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861-04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订讹杂录卷八
             青浦胡鸣玉撰
  郢削
庄子徐无鬼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
垩漫其鼻(音/避)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
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观此则垩鼻者
郢人也斲削者匠石也今人曰郢削郢正郢斤是以匠
卷八 第 1b 页 WYG0861-0494b.png
石之斲属之郢人大非杜诗脱略磻溪钓操持郢匠斤
带匠字说便不妨此与梦溪笔谈所辨郢歌之误同
  举案齐眉
屡见辨證书谓举案之案乃古碗字本于后汉梁鸿傅
注予检鸿傅无此说何也杨用脩谓盘属近之玉篇云
案几属又食器历观载籍并以案对杯言盐铁论良民
文杯书案神仙傅金案玉杯人皆醉饱东观记杯案食
物大小重叠曹操别傅魏大为人佻至以头没杯案中
卷八 第 2a 页 WYG0861-0494c.png
则举案之为举盘无疑也顾举案而必与眉齐今人罕
究其义鸿傅云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
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则举案齐
眉四字正形其不敢仰视耳若作几案于理不通至以
夫妇偕老者为齐眉此尤俚俗假借可笑处不足辨也
又汉书霍后傅亲奉案上食以妇道共养东观记魏霸
妻奉案前跪皆可相證
  帙
卷八 第 2b 页 WYG0861-0494d.png
古者以十年为一帙白乐天诗已开第七秩饱食仍安
眠又云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是时年六十二元日
诗又云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自注时俗谓七十已
上为开第八秩案此自六十一至七十俱可称七帙自
七十一至八十俱可称八帙司马温公作庆文潞公八
十致语云岁历行看九帙新是也后世祝七十寿曰开七
帙八十寿曰开八帙非是近见一书谓礼年八十而有
秩故称八十为八帙六十七十不得称帙其说尤非(帙/秩)
卷八 第 3a 页 WYG0861-0495a.png
(帙三字/通用)
  六经用字
六经之道同归旨意未尝不一而用字则有不同者如
佑祐右三字一也而在书为佑在易为祐在诗为右惟
维唯一也而在书为惟在诗为维在易为唯左传亦然
又如易之无字周礼之法视薧鲜齍罪䱷㮚斞杀簭等
字他经皆不然今人书无妄无咎多作无失之矣洪文
敏之言如此玉幼时闻一老宿云流俗于四书引诗题
卷八 第 3b 页 WYG0861-0495b.png
如止于丘隅鱼跃于渊类于字或任意写作于大非以
三百篇止有于字无于字也余始信其说及后细检毛
诗而知其非盖如言至于漕俟我于城隅作于字处正
复不少也(于于二字音本不同于羽俱切/音盂于央居切音淤人多混读)
  周礼奇字
制义中有写美为美者流俗不知或误读微案周礼美
字皆作美无作美者他如艰为艰吹为吹法为并属
周礼字洪文敏曾摘出示人曰六经用字固亦间有奇
卷八 第 4a 页 WYG0861-0495c.png
古者然惟周礼一书独多予谓前贤以为此书出于刘
歆歆常从扬子云学作奇字故用以入经如法为法柄
为枋邪为邪美为美呼为嘑拜为掺韶为㲈怪为傀暴
为暴独为簎风为风鲜为鲜槁为薧螺为蠃脾为
为䱷埋为狸吹为吹陔为裓暗为韽柝为柝探为掸翅
为翨摘为硩骇为駴击为轚辜为橭掬为輂羃为幎藻
为藻𣅳为□叩为叩艰为艰魅为魅与夫庮皫胖鱐齍
视刮酏㮚臡箈鬻柶纼副爂㯺𣌾之类皆他经鲜用予
卷八 第 4b 页 WYG0861-0495d.png
前已书之而不详悉若考工记之字又不可胜载也
  乌鬼
野客丛书云老杜诗家家养乌鬼(玉案续笔谈曰/养读从去声)说者
不一懒真子以为猪蔡宽夫以为乌野七神冷斋夜话
以为乌蛮鬼沈存中笔谈缃素杂记渔隐丛话陆农师
埤雅以为鸬鹚四说不同惟冷斋之说为有据观唐书
南蛮传俗尚巫鬼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则置小鬼主
一姓白蛮五姓乌蛮所谓乌蛮则妇人衣黑缯白蛮妇
卷八 第 5a 页 WYG0861-0496a.png
人衣白缯又以验冷斋之说刘禹锡南中诗亦曰淫祀
多青鬼居人少白头又有所谓青鬼之说盖广南州峡
诸蛮之流风故当时有青鬼乌鬼等名杜诗以黄鱼(玉/案)
(黄鱼即今之鲟鳇鱼俗/以石首鱼为黄鱼非)对乌鬼知其为乌蛮鬼也审矣
然观元微之诗曰乡味尤珍蛤家神悉事乌又曰病赛
乌称鬼巫占瓦代龟注南人染病竞赛乌鬼此说又似
不同据南蛮传乌即乌黑之乌而元诗以蛤对乌则以
为乌鸦之乌玉案续笔谈谓夔峡居人相率十百为曹
卷八 第 5b 页 WYG0861-0496b.png
设牲酒于田间众操兵仗群噪而祭谓之养鬼言乌蛮
战殇多与人为厉每岁以此禳之此说与冷斋合与初
说鸬鹚不同
  杏坛
今夫子庙庭中有坛石刻曰杏坛阙里志杏坛在殿前
夫子旧居非也杏坛之名出自庄子庄子曰孔子游乎
