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486-03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会稽志卷十六     宋 施宿等 撰
  翰墨
兰亭叙者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逸少所书
 诗序也右军以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与太原孙
 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
 高平郤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道林及其子凝
 之徽之操之等四十有一人脩祓禊于山阴之兰亭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486-0343b.png
 酒酣赋诗制序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凡二十八行三
 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构别体而之字最多至二十
 许字他日更书数十本终无及者右军亦自爱重留
 付子孙至七代孙智永为比丘俗呼永禅师永卒传
 书于弟子辨才辨才俗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孙唐
 贞观中太宗锐意学二王书帖摹拓殆尽惟未得兰
 亭凡三召辨才诘之固称荐经丧乱亡失不知所在
 后遣监察御史萧翼微服为书生以诡辨才始得之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486-0344a.png
 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
 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贞观二十三年高
 宗奉遗诏以兰亭入昭陵惟赵模等所拓者传于世
 事见何延之兰亭记
 兰亭记凡二千一百馀言秦少游摭取以载集中此
 本是也黄长睿东观馀论跋兰亭记云因临兰亭阅
 法书要录见此记文词繁琐戏为删润但笔懒不能
 好书当俟他日别写长睿所删本不复传矣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486-0344b.png
晁无咎跋兰亭记始余幼时读太平广记见唐太宗遣
 萧翼购兰亭叙事盖谲以出之辄叹息曰兰亭叙若
 是贵耶至使万乘之主捐信于匹夫传称子贡诈而
 全鲁弦高诞而存郑遗一言之细建二国之业犹不
 可以为常以太宗之贤巍巍乎近古所无奈何溺小
 嗜好而轻丧其非常之宝异于得原失信不围而去
 者矣晚多閒居颇屏世好独于古人笔墨之遗犹爱
 而不能置甚于少年喜官爵迟暮营田宅者与前论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486-0344c.png
 异矣因诵白居易七德歌曰功成理定何其速速在
 推心致人腹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复
 叹曰太宗以一旅取天下惟信尔夫不吝三千女而
 放出宫自信也不约四百囚而来归狱人信也晋舍
 原何足道哉全鲁存郑利重于谲也爱兰亭叙事小
 于欺也其老而将传至从其子求书从葬亦累矣累
 物钧病于行若太宗不累者大累者小则世将曰此
 何足以论诸信不信之间士之行已亦若此而已然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486-0344d.png
 则此书虽以石刻传可宝也崇宁丙戌前冬至五日
 缗东皋流憩洞李季良出之晁补之题
吴傅朋跋阎立本画兰亭右图写人物一轴凡五辈唐
 右丞相阎立本笔一书生状者唐太宗朝西台御史
 萧翼也一老僧状者智永嫡孙会稽比丘辨才也唐
 太宗雅好法书闻辨才宝藏其祖智永所蓄晋右将
 军王羲之兰亭脩禊叙真迹遣萧翼出使求之翼至
 会稽不与州郡通变姓名易士服径诣辨才朝暮还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486-0345a.png
 往情意习洽一日因论右军笔迹悉以所携御府诸
 帖示辨才相与反复折难真赝优劣以激发之辨才
 乃云老僧有永禅师所宝右军兰亭真迹非此可拟
 藏之梁间不使人知与君相好因取以相示翼既见
 之即出太宗诏札以字轴寘怀袖阎立本所图盖状
 此一段事迹书生意气扬扬有自得之色老僧口张
 不呿有失志之态执事二人其一嘘气止沸者其状
 如生非善写貌驰誉丹青者不能办此上有三印其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486-0345b.png
 一内合同印其一大章漫灭难辨皆印以朱其一集
 贤院图书印印以墨朱久则渝以故唐人间以墨印
 如王涯小章李德裕赞皇印皆印以墨此图江南内
 库所藏簪顶古玉轴犹是故物太宗皇帝初定江南
 以兵部外郎杨克让知升州时江南内府物封识如
