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486-01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会稽志卷六      宋 施宿等 撰
  陵寝
绍兴元年四月十四日奉隆祐皇太后遗诰敛以常服
不得用金玉宝贝权宜就近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
葬园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拘旧制以为他日迁奉
之便此攒宫之始也以是月十七日大殓遂治攒宫李
回为总护使胡直孺为桥道顿递使故事皇太后又尝
卷六 第 1b 页 WYG0486-0101b.png
垂帘当以相臣为山陵使是时范宗尹当轴而止用执
政为总护使他官亦不备置者以攒宫故比陵寝少异
(自是用此为故/事故不详录)自四月至六月甫三十五日而攒宫
告成盖议者谓他日归祔泰陵则山陵之制始当毕讲
今皆当略于是总护使首辞所赐银绢桥道顿递使亦
辞而乞受其半章谊在台中劾之桥道顿递使遂亦尽
辞而公使钱每料才支三百贯不得过三料盖不及千
缗比故例省费几四十万贯方是时上距钦圣宪肃皇
卷六 第 2a 页 WYG0486-0102a.png
后山陵已三十馀年中更变故图籍无在者而朝士多
新进亦鲜能知于是以新江东转运副使曾纡尝为钦
圣山陵使司官属命为两浙转运副使专修奉攒宫使
臣张宗吏人朱扆皆自言尝经钦圣山陵差使省记当
时施行次第亦命服役攒宫卜地在越州会稽县然道
路桥梁之类皆命越州所管八县分地修营至绍兴十
三年六月徽宗皇帝显肃皇后宪节皇后灵驾自行在
发引初隆祐攒宫称昭慈圣献皇后攒宫至是以不可
卷六 第 2b 页 WYG0486-0102b.png
备称帝后尊号诏以永祐陵攒宫为称(其后永思陵永/阜陵永崇陵并)
(用此为/故事)而攒宫自祖宗时有殿攒启攒之名皆用
至显仁皇太后祔永祐陵攒宫始并以攒字易之起居
郎熊克著中兴小历云先是有持阴阳家说欲广攒宫
禁域为二十里有墓在其间者皆当徙去浙东帅臣王
师心力言其不可时监察御史任文荐奉诏监掩宫就
令按视于是获免者七百六十有奇又荐献之物旧取
于民师心请以上供钱给其直从之
卷六 第 3a 页 WYG0486-0102c.png
  濮王园庙
濮安懿王在英宗皇帝时以茔为园即园立庙俾王子
孙世袭濮国自主祭祀行之累朝绍兴中以濮邸宗室
有在远未集行在者故久阙嗣王止以见在行高者为
主奉濮安懿王祠事久之乃复除嗣王濮园既阻绝庙
祏寓会稽之天宁寺(今为报恩/光孝寺)盖以英祖初诏有立庙
京师之戒故止寓会稽尝时讲求亦详矣十三年主奉
祠事贺王士会请即光孝之法堂为庙而辟寺西隅南
卷六 第 3b 页 WYG0486-0102d.png
向为庙门如旧制置卫甚谨其香火官吏出入繇别门
园令一人以濮邸诸王孙充嗣濮王奉朝请岁以春秋
来荐献亦循旧制也
  大禹陵
禹巡守江南上苗山会计诸侯死而葬焉犹舜陟方而
死遂葬苍梧圣人所以送终事最简易非若汉世人主
豫自起陵也刘向书云禹葬会稽不改其列谓不改林
木百物之列也苗山自禹葬后更名会稽是山之东有
卷六 第 4a 页 WYG0486-0103a.png
陇隐若剑脊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处疑未
敢信然檀弓注天子六繂四碑所以下棺则窆石者固
碑之制度至其数不同或由繁简异宜或世代悠远所
存止此皆不可知也窆石之左是为禹庙背湖而南向
然则古之宫庙固有依丘陇而立者按皇览禹冢在会
稽山自先秦古书帝王墓皆不称陵而陵之名实自汉
始旧经云禹陵在会稽县南一十三里
  祠庙
卷六 第 4b 页 WYG0486-0103b.png
   府城
城隍显宁庙在子城内卧龙山之西南自昔纪载皆云
 神姓庞讳玉按唐书忠义传实庞坚四世祖也京兆
 泾阳人魁梧有力明兵法仕隋为监门直阁李密据
 洛口寖逼东都王以关中锐兵属王世充击之百战
 不衄炀帝崩乃率万骑归唐时唐室新造诸将起于
 行伍高祖以王隋之旧臣久宿卫习朝廷制度拜领
 军武卫二大将军俾为诸将模矱秦王尤所亲倚常
卷六 第 5a 页 WYG0486-0103c.png
 从征伐薛举寇泾川拔高摭举死子仁杲势益张秦
 王命梁实营浅水原贼将宗罗睺攻之甚力王于是
 奋击士卒殊死战秦王以劲兵𢷬其背罗睺大败遂