缁帷之林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
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
卷八 第 6a 页 WYG0861-0496c.png
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又曰孔
子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挐而引其船顾见孔子
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又曰客乃刺(音/戚)船而去
延绿苇间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
闻挐音而后敢乘司马彪曰缁帷黑林名也杏坛泽中
高处也庄子书凡述孔子皆是寓言渔父不必有其人
杏坛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苇间依陂(音/卑)旁渚
之地不在鲁国之中也明矣今之杏坛乃宋乾兴间四
卷八 第 6b 页 WYG0861-0496d.png
十五代孙道辅增修祖庙移大庙于后因以讲堂旧基
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之名名之耳(说夲日/知录)
  带砺
今人以如带如砺为开国鸿规河山巩固意非也史汉
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史记无/黄字)泰山如厉(同/砺)
国以永宁爰(音/袁)及苗裔应邵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
传祚无穷也带衣带厉砥(音/止)厉石也河当何时知衣带
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犹永存以及后世子孙
卷八 第 7a 页 WYG0861-0497a.png

  执牛耳
盟用牛耳卑者执之尊者莅之鄟泽之盟卫侯请执牛
耳发阳之役卫石魋蒙之盟鲁孟武伯皆小国执牛耳
惟鄫衍之役吴以大国执之不合盟礼故孟彘不从今
以执牛耳为主盟非是(说见池/北偶谈)予案周礼戎右赞牛耳
桃茢郑司农云赞牛耳春秋传所谓执牛耳者盟割牛
耳盛以珠盘尸盟者执之又注牛耳无窍盟于神故以
卷八 第 7b 页 WYG0861-0497b.png
不听为戒也孙公谈圃云王荆公解周礼言取以顺听
不知牛有耳而无窍本以鼻(音/避)听或牵一牛示之公曰然
  何恙不已
容斋随笔云公孙弘为丞相以病归印上报曰君不幸
罹霜露之疾何恙不已颜师古注恙忧也何忧于疾不
止也礼部韵略训恙字亦曰忧也初无训病之义盖云
罹疾矣不应复(去/声)云病师古之说最为明白而世俗相
承问人病为贵恙谓轻者微恙心病为心恙风疾为风
卷八 第 8a 页 WYG0861-0497c.png
恙根著已深无由可改玉案石奋传万石君尚无恙注
云恙忧病也贾谊传令此六七公者皆无恙注云无恙
言无忧病也国策岁亦无恙耶注亦云恙忧也二字见
处甚多总无一作病字解者近世字书亦能辨之
  一二三与壹贰参同
随笔云古书及汉人用字如一之与壹二之与贰三之
与参其义皆同鸣鸠序刺不壹也又云用心之不壹也
而正文其仪一兮表记节以壹惠注言声誉虽有众多
卷八 第 8b 页 WYG0861-0497d.png
者节以其行一大善者为谥耳汉华山碑五载壹巡狩
祠孔庙碑恢崇壹变祝睦碑非礼壹不得犯而后碑云
非礼之常一不得当则与壹通用也孟子市价不贰赵
岐注云无二贾者也本文用大贰字注用小二字则贰
与二通用也易系辞傅参天两地释文云参七南反又
如字音三周礼设其参注参谓卿三人则三参通用
也九之与久十之与拾百之与柏亦然玉案经史中壹
贰参与一二三通用处触目皆是昔人谓后世官府簿
卷八 第 9a 页 WYG0861-0498a.png
书文移防胥吏作奸改易数目因以小一字为大壹字
其实自壹至拾皆属借用字其说非是
  训故
予尝写训诂作训故一友疑误字不知古止有训故字
后世乃作训诂汉蓺文志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
燕韩生皆为之傅故诗有鲁故二十五卷韩故三十六
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师古曰故者
通其指义也又刘歆傅初左氏傅多古字古言学者傅
卷八 第 9b 页 WYG0861-0498b.png
训故而已师古曰故谓指趣也又儒林传训故大义
  九拜百拜
野客丛书云古者拜礼非特首至地然后为拜也凡头
俯膝屈手动皆谓之拜按周礼辨九拜之仪一稽(音/启)
二顿首三空首四振动五吉拜六凶拜七奇(音/基)拜八褒
(本音包此/应读报)拜九肃拜注稽首拜头至地也顿首拜头叩
地也空首拜头至手也振动以两手相击也奇拜一拜
也褒拜再拜也肃拜但俯下手即今之揖也何尝专以首
卷八 第 10a 页 WYG0861-0498c.png
至地为拜邪乃知禹闻善言则拜如揖之类是也岂仆
仆之谓哉今人或以顿首于卑下不知拜头叩地岂卑
下之所安乎日知录云百拜字出乐记古人之拜如今
之鞠躬故通计一席之间宾主交拜近至于百注云壹
