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175-01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左日钞卷六
             吴江朱鹤龄撰
十五年书曰晋侯执曹伯不及其民也
 赵汸曰凡称人执者史策之恒辞称君执者经变文
 与伯主以讨贼之义也传例不知篡夺之罪重于虐
 民
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曰
卷六 第 1b 页 WYG0175-0101b.png
 按曹伯杀太子自立乃罪之大者晋侯执之归于京
 师正天讨所加独是戚之会曹伯在列则当时已赦
 之矣赦之而又执之所以国人屡为之请子臧辞位
 逃宋全是为曹伯地子臧立则曹伯不得归国矣假
 令晋执在先曹伯不与于会其时即使子臧承王命
 而为君子臧虽守节亦安能不立哉
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
 赵汸曰华元出入皆挟晋为重鱼石所以止华元实
卷六 第 2a 页 WYG0175-0102a.png
 畏晋耳
华元自止之不可乃反
 按华元先自罪出奔欲挟晋以制桓族也鱼石追之
 许讨乱而后反使桓族不能怨己也及五大夫出奔
 又伪自止之既不从遂闭门拒之节见见华元机智
 出人是定乱妙手但鱼石既请讨荡泽何事又出奔
 疑鱼石直与荡泽同恶耳辨详集说
伯州犁奔楚
卷六 第 2b 页 WYG0175-0102b.png
 注伯宗子 王应麟曰晋语索士庇州犁得毕阳及
 栾弗忌之难诸大夫害伯宗毕阳实送州犁于荆毕
 阳之孙豫让见战国策祖孙皆以义烈著所谓是以
 似之者太史公不书于傅故表而出之又曰伯宗好
 直言而不容于晋武子好尽言而不容于齐小人众
 而君子独也汉士习于谄䛕故以朱游为狂晋士习
 于旷达故以卞壸为鄙
十六年败诸汋陂
卷六 第 3a 页 WYG0175-0102c.png
 按注汋陂宋地或以为即邓艾芍陂屯之地在今寿
 州然春秋时恐属楚境宋不应败郑于此更详之
详以事神
 傅逊曰正义云详者祥也古字通用李巡曰祥福之
 善也事神得福乃获其祥愚谓详者慎也详慎乃所
 以事神也如李说于文未顺
致死以补其阙
 阙谓军国之事有所阙乏杜云战死者非
卷六 第 3b 页 WYG0175-0102d.png
晋楚遇于鄢陵范文子不欲战
 愚谓范文子外惧之说诚有远见但此说当坚持于
 未济河之前既遇楚师则不可中止使晋师先却而
 楚以乘广全力蹙之于河能无蹈邲之覆辙乎
楚晨压晋军而陈
 晋尚未陈楚陈偪之晋不得出故范宣子欲陈军中
 栾武子欲坚垒而待
塞井夷灶
卷六 第 4a 页 WYG0175-0103a.png
 林注军屯必凿井结灶以自给今为楚压晋军战地
 迫狭故自塞其井自平其灶以为战地刘寅曰塞井
 夷灶即项羽沈船破甑持三日粮之意欲专一士心
 奋勇而战
虔卜于先君
 按邲之战楚为先君宫告成事鄢陵之战晋虔卜于
 先君可證古者出师必载迁庙之主以行
皆曰国士在
卷六 第 4b 页 WYG0175-0103b.png
 注晋侯左右皆惮伯州犁在楚知晋之情邵宝曰
 皆曰二字即蒙上伯州犁苗贲皇言之二人各以本
 国之情告故州犁则以贲皇为国士贲皇则以州犁
 为国士愚按此服虔说也较杜氏为顺或疑贲皇既
 言不可当何故下复有必大败之之说然先称其强
 后乃为晋侯画策此亦何不可通耶
射其元王中厥目
 注离为诸侯又为日疏离为诸侯者礼器大明生于
卷六 第 5a 页 WYG0175-0103c.png
 东君西酌牺象郑云象日出东方而西行也说卦离
 为日故为诸侯
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陆粲曰注不解札义按太玄曰比札为甲考工记注
 革坚者札长疏云一叶为一札战国策身自削甲札
 注云札木简之簿者甲之革缘如之
有韎韦之跗注
 诗注韎茅蒐染也茅蒐今茜草贾逵云一染曰韎跗
