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175-01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左日钞卷九
             吴江朱鹤龄撰
五年舍中军卑公室也
 注罢中军季孙称左师孟氏称右师叔孙氏则自以
 叔孙为军名疏分中军之众属上下二军故鲁有左
 师右师左师右师见哀十一年传又言叔孙武叔退
 而蒐乘知自以叔孙为军名也 刘敞曰如杜所言
卷九 第 1b 页 WYG0175-0157b.png
 则三军犹在徒以军为师名号少异耳何谓舍中军
 乎陆粲曰按鲁之军号传所不言哀十一年虽称左
 师右师疑亦临时所命非若晋之三军楚之二广有
 定制者叔孙军名尤无据愚谓观下言四分公室则
 废中军之后上下二军分为四矣本自明白注直可
 删
葬鲜者自西门
 注不以寿终曰鲜西门非鲁朝正门 按叔仲带以
卷九 第 2a 页 WYG0175-0157c.png
 葬鲜告季孙则季孙知竖牛饿杀季孙矣而不讨者
 季孙利其祸已得专鲁政也
彼实家乱子勿与知不亦可乎
 王樵曰南遗此语与卢蒲嫳告庆之语同竖牛即叔
 孙之东郭偃棠无咎也孟丙仲壬则崔成崔疆也叔
 孙之季孙则崔杼之庆封也
使乱大从
 注使从于乱 按哀三年传郑胜乱从杜亦作此解
卷九 第 2b 页 WYG0175-0157d.png
 服虔云使乱大顺之道从顺也谓适庶之顺此说得之
必速杀之
 钟惺曰竖牛立昭子而讨竖牛者即出昭子假手甚
 妙藏机甚巧若他人杀之便不足异矣此中理数昭
 子亦阴为天所用而不知可谓千古贼奴之戒
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
 注日之数自甲至癸为十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
 为卿鸡鸣为士夜半为皂人定为舆黄昏为𨽻日入
卷九 第 3a 页 WYG0175-0158a.png
 为僚晡时为仆日昳为台疏七年传天有十日人有
 十等彼即历言从王至台十等之目此传既云十时
 十位位以王公卿为三日以中食旦为三日上其中
 知从中而右旋配之也晡时日西食时也日昳谓蹉
 跌而下若据时之先后则旦至食乃至于中宜以左
 旋为次今传以配十位从中而右旋者人之道贵以
 贱为本欲从贱而渐至于贵也若从中左旋则位乃
 渐退非进长之义故右旋也
卷九 第 3b 页 WYG0175-0158b.png
日之谦当鸟
 注离为日为鸟离变为谦日光不足故当鸟疏说卦
 离为日为雉雉为鸟也日为高明鸟为微细今日之
 谦退不得高明下当微细是日光不足下当鸟也
纯离为牛
 注易离上离下离畜牝牛吉故言纯离为牛疏明夷
 初九无牝牛象但明夷初卦下体是离故传以纯离
 之卦求牛象也
卷九 第 4a 页 WYG0175-0158c.png
民食于他
 注他三家也谓公与民无异 程公说曰君以养民
 民食于他者言民为三家所有也
索氏
 注河南成皋县东有大索城 按汉书楚汉相拒于
 荥阳京索之间即此地
享覜有璋
 注既朝聘而享覜见也疏引服虔云享献也献国所
卷九 第 4b 页 WYG0175-0158d.png
 有林尧叟以二义皆通 傅逊曰聘而献见礼之大
 者何得略之此即乡党享礼有容色之享耳半圭曰
 璋执之以行礼
设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饮
 疏朝聘之礼有设机进爵之时朝礼虽亡而聘礼有
 其略也聘义曰聘射之礼至大礼也质明而始行事
 日几中而后礼成非强有力者弗能行也故设机而
 不倚酒清人渴而不敢饮肉败人馁而不敢食故爵
卷九 第 5a 页 WYG0175-0159a.png
 盈而不饮
谁其重此
 注言怨重或曰问谁人当此重任以备晋师之来也
 如杜氏解与下文四句意不贯
韩赋七邑
 林注韩襄起之兄子箕襄邢带二人韩氏族韩须叔
 禽叔椒子羽四人皆韩起子凡七人人一邑陆粲曰
 观下文皆大家句叔禽三人若是起庶子不得称家
卷九 第 5b 页 WYG0175-0159b.png
 又云辅韩须扬石而不及叔禽等其非起之子明矣
 刘炫以为叔禽三人亦韩起之族得之
杨肸
 按叔向本羊舌氏食邑于杨故又号杨肸肸子石为
 杨食我
因其十家九县
 注县赋百乘疏哀二年传上大夫受县论语百乘之
 家家即县也
卷九 第 6a 页 WYG0175-0159c.png