 故克让不敢启封具以闻太宗悉以赐之此图居第
 一品克让蔡人宝此物传五世以归其子婿周氏周
 氏传再世其孙谷藏之甚秘梁师成请以礼部度牒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486-0345c.png
 易之不与后经扰攘谷将远适以与其同郡人谢伋
 伋至建康为郡守赵明诚所借因不归绍兴元年七
 月望有携此图货于钱塘者郡人吴说得之后见谢
 伋言旧有大牙签后主亲题刻其上云上品画萧翼
 签今不存此画宜归太宗御府而久落人间疑非所
 当宝有者说记
 汝阴王性之铚考古云刘餗传记云兰亭叙梁乱出
 在外陈天嘉中为僧智永所得至太建中献之宣帝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486-0345d.png
 隋平陈或以献晋王即炀帝也帝不之宝后僧果从
 帝借拓及登极竟不从索果师死弟子辨才得焉文
 王为秦王日见拓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
 不至焉及知在辨才处使欧阳询求得之以武德二
 年入秦王府刘餗父子世为史官以讨论为已任于
 是正文字尤审则辨才之师智果非智永求兰亭叙
 者欧阳询非萧翼也此事鄙妄仅同儿戏太宗始定
 天下威震万国尪残老僧敢靳一纸书耶傥欲图之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486-0346a.png
 必不狭陋若此况在秦邸岂能遣台臣世亦猥信之
 何耶
  按辨才所住永欣寺即古之云门今号淳化寺有
  萧翼宿云门东客院留题云门二诗当是取兰亭
  时也秦晁黄三公皆嗜古于考订为精信而不疑
  诸家所跋兰亭叙多本延之之说吴傅朋记阎立
  本画画亡而跋犹存立本太宗时人盖亦亲见当
  时事者恐不可尽弃然刘餗所云亦殊有理当两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486-0346b.png
  存之
 中书侍郎虞和论书表云羲之为会稽献之为吴兴
 故三吴之地偏多遗迹又是末年遒美之时羲之罢
 会稽住蕺山下一老妪捉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
 问一枚几钱云直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为五字
 妪怅惋云举家朝餐惟仰于此何乃书坏王云但
 言王右军书字索一百入市市人竞市去姥复以十
 数扇来请书王笑不答羲之性好鹅山阴昙𥗝(一作/酿)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486-0346c.png
 村有一道士养好鹅十馀王清旦乘小船故往意大
 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道士
 乃言性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
 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以奉
 羲之便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
陶隐居与梁武帝论书启云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
 为未称凡厥好迹皆自向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
 从失郡告灵不仕以后略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世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486-0346d.png
 中不能别也见其缓异呼为末年书今圣旨标题足
 使众识顿悟于逸少无复末年之讥
逸少黄庭经后题云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山阴
 县写东方先生画像赞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二日书
 与王敬仁曹娥碑升平二年八月书皆誓墓不仕在
 越所书班班可考换鹅乃道德经而李太白送贺季
 真诗云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道德经
 既不传独黄庭至唐太宗时入御府褚遂良于中禁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486-0347a.png
 西堂录出正书目五卷第二乃黄庭经六十行与山
 阴道士武韦之祸古帖散落至玄宗开元间收缀二
 王书黄庭为第一岂太白在翰林尝见之亦有所据
 而云耶
十七帖凡二十七条逸少书中龙也张彦远以为王草
 书中烜赫著名帖信然自昔相传与周益州盖其中
 间蜀事为多玩味帖语类多晚岁所作正在会稽时
 也第十六条云胡母氏从妹平安故(阙/) 兴居去此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486-0347b.png