 擒仁杲平陇西寻为越州总管威望甚著盗不敢犯
 其境武德二年召还巴山獠叛除梁州都督悉讨平
 之(越州题名记与新唐书所载先/后不同详见马万顷所述王传)召为监门大将军
 卒太宗为辍朝赠工部尚书幽州都督初王镇越惠
 泽在民既卒邦人追怀之祠以为城隍神梁开平二
卷六 第 5b 页 WYG0486-0103d.png
 年吴越武肃王上其事封崇福侯(五代会要作/开平元年)绍兴
 元年诏以驻跸会稽踰年妖祲不作行殿载宁城隍
 崇福侯庙赐额显宁封昭佑公三十年显仁皇后灵
 驾渡江无虞加号忠顺乾道五年加号孚应八年加
 号显惠淳熙三年封忠应王后又加号昭顺灵济孚
 佑郡人奉祀甚谨以九月十二日为神生日享荐尤
 盛
护国旌忠庙在子城内自昔陜西出兵祈祷三圣必获
卷六 第 6a 页 WYG0486-0104a.png
 显应当睦寇作是邦得三圣阴祐遂建庙绍兴元年
 宣抚处置使张奏据吴玠陈请乞于凤翔府和尚原
 立三圣庙赐额旌忠封忠烈灵应王忠显昭应王忠
 惠顺应王所至庙祀一用是额
崇善王庙在府衙蓬莱阁西
五通庙在子城内
吴越武肃王庙在府南四里三百二十六步本甚闳壮
 岁久堕圮今仅馀四楹有巨碑旧在庑下今乃立荒
卷六 第 6b 页 WYG0486-0104b.png
 园中皮光业之词也具载唐长兴七年吴越王弃宫
 馆后二年嗣王建庙于越按长兴后唐明宗年号止
 于四年而崩历闵帝清泰帝凡三年而晋高祖即位
 改元天福若不数闵帝清泰则七年乃天福元年刘
 恕吴越纪年称天福元年七月乙卯立武肃王庙于
 东府今考之碑与纪年虽不同其实皆岁丁酉清泰
 废闵帝为鄂王晋祖追贬清泰为庶人皆削其年号
 而天福改元以其年十一月则十一月以前皆长兴
卷六 第 7a 页 WYG0486-0104c.png
 七年矣汉高祖削晋出帝开运之号称天福十二年
 亦用此比也然武肃王实以壬辰岁薨文穆王袭位
 壬辰盖长兴三年不得云长兴七年矣吴越王弃宫
 馆后二年嗣王建庙于越也按五代史及刘恕纪年
 开皇纪吴越备史皆言武肃王以三年薨则碑为误
 然碑当时立光业为其国丞相亦不应误缪至此盖
 皆不可知光业日休子绍兴中王裔孙察叔广言庙
 中神像虽从者及伶人皆坐示不可迁也
卷六 第 7b 页 WYG0486-0104d.png
旌忠庙在府南三里二百六十六步建炎四年十一月
 高宗皇帝自建康东巡会稽大臣吕颐浩等建议请
 移跸四明会金报踵至遂行命李邺守会稽邺尝使
 金至是畏死不能守遂降金大酋乌珠在钱塘遣其
 下号帕克巴太师者为伪知州并檄邺为伪同知日同
 视事于府出则并马而行郡士民多怀忠愤然莫敢
 先发初大驾之行诏百司分半扈从而亲兵辇官长
 入祗候亦止以三千人从行有卫士唐琦者不得在
卷六 第 8a 页 WYG0486-0105a.png
 行中琦开封人资忠勇自誓与金偕死以报国会帕
 克巴太师出乃怀巨塼欲邀击杀之复疑从骑众恐不
 克成功顾视道傍有小阁乃趋上适俯见一人过即
 奋塼击之不中中其骑从骑群至遂执以见帕克巴邺
 共坐问故琦大骂不绝曰吾欲碎尔首死作赵氏
 鬼耳帕克巴气折曰大金兵数百万汝杀我一人何益
 琦曰汝敢来为此州主故欲杀汝又顾邺曰我请官
 一石五斗米尚不肯以负国汝受国厚恩何为乃尔
卷六 第 8b 页 WYG0486-0105b.png
 岂人类耶金亟命(阙/)  之骂犹(阙/)
   大驾再之会稽(阙/)    即为立庙且以其事
 闻请(阙/)           又郡(阙/) 诏移婺
 (阙/)         读者凛然增忠义之气
 (阙/)   乙己冬金大入塞太上皇内禅幸浙明年
 正月金兵径犯京师议和于城下而还是年再犯京
 师明年春二圣出狩漠五月今天子即位又
 明年冬金深入渡淮已酉二月遂犯扬州天子幸杭
卷六 第 9a 页 WYG0486-0105c.png
 其冬金分两道寇江浙其一由武昌渡江犯洪州六
 宫百司卫从隆祐后迁于虔以避之金自洪进兵西
 南至浏阳西北至建昌抚其一由历阳渡破建康陷
 太平广德进破杭渡钱塘江入越陷明州天子自越
 幸明自明航海幸温今年二月金人自明越而西复
 陷秀陷平江达于镇江并山凿河通道建康卒以其
 众并所掠吴越之人济江而北裴回于淮南至于今
 去否所不得知也呜呼金内侵六年国家之难生民
卷六 第 9b 页 WYG0486-0105d.png
 之祸至此极矣前世未有也士大夫畏避至不敢诵
 言金为贼其能为吾宋仗节死难者与有几侯以卫
