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175-00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左日钞卷二
            吴江 朱鹤龄撰
八年治兵于庙
 刘氏讥庙中非治兵之所按孔疏云治兵于庙者告
 于庙习于巷也但传终未尽
仲庆父请伐齐师
 疏公子庆父氏曰孟氏传文实然而经称仲孙杜无
卷二 第 1b 页 WYG0175-0023b.png
 明释八年传称仲庆父举谥称之则谓之共仲盖庆
 父虽为庶长而以仲为字至后子孙以字为氏是以
 经书仲孙时人以其庶长称孟故传称孟孙其以谥
 配字而谓之共仲犹臧僖伯管敬仲之类也
奉公子纠来奔
 注子纠小白庶兄 程子以小白为兄子纠为弟朱
 子从之愚按左传注子纠实小白庶兄薄昭与淮南
 王书曰齐桓杀其弟以反国程子据此以纠为小白
卷二 第 2a 页 WYG0175-0023c.png
 弟然荀子谓桓公杀兄越绝书谓管仲臣于桓公兄
 公子纠皆与昭不合黄楚望云春秋立子以贵子纠
 母鲁女鲁女贵班在卫上明子纠当立考史记襄公
 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
 奔莒鲍叔傅之其母卫女也有宠于僖公观两次字
 兄弟之序可见矣 又按经书齐小白入于齐则小
 白固宜有齐者也小白曷为宜有齐也小白不立则
 管仲不相管仲不相则周室日卑不胥天下而夷狄
卷二 第 2b 页 WYG0175-0023d.png
 不止夫子既恕管仲之不死安得不恕桓公之得国
 若夫子纠之为兄欤为弟欤固所不必论矣
九年桓公自莒先入
 史记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召小白于莒鲁
 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
 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徉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
 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巳入高徯立之是为桓
 公桓公之中钩徉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
卷二 第 3a 页 WYG0175-0024a.png
 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拒鲁按左氏载桓公
 入齐事太略应据此补之
召忽死之管仲请囚
 冯时可曰管子大匡篇齐使至鲁鲁君乃束缚管仲
 与召忽仲谓忽曰子惧乎忽曰何惧乎令子相齐之
 左必令忽相齐之右虽然杀君而用我身是再辱我
 也子为生臣忽为死臣忽也知得万乘之政而死公
 子纠可谓有死臣矣子生而霸诸侯公子纠可谓有
卷二 第 3b 页 WYG0175-0024b.png
 生臣矣死者成行生者成名子其勉之乃行入齐境
 自刎而死管仲遂入君子闻之曰召忽之死也贤其
 生也管仲之生也贤其死也此文必出于战国以后
 其中亦有与左氏小异者左氏云杀子纠于生窦生
 窦鲁地而大匡以忽为行入齐境自刎夫鲁人从鲍
 叔之请必杀纠于国召忽必以是时俱死若行入齐
 境而死非忽所以致命也左氏以忽死而仲囚大匡
 以仲忽俱縳而忽死顾忽能死则必不缚忽甘缚则
卷二 第 4a 页 WYG0175-0024c.png
 必不死又鲍叔之称夷吾于公也左氏以为管仲已
 至堂阜大匡则谓言于未召之前愚谓鲍叔慎者也
 其以身使鲁知必不预言也由此言之左氏之文尚
 未远于春秋而大匡远矣
使相可也
 史记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徯同脩国政连
 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
 皆悦按管仲治齐事详在齐语故内传不及亦应据
卷二 第 4b 页 WYG0175-0024d.png
 此补之 按内政之法五乡一师万人为一军比之
 周制万二千五百人为军者诚简便矣故曰桓文节
 制之师
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张预曰气者战之所恃也敌人新来而气盛则且以
 不战挫之俟其衰倦而后击故彼之锐气可以夺也
 曹刿言一鼓作气者谓初来之气盛也再而衰三而
 竭者谓陈久而人倦也
卷二 第 5a 页 WYG0175-0025a.png
蒙皋比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