 七十也按吴置永兴县其地(阙/)今之萧山云
羲之游天台还至会稽值风月清照夕止洞庭豪咏之
 末题柱其飞字有爪之形焉后人因之遂称龙爪书
羲之为会稽献之七八岁学书羲之从后掣其笔不脱
 叹曰此儿书后当有大名献之羲之第七子书入神
 品
羲之为会稽子敬出戏见北馆新白土壁白净可爱子
 敬令取扫帚沾泥汁中以书壁为方丈二字晻暧斐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486-0347c.png
 亹极有好势日日观者成市羲之后见叹其美
僧智永章草题右军乐毅论云乐毅论者正书第一梁
 世摹出天下珍之陈天嘉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
 兴王王作牧镜中即以见示昔闻其妙今睹其真此
 书留意运工特尽神妙(智永时在云/门永欣寺)
谢灵运会稽人模宪小王真草俱美灵运母刘氏子敬
 之甥故灵运能书而特多王法𨽻草入妙
虞松字叔茂会稽人魏中书令大司农窦暨述书赋云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486-0347d.png
 名微格高复见叔茂体裁简约肌骨丰娉如空凝断
 云水泛连鹭
孔琳之山阴人善草行书师于小王稍露筋骨时称羊
 真孔草王僧虔云孔琳之放纵快利笔道流便二王
 以后略无其比但工夫太少故常劣于羊欣𨽻行草
 入妙妻谢氏亦善书
谢敷为会稽山隐士善草𨽻王僧虔云敷善写经入能
 品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486-0348a.png
贺道力会稽人善草书尺牍尤美
卢绰字士裕馀姚人官至秘书学士博学有俊材工草
 𨽻
贺朗会稽人陈秘书监书赋云贺氏曰朗虽非动人不
 凡笔力犹阻学贫若宦游旅泊衣化风尘
僧法极字智永会稽人王右军七代孙号永禅师与兄
 子孝宾俱舍家入道孝宾改名惠欣初落发时住会
 稽嘉祥寺即右军之旧宅后以每年拜墓便近因移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486-0348b.png
 此寺梁武帝以欣永二人故号所住之寺曰永欣焉
 (今云门/淳化寺)常居阁上临书凡三十年所退笔头置之大
 竹簏簏受一石馀而五簏皆满人来觅书如市户限
 为之穿穴用铁裹之人谓之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
 号退笔冢自制其铭又尝临写真草千字文八百馀
 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
 工书者鲜不临学禅师年百岁乃终兄智楷亦工书
智果会稽人师永禅师于永欣寺炀帝甚善之工草书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486-0348c.png
 铭石甚为瘦健尝谓永师曰和尚得右军肉智果得
 其骨
僧辨才俗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孙为永禅师弟子遗
 书并付与博学工文琴书棋画皆得其妙每临禅师
 书逼真乱本于方丈梁上凿闇槛以贮兰亭年八十
 馀犹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
虞世南字伯施馀姚人其书得大令之宏规同郡智永
 善学王右军书世南师焉妙得其体由是声名籍甚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486-0348d.png
 及其暮齿加以遒逸太宗谓世南有出世之才遂兼
 五绝书翰居一焉𨽻行草书入妙
孔侃字敬思官大司农愉字敬康官车骑将军居会稽山
 书赋云敬思敬康二孔殊芳思行则轻利峭峻类惊
 虬逸骏康草则古拙郁纡如落翮摧枯
谢藻字叔文会稽人官中书侍郎书赋云叔文法钟纤
 薄精练用笔虽巧结字未善似渐陆之遵鸿等窥巢
 之乳燕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486-0349a.png
丁潭字世康会稽人官散骑常侍书赋云反古不忘吾
 推世康似无逸少如禀元常犹落尧阶之蓂荚掇秘
 府之芸芳
刘廞字季舒会稽人为光禄大夫书赋云季舒纤劲循
 古有体遇稀难评唯署二启
贺知章字季真会稽人善𨽻草尝与张旭游于人间凡
 人家好厅馆好墙壁及屏障或忘机兴发落笔数行
 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486-0349b.png
 共传宝之书赋云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
 词寡仇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今存草书一
 帖云湖东只因种莲四十步间遂不生(阙/)岂不相宜
 耶果珍紫莼适我愿也(阙/) 下稍止赤精服七八过
 前后有米元章小楷题识礼部尚书尤延之刻置天
 台郡斋政和间秘书黄长睿尝见张长史帖十字云
 贺八清鉴风流千载人也长睿跋云沈吟此语恍若
 季真在目长史此帖不独草圣可赏也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486-0349c.png
