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175-00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左日钞卷五
             吴江朱鹤龄撰
十二年荆尸而举
 荆尸陈法之名庄四年传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
 侵随方言云孑戟也盖参用戟以为陈法
夷于九县
 疏九县庄十四年灭息十六年灭邓僖五年灭弦十
卷五 第 1b 页 WYG0175-0081b.png
 二年灭黄二十六年灭夔文四年灭江五年灭六灭
 蓼十六年灭庸传称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又称
 文王县申息凡十一国不知何以言九 按春秋时
 多有灭其国而后复封之如陈蔡之类此十一国中
 或有先灭后封者故止言九耳
先縠佐之
 注彘季代林父陆粲曰刘炫云传文皆称彘子縠非
 彘季也按晋有士鲂称彘季杜或缘此而讹孔疏以
卷五 第 2a 页 WYG0175-0081c.png
 季友季路为比谬矣
右辕左追蓐
 注在车之右者挟辕为战备在左者追求草蓐为宿
 备疏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不共
 卒役所言左右者步卒为之也兵车一辕服马夹之
 而言挟辕者步卒分左右军行之时又分之使在两
 厢挟辕以为战备楚陈以辕为主故以辕表车使挟
 车严兵备不虞也其应在左者则使之追求草蓐令
卷五 第 2b 页 WYG0175-0081d.png
 离道求草为卧具故云为宿备也此在道时则然至
 于临战必各在车之左右也 按诗诂车前曲木上
 勾衡者谓之辀亦曰辕又周礼车宫辕门注止宿险
 阻之处当备非常次车以为藩则仰车以其辕表门
 杜云挟辕为战备恐亦是此意 傅逊曰如注解以
 车之右左为用则下所谓前后与中者抑亦其车之
 前后与中耶且一车之中而凡在右者挟辕凡在左
 者追蓐亦太烦扰矣盖古之为陈者必有前后左右
卷五 第 3a 页 WYG0175-0082a.png
 中军楚亦分军为五而以右军专挟辕为战备左军
 专追蓐为宿备前军专斥堠以虑有无后军为殿以
 拒后中军任权谋出令五军各有所任部分既定号
 令齐一杜以楚止三军故为此解独不观晋知罃曰
 吾三分四军以逆来者四可分而为三三不可分而
 为五乎
前茅虑无
 疏茅明也在前者明为思虑其所无之事恐猝有非
卷五 第 3b 页 WYG0175-0082b.png
 常当预告军中使知而为之备也 按杜氏解虑无
 为斥候踏伏见骑贼举绛幡见步贼举白幡皆与军
 人为私号者然此乃假晋制而言不知春秋时如何
 前茅具二说茅为旌识近之
百官象物而动
 注物犹类也疏类谓旌旗画物类也百官尊卑不同
 所建各有其物象其所建之物而行动周礼大司马
 中秋教治兵辨旗物之用即其事也
卷五 第 4a 页 WYG0175-0082c.png
以务烈所
 陆粲曰烈所者功烈之处所也犹民知义所之所
众散为弱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已也故曰律否臧且律
竭也
 陆粲曰坎为众众听于一则彊今变为兑兑少女而
 弱众散之象也又坎为川川流则不竭今变为兑兑
 泽止水川壅之象也盖将帅之贵有法律者能使其
 下如己之志故谓之律所云顺成而臧也否臧则律
卷五 第 4b 页 WYG0175-0082d.png
 有不败乎当读以如己也故曰律为句
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
 陆粲曰夭且不整亦就行师言之说文夭屈也言其
 军法屈而不伸散而不整所以凶也杜注非是
恶有所分
 朱子曰左传分谤事近世士大夫多如此只要徇人
 情当时荀林父为主帅先縠违命先济韩厥乃谓与
 其专罪六人同之是何等语为林父者只合按兵不
卷五 第 5a 页 WYG0175-0083a.png
 动召縠诛之 按朱子此论甚正但先縠违命如此
 岂肯应召况春秋时偏将皆命卿无主将专杀之法
改乘辕而北之
 按太史公列孙叔敖于循吏吾观城沂之役使封人
 虑事三旬而成不愆于素知敖之能用众敖鄗之役
 南辕反旆继以伍参之言改乘辕而北之车驰卒奔
 以乘晋师大败之又知敖之善用谋也此真相才也
 夫参特嬖人尔一闻其谋即舍己以从不护前不求
卷五 第 5b 页 WYG0175-0083b.png
 胜不妒能所以能光辅楚庄而上与子文比烈也
听而无上众谁适从
 陆粲曰杜云听彘子赵同赵括按同括有言在楚师
 北辕之后此时未也且伍参独言先縠不仁何尝及
 同括乎盖谓林父之将令不行军众欲禀听进止而
 无上令不知所从也
于民生之不易