 注皋比虎皮疏礼记武王倒载干戈蒙以虎皮名之
 曰鞬櫜字或作建皋故服虔引以解此他书未闻
 檀弓云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
 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御与车左右皆死之与
 此不同孔氏谓记言为妄陈氏曰记不过言公车败
 而已易车之后因二士死敌遂大败宋师乃与春秋
 传互相发明战几败复胜如韩原之战几获秦伯后
卷二 第 5b 页 WYG0175-0025b.png
 世如此者多矣经有不悉书传或不能备不可以檀
 弓所载与经傅不合即云记妄也
十一年宋师未陈而薄之
 吴子凡敌有不卜而与之战者陈而未定舍而未毕
 行阪涉险半隐半出如此者击之勿疑
臧孙达曰
 臧孙达见桓二年氏族考鲁孝公之子公子彄食邑
 于臧因以为氏世本达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三桓
卷二 第 6a 页 WYG0175-0025c.png
 之先臧氏展氏为鲁世卿
十二年萧叔大心
 按萧邑大夫字叔名大心杜以叔为名非也 赵汸
 曰疏云以此年有功宋人以萧邑别封其人为附庸
 今按昭十一年传申无宇曰宋萧亳实杀子游时萧
 为宋邑庄二十三年萧叔无爵而称朝知是附庸国
 也
十四年诸侯伐宋
卷二 第 6b 页 WYG0175-0025d.png
 赵汸曰经文已序则传皆称诸侯经总称诸侯则传
 为序列意与日月互见同
传瑕杀郑子
 郑子子仪也赵汸曰杀郑子不书者鲁人始终君突
 自郑忽复归后郑历三君皆不通于鲁故郑伯入国
 经不书
人之所忌其气燄以取之
 傅逊曰言子仪所畏忌者其气方燄燄而盛故蛇妖
卷二 第 7a 页 WYG0175-0026a.png
 应之盖谓厉公也杜氏注似以气燄属忌人者言夫
 忌人则其气怯矣何燄燄之有
厉公入遂杀傅瑕
 太史公曰语有之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傅瑕
 是也傅瑕虽以劫杀郑子纳厉公厉公终背而杀之
 此与晋之里克何异 按郑厉之杀傅瑕晋惠之杀
 里克以其贰也卫献之杀宁喜以其专也此三君者
 信无君人之道矣而三臣反覆不免诛夷亦可为卖
卷二 第 7b 页 WYG0175-0026b.png
 国之戒
绳息妫
 注绳誉也按说文作譝戏曰靳誉曰绳古语如此疑
 是方言
秋七月楚入蔡
 赵汸曰蔡哀侯在楚而蔡人会于北否此荆所以人
 蔡也传以为由息妫故盖采辑小说举其细而遗其
 大
卷二 第 8a 页 WYG0175-0026c.png
十六年郑伯杀公子阏
 注祭仲党疏按隐十一年郑有公孙阏距此三十五
 年不容复有公子阏若非阏字误则子当为孙
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
 诗疏左传桓八年王使立缗于晋至庄十六年王使
 虢公命曲沃伯为晋侯不言灭晋之事晋世家晋侯
 缗立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
 周釐王王命曲沃武公为晋侯盖虢公命晋侯之年
卷二 第 8b 页 WYG0175-0026d.png
 始并晋未命晋之前有使适晋晋大夫就之请命无
 衣之诗所由作也 吕祖谦曰以史记左传考之平
 王二十六年晋昭侯封成师于曲沃专封而王不问
 一失也三十二年潘父杀昭侯欲纳成师而王又不
 问二失也四十七年曲沃庄伯弑晋孝侯而王又不
 问三失也桓王二年庄伯攻晋王不能讨反使尹氏
 武氏助之及曲沃叛王王尚能命虢公伐曲沃立晋
 哀侯使其初师出以正岂至此乎四失也十三年曲
卷二 第 9a 页 WYG0175-0027a.png
 沃武公弑晋小子侯明年王犹能命虢仲立哀侯弟
 缗于晋又明年犹能命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
 曲沃至是武公篡晋僖王反受赂命为诸侯五失也
 由此观之礼乐征伐移于诸侯降于大夫窃于陪臣
 有自来矣
惠王立而复之
 注鲁庄三年经书葬桓王自此以来周有庄王又有
 僖王崩葬皆不见经传王室微弱不复能自通于诸
卷二 第 9b 页 WYG0175-0027b.png
 侯故传因周公忌父之事而见惠王惠王立在此年
 之末赵汸曰经书葬桓王后王人救卫王姬归于齐
 则庄王也单伯会伐宋会诸侯于鄄命曲沃伯为晋
 侯则僖王也虢公晋侯郑伯使原庄公逆王后于陈
 以后皆惠王事杜云王室微弱不能自通于诸侯非
 也
十九年鬻拳可谓爱君矣
 自古无此谏法左氏目为爱君安可训乎东莱谓不
卷二 第 10a 页 WYG0175-0027c.png
 幸为楚子所诛则陷于恶逆斯笃论也魏禧曰楚子
 伐黄而黄败乃鬻拳之幸使黄人乘楚之败而胜之
 楚师再衄则拳虽欲死其何以为死耶
卫师燕师伐周
 谯周曰燕与子颓逐惠王乃南燕姞姓也世家以为