 士武人生不知书遇乱愤发顾不能爱其死狙击金
 酋慢骂降帅至死犹不绝口其义岂惟今之人所希
 见古书传所载何以尚兹呜呼伟哉崧卿时治兵在
 衢方道路梗绝旁郡县行事往往不相闻知惟侯之
 事谍者争相传以为美谈至一日十许告闻者相与
 叹惜有为流涕者或恨不与之偕死已而崧卿守越
卷六 第 10a 页 WYG0486-0106a.png
 凡在越之人类能言之参考既审亟以其事闻天子
 悯嘉之诏议追褒而邦之人复相与请建祠宇以旌
 侯之忠以劝来者乃作今庙方须其成请额于朝且
 记其事于石未果而崧卿既以病免矣于其行日姑
 以不腆之酒礼于像貌之前而致告焉后帅陈汝锡
 复以为言诏赐额曰旌忠隆兴中帅吴芾增葺属其
 客陈泽作修庙记今在庙中
东岳行宫在府东南四里一百六十二步
卷六 第 10b 页 WYG0486-0106b.png
保宁王庙在府东南四里二百八十六步
助海侯庙在府西北三里三百一十六步
越王庙在府西北二里
兴武侯庙在府西北四里一百三十七步
鲍郎庙在府南二里二百四步
悯孝庙在府东北二百七十九步孝子蔡定父革以佣
 书自给惟定一子命为进士建炎元年革以事逮捕
 系狱年七十当赎吏持不可定祈哀太守愿以身代
卷六 第 11a 页 WYG0486-0106c.png
 不报会大雨雪定叹曰生无益于亲当以死继万一
 有司怜而释之因自撰墓铭并诉牒一道寘诸怀服
 巾纻趋府桥下自湛而死太守翟公(汝文/)闻之亟命
 出其父且给轊以葬定死后七年太守王公(绹/)始克
 请于朝赐庙额曰悯孝
   会稽县
城隍庙(阙/)
舜庙在府城南七十里述异记云会稽山有虞舜巡守
卷六 第 11b 页 WYG0486-0106d.png
 台
禹庙在县东南一十二里越绝书云少康立祠于禹陵
 所梁时修庙唯欠一梁俄风雨大至湖中得一木取
 以为梁即梅梁也夜或大雷雨梁辄失去比复归水
 草被其上人以为神縻以大铁绳然犹时一失之政
 和四年敕即庙为道士观赐额曰告成禹陵旧在庙
 旁今不知所在独有当时窆石尚存高丈许状如称
 权庙东庑祭祠嗣王启而越王句践亦祭别室镜湖
卷六 第 12a 页 WYG0486-0107a.png
 在庙之下为放生池临池有咸若亭又有明远阁怀
 勤亭怀勤取建炎御制诗登台望稽岭怀哉夏禹勤
 之句
南镇庙在县南一十三里周礼职方扬州之镇山曰会
 稽隋开皇十四年诏南镇会稽山就山立祠取其旁
 巫一人主洒扫且命多莳松柏天宝十载封会稽山
 为永兴军每岁一祭以南郊迎气日国朝乾德六年
 诏问礼官五镇见祭罢祭之由时以会稽山在吴越
卷六 第 12b 页 WYG0486-0107b.png
 国乃下其国行祭事淳化二年秘书监李(至/)言五郊
 迎气之日皆祭逐方岳镇海渎自唐乱离之后有不
 在封域者遂阙其祭国家克复四方间虽奉诏特祭
 未著常祀望遵旧礼就迎气日各祭于所𨽻之州长
 吏以此为献官从之其后立夏日祀南镇会稽山永
 兴公于越州
越王庙在县东南一十二里
曹娥庙在县东七十二里娥上虞人父旴能弦歌为巫
卷六 第 13a 页 WYG0486-0107c.png
 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迎波神溺死尸
 不得娥年十四缘江号泣昼夜不绝旬有七日遂投
 江而死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于江南道旁为立
 碑焉墓今在庙之左碑有晋右将军王逸少所书小
 字新定吴茂先(师中/)尝刻于庙中今为好事者持去
 国朝熙宁十年十月诏曹娥孝女坟庙载祀典又有
 朱娥者上虞民朱四女母亡养于祖母娥十岁祖母
 与里中朱颜斗被刃娥趣救之得免而娥连被数十
卷六 第 13b 页 WYG0486-0107d.png
 刃绝吭而死治平二年太守章公(阙/)以其事闻赐
 其家粟帛会稽县令董阶以娥配食曹娥至今在
 焉
马太守庙在县东南三里八十步太守名(臻/)字叔荐
 永和五年创立镜湖在会稽山阴二县界筑塘蓄
 水水高于田田高于海各丈馀水少则泄湖溉田水
 多则泄田水入海塘周回三百一十里溉田九千馀顷
 会稽记云创湖之始多毁冢宅有千馀人怨诉臻
卷六 第 14a 页 WYG0486-0108a.png
 被刑于市及遣使按复绝不见人阅籍皆先死者
 云唐韦瓘修庙记云开元中刺史张楚深念功本
 爰立祠宇久而陊败今皇帝后元九年观察使孟
 公崇大栋梁孟公简也其在越乃元和中记云后
 元盖省文尔
孔府君庙在县南二十五里又谓之孔官庙按世说