献士饮酒之礼百拜以喻多是也(徐伯鲁曰按乡饮酒/礼无百拜此甚言之)
(耳/)若平礼止是一拜再拜即人臣之于君亦止再拜孟子以
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是也礼至未世而繁自唐以
下即有四拜大明会典四拜者百官见东宫亲王之礼
卷八 第 10b 页 WYG0861-0498d.png
见其父母亦行四拜礼其馀官长及亲戚朋友相见止行
两拜礼是四拜惟于父母得行之今人书状动称百拜
何也又云古人未有四拜之礼战国策苏秦路过雒阳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此四拜之始盖因谢罪而
加拜非礼之常也(黄庭经十读四拜/朝太上亦是加拜)今人上(上/声)父母书
用百拜亦为无理若以古人之拜乎则古人必稽首然
后为敬而百拜仅宾主一日之礼非所施于父母若以
今人之拜乎则天子止于五拜而又安得百也此二者过
卷八 第 11a 页 WYG0861-0499a.png
犹不及明知其不然而书之此以伪事其亲也洪武三
年上谕中书省臣曰今人书劄多称顿首再拜百拜皆
非实礼其定为仪式令人遵守于是礼部定仪凡致书
于尊者称端肃奉书答则称端肃奉复敌己者称奉书
奉复上之与下称书寄书答卑幼与尊者则曰家书敬
复尊长与卑幼则曰书付某人
  三古
今人用三古误以为夏商周三代汉蓺文志易道深矣
卷八 第 11b 页 WYG0861-0499b.png
文更三圣世历三古韦昭曰三圣伏羲文王孔子也孟
康曰易系辞傅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然则伏羲为
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
  反璧
左僖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曹僖负羁馈盘飧置璧
焉公子受飧反璧今人却馈曰璧本此俗误为蔺相如
事见史记廉蔺列传有臣请完璧归赵语因写作完谢
大非相如绐秦间使怀璧归赵并非秦之不受璧也
卷八 第 12a 页 WYG0861-0499c.png
  相于
相于与相与同似俗实雅古人诗文多用之如孔文举
书岸帻广堂举杯相于杜诗此行非不济良友昔相于
老矣逢迎拙相于托契饶之类
  金错刀
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金错刀王莽所铸钱名
汉食货志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
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音/殊)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
卷八 第 12b 页 WYG0861-0499d.png
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以黄金
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杜诗金错囊
垂罄银壶酒易赊韩退之诗闻道松醪贱何须吝错刀(玉案/韩集)
(无此诗/何也)皆谓是也艺苑雌黄之说如此继古丛编谓金错刀一
名而二物钱一也刀二也王莽所造张衡韩杜所云是钱名杜
诗荧荧金错刀濯濯朱丝绳孟襄阳诗美人骋金错双手脍
鲜鳞是刀名玉又案梅圣俞送蔡骃下第诗云尔持金错刀
不入鹅眼(钱/名)贯今俗但知为刀名而不知为钱名也
卷八 第 13a 页 WYG0861-0500a.png
  骰子
骰音头本平声字白乐天诗碧筹攒采碗红袖拂骰盘
又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吴音呼为豆子非也史范
蔡传博者或欲大投注裴骃曰投投琼也杨慎曰投即
今骰子盖投具以琼为之列子云鸣琼也又续事始曰
曹子建制双六置投子二观此则投与骰似可通用资暇
录乃以骰字为非曰投子者投掷于盘筵之义或作骰
案诸家之书骰即股字不音投玉案诗家之书骰皆音
卷八 第 13b 页 WYG0861-0500b.png
头注云博齿惟集韵有与股通用之说不得遽以投字
为正而废骰字
  每下愈况
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豨也每下愈况言每
于至下之处愈可比况他物今用作每况愈下非
  学官
世以学舍为学宫于理亦通然与出处不合汉贾諠傅
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学学者所学之官也颜师
卷八 第 14a 页 WYG0861-0500c.png
古注云官谓官舍又蓺文志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
学官书有欧阳大小夏侯氏立于学官诗有鲁齐韩三
家列于学官礼有戴德戴圣庆普三家立于学官春秋有
公羊榖梁立于学官无有一作学宫者若云頖宫泽宫
便无弊
  吊生不吊死
曲礼知生者吊知死者伤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伤知