徐浩字季海越州人唐肃宗立由襄阳刺史召授中书
 舍人兼尚书右丞四方诏令多出浩手遣辞赡敏而
 书尤精帝喜之宠冠一时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
 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𨽻尤工世状
 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浩有论书一篇及古迹
 记传于世
王右军书家谱在山阴县王氏越州教授王涣之以书
 抵芾具云有此书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486-0349d.png
王献之已复此节帖在朝请大夫新昌石元之家关景
 仁屡见之尝模石芾见临两本字体精妙
洪元慎集右军越州字碑真迹在越州僧正子文处尝
 通书许借未果托提刑乔执中携去质看亦不肯出
 欲公干至越会家难不果去今要度牒易
虞世南枕卧帖双钩唐模在朝奉大夫钱塘关杞处上
 有储氏图书古印关尝谓芾曰昔越州一寺修佛殿
 于梁栋内龛藏一函古摹数十本所可记者王右军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486-0350a.png
 十七帖世南枕卧帖十斗九帖褚遂良奉书宁帖上
 皆有储氏图书字印致工精绝毫发乾浓毕备关与
 僧善购得枕卧十斗九奉书宁三帖
虞世南书经在越州上虞
  右自王右军书家谱以下五条见米礼部书史宝章
  待访录
颜鲁公与夫人帖一幅米元章书史云夫人当是其㛐
 在王铣家后有黄鲁直等跋帖破碎过半今在府城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486-0350b.png
 故司马泰州俨家
李阳冰小篆二十四大字在直华文阁陆公游家盖先
 师所藏
李后主与徐铉帖在王编修铚家凡数纸所谓小字如
 聚针铁者
亚栖书在开元寺僧房亚栖笔法虽前辈或有异论然
 今阁下所刻(阙/)            古帖有
 之(阙/) 唐名迹也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486-0350c.png
  碑刻
秦颂德碑丞相李斯小篆史记始皇三十七年上会稽
 祭大禹望于南海立石刻颂德二世元年春行郡县
 至会稽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从者名以
 彰先世成功盛德其文曰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
 攸(板本/作脩)长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
 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群臣颂功本末事迹追首高
 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定法式审别职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486-0350d.png
 任以立恒常六王专位贪戾慠猛率众邦(板本/作自)
 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
 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
 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
 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
 (徐广曰省/一作非)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
 男女洁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486-0351a.png
 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阙/)俗天下取风蒙被休经
 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洁人乐同则
 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
 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越绝云秦皇东游之会稽以正月甲戌到大越舍
  都亭取钱塘岑石长丈四尺南北面广六尺三寸
  东面广四尺西面广尺六寸刻于越东山上其道
  九曲去越二十一里水经云秦始皇登稽山刻石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486-0351b.png
  记功尚在山侧梁书竟陵王子良为会稽太守范云
  为主簿以山上有始皇石刻三句一韵多作二句读
  之并不得韵又有字皆不详云夜取史记读之明日