卷六 第 5b 页 WYG0175-0103d.png
 注戎服自要以下注于脚跗
谍辂(五嫁/反)
 疏谍所以间敌者轻兵觇敌亦谓之谍
子在君侧败者壹大我不如子
 时石首御郑伯在君侧者败则君亦败矣故曰败者
 壹大唐苟为车右稍远君矣故曰我不如子盖言分
 当死也
若之何忧犹未弭
卷六 第 6a 页 WYG0175-0104a.png
 傅逊曰忧犹未弭谓君薨太子弑杜舍之而以将从
 子臧为言谬矣
子叔声伯使叔孙豹请逆于晋师
 注侨如于是遂作乱豹因奔齐 傅逊曰昭四年传
 云穆子去叔孙氏宿庚宗妇人私为食而宿焉后归
 妇人见子竖牛又云适齐娶国氏生孟丙仲壬至宣
 伯奔齐穆子馈之则豹实先在齐侨如始往故服虔
 以为豹此时从齐国佐在师声伯令人就齐师使豹豹
卷六 第 6b 页 WYG0175-0104b.png
 不忘宗国白国佐为鲁请逆正义强欲宗杜乃云豹
 既在齐非复鲁臣声伯安得使之鲁人岂更无可使
 者而必使他国之人耶愚谓豹避兄乱而奔何罪之
 有其贤必闻于国故声伯使之且豹必在齐数年而
 后竖牛为奉雉又娶国氏而生二子亦岂一二年间
 事此必先奔齐无疑传逸之耳若豹之使晋不复命
 而奔齐则为罪大矣果因使而奔传何以不言服虔
 之说得之
卷六 第 7a 页 WYG0175-0104c.png
食使者而后食
 注使者豹之介疏时豹以侨如之难因逆晋师遂奔
 齐故惟介反命
召叔孙豹于齐而立之
 按豹先时在齐故侨如奔齐之后即召豹归鲁立为
 叔孙之后杜以召豹为言其终恐不然
十七年使其祝宗祈死
 邵宝曰膏肓以人生有三命有寿命以保度有随命
卷六 第 7b 页 WYG0175-0104d.png
 以督行有遭命以摘暴未闻死可祈也然范文子祈
 死而死叔孙昭子祈死而亦死岂冥冥者实有以听
 之耶抑适当其数尽之时耶
死之不恤而受敌使
 穆文熙曰栾书之谮郤至其机甚深岂惟厉公中主
 亦必惑之然鄢陵之役方战而受敌遗弓亦至有以
 招之耳
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卷六 第 8a 页 WYG0175-0105a.png
 陆粲曰蒙衣乘辇之事路人耻之卿大夫知而弗言
 则奚以正国矣鲍子虽亡足不为病而仲尼顾笑之
 欤泄冶死曰无自立辟鲍牵刖曰知不如葵立论若
 此为善者惧矣盖周之衰士不闻义而以苟容为贤
 又藉口于当时之大人以护饰其短者皆是类也是
 岂可以训后世耶
君盍尝使诸周而察之
 周语晋孙谈之子周适周事单襄公之孙襄公之孙
卷六 第 8b 页 WYG0175-0105b.png
 惠伯谈晋自骊姬之谮不畜群公子故周适周事单
 襄公
抽戈结衽而伪讼者
 注衽裳际伪为清沸魋讼 长鱼矫以戈藏于裳际
 伪与清沸魋诉曲直于郤氏者出郤氏之不意而杀
 之旧注未分明
孟姬之谗吾能违兵
 韦昭曰违兵者能违其兵难卒存赵氏今未可胁与
卷六 第 9a 页 WYG0175-0105c.png
 弑君
十八年齐侯使士华免以戈弑国佐于内宫之朝
 士士官也士官掌刑故使杀国佐 疏夫人宫有朝
 群妾之处盖齐侯召入与语而杀之
师逃于夫人之宫
 按注云伏兵内宫恐不胜此谁之兵耶国佐自外庭
 而入必无伏兵之理若以为齐侯恐不胜而伏兵则
 国佐既诛矣师又何逃焉愚谓国佐自盟徐关之后
卷六 第 9b 页 WYG0175-0105d.png
 不臣之形已著其入内朝也齐侯盖以计诱之佐心
 怀疑惧必挟其徒众而入华免挥戈其众遂苍黄骇
 散逃于夫人之宫此亦事理所宜有以为伏兵殆不
 然矣
右行辛为司空
 疏僖二十八年晋作三行彼云屠击将右行辛即屠
 击之子孙也
魏绛为司空
卷六 第 10a 页 WYG0175-0106a.png
 疏世族谱魏颗魏绛俱魏犨子颗别为令狐氏绛为
 魏氏盖颗长而庶绛幼而适也
以塞夷庚
 按夷庚正义云平道也文选补亡诗荡荡夷庚善注
 夷常也辨亡论旋皇舆于夷庚注引繁钦辨惑吴人
 以巨海为夷庚皆非
书顺也
 十二公中薨葬皆得其正者惟成公成公盖贤君也
卷六 第 10b 页 WYG0175-0106b.png