 注于曰也本尔雅一云吁同叹辞
卷五 第 6a 页 WYG0175-0083c.png
广有一卒卒偏之两
 注十五乘为一广司马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
 车十五乘为大偏今广十五乘亦用旧偏法复以二
 十五人为承副疏下云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
 右知十五乘为一广也成七年九乘为小偏所以此
 为大偏也桓五年二十五乘为偏又不与此相对为
 大小 邵宝曰楚人易古偏法而为广广之所有百
 人故曰一卒亦古偏法也一卒之外又有承副之卒
卷五 第 6b 页 WYG0175-0083d.png
 焉其数如偏之两两二十五人也车法在古为偏在
 今为广盖举今古错言之不直言若干人而必曰卒
 曰偏曰两者今法不离于古也 傅逊曰注云十五
 乘为一广而传云广有一卒则所谓百人者将分属
 于十五乘耶抑别有百人耶又云司马法十五乘为
 大偏而传云卒偏之两则既云广又云偏而二十五
 人亦何所丽耶杜盖以下文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
 为左右与司马十五乘为偏之制同而此偏字又即
卷五 第 7a 页 WYG0175-0084a.png
 十五乘为偏之偏故强解之耳愚合下文观之则广
 兵车名楚子即以名其亲兵以其兵分为左右二部
 故名二广每车用百人故曰广有一卒其云偏者盖
 车之半耳五十人为偏以百人四分之一为承副则
 逸多劳少自精专无废事矣传文太简奥故难通
内官序当其夜
 注内官近官序次也疏为次序以当其夜邵宝曰当
 夜若今直宿递持更也与日中之事无与
卷五 第 7b 页 WYG0175-0084b.png
左射以菆
 注左车左菆矢之善者疏兵车自非元帅皆射者在
 左御居中央故注云左车左乐伯居左故称左也下
 云抽矢菆纳诸厨子之房选好矢而留之知菆是矢
 之善者
两马掉鞅而还
 注两饰也掉正也疏饰无明训宜是刷刮 两马训
 饰未详邵宝曰两马掉鞅掉两马之鞅也盖骖马车
卷五 第 8a 页 WYG0175-0084c.png
 旋则其鞅须掉之而示閒暇之意亦在其中矣陈启
 源曰据疏杜解同服说必有本又释文两徐云或作
 此决非双两之义若解为掉两马之鞅则传语为
 不辞矣
士季帅七覆于敖前
 按前云晋师在敖鄗之间杜氏注敖鄗二山在荥阳
 县西北敖山之下平旷可以屯兵蘙荟可以设伏故
 士会设七覆于此车攻诗建旐设旄抟兽于敖即此
卷五 第 8b 页 WYG0175-0084d.png
 地也
先济者有赏
 魏禧曰方楚之逐旃而薄晋林父以先济有赏鼓于
 军中中下军争舟不得济是以大败吾观鞍之战郤
 克伤于矢流血及屦鼓音不衰遂大败齐师使林父
 以先济之赏赏陷阵之士以鼓先济者而鼓三军下
 令曰楚人薄我我退不得济必歼于河进而死敌可
 以生林父请先之如此则士气必倍有死无二吾未
卷五 第 9a 页 WYG0175-0085a.png
 见楚之必胜而晋必败也士会郤克仅殿上军而不
 败况以三军之众而不能抗楚乎
上军未动
 注经所以书战言犹有陈 赵汸曰据传上军虽未
 动下言殿其卒而退是亦未尝出陈也杜以上军未
 动得言战则言战为虚名矣盖晋人耻以未陈见败
 告诸侯因下军从荀首获连尹襄老囚公子榖臣故
 以战告也
卷五 第 9b 页 WYG0175-0085b.png
屈荡尸之
 注尸止也或曰尸古本作户按说文户护也半门为
 户有止之义汉王嘉传坐户殿门失阑免师古曰户
 止也嘉掌守殿门止不当入者而失阑入之故坐免
 左氏传屈荡户之据此尸为户之误甚明
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
 疏襄十一年郑赂晋侯以广车定四年史皇以乘广
 死是兵车称广不独楚也此言晋人广队下言拔旆
卷五 第 10a 页 WYG0175-0085c.png
 投衡军行则旆在军前不是车皆有旆也此是晋人
 在军前载旆之车
楚人惎之脱扄
 注惎教也扄车兵阑一曰车前横木西京赋车不脱
 扄薛综云扄所以旗也 傅逊曰两国交兵乘敌之
 困执俘献馘其常也岂有敌车既陷顾教之使脱扄
 乎教之脱扄已不情马旋而复教之不尤甚乎脱扄
 拔旆投衡凡在车者皆能何晋人必待楚人之教乎
卷五 第 10b 页 WYG0175-0085d.png
 说文云惎毒也盖楚人见车坠不能进即惎而欲害
 之晋人脱扄乃免马旋楚人又欲害之晋人拔旆投
 衡乃出既出而曰吾军偶败非如大国之数奔盖以
 戏之此于事理甚明且传于宋之狂佼倒戟出郑人
 以为违礼若楚人以此教晋与狂佼何异而传独无
 讥乎愚按定四年传管蔡启商惎间王室哀元年传
 惎浇能戒之杜云惎毒也此何独异训傅说甚有理
 宜从之
卷五 第 11a 页 WYG0175-0086a.png
有山鞠(起弓/反)穷乎