 北燕失之按史记正义云南燕滑州胙城南燕伐
 以与周近也若北燕则远且春秋时亦不著观昭三
 年春秋特书北燕伯款可见
卷二 第 10b 页 WYG0175-0027d.png
二十一年阙西辟
 注阙象魏也疏辟是旁侧之语服虔云西辟西偏也
郑伯由是始恶于王
 疏郑伯谓厉公子文公也 按传文郑伯享王是五
 月以前事至虢公请器则厉公巳没林注以始恶于
 王属厉公非也恶读如字即周郑交恶之恶
二十二年在其子孙
 史记正义六四变内卦为中国外卦为异国又内卦
卷二 第 11a 页 WYG0175-0028a.png
 为身外卦为子孙故知在子孙也
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
 疏观者视他之辞宾王之事若筮者身自当有则不
 应观他此卦犹有观焉观非在已之言其人观他有
 之故知在其子孙也
风行而著于土
 疏巽在坤上故为著土著直略反林注风动物也故
 行而著于土明不在本国
卷二 第 11b 页 WYG0175-0028b.png
若在异国必姜姓也
 史记正义六四变此爻是辛未观上体巽未为羊巽
 为女女乘羊故为姜姜齐姓故知在齐
物莫能两大
 陈灭而后田齐兴杞灭而后于越兴虞灭而后吴兴
 所谓物莫能两大
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按如此占易都似事后追叙语不能不疑朱子则谓
卷二 第 12a 页 WYG0175-0028c.png
 太史之占陈氏子孙设为之辞以欺世如符命之类
 尔又合闵元年毕万筮仕传观之知左氏传春秋者
 必春秋季年人物所以追论成败多附会之辞
二十三年晋桓庄之族偪献公患之
 按晋自桓叔封曲沃子庄伯代立献公之祖也金履
 祥曰晋自桓叔庄伯夺宗故献公亦忌其族之聚而
 杀之桓庄之裔无遗天道亦可畏矣
二十四年女贽不过榛栗枣修以告虔也
卷二 第 12b 页 WYG0175-0028d.png
 疏栗取其战栗也枣取其早起也修取其自修也惟
 榛无说盖以榛声近虔取其虔于事也煅脯加姜桂
 曰修
二十五年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

 傅逊曰此与昭十七年夏六月朔日食事同而彼此
 异议故注以置闰失所言之陆子馀辟其谬 刘敞
 曰日食变之大者虽非正阳之月岂可安而视之春
卷二 第 13a 页 WYG0175-0029a.png
 秋所以书讥其不鼓于朝乃鼓于社又用牲尔
二十六年晋士蔿为大司空
 赵汸曰传见晋变周制僭王官孔氏云言大司空明
 任以卿也直言司空者是大夫即司空亚旅皆受一
 命之服是也晋自文公以后卿以军将为名司空非
 复卿官故文二年司空士縠非卿也成十八年传曰
 右行辛为司空使修士蔿之法虽则非卿其职掌同
二十七年秋虢人侵晋冬虢人又侵晋
卷二 第 13b 页 WYG0175-0029b.png
 史记晋献公九年群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
 晋弗克
二十八年大戎狐姬生重耳
 注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者 按晋语云狐氏出
 自唐叔狐伯行之子实生重耳杜氏本此为说
小戎子生夷吾
 注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 傅逊曰传云允姓之戎
 居于瓜州自惠公始诱以来则献公时未必即荐女
卷二 第 14a 页 WYG0175-0029c.png
 于晋上狐姬称姓子亦当是其姓也杜引允姓之戎
 恐未然
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
 二五如今人称行也盖狎昵小人之称
使言于公曰
 穆文熙曰以骊姬之爱幸而其谗犹假二五为之盖
 言不由已则可从中赞决使献公不疑从之易易耳
 国语又有优施通于姬其人愈下其谋愈深盖女子
卷二 第 14b 页 WYG0175-0029d.png
 小人未有不广树其党而能亡人之国者
使俱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
 凌稚隆曰广莫谓旷绝即曲沃与蒲屈也言章君之
 功伐使人皆曰狄人旷绝之地今皆为君都邑因献
 公喜功好大故以此歆之杜注以使俱为复使二五
 俱说此美非也
楚令尹子元
 陈傅良曰子元不称人楚未有大夫也 赵汸曰中
卷二 第 15a 页 WYG0175-0030a.png
 国有伯则楚君大夫将皆称人经变文也
欲蛊文夫人
 注文王夫人息妫也 息妫尽聪明只欠息侯一死
 楚文没而子元即欲蛊之亦窥其不能死耳下御人
 乃夫人侍人即为子元通蛊者
县门不发楚言而出
 杜牧曰敌来攻我我不与战设权变以疑之使敌人
 疑惑不决不敢与我战若楚人伐郑郑县门不发效