 于其处穆姜安季孟逐侨如见之
  襄公
元年晋师自郑以鄫之师侵楚焦夷及陈
 注孟献子自鄫先归不与侵陈楚故不书 按杜此
 语不可信疏亦疑之传云以鄫之师则鲁师在内矣
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
 赵汸曰诸侯不服天子之丧自东迁则然传初无一
 语及之于是以朝聘为礼盖无足辨杜云未赴胡云
卷六 第 11a 页 WYG0175-0106c.png
 已赴皆其末尔
二年于是子罕当国子驷为政
 疏子驷为政已是正卿知当国者为摄君盖郑介晋
 楚之间成公顾命使之当国非常法也
官命未改
 疏言建官命臣悉皆未改不可即违先君 陆粲曰
 官命犹言公命耳疏解非
请城虎牢以偪郑
卷六 第 11b 页 WYG0175-0106d.png
 王应麟曰齐晋之霸皆先服郑范睢李斯之谋皆先
 攻韩盖虎牢之险天下之枢也在虢曰制在郑曰虎
 牢在韩曰成皋虢叔恃险而郑取之郑不能守而韩
 灭之韩又不监而秦并之秦之亡也楚汉争之在德
 不在险信夫
三年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
 疏贾逵谓组甲车士服之被练帛也以帛缀甲步卒
 服之马融云组甲以组为甲裹公族所服被练以练
卷六 第 12a 页 WYG0175-0107a.png
 为甲裹卑者所服按甲贵牢固二说皆不惬杜言组
 甲漆甲成组文今时漆甲有为文者被练不言甲必
 非甲名故以为练袍被于身上虽并无明證要为近
 之
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
 按是役也传言楚子重克鸠兹至于衡山一统志衡
 山在今湖州府城南一十八里即横山楚何以越长
 江之险深入吴地至此盖子重以鄢陵之败势稍不
卷六 第 12b 页 WYG0175-0107b.png
 振惧吴之合于中国也故先威吴以制之不知千里
 趋利必蹶上将军固兵法之所忌也吴人要其归路
 邓廖就禽此可为越险轻进之戒
晋欲修吴好为合诸侯
 凌稚隆曰晋人以楚强难制而与吴修好使之数反
 于其内以分楚势深得事机嗣后汉高帝令彭越数
 反梁地为项王害其谋盖本此
对曰赤也可
卷六 第 13a 页 WYG0175-0107c.png
 大戴礼孔子云国家有道言足以兴国家无道默足
 以容盖铜鞮伯华之所行观于四方不忘其亲苟思
 其亲不尽其乐盖介山子然之所行也说苑孔子叹
 曰铜鞮伯华无死天下有定矣晋太康地记铜鞮晋
 大夫羊舌赤之邑世号赤曰铜鞮伯华按羊舌赤之
 贤如此而其事不甚著于春秋
四年金奏肆夏之三
 按三夏周礼谓之肆夏韶夏纳夏鲁语谓之繁遏渠
卷六 第 13b 页 WYG0175-0107d.png
 故杜以为一夏而有二名周礼注引吕叔玉云肆夏
 时迈也樊遏执竞也渠思文也刘炫曰杜解未甚当
 上言文王之三文王是其一大明绵是其二鹿鸣之
 三鹿鸣是其一四牡皇皇者华是其二然则肆夏之
 三亦当肆夏是其一樊遏渠是其二若樊即是肆夏
 何须重举二名陆子馀以刘说为然
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
 注元侯牧伯疏元长也牧是州长伯是二伯虽命数
卷六 第 14a 页 WYG0175-0108a.png
 不同俱是诸侯之长也周礼大宗伯八命作牧九命
 作伯郑司农云牧一州之牧也伯长诸侯为方伯也
季孙曰略
 傅逊曰杜云不以道取为略此谬解也姒氏襄妾母
 文子之意以妾不可僣适故曰略盖谓简略其礼也
 匠庆以为小君之丧(云云/)文子不敢拒之故以夫人
 之礼书薨夫子亦因之而不改耳
志所谓多行无礼必自及也
卷六 第 14b 页 WYG0175-0108b.png
 陆粲曰定姒非守适也季文子不欲成之为夫人不
 得已于匠庆之谏而犹欲简于礼焉故请木而微应
 之曰略用蒲圃之槚而禁之则嫌于为已也故不禦
 季孙之志如是而已谓之多行无礼必自及不已过
 乎
伯明后寒弃之
 疏伯明君此寒国之时弃不收采