 按说文□藭香草也韵会云□今文作穹穹藭江蓠
 根也江蓠一名蘼芜其根疗头痛寒痹腹痛左传鞠
 穷即□藭也司马相如赋□藭菖蒲 军中不得正
 言故为隐语哀十三年传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
 与此相类
河鱼腹疾奈何
 疏叔展言必须入水故以水厄告之云如河中之鱼
卷五 第 11b 页 WYG0175-0086b.png
 久在水内则生腹疾无此二物其奈湿何
若为茅绖哭井则已
 疏此亦叔展之言也无社既解意令展视井拯己但
 废井必多不可知处故教无社令结茅为绖置于井
 上又恐无社错应他人更教之云若号哭向井则是
 己身已叔展自谓也
晋原縠
 疏按传先轸或称原轸此盖先轸之后也上文称为
卷五 第 12a 页 WYG0175-0086c.png
 彘子服虔以为食菜于彘今复称原原其上世所食
 也于时赵氏有原同盖分原邑而共食之
十三年清丘之盟唯宋可以免焉
 疏清丘晋宋卫盟既而卫背盟而救陈晋背盟而不
 救宋故曰惟宋可免责晋卫也 赵汸曰晋景公初
 年楚方得志于中国晋是时乃以先縠合诸大夫于
 清丘而称同盟则岂足以敌楚乎故三国大夫称人
 讥在晋也传不知此义而以不实其言均责三国故
卷五 第 12b 页 WYG0175-0086d.png
 复为宋解之
归罪于先縠而杀之尽灭其族
 张洽曰越椒将攻王楚庄尚思子文而复克黄之所
 先縠原轸之孙而灭其族盖晋之德刑皆不足以敌
 楚矣
清丘之盟晋以卫之救陈也讨焉
 金履祥曰邲之师晋亦盍知而惩艾息民修政于国
 而布德加礼于诸侯庶为可耳顾汲汲讨贰使彘子
卷五 第 13a 页 WYG0175-0087a.png
 主清丘之盟且楚方加恩于陈而使宋伐之卫方有
 恤陈之师而晋又讨之遂使宋致楚师而不能救卒
 亦并宋失之矣岂非谋之不臧所以失霸乎
十四年亦使公子冯聘于晋
 赵汸曰楚子忿晋伐郑欲伐宋而无名故不假道以
 起怨其聘于晋亦非好也以怠晋之救宋也
投袂而起
 吕氏春秋楚子方削袂闻之曰嘻投袂而起
卷五 第 13b 页 WYG0175-0087b.png
屦及于室(直结/反)
 疏庄十九年鬻拳葬于绖皇注云绖皇冢前阙阙阙
 门也此作窒彼作绖字异音同未知孰是 按孔氏
 之意盖以窒皇即是绖皇然非也杜氏于绖皇云冢
 前阙于此云寝门阙分别甚明皇即堂皇之皇凡门
 有阙者皆得名之窒皇在寝门之内安得有冢乎
车及于蒲胥之市
 邵宝曰寝门之外远于窒皇蒲胥之市远于寝门之
卷五 第 14a 页 WYG0175-0087c.png
 外屦人进屦追而及于窒皇前此未及屦也剑人进
 剑追而及于寝门之外前此未及剑也车人驾车追
 而及于蒲胥之市前此未及车也盖与师之速如此
于是有庭实旅百
 注主人亦设笾豆百品实于庭以答宾疏刘炫曰庄
 二十年庭实旅百杜云诸侯朝王所陈此聘而献物
 亦实百品于庭非谓主人也仲孙劝君行聘惟当论
 聘义不宜言主之礼修岂虑楚不见报而言此乎
卷五 第 14b 页 WYG0175-0087d.png
十五年筑室反耕者
 注筑室于宋分兵归国示无去志 孙武子拔人之
 城而非攻也张预曰或攻其所必救使敌弃城来援
 则设伏取之若耿弇攻临淄而克西安胁巨里而斩
 费邑是也或外绝其强援以久持之坐俟其毙若楚
 师筑室反耕以服宋是也此皆不攻而拔城之义也
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
 注兵法因其乡人而用之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
卷五 第 15a 页 WYG0175-0088a.png
 门者之姓名而利道之华元盖用此术得以自通按
 杜氏云云兵法所谓用间用谍也然楚之军政素严
 子反不应疏脱如是公羊传云楚使子反乘闉而窥
 宋城宋华元亦乘闉而出见之其说比左氏为有理
子反惧
 邵宝曰子反何为而惧惧华元之胁也盟岂得已哉
 论者谓华元轻见情实以为非纯臣殆非知华元者
故文反正为乏
卷五 第 15b 页 WYG0175-0088b.png
 许慎说文序苍颉作书盖依类象形谓之文其后形
 声相益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孳乳而生是文
 谓之字也制字之体反正为乏服虔云言人反正者
 皆乏绝之道也人反德则妖灾生妖灾生则国亡灭
 乃乏绝之道也
冬蝝生饥幸之也
 赵汸曰秋生螽冬又生蝝经本为一岁再生纪异文
 偶与下饥相连传通饥释之以为幸之也注又以为
卷五 第 16a 页 WYG0175-0088c.png
 喜而书之误益甚矣
十六年且为大傅
 疏天子太傅三公之官也诸侯太傅孤卿之官也周
 礼典命云公之孤四命郑众云上公九命得置孤卿
 一人春秋晋为伯主侯亦置孤卿文六年有太傅阳
 子太师贾佗则晋尝置二孤