六年并有争心以徵于书而徼幸以成之
 愚谓叔向之意特恐法悬于书民只在法上诡避无
 以息其争端所谓免而无耻也然季世民伪日滋不
 豫设法以禁之则捍罔益众故子产复书曰吾以救
 世也谓季世之民不可以无法齐也其与邓析之竹
 刑用意固有异矣
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藏争辟焉
 疏教民使争罪谓之争辟服虔云铸鼎藏争辟与五
卷九 第 6b 页 WYG0175-0159d.png
 行之火争明故为灾在器故称藏也 按心星为大
 火三月昏见东方夏三月周五月也郑人以三月铸
 刑书故云火未出
子荡归罪于薳泄而杀之
 注不以败告故不书 赵汸曰夷狄战败多略之而
 不书下文云且吊败也鲁使卿吊败则杜氏云不告
 故不书非实事矣
士丐相士鞅逆诸河
卷九 第 7a 页 WYG0175-0160a.png
 疏学者皆以士丐是范宣子即士鞅之父不应取其
 父同姓名人为介当依王肃董遇古本士丐作王政
 王元规云古人质口不言之耳何妨为介也按士文
 伯是士鞅之族亦名丐此即文伯也然士文伯名古
 本或有作正者
七年暨齐平齐求之也
 按此是齐求鲁而与之平杜氏谓燕与齐平非也辨
 详集说
卷九 第 7b 页 WYG0175-0160b.png
盟于濡上
 注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间鄚县入易水疏今高
 阳无濡水也杜言不知何据 今按水经濡水出涿
 郡故安县西北独山东合易水注拒马水一统志濡
 水在顺天任丘县北任丘汉鄚县地
为王旌以田
 注王旌斿至于轸疏斿旌旗末垂者至轸谓建蛟龙
 之旂而垂至车轸也礼纬云礼天子旂九仞曳地诸
卷九 第 8a 页 WYG0175-0160c.png
 侯七仞齐轸周礼轸去地四尺
仆区(乌侯/反)之法
 疏服虔云区匿也为隐匿亡人之法
好以大屈
 注大屈弓名疏引贾逵云宝金可以为剑出大屈也
  按二说未详孰是据地志大屈即晋屈邑汉为北
 屈县今平阳府吉州其地产铁有铁冶则贾说近之
其神化为黄熊
卷九 第 8b 页 WYG0175-0160d.png
 疏音义云熊兽名亦作能三足鳖解者疑兽非入水
 之物当是鳖也然鲧既为神矣虽兽亦能入水鳖则
 太下何以当夏郊乎说文字林皆云能熊属足似鹿
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间
 陆粲曰夏之郊也有把存焉是天子之世守也虽晋
 为盟主得奸其祀乎且鬼神不歆非类鲧之神信能
 为妖祥以求食欤吾以为不及晋国今取梦寐恍惚
 之象而妄意之则惑之甚者也卫成公梦康叔曰相
卷九 第 9a 页 WYG0175-0161a.png
 夺予飨命祀相宁俞不可曰相之不飨于此久矣非
 卫罪也不可以间成王周公之命祀其为知礼也贤
 于公孙成子远矣愚按晋侯之梦礼所谓因梦也平
 公把出也襄二十九年尝合诸侯城把平公盖素厚
 母家而夏肄之祀应不及鲧故黄熊因之见梦焉非
 无故而从晋平公求食也然陆子之说自正
余又将杀段也
 注公孙段丰氏党疏刘炫云公孙段即丰氏当言驷
卷九 第 9b 页 WYG0175-0161b.png
 氏党字之误也
子产立公孙泄及良止以抚之
 立良止以安民心也立公孙泄使民不疑于良止也
 所谓反其正以媚民者也
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
 疏人之生也始变化为形形之灵者名曰魄既生魄
 矣魄内自有阳气气之神者名曰魂魄在于前魂在
 于后故曰既生魄阳曰魂也刘炫云形有质气无质
卷九 第 10a 页 WYG0175-0161c.png
 寻形以知气故先魄而后魂其实并生无先后也朱
 子曰子产此论穷理极精
叔父陟恪
 按恪当作降字之讹也大雅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此
 追命襄公也故云叔父陟降在我先王之左右
余敢忘高圉亚圉
 按周本纪高圉古公亶父之曾祖也亚圉高圉子宋
 忠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报之因卫是同姓故举
卷九 第 10b 页 WYG0175-0161d.png
 先世为言如注云二圉亦受殷王追命此果何据乎