靡奔有鬲氏
卷六 第 15a 页 WYG0175-0108c.png
 杜氏谓靡夏遗臣事羿者真文忠公辨之云靡忠于
 王室如此考其本末乃事相非羿也岂有夏之忠臣
 而肯腼颜事雠者哉 愚按哀元年传羿既篡夏相
 奔二斟浞用师伐二斟以灭相靡是时不知何事此
 传云家众杀羿靡方奔有鬲岂靡前此尝自相而往
 事羿耶或以羿好田姑事焉而乘其衅以图之耶不
 可臆断存疑可也 魏禧曰据传文夏故臣靡事羿
 迨寒浞灭羿靡奔有鬲氏以兴少康按羿逐后相二
卷六 第 15b 页 WYG0175-0108d.png
 十八年而浞杀羿浞篡四十年少康复辟靡当相逐
 时为夏臣非幼弱可知身历羿浞垂七十年然则祀
 夏配天之日靡当年百岁矣上古虽气运敦庞然年
 百岁者亦少靡身事贼臣三十年羿败而后窜伏草
 土又四十年靡固有老谋独不念上寿难倖得此七
 十年间脱令先少康死则万世后当与莽大夫唐六
 臣并列然靡且安然为之何耶哀元年传说少康之
 兴不及臣靡恐此传所云未实
卷六 第 16a 页 WYG0175-0109a.png
以灭浞而立少康
 注少康夏后相之子疏传言羿代夏政又言在帝夷
 羿羿必自立为天子矣当是逐出后相羿乃自立相
 依斟灌斟寻夏祚犹尚未灭盖与羿并称王也及寒
 浞杀羿因羿室而生浇浇已长大自能用师始灭后
 相相死之后始生少康少康生杼杼又年长已能诱
 殪方能灭浞而立少康计少康失邦及少康绍国向
 有百载乃灭有穷夏乱甚矣而夏本纪云仲康崩子
卷六 第 16b 页 WYG0175-0109b.png
 相立相崩子少康立都不言羿浞之事是马迁之疏
 也
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
 愚谓晋悼公英武人也其好田岂淫于原兽者之比
 不过为诸戎荐居欲一举灭之所以不忘武事耳魏
 绛先有和戎一策在其胸中恐遽陈吾说未必迎刃
 而解故以后羿游田之戒及辛甲虞人之箴层次引
 入悼公遂恍然悟到和戎然后以五利之说进此纳
卷六 第 17a 页 WYG0175-0109c.png
 谏英主之法也
戎狄荐居
 疏释言谓荐再也孙炎曰荐草生之再即荐是聚也
 服虔云荐草也言狄人逐水草而居徙无常处刘炫
 按庄子云麋鹿食荐即荐是草也服说是陆粲曰今
 按古字荐荐也汉书终军传北胡随畜荐居苏林曰
 荐草也
国人逆丧者皆髽(侧瓜/反)
卷六 第 17b 页 WYG0175-0109d.png
 疏髽字从髟是发之服也杜用郑众说言麻发合结
 当麻与发相半结之檀弓鲁妇之髽而吊也自败于
 台骀始也
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
 裘古叶渠之切骀释文徒来反叶音当读怡
五年君子谓楚共王于是不刑
 刘敞曰传言壬夫贪则共王杀之当矣何谓不刑解
 经若此取舍安从哉 傅逊曰春秋诸国惟楚英贤
卷六 第 18a 页 WYG0175-0110a.png
 最多盖楚亲疏参用而执政者皆其公族一有偾事
 旋即诛死无少贷与晋齐鲁诸国殊异所以强大累
 世而威权略无下移后之用人者可以监矣
六年司武而梏于朝难以胜矣
 陆粲曰谓不堪司武之任杜注云不足以胜敌非
子罕善之如初
 按注云子罕虽见辱不追忿所以得安服虔云子荡
 之罪大矣子罕初逐之以正国法及子荡射其门乃
卷六 第 18b 页 WYG0175-0110b.png
 复善之如初是为茹柔吐刚非所以守法也此论较
 杜为优
七年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
 按此谓祈榖之郊也祈榖之郊在孟春周为三月月
 令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榖于上帝
衡而委蛇必折
 按衡古横字横者不顺道也言以横道而为委蛇其
 人必将毁折
卷六 第 19a 页 WYG0175-0110c.png
子驷使贼夜弑僖公
 按郑世家云子驷使厨人药杀釐公与传略
 同而经不言弑下又书葬王方麓云此与楚