  登山读之如流张守节史记正义云会稽刻李斯书
  其字四寸画如小指圆镌今文字整顿是小篆也姚
  令威丛语云尝上会稽东山自秦望山之巅并黄茅
  无树木复自小径别至一山俗名鹅鼻山山顶有石
  如屋大插一碑于其中文皆为风土所剥隐约就碑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486-0351c.png
  可见缺画如禹庙没字碑之类不知此石果岑石
  欤非始皇之力不能插于石中此山险绝罕有至
  也绍兴二十八年王詹事十朋为签书判官莫舍
  人济教授府学梁寺丞安世为会稽尉用令威所
  记锐意搜抉三公各赋三十四韵以纪其事王公
  诗序云秦诵德碑世传在秦望山莫知所在教授
  莫子齐好奇嗜古搜访甚力有言在何山者莫以
  语十朋何山见图经在秦望东南疑其真秦望十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486-0351d.png
  朋语县尉梁次张劝其亲往梁慨然而行命工登山
  梁得之碑石仅存字磨灭已尽墨片纸而还作诗具
  记始末因次其韵且记吾三人好事之癖永以示后
  人莫公诗叙云秦会稽石刻唐人如张守节司马贞
  皆尝援以證史记绍兴初舅氏姚令威删定登山吊
  古见碑石犹存后二十馀年分教是邦以语签判王
  龟龄勉邑尉梁君求之则石已缺字不可见矣以诗
  记其事龟龄既赓以济首发其端书以示济按会稽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486-0352a.png
  秦颂德碑凡二百九十六字视秦世泰山之罘诸刻
  独此碑字为最多唐李嗣真云斯小篆之精古今妙
  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
  徒学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周越法书苑犹载封
  禅碑数十字而已至欧阳公赵德父集录天下金石
  遗文殆尽亦不复有秦望山碑姚令威纪鹅鼻山顶
  石屋所插一碑今石屋故在碑盖无有梁次张所摹
  片纸指为秦碑乃在何山其去鹅鼻尤为隔绝尽记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486-0352b.png
  本末以俟后之君子
禹庙窆石遗字直宝文阁王顺伯复斋金石录定为汉刻
齐石佛像铭十八字曰齐永明六年太岁戊辰于吴郡
 敬造维卫尊像笔法亦工在会稽石佛妙相寺
桐柏山金庭馆碑沈约造儿圭之正书永元三年三月
 石已亡系地云在嵊县东七十二里本观内据记称
 永泰中定居桐柏岭因地名建馆曰金庭馆命置道
 士十人而已为之首盖道士自叙之言非约所撰其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486-0352c.png
 谓之造者疑如后世立碑之类尔今碑本朝重刻
隋禹庙碑史陵所书张怀瓘书断称陵书高古褚遂良
 尝师焉赵德父金石录谓此碑文字磨灭隐隐可辨
 笔法精妙不减欧虞姚令威丛语名为禹庙没字碑
 吴兴施宿来佐此府命工椎拓刮磨垢蚀得二百二
 十有四字乃为碑谱刻寘祠下
唐虞世南碑访碑录云虞世南书系地云贞观二年立
 在会稽南二十里龟趺犹存碑已亡矣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486-0352d.png
虞荷碑永兴公世南撰释某书贞观六年大中大夫致
 仕其年卒于会稽石不存
越州龙泉寺碑虞世南撰布夜董寻重书沙门好直篆
 额大周天授二年竖太和八年再修建碑在馀姚县
 今亡矣寺有重刻碑
周密州司马康遂诚墓志行书小字无书撰人姓名则
 天长寿三年三月窆于离渚山
贺知章二告一延和元年八月加阶告四门助教拟宣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486-0353a.png
 义郎一开元四年八月起居郎旧在天长观今徙至
 府学
龙瑞宫记贺知章撰并正书刻于宫后葛仙公炼丹井
 侧飞来石上漫灭仅存宫内有重刻本
高行先生徐师道碣开元十一年四月姚奕序贺知章
 铭子峤之正书仅馀碎石四片十不一存陷府治厅
 壁
香严寺碑康希铣撰徐峤之正书篆额开元十一年六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486-0353b.png
 月立碑在诸暨荐严寺
秦望山法华寺碑李邕撰并行书篆额开元二十三年
 十二月八日建在天衣寺
孔子弟子赞明皇源乾曜卢从愿李抗元行冲张嘉贞
 宋璟陆馀庆姚元崇苏颋裴灌撰
康廷告徐浩行书天宝十二载三月石不存
太子率更令康君碑
宇文颢山阴述天宝十五载宝公衡记史怀则分书并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486-0353c.png
 篆额其略云天宝甲午夏四月宇文颢莅山阴一年
 而成其佳政二年而号为乐土石不存
大理少卿康公夫人河间郡君许氏墓志王寿撰褚庭
 诲正书夫人盖康珽之妻祖敬宗以天宝六载葬于
 兰亭
休光寺真法师行业赞寺在馀姚县今名九功天宝十
 五载王燧文洪元慎集王右军行书石不存
玄俨律师戒坛碑万齐融撰徐浩正书篆额天宝十五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486-0353d.png