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
 列子晋国苦盗有郤雍者能视盗之貌察眉睫之间
卷五 第 16b 页 WYG0175-0088d.png
 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晋侯大喜告
 赵文子文子曰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郤雍
 必不得其死俄而群盗谋曰吾所穷者郤雍也遂共
 残之晋侯闻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郤
 雍死矣然取盗何方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
 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且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
 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于
 是用随会知政而群盗奔秦焉
卷五 第 17a 页 WYG0175-0089a.png
十七年凡太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称弟
皆母弟也
 疏刘炫曰再言凡者前凡据适妻子为文后凡嫌妾
 子为君母弟不得称弟故更言凡也 赵汸曰太子
 之母弟谓适子也适子之生礼虽降于世子而视庶
 子则有加矣故世子为君适子得称弟此周制也庶
 子为君而母弟亦称弟者时君以同母故优其礼秩
 使异于他庶子故史亦称弟此礼之变也
卷五 第 17b 页 WYG0175-0089b.png
十八年欲去三桓以张公室
 愚谓此时孟献子季文子皆贤大夫也归父欲去三
 桓亦非善谋姜凤阿云晋徵断道之盟鲁不得不往
 既受盟鲁又不得不修好此归父所以如晋也使果
 欲去三桓仗晋以行事则归父被逐何以不如晋而
 如齐乎左氏云云恐传闻非实此说得之
使我杀适立庶以失大援者仲也夫
 大援谓晋也行父不欲事齐故云然 按传文明是
卷五 第 18a 页 WYG0175-0089c.png
 行父忌归父之宠而追治其父襄仲之罪时宣公已
 没故昌言于朝而无忌耳
遂逐东门氏
 王樵曰行父始与襄仲同谋以成宣公之篡后因归
 父欲去三桓又假杀适立庶之说以逐东门氏季氏
 不臣之迹于此见之矣臧孙许身为司寇阳怒而不
 力争反代为逐之谓非季孙私党吾不信也陆粲曰
 许者季氏之孚也始则阳为正言以微立异同继而
卷五 第 18b 页 WYG0175-0089d.png
 曰许请去之则其本情著矣自昔强臣欲除异己者未始不
 有奸人左右之是故臧孙奰怒东门遣阳毕造谋栾逞族陈
 豹献佞阚止诛卒皆以阙剪公室而潜移国命吁可畏哉
  成公
元年为齐难故作丘甲
 袁黄曰周礼乡遂之民以五起数一家出一人为兵
 万二千五百家为乡故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六军凡
 七万五千人都鄙之民以四起数七家出一人为兵
卷五 第 19a 页 WYG0175-0090a.png
 王畿千里六十四万井出车万乘万乘凡七十五万
 人大国三军千乘准此计之自晋惠公作州兵则二
 千五百家成一军而一乡一军之法废矣鲁成公作
 丘甲则一丘十六井出一乘而一甸一乘之法亡矣
  按此说丘甲依杜氏注胡氏非之说州兵亦与注
 疏不合姑存之备考
二年辞请曲县繁缨以朝
 注曲县轩县也郑氏曰乐县谓钟磬之属县于笋簴
卷五 第 19b 页 WYG0175-0090b.png
 者轩县去南面避王也其下有判县去北面又有特
 县县于东方或阶间而已 周礼巾车掌王之五路
 天子诸侯皆有繁缨之饰郑氏云樊读鞶带之鞶今
 马大带也缨今马鞅也玉路金路象路其鞶及缨皆
 以五采罽饰之
却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
 韩非子郤子之言不可不察也非分谤也韩子之所
 斩若罪人则不可救救罪人法之所以败也法败则
卷五 第 20a 页 WYG0175-0090c.png
 国乱若非罪人而劝之以徇是重不辜重不辜民之
 所以起怨也起怨则国危郤子之言非危则乱不可
 不察也且韩子所斩若罪人郤子奚分焉若非罪人
 则已斩之矣而郤子乃至是韩子之谤已成也郤子
 曰以徇不足分斩人之谤而又生徇之谤是何言分
 谤也昔者纣为炮烙崇侯恶来又曰斩涉者之胫也
 奚分于纣之谤且民之望于上也甚矣韩子弗得且
 望郤子之得之也今郤子俱弗得则民绝望于上矣
卷五 第 20b 页 WYG0175-0090d.png