 子麇书卒楚公子比书弑之类皆当阙疑辨
 详集说
九年备水器
 注盆之属 周礼凌人春始治(音咸/去声)
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
卷六 第 19b 页 WYG0175-0110d.png
 疏周礼有遂大夫五县为遂郑司农云王国百里内
 为六乡外为六遂郑玄云郊内比闾族党州乡郊外
 邻里酂鄙县遂异其名者示相变耳尚书费誓鲁人
 三郊三遂亦以郊内郊外别之郊内属乡郊外属遂
 华臣言具正徒不言其事者以是郊内之民供救火
 百役即上畜水潦积土涂之类非惟救火若郊保之
 民既远故使随火所起奔往救之直救火而已
使乐遄庀刑器
卷六 第 20a 页 WYG0175-0111a.png
 注刑器刑书疏郑铸刑鼎而叔向责之晋铸刑鼎而
 仲尼讥之此言刑器必不在鼎或书之于板号为刑
 器耳
二师令四乡正敬享
 注二师左右二师也乡正乡大夫也疏周礼乡大夫
 属司徒此乡正言二师命之者二师分掌其方左右
 各掌其二乡也宋大国不过三军而有四乡者当时
 所立非正法宋置六乡况四乡乎
卷六 第 20b 页 WYG0175-0111b.png
或食于心或食于咮(竹又/反)以出内(音/纳)
 疏周礼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
 秋纳火民亦如之郑玄曰火所以用陶冶民随国而
 为之林注建辰之月鹑火星昏在南方则令民放火
 是谓出火建戍之月大火星不见则禁民放火是谓
 纳火 刘用熙曰食于心食于咮犹食邑之食谓封
 火正于火之分野使掌出纳之政令非如注谓死而
 配食也下云以出纳火则不在既死之后又下云火
卷六 第 21a 页 WYG0175-0111c.png
 正阏伯居商丘甚明
咮为鹑火心为大火
 疏春秋纬文耀钩曰咮谓鸟阳七星为颈宋均注
 阳犹首也柳谓之咮咮鸟首也七星为朱鸟颈也
 咮星为火之候故于十二次咮为鹑火释天云大辰
 房火尾也大火谓之大辰孙炎曰龙星明者以为时
 侯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九月则伏在日
 下
卷六 第 21b 页 WYG0175-0111d.png
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
 疏周易之爻惟有九六此筮乃言遇艮之八二易皆
 以七八为占故此筮遇八谓艮之第二爻不变者是
 八也揲蓍求爻系辞有法其揲所得有七八九六说
 者谓七为少阳八为少阴其爻不变也九为老阳六
 为老阴其爻皆变也周易以变为占占九六之爻连
 山归藏以不变为占占七八之爻二易并亡不知实
 然与否贾郑诸儒相传为此说者此言遇艮之八下
卷六 第 22a 页 WYG0175-0112a.png
 文穆姜云是于周易晋语重耳筮得贞屯悔豫皆八
 其下司空季子云是在周易并于遇八之下别言周
 易知此遇八非周易也 林注遇艮之八盖艮卦六
 爻三上以九变初四五以六变得二得八不变此朱
 文公之说
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
 疏若一爻独变则得指论此爻或二爻三爻皆变则
 每爻义异不知所从则当总论彖辞故姜亦以彖为
卷六 第 22b 页 WYG0175-0112b.png
 言
斩行栗
 疏行道也行栗道上之栗周语云列树以表道知此
 行栗是表道之树
三分四军
 分四军为三部杜用郑众说也更休送出以逸待劳
 此制人于不战者子胥用此法楚于是乎始病
大夫门子
卷六 第 23a 页 WYG0175-0112c.png
 周礼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其正室皆谓之
 门子郑玄云正室适子也文选注门子卿之适子将
 代父当门者
以诸侯复伐之十二月癸亥门其三门
 啖助曰左云冬十月诸侯伐郑下又云诸侯复伐之
