洞天詩王璹分書劉蔚篆額
公元829年
 和三年正月十五日立石龍瑞宮
越州衙前總管杜義墓誌沙門東乂太和三年四月
 二十四日淳熈壬寅呂氏營葬紹興府九里得此塼誌㩦歸諸暨
公元1182年
白居易春分投簡陽明洞天詩王璹分書太和三年
公元829年
 八月十五日
呂氏道場寧賁禪師塔銘范的并行沙門潭鏡
公元831年
 八分書八字太和五年九月建塔山隂縣昭福寺
李紳法華寺趙德父金石録法華寺越州
公元834年
 刺史撰其後自序題云太和甲寅歳逰寺刻詩于壁詳自序所言似自書然以端州題名之字體殊不類甲寅太和八年
龍宮寺碑浙江東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中散
公元835年
 夫檢校左散騎常侍越州刺史御史中丞李紳行書篆額姓名太和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建在嵊縣
公元837年
古羅漢塔沙門知白述王辭正書開成二年丁已九
公元866年
 月八日咸通七年七月二十日建立餘姚縣
公元838年
戸曹齊饟墓誌蔣璟撰正書姓名開成三年四月
 于㑹稽笥山之南原不知所在
公元839年
奚奬書尊勝小字闕多開成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在餘姚龍泉寺
開元觀夏尊師墓誌何得一述正書姓名尊師名季
公元841年
 昌㑹昌元年二月分宮于陶朱東北長山之極原屬諸暨縣
奚奬書尊勝經行書序正書㑹昌元年六月二十七
 日建前昭義軍節度要藉試右監門府兵曹參軍上䕶軍奚奬書在戒珠寺
靈應廟前進士呂確書㑹昌元年辛酉歳建已月十
 五日乙卯記廟在錢清鎮賜額靈助近歳修廟得之土中今寘祠下
公元842年
京兆阿史那夫人墓志㑹昌二年十二月山人陳儉述
 石在府城
公元843年
大夫新橋記余球述周授行書㑹昌三年月屬無
公元842年
 射二十有九日建石不存
李褒大中禹跡寺無歳當是大中年間碑在
 本寺
大中聖壽院額六字又題散騎常侍集賢殿學士
 兼判院事栁公權書十八字於其旁皆公權書院刻石
戒珠寺趙璘撰貝靈該分書篆額四字通三
 年正月二十五日
公元862年
平察墓誌咸通三年八月窆于陶朱赤山之崗名(闕)字察微漢相平公逺裔也石在諸暨縣
大慶寺衆尼粥田記裴澹述王隋正書咸通三年十月
 二十七日後有田段四至
公元869年
越城劉府君墓誌楊珪咸通十年已丑歳十一月
 于易俗山亭諸暨縣
公元870年
大慶寺復寺記貝靈該分書篆額咸通十一年二月
 二十日
公元872年
王鋗書尊勝咸通十三年八月聞人銖造戒珠寺
公元874年
王修已書尊勝正書小字咸通十五年歳次甲午
 月丁亥禹跡
董府君墓誌知微正書姓名誌云唐故浙東都
公元877年
 團練使右廂兵馬司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國子祭酒處州司馬侍御史上柱國濟隂董府君墓誌乾符四年十月二十五日窆石不知所在
公元879年
平陽夫人隴西李氏墓志任遐乾符六年建子月
 窆于犠溪里楊公山之陽
公元881年
候官魏容墓志袁(闕)述中和元年十月
公元892年
景福元年題字府城天王寺
王右軍祠堂記從十一代孫師乾撰晉故右將軍㑹稽
 内史瑯琊王府君祠堂碑銘正書并額四字系地云范的書碑無書人姓名歳月趙德父金石録附唐末在府城蕺山戒珠寺
公元947年
雲門寺華嚴經變相讚馬鴻篹田琦分書無歳吳越忠懿王丁未歳仲冬丹丘國由南明川禮
 瑞像因抒二十八字熈寧已酉刻石
錢忠懿二書長老重曜越國刻石雲門
 净雲菴
  求遺書
公元1129年
本朝崇文總目為書三萬六百六十九巻嘉祐中左正言秘閣校理吳及之請下詔遺書一巻支絹一疋五百巻文資自是獻書者甚衆及高麗來朝亦數獻書宣和中册府所藏充牣棟宇禁中藏書尤盛設官校勘謂之御前書籍中更變故喪亡略盡高宗巡幸吳中祖宗謚號亦亡之但稱廟號建炎三年攷求字訓而有司言止有廣韻求訪集韻乃可盡見其散亡乃至于是紹興十三年始建秘書省臨安天井巷之東仍詔求遺書天下首命紹興府朝請大夫秘閣陸宰家所藏書來上凡萬三千巻有竒置局班春亭命新信州教授虞仲(闕)新江安撫司准備差遣陸淞等數校勘書手百餘人閲歳乃畢今四庫所藏多其本也先是有布衣諸葛行仁亦㑹稽人進所藏書八千五百四十六巻賞以官實紹興五年六月也陸氏書幾倍之時秦檜當國以其嘗為李光所薦故不復褒録
  藏書
藏書三家左丞陸氏尚書石氏進士諸葛中興秘府始建嘗于陸氏就傳其書而諸葛氏在紹興初頗有獻焉可以其所蓄之富矣(二事見求遺書尚書石公公弼也)陸氏書特全於放翁家嘗宦兩川出峽不載一物盡買蜀書以歸其編目日益諸葛氏以其書入四明子孫猶能保之而石氏尚書亡恙時書無一不有又嘗纂集前代(闕)器為圖記亦無一不具其後頗弗克守而從子大理正邦哲盡以金求得之於是博古博古所有衆矣其㝠搜逺取抑終身不厭者後復散出而諸孫提轄文思院繼曽稍加訪尋間亦獲焉三家圖籍二氏嘗更廢遷而至今最盛者惟陸氏初荆國王文公臨川人其從諸孫實暨陽今為直寶文閣厚之平生澹泊無他好獨好聚金石刻甚于嗜欲又特精鑒故所尤多三代彛鼎欵識秦漢以降篆銘碣縣厓斷壁題字紀績收刓補闕整緝漶滅大備於所著復齋金石録家世右軍繭紙建安帖尤所寶惜常以自隨其他汗牛充棟迨及晚年遂謂無可欲者葢愛之專有之又豐世共知之當自為一家
 
 
 
 
 
 
 
 
 
 
 
 㑹稽志巻十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