 载六月建在天衣寺
徐浩先茔题记大历九年十月浩正书刻于高行先生
 徐师道碑阴石不存
山阴县额三字旧传徐浩书或谓学王右军书而工者
 非浩所及丹阳葛蒙勒石在县治
康希铣残碑大历十二年颜真卿撰并正书旧在山阴
 离渚今在府治厅壁通判府事施宿又得二十馀字
 于民间并陷寘焉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486-0354a.png
丞相神道残碑访碑录云篆额三字遗文一百九十字
 颜书在山阴县今皆不存亦莫知丞相为何人
康府君碑并阴皆不存碑阴上列伯显贞伯遂诚父德
 言叔希铣叔(阙/)五人各有官位中列堂兄四人堂弟
 九十下列男泚液令初令望泳五人德言即率更令
 有徐浩所书墓碑嗣子珽又有大理少卿康公夫人
 许氏墓志云有子泚液令初令望泳则此碑盖康珽
 碑也夫人碑载珽正为少卿不及送葬府君正碑既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486-0354b.png
 亡所终官不复可考碑阴拓本犹有存者王顺伯录
 其碑始得具载本末然遂诚有墓志希铣有颜鲁公
 书碑康氏在一时亦盛矣
太子率更令康君碑徐浩正书篆额九字云大唐故康
 府君墓志铭环以十二相属石在山阴之离渚绍兴
 间里正病官司拓本之烦断仆田间
徐浩书经在上虞下盖山石不存
南镇会稽山永兴公祠堂碣贞元元年四月羊士谔撰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486-0354c.png
 韩杍材书韩方明篆额
大觉禅师国一影堂碑崔元翰撰羊士谔正书贞元九
 年二月八日石在府城大庆寺碑作嘉祥寺
贞元题名在府治卧龙山磨崖所刻贞元乙已岁十一
 月九日
复禹衮冕并修庙记元和三年十月崔及撰马稹正书
 篆额十二字在禹庙今名告成观
薛苹禹庙祈雨唱和诗薛苹及和者崔述等十七人共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486-0354d.png
 十八诗豆卢署正书刻于复禹衮冕碑之阴
建南镇碣记孟简撰陈构正书元和十年七月
禹庙题名张良祐孟简等十一人元和十年三月二十
 七日祭南镇谒禹庙毕至寺
崔词谒禹庙诗杜专正书陈章甫序释惠通分书开元
 二十载孟秋宋之问诗附元和十一年八月陈翱书
又题名二人去年同游今年不到张良祐孟存七又今
 年续到同游郑逌元和十一年四月三日记后又题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486-0355a.png
 奉使续到刘茂孙
庾肩吾孟简禹庙诗谢楚行书元和十一年八月二十
 六日
禹穴碑郑昉撰元稹铭韩杍材行书陆洿篆额宝历景
 午秋九月作后有太和元年八月三日中山刘蔚续
 记二行在龙瑞宫
禹穴碑阴元稹并僚属十一人官位名氏并拜禹庙诗
 一首后有章草一行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0486-0355b.png
元威明春分投简阳明洞天诗王璹分书刘蔚篆额太
 和三年正月十五日立石龙瑞宫
越州衙前总管杜义墓志沙门东乂述太和三年四月
 二十四日葬淳熙壬寅吕氏营葬绍兴府九里得此
 塼志携归诸暨
白居易继春分投简阳明洞天诗王璹分书太和三年
 八月十五日
故吕氏道场宁贲禅师塔铭范的撰并行书沙门潭镜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0486-0355c.png
 八分书额八字太和五年九月建塔在山阴县昭福
 寺
李绅题法华寺诗赵德父金石录云法华寺诗唐越州
 刺史撰其后自序题云太和甲寅岁游寺刻诗于壁
 详自序所言似绅自书然以端州题名较之字体殊
 不类甲寅太和八年也
修龙宫寺碑浙江东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中散大
 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越州刺史御史中丞李绅撰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0486-0355d.png
 行书篆额无姓名太和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建在嵊
 县
古罗汉塔记沙门知白述王辞正书开成二年丁已九
 月八日咸通七年七月二十日再建立在馀姚县
户曹齐饟墓志蒋璟撰正书无姓名开成三年四月窆
 于会稽笥山之南原石不知所在
奚奖书尊胜经小字阙多开成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建
 在馀姚龙泉寺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0486-0356a.png
开元观夏尊师墓志何得一述正书无姓名尊师名季
 昌会昌元年二月分宫于陶朱峰东北长山之极原
 属诸暨县
奚奖书尊胜经行书序正书经会昌元年六月二十七
 日建前昭义军节度要藉试右监门率府兵曹参军
 上护军奚奖书在戒珠寺
灵应庙碑前进士吕确书会昌元年辛酉岁建已月十