卷二 第 15b 页 WYG0175-0030b.png
 楚言而出楚师不敢进而遁亦其义也
三十二年为管仲也
 注公为管仲城私邑按榖乃鲁邑非齐之榖也辨详
 集说
虞夏商周皆有之
 国语内史过曰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
 禄信于黔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巫山其亡也夷羊
 在牧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其衰也杜伯射宣王
卷二 第 16a 页 WYG0175-0030c.png
 于镐是夏商周之所有也国语不言虞未详
其至之日亦其物也
 亦其物也言所享之物亦如其所至之日如甲乙日
 降则祭先脾玉用苍服尚青之类
能投盖于稷门
 按杜云盖覆也自投而反覆于门上此解本可疑刘
 炫规杜云投车盖过于稷门似得之
成季奔陈
卷二 第 16b 页 WYG0175-0030d.png
 注出奔不书国乱史失之陈傅良曰奔非其罪虽我
 公子为命大夫亦不书
  闵公
元年灭耿灭霍灭魏
 史记索隐平阳皮氏县汾水南耿城古耿国也永安
 县汾水西有霍城古霍国有霍水出霍太山地理志
 河东河北县古魏国服虔曰魏在晋之蒲坂河东也
 三国皆姬姓赵汸曰灭耿灭霍灭魏不书者春秋之
卷二 第 17a 页 WYG0175-0031a.png
 初楚灭诸小国在南晋灭三国在西告命皆未通于
 鲁
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太伯不亦可乎
 按士蔿晋之谋臣也劝太子以远害而逃其后狐突
 诸人皆主此说然城曲沃之时申生犹可行及骊姬
 置毒以后行将安适申生所谓被此名以出人谁纳
 我其情诚可哀矣吴临川澄曰申生死孝与屈原死
 忠一也申生但知事父之为孝屈原但知爱国之为
卷二 第 17b 页 WYG0175-0031b.png
 忠而一身之死生不计其心纯乎仁未可以轻訾也
 崔铣曰献公入骊姬之谗必欲杀申生矣使申生被
 恶名而出献公又必将甘心焉不为宋冯之受伐则
 为宋万之赂请身死而负逆名孰若受命自裁之为
 共乎夫快心之忿情难释也反常之祸辞难明也申
 生计之审矣二说论申生为当故录之 白居易责
 申生不为吴太伯之让愚谓太伯之让以季历之有
 圣德也申生则难言矣当时重耳居蒲夷吾居屈皆
卷二 第 18a 页 WYG0175-0031c.png
 为骊姬所谮而出申生即欲让将谁让乎让则让奚
 齐耳让奚齐而出于理安乎奚齐果立晋国之祸未
 有已也而谓申生之心能晏然已乎
二年共仲曰奚斯之声也乃缢
 赵汸曰庆父不书卒者罪重于叔牙不以卿礼成丧
间于两社
 疏亳为殷都殷亡国也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故与
 周社并建二社当俱在雉门之外左亳社右周社间
卷二 第 18b 页 WYG0175-0031d.png
 于两社谓在两社之间朝廷于此询谋大事是执政
 之所在也
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
 疏乾为君父离为乾子今还变为乾故曰同复于父
有文在其手曰友
 王应麟曰仲子有文在手曰为鲁夫人成季唐叔有
 文在手曰友曰虞正义云石经古文虞作□鲁作
 手文容或似之友及夫人当有似之者
卷二 第 19a 页 WYG0175-0032a.png
及狄人战于荧泽
 书疏郑云荧今塞为平地荧阳民犹谓其处为荧泽
 在其县东杜预左传注谓此荧泽当在河北以卫败
 方始渡河战处必在河北盖此泽跨河南北而得名
 耳
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
 按齐人强昭伯烝宣姜生文公竟以存卫称贤君焉
 又生宋桓夫人许穆夫人皆贤女也始信贤愚之生
卷二 第 19b 页 WYG0175-0032b.png
 不系乎气类
立戴公以庐于曹
 疏此年之末文公在位计戴公为君不过数十日耳
 陈氏曰戴公未成君例不书按诗风卫并邶鄘尽得
 商畿内之地盖大国也懿公之难渡河东徙而故都
 为墟地理志齐桓公更封卫于河南曹楚丘而河内
 殷墟皆属于晋郑玄云楚丘与曹不甚相远皆在东
 郡界中汉东郡今大名府滑县开州曹诗作漕
卷二 第 20a 页 WYG0175-0032c.png
里克谏曰(云云/)
 吕祖谦曰里克告父以慈告子以孝其处父子之间
 至矣迨骊姬杀申生之谋已成惮克未发也使优以
 言动之克乃曰秉君杀太子吾不忍通复故交吾不
 敢中立其免乎姬始无惮而新城之难作矣是克知
 父子之间当两全而不知邪正不两立也两刃之下
 人不容足两虎之斗兽不容身骊申之际岂中立之
 地哉
卷二 第 20b 页 WYG0175-0032d.png
则佩之度
 注佩玉者士君子常度 刘奉世曰佩之合法度世
 子佩瑜玉而綦组绶是也较杜胜