 故曰郤子之言非分谤也益谤也且郤子之往救罪
 以韩子为非也不道其所以为非而劝之以徇是使
 韩子不知其过也夫下使民望绝于上又使韩子不
 知其失吾未得郤子之所以分谤者也
桀石以投人
 吴澄老子注用兵示弱者谋深敌轻而玩之故胜恃
 强者虑浅敌惧而备之故不胜兵法始如处女敌人
 开户示之弱也后如脱兔敌不及拒斯能胜之矣秦
卷五 第 21a 页 WYG0175-0091a.png
 师过周超乘三百竟败于崤齐兵入晋桀石投人竟
 败于鞍此恃强不胜之验也
三周华不注
 水经注济水又东北径华不注山虎牙桀立孤峰刺
 天青崖刺发望同点黛山下有华泉左传逢丑父使
 如华泉取饮即此水也留青日札左传华不注人皆
 读入声误也伏琛齐记引挚虞畿服经不作跗得之
 言此山孤秀如华跗之注于水太白诗昔我游齐都
卷五 第 21b 页 WYG0175-0091b.png
 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䌽翠如芙蓉此其證也
韩厥俛定其右
 注俛俯也车右被射仆车中故俯安隐之疏言此者
 为下丑父与公易位由厥之俯故不觉其易綦母张
 盖助厥定右故并不见之也
丑父寝于轏中
 注轏士车疏轏与栈同周礼士乘栈车 按丑父寝
 轏中以下是叙战前一夕事盖丑父卧轏车中击蛇
卷五 第 22a 页 WYG0175-0091c.png
 肱伤及旦而隐匿之仍为车右故不能推车为韩厥
 所及若是战日方为齐侯车右安得寝于轏车中耶
 丑父寝轏之上疑有阙文
丑父使公如华泉取饮
 酉阳杂俎华不注泉齐顷公取饮处方员百馀步北
 齐时有人以绳千尺投石试之不穷石出赤如血
齐侯免求丑父三入三出
 按齐世家云郤克舍丑父丑父遂得亡归齐是时丑
卷五 第 22b 页 WYG0175-0091d.png
 父已脱归齐而齐侯不知故出入晋军以求之也
楯冒之以入于卫师
 愚谓楯所以捍敌者狄卒皆抽戈欲犯齐侯齐侯冒
 之以楯而复入于卫师卫师不敢犯故齐侯得免也
 杜氏注欠分明
齐侯使宾媚人
 疏经书齐侯使国佐如师故知宾媚人即国佐也宾
 媚人未详是何等名号 按定九年传齐侯致禚媚
卷五 第 23a 页 WYG0175-0092a.png
 杏于卫注云三邑在齐西界可證媚乃齐邑媚人邑
 大夫时使之接对宾客故云宾媚人耳
尽东其亩
 注使垄亩东西行 按晋师至齐必渡河经齐之西
 境故齐之耕者迁其垄亩于东留西隅以便晋之驱
 驱侵注西字衍文耳
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陆粲曰物土之宜犹后传物土方之物物相也相土
卷五 第 23b 页 WYG0175-0092b.png
 之所宜使之或南或东也杜注播殖之物各从土宜
 非是
五伯之霸也
 孙复曰周礼九命作伯得专诸侯孟子所谓五霸者
 伯也李泰伯持此说 顾炎武曰有三代之五伯有
 春秋之五伯杜氏左传注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
 周伯齐桓晋文是三代之五伯也赵岐孟子注齐桓
 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春秋之五伯也二说不同据
卷五 第 24a 页 WYG0175-0092c.png
 国佐对晋人言其时楚庄之卒甫二年不当遂列为
 五亦不当谓继此无伯而定于五也其通指三代无
 疑国语祝融能昭显天地之光明其后八姓昆吾为
 夏伯大彭豕韦为商伯庄子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
 及五伯李轨注彭祖名铿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至
 商年七百岁是所谓五伯者亦商时也国佐以前其
 有五伯之名也久矣若孟子称五霸而以齐桓公为
 盛则止就东周以后言之如严安所谓周之衰三百
卷五 第 24b 页 WYG0175-0092d.png
 馀岁而五伯更起者也然赵氏以宋襄并列
 亦未允宋襄求霸不成伤泓以卒未尝霸也
 史记言越王勾践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
 五伯子长在台卿之前所闻异辞然则言春
 秋五伯者当列勾践而去宋襄斯得之矣
 愚谓五伯者当以杜预说为正谷梁传交质
 子不及二伯是周时止有二伯也宋襄不成
 伯秦穆止霸西戎耳楚庄则以夷猾夏而乃
卷五 第 25a 页 WYG0175-0093a.png
 与桓文并列哉孟子注所云五霸乃俗儒陋
 说杜氏注五霸本于应劭风俗通当以此为
 定论
公会晋师于上鄍
 陈傅良曰传言四卿要公故不书上卿之会杜云史
 阙非
司马司空舆师侯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