 孔车骑少有嘉遁意年四十馀始应安东命未仕
 宦时常独寝歌吹自箴诲自称孔郎游散名山百
卷六 第 14b 页 WYG0486-0108b.png
 姓谓有道术为生立庙今犹有孔郎庙
陈朝公主庙在县东八十五里
严司徒庙在县三十五里相传云司徒助也
兴善将军庙在县东四十里白塔吴越忠懿王建
郑太尉庙在县东南一十五里庙之下即樵风泾也旧
 在山麓今迁山上
的耳潭龙王庙在县东北一十里
防风庙在县东北二十五里禹诛防风氏此其遗迹
卷六 第 15a 页 WYG0486-0108c.png
樊将军庙在县东四十里
青山庙在攒宫神路侧旧名伏虎大王庙在青山下后
 迁
灵应庙在昭慈圣献皇后攒宫复土后立在禁地内
   山阴县
城隍庙在县东五步
涂山禹庙在县西北四十五里(事具涂山/)
马太守庙在县西六十四里(事具会稽/)
卷六 第 15b 页 WYG0486-0108d.png
项羽庙在县南十五里项里溪上以亚父范增配食不
 知其始岁月傍有聚落数十户岁时奉祀
(阙/)王庙在县西北七里
感圣侯庙在县西北二十里
圣姥庙在县西南三十里
赞禹龙王庙在县南二里
铜井瑞泽龙王庙在县西七十里
秦望山灵惠侯庙在县南三十里
卷六 第 16a 页 WYG0486-0109a.png
汉太守朱公庙在县东北三江门外四里
柳姑庙在县西一十里湖桑埭之东前临镜湖盖湖
 山绝胜处也乡人旧传以为罗江东(隐/)尝题诗今
 不传
灵助侯庙在县西四十五里钱清镇
景氏庙在县西九里三山之东山石堰上又有一景氏
 庙在县西七里吉宅村俚俗传以为二景本伯仲死
 而为神能福其民故至今四时祀之吉宅之景氏庙
卷六 第 16b 页 WYG0486-0109b.png
 丛木阴翳居大泽中四绝不通或云旧每为立庙辄
 为菑故至今但露祭而已按景氏与昭屈同为楚之
 望姓疑二景非近世人云
   嵊县
城隍庙在县西五十步
东岳庙在县北一里
上善济物侯庙在县北四十五里五十步嶀浦按郦道
 元水经注云庙甚灵验行人及樵伐者皆致敬焉若
卷六 第 17a 页 WYG0486-0109c.png
 有侵窃则必为蛇虎所伤今虽不闻有蛇虎之异而邑
 有水旱必先致祷又嘉祐进士何淹记云侯姓陈氏
 为台州之仙居令晋天福中有封诰
南天岳庙在县南一十里
簟山庙在县南四十五里
灵辉庙在县西北三十里水旱疫疠祈祷辄应乡民谓
 之灵威王不知得封在何代乾道八年赐今额
东石鼓庙在县东七十里西石鼓庙在县西二十里大
卷六 第 17b 页 WYG0486-0109d.png
 抵剡多石鼓庙村聚往往有之岁常以春秋祭皆能
 福其民盖一方所奉神也
黄姥岑庙在县东二里舆地志云县东门外有黄姥神
 祠民多奉事之
石姥庙在县西六十里
保邦兴福庙在县西六十五里
仙姑庙在县西六十里
三女庙在县西二十五里有墓
卷六 第 18a 页 WYG0486-0110a.png
猪乌五龙堂在县西四十里
正顺忠祐灵济昭烈王庙在县北一百八十步
东白岩庙在县东二十五里
威勇王庙在县西三十里
佑顺侯胡侍郎祠在县西五十里兵部侍郎胡(则/)
 之永康人尝奏免衢婺身丁钱民被其赐庙祀于
 衢婺之间无虑数十胡殁于庆历中庙初未有封
 爵永康之民因宣和中封方岩神为佑顺侯牵合
卷六 第 18b 页 WYG0486-0110b.png
 以为胡侍郎凡婺州境内皆以佑顺为名故嵊亦承
 误焉
阮仙翁庙在县南一十里
惠应庙在县西六十里旧号苏明王庙宣和四年赐今
 额
西向王庙在县西三十五里
显应庙在县西四十里祠初建于赤乌二年神尝为
 令此邑有惠政庙食于此岁久失其姓宣和辛丑
卷六 第 19a 页 WYG0486-0110c.png
 睦寇起蔓延旁境魔党响应剡县屠戮焚荡尤酷
 一夕四山旗帜车盖隐隐出入云间见者咸疑神
 游而庙不存矣视之果煨烬未几又有复见如前
 日之异若反旆而来贼徒忽惊呼曰天兵至矣遂
 自相攻杀官军未至贼已歼尽乡人相与复筑庙
 宇甚盛旱潦疾疫有祷必验绍兴十一年诏赐额
 显应乡人姚公(宪/)为諌议大夫率乡人陈于府县
 诏封灵祐侯
卷六 第 19b 页 WYG0486-0110d.png
   诸暨县
城隍庙在县西北三十步
秦始皇庙在县西一里会稽记云始皇崩邑人刻木为
 像祀之配食夏禹后汉太守王朗弃其像江中像乃
 溯流而上人以为异复立庙唐叶天师焚之开元十
 九年县尉吴励之再建庆历五年知县寇中舍毁之
 改作回车院今院侧仍有小庙存
乌带庙在县东北四十五里乌带山夏侯曾先地志云