受脉于社
 疏周礼有蜃器蜃大蛤也以饰脉器因名
邢迁如归卫国忘亡
 鲁之归季友立僖公皆齐桓力也因鲁事而并撮邢
 卫事于此以表齐桓持危继绝之功
卷二 第 21a 页 WYG0175-0033a.png
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按史称文公初立轻赋平罪身自劳苦以收卫民与
 传称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等语
 合诚可谓自强于治矣然终其身崎岖漕濮间不能
 收复故都尺寸河北之地拱手而授之晋文说者或
 咎其阴计深而雄才寡考菟圃之役朝众让国以激
 怒国人狄师遂挫则亦非不足于权略者也夫布衣
 帛冠之自奋仅足救荥泽之覆车而康叔武公之深
卷二 第 21b 页 WYG0175-0033b.png
 仁不能敌新台之馀秽卫之遂失河北也于文公何
 尤焉
  僖公
元年公败邾师于偃虚丘之戍将归者也
 注虚丘邾地邾人既送哀姜还齐人杀之因戍虚丘
 欲以侵鲁公以义求齐齐送姜氏之丧邾人惧乃归
 故公要而败之疏荦之盟邾人在焉既盟而败其师
 传不明言其故不知虚丘谁地何故戍之服虔云虚
卷二 第 22a 页 WYG0175-0033c.png
 丘鲁邑鲁有乱邾使兵戍虚丘鲁与邾无怨僖公奔
 邾则为之外主国乱则戍其内邑无故而败其师亡
 信背义莫斯之甚杜以为不然故别为此说然此说
 亦无所据
君子以齐人之杀哀姜也为已甚矣女子从人者也
 邵宝曰女子从人固也不曰与弑二君乃稔恶乎况
 齐桓以伯令讨之曷谓巳甚此说行天讨不加于武
 照矣
卷二 第 22b 页 WYG0175-0033d.png
二年不书所会后也
 注鲁后至讳不及期故以独城为文赵汸曰此榖梁
 离至不序之例左氏不达妄谓后期说者疑之
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
 王应麟曰冀为不道杜氏以皮氏东北冀亭为冀国
 考之东汉西羌传渭首有冀戎史记云秦武公伐而
 县之汉天水郡之冀县也入颠軨者盖冀戎晋自
 冀邑冀缺为卿复与之冀是也 水经注傅岩东北
卷二 第 23a 页 WYG0175-0034a.png
 十馀里即颠軨坂也左传所谓入自颠軨者也有东
 西绝涧左右幽空穷深地壑中则筑以成道指南北
 之路谓之为軨桥传说佣隐止息于此 按疏引服
 虔云伐鄳三门谓冀伐晋也冀之既病则亦惟君故
 谓虞助晋也将欲假道故称前恩以诱之此说似顺
 若冀自伐虞虞自报冀则于晋何与而称之
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
 邵宝曰逆旅近晋南鄙之客舍也退则保出则侵
卷二 第 23b 页 WYG0175-0034b.png
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疏马融云虞在晋南虢在虞南服虔云下阳在太阳
 东北三十里按汉太阳县今陜州
三年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
 赵汸曰归蔡姬当时适有是事或者假此为名欲出
 楚人不意耳左氏惟记所闻故未尽
四年风马牛不相及也
 费誓马牛其风疏云牝牡相诱谓之风马牛风逸疆
卷二 第 24a 页 WYG0175-0034c.png
 场事有然者不相及言疆域之远也
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
 邵宝曰齐鲁皆元勋侯伯之命曷为不于鲁而于齐
 乎当是时周公不之齐太公在齐伯禽不敢当此命
 也
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疏齐之西境当在九河最西徒骇其东至于海当尽
 乐安北海之东界也史记索隐今淮西有故穆陵关
卷二 第 24b 页 WYG0175-0034d.png
 是楚之境无棣在辽西孤竹服虔以为太公受封境
 界不然也盖言其征伐所至之域
尔贡包茅不入
 按管子江淮之间一茅而三脊名曰菁茅晋志零陵
 有香茅今辰州包茅山出包茅有刺而三脊 真德
 秀曰楚子僭王罪之大者不贡罪之小者管仲度桓
 公之力未足制楚使责其大者而楚不服攻之不克
 围之不下将何辞以退师乎舍其所当责者庶不劳
卷二 第 25a 页 WYG0175-0035a.png
 而师有功仲盖计之审矣 时楚方强而子文之贤
 适为之相管仲度未有以制之故姑诘此以示薄伐
 之义使之受盟即退尔
无以缩酒
 书疏周礼甸师云祭祀共萧茅郑兴读萧为莤束茅
 立之酒沃其上渗下若神饮之故谓之缩杜氏解左
 传云束茅而灌之以酒盖用郑兴之说
昭王南征而不复
卷二 第 25b 页 WYG0175-0035b.png
 榖梁疏吕氏春秋曰周昭王亲征荆蛮及涉汉梁败
 陨于汉中辛馀靡振王北济高诱注引左传云昭王