 十二月癸亥门其三门盖误重说也古史或用周正
 或用夏正作傅者承两国之旧史月数不同遂两载
 之王樵曰荀罃欲分兵以敝楚后来三驾即用此策
卷六 第 23b 页 WYG0175-0112d.png
 也左氏于乃盟而还之下又记晋人不得志于郑十
 二月癸亥复伐之门其三门杜氏不悟其误因云晋
 果三分其军各攻一门与前注自相戾
闰月戊寅
 按闰月二字宜依杜氏作门五日盖后人传写误合
 门五为闰又误转日为月耳
晋侯以公宴于河上
 赵汸曰公有适祖母之丧晋侯不当与宴季武子不
卷六 第 24a 页 WYG0175-0113a.png
 能以公固辞皆非礼晋平湨梁之会亦与诸侯宴于
 温诸侯在丧废礼其来远矣孔氏谓传皆无讥则卒
 哭后得宴乐何其谬欤
是谓一终一星终也
 一终犹今俗语一匝也疏知是岁星者历书木星三
 百九十八日行星三十三度十二年而彊一周
以先君之祧处之
 疏天子有二祧诸侯无祧聘礼云不腆先君之祧是
卷六 第 24b 页 WYG0175-0113b.png
 谓始祖也诸侯五庙则祧始祖是亦庙也 傅逊曰
 魏鹤山云祧取庙外之兆域为义此说是也周礼守
 祧云其庙则有司修除之其祧则守祧黝垩之尔雅
 地谓之黝墙谓之垩非兆域而何愚按祭法远庙为
 祧固然魏说亦有据故存之
口血未乾而背之
 疏凡盟用牛牲故襄二十六年传云歃用牲又哀十
 七年传云诸侯盟谁执牛耳是也其杀牛必取血及
卷六 第 25a 页 WYG0175-0113c.png
 耳以手执玉敦之血进之于口定八年传涉佗捘卫
 侯之手及腕又襄九年传与大国盟口血未乾是也
输积聚以贷
 傅逊曰此委输之输杜训尽也非
十年会吴子寿梦也
 注寿梦吴子乘疏十二年吴子乘卒则乘是名也
城小而固
 孙武子城有所不攻张预曰拔之而不能守委之而
卷六 第 25b 页 WYG0175-0113d.png
 不为患则不须攻也又若深沟为垒卒不能下亦不
 可攻如偪阳城小而固荀罃谓胜之不武弗胜为笑
 是也
县门发聊人纥抉之以出门者
 疏县门者编板广长如门施关机以县门上有寇则
 发机而下之诸侯之士攻偪阳之门已有入者县门
 乃发鄹人纥抉而举之以出门者门者谓攻门者也
 服虔云抉县门使举令下容人出 按林注云偪阳
卷六 第 26a 页 WYG0175-0114a.png
 人发县门以闭攻城之士与疏解不同然非也据襄
 二十六年传楚子伐郑门于师之梁县门发获九人
 焉涉汜而归时郑以子产之言不禦寇则发县门而
 获九人者乃楚师也林亦主郑人言与此同失
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
 林注狄虒弥左手执车轮蒙甲之楯右手自拔一戟
 以当一队之军戟长一丈六尺每队百人
亲受矢石
卷六 第 26b 页 WYG0175-0114b.png
 疏服虔谓古者以石为箭镞引国语楛矢石砮为證
 则犹是矢也何须矢石并言周礼职金国有大故而
 用金石则掌其令郑玄云用金石者作鎗雷之属雷
 即礧也兵法守城用礧石以击攻者陈思王征蜀论
 下礧成雷榛残木碎是也
请以桑林
 注桑林殷乐名疏经典言殷乐为大濩此复云桑林
 者盖殷家本有二乐如周人之大武象武也或曰汤
卷六 第 27a 页 WYG0175-0114c.png
 祷桑林而得雨遂以桑林名其乐
鲁有禘乐宾祭用之
 注禘三年大祭则作四代之乐别祭群公则用诸侯
 乐疏明堂位季夏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朱干玉戚
 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积裼而舞大夏惟周公之庙
 得用天子之礼知别祭群公则用诸侯之乐谓时王
 所制之乐大武是也然则禘为礼之大者群公不得
 与同而宾得同之敬邻国之宾故得用大祭之乐也
卷六 第 27b 页 WYG0175-0114d.png
 刘炫曰享宾用乐礼传无文但宾礼既轻必异于禘
 鲁以享宾当时之失用之既久遂以为常荀偃士丐
 引过谬之事以谄晋侯使听宋耳
纳诸霍人礼也