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
 注孔子六代祖孔父嘉为宋督所杀其子奔鲁 陆
 粲曰世本家语并云孔父嘉曾孙防叔始奔鲁家语
 又云以避华氏之偪故按嘉为华督所杀其子避祸
 应即出奔何得至曾孙乃奔鲁杜说较近理特未详
 所据耳
六物不同
卷九 第 11a 页 WYG0175-0162a.png
 按岁时日月星辰古人皆谓之物故桓六年子同生
 公曰是其生也与我同物杜氏注同日也
八年桓子稽颡曰顷灵福子
 陆粲曰桓子授甲非以助疆氏也将承二家之敝而取
 之以子旗之言正也为是惭而止未几乘其饮酒卒
 伐而逐焉以分其室则无宇之情见矣二惠既亡姜
 族始弱陈氏之为斧斤以斲丧齐室也岂一日之故
 哉 傅逊曰栾高自崔庆既灭复任情杀闾丘婴等
卷九 第 11b 页 WYG0175-0162b.png
 以弱其宗陈氏欲图之久矣然闻子旗之言而遂止
 可见诚义足以感人阴谋必有间而始发也使能终
 守其正二族其可动哉
犹将复由
 注由用也 魏了翁曰由义如尚书颠木之有由蘖
 按说文无由字惟有㕀字注云木生条也后人因省
 已作由此言陈人将兴如已仆之木复生由蘖如此
 解字义既明而句法亦完矣 陆粲曰由者经也从
卷九 第 12a 页 WYG0175-0162c.png
 也言今岁星犹在箕斗之间将复经由鹑火之次乃
 亡尔
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
 注幕舜之先 按韦昭注国语以幕为舜后虞思大
 误当取左氏此语正之
寘德于遂世守之
 言舜有明圣之德其德流及于后也史记索隐殷封
 遂世守之宋忠云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
卷九 第 12b 页 WYG0175-0162d.png
 遂于陈以为舜后是也
九年魏骀芮岐毕
 注骀在武功始平县所治斄城 按骀当作邰即诗
 有邰室家之邰也魏在冯翊芮在河东俱见桓六年
蒲姑商奄吾东土也
 疏蒲姑齐也商奄鲁也二十年传蒲姑氏因之定四
 年传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
肃慎燕亳
卷九 第 13a 页 WYG0175-0163a.png
 按肃慎即后代女真之地疏云亳近燕不知所在愚
 谓恐当作濮即濮阳也地在河北
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疏士冠礼始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是三加
 冠也其记冠义云始冠缁布之冠冠而敝之可也刘
 炫云弁髦二物童子垂髦为髧彼两髦亲没乃弃之
 因以敝之者冠则弃弁亲没则不髦也 愚谓髦不
 可言敝弁髦是言加弁于髦耳弁有皮弁爵弁嫌缁
卷九 第 13b 页 WYG0175-0163b.png
 布冠不得名弁故杜云弁亦冠也傅士凯谓传言弁
 非缁布冠固矣
(音/配)以五成故曰五年
 按妃训合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故曰
 妃以五成五行家甲与已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
 与壬合戊与癸合亦是
请佐公使尊
 注公之使人执尊酌酒请为之佐 依杜注使当音
卷九 第 14a 页 WYG0175-0163c.png
 所吏反或云使尊举酌也
辰在子卯谓之疾日
 汉书翼奉傅北方之情好也好行贪狼申子主之东
 方之情怒也怒行阴贼亥卯主之贪狼必待阴贼而
 后动阴贼必待贪狼而后用二阴并行是以王者忌
 子卯礼经避之春秋讳焉注贾氏说桀以乙卯亡纣
 以甲子丧故以为戒备之张晏曰子刑卯卯刑子相
 刑之日故以为忌必云夏亡乙卯商亡甲子不推汤
卷九 第 14b 页 WYG0175-0163d.png
 武以兴此说非也
又饮外嬖嬖叔
 注外都大夫之嬖者 按檀弓是李调传云外嬖对
 内嬖而言必云外都泥矣
十年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告邑姜也
 注客星出其地故曰妖星邑姜太公女疏维者纲也
 玄枵次有三宿女为其初是次之纲维也女星居其
 维首而妖星出焉告邑姜以其子孙将死也 傅逊
卷九 第 15a 页 WYG0175-0164a.png