 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则昭王没于汉不得振王北济
 故旧说皆云汉滨之人以胶胶船船坏昭王溺焉则
 昭王没汉也 孔氏云胶船之说不知本出何书按
 竹书纪年昭王末年丧六师于汉时王至中流胶液
 船解王及祭公辛馀靡皆溺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
师进次于陉
卷二 第 26a 页 WYG0175-0035c.png
 史记齐桓公以兵侵楚至陉山正义曰杜预云陉楚
 地颍川召陵县南有陉亭括地志陉山在郑州西南
 一百十里林注楚语云先君鼢冒之所以服陉隰也
 陉必为楚之要地故齐以诸侯之师进而据之焉
方城以为城
 注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韦昭曰方城楚北之西塞
 史记索隐地理志叶县南有长城号曰方城则杜预
 韦昭说为是而服氏云方城山在汉南未知有何依
卷二 第 26b 页 WYG0175-0035d.png
 据水经注盛弘之云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瀙
 水达泚阳界南北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
 云郦县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
 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一作/六里)连山相接汉水流其南
 故屈完答齐威公云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筮短龟长
 时史苏欲止公之意故托言筮短龟长其实蓍龟智
 灵相似无短长也龟知生数一二三四五之神蓍知
卷二 第 27a 页 WYG0175-0036a.png
 成数七八九六之神 傅逊曰记云卜筮不相袭卜不
 吉则止而公乃复筮故神不告之耳
一薰一犹
 吴任臣曰薰蕙草今零陵香亦谓之薰草
太子缢于新城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魏了翁曰骊姬之杀申生其机变亦甚巧矣夫父子
 之情日相亲近则间言不得而八惟以术离之然后
 可故骊姬首赂二五说献公出三子于外此离人之
卷二 第 27b 页 WYG0175-0036b.png
 术也献公者喜功贪得之人以威民惧戎辟地启土
 中其情安得不悦而从之三子既出则图之易矣又
 与优施谋作难之先后优施知申生之可陷也则请
 先之其言曰精洁易辱又曰甚精必愚盖精洁之人
 惜名矜行惟恐点污故曰易辱以节自励不以智自
 全故曰必愚若此者可以术激之而使死石显之陷
 萧望之亦犹是矣然恐献公犹未忍果于杀也则又
 夜半而泣以危言动之谓申生有将为逆之意自请
卷二 第 28a 页 WYG0175-0036c.png
 先死公惧而谋之则又劝授之政而避祸焉夫献公
 刚猛人也肯为其子屈乎怀怒必杀之心自此启矣
 然犹患无隙以加之罪也则使将兵而伐翟焉胜则
 加以得众之名败则绳以覆军之律申生至是无逃
 死之地矣然又虑大臣或守正力争则公之意未可
 知也则又使优施以杯酒从容歌舞微辞讽其为附
 丽之计里克大臣也许以中立则无复事矣献公之
 意其成也已久故归胙之诈至易辨而不复辨申生
卷二 第 28b 页 WYG0175-0036d.png
 之仁恐伤公意又不忍自明则有死而已申生死而
 二子奔无不如优施之所料者然奚齐立里克弑之
 卓子立又弑之自是晋国之乱踰二十年由骊姬行
 谗而二五优施三奸助之也故女子小人表里固结
 者危国亡家之本也
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赵汸曰传于此年记正月日至与杂记孟献子之言
 合后昭十七年记太史与梓慎之言二十一年记梓
卷二 第 29a 页 WYG0175-0037a.png
 慎之言二十四年记昭子之言皆见周人改月改时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
 疏周礼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
 祲郑众云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
 兵荒黑为水黄为丰此出古占候书
士蔿稽首而对
 陆粲曰士蔿之对皆游辞也曲沃与蒲屈城而三子
 见疏晋始兆乱蔿者献公之信幸臣知其不可盍谏
卷二 第 29b 页 WYG0175-0037b.png
 止焉既受命以兴事矣弗慎置薪若将有为也及承
 公谴让乃又不敢端言其故以折谗嬖之谋忠敬事