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今槩曰吊非也俗云吊生不吊
卷八 第 14b 页 WYG0861-0500d.png
死此言实得礼意但误作世态燠寒生死易心解耳
  䢴沟之误
左哀九年秋吴城䢴沟通江淮杜注于䢴江筑城穿沟
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宋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韩
江是陆德明曰䢴音寒城䢴句绝沟通江淮自为一句
今俗误以吴城䢴沟四字为句遂称扬州䢴江为䢴沟

  用史语之失
卷八 第 15a 页 WYG0861-0501a.png
卑之毋甚高论作二句读前已详言之矣兹阅容斋随
笔论史语一则复节录于此曰今之牵引史语者亦未
免有失张释之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平/声)
今可行也遂言秦汉之间事帝称善颜师古曰令其议
论依附时事予谓不欲使为甚高难行之论故令少卑
之耳而今之语者直以言论不足采为无甚高论又韩
公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云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
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卷八 第 15b 页 WYG0861-0501b.png
邺侯盖谓李繁时为随州刺史藏书既富且记性警敏
故签轴严整如是今人或指言虽名为收书而未尝过
目者辄曰新若手未触亦非也
  祝即咒字
祝本有竹昼二音六书正讹谓别作咒非余检经史果
然尚书无逸否则厥口诅祝诗大雅侯作(音/诅)侯祝周礼
大祝掌六祝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
五曰端祝六曰筴祝左襄十七年宋国区区而有诅有
卷八 第 16a 页 WYG0861-0501c.png
祝祸之夲也成十七年爱我者唯祝我使我速死无及
于难注并音之又反或之秀反又汉书外戚傅宫人饮
酒酹地皆祝延之师古曰祝之又反谓祝之使长寿也
又张衡西京赋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
救据此数条祝诅祝颂二义皆可读皱今但知有竹音
(贾昌朝字音清浊辨之六反/祭主赞词者之又反谓赞词)
  辅车
左僖五年谚所谓辅(音/釜)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
卷八 第 16b 页 WYG0861-0501d.png
谓也车陆德明音尺遮反杜注辅颊辅车牙车林注言
虞如牙车如齿在里虢如辅颊如唇在表二国相须以
生去一不可案此则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二句意夲一
串若以辅车解作车之辅如诗所谓无弃尔辅意不惟
显背杜林二注且觉取譬不伦
  名讳
曲礼卒哭乃讳韵会注生曰名死曰讳世俗不察向生
人辄称尊讳非礼也然古人已有此失吴楚材彊识略
卷八 第 17a 页 WYG0861-0502a.png
言汉西岳碑云樊君讳毅毅时尚在也又金石录谓生而称
讳见于石刻者甚多因引孝宣元康二年诏曰其更讳
询以为西汉已如此然则俚俗相沿亦有所夲
  吹嘘师资
后汉郑太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太子贤注枯
者嘘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谈论有所抑扬也案此
则吹嘘二字义正相反然古今词人多混作一意用又
儒林传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识者乃著之云太子
卷八 第 17b 页 WYG0861-0502b.png
贤注引老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者善人之
资也则师资二字亦兼美恶言今人解作师之资二弊
虽小不可不知
  凤尾诺
野客丛书云皮日休诗以凤尾诺对虎头嵓东坡以凤
尾诺对虎头州按晋帝批奏书诺字之尾如凤尾之形
故谓凤尾诺齐帝令(平/声)江夏王学凤尾诺一学即工盖
诺者犹言制可也诺字与诏字相似而又有凤诏之语
卷八 第 18a 页 WYG0861-0502c.png
故观者往往误以为凤尾诏焉如陆龟蒙集所刋(看平/声)
是也
  圯上老人
圯音移张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楚人谓桥为圯李太
白诗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既曰圯又曰桥后人所
以有桥桥之诮案地舆其地至今有圯桥盖沿讹也字
从巳午之巳无钩不从人己之己圮音痞败也书方
命圮族
卷八 第 18b 页 WYG0861-0502d.png
 
 
 
 
 
 
 
 订讹杂录卷八