卷六 第 20a 页 WYG0486-0111a.png
 梁武帝遣乌笪采石英于此山而卒后人立庙带笪
 声之误也
范相庙在县东南五里盖祀越相范蠡
福顺王庙在县西南二里
松山朱太尉庙在县西五十里
五通庙在县西北四十里
灵女台庙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白龙堂在县东北四十里
卷六 第 20b 页 WYG0486-0111b.png
五泄夹岩庙在县西四十里
栅潭明王庙在县东七里
亭阔庙在县西南二十里
五泄龙堂在三学院侧境接富阳浦江东西两源会为
 飞瀑五折而下雪溅雷吼声闻数百步有湫幽邃神
 龙所宅过者虽伏暑亦惨凛岁旱祷雨辄应嘉祐中
 县主簿吴伯固(处厚/)祷焉刻石记之说者谓瀑水奇
 不减庐山天台雁荡石门然名不甚著为可恨
卷六 第 21a 页 WYG0486-0111c.png
东岳庙在县东南五里金鸡山下大观四年置洪氏夷
 坚志颇记其异
俞柳仙判官庙在县东南孝义乡父老传有姓俞者久
 寓村媪家病革语媪曰死以两大瓮合以葬我扛折
 则窆乡人如其说复梦俞曰今为天曹雨雪部判官
 会野火且至烈日中雨雪冢上远近异之即其地立
 祠绍兴初久旱迎神至大雄寺祷雨立应岁以大稔
 相传神喜柳枝邑人致祷必持柳枝以献因号柳仙
卷六 第 21b 页 WYG0486-0111d.png
 云
柳鲍仙姑庙在县东南孝义乡庙负山带溪景趣胜绝
 父老以溪声高下卜雨旸甚验人皆异之
   萧山县
城隍崇福侯庙在县南五十步盖郡城隍初封也
西殿宁邦保庆王庙在县西三十五里隋大业中有孔
 大夫者为陈果仁裨将讨东阳贼娄世干降之立庙
 黄山唐光化二年吴越武肃王上其事封惠人侯后
卷六 第 22a 页 WYG0486-0112a.png
 加封今额
冥护庙在县东四十里旧号驻师侯庙绍兴三十年以
 显仁皇后灵驾所由敕赐冥护庙仍封显佑侯淳熙
 十五年加号昭烈庆元五年加号翊顺
昭佑庙在县东四十三里汉乾祐元年封保江宁波王
 盖吴越王有国时也宣和三年赐今额
宁济庙在县西南一十三里西兴镇政和三年赐今额
 六年高丽入贡使者将至而潮不应有司请祷潮即
卷六 第 22b 页 WYG0486-0112b.png
 大至诏封顺应侯宣和三年进封武济公绍兴十四
 年徽宗皇帝灵驾渡江加武显仁皇太后合祔加武
 济忠应翊顺公淳熙十五年高宗灵驾之行显应尤
 异先数日太守侍郎张公杓躬视涨沙沿御舟入浦
 去处尽护以红竹诘朝方集万夫迨潮落沙已荡尽
 水去所立之竹才尺许及虞祭毕沙复涨塞莫不惊
 异于是诏加武济忠应翊顺灵佑公庆元四年宪圣
 慈烈太皇太后归祔永思将渡江会大雨震电随祷
卷六 第 23a 页 WYG0486-0112c.png
 而止遂赐王爵是为孚祐王庆元六年十二月永崇
 蒇事毕进封孚惠善佑王
武祐庙在县北二里旧号北岭将军庙方腊陷钱塘欲
 东犯会稽其众见将军擐金甲陈兵于西兴江岸张
 大旗有北岭字贼不敢渡郡守刘忠显公韐上其事
 赐今额绍兴十二年以徽宗皇帝灵驾所由封显应
 侯三十年加号以灵助
南殿保国资化威胜王庙在县南五十里汉乾祐元年
卷六 第 23b 页 WYG0486-0112d.png
 吴越王建
崇安保善王庙在县西四十五里
初平侯庙在县东五十里
助胜侯庙在县西七里
破虏侯庙在县西北八里
蒙山东岳庙在县西三里
龙王庙在县东四十里有龙井在山之巅
   馀姚县
卷六 第 24a 页 WYG0486-0113a.png
城隍庙旧在县西二百步今移在县东北一十步
东岳庙在县东三里政和四年知县事廖(天觉/)建通直
 郎顾(复几/)等舍庙基
绪山庙在县西二百五十步祀典始于东晋咸康中有
 江都李泳者作记谓徽宗皇帝常梦禁中火有神人
 扑灭已雨奏曰臣越之馀姚绪山神黎明内廷果火
 会雨而止上异之有旨下本道访求遂赐应梦之号
 泳字子永御史中丞定之曾孙诸父仕多通显其说
卷六 第 24b 页 WYG0486-0113b.png
 宜不敢妄云
 (阙/)庙在县西二里其初山阚大江有石入江流多为
 舟楫之害故邑人立庙于其所邑士莫君思去其石
 凡石之入水者凿之殆尽今不复为害矣
保庆宁邦王庙旧在县江南之东绍兴五年知县事朝
 奉郎陈(时举/)因江南数有火灾徙在县南门之侧去
 县八十步自此火不复作乾道九年知县事宣义郎
 留(观颐/)重修
卷六 第 25a 页 WYG0486-0113c.png
助海侯庙在县江之北二百三十步地名邓家㠗以其