 按周礼大夫再命此司马司空皆一命者春秋之时
卷五 第 25b 页 WYG0175-0093b.png
 其事异于周礼故大夫一命
用蜃炭
 疏周礼掌蜃掌共闉圹之蜃郑注以蜃禦湿也又掌
 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刘炫云用蜃炭者用蜃复用
 炭也
是天子蛮杀御叔弑灵公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
 列女傅夏姬美好无匹内挟伎术老而复壮三为王
 后七为夫人公卿争之莫不迷惑失志姚宽曰徵舒
卷五 第 26a 页 WYG0175-0093c.png
 弑灵公姬当四十馀岁乃鲁宣十一年至巫臣窃以
 逃晋又相去十馀年后又生女嫁叔向计其年六十
 馀矣而尚能有孕姬凡九为寡妇当之者辄死宇文
 士及妆台记序云春秋时有晋楚之谚曰夏姬得道
 鸡皮三少
彭名御戎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
 疏此王车虽行王身不在故不立戎右使御者居中
 令蔡许二君居王车上当左右之位若夹卫王然
卷五 第 26b 页 WYG0175-0093d.png
卿不书匮盟也
 陈傅良曰传释六国之大夫皆书人以其从楚也
 按匮乏也于文反正为乏
未有职司于王室
 林注巩朔为上军大夫名位卑微未达于王室 按
 大国三卿其二卿命于天子观此语则当时周礼尚
 未全废
三年次国之上大夫(至/)下当其下大夫
卷五 第 27a 页 WYG0175-0094a.png
 永嘉徐氏曰此臧宣叔之言礼记王制刺取为说盖
 春秋时士大夫以为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君藉口周
 制如此故每以臣而敌君偃然主盟会而不辞于是
 垂陇之会三国之君在焉而士縠专之新城之盟七
 国之君在焉而赵盾专之未几而棐林之师以四国
 之君令晋大夫而敌齐侯湨梁之盟以大夫而傲其
 君皆始于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君之说也而君臣之
 分紊矣国虽有大小君臣之分岂可紊哉左氏所言
卷五 第 27b 页 WYG0175-0094b.png
 乃当时之失周初班爵五等必不然
君为妇人之笑辱也
 宣十七年传郤克徵会于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郤
 子登妇人笑于房献子怒先归谋伐齐 注跛而登
 阶故笑之谷梁傅萧同叔子处台上而笑之
五年山有朽壤而崩
 壤国语作坏按壤坏二文相近故有讹然说文释崩
 亦曰山坏也
卷五 第 28a 页 WYG0175-0094c.png
六年说欲袭卫伯宗曰不可
 叶梦得曰传文与经绝不类晋伯宗为主帅不应不
 见于经且夏阳说合卫师侵宋而反欲侵卫亦首尾
 自相戾合依经文
沃饶而近盬
 注盬盐也猗氏县盐池是说文盬河东盐河东盐池
 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一十六里盬虽是盐独此
 池之盐名为盬也周礼作苦盐直用不冻治散盐䰞
卷五 第 28b 页 WYG0175-0094d.png
 之
其恶易觏
 傅逊曰恶即下汾浍以流其恶之恶杜以为疾疹字
 同训异何也据献子言沉溺重膇之疾犹在垫隘之
 后不应于此遽云其疾易成又按尔雅训觏为见其
 恶易见言水浅故垢秽易见耳
民愁则垫隘
 陆粲曰垫隘孔疏言地之下湿狭隘此正训也或疑
卷五 第 29a 页 WYG0175-0095a.png
 此传文有误当作易觏则垫隘垫隘则民愁于文理
 为顺
近宝公室乃贫
 林注国近宝则民皆逐末而不务本贫富不等富者
 不可增税贫者易致流亡公室所由以贫也 按林
 解最明盘庚去耿迁殷不取沃饶之利亦此意
以申息之师救蔡
 一统志今汝宁府信阳县古申伯国唐为申州春秋
卷五 第 29b 页 WYG0175-0095b.png
 时为息侯国 林之奇曰楚以申息为经营中国之
 本故三军二广不常出大抵用申息之师僖二十五
 年以申息之师戍商密二十八年败城濮曰其若申
 息之老何成六年以申息之师救蔡其后囊瓦败申
 息之师于桑隧昔宣王之世申伯实以王舅为南国
 之屏翰所以捍城王室秦汉之时南阳为要地故楚
 有图北方之志其君恒居于申大合诸侯亦在焉
武子曰善钧从众
卷五 第 30a 页 WYG0175-0095c.png
 陈禹谟曰夫人三为众固也如以常情论莫众于八
 人而三人为少不欲战者三人而惟是之从不几违
 众乎不知此正其善从众也苏子曰从众者非从其
 口之所欲言而从其心之所不言而同然者是真从
 众也武子得之矣鄢陵之役不欲战者惟范文子而