 曰言婺女居玄枵之维首而妖星见于婺女之次韦
 昭注周语亦云须女入鼋之首须女即婺女也天鼋
 即玄枵也杜注客星居玄枵之维首太略 告邑姜
 也如此占法甚荒唐杜云婺女为既嫁女织女为处
 女邑姜齐之既嫁女也妖星在婺女齐得岁故知祸
 归邑姜此亦强为之解
邑姜晋之妣也天以七纪
 注二十八宿四七 傅逊曰尔雅斗牛为星纪郭云
卷九 第 15b 页 WYG0175-0164b.png
 日月五星之所始终故曰星纪其分尤不应有妖星
 女与斗牛同次故言此耳杜云二十八宿四七夫二
 十八宿固为四七矣而于此上下文何与乎
戊子逢公以登星斯于是乎出
 注逢公殷诸侯疏周语说玄枵之次云我皇妃太姜
 之侄伯陵之后逢公之所冯神也孔晁曰太姜太王
 之妃则知逢公是殷诸侯登登天也 逢公未死之
 先妖星尝出婺女时岁星不在故齐自当祸此时岁
卷九 第 16a 页 WYG0175-0164c.png
 在齐分则外孙当之故知七月戊子晋君将死
以灵姑銔率
 注灵姑銔公旗名疏率谓率国人以战也
公与桓子莒之旁邑辞穆孟姬为之请高唐陈氏始大
 愚谓晏平仲不助四家而独劝桓子以德让盖平仲
 实睦于陈者观其与叔向语已知齐之为陈及于辞
 宅又因陈桓子以请至此而桓子用其言因尽反亡
 公子赈恤贫约而传以陈氏始大结之明代齐者陈
卷九 第 16b 页 WYG0175-0164d.png
 而平仲之为桓子谋适以助成其大然则平仲非忠
 于齐者欤平仲智人也陈氏之祸惟礼可以已之平
 仲固以告景公矣景公既不能从而栾高国鲍之徒
 又皆不可与共政则惟有委蛇观变其间使景公信
 陈氏安而市宅遄台因事纳忠即梁丘据亦不得间
 之此平仲之所以为智也
千人至将不行不行必尽用之
 傅逊曰不行在千人上见之人众则费广将不能行
卷九 第 17a 页 WYG0175-0165a.png
 矣不能行则用之必尽非如杜所云为见新君而用
 也如用为见新君则其币固在何尽费之乎
孤斩焉在衰绖之中
 陆粲曰斩焉言哀痛之深如斩截也非注斩衰之谓
元公恶寺人柳欲杀之及即位又有宠
 愚谓一寺人柳也向欲杀之今又宠之何哉夫小人
 之长惟工于媚耳以其术媚他人则知恶以其术媚
 己则必喜虽父子之间犹分彼此焉乃知畴昔之恶
卷九 第 17b 页 WYG0175-0165b.png
 非真恶也特恶其不于己行媚也人情皆然岂独宋
 元公之于寺人柳哉
十一年楚子在申召蔡灵侯
 战国策庄辛曰蔡灵侯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驰骋
 乎高蔡之中而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灵王系已以
 朱丝而见之也鲍彪曰经传不书子发盖使子发召
 之
是以无拯不可没振
卷九 第 18a 页 WYG0175-0165c.png
 无拯无救助也不可没振犹没于水者不可复振而
 出之也
物以无亲
 此人物之物言不为人所亲附杜解物事也非
朝有著定
 疏著定谓伫立定处野会设表为位亦当有物记处
 如今之位版也
葬齐归公不戚晋史赵曰必为鲁郊归姓也不思亲祖
卷九 第 18b 页 WYG0175-0165d.png
不归也
 疏言必为鲁人所逐而出在郊野 陆粲曰昭公之
 出在郊野不能君鲁也独于其母姓知之乎或母非
 归姓则虽临丧不戚也而无咎乎瞽史之说迂缪至
 此而犹足载乎愚谓左氏禨祥之说多矣此犹无义
 理必后人因昭公出亡作此附会语耳
况用诸侯乎
 疏世子虽未即位父死则当君处故以诸侯言之
卷九 第 19a 页 WYG0175-0166a.png
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
 疏五大五细无字惟言五耳不知五者何谓杜氏亦
 无明證愚谓定三年传职官五正注云五官之长即
 曲礼所谓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也以證此传五
 大岂不显然元凯蔓引金木水火土五官迂矣
郑京栎实杀曼伯
 注曼伯檀伯也厉公得栎又并京 按厉公杀檀伯
 而居栎事见桓十五年并京传无其文杜以京栎连
卷九 第 19b 页 WYG0175-0166b.png
 言故知之耳
十二年朝而塴
 注塴下棺疏周礼作窆礼记作封此作塴皆葬时下
 棺之事而其字不同 俞琰曰塴字从土从崩是既
 下棺而以土掩之说文窆下棺也塴丧葬下土也微
 异