 君者固若是乎且退有后言而曰一国三公者何所
 风切也蔿固奸人之雄内存宠禄而外恤公议姑为
 是以自说于众曰我亦尝谏之云尔是故二五优施
 之徒其为谗慝不足诛也若士蔿里克君子深疾之
  按士蔿为献公谋杀桓庄之族殆尽其能保天道
 之不还乎骊姬特假手焉耳笼络之谗谮之其应也
卷二 第 30a 页 WYG0175-0037c.png
 不爽毫末故晋献之祸士蔿始之里克成之
校者吾雠也
 邵经邦曰卫太子之傅石德教太子矫节收江充等
 系狱卒至湖城之祸岂非雠乎重耳之不校父命庶
 几知人子之道矣
劝之城其赐邑
 按召陵之役申侯卖涛涂以媚齐而申侯之报复乃
 更险始搆两国之兵祸卒及其身媚人者果何益乎
卷二 第 30b 页 WYG0175-0037d.png
辅车相依
 疏口辅为外表牙车为内骨故曰相依 傅逊曰注
 疏解辅车本借名又与唇齿重复诗云其车既载乃
 弃尔辅辅与车固相依也辅车唇齿是二物为譬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史记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及武王克
 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雍曾孙周章已君吴因而封
 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索
卷二 第 31a 页 WYG0175-0038a.png
 隐曰夏都安邑虞仲都河东太阳县之虞城在安邑
 南故曰夏虚顾炎武曰仲雍为吴仲雍而虞仲者仲
 雍之曾孙也殷时诸侯有虞国即所云虞芮质厥成
 者武王时国灭而封周章之弟于其故虚乃有虞仲
 之名耳论语逸民虞仲夷逸左传太伯虞仲太王之
 昭即谓仲雍为虞仲是祖孙同号且仲雍君吴不当
 言虞古吴虞二字多通用杨慎曰吴古虞字省文
藏于盟府
卷二 第 31b 页 WYG0175-0038b.png
 注盟府司盟之官疏凡诸侯初受封爵必有盟誓之
 言汉封爵之誓即盟类
虞不腊矣
 疏月令孟冬腊门闾及祖先五祀周时腊与大蜡各
 为一祭秦汉改曰腊不蜡而为腊矣 赵汸曰史记
 秦惠文王初腊正义云始效中国为之亦明腊不自
 秦始或疑腊作于秦误矣
丙之晨龙尾伏辰
卷二 第 32a 页 WYG0175-0038c.png
 疏东方七宿皆为苍龙其龙南首北尾角是龙角尾
 即龙尾故注云龙尾尾星也日月之会为辰于时日
 体在尾星与日同处共日俱出入故常伏不见也
均服振振取虢之旂
 汉书五行志引此文均作袀注袀服黑衣也均袀古
 字通 林注庭燎诗言观其旂温公叶音芹此当与
 同读按陈第古音考旂音斤
鹑之贲贲天策焞焞
卷二 第 32b 页 WYG0175-0038d.png
 注鹑鹑火星也疏南方七星皆为朱鸟其鸟西首东
 尾故未为鹑首午为鹑火巳为鹑尾鹑火星者谓柳
 星张也天策即傅说星见天官书傅说星在尾之末
 合朔在尾故其星近日微焞焞然无光耀也
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疏以三统历推之此夜是月小馀尽夜半合朔在尾
 十四度从乙夜半至平旦日行四分度之一月行三
 度有馀故丙子旦日在尾星月在天策鹑火之次正
卷二 第 33a 页 WYG0175-0039a.png
 中也月令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七星
 则鹑火次之星也
六年围新密郑所以不时城也
 按此释经所以书新密为新城也杜注非是辨见集
 说
许男面縳衔璧(至/)微子启如是
 杨慎曰面缚背缚也史记马童面之张晏训背之也
 盖古文多倒语如息之为长乱之为治扰之为顺粪
卷二 第 33b 页 WYG0175-0039b.png
 之为除皆是 赵匡曰左氏云蔡穆侯将许僖公以
 见楚子于武城面缚衔璧按楚本围许以救郑诸侯
 救许郑围已解楚师亦退许有何惧乃随蔡侯为灭
 国之礼乎若尔许己从楚齐何故不争许乎刘敞曰
 八年许男即会盟于洮知其初不降楚也且云微子
 面缚尤妄陆粲曰闻诸孔子微子去之是且不辱于
 纣胡为面缚于周人之垒欤逢伯盖诡言以悦其君
 而后儒信之甚者谓抱祭器而往臣焉谬矣愚按昭
卷二 第 34a 页 WYG0175-0039c.png
 四年传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衬从之楚子问诸椒
 举举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
 焚其衬据此则许男事不可谓无考此年传楚子围
 许以救郑诸侯救许乃还事在秋蔡穆侯将许僖公
 见楚子于武城事在冬盖楚子归至武城而愤犹未
 息蔡侯畏楚特将许男以见之非许男本意故八年
 即与洮之盟也若微子启与武王云云则逢伯设辞
 必非事实余尚书埤传已辨之