 有功海上故邑人祀之会稽城中彭山亦有助海侯
 庙当是一神也
正顺忠祐灵济昭烈王庙即广德军祠山张王神也在
 县西二百六十步庆元四年建祠山庙甚盛江浙间
 多有行庙祭者必诵老子且禁食彘肉云
南雷应瑞大王庙在县南双雁乡旧庙在大小雷山因
 溪水泛溢流木至此迁于今所傍有古大木特异木
卷六 第 25b 页 WYG0486-0113d.png
 根有穴可容数人穴有小潭或云神龙居之知县事
 林迪因岁旱具酒与神对酌祷之甘泽随至自后凡
 旱潦有祷多应
梁武帝庙在县东七十里上林湖又有萧帝庙在县江
 南之东南五里竹山邑民称为萧帝庙
五灵庙在县东二里
虞公庙在凤亭乡之石龟吴国虞翻之墓也
历山舜帝庙在云柯乡事见古迹门
卷六 第 26a 页 WYG0486-0114a.png
千将军庙在县东北冶山乡
严子陵庙在县之冶山乡安山桥有墓在庙旁一里详
 具子陵墓
   上虞县
城隍庙在县东五十步
舜帝庙在县西三十五里
秦始皇庙在县东南三里
萧王庙在县南五十里
卷六 第 26b 页 WYG0486-0114b.png
梁王庙在县东七里
霸王庙在县西南五十里今废
利济侯庙在县北二十五里今废
朱侍中庙在县北四十七里庙南二十步有学堂桥洗
 砚池邑人谓买臣尝读书于此庙西有大冢岿然亦
 传以为买臣冢然按史买臣吴人方是时吴属会稽
 谓之会稽吴人则可谓之会稽山阴人则不可盖朱
 侍中别自是一人非买臣也
卷六 第 27a 页 WYG0486-0114c.png
陶朱公庙在县西南七里
灵惠庙在县东南九里本凤鸣洞主庙乾道间祷雨随
 应知县钱(似之/)以其事上府府以闻于朝赐今额
夏湖明府庙在县南三十五里
纂风公主庙在县西北六十里
夏盖夫人庙在县北五十里
通泽广利侯庙在县南五十里侯即方石圣官吴越封
 通泽将军熙宁八年封广利侯有清献赵公所撰记
卷六 第 27b 页 WYG0486-0114d.png
 立石于庙庙前石山双立如笋高数百尺上有异花
 乡人神之
正顺忠祐灵济昭烈王庙在县西一里
朱娥孝女庙在县南八里娥县民朱四女年十岁冒白
 刃救祖母事具曹娥庙既配曹娥其后上虞邑人复
 为立祠政和三年增修有新定江公亮记
赤石夫人庙在县北五里山腰有望夫石夕阳返照其
 色正赤乡人异之为立祠
卷六 第 28a 页 WYG0486-0115a.png
握登圣母庙在县西南四十里握登山之巅旧传舜母
 名握登生舜于姚墟因姓姚氏
萧将军庙在县东南十四里将军秦人讳闿与弟闳领
 兵东之上虞植金鞭于地而自誓曰化为黄竹吾当
 血食于此已而黄竹生焉黄竹岭由此得名岭去庙
 甚近庙有断碑云吴太元二年县令濮阳兴立
顺圣龙王庙在县东八里
嵩城大王庙在县西北六十里
卷六 第 28b 页 WYG0486-0115b.png
崔长官庙在县西六里
   新昌县
城隍庙在县西一百五步
公塘庙在县南四里
天岳庙在县西南七里
梅姑庙在县西南二十里
康侯庙在县东八里
张王庙在县西南三里
卷六 第 29a 页 WYG0486-0115c.png
陈姑庙在县西二里
  冢墓
句践庶子冢在夫山(越绝记地距山/阴县三十里)按越世家句践之
 后为王子鼫与而庶子不得其名
大夫文种墓在种山越既霸范蠡去之种未能去或谗
 于王乃赐种剑以死葬于是山故名
陈音冢在山阴县西南五里是为陈音山音善射者孔
 晔记曰其冢壁犹画作骑射之象也
卷六 第 29b 页 WYG0486-0115d.png
灼龟公冢越绝云句践客秦伊善灼龟者疑此是而其
 冢曰秦伊山者未详按十道志当在龟山下
朱买臣墓在嵊县北六里有石羊存焉今号石羊庙买
 臣吴人今墓在此姑以传疑
严光墓在馀姚陈山舆地志云墓卫有石羊乾道中丞
 相史文惠公守越于墓侧建祠堂自作碑属钱塘虞
 (似良/)书之似良字仲房有分𨽻名自言𨽻法专师逄
 童子唐仙人二碑
卷六 第 30a 页 WYG0486-0116a.png
孟尝墓在上虞县西七里尝字伯周别见
曹娥墓在会稽县东七十二里自汉元嘉初县长度尚
 改葬娥江浦道边至今存焉墓所有翁仲对峙亭曰
 双桧后人所封殖也
魏朗墓在上虞县西北四十二里详见人物门
谢夷吾墓在种山南(华镇览古云今/府宅仪门下)夷吾将死敕其家
 曰汉末当乱必有发掘露骸之祸宜县棺下葬子孙
 遵之故能独全以至今云
卷六 第 30b 页 WYG0486-0116b.png
虞国墓在馀姚县西五里孔晔记云国为日南太守有
 惠政出则双雁随轩及还会稽雁亦随焉其卒也犹
 于墓不去
朱隽墓在萧山县东洛思山郡国志云隽葬于此洛人