 注霍晋邑疏知霍人为霍邑者汉樊哙传云攻霍人
 是霍人邑也
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
 疏繇辞皆韵古人读雄与陵为韵诗无羊正月皆以
卷六 第 28a 页 WYG0175-0115a.png
 雄韵蒸韵陵是也
牲用备具
 按书微子牺牷牲用孔传云器实曰用观此传文牲
 用明为二事杜独言牺牲误
骍旄之盟
 陆粲曰骍赤牛旄旄牛也尔雅有犣牛郭注旄牛也
其能来东底乎
 按说文底下也东底犹后汉冯异传所云崤底杜训
卷六 第 28b 页 WYG0175-0115b.png
 底为至于此难通
十一年各征其军
 注三家各征其军之家属疏言军之家属者丁壮从
 军家无所税其家属不入军者乃税之
三子各毁其乘
 疏往时民皆属公国有二军非征伐不属三子故三
 子自以采邑之民为己私乘如子产出兵车十七乘
 之类是私家车乘也今既三分公室所分得者即是
卷六 第 29a 页 WYG0175-0115c.png
 己有不须更立私乘故三子各自毁坏旧时车乘部
 伍分以足成三军
以其役邑入者无征
 疏役谓共官力役今之丁也邑谓赋税今之租调也
  孙琮曰陈氏谋齐以家量贷以公量收诱其民使
 归已季氏专鲁入者无征不入倍征驱其民使去公
 奸人窃国权术大略相类
孟氏使半为臣若子若弟叔孙氏使尽为臣
卷六 第 29b 页 WYG0175-0115d.png
 邵宝曰于三分得一之中使半为臣臣其子则父归
 公臣其弟则兄归公所谓半也尽为臣则子弟父兄
 皆归已矣 愚按昭五年传追说此事云季氏尽征
 之叔孙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叔孙臣其子弟
 不臣父兄谓一家之中取二分而二归公也孟氏取
 其半如叔孙所取而又于其中课取子弟之一分半
 以归公也彼传顺序此传倒言之邵解非是
司慎司盟
卷六 第 30a 页 WYG0175-0116a.png
 疏司慎不知指斥何神但在山川之上知其是天神
 耳
郑人赂晋侯以师悝师触师蠲
 陆氏曰夫子尝言恶郑声恐其乱雅乐乐之雅郑不
 别于诗而别于声其声中正和平则雅姚冶轻儇则
 郑郑声靡靡当时尚之如师筏师慧师悝师触师蠲
 之徒郑人往往以之赂列国夫子惧其声之曼衍荡
 人心志而不自知也故复著之戒曰放郑声晋悼八
卷六 第 30b 页 WYG0175-0116b.png
 年之中九合诸侯霸功之盛莫比焉郑会萧鱼始以
 师悝等为赂斯其所奏岂非所谓靡靡而荡人心志
 者耶悼公自此霸业少衰会吴伐秦皆不自行至戚
 之会反为孙氏谋定卫乱或郑声之潜移其心志欤
 魏绛辞金石之乐而规以愿思其终有以也夫
广车軘车淳十五乘
 疏广车横陈之车軘车屯守之车射礼二算为纯一
 算为奇是淳为耦也广軘车相耦凡十五乘
卷六 第 31a 页 WYG0175-0116c.png
歌钟二肆
 注肆列也县钟十六为一肆疏周礼小胥凡县钟磬
 半为堵全为肆此言歌钟二肆则兼有磬矣无磬不
 得成肆
八年之中九合诸侯
 疏九合诸侯谓五年会戚又会城棣救陈七年会鄬
 八年会邢丘九年盟戏十年会柤又伐郑戍虎牢十
 一年同盟毫城北又会萧鱼也 按齐桓九合诸侯
卷六 第 31b 页 WYG0175-0116d.png
 其数不止于九故论语集注定作纠晋悼恰有九会
 晋语以为七合盖不数救陈与戍郑也
藏在盟府
 注司盟之府疏司盟见周礼司盟之府掌藏功勋典
 策故有赏功之制
十二年临于周庙礼也
 注周庙文王庙也 愚按赵伯循谓鲁无文王庙犹
 周禘无帝喾庙只是临禘时设文王主与尸而祭之
卷六 第 32a 页 WYG0175-0117a.png
 此周庙杜预以为文王庙与赵说不同据传文周庙
 与周公之庙别言之则周庙为文王庙矣郑祖厉王
 立所出文王庙知鲁亦立文王庙也哀二年蒯聩祷
 云敢昭告皇祖文王是卫亦立文王庙也郊特云诸
 侯不得祖天子而鲁郑卫皆立文王庙此后世之失
 也 刘敞曰鲁君僭而立周庙三家僭而立公庙左