卷二 第 34b 页 WYG0175-0039d.png
八年不殡于庙
 疏注云殡过庙者将葬时从殡宫出告庙乃葬非是
 殡尸于庙中也 邵宝曰殡于庙启殡而朝祖也凡
 柩行而止皆谓之殡
冬王人来告丧难故也是以缓
 王樵曰按传去年冬闰月惠王崩襄王恶太叔带之
 难惧不立不发丧而告难于齐及襄定位而后发丧
 据经今年十二月丁未方书天王崩恐秘不发丧难
卷二 第 35a 页 WYG0175-0040a.png
 于经年而叔带乃襄王亲弟亦非可秘者且既云定
 位而后发丧则正月二月位已定何待至十二月乎
 襄王有子带之难洮之盟为谋王室即不可知惟秘
 丧决不可信或曰宁母及洮两合诸侯皆为郑也
九年使孔赐伯舅胙
 金履祥曰按宰孔之命国语史记皆有弓矢车服九
 旒之赐皇极经世书锡命为伯此所谓加赐一级者
 欤然宰孔初命但以赐胙为辞盖以宗庙为重也
卷二 第 35b 页 WYG0175-0040b.png
加劳赐一级
 邵宝曰加劳谓既老矣而又加之以勤劳也级阶之
 级也不欲其下拜故赐之进阶
恐陨越于下
 王锡爵曰下即堂下言我若僭拜于堂则神魂不安
 必致陨坠于堂下矣
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
 王应麟曰葵丘之会孟子所谓五禁者详见于管子
卷二 第 36a 页 WYG0175-0040c.png
 大正篇左氏绝不及吕成公曰桓公于五命之戒未
 免身自犯之故左氏隐而不书也说苑晋文公合诸
 侯而盟曰无以美妾疑妻无以声乐妨乐无以奸情害
 公无以货利示下亦五禁之意史传不载 赵汸曰
 传记盟辞即孟子所述之末句其五禁之辞传不能
 举则二伯之事阙漏多矣
宰孔先归遇晋侯曰可无会也
 按宰孔之料齐侯智矣其止晋侯之与会非也黄东
卷二 第 36b 页 WYG0175-0040d.png
 发有论见集说
其在乱乎
 按杜云在存也此解不明白孔意以齐桓内行不正
 今之所忧者其在乱乎君亦当靖晋之乱无劳远行
 也意在讽晋献耳
里克丕郑欲纳文公
 按里克欲纳文公正也而不果者其才不足且中立
 之心为之祟也丕郑才又不及克豹亦类其父更不
卷二 第 37a 页 WYG0175-0041a.png
 足言矣
藐诸孤
 注言其与诸子县藐 杜解非也言奚齐卓子藐焉
 弱小耳
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
 司马光曰献公溺于嬖宠废长立少荀息为国正卿
 不能正谏之于其始而遽以死许之是则荀息之言
 玷于献公未没之前而不可救于己没之后也 愚
卷二 第 37b 页 WYG0175-0041b.png
 谓叶公云复言非信也荀息之复言徒足为玷而不
 可以为信况考之外传荀息傅奚齐之时太子申生
 无恙也太子在而息遽以死许奚齐则是献公废立
 之谋成于息也后儒乃以能不食言许之岂不误哉
十年夷吾无礼
 按无礼指烝于贾君之事此贾逵说也得之不然夷
 吾方改葬加谥而何以怒其无礼哉
七舆大夫
卷二 第 38a 页 WYG0175-0041c.png
 注侯伯七命副车七乘故有大夫七舆之官疏每车
 一大夫主之此见周礼大行人
十二年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
 金履祥曰五伯桓公为盛而周室戎狄之祸自若王
 子带召戎伐周天下之大罪也桓公不能讨而平戎
 于王岂以受子带之奔为此姑息耶桓公身不能容
 子纠而为王容叔带固将曲全襄王兄弟之爱不免
 卒酿王室异日之祸云
卷二 第 38b 页 WYG0175-0041d.png
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不书其人有阙也
 史记索隐陈留雍丘县故杞国武王封禹后为东楼
 公在此至春秋时杞巳迁东国故左氏隐四年传莒
 人伐杞取牟娄牟娄东邑也僖十四年传杞迁缘陵
 地理志北海有营陵臣瓒以为即春秋缘陵淳于公
 所都之邑又周国名杞后改国号曰州而称淳于公
 故春秋桓五年州公如曹左氏云淳于公如曹是也
  张洽曰州公如曹州称公与祭公同则州是畿内
卷二 第 39a 页 WYG0175-0042a.png
 之地即河内州邑也左氏乃云淳于公如曹度其国
 危遂不复杜氏云城阳淳于县昭元年传晋为杞城
 淳于或云因州公不反国为杞所并遂以淳于为都
 未详孰是按杞迁缘陵不知自何地而迁张注所引
 或说或有之索隐谓杞改国号曰州则断非事实又
 按会咸诸侯不重序前目后凡之例也注云阙者器
 用不具城池未固而去亦非辨见集说
虢射曰
卷二 第 39b 页 WYG0175-0042b.png
 注虢射惠公舅也 傅逊曰疏云晋语惠公称虢射
 为舅故杜本之考晋语韦昭注诸侯谓异姓大夫为
 舅则通称耳前言小戎子生夷吾虢射既非戎人非
 惠舅可知
 
 
 
 读左日钞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