 送葬登山望洛一叹而绝也(孔晔记又称隽为光禄/大夫时遭母丧将洛下)
 (冢师归登山相望冢师去乡既远目极千里北望京/洛遂萦咽而死因葬山顶然则洛思山者又为冢师)
 (墓也今/两存之)
刘刚墓在馀姚县南八十里其妻樊夫人祔刚仕为上虞
卷六 第 31a 页 WYG0486-0116c.png
 令有道术能召役鬼神政尚清静岁岁大丰民受其
 惠其妻亦有道者(事见葛稚/川神仙传)
葛仙翁墓在上虞县西南四十里蒿公山之巅有石室
 高丈馀状如冢
虞翻墓亦见旧经夏侯曾先地志在馀姚罗壁山下
 盖县南十有八里
丁固冢(十道志编/在会稽)固山阴人少梦松生腹上谓人曰松
 字十八公后果为司徒又名司徒冢
卷六 第 31b 页 WYG0486-0116d.png
孔愉墓在山阴县南二十九里愉仕至尚书左仆射世
 说所谓孔车骑乃其赠官也
阮裕墓在嵊县东九里裕字思旷以疾筑室剡山(阙/)
 紫光禄大夫不就卒
山遐墓在萧山县北一十一里遐简之子涛之孙也历
 馀姚令东阳太守卒于官
许旼墓在萧山县东三十二里许询之父旼晚居萧山
 当是其墓
卷六 第 32a 页 WYG0486-0117a.png
郗愔墓在山阴县西南二十五里
谢安墓在上虞县西北四十里史云安墓在建康梅冈
 此云安墓未详按南史谢灵运父祖并葬始宁或是
 谢玄父子墓尔
王羲之墓在诸暨县苧罗山孔晔记云墓碑孙兴公文
 王子敬之书也而碑亡矣
支道林墓按世说在剡之石城山戴逵过之叹曰德音
 未远而拱木已积石城今属新昌是为南明山
卷六 第 32b 页 WYG0486-0117b.png
谢輶墓在山阴县西三十三里晋太元中会稽内史
夏静墓亦见旧经夏侯曾先地志云在萧山县东螺山
 螺山者其形似也
戴颙墓在剡县北一里王僧达吴郡记颙死葬剡山今
 石表犹存故王龟龄诗云千年戴颙墓三字道傍碑
 也
褚伯玉墓在剡县白石山南史本传云齐高帝于是山立
 馆居之伯玉常居一楼上及卒葬楼所
卷六 第 33a 页 WYG0486-0117c.png
谢康乐灵运墓在山阴县西南三十二里灵运死建康
 盖归葬于此
羊玄保墓在萧山县西三十九里尝为本郡太守
杨素墓在上虞县西北五里亦见旧经或谓素死长安
 又非越人疑有同姓字者尔
徐浩墓在山阴县南二十一里
贺知章墓在山阴县东南九里其地因名九里墓在山
 巅乡人呼为贺墓
卷六 第 33b 页 WYG0486-0117d.png
康希铣墓在山阴兰亭希铣会稽人历饶海台睦四州
 刺史其碑颜鲁公撰并书郡守吴奎得之王荆公及
 弟平甫赋诗而墓始著
石昉墓在新昌黄坛按公弼家谱墓前有柘树生而内
 向覆墓如盖每有登科者则柘生特枝一枝一人或
 二三枝则二三人云
吴越逊王倧墓在会稽秦望山按备史倧疾殂东府以
 王礼葬焉秦望一名天柱耸特秀削倧之子孙多以
卷六 第 34a 页 WYG0486-0118a.png
 文词知名建炎初裔孙伯言自北邙迁奉累世之丧
 归祔天柱名士多有挽词
蔡墓在上虞县西十里世传是蔡伯喈墓按邕固尝避
 难至越然史载邕六世祖与其父及母死庐墓事不
 闻有墓在此也死狱中又不在越非汉蔡邕明矣太
 平御览载人有夜坐论史忽有扣户自称蔡邕字伯
 喈者人曰死王允狱中非子耶鬼曰彼自是东汉之
 蔡伯喈也吾姓氏适同耳以此推之殆亦此类姑存之
卷六 第 34b 页 WYG0486-0118b.png
   近代冢墓(冢墓旧经所载外馀随访求所得书/之故无前后之次亦有未尽书者尚)
    (多当俟/续书)
   会稽县
太傅信王坟在会稽昌原村王讳(璩/)以少保恩平郡王
 判大宗正始赐府于绍兴府后罢大宗正府如故进
 少傅王薨遂赠太保信王以葬其加赠太傅则又庆
 元之六年云
陆諌议(轸/)墓在五云乡焦坞赠太傅
卷六 第 35a 页 WYG0486-0118c.png
陆都官(圭/)墓在袁孝乡赠至太尉今改葬本县鹫峰寺
 前
钱内翰(希白/)墓在天柱峰下子集贤(彦远/)裔孙(伯言/)
沈少卿(绅/)墓在云门(已上并见旧经/)
陆发运(寘/)墓在富盛乡
 郎中(沅/)祔发运墓
陆左丞(佃/)墓在陶宴岭
陆少师(宰/)墓在云门卢家㠗
卷六 第 35b 页 WYG0486-0118d.png
 知郡(淞/)通判(涭/)并祔少师墓
陆右师(长民/)墓在上皋尚书坞
 参议(静之/)提举(升之/)教授(光之/)并祔右师墓
苏计议(师德/)墓在陶宴岭
 吏部(玭/)祔计议墓
杨枢密(愿/)墓在何山
 知郡(祜/)祔枢密墓