公子慭遂如晋
 赵汸曰慭本从公如晋故不书非刘炫不告庙之说
卷九 第 20a 页 WYG0175-0166c.png
有肉如坻
 注坻山名疏尔雅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坻
 是小地不得对淮之大水故杜以坻为山名刘炫规
 杜谓山无名坻者按楚子观兵于坻箕之山坻非山
 乎
楚子谓成虎若敖之馀也
 疏经言熊传言虎者此人名熊字虎
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
卷九 第 20b 页 WYG0175-0166d.png
 注鲜虞在中山新市县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
 昔阳城疏肥鼓并在钜鹿在鲜虞东南杜以传云遂
 入昔阳八月壬午灭肥是因入而灭之故云昔阳肥
 国都也肥都昔阳与鼓相近晋既灭得肥国故二十
 二年息昔阳之门外遂袭鼓取之刘炫以昔阳为鼓
 都非也 愚按杜既言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又言
 钜鹿下曲阳县西南有肥累城乐平与下曲阳相去
 颇远杜例凡言有者皆疑古昔阳城必不在乐平也
卷九 第 21a 页 WYG0175-0167a.png
外彊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也
 疏刚强以禦难温柔以事主为忠用和柔之性以循
 安正道为信 陆粲曰杜解二语取喻卦象义虽近
 似然详传云坤之比者谓坤卦之比爻耳故下文惟
 说黄裳元吉之义亦犹七年孔成子筮得屯之比止
 论利建侯不取比义崔杼得困之大过阳虎得泰之
 需其为说皆止取本爻不及之爻也
供养三德为善
卷九 第 21b 页 WYG0175-0167b.png
 疏供养董遇注本作共解云尽共以养成三德也
 傅逊曰杜解三德引洪范与此何涉陆子馀以为三
 是二之误即上忠与共亦非盖上文本言忠信人臣
 之节忠信尽之为南蒯言尤宜共以事上是合忠信
 共为三善也下文非此三者弗当即蒙此而言杜舍
 共而以善益之非矣观下文云且可饰乎欲其从下
 之饰而为共意益明矣
楚子次于乾溪
卷九 第 22a 页 WYG0175-0167c.png
 注在谯国城父县南 姜宝曰城父在今亳州东南
 七十里本陈夷邑楚灭陈以乾溪为南北要地筑章
 华台于此以驻师游观焉汉志汝南郡城父县故夷
 有章华台注云有乾溪在县南即其地也
秦复陶翠被
 注秦复陶秦所遗羽衣翠被以翠羽饰被被帔同以
 禦雨也 按鄘风翟衣毛传云以翟羽为衣服之饰
 孔氏疏不以为然谓衣服随身卷舒非可羽饰然典
卷九 第 22b 页 WYG0175-0167d.png
 籍散亡安知羽饰之服古必无之观此传复陶翠被
 之文则知毛说必有据
右尹子革夕
 柳宗元曰古者朝见曰朝夕见曰夕诗莫肯朝夕传
 朝而不夕汉仪夕则两郎向琐闱拜谓之夕郎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
 楚世家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封熊绎于
 楚蛮姓芈氏居丹阳徐广曰丹阳在南郡枝江县舆
卷九 第 23a 页 WYG0175-0168a.png
 地记秭归县东有丹阳城周回八里熊绎始封也
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
 注陆终氏生六子长曰昆吾六曰季连季连楚之祖
 故谓昆吾为伯父 按史记索隐宋忠曰昆吾国名
 已姓左传卫侯梦见人登昆吾之观今濮阳城中有
 昆吾台是括地志濮阳县古昆吾国昆吾故城在县
 西三十里台在县西百步据此则昆吾国在今濮州
 楚灵乃曰旧许是宅旧许今许州也岂昆吾之后尝
卷九 第 23b 页 WYG0175-0168b.png
 徙封欤
是四国者专足畏也
 注四国陈蔡二不羹疏刘炫云楚语灵王城陈蔡不
 羹(韦昭注三国楚别都颍州定陵/有东不羹许州襄城有西不羹)使问范无宇曰今
 吾城三国赋皆千乘亦当晋矣诸侯其来乎对曰是
 三城者岂不使诸侯之惕惕焉彼再言三城无四国
 也纵不羹有二或当前后迁焉非是并时有二古四
 字积画四当为三耳