 五日乙卯记庙在钱清镇赐额灵助近岁修庙得之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0486-0356b.png
 土中今寘祠下
京兆阿史那夫人墓志会昌二年十二月山人陈俭述
 石在府城
五大夫市新桥记余球述周授行书会昌三年月属无
 射二十有九日建石不存
赐李褒改大中禹迹寺敕无岁月当是大中年间碑在
 本寺
敕大中圣寿院额六字又题散骑常侍充集贤殿学士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0486-0356c.png
 兼判院事柳公权书十八字于其旁皆公权书院有
 刻石本
敕戒珠寺记赵璘撰贝灵该分书并篆额四字咸通三
 年正月二十五日
平察微墓志咸通三年八月窆于陶朱乡赤山之岗名
 (阙/)字察微实汉相平公之远裔也石在诸暨县
大庆寺众尼粥田记裴澹述王隋正书咸通三年十月
 二十七日后有田段四至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0486-0356d.png
越城刘府君墓志杨圭撰咸通十年已丑岁十一月窆
 于易俗乡山亭诸暨县
大庆寺复寺记贝灵该分书并篆额咸通十一年二月
 二十日刻
王鋗书尊胜经咸通十三年八月闻人铢造戒珠寺
王修已书尊胜经正书小字咸通十五年岁次甲午三
 月丁亥禹迹寺
董府君墓志祝知微撰正书无姓名志云唐故浙东都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0486-0357a.png
 团练使右厢兵马司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
 行处州司马兼侍御史上柱国济阴董府君墓志乾
 符四年十月二十五日窆石不知所在
平阳霍夫人陇西李氏墓志任遐述乾符六年建子月
 窆于犠溪里杨公山之阳
候官令魏容墓志袁(阙/)述中和元年十月卒
景福元年题字在府城天王寺山
王右军祠堂记从十一代孙师乾撰晋故右将军会稽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0486-0357b.png
 内史琅琊王府君祠堂碑铭正书并额四字系地云
 范的书碑无书人姓名岁月赵德父金石录附唐末
 在府城蕺山戒珠寺
云门寺画华严经变相赞马鸿篹田琦分书碑无岁月
吴越忠懿王诗丁未岁仲冬自丹丘归国由南明川礼
 瑞像因抒二十八字熙宁已酉刻石
钱忠懿王二书付长老重曜有吴越国印刻石在云门
 净云庵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0486-0357c.png
  求遗书
本朝崇文总目为书三万六百六十九卷嘉祐中从左
正言秘阁校理吴及之请下诏购遗书每一卷支绢一
疋五百卷与文资自是献书者甚众及高丽来朝亦数
献书至宣和中册府所藏充牣栋宇而禁中藏书尤盛
设官校勘谓之御前书籍中更变故丧亡略尽至高宗
巡幸至吴中虽祖宗谥号亦亡之但称庙号建炎三年
因考求字训而有司言止有广韵俟求访得集韵乃可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0486-0357d.png
尽见其散亡乃至于是绍兴十三年始建秘书省于临
安天井巷之东仍诏求遗书于天下首命绍兴府录朝
请大夫直秘阁陆宰家所藏书来上凡万三千卷有奇
时置局于班春亭命新信州教授虞仲(阙/)新江东安抚
司准备差遣陆淞等数人校勘书手百馀人再阅岁乃
毕今四库所藏多其本也先是有布衣诸葛行仁亦会
稽人进所藏书八千五百四十六卷赏以官实绍兴五
年六月也陆氏书几倍之时秦桧当国以其尝为李光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0486-0358a.png
所荐故不复议褒录
  藏书
越藏书有三家曰左丞陆氏尚书石氏进士诸葛氏中
兴秘府始建尝于陆氏就传其书而诸葛氏在绍兴初
颇有献焉可以知其所蓄之富矣(二事见求遗书门尚/书则石公公弼也)
陆氏书特全于放翁家尝宦两川出峡不载一物尽买
蜀书以归其编目日益钜诸葛氏以其书入四明子孙
犹能保之而石氏当尚书亡恙时书无一不有又尝纂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0486-0358b.png
集前代(阙/)器为图记亦无一不具其后颇弗克守而从
子大理正邦哲尽以金求得之于是为博古堂博古之
所有众矣其冥搜远取抑终身不厌者后复散出而诸
孙提辖文思院继曾稍加访寻间亦获焉三家图籍其
二氏尝更废迁而至今最盛者惟陆氏初荆国王文公
临川人其从诸孙实来暨阳今为直宝文阁厚之平生
澹泊无他好独好聚金石刻甚于嗜欲又特精鉴故所
得尤多自三代彝鼎款识秦汉以降碑篆铭碣县厓断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0486-0358c.png
壁题字纪绩收刓补阙整缉漶灭皆大备于所著复斋
金石录家世有右军茧纸建安帖尤所宝惜常以自随
其他汗牛充栋矣迨及晚年遂谓无可欲者盖爱之专
有之又丰世共知之当自为一家云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0486-0358d.png
 
 
 
 
 
 
 
 会稽志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