 郤至不能从卒以贻其内忧彼盖知从众而不知从
 善也
七年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
卷五 第 30b 页 WYG0175-0095d.png
 注司马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车九乘为小偏
 十五乘为大偏盖留九乘车及一两二十五人令吴
 习之 邵宝曰言一卒必曰以两者谓乘车之卒也
 巫臣以车卒百人适吴故曰两之一卒于其中舍二
 十五人于吴偏偏法也两之一一两也 傅逊曰如
 杜解则卒大于两传当言卒之一两不当言两之一
 卒也下偏两之一传当言偏两皆一不当言偏两之
 一矣今顺文观之则所云两者即车也汉书注轮辕
卷五 第 31a 页 WYG0175-0096a.png
 两两而耦故曰两诗所云百两孟子所云三百两非
 指二十五人为两也楚广之制车用百人故云以两
 之一卒其云舍偏两之一者盖车之半边为偏每偏
 有二两共五十人今留二十五人非偏两之一而何
 若泥司马法之偏两便难解矣 孔氏疑传文有误
 今从傅说文义似顺而于二十五人为两之解亦可
 通
教吴乘车
卷五 第 31b 页 WYG0175-0096b.png
 玉海陈祥道曰古之用兵也险野人为主易野车为
 主险野非不用车而主于人易野非不用人而主于
 车车之制动则足以冲突止则足以营卫将卒有所
 芘兵械衣装有所赍郑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
 缝邲之战楚君之戎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楚
 巫臣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考之周礼五
 伍为两四两为卒司马法二十五人为两百人为卒
 卒两则人也偏则车也杜预云十五乘为大偏九乘
卷五 第 32a 页 WYG0175-0096c.png
 为小偏其尤大者有二十五乘之偏则郑鱼丽之偏二
 十五乘之偏也楚二广之偏十五乘之偏也巫臣所
 舍之偏九乘之偏也先偏后伍伍从其偏也卒偏之
 两两从其偏也先其车足以当敌后其人足以待变
 则古者车战之法略可知也 吴利舟楫非得车骑
 之用不可通于上国巫臣以此强吴卒亦以此丧吴
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
 林之奇曰楚人禦吴以江故用舟师吴人挠楚以淮
卷五 第 32b 页 WYG0175-0096d.png
 故用车战吴伐巢伐徐淮西也入州来淮北也吴楚
 争淮自此始自鸡父之师一败而吴得入州来灭巢
 及钟离矣是则亡郢始于入淮
八年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
 注庄姬晋成公女赵朔妻朔盾之子也疏史记赵朔
 娶晋成公姊为夫人按传赵衰嫡妻是晋文公女若
 朔妻成公姊则亦文公女父之从母不可为妻且文
 公之卒距此四十六年庄姬此时尚少不得为成公
卷五 第 33a 页 WYG0175-0097a.png
 姊也贾服先儒皆以为成公女故杜从之史记又称
 屠岸贾有宠灵公此时为司寇追论赵盾弑君之事
 杀赵朔赵同赵括而灭其族按成二年传鞍之战栾
 书将下军则于时朔已死矣同括为庄姬所谮至此
 年见杀赵朔不得与同括俱死也是时晋君明诸臣
 强无容有屠岸贾辄厕其间如此专恣又说云公孙
 杵臼取他儿代武死程婴匿武山中居十五年因晋
 侯有疾韩厥乃请立武为赵氏后与左氏违背马迁
卷五 第 33b 页 WYG0175-0097b.png
 妄说不可信也 愚考左傅原屏之杀实庄姬为之
 非由屠岸贾也且庄姬畜子武于公宫则武无亡匿
 之事矣庄姬既畜武而朔客程婴又持其子匿山中
 将有二赵武乎只此一端史记之谬显然若夫庄姬
 之非成公姊赵朔之不与同括偕死孔氏疏已辨之
 矣又考赵武朔之子也赵朔之死经传不载史记晋
 景公三年屠岸贾追讨赵盾弑君之罪攻赵氏于下
 宫杀朔朔妻有遗腹走匿公宫此当是实传云武从
卷五 第 34a 页 WYG0175-0097c.png
 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乃追序杀朔时事不
 在讨同括时也不然庄姬谮杀同括与朔何与而乃
 诛及其子乎 王樵曰据左传则赵氏之祸由庄姬
 据史则赵氏之祸由屠岸贾其说牴牾不可合余尝
 深考之则屠岸贾弑赵朔自一事也赵庄姬谮杀同
 括又一事也观郑人追讨归生弑君之罪斲其棺而
 灭其族则屠岸贾之事安可谓无乎崔杼弑君崔庆
 党之灭崔庆之族者卢蒲嫳及庄公之嬖人卢蒲癸
卷五 第 34b 页 WYG0175-0097d.png
 王何也屠岸贾亦犹是矣但史记谓同括及婴同见