卷九 第 24a 页 WYG0175-0168c.png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林注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少昊颛顼高辛
 唐尧虞舜之书八卦之说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
 九丘出尚书序 按贾逵张衡马融诸说不同今以
 书序为正
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王樵曰穆王之事正楚灵所欲为也既得诸侯又灭
 陈蔡必将观兵周郊以求九鼎以许田为名移兵临
卷九 第 24b 页 WYG0175-0168d.png
 郑为改物之图子革知其心事故直引穆王事以讽
 之
祈招(常遥反/又音昭)之诗
 注祈父周司马招其名疏引马融祈作圻即酒诰圻
 父贾逵云祈求也昭明也言求明德也 愚按三说
 皆未安杜解本之诗传然何以知招之必为祈父名
 乎王肃云祈招诗名也犹齐景公作君臣相说之乐
 曰徵招角招耳此说是
卷九 第 25a 页 WYG0175-0169a.png
形民之力
 朱子曰形字今家语作刑极分晓盖言伤民之力而
 无厌足之心 愚按如此解于上式如玉式如金意
 不接书传刑用也用民之力恐当如古训直言用民
 之力而无醉饱过盈之心也
十三年申之会越大夫戮焉
 申会在四年疏戮者陈其罪以徇诸军欲杀终亦不
 杀故常寿至今在楚
卷九 第 25b 页 WYG0175-0169b.png
围固城克息舟城而居之
 凡城之固者皆围之息舟固城之一也以克故有毁
 又城而居之舟字句
今不封蔡蔡不封矣我请试之
 愚谓子干空蒙弑君之名而实启弃疾之立者然始
 事之初弃疾不知并子干亦不知特观从以复蔡为
 志尝试为之耳其后竟复蔡当与申包胥复楚同功
强与之盟
卷九 第 26a 页 WYG0175-0169c.png
 强与子干子晰盟也二子知非蔡公之命欲还故观
 从强盟之既盟之后袭蔡徇蔡二子惟其所用矣
依陈蔡人以国
 依即易利用为依迁国之依陈蔡虽亡而其人尚在
 故依焉
杀太子禄及公子罢敌
 王樵曰蔡公志乎为君故杀灵王之二子特以长幼
 之序推比使立而因归恶名焉 金履祥曰虔之弑
卷九 第 26b 页 WYG0175-0169d.png
 君也以缢而虔即自缢虔之弑君也及其二子幕与
 平夏而虔子禄与罢敌亦先死焉然弃疾归罪于比
 而他日吴人卒鞭其墓而戮之天道洵可畏哉
夏五月癸亥王缢于芋尹申亥氏
 赵汸曰杜经下注云灵王实以四月死楚王生失灵
 王本其始祸以赴此注又云经书四月误两注不同
 今按四月者比归国之月也春秋之法凡大夫公子
 反国不月而弑君无不月者比归而王弑故经没死
卷九 第 27a 页 WYG0175-0170a.png
 之月蒙上文比归为一事见比以篡逆归而特存其
 归国之月以异之杜氏不明笔削之旨故经传异说
观从谓子干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也
 愚谓观从岂不知弃疾胜子干而反欲子干杀弃疾
 哉以为子干王楚则复蔡之志可遂矣其始也本借
 子干以发难则子干既立亦欲固其位以报之谋不
 用而遂行亦所以谢子干非徒自免于祸也
葬子干于訾实訾敖
卷九 第 27b 页 WYG0175-0170b.png
 疏郏敖与此訾敖皆不成君无谥号也元年传云葬
 王于郏曰郏敖此云葬子干于訾实訾敖并以地名
 冠敖未知其故又世家楚先君有若敖宵敖皆在位
 多年亦称为敖不知敖是何义
弃礼
 按弃礼指卜神之礼也杜注弃立长之礼则康王实
 长误甚林注得之
同恶相求
卷九 第 28a 页 WYG0175-0170c.png
 注谓弃疾亲恃子干 傅逊曰同恶相求指当时同
 心造乱之人薳居蔓成然辈非谓弃疾也愚按下云
 君楚国者其弃疾乎则此不当言弃疾明矣
子产以幄幕九张行
 注幄幕军旅之帐疏幕大幄小幄在幕下张之幄幕
 九张盖九幄九幕也
使诸侯岁聘以志业
 注志识也疏令诸国各自记其职贡之业
卷九 第 28b 页 WYG0175-0170d.png
再会而盟以显昭明
 注凡八聘四朝再会王一巡守盟于方岳之下疏十
 二年一盟大明黜陟之法以光显诸侯有昭明之德
 者告誓神明尚书周官六年五服诸侯一时朝王即
 此再朝而会是也此传之文与尚书正合杜言巡守
 盟于方岳与书义符同而周礼之文不载此法古书
 亡灭不可备知 愚按盟于方岳周官及三礼并无