詹司諌(亢宗/)墓在秦望山
卷六 第 36a 页 WYG0486-0119a.png
詹太博(林宗/)墓在鹿里
 太监(骙/)祔太博墓
梁师諌(仲敏/)墓在秦望山
胡尚书(直孺/)墓在秦望山
齐贤良(唐/)墓在昌原
(阙/) 翰(临/)墓在昌原
(阙/)屯田(莹/)墓在浪港山
傅编修(尧咨/)墓在石棋山
卷六 第 36b 页 WYG0486-0119b.png
 给事中(崧卿/)左藏(□/)并祔编修墓
王提举(然/)墓在五云乡中灶
 判官(漻/)侍郎(瀹/)并祔提举墓
王知郡(饎/)墓在蔡村
韩枢密(肖胄/)墓在太平乡
韩左师(膺冑/)墓在太平乡
韩运使(髦/)墓在太平乡
富枢密(直柔/)墓在古城
卷六 第 37a 页 WYG0486-0119c.png
富知府(杞/)墓在古城
张秘书(渊/)墓在昌原
尹侍郎(暾/)墓在龙瑞前峰下未仕时尝封和靖处士
莫侍郎(叔光/)墓在平水
孝子蔡定墓在观岭下
   山阴县
魏忠宪王坟在山阴法华山王讳(恺/)孝宗第二子也初
 自魏邸出判宁国府又判明州兼领雍州牧王薨有
卷六 第 37b 页 WYG0486-0119d.png
 旨宜于绍兴善地权厝遂厝于天衣寺之法堂遣使
 軷祭且视窆焉
陆知郡(眷/)墓在黄祊
齐尚书(执象/)墓在昌原
傅银青(传正/)墓在承务乡
 尚书(墨卿/)祔银青墓
宋修撰(煇/)墓在九里
朱提学(兴宗/)墓在苦竹村
卷六 第 38a 页 WYG0486-0120a.png
王中书(孝迪/)墓在九里
陈中书(过庭/)墓在黄祊岭
王特进(俊乂/)墓在西山
 尚书(佐/)祔特进墓
司马提举(棿/)墓在亭山
 侍郎(伋/)监丞(僖/)祔提举墓
吕显谟(正已/)墓在九里
曾文清公墓在道树
卷六 第 38b 页 WYG0486-0120b.png
 大卿(逄/)侍郎(逮/)并祔文清墓
杜太师墓在永昌乡苦竹村
孙威敏公墓在承务乡
陆太保(昭/)墓在承务乡左丞之祖四世葬此有陆氏大
 墓碑
赵太师墓在承务乡清献公之祖与陆氏坟正相对亦
 有碑
唐右史(闳/)墓在兰亭
卷六 第 39a 页 WYG0486-0120c.png
唐运使(闳/)墓在古城
石银青(元之/)墓在盛塘孙朝议(瑞中/)寺正(邦哲/)祔银青
 墓
石提举(继曾/)墓在谢墅
李太尉(显忠/)墓在天衣山
   嵊县
石祠部(麟之/)墓在升平乡
石尚书(公弼/)墓在仙山
卷六 第 39b 页 WYG0486-0120d.png
   诸暨县
定安郡王(令詪/)墓在花山
马郎中(纯/)墓在陶朱乡
 寺丞(延之/)祔郎中墓
廖都丞(虞弼/)墓在陶朱乡
新安郡王(士术/)墓在陶朱乡
姚太师(舜明/)墓在长宁乡
 参政(宪/)祔太师墓
卷六 第 40a 页 WYG0486-0121a.png
安定郡王子(涛/)墓在安俗乡
   萧山县
王兵部(丝/)墓在县西南八里
王侍郎(弗/)墓在广福寺傍
   馀姚县
胡尚书(沂/)墓在澄溪
李庄简公墓在姜山
陈侍郎(橐/)墓在化安寺
卷六 第 40b 页 WYG0486-0121b.png
赵知府(彦嗣/)墓在凤亭乡
赵知府(师龙/)墓在石堰
   上虞县
赵知府(彦䌈/)墓在五夫山凤凰村
礼郎中(谊/)
潘经略(畤/)
赵龙学(绣/)
   新昌县
卷六 第 41a 页 WYG0486-0121c.png
石尚书(待旦/)墓在仙桂乡
 朝议(温之/)朝议(牧之/)金紫(衍之/)太傅(象之/)太博(亚之/)
 大夫(景衡/)并袝尚书墓
石祠部(景术/)墓在高蟠
石知郡(彦和/)墓在苍㠗
石朝议(景衍/)墓在兰岘
石侍御(公揆/)墓在仁山
石知军(嗣庆/)墓在石佛寺山
卷六 第 41b 页 WYG0486-0121d.png
石少尹(彦中/)墓在苍㠗
许知郡(从龙/)墓在杜黄山
赵知郡(盅/)墓在伍山乡
石刑部(昼问/)墓在小江
石检详(宗昭/)墓在王公坞
太师贺孝敏王(士会/)墓在山阴县天衣寺法华山
节使滕国恭靖公(不微/)墓在山阴县东黄
 直阁(不羁/)祔恭靖墓
卷六 第 42a 页 WYG0486-0122a.png
 
 
 
 
 
 
 
 
卷六 第 42b 页 WYG0486-0122b.png
 
 
 
 
 
 
 
 会稽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