 杀于下宫之难则传闻之讹耳至于赵武畜于公宫
 则左氏史记吻合盖朔死于下宫之难盾之系几绝
 而盾之异母弟同括婴专赵氏之政婴通庄姬同括
 因而逐之然中心未必不出于争权故内则庄姬怨
 之而行其谮外则栾郤成之而为之徵赵武之匿始
 则虞屠岸贾之害终则以武之尚存必非原屏利故
 从姬氏畜于公宫及原屏既死韩厥始言于公而立
卷五 第 35a 页 WYG0175-0098a.png
 之事之本末如此
唯或思或纵也
 陆粲曰有思启封疆者有纵弛不设备者故得兼并
 以成大国
勇夫重闭况国乎
 按巫臣之为莒虑非爱莒也惧莒之不戒折而入于
 楚也观明年楚遂入莒可见
九年称太子抑无私也
卷五 第 35b 页 WYG0175-0098b.png
 疏称太子少小之事以明己之至诚无所私也
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
 注肓鬲也心下为膏 杜注本贾逵之说傅逊曰考
 素问刺禁论鬲肓之上中有父母杨上善曰心鬲上
 为肓心为阳父也肺为阴母也愚谓鬲者隔也自鬲
 以上皆心肺洁清之属自鬲以下皆肠胃污浊之属
 故晋人言酒有鬲上鬲下之分是心在上鬲在下固
 已而心下有微脂为膏鬲上有薄膜为肓素问痹
卷五 第 36a 页 WYG0175-0098c.png
 论云熏于肓膜注云肓膜谓五脏之间鬲中膜也此
 正与心下之微脂相对者二竖居膏肓之上下则于
 腑脏略无所系为至虚之处非经络所关故攻之不
 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也今韵书释肓皆云心上鬲
 下其谬甚矣
馈人为之
 为之注疏读如字言治麦食也
十一年声伯以其外弟为大夫而嫁其外妹于施孝叔
卷五 第 36b 页 WYG0175-0098d.png
 按此外弟外妹是谓出母之子女先嫁管子夷所生
 者与舅之子曰外兄弟不同 氏族考鲁惠公之子
 尾字施父其孙以为氏又有少施氏愚按礼记有少
 施氏孟子有孟施舍即此施氏也赵岐孟子注孟姓
 施发语辞本误而集注因之失之未考也
十二年盟于宋西门之外
 按此传与经不合疑传文有误刘原父王方麓已辨
 之详集说
卷五 第 37a 页 WYG0175-0099a.png
金奏作于下
 金奏肆夏本天子享元侯之乐而又作之于地下无
 礼甚矣
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按举诗之正以駮乱义诗言治世则武夫能合德诸
 侯外为捍城内制其腹心 陆粲曰所引二诗分属
 治乱上文云及其乱也略其武夫以为腹心股肱爪
 牙即继之以此诗则所谓公侯腹心者非治世之美
卷五 第 37b 页 WYG0175-0099b.png
 词矣古人引诗大率断章取义杜亦云春秋传引诗
 不与今说诗者同此乃为举诗之正以駮乱义得毋
 与前指异乎 愚谓杜此注全与引诗意相反恐是
 下文天下有道三句注语误置之此耳 疏晋楚世
 为仇敌尝有相害之心故郤至言世治则自守世乱
 则相侵以答一矢相加遗之语
十三年殄灭我费滑
 注滑国都于费今缑氏县括地志缑氏故城古费城
卷五 第 38a 页 WYG0175-0099c.png
 在缑氏县东南二十五里即滑国 顾炎武曰春秋
 时有两费其一成十三年殄灭我费滑注云滑国都
 于费今缑氏县襄十八年楚蔿子冯公子格率锐师
 侵费滑盖秦灭滑后遂属郑耳其一僖元年赐季友
 汶阳田及费齐乘云费城在费县西北二十里鲁季
 氏邑按隐元年已有费伯字庈父岂即此费后以之
 封季友欤
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
卷五 第 38b 页 WYG0175-0099d.png
 注季隗廧咎如赤狄之女也白狄伐而获之纳诸文
 公 陆粲曰经传书赤狄白狄皆标其号文公所奔
 之狄传不言赤白此杜臆说耳孔氏云未必晋于白
 狄别无昏姻
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
 注不更秦爵疏此传有不更女父襄十一年有庶长
 鲍庶长武春秋之世已有此名盖后以渐增之商君
 定为二十非商君尽新作也 按秦爵二十等四不
卷五 第 39a 页 WYG0175-0100a.png
 更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见汉书春秋之时秦楚皆
 不从周制故官名与诸国不同
十四年先君宗卿之嗣也
 疏世本孙氏出于卫武公至林父八世
春秋之称微而显
 只言春秋之善所以可称者云耳非杜氏权衡之说
 
 
卷五 第 39b 页 WYG0175-0100b.png
 
 
 
 
 
 
 
 读左日钞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