 其说乃叔向假此为辞以令诸侯耳榖梁传云盟诅
卷九 第 29a 页 WYG0175-0171a.png
 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诅盟者衰世之事也岂
 以成周盛时而为之哉
建而不旆
 注建立旌旗不曳其旆旆斿也疏尔雅继旐曰旆郭
 注帛续旐末为燕尾者不旆谓建其旗而以燕尾缠
 结干头如记所云德车结旌也军法战则舒旆 愚
 按经传用字有虚实此传之旆乃虚字疏语极明非
 指旗帜之名也小雅胡不旆旆与此同义其白旆央
卷九 第 29b 页 WYG0175-0171b.png
 央方是大将所建旗
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
 疏春秋之世兵革递兴出军多少量敌强弱士卒尽
 行数无定准成二年鞍之战晋车八百乘计有六万
 人惟三卿帅之昭十三年平丘之会叔向云寡君有
 四千乘在计四千乘士卒成二十四军尔时晋惟立
 三军则甲车四千属三军其军岂止一万二千五百
 人乎
卷九 第 30a 页 WYG0175-0171c.png
因邾莒杞鄫之怒以讨鲁罪间其二忧
 注因南蒯子仲二忧为间隙 穆文熙曰邾莒无故
 愬鲁冀免晋贡盖狃于前愬之得行耳晋人不察遂
 以绝鲁叔向智者亦为强大劫制之辞至引南蒯子
 仲之事以恐之夫南蒯据费叛鲁非鲁之罪也晋不
 之念反举其事以为鲁衅而欲乘之岂盟主之义哉
子产争承
 言所出贡赋多少之次当承何国之下
卷九 第 30b 页 WYG0175-0171d.png
郑伯男也
 疏子产自言其君伯爵卑下与子男为列
(芳勇/反)壶饮(于鸩/反)
 陆粲曰郑风抑释掤忌注云掤以覆矢先儒相传谓
 冰与掤通故此年及二十五年注皆训冰为箭筒盖
 彼云释甲执冰当如杜义此言饮冰即是冰耳饮冰
 以壶藏冰也犹饮羽之饮傅逊曰意如被执在八月
 周八月今六月也时正炎天又蒙之以幕当不胜渴
卷九 第 31a 页 WYG0175-0172a.png
 故以壶盛冰饮之应从陆说无疑且此非战时何缘
 取矢筒用之乎
子服湫从
 注湫子服惠伯 按此即子服椒也释文云湫子小
 反徐音椒
十四年司徒老祁虑癸
 疏世族谱司徒老祁为一人虑癸为一人服虔云司
 徒姓也老祁字也虑癸亦姓字也
卷九 第 31b 页 WYG0175-0172b.png
简上国之兵于崇丘
 疏下云简东国之兵亦如之知此是简西国之兵西
 方居水上流故谓之上国尔
晋邢侯与雍子争鄐田
 赵汸曰巫臣奔晋晋与之邢雍子奔晋晋与之鄐事
 在襄二十六年传孔晁云邢与鄐争疆界
杀亲益荣犹义也夫
 注三罪惟答宣子问不可以不正其馀则以直伤义
卷九 第 32a 页 WYG0175-0172c.png
 故重疑之疏刘炫曰直则为义恐非疑辞 赵汸曰
 传本以直为义即数其贿称其诈皆为国事言之杜
 疑伤义非也传文语助也夫二字甚多未必皆疑辞
 其治国制刑以下亦恐非夫子语
十五年吴在蔡蔡必速飞
 穆文熙曰无极初谗朝吴特以尝试平王耳乃遂惑
 于速飞之言而行其说所以次及大臣太子而不知
 忌谗之行也其有渐哉
卷九 第 32b 页 WYG0175-0172d.png
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
 疏十七年荀吴诈祭于雒以灭陆浑二十二年又负
 甲伪籴以入昔阳此独得降不纳者吴自度己力必
 能获之故因以示义 钟惺曰降者至再不许力尽
 而后取之非独示威示信而已易服易叛数服数叛
 数讨几何而国不敝孔明服孟获正得此意
樽以鲁壶
 疏燕礼云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左玄酒是礼
卷九 第 33a 页 WYG0175-0173a.png
 有以壶为樽
昔而高祖孙伯黡司晋之典籍
 注孙伯黡晋正卿籍谈九世祖疏九世祖称高祖言
 高远之祖也郯子以少皞为高祖意与此同其九世
 之次见世本
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
 疏妻服齐衰期而传以后崩大子卒为三年之丧二
 者丧服杖期章内有父在为母传曰何以期屈也至
卷九 第 33b 页 WYG0175-0173b.png
 尊在不敢申其私亲也父必三年然后娶达子之志
 也父以其子有三年之戚为之三年不娶则夫之于
 妻有三年之义故可通谓之三年之丧中庸疏同此
 义