 氏谓之礼岂不误哉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
 于祖庙同宗于祢庙
卷六 第 32b 页 WYG0175-0117b.png
及姑姊妹
 疏释亲父之姊妹为姑樊光曰春秋传云姑姊妹然
 则古人谓姑为姑姊妹盖父之姊为姑姊父之妹为
 姑妹列女传梁有节姑妹
十三年孟献子书劳于庙礼也
 注告庙饮至书劳三事偏行一礼即书至悉阙乃不
 书 赵汸曰当时诸侯以善事伯主内外无虞为劳
 绩衰世之意也书劳即是书至杜说非
卷六 第 33a 页 WYG0175-0117c.png
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于下军
 疏什吏谓十人长也从军曰卒在车曰乘新军将佐
 皆迁其军内十人之长率其步卒车士与新军官属
 军尉司马之类令下军将佐兼领之周礼夏官军制
 不言什人有长此云什吏者晋人为军则然
使归而废其使怨其君以疾其大夫而相牵引也不犹
愈乎
 言郑使良霄如楚期楚来救以退诸侯之师也今既
卷六 第 33b 页 WYG0175-0117d.png
 不能而遣之归其君与大夫必以奉使无状废弃之
 良霄因此怨恨其君憎疾其大夫牵引令郑国不和
 而事晋之心不固岂不愈于久执之乎旧解都不明
 白
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
其大德赐我南鄙之田
 疏僖二十二年传云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昭九
 年传云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此言秦人逐之惠公
卷六 第 34a 页 WYG0175-0118a.png
 与田三文不同者此戎本处瓜州远在秦之西北秦
 贪其土晋贪其人二国共诱而使迁僖传是其实也
 昭传主专责晋故指言晋耳
子叔齐子
 注齐子叔老字也 陆粲曰叔老公子婴齐之子不
 应以父名为字齐是谥也愚谓父名不可为字独可
 为谥乎当是二名不偏讳耳
秦人毒泾上流
卷六 第 34b 页 WYG0175-0118b.png
 孙武子无迎水流张预曰卑地勿居恐决水溉我舟
 战亦不可处下流以彼沿我溯战不便也兼虑敌人
 投毒于上流春秋诸侯之师济泾而次秦人毒泾上
 流师人多死是也
败公徒于阿泽鄄人执之
 注济北东阿县西南有大泽公徒因败散还故为公
 执之疏鄄人为公执公徒之散走者 刘用熙曰公
 虽居鄄鄄人反执公徒言公失民也愚谓公必不安
卷六 第 35a 页 WYG0175-0118c.png
 于鄄故复居郲详当时事势刘说得之
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
 疏郑玄云方四百里以上为成国
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
 按释文云乏祀本或作之误也又说苑引此传文作
 困民之性乏神之祀或曰古字生性通用岂此乃生
 字之误欤
范宣子假羽旄于齐而弗归齐人始贰
卷六 第 35b 页 WYG0175-0118d.png
 愚谓晋自悼公之后霸业衰矣实始于齐人之贰晋
 楚之争衡也齐秦时倔强其间为晋霸梗秦在西陲
 晋蔽之害不及诸国齐居山东一与晋异即加兵鲁
 卫而邾莒助之为鲁患尤甚士丐乃以一羽旄启其
 贰罪可胜道哉
十六年书曰会郑伯为夷故也
 疏特言书曰是仲尼新意旧史当书荀偃在前 傅
 逊曰齐子本会荀偃而经特以会郑伯为文列之于
卷六 第 36a 页 WYG0175-0119a.png
 诸臣之上不使夷之于诸大夫也按此说于义无取
 当以陈止斋后传为正陈义见集说
 
 
 
 
 
 
卷六 第 36b 页 WYG0175-0119b.png
 
 
 
 
 
 
 
 读左日钞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