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
 疏遂者申也竟也申遂其服使终日月乃是礼也
一动而失二礼
 傅逊曰杜云失二礼谓既不遂服又设宴乐杜于晋
卷九 第 34a 页 WYG0175-0173c.png
 元后丧引此为證以向讥宴乐不讥除服矣于此又
 以不遂服为失礼不自异其说乎朱申曰失二礼谓
 因丧求器又宴乐以早然传以不遂服为非似失者
 三而止云二礼者盖后与太子虽有三年之义而君
 临万邦自不容于终服惟哀戚之心宜以三年若求
 彝器而宴乐则非居丧之心矣故云二礼朱说为当
十六年徐子郯人莒人会齐侯盟于蒲隧
 陈傅良曰晋自平丘之会不能合诸侯而齐人横纳
卷九 第 34b 页 WYG0175-0173d.png
 北燕伯伐徐莒今为蒲隧之会至鄟陵而专盟矣
受脤归脤
 注受脤谓君祭以肉赐大夫归脤谓大夫祭归肉于
 公皆社之戎祭也疏传有成子受脤于社诸儒皆以
 脤为祭社之肉故云皆社之戎祭也刘炫谓脤亦祭
 庙之肉
十七年大史曰在此月也
 注谓建巳正阳之月 叶梦得曰昭子言天子诸侯
卷九 第 35a 页 WYG0175-0174a.png
 之礼是已太史言用于正月则失之夏书辰弗集于
 房以季秋言之则先王之礼不独在正月凡食皆举
 之矣经书日食三十六言鼓用牲于社者三其二皆
 在六月其一在九月左氏惑于太史之言故庄二十
 五年误援之
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
 王樵曰日食阴侵阳臣凌君之象平子不肯救日食
 故昭子知其无君也注以为安君之灾者非
卷九 第 35b 页 WYG0175-0174b.png
五鸠鸠民者也
 注鸠聚也治民上聚疏治民上其集聚恶流散
九扈为九农正
 注扈有九种也春扈鳻鶞夏扈窃玄秋扈窃蓝冬扈
 窃黄棘扈窃丹行扈唶唶宵扈啧啧桑扈窃脂老扈
 鴳鴳以九扈为九农之号疏诸儒说窃脂皆谓盗人
 脂膏也即如此言窃玄窃黄者岂复盗窃玄黄乎尔
 雅释兽云虎窃毛谓之虦猫魋如小熊窃毛而黄窃
卷九 第 36a 页 WYG0175-0174c.png
 毛皆谓浅毛窃即古浅字其毛色不纯窃玄浅黑也
 窃蓝浅青也窃黄浅黄也窃丹浅赤也四色皆具则
 窃脂为浅白也其唶唶啧啧则声音为之名矣其春
 鳸鳻鶞樊光云言分循也春鳸分循五土之宜乃以
 人事名鸟尔雅老鳸鴳字不重贾服皆云鴳鴳亦声
 音为名也
西及汉
 注孛星出大火西光芒东及天汉疏天汉在箕斗之
卷九 第 36b 页 WYG0175-0174d.png
 间
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王应麟曰春秋三书孛而昭十七年有星孛于大辰
 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史天官书云春秋二百
 四十二年之间彗星三见刘更生封事亦云则彗孛
 一也晏子春秋齐景公睹彗星使伯常骞禳之晏子
 曰孛又将出彗星之出庸何惧乎则孛之为变甚于
 彗矣齐有彗星见于传而经不书 愚按星书云日
卷九 第 37a 页 WYG0175-0175a.png
 之精变为孛月之精变为彗是彗孛原二星特其类
 似而占同耳
今除于火火出必布焉
 朱申曰言今火尚伏而彗以除之是为除旧明年大
 火星出必布散为灾是谓布新
水火之牡也
 疏阴阳书有五行嫁娶之法火畏水故以丙为壬妃
 是水为火之雄
卷九 第 37b 页 WYG0175-0175b.png
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
 疏彗在大辰为多及汉为少水少而火多故水不胜
 火火行其意水必助之故丙子壬午之日当有火灾
若火入而伏必以壬午
 注尚未知今孛星当复随火星俱伏不故言若疏刘
 炫云丙子壬午虽俱水火合日但二字之内先言强
 若火入而伏则连秋至春历天阴水用事虽同其欲
 水当先火故疑火入而伏则必以壬午也炫虽为此
卷九 第 38a 页 WYG0175-0175c.png
 释杜既无注其壬午之事理则未详
瓘斝
 注瓘圭也 按说文瓘玉也瓘斝以玉为斝非圭也
 
 
 
 
 
卷九 第 38b 页 WYG0175-0175d.png
 
 
 
 
 
 
 
 读左日钞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